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PAD小学科学论文范文

2023-10-29

探究式PAD小学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素质教育已经深入国民心中,其教学理念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时,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究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基于此,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大意义,多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

【关键词】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 教学运用

科学探究即学生用来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思想、理解科学家如何研究自然界的各种活动[1]。目前,我国的小学科学教学提倡采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应用到小学科学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运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用科学探究架起知识和学生理解之间的桥梁,确保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树立科学探究观念,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1.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应用小学科学教学,科学探究教学法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那么教师再好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发挥实效,更不用提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了。小学科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发现教学生活实例,亲近教学自然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例如,在开展《遗传与变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生活常见的动物——猫,来开展教学。教师在PPT教学课件上,展示一窝小猫,猫妈妈是白色的,五只小猫中两只是白色的,剩下的三只都是橘黄色的花猫,那么猫爸爸是什么颜色?通过小猫的颜色,依据动物的遗传规律,推断出猫爸爸应该是橘黄色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适当的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遗传与变异》教学时,也可以采用实地参观动物园中老虎一家、豹子一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加深学生对“遗传”知识的理解。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小学科学教学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大胆的质疑,帮助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小学生年龄小,见识不足,他们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有疑问,同时,在学习中,学生也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培养提供思想基础。

笔者在教学中就遇到这种情况,笔者在教授学生“生物伙伴是如何相互合作的?”知识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实际生活的观察:哪些昆虫可以帮助传播花粉。学生一般都会得出蝴蝶、蜜蜂的答案,但是笔者的一个学生在观察中得出苍蝇也会帮助传播花粉。课堂教学时,学生听到他的观察结果,哄堂大笑。笔者立即打断教学过程,鼓励该学生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让其它学生思考“苍蝇”真的能帮助花粉传播吗?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笔者引入了一小节教学视频,里面包含蝶类、蜂类、蛾类、蝇类等昆虫传播花粉的过程,学生认识到“蝇类”确实可以帮助花粉传播。这位学生受到笔者的鼓励,在以后的教学中,观察事物就更仔细、认真,其他同学受到他的激励,也更喜欢从多方面观察事物。

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法的重要目标,教师在回答学生质疑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

3.借助有效的實验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又一重大内容,教师借助有效的教学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的途径,制定问题解决的计划,实验问题解决的方法,得出问题的结果的整个过程,就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再也没有比实验更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养成的教学内容了。

例如,在开展“水滴里的生物”一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实验:将收集好的一些实验用水放置在课桌上,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些水滴里有没有其他东西呢?学生看着干净的水,一般都会认为什么都没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设计教学假设——水滴里是没有生物存在的。根据这一假设,教师设计如下实验环节:“我们肉眼观察到水滴里是没有生物的,通过前面的教学我们知道肉眼观察是有局限的,今天我们就借用科学的手段——显微镜来观察水滴里的世界吧。”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水滴里有很多微生物,学生在教学实验中得出与假设不符的教学结果——水滴里有生物存在。在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断得到强化。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教学法的最好土壤。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的趣味性、实践性,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养成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成长发展。

总而言之,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的比较广泛,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科学教师在运用科学探究法的时候,一定要借助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借助有效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进而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明辉.科学探究的内涵及其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教育科学研究.2011.07:59.

探究式PAD小学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尚未成熟,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优秀的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做到学以致用。要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能力,教师要改变以往老式的科学教学模式与理念,把科学课堂教学的主导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平台,师生之间共同构建轻松、高效的科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探究能力;方法

教师不能够只把小学科学这门学科作为一项教学活动,而是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学科素养,例如,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小学学科中所隐含的知识信息。教师要善于去创新科学课堂教学方式,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模式等,引导学生自主的动手、动脑,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认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为以后长久的学习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在課堂上学生缺少思考

因为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就会组织大量的动手操作科学实践活动,但是这些科学实践活动存在形势重于实质的问题,导致学生只是盲目的动手操作,从来也没有真正去思考所学到的科学知识,缺乏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的精神,而对于小学科学学科中所要表明的现象学生没有真正地去理解,科学这门学科的真正教学意义没有体现出来。

2.学生缺乏主体意识

由于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采用传统的科学教学模式与理念,而自己掌握着科学课堂的主导权,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只是教师讲学生机械式的记忆课堂知识,学生成为了科学课堂教学的观众,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科学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科学小组活动中学生都在旁观,很少有人真正地参与进去,无法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展开相应的探究。

二.新课程理念下,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去探究课本中存在的德育教育内容

小学科学是一门教育意义较强的学科,其中隐含着较多的德育教学内容,而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科学素养,例如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的精神,让学生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生活,将来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例如,在学习“纸”的时候,教师要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参与本堂课的积极性、自主性,从而对所学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随后让学生去思考纸的特点与用途有哪些?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与概括,随后教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利用优秀的课外科学素材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纸张的发展过程和造纸术这项发明,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重要性,从而能够树立强烈的民族意识,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希望自己也能够为社会、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2.创设优秀的问题教学情景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优秀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优秀的问题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悟和理解,这样才能够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和认知,并且具备良好的探究能力,拥有正确的思考模式和学习方法。小学科学问题教学情境的设定要和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如果问题教学情境内容过于复杂,学生就失去了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而选取学生熟悉、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磁铁有磁性”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塑料尺、木头、铜、剪刀、小刀大头针等物品,把这些物品都混合在一起,然后提出问题:学生认为哪些是磁铁能够吸引的?这是为什么?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教学知识,然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白了铁类物质能够被磁铁吸住,然后教师在补充关于磁铁和铁的教学知识,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到的课堂内容,并且无形之中具备了探究未知问题意识。

2.3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

因为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知识量比较多,而教师一味地采用板书教学模式非常浪费课堂时间,学生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究,所以教师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并且很多科学实验现象较为抽象、复杂,无法通过板书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往往只能够口头表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枯燥,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从而失去了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把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抽象的科学知识采用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更为直观地表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提高参与科学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勇于去探索和思考。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的形式来播放昆虫的一生、种子和植物的萌芽与生长,这些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都很难捕捉,学生往往对这类现象非常感兴趣,那么教师利用视频模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就能够感受到大自然和生命的神奇之处,从而有想更加深入了解的想法。

总结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培养学生优秀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从而对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陈彤光.浅析美术教学在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与现状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2):105.

[2]刘同祥.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J].华夏教师,2017(02):53.

探究式PAD小学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1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 科学课的核心内容在于这个已知规律的发现过程。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 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 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 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获得大量的直接认识经验, 也将通过阅读、收集资料获得丰富的间接认识经验, 还将通过分析综合整理信息、假设、寻找解释和推理获得由直接认识转化为间接认识的经验, 通过合作、发表、讨论、辩论获得的与他人交往的经验。学生真实在经历这种认识与实践相互交错的过程中, 从自己的经验走向科学。教师要不断地通过提问题创造机会去激发学生思考, 推动科学探究活动。

2 如何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

2.1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使学生从不懂到懂, 从懂得少到懂得多, 从不会到会, 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一般都较强, 对新事物都比较感兴趣。教师要做的事就是激发孩子的兴趣, 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 并最终引导孩子形成科学志趣。如在上磁铁课时, 很多孩子都知道磁铁能够吸铁, 因为他们都有玩磁铁的经历。教师可以问学生“磁铁能吸引铁, 那么铁能否吸引磁铁呢?”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 学生不仅看到了铁确实能吸引磁铁, 更重要的是纠正了他们头脑中原来的错误的前概念, 引导他们从原来的前概念生长出新的正确的科学概念。

2.2 加强师生交流

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只不过这种交流带有明显的目标趋向。保证这种交流的顺畅有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差异, 以便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融入弹性的可变动的因素, 争取教学的主动。做好每个学生须人人参与的督管工作, 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学习活动。注意收集学生的临场学习信息, 对学生的各种情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学生的探究性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核心虽是学生的探究活动, 但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结果。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 可以帮助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 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的探究素质的提升, 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2.3 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

科学课程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弊端倡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 把活动做深、做透、做扎实。因此, 在科学课堂活动中, 不一定按照教材和课前的设计推进课堂, 教师应灵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活动中发生的事件, 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 创造性地驾驭课堂。

2.4 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

材料是教学的基础, 教师演示材料可以展示科学实验现象, 学生通过操作材料可以观察到科学实验现象, 而这些现象是能够揭示科学概念的。因此, 教师要关注材料。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选择哪些材料、准备多少数量的材料, 这些材料是必须的还是可有可无的, 是指向概念的还是容易引起学生无关注意的等等, 这都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思考。

2.5 强实验指导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 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2.5.1 明确目的

每次实验前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让他们明白为了研究什么做这个实验。以磁铁的力量这节课为例, 在做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实验前就要向学生说明做这个实验就是要研究磁铁能吸铁, 各部分的强弱是不一样的, 要学会比较。这样就避免了盲目性。

2.5.2 设计实验

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 但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 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 颠倒操作过程, 少做漏做, 导致实验失败, 所以在实验前就要设计好实验。设计实验的过程, 要靠学生的猜想, 学生会有很多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 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契机。如在教学磁铁的力量的这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猜想一下,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磁铁吸物体时, 与被吸的物体的距离又没有关系?然后讨论一下学生们打算用哪些实验材料验证自己的猜想正确, 这也为学生下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真正做实验埋下了伏笔。

2.5.3 明确任务

在做实验时, 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一是用眼, 科学地看, 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 每一步细小的变化。以磁铁的力量为例, 要仔细观察磁铁到底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二是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等等。另外还可以直接给学生出示实验记录表, 让学生边做边认真填写。这就是科学地听, 科学地做, 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

2.5.4 明确结果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是一个以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 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 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在液体受热、受冷的研究中, 当看到实验现象后,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表进行小组讨论, 整理分析实验现象, 最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到“液体受冷时体积收缩, 受热时体积膨胀”的结论。

2.5.5 应用结论

学科学, 关键是要用科学, 在教学完磁铁的力量这一课后, 教师可以设计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 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这样, 不仅联系了生活实际, 还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这时, 再让学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找出生活中利用磁铁的例子, 也为后面学习磁的应用作了铺垫。

摘要:学习科学, 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等科学探究活动。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科学学习中, 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开展探究性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新课程,探究性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亚敏.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下的探究式小学科学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探究式PAD小学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对学习材料充分感知,提出猜测。

猜测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研究规律活动的基本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国,猜测要在学生对学习材料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对于问题思考后提出的。猜测的程度如何,反映了学生的感知程度,也反映了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是否充分、恰当。如教学“商的不变规律”时,呈现给学生的材料是24÷6=4,问学生:“你能写出一些商是也是4的算式吗?”在学生充分观察感知学习材料发现问题后,引导学生提出猜测。 (1)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一个数,商不变。 (2)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一个数,商不变。 (3)被除数和除数都加上一个数,商不变。 (4)被除数和除数都减去一个数,商不变。

此时学生直接进入了数学知识的研究中,拓宽了知识面,有利于充分经历规律形成过程,全面理解了“商的不变性质”;同时也沟通了加、减、乘、除四种情况下商的不变过程中的区别与联系。

二、采取举例法验证猜测。

猜测是规律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验证是数学学习活动过中重要的一步。猜测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验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当的帮助,组织协调引导学生规范地进行验证,使得到的结论尽可能是完善的。如验证“商的不变规律”的四种“假说”,采取以小组为单位,举例验证。验证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一个数,商不变的过程:

算式:24÷6=4

算式:50÷10=5

验证:

验证:

(24÷2)÷(6÷2)=4

(50÷2)÷(10÷2)=5

(24÷3)÷(6÷3)=4

(50÷5)÷(10÷5)=5

(24÷6)÷(6÷6)=4

(50÷10)÷(10÷10)=5

(24÷1)÷(6÷1)=4

(50÷1)÷(10÷1)=5

结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这不仅为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商不变规律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同时也为学生体验数学学习过程创造了条件。

三、对验证结果提出质疑,促其反思。

小学生的验证一般是不完全归纳法,从部分到整体,有时会造成结论的不正确或不完善。只有对学生的验证结果提出质疑,促其反思。正是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的验证活动才能表现为不断补充、不断修正、不断地完善的过程。其间同伴的质疑与补充,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在这一过程中显得突出重要。如:教学“商不变规律”时,对学生验证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一个数,商不变的验证提出加上的数是个相同的数吗的质疑,引导学生举出反例。如:算式:30÷10=3

(30+1)(10+1)=2„9

(30+2)(10+2)=2„8

(30+3)(10+3)=2„7

此时,再次提出质疑,你能解释加上的一个不相同的数是怎样的不相同吗?促学生进行反思。举例,如:算式24÷6=4

(24+12)÷(6+3)=4 ,(24+24)÷(6+6)=4 ,(24+48)÷(6+12)=4 。

说明24加12,6加3都是加上原来这个数的一半;24加24,6加6都是加上原来这个数的1倍;24加48,6加12都是加上原来这个数的2倍。此时点拨学生,其实同学们加上“不相同的数”是有规律的,可以转化成下面的情况。如:

(12+12)÷(4+4)=3, (12+24)÷(4+8)=3, (12+6)÷(4+2)=3

24÷8=3

36÷12=3

18÷6=3

(12×2)÷(4×2)=3, (12×3)÷(4×3)=3, (12× )÷(4× )=3

最后归纳得出:在除法里,只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是不变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商是会变的,完善了规律的内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规律的探究,少不了让学生猜测、让学生验证、让学生质疑、让学生争论。唯有此,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成“过程性目标”。

趣味数学智力题

A组:

1.兄弟俩轮流数数,兄每次数单数,第一次数1,接着数

3、

5、

7、

9、

11、

13、15。弟每次数双数,第一次数2,接着数

4、

6、

8、

10、

12、

14、16。请快点回答,兄数的8个数的和比弟数的8个数的和少几?

2.相邻两个双数分别与某数相乘,所得的两个积相差100。问某数是多少?

3.在1至100这一百个数中,两个数相除商是2的有( )对,其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最小的一对是( )和( ),被除数和除数都最大的是( )和几? 4.1根绳子对折,再对折,然后从中间剪断,共剪成多少段?

5.妈妈对小琴说:“我给你9角钱,你到邮局去买邮票,只要3分、4分、8分这三种,每种张数一样多。”问小琴最多能买回多少张邮票?

6.从

8、

9、

16、

19、23和27这六个数中选出5个数,使其中3个数的和是另外两个数的和的2倍。应该怎么选?

7.某数乘以4的积比它乘以40的积少900,这个数是多少? 8.甲数与乙数的和比甲数与丙数的和大3,丙数与乙数相差多少? B组:

9.把100分成12个数的和,使每个数中都有数字“3”。怎么分?

10.口袋中有9个球,每个球上标有一个数字,分别是

1、

2、

3、

4、

5、

6、

7、

8、9。A、B、C、D四个人每人从口袋中取出两个球,A取的两球数字和是10,B取的两球数字之差是1,C取的两球数字之积是24,D取的两球之商是3。请问,口袋中剩下的一个球标有一个什么数字?

11.马戏团里有22只常见的森林动物,22只动物共有40只脚,2只脚的动物是4只脚动物的2倍。问两只脚的动物有几只?(注:还有没有脚的蛇)

12.哥五个各有一些糖块,大的比小的多。老大把自己的分给大家一些,谁有多少块再分给谁多少块;然后老二把现有的块数分给大家一些,谁现在有多少再分给多少,老

三、老

四、老五也照此方法办;最后五个人每人都有32块糖。请问原来各有多少块糖? C组:

13.小牛对人说:“昨天,我跟两位象棋高手下棋。我面前摆着两副棋盘,我一个人走两盘棋,同时跟这两位高手比赛。你们猜,谁胜谁负?”“准是你两盘都输了。”人们知道小牛刚学下象棋,连马步怎么走都记不住。“不对。头一回,两盘都是和棋。第二回,我输一盘,赢一盘。无论再下多少回,我也不会同时输两盘棋。”“你吹牛。”

两位象棋高手出来证明:小牛没有吹牛,我们也没有让棋。是他采取巧妙的办法来和我们下棋的。小牛用的是什么巧妙办法。

14.我准备2元钱去买东西,只要不超过2元,不论买的东西是多少钱,都能拿出正合适的数目,不需要售货员找钱。

可是我不希望带很多零钱,要求只带最少的硬币和纸币。那么,硬币最少带几个?纸币最少带几张?

15.1×2×3ׄ×48×49×50=?1到50的五十个数相乘,乘积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用笔算很困难,用电子计算机算,很快就算出这是一个65位的数。这个65位的数,尾部有好多个零。现在请你巧算一下,到底有几个零?(注:不是10个零) 答案:

A组:1.8;2.50;3.50对,2和1,100和50;4.5段;5.90÷(3+4+8)=6,6×3=18张;6.(8+19+23)÷(9+16)=2(倍);7.900÷(40-4)=25;8.乙数比丙数大3。 B组:9.100=30+30+13+3+3+3+3+3+3+3+3+3;10.7;11.由题目可知,2只脚动物与4只脚动物的脚的只数相同,40÷2=20(只脚),20×2=19(只);12.用还原法分析,80、

41、

21、

11、6块。

C组:13.为了方便说明,不妨给两位棋手取两个名字:一位是高明,一位是毕胜。小牛和高明下的那盘棋,让高明先走;另一盘棋让毕胜后走。然后,小牛看看高明怎么走,就照搬过来对毕胜,再看毕胜走哪一步,又搬回来对高明。这样,表面上是小牛同时下两盘棋,实际上是高明和毕胜对下。高明和毕胜不可能同时赢,小牛就不会两盘都输。14.硬币:1分1个,2分2个,5分1个共4个;纸币:1角2张,2角1张,5角1张,1元1张共5张。15.在1到50这五十个数中,末尾有0的数有

10、20、30、40、50五个,相乘的积末尾有6个零;末尾有5的数有

5、

15、

25、

35、45五个,与末尾没有0的偶数相乘,积的末尾有6个零,因此,这个65位的数尾部有12个零。(注意:50=5×10,25=5×5 A组:

1.兄弟俩轮流数数,兄每次数单数,第一次数1,接着数

3、

5、

7、

9、

11、

13、15。弟每次数双数,第一次数2,接着数

4、

6、

8、

10、

12、

14、16。请快点回答,兄数的8个数的和比弟数的8个数的和少几?

2.相邻两个双数分别与某数相乘,所得的两个积相差100。问某数是多少?

3.在1至100这一百个数中,两个数相除商是2的有( )对,其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最小的一对是()和( ),被除数和除数都最大的是( )和几? 4.1根绳子对折,再对折,然后从中间剪断,共剪成多少段?

5.妈妈对小琴说:“我给你9角钱,你到邮局去买邮票,只要3分、4分、8分这三种,每种张数一样多。”问小琴最多能买回多少张邮票?

6.从

8、

9、

16、

19、23和27这六个数中选出5个数,使其中3个数的和是另外两个数的和的2倍。应该怎么选?

7.某数乘以4的积比它乘以40的积少900,这个数是多少? 8.甲数与乙数的和比甲数与丙数的和大3,丙数与乙数相差多少? B组:

9.把100分成12个数的和,使每个数中都有数字“3”。怎么分?

10.口袋中有9个球,每个球上标有一个数字,分别是

1、

2、

3、

4、

5、

6、

7、

8、9。A、B、C、D四个人每人从口袋中取出两个球,A取的两球数字和是10,B取的两球数字之差是1,C取的两球数字之积是24,D取的两球之商是3。请问,口袋中剩下的一个球标有一个什么数字?

11.马戏团里有22只常见的森林动物,22只动物共有40只脚,2只脚的动物是4只脚动物的2倍。问两只脚的动物有几只?(注:还有没有脚的蛇)

12.哥五个各有一些糖块,大的比小的多。老大把自己的分给大家一些,谁有多少块再分给谁多少块;然后老二把现有的块数分给大家一些,谁现在有多少再分给多少,老

三、老

四、老五也照此方法办;最后五个人每人都有32块糖。请问原来各有多少块糖? C组:

13.小牛对人说:“昨天,我跟两位象棋高手下棋。我面前摆着两副棋盘,我一个人走两盘棋,同时跟这两位高手比赛。你们猜,谁胜谁负?”“准是你两盘都输了。”人们知道小牛刚学下象棋,连马步怎么走都记不住。“不对。头一回,两盘都是和棋。第二回,我输一盘,赢一盘。无论再下多少回,我也不会同时输两盘棋。”“你吹牛。”

两位象棋高手出来证明:小牛没有吹牛,我们也没有让棋。是他采取巧妙的办法来和我们下棋的。小牛用的是什么巧妙办法。

14.我准备2元钱去买东西,只要不超过2元,不论买的东西是多少钱,都能拿出正合适的数目,不需要售货员找钱。

可是我不希望带很多零钱,要求只带最少的硬币和纸币。那么,硬币最少带几个?纸币最少带几张?

15.1×2×3ׄ×48×49×50=?1到50的五十个数相乘,乘积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用笔算很困难,用电子计算机算,很快就算出这是一个65位的数。这个65位的数,尾部有好多个零。现在请你巧算一下,到底有几个零?(注:不是10个零)

答案:

A组:1.8;2.50;3.50对,2和1,100和50;4.5段;5.90÷(3+4+8)=6,6×3=18张;6.(8+19+23)÷(9+16)=2(倍);7.900÷(40-4)=25;8.乙数比丙数大3。

B组:9.100=30+30+13+3+3+3+3+3+3+3+3+3;10.7;11.由题目可知,2只脚动物与4只脚动物的脚的只数相同,40÷2=20(只脚),20×2=19(只);12.用还原法分析,80、

41、

21、

11、6块。

C组:13.为了方便说明,不妨给两位棋手取两个名字:一位是高明,一位是毕胜。小牛和高明下的那盘棋,让高明先走;另一盘棋让毕胜后走。然后,小牛看看高明怎么走,就照搬过来对毕胜,再看毕胜走哪一步,又搬回来对高明。这样,表面上是小牛同时下两盘棋,实际上是高明和毕胜对下。高明和毕胜不可能同时赢,小牛就不会两盘都输。14.硬币:1分1个,2分2个,5分1个共4个;纸币:1角2张,2角1张,5角1张,1元1张共5张。15.在1到50这五十个数中,末尾有0的数有

10、20、30、40、50五个,相乘的积末尾有6个零;末尾有5的数有

5、

15、

25、

35、45五个,与末尾没有0的偶数相乘,积的末尾有6个零,因此,这个65位的数尾部有12个零。(注意:50=5×10,25=5×5)

整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偶数.如0,2,4,6,„等都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奇数.如1,3,5,7,„等都是奇数.可用2n表示偶数,2n+1表示奇数(其中n是整数).

奇、偶数有下面一些重要性质:

1.一个整数是奇数就不能是偶数,是偶数就不能是奇数,奇数不能等于偶数.

2.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3.奇数个奇数的和(或差)为奇数;偶数个奇数的和(或差)为偶数.任意多个偶数的和(或差)总是偶数.

4.两个奇数之积为奇数;一个偶数与一个整数之积为偶数.

5.若干个整数相乘,其中若有一个乘数是偶数,积就是偶数;如果所有的乘数都是奇数,积就是奇数.

6.如果若干个整数的积是偶数,那么乘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如果若干个整数的积是奇数,那么所有的乘数都是奇数.

7.偶数的平方能被4整除,奇数的平方被4除余1.

8.相邻两个整数之积必为偶数,其和必为奇数.

奇数+偶数= 奇数 奇数-偶数= 奇数 奇数X奇数= 奇数 奇数X偶数= 偶数 奇数/偶数= 不能整除.... 奇数X任一整数=奇数或偶数 偶数X任一整数=偶数

“0”是不是偶数?

今天我在翻练习卷中碰到一个有趣的题目:

在1,2,3,........,99,100这100个整数之间任意添加号或减号,其结果总是偶数,为什么? 解答: 因为有50个奇数50个偶数

50个奇数相加减结果是偶数

50个偶数相加减结果是偶数

偶数和偶数相加减结果永远是偶数

我们知道在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是这个数自身的属性,称为奇偶性.在自然数中,我们发现奇数、偶数总是按一定次序交替出现。同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1、奇数+奇数=偶数

2、奇数-奇数=偶数

3、偶数+偶数=偶数

4、偶数-偶数=偶数

5、奇数+偶数=奇数

5、奇数-偶数=奇数

根据上面的规律可以概括成一条:几个整数相加减,运算结果的奇偶性,由算式中奇数的个数所确定,如果算式中共有偶数个奇数,那结果一定是偶数。如果算式中共有奇数个奇数,那么运算结果一定是奇数。(0也是偶数,为什么?) 根据上面的结论我们就可以无须计算结果得出结果的奇偶性。

“0”是奇数,还是偶数?判断标准:凡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所谓整除就是商数必须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因为:0+2—0,商数是整数,所以:“0”是偶数.

阅读材料:

“0‟与无穷小是否一回事?无穷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量,不断地变小,在不考虑负数情况下,无穷小就越来越接近于”0”;“0”是一个确定的数,它是一个常量.“0”可以作为无穷小的唯一的数.“0”本身就是无穷小量,无穷小量却未必是“0”.再者,在四则运算中,“0”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但不能作为除数或分母;无穷小在四则运算中,可以作为除数或分母.

“0”的定义是什么?《辞海》上的一种解释:“它在任何计量单位中表示„没有‟.”《国语辞典》上是;“在算术上其意义为无,以0表之.”数学老师也常说:“0”——表示“没有”.一减

一、二减二……都等于“0”,给“0”下定义:“0”表示“没有”.这是无疑的.

然而,“0”的意义是不是仅表示“没有”呢?“0”不仅表示“没有”,而且还表示多方面的内容及其作用,列举略述于下:温度表上的“0”度(零度),表示一个特定的温度——冰的熔点.所谓“0”度,自然不能说是“没有”温度.人们常说的“0”时(零时),即:24时.这是个明确的时间概念,不会说成“没有”时间.

在数轴上,“0”用一个确定的点——原点“0”表示,“0”的相反数还是“0”(一0=0),“0”的绝对值仍是“0”(|0|=0).

在记数时,用“0”可以表示数位,如:0.0

2、、0.2、20、200、2000……中的“0”,均表示数位,有相同或不相同的数位. “0”是补空位的数目.数的空位,必须补上“0”,如:10

5、、1005.…··;又如、 必补“0”的数位,如疏忽未补,其数位错,其数目必错.

“0”在四则运算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在加、减法中,一个数加“0”、减“0”,均仍得原数;在乘、除法中,“0”乘任何数的积为“0”,“0”除以任何非“0”数,得商为“0”.

在通用科学记数法的十进位制中,“0”担任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逢十就进一位,而在该位写上“0”.“0”在十进制中,代表着:从一往上,较大单位依次是:

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从一往下,较小单位依次是:分、厘、毫、丝、忽、微、…….

探究式PAD小学科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课程结构呈现一贯性

在新课程结构中,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如小学科学) ,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如科学, 或生物、物理、化学) 。其中, “整体”是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 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相互整合, 产生合力, 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 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一贯”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 既强调同一课程的连续性, 又强调不同课程间的顺序性;这两门课程各自存在相对独立的课程内容, 在循环中加深、拓展, 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同时, 它们又相互关联, 有序地开设, 呈现一定的梯度,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 课程内容表现出相关性

在过去的教学大纲中, 小学科学中的生物知识内容往往与初中生物知识内容重复设置, 要求接近, 一方面违背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 一方面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 生物学内容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九年一贯的整体设置, 这些内容应该体现相互的联系和逻辑性, 形成梯度, 合理关联。知识的衔接在安排上已经有了沟通, 考虑了相关的生物学内容在什么阶段安排教学比较合适, 基本解决了重复的问题, 即使部分相同的内容, 也调整了相应的教学要求。

3 教育目标和基本理念体现一致性

小学科学和初中生物课程在基本理念上明显地表现出一致性, 其核心理念包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

“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同时, 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实现因材施教, 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不仅在理念上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在内容标准的表述上也有很大的弹性和选择的空间,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提供了条件。初中生物课程期望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教材的弹性和开放性: (1) 在一些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完成任务; (2) 在一些课题中, 为实现同一教学目的提供多种活动, 或设计拓展活动, 由学生根据当地的条件和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当的活动; (3) 课题的教学要求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资源开展学习。

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初中生物课程侧重于对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4 学习方式强调探究性

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探究”, 学生学习的内容既包括所探究的知识, 同时也包括探究过程, “探究”是一个多系统的综合的过程。首先, 探究学习是一个行为参与的过程, 以“动手做”为代表的亲历活动, 是探究式学习的行为基础。在教学中,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科学、做科学。在这种行为参与的过程中, 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其次, 探究学习还是一个情感参与的过程,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既有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兴趣培养, 还有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的形成、科学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等。这样, 以探索科学问题来驱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能激活孩子们潜意识中学习科学的本能和欲望, 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科学的最佳状态, 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更重要的是, 探究学习是一个思维参与的过程。在教学中, 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展现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和关注去观察、探究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 让他们亲身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通过这种过程, 学生可以学会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考方法,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1) 小学阶段重点是培养观察能力、描述能力、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解释说明的表达能力, 强调科学探究的经验, 但不必过分强调科学术语的使用、科学结论和信息的记忆。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是系统的观察, 对常见物体的观察, 以测量为基础、对物体及其属性的检验和定性描述, 进行分组和分类的活动, 学会采用简单的仪器和工具收集数据, 记录观察结果和测量结果, 并以口头方式、图示方式或书面方式报告和交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如可以让学生记录各种动物运动的不同特点等等, 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设计和完成简单的实验来探究科学问题。

(2) 对初中学生的要求则应有所提高, 如学生除了应该学会系统的观察外, 还应该能够进行精确测定, 并会确定和控制变量。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中, 不仅要有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还要有一定数量的实践活动。显然, 这些教学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生物学问题的实践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

5 评价突出发展性

小学科学和初中生物课程均要求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 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摘要:长期以来小学科学与初中生物课程的脱节。本文在这方面做了初步探究, 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 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探究式PAD小学科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今日许多学者不满足于科学的统一,而试图使人类文化大统一。这种尝试是有其内在理由和依据的。因为自然或世界、人的文化活动体系或人性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人类各种各样的知识学科和文化门类,在创造时刻或达到成熟阶段,其统一性就明显地呈露出来。学者构想和设计的大统一途径有诠释学,弱化自然科学的定律、因果性等概念,发挥哲学的连通和综合功能,审美等。

关键词:文化;大统一;统一的依据和途径

科学统一大都是就自然科学的统一而言的,当然也不时超出这个范围。这是诸多学者一直讨论的问题,也是逻辑经验论者的奋斗目标。现今,许多学者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宏伟的理想,企图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乃至全部人类知识或文化都统一起来,清除所有学科的藩篱,弥合所有文化的分裂,从而走向真正的人类文化大统一。

威尔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类的行为由物理因果性事件组成,那么为什么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不能与自然科学相互契合呢?从这种契合中它们怎么不会受益呢?他从历史的视角做了考察:人类历史的进程与物质的历史进程之间,无论在星体中还是在生命的多样性方面,并没有根本的区分。天文学、地质学和进化生物学是原先历史上不同的学科与自然科学中其他学科结合的例子。在知识的综合中,哲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哲学使思想的力量和连续性经过几个世纪之后仍然富有活力。伊利英和卡林金立足于以人为中心立场,认为在“接近”人的意义上,所有科学都是人文的,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仅就它们或迟或早在人的实践中被使用而言,它们的结果具有价值。在这种意义上,自然的、社会的、技术的和人文的科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science of man)。西博格则径直指出,在科学和技术界与艺术和文学界之间造成的障碍是人为的,在某种程度上,这只不过是通过我们的词语和行动造成的障碍,我们能够通过新的视野和态度来消除它们。这些障碍部分地是我们需要方便地分类和编目我们的观念和活动的结果。虽然科学今日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无孔不入和蒸蒸日上的影响,但是在过得有价值的未来世界需要的交叉学科文明中,则不能够存在任何截然分明的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划分。他认为:

科学毕竟是人的努力,它不会独立于人而存在。我们必须不要忘记,在整个历史中,科学迄今与其说使人“减少人性”,还不如说使人“有人性”。

珀尔曼也赞同“人的科学”这一概念,他从不同文化传统的起源、相互关联以及与人的关系诸方面详细地进行了论述。科学传统、文学传统和社会传统这三个文化传统是人纺织的衣服的部件,这些部件反过来又装饰他和塑造他。这些文化装饰是相互作用的框架。也就是说,人创造了他的传统,传统反过来又影响他。文学的、科学的和社会的这三种文化传统在人与他们的环境构成和相互作用中具有共同的起源。例如,科学坚决要求观念的共同证据,并诉诸人们共同具有的感觉,而艺术本身则基于人的器官、印象和洞察方面的个体差异。但是,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的产物,科学的共同证据和艺术的个体差异都基于刻画人的特点的神经系统、心智和感官。人从自然进化而来,科学、文学和政体从人进化而来。如果人是自然的有意识的部分且与自然的其余部分在日常生活、科学、艺术、音乐或社会理论中相互作用,那么人的这些文化产物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因为它们相互关联,它们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在人的发展中相互影响和反映。人的科学确实在该词的最充分的意义上被需要,也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的人们相互接近地工作。通过共同的努力,人的科学是可能的。没有专门化,我们是肤浅的;投有展望,我们是暂时的。但是,专门化和展望、分析和综合,对于受过教育的人都是必需的。像自然的其余部分一样,在我们之内没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或社会学的人为隔离。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科学结合在一起,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米泽斯(R.von Mises)考虑了科学和其他表面上是非科学的学问和文化分支之间的关系,这些分支是形而上学、诗歌和视觉艺术。他通过仔细地分析,表明这一切比所设想的有更多的共同之处。虽然他并不否认形而上学和科学之间有差异,但是却认为它们的目的和问题往往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他说,形而上学的特点能够被概括为“处于其开端的科学”,它是原始科学的一种类型,诗歌在其某些形式中是形而上学的一种类型。当它是神话学的时候,它是形而上学,它与形而上学具有的科学有关。就诗歌的另外的形式而言,这些形式也与能够清楚陈述的科学有关。因此,叙事的诗,包括小说,都具有接近物理学中的思想实验地位的“逻辑的地位”:所做出的假定与经验不矛盾,在思想中构造的事件的链环也与经验、与已承认的假定一致。虽然诗的其他形式在语言和另外的常规与叙事诗不同,但是任何一类诗歌的创造者都不变地报告了可观察的现象之间的活生生的相互关系的经验。因而,诗的题材与科学的题材并非无关,尽管它使用的语言是十分不同的。即便是抒情诗,乍看起来与科学完全隔绝,但是它的交流基于知识和源于经验的情感。

这些学者的看法尽管并未成为现实,但绝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有其理由或依据的。坚持某种本体论的还原论的观点的马斯洛发现,道德与精神问题也属于自然王国,是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与自然王国相对立的王国。珀尔曼的考察和分析更为具体和详尽。他提出,科学大统一的基础可以在下述三个命题中窥见。一是人的存在可以在亚原子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理的、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水平上适应世界中变化的能量机制。二是在各种水平上的活动是相互关联的。在一个水平上的活动变化影响其他水平的活动。三是人的微观宇宙的内部活动、相互作用和变化,能够借助在各种组织水平,包括社会文化水平之内和之间的基本定律来理解,常常能够预言。这三个命题可以通过如下概括而增强。第一,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与我们周围的其他客体一样,具有相同的电基础,服从相同的亚原子的、电的定律。第二,身体在其运动、温度调节和感觉器官中,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的动力的和物理的关系而被装备起来,它服从普适的力学、热力学、光学和声学定律。第三,身体通过它自己的构成成分、细胞活动以消化、呼吸和腺系统,为它自己的需要完成化学转化。第四,具有其特殊功能的细胞、组织、神经系统和大脑,为人的有机体的健康形成复杂的活动整体。第五,与上述各种活动有关的生物的、神经病学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机制,制约着人的存在和社会及其环境的追求目标的相互作用机制,这一切反过来又受到那些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正如萨顿所说:

把自然研究和同人的研究对立起来是最愚蠢

的事了,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中我们都必须同基本的:元论——人与自然——打交道。对人来说,还有什么事物能比人更有意义?然而,同其他人以及他们的共同背景自然界隔离开来的单个人是不存在的。自然界总是存在而且无所不在;把人从自然界孤立出来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自然的研究必然是由人研究的。尽管这种研究是客观的,并且科学家试图使它尽可能地客观,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类的经验和价值观来观察和解释一切的。个人的癖好能够而且必须被排除,但是人类的天性不可能被消除。科学不过是自然界以人为镜的反映。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始终是在研究人,因为我们只能通过人的大脑才能理解自然。然而,我们同样也可以说我们一直是在研究自然,因为没有自然我们无法理解人。无论我们是研究人的历史还是研究自然的历史,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人。我们无法摆脱人,即使我们想这样做也不可能。科学的和谐是由于自然的和谐,特殊地说是由于人类思想的和谐。要得到真实的图像,不仅自然必须是真实的,而且作为镜子的人也必须是真实的。

不仅自然或世界是一个整体,而且人的文化活动体系或人性也是一个不可割裂有机整体,人为地肢解它们只能导致无或无意义。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讲得很有道理:如果有什么关于人的本性或“本质”的定义的话,那么这种定义只能被理解为一种功能性的定义,而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定义。我们不能以任何构成人的形而上学本质的内在原则来给人下定义;我们也不能用可以靠经验的观察来确定的天生能力或本能来给人下定义。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体系,规定和制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周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因此,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绝不是互不相干的任意创造,它们是被一个共同的纽带结合在一起的。也许正是出于类似的考虑,丹麦哲学家海因强调:

所有问题,一旦我们肢解了它们,砍掉我们想砍掉的部分使其适合我们任意定下的特定框框,那么它们就会失去意义。要使一个问题有意义,你必须把人类全部知识同一切活动都考虑进去。

例如,在近代的开端,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第一次进入了争辩的场所。对关于人的一般理论的探究,从此是以经验的观察和普遍的逻辑原理为根据了。这种新的科学精神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拆掉一切至今把人类世界与自然的其他部分分离开来的人为的栅栏。为了研究人类事务的秩序,我们就必须从研究宇宙的秩序开始。而且这种宇宙的秩序现在是以全新的面目出现,新的宇宙学——哥白尼著作中提出的日心说体系——是新人类学的惟一可靠的科学基础。反过来,对自然的研究何尝没有受到对人的研究成果和其他文化的启示呢?韦克斯勒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科学观念(模型、假设)是在根植于科学家的历史时代中的文化框架内发展起来的。在科学概念中存在着文化风格和传统。”林德伯格也断言:科学思想与其他知识体系——哲学、宗教、政治、文学等——关系密切;“科学理论也是文化的产物;而文化在形成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的内容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历史研究揭示得格外清晰”。

许多学者洞察到,人类各种各样的知识学科和文化门类,尽管在表面上有诸多差异,但是在处于创造时刻或达到成熟阶段,其统一性就明显地呈露出来。塔利斯注意到,在最高的水平上,艺术和科学会聚。自然的数学化是一种灵感和工具,毕竟西方数学开始是作为用音乐术语诠释物质的方式和聆听天球音乐的方式。而且,过去的艺术是伟大的刺激物,可能在实践上有益于人类的成就的刺激物。在人的意识尝试越过对他的生命的禁忌和把日常的白昼转化为显圣的神灵时,艺术和科学二者是人类意识的伟大冒险。在最高水平上,手段王国在那里被归入,两种文化合二而一。B·巴伯则大胆地预言:自然秩序观念在19世纪的广泛流行,迎来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多产时期。类似的人类秩序若在20世纪出现,必将逐渐地显示出,社会科学在预见与控制人类事务方面是比“常识”更强的手段,从而对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有益的影响。这样一来,“社会科学由于其成就为自己赢得支持,并反过来由于这些成就而加强了对人类秩序观念的信仰。我们也可能逐渐地认识到,人类世界并不比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更武断,更变幻莫测或更莫名其妙。只有社会科学和它的姐妹自然科学都走向成年,科学才能真正达到完全成熟的水平”。

科学和艺术或者广而言之科学和人文在创造的时刻——不管是创造者的原始创造还是鉴赏者的继续再创造——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即创造者灵感突发,想象张扬,自然和人合二为一。布罗诺乌斯基言之有理:

科学发现、艺术作品都是对潜藏的相似性的探索,宁可说是潜藏的相似性的爆炸。发现者或艺术家在它们之中呈现出自然的两个方面,并把它们融合为一。这是创造行为,独创性的思想就诞生在其中,它在独创性的科学和独创性的艺术中是同一行为。但是,它并非因之就是写诗的人和做发现的人的垄断。相反地,我相信,这种创造行为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惟有它才能把意义给予鉴赏行为。诗或发现存在于两个想像时刻:像创造时刻那么多的鉴赏时刻。当明喻带着我们回溯并同时说服我们时,当我们发现图画中的并置是奇特的和引起好奇心时,当理论同时是新颖的和令人信服时,我们不仅仅对某个他人的工作点头称许,我们重新演出创造性的行动,我们自己再次做发现。归根结底,在我们也俘获它,在我们也为我们自己做出它们之前,不存在统一的相似性。

卡西尔眼力好像更为深邃一些,他从赫拉克利特的“对立造成和谐”的箴言中受到启发,针对人类文化的不同形式,提出对立面的斗争导致统一的思想——这也许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展现。

为了达到人类文化大统一的宏大目标,学者构想和设计了各种统一途径。诠释学不失为一种值得考虑的选择,因为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在诠释学上具有统一性。实际上,这主要通过自然科学借鉴人文学科常用的诠释方法(这在自然科学中是比较薄弱的或受到忽视的),促进自然科学向人文学科靠拢,从而达到二者的沟通和融合。罗蒂指出,自然对象和事实与人类社会行为和实践一样是有意义的,自然科学的经验材料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论负荷,自然科学的理论与人类的旨趣、目标和价值密切相关。因此,二者在诠释学的基础上可以统一起来。谢廷娜(K.cetina)认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和事实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象和事实具有相似的地位:是建构的而不是描述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都具有社会条件、背景特征和符号的解释的性质等基础,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样应该具有相应的诠释学。赫西

(M.Hesse)通过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换,阐明了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在诠释学意义上的统一性。这些发生在自然科学上的转换是:从质料和理论可分,事实客观独立,转向质料和理论不可分,事实根据诠释组织;从理论是在假设一演绎基础上产生意义的说明,转向假设一演绎图式是事实被看到的方式,不是与自然做外部比较的模式;从经验法则的关系是外在的,转向是内在的,因为所谓事实是由理论所阐释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从语言精确,意义单一,转向语言难免也是隐喻的和不精确的,形式化语言曲解了科学阐释自然的方式;从意义与事实分开,理论的意义依赖于与外在事实的一致,转向意义由理论决定,意义依靠理论上的融贯一致。这五个转向使人文学科的一些要素和规范渗透到自然科学,从而明显地拉近了二者之间的距离或减少了某些隔阂。这些学者以及其他科学哲学家对自然科学的最新分析表明,自然科学具有与人文学科相近的特征和诠释学上的统一性。其一,自然科学的对象是主体构成的,而不是发现的,它们的存在取决于科学实践、科学语言和科学共同体。因此,必须放弃对自然科学的绝对性理解,以及科学的进步是向实在的真实描述逐步逼近的实在论观念。其二,各种自然科学都是在语义领域或传统中构成的,它们与日常生活和科学实践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自然科学也具有社会建构的特征,解释的意义域不可能被背景化。其三,自然科学像所有认识活动一样,是受特殊的人类旨趣引导的,这些旨趣尽管是社会地和历史地建构的,但却是普遍的。其四,自然科学也具有“筹划的”特征。诠释学的价值就是克服和消除所有知识形式之间的假的区别。当然,这并不否认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差异,如方法、标准或规则、理论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也不否认在诠释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是这一切并不构成二者在诠释学意义上有本质区别。

我基本赞同上述几位作者的说法和总结,不过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在诠释学基础上的统一,只有在对自然科学的某些貌似“冷峻”、“严厉”的面孔淡化的情况下才是合情合理的。倘若走极端,抛弃自然科学严格的检验手段和评价标准,取消它的数量化和精密性的特色,把诠释学方法和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不分青红皂白地强加于自然科学,这不仅有害于自然科学,对其他学科或文化门类也没有什么好处。行之有效的途径也许是,在科学和非科学之间,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创造条件让它们经常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促使它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最终达到统一的目标。

与我们的主张合拍,也与诠释学的统一途径类似的是,可以通过弱化自然科学的定律、因果性等概念——这在自然科学中早已进行了,如几率概念和不确定性原理的引入——以及提升社会科学的概括和预言能力,使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靠近并沟通起来。陶伯正是这样考虑问题的:社会科学的实证论议事日程不再被普遍接受了,取而代之的是,被修正的社会科学如何基于它们自己的普遍规律发现的概念作为中心的理论关注持续下来。一个战略是把这样的探究由科学说明的连续统担当,在那里来自在自然科学中所采纳的比较松弛的定律观可以满足。这种论证路线往往导致赞同下述建议:需要一种新的类型的科学,于是这作为许多纲领的宽松的理论基础起作用,而这些纲领甚至不去试图给它们的努力披上科学合法性的外衣。正像有些学者提议的,社会科学家必须寻找新的描述标准,这些标准服从于把现象还原为简化的定律。社会科学的问题是,把似乎是社会现象的自然呈现的东西变为可以更好地被分析的新的词汇表。削弱因果律标准为预言社会行为提供了空间。人及其文化根本地和可归并地是自然界的延伸:人没有特殊的质,不值得特殊的地位。

发挥哲学的连通和综合功能,也是一种值得效法的人类文化大统一途径。卡西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人类文化分为各种不同的活动,它们沿着不同的路线进展,追求不同的目的。如果我们使自己满足于注视这些活动的结果——神话的创作、宗教的仪式与教义、艺术的作品、科学的理论——那么把它们归结为一个公分母似乎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哲学的综合则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在这里,我们寻求的不是结果的统一性而是活动的统一性;不是产品的统一性而是创造过程的统一性。如果“人性”这个词意谓什么东西的话,那么它就意谓着,尽管在它的各种形式中存在着一切的差别和对立,然而这些形式都是在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他进而指出:

对于人类文化事实的这样一种组织I作,已经在各种特殊科学——语言学、神话与宗教的比较研究、艺术史——中开始了。所有这些科学都在努力追求某些原则,追求确定的范畴,以图借助这种原则和范畴把宗教现象、艺术现象、语言现象纳入到一个系统的秩序中去。要是没有这种由诸科学本身早已从事的综合工作,哲学就会没有出发点。然而另一方面,哲学不能就此止步。它必须努力获得一种更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神话想象、宗教仪式、艺术作品的无限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现象之中,哲学思维揭示出所有这些创造物据以联结在一起的一种普遍功能的统一性。神话、宗教、艺术、语言,甚至科学,现在都被看成是同一主旋律的众多变奏,而哲学的任务正是要使这种主旋律成为听得见的和听得懂的。

事实上,在人类理智勃发的幼年和童年时期,哲学曾经是囊括人类所有知识的母体或统帅人类全部文化的旗帜;在当今人类理智的青年和壮年时期,哲学完全应当,而且能够发挥类似的连通和综合作用,只不过是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采取新的方式罢了。这就是,在承认各种学科或文化门类的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追求它们的活动和创造过程的统一性,追求它们的目标和普遍功能的统一性。

审美也可以作为人类文化大统一的途径。歌德认为,诗人的眼睛在寻求自然的真实设计时可以服务于科学:“无论在哪里,也许任何人都会同意,能够把科学和诗统一起来。他们忘记了科学源于诗,他们没有看到,当事物变化时,二者能够再次作为朋友在较高的水准上相遇。”在这种意义上,审美可以重新整合经验决定性的官能。简言之,审美维度可以是桥梁,把作为科学的客观的东西与作为人性的主观的东西统一起来。科学家正像诗人一样,凭借相同的作为他的经验的主要组分的审美源泉。布罗诺乌斯基在提到柯尔律治论美时说:

柯尔律治在试图定义美时,总是返回到一个深刻的思想,即科学和诗都共同追求我们经验的多样性的统一。他说:诗是“多样性中的统一”。科学无非是追求发现自然界的杂乱的多样性中的统一,或者更严格地讲,我们经验的多样性中的统一。诗、绘画、艺术是同样的追求,用柯尔律治的话来讲,追求多样性中的统一。每一个都以它自己的方式寻求人的经验的多样性下的相似性。

人类文化大统一的伟大蓝图有可能最终大致达成吗?威尔逊对成功充满信心。他看到,随着20世纪的结束,自然科学关注的焦点已经从寻找新的基本法则转向进行新的综合,以便理解复杂系统;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将这种综合叫做“整体论”。其目标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研究宇宙的起源、气候的历史、细胞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形成以及思维的物质基础等。在这些研究中想要取得最大的成就,策略就是构建一种可以覆盖多个组织层次的、连贯的因果解释。所以细胞生物学家关注分子的集合,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神经细胞聚合在一起的作用模式。一旦有意外的情况发生,也便于理解。并没有什么原因能够说明,使用同样的策略就不能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结合起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差别体现在问题的数量上,而不在解决问题的原则上。研究人类状况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前沿。反之,自然科学所揭示出的物质世界又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最重要的前沿。可以将契合论点概括如下:两个前沿是相同的。他乐观地表示,如果这个世界真是以有助于知识契合的途径运行的,那么文化事业最终将变成科学,这里指的是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创造性的艺术。在21世纪,这些领域将变成两大知识分支。到时候科学将继续分化出不同的学科,这一过程已经深入开展,有的部分已经结合,而且继续结合到生物学中,还有一些已经与人文学科融合起来。社会科学的一些学科仍将存在,但是与原先的形式有根本的不同。在人文学科中,从哲学、历史,到道德依据、比较宗教和对艺术的解释,都将会与科学的关系更近,而且会和科学部分地融合起来。

(责任编辑 曾毅生)

上一篇: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美英两国基础教育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