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幼儿美术教育

2024-05-11

做好幼儿美术教育(精选12篇)

做好幼儿美术教育 第1篇

关键词:新时期,幼儿教育工作,问题,策略

幼儿, 是祖国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或者说, 现在幼儿教育的水平和取得的效果会非常明显地影响到未来我国人才的培养, 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建设是不是有足够数量的合格人才。因此, 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不仅关系到未来我国未来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对知识和科技的重要性也普遍认可。于是, 教育要从孩子抓起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幼儿教育工作所采取的策略不能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的时代背景, 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与之相配套。本文结合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针对现阶段幼儿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为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幼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一直是我们国家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一方面, 是社会在口头上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视;而另一方面, 幼儿教育工作又存在很多问题。结合实践调查, 在现阶段幼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 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 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足; (2) 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缓慢; (3) 幼儿教育机构管理不规范; (4) 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村, 幼儿教育更是“无章可循”, 有的地方是1年, 有的地方是2年, 也有3年的, 而且所用的教材也是各不相同, 教师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因此, 要想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幼儿教育工作, 就必须要多部门相协调, 不断地与时俱进, 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

1.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影响着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成长, 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尤其是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来说, 这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 是民族发展的基石, 如果没有良好的师资力量, 高水平的幼儿教育就无从谈起。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 要通过工作环境、待遇等方面的倾斜, 加强具有更专业的业务知识, 更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 要对现有师资队伍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 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此,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幼儿教育机构要给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 让他们接受更好的继续教育或者专业性更强的培训, 以快速提高自身素质。

2.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多样性的, 不拘一格, 有个性的, 幼儿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发展的, 幼儿的认识、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动的方式等主体性要受到尊重。幼儿教育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体现其主体性的机会与条件, 通过幼儿自主, 创设性的活动, 促进其发展。因此, 各幼儿教育机构以及一线的教师, 都需要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以全面性、启蒙性和保教相结合为指导原则, 更好地把握不同年龄幼儿心理、生理的特点, 与时俱进地转变工作作风, 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尤其是要针对幼儿个别差异、兴趣、能力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 最大限度地引导幼儿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同时, 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通过定期召开家长研讨会、开辟家长园地、制作家园联系卡、观摩教学活动、离园时谈话以及在各幼儿园主页中开辟幼儿识字专题网站等形式, 让家长了解幼儿学习的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使其积极参与幼儿教育中来。

3.进一步加强幼儿教育机构管理

在我国现阶段, 幼儿阶段的教育并没有纳入义务教育, 而且对于兴办幼儿教育机构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 管理措施也不到位。于是, 出现了不只是幼儿园“虐童事件”, 甚至是孩子在幼儿园中生命都出现了意外。在扼腕痛惜的同时, 我们必须要亡羊补牢, 加强对幼儿教育机构的大力监控, 不仅要对现有的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 对于未来准备要兴办的幼儿教育机构更是要提高门槛, 确保幼儿教育机构规范化发展。平时, 各地教育主管机构还要加强对辖区幼儿教育机构的检查, 包括防火、防水、防盗, 教职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深化幼师师德建设, 加强保育、保健人员岗位培训, 完善考核机制, 着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

4.保证幼儿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

开展幼儿教育, 尤其是开展良好的幼儿教育, 离不开持续而稳定的经费投入, 这是幼儿教育中师资队伍发展、教学条件改善的基础。为此, 各地要千方百计的将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规定落实到位, 并且要保障经费的稳定投入和逐年增长, 为教职工工资足额发放及幼儿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一方面, 要加强对公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经费投入, 对于符合规定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 也要给与相应的经费扶持, 加快普惠园的建设速度, 适当扩大“以奖代补”范围。同时, 在政策规定和可监督、可控制的范围内, 多渠道筹措资金, 鼓励社会资本也积极参与到学前教育机构的兴办和发展事业中来, 促进多种类、多形式学前教育机构相互促进的局面, 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多层次需求。

三、结语

总之, 幼儿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 而且关系中华民族未来发展, 是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都应该给予充分重视的一件大事。当然,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对于兴办幼儿教育机构的标准和监督条件也不能一概而论, 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从园舍安全、校车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 结合各地幼儿分流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合实际的幼儿教育机构发展模式, 并结合经济的发展和其它各方面客观条件的改善, 不断转变工作思路, 促进幼儿教育机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方芹.论幼儿教师的教育意识与能力——自身素质[J].赤峰学院学报, 2007, 27 (11) .

[2]叶子.参与合作展示发展——世界学前教育组织 (OMEP) 2008年工作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述[J].幼儿教育 (教育教学) , 2008, (10) .

[3]杨淑梅.浅谈幼儿识字活动的经验[J].才智, 2011, (1) .

如何做好幼儿安全教育 第2篇

幼儿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幼儿园安全一直是社会对幼儿园要求极高的一个方面。最近教育部下发通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强化师生安全意识,《通知》要求,要深入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强化对校园稳定和师生安全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要加大对师生员工安全教育工作的力度,大力宣传学校安全工作法律法规,加强师生自防自救教育。

对于幼儿园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把这种伤害降到最低呢?本人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要全面排查幼儿园内部安全隐患。对幼儿园的各类建筑和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所等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对校园设施、老化电线线路等方面的检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不留死角。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立即处理,马上整改。内部能处理的自行组织,处理不了的提请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二、是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防护能力。让幼儿充分活动也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关键。让每个孩子都真正动起来。孩子只有再实践中才能加深体验和认知。如果整天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虽然再保护下孩子没有危险性,但是一旦当他踏出“温室”,那又会使怎样的情形呢,可想而知。相反,只有再一系列的反复练习、实践、强化活动下,幼儿才有可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更多的防范措施。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懂得怎样保护自己、珍惜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模仿力很强,他们经常在模仿周围人的举止言行,思想感情,甚至是许多成人没有觉察到的每个细节。针对幼儿好模仿的这一特点,教师要经常给幼儿讲些粗浅的电学方面的知识。告诉幼儿不玩弄灯头、插销、电线,更不要让幼儿接近明火(如火柴、打火机及危险的电器设备等),因为幼儿还不能理解燃烧的意义,以免烧伤、烫伤。另外还要教育幼儿在雷雨时不要在大树下、电线杆旁和高层墙檐下避 雨,以免雷击触电。教育幼儿不乱采食花草、种子,不要乱服用药品。有病时一定要在医生或成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服药。同时还要教育幼儿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以免引起中毒现象的发生。教育幼儿不爬墙、不上树、不戏弄牲畜。不要从高楼窗台上向下张望,更不要从较高的物体上向下跳。不要用带尖带刺的东西做玩具使用。幼儿在做手工时,教师要教会幼儿正确掌握使用剪刀的方法,以免划伤自己或误伤同伴。

教育幼儿不要将别针、硬币、小玻璃球、纽扣、黄豆等放入口、鼻、耳中,防止咽入肚中或呛入气管内。

三、是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基础。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同家庭之间的桥梁工作,幼儿园的活动与家长的支持、配合密不可分。我们应该改变家长的观念,既要从包办代替中走出来,更要从放任自流中解除出来,要积极做好各项安全意识的宣传工作。并让家长了解、参与幼儿园活动,使他们明白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增情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家长应教育子女积极参加健康安全的活动,不准私拉乱接电源,从事玩火、玩鞭炮和易爆物品等危险性活动。

如何做好幼儿美术教学 第3篇

一、美术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思维能力。幼儿时期的思维虽然不发达,但是他们总是想出一些很古怪的幻想,这正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动力,他们的想法在他们眼中已经超越了现实,很多问题也无法回答。而美术也是可以让幼儿想出很多的问题,是他们想象力的展现平台,幼儿可以把他们的想象,形成自己的愿望,再把他们的愿望变成作品。他们在画画时,带来了很多的惊喜,这些成为他们美术活动的学习动力,美术学习对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培养,还能形成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他们的成长、生活与学习,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

2.有利于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人发展的动力,如果有一个有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那么,他的工作、学习与生活都是有效率也是快乐的。所以,对一个人的创新素质要从幼儿就要抓起,而幼儿美术则可以对幼儿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是一种丰富的活动,每个作品都不是一样的,如果幼儿喜欢画画,那么,他的创新能力就随之产生了,所以,在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创新素质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幼儿年龄小,他们的思维较为分散,所以注意力也不易集中,有一点点事情,就可能把他的注意力分散去。所以,很多家长十分重视对幼儿的注意力培养,而在教学中,最让幼儿教师感觉到头疼的就是幼儿上课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教师对幼儿的注意力培养也非常重视。美术则是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的好方法,如果她对美术感兴趣,那么,他会专注的去做,甚至一直在画。我们在教学中也观察到,幼儿愿意做的事也会非常专注。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美术培养他们的兴趣,让她们喜欢美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他们引人学习的氛围中,从而达到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教育目的。

4.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探究欲望。如果幼儿对一项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那么,他就会把这件事物有探究的兴趣。但是幼儿的这种兴趣与探究精神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因为好奇,才想去弄明白。幼儿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画画,而是对幼儿对绘画物品的寓意产生一定的影响,让他们在画画时也会对对物品产生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根据不同的事物进行作画,也认识了这种事物。

二、幼儿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

1.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要有合理的内容,这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要素,内容的选择对幼儿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也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幼儿来说,美术教学内容要符合幼儿的生成特点,既不要太难也有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对幼儿的现实发展有一定的需要,特别要与生活结合起来,让他们对所选择的事物感兴趣。贴近幼儿生活,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选择内容上要对幼儿的思维和视野起到拓展作用,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也要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与幼儿结合真情为,在现有的教育水平上确实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内容,中班的美术教材内容要比小班的难一点。如果在小班已经学过的绘画,在中班就不要再出现了。

2.创设有趣的美术教学情境。(1)创设切合生活实际的情景。幼儿美术的教学目的就让幼儿形成审美能力,并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并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美术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与生活是离不开的,把生活场景融入美术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对于幼儿对生活中物品的观察和注意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画高楼时,可以先让幼儿到自己的小区,或者学校去看一看,对特别熟悉的地方进行仔细观察,这样,幼儿在作画时就会很顺利。培养了他们的能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2)美术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形成情景。多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必备器材,我们对多媒体的运用已经很熟悉了,在幼儿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多媒体,就是运用多媒体把更多的画展示在屏幕上,让幼儿进行观察。对作品的欣赏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作画的过程,向幼儿介绍如何作画。幼儿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示给幼儿,让幼儿更容易理解。(3)幼儿美术教学与故事情景的结合。幼儿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也不句深,所以,我们可以运用故事来引导幼儿的注意力,运用事故对幼儿进行作品的理解教育。可以把本课的绘画内容编成一个故事,引导幼儿进入到这个故事中,并让他们允当一个角色,对本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有利于学习。比如,在画苹果的时候,可以给幼儿讲一个小动物分苹果的故事,也可以讲一个牛顿定律的故事等。(4)美术教学时与表演结合形成好的情景。美术课看似是一种静的课,其实,也可以奖美术课动起来,在上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让幼儿都会充当一定的角色,体会一下作品的意思,让他们进入到情景当中,再根据体会进行作画。比如:在让幼儿画一个吹泡泡的画时,可以先组织幼儿进行吹泡泡比赛,教师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吹,有的打,有的在手舞足蹈。在比赛时,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再进行比赛。赛后老师让幼儿根据比赛的情境,画出自己看到的,自己做的,表现出幼儿的高兴的样子,通过活动,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快乐的童年

◇ 福建省安溪湖头三安小学三年三班 詹美婷

童年的日子,就像河里的一朵朵浪花,有微微泛起的涟漪,也有汹涌澎湃的浪涛。

记得有一次,小伙伴们来找我玩。要去哪玩呢?我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去处——田野。我们飞奔冲向田野,从远处看,田野像金灿灿的金子。望着这迷人的景象,我们太兴奋了,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摔了个“狗啃泥”,有的更惨,摔进泥巴里成了“泥土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纷纷笑起来。

经过这次教训,我们走田路可更加小心了。不知是哪个捣蛋鬼,摘了根狗尾草,偷偷往我腋窝一挠。“哈哈哈哈……痒死我了。”我边笑边抓着那个捣蛋鬼的衣领,哪知他还不罢休,拿着狗尾草挠我全身,我抓着他的衣领,边笑边跑,差点儿就摔到菜地里了。这次我可发狂了,摘了一大把狗尾草,把每个人的腋窝都挠一遍,笑声又一次响起来。

做好幼儿美术教育 第4篇

一、沟通的观念和技巧作为一名老师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并注重沟通技巧。

(一)首先人无完人,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都会有亮点和缺点,要经常观察、学习

对于在事情的处理问题上,多多想别的做的好的老师是怎样教育孩子,照顾孩子的,多主动学习,达到优秀的幼儿教育的目的。

(二)其次要学会找到优势方法,抓住问题关键

1. 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老师发关心与细心照顾,只有你能够付出,就肯定能够得到孩子家长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得到家长的认可。

2. 孩子都会喜欢年轻像天使的老师,这是孩子天真的心性,喜欢你之后也会回家跟父母说家长也会对你刮目相看,认为您有能力教育好他的孩子。

3. 对孩子亲切,对孩子公平,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这样可以让孩子的父母对你有良好的印象,在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好好沟通很多。

(三)最后要学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建立与家长情感

1. 密切注意孩子在学校里的日常动作,让家长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细心照顾。提高你在家长心中的印象。

2. 关注家长对你在工作中的情绪变化,是否满意您的工作,与家长随时保持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3. 一定要做好家长平时给你交代的小事并努力的做到最好,避免家长产生负面的情绪,尽最大可能的跟家长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家长支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四)在与家长发生矛盾是,想办法化解

1. 我们需要分析事件的起因,了解事件的过程,并且积极的想家长反映事情的情况,得到家长认可。

2. 我们也要反思下自己,想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家长的不满,及时的了解情况,避免以后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引起就家长的反感。

3. 可以把事件的过程与同事一起分享下,听取别人的经验是自己进步,同时可以倾诉自己的心声,缓解自己的情绪,达到双赢。

二、对家长区分沟通

对应不同的层次的家长,我们在说话的方式方法一定要有区别。老师要采用区分沟通,遇到什么样的家长说什么样的话,一定要区分对待。对于那些年轻的80后家长我们要让其多多关心孩子的教育、鼓励孩子,要与我们把孩子的教育工作优化到最大,对于50年代爷爷奶奶,老师要把他们视为自己的长辈一样,见到他们一定要尊称,这样可以让家长看到你的职业素养,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打下基础。大多数家长对老师的认可度还是挺高的,但是遇到一些无理取闹的家长,这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对于那些情绪激动的家长,首先我们需要让家长保持冷静,让其稳定情绪,在了解事情的原因,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得到家长的认可。

例如,我班幼儿在做游戏时,孩子间相互打闹,老师如果没有注意这些事情的情况,而孩子回家说什么人欺负他而引起家长的不满,家长就打电话来质问老师,引起不知情况的家长情绪非常大,老师一边解释当时情况,并让家长及时到幼儿园做处理,并且多次的主动打电话进行道歉,得到妈妈的体谅,让其态度有所转变。虽然父母与老师的身份不同,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关心教育好孩子。

三、用真诚去感动家长

在孩子的教育的工作中,首先我们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其次就是我们要把他们的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与家长能够和谐相处。让家长信任你,在以后的交谈中也会给你说孩子回家的情况。早晨当家长们把孩子送到教室门口时,看见笑容可掬的老师们,听到老师与孩子的问候语,也许家长的好心情就从这里开始。他们会感到孩子在学校就像在家里一样,他们更加安心。下午,当工作了一天的家长来接孩子时老师微笑对他说:“您的孩子真棒,今天学会了自己吃饭。”也许他的劳累立刻减轻了。当家长有事耽误了接孩子时,面对心急如焚、满脸歉意的家长,老师依旧微笑着说:“没关系的,您别急。”

四、肯定孩子的优点,赏识每一个孩子,使家长获得心理的愉悦

这种肯定孩子优点的交流,能让家长保持一种自信、轻松、愉悦的心情去面对,并且会主动说起孩子在家里面的情况。其中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帮助。这样建立起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家长会喜欢、主动和老师交流,有利于做好家长工作。

总之,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与老师要一条心,都需要相互合作,让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工作面向好的方向发展。

摘要:《指南》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而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树立沟通观念掌握沟通技巧,对家长进行区分沟通,用真诚感动家长,发掘并肯定孩子的优点,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老师与家长形成合力,实现家园共育。

关键词:方法区分沟通真诚肯定家园共同教育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10.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第5篇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就要对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了如幼儿教育;因材施教;耐心;爱心

当人们站在21世纪的起跑线上,心里祈盼的是什么?一定不是无能,不是平庸,更不是落后……然而,单单只是祈祷和愿望还解决不了根

1.小班幼儿)喜欢老师是因为老师会发小礼物,穿的衣服漂亮,跟妈妈好,态度好以及会教小朋友学本领,对这方面原因展开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喜欢老师是因为老师会发小礼物和穿衣服漂亮的小班幼儿各人,跟妈妈好的人,会教小朋友学本领的人。而因老师态度好而喜欢老师的小班幼儿有人,占总数,是小班幼儿喜欢老师的主要原因。这一原因用幼儿的话来说就是:“很爱我,不骂人的”,“不发脾气的”,“不把我关小黑屋的”,“我犯了错误,会原谅我的”等

2.喜欢老师是因为老师会教小朋友学本领,长的漂亮,会请小朋友当值日生,态度好以及小班就跟班5个方面原因展开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班幼儿喜欢老师是因为老师长得漂亮的幼儿有5人,会请自己当值日生的有2人,小班就跟班的有4人。而喜欢老师是因为老师会教小朋友学本领和态度好的幼儿有14人和9人,分别占总数的41%和26%。从各项原因所占比例分析,老师态度好和会教小朋友学本领是中班幼儿喜欢的主要原因。而且会教小朋友学本领的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首先,幼儿年龄不同,幼儿和家长对好老师的要求也不同。调查发现,小班幼儿及家长把教师态度好,关心爱护幼儿放在好老师要求的首位。

其次,教师的年龄和外表也是不可忽略的。除了相貌外,穿漂亮衣服的、健康的老师,也是幼儿和家长所喜爱的。所以,幼儿教师还应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衣着美观大方的。

最后,幼儿园的跟班制度也受到家长和幼儿的欢迎。教师与家长应保持经常性的联系。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可使教师和家长形成随时交换意见的习惯,拉近家园间的距离,促使双方在育儿问题上达成共识。我认为,接送孩子时的短暂交谈是一种最简便的沟通方式。通过它,家长与教师可以及时地互通信息,了解孩子在园、在家的情况。这样的交流家长会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教师的关注,在心里就会认同你是一个会观察、有责任心的教师,对你产生信任感。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教育 第6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独立生活 集体教育 沟通情感

与其他阶段的教育相比,幼儿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笔者作为一名带班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做好幼儿教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目前,幼儿园的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父母的严密保护和无限宠爱,生活技能缺乏,比如出现了不会自己吃饭和穿衣等问题,这对孩子以后的生活都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在幼儿刚踏入幼儿园时就注重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儿生活技能训练。这是幼儿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对刚入园的幼儿更需要加大训练力度。

笔者在带小班的幼儿时,发现很多的孩子都不会自己穿衣服,尤其是一些外套,都得求助于老师。对于幼儿一日活动而言,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幼儿过于依赖教师,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但是很多幼儿教师会认为现在的幼儿园只要照顾好孩子就行,让孩子吃苦家长会不高兴的,还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大一些自然就会了,何必强求所有的孩子都会呢?笔者认为这些的想法并没有意识到孩子上幼儿园的意义,他们更多的只是把幼儿园当做了幼儿托管机构,这种想法并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呢?笔者曾经手把手教幼儿穿衣服、刷牙,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遭到了幼儿以至家长的抵制。与其让幼儿不情愿的学习,不如把自理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活动之中、游戏之中。对于幼儿而言,最好的教育方法便是寓教于乐,通过形象有趣的活动让他们收获知识。笔者和其他教师合作将穿衣服的步骤编排成一首充满趣味的儿歌,在和幼儿学习儿歌的过程,配以形象的图片进行解释。和幼儿沟通需要多多重复,所以在幼儿掌握儿歌的基础之上,笔者采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参与实践。比如请幼儿表演儿歌,同时请会穿衣服的幼儿根据儿歌表演穿衣服的过程或者请大班的同学表演穿衣服的过程。幼儿在学习儿歌的过程慢慢就掌握了穿衣服的要领,当其他幼儿都可以自己穿衣服的时候,他们就有了要自己穿衣服的意识,这时教师要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当然第一次的尝试教师要给予协助,但是慢慢教师要将自己的协助收回,让幼儿一次次进步,最终学会了自己穿衣服。其他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都用这种方式进行,幼儿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只要方式合适,他们很快就能掌握。

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否就幼儿的特点展开教学。幼儿的关注力并不是特别强,如果教师能将生活自理能力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能以身示范,那么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就会有长足的进步。

二、针对幼儿心理开展课堂教学

就我国现在的幼儿教育模式而言,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便是集体教育活动,即课堂教学。但很多幼儿教师都会苦恼,幼儿很难像小学生那样乖乖地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课,甚至会扰乱教师讲课,进而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秩序。

笔者认为,幼儿如果能很好地坐在座位上听教师上课,对于幼儿而言并不是好事。因为幼儿正是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如果过早地将他们束缚,不仅扼杀了他们好动的天性,还会限制他们思维的发展,更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效果。所以,幼儿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特点鲜明的,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让幼儿能主动、快乐地学习。幼儿时期的个性对于其长远的个性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幼儿教师要在尊重幼儿个性的基础之上展开教学,切忌强迫教学。

笔者在此想以幼儿的音乐课为例谈谈如何展开课堂教学。现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主要为四段式教学,即幼儿背诵歌词、教师示范演唱、幼儿学习、独立表演。这个过程从某个角度来说符合教学规律,但是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更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的是为学习而学习。因为没有学习动力,所以很多幼儿无精打采,长长的尾音表现着他们的排斥心理。笔者在教学效果一直未有明显提高的状况下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背诵虽然是幼儿的强项,但是规定记忆并不能调动他们的记忆能力。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非常好,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个特点,在教学之初请幼儿来编写歌词。因为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非常出色,所以他们能根据教师设定的主人公编出非常有趣而且生动的歌词。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对某些歌词进行修改,这样一首他们自己创作的歌词就出炉了。因为是自己所写的,幼儿往往对之后的学唱和表演充满了期待。

因为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得幼儿在短暂的课堂时间获得了最大的收获,并且是在快乐和轻松中学习到了知识。对于教师而言,拓展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方法运用到其他课程同样有效。

三、加大与幼儿的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与幼儿的情感沟通。对于其他阶段的教学,师生之间关系最佳状态为亦师亦友。对于幼儿而言,幼儿园教师就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由于幼儿和幼儿教师相处的时间远远超过幼儿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对于身心还处于启蒙状态的幼儿而言,幼儿对于幼儿园教师会产生深深的情感依赖。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表扬都触发幼儿的思想,所以幼儿园教师要有自己的使命感,要像妈妈一样来对待自己的学生,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怀,并且要做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幼儿教师要有爱心来奉献自己的情感。笔者曾经带过一个小班的学生,他总是用自己的怪异行为来扰乱班级,使得教师头疼不已。如果在其他成长阶段,教师可以用批评教育和真心关怀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这个学生。但是在幼儿阶段,教师应该充分体现出妈妈一样的爱心,用自己的爱心来感化幼儿,引导幼儿逐渐进行改变。笔者认为,和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最重要的在于教师要让幼儿悦纳自己,才能使双方的情感交流顺畅,幼儿才能自信快乐的生活成长。

作为幼儿教师,既是幼儿的老师,也是幼儿的妈妈,既要和他们平等相处,还要像妈妈一样给予他们关注和关爱,让幼儿从内心认可自己,喜欢自己,信任自己,从而使幼儿教育取得好的效果。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幼儿教师要时刻提升自己的素养,一切从幼儿出发,切实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如何做好幼儿保育工作 第7篇

关键词:幼儿,保育工作,措施

因为幼儿还未形成独立意识,如果在对其进行保育的工作中稍有不慎,那么,将会引发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所以,教师应该找到合理的保育措施和方法,做好幼儿保育工作。

一、做好卫生工作

良好的卫生环境能够让幼儿健康地成长。所以,幼儿园必须严格做好清洁卫生的工作,争取做到每日消毒、每日通风等工作。这样一来,幼儿患有疾病的概率就会降低,同时也能够为幼儿带去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进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明确保育目标

目前,保育工作的目标应为培养幼儿独立性格。由于幼儿处于一个未形成独立人格的阶段,所以经常会出现过度依赖、懒惰的现象。所以,教师应该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其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具体工作应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耐心指导幼儿独立用餐。教师应该在幼儿日常进食的过程中监督幼儿的行为,确保在其吃饭的过程中不将饭菜掉落在饭桌上。同时要使其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做到吃饭时安静有序。

第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清洁能力。首先,教师应该耐心地为幼儿讲解如何做到正确清洁口腔和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好习惯。其次,让幼儿自行完成以上内容,如果幼儿没有做到,教师应该及时纠正。

第三,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教师应该确保幼儿能够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穿脱衣袜、整理物品等。

第四,教师应该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智力活动的兴趣。幼儿只有通过参与活动才能形成敏锐的思维能力,并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同时会学到良好品质,例如谦让。

三、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保证幼儿能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多参与户外活动。因为,只有通过户外活动,幼儿才能够逐渐增强体质并且感受快乐。所以,幼儿园应该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以及活动的类型和质量。

保育工作作为让幼儿健康成长以及形成良好习惯的前提,可见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做保育工作时应该明确保育工作的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做全方位的保育工作。在保育工作中尤其要重视环境卫生。因为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干净无菌的环境才能够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舒适。综上所述,做好幼儿保育工作,需要同时做到明确保育目标、确保户外活动时间以及保证环境卫生等工作。

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舞蹈教学 第8篇

幼儿在最初接触舞蹈都是以兴趣为最主要的动机, 对舞蹈有兴趣幼儿才会去想学它。在幼儿的初级教学阶段, 应该以不断提高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为主, 任何一项课堂教学内容, 都不应该让幼儿觉得困难、无趣。最好能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上完这一节课, 而老师也不要过于强调专业性的动作要求, 最好可以营造一个快乐、轻松的课堂气氛。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 一定要在幼儿身上找到他的闪光点, 把鼓励送出去。另外, 老师在平时可以关注一下幼儿喜欢看的动画片, 在上课时侯, 用幼儿熟悉、喜欢的动画人物来比喻幼儿, 让他们更好理解, 这样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就越来越强烈。

二、幼儿舞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幼儿舞蹈教师是幼儿学习舞蹈最直接的引导人, 在幼儿开始学习舞蹈的时候, 老师对于幼儿态度, 和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是否能长期对舞蹈有兴趣, 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1.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孩子们正处在模仿学习期, 最喜欢模仿家长老师的语言、动作等, 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衣着干净、简洁, 衣服要适合舞蹈教学, 尽量不要佩戴首饰, 面部妆容要素淡, 讲话不可以太快, 幼儿会听不懂, 最好为中速。用词更要注意, 选择优美标准的词汇, 声音大小也应该有所控制, 言谈举止都应规范。

2.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关心关爱孩子

参与学习的幼儿因为年龄关系, 依赖性和持久性不强, 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发出不应该发出的声音, 或做出乱跑乱跳等动作, 这是孩子们自控能力差的表现, 也是年龄特征所决定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具备好的耐心, 保持平常心, 对这些现象多一些包容, 对孩子们多些理解和关爱。尽量不要训斥孩子, 也不要言语上有所贬低, 否则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应该适当引导和教导, 并用诙谐的语言和优美的动作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让孩子开心地完成课堂学习。

3.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保持热情

舞蹈教学需要激情和全身心投入到舞蹈氛围中, 教师可以把自己形象地拟化成快乐的小动物, 比如一只可爱的小燕子、一只快乐飞翔的小鸟等, 去引导孩子们, 用自己的快乐感染他们, 把他们吸引到音乐的情景中。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 让孩子们愿意学习, 并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是舞蹈教学的目的。

4. 教师要努力和孩子成为朋友, 理解孩子

幼儿阶段的学习中, 孩子们并不是单纯的学习, 往往是抱着好玩的态度参与, 希望碰到好玩有趣的玩伴。舞蹈教学中, 教师就要扮演这样一位大玩伴, 把教学演变成有趣的游戏, 让孩子们主动参与, 这样就要求教师能够成为孩子们的朋友, 理解他们, 引导他们。所以舞蹈课堂上的教师是带着一张微笑的脸庞, 说着动听的语言, 并且有着优美的舞姿和动作进行教学的。

5. 教师要做好课堂准备, 不要带教案进教室

不要把教案拿到课堂上去, 因为那是一个不自信的表现。要在课下做好准备工作, 整个课堂教学顺序安排都要胸有成竹, 这样才不会出现老师示范不一样、节奏不一样的错误。当老师无法控制课堂秩序的时候, 当你讲话不在具有效力的时候, 你的魅力和孩子对你的崇拜感荡然无存, 很快孩子就会失去对舞蹈的兴趣。

6. 教师要重视家长的意见, 让家长成为教学的帮手

家长掌握着幼儿的学习意愿, 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以及老师的教学进度极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安排家长观摩, 介绍学习内容和孩子的学习情况, 老师可以听取家长的意见, 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这样可以拉近老师与家长的距离。老师要把注意力分给每一个孩子, 不要造成好与坏的区别, 因为在爸爸妈妈心中自已的孩子永远都是最好的, 每节课完后, 都可以和家长沟通, 了解孩子的情况, 这样可以对内向的幼儿和性格孤僻的幼儿多一些关心, 及时掌握幼儿的身体情况。老师要成为家长的知心朋友, 家长认为老师很了解自己的孩子, 才会让孩子继续学习。

7. 老师要不断学习, 努力提高自己

时代在发展, 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需要不断提高, 否则长江后浪推前浪, 老师就不能更好地教授幼儿学习最新的舞蹈知识。

做好幼儿美术教育 第9篇

一、教师要成为班级常规的引导者

管理幼儿首先要让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有效的规则秩序有利于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 因此师生共同规划、订立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遵守班规, 成为幼儿的表率;在幼儿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中, 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 是他们的朋友之一, 最重要的是老师作为幼儿的朋友, 要尊重他们, 爱护他们, 良好的班级氛围就会慢慢形成。

1.幼儿教师指引教导幼儿向好的方向发展, 培养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养成积极的好奇求知欲望。教师在进行引导时, 最重要的是让幼儿进行自我探索, 自我要求, 自我实践。只有当幼儿自我认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时, 才能说教师的管理是基本成功的。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 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作为幼儿教师要向幼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应做幼儿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诱发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组织教育活动时, 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幼儿现有水平, 又要具有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生活, 又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在组织方式上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 注重趣味性、活动性, 把对幼儿的教育寓于生活和游戏之中, 幼儿在玩中学, 乐中学。我们要让幼儿觉得学习既是一件愉快的事, 又是一件富挑战性的事, 要通过努力才能完成而获取新的体验, 享受成功的喜悦, 从而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次, 教师要成为孩子的倾听者、观察者。幼儿教师要成为一位细心的观察者, 用心去倾听幼儿谈论的话题, 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 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 做幼儿智慧潜能的发掘者。

2.幼儿教师, 在日常生活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主体精神, 把开发的幼儿智力和潜能作为首要任务。平时, 教师要引导幼儿多听、多看, 以多种感官来获取信息, 养成爱观察、会观察的习惯, 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后, 教师要积极启发引导幼儿思维, 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 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上述过程中, 教师要对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要进行有效的、科学的引导, 让幼儿明白自己准备做什么, 并能积极思考自己该怎么做, 怎么做会更好, 把幼儿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到活动的内容上来。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教育信息, 及时地给以点拔;要以常识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幼儿, 一旦发现幼儿有了成绩, 哪怕是一个闪光点, 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赞扬。即使是不合情理之处, 也不能简单地一概否定。从而激起幼儿学习和创造的愿望, 让幼儿的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

幼儿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耐心倾听每一位幼儿, 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 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首先, 教师必须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要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支持。物质上的支持包括丰富的物质环境, 为幼儿与物质环境互动提供基础;在幼儿缺乏或需要某些学习资源时及时地提供给他们。心理上的支持是指老师对幼儿的关怀、尊重和接纳的态度, 对幼儿自发的探究活动、新异的想法和发现的支持、肯定和鼓励;还有对幼儿的问题、困难和需要的灵活的把握, 对幼儿想法和感受的耐心的倾听和接纳, 等等。此外, 教师还需对幼儿在班内的表现与家长多沟通, 多交流, 得到家长支持, 达到家园配合, 促进幼儿发展。家长对幼儿园, 对班级老师的支持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教师还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合作者

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就是说教师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去, 共同促进学习活动的不断延伸。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活动, 能让幼儿更好更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表现自己的行为, 从而做到无约束, 尽兴的状态。另外, 我们幼儿教师之间还要经常换位思考, 相互理解、体谅, 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 一切以幼儿教育工作为重, 这样就会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工作环境。有什么事情自接沟通当时解决, 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对于幼儿园要组织什么活动或临时布置的工作, 园长或班主任提出一个具体措施, 然后再和老师们商量达成一致意见后, 分工合作尽力完成好。不管是支持者, 引导者, 还是合作者。其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更好地让园内幼儿良好素质的发展, 让孩子们全面健康地成长。

总之,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本内涵丰富、通情达意的书卷, 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探索、学习、积累和领悟, 我相信, 只要有认真负责的责任心, 敢于探索的进取心, 耐心细致的爱心, 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一定会稳步扎实地开展好。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在幼儿教育这条路上很重要的一个交叉口, 班级管理是否妥当, 是否合理对教育直接产生正比效益。所以, 教育的好不好, 管理占一半。相信随便时代的进步, 幼儿教育事业也会蒸蒸日上地正向发展, 为祖国的花苗灌输丰富的营养。

参考文献

[1]陈文清.贯彻《纲要》精神加强幼儿园课程建设[J].文教资料, 2005, (32) .

做好幼儿美术教育 第10篇

一、区域活动要有鲜明的主题

(1)区域环境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合理搭配。在区域游戏的活动中,环境要根据不同的主题与延伸活动而随时发生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如在“周围的世界”这一主题的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学会观察,我在区域放置了很多的玩具汽车,同时为了让游戏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我还布置作业让幼儿在家长送自己上幼儿园的路上注意观察,看路上有什么样的标志。这样,幼儿就会对同类物体进行匹配而且能排序。

(2)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创设区域环境。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如果看到与生活相关的环境,那么他们在游戏时就会很熟练地进行操作,并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活动。如在“我是中华好娃娃”这一主题的活动时,让孩子们回家在父母的帮助下搜集一些与我国有关的图片资料,让他们感知自己的祖国地大物博,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为做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3)区域环境的创设要简单,既易于操作又方便互动。可操作性与可互动性的区域活动环境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方便交流,易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如可以开展一些手工活动,有剪纸、制作、发明等,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物品与其他小朋友交换,也可以把作品送给老人。这些活动既能让幼儿上手操作,又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形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区域活动材料配置要科学而合理

区域活动的材料是幼儿们学习的工具,适合而科学的材料能帮助他们正常地学习,丰富而科学的材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有一种活动的冲动与欲望,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所以,区域活动中材料放置什么、如何摆放等都很重要。材料的选择要做到如下几点:

(1)材料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幼儿的智力能力、动手能力与学习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材料要多样化,以满足不同个体幼儿学习的需要。如在上动手操作课时,我给幼儿提供了三种材料,第一种是范样,第二种是半成品,第三种是尚未加工的各种材料。这样,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就可以运用尚未加工的材料进行制作,而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则可以运用半成品材料来加工。同时,这些材料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他们都能在活动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2)所放置材料要方便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去探索与发现。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所摆放的器材要多观察,多思考,能用看、听、摸、嗅等方法去体验与使用这些器材。这样,他们的活动就会更为有效,能有效地利用多种器材,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在“认识水”时,可以让幼儿对水进行探究,摸一摸、尝一尝、看一看,感知颜色、气味以及流动的特点特性。接着为幼儿提供不同的饮品,与它们比较,说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与水比起来又有什么不同等。

三、教师适当介入区域活动

教师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教师的介入关系到幼儿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幼儿的区域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的。

(1)幼儿教师是区域活动的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与引导有助于幼儿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如“我是小老师”活动中,如果教师一直让小朋友们唱一首儿歌,那么课堂就会显得单一而且枯燥。因此,教师可以把幼儿领到大自然中,让师幼之间互换角色,也可以尝试其他不同的角色,这样,区别活动内容就会丰富起来。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独立生活;集体教育;沟通情感

【中图分类号】G6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与其他阶段的教育相比,幼儿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笔者作为一名带班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做好幼儿教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目前,幼儿园的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父母的严密保护和无限宠爱,生活技能缺乏,比如出现了不会自己吃饭和穿衣等问题,这对孩子以后的生活都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在幼儿刚踏入幼儿园时就注重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儿生活技能训练。这是幼儿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对刚入园的幼儿更需要加大训练力度。

笔者在带小班的幼儿时,发现很多的孩子都不会自己穿衣服,尤其是一些外套,都得求助于老师。对于幼儿一日活动而言,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幼儿过于依赖教师,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但是很多幼儿教师会认为现在的幼儿园只要照顾好孩子就行,让孩子吃苦家长会不高兴的,还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大一些自然就会了,何必强求所有的孩子都会呢?笔者认为这些的想法并没有意识到孩子上幼儿园的意义,他们更多的只是把幼儿园当做了幼儿托管机构,这种想法并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呢?笔者曾经手把手教幼儿穿衣服、刷牙,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遭到了幼儿以至家长的抵制。与其让幼儿不情愿的学习,不如把自理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活动之中、游戏之中。对于幼儿而言,最好的教育方法便是寓教于乐,通过形象有趣的活动让他们收获知识。笔者和其他教师合作将穿衣服的步骤编排成一首充满趣味的儿歌,在和幼儿学习儿歌的过程,配以形象的图片进行解释。和幼儿沟通需要多多重复,所以在幼儿掌握儿歌的基础之上,笔者采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参与实践。比如请幼儿表演儿歌,同时请会穿衣服的幼儿根据儿歌表演穿衣服的过程或者请大班的同学表演穿衣服的过程。幼儿在学习儿歌的过程慢慢就掌握了穿衣服的要领,当其他幼儿都可以自己穿衣服的时候,他们就有了要自己穿衣服的意识,这时教师要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当然第一次的尝试教师要给予协助,但是慢慢教师要将自己的协助收回,让幼儿一次次进步,最终学会了自己穿衣服。其他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都用这种方式进行,幼儿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只要方式合适,他们很快就能掌握。

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否就幼儿的特点展开教学。幼儿的关注力并不是特别强,如果教师能将生活自理能力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能以身示范,那么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就会有长足的进步。

二、针对幼儿心理开展课堂教学

就我国现在的幼儿教育模式而言,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便是集体教育活动,即课堂教学。但很多幼儿教师都会苦恼,幼儿很难像小学生那样乖乖地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课,甚至会扰乱教师讲课,进而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秩序。

笔者认为,幼儿如果能很好地坐在座位上听教师上课,对于幼儿而言并不是好事。因为幼儿正是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如果过早地将他们束缚,不仅扼杀了他们好动的天性,还会限制他们思维的发展,更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效果。所以,幼儿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特点鲜明的,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让幼儿能主动、快乐地学习。幼儿时期的个性对于其长远的个性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幼儿教师要在尊重幼儿个性的基础之上展开教学,切忌强迫教学。

笔者在此想以幼儿的音乐课为例谈谈如何展开课堂教学。现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主要为四段式教学,即幼儿背诵歌词、教师示范演唱、幼儿学习、独立表演。这个过程从某个角度来说符合教学规律,但是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更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的是为学习而学习。因为没有学习动力,所以很多幼儿无精打采,长长的尾音表现着他们的排斥心理。笔者在教学效果一直未有明显提高的状况下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背诵虽然是幼儿的强项,但是规定记忆并不能调动他们的记忆能力。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非常好,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个特点,在教学之初请幼儿来编写歌词。因为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非常出色,所以他们能根据教师设定的主人公编出非常有趣而且生动的歌词。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对某些歌词进行修改,这样一首他们自己创作的歌词就出炉了。因为是自己所写的,幼儿往往对之后的学唱和表演充满了期待。

因为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得幼儿在短暂的课堂时间获得了最大的收获,并且是在快乐和轻松中学习到了知识。对于教师而言,拓展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方法运用到其他课程同样有效。

三、加大与幼儿的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与幼儿的情感沟通。对于其他阶段的教学,师生之间关系最佳状态为亦师亦友。对于幼儿而言,幼儿园教师就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由于幼儿和幼儿教师相处的时间远远超过幼儿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对于身心还处于启蒙状态的幼儿而言,幼儿对于幼儿园教师会产生深深的情感依赖。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表扬都触发幼儿的思想,所以幼儿园教师要有自己的使命感,要像妈妈一样来对待自己的学生,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怀,并且要做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幼儿教师要有爱心来奉献自己的情感。笔者曾经带过一个小班的学生,他总是用自己的怪异行为来扰乱班级,使得教师头疼不已。如果在其他成长阶段,教师可以用批评教育和真心关怀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这个学生。但是在幼儿阶段,教师应该充分体现出妈妈一样的爱心,用自己的爱心来感化幼儿,引导幼儿逐渐进行改变。笔者认为,和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最重要的在于教师要让幼儿悦纳自己,才能使双方的情感交流顺畅,幼儿才能自信快乐的生活成长。

浅谈怎样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维护 第12篇

教育的发展, 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 幼儿教育已经纳入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幼儿是国家的未来, 担负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因此如何保证幼儿教育顺利健康的发展, 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发展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幼儿教育多集中在城乡地区, 因此各个城乡教育部门应该统一规范幼儿教育秩序, 根据城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发展幼儿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除了文化素质的教育启发外, 幼儿的心理素质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在受教育阶段就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这对将来幼儿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从国家的角度来看, 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来统一监管我国的城乡幼儿教育。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明白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特别是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幼儿心理健康维护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

1. 影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动, 这些都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目前我国的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心理疾病, 主要表现在幼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自闭, 自卑、压抑、忧虑、紧张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表明我们的社会环境, 我们的家庭环境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对于我国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我们必须尽快的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还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 有效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

2.1 做好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倾诉工作

幼儿的思想是单纯的, 因此在其行为言语中我们可以断定这些行为举止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教育幼儿的父母教师们没有对幼儿的这一特点进行了解, 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特点, 那么被教育的孩子可能会在今后的成长教育中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反过来思考, 如果父母或是老师能够综合考虑幼儿的言行举止, 抓住幼儿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给孩子以适时的心理暗示, 那么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将会产生重大的积极的影响。大多数孩子都会通过言行举止来表达内心的想法, 这是父母或是教师就应该积极的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正确的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

2.2 做幼儿心灵上的老师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做表率

幼儿在接受教育成长的过程中, 与父母之间的联系最为密切, 因此可以说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人教师。幼儿在家庭环境中接受早起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表率。父母所表现出的言行, 思想意识, 行为习惯, 情感态度对幼儿的成长都有巨大的导向作用。实践表明幼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就会产生不同心理素养。例如幼儿在批评的环境中成长, 那么孩子就会学会指责, 如果幼儿在敌意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孩子就会学会打架, 具有一定的暴力倾向。如果孩子在鼓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就会学会自信。因此为了幼儿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养父母必须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在面对出现的困难问题时要妥善的进行处理, 为孩子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积极引导孩子,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思想。

2.3 一切为孩子的心理健康着想, 适当的增加幼儿心理成长所必须的“营养”

本质上说幼儿最需要的心理营养素是爱, 准确来说是父母和亲人所给予的爱。爱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包括:温暖、关怀、宽容、安慰、鼓励、奖赏、赞扬、支持、信任等等。一个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或者很少得到父母和亲人的爱, 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 这样孩子不但不能健康成长而且还会造成心理变态 , 甚至出现人格扭曲等诸多不良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自信是一种对幼儿来说终生有用的极为重要的营养素, 也是通往成功迈向胜利彼岸的良好工具之一, 自信能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就是要支持幼儿去做他喜欢做的事 ( 坏事除外 ) , 孩子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并从成功中体验出自己的力量、能力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2.4 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幼儿心理健康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成的。教师应帮助他们以满腔的热诚、富于同情与仁爱之心走向人群,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爱成长的唯一方法是给予更多的爱。因此, 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 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爱的策略。首先要善于向幼儿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成长的情感世界一般比较内隐、含蓄, 幼儿的情感表达则直接而外露, 这就要求教师将自己的情绪体验充分地表露在幼儿面前, 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其次, 教师不仅要善于真诚地向幼儿坦露心迹, 表达自己个人的一些内心感受, 更要让幼儿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教师形象, 从而进一步强化彼此的情感联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 老师和父母对于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做好积极的表率作用。幼儿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因此我们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树立健康的心理健康观, 把培养孩子心理健康同提高孩子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同起来。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l]翟媛媛.社会性发展视角下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J].淄博师专学报, 2011年01期.

上一篇:信息化的现代煤矿企业下一篇:服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