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时代要求范文

2024-02-11

立足新时代要求范文第1篇

贯彻新思想开辟新境界 昂首阔步迈进强军兴军新征程

同志们: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新时代新任务新实践需要新的思想来指引,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必须用我党我军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下面,我围绕“贯彻新思想,开辟新境界,昂首阔步迈进强军兴军新征程”这个主题,与大家交流3个方面认识体会。

一、深刻领悟精髓要义,自觉信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种理论,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一种思想,唯有引领时代,方显磅礴伟力。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现在中共十九大的报告中,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

—1—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首先讲一下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正如习主席指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主席从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强大生命力等多方位多角度作出了深刻回答,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社会主

—2— 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对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书记以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观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这些思想观点,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再讲一讲丰富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

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 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不懈奋斗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这个新时代,既与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很大的不同,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基础上,党

—4— 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起点需要新气象新作为;二是世界进入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对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我们党执政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理念和方式有重大转变,发展水平和要求更高;四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仍然是中心任务,但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五是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

(三)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强军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指导地位和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出一系列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民军队听谁指挥、怎样铸牢军魂”“为什么强军、怎样强军”“打什么仗、怎样打胜仗”等基本问题,丰富发展了我们党建军治军思想和方针原则,指引了人民军队的强军新征程。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地位作用,拓展和规定了我军新时代使命任务,提出建设一支

—5—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人民军队要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引领,鲜明确立了军队建设的时代主题,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发展的战略指导,提出与时俱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强调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立起了统揽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总纲。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的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战略抓手,科学确立了强军兴军的战略布局,提出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强调政治建军是立军之本,改革强军是必由之路,科技兴军是核心驱动,依法治军是强军之基。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形成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提出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强调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我们全体官兵要深刻认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指导意义,

—6— 充分认清这一思想是习主席建军治军理论和实践的凝结升华,是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坚持把牢固确立其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作为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根本要求、根本落点、根本保证,真正立起统领部队建设的“魂”、指导工作的“纲”,自觉在研究XXXX打赢、提升XXXX能力上下真功、用实劲,做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模范实践者。

二、充分认清重大意义,自觉追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修改的党章明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进入新时代。总的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四个新境界”。

(一)新思想是信仰之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谱写了新篇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只有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才能确

—7— 保政治上的坚定,我们党成立之初就是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也正因为有了科学理论武装,我们党才始终保持信仰坚定、信念不移、信心如一。党的事业进入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也进入了新时代,当前就是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深入理解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切实要把学习作为坚定信仰的动力源,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学习作为检验忠诚度的试金石,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学习作为提高政治能力的催化剂,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二)新思想是时代之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其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古往今来,所有的落后,最可怕的是思想的落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指导思想,这个思想源于社会实践、源于历史选择、源于时代探索,为此,我们必须自觉、主动、积极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到身子进入新时代,脑子首先进入新时代;必须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做到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必须天天、时时、跟进式地学习习主席最新讲话精神,做到党的理论每

—8— 前进一步,学习就跟进一步。

(三)新思想是实践之源,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回顾建党96年、建国68年、建军90年的历史,我们之所以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弱小走向强大、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我们党的科学理论作指引。对我们军队来讲,党的十九大既描绘了宏伟蓝图,也绘制了明确的路线图、时间表,要实现这宏伟蓝图、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将之作为一切建设的统领和依据,作为一切工作的纲领和遵循,作为一切成果的标准和尺度。

(四)新思想是执纪之本,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党以坚强的决心、空前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

—9— 政治生活气象更新,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得到弘扬,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了新的强大生机活力。把从严治党贯穿我军建设各领域全过程,是走好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长征路的必然要求,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演习场上都是真打实备,XXXX装备日新月异,XXXX官兵斗志高涨,去除政治雾霾,是真正让官兵实现自我价值、成就强军梦想的有力组织保证。

三、积极投身伟大实践,自觉捍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新时代的动员令和催征鼓。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必须紧紧跟上思想认识、创新理论、时代发展和强军兴军步伐,深入学习精神实质,深刻把握核心要义,深度指导工作实践,确保新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要坚定看齐追随,紧紧跟上思想认识步伐。十九大报告思想深邃、博大精深,要常学常新才能心明眼亮、步伐坚定,才能自觉维护核心、看齐追随。一是要有鲜明的政治态度,做到坚定、坚决、坚信。要坚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当今时代,国情、党情、军情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我们共产党人、革命军人,一定要用实际行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要坚信

—10— 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军队“四个现代化”、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征程上,党和国家一定能取得辉煌成绩,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要有清醒的政治敏锐,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我们必须用十九大精神辨别真伪、分清良莠、站稳立场,对错误言行主动发声、当头棒喝、坚决斗争,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决纠正,对不愿服从组织管理等行为主动“亮剑”,坚决防止发生政治性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一个声音、一个频道、一个步调。三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十九大召开后,我们组织官兵原原本本学习了十九大报告原文、报刊杂志有关解读和评论员文章,广泛开展了“学习十九大、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专题教育,总体来看效果不错,但仍有部分同志还存在“为学而学、为查而学”等思想,看似学习“原原本本读原文”“不折不扣学讲话”,实则站位不高,对报告理解不透。我们要树立一种自主学习的“主人翁”意识,确实把自己摆进去,使思想悟进去,以高起点高站位自觉学习领会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重大思想的理解把握,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要认真学思践悟,紧紧跟上创新理论步伐。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

—11— 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理论,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要反复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越学越能感受到其新,越学越能感知到其强,越学越能感悟到其大,不断升华对十九大报告的学习理解,做到“三个不”:一是思想上不能落伍。毛主席讲,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邓小平同志讲,不注重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习主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靠学习走向未来。十九大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我们要注重以新思想为引领,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武装头脑就跟进一步,不落伍、不掉队。二是理解上不能落偏。学习理解是否深入准确到位,直接决定了下步工作能否顺利展开、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习主席号召全党来一个大学习,学好用好十九大精神就是当下最现实最紧迫的学习考验。十九大报告内涵丰富,要真正学懂悟透,并非易事。尤其是随着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的波次推进,我们每名同志必须发扬“钉钉子”钻研精神,深钻细研、全神贯注地学,凝心聚力、认真踏实地学,带着问题、持之以恒地学。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才不会跑偏,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才符合时代要求。三是行动上不能落后。举一个最简单、最基础的例子,我们下发了《学习十九大应知应会口袋书》供官兵学习背记,各单位也组织了理论考核,有的同志能够达到90分以上,有的同志才勉强及格,这部分同志在行动上就有些落后了。习主席强调,

—12— 军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努力走在前列”,作为基层部队,我们每名官兵更要扎实推进、迎头赶上。对此,我们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学习劲头,在学习上下狠功夫,抓住学习关键点、克服学习中的矛盾不足,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三)要切实笃信笃行,紧紧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一要理解内涵要义把握新时代。报告用“三个意味着”“五个时代”“一个变两个没有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行了深刻论述,强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和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方位上,所作出的科学判断。为我们对新时代的理解把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只有认真学习、深刻领悟、系统把握,才能增强进入新时代的主动性。二要认清发展目标奋进新时代。十九大报告,确定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将分两个15年安排,明确每个阶段所要实现的发展目标,与时俱进擘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表”“路线图”,与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第三步,在目标、时间上都是一致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恒心定力。对军队来讲,从现在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个战略步骤,统一于我

—13— 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两个阶段”,目标清晰、方向明确。三要坚定信念信心奉献新时代。经过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拼搏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世界影响力,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给世界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宏伟蓝图、美好愿景,需要几代人不懈奋斗。对于新时代“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不仅要真学真信,更要靠实干,不干再好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历史从来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我们唯有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为这个时代添砖加瓦。

(四)要昂扬精神状态,紧紧跟上强军兴军步伐。十九大报告中的“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对军人而言,既是无尚的褒奖,更是赋予厚重的使命;既是崇高的荣誉,更是需要无私的奉献,甚至牺牲生命;既要看到党的领袖、军队统帅的深谋远虑,更要看到习主席赋予每个军人的无尚荣光和殷切希望。一要有与之匹配的思想和精神。军人是要上战场的,是要牺牲奉献的。我们有些同志入伍、入党宣誓喊得很响,“誓死保卫祖国”“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但真正涉及个人利益时,比如岗位调整、职务晋升、探亲休假时,却动摇了思想,这是与十九大精神、与习主席嘱托不相匹配的。我们不能等着享受福利待遇,而是要主动提升自己的思想和精神,随时做好牺牲奉献一切的准备。二要有与之匹配的能力和本领。习主席指出,要全面推进军队“四个现代化”。现在国家富起来强起来了,军队结构也

—14— 进行了深刻变革,军事理论、军队组织形态、武器装备的现代化都不难实现,关键在于实现军事人员现代化,相对应地XXXX也亟需一批优秀XXXX人才、XXXX人才和一线工作者,我们每名同志要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加紧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切实担负起XXXXXXXXXX的重要角色。三要有与之匹配的激情和干劲。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建设强大人民陆军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军人手中,建设一流XXXX的第一棒由我们这一茬官兵来领跑,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以更大的决心力度、更高的标准要求、更饱满的激情干劲,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在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奋斗中,不断谱写强军兴军的新篇章。

今天的授课完毕,谢谢大家!

立足新时代要求范文第2篇

--在州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张文英

(2018年3月1日)

同志们:

经州委同意召开州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贯彻省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7年州直机关党的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工作任务。等会,明汉部长将作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州直工委报告工作。

一、2017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年来,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州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坚持问题导向,把机关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支部,着力解决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理论武装得到加强。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改进周五学习方式,建立学习倒逼机制,严格以考促学,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全民阅读进机关”、“精品党课评比”、理论研讨等活动,州直单位3万多人次参加,发放《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十 1 九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党的十九大学习笔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等学习资料4万余册,大兴学习之风,营造了“讲学习、爱学习、善学习”的浓厚氛围。

(二)基层组织建设不断规范。各级党组织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机关党建各项重点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广泛开展“奉献在岗位、喜迎十九大”庆“七·一”“走新城、看新区、增信心、强奉献”“走两山、看变化、增团结、强奉献”等主题党日活动,州直单位3万多人次参加。加强“五化”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确定了41个党建联系点,打造了30个党建示范点,州直基层党建工作更加严格规范。

(三)服务中心更有实效。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大力推进机关党建“1+1”促脱贫攻坚、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党团员志愿服务等工作落实,深入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大走访促脱贫”“抓扶贫、惠民生、促和谐”“精准帮扶、办好实事”“服务精准脱贫,我们怎么办”和“党员服务进社区,共建和谐好家园”、慈善一日捐等系列活动,机关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更富实效。

(四)机关作风得到持续好转。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和州委有关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化廉政警示教育,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加强廉 2 政教育培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机关党员干部廉洁风险意识,廉洁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机关作风得到持续好转。

(五)机关文明程度有效提升。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美丽湘西”建设宣传教育,深化“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家庭”创建和“文明和谐社区、文明和谐村寨”共建活动,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我向十九大献礼,我为州庆添光彩”“民族文化进机关”“我们的节日”“社会主义‘有点潮’”主题征文、“雷锋式人民公仆”评选等活动,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力不断激发,机关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六)机关党建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各级党组织认真对照党建责任清单,压紧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建责任片区联点指导服务制度,加强层级管理、日常纪实管理,严格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推进机关党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抓系统、系统抓”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各县市直工委、湘西经开区机关党委坚持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扎实有效地推进机关党的建设,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障。

过去一年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大力支持、县市直工委、湘西经开区机关党委积极配合的结果,是各级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和 3 党务工作者勤奋工作、务实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直工委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机关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少数基层党委层级管理指导不够到位,落实“抓系统、系统抓”机关党建工作不够实;少数机关基层党支部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充分,一切工作到支部抓得不够细;机关党建工作不主动,被动应付做资料的现象依然存在;州直工委调度指导服务州直基层党建的水平还需提升,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还有差距,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整改,不断增强机关党建工作实效。

二、2018年工作思路与重点任务

2018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干部能力提升的建设之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的冲刺之年。州委明确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干部能力、加快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的系列战略举措。机关党建必须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落实新部署新要求,展示新气象新作为。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各项决策部署,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为载体,突出政治功能,全面推进州直机关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 4 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州直机关党建工作质量,为推进我州创新提质、特色赶超、率先崛起,建设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提供坚强保障。

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加强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一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组织州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等重要文件精神,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引导州直机关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五项基本制度,执行民主集中制,真正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及时准确掌握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解疑释惑。认真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深入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化规矩意识教育,严格执行请示汇报制度,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三是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5 按照中央和省、州委的部署要求,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州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党中央、省委和州委各项部署落实到本系统本部门工作中,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四是深入学习贯彻遵守和自觉维护党章。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州直机关党员干部全面学习掌握党章的基本内容,重点把握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改的内容,把尊崇党章作为日常管理监督的根本标尺,作为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的重要内容,以党章为镜检视思想、锤炼党性、校准行为,依据党章判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通过学习、贯彻、遵守和维护党章,着力增强广大党员的身份意识和先锋意识。

(二)以深化理论武装为先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一是推进学习培训全覆盖。组织州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实现州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党员干部全参与;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确定重点课题,组织骨干力量开展专题研究,不断推出有深度的理论成果。二是开展系列学习宣传活动。以“学习新思想、走进新时代”为主题,组织州直机关党员干部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组织州直各级党组织开展“全民阅读进机关”、演讲比赛、成果展评和“微党课、微宣讲、微故事、 6 微视频”等系列活动,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融会贯通。积极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活动,深入宣传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和先进典型。三是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支部、学习型党员”创建工作。督促州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党组(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基层党组织每周学习制度,完善以考促学机制,加强学习管理、督查和考核,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各项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学习政治理论,认真钻研本职业务,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加强业务技能培养,提高综合素能。

(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不断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一是围绕制度落实,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从严从实督促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每半年不少于1次。健全党内组织生活有关规定情况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和专项报告制度,加强对组织生活全过程指导、管理和服务,适时对各级党组织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情况、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情况进行督查。二是围绕服务中心大局,抓实主题党日活动。围绕州委脱贫攻坚冲刺、产业项目推进、干部能力提升“三年”活动,认 7 真落实“党员每月固定活动日”制度,进一步规范支部主题党日组织形式、组织内容、组织管理。按照州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支部主题党日的要求,全州支部主题党日时间统一为每月的15日,主要内容按照指导目标明确为学习教育类、组织生活类、组织建设类、实践活动类。以“我是党员我带头”为主题,组织州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比学习看素质、比服务看作风、比业绩看奉献“三比三看”“党员过政治生日”等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加劳动竞赛、岗位练兵、业务比武及带头讲党课、讲业务课等竞赛活动,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让党徽在岗位上闪光。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组织评选表彰一批州直机关先进典型,推介先进经验。三是围绕“五化”建设,提升党建标准化水平。结合党建标准化建设要求,深入推进州直机关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五化”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水平,重点推进基层党建阵地、工作流程和台账资料的标准化,办好一批党建联系点,授牌一批党建示范点。四是围绕促进脱贫攻坚,狠抓机关党建“1+1”工作。以脱贫攻坚冲刺年为契机,组织州直机关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机关党组织携手共建扶贫村基层党建“1+1”促脱贫攻坚”工作,围绕建强村级班子、建强党员队伍、促进“双培双带”、促进制度完善、促进服务群众,携手共建,互助提升,认真落实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将适时召开州直机关党建“1+1”促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议, 8 抓好工作落实。五是围绕排忧解难,做实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服务工作。继续推行“社区定单、支部派单、党员领单”模式,广泛开展各类社区服务活动,做到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内容具体化,服务效果精细化,引导州直机关党员干部为所在社区和困难职工、困难群众、困难党员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六是围绕增强支部功能,充分发挥支部作用。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深入推进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员档案管理、党员信息采集维护、党员公开承诺、《红星云》运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等工作落实。上半年,组织举办州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不断增强支部功能,发挥好支部在基层党建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党支部优质高效地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重点,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一是深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细落实,明确职责定位,细化责任分解,强化责任考核。认真组织开展廉政条规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典型案件警示教育。下半年,组织举办新任科级干部廉政教育培训班。深入开展述职述廉、廉政谈话和廉洁文化进机关活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二是持之以恒纠正“四 9 风”不止步。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的重要批示精神,坚持不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委、州委具体办法。强化明察暗访和作风监督,加大重要时节和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管,紧盯作风问题的新苗头、新形式、新动向,抓住具体问题,进行专项整治,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形成作风建设常态长效。三是保持查处违规违纪高压态势。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用好谈心谈话、提醒函询诫勉等手段。强化纪律刚性约束,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加大查处力度。加强纪律审查工作,严查顶风违纪案件,落实问责条例,加强党纪处分决定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保持查处违规违纪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

(五)以提升文明创建水平为目标,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是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州直机关各级党组织深入推进“美丽湘西”建设宣传教育,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家庭创建,“文明和谐社区、文明和谐村寨”共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扩大州直党员干部参与文明创建覆盖面,带动全州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二是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和机关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情感认同,切实把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觉追求和行为准则。组织开展好“道德讲堂”活动,进一步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10 强化机关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机关”活动,通过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讲民族故事等,学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传统,增进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激发党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三是深入开展党团员志愿服务。加强党团员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组织引导州直机关广大党团员志愿者广泛开展“学雷锋”“精准脱贫”“五下乡”“三关爱”“慈善一日捐”等经常性志愿服务,着力打造一批普惠群众、凝聚民心的品牌活动,引领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六)以加强自身建设为根本,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是强化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完善“书记抓、抓书记”“抓系统、系统抓”机关党建责任体系,落实党建责任清单任务,压紧压实党组(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和班子成员分工指导责任、机关党委专抓落实责任、支部书记直接责任。加强层级管理,坚持季度督查、强化过程纪实管理,推动机关党建一切工作到支部落实。完善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责任述职评议办法、机关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年底召开述职评议会议,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进机关党建责任落到实处。加强党建带团建、工建、妇建、关建,增强群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强化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严把新任机关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的考察和审批关,按照州委“干部能力提升年”要求,以提升“八种本领”为重点,以“五个过硬”为目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配齐配强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加强党务干部培 11 训,不断提升党务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年内,州直工委继续举办党务干部素能提升研修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三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分类指导。继续完善基层党建责任片区联系点制度,强化州直工委班子成员对州直系统单位、县市直机关工委、湘西经开区机关党委党建工作的分类分片指导,强化各直属机关党委、其它基层党委对所辖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分类指导,开展经常性的调研、指导、督查和考核检查,推进党建工作任务落实。进一步加强工委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严格内部管理,推动工委机关“三成为”工作目标早日实现。

立足新时代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严三实;国企;党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2014年3月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既是对领导干部的谆谆告诫,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又是对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要求,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国企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主体即具备企业责任,又兼顾行政性质,在基层党建工作中,“三严三实”对国企而言除了理论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从国企党建工作者的实际角度,从三个方面阐释“三严三实”的实践意义。

一、以“三严三实”作为党性修养的认知

在持续开展“三严三实”党风建设的专题教育工作中,用一个“严”字作为官员行政的制度基础,用一个“实”字作为建设工作的核心指导,让各级官员以及广大党员同志自觉摆正严以修身的态度,深刻理解严以用权的理念,充分认识到严以律己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时时刻刻把握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国企的工作通常内容繁杂,责任重大,多重压力下诱惑也很多,很容易放松警惕以至堕落,明代思想家洪应明曾说“好利者,逸出于道义之外,其害显而浅;好名者,窜入于道义之中,其害隐而深。”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就如同拥有了身心合一的金钟罩铁布衫,从而可以拒绝名利的诱惑,“严以修身”“做人要实”正是讲以“严”以“实”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在实践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为企业创收中践行正直的方法,无论是“显而浅”或是“隐而深”的危害都可以避免。借助于专题教育的主要方法措施入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尤其是在党风教育活动中应该号召大家深入研讨,互相启发,切实提高理论水平,深刻理解党性修养的助益,明确拒绝走形式搞过场的资源浪费,使“三严三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三严三实”教育干部更便于管理干部实现以自我约束先于制度约束,在出现实际过失之前就能以严明的党性修养将不正之风扼杀在摇篮中。

二、以“三严三实”作为选拔任用的标准

总书记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时曾说:“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在建设维护党的队伍时,“三严三实”正是应该作为选拔任用官员干部的标准,尤其是针对国企基层的党建工作,在作风建设工作中从严要求,从实拓展。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已经成为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战场”,国企的党建部门所承担的责任巨大,正如总书记在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所讲“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使得权利和责任有机结合在国企的党员和官员队伍中,在每一次提拔中考察每一个党员干部能否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否能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堂堂正正拒绝诱惑。将符合“三严三实”标准的好干部提拔重用,树立典型;对不能深刻理解“三严三实”深刻内涵的党员干部加强教育,继续锻炼;对不符合“三严三实”标准的落后贪腐分子坚决打击,绝不姑息。从而与时俱进实现党的自我净化,保持国企的血液纯净和生命活力。

三、以“三严三实”作为建设工作的规范

伴随着改革工作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不得不面临很多亟需解决的新问题,以“三严三实”的价值理念作为建设创新工作的实践标准,就如同在深夜的茫茫海面上看到一座灯塔,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提升了进程的效率。2015年1月12日,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总书记详细谈到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在建设工作中,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部署,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践行“三严三实”中谋事要实和创业要实的要求中,不仅要对一切假大空的不良作风提高警惕、防微杜渐,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和知识水平,将责任抗在肩上,让工作落实到细节,抓好关键项目,明确考察到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增强实干精神,将群众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前,巩固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三严三实”对党员队伍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不仅仅在与它是党在新时期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实践领域明明白白指导工作的践行标准。作为国企党建工作的一员,需要明白,从严要求,从实出发,持续提升党员队伍的执政能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进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需要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发扬和践行“三严三实”好作风[J].共产党员,2015(11).

立足新时代要求范文第4篇

记者 盛若蔚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八个方面重点任务,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顶层设计、战略部署,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性课题,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从今天起,本刊推出“新时代如何推进党的建设”系列报道,邀请多位党建领域专家学者,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八个方面重点任务深入解读。

——编 者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一要求气势恢宏、内涵丰富,是指导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纲领和总遵循,意义重大而深远。如何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中央党校校委委员、教务部主任谢春涛。

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

记者: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打铁必须自身硬”,报告对大家耳熟能详的这句话作出调整意味着什么?

谢春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总书记为什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我理解,主要原因不外乎两条,那就是认清了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党内存在问题的严重性。

因此,过去5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的领导显著加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把“还需”改为“必须”,两字之别,颇含深意。这既是对过去5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进一步强调。

记者:为什么报告要突出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两个“毫不动摇”?

谢春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一论断,强调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也指出了必须把党建设好才能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避免政治上的无序和内耗,保持政治稳定性和政策连续性,还有决策的高效性和很强的执行力。中国能够制订和执行一个个五年发展规划,作出并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都源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所以,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而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我们党对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着清醒认识

记者:报告提出,“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同时,报告也提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如何理解这些提醒和告诫?

谢春涛:总书记在报告中讲到了党内存在的问题和党的建设面临的 “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他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这充分反映出,我们党对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着清醒的认识。

“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哪一个也不容易应对。执政考验,最怕脱离群众,执政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出现这方面问题。改革开放考验,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容易出现制度上的漏洞和空子。外部环境考验,在全方位开放条件下,外来的一些消极因素,很容易影响党员干部。至于市场经济考验,则更为严峻。市场经济的原则是等价交换。但若有人把它引入党内呢?你有钱我有权,也搞等价交换,会给党、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什么?事实上,很多腐败行为就跟一些党员干部没能经受住这一考验有关。“四大考验”如果应对不力甚至经受不住,那就容易发生“四种危险”甚至更大的危险。所以,总书记一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记者:报告提出,“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对此如何理解? 谢春涛: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是总书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突出特点,在过去5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八项规定”整饬党风就是一个范例。狠抓作风,是因为看到了“四风”的严重性,凸显了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而抓早抓小、持续发力,则表现出了很强的战略定力。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总结了抓作风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突出重点、聚焦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危害最大,群众反映强烈,最需要抓。第二,严明党的纪律,用纪律抓作风。各项规定既明确又具体,说清楚了就得照着执行,如果有人不照着做,就会付出代价。第三,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总书记强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我们的体制有以上率下的作用,领导带的是好头,下面一定会跟着学、照着做。第四,抓好各项规定的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制度再好、规矩再严,不落实就是一句空话。5年来,作风建设深刻改观,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建党以来最全面最完善最深刻的要求

记者:与之前相比,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谢春涛:过去讲党的建设,基本上讲的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而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讲的是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其中一个重大变化,是把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列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之中。对于反腐败斗争,强调“深入推进”,与加强纪律建设一起,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正风肃纪的坚强决心。

记者: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何会作这些重大调整?

谢春涛:作这样的重大调整,是深刻总结了过去5年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比如,强调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使党更加坚强有力;再比如,修订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六大纪律,严格监督、执纪、问责,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还比如,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建立完善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体系,依规治党,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可以说,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最全面最完善也最深刻的要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问题认识的最新、最高水平。

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记者: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总要求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判断,应当怎样理解?

谢春涛:报告强调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并将其与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一道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总书记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总书记还具体提出了增强八个方面执政本领的要求。很明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要解决政治过硬的问题,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为了达到本领高强。这与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也是完全一致的。 报告突出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还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立足新时代要求范文第5篇

一、深刻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战略举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农村地区体现得最明显,农村地区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主战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指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举措。如果说,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城乡差距所导致的“推力”和城市二三产业快速扩张形成的“拉力”共同构成强烈的“推拉效应”,农村人口、资源、资金持续流出,许多地方“村庄空”、“产业空”、“组织空”现象突出,那么在经济发展新阶段,这种状况将会有明显改变。一方面,二三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民工年龄结构与产业就业结构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越来越突出,城市生活成本也上升很快,近两年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增幅都不超过0.5%,达到历史低点,城市“推力”开始出现;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大量农村人口流出并稳定在城市使一些农村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显著增加,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可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因此农村的“拉力”也开始显现,形成新的“推拉效应”。正因此,要精准预判短中长期城乡人口、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在利远弊近和利近弊远诸政策目标之间做出尽可能准确的战略权衡,并依此制定实施精确的政策安排,而不是事到临头被动地应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在我国城乡关系结构变化节点上做出的重要战略安排。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村地区内生性发展的战略举措。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更多着眼于基础设施方面,在很多地方被简化为“新村”建设,甚至是“新房”建设,忽视了农村特点和农村社会建设,巨额投资未能实现与乡土因素的有机融合,不能实质性促进农村内生性发展,不能有效实现农村良性社会变迁。一方面,农村精英分子始终在大量流出,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不快;另一方面,一厢情愿地将城市治理思路和逻辑简单化移植到农村,在“水土不服”的同时还破坏了原有社会网络体系和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衰落。总书记深刻地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村落会积聚更多人口,一些村落会逐步消亡,这符合村庄演进发展规律。关键是要做到规划先行,哪些村保留、哪些村整治、哪些村缩减、哪些村做大,都要经过科学论证,不要头脑发热,不顾农民意愿,强行撤并村庄,赶农民上楼。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乡村有乡村的逻辑,要按照乡村的规律、根据乡村特点来办好乡村的事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改变以往单纯的“输入性”乡村建设模式,形成“内生性”乡村建设力量和治理结构的关键举措。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和政策创新的丰富内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完成全面实现小康决胜阶段任务的重要举措,又是对全面实现小康之后农村发展建设的新的总体战略布局。要对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要充分理解生活富裕的丰富内涵。生活富裕不是一个孤立的要求,只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要求达到了,生活富裕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结果。或者说,前面的四个要求是实现生活富裕目标的先决条件,生活富裕取决于前面四个目标的实现。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推进乡风文明,去除陋俗鄙俗同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和福利水平。因此,这五个方面的要求具有完整的内在逻辑一致性。

二要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给钱给物只能是救急解渴,兴办产业才能开流活源。 “产业兴旺”就是要立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定位,着眼于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要求,这个要求呈现出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战略思维。

三要重视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宜居”是对整个农村地区提出的要求,既包括搞好村庄环境卫生,也包括治理农业生产带来的面源污染,还包括农村二三产业产生的工业污染,既包括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也包括赏心悦目、舒适祥和的较高要求,体现了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期盼。

四要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治理有效”,在政策导向上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目标,这就要求打破思维定势,突破概念束缚,综合使用多种手段,调动传统与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资源,整合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农村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力量,重视和有效利用乡村文化网络系统,构建更加完备的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这是走中国道路的坚实步伐,是完善我国社会治理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着眼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村内生性动力。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是继续发挥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发挥好农村作为现代化建设战略总后方作用的根本保障。无论是农村承包地、宅基地还是集体建设用地改革,都应当以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利益为依据,而非一味地以推进城市化和发展工业为目的。以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体系为例,当前,增减挂钩产生的节余建设用地指标只允许在县域内流动,农村土地增值空间非常有限,不足以抵偿村庄建设和土地复垦的成本,也不能将发达城市地区的资金通过土地渠道转移到农村建设中,同时,单一的地方财政投资渠道又极大限制了农村建设的规模和水平,事实上成为农村宝贵土地资源被城市廉价使用的重要渠道。如果能够逐步建立省域和全国性的节余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平台,通过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交易,就可以更好落实土地用途规划,为农村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民居住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地区负载产业和人口的能力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好的展开条件。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发挥集体经济综合功能。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内生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基础。要鼓励基层和农民群众在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产权形式上进行大胆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实现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理论和政策的创新;要重点研究解决当前集体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民合作社中,“一股独大”必然使合作社变相成为翻牌公司,合作社社员成为大股东的雇佣劳动力,失去集体经济的优势和活力,而如果股权过于分散,则缺乏组织性,决策成本高昂,市场竞争能力减弱。如何真正发挥合作经济和共有产权在农村的积极作用,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是关键性的课题;要将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基本治理单元相结合,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构建农村新型生产生活共同体,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同时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应当在发挥集体经济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功能的同时,通过政策安排,赋予集体经济组织担负一定的为本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使农民共享集体经济的基础设施,以各种具有集体主义色彩,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经济体,重塑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心理结构和精神面貌,使生产组织与生活共同体在空间上高度融合,利益诉求方面高度一致,实现物质、人口和精神三个再生产的统一,这将是乡村振兴的理想图景。

积极鼓励农民返乡创业,构建良性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政策导向上应当从鼓励“资本下乡”转向大力支持外出农民返乡创业,扎实开展好正在进行的“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推动建立城乡相互吸纳机制和城乡精英循环机制。实践证明,资本下乡这种“资合”方式不可避免地具有社会成本高昂和“道德风险”等问题,资本逐利和流动的基本特点也在切割农村原有社会关系结构,容易引发农村社会治理中一系列问题。外出农民返乡创业,可以将他们多年积累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管理经验与乡土资源、信任关系很好结合,将经营成本、道德风险降到最低,实现地缘、血缘、业缘纽带的充分联结,实现“资合”与“人合”的内在统一,实现企业与农村社区的高度融合,同时很好发挥农村精英的“组织员”功能,有利于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目标。

注意保护小农户利益,避免“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到2015年,我国农村承包地流转水平超过30%,也就意味着将近70%的农村耕地仍然由小农户耕作经营,“家家包地、户户务农”仍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的常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所要求的市场体系、金融体系、法律体系、科研体系之间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并且实事求是地提出应对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推进土地流转,扶持规模经营。一方面,小农户经营在我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国情下有天然的合理性。实践证明,在当前普遍较为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低下的管理水平下,较大规模经营几乎无法做到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往往导致单产下降,浪费宝贵耕地资源。而“半耕半工”的家庭生计模式,在解决农村中老年人就业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优势,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作用巨大。因此不能在观念上将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对立起来,贴上绝对的落后与先进的标签,必须立足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道路。另一方面,土地流转水平其实是城镇化水平在农村土地上的投影,换言之,有多少农村人口永久离开土地进入城市生活,决定了农村土地流转水平。因此,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水平,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而是决定于城镇化水平这一基本约束条件。必须以大力发展各种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多种创新形式缓解小农户经营导致的土地碎片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立足新时代要求范文第6篇

一、教师要修其身,锻造高尚人格

为了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和火种。 首先,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不断磨练意志。其次,教师要具有修身意识,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以求真、至善、达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事事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灵的震撼。

二、教师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培养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因此,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的规律与教育的艺术,提升人生品位。

三、教师要真切的关爱学生,理解并尊重学生

爱学生,就要尊重信任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教会学生自爱与爱人。 教师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情感的渗透和激励,既做学生学业上的严师,又做生话中的益友,行动上接近学生,心理上贴近学生,教学上就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使学生有心里话愿和你说,敢和你说,做好学生的 “人生顾问”。如果老师成为了学生的对立面,产生了情感抵触,道理讲的再多,学生也可能是充耳不闻。因此,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尽可能多地和学生接触,经常到学生宿舍转一转,找学生聊一聊,和学生一块儿玩一玩,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尊重学生还应体现在公平对待学生上,教师待人接物要出于公心,对待权贵子弟不偏爱,对待贫寒学生能同情。这样,才能用无声的行动代替有声的命令,学生才会信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才是可亲可敬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激励学生。

四、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传统教育把教师当作传授书本知识的工具,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参考资料的要求备课,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毫无新意。新的教育要求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由被动向自主转变。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具体教学活动的特点使教学目标具体化,从而将抽象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和实施教学过程加进自己的主观改造,内化成自身的素质,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差异灵活地进行处理,允许学生对已有的结论和标准答案提出质疑,从而在师生的相互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魅力还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上。语言准确生动,清楚明白,表达得体,使学生愿听并能引起共鸣,此时的语言就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教师,有的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深人浅出、循循善诱,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有的却言辞干瘪、词不达意,课堂气氛单调沉闷,学生纷纷逃课。因而,“学会说话”也成为教师塑造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

五、教师要强化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教育工作是复杂的,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就需要具备成熟的理智感,正确的挫折观,积极的自我暗示,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合理地情绪排泄的方式,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乱学生的情绪。教师只有通过控制和掌握学生的情绪、情感,才能为成功的教育创造健康的环境。 学习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心得体会

平时,我常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老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这是一名教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

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教师在教学生的事业中,形成独特的鲜明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就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教育效果就良好。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确实如此,凡是成功的教师,无论他是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亮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教师的人格魅力首要的是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商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身。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他们会在平等的基础理论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在他们心里,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天职。他们胸怀博大,容得一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他们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不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他们不是一味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他们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从不把学生看做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他们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他们很少对学生说你必须这么做,他们更喜欢对学生说: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在人品上他们更是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他们不光看到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从而利用现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基础。他们既是学生现在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他们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他们始终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强者。他们不会陶醉于成功之中而不思进取,更不会沉溺于暂时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他们会反思,并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方向的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丰硕的成果。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做一个充满美好的人格魅力的人。 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 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及性格。作为一个人内在特质的总和,人格包括了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就要在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通过加强认知教育,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加强情感教育,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与反应;加强意志教育,形成刚强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加强自我教育,形成自我调控、自我实现的能力。而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与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是分不开的。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所谓人格的力量,是指教师个人的政治品格、知识才能、道德情感、意志作风等,即通过他们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真理的力量是巨大的,然而真理的力量通过教师的人格示范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人品示范作用十分重要。

一、优良的政治品格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保证。

在人格因素中,政治品格居于第一位,它体现在教师的一切言论和行动中。教师个人的示范,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统一。教师要求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自己却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诚实守信,自己却极其虚伪;讲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早退,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教师的人格和修养。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因此,一位合格的教师必须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不糊涂、不迷航,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必须为人正直、正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面对喧嚣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守住一片宁静,不被世俗尘埃所染,不为金钱物欲所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二、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教师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还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三、拳拳的挚爱之情是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 “感人者,莫过于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对学生要了解他们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和精神世界,并一视同仁,把每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师的阳光雨露。要树立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别差异,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关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造欲。具有同情心,和蔼可亲,乐于助人,对学生有耐心,态度怡人,情绪稳定,自我控制,相信学生能更好,了解学生,公平,与学生同

四、执著的敬业精神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 教师必须对教学充满热爱之情,具有乐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必须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不图名利。教师只有增强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才会处理好苦与乐、贡献与报酬的关系,甘心为教育事业献身,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尤其是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气,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升华而成的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作为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拥有人格魅力,教师有了人格魅力,才会有威信,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教育才会获得较大的成功。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现代青少年的心理、生理成熟期提前,但他们不能超越精神饥渴和心理断乳这一特定的关键阶段。由于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情感脆弱,他们的知、情、意、行的矛盾日趋深刻、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凭借自身的品行、学识、人格以致仪表、风度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的古训在当今教育工作中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师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品格高尚,可以感染学生,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自塑完美人格;教师勤奋工作,专业精深,可以激发学生发奋进取、自强不息、追求美好的理想;教师襟怀坦白、雍容大度、个性鲜明,可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打造学生的心灵底蕴。 一

以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

人格,通常被理解为个人的社会倾向性,它是一个人气质、性格、品行的综合体现。一旦成了良好的教师人格,就会成为影响学生的巨大力量。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他面对学生所展示的,是教师坦荡无私的灵魂,光明磊落的胸怀,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人格威信的建立。前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人格威信在所有教育手段中有着独特而崇高的地位。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们,无一不是具备了完美的人格魅力。如魏书生、钱梦龙等名家都是如此。在树立人格威信,以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时,教师还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修养。

1、充满活力,总能表现出乐观与进取的情绪

要力求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教师总是那样年轻而富有朝气,那样地

热爱生活、奋发进取并具有吸引力。把生活中的不幸、痛苦,深埋在自己的心底,他永远用微笑去面对学生,用欢颜去感染学生;他务实而不做作,不在学生面前炫耀自己的小聪明,也不在学生面前贬低他人人格。因为他清楚,一个猥琐性格和消极情感的教师,不仅会损害自己的人格,也会玷污学生的纯洁的心灵。所以他总能以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教师的言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胸怀坦荡,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不足和失败

这既表现出了一种坦诚磊落的胸怀,又体现了一种高尚师德。前俄罗

斯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就曾勇敢地承认过自己的失败,学生的胜利。一次,他的学生递上一份实验报告单,巴甫洛夫仔细看了以后说:“不可能有这样的事。”这位学生再次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又拿着实验数据见老师,巴甫洛夫仍不以为然,后来当巴氏亲自做了这一实验后,他立即把那位学生叫来,痛快而真诚地向学生宣布“教师失败了,你是胜利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种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失败,实事求是的精神,正显现了“身教”重于“言教”。它非但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更鲜明地表现出老师的谦虚和胆识,也更赢得了学生的敬仰。

3、宽厚谦和,经得起学生的批评或故意“发难”

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面对学生的批评或发难,应坦然处之,正确对待,这是教师自信力的表现,更是教师人格的升华。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是善意和诚恳的,这是由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决定的。更何况学生的故意“发难”,有时是产生于教师工作中的某些失误。例如,在一次班会课中,我捡到地上的一块硬币,问学生:“谁丢了,来拿去!”好长时间也没反应,我就说:“就作为班会费吧。”话音刚落,有位学生在下面嘀咕了,我问他说啥,他不肯说,旁边的一位同学说:“他说老师假心假意,小题大做。有次借了他的钢笔还没还呢。”经他一指点,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一次写材料的时候向他借了一支钢笔,事过后竟忘了,想到这我马上拿出自己刚买不久的钢笔给了他,并说:“老师对不起你,请你原谅!”并在班级上表扬了诚实的他。还有一次,领导来听课,我刚板书上课题,就有很多学生在下面大声说:“老师,您写错了!”我连忙看了看,咦,哪儿错了?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您的“绿”字的右上角最后一横太短了,没出头。我听了,连忙对他提出了表扬:“你观察得真仔细!老师要谢谢你。”因此,那种对学生的批评“不屑听”,觉得让自己没面子,甚至耿耿于怀,对学生的“发难”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都反映了教师底蕴的单薄,心胸的狭隘,对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毫无裨益。

二、

以学识的力量教育学生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具有这样条件的教师不但在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和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的关系,会创造出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从这样的老师的身上,学生的性格能得到各方面良好的影响,受益终生。再者,才学高深,知识渊博,历来是人们衡量一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尺度。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人们或许可以原谅和理解老师的严厉甚至死板,但无论如何不会原谅和理解老师的才学疏浅或不学无术。一个缺乏真才实学的教师,即使他性情温和忠厚,也难以形成健全的、具有权威效应的人格力量。因为人格力量的形成,必须也只能以教师的德才兼备为前提。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说:“沈元教授知识渊博,又诲人不倦。在数学课上,他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是,他给我们讲了一道著名的数学难题,正是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他讲授数学课中渊博的知识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陈景润的求学道路,说明了教师的才学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这也正是沈元教授的欣慰之处:渊博的知识随时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由此可见,教师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加强师德修养的同时,应高度重视专业知识的修养,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更要不断调整、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与时具进以适应知识的更新。

三、

以行动的力量激励和感染学生

常言道:“行动是无声的命令”。“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就不仅要求体现教师人格和才学的真、善、美,而且要求教师身体力行起表率作用。空洞的说教历来都是苍白无力的。美国有关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参与儿童划分为四个组,然后每组派一名实验员。当双方建立起良好关系并取得儿童信任后,实验员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向各组儿童谈关于为孤儿院幼儿捐款的问题。一组实验员在向儿童宣传募捐意义的同时,自己也慷慨解囊;二组则宣传不应救济孤儿,把钱留给自己的好处,同时,实验员表现出非常吝啬,不愿捐款;三组实验员大力宣传捐款的意义,可在行动上表现吝啬。四组则宣传贪婪,并劝儿童不要捐款,但实验员自己却慷慨解囊。实验结果依此为:一组儿童全部捐款;二组无一捐款;三组在实验员喋喋不休的教育下,多数未捐;四组同三组相反,绝大多数捐了款。这一有趣的实验充分证实了教师行为教育的力量。

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只有自己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并在纪律管理上具有权威性。一个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老师,自己首先应该是师德的楷模,在教育学生刻苦读书的同时,教师首先要具备敬业精神,以自强不息、刻苦钻研业务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试想一下,一个在学生面前乱丢垃圾、果皮的老师怎样去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呢?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一个教师必须好好地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如果教师在工作作风或生活作风上不拘小节,或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不加约束,放任自流,那就会削弱以至丧失教师的人格魅力,此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实践告诉我们:要想作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要作一个充满美好的人格魅力的人。因为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对学生心灵的触动和影响将是深远的。还是让我们以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名言勉励自己吧:“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让我们每一个教师努力地培养自身的素质,用自己健全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学生。未来属于孕育希望的种子的教育圣地!光荣属于播种希望的充满人格魅力的人民教师!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尤其是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气,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升华而成的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作为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拥有人格魅力,教师有了人格魅力,才会有威信,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教育才会获得较大的成功。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现代青少年的心理、生理成熟期提前,但他们不能超越精神饥渴和心理断乳这一特定的关键阶段。由于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情感脆弱,他们的知、情、意、行的矛盾日趋深刻、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凭借自身的品行、学识、人格以致仪表、风度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的古训在当今教育工作中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师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品格高尚,可以感染学生,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自塑完美人格;教师勤奋工作,专业精深,可以激发学生发奋进取、自强不息、追求美好的理想;教师襟怀坦白、雍容大度、个性鲜明,可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打造学生的心灵底蕴。 一

以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

人格,通常被理解为个人的社会倾向性,它是一个人气质、性格、品行的综合体现。一旦成了良好的教师人格,就会成为影响学生的巨大力量。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他面对学生所展示的,是教师坦荡无私的灵魂,光明磊落的胸怀,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人格威信的建立。前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人格威信在所有教育手段中有着独特而崇高的地位。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们,无一不是具备了完美的人格魅力。如魏书生、钱梦龙等名家都是如此。在树立人格威信,以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时,教师还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修养。

1、充满活力,总能表现出乐观与进取的情绪

要力求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教师总是那样年轻而富有朝气,那样地 热爱生活、奋发进取并具有吸引力。把生活中的不幸、痛苦,深埋在自己的心底,他永远用微笑去面对学生,用欢颜去感染学生;他务实而不做作,不在学生面前炫耀自己的小聪明,也不在学生面前贬低他人人格。因为他清楚,一个猥琐性格和消极情感的教师,不仅会损害自己的人格,也会玷污学生的纯洁的心灵。所以他总能以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教师的言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胸怀坦荡,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不足和失败

这既表现出了一种坦诚磊落的胸怀,又体现了一种高尚师德。前俄罗

斯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就曾勇敢地承认过自己的失败,学生的胜利。一次,他的学生递上一份实验报告单,巴甫洛夫仔细看了以后说:“不可能有这样的事。”这位学生再次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又拿着实验数据见老师,巴甫洛夫仍不以为然,后来当巴氏亲自做了这一实验后,他立即把那位学生叫来,痛快而真诚地向学生宣布“教师失败了,你是胜利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种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失败,实事求是的精神,正显现了“身教”重于“言教”。它非但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更鲜明地表现出老师的谦虚和胆识,也更赢得了学生的敬仰。

3、宽厚谦和,经得起学生的批评或故意“发难”

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面对学生的批评或发难,应坦然处之,正确对待,这是教师自信力的表现,更是教师人格的升华。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是善意和诚恳的,这是由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决定的。更何况学生的故意“发难”,有时是产生于教师工作中的某些失误。例如,在一次班会课中,我捡到地上的一块硬币,问学生:“谁丢了,来拿去!”好长时间也没反应,我就说:“就作为班会费吧。”话音刚落,有位学生在下面嘀咕了,我问他说啥,他不肯说,旁边的一位同学说:“他说老师假心假意,小题大做。有次借了他的钢笔还没还呢。”经他一指点,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一次写材料的时候向他借了一支钢笔,事过后竟忘了,想到这我马上拿出自己刚买不久的钢笔给了他,并说:“老师对不起你,请你原谅!”并在班级上表扬了诚实的他。还有一次,领导来听课,我刚板书上课题,就有很多学生在下面大声说:“老师,您写错了!”我连忙看了看,咦,哪儿错了?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您的“绿”字的右上角最后一横太短了,没出头。我听了,连忙对他提出了表扬:“你观察得真仔细!老师要谢谢你。”因此,那种对学生的批评“不屑听”,觉得让自己没面子,甚至耿耿于怀,对学生的“发难”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都反映了教师底蕴的单薄,心胸的狭隘,对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毫无裨益。

二、

以学识的力量教育学生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具有这样条件的教师不但在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和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的关系,会创造出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从这样的老师的身上,学生的性格能得到各方面良好的影响,受益终生。再者,才学高深,知识渊博,历来是人们衡量一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尺度。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人们或许可以原谅和理解老师的严厉甚至死板,但无论如何不会原谅和理解老师的才学疏浅或不学无术。一个缺乏真才实学的教师,即使他性情温和忠厚,也难以形成健全的、具有权威效应的人格力量。因为人格力量的形成,必须也只能以教师的德才兼备为前提。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说:“沈元教授知识渊博,又诲人不倦。在数学课上,他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是,他给我们讲了一道著名的数学难题,正是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他讲授数学课中渊博的知识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陈景润的求学道路,说明了教师的才学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这也正是沈元教授的欣慰之处:渊博的知识随时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由此可见,教师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加强师德修养的同时,应高度重视专业知识的修养,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更要不断调整、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与时具进以适应知识的更新。

三、

以行动的力量激励和感染学生

常言道:“行动是无声的命令”。“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就不仅要求体现教师人格和才学的真、善、美,而且要求教师身体力行起表率作用。空洞的说教历来都是苍白无力的。美国有关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参与儿童划分为四个组,然后每组派一名实验员。当双方建立起良好关系并取得儿童信任后,实验员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向各组儿童谈关于为孤儿院幼儿捐款的问题。一组实验员在向儿童宣传募捐意义的同时,自己也慷慨解囊;二组则宣传不应救济孤儿,把钱留给自己的好处,同时,实验员表现出非常吝啬,不愿捐款;三组实验员大力宣传捐款的意义,可在行动上表现吝啬。四组则宣传贪婪,并劝儿童不要捐款,但实验员自己却慷慨解囊。实验结果依此为:一组儿童全部捐款;二组无一捐款;三组在实验员喋喋不休的教育下,多数未捐;四组同三组相反,绝大多数捐了款。这一有趣的实验充分证实了教师行为教育的力量。

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只有自己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并在纪律管理上具有权威性。一个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老师,自己首先应该是师德的楷模,在教育学生刻苦读书的同时,教师首先要具备敬业精神,以自强不息、刻苦钻研业务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试想一下,一个在学生面前乱丢垃圾、果皮的老师怎样去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呢?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一个教师必须好好地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如果教师在工作作风或生活作风上不拘小节,或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不加约束,放任自流,那就会削弱以至丧失教师的人格魅力,此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实践告诉我们:要想作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要作一个充满美好的人格魅力的人。因为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对学生心灵的触动和影响将是深远的。还是让我们以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名言勉励自己吧:“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让我们每一个教师努力地培养自身的素质,用自己健全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学生。未来属于孕育希望的种子的教育圣地!光荣属于播种希望的充满人格魅力的人民教师!

著名的教育家杜勃罗波夫曾经说过:“教师越能更多地回想起学生模仿他就像模仿伟大的人物一样,则他对学生的影响就越强烈,他的每一种表扬就越能使学生感到快乐,他的每一种责备就越能深入到学生的意识中去,因而一切教育工作工作也更将发生无以伦比的良好作用。”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模仿自己就像模仿伟人一样呢?换句话说,教师该如何尽展其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来模仿呢?如果能解决好这个问题,我相信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能得心应手。 我认为,各位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自己的人格素养。

 爱岗敬业,真心投入

教师不单纯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没有事业心是干不好的,而有事业心就集中体现在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甘愿为自已的事业奉献的行为上。只有有事业心的教师才能切实担负起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只有有事业心的教师,才能真正承担起日常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劳任怨,甚至以此为乐;只人事业心的教师,才能主动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进修充电,紧跟时代潮流;也只有有事业心的教师,才能用自已的一颗永远年轻的进取心,用自已对工作,对事业的态度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为学生正在形成的事业观树立一个光辉的榜样。

 师德高尚,以身作则

俗话说“打铁先得本身硬”,教师作为教育别人的人自己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得情操,而“师德”就是在教师这一行业中所提倡的带有该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应该意识到,教师面对的是孩子,他们天真无邪,对一些社会现象不能理解,所以,就要求教师拥有更高尚的,无瑕的道德,否则就有可能在学生洁白的道德试卷上留下阴影。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一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好逸恶劳、崇拜金钱,甚至不安心本职工作,误人子弟„„,因而,我们青年教师要准备好跟时下的各种有悖于师德规范的思想行为打一场硬仗,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只有具备高尚师德的教师,才能在学生洁白的道德试卷上留下美好的一笔,让学生终生受益。

 博学多才,一专多能

作为一名教师,最吸引学生之处莫过于其渊博的学识了。那么何谓渊博呢?“渊博”就是指知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即“一专多能”。北京二十二中的已故著名数学教师孙维刚老师就是这样。孙老师在数学方面的“专”是有目共睹的,他曾经担任中国数学学会理事,他培养的学生还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得金牌,为中争了光。与此同时,孙老师又是一位“多能”的多面手,他教过物理、历史、地理,甚至音乐课,并且不教哪门课,他教是内行。他当过篮球、排球、乒乓球教练,还擅长长跑。他拉得一手漂亮的手风琴,曾当过学校的手风琴伴奏。他的博学多才,为学生的全面树立了榜样,为学生体验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打开了一扇扇智慧的大门。相信不论是哪位学生,如果遇到像孙老师这样的教师,怎能不钦佩?怎能不羡慕?有意无意地效仿自然是顺理成章的。

 品味高雅,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是教师必备的另一项素质,是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孩子,所以就更要求教师富有幽默感。试想一位缺乏幽默感的教师,说起话来索然无味,如同白开水,学生怎么会喜欢听其教诲呢?只有教师具备了幽默感,才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才能把那些所谓的枯燥的大道理化为让人感兴趣的语丝,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富于幽默感的教师还特别容易和学生沟通,甚至幽默感还可以帮助老师顺利化解一些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如果把师德、才干比作教师的正面,那么幽默感就是教师的侧面,只有正面和侧面都齐全了,教师才会是一个立体的人。亲爱的读者,您不希望您的侧面丰满、美丽吗?当然,教师的幽默感应建立在高雅的品味的基础上,不具备高雅品味的幽默,只能是低级的幽默、庸俗的幽默。

 尊重学生,严谨自律

教师要吸引学生还需要一种意识,就是民主意识,就是人文主义,就是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还要把学生当成自已的服务对象,教师是学生的“服务员”,学生是教师的“上帝”。乍一听起来,可能让人难以接受,这不太宠着学生了吗?我们的“师道尊严”何在?然而,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长期以来,教师惟我独尊,过分强调师道尊严,算不算封建糟粕?而长期以来学生惟惟喏喏,不敢发表个人见解,算不算我们压抑个性?学生是祖国的明天,是最有希望的一代,为了他们,我们可不可以放下架子,重新摆正师生系?一直以来,大家都在追求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但是这种理想关系的建立犹如镜花水月,可望不可及,究竟是什么阻碍着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呢?我认为这个阻碍因素就是我们意识深处的师道尊严,就是这种本末倒置的师生关系,我们应该从我做起,努力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促其成才。

上一篇:励志班会主持词范文下一篇:龙珠之成为王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