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和企业文化范文

2023-12-26

企业家和企业文化范文第1篇

本公司“关注人、尊重人、欣赏人、发展人”的企业特色,体现出“科理德”的企业文化:“以科学理念进行管理,以道德理念履行职责。以人为本、以勤为尊、以忠为荣、以诚待人。”

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可以组织起一支优秀的团队:从员工到最高管理层,从生产到经营,精诚团结、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忠诚互信,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在整个生产工作中我们提倡“参与、奉献、协作”的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是现代社会和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是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

与此同时,用科学理念去分析市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哲学思想,冲出企业到市场中去寻求客户(用户),去猎取人才,然后以真诚待人,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获得极大的收获和回报。在此过程中,企业要坚守“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因为它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它可以体现出“人的文化”的企业文化的实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把着眼点放在人上,

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行为规范,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美好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目的。

综合以上内容得出一个结论:要创建一种好的企业文化,并使它能被所有员工所接受,那就需要建立一支凝聚战斗力的团队,而这支团队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将对企业文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那怎么样的团队能让人凝聚在一起而创造出与之相应的“团队精神”呢?这就需要企业的相关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培养有用人才,让有用人才发挥各自的才能,在企业文化的渲染下能凝聚周围的员工同心协力,共同建造一支优秀的团队。

这支团队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精神,必须具备“主观能动性、团结齐心性、进去向上性、忠诚可靠性”等特性。其中“忠诚可靠性”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高低之分的,人的能力是不能确定一个人的本质和道德观的,只有人的忠诚度才能体现一个人的根本价值和道德观。一个人如果对企业忠诚了,那么他(她)就会把自己的智慧才能充分发挥起来,积极进取,而且这个人能在他{她)的周围凝聚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反之,有的人能力很强,才能也很高,但是,他{她)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那么他{她)在工作时就会消极怠慢、不按章办事、怨声不断,甚至会见异思迁,总是考虑什么时候可以加薪,什么时候升职、有多大的权力,一旦企业没有做到这几点,他(她)就会不考虑如何细节就会跳槽,或者说会背叛企业而将有关商业秘密出卖给企业的竞争对手。所以说,在一个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首先就要对自己忠诚,只有对自己忠诚了,才能忠诚于团队,才能

忠诚于企业。在忠诚与能力的相比较之下,我认为忠诚胜于能力。在当今的社会,能力强、才华高的人太多了,但有能力、有才华并且有绝对忠诚度的人相比之下就少多了,只有在生产工作中不断改造自己,不断改变自己,忠诚于自己,忠诚于团队,忠诚于企业的员工才能被企业看好,才能有发展,才能得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的人和企业就会融合为一体,视企业为根本,视企业为一家,努力工作。在这里,借用一首诗作为结束语,献给所有的员工:

写给员工的赞美诗

你的老板并没有聘用你,

也没有雇佣你。

他只是给了你:

一个舞台,

一份工作,

一个生存的空间。

本来是他自己事业的一部分,

你是他的事业伙伴,

是他的家庭成员,而绝对不是他的打工仔。

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

这是老板的需求,

是你所在组织的需求。

因为你是在为你自己工作,

你应该郑重承诺:努力工作。

你应该以良心和人格去付诸行动。 你要善待你的老板,

理解他,

敬爱他,

支持他,

信任他。

和他站在同一立场,

和他保持同一方向,

像对待你的兄长那样。

你要自信,

你要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 切勿为自己寻找借口和理由。 你要用最完美的业绩,

去让你的老板感到欣慰,

让你和你的老板共有的事业蒸蒸日上。

钱国兴

企业家和企业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 党建 企业文化 创新 机制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也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迅速建立起与企业现代制度相适应的新的工作机制。而根本一条就是把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党的建设提供了有效载体,企业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发挥又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思想保障。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建设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的一体化,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2 党建工作内容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求

2.1 党建工作内容

党建是指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

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大范畴是我们党在长期党的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又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十六大进一步强调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之中。到十七大,又鲜明提出反腐倡廉建设这个范畴,十八大时增写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从而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完善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的六位一体,使党的建设的内容和范畴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特点。

2.2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求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党执政的重要代表起到了不可弥补的作用,它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党建工作一直都是它是否能够取得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党建工作也是国有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开始积极的探索和完善党建工作,在党的建设方面也得到了一些成绩,企业党组织的成员更加的具有创造力和凝聚力了,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有企业对党建工作的要求也不一样了,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求能够适应和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且能够适应企业内外由于社会的进步而引起的变化,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为实现国有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3 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也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企业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与企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然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地位的日益提升,也为企业党建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的理论依据。企业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创新都要在以上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既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又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员工,实现企业健康发展与职工个人价值最大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持续发展离不开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是企业实现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利器,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二者的相互融合将极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4 创新机制,实现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一体化建设

4.1 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一体化建设对企业的作用

第一,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共建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共建可以形成丰富的企业物质文化,可以形成文明的企业行为文化,可以形成和谐的企业制度文化,可以形成健康的企业精神文化,从而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第二,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共建能够推动企业发展。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结合企业党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依托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企业党建,可使企业党建更好地推动企业进步;由此可见,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一体化建设能够推动企业发展。[1]

4.2 如何实现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一体化建设

①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把党组织的主导作用与全体职工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要明确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统一领导,做到自身的引导作用,把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真正的放到党建的关键位置,充分的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党组织应该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使其自觉的参与到企业的文化建设当中去,进而保证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群众基础。同时党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不断的完善自身组织,增强自身的政治核心作用。

②找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文化活动的切入点,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融为一体。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方法比较相似,都是通过思想教育、情感激励、典型示范、民主参与等形式开展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有机载体,要找准党建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扩大党组织在企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坚持党群共建协调发展,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党政工团合力,把党员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组织各项企业文化活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文化渗透,把企业文化植入职工内心,转化为职工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使企业文化成为凝聚力量、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坚持以人为本,一心一意为企业谋发展,全心全意为职工谋利益。应通过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相互融合,力求在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对广大职工人文关怀,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帮助职工提升素质,实现企业发展,职工获益,回报社会的和谐一致。要把握新形势下职工群众的思想脉搏、精神需求和心理期待,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与时俱进、创新性的开展党建与企业文化的全员共建工作。努力使广大职工在主动参与中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认同企业的核心理念,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促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企业家和企业文化范文第3篇

论员工素质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发电厂高传生

企业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和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新潮流,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是企业精神的支柱、管理的灵魂,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因素很多,其中领导素质和职工素质的高低是很重要的因素。因为领导是各项工作的决策者,而职工是决策的执行者,两者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都会造成阻碍。

那么领导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职工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二者又有什么联系呢?

先谈谈领导素质。

领导即管理者,其职位有高有底,负的责任有大有小,但他们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大同小异。

一、 事业心强、精通业务。

这是高素质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较强的事业心是优质高效工作的原动力,而精湛的业务水平则是优质高效工作的润滑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事业心强、敢打敢干但业务水平差的管理者,可能会干出成绩,但也往往会把工作越干越糟,干还不如不干,因为业务水平差意味着决策失误率会增高,一个错误的决策就犹如“南辕北辙”——越是能干,离预期目标就越远,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就越大。较强的事业心,只有以精湛的业务水平为催化剂,才能事业有成;而精通业务,却事业心差的管理者,就好象一张货币因从不参于流通而失去它存在的价值。精湛的业务水平,只有在较强的事业心的推动下,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如果既无事业心,又不精通业务,则很难想象他能干出什么成绩。如果一个企业这样的管理者占多数,或者这样的管理者身居要职,都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我厂的发电事业之所以日益走向辉煌,就是因为多年以来,在我厂的各 1

层管理者中,大多数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较精湛的业务水平,从而为我厂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打了下坚实的基础。

二、 尊重人才、处事公正。

“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这句曾一度广泛流传的话,表现出当时人们对我国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不完备、不科学的不满,致使相当一部分真正有才能的人逐渐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认识到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公平合理利用人才及按劳分配的重要性,不断调整、完善了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逐步打破了“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见尊重人才、爱惜人才是多么的重要。对人才的尊重有多种方式:口头表扬、荣誉激励、物质奖励、适时提拔、处事公正等等。

处事不公正是不尊重人才的一个表现。处事不公主要表现在分配不公和用人不公两个方面,其结果是使职工对领导失去信心、工作积极性下降,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了职工的支持与配合,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无从谈起。

我厂职工工作热情高涨,具有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施展才干的舞台,企业文化建设硕果累累,这和我厂各级领导尊重人才、处事公正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

三、 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二00三年是创建学习型企业年,我们每一名干部职工都应积极投入到学习文化知识、业务知识、法律知识等一切有利于提高我们自身素质的知识的学习中去。作为管理者,更应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业务知识,这样工作起来才能把握住方向,才能游刃有余优质高效地工作。一个不爱学习的管理者若要求职工去学习,必然不会具有说服力;一个不善于学习的管理者,将不能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终将被淘汰。

一个思想守旧、老抱着不科学的工作方法不放、或只会仿效别人的工作方法的领导,不可能创出与众不同的新业绩。创新思想的形成是事业心加上善于学习的结果。

只有善于学习,才能大胆创新。学习别人的先进工作经验和方法并不等于照抄照搬,而应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取其精华,再把从不同渠道取得的不同精华放在一起打烂、搅碎,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形成一套自己的新的工作方法,这就是学习、创新的过程。

企业文化的建设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做法”有利于本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我们就应大胆去做。而寻找这种“做法”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所以,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们是否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对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将产生重要影响。

四、 廉洁自律、克己奉公。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领导若贪污腐化,损公肥私,没有为党的事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那势必会对职工的工作情绪产生负面影响。我厂企业文化建设有今天的辉煌,是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必然结果。

“企业文化重视研究人、爱护人、信任人、培育人、开发人的聪明才智,他将企业确立的价值观、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工作作风等灌输给职工,使之内化成为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并在企业内部造成浓郁的企业文化的氛围,以此来熏陶、启迪、引发和促使职工自觉地为企业的目标而工作,从而提高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激发起他们的热情和创造潜能”。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企业的各级领导应做到“欲正人、先正己”,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在工作作风、业务水平、道德修养等等各个方面都要起到表率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职工的拥戴,才能“一呼百应”;只有这样,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顺利而卓有成效。可见,领导素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其实,领导应具备的素质很多,以上只是职工心目中领导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下面再谈谈职工素质。

如果牡二电是船,企业文化是帆,领导干部是舵手,那我们的职工就是那鼓推动航船前进的劲风。

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最宝贵的因素。企业中职工的整体素质高了,人才多了,企业也就有活力了。

职工的素质高低决定于职工本身受教育的程度,但也更受企业精神及企业对其再教育的影响。

学历高并不代表素质就一定也高,如果不具备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他的文凭只能是一张毫无价值的白纸。所以判断一个职工的素质高低应首先看他是不是具备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精神。学历高同时又具备这样的精神的职工,在企业精神的感召下会发出超常的光和热,如果再接受再教育就会如虎添翼;学历低又具备这样的精神的职工,在企业精神的感召下及企业对他的再教育下,会逐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成为生产骨干,有的走上领导岗位,众所周知的陈厚禄同志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体现了我厂对技术培训及后续教育的重视。

“一个巴掌拍不响”,若职工素质不高,领导素质再高、企业文化的建设也不会搞好。所以全力提高职工各方面素质十分重要。

高素质职工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这是干好工作的基础。

2、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干好工作的必要条件,一个不爱刚、不敬业的职工、有再高的技术水平也等于零。

3、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这是今后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基础。

4、有一定的道德素质。这是职工遵章守纪、团结友爱的基础。

以上是高素质职工必备的条件。由于种种原因,一个企业中不可能每个职工都具有这样较高的素质,但只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企业的职工是高素质的。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职工的积极、有效配合,只有企业的职工是高素质的,这个企业的才能在较短时间取得较大成绩。可见,职工的素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领导素质与职工素质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领导素质越高,就越容易受到职工的爱戴与拥护,职工的工作热情就越高,这个集体凝聚力就越大,其结果是领导业绩显著,职工也从中获得了精神、物质双丰收。无论领导还是职工都会从已取得的成绩中看到未来的光明,从而信心倍增,在互相信赖与团结协作中干出了更大的成绩。反之,其结果不言而喻。可见,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企业家和企业文化范文第4篇

(一) 做好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各种所有制企业齐头并进, 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战略, 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 一些企业由于对党建工作的重点与难点认识不清, 而且缺乏具体的经验, 在深化改革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企业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党的指导思想下, 加强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 我们说一个企业的灵魂在于其企业内部文化, 失去了企业文化, 企业就很难将员工凝聚到一起, 很难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1]。

(二) 做好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具有哪些价值意义

企业党建与企业的文化建设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紧密关系。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是以党建工作的方向为指导的, 企业党建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正确地建设方向;想要做好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要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有效。

从一方面来说, 企业的党建工作实际上是一个基础性的保障工作, 党的性质决定了其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也就是说, 企业的党建工作是为企业内部的广大基层人员谋利益的, 这有利于凝聚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心, 促使群众推动企业发展。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 企业的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党建工作也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文化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的, 文化的创新往往又会催生新思想的产生, 这实际上有利于更新党建理念和领导层观念, 进而才能够更好地保证上层建筑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配合,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实际开展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进之中存在的缺陷

(一) 没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企业的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

企业想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获得更好地发展空间和基础, 就要做好党的组织建设以及体系制度的完善, 并做好企业的文化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就目前企业的党建工作以及文化建设工作的形势来看, 我们不难发现, 部分企业的领导班子对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的认识不够准确, 没有深刻地理解其内涵, 这就导致党建工作在企业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和功能, 从而使得党建工作与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很难很好地融合到一起, 更不用说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了[2]。除此之外, 由于固有的陈腐思想的束缚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和组织模式的僵化, 领导班子的思想呆板守旧, 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勇于开拓、积极创新, 以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应对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党建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 这在本质上就是行不通的, 而且对于党建工作以及文化建设的融合来说也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二) 没有形成健全的组织体系, 规章制度不明确

当今时代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国从此迈入了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 在大数据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大环境之中, 我国企业现行的组织结构主要有合并模式以及建设子部门等两种方式。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上虽然有着诸多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是在某种层面上来讲, 他们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无论是将党建部门与文化建设部门相合并, 还是在党建部门下设立文化建设部门, 都会导致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在实际进行过程中出现混乱, 对于企业党建工程和文化建设工作的科学合理进行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不仅如此, 企业内部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也是造成企业的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难以高效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如何更好地做好企业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高效融合

(一) 准确把握党建工作的重要思想, 积极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都是根植于中国实际的每一个阶段而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它指导着中国最为先进的前进方向, 也是新时代背景之下产生的最新的理论成果。企业要想在经济新常态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拥有立足之地, 就要准确把握党建工作的思想核心, 并且以最新的理论成果指导企业内的文化建设工作[3]。不仅如此, 企业还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之下不要故步自封, 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 并且结合本企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更好地保证企业党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有效建设。

(二) 保证企业内部组织体系的完善和健全, 做好基础的规章制度构建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健康的发展, 就必须要有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和明确的奖惩机制, 企业的党建工作与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需要融合, 也需要共生, 这就要求企业要在党建部门和文化建设部门的组织结构和方式上多下功夫。

企业要明确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各自的特性, 不能够一以贯之的将二者强行混为一谈, 而且也要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效关联, 加大党建工作以及文化建设的力度。企业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 保障企业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还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保证责任落实到个人, 以促进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的最大化。

四、总结

总而言之, 在经济新常态下, 企业要想全面深化改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高效融合企业的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 以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增强竞争力;并且企业的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最广大的基层工作人员为本, 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促进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工作的真正融合和落实。除此之外, 企业还要坚持不懈的、积极地探索和创新, 促进企业党建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的高效结合。

摘要: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与大环境的要求之下, 如何把企业的党建工作与企业的文化建设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是当代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新时期指导思想的指挥下, 探索企业党建与文化建设的融合之路, 对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的可持续、良好、健康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业,党政建设,文化建设,高效融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387-388.

[2] 陈忠卫.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国有企业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253-254.

企业家和企业文化范文第5篇

基本信息原价:38.00元作者:张德,吴剑平 著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2171478页码:335版次:3装帧:平装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08-5-1印刷时间:字数:415000商品标识:20223003内容简介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企业文化及CI理论,在揭示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企业文化建设及CI策划的主要原则、基本方法和技巧。书中指出了管理模式的三个阶段及其发展趋势,阐明了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必然性,并对在企业文化理论指导下企业公共关系、名牌战略和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等内容作了介绍。本版在第

一、二版的基础上,新增了企业科学发展、学习型文化、创新文化、和谐文化等反映时代特点的内容。本书总结了作者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理论研究、教学以及大量指导企业实践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既具有理论的系统性,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可作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和本、专科生的教材,也适合企业家、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管理学者、公务员以及对企业管理感兴趣的人士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张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管理合理化、企业和地区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近期在期刊上发表论文176篇,出版21本著作。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30余家企业做过管理咨询。目录第三版序言第一章 企业文化热透视 第一节 世界企业文化热

一、日本经济崛起之谜

二、美国的“文化觉醒”

三、儒家文化与亚洲四小龙 第二节 中国企业文化热

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二、对外国经验的借鉴

三、国家竞争力的启示

四、对企业传统的扬弃

五、面对市场的企业文化运作

六、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步经验第二章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企业管理的软化趋势 第一节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第一次飞跃 第二节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第二次飞跃

一、温饱问题的解决与“经济人”假设的困境

二、脑力劳动比重的增加与“外部控制”方式的局限

三、服务致胜时代的到来与“理性管理”的误区

四、战略管理的崛起与企业哲学的导航功能

五、分权管理的发展与企业精神的凝聚作用

六、网络经济的兴起与虚拟企业的运作第三节 文化管理的特点和标志

一、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

二、下功夫培育共同价值观

三、企业制度与共同价值观协调一致

四、管理重点由行为层转到观念层

五、实行“育才型”领导

六、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文化

七、软管理与硬管理巧妙结合第三章 市场经济与文化竞争力第一节 什么是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和内涵

三、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四、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

一、民族文化因素

二、制度文化因素

三、外来文化因素

四、企业传统因素

五、个人文化因素第三节 市场经济中的文化竞争力

一、“青蛙”变“王子”的启示

二、韦尔奇“奇”在哪里

三、从“站着开会”想到的

四、同仁堂何以“长生不老”

五、“海尔文化”出奇迹

六、快乐创新的Google文化第四节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的政治力、经济力和文化力

二、企业文化已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三、文化资本与企业的持久竞争力

四、用先进文化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五节文化竞争力的理性思考

一、企业观与市场竞争……第四章 企业形象策划第五章 企业文化精神层设计——MI策划第六章 企业文化制度层设计——BI策划第七章 企业文化物质层设计——VI策划第八章 企业公共关系战略第九章 名牌战略与企业形象塑造第十章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编辑推荐建立在行为科学基础上的企业文化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坚持把人作为企业管理和一切工作的中心。本书介绍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策划的主要原则、基本方法和技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管理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加强企业管理、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日益成为摆在当前我国广大企业面前的紧迫任务。那么,如何加强企业管理?怎样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企业文化及CI理论,在深刻揭示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并比较深入地介绍了企业文化建设及CI策划的主要原则、

企业家和企业文化范文第6篇

(试行)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前,***正处在战略转型的新时期。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做好公司“战略转型、改革创新、反腐倡廉”三篇文章,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企业文化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的能力,研究下发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指导意见。

一、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指导思想

企业文化传播是指通过不同的载体和途径, 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战略、新机制、新目标,依靠公司全体员工,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员工、服务企业、推动发展的作用,将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宣传推广,使之成为企业内部和外部所认知、认同的过程。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是企业文化理念的核心部分,其传播的内容、模式、手段、频率的选择,关系到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贯落地,关系到文化管理的顺利推进,更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工作原则

***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按照“One CM”的战略要求,大力彰显以“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体系,以统一性、导向性、系统性、参与性和创新性为工作原则,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环境特征,善用信息化新媒体,拓展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企业文化在基层组织和广大员工中的落地,使之成为推动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内生要素。

三、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目标要求

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目标就是要让文化理念深入到员工思想里、融合到管理过程中、固化于公司制度里、沉淀在工作流程中、落实到岗位职责上、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为文化管理的有效推进提供坚实基础。

1、内化于心。在传播设计上,根据员工的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特征,利用多种载体、渠道和方式,进行常规化文化传播。在传播内容上,要换位思考,将企业文化的理念要求与员工的个人需求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员工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在传播方式上,要通过“精神人格化”、“理念故事化”、“规范案例化”,使相对抽象的文化理念更贴近实际,更容易理解和深入人心。在传播部署上,要把文化传播与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政治理论学习、形势任务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等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塑造功能。

2、固化于制。文化渗透于制度,制度内化为文化,二者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于企业发展。成功的文化传播,既依赖于文化

与制度的有效匹配,又促进文化与制度的深度融合。在文化内部传播中,要高度重视文化固化于制的目标,更加主动的将文化融入具体的管理制度中,融入到流程体系标准化建设之中,融入到《员工行为规范》的细化深化中,使企业员工受到真真切切的触动。

3、外化于行。文化内部传播要重视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要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经营战略、发展目标,与企业的体制机制变革、技术业务创新、管理提升,与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活动(EAP)有机结合起来,使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要把企业文化理念转化、分解、细化为可执行的任务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规范和标准上,融化于各项文化建设活动中,增强企业员工贯彻文化理念的可行性。

4、优化于效。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要注重文化的结果导向和实践导向,让事实说话、用业绩说话、用成果说话,增强说服力和影响力。要将文化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包括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发展目标、生产经营,发挥文化的功能,使之成为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应对困难和挑战、促进员工全面成长、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四、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管理

1、企业文化内部传播内容

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内容是指在企业在特定发展时期内,需要大力倡导和宣贯的企业文化理念的总体内涵、组成要素及其体

现,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发展战略、企业社会责任观、经营理念、服务理念、企业形象、员工素质及行为规范等,其根本内容是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其具体呈现是企业当前的经营发展实践。

2、企业文化内部传播形式

企业文化在广大员工中的传播需要依靠各种表现形式与活动载体,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从而营造生机勃勃的文化氛围,并实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优化于效”的目标。

领导行为传播。领导或管理者作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示范者,对文化传播起着主导性作用,要身体力行公司的价值理念,模范遵守《经理人员履职行为规范》,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将公司信念传递给每一名员工,成为员工的表率,利用多种机会、在各种场合积极营造、维护公司的文化氛围。

公司制度传播。公司的理念体系是所有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思维方式,是公司各种管理制度的逻辑起点和评价依据。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制度体系都要与企业核心理念保持高度一致性,体现公司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先进典型传播。先进典型是践行企业文化的模范代表,是企业价值观的直接体现,要善于挖掘和选树代表企业主流文化、为企业做出积极贡献、受到广泛赞誉的先进典型,使之成为广大员工学习效仿的榜样,并建立持续传播的长效机制。要积极打造“最美人”、“感动你我的人物(故事)”等品牌活动,使干部员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鼓舞士气和斗志,增强

投身企业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文化故事传播。文化故事是企业成长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感动或触动人心的故事,不仅给每个人可以触摸的心灵触动与精神震撼,同时又能起到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化故事具体诠释了抽象的企业价值理念,题材多选取发生在广大员工身边的人和事,有人、有事、有情节,事、理、情交融。运用好“讲故事”的方式,以人文情怀为桥梁,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案例征集、故事表演、视频(微视频)案例、模范人物微博等活动载体,将有效提升文化传播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仪式传播。文化仪式主要包括企业的各类表彰会议、工作会议、揭牌仪式、产品发布仪式、奠基仪式、升旗仪式、新员工入职仪式、老员工退休仪式、总经理接待日、企业文化讲坛、总经理论坛、企业周年仪式、联欢晚会等专项集体活动,以及班前会、早点名等小型例会制项目。每一个文化仪式的背后都体现着某种信念,通过简洁朴实但内涵深刻的仪式典礼的参与,员工能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价值观的意义和力量,在情感和理智上产生共鸣。

3、企业文化内部传播载体

企业文化传播载体是指以各种物化的和精神的形式承载、宣传企业文化的媒介体和传播工具,它是企业文化得以形成与扩散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具体包括:

企业组织载体。指以整体组织存在的企业、企业内部各种正

式的和非正式的组织团体以及企业全体员工。

企业环境载体。指视觉环境和精神环境。视觉环境指办公环境、营业厅环境、基站环境、施工现场环境及虚拟网络环境;精神环境指人际关系、学习风气、员工素质、精神面貌、社会形象、客户口碑等。

文化活动载体。指企业生产经营服务过程中的业务技能比武、知识竞赛、客户参观体验、客户联谊、公益活动等工作,以及表彰大会、演讲会、故事会、歌咏会、文化研讨会、文化培训会、文化大讲堂(道德大讲堂)、文化论坛、文化沙龙、运动会等文娱、体育、竞赛比赛和其他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活动。

文化媒介载体。传统的媒介载体有企业标识标语、企业歌曲、企业报纸、宣传板、办公用品、工作服等;新兴的媒介载体有企业网站、班组博客、总经理信箱、视频广播、电子屏幕、电子期刊、手机报、手机短信、飞信、SNS社交网络等借助网络优势的信息化手段。

文化设施载体。指企业的各种教育培训设施、文化场馆、体育与娱乐设施,包括企业的陈列馆、荣誉室、职工小家、班组园地等。

4、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组织实施

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组织实施是企业文化创建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企业文化宣传部门运用相应的形式和载体,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文化内部传播目标的全

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设置管理机构及明确职责。企业文化管理机构,是指在公司设立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和企业文化专业部门的两级管理机构。通过机构、职责的明确和落实,形成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战略指导、文化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文化内部传播的工作格局。

策划宣传主题及组织实施。在实施企业文化内部传播过程中,要重点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策划主题宣传活动。其主要工作包括:确定活动主题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活动策划书和实施计划;在活动推进中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率;努力实现整合传播,优化配臵资源,形成宣传合力;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推陈出新等。

企业文化传播效果及评估。企业文化传播效果处于企业文化传播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员工在知识、智能、价值、态度、行为五个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其效果往往表现在员工的心理效应上。因此,文化内部传播的效果评估应着眼于: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履行情况、全体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与企业文化的一致性等方面,同时,还要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文化的感知、企业品牌的社会影响力等。

五、企业文化内部传播对组织的要求

1、领导重视,责任明晰,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环境

各级公司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文化内部传播工作,并从政策、资源、人力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企业文化传播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制,将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放在重要位臵,常态化建设、标准化实施、持续化推进。

2、精心组织,聚合能量,实现从文化传播到企业品牌塑造转化

建立企业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常态机制,精心组织、统筹开展、系统实施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活动,要围绕统一的传播目标、一致的传播口径,聚合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文化在企业生产运营和利益相关者界面的体现,并最终融入企业的品牌,成为企业产品、服务、形象的重要内涵。

3、理顺机制,优化流程,建立文化传播的常态化保障体系 在传播中,要梳理和整合内部传播机制,建立和完善常态化保障体系,注重加强企业内部的上下联动,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发挥各自优势;强化文化激励,提高各级组织和员工参与传播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多种传播形式,构建立体传播的宣传格局。

4、优化资源,勤俭节约,提升文化传播的科学化和生态化效益

在文化内部传播的过程中,要勤俭节约,注重资源的优化配臵,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内部传播要形成合力,需要系统利用现有宣传手段,通过业务与形象、新闻与广告的立体传播,发挥整体优势,做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资源的浪费、机构的

重叠和人才的闲臵,提升文化传播的科学化水平和生态化效益。

5、组建队伍,强化培训,着力提高文化传播队伍素质 逐步建立起涵盖公司各个专业的宣传员和通讯员队伍,负责文化内部传播的宣传、推广、落地、执行等工作,确保企业文化覆盖到公司的方方面面。通过专项培训会议、研讨交流等方式提升人员的宣传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文化内部传播工作“由关注报道数量到关注报道质量、由关注报刊编辑到关注员工感知、由关注信息交流到关注发展要务、由关注信息传播到关注宣传效果”的转变。

6、统筹协调,内外兼修,全面提升文化传播的效果 在加强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同时,还必须要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外部传播,形成契合力,不断营造有利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在外部传播中,要加强与价值链伙伴沟通,发挥媒体、合作伙伴、行业协会的力量,扩大影响力。要实现从狭义的传播到广义的传播观念的转变,把与客户接触的每一个触点、每一次服务、每一场交互都看作是文化传播的最佳时机,促进企业与外部利益方之间的沟通和分享,进而形成价值观认同。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文化的内部传播是企业文化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将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优化于效,在广大员工中落到实处,在企业管理运营中落到实处,才能使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

上一篇:企业内控学习心得范文下一篇:企业日常管理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