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族主义范文

2024-05-07

网络民族主义范文(精选12篇)

网络民族主义 第1篇

“民族主义”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意识形态话语之一。“网络民族主义”来自民族主义与互联网的结合, 闵大洪先生为其做了一个广受接纳的双向定义:1.基于互联网传播的民族主义言论、情绪和思潮;2.表达、鼓动民族主义情绪, 制造、扩散民族主义舆论, 并在某些情况下推动现实行动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网络传播行为。①一般来说, 网络民族主义表现为四种形态:表达情绪、制造舆论、组织游行、黑客攻击。②

究其规律而言, 网络民族主义的激发和调动, 往往是由一些突发性的、含有与对象国 (当事国) 有关信息的负面事件所引起。这些负面事件又分为:“他们的罪恶”、“他们的报应”和“你竟敢喜欢他们”几种。第一种如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美国导弹袭击事件, 这次事件引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愤慨并导致“强国论坛”的诞生;第二种如美国“9·11”事件, 这次事件后不少中国网民在互联网上欢呼祝贺, 后来引发了一系列对于粗陋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的反思;第三种如世博会韩国馆发生的“SJ事件” (又称530事件) , 这次事件引发了随后的“6·9圣战”。

选择新浪微博作为观察对象的原因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 日本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 随之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还导致福岛核电站出现氢爆炸和核泄漏事故。地震发生后, 该事件迅速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受关注的中心事件。根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沈阳教授在2011年4月发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互联网舆情报告》显示③, 截至3月20日, 关于日本地震, 百度新闻搜索条数是637000, 各论坛帖子及微博数量总和是5199751。在第一季度互联网热点事件中, 日本地震位居热点事件排行榜中18个事件中的第一。

同样根据《2011年第一季度互联网舆情报告》, 日本“3·11”大地震在论坛、微博上的主帖数分别是:天涯404, 000;凯迪9, 270;强国论坛44, 500;中华网80, 300;西祠胡同88, 600;猫扑111, 000;新浪微博1, 044, 070;腾讯微博3, 259, 169;搜狐微博91, 761;网易微博67, 081。

从上列数据可以看出, 日本地震、海啸发生后, 在各论坛和微博上, 新浪微博是主帖数最多, 相应也是信息最密集、观点最集中的。同时借着微博具有的推荐、转发等机制, 其信息流动和扩散在网络上最为显著。

日本地震后狭隘民族主义情绪在新浪微博上的体现

在这百余万的帖子里, 围绕邻国日本突然发生的巨大灾难, 新浪微博博主们发布信息、转发帖子、表达情绪和观点, 迅速构成了阶段性和结构性的话题群。广州媒体人、新浪微博主pophe在微博上说:

@pophe:日本大地震后, 围脖上第一轮发言是文科生来输出生命平等的价值观;第二轮是观察家对日本高度发达的硬件软件和国民素质的佩服;第三轮是爱心人士对猫叔和猫岛的关怀;第四轮是理科生出来解释预测和预警的区别, 核电站的构造……微博比任何官方媒体的表现都好得多。

与此同时, 更值得注意的是, 大量的围脖以幸灾乐祸的方式体现出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更有甚者, 有网民专门聚会吃饭, 以示庆贺, 并把挂有庆贺标语的聚会照片发到网上, 并转到新浪微博上面。

而这种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也被很多微博主所关注, 并针对性地做了评价。这些内容从侧面展示出带有极端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言论在日本地震、海啸后涌现的情况, 并传递出对此现象的感知、警惕乃至愤慨。

在此过程中, 与过去网络上曾出现过的网络民族主义有所区别的是, 通过微博上的发帖, 也可以观察到对以幸灾乐祸的方式发泄民族主义情绪这一行为的批判、反思和自省:

@赵世龙1967:日本地震, 网上幸灾乐祸一片。真不该啊。犹记“5·12”地震, 震后30多小时, 北川中学第二教学楼……第五天, 才得到中国政府同意的日本救援队员, 在这里展示了他们的专业, 切割工具半小时就打开了塌陷的楼板, 拖出几具尸体……

@crr清影:因为这几天看电视剧, 日本鬼子侵略中国, 残杀国民电视场面看多了, 刚听到他们地震, 我心里也有个声音:“该死。”然而马上转念, 为无辜的人祈祷并对自己居然有这样的念头感到羞愧。

就在震后第二天、第三天, 日本地震海啸话题所引发的舆论场被参与者和观察者辨识出了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方面的“自净化”现象:

@鲍鹏山:这几天, 我的一些有关日本地震引发一些国人幸灾乐祸的帖子被转载了数千次, 跟帖发言的也有数千条。绝大多数的帖子都坚决反对幸灾乐祸的行为。这让我非常欣慰, 要是在十年前的“9·11”, 可能情况没有这么乐观, 十年了, 我们进步了很多!为了国民的体面和尊严, 我们继续加油!

@王占郡:从日本地震后这短短十个小时微博上的相关内容来看, 围脖在快速地改变着中国人的灵魂, 以及中国人的文化, 从而改变着世界。这种集体大反思, 这种良知和仇恨的剧烈碰撞, 这种人性的重建和回归, 发生如此之快影响如此之广, 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中国的未来将更加充满希望!感谢这个时代, 感谢微博!

@罗永浩可爱多:跟前些年相比, 我感觉这次地震蹦出来的民族主义愤青好像明显少了, 说人话的人的比例也在大幅度增加, 互联网的信息推动了观念的进步。当然, 也可能是社会化网络造成了鱼找鱼、虾找虾的局面, 所以容易产生错觉, 没准粪坑里多热闹呢。

研究发现

我们可以从如上过程中看到以下一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与问题:

一、日本地震后, 从新浪微博上可以看到, 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从正面 (幸灾乐祸、大肆庆贺、恶言咒骂等) 、侧面 (搜索和统计, 引述相关民族主义言论) 、反面 (批判和驳斥相关民族主义言论, 甚至咒骂相关现象和相关网友) 能明显观察到;

二、狭隘民族主义言论及其反映的极端情绪呈现时起时落的态势, 在地震后的十多小时内, 极端言论就呈现出走弱的趋势, 后来间或出现, 也迅疾被灭或自灭;

三、新浪实名认证的“明星”微博客 (即带“V”的微博) , 尤其是其中的学者和媒体人, 在与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辩争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如上面举出的学者鲍鹏山、记者赵世龙、文化名人罗永浩等等。

解读这些现象和问题, 我们有以下的研究发现:

一、有几个特定对象, 如美国、日本、韩国, 偶尔也有法国, 是国内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激发中介。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不少网民很容易在与这几个对象国有关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 调动起民族主义情绪, 并在网络传播的共振效应中走向极端。

二、此次日本地震, 可归为“他们的报应”类的突发事件。虽然都是对“异质的他者”的反应, 但与“他们的罪恶”类和“你竟敢喜欢他们”类的突发事件比较起来, “他们的报应”类的突发事件所激起的民族主义更多表现为表达情绪、制造舆论, 而后两者还往往伴随有组织游行、黑客攻击等行为和现象的出现。

三、“他们的报应”类的突发事件, 一般也蕴涵着与“狭隘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相对应的“人道主义”、“普世价值”意识形态的解读, 是一种近代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和辩驳;当然也不能否认“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中, 包含着对“历史记忆正当性”的诉求, 这反映在不少帖子中所指出的, 日本不正视历史。

四、作为Web2.0的典型运用, 微博具有传播、自传播、分享、互动、话题聚集等综合特点, 在微博上, 事实性信息、观点性评价、情绪性言辞能够即时反映、互相纠缠、复合印证, 因此处于具有结构性信息提纯能力的信息传播和交流环境下, 通过这种公共空间的循环反馈和协同作用, 最终有利于使其微内容、微价值的聚合力量得到彰显。千千万万的碎片在议题的影响下又能在关键时刻形成关联和聚拢, 并在互动中凸显出强交流效应和理性的内在导引效应。

五、新浪微博同其博客的成功之道一样, 注重名人的信息影响力。在很多热点话题上, 名人都充当了舆论领袖的角色, 并影响着讨论的深入和议题的走向。

学者徐贲曾论述说, 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现代集体意识。现代民主必须依靠某种政治之外的群体感, 语言文化性的民族能提供这一群体感。就唤起情感性忠诚而言, 这样的民族是当今最大的特殊群体;而就其涵盖不同年龄、性别、阶级人群的普遍特征而言, 这样的民族又是最小的可资我觉察的群体。个人是根植于群体的, 而民族文化是构成个体身份的重要因素。民族主义可以提供个人身份认同的文化性群体条件。现实文化群体和政治群体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因此民族主义具有价值。④但是, 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却因其蕴涵“受害幻想”、“敌视”和“歧视”倾向以及暴力倾向, 会导致极大的负面作用, 给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带来很大的危害。愿Web2.0时代的网络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公共空间意见交流观点碰撞的平台作用, 使得民族主义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注释

1[1][2]闵大洪:《对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观察、分析——以中日、中韩关系为对象》, 载传媒学术网,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6483

2[3]沈阳、邓敏:《2011年第一季度互联网舆情报告》, 2011年4月, http://www.fanpq.com/pdf/201101yq.pdf

网络爱国主义论文 第2篇

——谈谈“网络爱国主义”

以下从三个方面展开

网络爱国主义的概念、产生背景及其意义

网络爱国主义的网络爱国主义的发展现状及案例分析 网络爱国主义应该如何发扬

一、网络爱国主义的概念、产生背景及其意义

什么是“网络爱国主义”?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新名词? 我们可以这样分析,21世纪是什么样的时代?关于时代特征的定义自然很多,但是“信息化”绝对是最为显著的特征,信息化影响、改变着这个时代,影响到国家、社会、个人的交流模式,信息化的许多产物已经成为不可摒弃的工具。出现这样的局面后,就有了“虚拟空间”,在如此多元化、相对自由的环境中,人们的基本生活模式也开始发生翻覆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不得不提“网络爱国主义”了。让我来给这个新名词一个浅显的定义吧——网络爱国主义,是爱国主义在信息化时代对个人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新要求。它同基本的爱国主义有着相同的存在意义,只不过是爱国主义在新时期下的典型表现形式,必然具有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附: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身后感情,反应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同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引自教材P44)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引自教材P47)

二、网络爱国主义的网络爱国主义的发展现状及案例分析

新时期下,网络是社会舆论的重要传播途径,而社会舆论对整个社会风气是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的,这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发展。在此我们提倡网络爱国主义的意义之一也在于教育中国网民正确使用网络权力,在网络空间遵守、践行必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以正确发挥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体现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下面我们来共同讨论几个案例。

案例一 网络谣言引起社会不安——日本核泄漏后的“抢盐事件”

【内容简介】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强烈的海啸造成了日本福岛核电站的爆炸,日本政府宣布进入“核能紧急事态”,核电站周围的居民紧急撤离,引起的恐慌迅速升级,在随后的几天中,核反应堆出现爆炸,核泄漏随之发生。周边的国家陷入了核辐射恐慌之中,我国也不例外,各种防范辐射的措施和手段层出不穷,谣言伴随着恐慌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在一条短信“如果实在不放心,可服用一定的稳定性碘来预防”的蛊惑下,服用碘盐可以预防辐射的信息通过手机短信迅速传播开来,使得这个谣传的信息成几何级数的增长,但在危机的处理过程中,公民的不理智、媒体的误读、政府的无效率各种因素加在一起,以至于抢盐**四起。【案例分析】

从这个案例足以见得网络手段对人们基本生活的影响,以体现国民素质。树立好良好的国民形象也是爱国的表现,中国网民的这一表现最终落成的不过是给世界看的一场笑剧,只会让国际社会嘲笑愚昧。所以,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国民要有理智的思想,切不可被“快餐式”的海量信息下丧失了主观能动性,要有是非观,更不可辟谣传谣、发表颠倒是非的言论等。网络空间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基地,国民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秩序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案例二 美国和平演变中国的《十条诫令》

【内容简介】•第二条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三条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第五条要不断制造消息,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案例分析】

以上几条,如果想要施行,美国方面必然少不了运用网络手段。可以看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友好的人会借此为自己谋利,美国正是以此作为重要的政治武器,恨不得干涉我国政治,引起社会动荡,这难掩其想要“思想殖民”的霸权主义思想。

作为中国人,在网络空间一定要有防范意识,时代在进步,但是网络时代我们仍然要有坚守民族文化的决心,切不可被外表华丽的外来文化所渗透,把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抛之脑后。

案例三 国民齐心,传播正能量

【内容简介】(此部分只简单举例,不做过多阐述)

例:2015年9月3日,胜利日大阅兵,中国网民在朋友圈、微博、空间等热转阅兵盛况,为中国点赞。【案例分析】

这种“中国式刷屏”是国民对国家强大的认同,体现了个人对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国民通过网络空间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凝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鼓励共同构建以传播正能量为宗旨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空间。

三、网络爱国主义应该如何发扬

这一部分是对以上讨论的总结。发扬网络爱国主义,我们要做到:

一、网络资源丰富,我们要有一双明辨是非的双眼,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有防范意识,提高政治敏感性,谨防思想渗透。

三、网络空间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基地,我们有义务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秩序。

四、我们应多利用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营造和谐的社会风气。

网络民族主义 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改革;传播;网络民族主义

1994年4月20日,中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自此,互联网在中国迅速的发展开来,借由互联网的平台,一场媒介的革命悄然发生。网络民族主义正是借由新媒体的发展而顺势兴起的。本文从新媒体的产生发展分析当代公共传播新特性,以网络民族主义产生发展过程为例 ,简单论述如何利用新媒体公共传播做好对网络民族主义的舆论引导。

1 新媒体与当代公共传播

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首次出现“新媒体”这个概念。1967年, 美国CBS ( 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 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P·Goldm ark)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electron ic v ideo reco rd ing)商品的计划,其中首次提出了“新媒体”(new media)一词;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E·Ro stow)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简称“罗斯托报告”)中,也多处使用new media一词及有关概念。自此,“新媒体”用语在美国社会迅速流行, 并传至其他西方国家。[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快速发展下,我国科学技术能力也得到了明显进步,尤其是新技术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新媒体。信息量较于传统媒体更大更多,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形容新媒体的特点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2 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以汉服运动为例

网络作为新媒体发展中最重要的载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随着电脑的大范围普及,网络也成为了新时代大众自由表达观点的新平台。近年来,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就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一个有力佐证。

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网络在中国的普及而产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它既符合传统的中国民族主义的诸多特点,也表现出了不同往日的新形态。网络民族主义借助了新媒体时代的新的传播媒介——网络,利用网络传播便捷快速参与度高的特点,快速发展。在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所独具的这些特点使得网络民族主义不同于以往的民族主义,而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政治现象。

汉服运动作为依托网络平台发展的一个民间发起的爱国复兴运动,可以算是当代网络民族主义的代表。他的产生、发展、壮大都与新媒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下汉服运动的产生发展与高潮中新媒体的所起的作用。

2003年7月21日,澳大利亚华裔青年“青松白雪”(王育良)在网络上上传了自制汉服照,紧接着,2003年11月22日,“壮志凌云”(王乐天)身穿汉服上街,成为第一个被报道身穿汉服公开走上街头的人。很快,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王乐天身着汉服的照片,王乐天的举动因此广为流传,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响应,并在全国掀起了汉服复兴的浪潮。这一事件通过新媒体传播渠道快速传播,影响力逐渐扩大,直至今天成为汉服运动之开端。

2004年5月,汉服吧正式成立。汉服吧是所有汉文化复兴者和汉服复兴者交流的网络平台,短短几年已经拥有393,358关注者,9,282,891个帖子。

2006年7月18日,《重回汉唐》最终版创作录制完成,放在主要视频网站上的MV都反响热烈,短时间内点击量就达到优酷网25.1万次,土豆网19万次。这是写给汉服复兴史的第一首歌曲,引起了众多汉服复兴者的共鸣。

2009年8月12日,西南大学学生制作了片长43分7秒的汉服短片《汉家衣裳》在各大网站播映,优酷点击量达15.7万次,土豆点击量达9.6万次。这也是首部汉服运动宣传短片。

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汉服运动的开始,发展与高潮跟网络,跟新媒体都紧紧相连。换句话说,正是有了新媒体这个环境,汉服运动才可以发展得如此壮大。

3 如何利用新媒体公共传播做好对网络民族主义的舆论引导

新媒体本身具有快速散播信息与大众参与度极高的特点,大众本身也有利用新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意愿。民族主义是一种共有情绪,新媒体的出现为这种本来蕴藏在大众中的情绪提供了一个便捷渠道。由于新媒体平台的特性,如何利用新媒体公共传播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3.1 从政策方针上进行适当制约。

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全民共有的情绪更是极容易引起争端非议。因此,政府更需要进一步通过有关政策,合理的、适当地对网络民族主义进行制约。

例如,2005年4月21日,我国公安部就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涉日游行示威活动发表讲话,其中明确指出:“未经公安机关批准,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发起组织游行示威的,也是违法行为。希望广大群众和学生依法办事,不要参加未经批准的游行示威活动,也不要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传播鼓动游行示威的信息”[2]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膨胀,能够有效避免活动过程中一些极端暴力事件的发生。

3.2 对社会舆论进行良性引导。

在新媒体时代,公共传播有了更多渠道,从而产生一种现象——事件的发生往往开始于舆论再以舆论结尾,越是大的热的事件,社会舆论越是贯穿始末。

例如,2005年4月,当中国一些城市发生反日游行示威时,人民网于4 月16日发表新闻评论《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及时进行了有力的网上舆论引导,成功地影响了受众的注意力和倾向性。[3]

3.3 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话语权。

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传播工具的普及,提升了公众对社会话题的表达欲望,也提供了便利的媒介手机。无论是作为受众还是传播者,都应该做到理性而不偏激、科学而不盲从。对一些耸人听闻的话题,要有必须的谨慎,而不能“见风就是雨”,或者以点概面、以偏概全。[4]否则,话语权的得到就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退步。

参考文献:

[1]石长顺,石永军.论新兴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7(4).

[2]陈岳.北京奥运会与民族主义:理性的呼唤[J].现代国际关系,2008(11).

[3]李霞,李正.从民族主义透视围绕“3·14”事件的中外新闻传播———兼谈中国民族主义转型[J].国际新闻界,2008(5).

[4]杨开新.新媒体时代,更应该珍视话语权[N].经济日报,2014-09-22.

[5]钟楠.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浅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2.

[6]王军.网络民族主义、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10).

[7]王金良.全球化时代我国民族主义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山西大学,2006.

[8]王红曼,张方译.网络民族主义情绪与民族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03).

网络民族主义 第4篇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时间是20世纪末, 是民族主义在网络时代新的表现形式。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具有两重性的特征:爱国主义性质和极端主义性质。

二、大学生政治认知

大学生政治认知, 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高校这个校园环境里, 通过不断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考察, 从这些直接或间接经验中获得对于政治知识的一些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基于这些所获得的政治知识的一些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情感, 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对一些政治现象和新闻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 大学生形成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政治判断标准,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也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不断深化。

三、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影响

1.政治认知主动性的增强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爱国主义性质提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主动性, 增加了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使得大学生民族性觉醒, 自发的民族性使得大学生更加主动地关注有关国家政策方面的信息、情况和动态。大学生的爱国之情, 使得大学生对国家命运更加关注和关心, 促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查阅相关的知识, 接触中国内部的民族问题和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之间的问题。更加主动和积极的去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方针。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 搜索查询这些政治常识、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 或者通过一些网站和论坛相互沟通和交流, 使得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变得更加的主动。

目前在中国, 随着计划经济被打破,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今社会大众面临越来越重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经商赚钱, 而单纯的政治则被大众冷落, 因此可能慢慢会造成大家对政治关注度的下降和对政治认知热情的减弱。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自己本身也面临着很现实的就业问题, 因此很多大学生关注政治、学习政治理论知识, 甚至积极入党, 都是具有很现实的目的, 如为了考研或者找工作。大学生在校园里接受的政治文化课程, 多是以理论为主, 另外, 大学校园又是相对封闭且与社会稍有脱节的环境, 这就造成大学生的政治实践相对较少且薄弱, 理论无法联系实际, 单纯的理论的学习也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这些因素都可能会造成大学生对政治认知热情度的减弱。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爱国性恰恰能弥补这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激发了大学生对政治认知的热情和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政治认知内容的丰富

作为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也在一定程度了丰富了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内容。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爱国主义性质的体现增强了爱国之情和民族凝聚力, 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政治认知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 其基础是这个民族的文化。而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不断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和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因此,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丰富了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内容, 使得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也得到了扩展和深化。

3.政治认知模糊性的存在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使大学生政治认知内容丰富的同时, 也必然伴随着潜在的危险性。一方面,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具有双重性, 有着其爱国主义性质的一面, 但同时也有其极端性的一面。这一极端性里面有很多非理性的情绪, 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的影响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另一方面, 我们知道互联网有它优势的一面, 但同样也有其不确定性的一面。互联网上同样存在大量的虚假不良信息, 由于它的不真实性、匿名性等特点, 致使互联网的情况复杂多变。在这些大量的不良信息之中, 不乏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种种攻击言论, 包括对我国政治体制、人权法律等方面的指责和攻击, 这些言论和思想可以轻易地通过互联网进入到大学生的认识视野之中, 无形之中这些言论和思想就会影响到我们大学生原有的政治认知和思想认识。如果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理性, 或者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刻, 那么就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思想言论的影响, 慢慢改变原本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本国政治的认知。在遇到问题时, 如何能够全面的分析、批判问题,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获取认知的同时, 如何能够识别、判断不良信息, 需要我们大学生认真地思考和注意。这些都增加了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模糊性。

4.政治态度和情感的波动化

随着前苏联这个曾经最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潮流有日益没落和下滑的趋势, 中国地改革开放30 多年来, 虽然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也日益提升, 但改革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国有企业经营不善且垄断地位不断提升, 贫富差距日益拉大, 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日益尖锐, 这一系列的问题, 使得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加剧, 对我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质疑不断, 在现阶段我国原有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意识不断被削弱。这些问题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这就使得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出现冷漠。

然而网络民族主义思潮所激发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 正是我国现阶段所急需的一种社会和国家意识, 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很好地缓和我国现阶段的一些尖锐矛盾。在一些情况下, 也可以较好地转移国内矛盾的焦点, 尤其是对于青年大学生, 他们处于人生最积极最热情的年龄, 具备一些政治知识和认知, 具有很强的使命感、责任感, 急于去改变甚至改革一些国家现有的体制。同样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 他们又同时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因此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信念可以很好的约束他们的行为和言论。由于大学生政治心理还不成熟, 产生的一些问题以及发生的一些事件容易造成大学生政治情感的波动, 前一分钟政治情感冷漠, 表现出不关心的态度, 下一分钟就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的政治情感, 投身参与到政治中去。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两重性以及大学生本身的特点都使得大学生政治态度和情感波动化。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认知产生的影响, 政治认知作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 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思想意识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认知产生了多重影响, 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认知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大学生政治认知,影响

参考文献

[1]崔海峰, 卜建华.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内涵及作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4) .

网络民族主义 第5篇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学习了《民族复兴与青年一代》党课,在赞叹中国的巨大变化的同时,更为我们党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努力点赞。作为中国的青年一代,在两个一百年的关键点上,我们这一代人,要肩负起更加重大的责任。

航天一线的科学家们,在苍穹间,为中国筑梦,而他们的年龄,平均只有30多岁,这是让全世界航天人,都羡慕的年龄。平均年龄30出头的飞机研发团队,被国际同行誉为最年轻的设计大脑,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将引导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未来。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年轻的双手,刚刚创造出全球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量子科学团队,接连实现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的重大突破。年轻人挑大梁,正成为中国创新的隐形利器。中国创新的沃土上,新一代正全面接棒!

虽然我没有过人的才智,没有严密的思维,也没有特别准确的判断力,但是我仍不会放弃努力。尽管梦想距我很遥远,但我仍会不停地追求。尽管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挫折和无数的磨难,但我不会灰心丧气,因为我相信,只有经历困难和挫折,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网络民族主义 第6篇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萧条,贯穿于明朝中后期至一战后初期的全部历史,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又引起当时中国思想领域和政治领域的相应变化,知识结构可以这样构建:

这一图表是对课本所涉及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思想、政治活动关系的高度归纳:纵坐标代表明清时期至20世纪一、二十年代思想的变化,横坐标代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而主轴则呈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产生、发展的变化过程。图表可这样解读:

第一,明清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明清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的进步,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大量材料;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又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些都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它有别于自然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成分。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进步思想家都抨击封建思想,这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第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原料等因素,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利润又刺激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机器,把资金投向近代企业。在此条件下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它成为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其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提倡西学,实行君主立宪制。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了,无产阶级不断壮大。

第三,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此时,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原料和劳动力;再加上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限制的外部环境,中国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也随之产生,在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还提出改革教育制度等主张,维新思想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指导思想,壮大的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变法运动的失败迫使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放弃革新,转向民主革命的道路。

第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比较迅速的发展。《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些发展。这成为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出现的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长起来,他们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要求,即民主革命思想。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广泛地开展起来,终于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第五,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欧洲资本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这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中国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接受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掀起新文化运动。他们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第六,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并传播着马克思主义,他们领导无产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这次运动的主力军。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显示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团结,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七,一战结束不久,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陷入困境。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凭借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依靠其强大的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再次向中国大肆进行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抢占了中国的大批商品市场,中国民族工业丧失继续发展的大好时机。

以上图表构建的知识体系是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为主轴呈现的,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作用,再作以下归纳: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它的产生瓦解和冲击着自然经济,对外国经济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②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③从思想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以上坐标系图表在归纳相关知识方面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运用这一手段归纳其它类型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要掌握识读这类图表题的要领:既要纵向看,又要横向看,还要注意每个阶段知识点的相关联系,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那么,横向和纵向看这一坐标系图表,不难看出有两个很系统的专题:

其一,明清——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新思想的演变。审题时要注意时间的界定,另外题意的核心是新思想,因此就有:①明末清初的民主启蒙思想;②鸦片战争前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③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思想和洋务思想;④十九世纪末产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⑤二十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⑥1915年兴起的民主科学思想;⑦十月革命后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其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大新兴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中国近代的两大新兴阶级应该指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就排除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他们的抗争与探索包括:①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派的革新要求;②十九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③十九世纪木二十世纪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④1915年到1919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把以上的线性知识加以变形,就可以得到若干操作性较强的试题。例如:

以史实说明,明清至近代中国出现的西学东渐现象:

1)明清时,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知识介绍到中国。

2)鸦片战争前后,“师夷长技”思想出现,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3)19世纪6、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产生早期的维新思想。

4)19世纪木,在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

5)20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入,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主张效仿西方的民主共和政体。

6)20世纪一、二十年代,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7)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我们再把思路打开一点,古代历史上,中国先进的文化曾极大地影响世界,可看成“东学西渐”,这一史实可由同学们自己归纳。

总之,民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包括新的阶级力量、思想,政治活动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如表上所示。这条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为线索形成的知识网络成为历史高考的长效热点。

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审视 第7篇

一、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

意识形态通常是指一种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思想体系所塑造的人们的社会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意识形态领域是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它关乎着政权存在的合法性,是各种政治力量都竭力抢占的领域。[2]掌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就掌握了国际传播的先机,将有利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有利于国家与政党形象的传播。

米歇尔·福柯最早研究话语和权力的关系。他对他所称之为话语形态的强调反映了话语是一种权力的观点,即知识深嵌于权力之中,真理往往是一种社会建构,隐藏在话语背后的往往是资本、政治等力量的较量。真正产生影响力的话语是资本支撑的话语。世界上所有的政党和团体都需要利用宣传工具传播其执政理念、方针、政策和发展路径,增强社会成员凝聚力,强化共同体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增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从而为其统治争取政治力量,而网络就成了意识形态争夺的焦点。当今世界,意识形态多元化的论调此起彼伏,网络空间标榜民主自由的民粹主义斗士,崇尚个人至上、群体至上的无政府主义拥趸比比皆是,如何牢牢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至关重要,这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而网络言论的技术可操控性,使得谁掌握技术谁就能拥有话语权,这也使得西方强国不断借助新技术传播观点,进行思想渗透和舆论造势。[3]不只是西方强国,但凡别有用心的人都可以利用网络攻击异己,党同伐异。

二、无政府主义思潮

无政府主义者认为,国家形式(也可以理解为政府)是邪恶而没有必要的。作为掌握主权、强制力和胁迫力的权威,国家威胁到了自由和平等原则,即冒犯了无限制的个人自治这一无政府主义的核心价值。[4]无政府主义者坚持认为政治机构不能对社会秩序产生良好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完全否定政府和法院等强制性国家机器的作用,认为其是腐败堕落的利益机器;社会的统治应该寄希望于高度的人性自治,社会的和谐依赖于道德和自律的约束。自由平等是无政府主义者的思想指引,而其目的主要在于彻底推翻政府机构,反对强权和威权,人人平等,人人自治。在《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一书中,无政府论者诺齐克提出优先于利益的绝对权利,他认为“任何人都永远没有资格侵犯个人权利,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5],包括国家在内。而哈耶克之“自生的社会秩序”则认为,国家在无政府状态下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秩序。然而,这种论断值得深思。社会是一个有机运作的整体,有着无数个组织细胞,没有统治者的领导,寄托于内生的吸引力与道德自律是微弱的,道德自律只能作为维系秩序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群体具有盲目性、易感染性和易受暗示性,极端的群众是不可依靠和信赖的。在强烈的情感刺激之下,群体会变成没有理性的乌合之众,而由此造成的群体力量不可低估,极有可能影响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

客观而论,无政府主义思潮对于自由、人性和平等的人类终极目标可能有些许作用,而这并不意味着无政府主义便值得推崇。在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中,无政府主义从来没有作为某一政治实体的意识形态存在于现实中,其思想主张存在着致命的弊端和无可操作性;其对政治制度价值的无视,对人性的盲目乐观,对市场的过度信任,都决定了它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其存在价值只能对现行政治体制、人类理想起到启示性作用,却无社会实践价值。

三、网络时代无政府主义乱象

网络空间已成为现代人赖以生存的超现实空间,但网络空间还是一个没有形成全球共同规范的、无政府状态的领域。[6]无论是技术根源还是文化根源,互联网都天然地适合无政府主义思潮的生发。正是技术赋权下的自由和网络空间法律约束的缺失,使得网络空间的安全防线正在被吞噬,无政府主义乱象四起,严重威胁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

(一)警惕技术中立论

互联网作为技术浪潮中开天辟地的造物,难以逃避技术中立的论断。技术中立论认为,作为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性手段,技术本身与需求和利益无关,与社会文化、社会意识和社会制度无关。其结果无所谓对人类是善是恶,不应当对技术及其后果进行评价。[7]技术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使得技术中立论甚嚣尘上,且成为一部分技术至上者的信念,他们将意识形态和利益诉求隐藏在技术和工具背后,然后战略性地进行思想渗透和价值观的输出。然而,技术中立论明显是错误的,是避重就轻的。马尔杜塞作为技术意识形态的研究者,他坚决反对技术中立的观点,认为“面对这个社会的极权主义特征,技术‘中立性’的传统概念不再能够维持”。他认为作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的当代科学技术绝不是中立和独立的,它们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向性,起着意识形态的作用。[8]技术产品作为一种人造物,其本质在于它能为人类和社会提供价值,而不仅仅是需求满足的工具;技术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工具,掌握技术的人就成了意识形态的话语当权者。倘若承认技术中立论,就意味着承认技术背后没有资本和利益操控,不存在价值观灌输和意识形态输送。这种论断完全落入了一些技术创造者的陷阱,为互联网毫无禁忌地突破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藩篱,进而应用在任何政治实体中,渗透到任何意识形态之中提供了依据。这也造成技术至上者对互联网的监管进行坚决抵制,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和推崇只会造成人类文明的倒退。

对互联网技术霸主美国而言,利用“互联网自由”的幌子对别国互联网管制进行压制的全球战略已经屡见不鲜。互联网更是成为美国征服全球的战略武器,打着技术中立论的旗号,借机将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悄无声息地在网络上传播,直至人们被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洗脑而不自知,这就是思想的征服力量,技术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为人类思想的主宰。因此,我们要对技术中立论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资本和技术入侵为思想渗透开路,文化传播权和意识形态话语权不能旁落。

(二)对历史和权威的诋毁

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去权威性和无国界性,网络空间的虚拟平等性,使得人人成为传播主体,从而消解了传统文化“宏大叙事”“一个中心”的传播模式,致使没有绝对的权威话语,没有一个固定的价值体系。[9]互联网作为完全开放式的空间,信息可能来自任何节点,其去中心化和扁平化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网络社会形态,为网民提供了政治参与、解构权威、表达诉求、情感宣泄的渠道。技术赋权的时代,人人可以发出声音,权威的门槛被打破,少数可以聚合多数力量成为主流,“互联网自由”的幻想让人们迷失了对信仰的追求。一部分人利用虚拟网络空间对历史和传统进行诋毁,国家权威和政府权威遭到挑战与蔑视,网络空间的历史虚无主义的火苗此起彼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而在7.1亿的庞大网民中,低龄和低学历的特征凸显。互联网平台网民低龄化明显,却囿于其价值观不成熟,缺乏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思想极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煽动。个别青年网民对于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判断失衡,对中国共产党党史不明就里,就可能被无政府主义利用,成为无政府团体的拥趸,在网络上肆意攻击政府,传播对政府形象不利的言论,恶意诋毁历史人物,甚至秉持历史虚无主义的立场,彻底对历史进行污蔑和颠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中国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凝结,象征着人类的美好追求。然而“恶搞文化”“审丑文化”等各种网络文化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主流价值观的话语空间,消解了其权威性。

(三)自由民主的泛滥

网络社会的内核不是技术主流化及其主导地位的体现,而是人的主体性展示和自我延伸。[10]个人在网络空间的自我得到极大的释放,匿名空间使得传播者责任意识变得淡薄,网民在自由的边界游走。网络暴民的人肉搜索开启了窥探隐私、发泄私愤的源头;“键盘侠”作为一股隐藏的力量,对他人口诛笔伐,随意谩骂指责,通过舆论的“集结”优势来达到强制性干涉他人权利之目的。网络审判僭越法律边界,对新闻人物诱供招供,利用舆论力量对审判结果造成撼动性颠覆。这一切都迎合了无政府主义者所推崇的无管理、依靠市场规则和道德自律规制网络空间的标杆,具有这种倾向的互联网无政府主义者在反感网络管制的同时,还反对现行的社会政治体制,进而仇视执政党及其相关机构,不断挑战执政党及其政府的政治权威和法律底线。[11]

随着网络舆论影响力的扩大,舆论操纵也成为一些无政府主义者的传播手段,网络“推手”和“水军”正是言论操纵的主体,舆论信息的混乱无序,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主流价值观的声音。美国和西方世界长期以来掌握着网络话语权,它们不断培植网络写手,混迹于社交网站、门户网站、博客等,无限放大中国共产党官员腐败问题、人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将问题极端化和简单化地归为制度问题,大肆丑化中国政府形象。“塔西佗陷阱”在当下中国政府治理中已经极大影响到了政府的执政公信力,严重时极有可能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诋毁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

(四)“颜色革命”兵临城下

思想和意识形态的腐蚀与渗透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摧毁无疑是毁灭性的,网络已经作为国家战略成为西方世界攻城略地的主阵地。作为技术,网络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意义,真正重要的是潜藏在其后并操纵着网络的利益阶层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文化权力。[12]传播工具成为各种组织和团体有意识发动颜色革命的工具。美国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非暴力政权更迭”战略,利用社交网站Twitter、Facebook等对别国渗透,将其作为组织颜色革命的重要手段。2013年的乌克兰危机,代表着美国新形势下的“民主”攻势。乌克兰境内亲美反对派利用美国的Twitter、Facebook等社交软件,恶意放大社会矛盾,以低廉成本的爆发式传播渠道,迅速聚集抗议群众发动革命,对乌克兰政府的统治造成了致命威胁,“Twitter革命”“Facebook革命”“茉莉花革命”等越来越成为互联网威胁政权的代名词。

对于中国而言,网络战争已经兵临城下,世界范围内一次次的“颜色革命”都对中国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安全产生了严重的警示。一些价值观偏激、思想极端的边缘分子,拉拢团队,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肆意放大社会矛盾,制造思想和社会混乱。“颜色革命”并非危言耸听,应当时刻保持警惕,提高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凝聚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影响力,借助网络空间将中国文化传遍世界,用中国声音影响世界。

四、结语

网络空间是自由平等、个人主义思想得以升华的平台,这是技术的进步、思想的进步。然而网络空间并不是法制孤岛。目前全世界都在致力于网络空间法律条款的制定,无论从国家安全层面还是公民个体权利保护层面,网络规范已成为世界共识。无政府主义在网络上的肆虐当值得高度警惕和严格约束。

参考文献

[1]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7.

[2]吴佩芬.意识形态多元论的实质危害及警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4):30.

[3]刘瑞生.网络自由主义思潮趋向偏激[J].人民论坛,2012(24):75.

[4]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吴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7.

[5]迈克尔·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28.

[6]蔡翠红.网络空间的中美关系:竞争、冲突与合作[J].美国研究,2012(3):108.

[7]林德宏.关于社会对技术的必要约束:评技术价值中立论与价值自主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8]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7.

[9]鲁佑文.中国网络文化传播研究[M]//唐亚阳,邓验.中国网络文化发展二十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240.

[10]张春华.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1]高宏强.网络无政府主义与协商民主理念的意识形态博弈[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37(2):23.

网络民族主义 第8篇

爱国主义在任何国家、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非常重要的, 它的重要性我不想在这里探讨。在爱国主义前面加上了网络两个字, 就变得格外特别, 格外破朔迷离。网络是新时代的产物, 不同于以往任何技术对全世界产生的影响, 它提高了效率,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但是网络增加了任何与它相关事物的不可控性, 在网络的世界里我们都是探索者。在中国, 网络也无时无刻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4次调查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 其中手机网民达5.27亿, 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3.4%, 相比2013年底上升了2.4个百分点。2014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9小时, 相比2013年下半年增加了0.9小时。数据告诉我们网络是如何一点点的吞噬我们的生活, 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改变我们的爱国方式。

网络舆论对中国外交的影响所及, 绝不仅限于中日关系。但是近些年, 几乎所有的诱发网络爱国主义热情的事件都和日本有关, 所以网民的矛头都集中指向日本, 日本一直处于中国舆论纷争漩涡的中心。这段时期, 历史认识问题、教科书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东海问题、“日本入常”问题, 再加上一些突发的、偶然的事件, 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接下来, 我想通过几次具体的事件, 来分析在这些事件中, 具有爱国主义热情的网民扮演着何种角色, 以及他们的态度是如何影响中国政府外交态度的。

第一个必须要提到的事件就是2005年日本要求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2005年2月28日, 美国多个华人团体率先发动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百万人全球签名”活动。3月23日, 中国访问量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也加入到建立“反日入常”的签名点的行动中。在民间签名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的同时, 官方的态度也日渐明朗。2005年3月24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 不认为在线签名是反日情绪, 日本要对历史问题采取正确和负责的态度。25日, 新华网也开始了“坚决反对日本获常任席位”大签名。国内掀起的种种活动, 以及东亚各国数千万人也签名反对日本“入常”所形成的民意诉求, 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 使得美国开始改变态度。美国开始在组织四国“入常”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坚决支持日本到明确反对四国方案, 并与中国就相关问题达成共识。就这样, 各国对日本“入常”问题的态度发生180度的大转变, 也使得四国“入常”提案最终宣告失败。在这次事件中, 中国网民以及全球华人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对日本的坚决态度影响了中国外交的态度, 在中国外交的态度中, 一直是走模糊路线, 因为国家必须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 因此语义不能太明确, 这不利于日后环境发生变化后改变立场和态度。但是在网络中, 具有爱国情怀的网民不需要担忧这些问题, 他们可以直抒胸臆, 呐喊出自己的态度, 而且在对日问题上我们是几乎不存在分歧, 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因为历史问题对日本都抱有敌视态度, 极端的网民甚至抵制日本的一切行为, 在日本“入常”问题上态度的高度统一也使得这次事件的影响力空前绝后, 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强大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外交决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第二个事件就是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 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 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2014年2月27日, 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 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12月13日, 南京在首个国家公祭日鸣响警报1分钟, 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除了公祭日当天我们举办了官方的公祭活动外, 在网络上, 具有爱国情怀的网民不断发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网络公祭活动, 在各大贴吧论坛发起默哀纪念活动, 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之情, 也表示对日本不承认这段历史的愤慨之情。在新浪微博上,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登上热门话题榜, 评论超过三十万以上, 广大网友对这个公祭日的设立都表示一致的赞同, 认为国家设立官方的纪念活动是对死难者最好的态度, 也是对日本不承认这段侵华历史最好的回击, 在公祭日活动的参与度上, 网民几乎占到总数的80%以上, 而赞成支持的态度达到99%, 多数网友表示, 纪念历史, 是中国开始走向复兴的重要标志。

在利用网络这个手段保家卫国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保持理智, 不能打着爱国的旗号做出冲动鲁莽的行为, 爱国需理智, 爱国讲方法。正如李肇星所言:“现阶段中国外交最大的任务就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有感情不能等同于感情用事, 我们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 需要越多越好的朋友”。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理智的态度, 而不是单纯获得宣泄情感的快感。

论基于建构主义的成人网络虚拟教学 第9篇

一、网络虚拟教学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 建构主义的主要内涵

建构主义强调, 知识是学习者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 与他人 (包括教师、学生、其他研究人员) 的交流与协作, 利用必要的信息, 通过意义建构、主动创造的方式获得的[1]。因此,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

1.情境:

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 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要求教学设计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 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 还要创设听、说、读、写等多种感官综合刺激的情景。

2.协作:

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新旧经验不断交互的过程, 也是学习者不断与外界交流协作, 产生同化、顺应的过程。

3.会话: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 商讨学习或研究任务, 共同合作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

4.意义建构:

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学习者的建构意义, 就是指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二) 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网络学习的适应性

网络环境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环境、智能化的信息交互、多元化的协作互动、网络化的资源共享等, 为学习者探讨、解决问题营造理想的环境。建构主义学习观为网络虚拟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而网络化学习又为建构主义学习观提供了有效的实践环境和条件。这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及其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主学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认为学习是学习者根据其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再创造, 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2]。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强调的正是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网络以不受时间、空间及地域限制等优势给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既要求学生以明确的学习动机、高度的自律性进行自主学习, 又给予学习者高度的灵活性——自由选择学习时间。

2.情境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 一旦拥有丰富的外部环境, 就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意义进行理解、分析与建构。网络虚拟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激励工具、学习环境的创设工具, 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兴趣, 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适应模式充分展现了网络虚拟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情境学习的完美融合。

3.协作交流:建构主义要求学习者在任务的驱动下采取不同的协作方式, 与他人共同合作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3]。网络以丰富多彩的知识库、与外界交流的便捷性、互动性为学习者探讨、解决问题营造了理想的环境, 通过在网络上架构教学平台, 为身处不同空间和地域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通畅的“虚拟课堂”。

二、基于建构主义网络虚拟教学平台模式探讨

(一) 基于建构主义网络虚拟教学平台的设计目标

网络教育虚拟平台的总体设计目标是实现一个基于Internet的交互式仿真的“虚拟教室”环境, 采用VRML技术、Web 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利用Java 编程语言, 构建一个网络虚拟教学系统。此系统可实现以下目标:

1.情感化学习资源:教师建设学习资源时把情感符号设计进去, 创设“身临其境”的真实情景, 通过感受、体验获得知识。

2.自主学习:开发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接受新知识。

3.课堂互动:发挥网络优势, 组建网络共同学习体 (包括不同地域的专家、教师、学习者等) , 建构一种平等的、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 共同协作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及科研任务。

4.服务支持体系:学生将学习中的收获、经验、体会及问题发布到虚拟平台上, 学习服务支持体系提供在线的咨询、讨论、答疑等动态资源信息。

5.评价反馈:学生在网络虚拟教学平台上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价;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经过分析、提炼, 调整教学内容, 优化网络资源, 提高教学效果[4]。

(二) 基于建构主义网络虚拟教学平台的实现

网络教育虚拟平台是一个基于Internet 的Web 系统, 采用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等构建虚拟教学环境, 提供一种仿真的教学“情景”, 建构主义网络虚拟平台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网络教育虚拟平台的开发充分融合了建构主义学习观, 具体表现在:

1.教师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将所收集的材料, 经过数字编码加工成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数字化资源, 构建视、听、说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的情景, 塑造多层次、多维度的学习情境,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

2.学生完全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 “肆无忌惮”地自主学习。不仅可以向“虚拟教室”订制自己所需的课程、资源,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时间选择个性化学习。

3.学习者可以将与自己学习及研究相关的教师、研究人员及同学通过互联网络开展有组织的、联合的交流协作, 完成一项或几项任务。同时可以组建网络“虚拟实验室”, 与全球的科研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得出可视化的实验数据, 全面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4.全面、及时、便捷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有助于保持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情趣。它不仅提供远程学习咨询、辅导、答疑、讨论和作业评比等动态资源, 还提供实时的教学导航、科研信息等动态信息。

5.学生通过在“虚拟教室”中“亲身体会”式的自主学习, 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效果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及评价;教师及时响应学生的反馈信息, 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对学习资源进行重组优化。

三、结束语

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散发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 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创新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随机 (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学习观念和协作学习观念, 更是突出了网络环境下自主个性化和社会交互式学习的特点。

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虚拟教学模式, 可以循循善诱引导成人学习者在虚拟的学习情境中, 积极、主动地梳理、重组原有知识去建构新的知识系统, 依据情景的交互、社会协作的交互去认知事物, 注重意义学习和探讨现实世界的问题, 这与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对我国的成人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33-36.

[2]张芳.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6-8.

[3]蒋美丰.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英语学习[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37-38.

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教学浅论 第10篇

一、建构主义的理论实质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与老师和学习伙伴的交流、协作, 最终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 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 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和同学的相互作用, 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 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 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 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 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

(一) 网络教学系统为建构主义理论提供技术支持

1.超媒体技术与“自主学习”。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 经常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概念或主题。超媒体技术是一种非线性的多媒体信息结构和信息管理技术, 能够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它按照人脑的联想方式, 将文、图、声、像等不同媒体信息整合, 构成了一个丰富而生动的超媒体学习环境, 这和人类思维的联想特征相符合, 从而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自由联想能力的发挥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 教学信息的非线性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联想, 自由选择不同的路径, 进入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

2.虚拟现实技术与“情境学习”。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通过特殊的输入设备和一些能实现三维图形和三维音效的特殊输出设备来模拟人和环境间的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能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全过程中, 学生可以同教师一起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和控制者, 使师生的主体性都得以发挥。

3.网络通信技术与“协作学习”。通过运用网络通讯技术, 可以将用户终端联网, 及时高效地采集、处理、制作、存储、传输和显示多媒体信息。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突破了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 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地点、学习条件。在网络教学中, 较多的采用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使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通过交流实现情感互动。可见, 网络支持的“协作学习”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明显的成效。

(二) 建构主义为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1.采用双主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应采取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双主模式。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 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表现在, 他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 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情境中自己确定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自己进行意义的建构。

2.创设真实情境。实践证明, 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创设逼真的情境, 有助于调动学习者的所有感官和过去的经验去探索与解决问题。同时, 只有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才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 因此, 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征知识的多样化情境, 将为学习者的探索提供多条路径, 以便随机进入任一情境去学习, 促进知识的迁移。

3.开展协作学习。由于知识的复杂性和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艰巨性, 使学习者面对面的或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的“协作学习”成为必然。通过协作学习, 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协作”发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学习”既可以在两个学习者之间进行, 也可以在多个学习者之间进行;既可以在教师引导组织下进行也可以直接面对面地或通过网上讨论园地进行, 形式灵活多样。

当前, 以多媒体网络课程教育为代表的信息化教育正展现着诱人的前景。将网络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所提供的强大支持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 探索出一套全新的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模式, 将是21世纪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摘要: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 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将产生全新教学模式, 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习者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

关键词:建构主义,多媒体网络教学,网络教学系统

参考文献

[1]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刘成章.信息技术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网络民族主义 第11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邮件、在线学术会议、电子论坛、电子期刊、博客、互联网百科全书等新的学术交流方式相继呈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在网上搜寻信息、查找文献,并开通自己的网络空间用于发布作品及开展交流。那么新的传播技术会使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会使学者的研究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不论是对于学者个体还是学术系统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网络民族志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1]

一、什么是网络民族志?

网络民族志是一种对传统民族志研究方法的借用和转化,近年来被西方学者用于网络文化研究,它的英文表述包括virtual ethnography, netnography,cyber ethnography等。埃文斯(Leighton Evans.)认为,简单来说,网络民族志就是使用虚拟的或网络的环境为场所来开展民族志研究,但绝不仅限与此,它还意味着用一些与传统民族志不同的工具来收集信息。[2]

传统的人类学民族志研究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详细记录人们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经验,而网络民族志是以网络社区和聚集于其中的网络用户为观察场地和对象。因此网络民族志在数据收集、研究策略制定、文本分析和研究伦理等方面均与传统的民族志有所不同。

二、研究策略与程序

网络民族志不是一个统一的方法,海因(Christine M. Hine)提出了被认为是最为完整的方法论框架,并通过自己的研究总结了网络民族志的十条原则[3]:

1、我们可以使用民族志来调查什么样的网络使用方式变得具有社会意义。

2、诸如网络这样的交流媒介既可以被理解为文化,也可以被理解为文化产品。

3、网络民族志研究经常使得研究者游离于现实和虚拟生活中。

4、网络民族志不需要去一个个特定的场所,而是关注场所之间的联系。

5、虚拟和现实的边界并非那么清晰。

6、网络民族志不是一种长期的融入过程,而是间断性的参与。

7、网络民族志必然是带有偏见的,因为我们的报告是基于特定的相关的研究问题,而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表述。

8、密集的间接的互动参与增加了民族志研究的反射性程度。

9、网络民族志是在网络中,借助网络开展的,首先我们要进入网络,使用网络进行研究;同时,我们也是运用网络与人们聊天,并在其他社会场景中证实它们。

10、网络民族志是让自身适应网络特点的一种民族志研究方法。

三、资料收集与分析

在传统的民族志研究中,研究者会让自己融入他们要研究的社区生活,熟悉那里的人和他们每天要做的事,那些现场记录的文字,要在回去后誊写和整理。这些的工作在网络民族志研究中得到了缓解。因为网络这个新媒体允许研究员可以透过计算机数据文件看到一些网民从过去到现在与其它网民们之间的在线互动状况。在网络民族志研究中,收集那些早已储存在网站和论坛中的大量信息可部分替代对于研究者来说至关重要的访谈和调查。克莱顿和基纳什从功利主义的角度阐述了网络民族志的优势,他们认为在线访谈可以远距离实施,因此,研究者可以克服现实中的空间距离和旅行经费的限制,使更多的人参与研究,并提供有价值的见解。[4]此外,网络中各种形式的对话,包括电子论坛,电子邮件以及聊天记录都可以自动生成文字形式,而传统的民族志研究者经常要花费大量的经费用于访谈录音转换,并经常出于时间和经费的考虑,降低访谈的人数和范围。[5]

四、参与观察与访谈

参与观察是传统民族志研究的重要特征。理想的参与观察,需要民族志研究者在社区生活6个月至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学习当地语言,反复地观察行为习惯。[6]在网络民族志研究中,观察研究对象仍然是研究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但是研究人员的角色与以往有所不同。非参与性的研究包括对文本、图片和表情等信息的评估以及对网络空间中社交活动的观察;比起非参与性的研究,主动参与到所研究的环境中可以使研究者获得研究对象的一些主观体验,从理论上来说,这使得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使用者的身份表现和他们之间交流的含义。

网络中的访谈是以文字的形式展开的。在线对话可以允许参与者多次删改要讲的话,这样便于调整以表达最恰当的语义。那些书面表达能力强的参与者可以以富有魅力的文字形式来讲述他们的生活。以文字形式书写出自己的生活經历有助于加深作者的自我认识,除去视觉和身体动作的影响,通过整合文字可以使参与者关注于其他人的真实意图。在线同步交流还可以使对方保持自然和真实状态。非同步状态时,研究者则有时间接触信息源,去发布,反思,修改或重复进行答复,而不用担心打盹、皱眉或者打呵欠会导致的分心,也不用担心误解那些非言语性的提示。[7]

五、思考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时代学术交流的研究多是从技术入手,采取一种宏观的视角探讨了学术信息的发布及储存形式、学术交流平台及方式的变革以及电子技术在学术交流中具有的优势。关于网络时代新的学术交流系统的形成究竟对科学共同体和学术系统的规范结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探讨较少。然而笔者认为,学术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学术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学者之间的交流具有社会性的特点。通过上文对网络民族志方法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该研究方法通过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呈现出网络中的学术交流过程,并对学者在交流过程中的态度、行为及探讨的热点话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社会学分析。

参考文献

[1]Miller, D. & Slater, D. The Internet: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M]. Paris: Berg Publishers.2001:3-15

[2]Leighton Evans. Authenticity Online: using webnography to address phenomenological concerns [EB/OL]. [2010-12-20].http://www.inter-disciplinary.net/critical-issues/cyber/cybercultures/project-archives/5th/session-1-concepts-of-cyberspace-and-cyberculture/

[3]Hine, C. M. Virtual Ethnography[M].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Ltd.2000:45-80

[4]Crichton, S., Kinash, S. Virtual Ethnography: Interactive Interviewing Online as Method[J]. Canadian Journal of Learning and Technology.Vol 29(2),Spring/pintemps, 2003:65-88

[5]Crichton, S., Kinash, S. Virtual Ethnography: Interactive Interviewing Online as Method[J]. Canadian Journal of Learning and Technology.Vol 29(2),Spring/pintemps, 2003:65-88

[6]大卫·费特曼著.龚建华译.民族志:步步深入[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28

民族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第12篇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甘肃省某高校二、三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共发放《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问卷》780份, 收回564份, 问卷回收率72.3%。删除小样本民族的问卷 (朝鲜族4份, 侗族9份, 黎族12份, 畲族12份, 保安族5份, 黎族12份, 布依族8份) 和其他不规范的问卷 (缺失、答案趋同及极端问卷) 共72份, 实际有效问卷份492份, 问卷有效率87.23%, 符合问卷调查要求。

(二) 研究内容。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提供现实依据。用自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开展调查, 此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动机信念策略;创新策略;语言文化背景策略等。

(三) 研究工具和方法。本研究借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问卷》量表进行, 采用多重计分法, 分为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几个等级, 问卷采用Likert (李克特) 五点式计分, 从低到高依次计1分、2分、3分、4分、5分, 分值越高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策略水平越高。

(四) 数据处理。调研阶段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原始数据,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for Windows 13.0和Excel 2003等软件。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并不理想。根据调查和对学生的访谈, 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这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表示欢迎, 但目前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也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一) 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及计划。从学习动机上看, 约70%的学生是为了考试和就业而学习, 真正出于兴趣而学习的人较少。同时, 大多数学生不能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不了解自己当前的水平, 对改进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 每天除了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几乎没有自己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根本谈不上主动去学习。虽然也有部分学生有自主学习意识, 但学习没有计划性, 即使有计划, 也很难保证计划的实施。

(二) 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及有效的评估方法。从运用学习策略来看, 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想学一些东西, 但是不知道学什么、怎样学, 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 即使发现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失误, 也不知道如何改进, 久而久之, 影响学习效果。同时, 绝大多数学生不能主动地反思和评价自己学习的进展情况, 也未认真思考自己所用的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而只在应试方面比较担心。总的来说,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很淡薄, 自主学习能力还很欠缺。

三、网络环境下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策略水平。当今的大学生, 在中小学的学习中基本上是老师“领着”“赶着”进行的, 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 自主学习能力和水平自然不高。进入大学后, 虽然自助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很多, 但不论是大学生, 还是大学教师, 对自主学习、特别是网络自主学习都停留在思想上重视, 实践上缺乏行动的局面。具体表现就是:课堂不主动向网络延伸, 网络学习也基本上呈现毫无目的的漫游与娱乐。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搭建与课程相关丰富多彩的教学网站, 或选择国内外优秀的教学主题网站。一方面在课堂上改变教学模式, 利用网络条件, 结合教学活动, 给学生提供网络自主学习的机会,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 课下给学生提供若干讨论问题。大学生只有认真地浏览主题网站、网络课程, 通过网络查阅资料, 收集数据, 梳理观点, 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既完成了学习任务, 又提高了网络自主学习策略水平, 增强了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二) 利用多种形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策略教学与引导。网络自主学习策略的习得可以有三种形式。一种就是所谓的“系统教学”。就是我们常见的方法课, 告诉学生如何收集资料、如何处理数据、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复述、如何自我调控等。这一形式较为常见, 但效果有限, 系统教学需要与其他形式相结合, 才可发挥作用。另外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发现式”。学生在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 可能慢慢地就摸索到一些方法, 有一些心得。大学生现有的网络自主学习策略基本上是源于这种自我发现与探索。还有一种中间形式, 即有指导的发现或有针对性的讲授。前一种形式不是靠学生完全自主发现, 而是教师创造某些条件, 引导学生找到规律, 发现某种策略的过程。这种过程比学生独立发现过程效率要高;后一种方法改善了“系统教学”形式, 其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

(三) 加强合作交流, 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适当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能更好的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进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1、自主选择与教师交流的方式, 得到教师的指导。在自主学习时, 学生往往会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 此时, 寻求教师的指导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在网络学习环境下, 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如通过QQ、百度贴吧或者发送E-mail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 这样, 学生的心态放松了, 自主学习的意愿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2、自主选择生生交流的时机, 得到同学的帮助。在自主学习时, 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 在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寻求同学的帮助是另一种有效的策略。交流对象可以是同学, 也可以是互不相识的学生。

(四)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网络自主学习监控以网络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为依据, 以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 对学生学习全过程中所持的态度以及知识、能力发展水平做出价值判断。通过评价———反馈———矫正系统, 适时地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调整学习策略, 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1、动态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通过电脑主机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群组讨论纪录查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实时监控学生的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建立学生学习反思记录, 通过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建立评价体系, 反馈学习结果。正确客观的评价能够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有目的的调整学习策略, 从而有效控制学习进程, 提高学习质量。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 可将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同伴互评三种。

四、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 也是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方面的全新挑战, 网络资源的形象性、多样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以及共享性等特点,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 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更由于这种学习方式重视认知过程的学生主体, 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农民工维权问题下一篇:重庆三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