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性范文

2023-11-07

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原因和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的快速的发展,居民出行需求持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不断加剧,拥堵时段不断延长,拥堵路段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交通运输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成为普遍认可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道路交通 原因 优先发展 公共交通 措施

0前言

从国内外的重要科技文献中可以看出,有关公共交通的研究一直在延续,研究内容和水平不断提升。从数据来源的方面,从人口、土地利用数据到公交出行智能卡数据,再到移动通信定位GPS和手机数据,数据采集手段不断更新,数据分析方法也不断完善;公交站点的布局研究方面,从单条线路上站点间距的设置到全局优化,从简单约束的位置覆盖及模型到多约束条件、多目标的空间覆盖模型,从简单关注空间覆盖模型到综合评价覆盖效率,都显示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深入;在公交线网布局优化方面,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启发式算法等都已用于解决线网布局、公共运营时间表规划等多层次的综合优化问题。

1、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原因

1.1现阶段交通问题

(一)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与城市交通供给的增长速度比例失衡。出租车发展很快,私人小汽车也快速增长,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城市化的过程,必然导致城市人口膨胀,城市人口的增长总是超过基础设施的容纳能力,从而导致“人—车—路”矛盾的产生。

(二)城市交通结构不合理,公交不发达,乘坐公交车出行比率还太低 受土地资源的制约,我国大部分城市在土地使用方面都采用高密度和紧凑布局模式,比较适合于公共交通的发展。但在城市居民出行构成中,公共交通的比重仍然较低,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方面的主导地位相当薄弱。

(三)路网功能混乱

就功能定位而言,城市道路应分6个层次,即城际高速路、沟通城郊与城市主干道的快速路、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以及生活区道路。现在各城市道路的功能定位就不甚明了,在道路规划建设中,没有从城市道路网络的整体功能上出发,导致路网等级匹配不尽合理,道路功能不清导致行车错位的病根不除。

(四)交通综合管理的水平和技术滞后

近几年城市交通综合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仍有差距,还没有形成交通综合治理的机制,相应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交通管理是一项政府工程,涉及很多部门的工作,必须得到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拥有高度民主综合、高效运行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才能应付。

(五)机动车迅速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机动车污染已上升为城市空气和噪声的主要污染源,并且由于拥挤带来的停车和启动进一步恶化了空气并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经营管理不善,致使近年来出租车和私人汽车迅猛发展,与个体交通相比,公交的竞争力薄弱。由于公交的缺憾,市民不得不选择其它出行方式,这又造成城市道路更加拥堵的恶性循环状态,其综合表现为市民公交出行比例继续呈下降趋势。

(六)公交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在过去的几年中公交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车辆的增长还远远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公交场站缺口十分严重,这给公交线路的设置、交通高峰阶段的调车造成极大的困难。

1.2公交优先的意义

我国的交通问题单纯依靠增加交通供给来解决交通拥挤已是不可取的方法,而应该在交通需求管理上想办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对城市道路的需求。通过对交通方式的正确选择,引导交通量形成新的空间分布,从而打破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供给和交通出行量无法相互调整的僵局。优先发展公交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保证城市各部门正常运转,而且对城市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不但标志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带动着周边地区经济、技术、文化发展,而且充分体现着城市整体功能的水平。因此,对于具有公益性质的城市公共交通,必须采取重点扶持政策,并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计划之中,予以优先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公交优先”,才能从根源上克服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拥挤堵塞等基本矛盾。

2、公交优先发展的对策措施

2.1尽快建立健全促进公交优先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一)建立稳定透明的法律法规体系,指导城市的长期发展规划,包括快速公交系统配置的具体目标,将各部门的管理职能从政府的政策制定和监管中剥离出来。

(二)建立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法规体系,引导和规范公共交通的发展。

(三)加快公交票价的定位标准工作。确定既满足低收入群体出行,又利于公交企业自身发展的票价政策。

(四)从政策、体制、管理、收费与价格、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等各个方面同时入手鼓励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鼓励自行车和步行。

2.2改革管理体制

(一)建立现代公交票制。公交票制的费率水平和结构,直接影响市民使用公交的数量和乘行方式。现行的公交票费是每次一元,比出租车还是很低,市民在选择了公交出行方式后,再做进一步选择时公共汽车比出租车在价格上有较大的优势。而公交IC卡是又一个成功的例子。它的主要特点一是方便,省去了找零的麻烦;二是经济实惠,老干部和残疾人可享受免费乘车的待遇。如果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换乘公交车的更合理计价,公交车的竞争力将有更大地提升。

(二)改革城市公交的考核指标,落实“公交优先”政策。改革传统的城市公交考核指标,将公交出行分担率,城市任意两点间公交到达时间,建成区居民步行到达公交的时间,等车时间等人性化指标列入公交考核指标。建立人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科学发展。

(三)将高新技术引入“公交优先”战略中来。主要表现为以技术的提升提高公交管理调度及运营水平,尤其要提高公交信息化水平;在公交企业中建立公交智能中心;增加低污染环保型绿色公交车辆的投入;以及对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应用等。推动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发展。要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公共交通系统,以信息化为基础,促进乘客、车辆、场站设施以及交通环境等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建设。

(四)优化公交线网。我们认为公交优先不仅仅是增加车辆、延长和开辟线路,更重要的是科学规划和建设好公共交通线路、场站,并保证始终为公共交通服务,保障公共交通的安全,保障公交运营企业的合理补偿和驾乘人员的待遇。要继续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在市中心地段减少重复公交线路、重复站位,对原有的公交场站和站牌进行改造或更新,扩大城市边缘公交线路的覆盖网,改造延伸公交线路,进一步提高公交的运行效率。

(五)提高公交服务品质,获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大力扶持、发展公共汽车必须更加重视并逐步提高公共汽车的运营服务质量。目前,各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服务质量存在准点不稳定、到站不均匀、站点疏散能力差、路线疏密不匀、换乘不方便、绕道等问题。只有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将市民从私人交通方式的选择上,吸引到对公共交通方式的选择。这有赖于政府、企业,甚至市民大众的共同努力。从公交车营运企业来说,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不仅能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更是公交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也可以考虑引进外资、让外资企业进入公交行业,借竞争之力提高服务质量。

3、结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城市公交的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同时,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公交是城市的窗口,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作为城市公交企业,我们不但要努力实现经营目标,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讲求社会效益。由此可见,构建和谐公交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和谐公交,加快企业发展,是我们公交企业在实践中应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早日真正实现“公交优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立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为市民提供更为快捷、方便、经济、安全和舒适的交通服务是一项治国安邦的重要国策。

参考文献

[1]李刚.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概论[M].人们交通出版社,2011.5

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一、阐述水利企业财务管理在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 可以提高企业对计划外开支的控制能力

水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 这不仅是因为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 也是因为“水利企业所有工作的有序开展都需要以预算管理工作为基础, 同时做好预算管理还能有效的约束、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 水利企业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必然会出现大量没有价值的开支项目, 比如因制度问题出现的辞退职工诉讼费、劳务合同问题引发的伤亡事故赔偿费等, 由于管理不善, 极易引发资金周转不灵现象。但是, 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将有效地提高水利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有助于企业改善对各项计划外开支的控制能力, 提高了企业在水利经济发展阶段各项经费支出的科学性。

(二) 有助于水利企业节约成本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涉及众多内容, 而企业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水平则直接受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项目的影响。所以, 做好成本管理将提高水利企业财务管理效果。例如, 水利企业运营期间, 各部门开支及成本均有预定计划, 如果能够全面按照财务预算要求开展工作, 将避免不必要经费的开支。与此同时, 水利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对一些项目工程相关数据也会进行计算、核算, 进而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如果在相关数据计算和核算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那么要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改正, 使之达到预期目标以内, 以此来节约水利企业的成本。

(三) 有助于企业提升资金应用的效率

资金是水利企业在水利经济发展中的命脉与基础, 而改善资金利用率就是水利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存在的价值。所以, 水利企业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改善资金利用效率。面对中国在经济体制方面的不断改革, 国内绝大多数水利企业已经转变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经营”的新模式;由于企业的资金有限, 所以财务资金流动相对紧张;因此, 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通过划分资金来源, 实现专款专用, 才能改善资金运转效率。另外, 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还能加快资金流入、流出效率, 提高了企业宏观调控、管理内部资金的能力, 降低了违规违纪现象发生的概率, 提高了企业应用资金的安全性、可靠性。

二、保持财务管理工作在水利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意见

(一) 建立健全水利企业水利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在水利经济发展期间组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但是, 企业财务管理在水利经济发展阶段没有对资金周转状况有效掌握, 因此, 使得财务管理的实际作用无法彻底发挥。另外, 为了提高财务管理在水利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还必须使用合理的经济手段、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才行。

所以, 水利企业要根据国家财务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发展实际状况, 健全财务管理体制, 要积极发挥制度规范性、强制性, 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与此同时, 水利企业要做好财务管理机构的组建及职能的优化, 如及时筹建财务管理监督、监管、审查等部门, 要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者法律意识, 保证企业能够有效监管项目资金的运行状况。

(二) 积极建设财务管理团队

一是企业要帮助财务管理员工提升综合素质。面对水利行业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社会对工作者提出的全新需求, 做好财务管理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 将为水利企业在水利经济发展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所以, 企业要聘请专家、学者入企为财务工作者开展经济知识、法律讲座, 要为员工提供参加财税部门培训活动的机会, 从而帮助财务管理员工全面提高综合工作素质。

二是要帮助管理员工改善综合业务水平、更新管理观念, 通过提供学习资源的方式, 鼓励其对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学习, 为企业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是通过专业实践实训的方式培训财务管理员工专业技能, 要求其定时参加财务管理知识学习活动, 帮助其改善对专业技能及文化的运用水平, 提高财务管理员工财务管理知识储量。

(三) 推行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

一是积极推动财务预算编制精细化管理, 做好预测和前瞻性工作, 实现科学调整、优化所有支出结构的目标, 改善财会部门对一般性支出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费用的管控能力。同时, 要严格落实各项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细则、要求, 在年度预算报表要参照财务预算评价结果制作。

二是水利企业要做好所有项目资金管理规定、要求的落实, 应按照预算规定调配项目资金, 做好整合项目和资金的工作, 实现健全财务管理及各部门交流协商机制的目标, 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做好水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有助于企业在水利经济发展中推进项目建设、管理时, 提高对资金的利用效率、自身的竞争实力, 还有助于促进水利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要想实现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水利企业就必须提高对水利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这样才能使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升。本文将针对水利企业财务管理在水利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企业,财务管理,水利经济发展,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许凤莲.促进地方水利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13) .

[2] 杨春香.促进地方水利经济发展的途径探索[J].时代金融, 2017 (35) .

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土地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更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要想成功解决农村“三农”问题, 实现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促进现代化农业的顺利进行, 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土地的依法流转。从专业化角度出发, 土地流转属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也就是拥有土地经营权的相关农户把土地的经营权, 即土地的使用权按照规范化程序转让给农村的其他农户或者是经济性组织, 实现所谓的保留承包权及使用权转让。目前, 农民已经采取了多种方式对农村土地流转实施了大胆尝试。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土地流转能够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 进而建立起现代化、规模化以及产业化的科学经营模式, 有效实现土地自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实现农民增收、现代化农业增效, 最终促进农村发展。

一是借助土地使用权的科学流转, 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一家一户的传统经营格局, 改善地弃耕抛荒的不良现象, 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及土地集约化程度, 而且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解放, 使一些农民离开了土地转为经商或者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此外, 土地流转能够优化农村的劳动力结构, 实现劳动效率的提升, 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及农村城市化进程贡献力量。

二是通过农民自愿互换田土, 将原来零散的耕地转化为集中化耕地, 有利于机械化生产, 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此外, 土地流转能够使村集体根据统一规划来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活动, 实现区域化的规模经营。

三是土地作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有利于农业领域对外开放。近年来, 部分农业开发商已经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建立起了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基地及农场庄园等。而这些开发商能够在此落地生根的原因也在于土地使用权正常流转问题的顺利解决。

四是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 土地流转后, 农民对土地进行出让可以得到相应的土地补偿。一般情况下, 补偿会高于自己所经营土地获得的相关收益。其次, 借助土地流转能够形成大量高效化的农业园区以及工业园区, 使农民可以成为农业园或者是工业园的工人, 使农民不仅能够得到一定的土地补偿, 还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最后, 凭借土地流转, 可以培植大量经营土地的承包大户, 这些承包大户有的承包几百亩甚至是几千亩的土地。该承包大户不仅具有资金技术, 还有着较好的经营头脑,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大大提升。

五是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在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的场镇城区, 许多农民的土地被一些城市规划用地占用。借助土地合理流转, 股份收益解决了这部分人的日常生活问题, 也维护了社会稳定。

2 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以重庆市荣昌区河包镇经堂村二组 (原经堂村5社) 为例:全社人口285人, 人均土地面积533 m2。其中水田200 m2, 旱地333 m2, 农业人均毛收入1 200元左右。以生产一季水稻为主, 满足自给自足的生活和传统的耕作方式。海拔高近400 m, 是典型的人多地少, 且主要是坡耕地。现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 剩下的都是一些50多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从事传统农业, 。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现不足20人。如今导致大量坡耕地荒芜, 茅草重生。全社退耕还林面积只有3户不足0.67 hm2。只有一条才修好的泥结石公路通往乡镇, 距县城30多km。

2.1 认识不足

当前, 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还处在初始阶段, 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制度的认识不足。对土地十分依恋, 宁愿广种薄收, 或者荒着不种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 阻碍了企业和种养业能手的项目实施。

2.2 迫切性不高

由于存在劳力老龄化、粗放经营、收入多元化和村庄空心化等现象。农民务农技能低下单一, 不愿意接受新技术新思想和新的耕种方式。

2.3 期望值过高

一些农民认为, 土地进行流转出去后个人得到的收益相对较低, 因而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大。此外, 还有一些农民因对土地流转的过高期望, 在土地流转租金方面提出的要求过多,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项目长期发展。

2.4 信息不对称

土地流转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土地流转的信息库, 相关信息流通不畅。许多交通不便或经济相对落后的村, 土地抛荒现象十分突出, 特别是山坡地, 基本无人耕种。在农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 无人前来做土地流转的工作。此外, 政府缺乏引导, 没有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落实。

2.5 财政投入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经不能使用, 农业生产依然靠天吃饭。道路交通不便, 主要靠劳动力运输生产生活资料, 人们生活十分艰辛。农业投入与产出比例严重失调, 剪刀差现象严重。

3 加大土地流转的建议意见

3.1 大力提高思想认识

各级各部门应加大土地流转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 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 有效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正确认识, 让农民从过去自给自足的耕种模式变为农业产业工人。因地制宜, 多渠道、多形势进行土地流转, 搞好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集约化生产经营, 加快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最终达到农民收入和农业企业双赢的目的。

3.2 加强土地流转引导

加强土地流转相关引导, 改变传统的耕种模式,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土地流转要适度倾向农业技术或经营人才, 实行“农业公司+生产基地+农户”的模式, 促进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发展。

3.3 建立土地流转机制

土地流转要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遵循“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的原则, 建立健全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方式和程序。对土地按照区位优势、基础条件、土地肥瘠等因素进行分类定级, 统一土地各级各类的价格, 方便农户土地流转价格参考, 维护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合法权益, 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发展, 有利于土地流转工作正常开展。

3.4 加大投入力度

任何发展都离不开投入, 相关部门应进行财政帮扶, 实行“以奖代补”, 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 积极响应农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和市场信息服务等政策扶持, 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

3.5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各级应组建专门的土地流转工作队伍, 落实工作人员, 明确工作职责。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在职责权限内, 按照统一程序、统一要求、统一时限, 准确无误地录入土地流转信息, 协调土地流转工作, 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农村土地流转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近年来, 土地流转对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目前, 土地流转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意见, 探寻土地流转工作新思路, 发挥土地更大效益。

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1 土木工程的历史

1.1 中国土木工程的历史

上古时期, 中国古人类在野外生活, 为了避免野兽和自然界的侵袭, 就有巢氏 (中国的传说中的巢居的发明者) 教古人离开天然岩洞, 构筑木巢于树上。我国古代多采用土、石、木等材料建造房屋和路桥, 土木工程也因此而得名。像众所周知的万里长城、赵州桥、都江堰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的土木工程, 其建造技术和艺术造型都是当时的顶极之作, 并已成为世界遗产。

1.2 世界土木工程的历史

欧洲人, 大约在8000年前就开始采用晒干的砖来建造房屋;在公元前5000年开始采用凿琢自然石材来建造房屋和桥梁;在3000年前开始采用烧制的砖来建造房屋。世界古代的伟大建筑: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宙斯神像、希腊的罗德港巨人雕像、土耳其的摩索拉斯陵墓、土耳其西海岸的阿耳忒弥斯神庙、巴比伦空中花园和中国的万里长城被称为土木工程的七大奇迹, 它们都建造于公元前600年~公元前200年之间, 且均为石材建造, 并都建造于当时经济和科技非常发达的地区, 这说明土木工程的发展与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紧密相连。

2 现代的土木工程

2.1 当今世界

随着19世纪中叶钢筋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以及20世纪20年代后期预应力混凝土的制造成功, 使得建造摩天大楼、大跨度建筑和跨海峡1000m以上的大桥成为可能。世界上最高建筑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城市迪拜的摩天大厦“迪拜塔”, 最高高度828m, 楼层数超过160层, 成为目前世界第一高楼;近代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大跨度房屋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比较典型的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体育场馆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体育场;而中国的苏通大桥创造了最大主跨、最深基础、最高桥塔、最长斜拉索的四个世界之最, 大桥路线全长32.4km, 其中跨江大桥长8146m;中国上海的卢浦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度的拱桥, 跨度为550m。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最长的国家为美国, 其总长为8万km。最高的大坝为高285m的瑞士大狄克桑斯坝, 而我国的三峡大坝全长2309m, 设计高度达到海拔185m,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大坝

2.2 当今中国

回顾建国后中国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结构工程方面:目前我国最高的建筑是世界排名第5的上海金茂大厦, 高度为421m。在特种结构方面, 我国有4所电视塔排在世界前十位, 其中1995年建成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以468m的高度排在世界第三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 建设了一大批大跨超长建筑, 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无论在工程结构的改革、建筑功能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采用上及合理组织施工方面, 还是在抗震分析和计算机程序应用上及有关抗震控制试验研究上, 我国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桥梁工程方面:我国的桥梁建设发展迅速, 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已进入桥梁工程发达国家之列, 且有多座桥梁居世界同类型桥梁中跨度排名之首, 苏通大桥创造了最大主跨、最深基础、最高桥塔、最长斜拉索的四个世界之最, 上海的卢浦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度的拱桥。

在铁路工程方面:2009年是我国铁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投产新线最多的一年。2009年底, 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8.6万km, 跃居世界第二位, 亚洲之首。铁路朝着城市轻轨和地铁两方面发展。同时,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引领着世界高铁发展的新潮流, 让美国、俄罗斯等科技强国为之艳羡。另外, 我国建设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被称之为“天路”的青藏高原铁路;而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正在抓紧建设中, 将在2012年前建成通车。这条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跨时代高速铁路已经显现出它的雄姿。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研制时速500km以上的真空高速列车, 预计10年之后投入运营。未来, 中国的高铁奇迹还将继续带给世界更多的惊叹。

在公路建设方面: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二位, 并将在两到三年内超过美国;我国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三位, 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2010年年底, 中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45万km。东中部地区94%的建制村通沥青 (水泥) 路, 西部地区98%的建制村通公路, 农村客运发展得到进一步推进。中国农村公路的可喜变化对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关键作用, 将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在水利建设方面:60年间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近9万座, 水库总蓄水量近5千亿m3, 目前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千多亿元。我国先后建成了青海龙羊峡大坝、贵州乌江渡大坝、四川二滩大坝等水电工程, 而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 8 5 m, 蓄水高程175m, 水库长600余km, 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kW的水电机组, 现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综上所述, 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其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水平和科技进步程度。

3 土木工程的发展

地球上可以居住、生活和耕种的土地和资源越来越少, 而人口增长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因此, 人类为了争取生存, 未来的土木工程将向五个方向发展。

3.1 向空中延伸

现在人工建筑物最高的为828m的“迪拜塔”。日本拟在东京建造800.7m高的千年塔, 它在距海约1.25英里的大海中, 将工作、休闲、娱乐、商业、购物等融于一体的抗震竖向城市, 可容纳居民5万人。中国拟在上海附近建造的1.6km宽、200m深的人工岛上建造一栋高1250m的仿生大厦, 可容纳居民10万人。沙特王国控股公司已计划投入100亿美元巨资, 在沙特西部红海城市吉达兴建一座超过1600m的“英里塔” (1英里约等于1600m) , 来争夺“世界第一高楼”的美誉。

3.2 向地下发展

1991年在东京召开的城市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了《东方宣言》, 提出了“2 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建造的地下建筑将有效改善城市拥挤, 它具有节能和减少噪声污染等优点。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大规模开发利用浅层地下空间, 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开始研究50m~100m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日本1993年开建的东京新丰州地下变电所, 深达地下70m。目前世界上共修建水电站地下厂房约350座, 最大的为加拿大的格朗德高级水电站。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我国有地铁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深圳、南京、武汉、重庆、长春等, 哈尔滨的地铁正在建设中。

3.3 向海洋拓宽

为了防止机场噪声对城市居民的影响, 也为了节约使用陆地, 2000年, 日本大阪利用18亿立方围海建造的1 0 0 0 m长的关西国际机场试飞成功。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迪拜的七星大酒店也建在海上, 洪都拉斯将建海上城市型游船, 该船将长804.5m, 宽228.6m, 有28层楼高, 船上设有小型喷气式飞机的跑道、医院、旅馆、超市、饭店、理发店和娱乐场等。而我国近些年来在这方面也有成功的经验, 如上海南汇滩和崇明东滩已经围垦成功, 目前在建的黄浦江外滩的拓岸工程, 将为我国近海城市建造人工岛积累科技经验和准备力量。

3.4 向沙漠进军

全世界有30%多的陆地为沙漠, 每年约有600万公顷的耕地被侵蚀, 这将影响上亿人口的生活。因此, 世界的课题应该是怎样将西亚和非洲的沙漠改造成绿洲。改造沙漠首先必须有水, 然后才能绿化和改造沙土。现在利比亚沙漠地区已建成一条大型的输水管道, 并在班加西建成了一座直径1km、深16km的蓄水池用以沙漠灌溉。在缺乏地下水的沙漠地区, 国际上正在研究开发使用沙漠地区太阳能淡化海水的可行方案, 该方案一旦实施, 将会启动近海沙漠地区大规模的建设工程。我国沙漠输水工程试验成功, 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长途沙漠输水工程已全线建成试水, 顺利地引黄河水入沙漠。我国首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2 0 0 3年就已建成通车, 其全长1 3 4 k m。

3.5 向太空迈进

由于近代天文学宇航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登月的成功实现, 人们发现月球上拥有大量的钛铁矿, 在800℃高温下, 钛铁矿与氢化物便合成铁、钛、氧和水气, 由此可以制造出人类生存必需的氧和水。美国政府已决定在月球上建造月球基地, 并通过这个基地进行登陆火星的行动。美籍华裔林铜柱博士1985年发现建造混凝土所需的材料月球上都有, 因此可以在月球上制作钢筋混凝土配件装配空间站。我国的神5、神6、神7的三次载人太空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 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神七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进行太空活动的顺利完成, 对我国建造太空站及后续送航天员上月球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同时为未来在外层空间设立固定太空站奠定了基础。预计21世纪50年代以后, 空间工业化、空间商业化、空间旅游、外层空间人类化等可能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总之, 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保证。随着土木工程的使用材料的发展, 我们将采用污染少、可重复利用的材料, 诸如纤维聚合物等;随着土木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将建造智能化建筑、仿生建筑, 将比当今的普通建筑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 由于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 结构抗震性能的提高已成为结构发展的首要课题, 未来的土木工程要做到不仅可以抗震、抗风, 甚至可以抗暴、抗海啸、防火、防撞、防辐射等。科技的进步, 经济的繁荣必将带给土木工程无限的发展空间。

摘要:本文阐述了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探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并展望了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将给土木工程的初学者指明学习方向。

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摘要:楼宇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城市综合功能的有效途径,更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楼宇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经济运行中也越来越活跃。楼宇经济的主要载体是功能性版区、商业楼和区域性设施,主要是通过吸引企业入驻,来增加收入来源,从而提升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益。本质上属于一种密度高且相对集约、资源共享的经济形态。但是楼宇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政府职能缺失之间的矛盾需引起重视。文章浅谈城市中心楼宇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楼宇经济;政府职能转变;新经济发展

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用地紧张问题日渐凸显,楼宇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也应运而生。楼宇经济的出现,突破了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匮乏的限制,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拓展提供了可能性。

一、楼宇经济的定义和内涵

(一)楼宇经济的定义

楼宇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形式,出现的时间比较短,近几年才被人所熟知,主要特点是具有相对集约性、资源共享性和高密度性。主要的开发主体是功能性版区、商业楼和区域性设施,即通过引进各式各样的企业入驻,来获得收入、带动人员流动,提升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其主要服务对象比较广泛,但大多集中在现代服务业,例如网络公司、金融行业、咨询公司、高科技公司和旅游业等。

(二)楼宇经济的内涵

楼宇经济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的发展格局,突破中心城区面积的局限,给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楼宇经济目前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要的税收来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可以说,楼宇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城市综合功能的有效途径,更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然要求。但到目前为止,关于楼宇经济并无权威定义。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所谓楼宇经济,是适宜在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心城区生存发展,主要发展载体是功能性版区、商业楼和区域性设施,如可通过出租、招商等手段引进各式各样的企业入驻,形成出租、引资、留资、增收等一套完整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增收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新的经济发展形式。根据楼宇经济实际运行状况,商务楼宇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它是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传统工业“渐退式浓缩”的必然产物,但通过商业操作让商务楼宇产生经济效益才是楼宇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本质上看,楼宇经济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向空间借力,从空间维度实现楼宇经济的发展,让有限的土地資源变成了空间的无限可能,把平面土地和空间概念联系起来经营,从而提高了原有土地的使用率和产出率,为城区发展培育了恒久税源,更好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楼宇经济的主要模式

(一)楼宇经济是集约型经济

在当前我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的环境下,楼宇经济通过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进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培育优质持续性税源,逐步成为最具活力的城市经济发展形态,因此也成为各城市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众多城市将楼宇经济作为破解空间制约、促进产业聚集、推动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高起点实施楼宇规划建设,强力推动楼宇经济品质化、高端化、精细化发展,使楼宇经济逐步成为引领城市转型发展、产业优化升级、财政持续增收的强力引擎。例如,重庆渝中区以“长江上游地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和总部经济基地”战略定位与“内陆香港”城市理想为指引,推动区域经济集约、快速发展,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坚持向蓝天要空间、向空间求发展,全力打造楼宇经济发展高地。

2. 楼宇经济是聚集化经济

楼宇经济像一个巨大的磁场,通过楼宇的招商引资,吸引相关的要素在特定的空间集聚。一方面,大批企业集中在一栋商务楼宇中从事各种经济活动,资本、技术、信息、知识、人才等高度聚集;另一方面,众多商务楼宇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功能良好、配套齐全的商圈。与此同时,楼宇经济又把特色楼作为主要卖点进行宣传,也就是引进某一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会带动行业内部的企业或者是其他行业的企业进行入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吸引者角色,从而达到集约和资源贡献的目的,最终形成集约效应。比如现在市场上就已经存在很多大家所熟知的外资楼或者是金融楼等。在山东济南,有一块商务中心区就立足自身的区域优势,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商业楼宇,如山东商会大厦,就吸引了阿里巴巴、微软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入驻。

(二)楼宇经济是集成式经济

由于技术集成和研究方法集成在经济中的出现,集成经济被人们所熟知。集成经济也是一种形式比较新的经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经济运行中的新形式和新潮流。其实楼宇经济的价值不只是企业入驻过程中的租金,在商业楼宇开发建设及周边配套方面都会产生经济效益,可以带动周边一系列商业活动的发展,比如商业、餐饮、娱乐等行业也会借东风迅速发展起来。不仅如此,因为人员和企业的集聚,政府也会加大改变周边环境的决心,提升周边的环境质量,同时也会在地铁、公园的规划设计上予以倾斜,从而实现一个良性循环,在提升周边区域价值的同时实现所谓的集成经济模式。

三、政府在楼宇经济发展中的职能缺位

(一)针对商务楼宇开展公共服务的不足

政府具有四大职能,分别是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针对商务楼宇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恰恰是政府社会职能的缺失,社会职能通常是指具有公共性,无法由市场自发解决,个人或私有组织也不愿意或无力承担,而必须由政府来承担的一些职能。自1994年分税改革以后,中央财政收入稳步快速增长,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则相对缓慢。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地方政府以经济为先的发展理念及职能转变不彻底等原因,导致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普遍存在总量不足,效率低下,质量不高,辐射作用自然影响到商务楼宇开展,具体表现为:一是配套基建服务滞后。商务楼宇往往聚集在市区繁华之地,是金融聚集区,这其中的一大劣势就是配套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办公要求。由于市中区寸土寸金,停车场问题、物业协调问题日益暴露,解决问题进程缓慢。如果基建服务缺失问题无法被有效解决,那么商务楼宇可能会成为空中楼阁。二是楼宇入驻企业行政成本高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规划,对于早准备入驻商务中心区的企业,早日落户应为水到渠成一事,但是种种手续繁杂大大减缓了落户的进程,无形之中拖缓了企业规划,也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三是人才服务不力,人才对于每个行业来说是不可或缺、不可多得的,未来推动商务中心区的发展方面一定也离不开高端人才的驱动,然而,目前大部分市中心区对于人才的扶持政策和服务还很不到位,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亟待完善。公益活动的缺失未能填补年轻员工心中的空缺,楼宇内不同企业之间也便缺乏了交流,少了合作机会。

(二)开展企业服务不够规范

楼宇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虽然政府在服务企业的力度、深度和程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与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要求相比,还需要有进一步的改进。政府对楼宇经济发展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走访楼宇经济企业的次数不多,还未对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达到真正了解,更不用提切实解决其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三)服务方式缺乏创新

政府服务方式单一。以崇安区出台的楼宇经济发展政策文件为例,对高端人才和对楼宇业主提供的奖励都包含在税收奖励内,且无统一和具体的标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缓解一时,长久下去便会出现问题,也无法很好的让人才留下来。

(四)政府机构间的协调问题

楼宇经济虽然已纳入政府的扶持内容中,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有很多不顺畅的地方,政府管理存在不顺和职能分散的现象,这就导致推动楼宇经济发展缺乏一个统一的、方向一致的动力。不同板块交由不同局管理,缺乏一个统一的统筹调控机制。

(五)政府的扶持政策的不够完善

一是楼宇经济相关配套政策缺乏操作性,虽然政府针对商务楼宇已出台相关政策,但可以实际解决问题的成分占比较少,整体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更偏向大概化,也没有列出按照时间节点的阶段性目标。这就使得商务中心区的发展没有可参考的具体标准。二是配套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市中心区域与周边开发区相比,政府的扶持力度会有较大的差距,没有更多的优惠和扶持条件;另一个角度来看,政府对于市中心区域的扶持力度只停留在对招标的企业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而对于地位更加重要的中间商和楼宇物业并不能提供政策的扶持和帮助,也并未为其制定特设奖励,这就导致企业另觅他乡,大量优质资源流失。三是扶持政策连续性不足,一个企业在进行投资时,既希望可以减少成本增加利润,也希望政策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而由于领导层的意见不一致,以及随着领导层的更新换代,不同思路涌现,扶持政策随之改变,延续性和稳定性何谈。

四、城市中心楼宇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建议

(一)增强捕捉和对接企业需求的能力

政府应科学全面地制定楼宇经济发展长期规划。为其提供一个具象化标准,削减入驻程序的繁杂性,时时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

(二)规范政府部门回应企业需求的流程

尽可能的考虑到楼宇和企业的需要,并进行针对性的服务和帮助,只有用自己的服务和理念,才能真正的留下企业,留下推动经济发展的人才。如前文所提到的住房问题、公益活动缺失问题。

(三)提高政府解决企业困难的效率

政府应该建立统一的统筹推进机制,有指导性的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楼宇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财政税收奖励政策的扶持,更离不开政府的精心服务。

(四)组织楼宇业主方及社会力量服务楼宇

采取多元合作模式,充分整合政府部门、开发商、楼宇企業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楼宇经济发展。可以以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为日常协调部门,以所属街道为具体推进单位,也可以设立专门的楼宇办,落实专人负责,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五)完善城市楼宇经济的政策支持

扶持政策要精准有效,争取做到“一楼一策”,以鼓励、扶持、服务、指导楼宇经济发展。

(六)加强楼宇和楼宇内企业管理,构建管理平台

针对楼宇本身也可以设置奖励政策,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整体协调、联动发展的楼宇集群。在此基础上,政府将重点放在行业的龙头企业上,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吸引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入驻,提升楼宇经济的活力。

五、结语

在楼宇经济发展过程中,本文认为,政府应该扮演好“四种角色”,即发展环境的营造者、战略规划的制定者、资源要素的统筹者和配套服务的供应者。希望本文对楼宇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转变起到一定的参考。

(作者单位:无锡市梁溪区北塘工贸资产管理处)

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发展模式采取的是粗放式,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农业经济也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适应社会的需求, 发展模式由粗放式转为集约式, 生态农业逐渐成为了社会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话题。为了避免资源浪费, 提高生产效率, 创新生产模式, 加强人才管理, 本文以生态农业为研究的视角, 分析生态农业的特点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2 生态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在保存传统稳定性基础上比较开放的农业发展模式, 打破了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局限, 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过渡的过程中, 将农业本身潜在的能量充分的挖掘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为: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资源以及其他性质的农业资源的使用价值, 将其优势整合, 既提升传统的稳定性, 又提升了开放性, 而且生态农业严格的遵循了自然规律, 是对土地、空间、技术、生物、信息等的合理优化及利用, 能够有效的将农业与其他产业有机的整合, 促进最大效益的获取。而且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同时, 往往需要对新技术、新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而且在能源的使用上, 尽可能的选用太阳能、生物能源, 降低环境污染, 使得农业生产保持良性循环。

3 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成果受限制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 主要是依靠劳动力以及土地资源进行建设投入, 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加以重视, 农业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 发展受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 在农业方面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手段提升农业的收益, 对农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农业技术受到一定的限制, 导致创新的脚步与农业的实际发展严重不符, 在科研投入力度小, 难以产生高效的生态农业效果。

3.2 政策落实不到位

生态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虽然我国的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 但是在生态农业的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完善, 且流于形式, 没有真正的得到支持。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约束性, 传统的生产模式效率低下, 资源分配不合理, 对农业的增长有一定的阻碍。除此之外, 目前我国的农民知识文化水平依旧偏低, 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较差, 对生态农业的认知不深, 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脱离不开传统方式, 难以落实相关优秀的政策, 最终阻碍农业经济发展, 且难以全面的推行生态农业。

3.3 人才流失严重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 需要有人才作为依靠, 但是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农业方面的人才匮乏, 农业在发展阶段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很多的优秀人才都流向了城市, 造成农业素质人才的流失率比较严重, 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缺乏专业人才且农业高素质人才的流失率比较严重这无疑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困扰。另外, 由于农村教育比较落后且教育资源比较有限 (包括教育设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 , 其教育体系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长期下来, 农村人力资本的累积效果比较差, 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4 生态农业视角下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

4.1 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加强对生态农业的宣传, 让更多的人知道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 让人们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能够对环境进行一定的保护, 在农业生产的活动汇总, 根据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合理的制定生态农业的发展结构, 并在实行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调整, 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以环境的承受力为载体, 构建土地资源的开发管理机制, 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 使其形成一个良好互动的依存关系, 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 就是能够保证生态农业的稳定性与开放性, 方便对农业进行合理的分配, 在此基础上, 全面的推行生态农业,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质量, 保持农业经济活力, 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 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生态农业在农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优势, 近年来, 随着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 在农村进行扎根建设, 农村的经济结构更加的顺畅, 环保产业的发展充带动了农村的辩护啊, 与外界的生态环境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使得各种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农业经济活动过程中,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优化农业的经济结构, 开发环保产品, 提升农业产品的价值。同时探索旅游产业, 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的道路更加的多元化。

4.3 注重人才培养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将生态农业放在社会服务体系之中。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 在农业专家与政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出台相关的政策优惠, 支持生态农业的产品销售以及出口, 保证生态农业的市场, 全面开拓集约型的发展模式, 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全面推行生态农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对生态农业的产品质量需要进行保证, 开拓生态农业的营销范围, 并对农业结构进行优化, 完善监督体系, 大量的实践表明, 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上述的分析也能证明这一点。生态农业目前积未来是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充分体现出了农业的改革决心, 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长期以来,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 可持续发展观逐渐的渗透在各个领域, 农业经济发展也不例外, 基于此, 本文以生态农业为研究视角, 积极的探索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旨在为农业经济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李丽.制度创新视角下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16 (06) .

上一篇:如何做好一名辅警范文下一篇:防震知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