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

2022-04-1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体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至今,在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着重大作用。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焦点和众多学者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对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影响深远。

体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 篇1: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

摘要: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历程的回顾,明确了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教学思想转变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更加强调“三维健康观”;同时指出在新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体育课程目标泛化与均衡化、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与开发原则不明确、弱化了传统接受式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等问题。提出应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对新体育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加快高校师资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接轨;并对新课程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

关键词:学校体育;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国

Review of the 60-year reform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LI Zhong-tang1,YAN Zhi-li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Mudanjiang Normal Uinversity,Mudanjiang 157012,China;

2.School of Sport & Healt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Key words: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basic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China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其中就把体育列为五大基本任务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重视。建国60年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大体经历了3个历史时期,即“文革”前17年、“文革”10年与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

在1949~1966年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主要经历了3次大的改革。第一次以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为标志;第二次以1956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标志;第三次以1961年教育部重新制定的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材为标志。3次改革主要针对建国初期国情提出的,当时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锻炼身体建设祖国,锻炼身体保卫祖国,为将来参加建设社会主义和保卫祖国做好准备”。在课程培养目标中注重劳体结合和运动兴趣培养,并大力宣扬爱国主义思想。从草案、大纲到教材,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我国逐步认识到学校体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中小学体育作为教育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此阶段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借鉴了前苏联教育经验,强调体育教材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构建了以劳卫制为中心,以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为主干的综合教材体系,内容较多,约束力过大,而且缺乏灵活性。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阶段。“文革”10年中的基础教育陷入停滞,对教育的性质和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教育已经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统治,要对教育进行彻底的革命。文革期间,正常的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体育教育处于名存实亡状态,这一阶段以“军训”代替了体育,以“劳动课”代替了体育课,体育课程发展受到了重创。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基本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体育课程与教学在此阶段经历了5次改革。第1次体育课程改革以1978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标志,此次大纲的制定仍然延续了前苏联体育教育模式,教材方面提出了改变过去运动项目的分类方法,把田径改为跑、跳、投,体操改为单杠、双杠、技巧、跳跃,但内容没有实质变化。教学目的从德、智、体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并把思想品德、掌握三基技术与全面锻炼身体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第2次以1987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标志,此次改革针对当时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从创新、学生个性和兴趣习惯等方面进行培养,并首次提出了终身体育的理念。第3次以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1992年颁布的《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试用稿为标志,这一阶段改革以法规的形式肯定了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对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训练、比赛和课外体育活动等作了原则性规定。同时在大纲中增加了卫生、保健的内容,扩大了体育教材的选择性和灵活性,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第4次以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标志,此次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应具有健康体魄和身心保健能力,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文明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1]。第5次以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为标志,此阶段体育课程改革借鉴了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吸收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体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和教学与时俱进,通过改革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1教学理念的创新

建国60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逐步提高,在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得到了具体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由“学科中心论”向素质教育理念方向转化[2]。由“教学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转变为“以学生素质教育为主、以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主、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指向了学生。传统的“增强体质”的单一性功能已不再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宜,拓展体育的功能是体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人们在新时期提高生存质量的需要[3]。建国初期体育教学纲要体现了“增强体质与劳卫”思想、198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素质教育”思想、1987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全面锻炼身体,发展学生个性及培养锻炼兴趣和习惯的终身体育”思想、1996年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思想、2001年提出的“健康第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的4个体育教学理念,到2003年体育与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体育新课程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5个方面培养”的新理念。

从课程目标的不断修订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标准更加重视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在体能、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方面有所收益,还要使其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有积极的进取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强调如何实现培养人的目标。新的体育教学理念更加强调“三维健康观”,即不仅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重视学生身体练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以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既强调个性的发展、超越自我又关注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

1.2课程内容的改进

8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使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趋于合理,符合时代要求。体育课程改革改变了建国初期片面重视知识技能传授,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系统性与课程学科结构的“学科中心论”,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仅重视目标模式,更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就重视过程模式,把二者结合起来,强调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未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三维体育观”的提出,学生心理发展开始受到关注,一方面通过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重视选项与配项的合理搭配,注重课程内容的自主选择性,提高选修教学内容的教学时数,要精选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结构和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内容,目前实施的课程标准选修内容比重明显增加,如小学1~2年级增至总学时数的30%,3~6年级增至总学时数的40%,初中增至总学时数的50%,高中增至总学时数的60%[4]。

新课程标准中体育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改变了过去把体育课变成“达标课”、“素质训练课”的做法。在新课程目标的统领下,着眼于“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加强教学内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健身性和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如球类、健美操、武术、舞蹈等。通过多样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种需求,促使其锻炼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1.3教师的培养与教法的改善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专业划分过细,学科设置单一,加之教育思想上普遍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培养”的倾向,使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深受技术主义的影响,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差[5]。通过多次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克服技术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不利影响,由原来单一技术型向多元知识型转化。很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更加重视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注重按照中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建立了“通识教育+体育+教师技能”的新人才培养模式[6],将素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培养计划,培养一支优秀的知识型体育师资队伍。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师传授和示范的教学方式,采用开放性教学模式,教学中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7]。同时也要重视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技能和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教学器材不断更新,教师可以根据器材特点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4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

在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中,学生往往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在评价方法上注重定量轻视定性过程;在评价维度上偏重知识、技能而轻视情意要素;在评价功能上偏重甄别和选拔而轻视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8]。通过多年的课程评价改革实践,已经打破了传统体育课程评价观念。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范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心理和行为。

目前执行的新课程标准评价是根据多元评价理论制定的,改变了把测验和考核作为体育课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注重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的同时强调评价的导向、激励和发展功能。在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建立了由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和课程建设评价共同构成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功能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在评价指标上,从学生的体能、技能、学习态度和行为、情感和意志、合作与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将评价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评价方法上,在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更注重过程评价,强调学生自身发展和进步的幅度,在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从中体验到乐趣。在评价功能上,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基础教育体育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不足

2.1体育课程目标出现泛化的倾向

新课程标准建立了体育与健康的目标体系,即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学习水平目标。在课程总目标中,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要在5个方面得到发展:1)增强体质,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9]。课程目标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但在多元课程目标设置中要主次分明,强化体育核心目标,明确指出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核心目标不但体现了课程的性质与课程的核心价值,而且它的实现过程直接影响着其它非核心目标的实现,在诸多目标中应处于主导地位。审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核心价值,发现技能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对完整教育功能的承载性,并非是为了掌握技能本身,而是通过技能学习,实现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因此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应该是“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增进学生健康”。体育课程非核心目标的实现依附于核心目标,体育实践课程要以运动技能传授为主,有效达成体育课程的多元目标,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目标。

2.2课程内容的设置、开发原则与要求不够明确

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从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看,国家提出的体育课程目标中没有实质课程内容,新课标中也没有明确国家课程内容是什么?而只是提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由于缺乏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内容,造成当前教材杂乱,教学内容随意,教学质量下滑的现象[10]。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对教材的选择、内容的开发原则和要求作出明确的界定。由于新课标淡化了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学生兴趣,没有规定教材,也没有对教学内容的设置、开发原则明确要求,从而使在一线教师教学实施过程中产生困惑,造成体育教师不知道“教什么”,甚至把兴趣看成是选择教学内容的唯一标准。体育学科与其它一般学科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身体的活动性,运动技能教学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和内容[11]。因此,课程内容设置、开发应突出学科性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以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为依托,实现其它教学目标,从而为课后的学习锻炼乃至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3传统教学方式与新教学法关系阐释不明确

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不是彼此取代、彻底推翻前人建立的东西,而应该在总结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吸纳新鲜要素,在不断地尝试与探索中前进,从而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结构更完备、功能更多样、方法更丰富[12]。体育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传授式,是经过实践证明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形式。因此,依然要重视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新教学法时,要注意和传统教学法的比例安排,还要控制使用频率。要明确传统教学方式与新教学方式之间的主次关系,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优化措施

1)学术界统一体育教育思想。

目前,新体育课程标准正面临新一轮的修订,但许多观点还在争论,这不利于课程改革的实践。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一线的体育教师和基层的教研员往往是以专家、学者的理论来指导和进行教学设计。专家、学者思想不统一,教师和教研员就会感觉困惑而无法教学。学术界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通过争论、探讨应尽快形成统一的教育思想,才能对具体实践操作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

2)对新课标进行修订。

新课标已经实施近10年了,对于前一阶段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理论困惑和发现的问题,应组织专家及时准确地加以修正和补充,尽快编印与实施配套的教材,力争使新课程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完善。

3)引起领导重视,强化教师培训。

新课标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2个方面。一方面是实施学校对体育课程改革不重视,应加强中小学领导对体育课改的重视,出台有力的监督措施。另一方面是一线教师对课标内容理解不透彻,应组织专家、学者通过定点和定期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真正将课改落到实处。

4)高校师资培养与中小学教学需求接轨。

目前培养师资的高校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往往与中小学衔接不够紧密,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适应较慢,往往经过再培训才能上岗。因此,高校应在教学内容上把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践真正落紧密地联系起来,注重抓实习、实践环节,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担当起体育课程改革的重任。

回顾我国基础教育60年的历程,体育课程改革抓住了基础教育整体改革进程的历史机遇,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创新,把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付诸于实践,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经验,构建了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系和学科体系。8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同时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对体育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角色定位转换上。课程改革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深化,才能不断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符合体育教学规律,有利于促进中小学学生健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阎智力. 中日两国百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比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1):79-85.

[2] 曲宗湖,顾渊彦. 体育课程热点探索[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53.

[3] 王安翔.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22-123.

[4] 赖天德.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学校体育,2009(5):14-18.

[5] 杨光明. 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 甘肃科技,2009,25(21):184-186.

[6] 赵先卿,杨继星,赵一.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251-253.

[7] 王家宏,蒋国旻.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之审视[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108-111.

[8] 耿培新.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可行性实验研究与分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09(9):18-19.

[9] 教育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

[10] 张学忠,杨旭东.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协调好五大关系[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5):78-81.

[11] 潘雪峰,尹小俭. 我国基础教育初中阶段体育课程内容构建的基础[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103-104.

[12] 陈红新,刘小平.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刍议[J]. 体育文化导刊,2008(3):110-111.

作者:李忠堂,阎智力

体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 篇2:

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与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至今,在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着重大作用。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焦点和众多学者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对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影响深远。

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演变与发展

建国64年间,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经历的较大的演变与发展,以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为时间界限,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196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的17年)。这一阶段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主要经历了3次大的改革。3次改革的代表分别是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6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1961年教育部重新制定的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材。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颁布和实施,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是走得越来越稳。

第二阶段:从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10年)。这一阶段,由于政治原因,体育课被严重的扭曲,不仅仅是体育课,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性质定位和发展走向都做了严重错误的判断,导致该时期的体育课程的基础教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一阶段的体育被“军训”替代,体育课则被“劳动课”所替代,我国的基础体育课程教学处于名实存亡的境地。

第三阶段:从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3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有了显著改观,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当然也不示弱,在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多突破和完善,但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教学的总体实施情况还不是特别的乐观,总体水平还不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已经不能完全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步调不相一致。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两大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性文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1.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不断创新

体育教学理念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对其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也是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态度、观念和信念。教学指导思想正确,即是指学校或学院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人们对体育教学理念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由“学科中心论”向“素质教育”理念方向转化;第二,由“教学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素质教育为主、以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主、健康第一”;第三,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关注学科”走向“关注学生”。

其中,第一种观点主要是指体育教学理念由单方面的以学科为中心向素质教育理念的靠拢,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尖子教育”;第二种观点则直接将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对准了学生;第三种观点则更加注重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理和融合,倡导的体育学习方式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凸显其民主、自主和开放的特点。正确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对于进行有效的体育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真正使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2.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指体育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锻炼身心的效果,是进行一切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且操作性强,对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多时,人们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仍有分歧:第一,通过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演变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得出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发展、学科建设和社会需要保持一致;第二,汪晓赞博士于2007年针对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和认识的问题,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主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占93.8%)。毛振明老师在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总结中得出: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体育工作者经常混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和“体育课程学习目标”的概念,且将教学目标一定写在教学内容之前和每节课都要写全五个领域目标等等看成是大家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误解和错论。

在美国中小学课程中,体育课程是颇受欢迎的课程之一。通过对比美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发展身体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与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学目标基本一致,教学目标的大方向都是为了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适应社会。

3.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逐渐改进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是指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学和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和内容,简单讲即体育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且教材处理得当,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的因素。

与其它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相比,中国香港地区则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从育人的角度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且更加注重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美国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年龄结构,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设定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内容,如小学(1-5年级)的体育课程内容主要是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学(6-8年级)则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运动策略和学习各种体育知识,高中(9-12年级)则将体育课程的内容更加细化,一些现代化的元素逐渐走进学生的课堂。目前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正在逐渐改进,且改革主要趋势是:本土化、多样化和基础化,主要表现在内容结构设计应本土化;内容安排选择应多样化;内容功能表达应基础化。

4.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趋于完善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体育教学思想或体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包括传输教学内容、指导、干预和管理课堂等等。针对究竟如何设计体育教学模式,如何实施体育教学这一问题,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给了我们一些解释,即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负荷适宜,对各项的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具体的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目前关于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别:第一种是以新西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日本、加拿大、中国台湾省等五个国家或地区为代表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模式;第二种是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英国为代表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分设的模式;第三种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体育与生命安全基础两门课程分设的模式。三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在各自的区域特点内都有自己的优势。其实,有时我们基础体育教学也可以参考一下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如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三(四)自主”体育教学模式;以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为代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福建师大为代表的“主附项兼修”模式;还有以深圳大学为代表的“俱乐部”模式等等。这些教学模式与之前相比都有很大的进展和改善。如深圳大学在尝试进行“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改革时,实施过程是先由普通体育课到选择制教学,再到选修课的改革,最后转化到体育俱乐部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确定是一种需要不断探寻的过程,不过我们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在此条路上正在逐渐完善。

三、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

解毅飞教授曾指出:当前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育地位的问题、体育条件的问题、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课余体育活动的问题和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五大部分。汪晓赞和季浏等老师在对我国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中,针对“影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因素”问题,得出的结论是:缺乏教学条件(占72.1%)、经费保障(73.4%)、领导不理解新的做法(占61.1%)等。还有部分体育教师对此问题的观点是:主要困难在于缺乏培训机会(占40.4%)、缺乏交流机会(占48.2%)、缺乏指导(占37.1%)、缺乏政策保障(占36.3%)等等。针对该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有以下几点:

1.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理解频出误解

误解一: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

根据“三维健康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并参照国外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重新构建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体系,拓宽了课程的学习范围,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学习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每一个领域都不可偏废。但社会上流传一些说法,如“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也不会有良好的情感体验”和“运动技术教学不用正规”等等,这些都是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错误理解和说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窄、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目标强调了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体育技术如站立式起跑的技术动作,我们小学在学,中学继续学,到了大学的田径课仍有站立式起跑的教学,这种枯燥且基本的运动技能可以稍作改变,但是不能对所有运动技能的教学都淡化。

误解二:否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指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且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地位,但是有关否定教师作用的错误思想与说法也有很多,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上帝,教师是辅助者”和“给学生一只篮球,给他一片场地,难道学生会束手无策地看着篮球发愣吗?不要说是篮球,就是再换上一种学生完全陌生的体育用品,如壁球、板球等,学生照样会去玩,只不过此时学生的技术是不熟练。”等等,这些把体育教师的地位进行了严重的否定,这些对体育教学理念和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是很可怕的。

2.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和选择缺乏基础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内容部分的改革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窄、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毛振明老师指出在对不同体育课程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应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与之相匹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由于过于强调课堂的创新性和娱乐性,设置的教学内容幼稚且不能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一致,破坏了原本体育课的教育性意义。窥视很多广场中活动的年轻人或者老年人,大家都有很强烈的活动欲望,但却苦于活动内容的缺乏,这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应坚决抵制诸如幼稚的游戏、表演性内容、棋牌类内容和多米诺骨牌等进入体育课堂。

3.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忽视教育性与健身性的统一

教学组织不严密(如跳箱分腿腾越),教学方法无效(蹲腾跃的分解教学),教学步骤过粗(如缺乏身体练习的体操)和过细的课(如农村小学的投掷)都不是好课,因为这些体育课程没有把握好体育课程的教育性与健身性的原则。每一堂合格的体育课程,都是教育性与健身性的和谐统一,两者不可偏废。季浏老师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体育教学模式,毛振明老师主张体育课要上得有实效,即必须使学生先听懂、学会,然后乐在其中地进行练习和不断巩固学习。两者说法不一,但都是对体育课程教育性和健身性意义的表达。总之,在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其教育性和健身性和谐统一的特性。

回顾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走过的路程,体育实践者在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作了很多的努力,虽然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还在探索中,相信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的引导下,一定会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李忠堂,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体育学刊,2010,17(12).

[2] 曲宗湖,顾渊彦.体育课程热点探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3] 李忠堂,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体育学刊,2010,17(12).

[4] 于军,徐元君.试论体育课程观念的更新与体育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

[5] 吴健,常生.30年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演变及其历史经验.体育文化导刊,2012,8(8):92.

[6] 汪晓赞,季浏,金燕.我国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

作者:岳新坡 孙丽芹

体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 篇3:

试论新时期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超越与缺失

摘 要: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的新一轮改革已然走过数十年的光景,而学术界就这一段的改革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研究。在新时期中,我国的基础教育在目标、内容、评价上有了很大的超越,但是在硬件设施方面有着很大程度的缺失。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体质以及健康程度离原来的还有一部分差别。本文探讨了新时期中我国体育教学存在的缺失,根据欧美国家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超越

1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的缺失以及超越

1.1体育课程的超越

较之二十年前的大纲,当前的体育目标更为具体,期间表现出了强烈的知识性以及技能性。当前的大纲中详细阐明了各個水平的目标,对于该水平的领域以及水平目标有了明确的规定,当前大纲的颁布使得老师在教学中制定计划安排更为得心应手。体育课程评价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课程评价能够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当前的大纲中,体育考核主要的方法是结构考核,然后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就进行直接评价。此种评价对象单一,评价过程单一。它集合了师生的课程发展为一身,重视了学生发展的过程。当前大纲中的评价体系涵盖了初始考核、形成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这几部分,其中评价的内容包含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生行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2体育课程的缺失

当前体育课程中将目标分为5个版块,然后根据每阶段的领域划分具体的目标。此课程目标尚未明确规定水平目标,也并未给出具体的操作标准。当前,很多学校的体育设备比较落后,而各个学校对于器材的管理也不够严格,这导致了学生的锻炼空间太少,锻炼效果比较差。此外,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思想受传统影响很深,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以教师为主,不少老师很难接受灵活的思想。这种新旧冲突会使得不少老师仍重复之前的路,这会使得教学思想实践起来缺乏力度。当前大纲的颁布改变了以往的呆板形象,但是很多老师还是坚持三段式模式,这缺乏了创新意识,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健康课程设计,阻碍了健康的发展。

2发展对策性研究

2.1课程目标

通过对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状况进行分析后,本文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本节选择了美国与日本作为研究的参照对象,主要是因为美国的教育水平先进,而日本与中国同属亚洲国家,地理位置上相差不远,两国的身体机能相似。

美国作为分权制的国家,各个州之间的基础体育课程的设置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主要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促进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国、日本、美国这三个国家的体育课程相比,总体目标都是将学生作为出发点,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锻炼能力。当前三个国家的体育课程目标差异前明显,强调个人对于环境的重视,彰显了体育与劳动结合的特点。美国比较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发展,而日本重视的是娱乐价值,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2课程内容

美国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中表现内容丰富,类似游泳、健美操之类的活动项目比重比较高。美国的基础课程设置主要是统一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初中课程的设置中学生可以根据喜好选择学习项目,这便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日本的小学课程包含田径、体操、游戏等知识,初中的课程包括器械、田径、游泳、舞蹈等。纵观课程设置,美国与日本会相对开放与自由,然后将更多的权利置于学生的手中。在中国,各教材的设置有着明确的规定,内容设置缺乏灵活性。

2.3课程评价

美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了健康体能的教学观念,其传统的课程评价逐步被真实性所取代。替代性评价主要是对于能力以及技能的评价,这并非人工刻意制造出来的环境。在课程实施中,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解,然后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借此发挥评价的作用。在课程的设置中,学生应当体会到成功的愉悦,然后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在课程的实施中,学生进行的评估能够及时的进行自我调节以及反馈。而日本的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迅猛,评价也不再是单纯的评价,其评价体系主要是以态度、关心为主,针对学生进行的评估,然后让学生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将主客观评价紧密联系。

从美国与日本的教学评价来看,两国都在寻求一种主客观的集合,构建一种定性以及定量的评价体系。日本与美国比较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造力纳入学生的情感发展中。

3我国基础体育教学的结论与建议

3.1基础体育教学的结论

在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有了很大的超越,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目标层次鲜明,内容较为具体,彰显了一些外延功能。此外课程的内容以及评价较为多元化、全面性,这使得基础体育课程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当前基础体育教程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应试教育的阻碍,课程目标的笼统性,在课程设置中的多元化,体育硬件设备的落后等。

在总结了日本、美国的发展现状后,进行了相应的总结。比如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中,我国与日本、美国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学生的健康为宗旨,重视了学生的发展。我国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美国重视的是学生的自我完善,而日本更强调的是娱乐方面的价值。在课程的内容中,三个国家都突出了自由与开放,而日本与美国对于学生在什么年龄段应该做什么有着详细的说明,这点我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教学评价中,三个国家都强调了主客观的结合,我国要想构成完整的评价体系有很长的路要走。

3.2基础体育教学的建议

在全球化的今天,体育课程的基础教育对于人才的发展与培养意义重大,这需要我们深化体育课程的价值,逐步提升其国家地位。教育法规作为国家的发展根本,能够体现人们的利益以及意志。新时期的体育进程中,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作为国家体育课程的重要模式,能够帮助推进我国的体育课程管理以及发展制度。当前我国的基础政策主要是实行国家、地方以及学校这三方管制,在新时期课程的实施中,需要各地的行政部门将国家课程为标准,落实好各政策。在当前新时期的发展中,需要强化各阶段的监管力度,确保体育课程的实施,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实现体育教学的意义。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基础体育教程进行的研究受到了各个因素的限制,因此在宏观层面中对于体育课程的现状、学生体质健康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对于微观层面中的一系列问题尚未进行深度研究。当前由于地区的文化差异,各个地区对于标准的理解不同,这会导致课程发展不平衡。从实际而言,这是未来发展中值得深度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义.试论新时期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超越与缺失[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汪晓赞,季浏,金燕等.我国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62-67,92.

[3]蔡学俊,宋迎东.从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审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8):52-55.

作者:王建伟 张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公平论文下一篇:高校教育中计算机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