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会展业swot分析

2023-06-18

第一篇:发展会展业swot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深圳会展业的发展对策研究

SWO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proposals of Shenzhen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摘要】:深圳会展业依托深圳的区位交通、市场、产业和旅游等优势,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会展规模已位居全国第四位。本文通过对深圳会展业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深圳会展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硬件不足、缺乏会展专业人才和宣传推介不足等问题,以及全国各会展城市的挑战。随着国际会展业重心加速向中国倾斜以及深圳市政府对会展业的大力扶持,深圳会展业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深圳会展业应在展馆建设、创建品牌会展、会展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和会展行业协会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s in location, market, industry and tourism, Shenzhen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been ranked fourth in china ov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Herein we use the SWOT method to analyze Shenzhen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which we conclude that there exists many disadvantages such as exhibition hall limitation, related professional shortage and lack of publicity as well as the threat from other cities. As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transfer to china gradually and Shenzhen government expands the support to th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Shenzhen should seize the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to propel the development of Shenzhen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exhibition hall construction, exhibition brand establishment,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and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 supervision. 【关键词】:深圳;会展业;展馆;SWOT分析

【Keywords】:Shenzhen; MICE; exhibition hall; SWOT analysis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会展业作为新兴的现代服务贸易型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着城市“助推器”的会展业因其强大的经济关联效应和经济带动效应,为促进城市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国内很多城市都将会展业的发展作为助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城市间会展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一、全国及深圳的会展业发展现状

(一)全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

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会展业从无到有,年均保持20%以上速度增长,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助推器。2013年,中国展览市场总量延续上升趋势,增长率超过10%,2013年全国举办经贸类展会2363个,比2012年增长15%,展览总面积7015,比2012年增长16%。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室内可租用面积大于等于5000平方米,且举办2个以上经贸类展览会的展馆共有132个,中国内地已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国际化专业展览会58个,居世界第四位。2013年我国会展业的直接产值超过4000亿人民币,实现社会就业超过2200万人次。

近几年,中国的会展业发展迅速,一些大型的国际会议开始逐渐选择中国,2012年国际展览协会(UFI)2012年亚洲研讨会在深圳开幕,这是UFI亚洲研讨会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2013年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第52届年会在上海举办,2014年北京将承办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APEC)非正式会议。国内城市不断承接高端国际会议,城市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我国会展业的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上海、北京、广州作为会展中心城市优势明显,无论是举办展览场次还是展览面积占全国比例高达20%以上。定位于国际会展之都的上海是国内会展城市的龙头老大,展览规模是北京、广州的之和还多。除此之外,天津、成都、宁波、大连、沈阳以及深圳等城市会展业也蓬勃发展,其中中小城市如无锡、昆山、义乌、桂林等城市通过举办结合当地产业特色的会展而异军突起。

(二)深圳会展业的发展状况

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深圳以发展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会展中心城市之一。据深圳会展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会展中心共举办98场展会活动,展览总面积258万平方米,在各会展城市中,位列上海、北京和广州之后,位列第四位。

深圳的会展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会展业的发展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1989年深圳八卦岭老国展中心投入使用,展场面积8800平方米,从此深圳会展业迅速发展,举办展览会、交易会、博览会等展会160多场;第二阶段开始于1999年位于深圳深南大道的高交会会展中心建成,展场面积3.6万平方米,以第一届高交会为标志,深圳会展业进入品牌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开始于2004年深圳会展中心的建成使用,展场面积10.5万平方米,从此深圳会展无论是品牌还是规模,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据统计,在深圳每年的展会排期中,稳定的展会多大74个,高交会、文博会、机械展、礼品展、安防展、家具展、光电博览会等12个展会已取得了UFI认证,其中高交会已经成为国内高科技的第一展,目标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文博会成为我国唯一国家级、国际化的文化产业博览会。安博会、光博会是该行业全世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专业展会。

二、深圳会展业的SWOT分析

(一)深圳会展业的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深圳南接香港,东临大亚湾,西抵珠海口,北邻东莞市和惠州市,处于珠三角的咽喉要地,是华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是货物和人员进出华南地区的重要陆海空关口,对中国内陆城市具有强大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具备大陆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深圳毗邻国际大都市香港,能够得到国际最前沿的商业信息,是深圳会展业实现国际化的独特优势。

2、产业优势。成功展会背后往往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为支撑,这已是中国会展行业的普遍现象。深圳的产业经济发展迅速,无论是服装、家具、珠宝、纺织、玩具等传统产业还是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深圳都有着非常雄厚的产业基础,其中,电子、机械、服装、家具、钟表、黄金珠宝以及印刷产业已经明显远远领先全国其他城市。深圳高新技术产值已经连续数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有不少传统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基地。产业的发展无疑会拉动会展业的发展,同时会展业也会促进产业的发展,扩大深圳优势产业的影响力,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2、市场优势。作为国内四大一线城市“京上广深”之一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经济发达,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四位。深圳产业配套、市场要素齐备,上下游产业齐全,金融体系较为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和运作机制发达完善。经济实力是会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深圳拥有完善的会展配套设施,交通、服务、娱乐等相关产业会带动会展业的发展。

3、旅游优势。有着“全国文明城市”、“国家花园城市”美誉的深圳具有浓郁的现代滨海城市特色,是中国南方有名的旅游胜地,拥有世界之窗、欢乐谷、红树林、民俗文化村、青青世界、华强北电子商业街等一大批著名景观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和各具特色的商品市场,每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数千万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近些年来,深圳市不断加强会展业和旅游业的合作,旅游业和会展业相互促进,旅游业对会展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会展业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深圳会展业的劣势分析

1、硬件不足。随着深圳会展业的日渐壮大,硬件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之一。深圳会展中心仅有10.5万平方米,面积太小已成为业界共识,以2013年第6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为例,一共有20多个国家的270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总展位超过6000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医院买家和经销商参会,参会人员将会展中心围的水泄不通。据主办方介绍,由于深圳会展中心场地限制,仍有几百家希望参展的国内外企业无法参展,由于场地限制太大,考虑过转移到其他城市。类似于医博会,家具展、光博展、安博展等大型展会都收到场地面积的制约,如果不尽快建设新的展馆,这些展馆很可能被周边城市展馆蚕食。

2、专业会展人才短缺。目前深圳会展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少真正掌握外语、精通展览设计、会议组织策划、了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严重制约着会展的组织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调高。在我国会展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高校设立会展的相关专业,但是我国会展人才的依然严重短缺,一是国内高校会展专业的招生规模较小,二是由于会展专业培养不能有效对口市场的需求,尤其是高级会展人才匮乏。

3、会展的宣传推介不足。会展和城市形象息息相关,一个知名的会展是城市一张有力的名片,同时城市知名度的提高也有利于会展业的健康发展。宣传推广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和会展业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提升深圳会展业的整体形象,更能提升深圳整座城市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2013年深圳市举办了深圳会展业的武汉推介会、美国推介会、巴西推介会,这对于推广深圳会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又是远远不够的。

(三)深圳会展业所面临的机遇

1、深圳市政府对发展会展事业的大力支持。深圳“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商贸会展业,“促进会展品牌专业化、国际化”,“扩大高交会、文博会等展会国际影响力,扶持打造电子、通讯设备、珠宝、家具、服装、游艇等专业会展品牌”。从2004年深圳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发展深圳会展业的意见》,提出会展业发展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指导方针和建设国际会展名城的发展目标。2005年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实行品牌会展排期保护的通知》,通知对深圳市16个展览面积达2万以上的品牌展会予以排期保护,促进了会展业的良性发展。2006年市政府出台了《深圳市会展业及国内参展财政资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把每年对会展业的资助提升至2000万元,2009年又将财政资助资金规模扩大到5000万元。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深圳市品牌展会认定办法》开展展会评定工作以加大对品牌展会的资金支持力度。又相继颁布了《深圳会展业财政资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补充规定来扶持会展业的发展。

2、国际会展业重心向中国转移。会展经济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经济的发展带动着会展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世界经济向中国转移,国际会展业的重心也正向中国加速转移。在世界范围内,会展业逐步形成了以欧洲的德国、美洲的美国和亚洲的中国“三足鼎立”的格局。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城市之一和前沿城市,深圳的会展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四)深圳会展业所面临的威胁

1、国内外城市的竞争。近些年,由于会展业成为各城市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新宠儿,会展业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除了上海、北京和广州等会展业大鳄外,还有重庆、成都、天津、沈阳等城市争做中国会展业第四把交椅,各城市市政府强力支持会展业的发展,纷纷出台新规定、加大资金投入以扶持会展业的发展,场馆建设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去年刚刚投入运营的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总建筑面积达60万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20万平方米,展馆规模仅次于全国最大的广州国际会展中心;2012年在成都奠基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规划面积不少于265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00亿元人民币,将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国家商务部和天津市政府合作项目的国家会展中心规划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展馆面积达4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会展中心。

深圳会展业除了国内城市的竞争以外,还有来自国外城市的挑战。亚洲会展业最发达的的新加坡,依靠其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高的服务水准、较高的国际开放度以及较高的英语普及率成为国际会议的亚洲首选地,早在2000年就被国际协会联合会评为世界第五大会展城市,经UFI在亚洲认证的展览会有三分之一都在新加坡举办,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和会议等大型活动多达3000多个。

2、国外会展公司对深圳的威胁。中国经济的崛起带动会展业的迅速崛起,中国会展市场丰厚的利润吸引着国外会展业巨头纷纷来华设立分公司,如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美国克劳斯国际展览公司以及英国励展博览集团等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抢占中国市场。它们以其雄厚的资金、丰富的会展经验、组织机构健全等优势势必对深圳会展业的发展造成威胁。

三、深圳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加快深圳新的展馆建设。目前的深圳展馆已不能满足会展业发展的需求,根据国际惯例,深圳会展中心10.5万平方米的展场面积只能算作中型的会展中心了,而且和国内的几个竞争城市相比已经处于劣势,呼吁政府加快深圳展馆建设,完善场馆硬件配套设施,否则将会影响深圳会展业的发展。

第二、要有品牌意识,展会要创品牌。只有有了自己的品牌,才能不断吸引更多的参展商来参加,深圳应该利用其优势产业发展全球知名的专业品牌展,加强会展的宣传推广工作,不但能够更快的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同时也使处于该行业的公司从中受益,国际知名展会往往是产品快速走向全球市场的一条捷径。深圳展会走向国际的过程其实也是深圳城市国际知名度提高的过程。

第三、加快会展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高会展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议政府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招揽国内外旅游、会展业的领军人物,有计划的培养本地人才,借鉴国外会展专业人才的教育模式,通过合作办学、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讲座以及组织出国参观访问等形式培养我市会展业紧缺的各类人才。

第四、加强深圳会议展览业协会建设。我市会展行业协会组织有待健全,目前大部分展览依然是政府主导,因而制约了会展行业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政府要转变职能,明确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职能范围,政府应该从办展向监管转变,从宏观上调控和支持会展业的发展。行业协会负责对展览企业进行资质评估、收集信息、协调经营主体、专业培训等职能。

五、寻求国际合作,与国际接轨。深圳应该不断加强与港澳台的互动交流,联合整合资源,形成相互参展、联合办展、联合推广等多种合作模式,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同时加强与国际会展协会(UFI)、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等国际组织的合作,推进深圳市会展国际化,构建国际化的会展发展体系。

【参考文献】

[1] 马勇,肖轶楠.会展概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2] 魏农建.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保伦.会展旅游[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8-9. [4] 卞显红,黄震方.我国会展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旅游科学,2001,(4):9-12. [5] 龚孔屏.基于SWOT分析的义乌会展业发展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09,(5). [6] 周建华.提升成都会展业竞争力路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

第二篇:基于SWOT分析的杭州会展旅游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各类以会议、展览、奖励为特征的商务旅游在我国各大城市发展迅速。杭州作为会展旅游的典型代表,休博会的成功举办为杭州及其周边带来了巨大的客源市场和商业魅力。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在新形势下探讨杭州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SWOT分析 杭州 会展旅游 对策

1引言

近年来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因此就有跟多的地区和城市加入到日趋激烈的会展旅游市场中来,会展旅游也受到国内外旅游业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

面对会展旅游迅猛发展态势,杭州应审时度势,应积极向国内外会展旅游发展较好的城市学习,如巴黎、上海、广州等,并制定会展旅游发展对策。

2 杭州会展旅游SWOT战略分析

2.1优势(strength)

2.1.1独特的区位优势所谓区位条件是指特定区域的空间位置,资源状况、地理条件是否满足会展活动的需要,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开展会展活动的基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东方的日内瓦”这已足以表明杭州的地位。杭州市是浙江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杭州在“长三角”地区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具有发展会展旅游的地缘优势。杭州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海内外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五代吴越国和南宋定都于此,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2.1.2 杭州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杭州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作为浙江省省会城市其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较高,这更符合会展旅游消费的特征,必将吸引国内外客商。杭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会展旅游的发展,努力为杭州市会展旅游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鼓励国内外客商来杭举办各类展会。2006年,杭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了《杭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杭州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来为会展旅游保驾护航,2008年杭州市政府推出《关于加快杭州会展旅游业的意见》鼓励扶持

会展旅游。

2.1.3 会展旅游的硬件设施较为完善截至2007年底,随着杭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10万平方米)、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4.5万平方米)等大型场馆的建设完成,杭州会展业已突破了场馆瓶颈,现在全市已拥有近15万平方米标;隹展馆,已拥有星级宾馆200余家,共有客房25万问,床位4.8万张,宾馆、餐饮服务配套设施完善。会展设施的接待能力大大提高,可为国际大型会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1.4 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城市形象一般会展组织者都会把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作为选择会展地点的重要因素。杭州作为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以西湖山水为核心,吴越文化为代表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拥有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际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个国家级湿地。杭州作为南宋古都,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的美誉,并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成逐年上升的趋势。

2.2劣势(Weakness)

2.2.1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行业约束机制 纵观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在旅游管理机构下设有专门的会展局。而杭州市至今没有一家会展组织机构,会展的举办往往是政府临时筹备,从而缺乏会展的管理、协调和领导,缺乏约束机制。杭州市对参展商的要求、对举办会展层次都应该有自己的要求。

2.2.2会展专业人才缺乏杭州以至于“长三角”地区至今没有一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PC0(专业会议组织者)或DMC(目的地管理公司)品牌,说明了专业会展组织人才的缺乏。杭州真正受过专业培训并能完全胜任会议上的同声翻译的人才几乎没有。会展旅游组织者、管理者、从业人员或是其他基础服务的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未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因此很难满足会展活动组织与接待的特殊需要。人才短缺已经是制约杭州会展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

2.2.3会展企业不成熟杭州近几年随着西博会等一系列会展的举办,涌现了一批会展企业,但与上海,北京等相比杭州会展企业规模小,经验积累较少,资金实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而且,由于杭州市的旅游企业尚未能真正的加入到会展业中。杭州的会展企业往往亲自安排在会展过程中参展人员的食、住、行、游、娱、购等活动。这不仅降低了会展活动的效率,还会因为对旅游业的不熟悉而降低参展人员在会展活动中对举办地的满意程度,影响会展活动效果。

2.3机遇(Opportunity)

2.3.1上海世博会给杭州带来了发展会展旅游的良好机遇杭州距上海仅170余公里,又同属长三角地区,杭州市将全面接收上海世博会的辐射。据专家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中,将有35%的与会者会做延伸旅游,而杭州不仅靠近上海,并且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显然使会展旅游发展面临着有利机遇,而且今年的世界休博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2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的建立刺激了杭州会展旅游的发展2003年7月,杭州市举办“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联合发表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宣言》,标志着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的正式建立。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长三角区域旅游市场规模,提高了长三角旅游企业管理水平。这一切必将极大促进杭州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会展必然会落户杭州。同时,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开展的旅游合作和人才无障碍流动也必然会促进杭州地区的会展经济发展。

2.4威胁(Threat)

2.4.1其他城市会展竞争的压力各大旅游城市为开展会展旅游活动,竞争十分激烈。作为我国三大会展中心的北京、上海、广州,无论从展馆水平,办展质量,还是知名度都忧于杭州,在邻近区域会展业发展的竞争对手中,最大的竞争对手来自于上海。它庞大的经济、商业实力,世界知名的城市形象,以及富裕的人才、经验必然会对杭州的会展旅游发展形成威胁。其他如宁波、无锡、苏州等具有较好经济条件的旅游城市也会对杭州市发展会展旅游带来冲击。

2.4.2国外大型会展公司的进入 目前,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巳经瞄准了中国会展市场,并开始大举进人。这虽然有助于刺激和促进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同时也给处于发展初期的国内会展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公司往往资金实力雄厚、关系网庞大、信息灵通、技术先进。而在短期内杭州的会展公司还无法与之抗衡,会展旅游业将形成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

2.4.3市场化运作机制存在缺陷 由于杭州市的会展旅游活动尚未真正进入旅游市场,因此行业内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会展市场运作机制也存在缺陷。目前杭州市大部分会展没有按市场机制运作,低水平、小规模多头办展现象普遍,恶性竞争严重,极大的阻碍了会展业的发展水平。

3杭州市会展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SWOT分析提供了四种策略,即S0战略(增长型战略)、WO战略(扭转型战略)、ST战略(多种经营战略)和WT战略(防御型战略)。结合杭州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选择SO和ST两个战略。SO战略就是依靠内部优势去抓住外部机会的战略,将杭州打造成国际会议目的地和中国节庆之都。ST战略就是利用内部的优势,

去避免或减轻外部威胁的打击。杭州可利用自身优势,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开展联合经营的方式来解除威胁。

3.1.确立会展经济“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思路 所谓国际化,是指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规则来建立自己的会展业经营管理模式,充分运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资源,逐步建立适合国际市场运作的经营管理体系。所谓市场化,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培育会议和展览项目,逐步确立自己的会展品牌。而专业化,就是指展览服务专业化与展览项目的专业化。

3.2 打造品牌展会目前杭州市的西博会、茶博会、国际动漫节、休博会等一批展会已经初步成型,发展前景较好,应重点加以扶持,稳定会展产品质量,塑造一流的会展旅游企业形象。应加强展览品种的开发、国际招展的力度、展会的宣传和国内国际横向的合作,逐步树立有国际影响的名牌展。同时积极加入有关国际会展组织,借助这类平台与国际会展主办机构进行深入沟通,吸引他们到杭州办会办展。

3.3 加强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会展旅游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活跃在会展旅游市场上的专业的会议组织者。会展旅游的成功离不开专业人才,因为会议展览旅游是集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综合服务产业,它要求会展服务人员具备多种特殊的能力。会展旅游人才一是靠培训,二是靠引进,在实践中培养既熟悉会议、展览、旅游业务,又掌握国际惯例,富有运作经验的专业人才。

3.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快会展市场的对外开放。应按照市场运行规则和国际惯例,鼓励外商投资杭州会展,吸引国际大型会展公司、著名会展服务公司以及会展经济协会前来杭州设立分公司或办事机构,开展人才培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把国际展览业的运作规范、先进经验和理念以及管理人才引进来,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整体上提高会展经济的层次和水平。同时,加强与国内外会展同行的交流合作,发挥杭州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增强中心城市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赵春霞.会展旅游管理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胡平.会展旅游概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3]樊小兰.会展旅游研究综述[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4).

[4]宣平.基于SWOT分析的杭州会展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区域经

济,2010(6).

[5]汪灵.南京市会展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区域经济,2011

[6]陈爱宣.杭州会展旅游发展定位与战略思考[J].产业经济.2007

第三篇:会展行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战略分析法,它的实质是:通过与竞争对手相比,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判断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外部存在的机会与威胁,最终从战略上提出问题解决方案。运用SWOT分析法,我国会展业面临如下环境:

(一)S-strength(优势):主要体现在(1)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大。从我国的情况看,会展业基本上还处在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呈现的基本的特征是:人口多,潜在消费市场巨大;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国外工商企业在我国大型批量采购较多;一些产业链已基本形成;涉及会展业的企业数量庞大,管理水平和效率都较低,运行质量不高;因而现阶段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的空间很大。(2)本土化经营,文化背景一致,与客户有着深厚的民族感情,了解客户的现状和本土文化,有着固定的网络和渠道,熟悉政策环境,利用其广大的社会资本在短期内利于争夺客户。

(二)W-weakness(劣势)主要体现为:(1)会展整体规划不够理想,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以省及城市的行政区域为基础制定会展发展战略规划。实际上,由于会展业运作本身具有功能整合和跨边界的特点,一个城市发展会展产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甚至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服务行业发展等相匹配。(2)会展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会展技术主要指信息化技术、展馆设施配套和展示技术、运输、管理技术等。纵观我国的会展业,其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服务水平较差。(3)人才短缺。当前我国整个会展业中,专业人才非常少,存在着较大的缺口,这制约了我国会展的进一步发展,削弱了我国会展业的可持续竞争力。(4)经营规模小,服务水平低。我国会展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相对而言都比较小,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出现了结构性供需矛盾。一方面,一些低层次的、单一的和低技术含量的会展服务供给过剩,高层次的和高技术含量的会展服务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各省市自办会展的比例过大,专业会展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导致先期建设的高水平会展中心经营困难,正在经历高投入,低回报或无回报的时期。

(三)O-opportunity(机会)。随着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扩大了会展业市场容量。由于我国在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供应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前景,许多跨国公司正准备将我国变成制造基地,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这一趋势无疑会增加我国会展业市场的容量。与此同时,一些国外会展企业的进入有利于我国会展企业与国际接轨,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力。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国内会展企业被推到国际竞争的大潮中,在与世界大公司的同台较量中,我国的会展企业可以借鉴吸收它们的先进理念和成功运作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组织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迅速向规范和现代化会展企业靠拢。

(四)T-threat(威胁)。主要体现在:(1)中国加入WTO三年来,特别是大陆和港澳CEPA安排的实施,外商也越来越看好中国国会展业,中外会展企业的合作呈现多层次、全方位态势。美国、德国、英国等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公司都在寻找与中国的合作项目,或合作建立企业、或合作办会展,形式多样。大量跨国会展企业的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会展业面临重新洗牌。一方面,一些大型的跨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如德国汉诺威、意

大利米兰和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这三个世界展览业巨头都在黄浦江畔设立了分支机构。这些大型的跨国企业凭借强大的资金、技术优势和先进的专业管理经验,全面进军国内市场,这使得国内某些势单力薄的会展企业必将淘汰出局;另一方面,也迫使一些有眼光的会展企业为了避免陷入孤军奋战、分散经营的局面而适时调整战略,加强合作和结盟,搞“兵团”作战,从资源、资金、网络的规模化入手,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通过兼并、代理、战略联盟等方式走规模化经营之路。(2)人才争夺战。国外会展公司的进入,势必加强了对人才的争夺,他们为了推行本土化建设,不惜重金利用各种手段从国内会展企业“挖”走高素质的人才,这将使得国内会展业人才争夺的竞争加剧。

长松咨询观点:我国到目前为止缺乏会展经济的“市场规则”、会展行业协会不健全、展览业市场收费采取双轨制、会展业管理不规范、会展主题不明确、会展设施不配套、设备陈旧落后、会展场馆面积小、会展的规模不大、会展杂乱等。《长松组织系统》工具包——为企业度过公关危机,让数千家企业成功发展壮大的选择,值得您的信赖!

第四篇:西宁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

西宁会展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 (一)区位条件

西宁市地处黄河支流湟水上游,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三大结合部,作为省会城市,是青藏高原人口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是整个青藏高原对外联系的门户,是西部大开发青海省大发展战略的突破口。

(二)完善的城市功能

西宁经济发展快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这些都有利于西宁加快发展会展旅游,全方位提高西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三)夏季旅游优势明显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支流湟水河上游,东经101°49′,北纬36°34′。市区平均海拔2295米,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平均气温6.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已形成了“中国夏都—西宁”的旅游品牌。

(四)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

西宁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以昆仑文化、黄河文化、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交融在国内独有。在景域200平方公里、绵延150公里的风景线上,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

(五)全新的旅游旅游品牌及系列活动的开展

青海省政府为了进一步发展青海省的旅游业,提出“大美青海”的旅游品牌并在国内外组织一系列文化展示活动。全新的旅游品牌和系列活动的展开,使青海的旅游资源得到广泛的宣传,使西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断提高。

二、劣势

(一)缺乏现代会展旅游理念

政府、商界、旅游行业缺乏对会展与旅游的关系的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导致了对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措施都不够明确。会展的配套服务不到位,不具备接待大型会展和专业化会议的能力,没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和竞争措施。

(二)缺乏举办大型会展的经验

西宁市会展旅游起步较晚,多数活动基本上处于“小、散、弱”的状态。 “会”多而“展”少,因此没有把会展的内涵和外延充分拓展,致使会展形式单调,层次不高,规模和影响较小,缺乏亮点,影响和效果不大,经验严重不足。

(三)会展业与旅游业缺乏行业间的协作

会展业是会展旅游的核心基础,旅游业是会展旅游产生的前提条件,只有两个行业密切配合,相互合作,才能使得会展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但就西宁市而言,会展部门与旅游部门的合作不默契。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受到制约。

(四)缺乏举办大型会展的专业机构

西宁会展旅游缺乏大型会展的承办机构、缺乏专业管理、缺乏整体规划以及部门间的协调。致使低层次、小规模的展会泛滥。最终导致会展业和旅游业在诸多方面都难以实现有效对接。

(五)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西宁市会展旅游的人员,大多未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因此很难满足会展活动组织与接待的特殊需要,进而严重制约着西宁市会展旅游的快速发展以及西宁市会展业的组织水平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机遇

(一)全国范围内会展业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截止到2002年5月,我国有14家单位加入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据有关部门预测21世纪20、30年,中国将是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会展中心。全国范围内会展业良好的发展态势营造较好的大环境,西宁会展旅游发展势态也水涨船高。

(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将加快普通劳动力、专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西宁作为青海生态旅游和避暑旅游资源与环境大省的首府,在会展旅游方面将会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

(三)政府重视,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把旅游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把建设高原旅游名省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重要内容,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整个地区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旅游业发展迅速

2011年我省旅游总收入9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0%,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西宁市将逐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观念,将旅游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五)青藏铁路对西宁旅游的带动优势

青藏铁路建成将青、藏与西部地区连结起来,与广大内陆沿海地区连接起来,与国内其它旅游线路、旅游景点连接贯通,使得旅游业融入全国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中。

四、威胁

(一)国内城市会展竞争的压力 西部地区各大城市凭借各自的地域优势和独特的“魅力”,使会展旅游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西宁作为会展城市在中国总体实力不强,在西部地区竞争优势不十分明显,离区域会展中心城市的目标地位差距较大。

(二)会展市场运作机制存在缺陷 西宁会展旅游的管理手段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许多会展活动至今都还是政府部门主办、公开、公证、优胜劣汰等市场竞争原则得不到完全体现。

(三)会展设施较差

规模较大、级别较高的场馆以其优秀的设计、独特的风格对旅游者产生巨大吸引力,成为人们游览光顾的目标之一。西宁市现有的展览馆与会展中心城市相比展馆少、面积小、设施差、设备落后,严重阻碍会展旅游的发展。

通过对西宁会展旅游SWO T分析,西宁会展旅游劣势与优势相伴,威胁机会与共存,应当采取SO战略,通过西宁会展旅游国际化、信息化、规范化的发展。对外宣传西宁市形象,对内激活西宁经济,促使西宁成为青藏高原区域性会展名城。

第五篇: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是发展旅游的命脉。帕哈太克里乡居于“一市两县”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南疆铁路、314高速公路及其匝道穿乡而过,315国道以及现在正在村子里兴修的314国道与315国道的连接线构成了景区外部的交通网,使得帕哈太克里乡的可进入性极强;

(二)资源优势

①从空间环境来看,帕哈太克里乡水资源丰富,空气质量、生态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保存良好。②从自然资源特色来看,景区内集现代观光农业、果林、鱼塘、河滩、湿地、克孜勒河与台勒维曲克河两河交汇处风光等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组合状况良好。③乡村总体风格保持良好,传统风格的维吾尔民族建筑的民居被较完好的保留下来,特色鲜明。④百年水磨坊等传统的农耕方式被保留下来,农耕文化丰富多彩。⑤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教育意义。⑤农副产品十分丰富。⑥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多姿多彩。⑦传统饮食具有鲜明特色

(三) 客源优势

一般来讲,乡村旅游客源的区域限制相对较大,以近、中程游客为主,对周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帕哈太克里乡距离喀什市仅三公里,喀什市城市居民是其基础客源市场,显著的区位交通优势为乡村旅游的客源组织提供了便利。

(四)宏观优势

以中央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为契机,喀什城市总体规划中以促进“一市两县”经济加速融合的宏观指导,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和“乡村旅游”、“和谐旅游”主题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帕哈太克里乡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邻近喀什经济特区,许多实力雄厚的私营业主,对投资旅游产业兴趣浓厚,资本基础的雄厚,投资机制灵活便捷,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2、劣势分析(Weakness)

(1)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相脱节。生态环境良好,乡村旅游资源保存完好,但基础条件相对较差,接待能力薄弱,政府的资金扶持有限,不能满足最基本的旅游发展需要。

(2)资源同质化,竞争较大。帕哈太克里乡旅游资源与色满乡的民族风情园资源同质化,竞争较大,为避免同质竞争,景区应另谋出路,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轻观光、重体验”提高游客的参与性,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3)停留时间较短,旅游产生的效益不高。帕哈太克里乡的旅游处于起步阶段,住宿、餐饮等基础接待设施环节薄弱,晚间娱乐项目还没有成体系,致使游客消费结构单一,消费链过短,主要以一日游为主,直接影响帕哈太克里乡的旅游经济效益。

(4)受季节影响明显。旅游业是一个脆弱性的产业,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季节的影响,而北方的乡村旅游更是如此,乡村旅游严重依赖于农业旅游资源,农业旅游资源受季节变化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像观光农业、林业、果蔬采摘等旅游项目影响更是严重,淡旺季非常明显。

3、发展机遇(Opportunity)

(一)国内休闲旅游时代的热潮

国内旅游持续升温,境外客源渠道拓宽,旅游客源总量不断放大。为乡村旅游等新兴旅游项目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二)喀什独特的地缘优势

立足喀什、依托南疆、面向西亚、中亚、南亚和欧洲,打造成西部对外开放的窗口,充分发挥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也为帕哈太克里乡乡村休闲旅游区的发展带来机遇。

(三)国民收入的提高增加了潜在的客户。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健康和养身,返璞归真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乡村旅游的旅游功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力。 (四)地方政策的扶持

喀什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强调加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调整经济结构,高位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将成为喀什地区旅游发展重点。

4、挑战(Threats)

(一)帕哈太克里乡乡村旅游面临“形象遮蔽”的影响

喀什在大众心目中是一个民族风情地,宣传侧重于少数民族文化、民俗和少数民族特色建筑等形象,人文形象更为突出,从而对其他旅游资源地产生形象的遮蔽效应。帕哈太克里乡这样的乡村休闲旅游,在对外拓展市场上容易受到“形象遮蔽”的影响。

(二)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日益差异化。

由于旅游者文化水平层次的不断提高和旅游经历的不断丰富,旅游者的需求也呈现出差异化、复杂化和个性化的特征,这就要求帕哈太克里乡乡村旅游的旅游项目要多样化,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三)帕哈太克里乡乡村旅游如何在与周边区域的博奕中壮大。

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注,疏附县、疏勒县等周边地区利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宏观优势和民族民俗特色,纷纷开展旅游业,周边景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压力大。

5、规划需解决的问题

客观分析帕哈太克里乡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可以看出其旅游发展前景总的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需要及时抓住机遇,善于迎接挑战。因此项目策划上,应扬长避短,整合乡内高品质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开发生态休闲的旅游产品,促进帕哈太克里乡乡村旅游跨越式发展,要想发展首先要从自身找到症结:

(一)完善管理,建立一支专业的、成熟的人才和服务队伍,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

人才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鉴于帕哈太克里乡村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因而在从业人员素质的培训上,应该定期举办乡村旅游和管理的培训班,重点提高基层从业者的相关文化素质。同时还要与喀什市当地的高校合作,吸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帕哈太克里乡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活力。

(二)加大政府的引导和资助力度,招商引资,增加资金的积累

帕哈太克里乡的乡村旅游还在起步阶段,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待提高,基础设施的不完备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乡村旅游地功能的发挥,也会影响到旅游地形象和旅游收入。为此因增加资金的积累,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一个拥有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保障的乡村旅游名乡。

(三)加大景区促销力度,拓宽促销渠道

以“最乡村,最自然”为营销推广口号,一方面加大电视媒体、画册的宣传,加强城市居民的印象,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宣传,提高居民的吸引力和关注度。

(四)丰富旅游项目,加强产品促销

帕乡的旅游项目突出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项目,每一个项目都要有主打品牌、有闪光点,因此应定期推陈出新,定期更换菜品和娱乐项目。

(五)科学规划,有序开发

乡村旅游的生命就在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所以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时要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是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开发时要根据帕哈太克里乡的整体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把帕乡的旅游活动控制在环境的承载能力的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svhc物质清单英文版下一篇:工会2019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