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学家研究论文范文

2023-09-24

我国经济学家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市场机制的长期作用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偏向出口。出口作为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高度依赖出口打破了原有经济结构的平衡,其弊端终究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展露无余。本文结合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状况,提出若干针对货币政策的建议,并简要探讨了运用货币政策这一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对改变中国经济窘境,实现经济增长路线回归正常运行轨迹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一、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窘境

1.经济结构中需求结构失衡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三者间的结构比例合理与否关乎国民经济能否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目前,我国仍停留在以政府和国有资产投资为主要视角,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重点的经济低龄化阶段,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在总体份额中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对而言,消费需求的弹性较弱,其对GDP的拉动幅度远不及投资需求所产生的经济带动效应。但需求结构严重失衡是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长期作用的结果,短期内难以加以平衡与改变,使得需求结构的调整成为一大难题。

2.巨大的国际收支双顺差

(1)外汇储备脱离最优规模。2012年是我国自1999年持续保持双顺差以来首次实现贸易结构的“一顺一逆”。但好景不长,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再次陷入严重的双顺差泥淖,终使2012年的“一顺一逆”成为昙花一现。长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远远超过市场所需要的最优储备量,有限的资源难以得到高效的配置,进而造成大额的外汇浪费;相应地,外汇储备失控的波及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外汇资源的闲置,其对央行以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的发挥同样形成了不可低估的阻力,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都形成巨大的负担。

(2)货币升值预期持续走高。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以及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升值压力一度形成了人民币升值不足的预期,由此引发各路国外资本纷纷涌入中国资本市场,企图分刮人民币升值所造就的大蛋糕。而反观消费者的投机行为也是导致大量货币流入资本市场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混杂便形成了一条恶性循环链,引起国内经济增长速率过高,偏离稳步发展的轨迹,一旦资本撤离中国市场,便会极大可能地造成我国资本市场的瘫痪,加速经济泡沫的破裂,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3)货币流动性过剩。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作为通货膨胀的一大诱因,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国内物价的涨势;市场上资金过多、储蓄利率过高、外贸顺差增长迅速都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因素。

二、应对经济危机的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来调整货币供应量的行为,其主要涵盖回购、现券交易、发行银行票据及吞吐基础货币等形式。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央行通过公开业务操作回笼币值高达2000亿元,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资金流动的有效控制。可见,央行通过合理运用公开业务这一手段,对降低货币供应量,为国家经济政策目标的完成具有重大的参考借鉴意义。

2.存款储蓄准备金率

存款储蓄准备金率制度是中央银行为协调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促进国内货币币值的稳定的一项措施,其主要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能力来间接调控货币的供应量,实现银行、企业、股市等机构之间稳定和谐的发展。存款准备金制度从成立至今,累计调整了三十次有余,从2007年到现在就调整了将近二十次,而其中调整幅度最高的一次是由2011年4月的20.5%上调到6月份的21.5%。

3.利率政策

利率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经济调控上将逐渐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央行主要通过利率政策来对市场利率的水平和结构加以调整,使得利率逐渐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为进一步推动并深化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央行自2013年起全面开放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使得利率的市场化实现成为可能。

三、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现状的建议

1.以消费需求来稀释投资浓度,实现投资消费的合理配置

在投资过剩的背景下,通过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扩大需求的方式往往是协调投资消费关系的有效途径。而在消费需求结构的盲区,中低收入阶层具有较强的潜在购买力。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促进内部需求的可行方式有二:一为采取较为消极的储蓄利率政策,适当缓解居民的储蓄动机,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二为实行信贷消费政策,为居民的消费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

2.平衡国际收支状况,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结构性调整

要改变我国国际贸易双顺差的局面,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加强进出口贸易额间的协整关系,实现进出口总额之间的长期均衡。同时严格限制外资在中国的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从源头上将我国外汇储备稳固在有效范围之内,防止人民币的增值幅度脱离预期掌控,避免资源利用的非效率。同时适当降低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刺激项目建设贷款,实现外资的再投资与再利用,间接影响国际国内的货币供需,使货币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分散外汇的持有风险。

3.促进经济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应该改变过度依赖出口这一经济增长模式,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双向平衡,同时继续采取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改善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非效率资源配置,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要素及路径的良性转变。合理应用货币政策(利率工具、存款准备金工具)来调控就业结构、产出结构,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同时积极迎接新经济的严峻挑战,逐步向国际经济一体化过渡。

参考文献:

[1]张映娜.小议我国当前货币政策[J].财经界,2014(14)

[2]汪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我国经济学家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就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国内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各个行业的转型优化以及国内经济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国内经济

1.现阶段国内绿色金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分析

1.1经营宗旨与经营目标有待改善

现阶段,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宗旨以及经营目标强调的是股东利益以及利润的最大化,因此绿色金融的发展遇到了缺乏价值驱动因素的问题。再者,国内很多从事环保业务的中小型企业仍缺乏合理的融资渠道,无奈他们只得选择民间借贷融资,这种做法既增加了他们的运营风险,又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失去了对于这类企业发展的制约及掌控作用。

1.2公司结构不完善,绿色金融的发展缺少保障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促使国际金融机构拓展业务时拥有一票否决权或业务监督权。但国内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设置还尚未涉及到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更缺少具备相应职能的机构,因此绿色金融发展进程中很多问题仍得不到有效监管。

1.3专业产品、专业人才、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

在中国,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项目技术可行性、节能量测算、节能行业政策及技术标准确定等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相关的规程以及标准还未熟练掌握。

2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述

2.1绿色金融能够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做出的贡献已经得到了相关人士的重点关注。综合相关案例分析,绿色金融决策的制定能够为资源的优化配置打下坚实的基础,既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又能够为各个行业的转型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环境效益。再者,绿色金融业也有助于缓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进而帮助企业运用合法、合理的手段规避风险,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在各方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传统金融正在逐渐向“绿色金融”转变,因此金融机构的绿色环保理念、绿色金融战略理念均得到了强化。而这方面变化产生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企业生产方式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之上,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基于宏观层面分析,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是社会经济腾飞的重要前提,所以我们需要摆正对于“绿色金融”问题的关注度。

2.2能够促进产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相关措施并优化资源配备来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对相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最终会使相关产业呈现出可持續发展的新态势。具体来说,绿色金融能够对社会资金流向起到引导作用,進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它还能够以聚集资金的方式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这一环节的支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基于宏观层面分析,在绿色金融的影响下“绿色产业”也将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能够助力于劳动力、商品以及技术的空间转移,进而使产业实现整合发展。在上述变化的影响下,市场体系将会愈发完善,政府主管部门对于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也因此而增加了新的可能性。

绿色金融的引导下,企业管理者以及普通公民的环保意识也能够得到强化,这方面的变化最终将有助于增加社会成员对于社会的认同感。现阶段,民众的环保意识正在不断增强,金融业同样需要顺应这一变化,进一步推进自身的优化调整。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需要通过绿色金融业务承担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进而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另外,发展绿色金融对缓解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能够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为环境保护作出相应的努力。

3发展绿色金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

3.1强化金融队伍建设

金融机构想要发展绿色金融,并让其助力于国内经济的转型发展需要强化金融队伍建设。这方面的工作是后期各类细节工作优化落实的前提。具体来说,需要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经理以及金融分析师参与到绿色金融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之中,针对特定产品制定出详细的风险管理方案,确保在绿色金融业务领域能够及时完成相应的人才储备。在此基础上,国内金融机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绿色金融机构的合作,确保能够在管理理念、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能够得到相应的支持。严格按照上述标准落实相关细节才能够在全新的行业形势下助力于绿色金融的发展,最终让其在国内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2进一步推进金融产品的创新

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也是相关领域实践中所必须要关注的一部分工作。最常见的方式便是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既需要发挥市场机制对企业旅行环境责任的监督和保护作用,又需要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待企业评估上市时,要将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纳入评估体系之中,以此来约束企业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重视绿色债券产品的发行,如此才能够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低成本、使用周期长的资金。而这方面的实践也能够为以企业为主导的环境保护项目解决好融资难的问题。最后,完善巨灾保险以及绿色衍生产品也是金融机构应当重视的一部分内容,它实现了金融产品对于自然环境风险的有效管理,既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又能够为环境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3.3推广绿色信贷政策

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重要体现,而实施绿色信贷则能够为绿色产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具体来说,在相关领域的实践中可以尝试制定差异化的信贷政策,主要通过降低经济资本的占用指标、信贷规模优化以及贷款利率优化等手段强化对于节能环保项目的扶持力度。此外,需要尝试控制产能过剩、污染严重企业的授信,以此为起点限制对环境产生污染的项目的建设。若能够将环境因素纳入风险评估以及贷款审批制度之中,则有助于对相关风险做好防范。

结语

绿色金融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以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机构的金融机构需要提高对于绿色金融的关注度。以上笔者站在高中生角度,在分析汇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启示。

大庆高新区石化产业促进中心 刘海军

我国经济学家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经济繁荣多样,建筑经济市场活跃异常,为了促进建筑经济市场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企业对建筑经济的全面深刻的认识,转变观念,意识到私营建筑经济在市场方面的作用,同时看到国有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严厉打击国有建筑企业中不正当的损坏国家利益的行为,以促进我国建筑经济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经济;经济效益;对策

0引言;在建筑经济效益提高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当前建筑经济效益的现状及其成因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明确建筑标准在建筑经济效益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其应用于建筑经济提高的过程之中,与此同时,还应优化建筑节能,加强成本控制,并致力于建筑施工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最大化的确保建筑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建筑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在建国初期时,我国经济的所有制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公私合营所有制以及工商业主个体所有制。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到十五大时期,我国经济所有制可以分为公有制及非公有制两大类。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行业也逐渐可以划分为公有制以及非公有制两种类型。建筑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完成建筑指标,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以及有效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公有制建筑经济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1.2 同时,私营建筑经济也是深化我国建筑经济改革的结果,它对我国深化公有制建筑经济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公有制建筑经济相辅相成。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公有制建筑经济在我国建筑经济总量中还是处于主体地位,仍然对我国建筑经济起着主导作用。但是,我国公有制建筑经济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建筑企业内部记住不够灵活,权责不明确,经济效益低下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公有制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国有建筑企业的影响与冲击也越来越大。而且,目前我国公有制建筑市场还出现了出售营业执照与企业资质,提供挂户、压级压价以及拖欠工程款项和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那些不正当行为,对建筑经济起到规范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使我国建筑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浅谈如何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几点看法

2.1明确建筑标准在建筑经济效益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建筑物的建筑经济效益。因而在建筑物建设之前,就必须对其进行精心的设计,并确保设计过程的可靠性、适用性、美观性和耐久性以及经济性,而这就离不开相应的标准,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才能更好地將建筑的使用价值体现出来,进而更好地将其经济效益体现出来。因此,各种建筑标准都会对建筑的经济效益带来相应的影响,但也是确保建筑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因而建筑标准在建筑经济效益提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切实掌握建筑标准制定的原则以确保建筑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确保建筑标准在建筑经济效益提升发挥其作用,首先就必须科学的制定建筑标准。具体来说,在建筑标准制定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应的原则,尤其是应注重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这一原则,方能确保所制定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环境下,建筑标准在形式上的区别较大,因而建筑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所以我们在制定建筑标准时,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实际确保所制定的标准与我国国情相符,方能在促进建筑经济效益实现的同时将其提高。

2.3致力于建筑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是促进建筑标准应用成效提升之根本。为了更好的应用建筑标准促进建筑经济效益的提升,就必须致力于建筑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因而在完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尽可能地预防和避免出现建筑质量时候检查的尴尬局面,否则就会难以确保建筑质量,进而降低建筑的经济效益,因而必须从建筑物的规划到设计再到施工和维修的全程贯彻和完善建筑质量标准体系,以确保建筑物有效的进行质量的监督;其次,应将建 筑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作为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首要任务,加强建筑质量的工作必须在整个生产全程进行,实现全面地管控建筑工程质量,并从科学性、全面性、预防性和推进性等多方面开展,方能促进建筑业稳健的发展。再次是始终将促进建筑经济效益提升作为建筑改革的根本性目标,并始终坚持建筑标准化,以实现其对提升建筑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做好修订建筑标准的工作,并致力于建筑质量标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从而在促进建筑质量提升的同时促进建筑使用价值的提升;最后,将完善的建筑质量标准体系应用于整个建筑工程之中,最大化的确保建筑经济效益,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对策

3.1积极发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当今世界,我国国内建筑经济行业要想调整企业的战略结构,拓宽建筑企业的经营渠道,优化建筑企业的经济结构,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积极参与建筑经济行业的全球化.我国建筑经济行业可以通过工程、贸易、劳务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结合,提高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经济实力。国内建筑工程企业不但可以与自己国内其他行业企业强强联合,增加自身实力,走出国门,从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整体经济能力,并且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国内建筑工程企业还可以有效利用国内相对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通过与国际知名承包商合作,可以有效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及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国内建筑工程企业还可以利用当今先进的互联网优势,广泛搜集有利信息,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国际建筑经济市场的变化及趋势,并根据这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结构。

3.2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我国在发展公有制建筑经济的同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强大我国国民经济的力量:促进企业产权的多元化,积极发展国有、集体、个人的多种方式相互渗透的混合制经济。不断解决国有经济涉及面过宽的问题,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逐渐转变员工由单纯的劳动者到劳动者与投资者结合的角色。组建股份合作制经济,把国有中小型建筑企业逐渐改组为国有建筑经济参股的新型公有制经济。明晰产权,实现集体建筑企业的改组。

3.3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正确处理好国有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的关系,转变对私营建筑经济的认识,要认识到国有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私营建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私营建筑经济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有效改革,让我国建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另一方面,应该适当控制国有建筑经济在我国建筑经济中的总量,协调国有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数量的比例,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国有建筑经济淡出建筑经济,促进我国建筑经济能够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如何提高建筑经济效益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当前我国经济效益的现状及其成因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建筑标准在建筑经济效益提升中的重要作用,致力于建筑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是促进建筑标准应用成效提升之根本,致力于建筑节能的优化,致力于建筑成本的控制,致力于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最大化的确保建筑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在促进建筑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完美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学家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尽管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确立,使我国开始进入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创新时期。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组织需要新的创新理念、确立新的创新原则与目标,探寻新的创新路径和模式选择。

关键词:农村经济组织;组织创新;产业发展

一、引言

20世纪60至70年代经济学家开始关注组织创新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关于农村经济组织发展和创新的研究日臻成熟。

国外的文献对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主要从农业产业链纵向协调的角度对农产品生产、交换和分配影响进行分析。相关文献所研究的组织形式发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契约制(准)一体化组织,即各个环节上的利益关系由契约联系起来,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农业合作社、新一代合作社和农协等;一种是公司制一体化,各环节内部化到一个企业,所有权由一个主体所掌握,进行统一的指挥和管理,表现形式是股份制企业。

对农村经济组织的不同类型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和契约形式把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对接起来。因为,即使是发达国家,农户在整个农业价值链上的经营也是相对分散的。而农村经济组织的设计应该考虑要在尽可能低的交易成本条件下达到协调和激励的目的,特别是有效地增强商品契约的稳定性。

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更多地从理论上探讨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一系列问题。研究者们大多认为,农村集体组织的创新是必要的。从农村经济组织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以及各类组织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农村经济组织的确需要制度创新,唯有创新的组织体系,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出主体的功能。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善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建立合作社,合作社是市场中企业组织的一种替代形式,是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特殊经济组织,它的存在有助于完善市场秩序和规则,是政府、公司(私人或公共企业)以及农户都需要的一种组织形式;二是培育和发展按农产品分类的行业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

现行的农村新兴组织形态大致可划分为四类:以契约形式作为联结方式的分包制、以劳动要素之间的合作作为联结方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土地要素作为联结纽带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以资本要素作为联结纽带的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除此以外,由于各种组织形式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还存在着许多中间组织形态。

上述文献对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尚存许多不足。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思路拘泥于经济组织本身,大多从产权、制度来研究。从农户本身的经济行为出发的研究较少,从非经济因素角度研究的更少。鉴于此,本文拟在回顾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其局限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路径和模式选择。

二、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包括土改时期(1947-1957)、集体经济时期(1958-1979)、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5)、农村经济组织发展创新时期(1985-)几个重要发展时期。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的提出和集体化、公有化的推行,我国逐步进入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导致的分散的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不断涌现,比较典型的形式有公司加农户、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经营、农业公司等。

1 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形成的“农业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统称。它是以土地的集体所有制为基础,以乡村区域为范围,以管理土地和集体资产、组织本集体成员共同开展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提供其他社会经济服务的集体性经济组织。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既是合作经济组织,又是社区自治组织。一方面,社区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管理社区集体资产,开办集体企业,组织资源开发,开展非农产业经营,兴办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为社区农民提供各种公共物品,兴办各种公益、福利事业,维护社区的社会秩序等等,承担政府委托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 农村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

为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商品化的需要,1982-1984年,农村供销合作社围绕恢复合作社性质,在组织体制、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恢复了自身的组织体系,扩大了经营范围,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互助与合作,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城乡资源的双向流通。1995年2月,中央在《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坚持其集体所有制性质、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办社宗旨,坚持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社原则,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一直在中国农业银行的领导和系统内开展工作,在解决农民的资金需求,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农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村信用合作社受政府干预和控制很大,不是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996年,农村信用合作社从农业银行脱钩,也没有理顺内部各机构部门之间的关系,有效的管理体制也没有建立起来,信用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近年来,信用合作社开始按照商业银行的模式进行改革,利润导向明显,存贷款非社员比例增大,已经失去了合作组织“互助共济”的特征。

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和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抵御市场风险,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各地农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自发组织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产业依托性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法宝。部分地区还初步形成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以及技术服务等一整套产业链。比较有影响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官民结合”为特点的“邯郸模式”、以股份合作制为特点的“安岳模式”、企业与农民合作的“莱阳模式”等。经济合作组织中,以销售、加工为龙头或产销结合为主的专业合作

社,发展最快、也最为活跃;行业协会次之;各种经济联合体关系比较松散,但运转灵活,效果最为显著。

4 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种以劳动者的劳动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经济联合组织在农村涌现,特别是以股份合作制形式兴办乡镇企业,取得了积极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广大农民又把股份合作制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广泛引入到种养业、农业资源开发、乡镇企业以及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革中,党中央、国务院对此极为关注,并及时给予了肯定和引导。1994年,中央就发展股份合作制的重点、方法、途径和要注意的问题等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要清晰产权关系、转变经营机制、形成积累制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要引导农村股份合作制健康发展。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指出,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

5 “公司+农户”为代表的契约型合作经济组织

“公司+农户”是指公司与农户之间通过签约形式,建立固定供销关系的经营模式,是以契约为组织联结机制的组织形态,可以将其称之为契约化或契约型的农村经济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包括公司与农户合作经营,农民出土地,公司出资金,收益按比例分成;农民出土地、劳力,公司提供生产资料,产后由公司定价收购产品,扣除投人成本后统一组织销售;以及公司与农户挂钩经营,公司提供技术、物资、服务,收取一定管理费的合作形式。到目前,“公司+农户”这一组织形态还演变出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以及“合作社+公司”等多种契约型组织形态。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商品率还比较低,农户生产自给程度较高,农民自治组织能力也较弱的现阶段,“公司+农户”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是实现农业一体化经营较好的农村经济组织模式之一。尽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效能已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所证实,从我国农业产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和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虽然也呈多样化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必然是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我国农村自然因素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别及对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因素,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与变迁仍然需以契约、农户和“龙头公司”作为基础和出发点。

三、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局限与问题

我国的农村经济组织两千多年来,基本上是地主制产权与小农经营权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组织。尽管这种组织形式具有经营灵活、权责利清晰且与风险紧密结合的制度优势,但与现代经济组织发展要求相比,依然存在许多发展中的问题:

1 农村经济组织处于农村,市场交易分散,信息流通缓慢,交易对象缺乏,其结果可能会使经济组织的成本高过个人交易成本。农民通过组织起来联合进行交易固然可以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增加交易频率和规模,实现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规模经济,但农户参加经济组织所获收益本身就不大,在付出一定的组织运行成本之后还要另外付出委托代理成本。

2 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弱化了经济组织所提供的分工协作功能。农业生产只能在地理空间范围内分散进行,而无法像工厂企业那样进行集中控制;同时由于产权因素和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需求比较弱,且受自然条件和季节气候的影响而无法进行,而对农民进行的组织协调的成本却相对较高,农业生产无法实现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农业生产的这种特殊性使经济组织无法实现高度的专业分工。也无法产生大规模生产所拥有的高效率。

3 农村经济组织的交易对象主要是农产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等。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农产品产量波动大而其需求弹性又比较小,其结果会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这样在农产品价格高于契约价格时,农民常常采用机会主义行为,违约将产品通过市场销售,经济组织无法通过交易获取收入,某些生产性经济组织还会因为缺乏原材料而遭受损失。而在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大幅下跌时,农户又倾向于将农产品按照契约协定价格销售给其所参与的经济组织,这样就会使经济组织遭受严重亏损。农产品本身易腐烂、不易储存的特点则加剧了这种情况。

4 在农村经济组织内部,委托代理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由于多数农村经济组织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社员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经济组织的经营绩效难以量化考核,容易诱发作为经济组织实际控制人的经营管理者的偷懒倾向。同时,经营管理者通常只有资产控制权而无剩余索取权,在其行动难以监督、业绩难以考核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败德行为,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损害经济组织其他成员的利益。对于非企业的经济组织,农民纵然有退社自由限制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和其他参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但在农村的市场范围内,经济组织常常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单个农民的交易成本高,从而使交易无法进行。

5 合作性经济组织通常是一种劳动控制资本的权力结构,参加经济组织的当事人有基本相同的权力和义务,对组织的经营决策有相同的参与决策权。这种决策结构会导致经济组织的决议常常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局面,造成经济组织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反应迟缓。

四、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目标

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表明,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保护和提高自身社会经济利益的内在需要和有效的组织形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深入,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具有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目标必须作出相应调整。

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是指为适应农业分工深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依靠自发的市场力量或强制性的体制变迁推动农村经济领域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以改善农村经济组织的规模、机制和结构,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的探索活动。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农村经济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目前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是在我国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其创新目标必须符合法制化、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归结起来,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使农村经济组织成为代表农民集体利益,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法人实体。大多数农村经济组织都有自己的财产、名称、组织机构和营业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按照我国《民法通则》中关于法人资格的规定,农村经济组织应当获得法人资格地位。虽然我国在2003年3月1日实施了《农业法》,

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组织原则及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也做出了法律上的规定。但是,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由于农村产权制度的特殊性导致其经济组织产权不完备,农村经济组织无法像其他类型的法人主体一样,有处理自己拥有的财产的全部权力,如土地、科学技术等,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农村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还需要在农村经济活动实践中,通过进一步的创新来完善和补充。

第二,使农村经济组织发展成为运作规范,内部经营机制健全的经济活动主体。合作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是社员联合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联合体,其目标虽然是追求公平,为社员提供服务,实现社员的联合自助,但在具体的运作管理上,它又具有企业的本质特征,即追求效率。由于经济组织的非营利性特征,决定了其基于结果的激励约束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完善内部控制,健全治理结构就成为提高效率,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的唯一选择。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但由于发展时间很短,内部经营机制还很不健全,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重点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组织内部的财产关系和管理机制,按照股份公司的设置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起完善的治理结构。这样既能维护全体成员和所有者的合法利益,又能够给予经营者充分灵活的经营管理权。同时建立健全合作经济组织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保证金制度,保障合作经济组织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三,使农村经济组织发展成为符合国际合作社原则,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经济主体。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个体农民联合组织起来的互助性组织,其具有地域性、相对封闭性、自我保护性强的先天性缺陷,限制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同时,由于其实行劳动联合,限制资本,实行民主管理,导致合作经济组织股金集资受到限制,决策迟缓,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要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一般都远远落后于企业,尤其是股份制公司。目前发达国家的农村合作社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对合作社的组织和运作进行了市场取向的创新。主要包括社员进退的资格受限、社员之间和社员与合作社之间责任、权利义务的双向分配,劳动与资本的联合等内容,促进了合作社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这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四,使农村经济组织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主要推动者。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停滞不前,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经济组织发展滞后有关。农村经济组织作为连接小农生产与外部统一大市场的中介,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组织规模小,业务范围的局限性很大,承受市场风险能力有限,限制了农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应该在加强政府扶持的基础上,促进各类合作组织包括农业龙头企业的联合和合作。加强彼此之间的利益联结,形成“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经营链条,促进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农村经济组织在这个产业链条中的主导地位,既有利于保证企业原料来源的稳定性,又可以降低农户分散交易的成本,帮助农户得到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增值利益。

五、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路径与模式选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进入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与创新时期。原有农村经济组织不断变化和各类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但这些经济组织形式并未真正成为引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它们要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快被淘汰;要么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模式,缺乏现实基础和可操作性。

诺斯(1981年)认为,在市场中有效的组织达到的效果是:存在适宜的度量技术和度量标准而减少交易费用;交易者的集中降低了信息费用;交易者之间的竞争约束了机会主义行为;产权结构的有效界定和行使能够降低或完全消除不确定性;非人格化的立法和执法机构减少了契约关系中的谈判和交易双方认可的交易的合意性。为此,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与演进方向也必然是要以效率作为衡量标准,以企业化、产业化作为演进的方向。

企业经营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是指参与交易的各实体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完全按市场机制形成交易,包括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机制也完全由市场主导完成。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资本、技术为纽带,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将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与产后诸环节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联结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或产业链,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联合经营。其关键在于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基础是形成主导产业。要害是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接机制。本质是发展市场农业,使农业向现代化迈进。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和纵向化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过程。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组织所表现的联结方式有多种形式,而股份合作社被认为最有创新意义。股份合作社可分为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股份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组织基础上的股份合作社。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传统的农村经济组织,相对而言,也具有创新的意义和创新的可能性。近年来发生在村、社范围内社区合作组织的多样化创新,虽然目前从数量上来说还不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可以证明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可有多种模式的探索。如村庄的公司兼并就是其中一种创新表现。通过有实力的企业,对自然村、行政村范围内各项职责和农业生产经营实施全面委托管理,进而一次性地直接改变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和管理体制,形成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其主要特征是村庄和托管公司合二为一,主要村干部在公司任职,村民小组建制为分公司,内部通过“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另外还有村庄之间的兼并,包括扶贫式兼并和扩张式兼并等创新模式。

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模式无论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还是其他形式的联合方式,都必须构成一体化联合体。从长远看,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实行公司制度,实行企业式管理,必然会成为“农业企业”或“农村企业”的发展趋势。

六、结论

农村经济组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实现形式。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创新不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有限。因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时期,创新和构建一种和新农村建设相匹配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它既能克服现有农村经济组织的种种弊端,又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反映广大农民意愿,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目的应该是调整农村组织机构,以改变农户因超小规模经营的自我封闭状态,改进组织目标,增加农民的合法收入,优化组织行为,减少农村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保证实现农民各种利益。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目标必须符合法制化、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最终目标是建立精简高效、富有活力、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任何一种农村经济组织都有其成长的过程,各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之间在功能上和适应性上是不同的,也是不可替代的。这种不可替代性以及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和产品特性的不同,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选择是多元化的,只要生产力发展水平允许,农民自己也能够接受,就可以选择最适应某一地区、某一种农村产业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模式。

我国经济学家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公司法是我国经济法学的一种,它从宏观方面对公司进行调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调整也属于公司法调整的一种,它的实施有利于公司内部实现公平与效率最大化,并与社会公平效率最大化相契合,使我国公司的发展愈发健康快速地发展,而国有大型公司合理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财政的收入来源,缩小政府经济负担,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公司本身也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在对外经济交流中也能抵御更多的经济危机的冲击,因此,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结构势在必行,具体来讲,主要是处理好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执行机构的关系,使三者利益能够都得到合理分配,在此基础上增加董事会义务,确保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护,同时增加经理层的职权以及监事会的监督权,扩大监事会成员来源范围,规范监事会成员的生产方式,通过政府任命并直接对公司各个股东负责,使其职权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只有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根本解决,我国的公司才能更加高效的发展。

关键词 法人结构 社会公平效率 改革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公司的发展日益成熟,在外来经济的影响下,公司内部结构形式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改变,公司的经营者在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对其自身进行着改变以期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式,而随着企业内部经营方式的更新,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一些公司因为企业法人内部结构调整不当濒临破产,一些上市公司经常因为其内部的失误从而使公司上市失败,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出现了问题,或是董事会功能缺失,或是执行能力落不到实处,产生的结果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企业,则产生效果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为了实公司结构的合理运营、有秩序地发展、抹掉负面因素、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与稳固改革开放的成果,对此,我国不断对《公司法》进行修订,新的《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实施,其中对旧公司法在公司股东在重大决策参权、股份转让权和责任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重新的划分,但这只是完善我国现代公司制度的开始,中间还有很多问题并没有明确给出概念,我们还应该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企业的经验来为我国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做出更完美的方案。对此,我国法学界一直在对于此进行讨论,并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我国公司法的结构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借用斯坦福大学的钱颖一教授在《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改革》中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国内学者吴敬琏教授认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两者合一并结合我国现阶段制企业制度,所谓公司结构治理,就是基于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形成的公司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及公司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一种权力和利益分配与制衡关系的制度安排。它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与控制的体系。能降低代理成本,使所有者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同时又保证经理层能以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如何处理好股东、债权人和公司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调整企业制度的中心,因为只有在保证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稳定、股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监督机制得到完善,才有助于企业内部各个利益集团能够互相促进发展,从而使得企业高效发展。因此,我国公司结构治理的法律依然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对公司具有控制权和经营权的股东大会及其董事会在立法方面依然存在着缺陷;二是执行机构层依然不够完善,三是上面三者在企业内部的兼容性依然没有做到位。本文通过对新《公司法》的含义、特点以及相关原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同时借鉴国外公司管理法律制度的经验,提出了自己对我国《公司法》中如何完善法人治理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公司发展能够的公平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并最终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一、我国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我国的新公司法于近十年来不断修改,理论界对公司法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都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争论,具体如下:

第一,社会认知对公司法的影响:

它从内部认知和外部认知两方面对公司的治理来进行描述,阐述社会责任对公司法推行的影响,从理论方面阐述了公司法人的本质以及公司法的用途,其根本是社会大众对公司的认知问题。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内部认知,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外部认知对公司法制定的影响。

第二,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的探讨:

首先是股东大会存在问题,大股东集中掌握着控制权,而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这种缺陷一直存在且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如何确保公平是专家们一直讨论的重点;其次在董事会的选定方面并没有专业性,往往董事会是由大股东自己做出的决定,所产生的选举人选并不能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而靠全体股东选举的董事会成员往往在执行方面的权力却并不能得到权力的支持,这也是我国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又一问题;最后是执行机构的问题,我国的经理层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薪酬低,权限少,受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影响大,有的公司甚至是董事长兼经理权,而并不能很好地履行经理的职责,不能对员工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我国法律在于此方面没有很好的约束。

第三,监事会职责不能充分发挥

很多专家认为监事会缺乏独立性,其独立性的缺乏是我国公司监事会职能弱化根本原因。一方面,监事会成员来自董事会和股东会的选择, 行政上必然受董事会和经理的领导。另一方面,公司监事会获取监督所必要的信息不对称,受大股东和董事会的控制,无法保证监事会发挥其应有的职责。

其次,监事会执行机制不够完善。我国司法对监事会的职权没有明确的限定,因而导致监事会执行会面临无法可依,同时在涉及到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的利益时,单靠监事会去执行则会面临很多阻力,董事亦很难自觉协助,公司监事的知情权、查询权和监督权因而不能完全发挥。

二、我國对三种现代化公司治理模型的借鉴

在亚洲地区,一般的大型公司都是由家族控制的,其家族内部人员占有相当多的股份并控制董事会,这种管理模式即为家庭治理模式;内部治理模式则是企业与银行之间形成的资本关系与贸易关系,由此产生对企业经营者的监控和制约;英美等国家企业的特点是股份相对分散,个别股东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银行不能持有公司股份等原因导致了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发达,形成强大的外部监控,从而称其为外部治理模式。

然而三种模式孰优孰劣一直在专家们的讨论中,对于我国来说,应该借鉴其三种模式的优点来对我国的公司结构治理进行调整,包括:1内部约束机制,即所谓的内部监控机制,如何加强组织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相关审计委员会的关系是加强内部监管机制的中心;2外部约束机制,加强外界力量对公司的行为进行监督,从而对内部监管机制的盲区进行补充;3企业管理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加强自我审计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欺骗行为,确保公司信息的真实性。

三、解决方法

(1)首先从根本上调整公司的产权结构 ,使股权多元化。现行《公司法》下,国有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而董事会的独立运行不能反应所有股东的基本权益,因而在公司的重大决策和运营方面只代表大股东的权益。因此必须调整公司产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只有国家股比重降低,才能使得公司的管理权和监事权间相互制衡的决策与管理、约束机制的正常运行。

(2)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为了保护在公司中被侵权的中小股东权益,在股东代表大会的选举上,需要通过民主的方式投票选举出能胜任该职位人选,而不是以往的董事长一家独大的情况, 避免任何个人或国家单独控制股东大会, 从根本上选举出能为公司发展提供帮助的人才。同时监事成员也应当选举产生,履行检查公司财务,保障公司利益和公司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同时也受股东大会的制约,形成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股东大会相互制约体系。

四、结束语

在目前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公司发展以及《公司法》的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目前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问题依然严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司法》也在日趋完善,相信《公司法》在处理好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的关系会使得我国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

我国经济学家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通过对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投资比较活跃,而消费乏力,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应在继续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同时,针对制约消费的主要因素采取系统的政策措施,以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关 键 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

一、文献综述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GDP增长率由2007年的14.6%到2008年的9.8%再到2011年的9.2%,下降了5个百分点,出口企业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以出口为代表的外需带动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扩大内需将是我国经济转型改革的方向。如今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除,再加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世界经济复苏仍未明朗。因此,对国内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西方国家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剑桥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如罗默模型、宇泽弘文-卢卡斯模型和格鲁斯曼-赫普曼模型等),它们主要是对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外加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因素进行深入论证。目前,国内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消费与经济增长、投资与经济增长以及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共同影响研究。黄赜琳等(2012)基于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视角,用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分析了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但是没能量化这种影响的程度。 [1] 任歌(2011)从东、中、西三大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引入区域基尼系数指标, 运用协整理论建立两变量模型分析了东中西部的差异。 [2] 孟昊(2006)建立了GDP与消费、投资的简单计量模型,虽然拟合优度很高,但存在的自相关问题并没有解决,结论缺乏信服力。 [3] 李占峰等(2009)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对三大需求及滞后项和经济增长分别加以分析, 虽然论证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但也没有消除自相关问题。 [4] 彭劲松(2004)描述性分析了重庆市最终消费和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消费政策组合等扩大内需的政策。 [5] 王小鲁等(2009)通过对资本、人力资本两要素以及以科技投入、城市化率、消费率等8个衡量生产率贡献的指标建立扩展了的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 详细论述了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但其DW值却处于无结论区域, 最后指出行政管理成本的膨胀和消费率的持续下降是重要的两个内在因素。 [6]

目前国内文献大多是将消费或投资与经济增长进行单独分析, 而综合三大需求分析的大部分文献都没有解决模型的自相关问题,从而使结论不全面、不可靠。本文结合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主要聚焦于国内市场,将出口视为外生变量,根据我国消费和投资的现状,建立合理模型,研究如何由目前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 旨在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策略建议。

二、我国消费和投资的特征

(一)三大需求总量及构成情况

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情况来看, 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净出口份额很小。虽然消费和投资份额在逐年递增,但投资的增长速度更为迅猛。2001年我国的GDP总量为10.9万亿元,2010年增至39.4万亿元,十年间经济总量翻了三番。在此期间,消费增加了2倍,而投资增加了4倍。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我国投资总量为19.17万亿元,首次超过消费支出成为三大需求中第一大主体,这与我国刺激国内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有关,如4万亿投资计划和税收优惠政策等。与此同时,国内物价水平上涨,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资金短缺,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明显。

从我国的GDP构成比例看(见表1),消费和投资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约为95%,净出口率在金融危机后快速下挫, 由2007年的8.8%下降至2010年的4%。一般而言,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成熟市场的消费率均维持在75%~80%之间,世界各国消费率的平均水平也维持在60%左右, 而我国仅2001年和2002年可以说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之后逐步下降,2010年达到最低值为47.4%, 被投资率48.6%所超过。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非常明显。在增量部分中,投资依然是推动经济增长份额中最为强劲的需求,消费需求缺乏活力,国进民退步伐加快,投资主导型增长机制特征显著。

(二)三大需求的贡献分析

总量构成情况不足以描述各要素的短期变化状态, 本文采用国民收入法中的贡献率和贡献度指标来描述消费、投资的变动。其中:

贡献率=ΔC(或ΔI、ΔNX)/ΔGDP×100%

贡献度=贡献率×ΔGDP/GDP0×100%。

其中,ΔC、ΔI和ΔNX分别为投资、 消费和净出口的变化量,ΔGDP为GDP的变化量,GDP0为GDP基期的数值。

从图1可以看出,最终消费在2001年的贡献率为50.2%,之后各年依次减少,2008年和2009年虽然表现出逆转趋势但消费贡献增长缺乏后劲,2010年继续维持下降趋势。投资贡献比较平稳,各个年份有涨有跌, 平均维持在50%左右,2009年由于我国4万亿投资计划和进出口贸易严重失衡, 投资贡献率高达91.3%,我国对投资的控制力度相当平稳。净出口的贡献率波动幅度比较大, 受国外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明显, 并且与GDP增长率的关联度很强。总体来讲, 投资是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因素, 同时消费的贡献率和贡献度逐年下降, 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仍未建立起来,消费本应有的份额被投资挤占, 受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较大。

(三)消费和投资的结构变化分析

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两部分, 其中居民消费支出又分为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单从消费支出方面来看,无论是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 还是政府消费支出都呈现稳步增加态势, 三者构成比例分别由2001年的1∶2.1∶1.1到2010年的1∶3.3∶1.7,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消费的增长幅度最大,政府消费次之,增长最慢的是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占比超过50%成为最终消费支出的第一大主体,这与我国的城市化程度扩张和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的背景有关。虽然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 人均GDP或者是人均收入都大幅提高, 但是农村和城市收入水平不断扩大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城乡名义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的1.8~2.3倍, 扩大到21世纪以来的3.3倍左右。我国出台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它使收入扩大的增加趋势日益平缓, 但仍未阻止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这也可能是受农村传统的消费观念和内部分配结构不平衡的影响。

通过对比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我们发现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存在着显著的差异:(1)虽然食品类支出分别占城乡居民消费的最大比例,但就2009年来说,农村居民的食品类比重为40.7%,而城镇居民仅为29.4%, 可见农村居民的大部分支出是用来解决温饱问题;(2)居住类、医疗保健类、交通和通信类、文教娱乐类等支出总量都在增加,城镇居民的增速更快,但总体比例比较稳定;(3)金融服务类如银行中介服务和保险服务支出,城镇明显高于农村,金融服务还未在农村广泛推广,在高档次的消费领域中农村表现得相对落后。

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和存货两大部分,近十年来固定资本平均占比为95%; 而存货仅为5%。2007~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外部需求锐减,国内企业产品积压,造成存货比重增加,在我国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后,存货又回到正常的水平上。这说明自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比较成功,企业已成为市场的主体,其产品的供给结构基本上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了多元化市场的需求,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销售率大幅提高,存货只占很小份额,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在投资的行业结构中,建筑业和设备制造业是投资支出的主体,占全部投资的90%以上,结构分布不合理且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普遍,投资的快速增长超过了资源的负担能力。另外,投资结构失衡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居民的幸福指数并没有因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得到改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服务业,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将会是近几年国内改革的重点。

三、实证分析

本文引入Uzawa(1965)和Lucas(1988)所研究的模型, 即宇泽弘文-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The Uzawa-Lucas Model)。 他们构建的生产函数可以简化为:

Y=C+Ik=AKα(uH)β (1)

其中,Y为总产出,C为消费,IK为物质资本投资,H为人力资本,u是生产中人力资本所占的份额,α(0≤α≤1)和β(0≤β≤1)分别为各部分产出中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比重。

模型(1)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

lnY=c+αlnK+βln(uH) (2)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加入科技研发支出、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等指标,参考王小鲁等(2009)人的研究思路,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将模型(2)进一步扩展为:

lnYt=c+β1lnKt+β2lnHt+β3lnRDt+β4URt+β5ISRt+β6IDRt+β7Ct+β8Ct2+εt (3)

Yt表示GDP总量;Kt是固定资产投资;Ht是人力资本,定义为劳动就业人口;RDt(R&D)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URt是城市化率,定义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ISRt是产业结构指标,用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代替;IDRt为城乡收入差距,定义为城镇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之比;Ct是最终消费率,由于消费率是适度指标, 这里把消费率及其平方作非线性处理;εt是随机误差项,满足E(εt)=0和Var(εt)=σ2的假设。为了直接反映URt、ISRt、IDRt、Ct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故没有将这些变量取对数。

这里选用我国1995~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6.0对(3)式进行OLS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方程1直接对模型(2)进行回归, 各系数t值和拟合优度很高, 但DW为0.769,存在着正自相关,加入AR(1)项后DW为1.349,处于不确定区域,无法解决自相关带来的偏差。方程2是对模型(3)回归,模型拟合程度比较好,但R&D支出、城市化率和产业结构这三个变量的系数不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变量间存在着多重共线性。通过依次剔除不显著变量,我们得到方程的最终结果,各系数t值非常显著,Adj.R2达到0.999,且F值很大,DW为1.940,不存在自相关问题,该方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表示如下:

lnYt=-47.118+0.426lnKt+5.615lnHt-0.098IDRt-27.523Ct+22.628Ct2 (4)

方程(4)表明:(1)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人力资本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使GDP增加5.615个百分点。(2) 资本形成对GDP的长期影响为正, 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 将带动GDP增加0.426个百分点。(3)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确实存在着共线性问题,这些指标集中反映在IDRt的系数上,该系数为负说明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收入差距增大1个百分点, 将会使GDP减少0.098个百分点。(4)R&D经费支出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可见R&D投入在我国总量低且结构不合理, 激励机制不健全, 创新意识不足, 和发达国家R&D投入3%的产出弹性相比相差甚远。(5) 消费率及其平方项系数显示,消费率对生产率的影响是一条U型曲线, 存在最低值60.8%, 即消费率在我国越接近60.8%,对经济增长的效果越差。例如2010年我国的消费率为47.4%, 当消费率增加到60.8%的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是负面的,但如果继续增加将会推动GDP的快速增长。

四、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本文又选取我国1990~2010年的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CPI四项指标数据,分别用Y1、Y2、Y3、Y4表示,然后取自然对数建立四变量的VAR(4)模型。AR根图显示全部特征根的倒数值都在单位圆之内,表明VAR(4)模型是稳定的,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下面分别给各变量一个正标准差单位信息冲击,得到产出、消费和投资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2、图3、图4。

从图2可以看出,在本期给产出一个正标准单位的信息冲击后, 脉冲值在第3期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达到最大响应值0.061,之后开始慢慢变小,直到第6期以后才趋向平稳。 表明经济增长受到自身冲击后,产生了同向变动,并且该冲击具有明显的持续增长效应。 在本期给最终消费一个正标准单位冲击后,经济增长立刻反向变动,在第5期达到最低值-0.057,从第6期开始反向趋势逐渐减弱,但依然稳定在横轴以下。 这说明当期消费的增加并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 从第2期开始就一直对经济增长起着抑制作用, 消费的增加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反而效果更差。在本期给投资一个标准单位的正向冲击后,产出开始逐渐增长,在第4期达到最大值为0.033,之后基本上趋于平稳。投资具有滞后效应,虽然并不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产出,但其长期的经济增长支撑效用则相当明显,可见投资确实在长期内稳定地拉动着经济增长。当产出受到CPI的正标准单位冲击后, 其反应基本上与消费冲击相同,基本上是完全负相关,即CPI的上升给经济增长带来长期阻碍作用。

如图3所示,在本期给产出一个正标准单位的信息冲击后,消费开始迅速上升,在第3期达到最大值0.047,从第4期开始呈缓慢递减趋势。表明最终消费受到经济增长冲击后,产生了同向反应,而且短期内效果明显,长期中也具有可持续性。当给消费自身一个正的单位冲击后,当期达到最大值0.014,之后开始变小,从第3期开始效果变差,之后一直保持着负向反应。可见消费对自身的脉冲值反应短期内有效,在长期中不具有可持续性并产生相反的效果,本期消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未来消费。在本期给投资一个标准单位的正向冲击后,消费开始逐渐同步增加,直到第9期达到最大值0.03,之后表现也比较平稳。投资冲击给消费带来正向作用,这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有效,在长期内具有显著的可持续效果。 给CPI一个正标准单位冲击后,最终消费迅速表现为反向效果,直到第8期达到最低值-0.08, 之后反向作用慢慢变小,CPI对消费增加将产生持续的削弱作用。

从图4可以看出,在本期给产出一个正标准单位冲击后, 投资迅速增加, 在第2期达到最大值0.079,从第3期开始递减,在第6期以后保持平稳水平。表明经济增长对投资具有正向反应,短期内效果显著,长期中对投资的促进作用具有可持续性。投资受到消费一个标准单位的信息冲击后,第1期反向效果就很显著,在第6期达到最低值-0.073,之后虽有所好转但依旧维持着反向变动态势。可见,消费对投资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具有阻碍作用,消费的增加将引起投资的持续减少。当投资受到自身的正标准冲击后,产生的是正向效果,脉冲值在第7期达到最大值0.041,之后小范围震荡并保持平稳。投资对未来投资的影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长期中也具有可持续性。给CPI一个单位的正向冲击后,投资迅速反向作用,在第6期达到最低值-0.128,随后抑制作用变弱,但仍然是负面影响。CPI上升对投资产生持续的阻碍作用。

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可以得出, 经济增长有助于促进最终消费和投资的持续增加, 投资的增加从长期也能带动消费和产出水平的上升。但反过来,本期消费的增加却不利于投资和产出的增加,而且在长期中具有阻碍作用。CPI上升对消费、投资和经济增长都表现出明显的阻碍作用, 将CPI控制在较低水平对整个经济系统会更加有力。 经济增长和消费受到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较为类似, 说明两者的变动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变动轨迹也趋于一致,这与现实状况相符合。

五、主要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对我国消费、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实证分析, 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在三大需求构成中,消费和投资占据主体地位, 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 投资是最活跃的因素,而消费缺乏活力;(2)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果最为显著, 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拉动作用, 消费率存在临界值60.8%,且越偏离此临界值越有利于经济增长,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3)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是互动的,产出和投资增加无论对自身还是其他两者都具有显著的促进和持续增长效应, 但消费的增加却不利于投资和产出的增加,同时,CPI上升对经济系统产生的完全是负面影响。

针对本文的分析结果,为了更好地处理好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以下建议:

1. 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我国由投资主导型国家向消费主导型国家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目前状况和世界经济形势来看,未来几年我国仍然会呈现投资主导的特征,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消费更具有中长期特征。 虽然投资对我国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但其结构并不合理,建筑业和制造业占据着90%以上的份额。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私人投资,让市场成为经济调节的主体,减小政府大规模投资带来的挤出效应。从产业结构角度,应减少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向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进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消费在现阶段缺乏活力主要是受低收入水平的限制,我国人均收入在世界范围内排名还很靠后。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降低企业和个人纳税,这样既能提高劳动者工作热情以推动经济增长,又能稳定消费预期并保持消费持续增加态势。

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调整社会收入分配格局。政府应努力推进住房、医疗、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要加大对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保证城乡低收入群体能够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加快农村保险体系的构建。推进税制改革,对低收入者免税或减征,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重,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4. 加快人力资本形成,增加就业。人力资本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增加就业岗位,吸收潜在劳动者创造价值,并加强对劳动者技能培训和知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同时,政府和企业应提高R&D投入水平, 将科研成果真正应用于生产过程之中,培养创新意识,有效发挥人力资本的优势。

5. 保持物价基本稳定,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物价上涨对消费、投资和产出水平的提高均具有负面影响。稳定物价就可以稳定消费者预期,在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必然会增加。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消费率的提高在短期内效应不明显,很可能是由当期消费不足和当期消费挤占未来消费的原因所致,但是当消费能保持平稳增加,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当消费率提升至60%以上时, 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才会显现,而且会呈现出加速增长效应。

6. 加快金融业发展步伐,以金融支持经济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为实体经济运行提供了融资支持,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分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风险。金融业是服务类行业,它不断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金融业的发展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黄赜琳,傅冬绵. 居民消费演变特征事实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2).

[2]任歌.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 财经论丛,2011(5).

[3]孟昊. 消费与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6(11).

[4]李占风,袁知英. 我国消费、投资、净出口与经济增长[J]. 统计研究,2009(2).

[5]彭劲松. 重庆市经济增长中消费与投资贡献度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2004(4).

[6]王小鲁,樊纲,刘鹏.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和增长的可持续性[J]. 经济研究,2009(1).

[7]李健. 投资与经济[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8]孙敬水. 中级计量经济学[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龙会芳;校对:郄彦平)

上一篇:口语交际能力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