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项目管理机制范文

2023-09-20

科技项目管理机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激励激励理论

1引言

员工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管理者都希望通过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激励本身也就是一种投资,投资的回报便是工作效率的提高。江总书记在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资源,要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所以说,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企业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就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的保证。一个想长久发展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这不仅是企业所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企业的一项日常管理工作,更是当前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的迫切需要。

2激励的作用

2.1激励的含义

激励一词是外来语,译自英文单词Motivation,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简单而言,激励就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也就是通过调整外因来调动内因,从而使被激励者的行为向提供激励者预期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激励可以理解为创造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条件,从而激发员工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企业员工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企业只有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才能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

(2)激励的过程是各种激励手段综合运用的过程,即奖励与惩罚并举,既要对员工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希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企业希望的行为进行惩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发挥各种激励手段的作用。

(3)激励贯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对企业员工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等等。

(4)信息的沟通需要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是否通畅,是否及时、准确、全面,直接影响着激励制度的运用效果和激励工作的成本。

(5)激励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2.2建立公平合理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我国WTO的加入,使得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壮大,就必须充分合理的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物力、财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更离不开员工的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对员工行为的有效激励。弗朗西斯说:“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到一个人到指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

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企业中建立一个公平合理激励机制的必要。我们知道无论一个企业拥有多少技术、设备,除非由被激励起工作动机的员工所掌握,否则这些资源不可能被付诸使用。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后提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则可发挥到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的作用所致。可见,激励在企业管理和员工潜能发挥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鼓舞员工士气,即使在同样的设备和环境条件下,也会取得难以想象的巨大效果。

3激励理论的对比分析

现有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的,激励被认为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企业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某些需要和动机为条件。因此,现有的管理激励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型激励理论,这主要包括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阿尔德佛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过程型激励理论,这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M=V*E)、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过程型激励理论较之于内容型激励理论从系统性和动态性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从根本上来说仍是以对人的心理特征和以此为基础的行为特征为出发点。而人的心理需求难以观察、评估和衡量,属于内在变量;同时心理特征也必然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从而使得各种激励方法实施的可重复性较差,因此而难以把握;再次随着人们对激励条件的适应性,任何激励因素都会变成保健因素,致使管理组织激励资源的稀缺性和激励的保健因素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使得管理激励难以持久。因此,激励被认为是属于管理艺术和领导艺术的范畴,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4南京三瀛运动器具有限公司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公司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用人机制,已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公司特点的激励机制,并也初显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发现公司目前的员工激励机制还未尽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激励的方法单

一、老化

一直以来公司对员工都实行产量工资,即根据各车间当月产量的高低而给予员工相应的经济报酬。若某一车间当月产量超额完成则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将所得的全部奖金平均分配给车间里的所有员工。这种平均分配的激励方式大大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使得有些员工认为“多劳少劳一个样,与其多出力不如少出力”。这不仅影响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还影响了员工的斗志与感情,从而产生了员工之间的不和谐。

4.2激励不到位

公司管理者很少花时间去研究员工的需要和追求,仅凭自己的推测来设定激励制度和方式。这不但增加了激励的成本,而且很容易就挫伤了优秀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必然形成“逆向选择”,即优秀员工离开,而留在公司的多是非优秀员工。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同的人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公司管理者应对不同的员工进行调查与分析,制定出一套适合于本公司的激励模式,使公司做到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

4.3公司对普通生产性员工缺少中长期激励

公司对普通生产性员工的激励多采用薪酬激励的方式,而不采用利润分享、股权奖励等中长期激励方式。而且薪酬的多少只与公司上一月的产量相关,而与公司长期的发展无关。这种短期激励的激励方式,使得员工与公司间的雇佣关系短期化,使得员工随时都可能离开

公司,去别处发展。

4.4管理层激励不足

公司要获得成功,除了有优秀的企业家外,另一类关键人员就是懂技术、善经营、高素质的管理层群体。从公司内部资料显示来看,我们发现人才流失一直是困扰公司发展的一个问题。2000年公司招进6名大学生,同年却走了8名有实际经验的大学生,2001年公司招进10名大学生,同年却又走了12名有实际经验的大学生。为解决这一难题,公司虽然采取了种种奖励和惩罚措施,但却不见成效。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目前的薪酬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多数管理人员在横向、纵向比较后,就难免出现管理层工作人员不断“跳槽”的现象。

5公平合理激励机制的建立

5.1建立有针对性的合理的激励机制

“激励理论”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决定行为。而员工的需求是复杂和多样的,企业的激励方式也应该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才能具有成效。所以要解决公司管理中员工激励问题,就应从普通生产性员工的激励和管理人员的激励两个层次进行分析。

5.1.1面向普通生产性员工的激励

(1)把握普通生产性员工的真实需要

公司在分析员工的需要,制定激励政策时,往往是凭着管理人员的主观臆断进行的。由于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所处地位和分工上的差别,他们在把握员工真实需要方面总存在一些差异。这样,管理人员认为员工所需要的激励措施并不一定是员工真正所需要的,而不针对员工真实需要的激励措施,便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调查员工的真实需要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第一步。另外,通过对员工需要进行调查,还能够了解到员工需要的复杂性。莫尔斯和洛希的超Y理论认为,人和人不同,各人的需要是不一样的,普通员工的需要也是不一样的。对员工需要的了解和把握,可以采用各种正式的调查方式,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平时对员工一言一行的细心观察。管理者只有把自己放在员工的位置上,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员工的真实需要。

(2)对普通生产性员工的奖酬形式

公司在确定奖酬内容时,最基本的一条原则是奖酬资源对获得者要有价值。奖酬是否合理,给予员工的福利是否让员工满意,不仅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将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影响到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期望理论也告诉我们,对员工来说,效价为零或很低的奖酬资源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了满足不同员工对奖酬内容的不同要求,我们可以采用菜单式奖酬的形式,即根据员工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列出各种不同的奖酬项目,并规定一定的奖酬总值,让员工自己选择各取所需,因为这种奖酬形式区别于普通的奖酬形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定会受到员工的欢迎。对普通员工来说,最常用的奖酬内容有以下几种:

①奖金。奖金在我国现阶段仍是激励因素,它对员工的激励仍占主导地位。如果能将奖金的激励与员工工作成绩紧密联系起来,它的激励作用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同时,奖金的激励一定要使工作表现最好的员工成为最满意的人,这样也才会使其他人明白奖金的实际意义,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②赞美和表扬。人们除了获取奖金之外,真正想得到的便是一种觉得自己很重要的感觉。马克•土温说:“靠一句美好的赞扬我能活上两个月。”赞美和表扬之所以对于人的行为能产生深刻的影响,是因为它满足了人渴望得到尊重的需要,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

③带薪休假。在现在旅游热的情况下,带薪休假对大多数员工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对那些希望有更多时间参加业余生活的年青员工来说,更是情之所属。

④享有自由的空间。对能有效完成工作的员工,可以减少或撤除对他们的工作检查,允许他们选择工作时间,或者选择自己喜欢干的工作,使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因为人们都存在逆行反心理,越是约束严格他越会违反。所以,公司应该给员工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⑤“合伙人”式的利润分享。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一旦员工变成了公司的所有者,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工作。那些向公司投入一部分资金、并从公司经营成功中分享利润的人,基本上不会做出损害公司效率和利润的行为。

⑥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一个人在平凡的工作中是不会安于现状的,只有看到前方的希望与光明他才能有很好的动力。这一方式对大多数的员工来说都具有吸引力。

尽管奖酬内容多种多样,奖金、赞美和表扬是最有效的两种方式。他们虽然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最易被人运用的方法。奖酬形式运用的不同,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公司在制定奖酬方案时,可以对不同的奖酬方式进行成本核算,让员工在成本相同或相近的几个方案中进行选择。

在对员工的激励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青岛海尔集团的很成功的作法。海尔集团,从1984年亏损147万元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发展到今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在人员管理方面,海尔的严格管理在我国企业中是有名的,在严格管理中,工作报酬与绩效考核挂钩,用物质利益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这是引导员工对工作发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海尔不仅有严格管理的一面,还有追求员工自我管理、直觉状态的一面,注意在精神激励上下功夫。主要做法是:让员工在各自的领域真正处于主导地位:尊重人的价值,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使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都有用武之地,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尽所能,而且是处于自觉的状态中。这是比严格管理更高一层的境界,其实质还是在于充分发挥工作兴趣这一内在动机在人的心理和行为中的积极作用。具体而言,海尔集团坚持“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原则,即向每一个员工提供参赛机会,每个人都有权参与竞争。对于每一个员工,海尔均实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激励制度,即在全员合同制基础上将所有员工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个等级,凡新进员工均有一定的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即可转为合格员工,合格员工中的佼佼者可转为优秀员工;反之,优秀员工可能因为工作中的失误转为合格员工或试用员工,每月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动态转换,并与个人报酬挂钩。这种“赛马不相马”的“三工”机制,做到了公平竞争,使优秀人才及时选拔到重要岗位上。

5.1.2面向管理人员的激励

(1)把握管理人员的需要特点

公司中管理人员的需要与普通员工的需要相比,倾向于更高层次。比如对一个具有强烈自我表现欲望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要对他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奖励,奖给他奖金和实物不如为他创造一次能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从中得到更大的鼓励。同时,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告诉我们,管理人员的优势需要集中在成就需要和权利需要;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也告诉我们,高层次需要更多地是从工作本身得到满足的。

(2)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方法

针对管理人员的权力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对低层管理人员要善于授权,只有善于授权才不会出现《水煮三国》中刘备的抱怨。“授权不仅是一种激励员工进取的胡萝卜,以授权者的职责而言,更是一片菜地。”所以,有效的授权往往能够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一方面可以满足员工建功立业的个人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公司战略规划的一种必然选择。管理者没有相应的权力,工作就无法开展;权力太小,管理人员就沦为一般的执行人员。因此,只有拥有一定的权力,管理人员才可能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一位称职的管理者应该“只做

自己该做的事,不做部属该做的事”。就公司目前状况来看,其权力还过于集中,这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工作,才能处理好这一方面的问题。

晋升对管理人员来说,可能是最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因为,晋升意味着他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可以享有更大的权力,可以获得创造更大成就的机会等。

关于管理人员的经济报酬,美国某公司在遇到业绩下滑后,在年度工资调整上曾采取过这样的策略:对高级管理人员采用高于市场平均值的增长率,对中层管理人员采用平均市场增长率,对一般员工则保持工资不变。他们的思路是:80%的业绩是由20%的管理人员来完成的,这些管理人员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层员工的经济报酬应该不能与普通生产性员工的经济报酬相提并论。他们除了:基本工资、奖励、福利等还包括管理人员的特别福利(因特权而享有的待遇)。其中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的奖金,相应地要拉开一定的差距,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做出更大的贡献。管理人员的特别福利是管理人员在一定职位上享有的特别待遇,若管理人员不在其位,就无法享有这些待遇,当这种待遇可观时,也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关于管理人员的非经济报酬,易趣公司董事长邵亦波说:“易趣最有名的就是我们不是以高薪来留人,薪水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我们的理念是公司的成功要与员工一起分享的。”对管理人员来说:对工作的满意度、为完成工作而提供的各种工具、培训的机会、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以及公司对个人的表彰、谢意等等,这些小小的微不足到的工作都会给员工带来很大的激励。

5.2树立正确的员工激励的方向

5.2.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有生理、安全、社交、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要,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使合理的要求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满足,从而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人员配置机制。根据公司当前的目标和任务,对员工进行合理的配置,使他们学有所用。同时有计划进行工作轮换,给予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并在完成一项工作后达到满足。

其次,要建立合理的报酬机制。为鼓励员工努力为公司作贡献,在做法上可采用多种激励方式,如调薪以能力和表现为准,奖金制度依职位和考核给奖等等。

再次,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的业绩,通过考核,奖优罚劣,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员工的工作绩效。

5.2.2建立培训制度,注重员工职业计划管理

人的素质与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应有计划的进行开发。在物质利益基本满足的今天,人们对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的提高。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也更愿意选择参加一定量培训的形式作为应得的奖励,来提高自身的含金量,以求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培训,可以使得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更新,与时俱进,使员工向智力型、复合型人才发展。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将培训本身作为公司激励员工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公司在对培训机会的分配上应本着“公平竞争,责优培训”的原则,给予员工“充电”的机会,使真正有能力、有潜能的员工获得应有的培训机会。另一方面,要根据培训的效果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物质、精神或晋升激励。参加培训的员工往往都希望尽早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若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条件和环境,使他们能发挥所长,则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

5.2.3适应经济形势变化,随时改变激励方式

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无穷无尽的,所以激励的过程也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当人的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新的需求将会反馈到下一个激励循环过程中去。因此,我们的激

励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员工生活水平、收入的提高有所变化。这样激励政策才能保持持续的有效性,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创造力才能不断挖掘,使公司永葆生机和活力。除此之外,激励方式还应因人而异,因为人的层次不同、生活水平不同,需要自然也不一样。尤其是高学历员工与一般员工的需求相差很大。一般来说,高学历员工的需要偏重于晋升、有挑战性的工作、长远的发展等精神方面的追求,而一般员工则偏重于物质方面的鼓励或短期的利益。因此,对于不同员工的激励应有所差别,这样才能实现各取所需,达到提高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及公司长远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正周.管理激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2]郑大奇,王飞翔.薪酬支付的艺术.中国信实出版社.2000年4月

[3]成君忆.水煮三国.中信出版社.2003年6月

[4]张德.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5]戚艳萍,程水香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科技项目管理机制范文第2篇

作者简介

吴玺玫(1965- ),女,开封大学科研规划处处长,教授(开封,475000)

基金项目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产学研合作模式下河南省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2021JKZD20),主持人:吴玺玫

摘 要 在深化产教融合的新发展阶段,高职院校需要从类型教育的使命出发,追求科技成果转化实效,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高地。从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环节为切入点,分析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尚存在科技成果转化基础不稳定、所需前提不完备、转化实效不突显等问题。结合高职院校的类型定位,提出要以有效的产教融合筑牢科技成果转化基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满足成果转化的前提需求,加速高质量科技成果积累推动产生市场效益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转化机制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1],“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更具有以产教融合为精髓和生命线的职业教育属性。作为高职教育改革风向标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更是明确要求:以坚持产教融合为基本原则,“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3]。在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与企业和社会力量充分融合,既要致力于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需要在知识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相融合上共同发力,突出应用性,加快科技研发创新,挖掘科技成果的社会经济价值,形成知识与应用的良性循环,构建起需求产生成果、成果转化技术、技术推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产生新需求的螺旋上升式转化体系,提高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增强高职教育的发展动力。

一、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科技成果转化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科研成果的创新价值和实用价值,实现创新要素增值的一个复杂过程。有关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技术市场活力旺盛,技术合同签订达48万余项,成交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6%,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输出和购买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占到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90%和70%以上”[4]。由此可见,技术要素市场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良性推进的科技创新转化体系。

为了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并实现价值,国家着力搭建完善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体系,修订、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法律、细则、行动方案,配套了以分配政策改革、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等系列政策法规为操作准则和发展方向的规定。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体系已较为成熟,涵盖成果转化的方方面面,针对现存问题和改革中的新问题提出了改进举措,表现出国家对高校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工作的期待和改革决心。

但是,在国家设计引导、政策鼓励扶持、创新市场活力、技术需求巨大的形势下,作为科技成果的主要创造源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与蓬勃的技术交易发展态势形成鲜明的反差。《2019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显示:全国947所高等专科院校,教学与科研人员达16万人之多,其中高级职称占总数的34%;财政拨入科研经费316亿元;拥有417个省级以上的研究与发展机构;产生科研项目31635个,专利授权24843项。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拥有大量的科研人才和充足的经费资源基础,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转化产出与投入存在断崖式的落差,收益远小于人才、资源、经费的投入。经统计,专利售出仅507项,占授权的2%;技术转让合同仅签署851项,折合不到一校一项;专利售出和技术转让成交金额总计不超过10.1亿元,不及财政拨入科研经费的3%。由此看来,大量优质科研资源仍未充分利用,成果依然闲置,科技成果转化远未达到产业化,存在巨大提升空间,亟须打通技术要素的流通渠道。

二、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清晰的法律界定:“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5]从概念可以分析,成功順利地完成一项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三个基本必要环节。

一是转化的基础,即要有产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成果。其所指的科技成果应是具备转化价值的研究成果,能够提高生产力水平,易于获得市场经济效益。

二是转化的前提,即成果能够通过后续试验并得到开发、应用和推广。这是在科技成果转化前必有的反复交互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将科研成果导向市场,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进一步修改开发,从而提升科研成果的可行性和可量产性,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三是转化的结果,即要能够形成创新的技术、革新的工艺、新型的材料、新颖的产品,推进发展新兴产业。通过转化,科技成果的价值真正被发掘转变为真实有效的生产力。

三、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问题

(一)转化的基础不稳定

从科技成果需求主体企业看,很多企业未完全信赖高职院校的科研技术支持。社会依然存在教育偏见,认为高职院校低本科院校一等,缺乏技术竞争力。企业即使有合作需求和意愿,也更愿意向上寻找业内知名高校、专业科研院所并与其合作,没有主观动力向高职院校寻求科研帮助、开展合作。即使在产教融合的大环境驱动下,很多企业也尚未有效参与高职院校技术研发,偶有项目合作也往往流于形式,仅在优惠政策的诱惑下追求一纸签约,所成型的科技成果转化也多是短期、个人行为,没有形成长久系统的科研技术合作。

从科技成果产生主体高职院校看,主动对接企业的动力不足。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多由中专学校转型升格而来,科技成果研发积累不足,推动成果转化的实力不足,加之高职院校为了获得社会认可和学术声誉,仍存在着“重学术轻技术、重研究轻应用、重发表轻推广、积极申请专利却忽视成果转化”等不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以致于高职院校没有强烈的动力、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推动完成科研成果转化所需的后续开发、实际应用以及推广。此外,在利益分配方面,高职院校的分配方案更谨小慎微,改革政策不清晰,改革力度不大。

(二)成果转化所需前提不完备

没有积极推动的研究主体。高职院校教师推动成果转化主观能动性不强。一方面职称晋升评价体系存在缺陷。在高职院校新时代教育评价尚未改革完成时,职称和日常考核评价仍以教学质量和科研学术研究成果为主要考评标准,社会贡献不是必要指标条件。迫于人才晋升和评价的压力,加之没有知识产权意识,高职院校教师比本科院校教师更热衷于申报高级别的纵向科研项目、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申报科研奖项,不愿意花费时间探索成果的实用性、可行性,更不愿意付出精力向市场推广。另一方面,成果转化中教师也未收获满意的“真金白银”。虽然国家和有关部门不断致力于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职务发明人在成果转化中的收益分配比例至70%,甚至有些高校将此比例提升至90%,但一刀切的方式不能准确评价发明人的贡献度,不能科学配比发明人智力输出和所使用的物质要素的贡献比重,易使发明人和团队得不到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特别是当技术成果转化过程涉及成果作价投资、股权激励、成果的评估定价、作价入股等操作时,会存在不稳定变数,技术转化风险增加,历时时间增长,有国有资产流失的潜在可能。这些转化困难因素直接降低了发明人的转化动力。

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商”。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构建,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来推动完成市场分析需求对接、成果推介与对接、评估作价、合约签订、知识产权保护等环节,还需要有专业机构或中介平台推进市场行情检索、信息发布宣传、供求共同交流、技术交易管理等环节。但高职院校有限的科技成果积累无法满足一个职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运作,也不值得设置专门人员来担任专职技术经理人。发明人创造科研成果后,无时间、无能力、无人协助推动市场化运作,难以直接参与转化各环节,使得发明人越来越不愿耗费精力从事研发实用性的成果,没有实用性的成果产生又导致难以推进高职院校设立技术转移机构,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不突显

职务科研成果属性决定产生效益困难。职务科技成果具有特殊性:第一,研发动机特殊。现有高校的职务科技成果大多由政府投入资金引导设立,更偏重对专业领域的某个问题解读、拓展,生产应用或者商业化目的淡薄,普遍以论文、报告形式结题。第二,研发过程特殊。职务科技成果大多停滞在基础阶段。现实中,一般把技术成果按成熟度划分为9级,9级的产品或关键技术才能满足投入生产使用的全部要求,而仅在学校环境下研发的科研成果更多囿于2、3级,仅是基于原理提出实际应用的设想,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进入后续试验、开发、应用和推广阶段尚存困境。第三,研发成果特殊。职务科技成果属于国有资产,进行转化需要确定交易价格,价格高则不易被需求方接受,价格低则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虽然有免责政策,高职院校更会无意识地趋向于风险规避,无法放开进行成果转化。

上述特殊性导致科研成果不易进入转化市场。科技成果产生效益前还需要漫长的验证过程,要在尽可能接近实际使用的中、高逼真度模拟环境中反复试验,才能调试完善到适于投入实际生产的程度。在现有的产教融合程度下,高职院校、企业的科技资源不能有效整合,软硬条件都难以达到要求,因而单纯的研发成果无法满足生产一线需求。

有价值的科技成果缺乏足够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让追求的本質是利用知识的独特性、创新性,创造或激发产业的经济性能,这是一项复杂并需要长期投入资金的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即使成功完成“转”的过程,也还需要大量的投入才能实现“化”的效果,并存在不确定性。有资料显示,科技成果从研发到中试到市场流通的资金需求比例为1∶10∶100。高职院校没有充足的经费去支持这一阶段的资金需求。如果巨大的资金压力由企业方承担,投资大、耗时长、风险大,又与企业盈利目标不符,使企业在购买成果时顾虑重重。通常情况下,企业更多看中是高职院校科技成果成本低的优势,采购的目的更多是为了申报政府项目获取资助。这样的操作仅是将所有权进行了转移,并未发挥产业化、商品化的功效。

四、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优化策略

(一)以有效的产教融合,筑牢科技成果转化基础

政校企只有真正融合,才能够根据需求开发、积累高价值技术技能成果,打牢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有效的产教融合建设路径见图2。

1.高职院校要明确办学定位,主动寻求企业合作

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6],是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是创新链上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环节。虽然不同高职院校科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产业链上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需求也是不一而足的,这就为高职院校的创新链与产业链充分融合,开展技术合作、科技攻关提供了机会与可能。高职院校要以“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7]为战略目标,在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需求中设定特色化、差异化的办学定位,“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8],并以此为基础主动寻找适宜的技术服务对象。

高水平高职学校、专业群建设单位和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要发挥优质技术资源的集群优势,不断深化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9],深入合作开展科技研发应用。发展黄金期的高职院校可对接区域和中小微企业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以解决实际技术难题为目的,把学校理论研究的科研优势和企业产品制造的技术优势相结合,求实效、求技术突破、求科技成果转化。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可将视野向下、向外延伸,寻求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等战略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机遇。高职院校只有明晰定位、精准匹配企业,才能获得企业认可,实现深层次产教融合,打造集“产、学、研、转、创”多功能、多主体深度融合的新型办学实体,实现“1+1>2”的协同发展效应,做大高职特色,满足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2.政府需推动相关政策落地,统筹校企深度融合

科技转化政策体系现已日趋完善,关键是如何将政策细化落实,如何促使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动发展,从而产出巨大效益。校企研发合作离不开高效的沟通平台,而地方政府是经济发展建设、行业转型升级、高职教育发展、产教深度融合等工作的统筹者、引导者、管理者。因此,地方政府要主动承担起政策统筹协调的责任,要引导政策、资源、资金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链。同时,要重视高质量发展中高职院校和企业互相促进的价值和关系,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和侧重点。以市场的期待与需求为导向,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细化优化,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政策机制,打通科技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政府要优化沟通平台和渠道,探索建设区域性科研成果信息服务平台,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各类产教对接活动,及时发布产业概况及发展趋势、产学研项目进展、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需求等信息,为高职院校科研活动提供方向。积极充当高职教育的宣传兵,通过多种手段打造高职院校的响亮品牌;鼓励、引导企业探索多样化的科技合作形式,引领建设政产学研协同平台,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充分利用财政、市场等资源杠杆对高职院校的科技研发给予支持。

3.企业要顺应政策指引,发挥好办学主体作用

企业要在政策的指引下,改变重本科院校、轻高职院校观念,树立可借助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信任高职院校面向生产的应用技术技能优势。企业要主动设计长远规划,发掘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接纳高职院校,面向学校开放技术、设备和一线技能需求,实现良性互动,达成科技信息、成果共享。

行业领军企业要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主动带领行业内中小企业,承担产教融合主体责任,联合高职院校共建职教联盟,对接政府部门提供集成化的研发需求,推动资源、研发、转化与高职院校的全方位融合,实现“需求-科研—转化—生产”融合贯通。企业要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监管,指导、评判学校社会贡献度,引导学校向企业的需求方向转变。企業要利用学校综合评价结果,寻求适宜的高职院校合作伙伴,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科研平台,成为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满足成果转化的前提需求

1.加快打造技术技能创新高地

高职院校提供科研服务、促进成果转化,是国家的希望与要求。建好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是新时期高职院校的重要攻坚使命,也是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研发平台的主要建设任务,蕴含着培育壮大科技成果产出与转移转化的新动能。国家“双高计划”规划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发展建设有三个方式:面向中小微企业,着力点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发挥学校的科研特长,开展科技攻关的产教融合平台;为区域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提供动能,“推进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的技术技能平台,见图3。

高职院校要定位学校科研优势,从而确定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的建设类型和方向。充分聚集校企科研资源,实现技术技能研发集群式增量布局。聚合具有科研意识、创新精神的教师并作为骨干,连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组建跨专业、跨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团队,集中人力解难题、破难关。突出应用研究和实践价值,设计形式多样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服务方式,将研发重心瞄准研发专利、技术标准制定、技术工艺革新和服务、智库建议等有实效性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加快推进产学研用高度协同的技术技能创新高地建设。

2.布局培育高价值的技术成果

高职院校以转移转化为目的培育高价值技术成果产出时,可从三个层次进行布局谋划:一是以产业研发需求为出发点,深度挖掘产业研发需求,瞄准科技发展趋势,查找关键技术空白点,联合行业、企业等开展合作式开发、订单式研发、咨询式服务,从而解决实际的技术难题,满足生产需求。二是以专业特色为切入点,根据专业侧重和发展方向加强技术成果形式的顶层设计,工科专业以促进地方企业核心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开展技术研发、服务产品升级;文科专业则应致力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智库咨询等研究,挖掘其技术服务价值。三是以知识产权布局为关键点,围绕高价值的技术核心点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做好技术体系的设计,联合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图书馆等信息服务部门进行专利挖掘和布局,做好专利导航、专利信息分析,培育高价值高质量的专利组合包,合理配置资源,防止专利申报与维护中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3.补齐转化体系缺失环节

当前专业的技术技能转移机构缺失仍是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短板。面对健全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发挥应用型专长,培育专职从业人员,组建专业机构,探索开设知识产权运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训课程,满足科研成果转化链的需求,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构建“高职院校+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济人+企业+市场”的闭环转化体系(见图4),实现高质量成果产业化。

高职院校要利用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贯彻《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评价预申报专利的实用性和市场前景,协助发明人做好专利申请、维护以及加强知识产权的规范使用,探索专利运营模式,唤醒“沉睡专利”。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技术转移机构评估科研成果的价值,进行信息发布、成果展示及推广。整合企业和学校信息并做好专业分析,搭建沟通渠道,畅通校企互动。采取灵活多样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实现科技成果顺畅转化,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加速推进科技转化,推动产生市场效益

1.高职院校要以制度保障强基础

高职院校要加快搭建科技管理与服务机制体系,强化产教融合研发规划和转化环境营造,完善强调服务宗旨、覆盖项目申请、组织实施、项目验收、成果开发转化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流程的制度体系。优化科技管理服务机构建设,设立技术转移专门机构,加强科研平台管理与建设。给予科研人员更加宽松的自主权,特别是赋予平台或团队带头人创新活动中的话语权、决策权、支配权,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兼薪,允许其多形式参与市场和企业活动。健全科研和财务管理结合的内控制度,推进经费管理方式改革,完善科研预算机制,尤其在横向项目中尊重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细化管理制度,简化报销流程,提升经费使用效益。用好科研激励机制,强化政策和绩效导向,优化创新分配机制和形式,在确保国有资产收益的同时力求发明人收益最大化,提升转化效率。做好科技研发投入制度保障,在学校注重科研投入的基础上多渠道寻求合作融资,改善科研环境,增强研发内生动力。

2.高职院校要以考核评价树导向

高职院校要建立科研人员分类评价机制,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导向,通过科研平台培育校企融合的横向项目,根据研发类型特点和需求决定成果产出形式,加强研发成果的转化价值评价,引入经济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引导科研人员的关注点从数量向科研转化能力和经济效益转变。认可科研成果转移从业人员的业绩并在分配转化收益时予以奖励。肯定科研管理服务人员在支撑人才培养、培育科研项目中付出的努力。完善评议方式,坚持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坚持部门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在职称评定、人才评选等评审中,认同产生实效的科研成果形式,如技术、工艺、产品、标准等,突出创新质量和综合绩效。

3.高职院校要以创新手段求实效

高职院校想要冲出长期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实际效果差的困境,必须创新转化手段,提升转化实效。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人才、技术资源和配套供给服务能力,与企业一起探索组建新型研发机构、组建运营转化服务平台,投入资源开展合作,完成科技成果所需的中试、样品试制等环节,解决科技成果进入市场前的研发需求,探索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作价入股等成果转移转化模式。高职院校要注重利用國家系列优惠政策及奖励,采取多种形式鼓励自主转移转化,比如设置大学生科技园、自主创办企业、兼职创新等,依托高职院校丰富的人才、技术、设备资源,以技术成熟且适宜产业化的项目、专利、获奖成果为基础,组建公司进行创新创业。

参 考 文 献

[1][2]教育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Z].教职成[2021]3号,2021-04-27.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Z].教职成[2019]5号,2019-04-01.

[4]科技部.2019年全国技术市场交易快报[EB/OL].(2020-02-24)[2021-04-07].http://kjt.hunan.gov.cn/kjt/xxgk/gzdt/kjzx/202002/t20200227_11193415.html.

[5]科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EB/OL].(2015-08-29)[2021-04-08].http://www.most.gov.cn/kjzc/gjkjzc/kjcgyzscq/201512/t20151203_122619.htm.

[6]姜大源.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EB/OL].(2018-12-01)[2021-04-05].https://www.sohu.com/a/278945117_742018.

[7]“双高计划”这趟职教发展快车怎么搭[EB/OL].(2019-04-16)[2021-04-09].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9n/2019_zt8/zjjd/201904/t20190424_379345.html.

[8]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EB/OL].(2021-04-14)[2021-06-1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975537110331504&wfr=spider&for=pc.

[9]“双高计划”遴选管理办法十问答[EB/OL].(2019-04-19)[2021-05-04].http://www.moe.gov.cn/jyb%5Fxwfb/s271/201904/t20190419%5F378775.html.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Wu Ximei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Author  Wu Ximei, professo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lanning Department of Kaifeng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科技项目管理机制范文第3篇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得到了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关注。笔者基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点,分析了金融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促进作用,并通过国内外自主创新政策的比较分析,提出了重塑政府角色、建立切实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体系以及强化金融市场各要素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自主创新 金融政策 金融市场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企业自主创新

自1912年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理论以来,创新理论已经逐渐发生一系列潜在、内质的变化。随着理论的发展,在如今技术竞争环境变化多端的趋势下,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仍是这一时代的要求。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由于金融泡沫的破裂,造成了市场需求萎缩,全球贸易大幅度下滑,经济总量减少,使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将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瞄准了新能源、低碳等新技术的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而技术创新带来的投资需求,将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可见,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虽然受到的冲击相对发达国家较小,且经济恢复的相对较快,但我国的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从长远来看,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就要大力发展技术创新,要在产业发展中追赶国际的步伐就更应该加大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和投入,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国专有技术的水平,才能实现在国际市场中的长久立足。

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其过程是将各种创新资源有机整合利用的过程,从创新想法的产生、到實践、到扩大、再到实现社会价值,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产生新产品或新技术,更是市场化价值利益体现,后金融时代下,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创新的难度也随之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控制自主创新的风险,以低成本、高质量、快速地提供各种创新性产品、技术和服务,以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创造出大批量被市场所接受的商品,是企业面临关键问题之一。

1.2 金融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作用

在众多关于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因素的研究中,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提到政府决策与支持这一因素对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政策的激励、引导和协调等方面政策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虽然内因是主要矛盾,但是在自主创新这一复杂过程中,若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内因是无法起作用的。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在中小企业将技术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因为新技术、新商品和新市场不成熟,创业者的经验不足,三分之二的技术创业企业,在其产品未大规模进入市场前就已消亡,从25万美元到600万美元是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的空白点,被称为是中小企业的“死亡谷”。[1]可见,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而非技术的问题,导致新技术或新产品夭折。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主体应该是政府[2],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政府给予的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等激励性措施是进行自主创新的大前提,否则一切创新冲动都是空谈。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已经成为地方性的战略部署,政府也应进一步为当地企业量体裁衣,适时适地的制定税收、金融等政策,加大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尤其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利的发展空间。

2 国内外金融政策比较及启示

2.1 国内外金融政策比较分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水平与其创新投入密切相关,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便开始将创新作为推动工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点,虽然亚洲部分创新国家,例如日本、韩国等起步较晚,但在创新投入力度上与欧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见表1):

科技创新的投入受国家资本和生产力等多方面因素决定,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努力加大创新投入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从科技政策上给予科技型企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就金融政策而言,一般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三个方面,而国家金融政策扶持企业科技创新,通常采用低息贷款或贷款贴息、贷款担保等形式。[3]美国和日本在这方面的政策效用比较显著。美国对企业的创新种子期带来的风险代偿实施补贴投融资,鼓励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向种子期的科技型企业投资;日本政府出资建立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体系,由中小企业综合事务团对当地信用担保协会进行再担保,而政府来承担信用保证的风险,这样不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更主要的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此外,英国和德国也分别实施政府风险担保计划和低息贷款等政策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我国政府颁布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该《政策》指出,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将实施十个方面的配套政策。其中出台了七条金融政策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包括“加强政策性金融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引导商业金融支持自主创新”和“政府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等。可见,我国已将金融政策定为下一阶段促进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

2.2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瓶颈

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除了教训之外,更重要的应该是今后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启发。在这场金融危机之后,企业一方面会更加注重自出创新,另一方面也会更加谨慎地进行自主创新,因为制约自主创新的方方面面中,最根本的压力或者动力来自于金融等方面因素,而政府从投入和政策两方面能给予企业最大的支持。就这一因素而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2.1 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投入和金融性政策待加强

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大部分是依靠企业家或科学家的创新科研冲动。在产学研的结合中,企业家和科学家的结合具有偶然性和不稳定性,这一过程缺乏成熟的流通渠道和政策支持。其偶然性指没有第三方来引导合适的双方进行合作而导致冲动的流失,而不稳定性指因资金等因素带来的风险造成创新“流产”的可能。因此,在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伊始,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其的关注和投入,包括人才、合作对象及资金的引导和支持,在创新过程中则应给予一定程度的风险承担,从而分解企业和科学家的创新顾虑,大大提升创新的成功率。

2.2.2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待创新

在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中,中小企业是资源较弱的一方,亦是有可能会强大的一方。资源弱体现在不如大型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富足,而有可能强大,指的是中小企业可以凭借其对创新的专一投入和专一产出成为竞争优势,因为如果中小企业不进行创新将很快被社会淘汰,但大企业相对来讲可凭借其固有的优势,延迟被淘汰。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资金来源及风险是制约其进行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从政府、中介、商业银行等多方面进行服务创新和完善,给予中小企业最大的支持和创新保障。

2.2.3 促进自主创新的金融市场待整合

“强大的资本市场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和发展的源动力,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是推动创业投资的根本所在。”(蒋少华,2006)在后金融时代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金融市场不仅仅指资本市场,还包括了政府。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应该是通过政府同市场各方面资源的有机结合,发挥其引导、促进等多项功能,促进科技与资金的有效融合,实现自主创新同金融协同发展的市场。而现有的金融市场并未形成统一多功能的市场,仍需不断探索、改革和完善。

3 促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针对本文第二部分提出的瓶颈问题,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3.1 重塑政府角色,加大金融有关投入力度

直接的政府创新支出和补贴是重要的创新激励手段。[4]政府虽然不直接参与自主创新,但在创新的过程中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可谓是企业坚实的后盾。在现有的众多研究中,政府被广泛且主要看作是自主创新投入的主体,从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最多的投入,而在金融危机之后,政府的角色应当重新被定义。无论是投入还是保障,政府应该是最大程度降低创新风险的主体。基于这样的角色定位,政府应在分析创新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因为企业家和科学家首先考虑的是创新风险,他们最不可控的也是创新风险,因此,只有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创新风险的政府作保障,企业和科研机构才能在短时间内尽全力进行创新,否则,再多的资源都是空谈。

就金融这一风险因素来讲,政府应注重政策性金融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通过对金融性政策的建立和改革,实现政策性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帮扶,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以及重点项目和重点创新资源的金融支持。《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中也指出了“国家开发银行在国务院批准的软贷款规模内,向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软贷款,用于项目的参股投资。中国进出口银行设立特别融资账户,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出口,提供融资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倾斜支持政策。”

3.2 建立切实服务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体系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创新大海中最需要扶持的角色,也是我国自主创新实现的主要力量,创新方面一般具有本土化、专一性、周期短的特点,在融资方面具有需求持续性强、时效性强和单笔资金相对较小的特点。政府应当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量体裁衣,建立切实能够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起到鼓励和推进作用的金融体系。该体系应包含风险机制、鼓励机制和市场机制。

风险机制指政府同金融机构协调建立分散企业创新风险的机构和政策,我国在中长期规划中也指出“政府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这种担保机构可以参考日本的成功经验,旨在通过政府对企业的信用担保,给予企业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另一方面,也应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对当地创新活力强的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机制指特定为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制定的鼓励政策,例如建立融资绿色通道。这种创新能力包括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冲动、匹配的创新团队等,以最优创新资源优先为原则,为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减少费用,使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有利的金融支持,从而实现创新收益。市场机制指为创新能力强、创新成果优异的中小企业搭建快速的市场流通桥梁,使创新成果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收获最多利益的机制。

3.3 强化金融市场中各要素,使其发挥最大功能

金融市场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首要环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金融市场是一个由政府及金融机构组成的二元市场,它的健全和完善直接影响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现有的金融市场中,由于政府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之间的结合度相对较低,导致了部分企业未能在金融市场得到有利支持,这就需要加强金融市场中各要素的结合,使其合力发挥到最大。首先,政府应当将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同相应的企业类别组合,例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出口提供融资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倾斜支持政策,商业银行为当地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实施融资优惠政策等。其次,政府应建立相关的金融性政策,对金融机构同企业的结合进行实时监督、反馈和调控,及时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变化,以不断完善。

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历程中,创新能力的提升一直是企业界、学术界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创新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也受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经历金融危机时代之后,金融政策等相关因素成为今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中应当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应当重塑政府的角色,加大金融投入和政策制定的力度,建立切实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体系,在不断完善的金融市场中寻求发展的平衡点和提升路径,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建环,赵君丽.对我国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的反思,2007,4.

[2]蒋少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6,4.

[3]姜黎.科技政策引导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9.

[4]朱园圆.政府支出、税收和自主创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8.

作者简介:

蔡铎(1988-),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技术创新。

项目资助: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本市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模拟研究》(11ZLZLZT05500)。

科技项目管理机制范文第4篇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创新, 核心内涵是解放生产力, 强调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 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 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2]。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科技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 就是建立从试验研究、中试到生产无缝对接的创新链条, 通过技术供给刺激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反过来倒逼技术需求, 提高科技贡献率, 实现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良性循环, 以科技创新推动全面创新。科技创新是创新的制高点, 是全面创新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创新, 也是最困难、最具挑战的创新。

一、嘉兴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分析及科技体制机制现状

嘉兴正在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浙江省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创建工作;以“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民生科技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推出“1+X”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着力优化创业创新环境, 着力强化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充分发挥嘉兴作为浙江省科技创新副中心以及沪嘉杭G60科创走廊重要枢纽的优势, 力争将嘉兴打造为配套“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副中心城市之一。

嘉兴实施的供给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极大激发了创业创新活力。但在科技创新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主要表现为: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 产学研用结合的机制尚未系统确立;科技投入与成果产出不对称, 科技评价机制不科学, 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嘉兴科技创新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因此, 研讨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加速技术研发侧—成果转化侧—技术需求侧之间的良性互动, 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对把嘉兴建设成为国际化品质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具有重要助益。

二、完善符合嘉兴科技发展实际的科技管理制度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嘉兴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助推”的总体思路进行, 通过打破创新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加快科技创新市场化步伐, 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决定性作用, 形成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格局,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 发挥市场配置在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机制, 促进技术创新要素跟着市场、需求、企业走。引导企业加大创新科技投入, 吸引创新人才, 完善科技管理制度。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或上下游企业, 协同攻关科研项目。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3]。

第二, 加强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引导科研项目、科技人才、创新型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科创型企业独立或联合科研院校建立研发机构, 推进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建设。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力度,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第三, 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创新环境。推动科技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健全科技创新配套政策, 形成分工合理、联系密切、运转高效的创新制度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健全科技奖励制度, 形成政府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科技奖励制度。

三、构建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 充分整合科技金融的各种要素, 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 调和科技金融中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强化政府在科技金融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形成以市场主导的科技金融运行模式。第一, 促进科技金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构建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金和外资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多元科技投入体系[4]。切实增加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确保市科技资金逐年增长;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资金投向嘉兴。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鼓励企业提高研发费用, 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体。第二, 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大力拓展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资本市场等各类资金投向科技创新的途径。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和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科技企业上市, 搭建企业股权交易平台, 满足成长性科技企业直接融资需求。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向科技创新。第三, 促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市场建设。成立科技创业种子基金, 充分吸纳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社会资本。健全主板、中小板、新三板、创业板等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完善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融资功能。此外, 还应完善风险投资;建立健全科技信用担保体系;强化科技、信息、知识产权服务、产权交易、资产评估和法律咨询等各类专业机构的作用;突破金融—科技—产业之间的藩篱, 无缝对接科技与金融。

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适应科技体制机制供给侧改革的需要, 完善区域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提升企业孵化平台水平和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提升嘉兴科技创新能力。第一, 完善区域创新平台。按照资源集聚、特色明显、功能分区、错位发展的原则, 发展好以嘉兴国际商务区、嘉兴科技城、浙江科技孵化城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带。高水平推进省级高新区建设, 全力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大力发展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机电元件产业园等园区, 形成集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基地。第二, 建设重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加快大院名校创新平台建设, 鼓励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优质创新资源入驻嘉兴, 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载体。利用好已有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综合创新平台, 加大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教育培训和成果转化力度, 充分发挥平台的集附性和基础性功能。推进区域性行业创新平台建设, 建设一批行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第三, 提升企业孵化平台水平。加快企业孵化器建设, 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科技企业孵化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孵化平台的配套政策, 不断提高孵化平台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创建省级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 使企业孵化平台成为引领创业、转化成果、吸纳就业、培育产业的主阵地。第四, 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 加快建设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行业技术中心、区域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等服务机构的培育发展。完善公共服务平台运作的体制机制, 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与市场驱动紧密结合, 完善智库服务提供, 技术经纪人支持, 科技金融引进等功能的创新资源服务平台建设, 提高平台运行质量[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营造了新环境, 提供了新机遇, 只要敢于涉险滩, 从科技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 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构建,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等多维度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那么嘉兴目前实施的创新驱动战略就能落到实处、行稳致远。

摘要:通过分析嘉兴科技体制机制现状, 探究科技体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 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加速技术研发侧—成果转化侧—技术需求侧之间的良性互动, 通过完善符合嘉兴科技发展实际的科技管理制度, 构建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推动嘉兴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2016年1月26日电.

[2] 张旭, 郭菊娥, 郝凯冰.高等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 :26.

[3] 周国辉.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今日科技, 2015 (03) :2-6.

[4] 翟优子;翟书斌.郑州市科技金融发展对策研究[J].征信, 2018 (04) :86.

科技项目管理机制范文第5篇

(一) 科技创新平台类型分析

按照主导主体的不同进行划分, 科技创新平台主要有四类, 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混合型。所谓主导, 就是在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运营、管理、控制等方面占据决策者位置, 对其具体工作具有话语权和支配权, 运营主体的确定, 主要依照投融资比例、运营流程及定位、科技创新平台的管控等几个方面。这四种类型的平台各有所长, 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导型, 在创新成果的研发方面占有显著优势, 他们有最前沿的理论基础, 有最先进的实验室, 为科技成果的产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企业主导型, 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企业有生产线, 有资金, 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产品;政府主导型, 则能够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可以根据市场的具体发展情况, 制定并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并督促各部门执行;混合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则能够聚合和发挥各种主体的优势。

(二) 科技创新平台运营流程设计

所谓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营流程, 其实就是平台的操作程序, 无论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还是政府, 分别从各自端口进入平台, 都会接触到科技创新平台的各个子系统, 也叫子平台, 高校可以通过平台发布科技成果的信息, 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发布对科研成果的需求信息, 政府可以通过平台对企业和高校进行有效管理并且了解他们各自的需求, 争取出台政策信息。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营机制, 就是对平台上的各个主体进行需求的汇总和分类, 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情况, 进行资源的调配, 需求得到满足后, 对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交流平台。

二、大数据视角下山东省科技创新平台协同整合机制建设

(一) 大数据视角下山东省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建设

科技创新平台存在的主要价值就是促进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 才能够给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动力, 才能够造福社会。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科技创新平台的机制中来, 能够更高效地汇总科技成果项目。目前, 绝大部分成果的研发需要高级院校和科研机构, 而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则需要由企业来完成, 研发和生产的独立性, 也造成了成果转化效率的低下, 如果加强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相互密切的合作关系, 是科技创新平台需要解决地最关键的问题。政府的协同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营流程, 我们发现, 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有很多, 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地理距离、重要参与者沟通问题、地方政策问题等都可能造成产学研合作的失败。引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 将各个主体引入同一平台中, 相互之间加深了解, 密切联系, 增强沟通, 政府再根据具体需求提供一些扶持措施, 合作成功的概率便提高了很多。

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要得到解决, 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入手: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科研成果和技术支撑;企业提供资金和设备;政府提供担保和服务;大数据技术提供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分析。相互之间通力合作, 密切配合, 完善科技创新平台的成果转化机制,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二) 大数据视角下山东省科技创新平台评估机制

科技创新平台的有序运行, 评估机制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案制定得再完美, 实施过程不切实执行, 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对于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估, 主要是对创新平台的操作流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提高各个主体部门的参与度, 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通过大数据技术, 对各主体的发展现状和综合实力进行评估, 保障其具备研发能力;对企业进行资源统计、技术能力的评估, 确定企业具备生产的条件和能力;对政府的管理提供最新的数据, 最科学的建议, 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 保证政府职能的实现。

三、大数据视角下山东省科技创新信息管理系统

(一) 用户管理系统

山东省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开放式平台, 每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均可参与, 为了维护平台的运行秩序, 保证平台的运营安全, 对所有注册用户需要进行分类管理。用户登录平台后, 首先要进行用户注册, 注册成功后, 由后台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分类, 分为普通用户、特权用户和超级用户。不同级别的用户权限不同, 普通用户能看到部分信息, 如果发表建议, 只能通过平台网站进行留言;特权用户能看到网站的全部信息, 并且可以直接联系有意向的合作伙伴;特权用户一般都是管理用户, 也就是能够对平台做一定管理的用户, 他们不仅能够看到平台所有信息, 还能够对平台的信息进行处理。

(二) 计划管理系统

计划也就是对具体活动的策划, 科技创新平台上的计划一般都是政府首先制定, 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制定科技发展计划, 并在科技创新平台上进行信息的发布;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平台上看到政府发布的科技计划后, 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进行承接, 完成研发任务, 得出科技成果后, 将科技成果在创新平台的计划管理系统进行展示;企业通过计划管理系统了解到科技成果信息, 对自己比较感兴趣并有能力生产的科技成果可以进行承接, 并且跟研发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按照合约、按照计划执行自己的生产。

(三) 成果管理系统

科技创新平台对于科研成果的管理主要通过成果管理系统, 通过三种方式进行:成果数据库对所有的成果信息进行汇总, 通过大数据技术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进行数字化管理和统计;成果分析库根据成果信息对成果进行分类统计、具体分析;成果转化库根据成果的具体情况和企业的具体需求和实力, 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沟通、交流, 在平台上实现撮合功能, 提高成果的转化率。

(四) 专利管理系统

专利是较市场化的科技创新成果, 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研发成功后, 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平台申请专利, 专利申请成功后, 将相关信息上传, 企业可以通过平台看到专利信息, 如果企业感兴趣, 可以出资购买, 平台提供交易条件和途径。大数据技术可以提供数据支持, 对专利进行分类管理, 帮助高校和研发机构分析市场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专利的研发;向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进。

(五) 项目管理系统

所有在科技创新平台上进行开发、合作和实施的项目, 都要接受项目管理系统的管理, 政府通过平台招标的项目、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平台进行承接和研发的项目、企业通过平台合作的项目, 均包括在内, 项目实施的整个流程, 从发起到审批, 从签约到考核, 从修订到结束, 管理系统会对每个环节、每个流程、每个项目主体进行有效管理, 当然, 这种有效管理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

(六) 系统管理

科技创新平台本身也需要管理, 包括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两部分, 系统内部的各个操作子系统、子模块、框架结构需要实时进行调整;平台运营的服务器和网络资源也需要维护。

四、基于大数据科技创新运营体系预期效果

(一) 通过大数据降低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本

利用大数据进行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 把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政府有机整合在了一起, 高校和科研机构能够第一时间知道社会和政府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提供成果的研发, 避免了无用成果的出现;企业可以通过平台了解最新的成果信息, 引进先进成果, 生产市场需要的新产品, 实现了资源的最好配置和利用, 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二) 利用互联网金融建立了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

科技创新平台上还包括一些融资机构, 齐鲁银行、鲁商银行、青岛银行等也参与其中, 这些金融机构可以为成果的转化提供资金的支持, 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提供了资金, 也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 互联网宣传提高全民创新积极性

大数据和互联网把地球变成了‘村’, 全民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通, 一些社团和组织还在互联网上举办了创新大赛、创意大赛等, 这些创新创意都将被收录到科技创新平台, 一旦被证实有研发价值, 就会被选中, 进入研发环节。民众的创意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互联网也利用了它的高覆盖性对民众的创新创意进行了全面的汇集, 创新创意之源, 源源不绝, 创新创意之路, 无限通广。

摘要:目前, 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技和管理领域, 为了提高信息的共享和资源配置的效率, 山东省科技创新平台也进行了一些完善, 本文就山东省科技创新平台运营流程的构建、运营机制的建设及其完善, 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以期能够提高山东省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和转化。

关键词:大数据,科技创新平台,运营机制

参考文献

[1] 陆欢.大数据背景下科技管理创新平台构建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4 (3) :44-48.

[2] 陈积芳.大数据与科技创新[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4 (6) :41-42.

科技项目管理机制范文第6篇

民以食为天, 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 食品行业科技创新人才对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3]。

在生物与化学工程系进行食品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实现传统的知识型、专才型人才培养向现代的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 这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转型发展的工作目标也是一致的, 均是以“学生为本, 能力导向”为指导, 围绕“一个中心” (以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中心) , 实现“三个转变” (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由以知识体系构建向以能力体系构建转变实践教学体系由零星、分散向系统、完整、全程转变;核心能力课程授课由理论教师向具有丰富行业经历的教师转变) 。

但就目前来说, 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 从专业教学改革、师资建设以及学生素质等方面来看, 都亟需加强和提高, 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做出新的探索和努力。

1 食品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

1.1 实验实训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理念和意识

目前食品专业课的实验实训的教学模式, 多由实验实训指导教师按教材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及试剂, 并讲解实验实训原理、方法、操作及注意事项, 最后由学生按教材操作。学生由于是被动学习, 因此对实验实训缺乏兴趣、应付了事、不愿动脑子, 只按照实验实训步骤做出结果, 写出实验实训报告就完事。这种陈旧的实验实训内容和方法抑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学生由于是被动接受知识, 学起来也乏味。而且学生一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面对变化的环境和条件无从适应。

1.2 学生主动参与创新活动范围不够广泛, 积极性不高

目前, 食品专业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的实施方面, 学校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 如“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 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及“学院关于鼓励本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实施办法”等。然而, 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创新活动计划参与学生范围不够广泛, 在老师的动员下一个班参与科技创新的学生人数均不超过10%;创新活动计划参与学生的热情不高, 而且缺乏主动思考创新的能力, 主要是依靠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制定创新实验, 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自主查询资料解决, 总是依靠老师。

1.3 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学生与企业联系少、接触实际生产的机会较少

由于受到教学条件及教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 当前许多院校的食品专业的实训课程都是以单独一门专业课为中心而开设, 我们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开展实训教学, 如食品理化检测实训只是按书上的实验方法将购买的食品进行理化检测;食品加工技术实训则是制作某类食品, 按教师给定的实验方案购买原材料制作出某一食品。这种以不同专业课程为中心而独立开设的食品类实验实训, 忽视了食品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作为食品专业的学生, 在校期间应该要对所学的食品专业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但现有的实验实训模式使原本紧密相关的各门专业课程被分割开, 不能体现出彼此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状况, 容易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的片面性和孤立性, 不能达到真正的融合贯通。

2 推进食品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措施

2.1 实验实训教学模式的改善

教师在设计专业课的实验实训教学大纲时, 可以考虑把创新创业项目和专业技能竞赛纳入实践教学, 将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纳入学生实验实践。通过实验实训过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 自主实训, 学会查阅专业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完成与食品企业生产实践相接近的实验实训课程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 才有科技创新的兴趣。也可以依托食品专业校内实验教学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及相关企业, 建立一个实践与创新互动平台, 总结出一套实用的应用性规范, 摸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新型的产学研模式, 总体上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还可以思考联合食品专业的教师设计综合性实验实训, 模拟企业实际生产中的产品的生产、品质控制、检测等环节, 最终完成完整的食品生产的实验实训, 而不同科目老师只负责指导学生自己学科部分的实验实训, 但是学生可以全程完成实验实训的流程, 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对各门专业课程进行融合贯通,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2 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

转变学生的科技创新观念, 不能盲目地随意地进行创新活动。一方面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科研活动的进程, 对学生的科研活动全程进行指导, 从课题的选择、资料收集、项目方案的设计及实施, 引导学生选择跟企业需求相关的项目内容, 不要盲目开展无意义的科研创新;另一方面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 通常老师申请的科研课题都是具有实用性的, 项目成果可能在企业中进行应用。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科研兴趣, 教师也能做到科研与教学相长, 并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创新素质, 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2.3 促进企业与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 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在企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开展创新知识讲座, 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科学理解创新的内涵, 转变创新观念, 激发学生创新热忱。在现有省级、校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基础上, 开展系上科技创新计划及自主创新计划项目, 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提供专业知识及实验条件的支撑, 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创造性的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在撰写食品专业课的实验课教学大纲时, 可以考虑把创新创业项目和专业技能竞赛纳入实践教学, 将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纳入学生实验实践。同时对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进行鼓励, 实行零门槛;学生在学有余力及有指导教师的前提下, 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均对本系食品专业在读学生开放。

2.4 加强产学研结合及成果转化的研究

利用生化系与重庆新沁园食品有限公司、太极集团、德庄集团等大型企业的交流合作, 建立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形成完善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培养模式的研究, 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学的持续发展、保持高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确保学生与社会的快速接轨。同时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 探索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在相应企业中进行转化。

通过食品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 使生化系食品专业学生零门槛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大大加强学生的实验设计动手技能,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食品专业各相关知识技能创新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对从传统实验实训模式向新型综合实训模式转变的一种探索, 对食品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及继续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从食品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创新活动的措施应为完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 建立良好地创新环境, 促进企业与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等。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水平。

关键词:科技创新,食品专业,活动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书华.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比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4 (2) :91-96.

[2] 曾辉, 刘洪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 2009 (9) :149.

上一篇:船舶管理范文下一篇:高中一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