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如何做emba教授

2023-07-01

第一篇:企业家如何做emba教授

复旦大学EMBA丁敏教授谈营销主流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专访

复旦大学EMBA丁敏教授,担任EMBA《营销管理》课程、担任复旦大学EMBA可持续创新和增长烟酒所所长。他在科技、营销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也让他能够对中国的社会现状做出精准独到的深入解读。关于这一解读,他在最新著作《中国蹊》(The Chinese Way)一书中进行了系统阐释。对EMBA感兴趣的商务专业人士尤其是市场营销人员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知识。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为访问到丁敏教授专程来到复旦大学EMBA学院:

AMA:请您谈谈对2014 年中国市场营销发展状况的看法,以及2015年会有怎样的趋势? 丁: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倾向于对某个限定时间内的趋势进行预测,而且也不应该如此。因为不确定性是任何一个复杂体系的本质,包括人类社会。不过,我想下面这些现象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逐渐兴起,并发展为主流(当然,还有很多我没提到的,只是以下三个恰好是我研究并关注过的领域):民族品牌的崛起;不道德(但合法)的商业行为的肃清和巩固(最终,诚实守信开始获得回报);泡沫消费的减少和利于环境及人类发展的负责任消费的提升。

AMA:您在新书中提到了微信,并指出微信是品牌在营销时更为倚重的重要平台之一。鉴于其它社交媒体平台的盛衰起伏,比如人人、开心和最近遇冷的微博,在您看来,微信的未来发展如何?它又会对2015年的中国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丁:微信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朋友(无论是现实朋友还是虚拟网友)之间的私密沟通需求,在这一点上,微信也的确做得很好。其实,微信背后的基本理念并不新鲜,归根结底,它跟邮件列表、论坛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不过微信是基于移动设备端,而且能够发送音频和视频等内容。问题在于,人类(以及企业)总是试图将可以到手的一切货币化,而且要越快越好。作为一家企业,如果微信不能规范用户的不当行为,就会很快被取代。

AMA:您认为在中国会有一个全新的社交平台兴起,跟微信类似但会对它构成威胁甚至在受欢迎度上超越微信。根据您为《中国蹊》所做的研究,您能描述一下这个全新沟通工具的具体功能,并谈谈它跟微信的不同之处以及为何会受到欢迎吗?对品牌来说,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丁:这个新的社交平台可以满足相同的沟通需求,但也能够禁止用户之间的商业行为。这个平台将促进关系的深化,以亲朋好友和志趣相投者为重,关注更小的社交圈子。要知道,中国有14亿人口,那么在1个人和14亿人之间,哪个更重要呢?现在,大部分中国人都浪费了太多时间在根本不需要了解的许多人身上,今后他们将开始关注更小的朋友圈。这也正是新的社交平台将满足的需求。

AMA:在新书中,您提醒微信用户不要将微信圈货币化,也不要围绕商业活动组建微信群。但是对品牌用户来说,是否有所不同呢?品牌需要怎么做,才能在将平台效力最大化的同时,保持对粉丝的价值?

丁:问题的关键在于,粉丝是否“自愿”加入某个以商业活动为目的的微信群。如果有人选择关注某个企业账号,并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相关信息,或者有公司以此为目的组建并提供了这类平台,都是相当正常的。只是,我看到太多的微信群看似非商业性,却慢慢变得“聪明圆滑”,并试图利用这个平台谋取个人经济利益。这种行为令人厌烦,甚至会极大地破坏这类群组在用户心中的价值。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某类微信群的负面印象势必影响用户对微信的整体评价。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微信群太多且某些群组的粉丝过多。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即使是在这个被我称为“3秒法则”(3秒阅读一条帖子,然后3秒回复)的时代。如果在太多平台上联系太多的人,并给出太多的信息,从逻辑上来说,只会让人将这些信息当作毫无意义的背景杂音处理。

AMA:最近,“双十一”电商热潮刚过,并在数小时内打破了去年的销售纪录。您是怎么看待这个年度营销事件的?您对它在2015年的表现有何预测?

丁:其实我对这个事件并不怎么关注,经常只是笑着旁观。它是由渴求新闻爆点的媒体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共同作用的产物,但从长远来看,它对企业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并无益处。因为消费者的花费能力、储物能力和消耗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们的消费弹性并没有那么高。消费者只是将他们的消费需求进行了推迟或提前,以参与到这类促销活动之中。

不妨极端点来想,大家不过是把一年要买的东西都集中到这一天买完了。总有新的纪录会被创造,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归根到底,它不过是人为操纵的纪录,既能让媒体有热点可炒,又为企业提供了宣传良机。

AMA:2014年,我们见证了奢侈品牌在中国的销售下滑。您对此有何看法?您怎样看待2015年的发展趋势?

丁:在我看来,这是必然趋势,并不值得惊讶。绝大多数中国人购买奢侈品的初衷,就是为了彰显身份与地位。如此一来,如果满大街都是LV包包,无论真假,都会让LV成为没有品位的代名词,而非地位的象征。对典型的美国人来说,花掉半个月的工资只为买一只手包简直不可思议,但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即使要花掉几个月的工资,也再正常不过。这种奢侈品消费的大众化实际上极大地削弱了奢侈品作为身份象征的价值。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已经走过了那个身无长物的年代。年轻一代对奢侈品的看法已经发生改变,对他们而言,奢侈品必要时可有,若没有也无妨;而且,他们的人生目标也发生了改变。此外,当下的政治环境也极大地削弱了奢侈品需求。

奢侈品市场的这种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但考虑到中国文化的本性,任何能够彰显地位的符号(比如一辆宝马)都会在中国获得健康发展。不过,普通中国大众所能负担得起(花费一个普通消费者几个月工资)的奢侈品牌仍将面对巨大挑战。

在此,我也想对两类“奢侈品牌”做一个区分:一类是因为成本高而售价高,另一类是因为非成本因素(比如广告支出、营造出来的专属性等)而售价高。在中国市场,前者的前景依然很好,后者则不然。

AMA:在《中国蹊》一书中,您指出中国自主品牌的竞争能力将获得极大提升,甚至有可能进入北京和上海等高端市场。中国市场的哪些发展将促进这一转变?为了充分抓住这一环境机遇,国产品牌需要怎么做?

丁:多年以来,中国一直都是海外最好公司的生产基地,现在,我们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因为中国人不仅学会了如何制造一流产品,更懂得了如何引导企业创新。实际上,中国制造的质量要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好。很多中国产品之所以品质低劣,是因为厂家要以价取胜,就不得不削减成本。如果他们知道可以通过高质产品获取高额回报,我敢保证,他们一定能为绝大多数的品类制造出最好的产品。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中国大众也慢慢将使用国产品牌视为成功的象征。民族情结的激励和政府所倡导的“中国梦”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中国梦”也包含着以民族品牌为傲的内涵。所以说,中国的宏观社会环境也鼓励这种转变。

对照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韩国,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品牌也会发展为国际知名品牌,反过来,这也会推动其在国内的价值提升。

为了能引领这一趋势,除了提供质量一流的产品,中国企业还必须推动消费者决策过程的改变,尤其要确保他们的品牌存在于目标消费者的心智之中。中国消费者喜欢追随意见领袖,不仅在意别人的看法,还热衷于跟他人做比较,在消费时同样如此。因此,中国企业需要找到这样一个核心群体,他们是品牌的早期使用者。相比于聘请名人做广告,还不如邀请那些真正信赖并使用该品牌的名人。如此一来,就能让自家品牌在普罗大众的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

AMA:在过去几年中,如百思买、Media Markt和Argos 这样的外国品牌先后进入中国又纷纷退出,有的甚至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在您看来,是哪里出错了?对试图进入中国的外国品牌,您有哪些建议?

丁:没有哪个公司会在进入某个全国市场后,只存在几个月就退市了,否则,在其决策过程中肯定存在某些根本性错误。公司退市的原因多种多样,在我看来,有些原因也许跟中国市场毫无关系,比如,某个公司想要修改战略目标(有可能是新任CEO掌权、新的机会出现或者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

对那些已经进入或者考虑进入中国的公司,我的建议通常是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要以短期回报作为决策依据。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公司都适合进入中国。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选择很多,如果在他们所关注的领域里不具备独特竞争优势,就不要浪费资源进军中国了。很多跨国公司都认为在中国,关系就是一切,在过去也许如此,但在现在和未来就大错特错了。

AMA:您在书中谈到,虚拟形式的沟通正在挑战中国的传统社交模式,那种倾向于在小圈子里形成深入个人关系的模式。那么,这种被您冠以“表面化”和“诚信缺失化”的虚拟或者社交媒体形式的沟通,是否会削弱口碑营销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呢?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市场营销人员要怎样才能成功运用口碑营销呢?

丁:目前还没有到这一步,因为相较于美国消费者,至少有两大因素抵消了这种影响力:首先,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听从他人的意见,而且在其成长过程中没有(也没被鼓励)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其次,中国人对任何官方渠道的东西都存在更加强烈的不信任感。

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功运用口碑营销的公司都是好的“促进者”(facilitators)。由于中国社会信任缺失的现状,任何能够跟他们的消费者建立互信关系的公司都会取得成功。因此,市场营销人员应该在促进正面口碑传播的同时,保持适当的距离,做好口碑促进者,而非口碑创造者。所谓口碑营销,应该多注重其内涵定义,而若想令其发挥应有效用,公司就不应该自作聪明,人为干预。这样的公司也许能获得短期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势必遭受挫折,在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尤其如此。

AMA:除了中国社会,您也对市场营销和技术的关系及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这个领域,最值得注意的大事是什么?品牌和消费者对此又有何反应? 丁:我将之称为“神入趋势”(empathization trend),从本质上来说,消费者都希望方案提供商能够清楚了解他们的想法(认知层面)和感受(情感和心理层面),而无需他们言明。这一趋势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模式,也是客户定制化和关系营销的秘诀所在。硬件和软件技术的进步让它成为可能,而且目前主要存在于商学院和计算机科学/工程系学者的研究工作中。现在,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是基于视频数据的客户洞察。当今的消费者都习惯于用影像记录生活,他们会愉快地迎接基于视频的“神入”(empathization),甚至对此产生需求。

第二篇:EMBA:企业家永不亏本的投资 吉大EMBA深圳班

EMBA:企业家永不亏本的投资

EMBA同学经济新势力 企业家永不亏本的投资

有些教育产品是卖给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的,比如基础教育;而有些教育是卖给身价上千万甚至是上亿元的企业家的,比如说EMBA。不一样的消费群体决定了不一样的收费,所以这就决定了EMBA所带来的天价学费。

即便如此,仍挡不住“求知若渴”的企业家。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30多家EMBA办学机构,全国每年招收的学员超过5000,其中企业家占据了大部分份额。对他们来说,花几十万读EMBA,更多的是一种投资,为不确定的未来投资。

■ 董事长“生产线”

当财富、成功成为这个时代的关键词,知识拥有了可以改变一切的力量。而提供知识的教育产业也一夜之间成为价值数千亿元的超级蛋糕。

据浙江大学EMBA教育中心主任范晓屏教授介绍,目前仅在杭州市场上角逐的EMBA机构就有20多家,除了本土的浙大EMBA外,还有很多省外的学校在杭州设立办事处或是委托中介。而浙大EMBA始终在浙江本土保持着老大的姿态“傲视群雄”。

“我们每年开办两期,每次名额限制在200人以内,我们要求90%的学员要本科毕业,拥有8年或以上的工作经验或4年以上的管理经营。”就是这样严苛的条件,还是挡不住有些人想“走后门”进浙大EMBA。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努力。”范晓屏表示,从成立之初,浙大EMBA就以培养“企业领军人物”为目标。范晓屏解释说,来我们这读的人中有企业的老板,也有企业的中层,有政府机关的领导,也有其他一些社会成员。如果想成为管理者或职业经理人,那么他可以选择MBA,而EMBA则是以培养企业领军人为目标的。因此浙大EMBA专门设置了领军人所需要的能力培养课程,即:战略思维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领导力以及开拓学员国际视野的课程。范晓屏说:“现在我们有近70%的学员是来自民营企业,不少人过去往往只是就地就产品就企业本身考虑问题,视野不够宽。而在这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走出浙江、走出中国,他们需要这样的国际判断能力。”

除了上课交流外,浙大EMBA还针对不同班级的生源特点,以及区域经济、民营经济、全球经济发展的特点,采取专题讲座、高级工商管理案例分析、咨询式经营管理研讨会、移动课堂、海外访学等个性化课程方式。“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十几场免费的专题讲座,邀请国内外顶尖的经济、管理专家和优秀企业家进行对话,如美国西北大学整合营销传播之父舒尔茨、著名的危机公关专家克拉克等。另外海外访学也是最受学员欢迎的课程之一,有些学员不止一次宁愿自掏腰包来参加。今年4月我们将去欧洲著名的牛津、剑桥大学进行访学。”

除此之外,浙大还成立了浙大EMBA俱乐部,并在宁波、温州等地成立了分会。“我们的学员将是永久会员,我们目的是要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也正是这样一个平台,促进了更多优秀人士加入浙大EMBA,“每年老生推荐新生的比例在30%以上”。也许,对这样一个群体来说,再大的广告投资也比不上一个切切实实的服务平台。 随着学员年龄结构的变化,浙大EMBA也进行了调整。“我们现在学员的平均年龄从原先的41岁降到了30来岁,有一部分属于富二代,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老一辈的企业家不一样,他们更加现代,有自己的主张,因此我们在课程内容上也会做这方面的调整,举办的活动也会趋向于活泼、休闲、浪漫、现代。”

■ 同学经济新势力

在浙江大学EMBA,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案例:

李小姐依靠EMBA同学,卖出了36套房子。李小姐是钱江新城某楼盘的销售负责人,该楼盘成交均价超过3万元/平方米,是业界公认的高档住宅。该楼盘推出第一批房源,当时正在就读浙大EMBA的李小姐产生了一个念头:在同学中卖房子。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起初只向EMBA班上几个比较要好的同学介绍了楼盘情况,不久后,这几个同学都通过她下了单、买了房。而且一个月就卖出了4套”。这让李小姐意识到,身边的同学也许就是潜在的客户。

于是她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推销楼盘:上课或平时聚会,她会时不时地向同学们介绍楼盘;学校举办大型讲座时,她发动公司以赞助商的形式,让楼盘名称登上了背景墙;年终庆典,她把小区沙盘带到了现场,并给班上每位同学发了一本楼书;在学院的内部刊物上,还有他们楼盘的各类广告„„

同学们也很捧场。开盘初期,就陆续有浙大EMBA的学员找到她,了解楼盘情况,咨询销售价格。对最终下单的同学,李小姐多数都给了一定的优惠。直到现在,仍有同学找她买房子。“到目前为止,卖给同学的达到了36套。”

章先生依靠EMBA同学,拿到了2000万元的订单。章先生曾经是某品牌医疗器械的浙江区总代理,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前两年他亏了不少钱。面对事业的压力,章先生选择去进修、充电,来调整状态。在攻读EMBA学位时,他听取同学建议,转行做起了茶产品的生意:到全国各地搜购名贵茶叶,分门别类地进行精细包装,然后在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推广,以礼品茶、宴会茶的形式进入市场,走的是高端路线。

当时给过章先生建议的同学,之后也都纷纷帮忙出力,有的为他介绍客户,有的干脆直接成为他的客户。章先生的茶生意也越做越大。就在今年年初,章先生的茶产品参加某大型农产品博览会时,拿到了2000万元的订单。

原来各自从事进出口贸易、医药生产销售等行业的陈乃科、王康、陆修委三人,在浙大EMBA学堂结识,志趣相投,一起成立了国和投资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投融资业务,在资本市场行情看涨时,获得了较大的收益。“现在,我们已经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商盟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股东都是我们在浙大EMBA的同学,并且经营情况相当不错,我们希望能持续发挥同学互帮的优势。”王康说。

而银行、保险、基金公司的高管,通过高校的MBA、EMBA寻找潜在客户,靠同学提升经营业绩的,也是大有人在。

■ 学会关机

“如果你还不会关机,那么你两年的EMBA算是白读。”在浙江大学EMBA2008年春季班开学典礼上,浙大EMBA的毕业生代表——西子联合控股董事长王水福先生给新到的130名新生分享了自己当年来EMBA所学到的诸多感受。

王水福说,既然到EMBA学习,他认为要学会三点:第一首先要学会偷懒。特别是一些学员从总经理出身到董事长,应当学会授权。第二要学会合作,不仅要学会对外合作,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内合作,和员工之间的一个合合作是一种心态。

第三个要学会关机,学习关机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心境,当你关机了以后,就可以使自己整个人静下来,可以把很多事情授权给其他人干。他说,在管理上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管到后来会很累,一定要学会让其他人去干,这也就是从总经理到董事长一个很重要的演变过程,也应当是学员们来浙大EMBA所应该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虽然有人说EMBA有人脉资源、可以拿硕士学位,但是很多非常成功人士来读EMBA,看中的并不是学位。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开放,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模式与20年前、甚至是10年前、5年前都大不相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当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他会发现已有的经验不够用,曾经不用做过多思考的几千万的投资扩大到几亿、十几亿后,他发现需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来支撑他的想法,需要通过学习、交流,接受新的东西,才能使自己对未来经济走势、未来的商业模式看得更清楚。”范晓屏认为,目前有很多企业一做大就死,关键是因为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创新没有跟上。

“我们准备把学费调整至30万元,虽然说学费不低,但是我相信,任何一名学员都能体会到,他们得到了改变未来、创造未来的能力,这样的人生投资是值得的。事实上,全世界的EMBA学员都是在为未来投资。”范晓屏说,选择有一个好的EMBA项目,就是选择了一种好的人生方式。

面对曾经对EMBA课程设置不合理、学不到什么知识、只是在堆积人脉关系的争议,范晓屏表示,这是几年前,EMBA在开创阶段,人们对EMBA不了解所产生的一些看法。“从教育部对EMBA毕业生所做的回访结果看,92%认为EMBA整体水平很好和较好,92%人认为对事业帮助很大和较大,93%的人认为教学效果很好和较好。”范晓屏认为,我们必须要正确看待人脉资源,“其实,我们的企业家并不缺生意伙伴,但是缺的是理念相同、思路相近的志同道合、能够相辅相成、共同把事业做大做强的伙伴。每一个人的基础、人生经历不一样,因此对未来的看法和对市场的判断常会不一致,经营的哲学和做人的道理也会不同。通过EMBA的学习,很多人会在这些方面得到共识,特别是经营理念、取财之道、资源整合、合作双赢等方面一谈即合,从而找到了更优质的生意伙伴。”所以,不难得出在浙大EMBA,近千商界精英在这里寻找到的绝对不是富豪伙伴,而是一条通向事业更成功的真正的企业家之路。

第三篇:河南优秀企业家学习EMBA心得

随着中国EMBA商学院教育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社会的菁英,在源源不断地加入到这个大群体中。

这种较大的影响力正在给中国社会的经济、理念以及生活方式产生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更实际的推动。

一方面,无论是从学识、放眼世界的胸怀,还是社会影响力,都将是未来的中坚力量。应当在施展自身才华成就以及财富的同时,肩负起引领当今中国社会理念、道德行为以及时代风尚的重任。

而另一方面,面对日益恶劣的全球生态环境、经济形势,正是需要发挥出他们在引领市场新价值方面的能量,运用他们丰富的经验,以及在世界名校商学院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帮助中国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困惑、稳健发展。

参加EMBA研修,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讲师们的授课内容,往往都是一种人生治学、修身境界的浓缩,甘甜而醇美。所用案例、故事精彩、幽默,紧贴管理实践;在愉快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获益匪浅,感悟良多。

EMBA校友畅谈:我的管理意识有很大提高,对工商企业管理的课程进行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在许多名师的指导下,我的思路和观念也和未参加学习前判若两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拥有开阔的视野

学校聘请的教授都是知名院校的各行各业专家,不光学术上有一定的造诣,还实际的企业管理经历。他们开阔的知识和视野,让我在短短时间内明白了以前许多不能明白的东西。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都多元化了。另外学校也经常组织户外拓展活动,这激发了我们的潜能,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力和人格。学校为我们安排的企业调研活动,通过和企业交流,为我们学以至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建立了良好的商业人脉网络

这里聚集的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有企业家,有企业里的高层管理者等。和同学们在一起交流的时间是最难得的,不仅能了解到各行各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互相能吸取各自的精华,加深大家间的情感,这无非是将来事业发展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3、为将来事业奠定了基础

有了这次EMBA研修班的学习经历,我坚信,将来的事业和人生必定有一个更高更好的发展!参加EMBA研修班学习,是人生一个无悔的选择!

EMBA的学员都是来自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管理人员,EMBA班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大家相互沟通学习一个平台。通过课堂的交流讨论,我们能分享别人的管理经验。

EMBA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团队学习,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前几堂课时,大家都较为沉默,怕“枪打出头鸟”。而到后来,随着意识的改变和现场气氛的感染,很多平时沉默寡言的学员也加入到讨论的行列,人人都在“抢当出头鸟”。EMBA学习也为我们提供了锻炼理性思维的机会:课堂提问与解答、案例研究、小组项目(分析与演示)等,都需要我们去独立思考、独创地去学习,并在过程中学会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师们常说企业要发展首先是一把手工程,当老板的要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这样员工才有向心力,企业才会有凝聚力,思想决定出路,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第四篇:企业家读EMBA究竟收获了什么?

只有高层管理者掌握现代管理知识,整个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才会由上而下地全面推行。老总一个人读了EMBA,这相当于整个单位的人都读了EMBA。因为企业主要决策人掌握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后,他所带给企业的必将是更加科学的管理和更为高效的产出,正所谓“四两拨千斤”。企业高管就读EMBA,能用极少的时间投入,获得巨大的知识提升。

EMBA学员的心声 由于EMBA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年龄、经验、教育背景都不同于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我的学习经历,对EMBA教育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要精心设置学习模块。要站在世界管理科学的前沿并针对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来设置模块,课程设置要有战略前瞻性。如果做不到新颖实用,简单地拔高本科生学习的知识,将会失去EMBA教育的作用和魅力。

二、要精心选择案例。EMBA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用大量的案例来诠释理论,案例的选择上要求精、求新。

三、要有高质量的优秀教授队伍。他们不仅要有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还要有一级棒的教学技巧和口才,善于在课上课下与学员沟通交流。有的学校老师因为不够“一流”,而当场被EMBA学员“赶”下讲台,有的学校单纯从提高教师的待遇考虑,同一个模块每个教师讲授一天,这些都是教学质量不高的表现。EMBA学员应该是最高层次的学生,他们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而对管理科学没有精深研究,对世界企业没有精深研究的教授将是难以胜任EMBA教学要求的。

四、要挖掘学员自身的潜力,注重学员相互之间的交流提高。每一个学员都是成功者,都有独特的成功经历和企业故事,也有自己独特的管理经验,在接受教授讲课的同时,安排

必要的时间,让学员之间相互交流,这样大家彼此之间都可以学习到其他人的管理心得,成功经验。学员之间的交流也会成为教授丰富讲义的内容。

五、要关注EMBA后续教育问题。接受EMBA教育,让高管人员得以“充电”以胜任激烈的竞争的需要。但两年的教育也是很短暂的,而竞争的环境是复杂的,时间不长,很可能学到的这些知识又不足以满足需要。因此,作为学校要把学员当作自己终身“保修”的教育产品,组织起来,每年开展1~2次有意义的集中“回炉”培训,例如厦大EMBA每年将会举行中原大讲堂,届时会邀请新老学员一同聆听名家授课。这样既便于学员提高,也便于学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巩固友谊。

EMBA的学习是痛苦而快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参加EMBA学习,收获的将是思想、方法、沟通、合作、团队精神。

在EMBA课堂里,开放式的教育,全方位的互动学习方式,在与教授、商业精英和同学的交互学习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各种鲜活的思想碰撞出的火花。任何“异端邪说”、“浅显幼稚”的想法都会被重视。你的任何有价值的观点都会得到教授和同学们的赞赏。因此很多人也说EMBA是学在课堂之外。

EMBA教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EMBA不是教给你一个具体的点子和生财之道,它更重要的是让人领会到一种思想,学会一种方法,然后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去完善你的方案,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EMBA的学习成果很难量化,但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平等、沟通、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是每一个EMBA学员所深刻认识和收获到的。进去的每个学员,一律不以职务称呼,而是直呼名字,不管以前的经历和基础如何,所有人

员都是平等的同学,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同学友谊,这种友谊绝对是真诚的、可贵的。EMBA的学习是建立在团队基础上的个人学习。“拓展训练”和“小组研讨”、“集体活动”是EMBA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学习成绩的组成部分,这些都是让学员体会到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自愿地培养起团队意识,进一步培养起每个学员的领导力。

在同学那里学到新的东西也是EMBA教育的一大特点。在回答教授的提问,讲解案例时,经常有同学的精彩发言会引发大家由衷的阵阵掌声。

由此可见,学习EMBA是竞争的需要,也将是人生最重要、最有意义的投资!

第五篇:企业发展规划如何做

企业发展规划应在公司决策框架下发动员工做,只要不违反公司发展原则,有员工参与的规划才能贯彻和落实下去。制定规划的目的是要通过规划管理为企业为员工带来好处,同时,按这个思路贯穿下去,规划才有可能得到落实。做企业规划的数据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分析。数据来源于两部分:

第一,行业国际环境及其变动趋势分析,主要包括:市场空间分析数据,市场增长率和需求量数据,行业发展趋势数据。

第二,国内行业环境及其变动趋势分析,主要包括:国内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其中:国内行业的现状分析主要围绕:行业基础、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核心竞争优势(比如成本优势)等;未来趋势分析主要针对: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创新和政府的政策引导。

2.企业状况分析。数据来源于四个部分。

2.1优势分析包括:产品优势;品牌优势;销售渠道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管理优势等等。

2.2劣势分析包括:产品组合;公司规模;公司体制等。

2.3机会分析包括: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升级趋势和合作扩张等。

2.4威胁分析包括:竞争因素; 产品革新;销售渠道;经济增长等。

3.企业战略目标。

3.1目标体系包括:在五年内要达成的企业目标;企业的总体战略;核心领域的关键战略目标;

3.2职能战略包括:业务组合战略;营销战略;投资战略;管控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企业文化战略;组织战略等。

3.3综合管理资源信息化建设包括: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价值管理、知识管理等。

以上列举了企业在做规划时应考虑的数据因素。当然不是每个企业都要用到上述所有因素的,使用什么样的数据因素要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问题着重点,所以上述内容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有选择行的确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pdca循环管理学习心得下一篇:小学600字优秀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