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硕士

2024-05-06

计算机专业硕士(精选12篇)

计算机专业硕士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全日制专业硕士,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模式

为了弥补学术硕士的不足, 专业硕士的研究生教育形式是一种有益补充。近年来, 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逐年上升, 部分院校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已超过50%, 对专业硕士的有效培养日显重要。目前, 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 多数院校还处于摸索阶段, 甚至部分地方高校依然采用传统的硕士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硕士, 致使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没有区别。针对计算机学科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应探索出一种切实可行、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

一、现状分析

中北大学自2011年开始招收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全日制专业硕士, 近三年的招生比例逐年上升。针对该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 中北大学一直在努力探索, 如培养计划的制订、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等, 虽然与学术硕士的培养模式有较大的不同, 但从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 实效性成果并不显著。本文针对中北大学201级、2013级计算机技术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进行了问卷调查 (如表1所示) [1]。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 考虑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专业硕士毕业后准备在企业中就业的人数约占一半。为了能使他们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校在制订培养计划时, 应着手于企业所需人才应掌握的技术。学生在校期间, 若能培养其专业技能, 可大大缩短毕业生融入企业并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2]。此外, 学生认为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更倾向于系统性、理论性, 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及毕业后的就业意向, 有必要加大应用型课程、减小理论性课程的设置比例[3]。

通过分析表1,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设置总体感觉一般, 认为体现不出专业硕士培养的特点, 教师所授课程的内容理论性较强, 实际应用知识较少, 很少涉及当前流行的技术, 尤其与企业实际更是脱节。硕士的培养模式不同于本科生, 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 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起着关键作用。调查结果表明, 中北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大部分课程的教学方式流于传统, 形式单一, 课堂上的主角依然是教师, 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 致使课堂气氛不活跃, 导致到课率逐渐下降。此外, 传统的教学形式不鼓励学生思考、不鼓励主动学习,

学生甚至不清楚所学课程的目的。专业硕士所掌握的知识重在应用, 因此考核方式应根据课程的性质灵活设置, 目前中北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所开设的考试性课程均采用试卷形式, 考查性课程大部分采用大作业形式, 学生认为, 考核方式单一、不灵活, 考核内容死板, 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学生所付出的努力, 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过程, 计算机学科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应紧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满足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倾向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一) 授课内容要前沿

硕士课程不同于本科课程, 教师除讲授基本理论外, 更应介绍新知识、新技术。现代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 它注重引进新技术, 提高生产率, 更有效地创造社会价值。众所周知, 计算机技术发展极为迅速, 每18个月, 计算机性能就要翻一番, 计算机领域中各种应用技术不断更新, 迫使人们不断学习。作为计算机学科的硕士生, 更要随时了解最新技术, 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 要用新知识、新技术向企业注入真正的新鲜血液。例如, “算法分析与设计”是针对专业硕士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由于领域、时期不同, 我们遇到问题的复杂性也不同, 教学过程中, 若用老方法继续解决老问题, 显然有悖于教学目标。教师授课过程中, 应以新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如当今的“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我们可以先用老方法试探解决, 遇到困难时, 再与学生探讨新方法。

(二) 核心外延要兼顾

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因此计算机技术专业课程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授课内容除涉及本门课程核心知识外, 不能忽略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甚至有必要建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

“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核心内容以经典算法为主。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图问题、组合问题、几何问题等, 它们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如公交交通网、土地规划、互联网信息检索等。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算法思想, 需要以实际问题为例, 这就要涉及不同领域的外延知识。如解决信息检索问题时, 会涉及到互联网中的知识存储技术、路由技术等, 而这些技术又与“高级数据库”“高级网络技术”等课程紧密联系。教师授课时, 应将课程所涉及的外延知识源引出来, 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一张知识网络图, 使之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

(三) 动手能力要加强

计算机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上机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企业, 更多的是在从事实践动手方面的实际工作, 很少人需要做理论研究, 这也正是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根本区别。就中北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而言, 无论专业必修课还是专业选修课, 培养计划中均没有设置与理论课程相匹配的实践性环节。通过课堂教学, 学生的确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及方法, 但解决具体问题时, 可能仍感到无从下手。实践出真知, 没有实践, 就永远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通过实践动手, 不但可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实践过程中, 学生还可能会发现一些新问题, 若通过自己的努力, 各个问题都得到一一解决, 将会使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全面, 对知识的运用也就更加准确。“高级软件工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 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40个学时均用于理论教学, 课程结束后,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屈指可数, 显然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不成功的。若能用一个实际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理论教学的同时, 不断为学生提供上机实践的机会, 我想, 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才能够达到。

(四) 解决问题要实际

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解决某一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倾向于应用, 案例的设计应紧贴生产工作实际, 甚至可以将解决企业中的一个实际问题作为课程学习目标, 一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则可以使学生理解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 三则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将来进入到企业所从事工作的性质。例如“虚拟仪器”是一门跨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利用Lab View软件完成虚拟仪器的设计, Lab View软件广泛应用于测试领域, 授课过程中, 若能以一个实际问题作为案例, 教学效果将十分明显。例如:在生产麦克风的企业中, 可以将检测话筒的质量作为任务, 具体实现声音采集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文件存储、声音回放、生成质量检测报告等功能。

三、教学方式改革

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采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分析问题—教师解决问题”, 教师是表演者, 学生是观众, 导致学生养成课前不预习、课上无压力、课下不巩固的习惯。就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教学方式须逐渐转变, 让学生成为表演者, 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可由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分析问题—学生解决问题”, 再转变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 最后升华为“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学生解决问题”。

(一) 解决问题角色转变

解决问题是问题处理的最终阶段, 它以分析问题为前提。基于传统的问题处理模式, 将解决问题的角色由教师转变为学生, 学生不再是课堂上纯粹的观众, 同时也是表演者, 在导演 (教师) 的安排下, 与其他表演者相互配合, 完成整个处理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必然会主动思考、紧密联系问题分析。通过亲自动手解决问题, 会使其更加透彻地理解问题, 掌握所学知识、技术的运用方法。如“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中的贪心法教学内容, 教师先提出一个“最少硬币个数”问题, 随后利用贪心算法思想分析问题, 最后由学生亲自动手编程解决。教师可鼓励学生主动上台与大家分享解决问题的快乐, 针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可展开讨论, 同学们相互借鉴, 既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贪心算法的思想, 又可使学生开拓编程思路,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分析问题角色转变

分析问题是问题处理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解决问题的思路及难易程度取决于问题的分析结果, 可以说,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不能透彻地分析问题, 就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难度也高于解决问题, 要求分析者全面把握问题的本质, 全面理解所学的技术, 并将二者进行很好的结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往往将分析问题的过程留给自己, 学生们坐享其成, 省去了自我思考, 这就导致当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依然不清楚如何分析。如果教师在提出问题基础上, 仅介绍相关技术, 由学生主动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 即分析问题, 最后教师画龙点睛进行总结,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 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 也能从容应对, 达到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在“图形与图像学”课程教学过程中, 可先由教师讲解图形或图像处理算法的思想, 提出问题后, 由学生分组讨论,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借助PPT及编程平台等工具逐一汇报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

(三) 提出问题角色转变

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针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 更是应以其作为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走入工作岗位, 面对的是一个个系统级的实际问题, 不再是理论上的问题模型,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高校中若同时具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工作岗位中就可以独当一面。提出问题往往是在分析、解决现有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要求学生善于思考, 善于把握问题的全部, 善于通晓问题的细节。教师授课过程中, 可以只介绍方法、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可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归类、总结并提出。例如, “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的终级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某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海量数据的检索等问题, 教学过程可采用学生讲解学术论文的形式, 以此阐明提出的问题、分析的方法、采用的技术及解决的过程。

四、考核模式改革

衡量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应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手段, 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应采取不同的考核形式, 考核内容要全面, 充分考虑学生对课程核心知识和外延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能仅以课程结束时的最终测试结果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 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平时所付出的努力、所完成的工作, 即要根据整个学习过程, 全面评定一个学生的成绩。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学习目标, 重在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中进行阶段考核十分必要。就教师而言, 应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考核环节, 通过阶段性考核, 教师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这样, 教学目的才不至于盲目。采用传统的一次性最终考核形式只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而无法及时解决。

(一) 平时表现倾向化

知识的积累靠平时, 学习效果的考查也应在平时。 期终考核结合阶段性考核才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无论采用何种考核形式, 都应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 可将平时成绩作为考核重点, 辅以期终考核。传统的一次期终考试定结果的考核方式, 对临场发挥不好的学生不能正确评价。倾向平时表现的做法, 可使学生课上积极思考, 主动表达自我, 活跃了课堂气氛, 只有把功夫用在平时, 掌握的知识才会更扎实。

(二) 考核方式多样化

课程的性质不同, 考核的方式也应有所区别。不能所有的公共基础课都采取闭卷考试, 所有专业课都只提交大作业。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采用专题汇报形式, 教师给定多个专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一, 课下充分准备, 课上讲解, 其他同学进行打分, 打分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而对实践性较强课程的考核, 教师可给定若干小课题, 学生亲自动手完成, 以最终的完成结果作为重要考核依据。

(三) 考核内容全面化

课程体系中的任何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作用, 与其他课程、其他知识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考核内容也应具有与其他知识的衔接及联系的特点, 既要对课程核心内容进行考核, 也要对课程外延知识进行考核。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考核结果既要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也要考查学习过程中学生所付出的努力, 即考核内容应包含能够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部分。

为了使全日制专业硕士毕业后在现代企业中有效发挥作用, 学生在校期间的针对性培养十分重要, 就目前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现状, 各地方院校还需继续摸索, 不断实践,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

参考文献

[1]苏日娜.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中国研究生, 2009, (5) .

[2]张乐平, 刘金程, 王应密.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认可度调查研究——以H大学为案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 (4) .

2018加拿大计算机工程硕士专业 第2篇

布鲁克大学 University of Brock

互联网留学360介绍,在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学学习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应用科学硕士专业将获得硕

专业介绍:编码理论、计算机科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里的泛代数、平行算式法、微积分、遗传编程、机器人控制架构、计算机视觉和视觉计算机学习、进化计算技术、非侵入性数据分析等。

温莎大学 University of Windsor

温莎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多媒体与游戏开发。良好的教学条件为每位同学在本科学习期间提供了上千小时的计算机训练与实践的机会,这就使得学生在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在工程素质与独立工作能力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课程介绍: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信号处理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数字逻辑、人工智能导论、微计算机技术、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专业英语阅读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康考迪亚大学 Concordia University

专业介绍: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软件系统等。

湖首大学 Lakehead university

专业硕士如何“回归”本位 第3篇

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不少人认为,专业硕士规模的扩大,对于改变我国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人数激增的背后,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方面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在招生政策上,不少院校在申请专业硕士点时,报批的是招收更多有工作经验的人,但教育部给出的文件是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在培养上,由于招收的大多数是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致的结果是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在具体的教学中没有太大区别。另外,由于一些高校将其视为低于学术型研究生的一个学位类型,甚至是增加学校收入的一个来源,因此在师资配置上、课程设置上、培养方式上不能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进行,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上述原因和问题直接导致了这样一个后果,即媒体戏称的目前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渐渐变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如何改变这一局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专业硕士招生政策时,应当回归专业硕士招生的本来面目。专业学位硕士的最大特点就是招收的学生需要具有职业背景,即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出于职业发展的需要,再次回到高校学习充电。因此,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招生政策时,应当把握住这一本质,对高校报送的专业硕士学位申请的相关文件,要严格审核;对外公开的招生文件,则要和报批的文件内容保持一致,切不可出现自相矛盾、相互抵触的现象。

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出招生政策后,还应当保持其政策的连续性。作为权威部門的政策,如果经常变化,朝令夕改,会导致各级各类高校无所适从,必然影响招生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高校在培养方式上既要扭转专业硕士“低人一等”的观念,又要根据专业硕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当前,高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存在一些观念上的问题,或把专业硕士看成“后娘养的孩子”,认为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远远低于学术硕士;或把专业硕士当做“摇钱树”,作为增加收入的来源。这就从源头上使得高校放低了培养的门槛,以至于专业硕士在培养的过程中“含金量”不足,毕业进入社会后又遭受社会的歧视。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必须扭转观念、改变做法,严格专业硕士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专业硕士的特点是更重应用。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导师配置等方面要有所偏重,而非一刀切,把专业硕士也按照学术硕士标准来培养。专业硕士强调专业性,因此培养目标应当从其职业特点出发,结合实际工作,避免单纯的知识传授。如此,才能解决专业硕士招生培养中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问题。

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对比研究 第4篇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培养目标上有各自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会计师、医师、律师等。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根据专业领域特点和职业性质,不同专业学位在招生对象、培养模式和学习方式上也有很大不同。有的专业学位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工作阅历,招收对象不面向应届毕业生,例如:工商管理硕士(MBA),其培养目标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教学方式是研讨、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问题导向式学习,要求学习者要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拥有直接的感性经验。有的专业学位则可以面向应届毕业生招生,例如:翻译硕士,其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的双语交流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在教学环节强调口译笔译实践,加强翻译实践能力,其学习过程就是实践过程。此外,按入学时间划分,专业学位硕士可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属同一层次。

表一从招生对象、教学方式、培养侧重等十个方面对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异同进行了详细的对比。

2 正确认识专业学位,合理进行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间的选择

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社会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学位硕士正是大势所趋,各类专业学位硕士将逐渐成为社会新宠。理智而正确地对待这一新鲜事物,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对其有充分的认识与思考。

2.1 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可以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1999年以前,由于我国硕士研究生规模较小,而且主要是为教学科研岗位培养学术人才,因此,当时的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实施非全日制培养,满足他们在职提高的要求。截止到2008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可见,该时期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的比例明显过大。

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不仅仅是要满足在职人员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吸引优秀生源,调整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使之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拥有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实施全日制学习方式和面向在职人员开展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双重任务。

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等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学位均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应抓住机遇,采取措施,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地发展。

2.2 专业学位硕士发展空间巨大,报考热度逐年攀升

自2010年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安排。一直以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在职攻读学位为主的局面被打破,专业学位硕士进入研究生招生的主渠道。

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因其报名人数的迅速增长成为一支备受瞩目的队伍,但实际在专业学位硕士设立之初,却曾一度被边缘化。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在全国招收的40多万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仅占到大约10%;而2012年这一数字呈现了显著的变化,全国报考人数为165.6万,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人数达43.7万人,占26.4%,最终录取的专业学位硕士人数占所有录取人数的比例超过了1/3;预计到2015年,录取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比例最终达到1∶1,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将平分秋色。

由此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考生将目光瞄准更加注重实践的专业学位硕士,这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人群:

一是欲提升文凭的上班族。随着专业硕士录取人数和学位种类的增加,考研大军里的成熟面孔越来越多,他们是来提升文凭、转换跑道的上班族。通常他们会有这样的考虑:本科文凭想再往上发展会受到限制,获取专业学位硕士文凭可为今后发展作积累。

二是欲尽早走上工作岗位的应届生。2013年是我国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第四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报考选择上普遍存在这样的倾向:想要继续深造的一般都报考学术型硕士,而倾向于毕业后马上就业的逐渐开始青睐专业学位硕士,另外还有一些应届生则将专业学位硕士当作转换专业的途径,想借本硕阶段不同专业背景来增加将来就业的砝码。

2.3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变我国以理论知识研究为基础的学术型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加大专业学位硕士的比例,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这在不少专家学者眼中是一件好事。不过,各种质疑也开始见诸报端,有的高校开始担心生源质量,甚至有自称“第一个吃螃蟹”的专业学位硕士将其诟病为“第二学术硕士”。

2.3.1 社会依然对专业学位存有偏见

虽然在近一两年时间里,专业学位硕士的社会认可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也不断遭受“不如学术硕士硬”、“山寨研究生”、“培养无特色”、“就业前景担忧”等质疑。

2010年至2012年的招生实践表明:高校在调剂和录取过程中,大多数专业学位硕士指标都给了报考学术型硕士的“落榜”调剂者,专业学位硕士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报考学术型硕士的“备胎”。此外,报考或调剂至专业学位的也不乏有傍名校的学生,他们认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风险要比学术型硕士小很多。

2.3.2 应届生教不明白,社会生考不进来

更令人担忧的是,最终录取的专业学位硕士大部分是应届生,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毫无实际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但要对他们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讲授结合实际工作的相关理论,这让教师感到十分费劲和吃力;而那些有着丰富实践业务经验的社会考生参加统考,却只能止步于笔试。

2.3.3 专业学位和学术型的培养差别不大

对于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硕士而言,普遍意义上的理解是学术型硕士偏重培养理论研究能力,专业学位硕士则更注重实践能力。然而在具体的培养计划中,考生更加关注的焦点则是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这种区别是否有的放矢。

由于之前大学开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招收在职人员,如今招收全日制且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这种挑战并不局限于班级人数的变化,而是在于具体的教学以及导师与学生的互动之中。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改革,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完全适应,还没有配套的、完善的、有别于学术型的培养方案。仅就课程设置而言,除了学位课有两三门不同之外,并无太大区别,导师也不清楚针对专业学位硕士是否要提出额外的要求,如何区别对待。短时间来看,在很多高校,两者的培养目标即便表述上有所区别,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差别培养。

3 实现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共同发展

3.1 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学术型为主向专业学位为主转变的深远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和转型时期,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种类越来越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社会在工程、财经、管理、法律、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等特征也在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其吸引力势必不断增加。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必须相应有较大的发展。教育部明确要求:研究生教育要积极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加大招生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培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有效调节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招生规模,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增加招收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就业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是要通过一定的增量,激活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的阀门,进而发出结构调整的明确信号,进一步促进硕士研究生存量的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就是要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需求;就是要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3.2 当务之急是通过改革来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的含金量

高校办学,归根结底提高培养质量才是最关键的。落实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方案,探索专业学位硕士同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差别,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特色,全面、有效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的含金量已成当务之急。

3.2.1 从生源和师资两方面夯实专业学位的培养基础

高校应更关注生源质量而不是招生规模,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的同时对招生规模适当加以控制。要给予高校充分的招生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进行招生。高校应专门为专业学位加大校内外师资力量的投入,构建和形成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

3.2.2 及时调整高校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

专业学位硕士不能只坐在书斋之中,要真正走到社会实践中去。为了增强对专业学位硕士的有效服务,高校应积极与社会各个部门进行合作,这其中涉及到跨领域、跨部门的管理,大大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高校管理范畴。高校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积极调整过去“关门搞学术”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在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社会实践资源等方面下足功夫,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的良性互动。

3.2.3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实践与就业

应由政府出面,建立高校实习基地,以科研项目、研究课题以及实际工作平台为依托,由社会单位主动与高校对接,使其培养应用型人才优势与高校系统的科研理论教育优势有效结合起来,为专业学位硕士创造实习机会的同时也服务于自身,实现“双赢”。应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学校、院系和导师的作用,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专业学位硕士就业渠道。

3.2.4 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优秀经验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非常迅速。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二战后,美国专业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美国专业性硕士学位种类众多,其中,建筑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图书馆科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科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专业硕士培养规模非常大。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的55%以上。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硕士专业学位看作是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护理等领域。以新闻学专业为例,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通过办自己的报纸《密苏里人》、KOMA电视台和KBIA公共广播电台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这些实践平台上,学生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诸如此类优秀的国外专业硕士教育经验值得国内借鉴。

3.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实现均衡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理念。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规模过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过小;同时,专业学位类型和涉及职业领域还比较少,全日制攻读比例还比较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尽快地、坚决地予以扭转,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实现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的均衡发展,积极推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具体呈现为如下方面: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研究生就业去向,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结构优化。

第三,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实现专业学位与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赵映川,闫建璋.专业学位概念释义及其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06):52-59.

[2]周远清.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05):1-5.

[3(]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潘大仁,潘东明,林清泉.我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国际化发展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04):62-67.

[5]王海燕.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6]刘世清.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3,(02):58-59.

[7]姜金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02):37-38.

[8]孟红艳,谢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05):108-110.

[9]曹俊杰,盛科荣.地方院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问题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98-104.

计算机专业硕士 第5篇

时间稍纵即逝,许多朋友又将开始寻求新的工作机会,是时候静下心来写一封求职信了哦。求职信怎么写才能具有特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开发及应用专业硕士生的求职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开发及应用专业硕士生的求职信1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的名字叫haoword,我将从xxx大学毕业。我就读的是计算机开发及应用研究生专业,论文内容是研究xxx系统在xxxxxx的应用。这不仅使我系统地掌握了网络设计及维护方面的技术,同时又使我对当今网络的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大学六年里,时刻按照“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标准去锻炼及发展自我,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已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完善、适应能力强、富于协作精神的时代青年。

我相信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成功的学习者在充分的认识到书的价值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书的无价值。因而我在学习之外,积极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课余活动,如“计算机协会”、“数学建模”等。所有这些活动都有利于我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得到较好的锻炼,掌握了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了解了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具备了独立从事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在实习期间表现出色,受到当地教师、领导的认可,被学校评为“优秀实习生”。在班主任管理方面及和学生沟通方面获益匪浅,管理好一个班不仅仅靠能力,更重要的是用心,有激情,只要拥有朝气蓬勃的活力才能更好的把工作做好。

在大学期间,我多次获得各项奖学金,而且发表过多篇论文。我还担任过xxx,具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我能够面队任何困难和挑战。

互联网促进了整个世界的发展,我愿为中国互联网和贵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随信附有我的简历。如有机会与您面谈,我将十分感谢。

我将贵单位作为首选目标,是因为其拥有优美的环境和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我相信在领导的帮助指导下,我一定会学得更多,做得更好。期望您的录取。

此致

敬礼!

自荐人:haoword

计算机开发及应用专业硕士生的求职信2

尊敬的先生/小姐:

您好!本人欲申请贵公司网站上招聘的网络维护工程师职位。我自信符合贵公司的要求。

今年7月,我将从清华大学毕业。我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是计算机开发及应用,论文内容是研究linux系统在网络服务器上的应用。这不仅使我系统地掌握了网络设计及维护方面的技术,同时又使我对当今网络的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大学期间,我多次获得各项奖学金,而且发表过多篇论文。我还担任过班长、团支书,具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使我能够面队任何困难和挑战。

互联网 促 进 了整个世界的发展,我愿为中 国互联网和 贵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信附有我的简历。如有机会与您面谈,我将十分感谢。

此致

敬礼!

郑岩

20xx.4.1

计算机开发及应用专业硕士生的求职信3

尊敬的hr:

您好!我叫haoword,本人欲申请贵公司招聘的xxxx职位。我自信符合贵公司的要求。

今年x月,我将从xx学院毕业。我的xxxx专业是计算机开发及应用,论文内容是研究linux系统在网络服务器上的应用。这不仅使我系统地掌握了网络设计及维护方面的技术,同时又使我对当今网络的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大学期间,我多次获得各项奖学金,而且发表过多篇论文。我还担任过班长、团支书,具有 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我能够面队任何困难和挑战。

互联网促进了整个世界的发展,我愿为中国互联网和贵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致

敬礼!

计算机开发及应用专业硕士生的求职信4

尊敬的小姐/先生:

您好!我叫haoword,我是广东广播电视大学20xx届毕业生,主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欣闻贵单位是一个极具生机和活力的集体,能给予每个员工充分的发展空间。初出茅庐,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是以毛遂自荐,渴望加入贵公司的行列,一展拳脚,为贵公司更上一层楼尽我所能。

经过大学三年学习和实践的历练,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用常用的英语与人交流。此外,在校期间曾经多次参加班里的户外活动和一些校内活动,因此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幽默乐观,与人交往真诚,与朋友同学能够互相宽容、忍让,结交了许多朋友。并且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锻炼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初涉社会难免经验尚浅,我工作踏实认真,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相信可塑性与发展潜力具有的我一定能在贵公司的精心打造下,成为贵公司旗下的一员。我热切期待着为贵单位更加辉煌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盼望与您进一步联系!

此致

敬礼!

行业导师谈出版专业硕士培养 第6篇

一、人才匮乏是制约出版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全日制出版专业硕士生教育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编辑出版理论基础,并能适应多种出版形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编辑出版研究生教育走向多样化和专业化的产物。出版专业硕士生的培养与业界对出版人才的需求息息相关。作为人才培育基地的高校应该敏锐、准确地洞察业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四川党建期刊传媒集团总编辑王伟认为,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是出版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他指出,出版业及其细分子行业最大的苦恼就是人才匮乏问题,缺乏独当一面且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是制约出版业发展的“瓶颈”,这常常使企业发展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他谈到,作为四川出版业的“智囊库”和人才输送中心,四川大学编辑出版专业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现代出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调整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从源头上解决行业所需的新媒体人才、复合型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的紧缺问题。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建平指出,随着数字出版业务的发展,人才匮乏使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中处于劣势。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当今出版社人才主要集中在文史哲以及与出版业务对应的专业领域,而在给出版业带来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方面,人才相当匮乏。特别是那种既懂内容,又熟知市场、营销、数字技术的全能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二是出版单位资金短缺,难以提供专业人才培养的大量资金,只得依赖第三方技术公司进行内容的数字化。而获得巨额利润的往往是处于垄断地位的技术商与渠道商,内容提供商则常常陷入高投入低收益的境地,这就意味着出版社在产业链价值生产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出版社亟须搭建自身的技术和投送平台。因此,业界亟须高校培养出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从而带动出版社自身搭建技术和投送平台,满足行业市场需求。

二、出版专业硕士生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明确表示,到2015年,通过高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国拟引进、培养及培训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人才18万人。其中,数字出版与传播人才8万人,动漫游戏出版人才10万人。因此,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版专业硕士生要提升自身竞争力,缩短从校门到企业之间的距离,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四川出版集团副总裁兼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张京就业界需要哪方面的人才进行了精彩的阐述。他指出,编辑要有复合知识,做到既是专家又是杂家,既要知识面宽,又要学有专长。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要高校将学生培养纳入行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综合能力,尤其是今后从事该职业的敏锐观察力、判断力。新华文轩的行业导师们给出版专业硕士生提供了丰富的岗位实践机会,包括大量接触各种传播媒介,参与书物书稿的策划、设计、编辑、校对,参加各种行业会议(如全国图书订货会、全国及地方书市、国际图书博览会等),让同学们充分融入各种行业实践环节。

2 需具有多学科归总的能力

中华书局编辑张萍重点阐述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编辑人”的问题。她提出一名合格的编辑需要同时兼具“文、理、工、医”四个方面的潜质:一是文科的想象力,这就需要有广博的知识面,以及富有文化底蕴与闪光点的策划和创意;二是理科扎实的论证能力,系统、有逻辑的思维能力;三是工科的求真务实,这也是一个合格编辑人的必要潜能,纯工具理性的技术训练必不可少;四是具有医科的严谨细致、锲而不合、循而不拘的精神。编辑既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创造性,又不能以自己的主观喜恶为标准作出有失公允的评判。要打牢哲学、语文、历史等基础知识,挖掘整理优秀文化素材。

3 需具备获取版权,筛选评价、营销、选择合适媒介的能力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庆国从微观方面指出,要实现培养“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那么在当今这个媒介综合与媒介分化并存的时代,专业硕士生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培养四项能力。第一,获取版权的能力。同学们要深入研究国内外的著作权法,明晰著作权法修改的细微变化,要能明确对数字版权的界定等。第二,筛选、评价的能力。同学们要能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并挖掘出信息的内容价值和市场价值。第三,推荐、营销的能力。第四,将多种内容分配到不同媒介的能力,即因势利导,根据特性将不同的内容归总到剧本、网游、电子书等不同媒介中去的能力。

三、数字出版给高校的出版专业硕士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除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外,出版专业硕士生也需要时刻关注新媒介、新业态的发展。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前有虚拟化技术,后有云出版、云计算、二维码应用的爆炸性增长。对待这样的变化,四川新闻网副总编辑、四川省新闻中心副主任魏翔宇高屋建瓴,对出版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1 重视网络法律法规理念和意识的培养

网络空间的高度开放性、多变性、低门槛以及角色扮演的随意性,容易造成角色行为失范以及“越轨”现象的发生,虚假信息、侵权信息的流窜鼓噪则加剧了网络社会的信任危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连续发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呼吁,通过立法将网络变得规范而有序,使其不再成为脱缰之马。开放的中国需要文明、法治、健康的网络世界。清除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弘扬先进网络文化是构建社会公序良俗的基础。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网络法律法规理念和意识的培养。

nlc202309032103

2 培养学生不断发掘互联网平台价值的能力

互联网不同于传统封闭的媒介平台,作为社会化媒体的蓝海,其技术、介质以及内容等的开放性,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特性,为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平台的精准化、互动化、社交化、技术化特点,培养学生不断挖掘互联网平台价值的能力,做到“内容为王,平台制胜”。

3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产业发展问题

目前,对出版领域的理论研究大多集中在出版内容上,而对产业方向的研究相对不足。应紧跟时代步伐,在加强高校专业教育的同时强化对新媒体产业、文化产业的研究已迫在眉睫。这既有助于提高学术研究的厚度与深度,又能为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拓宽了出版行业的媒介传播范围,传统出版媒体和新兴出版媒体相互交融渗透,中国出版产业已然进入了“大出版”的时代。在产业化导向下,如何合理、科学地构建一个更为开放、务实、与时俱进的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4 加强用户服务意识和用户调查能力的培养

受众概念从以前的“读者”到现在的“用户”,有很大的差别。“用户”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概念,注重用户不仅是名称上的转变,更是服务意识的养成。用户调查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决定性步骤,这就要求以用户为中心,建立并完善用户的动态数据库,深度分析用户信息,不断推出适合他们的新内容、新产品、新服务。用户需求决定出版方向。因此,数字出版时代回归用户本位是一项面向未来面向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四、高校业界如何建设双向多元的互动培养模式

新闻出版总署孙寿山副署长曾就高校出版专业硕士生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高校与出版传媒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出版传媒企业的行业导师们要为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专业硕士生提供咨询和指导。总署支持那些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产业人才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支持与高校联合开发教学培训教材,支持高校建立各种层次的出版人才培养基地,支持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举办出版专业硕士生班、在职研修班、专题研讨会以及学术交流会等进一步强化在职出版人员的理论素养的培养。

为此,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建平指出,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路径应是业界与学界多元互补的合作机制,而非谋求全能型的单一学校教育。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直接对接、学校培养与企业岗位使用相结合,应是出版专业硕士生教育培养的新模式。思想活跃、充满想象力的复合型莘莘学子是未来出版事业的中坚力量。业界和学界应将培养学生作为共同的任务,整合力量,拓展资源,积极行动,致力于探索有利于造就未来行业领军人物的培养政策和完善合理的激励措施。学校可通过出版专业硕士的双导师制与整个四川媒体乃至全国媒体建立一种战略合作关系,搭建行业交流对话平台,共同教学,充分利用行业的实践性培养优势,引导学生参与到广泛的出版实践活动中去。出版专业硕士生的学校教育要不断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活跃学术思想,这样学生才能起点高,才能与时俱进,成为能力更加全面,思维更加敏捷,既具备极高的专业素质,又具备一定的数字技术、经营管理才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

数字化浪潮的冲击迎来了大出版时代,高层次应用型出版人才缺口越来越大,新时期对出版专业硕士生培养的探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培养单位的高校应积聚势能,联合出版传媒企业共同挖掘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律和特点。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努力实践,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又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出版专业硕士生人才培养路径来。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课程设计 第7篇

在各个工程行业中, 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的企业, 无论是执行还是决策机构, 都发现存在着难以获得高级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的问题。我国工程院的研究发现, 其直接原因在于我国的工程管理人员绝大部分出身于技术专业, 这种现象导致了普遍存在的、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片面认识, 认为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一段时期的管理实践就可自然而然地成为工程管理人员, 严重误解了工程管理的实质内涵[1]。这样, 需要积累了相当长的工作经历后才能真正胜任中层、高层工程管理工作, 对于我国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急切需求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因此, 在“十二五”规划以及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中, 我国研究生教育将加大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力度, 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到2020年, 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 基本完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 使研究生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指导文件中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管理领域知识, 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决策能力, 能够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新设立的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者;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者;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者[2]。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开始之际, 很多高校未能如期开展新专业的招生和培养工作。从2011年专业硕士招生目录中, 北京大学、复旦、浙江大学等名校尚无此类专业;在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召开的“工程管理概论”的课程研讨中可以发现招生情况不尽人意。经过两年的改进, 纵观获得资格的院校的2013年招生简章,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基本上都列入了招生计划, 而且数量不少, 如清华大学招生网页上标注着120人的名额。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社会确实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我们国家急需加大高级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幅度。正如中国工程院2006呼吁那样, 无论具有技术背景的工程师中成长起来的, 还从具有管理实践背景的管理人才中转化而来的工程管理人员, 他们在管理技能和知识结构方面均有欠缺, 建议其在职期间必须定期参加专业培训。

工程管理在我国常常被误认为单指对土木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 这种狭隘的认识使广阔的工程管理领域未被纳入科学的轨道, 也无法与国际惯例接轨[3]。美国不同工程组织联合成立了工程管理协会, 该协会认为, 工程管理是计划、组织、资源分配、指导和控制包含技术或系统组件活动的艺术和科学。承担管理职责工作的工程师因为需要解决复杂问题, 需要在这些原理方面获得专业知识和培训[4]。

由于工程管理涉及诸多行业领域, 国务院学位办鼓励各个培养单位根据自己的优点开展相应的特色教育。学位办指出,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 如市场、会计、组织行为、商业道德、法律及金融等;注重向学生提供对内在的和共同的管理知识的理解, 如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管理等;注重向学生提供不同管理层面管理工程功能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注重向学生提供在实际工程项目或问题中将技术和管理进行集成的经验。

工程硕士这几年培养过程中, 发现了诸多问题, 课程体系的设置排在问题的首位, 影响着工程硕士培养质量[5]。在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开展之初, 对制定具体的培养体系或者培养模式研究, 显示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物理—事理—人理 (WSR) 系统方法”充分体现了系统工程的思想, 将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决策者及系统内有关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科学的总体分析、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和总体协调[6]。该方法成功地运用和评价了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高校教育和航天安全性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二、WSR方法及框架

WSR方法论的工作流程包括理解意图、制定目标、调查分析、构造策略、选择方案、实现构想六个方面的循环以及协调关系的行为措施。

1. 理解意图:

领导是谁?学位办、教指委、学校、学院、系设置如何?不同高校其培养单位设置不同, 有的在系这级, 有的是属院直管。面对拥有不同的“物理知识”、一定任期的领导时, 不妨通过对学院的长期规划进行分析。理解领导意图的办法之一是从已经制定了的愿景、目标和目的进行分析。

2. 制定培养体系目标, 也是容易出现分歧的地方。

与管理相近的一个词语是领导, 结合工程特点, 工程领导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提升抽象的领导力, 而是培养实实在在的领导者。

3. 调查分析。

对国内外现行的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国际上工程管理硕士专业最为成熟和成功的也是在美国, 特别是几所著名的高校组成了工程管理教育联盟。在国内, 工程管理专业也经过若干年在清华、西交大等院校试点, 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借鉴。另外, 专业型管理类的MBA和MPM也成为制定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横向标杆。

(1) 国外 (美国) 。工程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初期的德法工程教育认为工程就是技术, 把工程教育牢牢束缚在技术教育的范围之内;发展阶段的工程教育则以为工程只是应用科学的分支;工程管理脱胎于工程教育出现在20世纪初美国的工商业发展需求, 人文内容也作为工程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胡佛 (Herbert Hoover) 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采矿工程师和管理者, 在他当选为美国总统的那一年对工程师们的一次演讲中, 他指出了美国工程管理者的重要性来自西部采矿、冶金和运输的急剧发展需求, 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职业需求增加一种管理职业导向, 即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商业经理。1979年美国工程管理协会 (ASEM) 成立, 1997年, 美国国家工程技术课程认可机构ABET, 正式将工程管理列为一个可独立授予学位的学科。

同时工程界的发展也渴望更高级管理人才———硕士层次的培养, 由西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等六所大学组成工程管理联盟专门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 (1) 。专业设在工学院, 但由工学院和商学院一起合作开始课程。他们的课程设计中, 如果是在职学习的, 一般只学习管理类知识。如果是应届毕业生, 要求选修一定量的工程学科。管理类课程 (包括核心课程) 有30学分。

(2) 国内 (其他高校) 。通过各高校网络搜索, 可以考察到国内高校在培养单位设置上不同, 主要在工学院和管理学院, 这也与美国高校相似。大部分传统的工科院校, 如清华大学, 设置在工业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学设置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 设置在土木与交通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设置在土木与力学学院, 另有北京大学设置在工学院 (50名) 。而一部分学校, 特别是综合型大学中, 由于历史的缘故和学科归并, 具有“管理”的学科一般都设置在管理学院内, 如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 还有西安交通大学也设置在管理学院 (2) 。

在国内应用性研究生学位中, MBA和MPM有比较接近之处, 商学院/管理学院早早将触角伸近工程管理, 开设了技术管理或者运作管理模块, 通过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系统运作, 加强对工商企业家在科学决策、统筹规划能力的培养。项目管理的精髓来自于工程实践, 培养目标和模式当然更贴近工程领域的应用。

4. 构造策略:形成初步思路之后, 调研用人单位和潜在学员的看法。

资料来源: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files.asme.org/emci/7613.pdf

5. 选择方案:

从培养目标出发, 结合各自学科优势及生源特点选择培养模式, 例如是否从区域、行业方面采取细分的策略, 或者采用综合加上模块化的方案。

6. 实现方案:

寻找师资, 建立课程体系。在课程实现方案, 根据所选择进行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组合, 尽量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出发点。在考虑课程体系的同时也考虑授课方式。就在职教育方案中, 为解决“工学”矛盾, 有些学校采用集中方式, 每过一段时间集中授课。而有些则根据学校制度, 利用周末或晚上正常工作时间之余进行授课。

7. 协调关系:

工程管理专业的潜在学员大多经过在职培训, 熟悉喜欢培训教师的轻松学习氛围, 愿望当然多学点经济管理类、故事性的课程。学院派教师和教育机构却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严密性, 如果学生请假误过几次课程后就难以学好后续内容。课程组织者必须要协调好双方的目标, 让学生端正学位课程学习的态度, 同时激励课程的组织和讲授方式的转变。

三、厦门大学MEM的培养体系设计

1.学院使命:研究高深学问, 养成专门人才, 阐扬管理文化, 致力社会进步。学院愿景:成为中国商学院中世界知名、国内一流, 最具特色的南方之强。学院已提出MBA是培养商界领导者。新设立的工程管理硕士专业也要朝着把握工程建设、成为工程企业领军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2.实实在在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必须坚持“立地”, 树立工程观或工程哲学的理念, 建立以系统工程及其他工程科学为基础的“物”理学科。

3.本学院的MBA从1987年设立以来, 培养方位已经多样化, 声誉很高, 在全国排名前列。后设的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这同时也给工程管理的培养奠定了一根坚实的桩基。因此, 在MEM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也瞄准国内一流的, 利用学院财会优势, 侧重对工程财务和资金优化、效用最大化。

4.针对2010年招生情况及市场反馈意见制定了初步思路。 (1) 全日制改为在职。 (2) 知识+能力。 (3) 国际+广义。

5.根据地方的企业分布情况, 没有哪个行业独占鳌头, 而且也没有一家专业性极强的大型企业, 开展单一方向的培养体系是不现实的。通用型的工程管理横跨诸多专业与行业, 与所在学院是相容的。

6.部分课程由“企业实践教授”担任。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 同时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企业高管担任“企业实践教授”。同时也聘请企业讲座教授与学院教师共同合作, 为学生开设“企业实践”讲座课程, 共同授课和指导学生。

入学考试的复试以工程管理经历为主。教学标准, 严格按照教指委的方针, 参照工程硕士和MBA的执行, 包括评价体系的实施。教学内容参照国际认证, 如IPMA项目经理认证。内容体系遵循EMCI, 准备将来可以参加相关认证。

7.确立沟通行动体。完善的教学管理构架和负责人员, 使学生有反馈渠道, 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内容和方法, 提高质量。负责人承担长传下达和协调角色, 积极参与学院活动和教指委的各种会议, 领会领导精神, 做好与学院的协调, 并与校友会、各班委会定期沟通;厦门大学MEM的第一版课程体系设置如表3所示。依据物理、事理和人理分为三个模块, 具体科目有些与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交叉。

在表3的课程设计中, 暂时参照工程管理教指委的课程体系指导意见中, 要求的学分为30学分。然而公共基础课较多, 有8个学分, 管理类的课程大于18个学分。我国工程领域管理人员大部分成长于工程技术背景, 在各自工程领域有一定的技术专长, 而且对工程经济、管理、法规等各方面都有所接触。但由于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局限, 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往往不够系统, 与高层次管理人员的要求相比, 知识、素质和能力未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因此,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内容应该侧重事理进行合理安排。这种安排也符合国际工程管理认证的知识框架, 如在该知识指南中明确表示, 作为工程管理者都同样承担三大基本的职能和任务: (1) 应用坚实的工程管理知识、技能和工具来设计和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 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工程方案并进行系统整合; (3) 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实现项目[8]。

与第一批学生入学谈话中, 我们也了解到工程管理人员在人才市场上的分布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低层的工程管理侧重技术素质, 中层、高层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历后才能真正胜任。对于公司企业, 最需要的就是具有从理论到实际的人才, 能用理论解决工程管理中复杂问题的人才。不同于本科, 在专业硕士层面上, 课程体系以管理知识为中心, 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四、结论与讨论

工程活动跨越物性和人性两大维度。工程产品和构建过程涉及方方面面, 不仅包括科学的、技术的要素, 自然的、生态的要素, 经济的、社会的要素, 还有人为的、伦理的和管理的要素。工程技术以及相关人员不断地游走于自然物质技术和社会组织技术两大领域, 肩负科学技术研究及设计和组织管理三大重任。培养工程管理人才, 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效率和效益。在美国, 工程师于20世纪初首创大型公司的体制, 至今仍有不少名列企业总裁或首席执行官, 国家领导人中理工出身的也不在少数, 这现象绝非偶然[9]。

MBA和工程硕士等成熟的学科对在职的工程管理教育形成了偌大的压力。与其他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区别开来, 形成自己独特的地位和范畴, 需要各个培养单位进一步深入研究。从体系上来看, 基于工程活动的管理脱离不了系统思想, 因此, 从物理、事理和人理为出发点, 能够为学科体系的设计奠定基础。

同时, 结合国内外已有的专业硕士教育的经验, 能够给予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建立完善的教学培养方案良好的借鉴。如学习MBA的案例教学方法, 教师不能再一味灌输理论知识, 而是学生旁边的指导者和纠错者。教学方式从课堂内教学向实验室演练、案例学习、技能培训等多样化转变, 充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

具体做法上, 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课程可以参照职业资格 (IMPM) 认证的培训方法, 制定一个结合实践问题的综合性训练, 特点是基于问题的学习 (problem based learning) 。问题的选择主要直接来自学生所在组织的现实问题或者来自对其现实问题的加工提炼, 例如我们通过学生自己提出一个典型的项目, 提出者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充分案例背景介绍,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 重新认识该项目风险管理的策略、风险识别、评价和应对的技术方法的应用。这样, 团队的、沙盘式的研究和操作训练, 使得学生面对复杂的、未知、技术性很强的环境, 能够结合不同行业、不同组织、不同部门、不同专业之间互相交流、补充, 促进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的形成。

最后, 对工程管理招生条件提出异议。工程管理领导者的不能只拘于理工教育背景的学生。社会化的大融合, 职业的转变, 还有工程复杂性导致管理上的再分工, 敦促所有涉及工程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工程管理教育。工程管理的系统思想在其他的人文管理或者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上是独特的。有一名学员本科为英文专业, 入职岗位为Fluor Diannel在中国某工程的翻译, 下一份岗位为设备制造厂的采购师, 目前负责公司的厂房和设备建设工作, 对工程管理知识的急切需求成为该生进入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习的动力。在2012年北京召开的全国项目管理大会, 陈育芳就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国际工程项目中, 项目经理的来源于多个渠道, 包括本科来源于小语种、国际贸易等文科性的背景[10]。补充应有的物理和事理知识, 使得他们也能胜任工程项目经理的职务。职业生涯的多渠道发展, 成为当今社会的趋势, 工程管理应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视学生的工作经历和经验, 不能形而上学地局限规定理工科教育背景。

成果导向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计 第8篇

1 成果导向教育基本理念

传统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强调“投入(inputs)”的教育,假设“投入和产出应成正比”,在教育过程中重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致使考试、评价和优劣等级才是最重要的评定,学生能否真正的“学有所获”却被忽视。时代的发展使得教育改革重视的重点从教育投入逐渐变成学生学习的成果,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应运而生。成果导向教育促使教改重视的重点从资源投入逐渐变成学生学习的成果,并提出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负全责。其课程发展基于“产出”(Outcome based system)的核心思想,不在乎学生学到了什么,只重视学校、教师教了什么,课程设计回归学生毕业后能“带走”的实际能力,而不是具体的课程要求,开展围绕为学生的学习任务、专业设置、职业范围, 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和社会的综合能力。

体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是为体育教学和管理实践领域培养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不同于学术型学位,强调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诉求与专业学位的培养愿景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有必要对该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2 成果导向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选择“角色”和“成果”来承担需求分析和课程开发这两个基本范畴。

2 . 1任务分析——体育硕士的角色定位

需求分析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色分析作为需求分析方法之一,主要任务是确定社会特定领域的角色构成及其发展需要,为课程决策提供依据。

2 . 2体育硕士的社会期许

社会对专业学位的期待具体反映在其培养目标当中,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创立发展至今,旨在培养体育领域高层次实践型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规定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宽广的教育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胜任体育教学和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实际工作”,在此框架下各校制定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虽然表述不一,但其精神实质相同,旨在为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

2 . 3体育硕士的自我意识

首先,体育硕士是学习者与准工作者的统一。对体育硕士而言,他们的角色是准工作者和学习者的统一,而现行学校教育往往使两种角色分离,当他们完全把自己定位在学习者角色后,如果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那他们的学习动机必然是大大下降。因此, 体育硕士培养要突破“大学中心”模式,走大学与实践领域相结合之路,为学生角色融合提供支持,结合“做中学”的方式,在真实或仿真情景中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其次,体育硕士是成人。从教育学的观点看,“成人”标志着其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趋于成熟。可以通过经验去认知事物和自导学习过程。诺尔斯(Malcolm S. Knowles)比较了成人学生与儿童学生,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极大的差异。他认为:“首先成人学生是自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成人是可以独立指导和控制自己行为和活动的人;其次成人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经验,通过这些经验增强自身的认知能力;最后成人学生具有学习主动性,其是带着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而学习的,学习目的明确、态度主动、效果显然,这些都优于儿童”。因此,诺尔斯认为成人能够也应该以“自导学习”为主。综上所述,实现型高层次人才、学习者和成人构成了体育硕士的“角色从”。分析其角色构成,为体育硕士核心能力确定奠定了基础,也为成果导向课程发展提供了框架性原则。

3 “未来学习成果”的确定—— 寻找体育硕士核心能力

成果指的是在学习经验结束之时或之后,关于学生学习清晰的、看得见的、可证实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反映在:学生知道什么;以他或她知道的,学生真正能做什么;在证实成果中学生的信心和动机。成果导向教育与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比较,不同在于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能力的教育系统。专业学位教育在本质上属于一种职业教育,“核心能力”将成为体育硕士未来学习“成果”的主要内容。“核心能力”来源自“未来学习成果”,是学生毕业首先应该具有的能力,将是毕业后专业成就重要且具竞争力的“能力”,专业的知识、技术与态度也是能力的体现。在长期范围内能力组合越宽广、越复杂,对学生的影响越大。通过对文献、政策、时代需求、学科发展和学生需要的分析,体育硕士需要具备体育教学的能力、运动训练的能力、竞赛组织的能力、社会体育指导的能力。

4 “核心能力”视域下的体育硕士课程模块

基于体育硕士“未来学习成果”,利用“核心能力”组件开发出来的课程,很容易实现课程的模块化。模块课程的目标非常明确, 以掌握必要“核心能力”为目的,旨在帮助体育硕士提高职业能力, 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并实现研究型专业人员的培养目标。通过能力指标调整和重组,基于明确的“未来学习成果”,围绕特定“核心能力”而形成了相对完整、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模块。根据在多样化中模块课程寻求一致性的差异,成果导向体育硕士课程主要采用中心式模块课程结构,选择学习内容的模块必须要与一个“核心能力”相联系。每个核心能力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课程模块共同构成一个覆盖性课题(overarching project),在课程中始终使用。核心能力中的涉及“中心问题”或“基础问题”的课程单元在进行模块课程结构设计时,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作为“核心课程”有序地穿插,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学习。其它课程单元作为“拓展课程”,由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形成个性化课程。除此之外,还设有在场学习模块, 实现“做中学”,提体育硕士实战能力。以上学习都可以小组或个人方式完成(如表1)。

5 实践导向“一体化”体育硕士课程实施

目前,我国体育硕士都是在职学习,所采用的方式为集中授课、平时自学和研究相结合。在国家培养方案和学校培养方案中, 提倡的方法都是案例分析、现场研究、团队学习等,为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当我们走进课堂,我们看到的是体育硕士课程实施止步于“理论学习+实践应用”的模式,并且还保存着“实践是理论的应用”这一理论范式的痕迹,学习和工作被认为的割裂开来,但是对于那些在职体育教师攻读硕士而言,学习与工作相融合才是有效的。成果导向体育硕士的课程目标是基于“核心能力”训练,其课程实施要求改变传统课堂单一、被动与封闭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特别是要提倡团队合作、问题学习、在场学习、自主学习、榜样学习等方式,配合远程学习、导师现场访问指导、国内外教育组织参观考察、论坛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整合,将课程实施视为一个发现、合作和探究的整合过程。课程实施基于团队合作与个人自主,通过案例分析、在场学习或专题讨论等方式,配合校外课程实施策略,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改进策略和解决问题,并为未来学习提供经验。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重视学生学习成果,强调学生的实际能力,其课程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任务、职业范围设计。基于此理念,通过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角色的分析,明确体育硕士未来学习成果,并在“核心能力”视域下重构体育硕士课程模块,并构建实践导向“一体化”的课程实施方式。

会计专业硕士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研究 第9篇

关键词:会计硕士,教育不足,发展方向,创新培养

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 都使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倍增, 对其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我国高级会计人才相对缺乏, 高级会计人才的教育明显滞后。为了满足社会对于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 2003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在我国设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MPAcc) , 这对健全和完善国家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 建设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1 现阶段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对象的改变, 引起教学模式的滞后

2009年起, MPAcc开始实行“双轨制”培养专业硕士学位人才。但是, 各高校以前招生时要求考生在会计或相关行业工作2年或2年以上, 现在招进了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 现行的教学模式肯定要改变。如何针对应届毕业生, 建立良好的教学模式, 是个长期的话题, 需要不断地探讨和摸索。

1.2 专业硕士很高的学习成本

高成本也是各会计硕士考生考虑的另一因素, 各高校MPAcc全日制学制基本都是2年, 部分学校2.5年或3年, 学费在8 000~15 000元/年, 比学术型研究生成本要高。由于教育部并没有给专业硕士以资金支持, 很多学校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为计划外自筹经费类别, 不纳入研究生培养范畴, 在校期间不享受国家普通奖学金, 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校级助学金等, 一些考生也因高额的成本选择放弃MPAcc。

1.3 MPAcc教育对象范围狭窄

目前我国MPAcc教育对象主要面向公司、金融机构的会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人员, 相当多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机构的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没有真正参与进来。

2 开展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应遵循的发展方向 (培养目标)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指出: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到2020年, 在金融财会等11个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纲要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 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依据以上精神, 结合MPAcc教育的实际, 我们认为MPAcc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为跨国公司、一般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培养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有能力综合运用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 具有适应多变商业环境、解决复杂经济问题的能力, 具备承担中级、高级管理岗位职责的条件和潜质。

明确培养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基础, 只有在符合现实需要的培养目标的指导下,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强调应用性与职业背景, 其培养目标应以会计职业能力为核心。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一般可概括为3个方面:职业道德、专门知识、能力要求。专门知识包括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知识;能力要求包括进取精神、创新意识、战略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等。除了个别院校提出学员应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外, 其他各培养单位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基本上与学位办确定的目标一致。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提出的能力要求不够具体, 加之长期以来, 我国会计教育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对会计职业能力框架的研究也刚刚开始, 所以真正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 还需要职业界和理论界的多方努力。

3 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创新探讨

3.1 培养单位应根据其办学优势和社会需求确定培养方向

目前各院校拿出的专业方向基本上能反映市场需求, 主要集中在会计、审计、财务管理、CFO、CPA等方面, 其他比较有特色的方向有:价值评估与证券分析、法务会计、国际会计师、公共财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金融工程等。在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展的初期, 各培养单位应量力而行, 在方向设置上不能简单地求新求全。

3.2 导师承接企业单位的会计工作, 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

导师可以发挥自己的社会优势, 从企业单位获得会计的记账和审查工作, 通过对学生的教学和培训, 使得学生拥有完成工作的能力, 并交给学生来完成, 最后由导师审核, 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着重实务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计划中应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 在课程安排中添加教学实习, 以文献案例为主要学习载体, 主要是弥补应届毕业生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环节基本安排在第一学年, 生源基本为应届本科毕业生, 缺乏参与项目工作的经验, 也没到参与导师课题的阶段, 因此往往不知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何在、有何用处、如何应用。而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 学会应用才是理论课程教学的真正目的, 所以要求理论教学与应用训练紧密结合, 在这种情况下, 案例分析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同时, 对本科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加重会计专业课程的份量, 扩大双语教学的课程比例, 培养国际化的会计高级人才。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选择恰当的指导方式

为组建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 各培养单位可以从企业界聘请老师, 也可以鼓励高校老师去企业兼职。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力和学员特点具体确定指导方式。有的学校还提出, 成立以指导硕士研究生的正、副教授为主, 并适当吸收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参加的导师组, 以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3.5 增加实务的实习

会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进行创新培养的过程中, 进入企业进行现场实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的模拟实习是远远不够的, 没有现场的亲身体会, 无法真正熟悉会计工作流程, 也就无法处理现实的会计实务。部分高校忽视了硕士研究生进入企业实习的环节, 这对学生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是极其不利的。有的高校虽然安排学生实习, 也只是让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 没有进行统一计划安排。我们认为, 应该对硕士研究生的实习进行统一管理, 学校与企业取得联系, 让学生有组织地去企业进行实习, 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学生实习质量的监督;另一方面, 学生在同一个单位实习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相互的良性竞争也有助于促成其共同进步。然而仅让学生进行企业实习还是不够的, 应该在培养过程中实施分层次教育, 建立学校—企业单位相结合的二级培养模式, 即所谓校企结合, 就是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将学生需求调研放在首要位置, 学校领导、就业指导处、各专业教师, 有针对性地调研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岗位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 为学生的培养制订规划。另外, 校企结合导向的专业课程设置、学用一致的教学内容、产教相辅的实习体制,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高水平技能。这样, 在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共同培养模式下, 学生所触发的创新灵感, 更可能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3.6 强调国际理念, 加强本土教育

随着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将有更多国内企业向国外拓展。对能够使用双语和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因此, 我国MPAcc教育要想适应正在变化的商业环境, 就必须要求自己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胜任复杂多变的全球范围内的会计工作。在全球经济活动中, 会计人员处理国际业务, 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素质, 而且要能熟练地与外国人沟通, 要能阅读外文资料和外国会计准则, 因此, 这就要求相关会计人员具备相当高的外语水平, 尤其是专业外语, 培养他们阅读外文文献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能力, 从而将其精华或思想运用在业务问题的处理中。另一方面,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巨大的投资吸引力, 外资依然不断涌入国内, 与国外企业的竞争相当一部分发生在国内, 在国内的竞争优势会大大增进国际竞争力。以前主要流行引进国外教材, 而今后增加针对中国本土和培养领导技能的课程, 刻不容缓。

3.7 论文选题应以会计实务问题为研究对象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 因此其毕业论文应以会计实务问题为主要内容, 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通过与高校老师理论研究的结合, 对解决我国会计实务中的难题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月玲, 陈红丽.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探讨[J].财会通讯, 2008 (8) .

[2]王治, 张多蕾, 程一江.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现状分析、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J].会计师, 2011 (5) .

[3]王海民, 郑佩荣.对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5 (7) .

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第10篇

关键词: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2010年1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金融硕士等十九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方案, 决定在中国设置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68所高等院校通过教育部批准, 获取招收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的资格, 然而截至2010年10月, 全国共有15所院校招收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学生, 也就是说, 大部分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点学校都不具备资产评估本科招生资格, 资产评估硕士研究生也只有厦门大学于2003年开始招收。在这一背景条件下, 如何建立起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就成为一个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正是在这一背景条件下, 撰写本文, 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培养目标定位

作为专业硕士, 其核心部分在于服务社会实践, 因此, 资产评估专业硕士能否得到不断发展, 主要取决与所培养学生能否与MPACC、MBA等类似经济类专业硕士的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而不至于被替换。因此, 培养目标的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认为, 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宽就业面。作为资产评估专业硕士, 其就业对象绝不能仅限于资产评估中介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所等) 。这是因为: (1) 资产评估中介机构每年需要的资产评估专业人士并不多, 如果将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定位于职业资产评估师, 就会形成高校内部很大的就业压力, 进而形成招生困难, 影响专业硕士发展; (2) 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并不一定仅需要专业硕士这样高级别的专业人才, 很多资产评估中介机构更偏向与招收大专、本科等学历层次的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经过单位培养后, 很快能成为独立工作的人士, 且对本单位忠诚度高; (3)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不仅资产评估机构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 而且金融机构、大型国有企业也需要高素质资产评估人才, 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的培养也应充分考虑这类市场需要。

2.知识复合性。资产评估职业受评估对象的影响, 需要多方面知识储备, 这些知识不仅包括资产评估专业知识, 还包括不同类别评估对象的专业知识。具体来说, 资产评估有如下几类评估对象:实物资产、金融资产、无形资产, 而即使是同类资产中不同评估对象也有显著区别。为提高资产评估硕士的就业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 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培训。

3.实践性。与学术型硕士不同, 专业硕士更强调将专业理论灵活运用到实践中, 而不是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索。为提高资产评估硕士的实践性, 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毕业论文等多各方面体现实践能力, 达到专业硕士的培养素质要求。

二、课程体系

由于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发展刚起步, 没有形成成熟的办学思路, 因此借鉴其他起步较早的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就成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捷径。参照MBA、MPACC等类似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设计, 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核心课程、方向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四大类别, 试分别讨论如下:

(一) 核心课程

在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中, 核心课程的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形成后续学习的理论基础, 具有成熟的知识框架结构;二是显示本专业的核心理论体系。因此作为核心课程, 需要具备以下特征: (1) 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成熟度; (2) 课程数量不能过多, 仅限于本专业发展的必备知识储备; (3) 核心课程之间要形成一定的关联度, 共同确保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

据上所述, 笔者认为专业硕士的核心课程应该包括以下类别课程模块:德育基础、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 其中德育基础包括社会主义政治和职业道德, 公共基础主要包括外语和数学知识,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专业硕士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课程。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是专业基础课程, 这是因为首批68所高校中, 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属于不同的院系主持, 一些学校将资产评估专业硕士放在会计、财务专业院系, 一些院系将资产评估专业硕士放在财政、金融、经济院系;此外还有放在管理工程、研究生学院等院系。受到不同主持院系学科影响,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可能会引起争议。笔者认为, 专业基础课程影响到学生未来素质, 不能因主持院系的局部利益而受到影响。从资产评估专业要求来看, 会计学、财政学、财务管理学对资产评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运用影响很大, 应成为核心课程的组成部分。

(二) 方向选修课程

方向选修课程的主要作用是为专业硕士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进一步学习, 体现一技特长, 形成专业硕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方向选修课程也是资产评估硕士培养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一点来看, 方向选修课程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资产评估职业未来发展热点问题。

资产评估在中国发展起步比较晚, 但受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影响, 其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一系列新的资产评估热点问题迅速形成, 比如无形资产评估、金融资产价值评估、税基评估等特殊问题将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 因此可以作为方向选修的内容。

2. 主办院校优势专业。

首批68所院校中, 有综合类大学如北京大学, 有财经类大学如上海财经大学, 有工科院校如华北电力大学。不同的院校有各自办学优势, 方向选修课可以依据不同优势设立。比如地质类院校设立珠宝玉器评估方向、工程类院校设立项目评估方向等等。

3. 师资力量。

方向选修课与核心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知识特殊性, 需要教师具有专门的知识储备, 因此在设置方向选修课时, 要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师资力量不限于主持院系, 但必须是可获得, 能有效控制的师资。主办院校可从校内外综合调配教学资源, 扩充方向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三) 选修课

选修课的目的主要在于拓展学生视野, 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指引。为使专业硕士能够更有效运用所学知识, 选修课应充分注重资产评估未来发展的方向、环境和技术变化, 具体开设, 比如国际资产评估技术、中国特定方面资产评估 (环评、植物新品种等) 。

(四) 实践课程

专业硕士的生命力在于其实践能力, 而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实践环节的教育。专业硕士实践课程有两大类别:实习和毕业设计。

1. 实习。

为提高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 实习课程设置与学术性硕士要有一定的区别, 这种区别应体现在实习课程的内容和要求两个方面。 (1) 实习内容。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的实习可以考虑两类内容:职业资产评估实践和评估技术运用工作。前者主要在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进行, 后者可能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税务部门、大型企业集团等进行。学生可以根据发展方向, 选择不同的实习内容进行实习。为确保实习效果, 主办院校要与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确保实习内容得到完成, 此外还需要确保一定的实习时间 (学分) 。 (2) 实习要求。为确保实习效果, 实习课程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要求, 比如, 为每个学生配备指导教师 (可以是校外兼职导师) , 实习要有规定的实习日志, 最终撰写实习报告等。实习报告需要经过专家 (如导师组) 考评, 给予评分。

2. 毕业设计。

专业硕士的毕业设计应该体现其实践和创新能力, 因此毕业设计的形式不能局限于学术论文, 而更应强调项目设计、案例分析等新形式。不论毕业设计采用何种形式, 毕业设计至少应该体现以下内容: (1) 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 (2) 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三、师资培养

教学质量首先取决于师资力量。目前, 68所院校中绝大部分缺乏拥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资产评估教师, 这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当务之急, 是快速提高教学师资。可采取的办法有:

1.选派骨干教师到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进行实训。受科研压力和专业划分影响, 68所高校中真正从事资产评估教学的教师比较少, 而具有资产评估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就更少, 因此从专业实践性角度看, 目前急需要补充专业教师的资产评估实战经验, 这些经验只有通过资产评估实际工作才能完成。因此建议68所高校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开展合作, 派送专业教师去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实习, 获得经验。

2.聘请兼职教师担任专业硕士的导师。根据MBA、MPACC的教学经验, 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可以从实务界聘请硕士导师, 对资产评估硕士采用双导师制, 理论教学部分由主办院校教师负责, 实践教学部分由来自实务界的导师指导。毕业设计由两位导师共同负责, 其中一位导师为主 (究竟院校导师还是外聘导师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通过利用社会资源, 壮大师资力量。

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保障措施的探索 第11篇

摘 要:培养质量是专业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分析了影响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诸多因素,并依据分析结果,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指导、企业实践方面提出了若干措施,为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保障措施

2010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的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及保障体系和办学管理体制。

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其目标是培养正规的高层次人才。我国专业学位制从1991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校从2015年起开始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要加快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必须优先提高培养质量,因为质量是专业学位教育的生命线。目前,各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保障措施的缺失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专业硕士学位培养质量因素分析

1.课程方面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对于培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各高校专业硕士课程设置跟学位硕士课程设置基本一致,以基础理论为主,这样的课程设置无法体现专业硕士学位的应用性及实践性特点。另外,专业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应用性和职业性不强,与学生实际工作所需存在偏差。

2.教学方面

有效的教学方式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专业硕士的教学应该以实际应用为主,满足学生日后工作所需。但是,现在大多数高校的专业硕士学位的教学依然以课堂教学为主,缺少案例教学、研讨教学等教学方式。教学中没有因材施教,教学效率低下。

3.导师方面

指导教师在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保证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大多数高校指导教师仍然采用与培养学位硕士同样的师徒式指导方式。这种师徒式的指导方式对于培养专业硕士来说相对比较封闭。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高校提出了双导师制度,即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培养学生的制度,但是落实程度不高。

4.实践方面

专业实践是培养专业硕士学位方面非常重要的环节,当然对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保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调研发现,高校针对专业硕士培养方面建立的实践基地比较少。实验基地可以是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或者是民营企业,高校应该与这些单位共建实践基地,为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保证。而且,我们发现,实践环节在专业硕士培养的学分并不高,实践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

二、保障专业硕士学位培养质量的措施

1.优化课程设置

学校应设置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性、实用性强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为了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应该鼓励教师编写一批系统性强、内容新、水平高的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材,紧跟本行业的发展动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补充和更新教材。

2.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鼓励教师以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再安排实践课程。教师在实践教学案例中应充分挖掘,使学生在案例教学或现场教学中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印象。而且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进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3.双导师制度的进一步落实

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导师只是挂名,没有带学生,即使带了学生也很少亲自指导,良好的实验环境和现场学习机会都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所以,在以后的企业导师遴选上不仅要严格按照条件选择,而且要进行考察,确实能够给学生提供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的才可以考虑选聘。在选聘后也要定期对企业导师进行培训,使导师明确学生每个阶段的任务,并及时完成。

4.专业实践的加强

可以说,专业实践是专业硕士培养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所以,培养单位应该提供和保证开展实践的条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多建立一些实践基地,为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的实践环节提供保证,而且应该加大实践环节的学分及学时的比例,为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

本文首先对影响专业硕士学位培养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给出了专业硕士学位培养质量保障的措施,如优化课程设置、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双导师制度等,这些措施为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史田野.对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A].全国第九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2012(9).

[2]陆媛,罗琼.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3).

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现状探究 第12篇

关键词: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情况

近些年来, 随着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增加, 给高校培养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提出了新挑战;新的医学模式对预防医学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 疾病谱的转变, 使预防医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公共卫生工作的范畴明显扩大。因此, 只有保证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寻求合理的预防工作方式, 才能更好地推动预防医学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才能适应医学模式与疾病谱的新变化与要求。

随着研究生每年录取率的增加, 跨专业报考的学生也逐渐增多。本研究通过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在校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跨专业学习情况进行调查, 了解本校预防医学研究生跨专业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困难及需求等, 以期为本校深化预防医学教学改革, 培养更多优秀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寻求新的思路。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在校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 发放问卷共132份, 回收有效问卷128份。其中本科专业为预防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66名, 本科为非预防医学专业, 现就读预防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62名。

二、研究结果

(一) 基本情况

哈尔滨医科大学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男性18人, 女性44人, 男女性别比为9:22, 平均年龄25.1岁;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男性为22人, 女性为44人, 男女性别比为1:2, 平均年龄25.4岁。跨专业研究生中, 本科就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所占比重最大为62.9%。在就读研究生前有过从业经历的, 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占6.5%, 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占6.1%。

(二) 专业报考情况

基于李慧敏等人对专业认同的定义[1], “包括报考专业、专业学习及就业态度三个方面”。本文从考研前对所读专业了解, 以及学习的情况、学习态度和择业意向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75.8%的跨专业研究生就读现专业的方式为直接报考, 另外24.2%的则为被动调剂;而非跨专业研究生中, 保送本专业的占10.6%, 直接报考现学专业的占78.8%, 被动调剂至本专业的占10.6%。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考研前了解所读专业的占45.5%, 而跨专业研究生了解所读专业的则为38.7%。

(三) 学习情况

56.1%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适合学习现在的专业, 59.7%的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适合学习现在的专业。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27.4%认为自己基础不好, 有学习压力, 在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所占比例为16.7%。“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不是一件难事”的跨专业与非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均在50%-60%之间。64.5%的跨专业研究生认为可以靠自己而不是他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可以靠自己而不是靠别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占54.5%。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的29.0%经常去图书馆翻阅所跨专业相关的书籍, 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经常去图书馆翻阅所学专业相关书籍的占19.7%。38.7%的跨专业研究生总是主动关注专业最新发展趋势, 非跨专业研究生总是主动关注专业最新发展趋势的占34.8%。96.8%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表示愿意选修课程, 非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愿意选修课程的占89.4%。大部分硕士研究生认为, 在研究生阶段最想提升的能力有:研究能力、发表论文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四) 与导师的交流

此次调查中显示在研究生录取时, 导师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态度积极鼓励并优先录取的占19.4%。在所做或将做的课题题目的设立时, 62.9%的导师会考虑跨专业学生特点, 而37.1%的则不会。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30.3%的学生与导师一周的交流时间超过3小时, 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一周的交流时间超过3小时的占27.4%。

(五) 就业

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30.6%有明确的就业计划, 而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有明确就业计划的占25.8%。对于“现阶段的跨专业学习, 在以后的从业生涯中是否会发挥重要作用”, 41.9%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十分重要, 学科的交叉学习有助于视野的开拓与知识的灵活运用;38.7%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重要, 毕竟多学点比不学有作用;19.4%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一般, 学习的东西在工作中也不一定用得上, 以后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更加重要。

三、结论

专业认同的研究对象大部分都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 而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 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状况对其学业状况、职业规划及未来的社会成就都具有重大影响。随着硕士研究生学习内容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有些硕士研究生可能会感觉到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对专业的学习投入度不够, 专业学习的目标、计划不明确等不良状况。同时, 随着研究生的逐年扩招, “重博士轻硕士”和“重本科教学轻研究生教育”现象的出现, 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大, 一些就业不理想的专业学生可能会忽视平时专业学习, 就业时放弃了自己所学专业, 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 研究生的专业认同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有必要对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进行研究和探讨, 以了解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状况, 为其专业认同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2]。

本调查显示, 跨专业研究生“认为自己基础不好, 有压力”比非跨专业研究生比例高。30.6%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学习有难度, 感觉无从下手, 非跨专业的研究生认为学习有难度, 感觉无从下手的占18.2%。跨专业的研究生, 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基本知识结构构建十分不完善, 当他们进入研究生学习后, 面对一个没有系统学习过的专业, 很多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都不明确, 基础赶不上非跨专业的研究生[3]。跨专业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面临着三大压力:一是专业水准要求的导师;二是基本功扎实的本专业同学;三是寻找新求学生涯的坐标点。现在很多的用人单位, 不仅要看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专业成绩, 而且非常重视专业的连续性, 把一些跨专业的研究生拒之门外[4], 跨专业研究生还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本调查显示, 22.6%跨专业研究生认为自己较非跨专业研究生学习更加刻苦, 而非跨专业研究生为13.7%。跨专业研究生需要比非跨专业的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上的投入更多。跨专业研究生中经常去图书馆翻阅专业相关书籍的较非跨专业研究生多。

本调查显示, 非跨专业研究生中57.6%的认为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不是一件难事, 而跨专业研究生仅51.6%认为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不是一件难事。从跨专业研究生自身考虑, 应该学习更加刻苦, 系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 主动弥补专业上的不足, ;更加主动关注专业最新发展趋势;发挥积极能动性, 与导师定期进行交流与沟通。本调查示, 96.8%的跨专业研究生表示愿意选修课程, 非跨专业的研究生愿意选修课程的占89.4%。目前, 多数院校研究生可选修的课程数量很有限, 必修、选修课结构不尽合理, 这就需要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下, 因材施教, 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大部分硕士研究生认为, 学校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多方面需要加强:激发交叉学科优势的教学方法, 跨学科学术交流等。在研究生学习期间, 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期望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研究能力, 发表论文的能力;表达能力, 写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跨学科 (专业) 的研究生日渐增多, 已成一定的规模。跨专业的研究生与非跨专业的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也有很大的不足。这就需要学校和导师能因材施教, 使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更加合理。1.实行“双导师制”, 改进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优质教师资源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实现现场导师与学校导师的优势互补, 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作用, 科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2.选送部分有意愿的教师到相关部门锻炼学习, 获取实际工作经验[5]。同时, 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增加实践机会, 提高他们对实际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促其更好地指导学生。3.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学科点, 吸收其他学科的教师参加跨学科课题的研究, 使研究生学习到多学科的思维方式, 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动态, 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6]。另外, 学校可开设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用性的跨专业课程, 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例如, 市场营销、商务礼仪, 商务谈判、应用文写作等课程, 以期培养既有专业知识, 又有良好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李慧敏, 胡成功, 刘浩.法学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报告[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25) .

[2]彭胜华, 康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2012, (8) .

[3]蒋琳玺.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困境及对策研究[J].青年文学家, 2013, (2) .

[4]田志超, 董志云.关注跨专业调剂研究生的心理压力[J].中国研究生, 2007, (1) .

[5]刘艳青, 沈洪兵, 周建伟等.加强公共卫生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 (8) .

上一篇:病理生理学说课下一篇:绝经后取器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