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纪人发展论文范文

2023-09-24

农村经纪人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高安市工商局发展农村经纪人工作调查

近几年来,高安市活跃着一大批农村经纪人,其中货运信息经纪人、肉牛经纪人、蔬菜经纪人是三种重要的农村经纪人,他们的存在和发展,为高安市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架起了农民致富的金桥。

一、高安市农村经纪人发展概况

到2010年6月底,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备案的各类经纪人853户,从业人员3600人,主要涉及货运、肉牛、蔬菜三大领域,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帮助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一) 货运信息经纪人

高安素有“农业大县”的美誉,盛产粮、棉、油、果、蔬、桑、茶、猪、牛、禽,为全国商品粮、生猪出口、棉花生产基地,工业企业以建筑陶瓷业著名,是国家级建筑陶瓷产业基地。高安交通区位明显,离省会南昌仅55公里,320国道贯穿全境。便利的交通优势,丰富的工农业产品,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汽车运输业的发展。长途货运汽车从2000年的4000多辆,发展到现在的1.2辆,形成了“家家有司机、村村有汽车、乡乡镇镇有汽运公司”的红火局面,货运业务不仅辐射到全国各地,还发展到俄罗斯、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一方面迅猛发展的货运业满足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另一方面,运输能力的扩大与货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由于当地的农产品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农产品上市时,需要大量的货车尽快地将农产品运出去,一旦上市完毕,部分运力就面临闲置的状况。因此,畅通货源信息成为当地货运行业的追切需要。高安市的货运配载信息经纪人就是在这种市场需求下产生的。1996年,少

数司机及时捕捉到这一商机,开办了专门提供货源配载信息部。信息部充当运输户与货主之间的中介人,及时给双方牵线搭桥,然后收取信息费。货运信息经纪人的出现,受到广大汽车运输户的极大欢迎,巨大的市场需求激发从事货运信息的经纪人采用各种方法积极扩大与全国各地的企业、市场经营者的联系范围,并形成固定的信息网络,然后将各地货运信息及时反馈给当地的货运市场,较好地缓解了有车无货,有货无车的矛盾,促进了当地货物运输业和货运信息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高安市杨圩镇周家村党支部书记周扬文的成长过程就是货运信息产业发展的缩影。1987年高考落榜的周扬文,由于家庭贫困没有复读只好回家务农,周家村的农田处于锦河边的畦地,晴天干旱,雨天内涝,农业条件十分恶劣,一年劳作下来往往入不敷出。1990年周扬文随开车的二哥到广东做帮工,1994年他把打工积攒下来的三万元加上从信用社借的两万元购买了第一辆汽车,开始跑货运,两年后尽管还清了信用社的贷款,但因货源不稳定,加上车辆维修费用大,所得利润甚微,生活还比较清贫。1996年一次他到武汉把自己装不下的货介绍给外地的司机,人家表示感谢给了他一百元介绍费,于是他萌发了到高安开一家专门从事介绍货源信息小店的想法,这样既解决了自己车子的货源问题,又可以通过为他人提供货源信息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可谓一举两得。于是,周扬文在高安市涂家庄租下一家门面,装上电话机,摆上一张桌子,试探性的开业了。由于他为人诚恳,讲究信誉,工作高效,赢得广大货主和司机的高度信任,生意非常火爆。经过几年的经营,业务已是遍布全国各地,因此,他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2002年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他成立了高安市杨圩镇第一家私人的汽车货运公司,并拥有了10辆大货车,致富了的周扬文没有忘记贫困的周家村乡亲,为了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他的公司新增了汽车消费贷款、汽车租赁服务经营范围。帮助村民贷款购车挂靠自己公司,并为他们提供新车上牌、联系货源、处理行车

事务的服务。村民周长口开由于年龄偏大,又无一技之长,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为帮助他摆脱贫困,周扬文自己出资购买了一辆二手“骏马”农用车,免费租赁给他先在本地搞短途运输,历练驾驶技术,两年后又为他担保贷款购买大货车跑长途,现在周长口开已成为年收入10万元的运输大户,家里也建起了三层楼的小洋房。他逢人就说:“我有今天全靠周书记的帮扶,否则一家人还在那几亩旱涝田里挣扎!”周扬文的运输公司现拥有货运汽车138辆,其中周家村就有80多辆,全村人均年增收1.5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汽运村,他的公司上交国家税收每年以30%速度递增,今年预计将超过100万元。2008年他带头捐助建起了崭新漂亮的村小学,每当逢年过节,他都要购买礼品亲自上门慰问五保户和孤寡老人,他的成就和义举受到政府和社会各届的一致好评。2007年被选为村主任,2008年当选为村支部书记,2009年当选为宜春市人大代表,周扬文只是高安货运信息经纪人成功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同时期还涌现出一大批象周扬文一样带领乡亲摆脱贫困踏上小康富裕之路货运信息经纪人,如熊树根、雷和平等,他们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当地货运产业的蓬勃发展。

到目前,高安市有汽运集团4家,汽运公司450家,货运汽车1.2万辆,从事货运信息的经纪人200余家,从业人员500余人,每年交易120余万次,帮助货运业获取运费40多个亿,2009年上交税收8000余万元,今年可望突破1亿元。高安市货运信息经纪行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一业带动百业兴的作用。活跃的货运信息经纪人,不仅促进了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也使当地的农产品快速进入市场,既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又使农产品能够真正实现其价值,让农民既增产又增收,从而有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高安建陶工业在货运信息经纪人的带动下,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一百多家建陶企业的产品外销,在他们信息沟通下,正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二)肉牛经纪人

高安的耕牛经纪人是当地传统农村经纪人,当地习惯称为“牛伢人”。以

前耕牛经纪人主要是对圩日交易的耕牛进行中介,交易量有限。随着农民养牛观念的变化,从农民养牛耕田转化为养牛赚钱。当地养牛业逐步发展,肉牛经纪人也就日益活跃起来。

以黄沙耕牛交易队为例,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交易队只有十几个年龄在六七十岁老耕牛经纪人,年交易耕牛不足3000头。2000年在新任队长黄德意的带领下,一方面对耕牛交易经纪人进行更新换代,培训上岗;另一方面,把经纪人和养殖户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工商部门的帮扶下,成立了“高安市黄沙岗镇肉牛流通协会”,形成了“协会+经纪人+养殖户”的产销模式,协会遵循“诚实守信”的经营原则,广开肉牛销售渠道,把业务扩展到全国各地,通过协会近年来对市场的运作黄沙肉牛交易市场已是名扬江南,客商由过去要黄沙肉牛经纪人送货上门,发展到客商到黄沙上门收购,再到现在直接电话联系、网上订货、银行打款的形式进行交易,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市肉牛经纪人十分活跃,到目前,全市登记备案的肉牛经纪人达到141人,季节性肉牛经纪人有300多人。全市拥有常年开放的肉牛交易市场32个,每年举行全市性的肉牛交易会40余次,肉牛经纪人活跃于大小肉牛交易市场,把养牛与市场有机地连接起来,每年促成交易向外发运肉牛16万余头,有力促进了肉牛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养牛200头以上的大户有12户,养牛100头以上的130户,5头以上的适度养牛规模户达6100户,专业村的牛产业产值已占有农业总产值的75%以上,全市年存栏肉牛22.6万头,出栏12.5万头,平均每天有近20车肉牛远销浙江、上海、海南等地。

(三)蔬菜经纪人

种菜是高安农村传统产业,以前由于信息不通、销路不畅,菜农不敢大力发展蔬菜生产。随着蔬菜经纪人的发展,长期困扰蔬菜销售难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以上湖乡南坪村为例,前些年,农户种的菜销不出去,辣椒一毛钱一斤,萝卜三分钱一斤也没有人要,全部烂在道路两旁。蔬菜经纪人,时任村委会主

任,现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方同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解决销路问题,他和原村党支部书记一道,为村里组建了南坪蔬菜产业流通服务有限公司,组织村里头脑灵活、市场意识较强的村民到全国各地大中城市蔬菜批发市场进行联络,推销本地生产的蔬菜。有一次,湖南马王堆市场某客商预订了5吨辣椒,就在方同平准备发车时,客商临时来电只要2吨,方同平毫不犹豫卸下3吨,把2吨辣椒送到客商手中,这次他们亏了3000多元,经销商得知后十分感动,和他们签下了长期的购销合同。

2007年临近春节,上海有一位客商打来电话要方同平赶在春节前送一车大头菜到徐家汇市场。放下电话后,他和几位经纪人迅速组织货源,连夜装车发送,快到上海时,货车突然爆胎,连车带人一下子掉进路边的深沟。当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为了保证按时送到货,方同平和司机顾不上伤痛,艰难地从破碎的玻璃窗中爬出来。在夜幕中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拦下了一部顺路车,花高价将蔬菜及时送到了指定地点。上海客商看到负伤的方同平,很是感动,在付货款时,要多付1000元表示感谢。他婉言谢绝了,这位上海客商从此成为方同平长期合作的伙伴。品种的丰富,品质的提高,加上诚信经营,南坪蔬菜的名气越来越大。在国内一些市场,南坪村的蔬菜成为批发商的抢手货。现在,南坪村蔬菜的销售网点遍布北京、上海、长沙、深圳、福州、南昌等10多个大中城市。南坪村成为江西省第一批无公害蔬菜基地,成了远近文明的小康村。现在,不仅自己的蔬菜不愁销,而且,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的蔬菜销售,就连奉新躁下,宜春明月山的蔬菜都请方同平帮助联系销路。

蔬菜经纪人搞活了蔬菜流通,激发了农民种菜热情。如今,全市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20万亩,参与反季节蔬菜贩运的个体户达1400余家,外来贩运户300多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7家,从事蔬菜经营的从业人员达到2.6万多人。并涌现出一批种菜年收入超十万元的大户。

二、高安市工商局服务农村经纪人发展情况

高安市农村经纪人的快速发展,对高安市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农产品销售难问题,还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有机地把农业生产和市场销售对接起来。高安市工商局以服务发展地方经济为宗旨,发挥工商职能,在发展、规范、管理农村经纪人的工作中,做了大量引导服务性的工作,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正确引导,规范准入

农村经纪人是一个以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行业,以致经纪人队伍良莠不齐,坑蒙拐骗现象屡见不鲜。近几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高安市工商局以贯彻国家工商总局《经纪人管理办法》为契机,认真学习有关政策法规,统一思想,正确认识经纪人的地位和作用,采取教育引导、规范管理、帮扶发展的方法。一方面积极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充分运用电视、标语等形式,大造舆论,扩大影响。并将有关法规散发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使之家喻户晓。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有关从业人员进行学习,政策引领、掌握业务、知法守法、规范行为。几年来,通过办班先后对625名经纪人进行了集中学习培训。为了确保经纪活动步入规范化轨道,工商部门把“市场准入”放在首要位置,组织力量对全市经纪人进行了调整摸底,登记造册,并下发办照通知。由于工作细致、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广大经营户纷纷自觉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从而使经纪人活动全部纳入了工商部门日常服务监管工作的范畴。

(二) 成立组织,规范行为

经纪人交易活动是复杂的,高安市工商局经过摸索,推出了成立行业组织,制订行业规范,实行分类管理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管理机制。

1、狠抓农村经纪人的规范发展工作。高安市工商局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要发展农村经纪人必须以乡(镇)为依托,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才能

不断加大对农村经纪人培育发展的力度。早在2002年就在蔬菜之乡上湖,高安市工商局就帮扶当地经纪人成立了“高安市上湖乡蔬菜流通协会”,并在各行政村设立了分会,由当地工商分局帮助各分会对辖区农村经纪人进行培训,至今已培训蔬菜经纪人200多名,另外,他们还帮助该协会申请注册了 “上湖”牌集体商标。从而形成了“蔬菜+商标”的品牌模式和“协会+经纪人+农户”的产销模式。通过协会的运作,如今“上湖”牌无公害菜蔬不仅畅销湖南、广东、浙江等地,还走出国门,远销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去年全乡蔬菜产值达3亿元,人均收入6500元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仅蔬菜一项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2、抓肉牛经纪人的规范管理工作。高安工商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帮扶成立自律组织。以黄沙分局为例,把养殖户、贩运户和肉牛经纪人组织起来,帮助成立“高安市黄沙岗镇肉牛流通协会”,并制订章程,设立理事会,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一名,秘书长一名,并定期召开会议。(2)帮助培训肉牛经纪人。为了提高肉牛经纪人守法意识和执业水平,工商部门定期聘请法律专业人士讲解《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纪人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聘请资深的肉牛经纪人传授职业技能,使黄沙24名肉牛经纪人素质明显得到提高。(3)规范经纪执业行为。高安市工商局在肉牛交易市场把肉牛经纪人的营业执照和基本信息公布于众,并规定他们统一着装进场,佩证上岗,实行公平、公开、文明经纪,接受群众监督。这一举措的出台,基本杜绝了坑商害农的不法行为,深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许多外省客商慕名而来。目前,全市80%的肉牛(含耕牛)都是通过肉牛经纪人促成交易的,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高安牛产业的不断发展。

3、培育市场,规范管理。货运信息经纪人是高安市的特色经纪行业,也是重要的涉农经纪行业。近年来,高安市工商局为解决运力和货源供求不平衡矛盾,培育一个网络齐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服务周到、竞争有序的货运中

介信息市场,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一方面,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在城郊建起了一个货运信息市场,协助政府“划行规市”,使货运信息经纪人有个集中交易的场所;另一方面从严把市场准入关入手,强化对货运信息经纪人的业务培训,规范货运信息经纪人的经营行为,在经营场所设立公示栏,公示经纪人基本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从而有力地净化了货运信息市场经营秩序,促进了货运信息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实现了汽车运输与信息配载的良性循环。目前,这个信息市场拥有货运信息经纪人500多名,经营着180多家货运信息部。司机一来就可找到货源,使业务量与日聚增,日均介绍货源12.2万吨,全年揽来运费40多亿元,通过工商部门的努力,当地经纪人行业已逐步走上规范的轨道。公平竞争、文明服务、守法经营已成为广大业主的自觉行为。

(三) 加强服务,加快发展

高安市工商部门在服务发展农村经纪人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市场准入行为。方便了农村经纪人快速进入市场。二是建立了农村经纪人信用管理制度,从经营信誉、服务质量、经营作风、经营行为、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诚信经营户考核。加强了农村经纪人备案及基本情况明示工作,对经纪合同签订进行指导。适时开展诫免警示,保障农村经纪活动诚实守信开展。三是严格监督、强化管理。坚持防范与查处并举,对农村经纪人中利用虚假信息,诱导农民签订合同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四是对已初见规模的农产品,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商标品牌。帮助农村经纪人、农村经纪人协会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推动当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村经纪人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中职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培养农村先进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农村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和中职教育中存在的关系的进行研究探索,力求找出一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职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或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中职教育;农村经济发展

引言:

实现乡村振兴计划主要需要人才,这对我国农村中职教育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落实培养农村人才和农村教育发展以及农村农业现代化等计划。我国农村中职教育目前还存在教育观念落后、对职业教育认知不到位以及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限制,针对这些情况要采取相应对策进行破除,使中职教育可以健康合理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乡村振兴和中职教育存在的关系

农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和城市以及城镇之间有较大的差别,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计划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任重而道远。而教育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有着不错的影响,“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全面建设农村教育发展[1]。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有着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职责,加强中职教育建设可以有效推动人才的培养和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所以,作为职业教育的关键一环,中职教育要和农村教育系统形成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保障农村中职教育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培育人才,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为中职教育提高积极发展平台,同时也为农村地区的职教功能高效发挥提供重要的实施环境,从而为建设更好的产业结构打下基础。针对以上情况来看,中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要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转变,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二、乡村振兴下中职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多方协调,完善制度建设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很有的制度不健全的地方,要通过多主体协同建设,打造完善的农村教育功能。并且对农村经济发展具体特征进行分析,培养多元化优秀人才,以农村发展需要为核心进行定性培养,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職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例如:在经费制度上,要以农村中职教育为基础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体系,对专项项目进行相应的资金制作,同时保证每一笔教育资金的使用都可以受到农村社会的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和公共性;在招生制度上,为提高中职教育生源的质量,更加高效的开展学生后续保障工作,各教育部门应当协同工作,做好招生核查工作,并制定相关的农村宣传工作,吸引更多人才进入中职学习,为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提供保障;在教资考核上,要严格按照职业教育资格考核标准和要求,确保中职教育的工作正规化和规范性,让中职教育可以更好的运行。最后,在多方协调共同努力下,完善制度建设,为促进中职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储备。

2.转变教学观念,摆脱传统思想束缚

中职教育在农村传统思想中还是有一定认知偏差的,要想顺利发展职业教育就必须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从思想上转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这要求,社会和政府部门要担起相应的责任,对农村地区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全新认识和重视,传统的教学系统中对普通教育比较重视,而对职业教育却有一定的轻视,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教育部门要以身作则,重视发展农村中职教育工作,并且根据本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有效推进中职教学的健康发展;此外,政府部门也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优点,通过自媒体和网络以及电视等渠道开展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让人民群众可以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改变心中的偏见,端正自身的态度[2]。最后,中职学习要积极改变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强化教学水平,提高中职教学的专业水平,基于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通过中职教育的观念更新和质量提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3.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更好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为了满足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培养需求,在中职教育中要打造出优秀的职业技能专业教师团队。对师资力量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培养是提升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和路径,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背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建设,中职教育中的师资力量建设应该有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为培养学生优秀技能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为了更科学合理的建设师资团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点,加大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的录取机制进行改革,根据农村相应的政策优惠进行灵活多样的转变,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可以投身到农村职业教育工作中来,不断的充实农村职业教师团队;此外,要合理利用当地企业资源,聘请企业中专业技能水平过硬的技术骨干来到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第二点,中职学校要建立起相应的教师培训和进修机制,为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提供保障,鼓励教师积极进行专业技能的探索更新以及学历提升。第三点,呼吁建立农村职业院校定向培养机制。对有意向到农村职业院校工作的高校学生以及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定向培养,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充足的师资力量保障[3]。第四点,对农村职业院校的教师进行合理的薪资评定。完善的待遇水平和合理的薪资评定以及晋升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农村职业院校教师的稳定性。这就要求地方政府部门以及教育部门要按时、足额的发放中职教师薪资,并且对教师薪资通过合理科学的评定进行比例的增长。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应该持续发挥中职教育的关键作用,对农村中职教育提高就业保障和资源支持,让中职教育可以最大化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帮助。对于教育部门和教学工作者来说,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优化教学工作,落实早国家教育需求中职业教育的推进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洪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科学咨询,2020(49):166-167.

[2]贾玉莲,丛国勋,潘荟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发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7):273.

[3]冉于平.基于乡村振兴的中职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21,18(11):126-128.

备注: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资助

农村经纪人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进程日渐加快。在林业持续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要素,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的和谐、平衡,是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作者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点,客观地探讨了新农村林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林业发展;对策

在党十八大报告中,重点谈到了生态文明,而构建“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林业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动力,是促进人与自然平衡发展的重要桥梁,占据一席重要位置。在林业发展道路上,农村是其主要阵地,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土地都分布在农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发展状况直接关乎我国社会文明的持续发展。为此,要围绕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有效解决新农村林业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问题,使其健康发展,不断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一、生态环境建设下影响林业发展的因素

在生态环境建设下,影响林业发展的因素较多,体现在不同方面。一是:我国森林资源匮乏。新时期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占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的21%,而人均森林蓄积量仅占12%,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在众多发展国家中也处于末端。森林覆盖率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6%,远远低于世界森林覆盖率。就我国而言,森林资源较多的是东北地区,所占比重较大,东北11省平均覆盖率为31%,黑龙江、吉林等地区的森林面积已占到全国面积的41%。二是:人们的环境保护观念淡薄。站在社会层面来说,人们大都不具备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大部分实际建设务工无法顺利开展,工作效率极其低下,是林业发展道路上重要的障碍物。在新形势下,我国生态环境被严重污染、破坏,大部分植被、林产品失去了耐以生存的环境,而林业发展也受到极大地影响,加上人们不具备较强的环境意识,没有意识到林业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大量珍贵树木被砍伐,影响林业的健康发展。三是:缺乏健全相关政策与体系。生态环境建设下的林业发展必须拥有健全的政策、管理体系,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确保各项林业工作顺利开展。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没有综合分析林业发展现状,多角度健全相关的政策与体系、管理制度等,导致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频繁出现,无法有效指导林业建设,加快生态环境整体建设步伐。

二、生态环境下新农村林业发展对策

(一)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管理工作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中,必须把各方面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执行相关的政策、方针,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其处于统一的网络体系中,避免出现孤岛现象,从不同角度入手,做好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工作,尤其是长江流域。对于这方面,要全方位分析长江流域的实际状况,多角度、多层次采取各种可行的措施治理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为促进林业的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林业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多样化职能,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将其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还要做好总体规划,制定可行的目标,比如,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新时期林业建设有序进行,要结合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全面、客观地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化的林业建设方案,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二)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

想要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加强资金与技术投入力度至关重要。政府必须充分意识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适当增加这方面的财政支出,调整投资比例,确保林业建设拥有足够的资金。具体来说,政府要重新综合规划生态建设项目,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新农村整体工作布局中,将其放在核心位置,加大资金投入量,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还要通过不同途径发动社会力量,多鼓励工业企业、社会产业在方面的投资,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做好资金的分级管理工作,提高资金在林业发展方面的利用率。在此过程中,要多角度扩大投资规模,设立专门的林业发展资金管理部门,避免浪费大量的资金。此外,还要优化利用先进的现代树木种植技术、管理技术,不断拓宽生态环境保护渠道,借助社会力量,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下新农村林业的持续发展。

(三)健全相关政策、立法,加强法制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综合分析林业发展现状,健全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更好地保护林业环境,加大宣传力度,促使社会大众更好地了解生态环境建设,意识到其重要性,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对于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避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从某种角度来说,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国家、政府的大事,更是社会大众必须重视的方面。政府部门要优化利用社会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生态环境建设,发动社会力量,充分调动林区附近的群众参与积极性,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共同解决林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问题,避免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好人类耐以生存的家园。

三、结语

总而言之,林业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的方面较多,建设难度较大,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生态环境下新农村林业发展道路上,要结合我国国情,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工程规划,要以全球生态环境为媒介有效实现接轨,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各地区林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可行的措施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为林业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护好林业生态环境,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作者单位:辽宁省凌海市右卫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尤明星.新农村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6:53.

[2] 魏仲杰.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6,08:21-22+24.

[3] 王思潼.浅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266.

[4] 何会娜.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策略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199-200.

农村经纪人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 服务体系 区域经济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增加,各种惠及三农的政策不断推行,这些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均需要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通过稳定的、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保障,并最终实现农村区域金融以及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一、农村金融体系意义研究

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惠及三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配合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基本策略。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可以拓宽农业经济发展的业务范围以及资金来源。进一步的完善农村经济结构,通过这种方式来配合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可以通过利用金融服务体系的资金以及服务,积极引导金融服务体系向投资金额较大、周期较长的农业基础建设项目提供贷款,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促进农村经济基础工作的发展。

3.作为国家相关政策的执行机构。国家的很多政策机构,例如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的实施,主要内容便是向广大农户发放国家政策补助资金,这些政策的实施,必须依靠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强化农村机构覆盖水平,可以有效的确保这些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1.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设置不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供应不足。金融服务机构设置较少,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供应紧张是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当前,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较少,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断层的现象十分明显,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服务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其次,由于国家对于农村经济扶持力度较强,因此部分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农村贷款业务收益率较低,因而收缩了农村贷款融资业务,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量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贷款融资渠道也更加狭窄。

2.民间借贷管理不完善增加了农村金融的风险。当前农村区域内的民间借贷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但是国家在民间借贷管理上缺乏全面有效的管理体系,导致民间借贷组织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的缺陷难以得到弥补。因此,虽然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资金不足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掣肘,但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区域金融风险,对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3.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在这些资源的限制下,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后劲不足的现象。其次,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虽然处于优化升级之中,但是仍然存在着粗放经营管理的特点,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再者,由于农业科技一直属于我国科技建设的薄弱环节,各种新型科技应用推广力度不足,因而在技术知识经济时代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农村经济的基础较差,经济发展的风险较高,因而导致农村金融体系出于风险考虑,各项建设未能全面开展,导致金融服务制约经济发展,经济薄弱影响金融建设恶性循环的出现。

三、农村金融服务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宽农村经济资金供应渠道。当前我国处于工业经济支持农业发展的阶段,因此这就要求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特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以农村信用社等为主导的金融服务体系,并辅之以商业金融机构、地方金融机构以及民间金融机构的建设,形成具有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这种方式,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供应渠道以及供应方式的多样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

2.重视民间融资借贷的管理,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补充。由于民间融资借贷上没有完善的管理法规以及管理办法,因此导致民间借贷缺乏政策性的引导。因此,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对民间融资借贷行为的规范、引导与控制,并充分发挥民间借贷信息成本低、利率弹性高的特点,通过法律手段以及政策措施严格空中民间借贷的风险,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的民间融资借贷服务体系,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增设农村融资担保机构,降低农村金融服务奉献。针对农村经济基础差,农村金融服务风险搞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多渠道融资建立完善担保机构的方式,来降低金融服务体系的风险。按照利益与风险共担的原则,设置金融担保机构,进而借助于金融担保机构,消除金融服务体系的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使用风险的考虑。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金融担保机构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该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借贷简化审批程序,加快资金的发放速度,并尽可能的降低贷款的收费标准,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扩大贷款总额的方式实现金融服务体系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4.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环境。只有金融服务体系具备较好的发展环境,才能确保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区域实现金融服务体系的良好发展。因此,农村区域的地方政府或者是管理部门应该在普及金融的风险教育、法制教育以及社会信用教育,提高农民的金融意识。此外,应该注重完善农村企业以及农民的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良好的基础。同时,应该加大力度开展农村金融维权管理,制止金融债务逃避行为。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优化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环境,为农村经济与金融服务体系的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金融体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必须重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完善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强化农村金融财税支持以及完善农村资金供给渠道等一系列方式,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管理,最终通过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王家传,梁希震,张乐柱.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问题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农村经纪人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立足农村供电特点和需求,研究解决农网智能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关键技术问题。以建设智能化农网为中心任务,密切结合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趋势,以实现农网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为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技术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重点突破、逐步深化、注重实效等推进原则,加快其改造升级,提升其智能化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网配电;经济运行;分布式能源

1农村配电网智能化

智能电网技术用于农村配电网系统,实现对于农村和边远地区配电网能源消费的可控、能控,在主网故障前提下的自动恢复、需求调节等。由于与城市中心比较,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负荷集中度偏低、分散性更强,因此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采用智能电网技术时,可以利用它完善的数据基础,更加准确地获得和预测负荷的大小和地址、从而减轻系统基于不确定性的负荷。

1.1提高农村配电网经济运行

1)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多采用长距离、辐射式配电线路,因此电压降大,变电站运行电压偏低,导致线路末端电压不能满足用户的电能质量要求。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在线路末端安装电压传感器,并将电压信息传送给变电站,通过调节运行电压使变电站电压满足末端最低允许电压、线路终端保持适当的电压水平。这样既可以提高用户用电需求,又降低配电网的线路损耗,优化配电网电能质量。2)利用变电站、线路数据,付费电能表和传感器数据,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完善的运行信息,从而计算线路、变压器损耗和进行负荷平衡分析。3)针对农村地区分散的特点,通过智能计算通信网络可以获得需求控制和价格控制信号。在电源短缺进行需求控制时,可在农村配电网上安装新的需求控制/影响系统,采用更复杂的双向通信监控系统,实现负荷的可控和能控。4)随着“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执行,农村地区的基本用电需求发生了根本改变,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强。在终端用电设备方面,普及的节能照明设备和智能家用电器具有“非线性”的负荷特性,其功率因数低,并伴有谐波输出,导致闪烁和变压器超载现象日益增加,直接影响用户的电能质量。为此,可通过智能电网的传感器技术,加强谐波监控,降低电网中的谐波成分,来提高电网运行质量。

1.2分布式能源的影响

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确保配电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电源储存,协调波动性和间歇性。这对于偏远地区或孤立地区的发电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些地区的发电燃料运费比燃料自身的费用高。对于农村和边远地区,相比大网输配电,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空间巨大,其中首选应该是离网型风力发电技术。

1)鉴于农村地区的用户分散性,应考虑适当的分布式电源。农村配电网络分布式电源包括:小型的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微型家用风电机、沼气和生物质能发电以及传统的分布式电源。将来,个体的3 MW-5 MW风电机会连接到农村配电网系统。在农村配电网上选择性接入可靠性强的分布式电源,可以有效形成电压支撑和备用电力源,以降低高峰负荷、减少网络损耗;在与主配电网由于故障断开而孤立运行后向配电网运行设备提供恢复电源,有利于故障后主网的恢复,可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电能质量。2)考虑将来电动汽车充电桩或充电站的影响。由于这种能源的地点是变动的,很难预测其注入配电网系统的数量和时间,因此对配电网规划设计提供了新的挑战。

1.3无功优化和补偿技术

根据电网结构、负荷性质、运行参数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无功优化补偿配置,使得农网在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基础上,达到农村配电网指标最优,有效提高农村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1)中压网无功优化补偿。农网中中压馈线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分支多、节点多,将整个中压网作为整体进行无功优化很不现实,为此采用简化方式,对每条馈线进行无功优化计算和补偿,在此基础上以整个中压网为对象,计算其对高、低压网无功补偿的影响。在补偿方式上可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10kV线路上设置高压并联电容器,一种是在10/0.4kV配变低压母线上设置低压并联电容器,也可选择高压集中补偿和低压集中补偿混合方式,同样,对谐波较严重区域加装滤波装置。在运行阶段根据实际负荷状况,对已有的补偿设备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使设备发挥最大效率。2)低压网无功优化补偿。低压配电网及以下无功优化补偿以台区为单位,主要针对低压电网末端用户侧的电动机随机补偿,有电动机就地补偿、配电室集中补偿以及电动机就地补偿和配电室集中补偿几种模式。

1.4地理信息系统好停电管理系统

由于农村和边远地区负荷相对分散、地理条件复杂,因此在农村智能化进程中增加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记录用户的地理信息、用电综合信息,改善系统运作和提高运行效率,有利于农村配电网效率优化,合理分配电能,同时便于配网自动化故障寻址、故障范围分析等功能的实现。

停电管理系统是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功能,可以监控配电网运行状态。在供电中断后,通过只能计量装置表和其他传感器可获取停电地点和设备信息。MS系统可以准确的记录断电原因及地点,通过对MS系统上传的数据流进行分析,将更加准确记录断电前后的运行数据,有利于故障原因分析,以便制定更加有效的电网检修维护决策,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指标。

2经济可行性分析

考虑到长距离输配电线路成本高,而分布式发电成本低,线路损耗小,发电容量、输配电容量投资递延。因此在发电网不能覆盖的地区,利于可再生能源建立独立的小型发电系统,可满足当地用电需求。

我国目前没有强制的考虑智能化的农村电网规划标准。在农村配电网建设初期,智能电网的投资昂贵,可行度不大;但随着“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推广和实现,农村智能电网技术一次设备技术的提高,分布式能源的应用,可分阶段、分地区逐步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进程。

3结束语

智能电网技术是电网企业应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重要技术创新,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发展,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随着智能化监控技术的研究突破和工程应用,具备全景化预警控制,可视化多维监视,智能化故障处理,一体化运维支撑等特征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将成为今后农网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农村配电网系统的工具和方法将发生变化。通过智能电网可改善终端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在故障情况下减少停电时间,加快网络恢复速度,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服务和更先进的技术,践行电网企业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董霞威.配电网自动化中馈线自动化的实现及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3,05.

[2]刘晨.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方案设计[J].电力系统通信.2003,10.

农村经纪人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层次和个性化,此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现状和变化特征分析,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金融需求为基础,积极开发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和营销机制,才能满足三农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真正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产品;金融服务

任何的金融产品创新都必须依据市场的需求,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层次、个性化,决定了农村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和差异化。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各种需求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金融需求为基础,大胆开发和创新金融产品,才能满足三农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真正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和自身经营效益。

一、当前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状况分析

(一)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主体分析

据调查,我国目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主要由5部分组成,即:农户、种植养殖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

1 农户:农户的金融需求分为生活消费性需求和生产发展性需求。农户生活消费性金融需求的特征是金额大小不一,临时应急性强。虽然经过多年来经济发展,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和实行种粮直补以后,农户负担减轻,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目前大多数农户的生活性消费已基本可以自给,但若遇到婚丧嫁娶、盖房、教育甚至上大学、医疗等大宗生活性消费时,信贷需求依然很大。即使是家境比较富裕的农户,往往由于手头的现金不足以应付大项或临时性支出,寻求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需要也十分强烈。另外,农户生产性资金需求向大额化、长期化发展,多数农民购置生产资料,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时需要大额的借贷,贷款的目的是通过对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及进行种植养殖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2 种植养殖经营户: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较快的地方,单纯进行粮食生产的农户已经很少,不少农户从事畜牧业、养殖业、林果生产业等,生产周期大多在半年以上,有的超过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其资金需求由传统的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一般要求在一年期限以上、金额在3—5万元以内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有的规模较大的种植养殖经营户的资金需求则更大,目前农村信用社广泛开展的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已不能满足其生产经营的需要。

3 个体工商户:在农村有许多农民依托小城镇建设和当地特色产业或加工业的发展,从事工商流通或简单的加工业生产,对资金需求也是巨大的。而目前对于农村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基层金融机构是无法满足的。主要原因一是从事个体工商业不符合农村信用社支持的对象,传统的支农贷款仅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第二、三产业不能使用支农资金;二是农村信用社开办的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均额度不大,利率偏高,农村个体工商业因经营利润偏低,而不愿意使用。

4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或者经营的农户,按照自愿联合、民主控制、满足农户经济上共同需要原则组建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销售等行业,区域经济特色鲜明。至2008年9月末,我国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96万户,成员总数共计108.15万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正在成为连接农村“小生产”和城市“大市场”的组织纽带。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是有效抵押资产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弱,不少专业合作组织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根本没有足够的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即使一些投入也只是经营场地、道路、厂房等方面建设投入,难以达到金融部门信贷支持的条件。二是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与会员之间利益关系脆弱,一旦遭遇风险损失,除抵押資产偿还贷款(不足以偿还)外,其流动资金则容易被转移。三是贷款主体缺位,以专业合作社作为承贷主体,目前金融机构并不认可。据调查,目前除对规模较大、盈利能力强、有一定品牌效应和影响力的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发放贷款外,其他的均需以“个人名义”才能贷款。

5 农业产业化企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以其特殊的产业联动效应和对农民增收的特殊影响力,一直被公认为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模式。现阶段,金融需求的主要特征一是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作为收购原料的保障,而且使用时间相对集中。农产品的特点是季节性强,农民需要农产品变现以解决生活开支后生产资金,需要相关的粮棉油加工龙头企业集中收购,作为原料储备。二是需要便捷全面的金融服务。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到新兴的资信评估、理财咨询、贴现、租赁业务,都是现代农业企业所需要的。三是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初级产品的农户需要短期、临时性的生产资金,用于收贮、运销和加工,部分农户需要提供电子汇兑、资金结算、信用卡、委托收付款等金融服务。

(二)农村金融需求变化特征

1 农业信贷需求从小额向大额化迈进。当前农村经济出现市场化、产业化和城镇化的趋势和特征,农户除扩大生产经营需要外,消费性需求和教育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农业信贷资金的需求已超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范围,同时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大额资金的需求更是显著增加。

2 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呈长期化趋势。新农村建设在商品流通、农村道路、住房改造以及农村水利、大型农业新型机械设备购置上,都离不开信贷资金支持和金融产品的使用。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资金投入期也相对较长,一般在3年左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设备投资等也需要银行提供大额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3 农村金融产品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经济发展程度决定金融的需求变化,当前农村经济的日益活跃,对金融产品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程度较高,第二、三产业已经成规模,这些地区对金融新产品的需求层次较高,如投资理财、票据融资、人身保险等。但在广大的中西部农村,经济普遍不发达,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耕作方式落后,农民收人来源渠道单一且增长缓慢,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来源,急需农村金融提高服务能力,扩大小额信贷的覆盖面。同时,大量农村闲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村金融的网络、资金汇划的安全便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策略选择

(一)农村信贷产品的创新

1 充分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以农户为贷款对象,基于农户本人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无需抵押或担保的贷款。它是对中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

以其贷款门槛低、利率优惠、方式灵活等优势,在破解农民贷款难、担保难和放款难等重大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基层农村金融机构要以“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为依托,以小额信贷为桥梁,将普通农户作为基本贷款客户群,努力扩大农户贷款的覆盖面,把农户培育成市场份额大、效益好、风险小的稳定客户群,在支持农民提高收入的同时,增加自身的经营效益。

2 全面推广订单农业贷款。要针对农业产业化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可创办“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贷款,通过公司、农户、金融机构多方的资金联结,支持订单农业快速发展。也可对农业产业化基地、农村工业园区进行授信,根据评定的信用等级,核定授信额度,在额度内实行随用随贷循环使用,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整体资金实力的优势,提升农村产业化水平。

3 开发农村专业经济组织贷款。要把支持农村专业经济组织作为拓展农村金融市场的业务增长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状况,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解决季节性、临时性所需的资金,扩大对合作组织的必要授信和信贷支持。對依附于专合组织的法人公司,可按规定对其发放资产、设备、房地产等形式的抵押贷款;对专合组织集体使用的周转性贷款,可以根据订单发放订单贷款或采取专合组织成员联保的方式发放贷款,不断增强龙头大户和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能力。对加入了专合组织的农户,优先发放小额农户贷款,对其享受利率优惠政策。对生产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可以适当提高信用贷款额度,满足其生产发展需求。

4 创新涉农信贷的抵押担保方式。要在广泛推广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尝试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机构、担保机构和专业协会等具有法人地位的利益主体纳入联保贷款范畴,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解决“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等联保贷款问题。同时,农户贷款难,主要难在无可供抵押物,基层机构可积极开展山林承包权抵押、鱼塘承包经营权抵押、商铺抵押等贷款抵押方式,力求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二)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

1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要积极开展代理类的中间业务,以代付工资、代收水费、电费、电话费等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中间业务的发展;根据农民经济发展状况,积极开展代理保险、代销基金等业务,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

2 积极拓展信用卡业务。要抓住现在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商品流通交易日益频繁的有利时机,宣传推广信用卡业务,根据农村持卡人的消费使用特点调整信用卡的功能和使用范围。

3 改进结算服务,推广电子银行业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电子化建设,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资金清算系统、结算网络和账户系统,创新结算新产品,开办电子银行等新型的结算交易工具,提高农村资金汇划速度和周转效率,为客户提供灵活多样的贸易服务,让农民充分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便捷的结算、理财等金融服务,缩小和消除城乡金融服务和发展的差距。

(三)农村金融产品营销体系的创新

1 细分客户市场,建立适应不同金融需求主体的营销网络。要根据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不同建立相对应的内设营销服务机构,一是建立主要以农户、种植养殖经营户、个体工商经营户为服务对象的“金融服务超市”。可在人口稠密、经济较为发达的村镇,建立1—2个金融超市,集中办理居民存取款、汇兑结算、小额农贷、代理保险、代收代付等金融业务,推行“一站式”服务和“一条龙”作业,使每一个金融产品都进入寻常农户家。二是以县级金融机构为单位,建立以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实行“一户一策”、“一企一策”的贴身服务方式,为他们解决融资难及其他金融服务难题,特别是提供灵活多样的贸易融资、账户服务、现金管理服务等。

2 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强化绩效考核。一是强化市场营销意识,实行客户经理营销业务制度,建立并落实好客户经理准人、考核、晋升、淘汰等一系列制度,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分别设立公司客户业务、个人客户业务及其他客户业务经理,组建营销团队,实行专业营销。单位领导、部门和网点负责人作为大客户经理,要对辖内大客户进行重点营销攻关。二是要针对当地农业生产经营特点,选拔培养一批懂政策、懂技术、责任心强的客户经理,进行包片、包村、包户,向农户面对面地提供政策、经营信息、资金等全方位的服务,在扩大支农范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农民的多层次金融需求。三是严格落实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使个人报酬与个人贡献挂钩,营销的存款、贷款、清收盘活、中间业务以及其他业务收入,分类计人客户经理报酬,上不封顶,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

3 依托农村基层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建立流程化的信贷操作模式。相对于城市而言,我国农村是经济落后地区,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居住分散,信息不对称,信贷管理难度大,使涉农贷款风险较大。因此,必须认真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经营的客观环境特点,充分发挥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的功能,有效解决涉农贷款中信息不对称和贷款催收困难等难题,形成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村金融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充分发掘和满足农村有效金融需求。同时,通过建立规范完善的农村信贷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对贷前、贷中、贷后等各环节实行流程化操作,对流程各环节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对每个风险点进行提示和防范控制,最大限度地防范农户贷款中的风险隐患。

上一篇:现代班级德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发展经济学探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