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保开发管理论文范文

2023-12-09

农业环保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最具活力的因素,在产业兴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有农业农村产业现代化的远大目标,同时也要保基本、抓重点,守好中国人民粮食安全的底线;在此基础上,着力解决当前农业农村产业品质不高、效益不佳、产品市场不广且不畅等主要问题。为此,要围绕着建体系、提品质、融通城乡市场的要求,根据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的阶段性,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产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战略基础上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1]。乡村振兴离不开对传统农业的改造,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武装农业产业,提升农业的品质,在农业的基础上拓展第二、第三产业,全面建设农业兴、产业兴的现代化农村。而全方位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一直存在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1)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农村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资源极其有限;2)农业的基础设施、发展空间、福利待遇普遍不如城镇地区,对人才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农村地区人力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着农业农村的发展,也成为掣肘新农村建设、阻碍乡村振兴的重大问题。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解决农村人力资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3]。现如今,各地已经认识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出台了许多政策支持农业人才培养,但是如何更准确地把握农村人力资源開发的方向,让更多人才来农村、扎根农村,全面解决农业发展的产业问题、产品问题、市场问题,仍是需要继续思考的重点。

1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1.1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国地域辽阔,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的耕地、林地、草地和淡水资源都非常少,农业资源相对短缺。此外,我国很多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传统落后,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带来产业发展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其他问题。因此,我国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引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走集约发展的路径。科技离不开人才,只有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才能真正打破制约农业现代化的瓶颈。

1.2 保障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化需求

农村人力资源是对农村人口资源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包括劳动技能是否熟练、农业知识储备是否丰富、相关技能掌握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等多方面指标。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系统的“人力资本论”学说,认为人力资源即是一种资本,影响农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已经从客观的土地总量、资本投入转变为劳动者的理论水平、技术能力、操作经验等因素。人力资源开发对于经济持续增长可以产生更加强劲深远的影响力,因此想要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不断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1.3 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必然选择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开始出现较多富余劳动力,如何高效转化这些富余劳动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农民不经过任何技能培训进行职业转型的难度较大,即使从事其他行业也往往以体力劳动为主,经济收入非常有限。近些年,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时会出现“用工荒”,其实并不是市场没有劳动力,而是劳动力技能无法匹配市场需求的“技能荒”,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转型较快,导致务工农民劳动力水平跟不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转型升级。因此,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转化富余劳动力能推动城乡一体化协同高效发展。

2 开发路径分析

2.1 以目标为导向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产业兴才能农业兴,乡村振兴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形成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集群,以此带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新农村一定是有产业、有经济基础的农村,也一定要拥有一支有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农民人才队伍。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需要补上产业建设的短板不足,坚实人力资源开发的薄弱环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其直接决定农业产业能否与其他产业齐头并进,并在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4]。基于此,农村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与方案拟定,要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导向,而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也不同于以往的人力资源开发,对是否能带动农业农村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人力资源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有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坚定决心,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股中坚力量。

2.2 突出重点,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耕地是确保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排在世界126位以后,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2。中国用世界1/10的耕地养活了1/5的人口,这不得不说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但也意味着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仍然是保障粮食产量,实现基础农产品自给自足。因此,现代化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基础仍然在于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着力突破蔬菜、粮食、水果、畜禽等基本产品的技术难关,打造一支专业化、技能化、现代化的农民队伍,解决好国人的吃穿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推动产业建设。

我国地域辽阔,农村地区占国土总面积比例超过90%,农村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无限的发展空间。不同地区要充分利用自身农业资源禀赋,发扬地域和农业特色,针对性选择重点农业产业,如内蒙地区的肉蛋奶产品,华南地区的园艺产品和果蔬产品,东北地区粮肉海鲜产品,华北地区的粮油蔬菜产品等[5]。充分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培养各地区的产业领头军。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农业农村发展首先关注的必然是基本农产品的产出,然后才能做到各种农业产业百花齐发、各路农业人才百家争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2.3 打造农业产业品牌,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开发和挖掘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和兴旺农业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条件。1)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人力资源开发,电商产业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结合互联网,以直播带货等形式做好农村电商人力资源的开发,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喜好,打破农产品和市场的壁垒。2)农业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做好产业品牌,打造有价值、有品质的农业产品,其产生的效益并不会比工业产业价值低。在农业的基础上开发第二、第三产业,即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物流及销售等各个环节下工夫,再辐射至餐饮、旅游等领域[6]。让产业扎根农村、滋养农村,就需要做好各类人力资源的开发,确保持续不断地培养不同领域的人才。3)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符合乡村振兴的目标和农业产业品牌打造的方向,遵循其基本规律,让人才和科技改变农村的面貌[7]。

农业产业想要形成品牌,产生市场影响力,带动经济发展,其品质必须提升。我国历史上长期处在粮食短缺的状态,农业产品品质的发展一直较为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除了依赖土地“靠天吃饭”外,还有了外出打工、自营买卖等其他提高家庭收入的途径[8]。此外,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其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市场化、品牌化,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研发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管理型人才,让“农民科学家”带动乡村实现振兴。

2.4 把握市场走向,助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市场的发展一直较为滞后,与城市市场还没有无缝衔接,需及时捕捉市场需求,避免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现象出现。造成市场走向把握不准确的原因,在于我国城乡市场总量庞大,市场信息反馈不够全面、时效性低,销售渠道不畅通,供需双方匹配度有待提高,同时农村缺乏专业的营销队伍,容易错过农产品的最佳销售时机。此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不仅仅是懂农业、懂农村的人才,还需要懂市场、懂消费者的专业队伍,只有依赖这样一支能够融通城乡的人才队伍,才能解决产品与市场不匹配的问题[9]。现如今,国内外经济发展压力较大,许多外出务工农民出现了“返乡潮”,这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失为一个有利机遇。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时代的技术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和新技术学习,结合返乡农民既熟悉乡村又熟悉城市的特点,帮助其转身成为既懂农村又懂城市的专业人才,运用电子商务平台、直播带货、互联网等各种交易新形式打破城乡市场壁垒,为农村产业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10]。

2.5 基于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凋零,农业农村现代化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做好乡村振兴,首先要客观认识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现状,在此基础上拟定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和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要经过3个阶段,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和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这3个阶段,是乡村振兴由取得阶段性成果,到取得决定性进展,再到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前一个阶段都构成后阶段的发展基础,后一个阶段都对前阶段有质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也要紧密结合乡村振兴的不同阶段目标,根据各个阶段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搞资源浪费,稳步推动每一个阶段目标的达成。

3 结语

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更好發展。因此,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以目标为导向,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把握市场,以农村发展实际为出发点,让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相辅相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双重增长点,并最终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3).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1).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09-27(1).

[4] 彭军,杜漪,蔡文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基于中西部6省市10县(区)的调查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34-37.

[5] 刘李欣.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内蒙古农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1.

[6] 周海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湖南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7] 王杰,舒永久,郭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地区村干部队伍建设研究[J].新西部,2010(6):10.

[8] 蔡坚,朱蔚青.非正规就业与农民劳动力非农就业[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87-88.

[9] 尹烨辉.促进农民劳动力与资本和谐结合的对策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9-92.

[10] 李和平.办好农村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N].人民政协报,2021-01-06(10).

(责任编辑:赵中正)

农业环保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经济

1 农业综合开发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1.1 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时,一般要充分考虑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优势农产品的要求,对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农产品项目,要加大扶持力度;要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培育优势农产品,努力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稳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竟争力。因此,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体现了政府的导向,在资金上给予了财政扶持,使项目区的农民和干部开拓了思路,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了农民收入的来源渠道。

1.2 投资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综合开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通过统筹规划,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支持退耕还林还草,开展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

1.3 投资能源生态项目建设,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

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遏制生态恶化趋势,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近些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对能源生态项目的投资,对于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 对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建议

农业综合开发具有丰富的内涵,建设目标和内容都是多元化的,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随农业发展阶段变化和形势需要而有所调整。从十六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中关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论述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已经进入到对农业实施保护政策的阶段。在新的农业发展阶段,我们应该适时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尤其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2.1 进一步拓展开发领域,深化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

农业综合开发必须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进入新的农业发展阶段后,要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注意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要把整个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在进行土地治理项目的同时也要注意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考虑农业生产设施与农村生活设施的建设问题;将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文化、技术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

2.2 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

目前农业综合开发实行的是“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发展”的投入政策。但从实际情况看,各地对财政投入特别是对中央财政投入的依赖性较大。面对巨大的农业开发任务和新农村发展要求,仅靠国家财政投入是不够的,必须调动地方、企业、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尤其是在进行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作用,形成高效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体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探索商业性开发、股份制合作开发、BOT等不同投融资方式,以更好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3 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农民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的主人翁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尊重农民群众的权利,确保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要求,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为形成良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奠定基础。产业化项目必须是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做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农民利益统筹兼顾。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引导和发挥农民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活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效率,也将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的民主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农业环保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保护、支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十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根本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大作用。农业综合开发已经具备了政府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条件,但从现实来看,农业综合开发还难以完全承担起这一重任。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问题;根源

文献标识码:B

农业环保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农业生态旅游与开发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发展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并提供游客围绕农产品采摘、加工等广泛参与和体验的新型旅游。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发展中国农业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深化与拓宽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更大的满足旅游者的求新、求异旅游需求而且有利于振兴农村经济。

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其根本保障在于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在政府部门、旅游经营者、游客和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当地农民之间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国内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内部整合机制。农业生态旅游目前仍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浅层次开发、各自为阵、分散经营状态,尚未建立内部整合机制。对于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及整体营销宣传等公益活动,大多数农户认为不能得到短期经济效益,不愿投资共建,往往各自为政,自行建设,造成资金浪费和资源重复,阻碍了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缺乏合理规划与管理。对于分散型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区,一堵堵围墙、一道道篱笆已成为农业观光旅游的一大障碍。对于集中开发的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城市化、商业化和人工化等“三化”现象严重,建筑物密度大、无特色,与周围的乡土环境不协调,与城市环境反差不大,游客缺乏乡土环境体验的真实感受。

(三)缺乏健全的旅游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不管是分散型农业生态旅游区,还是集中型的农业生态旅游区,农业、国土、水利、工商、税务、规划等多个部门都能插手管理,存在旅游管理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管理重复、政出多门等诸多问题。同时,由于缺乏具有权威性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旅游管理力度不能深入,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机构有时也会因级别低、管理权有限而无法解决。

(四)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旅游开发经营中由于缺乏生态意识,重基础设施建设,轻生态环境营造,往往一开发便造成环境的破坏。因此,农业生态旅游始终不同程度存在脏、乱、差现象,加上缺乏规范化管理,旅游从业人员未经系统的专业培训,服务人员服务水平低,饮食卫生难以保证,整体接待水平低下。

(五)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有关农业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很健全,比如对于发展“农家乐”形式的农业观光旅游,现有的法律法规显得条款粗、规定不到位且不易操作。

二、国内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目标与管理理念

(一)旅游管理目标。应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旅游综合管理体制,为游客提供真实的旅游体验,实现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现代化和标准化,推动农业生态旅游区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管理理念

1、生态管理理念:农业生态旅游吸引游客的最大特色应在于“生态”二字,因此在旅游管理中要努力营造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要把管理体系中的各种要素看作是具有生态性的个体,各种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2、全面质量理念:农业生态旅游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旅游管理的好坏体现在方方面面,因此农业生态旅游区的所有旅游从业人员都应有全面质量的理念,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纳入到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去。

3、服务至上理念:农业生态旅游的旅游产品尽管是以农业生态体验为主,但其核心内容仍然是服务,因此其服务过程中的管理尤显重要,这就要求在日常管理中要培育“游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进行旅游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三、国内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难点与重点

(一)旅游管理难点

1、管理对象复杂。既包括旅游管理人员和旅游服务人员,又包括游客和当地农民,特别对农业生态旅游区中由农民转化过来的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一大难点。

2、管理范围广。有的没有明显的地域界限,涉及旅游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休闲娱乐、餐饮与住宿等各个方面。

(二)旅游管理重点。农业生态旅游的最大卖点应在“生态”上,因此,其旅游管理应在“生态”上做文章,管理范围应先重点放在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园区内,注重旅游市场秩序、旅游公共安全、旅游环境卫生和旅游环境保护的管理。

四、国内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农业生态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农业生态旅游区一般涉及多个行政村(镇),管理工作强度大,应将一般管理权统一集中到一个管理机构,从而有利于整顿开发秩序、规范开发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因此宜建立农业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对农业生态旅游区进行直接管理,并能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当然所设立的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还要接受上一级旅游管理部门(旅游局)的领导。

农业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应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成员游、农业、林业、水利、文物、文化、宗教、环保、工商、税务、交通、建设、物价、财政、招商等部门负责人。对农业生态旅游区来说,该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就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方针政策、重大项目、重要旅游活动等进行研究和决策,并协调好旅游与其他产业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该机构是一个非常设机构,主要通过举行定期或不定期会议的形式开展工作。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如旅游局)应建立健全办公室、规划统计科、饭店餐饮科、财务科、人事教育科等职能科室。

(二)实施“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战略,共同推动农业生态旅游区内的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系统上程,必须实施“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战略,实现旅游向科学有序的规模化方向发展。因此,农业生态旅游管委会必须做好总体规划与开发模式研究,要把对各项建设项日的环境影响评价放在首位,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旅游环境监控,包括对旅游环境状况监测、旅游环境容量控制以及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保证农业生态旅游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实施环境治理工作,尽快改变目前传统农业生态旅游所造成的旅游资源耗损与环境恶化状况,对农业生态旅游区环境的污染源进行整治,营造良好的旅游大环境;三是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和生物防治法,大力提倡使用农家有机肥料和高效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

(三)健全旅游法律法规体系

1、制定并不断完善和农业生态旅游区相配套的系列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一是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清理不适应的旅游法规,废止或修改过时或与事实不符的法规。二是针对农业生态旅游区的旅游开发,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法规体系,完善实施管理细则,加强市场引导,强化服务意识,全面落实行业管理规范。在明确管理责任的前提下,旅游管理部门必须切实履行管理职能,对旅游开发项目的立项、建设和经营进行全程监管,保证其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同时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对从事旅游开发和经营合作的企业或个人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落实旅游行业管理规范,确保产品与服务质量,塑造良好的旅游市场形象。三是协调与其他法律部门包括涉及游客权益较多的民法、商法的内容。

2、制定符合农业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政策。作为法律法规的补充,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内容,如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结构政策、组织政策等;二是特殊内容,如农业生态旅游市场开发政策、旅游产品政策和旅游技术政策等;三是保障内容,即上述各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应的手段和保障体系,如实施保障体系、旅游体制保障体系等。

(四)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走社会化服务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和推动。特别是在当前农民市场意识还不够强、承担风险能力较弱、从业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要加快发展步伐,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优惠、资金上给予支持、技术上给予扶持。尤其是在高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宣传上,需要政府扶持,以形成规模特色,提高农民的市场风险承担能力。开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要求农民经营向区域规模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必须走社会化的服务道路,使分散经营的众多农户,逐步纳入区域化、专业化经营的轨道,形成产业化格局,获得较好的群体效益。具体做法:可根据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的要求,由农业生态旅游管委会统一领导,建立“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协会”这样的组织,负责协调关系、市场营销等服务,基本形成事事有人抓、户户有人管的分级服务网络。

(五)成立农村旅游经济自律组织——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协会。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协会应是以农业生态旅游区内的经营业主、旅游接待农户为主要会员的非赢利性社会组织。其主要作用是代表和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和会员的合法权益,在政府与会员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对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形成有益补充,发挥其灵活高效的作用。

农业环保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截止2007年底,保定市农业开发累计投入15.75亿元,其中财政资金7.96亿元,共完成土地治理434.91万亩,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400万亩,扶持产业化龙头项目75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使广大项目区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保定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绿色生态工程,为红色旅游添新景

近年来,保定市按照省农开办抓重点、抓示范的工作要求,制定并实施了以环京县市优势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的开发战略,集中精力,重点倾斜,全力打造开发精品,塑造样板工程和示范项目,如徐水、清苑、涿州、易县农业开发项目区。

左金利、徐宏杰是易县北独乐村的普通村民,2年间两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左金利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徐宏杰则靠打工维持生计,而现在他们的生活却是相当的富足。左金利有了一个占地2亩的反季李子大棚,并在其承包的荒山上散养了500只柴鸡,每年的收入达六万元;徐宏杰则在自家承包的山上打起了生态采摘的招牌,两年间,徐宏杰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几亩果园采摘收入平均在2.5万元以上。

在易县北独乐村,像左金利、徐宏杰这样的村民随处可见。这些普通村民的生活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是北独乐村在5年前成为了易县农业开发的项目区,而左金利和徐宏杰承包的荒山就是易县农业开发的生态工程。

易县是山区大县,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山场面积大,旅游资源丰富,大家耳熟能详的“狼牙山”就是易县著名的旅游景区。这无疑是易县的一大优势。实施生态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强县、建设京津后花园为易县的立县之本。正因如此,围绕旅游景区搞生态开发,大力发展林果业,无疑是符合县情、顺应民意又潜力巨大的做法。

于是,自2003年开始,易县农开办在红色景区狼牙山下的北独乐乡、狼牙山镇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共投资1650万元,开发治理荒山2.75万亩,打造6个园区,建成了“七大精品示范工程”。项目涉及5个乡镇,12个行政村,项目完成机电井工程44眼,防渗渠工程25公里,铺设管道138.37公里,建二级扬水站22座,建山顶蓄水池65座,建积雨水窖23座,架设变压器19台,架设输变电线路16.2公里,建设堤坝1200米,新开环山农路35公里,平整山地1.55万亩,营造生态林、经济林67.1万株。

数字看起来是枯燥的,然而当我们身临其境,来到易县农业开发项目区,曾经的荒山如今郁郁葱葱、花果飘香,平整宽阔的水泥路蜿蜒到山顶。一条条输水管道、一个个出水口、一座座修建在山顶的蓄水池,眼前的工程让我们由衷地感到震撼。走在项目区里,每个百姓都认识陪同的易县农开办的工作人员,而且极其亲切热情,给我们摘新鲜的桃子,邀请去家里作客。当我们的摄影记者因为拍照不小心踩了地里的花生苗时,村民们都笑着说:“没关系,别人踩不行,拍宣传农业开发的照片怎么踩也没关系!”尽管只是这样普通的一件小事,却折射出农业开发在百姓的心中是多么受欢迎。农开办的工作人员,在施工期间,没休过一天假,常年吃住在项目区,项目区的百姓早把他们当成了亲人。在采访中我们不断听到很多感人的故事。风风雨雨,岁岁年年,正是在这些农业开发人的无私付出下,才有了今天造福万代的“民心工程”。

5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的努力有了最直观的回报。农业开发的各项工程将12个行政村和2.75万亩浅山丘陵有机地连在一起。几大绿色生态旅游园区相辅相连,当地的旅游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大幅度提升。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近5年内人均增收提高20%,5年后果树进入盛果期,项目区人均收入较开发前翻一番。而且,开发后硬化路纵穿“四大园区”,果品市场应运而生,项目区先后建成了5个果品集散市场,十几家网络营销商,果品销往全国各地,市场价格较开发前翻了一番。治理后的项目区,恰似一个万亩绿色大盆景,成为了生态旅游景点,与狼牙山相互呼应,一“红”一“绿”,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每年5月份开始,狼牙山游人不断,采摘园春意盎然,游完狼牙山,再采摘新鲜果、品尝农家饭,农业开发为项目区的村民搭起了发家致富的平台。仅狼牙山脚下石家统村每年接待外地游客就近万人次,农家院收入加上采摘收入共几十万元,农民平均增收300元。

一个民营老板的雄心

在全面改善生产条件基础上,保定市农业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扶龙头、建基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2007年,在省政府认定的保定市2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有14家是农业开发扶持的。涌现出博通饼业有限公司、保定六合食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名优特企业和品牌,农业综合开发正在成为保定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在农业开发的光芒还没有眷顾到保定六合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武国庆时,他还只是一个生意上原地踏步,思路上有些保守的生产方便面的普通老板。不做宣传、不想贷款,因为缺乏资金和技术作为支撑,只能靠自身的力量,脚踏实地地向前迈进。步子很稳,但也很慢。那时在武国庆的头脑中,企业的前景是模糊的,他并没有看到更远的未来。

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通过两年来与农业开发的座谈沟通,尤其是六合食品公司2007年12000吨非油炸方便面加工扩建项目竣工后,企业的未来在武国庆的眼前一下子清晰起来。他说,一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他打开了思路,因为有了农业开发的指导,企业的发展更加健康规范,他本人也变得“进取”了。就好像是一辆开足了马力的汽车,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还有就是有了农开资金的注入,厂区扩建了,设备更新了,技术改进了,他的企业今非昔比,已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六合公司在农开资金的扶持下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动了周围百姓的增收致富。公司有3万多亩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了小麦收购协议,既保证了农户的利益,又保证了原料的供应。六合公司收购的小麦比市场价每斤高3分钱左右,可使农民每亩地增收30元。而且,还解决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六合公司打工的农民每个月能拿到1200元的工资,这在当地是不少的收入。

武国庆说:“在农业开发的支持和启发下,我的雄心可比以前大多了!”六合公司今年准备建设一个面粉加工生产车间,还准备和保定老字号“槐茂酱菜”合作,做“槐茂”的分公司来生产面酱,从而带动更多的百姓发家致富。

武国庆给六和公司的方便面取名“康福龙”,他给我们解释这个品牌是“健康福寿中国龙”的意思。我们问他,这个名字是不是包含着想一举超过“康师傅”、“福满多”、”华龙”的雄心,他自信而会心地笑了。

从原地踏步到跨越式发展,从一个普通的老板到有雄心有责任的民营企业家。武国庆的故事让我们确信,公共财政的阳光会照耀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们感受到温暖。

编辑/王智丽

农业环保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农业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

1.1土地污染严重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产生土壤沉积物、重金属、农药和病菌等污染物质。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脚步的加快, 人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越来越多地使用农用化学品, 特别是化肥的使用, 已经远远超过了土地的吸收能力。另外, 由于农业监管不当, 农业环保意识的缺乏导致不少人在使用化肥, 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时忽视合理用量, 残留的农用化学品严重地污染了农业种植环境。

1.2水源污染

根据美国持续多年对环境监测的结果显示, 农业污染一直是地表水体污染的主要源头。农业的污染主要为农业废弃物, 主要包括废旧农用化学品包装, 农作物秸秆、水产养殖业及禽畜养殖业等物质, 这些废弃物随意排放、弃置以及燃烧都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例如,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随意抛弃的农用化学用品的包装会对水源造成直接污染;因现代农村集约化和零散性禽畜养殖数量多, 分布地点分散, 规模小, 管理措施不到位, 大量没有经过处理的禽畜粪便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 造成水库、湖泊以及江河过于营养化, 污染了水质环境。

1.3空气污染

农业生产过程中, 农作物秸秆的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作物秸秆都是通过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 这对当地的气候产生了严重影响, 并直接导致大气环境受到污染。

1.4污水和生活垃圾

农村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农村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是农业环境污染的又一重要来源。居民大量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垃圾, 因为监管的不到位和处置的不及时, 对农业环境的伤害也较为严重。

1.5乡镇企业污染、破坏农田

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乡镇企业对农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方面, 随着厂房的扩建, 部分农田被占用, 原本良好的种植条件以及农用水系遭到破坏;另一方面, 由于农村地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引进化工、冶炼、混凝土等重污染企业, 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 设备和工艺技术落后, 治污能力差, 导致农业环境的污染源增多。

1.6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化肥、农药和地膜的使用对植物的病虫害的防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人们往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盲目, 超量地使用这些农用化学品, 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 也消灭了有助于作物生长的生物和微生物, 造成农田有机物比例失衡, 使农业生产失去了保障。

2解决现代农业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

2.1改良土质

对已经被污染的土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让其可以重新种植作物。一般情况下, 居民聚集地区附近以及工厂周围的农业用地均可采用此方法来改良土质, 使田地得以再次利用。

2.2环保型农药、农膜以及化肥的开发和生产

随着农业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以及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的需要, 环保型的农药、农膜及化肥产品日益受到欢迎。如可降解农膜、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等环保农业化学产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也成为了环保产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2.3提高禽畜粪便的综合治理技术

包括对禽畜排泄物污染的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及相关配套设备的开发与生产。同时, 可以将禽畜养殖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开发利用。另外, 实行土壤改良, 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管理, 配合水源转换的方式对被污染的土地进行改良。此外, 通过调查掌握农业水体资源的情况, 建造污水处理系统, 使农业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2.4绿色种植

各地方需要结合各自情况, 不断探索适合农业发展的形式并尽可能地将自然生态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 推行绿色种植, 利用生物防虫和物理防虫等手段来防治害虫。提倡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生物科学技术应用的推广, 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5资源再利用

农作物秸秆和动物粪便可以通过处理变成肥料或者开发其他用途。资源再利用不只是单纯地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贡献, 而是积极探索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的有效手段, 从而使农业生产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举两得。

2.6规范农村用地

加强对乡镇企业的规范以及农业用地的管理法规, 对造成区域性农业环境破坏等行为应作相应的规定。

2.7政府要支持农业环保的发展

首先, 适当地对专业农户进行补贴和生产补助, 以便更大程度地区分兼职农户和专业农户, 推动兼职农户将土地转让或出租给专业户使土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其次, 要重视农业环保面临的问题, 组建相关的职能机构探索科学有效的环保措施。最后, 通过建立符合村民利益需求的政策激励机制, 保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项目及新型的农业科技应用在农村得到良好的推广和应用。

3结语

农业环保产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农业污染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 其不仅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张, 还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污染的防控将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要面临的最重要的议题。因此, 对农业环保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同时, 要求人们增强农业环保意识, 保证农业生态环境高效、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 对生存环境的优化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目前, 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着重点主要是放在工业污染及城市综合环境的规划上面, 忽略了当今日趋突出的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问题, 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产业与农业环保产业既相互制约, 又相互促进和相互依托,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 农业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了阻碍我国农业生产以及农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瓶颈, 所以, 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与优化, 迫在眉睫。

上一篇:电子商务诚信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3S技术林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