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话范文

2024-05-12

移动电话范文(精选12篇)

移动电话 第1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20日说, 截至6月底, 我国电话用户累计已超过11亿户, 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亿户, 移动电话用户达8亿户,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15亿户。

张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上半年工业通信业经济运行发布会上介绍说, 上半年, 我国通信业保持平稳增长, 3 G建设和TD应用加快推进,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1.4%, 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9%。

目前, 我国3 G基站规模达39.1万个, 3G网络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市。截至6月底, 全行业在网3G用户数达到252.万户, 其中TD用户达1046万户。上半年我国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4.8亿, 同比下降29%。其中3G网络投资完成192亿元, 与去年16.9亿元投资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

移动电话作文350字 第2篇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许多方便而快捷的东西,有电脑、电话、公用电话、移动电话――现在人们用的移动电话最多,因为它可以让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与别人通话,不像电话,只能在家里使用,移动电话他还有一个小名,叫做“手机”许多人都叫它的幼名,看,我妈妈也有一部“手机”呢!

妈妈的电话是一部“三星”牌的手机,它外观小巧精致,颜色是银灰色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外形略有突出一点圆形,上方有一个小荧屏,显示出时间,握在手里,更能感觉到它的精美,华丽。

打开一看,一个大屏幕,闪烁着淡淡的光芒,下面是一些按钮,有数字减、开机键、关机键――光是外型就够你欣赏一阵了。

这部“手机”的.功能特别多,有“信息”、“多媒体”、“娱乐”、“记事本”、“计算机”、“图片”――我最喜欢的就是“信息”这项功能了,它的“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有“删除箱”、“发件箱”、“收件箱”------这项功能不只是可以让我表达自己的心情,更主要的是可以让我的打字与拼音水平提高。记得有一次,我的拼音水平急速下降,要不是这项功能,我还真不能找回我的拼音能力呢!我还要感谢这部“手机”呢!

记录移动电话进入中国 第3篇

要证券公司不动用客户的钱,那是相当困难。客户有大笔的资金存放在证券公司处,不用这笔钱需要有坐怀不乱的定力;坐怀不乱最容易说,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MF Global破产便是一例。

MF Global是一家证券经纪公司,鼎盛期间所管理的资产多达410亿美元,其客户包括对冲基金和个人投资者。MF Global因经营不善告急,原要出售部分业务给竞争对手,但忽然发现9.5亿美元的客户资金下落不明,之后找回了3亿多美元,但仍然6.3亿美元不知去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联手对此进行调查,还惊动了联邦调查局。

即便调查之后证明,MFGlobal无人违法、违规,客户资金多日去向不明,也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从来都是标榜自己时刻把客户的安慰冷然放在心上,而投资银行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看好、管好客户资金。无论如何,MFGlobal是混不下去了。2011年10月31日,MF Global申请破产。11月4日,MF Global第一把手乔恩·科尔律(Ton s.Corzine)辞职,放弃1200万美元的离职费,并为自己聘请了一位大牌刑事辩护律师——科尔律知道这回祸闯大了。

科尔律曾经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担任过高盛的第一把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科尔律在高盛就大搞证券交易豪赌。他有一个理论:只要交易理论是经过深思熟虑所产生的,即便是交易中出现巨亏也要咬牙挺住。科尔律从高盛的领导岗位下来后转战政界,自己出钱先后竞选美国参议员和新泽西州长的职务。2009年,科尔律竞选连任新泽西州州长败北,随即杀回华尔街,出任MF Global第一把手。

科尔律掌管MF Global之后,大举扩张对冲业务,招降纳叛,从高盛、UBS和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处大批引进操盘手。华尔街发大财没有太多的奥秘,只有一个字:赌。而且是用别人的钱来赌,MF Global债务与资本金的比例是34:1。赌赢了,杠杆豪赌获利巨丰。但杠杠太高,赌注太大,市场稍有不利因素,便很难渡过难关。科尔律赌的是看好欧元国家的债券。当时美国国债的利率几乎为零,而欧债的利率仍有2%或3%。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虽有问题,但科尔律深信,欧元区国家的政府不会坐视不救。没有想到德国总理默克尔能扛,迟迟不肯出手救助市场,最后还让欧洲的银行放弃50%的债权。科尔律输得一败涂地。

科尔律垮台再一次暴露了美国券商挪用客户资金的老问题。按照美国的法律、法规,客户资金的利息归券商所有,但不能将客户资金用做己用。但美国券商动脑筋、想办法,以借款的名义支配客户资金。这就有许多授受不清的问题。

美国监管机构曾有心全面禁止此类行为,但遭到华尔街的强烈反对。2005年,在雷曼兄弟的要求之下,期货交易委员会同意了这种做法。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客户资金又被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监管机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考虑修改有关规则。但该机构的头头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是科尔律的故旧,两人同是高盛输出的干部。在科尔律的大力斡旋下,根斯勒领导的期货委员会暂时搁置了修改规则的努力。

都说资本市场的问题是监管赶不上创新,但美国客户资金的问题表面,绝不是监管跟不上创新的问题,而是华尔街与华盛顿沆瀣一气,假借创新的名义取消监管。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关系是华尔街的惯用伎俩。

在移动电话中NFC技术的应用研究 第4篇

随着NFC技术的发展, NFC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近场通信技术的应用范畴, 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1) 随触即通:身份识别与电子票证的应用, 例如门禁管制、登录资讯系统、公文签收、打卡系统、车票或门票等。2) 随触即购:移动商务付款机制的应用, 近场通信装置储存信用卡数据、储值卡数据或电子钱包数据等, 消费者以近场通信装置作为电子支付卡靠近读卡器, 根据读取的信息来完成交易。3) 随触即连:两个近场通信装置相连结, 可以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传送, 如下载音乐、交换影像等。

二、专利分析

为了了解在移动电话中应用NFC技术的相关申请情况, 在数据库CNABS和VEN中检索, 检索的关键词包括:移动电话, 手机, 智能电话, 便携式电话, 近场通信;mobile telephone, smart phone, portable telephone,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等, 筛选出相关专利。

图1为移动电话中NFC技术的应用领域在世界上申请的主要分布情况。由图1所示, 检索到的专利申请中, 占比重比较大的国家有中国37%、美国13%、加拿大13%、日本9%、韩国8%、瑞典5%、芬兰5%、法国5%, 其余各国均1%。图2为在移动电话中NFC技术的应用领域世界申请量年份分布情况, 自2003年飞利浦半导体和索尼公司联合发布兼容当前ISO1443非接触式卡协议的无线通讯技术, 即NFC, 该领域的申请量逐年增加, 并在2011年达到一个高峰期。图3为在移动电话中NFC技术的应用领域中国专利申请人申请量分布情况, 可以发现该领域的主要申请人是中兴、TCL、东莞宇龙、广东欧珀等, 中兴通讯计划将NFC芯片整合到其发展迅速的全球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中。图4为在移动电话中NFC技术的应用领域按技术分支在全球申请中的申请量分布情况, 通过对检索专利的阅读, 将相关申请主要分为以下五种:NFC终端的实现、控制技术、随触即通、随触即连和随触即够, 其中随触即连相对较多, 例如, 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互数据, 只需要碰一下, 便可在不同的电子产品间交换数据。并且含NFC技术的手机可以直接用于电子消费、下载优惠劵和电子票, 还可在商店和旅游景点作为会员卡使用利。

三、小结

本文通过对在移动电话中NFC技术的应用专利的检索分析, 对各个国家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分析比较, 划分技术分支, 对各个技术分支的申请情况进行图形分析, 帮助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了解该技术领域研发的薄弱之处, 有助于研究人员明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摘要:NFC技术作为移动电话中的重要应用技术, 在移动电话功能日渐智能化发展的今天, 手机使用的便捷性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介绍了在移动电话中NFC技术的应用情况, 例如其技术分支、各国申请分布情况、申请量年份分布情况等, 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电话,NFC,电子支付,门禁

参考文献

[1]陈文正, 基于Android系统的NFC技术实现, 大连理工大学, 2011。

[2]董琦, 基于Android平台的NFC终端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2010。

移动电话 第5篇

Office Mobile 2010,

在运行 Windows Mobile 6.5 的任何移动电话上,可从“开始”菜单启动 Office Mobile 2010。您也可以直接打开电子邮件中的 Office 文件附件或 Windows 移动电话中存储的文档,

Smartphone Web 浏览器。

将文档发布至 SharePoint Server 2010 或 Windows Live 服务,然后通过 Smartphone 浏览器访问和查看这些文档。

移动电话分销渠道的多元化趋势 第6篇

如何最大化每一类渠道的优势而最小化相互之间竞争及冲突,是当今厂商在渠道管理方面取胜的法宝!

移动通信在中国的兴起,始于1995年GSM系统在中国的商用化。

回顾近十年的发展历程, 我们清楚地看到, 移动终端的科技人性化为普及和推广移动通信的生活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帮助移动终端走向社会、走进平民百姓家的销售渠道,也伴随着市场环境与规模的变化从简单走向了复杂。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多元化的渠道组合模式,正在成为移动电话分销的新趋势。

分销渠道从简单到复杂

在过去的十年中,移动电话的分销渠道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简单描述可以用以下的流程图表示:

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代表性渠道,全国代理商的起源及发展是以国际品牌为支撑的(其中以Nokia、Motorola、Ericsson 为代表)。大区代理的模式则是由Motorola始创的,省代的模式则是源于国产品牌生产商的需求并在全国迅速推广,随之各大国际品牌的生产商也竞相效仿。

分销渠道的产生、发展及变化源于市场的需求,同时不同规模的销量也决定了对不同渠道的侧重。以供水管道工程来形象地分析市场需求、厂商销量及渠道的变革。当水厂输出量规模较小时,可选择一个蓄水池,这就是无竞争管道环境。在无竞争条件下,惟一的一个蓄水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及优势设计供水管道及分配水源。它的侧重点在于如何能建造一个足够容量的蓄水池来承载水厂所有输出的水量。其次再考虑如何将水池的水配送到用户。

而当水厂的输出量大过一个蓄水池的承载能力时,则需要选择第二、第三个蓄水池,而这些总蓄水池的供水竞争也相继产生。

当总蓄水池的输送管道覆盖不够宽广,又不能满足具体区域的具体需求,而分蓄水池承载能力及输送能力达到满足某一区域的具体需求时,水厂开始考虑直接供水至分蓄水池,使得供水管道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完全类同的分销渠道在移动电话的销售体系中也经历了如此的起源及变化过程,直至产生目前这种“有变化的渠道组合”(也就是我们称之为多元化的渠道组合)。

渠道的管理

在传统的渠道管理理论中,更多地侧重于如何选择渠道,如何评估渠道,如何绩效考核及进、销、存管理等。其实移动终端分销渠道的建立及管理完全类同于供水管道工程的设计及管理,所包含的主要元素有:

1.管道铺设要求:

(1)蓄水池的容量、管材的质量及管径的粗细;

(2)管路的铺设是否够长、够宽,覆盖是否满足所有城市、乡村用户;

(3)管路之间的缠绕是否最少;

(4)管路是否漏水;

(5)是否有加压站;

(6)末端的开关阀是否堵塞。

2.供水的管理

(1)水量进、出、存的动态状况;

(2)总蓄水池及分蓄水池的流量、流向控制;

(3)用户需求量的匹配状况;

(4)确保满足用户需求量并力争均匀供给。

同理,在移动电话销售领域,传统的分销渠道主要的价值在于它的承载能力,而传统的分销渠道管理也只是侧重于渠道的定时定量的承载,并非注重管道的铺设及进、销、存的动态监控及管理,也完全没有货物离开其总仓之后的流量及流向的跟踪。由此而导致了市场需求与供应的严重失衡,使得价格混乱及窜货现象应运而生。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渠道管理的核心在于如何提高竞争力,而渠道竞争力的内涵也不仅仅是传统的承载能力及组织构架,更多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1)渠道的覆盖能力;

(2)进、销、存的动态数据统计能力及流量、流向的跟踪能力;

(3)渠道的快速反应能力;

(4)新品上市的执行能力(在限定的期限达到限定的目标);

(5)价格管控能力;

(6)窜货管理能力;

(7)市场推动能力。

任何一种渠道如果能同时达到上述所有能力,必将成为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渠道。而深入分析当前的多元化渠道的组合,显而易见,不同类型的渠道分别具备不同的能力。国代的承载能力及市场推动能力远强过省代;而在快速反应能力及新品上市的执行能力方面省代则优于国代;在价格管控、窜货管理及进、销、存的动态数据统计能力及流量、流向的跟踪能力方面国代和省代都未能达到厂商及市场的期望。

当我们清楚地设定了渠道的竞争力指标后,如何考核渠道是否达标、如何鉴别现有渠道的竞争力水平则是对厂商的严峻考验。同时,如何引领渠道向著提升竞争力的方向发展,帮助渠道发现自己的弱势并制定改善及达标的行动方案则是厂商对渠道的附加价值所在,也是渠道选择厂商并愿与之共同奋斗,为之奉献最大关注度的动力所在。同时,如何最大化每一类渠道的优势而最小化相互之间竞争及冲突则是当今厂商在渠道管理方面取胜的法宝!

移动安全,如何安全移动? 第7篇

移动互联网,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广域网、局域网及各种移动信息终端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组成的互联网络。它具有终端智能化、网络IP化、业务多元化的特点,最重要的还是终端的移动性和业务的个性化;它将互联网延伸到移动终端上,实现人们随时随地上网的愿望。通过移动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与人聊天、手机支付购物、浏览各种资讯等。

随着我国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千元智能手机的大幅骤增,移动互联网开始急速繁荣起来。移动互联网在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同时也在让安全变得更糟糕。各类垃圾信息、扣费病毒软件、手机银行欺诈案件频繁发生,使人不得不担忧。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与链条上的服务提供商、运营商和移动终端的用户休戚相关,不仅偏要各方在技术上改进创新,更铸要有新的理念来指导,新的管理和合作方式来维持。

移动电话 第8篇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近日宣布其推出全新HDMI 1.4发射器解决方案TDA19989,用户可通过电视遥控器将高清多媒体内容从手机直接传输到电视上。TDA19989具有超低功耗,小尺寸,支持全高清数字节目(1080i/p)等特点。该器件支持新近推出的HDMI 1.4 D类微型连接器,具有附加嵌入式消费电子控制功能,可帮助用户通过电视遥控器实现对手机的控制。

目前HDMI在电视机上的普及率已超过90%,电脑平台也在纷纷集成HDMI,高清数字摄像录像机和相机上也广泛应用,HDMI已成为高清视频和音频“必备”接口,以实现与带显示屏的便携式设备的百分之百互通。TDA19989 HDMI发射器体积小,支持全新的HDMI 1.4 D类微型连接器,是手机应用HDMI接口的理想解决方案。恩智浦还将HDMI发射器功耗控制在100mW范围内,通过HDMI接口使用电池也能支持7小时以上的高清视频流播放。新接口的引入对开源开发商意义重大,这使得他们可以利用手机启动高清应用。

移动电话 第9篇

1 TVS的主要参数

TVS瞬态电压抑制器有单极性与双极性之分[1],如图1所示,它是在稳压二极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极性只对一个方向的浪涌电压冲击起保护作用,相当于一个稳压二极管的作用,双极性瞬态二极管对相反的极性浪涌电压冲击都起保护作用,相当于两只稳压管反向串联,它与稳压二极管不同之处是结电容小,响应时间短。TVS管也可以与二极管串联,利用二极管寄生电容较小的特点来降低总寄生电容,可以实现对高速信号端口的保护[3],如图1(c),(d)中所示。瞬态电压抑制器可承受的冲击电流由下式可得:

式中:I冲击为冲击电流峰值,单位:A;W冲击为峰值功率瓦数,单位:W;V冲击为击穿电压,单位:V。

TVS瞬态电压抑制器按峰值功率可分为500 W,1 000 W,1 500 W,5 000 W等多种型号,TVS的规格及主要参数见表1所示[1]。用于手机电路的浪涌防护的TVS,一般情况要求峰值功率Pppm<500 W,反向变位电压VWM为5~8 V,击穿电压VBR为6~8.5 V,反向电流ID为5~50μA可根据电路的实际参数及保护要求来选择,TVS的极间电容范围根据电路的特性来确定。

2 TVS的伏安特性

TVS能够保护晶体管电路,是靠它的伏安特性起箝位作用,如图2所示[3]。当TVS管电压为反偏,且位于0~VBR之间的时候,TVS管呈高电阻状态;当反偏电压超过VBR时候,流经TVS管的电流迅速增加,进入低电阻导通状态,从高电阻状态到低电阻状态的延时只有ps数量级。之后,TVS管两端电压被箝制在VC以下,经过电压脉冲过后,TVS管又恢复高阻状态。

3 TVS的选用

TVS器件在选用时应注意:根据电路预期浪涌电流及可能出现的峰值脉冲功率来确定峰值脉冲电流IPP、额定脉冲功率Pppm。对于手机电路而言,500 W的功率足以满足要求;TVS的电压保护水平VC应小于被保护电路耐压UW;额定反向关断电压VWM的选择。VWM值的选择要适中,VWM值既要≥US(最大持续工作电压),又要与US值相接近,选择太大或太小都不能安全可靠保护电路;极间电容C的选择。电容大会使信号损失,对信号起调制作用,引起干扰,因此,要根据电路持性选择合适的电容范围;单向TVS多用于直流和已知方向的信号电路,双极性TVS多用于交流和变化的信号电路,TVS阵列多用于多线保护[4];TVS可以串/并接入电路,串行连接可以分电压,并行连接可以分电流,但在应用中应控制串/并数量;TVS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温度及温度变化情况对TVS特性的影响,因为温度上升会使TVS反向漏电流增加,功耗下降。

4 TVS在数字移动电话电路中的应用

数字移动电话的电路基本由射频、数字信号处理、终端接口、电源管理等部分组成,手机电路中需要进行浪涌防护的部位有:SIM卡的CPU读卡器,数字接口(USB),键盘电路,彩屏LCD驱动接口,耳机/麦克风电路,电源接口,数据接口,LCD背光电路(制造时已采取了TVS保护措施)[4,5]等。

4.1 SIM卡的CPU读卡器的浪涌防护

图3是利用TVS对SIM卡的CPU读卡器的浪涌防护示意图。Vcc直接通过TVS进行浪涌防护,当Vcc有浪涌骚扰时TVS会将其嵌位;时钟信号/数据信号分别接到由“高速控制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检波电路的输入端,浪涌电压经检波后由TVS嵌位,从而保护了时钟/数据的正常工作;复位/编程的ESD保护也是同样的原理[5]。

4.2 数字接口(USB)的浪涌防护

手机的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有两条数据线,由于数据传输速率很高,可以连接到任何一台具备USB接口的PC机上传送数据,为防止ESD/EFT的骚扰和噪声干扰,需要用TVS进行防护。如图4所示。

4.3 键盘电路的浪涌防护

为保障键盘驱动电路免受ESD/EFT的侵害,键盘控制电路的每一行、每一列都需要接一个TVS做保护,由于频率不高,所以对TVS的极间电容要求不严,可以选用标准电容的“双向”TVS做全方位的保护[5],如图5所示。

4.4 彩屏LCD驱动接口的噪声干扰/ESD防护

彩屏LCD驱动的数据线其数据传输速率很高,容易被各种噪声所干扰,造成图像质量下降,为此需要在数据线上采用有EMI(电磁干扰)抑制能力的TVS进行滤波和ESD防护,以保障彩色图像的高质量。如图6所示。

4.5 耳机/麦克风电路的浪涌防护

为保障多模转换器免受ESD/EFT的侵害,防止耳机和麦克风导线引入高频干扰,实现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在耳机/麦克风电路采用有EMI抑制功能的TVS,它既能泄放耳机以及手持听筒上的静电,又有一个(RC)π型低通滤波器[6],很高的通频带可抑制各种干扰,从而保证语音的高质量。如图7所示。

4.6 电源接口的浪涌防护

为防止ESD/EFT对电源接口的骚扰和电源导线引入的杂散高频干扰,在电源接口或外部连接器的电源输入端施加TVS进行保护。图8是共模/差模[1]都有保护能力的ESD防护电路。

4.7 数据接口的浪涌防护

用于存放手机的机身号码、锁急码、电话号码薄及其他设置的数据接口与微处理器和存储器连接,为保障微处理器/存储器免受ESD/EFT的侵害,需在数据接口使用TVS泄放静电,使微处理器/存储器可靠工作。如图9所示。

5 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除了采取安装TVS器件来抑制过电压浪涌,同时,在电路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并满足抗干扰性的要求,避免在设计完成后再去进行抗干扰的补救措施,要使电子电路获得最佳性能,应注意:元器件的布局应整齐、有序、均匀、紧凑,尽可能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线的长度,避免各元器件间的相互干扰;保护器件的接地线及连接线应遵循“短、直”原则;未进行保护的回路不得并联接于已实施保护措施的回路,避免危险电涌从未保护回路引入;将TVS器件直接接入电路入口端,并尽量靠近被保护接口和线路,避免自感耦合引起的干扰;重要的信号线路应避开保护地线,并与其有一定安全距离;要尽可能减小信号回路环绕的面积,减少辐射噪声干扰[6];易受干扰的元器件不能相互挨得太近,将敏感、关键信号远离输入/输出口,并远离电路板边缘地带[2]。使用TVS阵列保护电路可以节约电路板的空间,减少多条回路引发的寄生自感[6]。

6 结语

(1)使用TVS对数字移动电话电路进行保护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且可靠的方案,TVS便于小PCB板的有效接地,利于电路板集成设计,是理想的手机电路过电压防护器件。

(2)应根据被保护电路的特性及TVS的相关参数选择适配的保护器件。TVS的加入不应对电路系统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浪涌电流,并具有通过电涌时的电压保护水平和箝压能力。

(3)除了采用TVS进行预防保护措施外,设计者应考虑电磁兼容(EMC)[7]及电磁干扰、串扰、信号延迟和差分对布线等设计因素,应合理布局与布线,加强电路本身的抗干扰设计,提高电路运行的安全系数。

摘要:针对静电放电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SD/EFT)等危险浪涌电压会给数字移动电话带来死机、损坏等致命危害的问题,便于电路设计人员加深对TVS器件的认识,设计出高可靠性的保护电路,文章通过分析TVS器件的特性和主要参数及其工作原理,得出了TVS是一种十分有效地保护器件,但在应用时应当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及电路的相关参数来选用元件,同时给出了TVS器件在数字移动电话电路设计中的应用保护电路,并对加强电路本身的抗干扰设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TVS,数字移动电话,保护电路设计,抗干扰设计

参考文献

[1]苏邦礼.雷电与避雷工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2]林金钳.TVS器件在信息设备ESD防护中的应用[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6(7):70-73.

[3]周志敏.TVS瞬态干扰抑制器性能与应用[J].电子设计应用,2003(3):74-75,79.

[4]王宁.瞬态电压抑制器的应用[J].电源技术,2001(5):227-229.

[5]刘秋生.手机电路浪涌防护和TVS应用的电路实例[M].香港:香港中明科技有限公司,2005.

[6]杨红英.PCB的抗干扰设计[J].科技信息,2010(17):123-125.

[7]郑军奇.EMC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陈万.瞬态电压抑制器的应用[J].电源技术应用,2001(5):47-49.

[9]刘洋.瞬态电压抑制器的雷电通信与箝压特性测试[J].高电压技术,2007(1):83-85

[10]张忠连,吴多龙.瞬态电压抑制器及其应用[J].科技资讯,2008(10):240-241.

[11]谭婕娟.浪涌吸收器在产品测试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2):136-138.

移动电话 第10篇

1 材料和方法

1.1 文献查询

通过“PubMED”、“EMBASE”、“Ovid Medline”等查询。其中暴露因素使用“cellular phone/telephone”、“Mobile phone/telephone”、“handheld phone/telephone”,而结局使用“brain tumor”、“brain cancer”、“brain neoplasm”作为关键词对2000—2009年所有相关“移动电话使用和脑瘤关系”的文献进行搜索。此外,还对相关研究和综述中的参考文献进行人工查询。

1.2 文献的选择和资料提取

1.2.1 文献选择标准

只包括中文和英文文献,符合病例对照研究,只针对流行病学的资料,有足够的研究数据并能给出OR值或RR值,病例和暴露人群有准确定义。

1.2.2 资料提取

检索文献共97篇,其中电子数据库查得88篇,人工查找9篇。剔除不相关、重复文献51篇,再经过概述浏览,除去综述或动物实验文献17篇,最后进行文章浏览,删除数据不足或数据已更新的文献12篇,最后得到17篇文献。

1.3 统计学分析

对不同类型脑肿瘤与移动电话使用进行分层分析,同时对不同种类的移动电话(不包括无绳电话)与脑肿瘤的发生风险进行分析,并对移动电话使用时间大于5年与脑肿瘤的发生风险进行分析。统计分析方法方面,首先对研究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homogeneity test)(表1),如P值>0.1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 modal),相反,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al)进行分析。上述两种模型分别采用Mantel-Haenszel法和DerSimonian and Laird法。效应指标为合并OR值,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应用软件是MIX-version1.7。

注:*表示使用移动电话大于5年

1.4 文献质量评价

根据研究对象选择(病例和对照来源、纳入标准、抽样的方法、应答率和原因、随访等)、实验方法(盲法)、评价指标和结果(数据的完整性)、混杂因素等四方面对入选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2 结果

本文选取的文章来自欧洲14篇,其中北欧(芬兰、挪威、瑞典和丹麦)10篇;另外,来自美洲(美国)2篇,亚洲(日本)1篇。

2.1 手机使用与神经胶质瘤(glioma)之间关系

神经胶质瘤组数据比较分析(表2),经同质性检验发现其同质性较好(P>0.1),不拒绝H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OR值为0.84,95%可信区间为0.76~0.93(表3),说明移动电话使用和神经胶质瘤发生风险没有显著相关性。对神经胶质瘤使用移动电话大于5年数据进行比较,在同质性检验中P>0.1,不拒绝H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OR值为0.88,95%可信区间为0.70~1.11(表4),说明移动电话长时间使用和神经胶质瘤发生风险相关性不大。

2.2 手机使用与脑(脊)膜瘤(meningioma)之间的关系

脑(脊)膜瘤组数据比较分析(表5),同质性检验比较好(P>0.1),不拒绝H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OR值为0.81,95%可信区间为0.72~0.90(表6),说明移动电话使用和脑(脊)膜瘤发生风险没有显著相关性。对脑(脊)膜瘤组使用移动电话大于5年数据分析,合并OR值为1.06,95%可信区间为0.81~1.40(表7),说明移动电话长时间使用和脑(脊)膜瘤发生风险相关性不大。

2.3 手机使用与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s)之间的关系

听神经瘤组数据比较分析见表8,同质性检验P<0.1,拒绝H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OR值为0.85,95%可信区间为0.68~1.06(表9),说明移动电话使用和听神经瘤发生风险没有显著相关性。在同质性检验中发现其异质性是比较大的,可能与两组数据样本量小,不稳定有关。

注:“*”文献11中包含了文献8、9、12和17的数据,为了避免重复这里就不作比较。

注:“*”文献10中包含了文献7的数据,为了避免重复文献7不参加比较。

2.4 漏斗图分析

本次分析没有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见图1。

3 结论

汇总本文所选取的17篇文献,没有发现移动电话的使用与脑肿瘤风险的增加有显著相关性,与大部分文献(流行病学调查和综述)报道一致[6,7,8,9,10,11,12,13,15,16,17,18,19]。根据脑肿瘤的类型(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和听神经瘤)的数据分层进行比较分析,没有出现某个脑肿瘤风险增加的迹象。Schoemaker等[10]和Lahkola等[11]2007年综合了欧洲5个国家(丹麦、芬兰、瑞典、挪威及英国)多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都显示没有证据表明移动电话的使用有增加脑肿瘤风险。同时与亚洲(日本)Takebayashi等[13]2008年和美洲(美国)Inskip等[18]2001年的研究结果也相似。然而,当使用电话时,人体的脑膜和脑神经组织是最接近移动电话的部位,如果微波致癌的可能性存在,将会增加脑肿瘤风险。对移动电话使用时间更长(5年以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没有发现脑肿瘤风险增加,但部分研究或综述显示了显著的相关性[5,14]。值得注意的是在Hardell大部分研究中提示了脑肿瘤发生风险的增加,实际上可能存在偏倚和混杂因素,研究对象选择(病例和对照来源、纳入标准、抽样的方法、应答率和原因、随访等)、实验方法等存在差异。又如长时间使用的用户可能不多,样本太少。致癌是漫长的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移动电话发出的是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在目前致癌作用还不清楚情况下,如果它的致癌作用的确存在的话,致癌潜伏期可能更长。移动电话类型分析中数个单独的数据显示,模拟型移动电话发射的能量要强于数字型移动电话,也就是说使用前者暴露强度要大于后者[14,20],因此患脑肿瘤的风险也是前者大于后者。

由于条件所限,本文只能搜索中文和英文的文献,故本次Meta分析中可能存在的选择性偏倚(bias),但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图1),提示选择性偏倚即使存在亦甚少影响本文的结果与结论。为减少本次Meta分析的偏倚,文章的纳入和剔除严格执行前面所述的纳入标准。评价文献质量严格执行前面所述的质量评价标准。此外,所有纳入文章的OR值都是通过调整,可以相互比较的。

移动服务 移动风景 第11篇

说到移动,恐怕没有谁能比诺基亚更有发言权。作为移动电话界的全球翘楚,诺基亚自然深谙移动之道。在中国,诺基亚被视为人性化科技和移动时尚的代名词,诺基亚手机代表着活力、动感和激情洋溢的生活方式。现在,诺基亚又在“移动”上再出新招,为国内消费者推出了更加人性化的移动服务——诺基亚流动服务车。

诺基亚流动服务车是诺基亚400多家全国客户服务网点的有效延伸。如果说诺基亚遍布全国的400多家客户服务网点是蒲公英,那么诺基亚流动服务车就是蒲公英的种子。它可以随处飞翔,深入到一些相对偏远的地区,将诺基亚的关心送到每一位诺基亚用户的身边,为用户提供手机咨询、检测和维修等专业服务。目前,诺基亚在8个省拥有10辆流动服务车,并积极计划着将这一服务扩展到更多省份。

在商店前、在广场上,诺基亚流动服务车披着蓝色的车套,醒眼而悦目。诺基亚客户服务人员的着装、咨询台、遮阳伞、背景说明板……一切为诺基亚移动电话用户提供服务的人和物,都与蓝色有关。蓝色是愉悦、平和而轻爽的,就像诺基亚人性化服务给人的感受。在一片蓝色的风景中,“专业专注、全心服务”,八个字的诺基亚客户服务理念随处可见。这是诺基亚对用户的承诺,也是诺基亚客户服务人员随时提升工作水准的标尺。

除了流动服务车这项主动推出的移动服务,诺基亚还充分考虑到人们在移动中可能需要的手机服务,因此特别推出了诺基亚“免费充电站”服务。多家诺基亚客户服务网点.此外,诺基亚客户服务热线(010/020/021-95000123)还为用户提供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人工在线服务。在不方便记录资讯的移动状态下,用户还可以要求客户服务热线通过传真、短信等方式提供服务。

移动电话 第12篇

1 国内外研究对照

1.1 研究方法

Nundy等人通过对糖尿病参与者的依从性、心理活动、生活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 并且研究了医生和患者亲友在受试者的自我健康中起到的作用。他们发现, 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患者本身的调整, 患者所处的生活环境也会影响健康管理的成效。

戴美琴等国内学者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短信干预, 比较了1个周期后受试者与没有参与干预的患者身体指标参数的变化, 并进行对照分析。在刘向阳的研究中, 采用干预法, 利用专家讲座和远程视频的方式,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干预, 在经过1个周期的干预后, 与干预前身体指标参数进行对照, 其对照结果显示, 患者的糖化血红、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等指标有明显改善。国内学者除注重身体指标参数的变化之外, 还加强对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教育, 经过1个周期的健康教育后, 通过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糖尿病知识问卷答题成绩, 糖尿病患者在短信干预后, 对糖尿病的知识的了解和把握有大幅提高。

国内外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不同。国内研究者更注重患者短信干预前后自身身体指标参数的变化来分析短信干预自我健康管理的效果。国外研究者则是从患者的生活环境, 如家庭和社会关系、患者的心理以及糖尿病患者对社会公共卫生的支出造成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身体指标的改善对于患者个体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但不能完全说明短信干预措施已起到良好的效果, 患者心理因素和对社会公共卫生政策产生的影响也应该要考虑在内。胡传峰在《2型糖尿病与心理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指出, 心理因素虽然暂时不能确定是否会导致影响糖尿病的前期诊断, 但Eaton-WW等在美国进行一项长达13年的研究中发现, 心理因素确实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所以, 使患者与亲人朋友的关系融洽, 生活在舒心的生活空间, 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提高健康自我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1.2 地域性

Burner指出, 由于美国国内低收入人群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对美国公共卫生费用及人力的支出压力也逐渐增大。针对类似问题的研究, Sanjay对已经推广短信干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社区医院, 与没有推广此方法的社区医院进行急诊部门使用率的数据对比, 结果表明在推广短信干预糖尿病自我健康管理的医院, 其急诊部门使用率及医生工作压力明显减小, 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与拉丁美洲相似, 我国偏远地区医疗资源配置不足, 人均收入较低, 仅有小部分糖尿病患者能够做到按时按量服药或接受治疗, 造成该地区糖尿病并发症率较高。相反, 在医疗资源配置较好的城市中, 由于医院就诊没有实行分级, 大量患者涌入二三级医院, 导致二三级医院急诊部门使用率及医生压力过大, 同时增加了患者就医成本。

1.3 患者招募

在国内外参与研究的患者中, 年龄一般在40~64岁之间, 几乎所有参与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并且患病时间至少1年以上;体重指数 (BMI) 19~30kg/㎡, 空腹血糖〈13.0mmol/L, Hb Alc7.5%~10.5%, 无严重肝肾疾病。

其中, 参与研究的糖尿病患所具有的相同点是:文化程度均要在小学以上, 能够独立阅读且编辑手机短信。这是本项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但若要将本次研究推广实施, 必须考虑国内外糖尿病患者中“文盲”患者 (无法独立阅读或不能编辑手机短信) 人群的存在。

由于国内在移动电话短信干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 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研究干预健康自我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 大部分集中在医院医务人员通过电话短信或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 教育内容过于广泛, 缺少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无法切实、有效地保证每位糖尿病患者及时学习和了解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知识, 提高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并且影响糖尿病自我健康管理的因素很多, 从患者自身的生活习惯、家庭成员的关心、心理健康情况, 到患者居住地的医疗资源配置情况等均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2 政策建议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方法中存在的差异, 并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的现状进行讨论, 提出以下几点政策性建议:

(1)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 医护人员需进行心理疏导, 给予患者心理安慰, 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增强抗病信心, 减少对糖尿病的恐惧, 并且要定期观察患者近期心理变化, 将心理健康指标纳入身体指标体系中。亲人朋友应给患者营造轻松温馨氛围, 保持患者在愉悦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2) 针对偏远地区患者就医不便利的情况, 医院应开通免费咨询电话并且患者就诊时建议患者随身携带手机, 并统计每位患者的起居时间, 避免打扰患者休息或工作。凭借健康档案逐渐完善, 医院可定期查询新增糖尿病患者名单及家庭电话, 及时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以及自我管理。

(3) 针对无法独立阅读和编辑短信或视力不佳的患者, 医护人员可建议患者家属给患者配备具有语音短信功能的手机。由于目前具有此功能的手机价格不高, 不会给患者带来经济压力。患者收到短信后, 手机自动阅读短信内容, 若患者需要回答或咨询问题, 也可通过语音编辑短信发出。

(4) 糖尿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同样对医院的医务人员配备有要求。首先, 负责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糖尿病学相关知识;其次, 由于糖尿病患者数量较多, 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务人员;最后, 可按照家庭医生模式, 划街道将患者分配给每位医务人员, 每位患者需有一本自我管理记录本, 医生在电话短信咨询后及时填写, 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情况。

随着移动健康和远程医疗逐渐加入到常规的医疗护理中,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用来发送短信提醒, 还可以更正健康信念。使用移动电话短信干预糖尿病自我管理应该是属于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应用手机短信进行糖尿病管理及时方便, 费用低廉, 适用人群广泛, 对患者文化程度及网络环境要求不高, 而且可与患者进行个体化沟通, 增加了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互动的机会, 增强其战胜糖尿病的信心, 并及时、准确地掌握科学的治疗方案, 以达到良好控制血糖的目的, 尽可能减少糖尿病的危害。同时还可减少患者复诊频率和就诊相关费用。短信教育工作的开展将是健康教育理念的新形势, 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欢迎和认可。

摘要:糖尿病属于伴随终生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如何使患者在长期的治疗中提高依从性以及健康自我管理的能力已经成为卫生政策制定者和医护人员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外学者开展了针对利用电话短信进行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的系列研究。目前, 国内研究者也在积极探索利用多种移动通讯手段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的新模式。但这些研究主体对医疗资源分布的地域性、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健康管理者的能力要求等方面研究并不充分。文章通过比较国内外学者在电话短信糖尿病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找到两者之间的差异, 并结合我国人口分布、医疗服务资源和医疗现状提出合理性政策建议。

上一篇:服装产业的现状论文下一篇:男性血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