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课程范文

2023-09-19

商务英语课程范文第1篇

一、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高职高专三年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

二、课程性质

《商务英语阅读》是商务英语专业职业基础课程。

三、课程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理解商务英语文章的基本技能,掌握一些国际经济文章中常用词汇,懂得一般的商务表达,熟悉主要的商务英语文章类型,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商务英语课程,毕业后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商务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有关的商务活动的实用语言材料,学生应熟悉主要的商务英语文章类型,提高阅读商务文章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应进一步提高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四、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

(一) 熟悉主要商务英语文章的类型。

(二) 能读懂主要英语报刊、杂志上面有关商务活动的难度适中的报道和评论。

(三) 能将一般性英语商务材料译成汉语,要求译文符合原义,行文顺畅;同时,进行一些中英句子翻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商务文章中最常用的表达方法的实际运用。

(四) 熟练阅读、正确理解并逐渐学会欣赏商务文章的语言和文字魅力,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能力。

(五) 通过有效的阅读训练,学会解读商务英语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撰写文章概要和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小论文等。

五、 教学内容和安排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内容应包括商务活动的重要领域,如:经济形势、国际贸易、金融、投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按照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和学习内容,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商务英语泛读》共四册。

本课程为B类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的侧重点在教授商务活动中所需的英语阅读技能,帮助学生熟悉商务英语特点,包括词语句式,语篇文体结构,写作特点。让学生理解其中术语,熟悉各种商务活动,了解相关的商务知识。实践环节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包括课堂阅读训练、专题讨论、学生进行角色操练、企业兼职教师授课、课外案例阅读等。

《新编商务英语泛读》第

一、二册强调阅读技巧训练(skimming, scanning等),旨在引导学生利用一定的阅读技巧了解商务信息;第

三、四册强调领悟阅读训练,主要是指在学习本课程时,通过大量阅读篇幅较长,信息含量丰富文章的练习和实践,最终能够使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用尽可能短的时间从长篇阅读材料中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练习一些有效阅读长篇文章的技能,如:预测(predicting);概览(surveying);识别文章结构(recognizing the organizational pattern of a text, i.e, judging whether it employs narration, description, 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problem/solution, cause/effect, or argumentation etc.)等等。

当然本课程还涵盖了市场经济、企业策略、公共关系、世界一体化、会计知识、世界经济多元化、消费者行为、公司运作、人力资源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各个方面的内容都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不绝对独立。各方面的内容应有机地把他们结合起来,可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概念,对一般的商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用的商务材料和案例,并结合所学商务知识,反复进行多种形式的联系

六、课程总学时及学分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共开设四个学期。每学期两学分,课内学时36节。 学分:每学期2分。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2 (一) 选用教材

吴长镛主编,《新编商务英语泛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二) 参考书目

1. 《国际商务英语——阅读教程》主编:许丽芹 万桂莲,华夏出版社,2002.6 2. 《实用商务英语阅读》,主编:丁丽军

许丽芹,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 3. 《商务英语阅读》黄震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

4. 《商务英语选读》,马丽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八、考核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终结性考核。

(一) 平时成绩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成绩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在课堂上的综合表现以及参加小组活动和其他学习中心组织的活动的情况综合而定。每学期至少布置三次作业,应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

(二) 期末考试

商务英语课程范文第2篇

一、教学队伍

大学英语教学队伍的整体情况总体来说,大学英语教学队伍的青年教师居多,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还不够合理.因此,多年来我部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重点放在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上面.近几年来,大学英语教师整体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已经成为我校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队伍.逐步建立起一支结构基本合理且年富力强,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

二、教学内容

为了能更好的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改革的深化,我们不断地更新教材和精读的教学内容.从04年起我们把外语教育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1-4册)作为商务英语专业英语精读教材.我们把《新编大学英语》的In-class Reading(课内阅读)作为课文精读模块与快速阅读模块的教学内容,把《新编大学英语》的Preparation和Further Development中的部分内容和听力教材《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中的Speaking Tasks中的一些生活英语材料作为单元口语模块的教学内容.把In-class Reading的体裁和学作方法作为课文写作模块的导入话题和教学内容.把《新编大学英语》的课后练习,Quiz和自编教材中的习题作为平时测试的内容.从2006年起,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选用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有针对性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综合英语教材》作为商务英语专业英语精读教材.根据新教学模式的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把《读写教程》中的Section A和Section B作为课文精读模块与快速阅读模块(Fast Reading)的内容,把《读写教程》的单元话题,Section A和Section B的Warm-up活动及《视听说教程》的口语训练中的Speaking Out的话题作为单元口语模块的教学内容, 把《读写教程》中的Section A的体裁和写作方法作为课文写作模块的导入话题和教学内容,把《读写教程》中课后练习,《21世纪大学英语》的《快速阅读》和《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技能训练》作为自我测试模块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教材中的内容之外,我们还有意识地向学生们介绍文化知识.为了配合教学,我们还播放英文歌曲录音磁带,原文电影片段等.在使用优秀统编教材的同时,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要求,重点解释教材中的疑难句子和相关语言点.在强调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对于教材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精读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整合,为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培养以主题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准备.师生们普遍都很认可,一致认为精读教学内容的更新十分有利于综合技能的训练.

三、教学条件

一个理想化的教学模式必须能够以各种形式和各种手段向学习者提供生动有趣,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学习内容,提供大量可理解的外语语言输入的信息和大量的训练和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并能及时地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估反馈信息,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英语教材的使用与建设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指出:"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为此,我们不断地加大教学投入,优化教学环境.在这方面我们得到了学校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从04年至今,我校已建成现代化的语言实验室2个,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英语教学条件,以便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自己的水平,进行自主学习,更好地体现个性化教学的原则.教学环境的改善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外语教学氛围的营造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我校外语教学电台每天播放8小时左右,此外,为了给学生搭建更多地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还有组织地定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报刊,广播,演讲会,小品表演,口语竞赛等,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地提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年来,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先后采用了不少的教学方法.如:

(一)翻译教学法:主要采用以词汇,语法为主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是:a)领读生词.b)讲解语言点和语法结构.c)翻译课文.这种教学法的教学重点放在句子和词汇上.

(二)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即通过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折中教学法,即将不同的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不同的教学活动.并使用了适合当时教学大纲要求的语篇分析法进行精读教学.语篇分析法就是将语言知识的传授融于语言实践活动中,在精解词汇,语法的基础上,依照作者的思想意图,按照文章写作的段落和层次讲解课文,使学生由原来的词,句为单位的思考,变成对整篇文章内容的联想思维,把学习英语的思路,由单纯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引向文章的情节和论点扩展的方法.旨在使学生养成一接触文章就首先思考文章各段重点,层次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习惯和能力,并且结合课内外大量的练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新大纲》的要求.这种教学法经过了多年教学实验的检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主题教学法的研究,把精读教学内容按主题模式讲解,每单元的精读和泛读课文均为同一个主题,这样便于学生在提高阅读技能的同时较快的记忆相关话题的常用词汇用法及语言表达方式.在采用主题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把合作学习的理念引入精读教学过程,通过小组管理方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倡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

(五)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指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以语言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任务型"教学引入精读教学的全过程,突出一个目标,五种能力,一个主题和五个模块.同时,教师通过设计课前任务(Pre-tasks),课中任务(During-tasks)和课后任务(Post- tasks),实施小组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目地,有计划地,分阶段地进行精心指导和督促,教学的重心由教转向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使学生逐渐地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任务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任务,主要具有目标,内容,程序,输入材料,情景,角色六个要素.目标是指任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内容是指在课堂上就是需要履行的具体行为和活动.程序是指学习者在履行某一任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输入材料是指履行任务过程中所使用或依据的辅助资料.情景是指任务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包括语言交际的语境,同时也涉及课堂任务的组织形式.角色是指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定位. 大学英语精读新教学模式中的任务实施基本步骤是:①Pre-tasks(课前任务:学生课前需要思考和完成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课前任务强调自学和预习过程,使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②During-task(课中任务,教学过程中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并汇报其完成情况):课中任务强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③Post-task(课后任务:每一单元结束后学生需巩固和操练语言知识的任务):课后任务强调复习环节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总结学习体验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课程改革与突破

根据我校学生英语基础很差的实际情况.教学中彻底改变了原来教法单一局面,按照新教学模式的要求,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文快速阅读,主要采取"语篇分析法",通过找主题句,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题,确定文章体裁等课堂活动来进行,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课文精读则采用提问,讨论,英译汉,汉译英,疑难句子分析,词语辨析,词汇拓展,语法归纳等方法;自我测试,以提问和讨论相结合,听写单词,听歌填词,多项选择,真题实战,综合填空,填词,英译汉,汉译英等方法进行;单元口语,以小组讨论,口译,口头作文,小组展示,对话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课文写作,注重精讲多练的原则,以写作基础知识讨论,笔译,写课文摘要,看图写话,命题作文等方法进行操练.授课的方式也是多样化,如快速阅读以学生展示为主,教师总结为辅;课文精读课堂以教师指导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强调师生互动;写作以学生操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自测课堂以学生为主,以教师答疑为辅;单元口语课以学生讨论和展示为主,教师组织为辅.同时,我们也逐渐改变了过去只重结果的考评办法,初步建立了学生英语学习档案,通过设立出缺席情况,课堂表现,值日报告,平时作业情况[此项分为五个小项:Group Activity(小组活动),English Abstract(英文摘要),In-Class Reading(精读表现),Fast Reading(快速阅读表现),Writing(作文),Quiz(单元小考),Dictations(听写)],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考核项目,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不仅有笔试,如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等形式,还增加了口试和听写,平时的作业不只是课后练习,还包括English Abstract,Writing等等.把学生的出缺席情况,小组活动,值日报告和课堂表现也纳入评估的范围,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之一.整个评价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学的重心由"教"转向"学",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大量课前任务,课中任务和课后任务,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精心指导和督促,强调课堂学习向课外的延伸.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不同的课堂中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在反复地使用相关词汇,短语和句子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实际的应用语言能力,而且在教师的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使学生逐渐地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从2004至2008 年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使我校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教学法改革和多样化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不仅加大了精读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他们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还为教师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和创新自我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以语言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任务型"教学引入精读教学的全过程,突出一个目标,五种能力,一个主题和五个模块,与此同时,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大量的课前任务(Pre-tasks),课中任(During-tasks)和课后任务(Post- tasks),实施小组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目地,有计划地,分阶段地进行精心指导和督促,教学的重心由"教"转向"学".新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使学生逐渐地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个目标就是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以学生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五个模块就是把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分为单元口语(Unit Speaking),快速阅读(Fast Reading),课文精读(Intensive Reading),课文写作(Text Writing)和自我检测(Self-checking)五个教学模块;一个主题就是大学英语精读课的五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活动都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五种能力就是指整个精读教学过程强调听说读写译五种应用能力的均衡发展."任务型"教学是指在具体实施精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的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设计很多可操作性强的Pre-tasks(课前任务),During-tasks (课中任务)和Post- tasks(课后任务),强调师生互动和课堂学习向课外的延伸,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旨在培养学生自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课程教学划分为五个模块,每个模块教学目标和任务明确在新的精读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精读教学过程分为Unit Speaking(单元口语),Fast Reading(快速阅读),In-class Reading(课文精读),Text Writing(课文写作)和Self-checking(自我测试)五个模块,这五个模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教学模块都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每个单元的精读的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整体,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任务活动.具体的任务活动包括:①Pre-tasks(课前任务:需要学生课前思考和完成任务的要求及任务的实施步骤);②During-task(课中任务,教学过程中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并进行汇报,评价其完成情况);③Post-task(课后任务:每一单元结束后需要学生巩固和操练语言知识的任务).五个模块中所有的任务活动都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但是每一个教学模块中的任务活动的侧重点和教学目标不同,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来进行,强调师生互动和自主学习. 课程的改革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第一,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其次,整合多种传统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师生互动,督促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转变教师角色.由chief presenter,controller,talker,criticizer

为director,facilitator,reminder,monitor,evaluator. 注意高中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使学生了解各自学习起点和学习需求.强调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衔接,使教师通过设计各种具体可行的课内外学习任务的形式实现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和指导. 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估方式,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使学生自评和互评与教师评定相结合. 课程的教学过程着重强调以下"三性"一是实践性.通过大量的课内外实践活动,强调在语言习得过程的实际运用.二是互动性.通过涉及各个教学环节中的学习任务,教学之间互相促进.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三是包容性.综合了多种教法的优点,注重读写,兼顾听说.强调语言综合技能的训练,使"重讲轻练"转变为"讲练结合,精讲精练,精讲巧练",这样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长知识,又长才干,提高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为了实现以上培养目标,在精读课程体系安排上贴近社会、贴近生产、贴近生活,实行“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把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除了进行课堂教学外,还采用了实验室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安排学生到有关企业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应用英语专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上述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与优势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一)实践模式

为了突出应用英语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结合校内外的实训,开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我们积极发挥精读课程优势,与平顶山市清艳英语学校、新概念英语学校、英语中国网3个单位沟通良好,建立实训基地,为 “工学结合”奠定了基础。其中每年定期向以上单位输出学生实训、实践和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二)工学结合模式

工学结合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加强实践活动,形成课程教学、行业互动,共同合作参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使学生提高实操能力,从“准职业人”成为职业人。

1、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结合、服务技能与智力技能结合、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结合、教学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将职业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企业的工作与其课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实现与就业岗位实行零对接。

2、实施紧密型“工学结合”模式,学生每个每学期两周的校内实训与假期社会实践相结合;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在第五学期进行毕业实习,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实施工学结合。学生实训、工作的情况由学校主导和监控,由学校和实习企业共同考察评价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

(三)精读课程的实践定位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达到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一定的英汉翻译能力,能够胜任日常和专业口、笔译工作;掌握基本语言学知识与理论 ,具有较好的语言使用能力;掌握英语教学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英语教育的基本技能;掌握英语国家概况、公关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对外交际素质;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无纸化办公的基本能力。

2.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懂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邓小平基本理论、了解现代中国革命史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文明礼仪;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工作;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实践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熟悉商务文秘基本业务,能适应英语文秘工作上的所有岗位。

4.创造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特殊问题的处理能力,能分析和处理英文秘书工作以及其他文秘服务工作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造、设计、策划等能力。

就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经过实习、实训等“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全面掌握就业技能、就业途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就业、自主择业打下坚实基础。

商务英语课程范文第3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重要的技能训练课。该课程强调综合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听说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商务英语专业专科学生。学生入学时应具有高中毕业的英语水平,掌握基本的语音语法知识,认知单词大约 1500 个(掌握其中大约 800 个单词的基本用法),并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技能。

三、教学目的

通过专门系统的渐进式的听力技能训练和实践, 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涉外商务活动及业务中的实际应用能力。以达到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全面发展。

在课程教学中巩固基本听力微技能如数字、日期、方位等,着重加强这些基本技能在商务环境(如接待、询价报价、交货事宜)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听力策略如预测、利用前后文或环境线索理解、适应不同口音的能力,同时教授相关商务语言点及背景知识。

在本课程结束时 , 学生不但能掌握系统的英语基础知识, 商务英语基础知识,而且还能熟悉相关文化背景及涉外商务英语知识,商务英语综合听力能力得以提高。

四、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围绕商务活动涉及的基本环节为主题 (Topics) 进行组织教学。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分析学生听力困难为基础,以科学论证为手段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练习习惯,锻炼正确的听力技巧,从而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进步,达到快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主教材采用冶金出版社高职高专工作过程导向系列规划教材《商务英语听说》1-4 册,辅助多媒体视听说教学 CAI 课件和网络课件作为辅助教材。 主教材内容是以一个人准备进入商界工作开始到能够独立完成商业活动为背景,共四册。从内容上分别为走向商务世界、体验商务精彩、步入商务实战和磨练商务精英。从听力技巧上分为培养良好习惯(Building up good habit)、开发听力潜质(Developing Skills)、经历真实场景(Situational Practice)和历练商业精英(Being Skillful in Business)。整体设计思路是一个毕业生准备进入外向型商业公司寻求发展。首先要做的是在语言方面作些准备,然后经历找工作、预约会谈和面试等环节进入公司,开始商业领域的行政助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为步入商界做好语言方面的准备和作为商务助理在办公室工作场景所需要的英语语言。包括用英语谈论时间、地点和人名等。因为熟练掌握时间、地点和人名的理解、使用和记录可以学生在初步与人交往中得心应手,增加自信,减少紧张的程度。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行政助理工作还包括电话之路到约会地点、为客户购买礼品和培客户进餐等。第二部分是课本中的主人公由于工作努力得以提升,开始接触真正意义上的商务活动,具体展现形式是主人公接受公司派遣到国外去参加一次展销会和会见一些客户。具体内容应该是包括:走出机场、入住饭店、就餐、购买当地SIM卡、银行换钱、展会(1)、展会(2)、约见客户、考察当地市场、听广播(节目介绍)、电话订票、机场候机、参加研讨会(1)、参加研讨会(2)、第三册为商业广告、财经新闻和浅显理论等,以曾加学生对商务理解的深度,提高学生的商务理论水平,从而加快学生进入商界后适应的速度。第四册的主要内容是一次贸易活动的全过程,即从询价开始到成交。整个内容包括了一个毕业生成长为一个商业精英需要经历的全过程。

除了主教材之外,网络课件内容含四大模块:

☆ 课程教案模块:给学生提供课堂学习笔记,便以学生课后复习使用;

☆ 自主学习模块:提供包括文化、教育、趣味、节日、商务、经济、歌曲、动漫、词的故事等内容的听力材料,设计了问题和填词练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拓视野,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以及英语语言的综合能力和书写能力;

☆ VOA 、 BBC 综合报道模块:提高学生收听国际新闻报道的能力;

☆ 自我测评模块:学生选择不同水平的题型进行自我测试模块,进行释疑和文化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和扩大知识面。

五.教学基本要求

经过第一学年的听力训练,学生应能达到下列要求:

1 、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要求学生能够抓住讲话和交谈的中心大意,理解基本正确;

2 、能抓住英语国家慢速英语广播节目的中心大意,理解所听材料的主旨或要点; 3 、了解在从事商务活动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4 、了解本课程所提供的网络辅助教材所述之商务英语日常相关的内容。

经过第二学年的听力训练,学生应能达到下列要求:

1、能听懂英语国家的快速英语广播节目的主要内容;

2、能就所听材料的要点用英语作简要笔记;能基本听懂比较浅易的电影和电视片段; 3、能听懂并掌握商务英语专业英语术语与常用英语词汇,理解具体信息;较好地完成剑桥BEC真题集第2辑(初、中级)听力部分的测试;

4、了解商务英语涉外业务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解所听材料的背景、说话人之间的关系等;

5、能听懂基本商务英语涉外业务活动包括产品介绍、会展、询报价、装运等的一般交谈和简短讲话,辨别商务谈判活动中讲话人的态度和语气,理解特定情景中语言的含义,推断所听材料的含义;

6、初步具备在涉外工作环境中恰当地使用商务英语进行听说沟通的交际能力,突出高职 “ 实用、实践、实际 ” 的特点。

六、教学安排及媒体使用

本课程共设二学年。总学时 122 学时,每周各2个学时,其中,课堂讲课时间为78课时,实践环节44课时。

教材共分四册,供四个学期使用。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是文字教材、多媒体教学光盘( CAI 课件)和网络课件。

七、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课程终结考试两种形式。课程总成绩为百分制,形成性考核占 40 %,课程终结考试占 60 %。 考试内容是在限定时间内就规定的听力材料进行测试,其目的在于检查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听力技巧,形式为闭卷。

八、 教学方法建议

1 、教师课堂讲授听力资料中涉及的专业词汇及相关听力技巧。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 “ 听 ” 为主的原则,让学生反复听取听力资料(三遍以上),慢慢学会在听的过程中去获取语言的信息,而不能先读书面材料再听录音。只有坚持不看材料先听录音才是训练听力的正确途径。

3 、指导学生学会边听录音边记笔记(关键词与关键语句),将听力材料中的要点记下来,以便听完材料后可以依靠笔记来完成配套的练习。

4 、教师根据听力资料内容设置部分问题,学生在听完听力资料后进行回答。

5 、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要,编选难度内容适合、实用性强、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辅助教材。

6 、指导学生加强课外听力训练,提供丰富网络自学资源,鼓励支持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养成收听收看英语广播电视的习惯。

商务英语课程范文第4篇

二、 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 整个课程体系中属于市场营销学生核心职业技能模块中商务活动与管理类课程。

本课程在简单讲授商务策划的起源、发展沿革、中国的策划智慧基础上,通过经典案例的学习和分析,通过商务活动的讨论、策划,使学生掌握商务策划的主要概念、原则和基本方法、基本原理,掌握商务策划思维和创意方法、商务策划策略与技巧、策划运作程序、市场经营策划与创业策划以及策划书的写作等内容。

本课程紧密结合当前市场营销、广告营销等为主的商务活动,培养学生商务活动组织与管理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联系消费者购买心理策划各种商业活动,促进销售,提高利润,为企业赢得更大效益。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操作性。

三、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 掌握商务活动策划的含义、类型和主要作用;

2)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策划的思想以及对于当今商务活动策划的指导意义;

3) 了解《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的主要策划思想;

4) 了解“和田十二法”等重要的创新技法;

5) 掌握商务策划的几种基本思路;

6) 了解商务策划的基本要素和本质,理解商务策划的六种基本原理;

7) 掌握商务策划的基本原则;

8) 理解并掌握商务策划的创新思维模型和典型方法;

9) 掌握商务策划的基本创意方法的内涵;

10)了解商务策划的切入线索;

11)掌握市场营销策划中产品、市场定位和产品生命周期等概念;

12)掌握广告策划案的特点和写作程序。

2.能力目标:

1) 通过学习《老子》、《庄子》、《墨子》,掌握我国古代的策划智慧和策划思想,并能

够简单运用于商务活动策划中;

2) 通过学习《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竞争力的策划策略;

3) 通过分析成功地商务活动策划案例,掌握商务活动策划的利益主导原则、创意创新原则、

整体策划原则,并能够运用这些原则进行策划训练;

4)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习,掌握策划的奇正、系统、博弈、裂变、整合和简易六种基本原理,

并能够运用这些原理完成相应的商务策划工作任务;

5) 通过图形训练、头脑风暴、辩论等方式,进行集中的商务活动策划创意思维训练,掌握

创新思维的几个典型地方法和创意规律,提高策划的创新能力;

6) 通过消费心理学的学习与强化,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能够将这些原理运用于市场营

销、广告营销等活动的策划中;

7) 通过学习典型文案,能结合商务活动的策划要求、内容,完成商务活动策划方案的撰写。

3.素质目标:

1)树立商业竞争意识,形成市场经济中注重商务策划的意识;

2)培养创新思维,形成以创新为商务策划之本的观念;

3)形成正确的消费者观念,形成整体的、系统的商务策划理念。

四、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努力贯穿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思想,以教师讲授为辅,而以模拟商务活动的工作情境,完成商务活动策划与管理的工作任务为主,加大学生实际训练的力度,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运用商务策划的原理、策略,分析消费者心理,形成较为可行的商务活动策划方案。

基于以上考虑,将本门课程以下述六块核心内容进行设计:

1. 商务活动策划导论

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商务活动策划的涵义、发展与作用,学习《孙子兵法》等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策划智慧。

2.商务活动策划的原则、原理、策略

主要是通过典型的、成功的商务活动策划案例的分析和学习,使学生掌握商务策划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借鉴这些策划原理进行简单商务活动的策划。

3.商务活动中消费者购买心理

主要是学习商务活动中消费者的购买心理,通过问卷调查,市场调研,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消费心理,为商务活动策划提供心理学的支撑。

4. 商务活动策划的创新训练

主要是训练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能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商务活动策划的创新能力。

5. 主要商务活动的策划讲解与训练

主要是节假日促销活动的策划、产品进入消费市场策划、提高市场占有率策划、广告(报纸、电视等媒体)策划等。

6. 商务活动策划书的写作

主要是训练学生对商务活动进行系统化、严谨化的组织,将策划的内容和思路写成策划案。

五、 实践环节

1.实践教学内容

1)营销策划

2)广告策划

3)婚礼策划

4)促销策划

5)招聘策划

6)创业策划

2.实践教学形式与考核方法

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市场调研法、PPT成果展示法

七、教学组织设计

1. 商务活动策划导论

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商务活动策划的涵义、发展与作用,学习《孙子兵法》等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策划智慧。

2.商务活动策划的原则、原理、策略

主要是通过典型的、成功的商务活动策划案例的分析和学习,使学生掌握商务策划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借鉴这些策划原理进行简单商务活动的策划。

3.商务活动中消费者购买心理

主要是学习商务活动中消费者的购买心理,通过问卷调查,市场调研,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消费心理,为商务活动策划提供心理学的支撑。

4. 商务活动策划的创新训练

主要是训练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能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商务活动策划的创新能力。

5. 主要商务活动的策划讲解与训练

主要是节假日促销活动的策划、产品进入消费市场策划、提高市场占有率策划、广告(报纸、电视等媒体)策划等。

6. 商务活动策划书的写作

主要是训练学生对商务活动进行系统化、严谨化的组织,将策划的内容和思路写成策划案。

八、教学质量标准

1.理论要求

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本课程以教师讲解为辅,主要的内容是进行案例分析,根据商务活动情境进行商务活动策划。

2.技能要求

教学条件和环境

1)提供分组式课桌椅,能够进行分组讨论。

2)根据课程要求,需要学生在商场重要的节假日促销期间进行观摩。

3)需要创新思维训练场所,环境安静,气氛舒适。

4)本课程需要学生在商场促销期间,进行观摩、学习

九、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考查课程。考核内容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为40%,终结性考核为60%。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①课堂到课,讨论发言情况(10%);②课堂纪律、学习态度情况(10%);③个人书面作业(10%);④任务训练项目的参与及完成情况(10%)。终结性考核为期末考试,可采用书面测试、情景录像、任务解决及现场实际操作考评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判。

十、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选用及编写

杨智慧,彭英编著,商务策划文案写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01 月

2. 参考资料选用

1)沈卫、金常德、吴良勤、肖颖超著,职业秘书商务活动教程(21 世纪职业秘书专业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年7 月。

2)商务策划管理教程(高等教育新增市场化热门专业商务策划公共选修课统编教材),周

培玉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年7 月第1 版。

十一、课程改革思路

商务英语课程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几年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的简要回顾,简单介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全面研究商务英语课堂设计的三个原则,基于笔者自身《商务英语》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综合运用学院新建的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室先进设备和模拟环境,在建构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将商务英语教材、课前准备、课堂设计结合起来进行商务英语教学总体设计。

【关键词】为学生为中心 商务英语 教学设计

商务英语类课程属于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的课程。目前国内各大学经济类专业都有开设商务英语类课程。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问题涉及到教材开发、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和考试评估等几个方面。同时,国内对于专门用途英语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少,主要是对国外现有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对于商务英语课程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并没有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对于商务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更是少之又少,最多也是课程设计思路,并没有解决对策和设计方案,因此要在深度上进行探索和研究。而随着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将多媒体与商务英语教学完美结合起来,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几年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的简要回顾,简单介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全面研究商务英语课堂设计的三个原则,基于笔者多年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经验,综合运用学院新建的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室先进设备和模拟环境,在建构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将商务英语教材、课前准备、课堂设计结合起来进行商务英语教学总体设计。通过研究,有效改进并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以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社会对专业能力强、又精通外语的、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

教学四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以学生为中心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是相对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四个教学要素的中心,即“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完全换了过来,学生成为整个教学的中心,其他三个要素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即“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教师由知识的灌输着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和评价人。陈坚林(2005)教授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把学生看成是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知识构建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只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反馈。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对教材和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挑选、重新组合、再加工,自由选择合适的或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教学多媒体和模拟环境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学习环境,按照自己的要求调节内容呈现的形式和进度。

二、商务英语课堂设计原则

1.真实性原则。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所学内容都应用于真实的商务场景。因此,商务英语课程中的资料应遵循真实性原则,即教材内容、教学案例等内容都应来自真实的商务场景。笔者以为,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真实性原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课程内容要来自相关专业企业的真实材料。

第二,真实的学习情境,即教师设计的学习情境要与真实商务场景相一致。

第三,课程内容的难度要与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匹配。

2.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仅要让学习者即学生起到主体地位的作用,还要对不同的学习主体者进行特征分析,因材施教,根据各自的学习情况定制适合每个主体学习者的学习计划,包括课程内容、学习方法、考核指标、角色定位等,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力。教师要完成从传统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在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内容、考核指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设计课程,促进每个学习者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以及个性的充分发展,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放性原则。美国学者巴纳斯(Bala.H.Banathy)认为,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人类活动系统,是一个系统复合体,它与教师、学生、环境、政治、文化背景、国情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线性的、稳定的,必须对教育本身建立一种动态的、非线性的、综合的、整体的思维模型。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设计应遵循开放性原则且开放性应包含以下几点含义:

(1)商务英语课程参与教学设计的人员是开放的,即参与设计的人员不仅可以是任课教师,还应包括学习者、行业专家、招聘单位、专业课教师等,虽然每个参与设计人员的参与程度不一致,但是所有参与者的意见要贯穿整个设计过程。这样,商务英语课程的设计才能更加人性化,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的需求。

(2)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再没有传统的“师道尊严”原则的约束。传统的商务英语课堂上,老师高高在上讲课,学生则“排排坐”在讲台下听讲。以学生为中心的商务英语课堂,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师再不是传统的知识传递权威者,而是扮演了更多角色,如“场外导演”,伴读、演员、管理者、观众、设计师等。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遵循开放性原则,提前做好调研采访工作,集合各方意见,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符合企业要求,又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要综合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布置符合教学内容的模拟场景。这些都对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开放式的课堂。开放式的教学设计离不开开放式的课堂,传统的课堂上,座椅是固定的,课堂气氛是沉闷的。以学生为中心需要开放式的课堂气氛和可活动的桌椅。开放式的课堂气氛指的是,商务英语的课程要有开放式的思维训练,如头脑风暴的训练,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多提问,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的答案等。而开放式的桌椅指的是,教室内的桌椅不要像传统的课堂一样不能移动,设计死板,学生排排坐,影响教学效果。开放式的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定制适合真实商务场景的办公桌椅,灵活摆放桌椅,摆放适合不同商务场景的造型。此外,学生和老师也可以随意在教室内走动,参与到其他小组的讨论和学习当中,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充分实现师生、生生的开放式交流互动。

三、《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1.教学设计准备。《商务英语视听说》(马龙海,2010)这门课程的主要章节内容包括八个方面:机场接机、入住酒店、参观公司、产品展示、商务电话、商务旅行、商务用餐、求职面试。为了使设计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设计首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不感兴趣,认为枯燥难懂,但对于文化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颇感兴趣,如商务旅行和求职面试。根据调研,笔者试着修改了一部分原有的教学大纲,减少了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将词汇和语法学习融入到实践学习中,这样,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现以《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中“商务用餐”这一主题,笔者利用我院新建的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室所提供的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超仿真商务环境来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2.教学设计实施。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理解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因此,抛锚式教学强调教学活动一定要建立在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了一样。抛锚式教学主要由五个环节组成:1)创设情境。 2)确定问题 。3)自主学习。4)协作学习和。5)效果评价。限于篇幅,笔者仅就《商务英语视听说》这门课程中“商务用餐”这一课简单谈谈抛锚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1) 创设情境——利用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室的欧式背景墙和咖啡厅一角创设出一个真实的商务用餐环境。

(2)确定问题——将用餐英语、中西方菜谱介绍,东、西方用餐礼仪等现实问题作为本次学习的中心内容,“抛锚”的具体内容有如何点菜、介绍菜品、介绍中国菜系文化和买单等。

(3)自主学习——根据课程大纲,学生可以确定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和实践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和准备内容;接下来,学生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获取有关信息,内容,如教师提前录制好的与“商务用餐”相关的英文视频、有声PPT等。这些视频和图片内容有助于学生接受课程内容,学生通过这些资料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并且着手准备实践学习任务。

(4)协作学习——根据教学准备中的学生分组,各小组成员通过小组分工、讨论、场景塑造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商务用餐”这一章中,学生扮演外国客户、中国公司工作人员,餐厅服务员等角色,从而了解用餐礼仪和用餐英语。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学习任务,即角色扮演环节,教师首先作为观众观看学生表演,之后,作为评价者,对学生的表演包括语音语调、词汇语法、流利程度、礼仪、文化差异、着装打扮等方面给予评价、纠错、补充。通过教师的效果评价,学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加明了,通过重复扮演和复习的方式掌握所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中的任务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由于其较强的针对性,得到教师和人才需求单位的一致好评。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很多问题,第一,对于缺乏上进心、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来学,课前根本不会主动打开校园网络课程平台进行学习准备,这样对于学习内容完全生疏,同时,开放式的课堂为他们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聊天,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使得这些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第二,评价指标难以制定,对于小组式的实践任务,由于每个学生在任务准备阶段和任务中扮演的角色完全不同,学生的任务量难以考核,教师很难制定出一套完全公平且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继续探索和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对策,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成为一种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Rahman, M.et, al.Developing an ESP Speaking Course Framework for the Foreign Postgraduat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 ESP World, Issue 4 (20), Volume 7, 2008.

[2]关鑫,王淑琴.我国 ESP 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08(26).

[3]李广琴.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互活动中教师的作用[J].外语教学,2005.

[4]古婉美.小组合作学习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2006(5).

商务英语课程范文第6篇

广东省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发展已经成为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新渠道,而现有开设的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方面都存在衔接不畅的问题。文章从跨境电商的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按照职业能力要素及其要求的高低,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合理选择课程模块,构建各自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跨境电商;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

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跨境电商人才需要兼具外贸人才和国内电商人才的功力。如何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对于中高职院校而言尤为重要。我国中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得比较普遍,中高职的三二分段衔接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推动跨境电商背景下中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是中高职院校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中高职的衔接并非简单的“学历嫁接”,而是实现中高职在招生制度、管理体系、培养目标、专业化设置、课程安排等一系列环节的有机衔接,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核心[1]。近年来各类职教集团的组建、行业企业的参与在宏观层面推动了中高职的衔接,但微观上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和推动。

一、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现状和困境

(一)市场需求旺盛,但跨境电商人才稀缺

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约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3%,其中,出口占比约85.4%。2016年电子商务占中国进出口贸易的19%,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约6.5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近30%。在中国“互联网+”“一带一路”战略时代背景下,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和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海量的市场空间、得力的政策扶持,给予了开放式电商平台发展的优良机遇。然而日益增长的电子商务需求和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跨境电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跨境电商面對的是全球客户,需要从业者掌握一门外语;不同国家的政策法律、文化、交易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从业者具备较为综合的文化素养以应对各国客户;从业者也要具备一定的电商销售平台、跨境物流、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等知识。显然,兼具良好外语沟通能力、掌握外贸知识和技能、懂得跨境电商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是较为短缺的。

(二)跨境电商职业教育滞后行业发展

到目前为止,跨境电商专业还没被纳入高职院校的专业目录,却被纳入多个其他专业下的专业方向,导致在培养建设过程中出现争抢和推诿的现象。其中从业最多的商务英语专业也没有获得跨境电商方向的许可,呈现出电子商务方面知识的教育短板,而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尚未把跨境电商纳入专业课程设置的议程。

(三)跨境电商人才教学,存在“三无”现象

第一缺教师,没有专业沿革,无法进行企业引入,现有学校老师到企业跟岗实习困难重重,也很难寻找合格的兼职教师。第二缺教材,学校教材理论过于陈旧,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企业培训教材又无法满足学生的在校教学要求。第三缺实训条件,有电脑,有网络,或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训平台,或真正能用于学生实训的机台比较稀缺,无法满足学生真实运营的需求。

二、跨境电商的职业能力分析

(一)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是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反映了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包括性格品质、工作态度、道德素养、法律意识、交流表达、团队协作、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运用、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毫无疑问,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基础,当然学习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也非常重要。

(二)职业特定的核心能力

跨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特定的核心能力是直接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岗位应该具备的专门能力,总体包括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和商务英语三大模块的能力。电子商务模块应该包括商务信息收集和网络市场调研,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网店设计与装饰,网上采购操作,网上银行系统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操作,网店运营管理,在线洽谈和客户服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管理,网店推广,数据分析等能力。国际贸易范畴要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了解对外贸易基本政策,国际产权和国际物流知识,国际商务谈判的方式和策略,熟悉对外贸易的基本程序,掌握进出口单证的填制。商务英语模块要求具有良好的产品英文描述和翻译能力,有效利用英语建立业务关系的能力、询盘、发盘、还盘处理及表达接受的能力、外贸英语函电、物流英语和跨文化交流意识。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对应不同的岗位,不同岗位对从业者的职业能力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如客服能力、订单处理、图片处理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营销策划、网店运营管理方面的能力要求相对就要低一些,而这恰好是高职学生重点要培养的。

三、跨境电商下基于职业能力的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

(一)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及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央明确指出:“需要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如果高职院校充分面向中职学校对口招生,从理论上每年可以吸纳50%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深造。这有利于培养真正意义上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促进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解决中职学生就业率高薪酬水平低、上升渠道不畅通、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使中职教育摆脱了“就业教育”和“终结教育”的尴尬境地,解决了中职学校的“生源荒”问题[2]。笔者所在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已经实现大比例的中职高“3+2”分段衔接,从近年来招生生源素质大幅度的提高来看,中高职衔接确实是家长择校时最为看重的一点。当然,现今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层次之间还存在断层、脱节现象,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融通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布局,不是某几个学校在底下私自合作就能够完成的。

1.课程标准界定不清,缺乏统一性

课程标准作为规定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性质、实施建议等教学指导性文件,是目标标准、内容标准及结果标准的有机统一。当前,我国中高职培养目标的确定缺乏国家专门性文件的统一说明,中高职统一课程标准的缺乏使得中高职之间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等方面呈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一方面,中高职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各自的认定,往往会自主设计各自的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在培养方向上的差异,客观上也增加了课程标准衔接的难度,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受办学资源、生源规模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电子商务专业很难分方向培养。

2.课程设置重复,缺乏整合性

电子商务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决定了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具有递进性、层次性、系统性的特征,但由于中高职电子商务课程设置的脱节,其带来的后果必然是相近或相同专业存在课程设置重复。对部分中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使用的教材和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调研发现,课程内容上,没有层级和梯度的区分,体现不出渐进、提高和深化的逻辑关系;知识点的具体内容上相互涵盖,重复率高。据统计,中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内容的重复率达到30%~60%[3]。电子商务课程设置的重复主要体现在有些电商课程学生在中职教育学习过,进到高职后又遇到同样的课程,这无疑是课程资源的浪费,如《电子商务概论》《Photoshop》等课程。这对于学习动力差的学生来说,可能是又一次折磨;对于能动性强的学生来说,进到高职学校是想学到更多的不同的知识,这种重复对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打击。长此以往,学生会认为高职的学习和中职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学历不同罢了。

(二)跨境电商下基于核心能力的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1.构建模块化课程

在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根据跨境电商需要的职业能力要素及其要求的高低,分别构建不同的课程模块,用以支撑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于那些通过专项、短期训练就可以获得的能力,可以通过一门课程来支撑,如用图形图像设计一门课程来支撑商业美工能力的培养。那些需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获得的能力,可能需要多门课程来支撑,如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就需要由初等英语、大学英语、外贸英语函电三门课程培养,课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专业。对于那些职业素养、适应能力类的基础能力可能无法通过单个课程来支撑,但可以通过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来慢慢培养。

2.优化专业化课程

根据跨境电商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倡导项目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应进一步精简理论知识,强化专业训练,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接轨。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放在专业技能培养的讲授中,在外贸专业技能的学习中考虑跨境电商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实现零对接。例如,在外贸单证课中加入跨境电商报关流程与操作方法的学习,在外贸结算中加入国际电子结算的内容。增加实训课比例,无论是实务课还是函电课、单证课,都应该开发相应的实训项目,向跨境电商企业取经,改建电子商务实训室,使电子商务实训室能真正起到模拟现实工作场景的作用。根据跨境电商对专业英语的要求,中高职院校除了基础的英语教学外,要特别加强跨境电子商务英语等课程,建议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小班化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搭建更多的英语学习平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衔接中高职课程体系

中高职课程衔接包括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衔接,垂直衔接反映了课程的延续性,水平衔接反映了课程的整合性。具体地说就是根据中高职各自的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层次性,合理地选择课程模块,并对这些课程模块进行序化,构成中高职各自的课程体系[4]。中高职围绕各自的工作岗位选择课程模块,按照能力要求的高低选择课程模块,切实体现中职重基础、操作,高职重实践、解决复杂问题的培养目标。例如我们一般将PS课程安排在中职阶段,而将网络营销安排在高职阶段,就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一般中职阶段开设的课程要涵盖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能够满足学生在电子商务行业的基本求职需求。高职阶段则要重点针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拓展和延伸,以保证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对于中高职阶段都会开设的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加以区别,既要体现课程的延续性,又要注意层次的递进性。网页制作课程虽然中高职都有,但是要求不一样,中职阶段偏重于静态网页的制作,而高职阶段偏重于动态网页的制作。

4.加强校企合作

如何使企业真正在指导学校专业教学中起到作用是大家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派专业教师进入电商企业,让跨境电商企业人员进学校开设讲座或授课都是可行的方法。组织学生进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进行短期或长期的专业培训,从而尽早地使学生了解工作环境,让跨境电商企业真正介入教学,用跨境电商企业模式来指导教学。笔者了解到跨境电商贸易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部分中高职分段衔接的电商专业学生去到跨境电商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也让学生真正运营企业的敦煌网和速卖通账号,实习结束后录用工作出色的毕业生。这种订单式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机制不仅可以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延长跨境电商企业的选人用人时间,也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出路。

【参考文献】

[1]王寿斌.中高职衔接不是简单的“学历嫁接”[N].中国教育报,2012-05-30(6).

[2]韩永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33-37.

[3]彭益武,李强.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03):30-33.

[4]殷凤梅,濮光宁.职业能力导向下电子商务中高职课程体系銜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32(10):262-264.

上一篇:移动公司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文化体育团支部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