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范文

2023-09-20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3、学习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4、激发学生关心食物的兴趣,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

(1)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教师课前适当指导记录和制作卡片的方法)

(2)根据问题搜集资料(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哪些?)

2. 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全班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 教学过程:

一. 认识食物、了解食物

(1)拿出你制作的食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你 昨天吃的食物情况,然后老师找几个同学 向全班汇报昨天所吃的食物情况,并说说

你对食物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并随机板书课题。 (2)给你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看谁分的方法多?(用学生自制的卡片分类、摆在桌子上)

(3)汇报你的分类情况,并说说你的根据是什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只要合理应给与肯定)

(4)师:大家一天中吃了这么多种食物,吸收了很多人体所需的营养,你知道人体主要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这些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你能说出几种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的食物吗?

小组讨论,将自己搜集来的资料相互交流。 (5) 汇报讨论的结果,并简要板书。

(6)请你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为标准给你吃的食物重新分类,并想一想哪些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又不能吃得太多?哪些食物让我们保持健康? (7)汇报你分类的结果,并说说这些食物对我们人体的作用。(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将卡片贴在黑板上,重复的食物卡片只贴一个)

(8)你能找到一种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的食物吗? (9)讨论并汇报:只吃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好吗?为什么? 二. 统计、评价全班一天所吃的食物情况

(1) 教师按照黑板上食物的分类情况统计全班所吃的每种食物的人数。(老师将人数标在食物卡片下面)

(2)请同学们将黑板上的数据整理后填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3)分组讨论: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将你的发现写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4) 汇报你的发现。

三.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范文第2篇

为继承发扬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文化,根据秀洲团联(2013)1号文件精神我校围绕“我们的节日—春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我校组织的“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开展,我校高度重视,及时召开班主任会议对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下发了主题系列活动的文件,精心组织,把节日活动与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二、精心策划,丰富内容

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在各地呈现不同的特色。秀洲实验小学围绕春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等主题,结合实际,遵循简洁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则,主要策划了以下五项工作:

1、“爱在秀实温暖行“寻找春节的温暖瞬间摄影比赛。在寒假,孩子们寻找春节期间发生在身边的温暖瞬间,用像机拍下了一个个温馨感人的场面。

2.“我们的节日”春联和手抄报比赛。关于嘉兴文化的优秀历史典籍,围绕春节文化内涵,通过收集“春节的由来、春节风俗习惯、春联的起源和意义、家乡举行的风俗活动”等,撰写春联和编制手抄报。孩子们积极参加,深刻领会,增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加深了对本土文化的理解。

3、开展一次“新加坡游学”活动。

寒假一开始,全校师生一行67人前往花园城市——新加坡进行为期六天的游学活动。

来到新加坡,感受着异国多民族文化和别样的教育理念。在新加坡思马特管理学院,张副校长先给大家上了一堂课,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了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等。然后由英文教师杰瑞给大家上了一堂英文体验课。课堂中,老师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但学生能听懂的不多;老师也请了学生上去自我介绍,但学生的介绍都比较简短。课后,老师请同学们做了一份测试卷。第三节课则是由华文教师向同学们介绍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美食、购物、交通、旅游、法制、教育体制等,因为是华文教师讲述,再配上生动形象的幻灯图片,所以学生们听得格外入迷。新加坡之行,孩子们还近距离地接触了狮身鱼尾像,游览鱼尾狮公园、伊丽莎白公园、高等法院和来福士登岸遗址;兴致勃勃地夜游了新加坡动物园;观摩了新生水展览馆;探索于新加坡科学馆;撒野于美丽的圣淘沙海滩;游赏了小印度与牛车水;途径国会大厦、市政厅、维多利亚剧院;欣赏体验了耗资数百万元的 “海之颂” 星光水火海上大汇演;欢乐于狮城烧烤晚会„„新加坡之行,让孩子们体验着新加坡作为花园国度的秀丽风光与独特的风土人情。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范文第3篇

我们的校园

(一)启发谈话,激发情感,确定中心

师:同学们喜欢咱们的校园吗?

师:喜欢校园的哪些方面呢?

师:除了以上同学们说的喜欢校园的环境和设施,最让你们留恋的是什么?

师:是的,我们都热爱这座校园,在作文中就要表达出这种情感,也就是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板书:

一、中心思想)

(二)指导写作条理

师:我们描述校园必须按一定的顺序,你们是怎么思考的?

生:我以进校的路线来写校园的各个地方。如:进了校门走上甬道,来到操场,然后进入教学楼。

师:思路很清楚。

生:老师,我按校园的各个方面分类写行吗?

师:当然可以,你说说看。

比如站在四楼窗口俯瞰校园。我按这样的顺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操场的景物和同学们活动的情况,再写校园的花草树木春夏秋冬都

那么生机勃勃,有特色,最后写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及师生的关系。

师:很好,无论按怎样的顺序,都要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

(板书:

二、叙述要有条理)

(三)指导写重点段

师:文章的思路有了条理,是不是这些内容平均使用笔墨?还要考虑什么问题?

生:应该考虑详写和略写的问题。

师:是的。文章中要有一两处细致描写,其它方面略写,文章就既完整又详细得当了。下面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详写部分。

生:重点描述的地方也要有一定的顺序。

师:很好。首先要确定“立足点”,也就是观察点,然后按方位描述景物,并在字里行间表达自己的情感。

现在每个同学练写一个详写片断。

〔板书:

三、详细描写(重点段落)

(一)确定立足点

(二)按方位描述

(三)表达真情实感〕

.师: 2.想想你自己准备介绍哪些景点,按什么样的顺序介绍,然后同桌互相说,互相补充.(按观察的顺序或从外到内的顺序.从左到右的顺序……) 作文指导:

(一)启发谈话,激发情感,确定中心

(二)指导写作条理

1.我们描述校园必须按一定的顺序,你们是怎么思考的?

2.很好,无论按怎样的顺序,都要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

(板书:

二、叙述要有条理) (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一、中心思想

二、 叙述要有条理

三、 详细描写(一) 确定立足点(二) 按方位描述(三) 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习作—校园里景物》及《可爱的校园》习作范文

一、谈话引入,揭示新课。

1.同学们,每当有人问你在那个学校读书时,你会怎么回答?是呀,我们都会自豪的告诉他们我们是通师二附的学生。那么你喜欢咱们的校园吗?喜欢校园的哪些方面呢?

2、除了喜欢校园的环境和设施,最让你们留恋的是什么? 3.是的,我们都热爱这座校园,在作文中就要表达出这种情感,也就是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板书:中心思想)

二、指导写作条理

1. 校园很美,景物很多,如果我们要把每处的景物都介绍清楚,这要花很多时间,也很难,所以我们在介绍时,要抓住你认为最能表现我们学校特点的景点重点介绍,其他的景点可简单介绍,你觉得我们校园的哪些景物是需要重点介绍的?

2、在介绍时,我们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让人一听就能知道这些景物在哪个位置,还能从我们的介绍中了解我们学校的整体布局。一般观察有哪些顺序呢? 一是移步换景为序,即随着观察者立足点的移动来描写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色——先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情景,后到了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什么情景。

二是以空间方位为序,可以采用由远到近、从上到下、从东到西、从外到内等空间方位顺序来描写校园;比如我们学过的《天安门广场》一课就是很好的例子;

回忆《天安门广场》一课如何介绍广场建筑:

1、 运用表示方位的词语

2、 作者抓住特征,简单介绍建筑物

3、 结合刚才我们罗列出来的校园建筑,你也能模仿《天安门广场》一课,来介绍一下二附校园的建筑吗?

三、指导写重点段

1、开始时我们就说过,校园的魅力除了他的环境设施吸引人、还有各种活动的场景。这样的校园才是充满生机的。文章的思路有了条理,是不是这些内容平均使用笔墨呢?还要考虑什么问题? (详写和略写的问题)

2.文章中要有一两处细致描写,其它方面略写,文章就既完整又详细得当了。

4、 下面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详写部分。(板书:详细描写)

1.谈你认为该怎样详写 ?

5、

2.首先要确定“立足点”,也就是观察点,然后按方位描述景物,并在字里行间表达自己的情感。 (板书(一)确定立足点 (二)按方位描述(三)表达真情实感〕)

3.同学们,我们对自己校园很熟悉,现在老师和同学一起练写一个详写片断,有困难吗?(师生共同进行片断练习)

4: 片断宣读 (教师的 学生的)

6、 无论按怎样的顺序,都要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了解观察顺序。

只要按顺序把观察到的景物合情合理地写出来,校园的风貌自然会呈现在读者眼前。

3、现在,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择学校的特有建筑景物,观察一些典型场景,然后,拿起你手中的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一定是一篇好文章。

(四)、教师总结:几位同学写的内容都较具体。在完成全篇作文时,不仅写景物,还要写出人的生活,要有生活气息。

二、出示内容,明确要求。

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日子。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发生在校园里的难忘的事。

1.读一读,梳理内容——校园的一处景物;别处的景物;发生在校园的一件事。

2.想一想,明确要求——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三、指导选材,言之有物。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多,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 1.回忆观察。

回忆自己在校园里观察的见闻感受。比如校园的草地、小花园、假山、美丽的小花坛、常去的葡萄架、内容丰富的宣传栏、形象生动的雕塑等,你选择哪种景物呢?从中选择自己喜爱又熟悉的具有特色的景物作为描写对象。

2.交流见闻。

学生讲述自己观察到的见闻感受,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引导。

3.提出要求——典型:写一处景物,选择最美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新颖: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

四、交流汇报,取长补短。

1.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得到启发。 2.提出自己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探讨。

五、点拨技巧,言之有法。

1. 2.抓住景物特点。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校园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特色。只有抓住校园中那些别具一格的事物或独一无二的景物,仔细地观察,生动地描述,才能使人看出它与其他校园的区别,呈现出它的风格特色,也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总之,可以从事物的种类、大小、数量、形状、色彩、构造、声音等角度,或者从事物的静态动态等方面去发现特点,展现特点。

3.表达真情实感。

无论是观察还是描写校园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时,都应该放飞自己的心灵,展开合理的联想,借助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景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不仅如此,还要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在景物之中——既可以借景抒情,又可以直抒胸臆,这样别人读了你的作文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跟你同喜同忧呢。

4.题目生动传神。

题好一半文。一个好题目,能起到吸引读者、统领全篇的作用。写景文的题目一般有两种命题方法:以突出景物命名,比如《校园一角》《四季的校园》等;以突出主题命名,比如《我爱学校的镜庭》《美丽的塑胶操场》等。

六、点拨思路,动笔起草。

1.写作此文,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思路——(1)以时间为序描述。习作先整体描写某处景物,然后按照时间的顺序具体描写这处景物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条理非常清楚。(2)小导游式的介绍。观察景物时要选择那些最能看清景物特征的地方作为我们的观察点,介绍的时候就按照观察的顺序像小导游一样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一一介绍出来。它的好处是使人如临其境。(3)再现多彩的图画。这种写法就是用文字再现一幅幅画面,是你观察到的能够打动你的画面。让读者在你描绘的画面中看到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姿态,听到动听的声音„„

2.学生动笔起草,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适时点拨。

七、评议小学作文习作,范文引路。 可爱的校园

我爱我们的校园,因为它美丽又整洁。

教学大楼是天蓝色的三层高楼,它的造型非常美观,像个倒过来的凹字,凹进去的地方是教室。每间教室都非常的宽敞、明亮。教室里都摆着四排桌椅,前后有两块黑板,前面是老师的讲台。每间教室的布置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有的教室的墙上贴着美丽的图画,有的教室的墙上贴着学习园地,还有的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画着五彩缤纷的图案和写着内容丰富的文章。教学大楼两边凸出的地方是老师们休息和办公的场所,还有会议室、实验室、阅览室等等。

教学大楼的前面有四个花坛。旁边的两个花坛里种着玉兰树、桃树、柳树、杨树等等。我最喜爱那棵高大婆娑的柳树春风吹来,柳条儿随风飘拂,好像是一个身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真美丽。

中间的两个花坛是菱形的。花坛里长着一丛丛可爱的鲜花,有迎春花、杜鹃花、茶花、月季花等等。我最欣赏那些月季花,有火红的、淡红的、浅红的、大红的、粉红的,颜色各异,有的半开,有的全开,形状各不相同。到了春天,一股浓郁的花香,引来了许多小蜜蜂绕着花儿,嗡嗡地边歌边舞。

花坛前面的一个操场。操场里面是草坪,像一个绿色的毯子。中间耸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旗杆的顶上升着一面五星红旗,在空中随风飘扬。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范文第4篇

教学设计:红城中学 杨碧娟

课程标准

知道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学习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并分析其原因

3、学习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和中山装、旗袍的基本知识,尝试通过服饰的变化了解社会的变化

4、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逐步形成以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查阅、搜集有关资料、图片、影视录像、旧服饰,并将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加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多途径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点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编辑本组的研究成果,并分组陈述、讲解,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及网络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人类的生活必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和电影,以及受西方影响发生的剪发辫、改称呼和服饰等变化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2、我国的旗袍在今天世界服饰界占有重要地位,说明了人类对美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照相、电影的出现以及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等社会生活的表现。难点是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尝试从服饰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这一课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剪发辫、改称呼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时会有难度,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讲解。 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中,有不少学生是实践活动组的成员,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让他们去探究与本课内容中与实践活动的相关知识,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二的学生基本上已经能使用网络查询和下载资料,90%的学生已经能使用Word、WPS、以及PowerPoint等编辑和制作学习课件,但不是很熟练,但学生善于表现的个性和急于探究的心理,使他们对网络教学有浓厚的兴趣。 教师准备

制作校园历史网站,将大量与本课有关的文字、图片、电影等编入网站,便于学生查询和使用。 学生准备:

1、利用各种资源(旧服饰、老照片,或图书《老照片》、《百年中国》、《旧中国大博览》)等书籍和资料,或借助互联网,以及观看相应的影视作品如(《西洋镜》、《定军山》等),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采访社区的老人,了解当时社会变迁情况。

3、制作展示研究成果所用的课件,存入软盘或者U盘,以便在课堂微机上使用。 教学方法:

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本课采用网络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确定研究目标、亲自动手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制作课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适当给予点拨。

板书设计:

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照相的出现

发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 传入: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

作用:为当时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瞬间,更为后人提 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二,电影的出现

诞生:1895年,诞生于法国

传入: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 发展:1905年,中国人拍摄《定军山》,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

三,习俗的变化

原因:辛亥革命后,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表现:剪发辫,改称呼 四,服饰的变化

原因: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

表现:西装,中山装,高领服装,旗袍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照相吗?喜欢看电影吗?你们知道照相和电影是什么时候传人我们中国的吗? 学生: A:喜欢 B:不喜欢

教师:不管你们喜不喜欢,现在的照相和电影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必须的一部分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出示图1)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几张图片,想一想:人们怎样留下记录?(出示图2,3) 学生:照片和影片

教师:对了,现在我们来学习“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出示图4),这是早期的照相机,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达盖尔偶尔发现碘化银具有感光的性能,而且碘化银的潜像可以在水银蒸汽下显示出来,这样他便发明了照相术,19世纪40年代传人中国,照相术在清朝的宫廷十分盛行,慈禧太后、末代皇帝溥仪和末代皇后婉容等都十分喜欢拍照片。特别是慈禧太后,她一生共留下七八百张照片,其中有生活照,也有化妆照,她有自己专门的照相师--裕勋龄(附裕勋龄人物像),她对摄影术的好奇,使我们看到了慈禧太后晚年的生活。不久,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有了照相馆,拍照留影逐步融入社会生活。 照相的传入和运用,和正在发生着巨变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同步,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它锁定的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段,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出示图5,6,7)。我们想一想:照相的传人为我们带来什么改变呢?

学生:为当时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瞬间,更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出示图8) 教师: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发明电影,一年后传人中国,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反映“西洋影戏”,1905年,在北京开丰泰照相馆的沈阳人任景丰找到当时的著名演员谭鑫培拍摄了《定军山》,这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中国的电影事业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萌芽时期,1917年,我国有了第一所自己的电影企业——“商务印书馆影片部”,到了30年代,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1931年,还诞生了我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同期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和电影作品,《渔光曲》这是一个渔民家庭的悲惨故事。故事发生在旧中国东海渔村一个贫苦善良的渔民家里。他叫徐福,被渔霸欺压剥削得一贫如洗。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他的妻子生下了双胞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徐福到海上打鱼,不幸葬身大海。父亲早亡的小猫、小猴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租何家船以捕鱼为生。因军阀混战,生计无法维持。后来,小猴不幸受重伤,在姐姐凄婉的《渔光曲》歌声中死去。

《渔光曲》于1934年6月在上海公映后,连映3个月,造成轰动效应。主题歌《渔光曲》十几万张唱片一抢而空。 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从而使本片编导蔡楚生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电影艺术家。

很快,电影就深入内地,普及开来。这就是北京早期的电影放映场所之一──西单文明茶园。它是北京第一个允许女子进入的戏园。(出示图9,10,11,12) 生活习俗的改变

1.剪辫令----民国初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的关于全国男子剪去辫子的法令,规定所有男子自法令颁布日起20天内一律剪去辫子,逾期不执行者,以违法论罪。这个法令所到之处,掀起了巨大的剪辫浪潮,拖在中国男人脑后长长的辫子最终被剪掉了。(图13,14) 想一想:中国人没留辫子前是什么发型?为什么说剪辫子成了革命的标志?(图15)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发辫的由来----中国古代的人们笃信儒家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教训,男子与女子一样蓄发不剪,或披散于肩,或束于发顶,这种汉民族的风俗经历了四千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周边的少数民族,有剃掉一部分,留一部分蓄辫的。宋朝时的金人是剃掉头顶发,编辫垂肩。满人的发式就是同金人一致的,因为他们同出于女真族。清军入关后,为了铲除汉人的民族意识,清王朝以“天下一家,君犹父也,父子一体,岂容违异”为由,于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剃发令,全国男子一律剃发留辫。当时这个法令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但这些反对最终都失败了。天长日久,人们剃发蓄辫成了习惯,拖在脑后的一条长长的辫子就成了清朝国民外貌的最大特点。 2. 孙大总统令:革除旧有称呼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令内务部通知各官署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称:官厅为治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治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来恶称。民国还制定新礼制以鞠躬礼为主。(图16,17) 服饰的变化

1. 西服----西服最初是欧洲人的传统服饰,后来在近代传入中国。其基本样式为翻领、前襟有扣、袖口有扣、长至臀下。但是,它也有变化发展,如前襟有双排扣或单排扣,下摆或直角或圆角,领子或大或小。西服设计合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服已经在中国城市中十分盛行了,解放之后,由于西服有资本主义之嫌,长期在中国社会中消失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社会与世界的接轨,西服再次在中国盛行开来。

2. 中山装----是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为革命党人设计的新款服装,他借鉴英国式猎装并对传统服装改良的产物,具备好看、实用、方便等优点,经孙中山提倡,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在服装上的改革精神,人们把这种服装叫中山装。民国十八年制定宪法时,中山装被定为礼服。中山装是传统与时代的完美结合,从此成为中国男子的典型服装,并且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山装一直是中国男子日常服饰和正规服饰的代表。(图18)

3. 旗袍----旗袍是属于“长袍”类的女装,是由远古秦汉时代的“深衣”演绎而来的,历经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演变与发展,起先是指男女通用的长袍,后来到了近代就成为女子的专利了。清朝时的旗袍宽大、平直,长可至足,而且多用绣花滚边修饰。到了20世纪20年代,辛亥风暴推翻了封建王朝,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和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加之受外来服饰的影响,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新式旗袍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美。旗袍的长度变短,腰身收紧,领子变高并且系扣,线条分明,成为极有东方女性端庄典雅、含蓄风范的改良旗袍。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附图片:摄于1916年的身着时髦的新式高领女装的女学生;摄于1921年的新女性的照片)尤其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全国效仿,几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在传统与现代的思想潮流碰撞中,旗袍越来越贴近时代和生活,变得经济便利、美观适体。深受中国女性的喜爱, 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服饰,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40年代省去了复杂的装饰,旗袍更加简洁、轻便、适体,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着,在全国十分流行,成为城镇女性日常用装。旗袍的种类和款式很多,有单旗袍、夹旗袍、棉旗袍,有长袖旗袍、短袖旗袍、无袖旗袍,有高领旗袍、矮领旗袍、无领旗袍,有长旗袍、短旗袍,等等。另外还可以在外面套毛衣、马甲、西服上衣等,搭配灵活多样。这种中西融合的典雅的旗袍,成为中华民族女子服饰的代表。(图19——27)

讨论: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

师生一起总结全课: 一,照相的出现

发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 传入: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

作用:为当时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瞬间,更为后人提 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二,电影的出现

诞生:1895年,诞生于法国

传入: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 发展:1905年,中国人拍摄《定军山》,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

三,习俗的变化

原因:辛亥革命后,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表现:剪发辫,改称呼 四,服饰的变化

原因: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

表现:西装,中山装,高领服装,旗袍

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新的历史课程理念,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较为准确的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在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和突破上,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又考虑了初中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手段采用上注重了适当和便于操作的原则;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注重了灵活性。

在本节课中,教师能正确地评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学习水平,使历史课堂教学信息难易程度适当,多数学生经努力都可以接受。这样,既不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厌学心理,又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能的发展。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主导的教师,其任务并不在于把教材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平铺直叙、完整无损地讲给学生,而在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师生共同活动,深入发掘教材内涵,提炼重点和难点,将其外化成一个又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通过一定的逻辑程序,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加以解决。这些启发性问题,可使学生积极思索,对开拓其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大有裨益。此外,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发现问题,让这些问题有机地契入我们的课堂,迅速地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对反馈信息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矫正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本节课堂观察、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和学习气氛等来看,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范文第5篇

你们好!我叫,是来自于信用社的一名储蓄会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树立信合人形象,展示我们的风采》。 在轰轰烈烈的一系列学习教育动员活动后,我作为一名刚步入信用社系统的新兵,思想上有了崭新的认识,那就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展示我们年轻一代信合人的风采,树立信用社的光辉形象。 怀着满腔的理想和期盼,我踏进了心意以久的信用社大门,运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不久我就担当起储蓄会计这一重要岗位。踏入社会的新鲜感,充满激情的好奇,牢记父母的叮咛和嘱托,我全身心的投入到信合事业的怀抱。用优质的服务,尽最大可能满足储户的要求,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让每个顾客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我经常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学习会计知识及联社有关财会管理方面的规定、文件,学习电算化业务,努力提高电脑操作水平,使微机操作娴熟于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虚心好学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作风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今天,我庆幸赶上了好时代,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给了我们农村金融全面快速发展的舞台,我骄傲、我自豪。我是农村信用社的一员,我们承继着前人的事业,我们的事业又寄希望于我们这一代信合人,我何不好好学习、勤奋工作、爱社如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才智,为信合事业的繁荣壮大,增砖添瓦,用实际行动为青春书写美丽的华章。

我要做到持之以恒的学习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业精于勤荒于嬉”,不断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人生理想的修养和道德情操的充实完善。我知道信用社的快速发展,我现有的知识水平还远远达不到时代发展的要求,虚心好学才是我唯一的选择,以老同志为榜样,向先进工作者看齐,是我一个新兵的必须要求。

充满诱惑的社会有太多的陷阱,花花绿绿的世界有太多的繁杂,我是一名新时代的青年,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的深入贯彻,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心田,是一汪清水洗涤了我的灵魂,我明白了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什么、拼弃什么,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给自己有了一个明确的答复。那就是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贪图虚荣、不和别人讲吃穿,不和别人比父母,我要用实际的行动,充实的人生,实实在在的才能,和别人比为信合事业的奉献,用高尚的人品和操行,从个人做起,为信合形象的崇高而努力。

从我踏进信用社大门的第一天起,我就明白,我选择了我热爱的信合事业,我就必须遵规守纪,踏踏实实做人、本本分分行事,要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不贪图集体和别人的一分钱,虽然无能力挣大把的钞票,去购置豪华的洋房、小车,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我肯定会为家庭带来安逸、带来温暖、带来祥和、带来幸福和团圆,这一切难道不是父母和家人的希望吗?

今天随着我们为之奋斗的信合事业不断蒸蒸日上,发展壮大,我们的

工资待遇在不断提高,我们的信合员工形象也越来越美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信合人团结起来,共树信合美好形象,共同建设我们的家园,迎接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范文第6篇

(一)内容简介

大海深处传来可怕的消息,凶猛的海浪就要来了。大海里的动物们都不知道“海浪"是什么,把它想象成各种形状。终于,大海浪来了,动物们个个都躲进岩洞里。海浪 过后,大海里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主题分析

故事中出现了许多海洋动物,有些出现在画面中,孩子们可以在阅读中进一步熟识它们的外形,另一些则活跃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他们可以自由地联想大海中还有哪些动物。动物心目中的海浪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生活在海洋里的常见动物,并了解了它们的外形特征。

随着动物们平静、恐惧、紧张、惊讶和欢喜的心理变化,孩子们隐约体会到,对于陌生的事物,我们不必过于害怕,重要的是想办法去了解它。

(三)情节分析

深深的海洋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世界,充满着神奇的幻想。故事就在那里发生了……

“海浪要来了”一个消息打破了原本宁静的生活,动物们生活在惶恐之中,纷纷想象着海浪带来的可怕生活和海浪的奇特长相。孩子们会从中发现,动物们想象的海浪和自己身体的外形有几分相似,那海洋里还会有哪些动物呢?它们又会把海浪想成

什么样呢?故事在猜想中推进,没想到海浪过后带来的却是一片宁静和美好的生活,一切出乎意料却又如此美妙,原来海浪是我们的朋友,是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朋友。

(四)角色分析

故事以大海为背景,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成了故事中的主角。因为“海浪来了”,动物们的心理经历着平静、恐惧、紧张、欢喜……平静时,孩子们自由地想象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安逸和谐的生活;恐惧时,他们想到的尽是海浪的可怕之处;紧张时,他

们又根据自己的外形特点猜想着海浪的模样;欢喜时,他们体验到的是海浪带来的美好……孩子的心情亦随着图画书中角色情绪的起落而变化着。 其实,动物们的心态生动而又真实。在生活中,遇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事物和 陌生的人,我们都难免有些焦虑和紧张,有时甚至害怕得手足无措。图画书中动物的心’隋变化告诉我们,无须害怕,只要沉着应对,我们就能发现事实和真相。

(五)图画分析 1.画面色彩

绘本色彩鲜艳,形象鲜明,不仅运用角色面部表情的变化反映其心理活动,也适当运用了色彩的变化来烘托气氛,如海浪袭来时,整个画面黑暗、阴沉,有助于幼儿体验角色紧张、恐惧的心理。

2.画面的构图和排列

此图画书画面丰富、热闹,不少画面上都聚集着许多动物,留给小读者许多遐想的空间。但是在动物们对话的几页画面上,重点突出,正在表达自己见解的动物俨然成为了画面的主角,更便于幼儿观察其外形特点,帮助幼儿感知画面的主次布局。 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故事中重点部分是动物们在猜测海浪模样时的对话,在这些画面的一角都有一只可爱的乌贼用他长长的腕足,摆出各种几何图形,使动物的外形特点更加显而易见。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人物间的对话尤为重要。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语气、语调来表现角色间的对话,将更有助于幼儿理解角色的情绪变化。特别是动物们在猜测海浪模样时的语言,句式相似,多次重复:“是不是和我一样……"便于幼儿模仿和表达。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意图

中班孩子开始期待了解各种各样的动物,也有不少孩子对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产生了兴趣。他们知道的动物种类也越来越多,并且开始熟悉它们的外形特点和一些简单的生活习性。结合中班有关动物的主题活动,开展《海浪是我们的朋友》一书的阅读,

不仅能深化幼儿原有的相关经验,同时也能进一步引发他们对海洋动物的关注和兴趣。

活动一开始就向孩子们介绍故事的名字,但是并不完整,而是留有悬念,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引导他们根据故事情节,猜想故事的名字,从而体验动物们的心理变化。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理解并想象角色间的对话”是活动的重点,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原有经验,出示剪影提示幼儿,也可以让幼儿充分自由联想。再根据该动物的外形特点来想象角色间的对话,这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海洋动物,并对其外形 特点产生关注。 2.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大胆联想并讲述角色间的对话。 (2)认识一些常见的海洋动物,并了解其外形特征。 3.活动准备

·《海浪是我们的朋友》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海洋动物的图片若干(图片反面为黑色,类似动物剪影) ·教室墙面环境创设大海背景(有海草、岩洞、珊瑚等) 4.活动过程

(1)介绍故事背景,引发阅读兴趣。

①出示大海背景,播放海浪的声音,引出故事。

一这是什么地方?你知道大海是什么样的?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的大海里。

(可用幼儿描述海洋的语言进行小结)故事的名字叫《海浪是我们的……》,猜猜海浪会是我们的什么呢?一起来看书,听故事吧! (2)阅读图画书,讲述故事

①欣赏故事的开始部分。

一又深又大的海洋里,住着好多神奇的动物。瞧,这些朋友你都认识吗? (指认图片中的海洋动物) 一他们都是好朋友,快乐地生活在大海里。一天,大海里传来奇怪的消息。“会有大海浪来哦,海浪会卷走所有的东西。”大岩石洞里,好朋友们议论纷纷。“水好像比昨天凉了。” “水力增大了,游泳都很费力。”在动物朋友们心里,海浪要来了是件 好事还是件坏事?海浪来了大海会变成什么样?

一可怕的海浪好像真的要来了,要是我们躲起来,海浪就找不到我们了。

②理解并想象角色间的对话。

一动物们都聚集在岩洞里。“可是,海浪是什么样的家伙呢?”(出示章鱼说话的页面)章鱼说,“会不会像我一样,脑袋圆圆的?”

一章鱼觉得海浪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一其他动物又会觉得海浪是什么样的? (阅读鲇鱼、海鳐鱼、海星说话的页面, 猜猜他们会说海浪是什么样的) 一(出示海洋动物剪影)你知道这些是海洋里的什么动物?他们会觉得海浪长得什么样呢? ③欣赏故事结尾,猜测故事名字。

一轰隆、哐哐!呼呼、啪啪!雨水伴着大风,海底的水流越来越急。海底的动物们吓得哆哆嗦嗦地颤抖着身体。你能学学这时候动物们的样子吗? 一这时,他们都在说“海浪是我们的……”你知道他们想说海浪是他们的什么吗? 一过了一会儿,水流渐渐平静了。可怕的声音也渐渐远去。“海浪好像走了。”“水

流平静了,听不到任何声音了。"“我去外面看一看。”勇敢的虾小心翼翼地走到岩洞外面,仔细地左看看,右瞧瞧。“伙伴们,快来看看啊,有好多好吃的。”大家都跑到外面来看,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哇,看看这里,有好多好吃的。”海里有好多海藻、

海草和浮游生物。“是海浪带给我们的。”大家欢呼着,“海浪是我们的……”这回,动物们会说什么? 一为什么大家觉得海浪是我们的朋友? 一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帮助的就是我们的朋友。 (3)活动延伸

一这是一片神奇而又美丽的海洋。在我们的教室里,也有这样一片海洋,瞧,大海里有什么? 海里有什么?又缺少些什么?下次,让我们的海洋也热闹起来吧。

(二)活动设计2 1.设计意图

在幼儿对此图画书的画面熟悉,对故事情节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在第二教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将目光集中在动物的外形特点上,发现其外形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联,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运用已有的绘画经验与技能将之表现出来。 2.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常见的海洋动物,并想象角色间的对话。 (2)用绘画的方式大胆表现动物的明显特征。 3.活动准备:

·《海浪是我们的朋友》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海洋动物的图片和对话录音(故事角色之外) ·教室墙面环境创设大海背景(有海草、岩洞、珊瑚等) 4.活动过程 (1)回顾故事情节

一上一次我们讲了个故事,故事发生在神秘的大海里,还记得故事里有哪些动物朋友?刚开始,他们以为海浪是什么样的? 一为什么这些动物朋友会认为海浪是这样的?(原来,动物们都以为海浪的样子和自己差不多) (2)联想故事情节

①根据动物外形,联想角色间的对话。

一(出示海洋动物的图片)生活在海洋里的动物可多啦,这些朋友你们认识吗? 一你猜,他们会以为海浪是什么样的呢? ②根据角色间的对话,猜测动物名称。

一这里还有一些动物,听听他们说的话,你能猜出它是谁吗? (天哪,海浪太可怕了,我想它应该是透明的吧,没准儿,还会蛰人哪) (海浪,那一定是个大家伙,有着一张巨大的嘴,锋利的牙齿,专门吃小鱼) (哦,我想它一定有着坚硬的外壳,能活上一百多年呢)……

一当海浪还没有到来时,每一种动物都把海浪想象得跟自己的样子差不多。当海浪来过以后,他们才知道,原来海浪是我们的朋友,从此以后,他们在海洋里生活得更愉-快了 (3)自由表达表现

一这么多海洋动物中,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

一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海洋动物,把他画下来,并送到大海里。幼儿作画,布置相应的教室环境。 (三)活动拓展

1.将阅读中了解到的动物外形特征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2.提供每一种海洋动物不同动态的范例图片,丰富幼儿的绘画语言,以积累绘画素材。 (四)阅读区的活动

1.自制图画书,页面可灵活拆装。另准备一些同样大小的纸,让幼儿阅读时把自己想到的海洋动物画在空白页面上,添加入图画书内并尝试进行阅读讲述。

上一篇:县级妇联干部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幼儿园教师个人研修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