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以欧亨利短篇小说两汉译本为例

2022-11-01

一、引文

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 近来学者们对译者风格的研究愈发关注。译者风格, 又称译者文体或翻译文体, 主要探究如何描写文学翻译译者或译者群体独有或共有的翻译语言特征 (Baker, 2000:245) 。根据黄立波的观点, 借助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可从翻译文本入手, 将翻译文本作为独立整体进行分析, 从翻译语言中来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留下的痕迹。 (黄立波, 2014:103)

本文自建小型中英文平行语料库, 从翻译文本入手, 应用检索软件对欧亨利9篇小说的王永年译本和张经浩译本进行词汇和句子层面的量化分析, 从而探讨两译本译者风格的差异。

二、研究设计

笔者自建欧亨利小说中英文平行语料库, 源语文本选自《欧亨利:精选小说100篇》 (100 Selected Stories) , 华兹华斯出版社 (Wordsworth Editions) 1995年出版。语文本选自王永年翻译的《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出版。以及张经浩翻译的《麦琪的礼物》,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选取两个译者于译本中共同出现的9篇小说。将9篇小说的源语文本和两个目的语文本分别自建三个单语语料库。之后使用AABBY aligner软件将其两两对齐, 形成句级平行语料库。随后用Antconc以及Wordsmith对语料库进行词汇和句子层面的统计并进行对比。词汇层面主要关注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习语的比较;句子层面则关注平均句长、“人称代词+的”结构的比较, 进而对两个译本在译者风格上的差异作出描述。

三、词汇层面

借助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 可分别获取欧亨利小说王译本和张译本中有关词汇的基本数据, 如形符、类符、类符/形符比、标准化类符/形符比等。以下将基于上述数据对比两个汉译本的语言使用特征。

(一) 类符/形符比

形符数指语料库文本中出现的所有词数, 类符数指语料库文本中出现的不同词数, 类符/形符的比率与写作者词汇使用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成正比 (Baker, 2000:250) 。但是由于在句子中功能词会反复出现, 文本长度差异会影响这一比值, 因而采用标准化类符/形符比来衡量语料库文本的词汇变化更为客观。本文取1000词为基准, 计算出标准类符/形符比。表1统计出王译本和张译本的词汇基本信息。

表1显示, 张译本形符较低, 语言更为简洁。而王译本标准类符/形符比较高, 词汇丰富和变化程度要高于张译本。但这可能造成其译文的阅读难度的增加。试看如下例子:

原文:Which instigates the moral reflection that life is made up ofsobs, sniffles, and smiles, with sniffles predominating.

王译:这使一种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 认为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 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

张译:她这一哭叫人顿生感慨, 觉得人生就是哭哭笑笑, 以哭为主。

在该例中, 王译文将sobs, sniffles, and smiles每一名词都精准地翻译出来, 因此对原文的还原度较高。然而张译本却将其简化为“哭哭笑笑”, 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这再次印证了王译本的词汇更为丰富。

(二) 词汇密度

词汇密度即实词与总词数的百分比。词汇密度高低反映相同文本长度中信息量的高低。词汇密度高, 则信息量大。反之, 则信息量小。利用AntConc工具, 先计算出总词数, 之后去除功能词, 计算出实词数, 得出以下数据:王译本实词数为10876, 总词数为19146, 实词数占总词数比为56.8%。张译本实词数为11262, 总词数为18871, 实词数占总词数比为59.7%。可以看出, 张译本的词汇密度比王译本高, 即张译本语言信息量较大, 更为言简意赅。

(三) 习语

广义的习语即习用语, 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的固定短语, 它包括成语、惯用语、格言和歇后语等 (曾小兵等, 2008:43) 。肖忠华, 和戴光荣曾研究了汉语译文中习语的使用特征,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与译文相比, 汉语母语倾向于使用习语。 (肖忠华, 戴光荣, 2010:79)

本文使用Antconc提取了两译本中的习语使用频数, 其中张译本中习语使用频数为220, 而王译本习语使用频次为180次。数据进行进行卡方检验, 得到如表2。

P-value<0.05可见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

数据显示, 张译本中习语的使用频率高于王译本, 其表达方式更贴近母语, 翻译过程中范化的特征更为明显。有以下例子可以佐证上述数据:

原文:It was like him.Quietnessand value--the description applied to both.

王译:它简直象他的为人。文静而有价值——这句话拿来形容表链和吉姆本人都恰到好处。

张译:这东西与吉姆一样, 朴实不华, 惠在其中:这样形容两者都当之无愧。

在该例中, 张运用了三个习语“朴实无华”、“惠在其中”、“当之无愧”, 而王却没有类似的处理。可见张译本的习语使用频率要高于王译本。

(四) 句子层面

1. 平均句长

根据Baker (2000:241-266) 的观点, 本文将平均句长作为译者风格的标记之一进行考察。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由此可见, 张译本的句子数目要小于王译本, 且平均句长要大于王译本。可见张译本更加注重句式的整合, 这使得行文更加紧凑与简洁。

2.“人称代词+的”结构

巩雪先, 黄立波曾考察过汉语译文中“人称代词+的”结构的用法。经过LCMC汉语原创语料与ZCTC译文语料的对比, 两位学者发现, 相对于原创语料, 在汉语译文中“人称代词+的”结构有明显过度使用的欧化倾向。并最终得出结论, 汉语译文中“人称代词+的”结构因受源语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欧化倾向, 这种欧化程度与文类正式程度及译者所遵循的翻译规范相关。 (巩雪先, 黄立波, 2017:1)

本文同样考察了“人称代词+的”结构在两个译本中的使用情况。通过在Antconc中检索正则表达式“*/r的”, 得到如下结果:王译文中“人称代词+的”结构的使用频数为167, 而张译文中“人称代词+的”结构使用频数为106。对统计结果进行卡方检验, (见表4) 。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王译本在“人称代词+的”结构的使用频率上要远高于张译本, 其译文在欧化程度上更为明显。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得出结论:在两个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译本中, 王永年译本在词汇上更为丰富, 语言更为冗杂, 习语使用率较低。在句式上进行了分句处理, 更贴合原文的表达。且在“人称代词+的”结构的使用上远高于张译本;而张经浩译本的词汇变化程度要低于王译本, 语言精练, 因此阅读难度要低于王译本, 且习语的使用率高于王译本, 使译文更符合汉语阅读习惯。在句式上, 张译本更注重句式的整合, “人称代词+的”结构的频率低于王译本, 避免了该结构在译文中的过度使用。

P-value<0.001可见有着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相关链接】

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 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 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和视频翻译。其中, 在甲语和乙语中, "翻"是指的这两种语言的转换, 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 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译"是指这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 把甲语转换成乙语, 在译成当地语言的文字中, 进而明白乙语的含义。二者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翻译, 让更多人了解其他语言的含义。这个过程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 你必须从源语言中译码含义, 然后把信息重新编码成目标语言。所有的这两步都要求对语言语义学的知识以及对语言使用者文化的了解。除了要保留原有的意思外, 一个好的翻译, 对于目标语言的使用者来说, 应该要能像是以母语使用者说或写得那般流畅, 并要符合译入语的习惯 (除非是在特殊情况下, 演说者并不打算像一个本语言使用者那样说话, 例如在戏剧中) 。翻译有口译、笔译、机器翻译、同声传译、影视译配、网站汉化、图书翻译等形式.随着IT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最后又诞生了真人服务的"电话翻译", 所以形式越来越多, 服务也越来越便捷。从翻译的物质形态来说, 它表现为各类符号系统的选择组合, 具体可分为四类:

(1) 有声语言符号, 即自然语言的口头语言, 其表现形式为电话通讯、内外谈判和接待外宾等;

(2) 无声语言符号, 包括了文字符号和图象符号, 其表现形式为谈判决议、社交书信、电文、通讯及各种文学作品等印刷品;

(3) 有声非语言符号, 即传播过程中所谓的有声而不分音节的"类语言"符号, 其常见方式为:说话时的特殊重读、语调变化、笑声和掌声, 这类符号无具体的音节可分, 语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其信息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得以传播的, 比如笑声可能是负载着正信息, 也可能负载着负信息, 又如掌声可以传播欢迎、赞成、高兴等信息, 也可以是传递一种礼貌的否定等。

摘要:本文采用语料库的方法, 对欧亨利小说的两个汉译本进行对比。分别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考察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分析结果表明, 两个译本都显示出各自独特的风格。王永年译本词汇更为丰富, 阅读难度较大, 在句式上更忠实于原文, 欧化程度明显。而张经浩译本擅长对习语的使用, 对复杂的句式进行了调整, 行文精炼, 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语料库,译者风格,欧亨利短篇小说

参考文献

[1] Baker, M.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J].Target, 2000 (2) :241-266.

[2] Fernando.C.2000.Idioms and Idiomaticity[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巩雪先, 黄立波.2017.汉语译文中“人称代词+的”结构欧化用法考察--类比语料库视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 :1-8.

[4] 黄立波.2014.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体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03.

[5] 肖忠华, 戴光荣.2010.汉语译文中习语与词簇的使用特征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研究. (3) :79-86.

[6] 曾小兵, 张志平, 刘荣, 杨尔弘, 张普.2008.《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成语与习语的调查与思考[J].中文信息学报 (6) :43-4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重庆农产品及农资价格周报2016年第三十七期下一篇: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