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工程论文范文

2024-03-12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街道景观改造提升是优化城镇居民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发展差异的重要举措,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工作备受关注。本文分析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提升方法,明确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提升所必须遵从的原则,并对主要景观改造设计经验进行总结,以供相关改造工程的实施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空间改造;节点改造

街道在城镇中发挥连接各要素、单元的作用,并对城镇空间布局进行划分。小城镇街道见证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体现城镇形象,是透析城鎮文化内涵、人文风俗的重要窗口。城乡一体化发展视域下,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更关注其基本功能的优化及景观效果的突出,通过改造提升,将街道景观打造为小城镇的宣传名片,在提高区域居民生活福祉、拉动小城镇经济发展方面做出更突出的贡献。当前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提升工作频繁开展,为使街道景观改造顺利达成预期效果,有必要对相关设计、改造经验进行总结。

1 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提升的基本原则

1.1 生态优先原则

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某种矛盾关系,近年来,各类环境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城镇居民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在进行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时,应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通过街道景观改造,对现有的城镇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具体来讲,就是要求街道景观改造在不影响城镇原本生态风貌的基础上开展,注意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提高城镇土地使用效率,避免街道景观改造破坏原有的植物形态[1]。例如,在开展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方案设计之前,对现有的街道景观进行全面勘察,了解改造区域内是否存在名贵植物、古树、水流等生态资源,以此为约束条件开展方案设计工作,避免后期施工改造对以上生态资源造成影响。

1.2 因地制宜原则

街道景观形成于城镇发展历史过程中,为城市独特文化的一部分,街道景观改造在遵循生态优先原则的同时,还需注意对城市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通过改造升级,将街道景观打造为新的城市名片,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工作开展的时间并不长,因此之前积累的景观改造设计、施工经验并不多。部分设计人员在开展改造方案设计时,对现有方案的参考过多,使得改造方案与城镇实际情况不相适应,最终就会导致改造后的街道景观无法突出地区特色,所呈现的景观效果及文化传播价值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在进行改造方案设计时,需重点关注以下问题:第一,街道景观小品的选择要优先考虑当地特有植物或材料,并保证景观小品能够充分融入到原本的城市空间当中,形成和谐、统一又具备城镇特点的景观带。第二,擅于利用街道既有的建筑、设施,尤其是那些建设历史时间较长的特色建筑,可对其进行改造翻新,与新的街道景观相融合,以突出城镇人文特点。第三,街道景观的改造应适度、适量,避免过多破坏原有的景观特色,在街道景观要素的选择上,也应保持较高的统一性。

1.3 以人为本原则

相较于大中城市,小城镇的居民生活安逸,更容易给人带来归属感,现阶段的城镇街道景观改造虽服务于城镇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治理,但最终街道改造的正外部效应需作用到当地居民身上,能够为其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为使街道景观改造尽可能贴近人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就要践行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改造过程中保留、凸显小城镇的人文气息,使得新的街道景观能够与居民的审美特点、生活习性相适应,以强化其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行,赋予城市更突出的人文特征,使得外来游客也能够获取精神层面的满足,深入体会小城镇独特的文化魅力。

1.4 整体规划原则

首先,在确定改造方案之前,对小城镇的历史沿袭、人文风俗、生态资源配置情况做充足的了解,采用实地观察、调查走访、档案馆资料查询等方式,寻找、提炼城镇文化中能够与街道景观相融合的元素,进而在街道景观改造中更好的沿袭、突出城镇特点[2]。其次,街道景观与当地居民的交通出行、休闲放松关联度较高,因此街道景观规划设计还需重点考虑景观设置的科学性,能够对街道的交通动线进行优化,方便居民出行,同时是街道景观与现有的交通系统有效衔接。再次,了解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及审美特点,在选择建筑材料、绿化植物及景观小品时,从当地居民的角度出发,合理选择植物配置。最后,深入了解城镇生态资源配置情况,评估现有街道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在适当改造原本生态景观的同时,利用人为手段,提供必要的生态保护措施,以丰富街道景观的功能性。

2 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提升的设计要点

2.1 街道景观空间改造设计

2.1.1 街区规划

街区规划的关注要点在规模、密度和交通上。其中,街区规模与城镇街道的长度和数量有关,并通过规模大小影响居民的空间体验和使用舒适度。按照街道景观设计原则,在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适当缩小街区规模,以使得单位面积内有更丰富的视觉元素。密度即街道中人流的密集程度,其与街道商业发展情况有关,同时也受城镇原本居民密度的影响。小城镇人口分布相对零散,因此街道中人流密度有限,空间可使用度和灵活度更高,这也使得小城镇的中心街区要多于大中城市。街道设计中通过路面高差、地面材料等要素的改变来控制经行车辆的速度,以保证街道交通系统多样化的功能。小城镇街区的交通设计应能够凸显城镇空间特色,带来独特的景观感受,同时提高行人的通行体现。

2.1.2 整体规划

建筑体量设计。一般而言,小体量的建筑使人感觉亲切,而大体量建筑则多高端、恢弘,易产生距离感。合理控制街道中的建筑体量,可突出街道景观的人文属性。例如,结合城镇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确定建筑体量,若城镇夏季温度较高,可适当增加建筑体量,以形成更大的阴影面积,调整街道微气候。同时为了减轻大体量建筑带来的距离感,可增加街道建筑层次,通过层次变化来拉近建筑与人之间的距离,提升景观体验效果。

建筑密度设计。建筑密度与街道空间有关,增加建筑间距,会导致原本的街道空间被削减,导致街道景观缺少存在感。因此在进行建筑密度设计时,可适当缩小建筑间距,并对建筑内容格局进行优化,以紧凑、有序的排列,突出街道景观,形成更浓厚的街道文化氛围。

街道尺寸设计。街道尺寸决定了可供人自由活动的范围,其尺寸设计需与小城镇空间资源、人流密度等相适应,避免过分追求街道的宽阔效果,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以往街道景观改造方案中,常出现增加行车路面宽度而压缩人行道空间的现象,小城镇行人及车辆密度有限,因此以上设计方案并不合理,不但会影响行人的通行体验,导致小城镇街道失去原本的韵味,且车行道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小城镇的街道尺寸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车辆、行人的密度特点,在保证行车路面交通能力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人行道的宽度。

2.2 街道景观要素改造设计

2.2.1 路面设计

路面是街道景观的基本要素,在车行道设计中,小城镇的城市内部交通街道宽度一般设计为7m,优先选用强度高、透水性好、使用寿命长的水泥混合地面。人行道为居民活动的主要空间,人流量大,对路面舒适度的要求高,在设计过程中,除满足人行道的实用需求外,还需使其与周围其他景观相融合,提高行人视觉体验。注意在路面色彩的选择上既要丰富、多变,又要保证路面能充分融入到周围空间当中,避免颜色过于突兀。对于宽度较大的路面,还可将其铺装纹路或图案形式,吸引行人驻足,使路面本身成为街道景观的一部分。小城镇街道总体宽度有限,为提高路面的开阔程度,建议将人行道与车行道设计在同一水平面上,使用围栏划分区域,或以不同的路面铺装材料、颜色进行区分[3]

小城镇与大中城市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人口密度及生活节奏,其交通压力相对较低,路面设计中,在交通功能满足实际所需的基础上,可重点突出人文属性。

2.2.2 建筑设计

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中的建筑设计要点如下:第一,延续城镇传统建筑风格,包括建筑造型、颜色、材料、装饰等,以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突出城镇街道景观的文化特点,提高当地居民对城镇文化的认同感。第二,建筑空間规划应满足景观外部空间设计建筑空间D/H的要求,以呈现更丰富的建筑轮廓线。第三,注意建筑立面的设计优化,使得各建筑立面能够形成连续、协调的整体,以美化街道景观带的纵向空间。

2.2.3 植物设计

植物景观是街道景观中最重要的要素构成,其发挥的装饰、美化效果最强。目前的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提升为提高植物景观的丰富度,大量引入外来物种替代原本的当地植物,新引进的植物在气候、环境适应上需经历较长时间,后期维护难度大。同时,市花、市树等植物在城镇中的占比逐渐被压缩,导致居民对城镇原有样貌的记忆也不断被削减,得不偿失。因此在进行植物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当地生植物,此类植物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可保证最终植物景观的呈现效果,同时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在植物搭配上,可从水平和纵向两个维度出发,合理利用街道景观改造区域内原本的地势地形,打造出层次分明、富有变化的植物景观带。但在植物品种选择时,也应重视当地传统,尽量避免禁忌树种,例如松柏、桑、柳、石楠、带刺类乔木等。

2.2.4 景观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在发挥空间装饰功能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实用功能,影响居民出行、生活质量。城镇的发展建设就是要逐步完善其基础设施功能,为居民生活及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因此在景观小品设计中,应将艺术类小品与实用类小品有机结合。常见的景观小品包括路灯、休闲座椅、垃圾箱、喷泉、雕塑、花坛等,若外形、材质和色彩选择得当,以上装饰小品均具备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并存的特点,可间接降低街道景观改造提升成本[4]。注意景观小品的设置位置应与其他街道景观相适应,同时考虑居民在使用景观小品时的便捷性和舒适度。例如,小城镇景观改造中,不少休闲座椅被设置在阳光暴晒的位置,在炎热天气,此类休闲座椅很难为居民提供服务功能,导致设施长期闲置。再如垃圾桶的设置密度过低、路灯设置间距过大等问题。以上问题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街道景观的设计质量,同时无法保证景观小品的后期利用率,在具体设计工作中需重点关注。

2.3 街道景观节点改造设计

街道景观的节点即景观的视觉中心,小城镇的街道景观节点一般以中心广场、大型雕塑、花坛绿地等形式出现。景观节点处的人流相对密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街道景观的整体风格,在设计过程中需遵循以下三项原则:首先,节点设计应能充分体现小城镇的文化特点。在节点处引用更多能够体现城市特色、带有城市历史色彩的植物、雕塑形象等,将从小城镇历史文化中提炼独具代表的文化符号,以现代景观设计手段进行呈现,以激发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其次,节点设计应有利于城市整体空间氛围的提升。街道节点一般规模较大,作为街道景观的核心,在整个城镇空间中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可被视为城镇的标志。因此景观节点必须与城镇空间整体风格相适应,能够强化城市空间氛围。最后,节点设计应发挥街道景观的过渡作用。景观节点连接不同的景观带,需在景观带之间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形成和谐统一而又富有变化的街道景观[5]

3 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提升的案例分析

3.1 案例背景

杭州市某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项目作为城镇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一部分,以打造“美丽乡村”为核心开展街道景观改造提升工作。方案设计初期,对该城镇现有街道景观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街道景观存在较严重的生态系统失衡问题;第二,街道景观缺少区域性特点;第三,现有景观的排列方式过于随意;第四,街道景观缺少文化内涵。

3.2 改造方案

3.2.1 重点街巷整治。小城镇街道景观中的道路既是交通动线,也是当地流动的风景线,因此决定对该城镇重点街巷进行重点整治,以打造出具备城镇特点及独特历史记忆的文化街区。具体整治中,保留重点街巷现有的被商业性和生活性的景观要素,重点对街道立面进行优化,包括取缔非法设置的广告牌、统一店铺招牌、合理安置公共标识位置等,并通过空间规划,将特色街巷的长度控制在500m左右。

3.2.2 重要节点设计。主要对该城镇的入口、街头广场、休闲公园等进行升级改造,在节点位置添加能够体现城镇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并对节点周边的立面空间做统一规划,例如,将街头广场区域内的垃圾桶、路灯、休闲座椅等统一为木质肌理,并对周围建筑立面进行分层改造,以突出城镇杭派独特空间氛围。

3.2.3 植物景观设计。本次城镇街道景观改造项目中的植物景观设计主要通过道路绿化、节点绿化及居民庭院、巷弄进行,所选植物多为当地生,包括桂花、红枫、香泡等。将常绿植物与季节性彩色树种相搭配,以便在不同时段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庭院范围内无特殊需求,不设计高大乔木,并以灌木围栏取代原有围墙,增加居住区内通透性。

3.2.4 水景设计。该城镇位于杭州地区,水是城镇最具特色的元素。在水景设计上,原街道两侧的流水被很好的保留,并通过修建人工桥、铺设石板等方式,还原流水古朴、自然的特点。同时,对村内未开发河道支流进行疏浚清理,沿河设置景观廊道,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增加了滨河休闲场所。

4 结语

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提升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整体规划原则。在进行改造方案设计时,重点做好城镇街道景观的空间、节点及要素改造设计,通过街道景观改造,突出小城镇特有的人文属性及历史文化沿袭,打造特色小镇、风情小镇。

参考文献:

[1]解丹怡.以实际案例解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设计指引  以宁波小城镇建设为例[J].浙江园林,2019(02):64-72.

[2]李慕静,张葳.旅游城镇街道景观设计[J].建筑与文化,2018(07):128-129.

[3]乔怡青.浅议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设计[J].价值工程,2018,37(19):197-198.

[4]王晓南.东北新型小城镇街道景观特色设计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8.

[5]周安敏.新型城镇化下小城镇街道界面改造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

作者简介:姓名:张子全;性别:男;籍贯: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学历:本科;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园林、工程管理 。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菏泽市目前正处在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应该让民众生活更加便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在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城市雨污水管网系统能否同步发展,排水系统能否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基础;价值;系统

一、菏泽市城区排水系统提升改造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一)城区部分排水系统现状

城市内涝指的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因而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

目前菏泽市城区大范围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棚户区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城市面貌大大改善的同时,雨水系统尤其是老城区域、在雨季能否防汛抗涝,是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受地区气候变化、基础设施历史欠账等因素影响,市区内部分雨污水管道不畅通,各条市政道路管网不连接,新建小区与市政管网衔接不顺,这样造成城区遇到大雨就成涝,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并且部分老的居民小区存在雨污混流情况,污染环境。特别是北城办事处,由于解放大街贯通工程雨污管线与北外环提升改造工程雨污管线不同,造成大学路与解放街交叉路口及与青年路口遇到大雨就成涝,康庄路与解放大街雨污管线连接不畅,牡丹人民医院门口很容易造成给水,这两处都是人员密集区域,已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根据菏泽市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对部分城区尤其是老城区的排水系统进行提升改造目前是势在必行的,不仅关乎城市发展和市容市貌,还影响市民生活生产安全。

(二) 城区气候特点

菏泽市地处黄河下游,为黄河冲击平原,气候条件夏热冬冷,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南北风频繁交替,气温回升较快;夏季高温湿润,常刮东南风,降雨集中;秋季雨量逐渐减少,风向由南转北,降温迅速;冬季雨雪稀少,多刮北风,气候干冷。全年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但是降水分配不均,再加上常受北方大陆气团的影响,不少年份都出现过灾害性的天气。

(三)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提升改造方案

通过深入调查菏泽现有排水系统情况,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跟进正在施工的市政道路、住宅小区排水管网建设情况。目前全市有多处市政道路、管网工程如长江路雨污工程、昆明路提升改造工程等正在施工,实地考察昆明路排水工程与周边小区排水能力是否适应,昆明路排除污水是否能全部处理,调研目前排水管网与绿地及城市河流连接顺通,形成有针对性的改造提升方案和意见。由于各个工程情况都不尽相同,而且以后还会有很多类似的工程要建设,因此研究当前城市排水系统如何建设,怎样进行提升改造,是很有必要的。

二、排水系统工程规划与设计

(一)城市排水系统工程规划

做好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安全和发展,城市排水排涝规划是城市防洪建设的基础,为了提升城市排水系统,应该做好待提升范围的确定、基本资料的收集、技术措施的选择以及工程总体布局等。

1.排水系统规划的作用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属于城市规划中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包括城市雨水排放工程、污水排放与处理工程等。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用于收集与处理城市里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治理城市污染,处理后妥善合理排放,或进行综合利用。雨水排放工程能够及时收集与排放降水,防御洪水侵袭,排除城区积水,避免渍水。

2.排水系统规划内容

要做好排水工程规划,必须预测排水量,确定排水范围,范围应该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确定城市污水、雨水的排放标准,要立足现实,既符合本地特点及现状,又着眼全局、为远期发展规划预留空间; 设计渠系统、排水管网的整体平面布置,制定合理的管网布置方案,确定总干管、渠的走向,确定雨污水主要泵站位置和数量,水闸位置;确定污水雨水的排放方案,选定排水体制,在原有排水设施利用基础上明确改造要求,根据建设需求制定近远期结合、分步建设的规划步骤。

3.排水系统规划步骤

首先明确排水工程规划的目的和任务,确定规划任务的内容与范围;其次是收集详实的基础资料,包括水文气象资料、地貌植被资料、地质资料、总体规划布局图等,去现场踏勘;在掌握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着手,考虑规划方案,对各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对比,选择最佳结果;最后制定排水系統的详细规划。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和整体规划的原则,秉承环境保护的理念,与其他城市规划内容以及相关专业协调起来,才能贯彻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

(二)  城市雨水管网设计

要防止城市内涝,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城市自身的自然地理位置及江河湖的特性,通过规划、设计城区范围内的防洪除涝工程,建设除涝、排水等水利设施,提高城市防洪除涝标准,改善城市除涝管理水平。

1. 雨水管网设计重要性

排水系统设计在城市水环境改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建立合理的分流处理能力,充分考虑片线能力。流量充沛、网络环通的大河,应作为受纳水体优先考虑,综合考虑调蓄的因素。雨水管网设计改造要充分结合菏泽现有水网统筹设计,同时严格把握工程造价,指定最为经济、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案。

通过探讨菏泽市区的排水系统现状和研究如何设计提升改造的方案方法,进而探讨北方中小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体制,以及在工程设计、施工等实际过程中优化改造的方案。

2.整体规划雨水排放系统

经济合理地设计雨水管网系统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雨水的特点是流量大,历时短。菏泽市全年的雨水总量和生活污水总量相比,虽然并不是很大,且地面降水流入雨水管径的水量还不到雨水量的一半,但是雨季雨水的绝大部分通常在极短时间内倾泻而下,尤其是暴雨,瞬时雨量极大,甚至达到生活污水量的数十倍,如不能及时地排除,将会形成城市严重的内涝,甚至对居民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雨水径流量在雨季尤其是暴雨后达到较大值,所需与之配备的雨水管渠尺寸较大,完全靠管网排水造价很高。因此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把整个城市的水系作为整体来统筹规划,除了建立较完善的雨水管网系统,还应建立能起到拦、分、泄、蓄等功能的设施,如截洪沟、湿地、水塘,将这些与雨水管网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及时收集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并排除,防止洪水侵袭和形成城市内涝,保证市民的生产生活安全正常进行。

3.雨水管路设计依据和内容

雨水管网系统是一整套工程设施,包括管渠、雨水口、检查井和出水口等构筑物。城市雨水排放管渠主要由一系列管路构成,各个管路根据设计要求采取不同口径,设计控制各条管路工程的最重要参变量就是洪峰流量,各个节点处的设计最大流量,必须满足这个参数。

雨水排放管渠的设计要进行雨水管网的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图,确定计算参数,计算雨水管渠水力和雨水流量。规划雨水管线尽量利用地形,通过自然坡度以最短距离排入水体,合理布置雨水口,避免设置投资大的雨水泵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采用暗管或是明渠,同时合理布置雨水出口,保证路面雨水排除快速且排放通畅。

(三)雨污分流,市政管网为主干,提高线片能力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良好的排水系统是良好水循环中质与量的桥梁,能保障城市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而当前很多老的居住小区、一些单位存在雨污混流,污水得不到处理,影响环境。

1.雨污分流的意义

将生活污水、雨水、工业污水采用两套及两套以上的管网系统排放,即分流制排水系统。菏泽市城区新建道路及小区,目前一般采用的是雨污分流系统,这也是排水系统发展的方向。雨污分流综合利用会消减合流制管道对雨季的流量,进而减少溢流。分流制排水系统能够有效防止合流系统中污水混着雨水,通过溢流井直接排入水体的弊端,防止水体水质污染。雨污分流系统比较灵活,适应社会发展,能满足城市卫生要求,目前已经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应用。

2. 采用分流制的造价控制及维护管理

工程造价是选择哪种排水体制更合理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虽然合流制的排水系统,工程造价比分流制排水系统低约三分之一左右,但是相应的需要建设的污水处理厂造价会更高,因此从总造价来看,还是分流制排水系统更经济。排水工程总投资因排水体制不同,在不同建設时期采用不同的投资比例,雨污分流系统早期投资占是比较大的,总造价低于合流制系统。

城区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中,不论晴天或雨天时,分流制系统可以保持管内流速比较稳定且不易发生沉淀,不像合流制排水系统在不同天气水量变化较大。同时流入污水处理厂的水量变化更小,对污水厂的运行更易于控制,运行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没有那么复杂,整体维护难度和成本更低。

(四)合理规划排水系统工程,要有周边意识和未来意识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工程技术的进步,人们更多的考虑在城市中规划、施行生态水利型的现代水利方案,以寻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策。生态型水利工程的特点是实现人与水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对排水工程系统规划、设计、施工的全过程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面实现环境、社会、经济等的综合效益。

三、排水系统融入智能化设计,提高经济效益

(一)排水系统智能化设计的背景

随着城市发展,大量的道路、房屋、硬化地面等不透水面积的增加,使城市的渗入量大大减少,雨洪峰值增加,而导致城市雨洪危害加剧,内涝灾害频发,与此同时还造成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雨水径流污染加重、地下水下降和地表下沉、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等环境危害。城市雨洪的调蓄利用和科学管理是城市水资源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建设和谐社会循环经济更是大势所趋,对城市排水工程引入智能化管理的概念和方法是有必要且有效的。

(二) 智能化设计的要求

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水资源,达到效益最大化,要考虑综合利用与城市利益相结合,统筹兼顾,使得雨水排放与多目标开发水资源合理地结合起来。水资源的供给和处理是动态的过程,智能化设计系统要解决在不同条件状态下,如何选择,采取何种方案调蓄、排放、处理水体为最优解,建设成生态型城市水利工程。

四、城市雨水利用现状及途径

(一)雨水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尤其是中小城市雨水利用率低,开发利用的雨水占水资源的比例较小,存在着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同时大量城市雨水资源却被白白浪费的现象。

在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城区规模不断扩大,不透水地面覆盖面积也逐渐增大,雨水、雪水无法渗入地下,雨洪水量峰值增加,加剧城市内涝,造成雨洪水威胁,雨水利用则不会对水环境造成负面作用,因此采用工程措施增加雨洪调蓄利用,既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又可以减少城市灾害。菏泽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全年分布不均,所以应该建立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的生态化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尽量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二)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措施

1.雨水集蓄利用的作用

雨水的集蓄利用可以说是开源节流的方法途径,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对于采用合流制的排水管道,可以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减少环境污染;对于采用分流制排水管道,可以减轻雨水对河水等水体的污染,减轻雨水管网的压力,有利于防洪抗涝。同时还可以采用雨水的间接利用,雨水回灌到地下,对地下水资源是补充,可以减少水涝,改善环境。

2.雨水集蓄利用措施

在经济上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是切实可行的,不但有多种方式可以对集蓄雨水进行综合利用,而且收集存储的雨水还可以用于不同的用水方向。

在楼宇附近绿化带或者草坪下建设储水设施或者蓄水池,同时留出供取水和清扫通道;在路边间隔一定的距离建设蓄水池,可以进行不透水路面的雨水收集;学校或者小区等则采用屋面、路面和绿化带多种途径综合集蓄利用雨水等工程措施,均可以提高雨水的利用率,节省排水管网的铺设成本。利用这些方式集水,尤其是路面、屋面雨水收集,要首先通过烂污栅,不符合要求的污水要排入污水管道,在蓄水池或者储水设备中集蓄的雨水,可以为城市灌溉绿地、道路清洁、洗车、维持城市水体景观、消防等等多种用途补充水源。

不同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效果和复杂性不尽相同,选择方案的考虑因素包括当地降水的均匀性、雨水水质、现场条件、工程规模和工程造价、运行维护难易度、安全性等,根据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组合调整。

(三) 采用雨水渗透技术

1. 利用渗透井、渗透池等集中式雨水回灌设备

渗透井占地面积和所需地下空间较小,集中管理比较方便,可以根据地下条件和水位确定设计深井还是浅井;适用于水量大,水质好的区域透水。渗透池具有调节、净化、降低雨水管网负荷等多种功能,一般容积较大,调蓄能力较强,可以与景观或者绿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宝贵的土地资源效益。

2. 利用渗透地面、渗透管沟等分散式雨水渗透技术

人造透水地面包括透水性混凝土路面、草皮砖等,能利用表层土壤对雨水的净化能力,技术简单,大量地面如停车场、广场、城市绿道都可以利用。渗透管便于设置,城区公共空间和小区都可以使用,也适合沿建筑物四周或者道路铺设。

绿地也是一种天然的分散式渗透的设施,透水性好、节省投资,对污染物具有一定截留和净化作用,可以通过改造设计成低势绿地,增加渗透量,改善环境,还能和園林景观密切配合。

(四)雨水综合利用

对雨水的利用还包括综合利用,涉及包括雨水调蓄、绿化、渗透等多种子系统和功能的结合,是综合性的技术措施。可以在规划设计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当地气候及降雨特点,全面考虑各种渗透设施的适用条件,进行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根据具体工程条件,将各种渗透装置组合设计。

菏泽市目前已建成大小绿地公园近150处,正常的日常养护,需要大量水源,合理利用现有市政管网可以节约水资源,达到建设水弹性城市的目的。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收集了雨水。结合菏泽处在发展时期,城市雨水系统规划必定越来越趋于合理,更加科学、经济、合理地铺设。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有利资源,更好的研究城市排水系统提升改造,对菏泽城市建设提供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建议,更好的服务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开.城镇水资源利用保护工程[M].第1版.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2]车伍,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何冰,王延容,高辉巧,等.城市生态水利规划[M].第1版.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4]张忠祥,钱易.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5]翁焕新.城市水资源控制与管理[M].第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刘丹(1983)女 汉 籍贯:山东省菏泽市 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技术与管理。

2019年菏泽市社会科学界规划课题。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杜绝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事故,防患未然,特制定本制度。

1、工程建设各方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

2、工程建设各方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落实安全管理人员、设施和经费。做好施工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编好事故应急预案。

3、施工方必须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和现场安全控制、高空施工安全措施及施工用电安全措施、施工爆破安全措施。

4、特种岗位必须由特种作业人员执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必须是由劳动安全部门核发的资格证书。

5、工程各方应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召开安全会议,查找隐患分析事故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消除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6、工程施工实行安全保证金制度。施工单位必须作出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书面承诺,并按规定缴纳相应数额的安全施工保证金。

7、工程施工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开工前未落实安全措施不得开工,施工中安全措施不落实必须停工整改。

8、严格工程施工安全奖惩制度。对注重安全,不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对忽视施工安全而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和个人要按处理事故“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

9、严格工程施工区域管理,进入工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凡与

1 工程施工无关的人员、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施工区域。

10、加强对物资、设备的管理,对重要设备设施和重要部位必须设专人守护,电焊工必须严格对氧气瓶、乙炔瓶的存储和使用规范管理。

各级人员安全职责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水平,保障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明确各参加工程有关人员安全职责,落实责任,根据公司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结合本工程实际特制定本安全职责。

一、领导小组组长安全职责:

1、认真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并负责组织贯彻落实。

2、在招标文件中或确定施工承包单位时,对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施工资质和安全施工提出明确要求,实行押证施工,并审查施工、勘测设计单位的安全资质等级,确保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

3、制定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办法。

4、组织安全检查活动,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通报及会议精神。

二、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副组长安全职责:

1、根据工程实际职责,建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安全事故统计及上报制度,制定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

2 劳动保护措施,并定期进行施工安全工作考核。

2、组织编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办公和细则,并负责监督、检查实施情况,对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行过程安全监察。

3、审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所制定的组织、技术和安全措施方案。

三、工程施工组组长安全职责:

1、监督、检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的施工安全工作,协调解决施工中的重大问题。重点是监察涉及设备、设施安全的技术状况和涉及人身安全的防护状况。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隐患,及时下达安全监督通知书,限期整改。

2、负责审核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所制定的组织、技术和安全措施方案。

3、负责与各施工单位建立施工安全联系制度,保护各项安全规定和措施的落实。

4、组织事故调查,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落实,并完成事故统计、分析、上报工作,提出考核意见。

5、组织开展施工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对安监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工作。

四、甲方代表安全职责:

1、深入施工单位和施工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安全工作,及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对因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失控,导致施工安全没有保证及存在质量问题时,有权责令停工整顿,限期整改。

2、加强与项目所在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联系,取得地方政府和有关部

3 门对施工安全工作的支持。

3、负责向施工单位提供符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安全施工基础条件,协助施工单位按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施工。协调解决各施工单位在交叉作业中存在的安全施工、文明施工问题。

4、对施工单位的作业面进行巡视监察,对专题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审查合格后应加强监督。

5、参加施工单位对所发生死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吸取事故教训,督促改进安全施工管理工作。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落实水利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加强广安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计基础[1999]382号)及中、省关于扩大内需项目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认真贯彻工程建设“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宣传。

2、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实行“业主负责、施工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的方针。

3、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各方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制度,配足相应质量管理人员、设备,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4、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在工程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在工程现场的质量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单位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对 4 质量负技术责任。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5、通过资质审查招标选择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合同文件中必须有质量条款明确图纸、资料、工程、材料、设备等的质量标准及合同双方的质量责任。

6、工程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必须按《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要求进行质量管理。严格工程质量检查检验,预防各类质量事故的发生。

7、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均应按规定进行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且必须运出工地。

8、建筑材料或工程设备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2)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地址。

(3)产品包装和商标式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4)工程设备应有详细使用说明书,电气设备还应附有线路图。 (5)实施生产许可证或实行质量认证的产品应当具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或质量认证书。

9、加强对隐患工程的监管和控制,每道工序必须实行签证制。工程施工遇质量检查检验不合格或存在严重质量隐患时必须立即停工处理补救,否则不得继续施工或进入下一道工序。

10、实行工程质量奖惩制度。对严格质量把关,工程优良率、一次通过率高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表章奖励,对忽视工程质量和质量事故责任单位或个人进行严肃惩处。

11、竣工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标准及设计文件要

5 求,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技术档案、试验成果及相关资料。

12、工程保修期按国家相关规定及工程合同规定执行,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由原承包单位承担保修,费用由责任方承担。工程质量出现永久性缺陷的,承担责任不受保修期限制。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四电系统集成工程分为三部分,主要工程为新建赣龙双线,另外还包含新建龙厦东南联络线和既有赣龙单线改造。新建赣龙双线正线工程线路起于赣县站,迄于龙岩站,正线全长249.418km,其中江西省范围113.639km,福建省范围135.779km,包括赣县、于都、西江、瑞金、长汀南、冠豸山、上杭北、矮陂线路所8个新建信号设备车站(所)、8个信号中继站,引入既有龙岩站。新建龙厦铁路东南联络线,含铁山洋站、东南线路所2站及既有铁山洋驼峰改造。既有赣龙单线改线,包括既有于都、西江、罗坳、石门圩、河田共计5个既有车站改造。

既有赣龙铁路为单线铁路,赣龙铁路扩能改造是在赣州至龙岩两地间,新建设计时速200公里的复线电气化铁路,赣龙铁路复线建成后,将形成三线并行的铁路网,届时,不同时速的列车将服务于两地客货运输,满足旅客出行的各种不同需求。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四电系统集成工程由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承建,该公司承建的龙厦、武广、峰福、南广等工程施工工艺、工程质量均得到好评。赣龙铁路扩能改造既涉及既有车站、线路改造,又包含新建部分,工程投资大、施工任务重、技术要求高,涉及内部、外部接口单位多,协调处理工作量较大。三公司从各专业选调精兵强将,积极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站前单位、设备管理单位进行协调,做好技术对接工作,加快了工程进展速度。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2. 油漆堆放地及在施工过程中应保证空气流通。

3. 油漆、涂料施工时施工人员应戴口罩。

4. 在高处作业及需搭架施工、架上施工时应系好安全带。

5. 所有入场工人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穿工作服。

6. 工人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

7. 在油漆调制时应按说明操作,严禁乱兑。

8. 在刷油漆应戴好手套。

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交底日期:接受交底日期:

中建五局三公司驻西南石油学院项目部

上一篇:高专医学论文下一篇:多元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