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的翻转课堂设计范文

2024-02-26

基于的翻转课堂设计范文第1篇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 特别是新兴媒体的大量涌现, 各种网络传播媒体已经成了青少年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部分, 尤其在教育领域, 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信息化的学生主导学习教育手段转化已经成为必然。在转化过程中, 尤以理工科课程为难点。因该类课程具有复杂性、技术性、严谨性的特点, 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佶屈聱牙的课程转化为易识、易懂并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困难自然存在。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课程作为力学的重要分支, 是许多理工课程的基础, 许多专业都将该课程列为必修课。该课程具有基础课程的特性, 但内容方面技术性较强, 而现实情况是该课程学时较少, 加上学生精力有限, 学习起来难度较大, 难以扎实掌握知识点。教师要在正常课时时间内, 优化课程内容, 突出课程重点, 使学生将课程的基本原理、思路分析、解题办法等全部掌握并在以后学以致用, 单单凭教师的口头传教肯定是难以达到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就必须将教学的指挥棒交给学生, 调动学生主动性,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紧紧围绕课程重点, 优化课程设计,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学习兴趣, 从而实现课堂的翻转, 变“教”为“学”,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流体力学泵与风机》这门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了可能。本文以“粘性流体的流态”为例, 从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手段来研究运用微课的方式让课堂实现翻转, 使课堂主动权让位于学生, 探索教学模式改变后学生学习的效果, 进而为后续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二、教学现状

目前各个学校的《流体力学泵与风机》课程教学模式基本沿用的仍然是教师“填鸭式”的授课模式, 即老师提前备课--学生提前预习--课堂上板书讲授--课后学生做题。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往往并不是很理想, 原因受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影响, 教师方面不良因素:一是存在授课就是完成任务的思想, 偏重于仅仅讲课, 而对学生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学习效果等并不很关心;二是授课教学方式死板, 长期按照一个授课体系进行讲授, 缺乏灵活性, 不能因材施教, 学生缺乏兴趣;三是教师自导自演, 缺乏互动, 教学质量打折扣。学生方面不良因素:一是大部分学生自控力较差, 上课缺乏主动性, 难以专心听课;二是每位学生基础不同, 而授课人讲的东西千篇一律, 学生的接收力参差不齐, 造成学习效果不如人意;三是学生是知识的“接收器”, 也将完成课程当成任务, 上课敷衍了事, 课后抄袭满地, 不用心去预习、复习和思考。针对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课程模式的改变已经迫在眉睫。

三、实施方案

该方案运用“微课”的视频资源优势, 构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粘性流体的流态”为例, 研究适合《流体力学泵与风机》课程的“微课”设计与翻转课堂, 从而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课前教学, 教师提前将学习任务和微课视频发布给学生,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观看视频完成前置学习任务, 教师依据学生学习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找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疑惑, 组织课堂内容;第二步课堂教学, 教师要按照课前学习的情况进行串讲, 同时要让同学参与其中, 针对前置学习存在的问题相互交流讨论, 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惑, 最后由教师对整体课程进行总结疏导,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第三步是课后教学, 学生依据前两个阶段的学习进行知识理解的矫正并按照要求提交作业, 教师则可以适当增加拓展任务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 巩固知识。

具体方案设计如下:

(一) 制作视频

以“粘性流体的流态”知识点为例制作微视频: (1) 首先用生动的动画引入粘性流体的两种流态, 让不同流态一目了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动画来演示雷诺实验的具体情形, 结合数学推导, 让学生轻松掌握两种流态的分析模式, 通俗易懂; (3) 利用图示对知识点进行总结, 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同时让学生利用所学讨论所留问题,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 课前学习

教师提前将“粘性流体的流态”微视频及习题上传至网络, 让学生先自我学习和讨论, 从而掌握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初步学习情况, 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困惑, 为备课做好基础工作。

(三) 课堂教学

这一阶段, 主要是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教师通过抛出流体的两种流态, 引出雷诺实验, 进而推导出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之间的关系, 建立一定的学习情境。通过直观的动画效果演示不同流态, 让学生对雷诺实验理解透彻, 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两种流态有何关联性。然后, 为学生揭示流态判别的依据—雷诺数, 让学生明白其意义。最后, 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总结使学生真正跳出枯燥的文字, 实现对知识的升华和深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前期已经在网络上对知识点有了系统的预习和思考, 建立了知识体系, 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重点内容,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课前预习进行校正, 使其内容系统化, 为后期理论和应用打好基础。这种教师学生都参与的教学模式, 将知识由单向传输变成了师生共建, 改了教师传统教学模式的“一言堂”。同时, 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接受内容和思考问题, 而且“微课”可以解决课时不足问题, 真正实现学生对内容的学习及运用。

(四) 课后学习

课堂教学结束后, 学生就可以将自己之前预习和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对比, 并对存在的疑惑进行提问和讨论, 教师一是要对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进行解答, 二是要多引导学生触类旁通, 激发学生思维力。同时, 在视频最后留下思考题, 让学生课后练习,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度和熟练度。

四、实施结果分析

按照学校课程要求和学分规定, 开展了《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的“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 并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和成绩分析。具体如下:

(一) 调查问卷

通过对上课学生的问卷, 得出的结果如下:

(1) 95%的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对内容进行课前预习, 98%的学生能够从始至终按时学习课程;

(2) 70%的学生认为内容特别容易理解, 20%的同学认为较容易理解, 剩下的10%的学生认为跟平常的学习没有什么变化;

(3) 8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4) 9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主动思考的时间增多, 参与性增强;

(5) 60%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应该讲解难懂的知识点, 对于简单易懂的知识点不用在课堂上体现;

(6) 90%的学生认同这种课堂模式。通过问卷分析可以看出, 学生基本上对翻转课程是认可态度, 而且课堂效果比较明显, 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参与度、内容的理解等都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60%的学生提出应该突出重点内容, 将课程平常就容易理解的内容不在课堂体现, 这样也提升了课时效率。当然, 这种教学模式也要注意跟学生的交流和了解, 避免出现过度依靠视频教学而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交流较少的现象。

(二) 考试结果分析

这门课程教学实践应用于17空调01、17空调02的实际教学中, 一共有32学时, 其中20学时运用了翻转课堂的形式。

为了科学的显示教学试验效果, 我们对比了近两年学生考试成绩 (表1) , 可以看出, 2017级学生平均分比2016级高17.6分、2017级在90分及以上、80-90分各段得分人数都有很大的提高, 优秀率和及格率方面也显著提高。因此, 从这两个方面数据来看, 翻转课堂的教学试验确实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成绩方面要好得多, 效果明显。

五、结论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流体力学泵与风机》这门课程, 当然在课程设计中要兼顾传统教学模式, 将简单易懂的知识点进行教学, 这样就可以将有限的课时充分利用在重点内容上。这种模式解决了学生被动式学习、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不提前预习课堂内容、课后作业相互抄袭等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创新教学模式下在课堂学习效果和实践运用中都有质的提升, 课堂参与度较高, 气氛活跃, 主动性明显增强, 自学能力和考试成绩提升较大, 教学效果良好。总的来说, 在《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积极作用, 对课程改革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摘要:运用“微课”的视频资源优势, 构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粘性流体的流态”为例, 研究适合《流体力学泵与风机》课程的“微课”设计与翻转课堂, 从而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基于的翻转课堂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微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23-02

“翻转课堂”是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把原本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通过微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学习,课堂再通过任务完成、生生讨论、师生讨论将学生课后所学知识进一步补充和内化。“翻转课堂”的本质是通过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但是,通过对我校网络课程平台上的学生上线的情况看,更多的学生只是在老师的逼迫下上到网址做一做课后作业,偶有学生与老师在线进行交流,但是形不成一种常态。教学模式依然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灌鸭式”教学。为此,笔者通过对学生网络课程的的满意度调查,发现高职学生不愿意在课后通过微课视频、实训指导书及其他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他们不能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因为:

1、老师在学习前布置的任务不明确;

2、认为“翻转课堂”只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教学课堂搬家,搬到网络上,看网络上的授课视频没意思;

3、对着电脑一个人学,没有明确的目的所以不愿意看;

4、不习惯,包括不习惯课后的微课自学和课中、课后的提问讨论。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对在网络平台上的学习兴趣不高。“翻转课堂”自然也难以真正在教学上得以实施,依据以上调查结果,笔者对所任教的《成本核算实务》网络课程进行重新构建。

一、 基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微课程教学内容及实训任务单设计

美国心理学教授凯勒在1983年提出了ARCS动机模式,凯勒教授认为要激发一个人学习动机,必须先要引起他对一项学习的注意和兴趣;要使他意识到完成这项任务与他自身密切相关;接着要使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好此事,从面产生信心;最后要让他体验学习后的成就感。从这个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第一要素是要让他们觉得他们所学的知识是与他们相关,对他们将来就业是有益的,才能引起他们对教师下达的教学任务的关注。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主要是服务于本土的中小企业,为了提高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为了有助于学生毕业之后能尽快融入工作中,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以本土典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内容为依托,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前必须要下到这些本土的典型企业中去收集成本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并以这些典型的工作任务来做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然后再对教学内容细分确定每一堂微课的内容。

教师在制作微课前首先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确定完成一个企业的成本核算需要做好哪几项工作,并根据这此工作内容设计任务单;

2、根据要完成的任务单确定要完成这些工作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然后再依据这些能力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3、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设计出每一个微课程的内容。

下面以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为例进行实训项目任务的设计及微课程的设计: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每次课都有明确任务需要完成,并且完成了所有的这些子任务,他们就可以完成毕业出去有可能就业的企业产品成本的计算,而要完成这些任务,就要具备相应的能力,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在兴趣和任务的驱动下,他们就会自觉地对自己还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主动学习。

二、基于学生学习兴趣与方便的微课呈现形式设计

微课的呈现形式是指微课所利用的多媒体资料的表现形式,可能的表现形式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文字、单张表态图或多张动态呈现的图片、流程图形式、动态影像、声音素材、老师出镜解说或配音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应该有不同的呈现形式,使微课程更具有多样性、趣味性。我们现在呈现网络上的微课,大部分都是把老师的授课过程录制下来,然后供学生课后学习,并没有依据知识点的不同作区分处理。这也是导致学生课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如果老师能在课前能依据知识的特点、学生接受的便利程度精心制作微课,将微课以适合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成本核算实务》中材料费用的归集分配的5个微课为例,第

1、2个微课就应尽量以流程图结合动态影像的形式进行呈现,把案例企业的材料采购业务的流程图以流程图的形式一步一步在PPT展现出来,(如图1所示)然后再用动态影像将材料采购业务过程、票据的传递流程演示一遍。第

3、4个微课就应该尽量用“录屏录制软件+手写板+画图工具”完成。教师通过手写板和画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步的讲解演示或以帮助学生对每种方法的计算原理及计算过程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这种微课形式比起教师放映整版的PPT,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第5个微课呈现形式则只需用简单的录频模式,即老师打开材料费用分配的EXCEL表格,用录屏录制软件将材料费用分配的计算操作过程录制下来供学生学习就可以了。为了提高微课程的有效性、趣味性及便利性,老师在设计微课程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不能把课堂教学过程录一下就算是微课。

三、 基于公平原则下的课程考核评价设计

课程考核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课程考核反馈的信息,教师可以调控教学活动、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对课程考核上也应有过程性的评价性与总结性的评价。下面以《成本核算实务》课程为例讲述一下“翻转课堂”的考核议价模式。

1、过程性评价阶段考核: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

1、是否有上线学习,教师可以网络上检查学生是否有进入到网站上学习,并在网络上建立在线交流;

2、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每一个要掌握的知识点上设有相应任务,这些任务是需要学生在课后自己独立完成(有些任务也可以小组完成)。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这一知识点,就有三个明确的任务:登记“材料采购”明细账、登记“原材料”明细账,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

3、课堂上要求学生对完成的任务作出描述和总结,并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判断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是否具有独立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将课后所学知识在课堂内以个人总结、同学教师点评、同学教师讨论中得到内化。

基于的翻转课堂设计范文第3篇

纵观当前高校教育模式, 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高校教育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情况, 高校应当采用新型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并且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谓创造性思维, 其实质就是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利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运用需要在突破原有规则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因此突破规则和创造新方法是创造性思维运用的两个具体过程, 而Treffinger等人通过将这两个具体过程的整合, 提出了CPS模型。CPS模型从问题出发, 激发学生利用发散思维的方式来给出多元化的问题解决方案, 并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

二、CPS模型介绍

CPS模型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和六个环节。第一部分就是理解问题, 而这一部分又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发现困惑, 也就是确定一个问题方向, 第二环节就是收集相关资料, 并且通过对相应数据的研究分析来确定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三环节就是对探索出的问题进行精炼研究, 使之更加明确。

第二部分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来思考问题, 并且从多个角度来找出多种可能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同时也是CPS模型的第四环节。

第三部分就是进行具体的行动规划, 而这一部分又可以划分为两个环节, 同时也是CPS模型的最后两个环节。其中, 第五环节是对寻找到的多个解决方案进行评价, 这一环节需要进行相关评价标准的设定, 评价目的是为了确定各个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六环节就是确定最佳解决方案, 并且对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 同时准备方案所需的各项辅助设备, 并且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实施计划。

三、基于CP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 教学资源设计

首先, 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开展计划进行相应准备, 包括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 或者制作微课视频作为教学资源, 以供学生课前学习使用。其次, 进行学习主题、学习内容、学习重点等的确定, 同时还要结合其中的知识层级来进行问题设定, 并且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寻找多种解决方案, 并从中确定最佳方案。最后, 将准备好的教学资源传入相应的互联网学习平台 (重庆课程中心) , 方便学生进行课前学习。

(二) 课前思维创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 课前学习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最主要环节。在课前学习阶段, 学生需要根据教师设定的学习主题主动进行学习, 同时还要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并且对教师设置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最终设计出问题解决方案。学生运用互联网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问题调查、发现问题并且运用创造性思维寻找问题解决方案, 这是CPS模型中的前两个环节。在课前学习阶段, 教师需要通过互联网学习平台的信息互动和反馈功能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以及给出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规划设计。

(三) 课上交流评价

首先, 教师针对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进行知识讲解或者课前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其次,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学习内容来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知识学习。再次, 教师可以参考学生课前学习表现情况, 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 分组进行问题解决方案的汇报, 并对这些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最后,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创造性思维来思考问题, 并且对课前学习反映的问题以及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四) 课后总结拓展

课后总结拓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 教师根据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学习资源, 并且为其布置相应的课后任务。其次, 学生对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并且完成课后任务, 同时针对教师的教学开展方式、提供的教学资源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再次, 教师评价学生课后任务完成情况, 并且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进行教学设计改进。

四、翻转课堂实施方案简介

课程实施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1) 阅读材料:本课程的推荐教材、参考教材、延伸阅读等。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达到的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目标。

(3) 课程大纲:本课程的章节、题目、知识点及要求的列表。

(4) 课程要求:针对本课程两大学习内容、普通知识点、核心知识点、重难点的要求。

(5) 教学安排:该部分是实施方案的核心, 其中一部分表格如表1。

(6) 教学模式:基于CP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7) 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 (4) (Java平台) ”课程中, 总评成绩=期末考试 (30%) +随堂上机测试 (6次, 30%) +平时成绩 (40%, 其中慕课自主学习10%、课堂表现10%、作业10%、考勤10%) 的分配比例, 具体考核形式、内容及分值如表2。

五、结语

本次《程序设计 (4) (Java平台) 》课程翻转课堂的实施, 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中师生互动良好, 学生的每次课前准备都较为充分, 课堂练习认真主动,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也较好, 期末取得了较好的总评成绩。

当然课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学生课后作业与课堂练习有互相抄袭现象、一些学生课堂互动次数不多并存在综合作业的“搭便车”现象等等。在今后的翻转课堂实践中, 会进一步针对问题进行解决方法的思考与教学模式的完善。

摘要: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这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必然要求, 而基于CP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做到这一点。本文对CPS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 并且对基于CP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 阐述了教学资源设计、课前思维创新、课上交流评价以及课后总结拓展的具体内容, 最后进行了翻转课堂实施方案简介, 希望本研究可以有效促进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进行, 并且进一步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CPS模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 叶海智, 张爱静, 黄宏涛.基于CP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 2016, 26 (10) :121-126.

基于的翻转课堂设计范文第4篇

一、高校英语课堂现存问题

目前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 当然课下学生也不会回归课本。高校里面的学生是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意识的, 因此当前的高校学生在学习非专业课的英语学科时暴露的问题主要有三点:课上听不懂课堂内容、觉得英语枯燥乏味、课后与英语零接触。

(一) 学生水平与教师授课内容存在张力

高中三年紧张的学习节奏消磨了学生认真学习的激情, 很多学生就将高校视为一座象牙塔, 潜意识认为进入高校就是无忧无虑, 不用再努力学习的生活的开始, 于是在学习上开始懈怠。加之目前很多高校收到传统教育的影响, 仍然将课堂主要内容放在课本上面, 大学英语课本相较于高中英语水平本就枯燥难懂, 教师上课也是要求全英文授课方式, 学生课上会难以理解教师, 导致课上吸收效果极差。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观察, 很多高校大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一副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即使不间断与学生沟通, 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学生在课堂上完全一股不知教师所云的状态。这显然是当前传统教学方式与学生实质上课需求方面存在张力, 课堂上没有学生所预期的效果, 自然难以跟上教师的步伐, 教师的上课效果达不到自然就可以理解了。

(二) 英语课堂的趣味性与学生预期存在张力

经历过高中三年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后, 学生大多希望进入高校可以迎来新的上课方式。但是传统教学一直是延续着初、高中的教学方式, 实行大课教学, 强调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教学形式, 这种方式对于升学压力大大降低的高校学生来说实难提起兴趣。如今的高校英语上课方式很是固定, 基本就是保持一种幻灯片授课的方式, 这种方式依然是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 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以付诸, 自然会发现高校的英语课堂依然枯燥乏味, 和他们预期的完全不同, 自然少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所以高校英语的教育一直处于一种低效率的状态。

(三) 学生英语水平与课下付出精力存在张力

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 当下很多高校老师不仅课堂上仍然维持着传统教学的风格习惯, 在加强学生知识内化上仍然带有传统教学色彩。和传统教学方式一样, 教师在结束一次课之后为了检测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效果, 多倾向于为学生留下课后作业。但是据笔者多年的经验, 高校学生往往是为了作业而作业, 他们意识里就是无论何种方式, 无论作业质量如何, 只要按时完成作业, 就是给教师的一份合格答卷, 因此很少会在课下大量花费时间或者精力在英语课程上面。

另外, 高校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 脱离了教师的管制, 而且课下无人监督, 在学习上学生自然缺少了方向。他们会宁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完成自己的事情上, 尤其当前科技日益发展, 互联网发展迅速, 很多人将热情付诸于互联网上, 似乎看视频、打游戏才是最为吸引他们的事情。

二、翻转课堂的理论概念

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 翻转课堂越来越多的受到欢迎, 很多学校开始对翻转课堂进行展开了试验。当然翻转课堂这一主题也是近年才开始大火, 深受很多教师以及学生的盛赞。当前有关翻转课堂的学术性定义仍有匮乏, 但是在搜寻相关学术文献时, 笔者发现目前可以查到对于翻转课堂这一概念定义最为简洁的当属拉歌 (Lage) , 他认为翻转课堂就是将传统课堂中的活动搬到课外进行, 反之也是一样[1]。

所以根据对翻转课堂的这一定义, 大概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包括两个部分, 分别就是学生课外自主完成的部分以及课内部分, 前者多表现为以观看视频为主, 而后者则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以及教师答疑等形式。当然传统课堂也是由相似的两个部分组成, 传统课堂中课内主要是知识传授, 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客体;而课外则主要是作业以及练习的形式。据此, 似乎翻转课堂就是将传统课堂中的作业练习与课堂内容进行了调换。但是实质上翻转课堂调换的是“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过程。广为大家所熟识的传统教学中, 知识的传授基本就是教师为主体, 借助传统的幻灯片教学方式, 而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的内化则是由教师布置对应的作业以及练习题。但是这一做法的弊端就是学生未必可以有效地从作业中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如果借助翻转课堂的优势, 学生要想完成课堂的互动合作以及教师答疑, 就必须在课外进行视频学习, 找到自己的不足, 这样也使得学生清楚了解自己应该要努力的方向。

事实上, 本杰明·布鲁姆 (Benjamin Bloom) 曾经提出过著名的教学目标分类法, 根据这一分类方法,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大类。这一方法同样的也为翻转课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方向。基于以上的介绍, 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就是将理解以及记忆放到了课外, 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这样课堂上的效率才能更高, 学生也更加乐于参与其中。

三、翻转课堂在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 尤其是那些非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不再是必学的一个科目, 于是学生对于这一学科缺乏重视, 以至于课堂上跟不上教师步伐, 课外不愿意付诸时间与努力。再加上当前的高校英语课堂的确枯燥乏味, 学生失去了对于英语学科的兴趣也是可以加以理解的。因此高校英语课堂的改革尤为迫在眉睫。

(一) 鼓励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 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要培养学生适应传统世界的能力, 也不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或者仅仅只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其实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学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自行思考, 自己寻找不足并且据此对自己进行能力上的提升。

事实上, 大学的教育尤为如此, 大学是最能体现学生自主性的阶段。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的英语教学上面必然会得到很理想的效果。翻转课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 观看教师所录制的视频, 并且积极思考即将要学习的内容, 对于不理解或者是不明白的内容反复学习甚至留下笔记, 这样才能给学生以主动学习的动力。而且为了更大效率地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 教师还要多给学生补充富有可读性的课外文章, 让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上, 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就是答疑解惑, 或者是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参与活动中互相讨论以获得所需的知识。

不过翻转式课堂也并不是完全抛弃教师讲解的环节, 教师讲解在任何一种教学方式上都是至关重要并且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只不过在翻转课堂当中, 教师讲解再也不是教师单纯的给学生灌知识, 而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自行发现问题并且在课堂上提出来有教师进行讲解。所以这种方式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单纯的理解与记忆层面, 而是要达到布鲁姆所说的更高的层面[2]。

翻转课堂的引用就意味着教师教学内容以及目标的明确, 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安排合适的自学内容, 尤其是英语学科对于视频的要求更要多样化。由于当前社会发展迅速, 每天都有不同的时事内容, 而高校的教科书又是多年都保持同样的内容, 一直没有相应的改变, 所以教科书上面的很多内容都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 难以引起兴趣, 何况教师在录制视频时也难以创造新意[3]。

可以说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教师在录制视频时就需要思考清楚教学目标, 要将即将学习的教材内容与社会时事练习起来。比如教师在录制时可以联系教材中所涉及的现象内容在网上查找相关的热门视频, 将该视频作为录制的视频的引子, 以求吸引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有继续学下去的动力。

另外一点就是, 高校的学生普遍忽视英语口语以及英语听力的重要性, 以为所学内容明白了就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实则不然,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会发现他们在课堂上无法紧跟教师步伐, 因为高校要求全英文授课, 学生自己的听力达不到要求, 又如何跟上教师的进度呢。所以教师在录制视频时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 明确高校英语的教学效果是什么。这样在视频录制方面就可以联系实际并且为学生补充适当的课外知识, 并且以英文为录制的主要语言, 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做的准备工作。

(二) 对内容进行评估性检测

评估方式有很多中, 其中有一种评估方式是应用较为广泛的, 这种方式就是形成性评估。黄华在他发表的文章中提到过形成性评估这一概念, 他认为形成性评估就是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且学会转化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更应该积极参与到形成性评估当中,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而且在这种自我评估以及同学互评中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更为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4]。

所以, 翻转课堂要结合评估的目的就是要确保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可以完全被学生吸收, 为了更为准确地确认学生的确已经全面掌握了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封闭性 (close-ended questions) 的问题, 而非开放性评估问题。当前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和英语相关的考试就是大学四级以及六级考试, 其中客观选择题占主要比重, 所以在设置评估性问题时, 教师可以考虑加大选择题以及翻译题的比重, 这样才可以更为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掌握效果。

四、实施翻转课堂的现存局限

综上所述, 翻转课堂对于改善当前高校英语课堂效率的贡献极大, 可以为教师带来更高效率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过翻转课堂作为新的教学形式, 在高校实施也会有一定的问题出现。

根据某项在一所高校进行的调查发现, 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共同的, 甚至在传统课堂上也时常遇到。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小组互动时, 很多学生会拒绝参与, 处于侥幸的心理, 总是让别人参与其中, 希望自己不被老师注意;当然也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出现, 由于学生们之前在网上看视频一般不需要保存, 只要在线看, 而翻转课堂的视频录制结束后还要分享给学生并要求他们保存下来, 往往这一环节就会出现问题, 阻碍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5]。

所以要避免这些问题, 或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 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思维, 增强他们参与合作的意识。同时学校还要对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 给教师进行技术上的培训, 为他们在翻转课堂的开展上提供必要的技术准备工作。

摘要:如今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缺乏对英语课堂的重视, 以至于课堂效率低。近年来很多人都在推崇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鼓励学生课下自己学习, 本文旨在探讨翻转课堂在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堂上的可行性。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翻转课堂,高校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 M.J.Lage, G.J.Platt, and M.Treglia.Inverting the classroom: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2000, 31 (1) :30-43.

[2] 任兵.翻转课堂及其在高校英语专业中的应用[J].教学实践研究, 2006 (4) :223.

[3] Stephanie James, Flipping the graduate classroom:Getting started lesson from the field[J].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edagogies Volume2014 (3) .

[4] 黄华.立体教学模式中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问题研究[J].中国外语, 2010 (7) :17.

基于的翻转课堂设计范文第5篇

《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该课程内容抽象、计算性强、作图方法多, 课时分配也不足, 所以学生不易掌握。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积极性,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已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陈东菊针对教学模式, 就如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适应国家发展需要进行了课程改革探索;陈秀梅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对《机械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设计。本文基于翻转课程教学模式, 就如何保障教学效果, 探讨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

翻转课堂 (The Flipped Classroom) , 也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 是指学生在课下通过教师发布的资源完成知识获取过程, 在课上通过讨论、作业练习、实践操作、在线测试等形式完成知识内化过程,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 方便学生自己掌控自己的学习, 彻底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2007年, 美国林地公园高中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发现学生在家看视频, 课堂上就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练习和作业, 这是翻转课堂思想的起源。翻转课堂翻转的是课上课下教与学的模式, 改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 而教育的本质还是保持不变的。

二、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

我校《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有40学时, 4个实验学时, 涉及到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和系统设计校正等相关知识。根据教学大纲合理地选取教学重点, 并结合往届情况选取教学难点, 考虑学生学习特点, 也为了学生学起来方便有效, 将部分知识点录制成短视频, 时长大约5—20分钟, 根据教材内容录制了35个课程短视频。

课前、教师把课件、课程视频、例题解析及在线测试题等学习资料发布到课程网站, 针对章节内容列出重点和难点, 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留下思考题和讨论主题。打开课程网站章节学习界面如图1, 学生将按要求登录课程网站或者打开手机APP, 查看课件并学习课程视频及相关资料, 有疑问可以线上与教师、同学交流讨论, 通过在线测试等方式完成知识点的学习。

课中、主要以专题研讨+师生点评+教师重难点再剖析形式展开, 关键步骤如下设计:

(1) 学生课下登陆课程网站学习视频, 确定讨论议题, 一般选择课程难点和重点作为讨论对象, 每段课程视频后面均附有若干议题;

(2) 选择相同议题的同学以3-5人为宜组成小组, 由组长负责分工协作, 针对选择的议题在课下进行素材搜集和PPT制作, 主要包括与议题有关的图片、视频、动画、应用案例, 加以整理加工汇总, 最后以PPT形式进行展示, 在此过程中若有疑问, 可以进行问题汇总, 然后老师以在线答疑的形式进行解惑, 保证每个小组的作品质量。教师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实现实时动态监测, 掌握课程学习进度和质量。

(3) 课堂上根据总组数确定适当比例的小组单位进行PPT展示演讲, 教师根据学生自学质量来进行问题情境设置, 重点完成对概念的深入剖析, 理论更深层次的探讨, 侧重于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课后、课后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及时复习, 让学生完成课程网站发布的作业, 以此检验学习效果,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或线下答疑来排除学生疑惑。

三、实施效果

通过对基于泛雅平台对《控制工程基础》进行的翻转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80%以上的学生表示此模式改变了以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学习效果差的局面,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掌握情况调整进度, 对重难点可反复学习, 团队式研讨以问题为导向, 发挥各自优势进行资源搜索, 拓宽了学习深度和广度, 同时锻炼了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更利于对知识点的长久掌握, 大大提升了学习效果。

对学习成绩评价因试卷差异, 不好生硬地对比成绩好坏。选取试卷难易相似的两学期学生成绩进行对比, 2016-2017 (1) 没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018-2019 (1) 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成绩分布如表1所示。通过对翻转课堂实施前后两届学生期末试卷成绩进行对比发现, 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后课程平均成绩、及格率及优秀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实施翻转课堂模式效果显著。

四、存在的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但实践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 完善课程网站需要专业人士帮助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离不开网络学习平台。教师擅长授课、答疑解惑, 但在课程网站的完善上, 涉及到平台使用的技巧与方法, 常感觉力不从心, 需要时时请教平台专业培训人员。

(二) 翻转课堂模式应该与传统教学模式互为补充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使学生学习上的投入时间增加了, 除了课堂时间, 还有课前任务和课后练习。故遇到学习任务较重或者课业较多时, 学生空余时间不多, 翻转课堂就可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这样翻转课堂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所以翻转课堂模式只能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课程内容应该合理安排。

(三) 如何有效监督与评价学生

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大不相同, 教师可以结合平台数据进行适时监督, 或者设置阶段性测试, 把学习情况定期向学生通报一下, 适当增加学生危机意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 教师需要对知识难点进行宏观把控, 根据某知识点学习的反刍比, 把反映出来的难点在课堂上适当强化。

五、反思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需要教师前期付出较多努力, 尤其是课程整体构思、各模块设计和资源汇总、教学视频录制及适当更新。一方面需任课老师辛勤付出, 另外学校要提供相应的保障, 如高质量的录制设备、专业的网站服务。

对于学生自学, 由于素质参差不齐, 课下自学效果监管困难, 存在对课程视频学习精力不集中、作业抄袭、甚至找替身学习等问题, 授课人数一旦较多, 只能通过抽检形式来检验;在团队协作过程中, 存在滥竽充数、搭便车行为, 需要教师结合学习规律, 合理将知识“碎片化”, 分解为多个小视频, 并且保证知识的连贯性。这样能保证学生精力集中, 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针对课堂活动设计环节, 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为有所不为, 合理安排好各模块的时间分配, 把握好课程节奏, 调节好课堂气氛不高。对于学生还需要合理安排课下时间, 不能因翻转而占用过多学生课外时间, 如翻转教学模式课程过多, 学生要科学规划好更时间段, 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调整线上线下教学的课时分配问题。

六、结语

本次《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内容部分翻转, 让我们看到翻转课堂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实践结果表明,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习中的互动性增强, 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接下来笔者及团队成员将在实践中进行优化完善,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关链接】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 也可译为“颠倒课堂”, 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 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课堂内的宝贵时间, 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 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 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 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 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 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 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在课后, 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 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 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 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 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 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互联网时代, 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 不必一定要到学校接受教师讲授。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式”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 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在国内, 曾经有类似的教学方法, 但被冠以高效课堂。典型的案例包括1998年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所尝试的杜郎口教学模式。与当前的翻转课堂不同, 这些模式中, 学生并不使用微视频和在线做题, 而使用导学案, 课本和习题册。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下, 学生接受知识的有效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偏低, 在现有信息化条件下, 本文通过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设计《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 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践, 总结了翻转课堂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 并反思提出相应的建议, 为今后实施翻转课堂积累经验, 也为本门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翻转课堂,与此同时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东菊, 范晋伟.浅析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 2018 (46) :241

[2] 陈秀梅, 黄民, 彭宝营, 刘忠和.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8 (17) :148-150.

[3] Bergmann J, Sams A.Flip Your Classroom:R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2:82-84.

基于的翻转课堂设计范文第6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将移动通信和计算技术引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来,已经逐渐变为现实。移动学习显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内外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外移动学习教育应用研究广泛展开,移动学习教育应用领域已涉及几乎所有教育领域,移动学习教育应用的功能不断丰富,移动学习研究群体不断扩大。同时,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应用也注重实用性,在移动学习资源、实施方式、应用情境以及辅助学习、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有效性得出了很多有益结论。

随着教学流程的颠倒, 整个教学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从重视知识传递、以教带学的知识传授模式逐步转变为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强调问题中心、以学为主的整合探究模式,这正是翻转教学的真正内涵所在。 [1]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焦灼状态的人们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

2移动互联技术和移动学习

移动互联技术( Mobile Internet,简称MI) 是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设备, 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技术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技术。也就是说,移动互联技术就是使用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协议接入互联网。移动学习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移动学习进行了诠释: 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通过移动设备( 如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

学生利用移动互联技术作为学习的新平台,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连通化,能够利用无线网络、移动设备实现互连互通,从而建构内容丰富、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这是实现移动学习的基础; 二是情境化, 能够获取和响应对应于特定地点、环境和时间的真实或虚拟信息,从而创建个性化、多样化的移动情境; 三是便捷化,能够打破传统固定时间、空间的学习模式,从而使人们“随时、随地、随身”学习,实现学习任意化。

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3.1 有利于学生自己掌握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学生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 例如学生可以在课外或回家的时候学习教师的讲解视频。在轻松的环境范围中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而不像传统的课堂上教师集中教学那样紧张,学生稍微分心就会跟不上老师的讲解节奏。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节奏全有自己掌握,可以快进或后退,也可以停下来记笔记或思考。

3.2 有利于增强课堂上互动

翻转课堂模式可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主要表现在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由于在翻转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已经由学习的主导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教练。这使得教师的讲授时间减少了,而学生活动的时间增多了。[2]而学生在遇到问题困扰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当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道者而是学习的指导者时,就可以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的了解学生,更清楚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在翻转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还可以分组让学生彼此合作和配合,增强了互动。

3.3 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不同,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无法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使得教育模式单一化,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展示。而在翻转教学中,每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来安排教学过程, 学习速度快的可以进行更难的英语学习,而学习速度慢的可以打好基础,学习一些基本的英语知识。同时,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学习还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4基于移动学习软件的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4.1 提高教师各类素养 ,以便设计高效翻转课堂

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承载了信息化教育理念、项目式教学理念、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思想。因此,英语教师应提高专业素养,融合多种英语教学理念,才能构建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另外,英语教师应定期参与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提高信息素养,为学生构造一个适合自主学习并且能够方便快捷获取学习资源的虚拟学习环境。

4.2 提前介绍教学方法 ,以便学生调整学习方式

大部分大学生习惯了“课堂听老师讲,课下做书面作业”的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对于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了解甚少。因此,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之前, 应向学生全面介绍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流程及优势, 强调翻转课堂以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为基础,针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进行点评和指导,以便学生尽快调整学习方式,适应翻转课堂教学。

4.3 研究英语项目适用性 ,以便提高翻转课堂有效性

翻转课堂不适用于推理性强、系统性很强的课程。在英语课堂中, 事先录制好讲解项目知识点的教学录像以备学生课前自学, 有利于腾出课堂时间用于开展师生互动活动或学生语言应用。 [3]因此,翻转课堂更加适用于英语听说课程。在选择英语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职场需求,这样才能以真实的英语项目情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4.4 完善项目评价体系 ,以便激励学生学习动机

教师可根据项目考核的重点, 设计形式多样的真实的项目考核语境。如面试现场、产品发布会、项目演示、模拟公司等,通过现场实训、拍摄录像或音频等形式,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中展示他们所学的英语项目知识及技能。此外,教师设计完善的形成性评价表格,让学生全程参与项目考核,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5结语

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是高职英语改革的一个全新的尝试。它融合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项目式教学、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多种技术和教学理念。高职英语移动学习很好地缓解了学生以往学习英语毫无语言环境、学与用脱节的现象,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操作,可以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实现随时随地地学习。当然,要实现移动学习与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尤其是在移动学习内容的选择、呈现,教学模式与方法的设计与选择等方面。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方式正在走向成熟的发展领域。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着眼于探究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有效教学设计。这种新式的翻转教学模式大量应用于英语授课和学习中。本文希望能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对高职英语学习中的翻转课堂模式和移动学习终端的使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上一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范文下一篇:记一次班会活动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