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工程范文

2024-05-09

临床医学工程范文(精选12篇)

临床医学工程 第1篇

医疗设备监管

会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王宝亭司长介绍,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十二五”期间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将实现以下目标:监管法规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更加健全有力;审评审批机制更加科学高效;群众用械安全有效得到更好保障;党风廉政工作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具体任务是:(1)加强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能力建设;(2)加强医疗器械标准管理;(3)加强医疗器械检测体系建设;(4)加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监管;(5)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6)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监管能力建设;(7)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建设;(8)开展医疗器械监管战略性研究。

对于2011年的工作重点,王司长指出医疗器械司将按照局党组的工作部署和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践行科学监管理念,以推动法规建设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重点,继续做好医疗器械日常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抓紧启动医疗器械监管战略性研究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工作包括:(1)进一步推动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体系建设;(2)继续做好医疗器械注册工作;(3)做好标准和分类管理的有关工作;(4)继续做好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监管工作;(5)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6)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的认可和监督管理;(7)继续加强医疗器械监管司党风廉政建设。

医疗设备管理体系建设

解放军总医院器械处刘尚军副处长在演讲中提到了JCI认证,这是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的简称,专门对美国本土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认证,是全球评估医院质量的权威机构。JCI标准是全球公认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JCI认证能够帮助医院建立统一的、可以按标准实现的组织管理架构、政策和工作流程,鼓励医院的领导层、管理层及专业技术人员通力合作,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医院真正走上国际化道路打下良好基础。例如法国卫生部下属的医疗评估局每4年对公立和私立医院进行一次认证,评估结果在医院信息网上发布,并提供给专业媒体报道、分析,不合格的医院将遭到惩治性关闭,即使评估合格,但在同类医院排名最后,也将面临被合并的命运。

结合JCI标准,刘处长具体讲解了作为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部门,器械科今后应该重视医疗器械管理体系的建设:要建立医疗设备引进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在用大型医疗设备升级或更新的评估标准;制定医疗设备使用人员资质考核及培训标准;制定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标准;完善医疗设备计量、质控标准;建立医用耗材合理使用监管系统;建立医院器械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系统。

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器材设备处韩春雷处长谈到医疗设备售后服务时说,采购前医院是“爷”,采购后供应商成了“爷”,不少供应商在采购结束后服务态度变差、效率降低,而医院每年又要承担一大笔设备售后的开支,因此韩处长提出售后服务要从售前开始。

医疗设备的保修方式有:(1)向原厂或授权机构购买保修服务;(2)发生故障时向原厂或授权机构付费维修;(3)由需方从原厂或市场购买零配件自行组织维修;(4)由第三方售后服务机构负责维修。目前,我国对售后服务的监管存在一定的漏洞,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机电产品招标管理办法,都把控制的重点米在采购价格上,而对今后服务的内容控制力度很弱。然而,对于很多大型设备而言,在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之中维修费用甚至远高于设备的采购价格。现在各医院对寿命周期成本的概念逐步有了一些了解,但往往停留在理念的层面,自觉地运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全面系统地指导采购和售后服务的并不多见。

因此韩处长提出采购时应根据拟采购的售后服务方式分别采取不同的办法,一方面要求供方提供尽可能长的保修期限,另一方面在采购时明确售后服务方式、保修期过后的保修价格、零配件价格、在市场上是否能采购到质量合格的零配件,以及人工服务工时费等。另外供方提供的售后服务还应包括操作培训和维修培训,售后服务合同中也应设置预防性维修条款。

韩处长特别提到要加强医疗设备售后服务的评估工作,而且单个医院的力量有限,医院之间如果联合起来,对售后服务谈判的效力会大大提高,如果能成立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组织与供方进行谈判,效果会更理想。上海市质控中心在售后服务的评估方面开展了一引起探索性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根据目前医院面临更大更宽的医疗纠纷赔偿责任风险,韩处长还提出可以探讨要求医疗器械提供方购买医疗器械产品责任险的办法。

医疗设备的采购

卫生部北京医院器材处蔡葵处长在会上为大家介绍了大型医疗器械的采购流程,他指出医疗器械采购必须在国家关于采购方面的政策法规指导下进行,根据资金的来源不同,采购的方法方式会有所不同,而委托招标公司进行公开网上招标是目前采用的最常见方式。

蔡处长特别指出医疗设备采购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所在医院的特色、临床的实际情况、科室现有配置等,进行多方面衡量比较、论证。采购时医疗机构内部要进行专家论证、比价,并采取招标的方式,从应用、经济等方面对投标的设备进行进一步的论证,以期购置满意的设备。通过对采购过程中各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为提高医院资产水平、医疗技术和科研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高值耗材管理

会上309医院医学工程科的吴红老师也和与会者分享了利用条形码技术来管理医院高值耗材的经验。

鉴于目前医院高值耗材使用科室占据主导地位,耗材管理部门只是被动管理,供应商往来票据较为混乱,科室成本核算准确性难以控制,因此伍洪提出要建立一套高值医用耗材全程跟踪管理系统,并与其他系统相互关联,从备货到使用全程监控,同时进行质量跟踪、风险防范和成本核算管理。

温州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简介 第2篇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理、工、医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医学科学与技术等广泛渗透、交叉、融合,形成了生物医用材料、现代工程医学、现代医院监护系统、医学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远程医疗工程、智能医用仪器系统、人工器官等诸多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新领域。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了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工程技术中高级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是浙江省省属高等院校,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本世纪初,在原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了生物医学工程系和生物医用材料研究所,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7年该专业被确立为浙江省重点特色建设专业,是至今为止浙江省本工程领域唯一的一个重点特色建设专业,2008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11年自主设置了医学信息学和移动医疗技术与健康物联两个硕士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仪器、卫生事业管理、基因工程、基因药物、生物医用材料。

本学科拥有1支包括国家千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才支持计划、省特级专家组成的国际化队伍,共74人,其中高级职称54人,博导6人、硕导33人,有博士学位50人,还有1支年轻的博士后备队伍。本学科教师现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委员及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学会委员,并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等等。2000年以来,引进了一批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专业师资,特别是与眼视光学学科的有机结合,先后开展眼视光光学器械、眼科分子诊断试剂、眼科超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使得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优势得到发挥、特色更加明显。

近年来本学科来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承担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29项,国家精品课程2项、国家规划教材13项、省部级精品课程2项。

科研经费4865万,年均695万。SCI、EI、ISTP三大权威索引收录第1或通讯作者论文92篇,其中SCI收录85篇,IF 5.0以上论文9篇;专著17部;获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12项;教材8部。我校发明了对数视力表(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并成为至今仍在执行的国家强制性执行标准),先后研制了裂隙灯显微镜等20多种仪器,研发了视光学门诊部信息管理系统 V1.0等八个软件著作,成功完成了多种生物制品一类新药。另外,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等的研发和产业化已取得突破。

本学科拥有较为完善的实验教学系统,包括医用传感器实验室、医学信号处理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实验室面积2600平方米,设备资产总值3000万。同时拥有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现代眼视光技术和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转化平台,为培养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工程硕士提供一流的条件保障。

临床医学工程 第3篇

一、基因工程在医学美容领域的应用

目前,基因工程在医学美容领域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细胞因子的应用和核酸的应用。

其中细胞生长因子主要包括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AF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重组转化生长因子RTGF等。这些生长因子的应用范围各有不同,都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医学美容领域。

根据基因工程的研究结果,AFGF是作用最广泛的生长因子,是一类来源于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的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生长因子,对组织创伤、神经系统疾病有突出的治疗效果。该因子可促进组织创伤愈合、血管生成、骨骼修复、溃疡愈合、眼晶状体再生、神经组织修复、神经突起的生长以及胚胎的发育与分化。应用在美容上,AFGF还具有美白作用。不仅如此,它还可以调控人体同源基因,指导性吸收核苷酸和核酸,达到外用内调的作用。

二、组织工程在医学美容领域的应用

组织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所涉及到的研究领域包括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材料科学等。组织工程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种子细胞、生物材料、构建组织和器官的方法与技术以及组织工程的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组织修复途径大致有s?种,即:自体组织移植、异体组织移植和应用人工代用品。第一个组织工程产品人工皮肤已于1997年3月经美国FDA批准上市,这种产品是器官基因公司培养出来的,被称为“适移植”的活性皮肤,它由新生儿的包皮细胞培植而成,呈层状结构,与正常人的皮肤极为相似,能分泌人体皮肤胶原、生长因子和结构性蛋白,可与病人自身的皮肤很好地融合,不存在排异作用,就连病人自身的血管和色素也会逐渐转移到“适移植”活性皮肤中去,愈合不留瘢痕。人工皮肤的问世使整形美容的发展方向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从此,人体的皮肤缺陷不再需要从自身的皮肤移植。

我国在组织工程方面的贡献也是颇为显著的,1996年世界上第一个在裸鼠背上复制“人耳”形成人耳廓形态软骨的试验由我国科学家完成,引起国际医学界的轰动。目前,国内关于组织工程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骨和软骨,其次为皮肤。

三、基因工程和组织工程交叉学科在医学美容领域的应用

基因工程和组织工程交叉学科在医学美容领域的应用集中表现在生物缓释材料在美容整形上的应用。

简单而言,生物缓释材料就是胶细胞生长因子放在由胶元蛋白构成的支架上,该材料被人体慢慢吸收,起到长时间的修复作用。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人的鼻子进行人工软骨替换手术或者鼻窦炎鼻腔手术时,将这种缓释材料垫在伤口处一起缝合,不但起到了快速修复的作用,而且可以使愈合质量显著提高,避免大面积疤痕和失血过多等不良反应。

临床医学工程 第4篇

论坛邀请了卫生部医管司周军副司长、卫生部规财司李军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院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临床工程分会焦海川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设备处沈晨阳处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医学工程部李斌主任、卫生部北京医院器材处蔡葵处长、解放军总医院器械处李涛工程师、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志新先生、《现代仪器》杂志荣誉主编及中国科学器材公司总经理于清明先生、中国科学器材公司张荀副书记、中国科学器材公司TBS项目负责人张致英女士、意大利TBS集团总裁Diego Bravar先生、意大利TBS集团副总裁Mario Iacono先生等出席会议并做了主题演讲。

论坛主办方介绍,近年来新医改政策的贯彻与实施、人口老龄化及日益上涨的医疗保健需求,使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大量高新技术已应用到医疗器械中,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断引入医院。今年是国家医改的攻坚年,加快基本医保制度建设,3年内投入8500亿,在2011年医保覆盖城乡居民达90%;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管理、运行和监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等举措使居民就医能力得到加强,医疗机构尤为基层机构的总设备装备量大大增加,设备的使用率和维护维修需求也将加大。这给医院医学工程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医院接触医疗设备最多并发展最快的科室之一,医院医学工程处(设备处)的作用将变得愈发重要,它既要完成日常医疗器械的采购、使用、维护、计量、物流等工作,还要及时为医院管理决策层提供实时、准确、真实的医疗器械使用状态的监控信息,做好医疗设备配置方案、购置前可行性研究、购置后运营管理及经济效益分析等工作,并在医疗器械出现不良事件时做到及时监测和迅速反应。如何面对医改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全面实施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的政策法规,提高我国医院医疗器械科技应用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及医疗风险,保障医疗设备安全有效运行已成为目前摆在各级医院面前的重大课题。

论坛上演讲嘉宾与参会者共同探讨了欧洲临床医学工程发展及先进模式、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面临的挑战、医疗设备维修服务管理策略与实践、医院医疗器械的ERP管理、医疗器械采购工作质量控制、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发展与价值体现等。

专家们介绍,临床医学工程(CE)学科是应用工程理论、技术、医工结合的方法研究和解决医院中有关仪器设备、医疗器械、应用软件和医用耗材的技术管理与应用、工程技术支持、安全、有效和质量保证、与临床共同开展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新兴的交叉学科。临床医学工程已与医疗、护理、临床药学并列为现代医院的4大支柱,是医疗质量、安全和效率的必要技术保障。专家们一致认为在新形势下医院临床医学工程工作要挖掘医疗设备增效的各种方案,提高临床医学工程保障绩效;要配合医院实施完全成本核算;要降低医疗设备自修和保修成本,尤其是加强维修保修监管,并引入第三方服务;协助科室提高设备使用率和功能利用率,尽可能降低运行成本并有效降低医疗风险;有必要构建医院ERP系统对医疗设备进行全面完善的高效的综合管理。

论坛主办方还安排与会者一起见证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临床医学工程公司——国药特博斯(北京)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成立。

目前承担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主要有三方力量:一是医院临床医学工程部门技术人员,二是厂家技术人员,三是以维修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社会力量。而这三者中厂家提供的售后维修服务仍占主导地位,但维修成本非常很高,例如高端医疗设备售后维修所产生的维修费用,已是医院的一个巨大的经济包袱。这就使得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逐渐成为一个容量空前的新兴市场。

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第5篇

关键字:学科概论、生物材料、医学影像学、生物信息学、发展与展望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由理、工、医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多种工程学科向生物医学渗透的产物。它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为防病、治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的一门综合性、高技术的学科。有识之士认为,在新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这是它最大的特点。它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它有一个分支是生物信息、化学生物学等方面主要攻读生物、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仪器分析化学等,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发展,为医疗诊断和药物筛选,以及个性化、转化医学提供了生物医学工程新的技术前景,化学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和微流控技术生物芯片是系统生物技术,从而与系统生物工程将走向统一的未来。

生物医学工程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它与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生物医学工程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其发展也是由科技、社会、经济诸因素所决定的。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58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医学电子学联合会,1965年该组织改称国际医学和生物工程联合会,后来成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工程学除了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外,还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前景非常广阔,是目前各国争相发展的高技术之一。以1984年为例,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和系统的市场规模约为110亿美元。美国科学院估计,到2000年其产值预计可达400~1000亿美元。生物医学工程学是在电子学、微电子学、现代计算机技术,化学、高分子化学、力学、近代物理学、光学、射线技术、精密机械和近代高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在与医学结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过程与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它采用了几乎所有的高技术成果,如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等。

生物医学工程因为是一门综合学科,所以其学科内容十分的丰富。其涉及生物力学、生物控制论、生物效应、生物材料、医学影像、介入放射学和生物磁成像等方面,所以对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生来说以后就业的方向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接着介绍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内容。

首先,说一说生物材料。生物材料的定义很多, 归纳起来可理解为生物材料是一类用于人工器官、修复、理疗康复、诊断、检查、治疗疾病等医疗保健领域, 对人体组织、血液不致产生不良影响的功能材料。生物材料的发展已经有非常长的历史, 自人类认识了解材料起, 就有了生物材料端倪。早在公元前3500 年, 古埃及人就利用棉花纤维、马鬃做缝合线;16 世纪开始用黄金板修复颚骨, 陶材做齿根;用金属固定内骨板以及用金属种植牙齿等。随着医学以及材料学的发展, 尤其是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成功, 如20 世纪40 年代高分子材料的大力发展, 为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会。目前可以说从人体天灵盖到脚趾骨、从内脏到皮肤, 从血液到五官, 除了脑以及大多数内分泌器官外, 都可用人工器官来代替。医学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 也促进了生物材料的发展。根据发展水平和产业化状况, 把生物材料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惰性生物材料, 即材料与组织细胞无界面作用;

二、生物材料的生物化, 即材料与组织细胞亲和性改善, 关注界面间的相互作用;

三、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不仅关注材料与组织细胞的亲和性, 还关注材料本身的成型、力学性能和降解能力。下面分别说说这三个阶段生物材料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前景。

惰性生物材料是指对人体组织化学惰性,其物理机械和功能特性与组织匹配,使材料在应用过程中不致产生不利于功能发挥和对其它组织影响的反应, 特别是与组织接触或短(长)时间不产生炎症或凝血现象,无急性毒性或刺激反应,一般无补体激活产生的免疫反应的一类功能材料,这类材料的应用基于对材料本身性能的全面了解,是人类最早、最广泛应用的生物材料。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惰性生物材料的应用会向更高层次生物化或组织工程化生物材料过渡。但就目前商品化和普及应用水平看,尤其是医学的目的从治病救人转轨到预防保健过程中,需要大量常用人工器官和生物材料为主体的医疗器械,使惰性生物材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统治地位是研究开发的重点.生物材料的生物化,随着材料科学、医学的发展, 以及先进仪器设备的发明, 带动了生物材料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发现新型生物材料, 以及更多关注惰性生物材料所制成的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与组织或血液产生的界面反应。新型生物材料有代表性的成果是20 世纪70 年代发现的钙磷系玻璃陶瓷, 如羟基磷灰石、B-磷酸三钙、珊瑚等。这类材料具有与人体骨组织的无机成分有类似的化学组成, 材料抗压、抗折强度与人骨接近, 植入后与组织亲和性良好, 同时有降解作用并诱导成骨细胞(加诱导因子如BMP)的长入, 使植入组织骨化, 一段时间后植入组织转化为正常组织等特点, 也即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生物化。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材料生物化毕竟不能改变材料的基本结构。这为材料的长期使用留下隐患,同时器官(尤其是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可能用单一无活性的材料来模仿其全部或大部分功能。因此在器官(或组织)供体来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在体外培养出正常的组织供手术使用,是医学界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界追求的目标之一。组织工程的出现和发展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组织工程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开发用于修复、增进或改善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功能和形态的新学科,作为生物医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继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之后,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组织工程的关键是构建细胞和生物材料的三维空间复合体,该结构是细胞获取营养、气体交换、废物排泄和生长代谢的场所,是新的具有形态和功能的组织、器官的基础。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组织工程也为生物材料出了难题和提供了发展方向,那么组织工程用生物材料(支架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呢? 首先是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其次是可降解吸收,在组织形成过程中材料降解并被吸收。具有可加工性,尤其是能形成三维结构并有较大的孔隙率,以便进行营养物质传输、气体交换、废物排泄;使细胞按一定形状生长,良好材料细胞界面,利于细胞黏附、增殖、激活细胞特异基因表达等。目前应用于组织工程研究的生物材料为可降解性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机陶瓷或玻璃、珊瑚等。

其次,医学影像学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医学影像是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世界上开发科研的重点课题。医用影像设备主要采用 X射线、超声、放射性核素磁共振等进行成像。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受益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其与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技术的结合产生了一个新的计算机技术分支--医学图像处理。

X射线成像装置主要有大型X射线机组、X射线数字减影(DSA)装置、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装置(CT);超声成像装置有B型超声检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等装置;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主要有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等;磁成像设备有共振断层成像装置;此外还有红外线成像和正在兴起的阻抗成像技术等。

超声波成像是利用人体内的波散射、组织运动、流体灌注、组织弹性和人体的血液所产生的实时影像。目前在临床诊断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存在信号提取和处理的复杂性以及在影像空间分辨率上的局限性问题。因此, 研究者在寻找新的超声波成像方法,弹性图像造影便是一种新的方法。

过去, 磁共振成像(MRI)在临床医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软组织成像有着明显的优势。今后, 磁共振的两个扩展方向是功能性磁共振(Funct io nal MRI ,fM RI)和磁共振波谱学(M agnet ic ResonanceS pect roscolo y, MRS)。fMR I 的价值主要在通过血氧含量绘制人体的脑皮层功能图, 通过这种技术, 人的神经对不同刺激, 如说话、视觉和听觉的感应图可以绘制出来。

还有就是生物信息学方面,生物医学信息学可理解为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和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的结合。医学信息学是一个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进行医学信息交换、理解和管理的领域,其最终目的是在合适的时机和场所为医学临床决策提供支持,涵盖了所有与医学数据和知识应用相关的数据结构、算法及系统研究,包括基于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及图像处理等方法提供临床诊疗支持,面向各类医疗仪器和设备的数据采集、传输、管理和应用,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各类医疗信息系统等。当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是电子健康档案(或称电子病历),通过解决个体综合医疗健康数据的生成、融合、存储、传输、管理和利用,实现医疗卫生健康的高质量和低成本。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均已制定了长期的国家计划进行全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生物信息学伴随基因组学的研究而产生,主要研究分子级别的生物医学信息的储存、检索和利用。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后,对基因型和表型关系的阐述成为其研究重点,近年来各类研究成果逐渐走入临床应用(如生物芯片等)。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边界趋于模糊,互相渗透和结合的趋势明显。广义上,生物医学信息学可定义为与医疗服务、生物医学、公共卫生等领域中信息和知识的集成、管理和利用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领域。

以上就是我对生物医学工程这个学科的一些了解,接下来就谈谈我对生物医学工程这个学科的一些认识,并且谈一下自己对这个学科的展望。

从生物医学工程崛起都现在,生物医学工程已经深入于医学, 从临床医学到医学基础, 并深刻地改变了医学本身, 而且预示着医学变革的方向。可以说, 没有生物医学工程就没有医学的今天。另一方面, 生物医学工程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推动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而且使它发生了质的改变, 最根本的是, 把人和医疗装置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 强调其间的相互作用, 进而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研究发展所需要的医疗装置, 实现预定的医疗目的。作为一门工程科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不能单纯追求科学技术先进性, 更不能盲目地以市场为导向。因为, 市场是少数利益集团利用社会心理定势, 扭曲、放大实际需求的炒作、操作结果。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应当也必须以医疗费用控制、医学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因而, 作为社会健康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 21 世纪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必然是科学技术和人文的有机结合体。

纵观医学新技术诞生和发展的 历史,从伦琴发现X线到今天X射线诊疗技术的发展,从朗兹万发现超声波到今天B超诊断的 广泛应用,从布洛赫和伯塞尔发现核磁共振到今天MRI的问世,从赫斯费尔德发明CT到今天CT成像系统的应用,都是以物理学工程技术为基础、医学需求为前提发展起来的医学新技术。循着20世纪医学发展的轨迹,我们有理由预测21世纪新的医学诊疗技术可能在以下10个方 面有重大突破和创新:

(1)各种诊疗仪器、实验装置趋向计算机化、智能化,远程医疗信 息网络化,诊疗用机器人将被广泛应用。

(2)介入性微创,无创诊疗技术在临床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激光技术,纳米技术 和植入型超微机器人将在医疗各领域里发挥重要作用。

(3)医疗实践发现单一形态影像诊查仪器不能满足疾病早期诊断的需要。随着PET的问世和应 用,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新型检测系统将有大发展。非影像增显剂型心血管、脑血管影像诊 查系统将在21世纪问世。

(4)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将有较大发展,生物机械结合型、生物型人工器官将有新突破,人工器官将在临床医疗中广泛应用。

(5)材料和药物相结合的新型给药技术和装置将有很大发展,植入型药物长效缓释材料,药 物贴覆透入材料,促上皮、组织生长可降解材料,可逆抗生育绝育材料、生物止血材料将有 新突破。

(6)未来医疗将由治疗型为主向预防保健型医疗模式转变。为此,用于社区、家庭、个人医 疗保健诊疗仪器,康复保健装置,以及微型健康自我监测医疗器械和用品将有广泛需求和应用。

(7)除继续努力加强生物源性疾病防治外,对精神、心理、社会源性疾病的防治诊疗技术和 相应仪器设备的研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开发,研制精神分析、心理安抚、生物反馈型诊 疗技术和设备将是生物医学工程的新起点。

(8)创伤是造成青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研制新型创伤防护装置、生命急救系统是未来生 物医学工程的重要课题。

(9)即将迎来的21世纪是分子生物学时代,有关分子生物学的诊疗新技术将快速发展,遗传、疾病基因诊疗技术,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DNA芯片、雪白芯片和诊疗系统将被 广泛应用。

(10)空气污染、环境污染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研究和开发劳动保护、家庭保健、个人防护 用的人工气候微环境是未来不能忽视的问题。

综上,我想说的就是生物医学工程涉及十分的广泛,将来我们出来也会有很多的选择,但是我们想要找到好的工作还得靠自己好好的努力学习,争取学好、学精自己的专业,并且有能力的还可以考研去更加深入的学习自己的专业。

参考文献:

[1] 杨玉星 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与应用 [2]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

[3] 悟进.医学图像处理:从基础理论到解决实际问题[J ].中国

卫生画报,2006 ,(106):28100.[8] 袁力,赵遵强,袁聿德,等.高等医学影像教育课程设置改革[J ].医学影像

学杂志,2003 ,13(5):37359.[10] 熊荣生.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存问

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2).[11] 顾汉卿, 徐国风.生物医学材料学[M].天津: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3.[12] 赵于前,汤井田,等*从交叉学科的角度谈生物医学工程教育改革*医

疗卫生装备,2004(6)[13] 汤顺清, 周长忍, 邹 翰 生物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综述)2000(10)[14] 973 项目综合与交叉领域重要临床医学信息处理的关键科 学问题研究(2003CB716100 [15] 生物医学材料现状和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1997 [16] 杨子彬。发展中的生物医学工程[J]北京工业大学 学报1988年12月

[17] 胡兴斌。浅谈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及前景[J]医疗 卫生装备2004年第9期

[18] 陶祖莱.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M].北

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9] C M E 2 0 0 7 第二届国际复合医学工程学术大会报告

临床医学工程 第6篇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基础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40-02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其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在多层次上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的工程原理的学科。它主要以临床医学为对象,以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等传统自然学科为基础,融电子、机械、化工、计算机信息为一体,对于揭示生命现象、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等方面显示了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1]。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内许多综合或理工科大学、医学院校及相关科研机构都设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各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置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基础生物学是其中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基础生物医学知识的教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础生物学、医学知识的学习,为进一步促进生物医学工程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奠定必要的生物学基础。基础生物学课程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而且随着生命科学的日益发展,不断地涌现出新的理论和技术,给基础生物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3]因此作者针对在该专业基础生物学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本学科课程设置的目的,在基础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对教学模式的改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把握课程整体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以研究内容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和以研究课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

一、精选教学内容,灌输思维方法

目前国内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同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具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专业培养目标,因此对于基础生物学的教学还没有统一的教材,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应体现出自身特色。对于工科院校学生而言,由于缺乏基础生物医学相关背景知识,如果按照以往传统教材内容按部就班的授课,很可能导致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加,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容易造成学生把握不住学习重点,不能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同时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相对突出,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对于本课程的教材,精心选取国内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最优秀的同类课程教材《基础生命科学(第2版)》、《生物学导论》等作为主要参考书,基于保持本课程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为目的,依据教学内容的差异,为学生推荐现代生命科学前沿学科的优秀教材,以确保教学内容的精炼和完整。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背景,适当删减基础生物学教材内容,调整重点、难点,强化学习内容的结构层次和逻辑联系,注重交叉学科的联系渗透,通过不断引入新的理论和技术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讲发育时,把授课内容的侧重点主要放在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领域,着重向学生介绍现代生物技术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使学生在学习新理论、新技术的同时,能够和之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的、应付考试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因此对于每一门课程,任课教师必须要清楚教学目的,把握课程思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单纯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灌输思维方法,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同时还要注意讲授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相结合,紧密跟踪前沿学科,启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创新思维。

二、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

基础生物学以生命基本特征为主线,涵盖生命活动的各个领域,涉及人口、粮食、环境、资源、健康等诸多社会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在理论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精讲、略讲和自学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完善,促进师生互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进一步获取更专业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启发学生拓展知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门课程基础性较强,内容繁杂,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繁多,所以在每次新课前的预习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培养学生学会梳理教材,增强其自学能力,每节新课开始前教师首先指引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说明本节课的授课目标,以及前后知识间的衔接与连贯,并且每节课的最后都要进行课程总结,鼓励学生自行对章节内容做出小结,并依据课程目标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供学生课后进行钻研思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细胞分化时,鼓励学生思考从一个细胞到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时空性意义,影响分化的原因都有哪些,体外三维培养对于细胞分化的作用,等等。按照这种方法启发学生拓展知识,让学生投入到积极地自主学习中,逐渐让学生发现基础生物学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充满探索、富有挑战性及成就感的创造性活动。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表述能力。突出学生在受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为宗旨,在教学中融入生物医学工程国内外前沿科研成果,引导学生课外自学,组织课堂讨论,以学术报告的形式,训练学生以精练、准确的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在课堂上,结合正常的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多媒体手段,比如采用动画演示或者其他计算机辅助手段,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那些抽象难懂的生物学理论及相关实验的操作技术,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对一些颇有争议的前沿话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增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引导学生积极通过网络、图书馆数据库等各种渠道查阅文献,了解课堂知识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前沿动态,撰写学术报告,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完善教学模式,构建具有专业特点的知识体系。采用传统灌输式的讲课方式,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记忆,早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宗旨,同时在教学时间上也远远不够,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各种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改进教学手段,从而构建具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色的知识体系。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建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背景知识网络资源信息库系统,使学生不仅可以查询到某一专门知识的全部内容,还能引申、发散出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理论,即构建一个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系统完善,随时更新的网状知识结构体系。学生利用该系统可以方便地查询某一领域问题的前因后果,按图索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使学生可以高屋建瓴,在宏观上把握知识脉络,微观上把握具体知识,促进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注重将本学部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本实验室本专业的研究特色。例如在讲授组织工程章节时,结合作者所在实验室在干细胞及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思路,为学生详细介绍了皮肤、骨、神经等组织的体外构建及其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演示体外细胞及组织培养过程,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及使用原理,使学生对干细胞及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有了更加感官的认识,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而且还开拓了视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改革考核形式,深化素质教育

课程考核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相对于传统的“一纸定乾坤”闭卷考试,本课程灵活采用在总评成绩上加重实践环节的比重,即将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拆分为闭卷考试方式与组会讨论、课题答辩、论文报告等平时成绩相结合,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水平,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还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因此书本知识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论文报告要求学生自主选题,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总结现代生命科学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撰写专题论文,文章格式按照统一要求,对写作优秀者加分。此外,根据教学内容及本学部相关的研究领域,为学生设置一些小课题,让学生任选其感兴趣的话题,采用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在课堂上互动交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而且还能使得一些在教学中难以发现的问题暴露出来,促使以后教学的改进。这种考核形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研文献,查阅检索资料的能力,也培养了科研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基础生物学课程作为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基础课,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生物医学知识体系,还为实现和其他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工程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医学问题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基础生物学的课程建设既要体现专业特色,又要保持其自身特点,面对新的教育教学形势,教师首先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重新确立教学的侧重点,同时更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今后教学中,继续优化和完善具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色知识体系的网络资源信息库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具备灵活头脑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邓玉林,李勤.生物医学工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宫照军,顾宁,梅汉成.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5:132-136.

[3]王光利,代小红.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若干问题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讨,2010,9(4):454-456.

基金项目:大连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编号:MS201145)

临床医学工程 第7篇

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将医学工程与数字医学相结合,在主题报告——“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与数字医学技术的发展”上,李兰娟院士、Yadin David教授、陈洁教授、彭明辰教授、Steven Yao教授、桥本胜信教授、ERCI东南亚负责人卢统仁分别做了专题报告,总结了临床医学工程学科与数字医学技术领域里发展的实践,并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共同讨论和研究该领域所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知识。

会议以“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及质量管理论坛”、“医用耗材的使用安全和质量控制论坛”、“中国数字医学论坛2008”三个专题分会场与主题报告相结合。特别是设立的“医用耗材的使用安全与质量控制分论坛”,更是邀请了德国VANGUARD公司医疗卫生政策及事业发展中国项目管理主任吴菁博士、解放军总院医学保障部周丹教授、台湾医疗建筑暨医务管理交流协会秘书长王锦珠女士及BD中国医疗系统部总监沈长征女士等多位来自多个国家、地区和不同类型机构(医院、协会、企业)的专业人士分别做了发言,探讨和交流德国和台湾地区医院物流管理的安全和质控问题,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医院自身特色的医疗器材物流工程带来了启示,提供了宝贵经验。

会议期间,于11月8日上午,在“医用耗材的使用安全与质量控制”分论坛举行了“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医疗器材物流工程专业委员会(筹)成立仪式”,这也标志着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对保障医院耗材应用安全与管理的专业学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将极大地推动中国医院医疗器材物流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主任委员彭明辰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后主任委员周丹教授出席成立仪式。彭明辰教授在成立仪式上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耗材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产品的安全、风险、疗效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目前对于耗材应用的管理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应临床的需求,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都需要提供和有待改进。会上宣布了由各地分会和重点医院的医学工程专家组成的筹备委员会工作组名单,工作组将在2009年将专业委员会的各项工作纳入工作议事日程。

临床医学工程 第8篇

经过充分讨论及民主选举, 新一届主委、候主委、副主委已产生, 他们是:

主任委员:

周丹,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保障部主任

候主任委员:

张强,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助理、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主任

副主任委员:

陈安宇,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高关心, 教授,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医疗设备处处长

葛毅, 高工,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仪器设备科主任

汤黎明, 教授, 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工程科主任

大会还宣布了新一届来自全国各省市18个常委及45个委员的名单。

主题报告:临床医学工程与数字医学的融合与发展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常务副会长饶克勤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卫生信息化建设为题, 从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其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世界各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特点、我国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点、当前卫生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和基于医改要求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思路与技术路线为主要内容做了报告。他指出, 我国目前的医疗卫生改革要从立足国情、体现公益、实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和强调公平4项原则, 达到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及减少患病的目标。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刘德培院士从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 以数据共享标准与规范、数据资源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数据共享服务和数据共享国际合作6方面进行了报告。目前的4大目标包括建立一个“物理上合理分布、逻辑上高度统一”的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包括一个平台管理中心、6个科学数据中心;建立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的组织保障、标准规范、资源规划、技术支撑、评价监督体系等及为政府卫生决策、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健康产业和百姓健康提供权威实时便捷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

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高光明处长从医疗质量安全、医疗器械临床安全监管工作的角度为大家做了介绍。他指出医疗服务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之一,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迅速但监管薄弱, 医疗管理工作滞后于医疗事业的发展, 医改和加强管理同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关键环节。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目前下设综合信息处、评价处、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处和医院运行监管处进行医疗服务质量监督, 建立医疗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 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财务监督和评价工作并承担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牵头工作, 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监管制度。

德国卫生部医疗器械司高级官员Dr.Matthias Neumann、美国临床医学工程学会创始人之一、美国德州贝勒医院教授Yadin David和医学信息研究与政策中心创始人Elliot B.Sloane博士分别以欧洲及德国的医疗器械法规、医疗科技的安全与质量控制和数字化医院的规划与建设为题进行了演讲。

分论坛一: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及质量管理论坛

此分论坛以医疗器械临床应用安全及风险防范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15位专家从不同论题分别进行了演讲。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医疗设备处处长高关心以基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质量安全学科方向的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实践为题, 从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定义、建设的标准及实践中的经验与到会代表进行了分享。

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医学工程处钱英处长从医疗设备安全性、有效性探讨角度, 分析了医疗产品引起的主要危害种类、加强医疗设备可用性研究提高其安全性、加强政府和行业监管及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操作培训和日常维护与管理, 提出今后我们要从观念上认识到开展评估医疗设备可用性和安全性这一工作的重要性, 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工程技术人员要深入科室学习掌握设备原理并与操作人员一起探讨设备可用性及安全性问题并积极开展医疗设备可用性和安全性的评估工作。

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工程科汤黎明主任以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其模式与途径的探讨为题, 和代表分享了南京军区总医院质量控制情况的成果, 他指出实施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提高医疗质量水平的必然途径、是提高医疗设备使用价值、节省医疗成本的前提条件、是医学工程人员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

分论坛二:医疗设备维修及售后服务论坛

15位专家及厂商代表围绕此题进行了演讲。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工程保障中心王卫东主任以数字化医学工程保障体系及其信息化建设为题做了演讲。他从人力资源的职业化管理体系、医用气体供应的安全监控体系、医疗设备运行的远程监控体系、医学工程保障的质量控制体系、医用材料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医学工程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建设方面阐述了建设完善的医学工程保障体系的具体内容。

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主任委员谢松城为大家介绍了医疗设备售后服务的规范化与质量保证。他指出,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到货安装前的应用环境要求、安装调试后的性能质量检查、使用和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维修后的性能质量检测和预防性维护和监测几大方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保障部主任曹少平以医疗设备维修及售后服务区域性标准为题进行了探讨。他从维修及售后服务管理内容、售后服务区域性标准的建立和维护保养的质控标准建立三大方面进行了介绍。

分论坛三:医用耗材的应用安全及物流工程论坛

15位专家分别进行了专题报道并以医用耗材物流工程技术与管理为题进行了讨论。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采购中心蒋红兵主任为大家介绍了医用耗材采购过程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他将采购过程分为审批、采购及验收3部分, 列举了大量实例从价格、有效、安全和合法4个层次阐述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采购。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装备科钱建国主任以医用材料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为题从医用材料的现状、医用材料信息管理的目的、设计思路及系统流程和功能模块4大方面进行了报告。医用材料具有品种及规格型号多, 分类复杂, 专业性强和发展迅速的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医用材料的入库、出库、库存管理, 为医院的整体管理提供所有医用材料的相关信息, 实现临床科室申请医用材料的网络化, 为医院的成本核算直接提供各种基础数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供维保部程述森部长从大型综合性医院设备物资管理与医院发展相结合的实践角度为大家做了报告。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 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 在实际工作中, 要明确医疗耗材的选择与医院定位的关系, 医疗耗材的稳定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医疗耗材的使用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及医疗耗材采购与医院经营的关系。

分论坛四:医院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坛

19位专家及厂商代表以此论题进行了报告。

江苏省中医院信息中心陈功主任为大家介绍了数据挖掘与医学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他指出, 医学领域的数据是一个很复杂的数据库, 是从影像、实验数据以及医生和病人交流中获得的, 这就使原始的医学数据具有多种形式。而数据挖掘这种方法可以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其中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数据挖掘主要包括确定目标、数据理解、数据准备、确定方法和工具、结果分析及知识的运用几大环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刘丽华所长为大家介绍了医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与策略。他从信息资源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医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放军总医院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与成效方面进行了报告。他指出, 信息化工作可归纳为“建、管、用”三个方面的内容,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信息化网络,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和产业及信息化人才队伍6大要素, 其中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其中的首要任务。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姚志洪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健康档案方面的内容。他指出, 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 (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 过程的规范、科学的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 贯穿整个生命过程, 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 实现多渠道信息动态收集, 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 健康决策需要的信息资源。健康档案是健康的原始记录。个人健康档案将在提高个人健康水平和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中起到特殊的作用。

分论坛五:数字化手术室论坛

16位专家及厂商代表以此论题进行了报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中心石志杰主任以基于高清视频的数字化手术室的设计与实现为题进行了探讨。手术视频示教是医学临床教学和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依托宽带网络和高清视频设备, 构建高清手术室视频示教系统平台, 完成了高清音视频互动、直播、点播和文本信号网络传输, 同时提供强大的系统管理功能, 能够较好满足医院的需求。

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图像信息研究中心宋恩民副主任为大家介绍了现代数字化手术室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技术、数据转换与接口技术、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手术规划与优化技术和手术辅助技术。

临床医学工程 第9篇

会议期间, 香港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郑永平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陈敏华教授、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章东教授等十余位专家进行了专题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临床超声医生、生物医学与工程学学者代表济济一堂, 就超声导航技术、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超声造影技术、血管超声生物力学技术、内镜超声与介入治疗技术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此外, 根据有关章程成立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超声工程分会新一届委员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文平教授担任主任委员, 陈思平教授、李安华教授、任卫东教授、万明习教授、肖沪生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 常才教授等27人当选为委员。

临床医学工程科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第10篇

1 临床医学工程科的现状

1.1 管理体制问题

1.1.1 名称不一致,

归属较混乱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建立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实体以来,全国各级医院也相继组建了临床医学工程科,但相当多的医院至今仍延续着创建之初的机构名称,如器械科、仪器室、药械科、维修室等,地方医院均称为设备科,部队医院又称为器械科,只有少数几家医院称为临床医学工程科。另外,在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上也比较混乱,有的归口后勤系统,有的归口医技部门,也有的直接隶属医院总务科,这种管理体制严重束缚了临床医学工程的发展。

1.1.2职责不明确,功能不到位

各医院的临床医学工程科其功能、职责也不一样。首先,就其采购范围而言,有负责全院的医疗仪器、设备的采购;有负责包括总务方面的设备采购(如空调、冰箱等);也有负责全院医用消耗品的采购。其次,在日常工作中,只重视医疗仪器、设备的采购、维修和日常管理,往往忽视了医院仪器、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的管理与监测;忽视了医疗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与利用;忽视了医院整体软、硬件的规划管理与技术管理从而成为医院的一个纯采购部门。

1.1.3 制度不健全,

管理不完善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医疗设备管理法规,也没有建立我国自己的临床医学工程师法。在医疗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修、报废和培训等方面缺少一套严谨、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

1.2 技术人员队伍问题

1.2.1 学历偏低,知识老化

由于我国医学工程学科起步较晚,原来从事临床医学工程的技术人员绝大多数是改行过来的,学历一般在中专(或高中)甚至初小文化程度,少数人员为大专学历,整体学历偏低,基础较差,知识陈旧,外语水平低。严重滞后于医疗设备的发展需要。近年来,虽然有一些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加入,但仍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医疗设备的需求。

1.2.2地位不高,晋升困难

目前医学工程师的职称晋升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和组织,往往是挂靠在其它行业,而职称的晋升又受到学历的影响,导致一些医学工程人员的晋升比较困难,甚至晋升“无门”。同时,医院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再学习、出国深造等方面也不够重视,一般重使用而轻培养,在人才的奖励、提拔、职称的晋升、聘定,科研的创新等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

1.2.3 编制不足,

人才流失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中没有明确的编制,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医院的医疗设备的比例是严重失调的。从医疗设备资产配置的比例来,我国医院一般约在每1000万元以上配备1个工程师,这与发达国家每100万元以上配备1个工程师相差甚远。另外,还因受到医院后勤体制改革的冲击,许多临床医学工程科(或称设备科)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加上生活待遇、职称评定等诸多方面的不平衡,更加大了临床医学工程人才队伍的不稳定,一批年轻的、有学历、有技术的纷纷改行或跳槽,严重影响了医学工程人才队伍的发展。

2 对策

2.1 转变工作模式,明确工作职责

要改变临床医学工程科的现状,首先要改变观念、转变工作模式,要将目前以“采购、维修”为中心的单一化工作模式向以“质量保证、安全监管、技术保障”为中心的多元化工作模式转变;要明确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在医院中的职责和任务,即除当前的常规工作,如设备的招标组织、论证、采购、安装、验收、档案管理等外,还应包括以下主要工作:在用设备的质量检查、质量保证和质量评估;医疗设备的安全性能测试、监管和保证;预防性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医疗设备的医学计量及维修后的计量与性能测试;对医院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与考核;开展临床科学研究等。

2.2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自身素质

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各种培训班、业务讲座、出国深造等途径,提高临床医学工程人才队伍的业务技能和外语水平。同时,通过调整人才梯队、整合岗位编制、聘请优秀人才等措施,以保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临床医学工程人才队伍。

2.3 建全各项制度,稳定临床医学工程师队伍

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医学工程师法”,规范临床医学工程机构的名称,明确界定医学工程人员的职责范围,制定科学的、合理的人员编制,并制定相应的技能培训、考核以及职称晋升、聘任等相关制度;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对临床医学工程师的权利、义务和奖惩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还要关注临床医学工程师的科研成果、技术革新和工作业绩,以稳定临床医学工程队伍,促进医学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伟,等.上海市医学工程人才状况分析[J].医疗设备信息,2005(2):32-33.

[2]姜远海.我国临床医学工程的发展和现状[J].医疗设备信息,2003(9):1-3.

[3]巍洪林,等.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J].医疗装备,2006(7):21-22.

临床医学工程 第11篇

关键词: 新专业建设    学科发展    兴趣小组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综合生物学、工程学和医学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生物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临床医学中的关键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宽广而扎实的电子学、生物学、医学理论基础,能在理、工、生、医等学科高度交叉中进行前沿科学研究、知识创新,产学研结合,并推动相关科学技术发展,以满足我国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级人才的需求。生物医学工程属于工学门类,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一级学科。

本学科是利用生命科学、医学、电子信息科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用于生物信息工程、生物电子工程、大型医疗仪器系统、现代医疗监护系统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医用仪器、医学影像、生物电子学、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检测与控制、管理与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究和人才培养侧重于生命科学、电子信息科学、医学等的交叉和渗透。该领域是生物医学信息、医学影像技术、基因芯片、纳米技术、新材料等技术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基地,是与21世纪生物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工程领域,是关系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要工程领域。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一个年轻的、处于高速发展中的理、工、生、医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电信学院的新兴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专业下设5个实验室,医学仪器及设备实验室、医学成像及光谱成分分析实验室、生物医学电子学实验室、医学建模与仿真实验室、膜片钳实验室,拥有一批踏实肯干、敢于创新、勇于攻关的年轻科研人员,并将不断吸引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进行学科交叉的研究工作。科研方面利用人体信息检测技术与智能服装相结合,设计出检测、监控、调节人体状态的一体化智能服装;膜片钳方向主要进行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方向研究,同时与天津大学和天津各大医院开展密切合作,在医疗仪器研制和临床实验等方面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大学物理、分析化学、高频电子技术、医学基础、工程光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及DSP技术、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医学成像新技术、无线传感网络、生物医学仪器设计基础等。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国家机关、医院、国防、科研机构、学校、工厂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医疗产品设计、研发和管理工作,服务于天津医疗产业联盟的发展需求。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本专业也是广开思路,在大一刚入学就进行思想教育,根据学生兴趣对其未来发展进行规划,由于本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因此学生喜欢的专业方向也不一样,有生物、医学、电子等设计物理、化学等不同方向的需求,学生提出的就业方向也不完全一致,区别于传统的专业学生,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虽然兴趣不统一,在专业方向上容易把握,而生物、医学、物理、化学等涉及的学科更多,对新专业教学提出新挑战。如何适应不同学生不同需求,我们系的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建立新专业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组建没有按照传统电子通信方式,而是从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几个方面引进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教师,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具有海外研究背景,更了解各个方向的国内外发展方向,因此最终我们决定由具有生物背景的老师建立生物组,具有医学背景的老师建立医学组,具有物理背景的老师建立物理组,具有化学背景的老师建立化学组,实践能力强的老师建立实践组,一届共招收50人左右,这样每个组的人数定在10人左右,实践组人稍多,这样可以弥补生物、医学组由于设备仪器不足带来的问题,这两个组规模稍小,大约5~7人左右,在大一下学期进行兴趣小组分组,根据不同需求,各个小组配备了不同老师和学生,这样学生由于兴趣不同在学习上的态度问题就解决了,老师可以有更好的学生资源,学生也愿意学,老师也愿意带,新专业组建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专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由于老师有人,学生愿意学,设备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以前用得少的设备得到了极大的利用,在最近1年多时间中,老师在科研上取得了很多成绩,拿到了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30余篇,学生在各类不同类型竞赛上获奖10余项,在教改立项、师生合作教学资源建设、师生合作项目、全国大创上都取得了很多成果,并且与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所拿到天津市医学电子诊疗技术工程中心,为本专业建设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

临床医学工程 第12篇

1 资料来源

本次调查由南京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分会组织开展,参照兄弟省份的调查内容,于2012年9月对南京地区二级以上医院发放《南京地区临床医学工程人员情况调查表》,主要对象是南京地区医院中从事医疗设备管理、维修保养、质量控制、采购和库房管理的工作人员,该项调查历时2个月,共回收19家医院填写的调查表。

2 基本情况

2.1 医院临床医学工程科室职能构成及管理信息化程度

在所调查的19家南京地区二级以上医院中,科室名称主要有3类,其中设备处(科)13家,占68.4%,临床医学工程处(科)5家,占26.3%,器材处(科)1家,占5.3%。虽然科室名称不统一,但是在医疗设备保障和管理上的职能基本一致,主要任务部是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临床医学工程部门在医院承担的职能及相关人员比例情况,见表1。

注:上述人员中有身兼数职情况

由表1可见,南京地区临床医学工程人员主要从事医疗设备维护维修、库房管理、医院信息管理、医疗设备和医用材料采购工作,少部分从事医用试剂采购和医院后勤管理等工作。

(2)医院设备管理信息化程度,见表2。

由表2可见,南京地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实施信息化程度较高,基本上覆盖了采购和库房管理,医疗设备质控管理信息化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只有少部分医院目前还没有实现任何信息化管理。

2.2 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基本情况及专业培训要求

表3~6分别为南京地区临床医学工程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及从业年限的统计情况。

由表3~6可见,南京地区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年龄分布比较平均,学历以本科和大专生为主,其中研究生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加,职称方面中级和初级占大多数。

对临床医学工程人员的专业培训要求及方式的调查发现,职能管理人员倾向于相关政策法规及招标采购规范、设备质控与预防性维修(PM)实施和管理系列课程的培训,而工程技术人员更多倾向于维修技能及经验交流、其他工程技术培训和设备质控与PM实施。

3 临床医学工程现状分析

3.1 部门职能的转变

从调查结果来看,随着医院诊疗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张,医疗设备装备水平逐渐上升,临床医学工程部门的地位和职能也有了新的转变,除了承担传统的医疗设备采购、维修、管理,以及医用耗材的采购、发放外,在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在校学生的教学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医学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等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发展[3,4],全方位地保障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3.2 人员结构的调整

随着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引入,各地医院也逐渐重视相关医学工程人才的引进。近年来,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医院,引进医学工程人才的热情非常高。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南京地区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年龄分布较均衡,医工人员中本科生所占比例较大,为42.08%,研究生比例接近10%,职称方面还是以初、中级为主,占到63.34%,可见具有高学历和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医学工程人员还是不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从业年限统计方面,南京地区医工人员从业年限超过20年的达38.33%,可见南京地区医工人员在工作经验上占优,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还需引进更多的年轻人才[5]。

4 思考和建议

从调查结果可见,南京地区各医院对临床医学工程部门的重视度在提高,医学工程人员的素质和年龄等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长远考虑,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善。

4.1 加强学历教育,提升学识水平

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到今天,已从医疗器械的“采购员+修理工”,转变为医疗活动的“质保员”和医疗设备的“守护人”,这就要求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必须具备更强的工作能力和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因此,每一位临床医学工程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员必须积极参加学历教育,进一步提升学识水平。从南京地区的调查结果来看,医工人员中研究生比例只占9.58%,这与现代化医院的建设极不相符,除了注意引进高学历人才外,加强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南京地区正在尝试院校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为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医工人员提供提高学历的机会。

4.2 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技术能力

临床医学工程人员,除了做好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检测、管理外,还要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本次调查显示,虽然职能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关注的培训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在培训方式上都倾向于培训班和学术会议等形式。近年来,南京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分会举办的学术年会,以及南京地区几家大医院组织的国家、省级培训班,给南京及周边地区医工人员创造了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6,7,8]。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员的知识结构,提升了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在医院的地位,还成为临床医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推动两个学科的发展。

4.3 开展科教活动,拓宽学科视野

南京地区的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均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附属医院的医学工程科,组织有能力的医学工程人员,参加学校的教学工作,必定能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教学相长,同时也能为医院培养更多的实用专业人才[9]。近年来,南京医科大学积极探索与医院联合培养本科生,把学生的毕业设计放到医院,让学生提前了解医院情况,熟悉工作流程,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出的几届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临床医学工程科综合实力的总体指标,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可以联合医护人员、高校及科研院所,甚至生产企业的研发人员,就新型医疗设备、器械和材料的研制,大型医疗设备功能开发,医用软件的开发等方面开展科研工作[10]。同时引入激励机制,鼓励临床医学工程人员积极投身到科研活动中,更有利于临床医学和临床医学工程的发展。

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南京地区医疗单位临床医学工程部门及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为卫生主管部门提供了决策和管理依据,同时也为各医疗单位对医工部门的设置、人员的配备等提供参考,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促进区域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摘要:南京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分会采用自设问卷方式,调查了南京地区19家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从而了解南京地区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工作职能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并对临床医学工程部门的职能及人员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建议通过加强学历教育、参加继续教育和开展科教活动等全面提升医学工程人员的学识水平和技术能力。

关键词:医学工程,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医学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顾伟,葛毅,邓厚斌.上海市医学工程人才状况分析[J].医疗设备信息,2005,20(2):32-33.

[2]郑焜,陈龙,虞成,等.浙江省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基线调查及思考[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

[3]蒋红兵.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2):57-58.

[4]米永巍,李怡勇,李涛,等.从军队医院等级评审看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3):133-134.

[5]唐武芳.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和管理[J].医疗装备,2011,(6):53-54.

[6]方莹,周建伟,蒋红兵.医学会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做法与体会[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3):79-80.

[7]蒋红兵.发挥学会优势,促进医学工程学科发展[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3):102-103.

[8]蒋红兵.开展医学工程继续教育的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9):82-84.

[9]郦鸣阳,张学龙,胡兆燕,等.临床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3):203-205.

上一篇:支付结算效能下一篇:语言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