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观念与模式

2024-05-07

语文教学观念与模式(精选11篇)

语文教学观念与模式 第1篇

一、与时俱进, 更新教学观念

创新政治教学方法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的指导性作用, 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与时俱进, 不断汲取社会生活中先进的、积极的思想, 融入教学的始终。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将学生作为知识接受的主体, 教师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到因材施教。具体而言, 中职学校作为门槛较低的职业教育, 必然会产生以下几个生源特点:学生自律能力和素质水平相对较低, 学习能力较弱, 厌学情绪严重。这就要求教师在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 对症下药。

而这种教学观念的确立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 学习是一个接受过程, 这就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教与学两方面互相补充、交流, 形成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 知识需要深化和拓展, 学生在发挥自主能动性的过程中, 能够不断探索新知识, 不仅“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交流、讨论等活动, 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开口说话, 抒发己见。

比如在学习《塑造良好形象》一课时, 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良好形象”的定义, 教师可以设置以下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奥运游泳冠军孙杨由于无证驾驶被拘、网恋被骗等一系列丑闻而被国家游泳队暂时开除。

案例二:日本推销人员原一平貌不惊人, 又瘦又小, 甚至被人称为“矮冬瓜”, 但他经过自己的努力, 获得了他人无法取得的成绩, 被称为“推销之神”。

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教师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此案例中, 教师可以提出:对比案例一和案例二, 同学们对“良好形象”有何不同的认识?让他们进行充分的小组讨论。学生在相互交流意见的过程中碰撞思想的火花, 取长补短, 不断完善思维。教师则要善于聆听学生的回答, 尊重学生的意见, 对观点明显存在偏差的学生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2.树立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观念

学生的很多能力都有待挖掘, 因此, 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综合能力, 十分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和原则。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展示舞台, 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在课堂设计中, 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展现能力或特长的机会, 为其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比如在学习《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一课时, 教师不仅可以开展以“依法律己”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剧本, 进行情景剧表演, 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 如何进行预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 还能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参与, 从而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才能。

二、实事求是, 改革教学模式

实事求是、改革教学模式也就意味着要从根本上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根据以上的教学理念, 笔者提出了两种课堂教学模式。

1.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主张淡化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而强化其引导作用, 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全员性、全面性、全程性和深入性为原则, 课堂带有明显的自主性、开放性、民主性和科学性等特征。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体性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不仅适应了新课程改革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 更适应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导学提纲、指导预习环节, 要求教师通过“导学提纲”的形式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导学提纲主要包括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建立简单知识结构、标注难以理解的内容、提出疑问等预习任 务。

比如在学习《价格与价值规律》一课时, 教师可以布置以下预习任务:一、根据自身生活经验, 谈谈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二、结合生活实例, 谈谈对价值规律的认识;三、标出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上三个预习任务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性强, 能够有效减轻课堂中的负担。

第二个环节“合作探究、分层达标”则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之上。合作探究是指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以组内合作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分层达标是指根据预习情况, 分层次设置教学目标, 并逐步完成。

还是以《价格与价值规律》一课为例, 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要求组内成员分别总结预习过程中的知识点, 并对各自的疑难处进行答疑解惑, 对共同的疑问进行记录, 讨论之后向教师提问。其次, 要加强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实现跨组合作, 特别是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比如在探究影响价格的因素时, 教师给出了以下四种现象:

现象一:阴天要下雨了, 露天市场的蔬菜以低价抛售;果树开花期遇霜冻减产, 价格远远高于往年。

现象二:秋冬换季时棉衣能卖上好价钱, 夏天却无人问津, 不得不打折出售;西瓜等水果刚上市的价格往往高于大量上市后的价钱。

现象三:高价羽绒服在东北卖得火爆, 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沿海地区水产品价格便宜, 内陆省份吃海鲜就得付高价。

现象四:利比亚内战原油减产, 导致世界性油价上涨;碘盐预防核辐射谬论揭露, 食盐价格立即回落。

教师可以让每组选择一个现象进行分析, 再与其他组讨论, 看看自己的结论与其他组的结论是否有一定关联。在归纳和比较的过程中, 学生会发现这四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同一个因素——供求关系。

2.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又称为情境教学法, 即教师通过设置一些带有主观色彩和较强形象特点的场景, 加深学生的态度体验和情感感受, 如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 都是这种教学方法的重要载体。情境教学模式可谓寓教于乐, 能有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能力的优势。

比如在《价格与价值规律》这一课中,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是学习的重点难点, 但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演出来。一个学生扮演卖自行车的商家, 另一个学生扮演买自行车的顾客, 顾客要想尽办法让商家能够以最便宜的价格将自行车卖给他。角色扮演后, 教师可以进一步和学生探讨自行车买卖所体现的供求关系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从而帮助学生强化对价值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三、结束语

新课标 新观念 新教学模式 第2篇

【摘 要】在英语课堂上,进行了将“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与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有效整合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学习同伴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任务。教师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后导”,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技能的目的。

【关键词】先学后导 ; 任务型语言教学 ; 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任务; 同伴合作、探究

“先学后导”与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正符合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英语课堂上,我们学校英语组进行了将“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与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有效整合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学习同伴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任务。教师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后导”,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技能的目的。

我们学校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全校初中英语组教师通过理论培训(江苏阳思中学和河北衡水中学),学习交流,乃至“赛课”的形式,大力推进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学校英语组统一提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先学后导”模式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

老师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性。我认为:通过了教学比武,老师的观念在教学比武中得以更新,思想在教学交流中提升。现谈谈本人在培训、授课、赛课、听课过程中得到的心得体会,与各位“教学探索者”共同分享。

一、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活动,倡导先学后导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通过优化课堂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作到了课堂教育的素质化。

我们学校倡导的是先布置当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看录象,听录音,要求学生通过看听后,回答有关课文的简单问题(只要求用 YES 或 NO 来回答),再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并自读课文 2 遍,难以理解的语句作上记号,然后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融入所提问题中,也就是设置好任务,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指导,揭示出课文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短语、句型和语法现象,这项工作也可以适当启发学生做。接着进行朗读训练,最后做笔头巩固练习,有条件的班级可让学生当堂复述或背诵课文。这里以初二年邓红梅老师上的Unit6 Topic3 Bicycles are popolar with people.Section A为例,她就是按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先学后导”模式与任务型教学的有效整合。

第一步: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学习目标(即布置任务)。

把本节课的Studying aims显示在多媒体屏幕上,1.Learn some new words,phrases and useful expressions.2.Learn the usage of adverbial clauses of condition.(条件状语从句)

3.Know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icycles.老师布置好任务,学生明白这堂课的学习任务,同时提问同学,朗读词汇,检查学生的先学情况

第二步:导入新课。

红梅老师先后出示了两幅寓意深刻的情景画,让学生自主探索2-3 分钟后起来描述图中的情景,学生在描述过程中就用到了学习目标中的一些词组或句型。

老师帮助学生说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型并板书出来,让学生朗读,以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我认为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十分新颖,它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而且还把本课的德育目标融于知识目标中。

第三步:指导学生自学。

Listen to 1a and discuss the advantages of riding bicycles.1.让学生 看课文录象(两遍),要求学生看后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主要是用YES,NO 回答)。

2.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能根据录音回答问题。

3.放领读带,让学生跟读两遍。

第四步:检查自学效果。

由老师根据课文内容提问,把要求掌握的词组、句型穿插在其中,学生回答时,老师作必要的讲解、补充。

第五步:学生打开书自由朗读,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第六步:指名朗读:分角色表演

第七步:完成练习:主要是老师自编的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和单项选择题。

第八步:让学生复述课文。让两名学生起来复述,学生在复述时,基本上用到了本课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且语言流畅,从表面上可以看出学生的素质很好,其实这与红梅老师一学期来的长抓不懈是分不开的。

我认为邓老师的这堂课上得相当精彩,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她一堂课“教”的所占用时间不多,绝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学和进行操练。学生课堂上训练的时间不下十五分钟。她的这种让学生“先学”,并不是无目的的自学,自学前老师必须要先布置好任务,学生在自学中有怀疑,自学好了,用自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运用过程中如出现了问题,大家再互相学,既可以是“兵教兵”,也可以向老师请教,只有共性的问题,教材中的难点,老师才“后导”,教的时候还采用启发示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创新。

这种“ 学生明确任务,先学后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型是动态的,学生的思维是运动的,活跃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呈积极状态。人人都有练的机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两极分化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教学效果当然就好。

我认为“学生明确任务,先学后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值得我们推崇,尤其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更值得借鉴。不仅教学效果好,而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它不仅使学生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且使课堂教学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课堂教学的过程由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自己探索、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必不可少的过程。

二、学生在“先学”过程中自己整合教材,围绕“任务”完成学习目标

老师应该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内容健康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和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一年叶钦老师在传授Unit6 Topic 3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 ? Section A 时,叶老师要求学生把Section AB大胆整合,课堂上她要求同学们可以小组共同讨论,然后“竞赛”的形式要求同学分别归纳出“Asking ways ”and “Giving the direction ways”的不同方法。

S1:Excuse me,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

A1:

S2:Excuse me,how can I get to the bookstore ?

A2

S3:Excuse me,which is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 ?

A3

S4:Excuse me,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

A4

S5: Excuse me,where is „?

A5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依据教材必备的发展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原则选用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符的教材作为辅助教材;对教材做适当的调整。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替换和删减,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调整,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选用上网的方式教学英语就是学生爱做的事。

三、学生通过“小组竞赛”一起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抓住教材所蕴涵的兴趣因素,设置好情景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作为英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愿望。课堂教学内容要有新意,用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动了“情”,继而便有了“趣”。

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产生浓厚兴趣时,其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增强,创造思维才会活跃。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在,通过学习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问答既是语言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又是心灵的碰撞,精神的熏陶。中学生在学习时善于摸仿,爱说、爱唱、爱表演,学得快,学生们乐意尝试的欲望特别强。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说、做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说。如初一年的陈亚惠老师在传授仁爱版英语Unit7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Topic 3 Section A 时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为了引出“Birthday”这一话题,陈老师与学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Teacher: Excuse me.When is your birthday?

Student A: On February 11th.Teacher: Do you know your father’s / mother’s birthday?

Student A:...教学片段二:在谈到得到生日礼物时,陈老师这样问道:

Teacher: Now Kangkang will get a lot of birthday present.What presents would his good friends like to give ?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教学片段三:课堂上分组讨论:How do you plan to celebrate your birthday party?学了本课后,你打算怎样过好你的下一个生日。通过不断的设置问题,诱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让学生想说,会说,乐说,一方面深化教学主题,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这样在课堂上的激发、讨论、探究,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给课堂创造一种群体的感情氛围,使学生热情学习,使师生间产生共鸣。教师创设自由安全的教学气氛,让甚至内向性、学困生也能大胆发言,教师微笑着给予及时的鼓励,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如:做一些单词卡片,有助于单词的记忆与积累。做一张自己的名片,做一些节日贺卡、生日贺卡,做一些调查记录,从练习中归纳语法知识,写一份活动计划等,办一份英文小报,组织一场英语晚会,还可以编一本属于自己的词典;教师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让学生畅所欲言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在 “先学后导”与任务型语言教学相结合的课堂中,任务与活动贯穿了整节课的始终,教师出示事先设计好的任务,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在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教师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很好地实现了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英语新课程标准》

《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 中国教育出版社

语文教学观念与模式 第3篇

关键词东亚地区共同体历史模式秩序观念

冷战结束后至今,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个正在发生和令人瞩目的现象,就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区域化(regionalization)发展进程齐头并进。所谓的区域化,或地区化、地区一体化、地区多边主义,实际上就是以建设地区共同体为终极目标的地区多边合作过程。其中,冷战后的东亚地区多边合作虽然历史较短,但是发展势头很猛,并明确提出了建设“东亚共同体”的目标。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近年来,有关建设“东亚共同体”的讨论,成为一个在国际和国内都十分热门的话题,也出版了不少相关著述。

然而,如同主权观念源于欧洲并影响我们对现代国际关系的认识一样,今天人们对地区共同体概念的理解也往往是把欧洲地区共同体作为参照物,把欧盟作为世界其他地区可以借鉴的样板。这是由于欧洲地区共同体建设模式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功、最成熟的。毫无疑问,欧洲经验是其他地区共同体建设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至少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物。与此同时,由于各个地区的特殊性,各地区共同体建设的道路必然会有自己的特色。实际上,如果我们把东亚地区共同体建设放到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那么就可能跳出欧洲模式的束缚,看到丰富多彩的地区共同体形式和地区共同体建设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东亚地区共同体建设其实并不是新近出现的现象。在东亚地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同类型的地区共同体建设模式。当然,不同历史时期东亚地区共同体概念的含义是很不相同的,其中包含着不同的地区秩序观念。这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历史的角度进行加以思考和分析。本文正是试图以东亚地区的历史为个案,从学理上揭示东亚历史上地区共同体建设模式的多样性,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探讨未来东亚共同体建设的道路或模式。

“东亚”与“东亚共同体”概念的界定

从学理的角度来看,“东亚”和“东亚共同体”均非纯粹的地理概念,而是人们所构建的,并赋予其特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含义,包含着对地区秩序的认识和理解。研究这两个概念的产生以及界定其含义,是我们理解东亚共同体建设模式历史演进的必要条件。

众所周知,东亚作为一个地理区域很早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尽管其范围并不确定,一直在发生变化。但是“东亚”概念与“远东”概念一样,本身便属于外来词语,是由欧洲人最早使用的。有人考证,1897年一位欧洲学者出版的一部有关东亚美术史的书首先使用了“东亚”这个概念,此后它逐渐流行开来。西方人所说的“东亚”和“远东”一般包括如下地区:东部西伯利亚、中国、蒙古、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这也就是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东亚的大致地理范围,它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两个部分,也有不少人认为东亚等同于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即东北亚)。显然,这个概念是西方人创造的,用于概括一个地理区域。伴随着东亚的巨大变迁,“东亚”这个概念所指的地理范围和含义也在发生着变化。最重要的是,今天,“东亚”已经完全从一个外来概念,变成了一个代表地区意识和认同符号的本土概念。这本身便是东亚地区正在进行的共同体建设的一个重要表现。

本文作者没有专门考证“东亚共同体”概念的由来,但从阅读过的、有限的文献中发现,似乎是日本人较早使用“东亚共同体”、“东北亚共同体”这样的概念。后来,东南亚、韩国、中国的学者也开始使用它。然而,“东亚共同体”概念被广为使用,应该是冷战结束以后的事情,它与东亚地区多边合作蓬勃发展的现实相伴相随。特别是1997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了东亚国家之间的多边合作,并明确提出以建设“东亚共同体”为地区合作的终极目标,并被付诸行动。可以说,与“东亚”概念一样,“东亚共同体”概念的流行,显然也是地区意识萌发和不断增强的重要表现。

我们现在所说的东亚共同体建设,就是如何把东亚塑造成一个地区和建立某种地区秩序的过程,或者说就是怎么样实现东亚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从学理的角度来理解,地理意义上的东亚要演变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上的地区共同体,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要有一系列国家组成一个地理区域,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但哪些国家属于东亚共同体的成员国,却是一个有待于确定的问题;第二,东亚地区要有一系列共有的行为规范和制度;第三,东亚地区要具备共有的地区意识或者地区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今天在谈论东亚共同体建设的时候,实际上还在借用西方的概念,实际上还是把欧洲的地区共同体作为参照物。这似乎是一个很难避免的现实。在研究东亚共同体建设模式的时候,我们无疑需要借鉴欧洲的模式,同时也有必要超越欧洲的模式,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本地区的多边合作和共同体建设经验和教训。在我看来,把东亚构建成一个地区的过程在历史上实际上就出现过,它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当然历史上东亚共同体这个概念跟今天的东亚共同体概念是有很大的不同。有西方学者甚至认为,“与欧洲相比,亚洲地区主义的历史渊源更深。”在东亚地区历史上至少曾经出现过两个建设地区共同体的模式,今天正在出现的第三个地区共同建设模式也不能说只是欧洲模式的翻版。这三个模式及其所包含的地区秩序观念,正是本文下面试图分析和解释的对象。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

东亚地区历史上出现过的第一个共同体建设模式,就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它不同于我们后来所理解的、源于近代欧洲的现代国际关系,即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一东亚共同体的表现形式也从根本上有别于当今的主权国家之间所形成的地区共同体。然而,它毕竟是在东亚特殊历史和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地区共同体形式,包含着古代中国的“天下”秩序观念,需要我们加以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在历史上很长时间里,中国凭借其优越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在东亚处于中心

地位,周边国家大多向其称臣纳贡,而周边国家相互之间一般不发生关系。也就是说,中国同周边国家通过“朝贡”、“册封”等形式形成了中心一边缘关系。所以,这个时期中国同其邻近地区的关系形成了一种比较独特的互动关系模式,这是一种不平等的、垂直型的国家间关系,学者们习惯称之为“华夷秩序”或“华夷体系”、“朝贡体系”等等。自秦汉以来,中国的疆界在不断发生变迁,其基本趋势是范围越来越广大。同时,中国周边地区朝贡国的数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时候,朝鲜、琉球、安南、缅甸、暹罗、苏禄、老挝、廓尔喀、巴达克山、爱乌罕、浩罕王国等均为中国的属国或朝贡国,它们同清王朝保持着藩属一宗主国关系。

这种垂直型互动关系模式的产生,不仅是中国在东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产物,也是古代国际关系具有区域性和独立性特征的自然结果。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国作为“中央王国”,基本上都是在东亚相对孤立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基本上不受区域外国家之影响。正是由于这一点,英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马丁·怀特把中华帝国和它的朝贡国所构成的地区国际体系称为“宗主国一国家体系”,以区别于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所组成的国家体系或国际体系。

在华夷秩序或者华夷体系之中,中国实际上是个地区主导国家或者领导国家。这样一个体系有点像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学者所说的地区“霸权体系”(hegemonic system),而中国则类似于“霸权国”(hegemon),它在这个体系中占据“统治或者主导地位”。因为在华夷体系内,只有一个中心,这就是中华帝国和它的皇帝,周围国家同它保持一种以“臣事君”和“以小事大”的关系。实际上,其周边邻国唯一的对外关系就是定期向中国王朝皇帝称臣纳贡。如清朝曾规定,朝鲜每年、琉球每隔一年、安南每三年、暹罗每四年、苏禄每五年、老挝和缅甸每十年朝贡一次。实际朝贡次数和规定的朝贡期并不完全一致。在特定情况下,朝贡国也可以延期朝贡或者“补贡”。

但是,当时的中国同现代西方霸权国家以及殖民帝国有所不同。中国对其藩属国没有实施直接的统治,也较少使用强制性力量(如军事威胁)。朝贡制度是“夷狄”表示承认中原王朝优越性的方式,中国对邻国的影响主要是文化和政治上的,而不是直接控制(包括军事占领)。朝贡制度给中国朝廷带来的主要是政治威望,中国一般不干预藩属国的内部事务,也不要求获取经济利益。而且朝贡国往往很看重朝贡的通商价值,以此追求自身的物质利益,因为贡使带来本国产品可以在贡路以及中国国都特设的市场上与中国商人交易,中国皇帝对朝贡国的“回赐”,其价值通常高于朝贡使奉献的贡品,即“厚往薄来”,宁愿付出经济代价,也不索取物质利益。所以,有的中国学者认为,朝贡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双边关系”,这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与其周边国家所形成的朝贡关系,既不同于现代主权国家之间的平等关系,也不同于帝国范围之内的从属关系。换句话说,我们实在是无法用现有的西方国际关系概念来概括东亚朝贡体系时期的中国与其周边国家之间关系之性质。

本文作者认为,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地区共同体形式。这是因为,在东亚朝贡体系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前面所提到的地区共同体三个条件是同时具备的。即:朝贡体系当中有一系列国家跟中国共同构成一个地理区域,尽管朝贡国家的范围并不太确定;在当时的朝贡体系当中有共同的规范和制度,这就是朝贡制度;还有共同的地区意识和认同,这实际上就是儒家文化,它是东亚主要国家共有的文化。这一地区共同体建设模式持续了很长时间,尽管那时并未产生“东亚”和“东亚共同体”的概念。朝贡体系作为一种地区共同体得以形成和长期存在,是由于中国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均在东亚处于超群地位,也是因为当时的东亚地区国际体系是同世界上其他的地区国际体系相互独立的。这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地区共同体形式,它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太可能重新出现。但是,它揭示东亚地区共同体建设所需要具备的一些条件和今天的东亚地区共同体建设有类似的地方。

以日本为中心的“大东亚共荣圈”

东亚地区历史上出现过的第二个共同体建设模式,就是日本为中心的“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及其实践。这是在东亚朝贡体系受西方的冲击而瓦解、东亚开始被纳入现代国际体系的过程中,日本企图以侵略扩张的手段建立某种地区共同体的努力。有的学者把它称为“现代最早的试图在东亚实现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努力”。但是它并没有成为现实,并且给东亚其他国家带来了灾难。其中包含着殖民主义和权力政治的地区秩序观念。

在古代,日本曾经一度是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朝贡体系或华夷秩序中的一员,被称为“东夷”。但是岛国的地理位置等因素,使得日本一直具有强烈的与中国抗争的意识。从16世纪末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开始,日本长期成为游离于朝贡体系之外的少数东亚国家之一,并且自幕府统治后努力建立起以自己为中心的地区秩序。自从19世纪后半叶的明治维新之后,日本采取了“脱亚入欧”的西方化战略,并很快为了西方列强中的一员。

随着自身实力的进一步增长,日本又试图建立起一个自己所主导的东亚地区秩序,成为东亚的霸权国家。与此相适应的是,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战略谋士逐渐形成和提出了以日本为东亚文明的中心和保护者的思想,继而在20世纪初,在日本出现了“大亚细亚主义”思潮,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更逐渐形成了东亚地区新秩序观念,后来发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某些政治家明确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设想。

“大东亚共同圈”是一种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地区共同体的设想。这和古代、近代日本的地区秩序观和海外扩张思想有一些关联,是想构建一个日本主导的东亚地区秩序。但是,日本希望以武力侵略和征服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1931年日本制造了侵华借口的“九一八”事变,然后是进行所谓的“大东亚战争”。这说明,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掠夺行为的幌子。

值得注意的是,从此“东亚”和“大东亚共荣圈”等概念开始被日本人广为使用,并试图使之成为本地区合作的标签。但是日本的侵略扩张政策给东亚地区带来了灾难,其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设想最后也以失败而告终。其原因在于,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设想,是一种强迫性和暴力性的地区化和共同体建设模式,严重违背本地区人民的根本意志。这种曾经给东亚地区带来深重灾难的地区共同体建设模式显然也不可能重新出现,但是其中包含的权力政治逻辑在地区和国际政治上还不会很快消失。

全球化时代的东亚共同体建设模式

东亚地区历史上出现的第三个共同体建设模式是冷战结束以后开始出现的,它目前还处于演进、探索的过程之中。与前面两种东亚共同体建设模式不同的是,它是在全球化时代产生的,也是主权国家平等参与的一种地区共同体形

式。其中包含着既尊重主权原则、又超越主权原则的地区秩序观念。

第二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东亚国家摆脱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地位,成为了独立的现代主权国家。这给构建一个以相互平等的、主权国家为单位的东亚地区共同体创造了条件。但是,战后随之而来的东西方冷战,使得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呈现了两极对抗的局面,双边与多边的军事同盟协定在本地区事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区共同体建设无从谈起。

冷战的终结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东亚地区多边主义的蓬勃发展,进而导致在本地区国际关系中,地区性多边组织、论坛和会议等国际制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逐渐发展为包括东南亚所有10个国家在内的“大东盟”。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博鳌亚洲论坛、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东北亚合作对话、图们江开发计划、湄公河流域开发计划等等,也在促进本地区多边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引人注目的是,冷战结束后,中国作为东亚最大的国家和正在崛起的大国,也开始介入地区多边主义的进程中,而且其态度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主动。最为重要的是,正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东亚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东亚共同体”的目标,并且付诸行动。

然而,直到今天,东亚共同体建设所取得的成果还是很少的,本地区多边合作的整体水平比较低,远没有形成一个地区共同体所需要的共有行为规范和地区认同。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东亚地区多边合作不发达的现象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同时也对欧洲经验可能适用于东亚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在笔者看来,至少有如下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东亚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多样化阻碍了本地区的多边合作。东亚地区国家所实行的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发展差别很大。东亚地区也是一个多文化的世界。这同欧洲的情形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如果说多样性是东亚特色的话,而同质性则是欧洲特征。但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东南亚文化差异比东北亚大得多,区域合作反而得到更大发展?实际上,在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在文化上有很多共同之处。而这三个东北亚的“核心国家”近年来正因为历史问题,而使得双边关系处于困难境地。第二种解释是,东亚地区缺乏领导者或者主导国家。东亚地区有不少大国,如美国、中国、日本和俄国。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发挥有效的领导作用,以促进本地区多边合作的发展。而且,这几个大国之间,尤其是中日和中美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互不信任,在本地区事务特别是安全事务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和相互协调行动。因此,有的学者悲观地认为,从长远看,东亚地区是“大国冲突的场所”。而欧洲的情况则很不一样。战后以来,美国在欧洲地区安全问题上一直居领导地位,它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核心,并且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而在欧洲地区一体化过程中,欧洲主要大国,如法国和德国,也进行了较为密切的合作。也就说,欧洲多边合作的发展同该地区有领导者这个事实是分不开的。第三种解释是,所谓的“东亚观念”尚未形成。也就是说,东亚地区的民众还没有在自己的潜在意识中形成“自我认同”(self-identity),不仅如此,在个别国家中甚至存在耻于当亚洲人的意识。相反,“欧洲观念”是一个古老的观念,在从中世纪以来的几个世纪中一直是存在于欧洲各民族中的一种不自觉的意识,它是“欧洲统一”的精神支柱。

上述几个障碍在短期是难以消除的。在探讨未来东亚共同体建设道路的时候,有几个关键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其一,新时期东亚共同体建设的是在全球化这么一个国际背景之下进行的,这是否决定着共同体建设的方式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历史上的两种模式都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的。日本小泉政府特别强调开放的地区主义和亚太合作构想,但是,2009年上台的日本民主党政府在美国是否参加东亚共同体问题上一度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外相冈田曾说过,美国不是“东亚共同体”的“正式成员”,此话立即引起了美国的反弹,于是,鸠山首相在泰国表示: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轴,所以美国对“东亚共同体”的“参与”极其重要。未来让主要大国都支持东亚共同体的建设,保持共同体的一定开放性,似乎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是另一方面,假如共同体范围无限扩大,那么所谓的“东亚共同体”也就毫无意义了。所以,如何界定“东亚”的地理范围,这本身就是东亚国家面对的一个难题。

其二,将要出现的东亚共同体是主权国家的共同体,主权国家之间是平等的,而这是否决定了未来的东亚共同能够成为不由某个国家所主导的共同体?历史上的模式都是有某个大国所主导的,大国起了特殊的作用,今天的东亚共同体建设也如此吗?很多人因此探讨了大国的特殊作用,比如正在崛起的中国会在推动东亚地区共同体建设方面会发挥哪些独特的作用?历史上的东亚共同体模式的形成,都与大国的崛起有关系,中国的崛起肯定会对东亚地区共同体的建设产生很大作用,其中包括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能产生阻碍的作用,比如会让周边国家产生焦虑。所以,中国的政策选择对于东亚共同体未来就很关键。在谈到大国在东亚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时,还需要注意美国的特殊作用和中日韩三国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在缺乏大国合作的情况下,东盟在东亚共同体建设中可以充当领导者吗?实际上,由于大国政治在东亚的阻碍作用,东盟已经扮演了非常独特的推动作用,这是与历史上共同体建设模式很不相同的,也是一种新现象。

其三,东亚共同体赖以存在的基础,即共有的行为规范和地区认同如何形成?这可能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多层次的互动与交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才可能逐步形成。有学者指出,“所有的地区都是社会建构的”。东亚地区自然不例外。然而,作为一个社会建构过程的东亚地区共同体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间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阻力。

总之,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解释今天的东亚共同体建设的途径,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今天的东亚共同体建设面临复杂的现实,需要做事情的还很多,特别是需要有创新性的思维。

结论

历史上,东亚有过不同的地区共同体建设模式,为本地区的合作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各种地区共同体建设模式实际上包含着不同的地区秩序观念和行为规范。

第一个东亚共同体建设模式存在了很长时间,也相对比较稳定。但它是前主权国家时代的产物,是不平等的、由一个国家所主导的地区共同体模式,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天下”秩序观念。第二个建设模式,也是不平等的、由一个国家所主导的地区共同体模式。但和第一个模式相比,后者试图靠武力侵略和征服建立地区共同体,不仅根本没有成为现实,更给本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是东亚从古代国际体系向现代国际体系过渡阶段的产物。它体现着殖民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地区秩序观念。第三个模式无疑是现代地区共同体形式,是主权国家间的共同体,又要超越主权国家体系。它体现着在尊重主权和超越主权二者中寻求平衡的地区秩序观念。第三个模式正在形成过程中,虽然其前景很不确定,但不太可能是欧洲的模式的翻版。今天的东亚共同体建设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这不仅是因为东亚共同体建设模式的历史记忆有着负面影响,而且也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在阻碍共同体建设。也就是说,未来的东亚共同体要成为现实,必须要求相关的国家克服这样的障碍,并寻找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建设共同体方式。

历史上东亚地区共同建设出现了几种截然不同的模式,正好说明国家之间的共同体只是存在于理念之中,是一种被设想出来的社会事实。东亚国家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符合本地区特点和利益的地区共同体建设模式,并为此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语文教学观念与模式 第4篇

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的50名大学英语教师及100名大学生为样本,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教师的学生观、知识观、评价观、技能观等四个方面对我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以求发现当前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参照国内外对大学英语教师观念的要求及培养策略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调查中反映的各种问题, 提出大学英语教师在新模式下应该完成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与重构。

一、完成学生观的重构

学生观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 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统天下, 学生被视为教师的劳动对象, 被动的客体, 其任务只是听讲, 把教师所传授的东西储存起来。学生仿佛只是为教材、为知识、为将来而活着, 而唯独不是为自己、为现在而活着。所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也只是为了让学生更主动地发出学习行为, 以便更好地掌握确定的知识。新课程体系充分肯定学生的内在价值, 将个性发展作为课程的根本目标。它充分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 注重学科的综合性与选择性, 注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与创造性, 树立起“学生即目的”的新理念。要实现这一理念, 首先要求教师改变陈旧的学生观,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次, 要着力改变学生由来已久的自我认识和学习方法, 通过自身教学方式的改变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把学生从被动的世界中解放出来, 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要自己思索、自己动手、独立学习。具体说, 教师应赋予全体学生比传统教学中多得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 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的学习, 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体验, 善待学生生命过程中的各种表现, 给学生创造进行独立思考、辨析的空间, 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

二、完成知识观的重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高校教师形成其教育能力的基础, 高等教育的特点及信息社会的发展, 要求教师成为纵横相交的T型人才或复合型人才。在横向, 是广博而极具迁移性的文化基础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在纵向, 是扎实而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英语教师是文化的中介者, 是往返于相关文化之间的过境人。纵览中国历史, 古代文化是其中极为重要且极其精彩的一部分。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古代文化功底及英文功底的教师, 才能在文化的中介中游刃有余。另外对西方文化欠缺了解, 也会导致教学上的失误。例如, 英语国家的人称赞一位中国妇女的美丽会说:“What a beauty you are!”按中国的习惯同时兼顾她较高的文化程度, 她也许会回答:“Not hi ng of t he sort.” (哪里, 哪里!) 这是社会文化语用失误的一例, 问题在于英语国家的人绝不会像中国人这样做出回答。这方面的素养是语法、语音等基本面之上的工夫, 但这正是文化中介人合格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调查问卷表明, 64.4%的学生最器重的就是教师的博学。翻开《21世纪大学英语》, 其文章涵盖面极广, 其文章涵盖面极广, 计算机、地理、人文、政治等无所不包。在教授这些文章之前, 英语教师对其所涉及的背景知识至少应做到略知一二。所有这一切都要求英语教师扩大视野, 广泛学习, 绝不能只拘泥于自己的专业知识范围之内。另外, 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影响何其之大。假若一个教师语音上有一个小小的错误, 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几个学生, 而是每届学生, 其负面影响会延及学生的终身。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提高科研水平, 跨世纪的教育改革已经使人们意识到:搞教育是“搞科研的教育”, 教师是“搞科研的教师”, 新世纪的高校教师要具有寻找科研新方向的能力, 能够思路开阔地探索未知领域, 主动寻找科研课题、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研论文, 提高科研能力。

三、完成评价观的重构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明确了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 即根据教学目标, 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 跟踪教学过程, 反馈教学信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形成性评估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新的教学评估模式结束了传统的一次总结性考试评定一门课程教学成效的历史。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 有利于跟踪教学过程, 反馈教学信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结性评估是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估。终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这种考试应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 不仅要对学生的读写译能力进行考核, 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模式是适应时代要求的, 哑巴英语的现象已经逐渐消失, 评估模式更全面地考核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以往的课程考试往往是教师自己命题, 以上课知识点为考点, 上课认真听课和考前认真复习的学生常能得到高分, 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努力程度。但是语言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使用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记住知识点, 故而以课本知识点为重点, 任课教师自行命题的方式是有缺陷的。新模式下的总结性评估命题方式是多样的, 学校可以单独命题组织考试, 编制试题库或参加校际联考、地区联考、全国统一考试。

四、完成技能观的重构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全方位的介入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教学已经摆脱“一块黑板一只笔, 一本教材一张嘴”的落后局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现代高等教育这件“瓷器活”配备了多种“金钢钻”。随着机辅教学 (CAI) 、多媒体辅助教学、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普及, 教师除了使用教科书还得会用附带的“课件包”。教师上课用的讲义将由多媒体课件取代, 备课是制作多媒体课件。学校局域网、互联网已能实现资源互享, 教室通过卫星、通讯电缆和交互式电子网络与整个世界相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将“远在天边”的专家学者、异国风情随时“请”到教室, 使之“近在眼前”。所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都可使教学情景化、交际化, 有助于创造应用环境, 强化教学过程。它是进行高速度、高质量教学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的组成部分。时代向每一位高校教师提出了运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的要求。

总之, 当前正处于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实施的关键时期, 大学英语教师应面对挑战, 迎难而上, 勇于不断地监控、反思、检查自己的教学行为, 积极改变传统保守的理念, 摒弃旧的传统教育观念, 在学生观、知识观、评价观和技能观等方面重构、树立新的现代教育观念。当然, 在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实施的背景下, 探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条件和策略将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 而又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应该引起教育界同人的密切关注与重视, 此文只想抛砖引玉而已。

参考文献

[1]仲秀英.周先进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性教学视角中国教育学刊

论教学观念转变的困境与策略 第5篇

摘要: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的先导。传统教学观念存在种种偏差,在实践中教学观念的转变受到教学文化传统、人文环境、教师素质的制约。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应该做到反思经常化、教研活动本原化、理论学习行动化、思维方式多元化。关键词:教学观念;转变;制约因素

人类的教学认识在不断的发展,教学实践在不断深化,作为教学活动先导的教学观念自然也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更新。尽管在经历了多年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之后,转变教学观念已经不再是热点问题,但在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学困境发生的原因,从根本上说,依然还是观念问题。因此,有必要继续对教学观念加以反思,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传统教学观念的偏差

1.把知识当成定论,把课程当成文本

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却把课本知识当成了定论,看成无需检验,只需理解和记忆的“绝对真理”。“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实际上,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1]。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2.把学习简单看成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

认为课本知识是无需怀疑的定论,而学习就是要把这些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于是,教学就变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老师学,复制老师讲授的内容。但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

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要获得的结果,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质疑,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正确的结论是十分必要的,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但这不是教学目的的全部。因为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学会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是一种创新性学习。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过程,虽然会让学生面临问题,感到困惑,遭受挫折和失败,但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4.对学科的关注有余,而对人的关注不够

一方面,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以教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总之,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

5.过于强调理解的标准性和唯一性,而忽视了学习者独特的经验世界 实际上,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渗透着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学习者常常对同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理解,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应做出非对即错的评价,应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做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二转变教学观念的制约因素

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在理论层面教学观念已经得到转变,但在实践中却没有有效的体现出来。究其原因,在实践层面教学观念的转变受着众多因素的制约。

1.教学文化传统的约束

我国的教学文化传统在教学认识上强调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学的知识传承价值,视教学为教师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特殊认识过程[2]。在教学操作上,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和精确化,视教学活动为可精确预设、程序化操作的标准流程。由于这一教学体系立足于教的需要,强调教师作用的发挥,注重为教学服务,重视教学过程、环节的操作化设计,因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在实践中深受教师的欢迎和认同,并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与教师的内在需要和行为习惯融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强大的实践惯性和超强的稳定结构。教师在传统教学背景下形成的一些习惯工作方式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最大的便利,使得教师没有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愿望,由此给教师教

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人文环境和条件的制约

缺乏优良的人文教学环境和条件,如一些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常规管理制度,过时的教学评估手段及简陋的教学条件等也是目前困扰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的重要外因。教学管理体制如果还沿用传统的范式,以旧观念、旧标准来规范教学改革行为,衡量教学改革后的教学效果,它就不足以向转变教学观念提出硬性的迫切的要求,因循旧传统的观念以及它所支持的教学实践就感受不到真正的压力,束缚教师教学观念更新的桎梏就很难打破。

3.教师素质对对转变教学观念的约束

教师的素质问题是转变教学观念的核心问题。如果教师懂得新教学观念也具备了将其实施于教学的基础条件,但不愿花心血去研究探索并实施,宁可因循守旧寻宽松,这就是道德素质问题。而教师如果不懂或不甚理解新教学观念,或者误以为自己因循的旧经验就能符合新教学观念,这是业务素质问题[3]。“暑假上课没商量”所揭示出来的问题除去文化传统的制约性所显示的强大惯性,除去社会发展需要的制约而外,教师素质特别是教育科学素质就会凸显出来。暑期上课的事实说到底是教育领导、教师、家长们不仅体现于实践的教学观念没有转变,即使理论描述的或形式上的观念也没有转变。他们都在以旧观念和旧思维试图驾驭新观念指导下的新实践。

三、转变教学观念的策略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复杂曲折的,制约因素很多,在此,仅从教师的角度提出如下的转化策略。

1.反思经常化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观察和思考,它可以沟通教师实际教学所“采用的理论”和改革“所倡导的理论”,从而达到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反思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是一种需要思索乃至付出极大努力的过程。现实中,教师对自身所持有的教学观念提出疑问是很困难的,教师很难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审查。因而,教师只有在与外界进行对话、交流与协作的环境里,才能更好地反思,这需要教师寻求支持,需要同事的合作和帮助。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系统、实施过程和结果系统三个维度去考虑[4],以反思日记为载体的方式去进行。

2.教研活动本原化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但这里的教研活动必须是本原化的,指向问题的解决,而非功利性的。首先,教师参与科研的前提是基于问题的解决,这个前提为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提供了基础。在产生教育教学问题时,教师一般会有意或无意地想到,为什么产生这些问题,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是教学观念问题,还是教学行为问题,如果是教学观念出了问题,又具体是哪些教学观念,等等。经过这样的思考和反思,产生了教师教学观念的冲突,为其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提供了基础。其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过程是教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获得新教学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就会查找相关文献、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就问题求教于其他教师,并与他们进行沟通、对话。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样的过程容易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以改造和转变。

3.理论学习行动化

“理论学习行动化” 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理论学习方式,将理论学习的目的指向行动,变死板的“知识学习”为生动的“在行动中学习”。这样教师可以在行动中来体验新观念、表现新观念。过去,无论是教师个人还是集体教师培训的理论学习,由于受接受学习和理论讲授等培训方式的影响,使很多教师并未感受到先进教学观念的可操作性,其接受教学观念往往是陈述性多于程序性和策略性,概念性多于操作性,其结果是教学观念的行为指导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要改变传统中灌输式、死板的理论知识学习方式,要在行动中培训,在行动中学习。

4.思维方式多元化

思维方式本身是观念化的事物。就教师的教学观念而言,其本身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思维方式的转换就意味着观念的转变。也就是说,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一定会引起其教学观念的不断变革。这是思维方式的内涵和性质所决定的。一般认为,线性、实体、二元对立、简单性等思维方式不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而非线性、关系、多元并存、复杂性等思维方式则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线性思维方式向非线性思维方式转换,从实体思维方式向关系思维方式转换,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向多元并存的思维方式转换,从简单性思维方式向复杂性思维方式转换,以适应教学观念转变对思维方式的需要,从而加快转变的速度,增强转变的实效。

总之,转变教学观念,其制约和影响因素是个综合系统,它不是凭观念论观念就能解决的问题,而必须深入实践,研究实践,在实践中转变并影响实践才可

能解决问题。教学实践最终必然是检验教学观念是否转变的唯一标准。

语文教学观念与模式 第6篇

摘 要:在中西方古代社会,女性地位低下,是从属、被占有的他者,女性整体展现出一幅没有自我的画像。而在女性淹没的时代中涌现出了两位女性英雄,美狄亚在古希腊男性主宰的文化语境下敢于复仇;窦娥是古代东方孝女、烈女的典范。她们虽然表现了中西不同的文化观念,但她们鲜明的女性形象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与特征,同时也在女性被压抑的年代唱出了一曲自我之歌。

关键词:美狄亚 窦娥 悲剧 戏剧

《美狄亚》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之一,塑造了一位为爱情抛家弃国,甚至杀害了亲生哥哥的“狠毒”女人;在遭到丈夫背叛之后,杀害了将要嫁给丈夫的公主、公主的父亲以及自己的两个孩子以惩罚丈夫,达到复仇目的的故事。《窦娥冤》是中国古典戏剧四大悲剧之一,描绘了一位为了婆婆,甘愿走向断头台的孝顺女性;因“冤”发了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以惩戒贪官,告清白于后人,最终由她的父亲窦天章为其平反而昭雪的故事。二者都是从女性写起,却含有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美狄亚是一位为爱不择手段的女性,可以为了丈夫狠心杀害自己的哥哥和孩子。窦娥是一位温顺德良的中国传统女性,谨遵三从四德,是古代孝女、烈女的典范。二者极巨反差的形象更鲜明地对比出中西悲剧不同的文化模式及其审美观念。

美狄亚和窦娥都是不可降服的烈马,为了心中所追寻的“真理”——爱与正义——不惜牺牲一切。两位女性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下成长,具有完全迥异的性格,但都在男权社会中受到摧残与折磨。美狄亚出身皇室,具有良好的生活条件;窦娥六岁成为孤儿,跟着婆婆操持家务;美狄亚聪明狡诈,为自己而活;窦娥乖巧听话,总为他人着想;美狄亚因爱燃起可怕的妒火,为报复毁灭一切;窦娥因正义无法匡正,为冤屈惩戒后人。二人不仅是性格导致的悲剧,更是时代——男权至上造成的女性悲剧。

一、《美狄亚》与《窦娥冤》的女性形象差异

女性的地位自母系社会之后,就和男性形成巨大反差,谈到古代女性,悲剧这两个字仿佛就是她们的代名词。中西文化差异巨大,但在女性问题的立场上却惊人的一致,窦娥和美狄亚都没能挣脱男性霸权的束缚,印证了悲剧,同时冲破了悲剧。

(一)惩罚他人以满足自我

美狄亚是一位敢于追求女性自我的斗士形象,却在古希腊被认为是邪恶、魔鬼的象征。可见当时社会不容许女性反抗男权,同时也反映出对女性的压迫之深;其次是重加批判女性追求自我。作者欧里庇得斯生活在雅典贵族没落时期,当时的社会矛盾日渐尖锐,大道日丧,所以“他提倡民主精神,认为在法律面前应当人人平等,包括没有社会地位的妇女和奴隶。”[1](P120)

美狄亚出嫁之前像一位勇敢的斗士,不断挑战权威,敢于反抗父权。美狄亚对伊阿宋一见钟情,为了自己的爱情,她公然帮助伊阿宋躲避危险窃取金羊毛,保全性命。因为对伊阿宋的帮助,违背了父亲的意志,美狄亚被整个国家的人所放逐。在遇到父亲派出追赶伊阿宋的军队后,为了爱情,她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哥哥,从此踏上了一条没有回头的道路。“只因为情感胜过了理智,我才背弃了父亲,背弃了家乡,跟着你去到珀利翁山下,去到伊俄尔科斯。我在那里害了珀利阿斯,叫他悲惨地死在他自己女儿的手里。我就这样替你解除了一切的忧患。”[1](P145)与其说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不如说美狄亚为了追求自我而牺牲了一切,挑战了父亲的权威,反抗了国家意志。

嫁人之后,敢于挑战夫权,反抗当时的社会风俗。美狄亚不听众人劝告,为了报复伊阿宋,狠心杀害了公主、国王以及自己的两个孩子。伊阿宋在反驳美狄亚对他所做的牺牲时,这样认为“首先,你从那野蛮地方来到希腊居住,知道怎样在公道与律条之下生活,不再讲求暴力;而且全希腊的人都听说你很聪明,你才有了名声!”可见在美狄亚遭受伊阿宋背叛之前,虽然她会魔法、巫术,但是从没有使用这些害人,作为一位女性,谨遵礼法规定,为自己赢得了美名。美狄亚疯狂和残忍的转变是在伊阿宋背叛自己之后,她不像赫拉因妒火复仇,对无辜的第三者进行伤害,而是因为男性代表——伊阿宋的不忠、抛弃、对自己付出的忽视而萌生复仇的计谋。

为母之后,为了复仇,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美狄亚把对伊阿宋的憎恨牵引到孩子身上,孩子是伊阿宋生命的延续,没有子嗣在古希腊被认为是因有失德行而惹怒了神的事情,美狄亚因此想到杀子惩夫的计策。“美狄亚:因为这样以来,我更好使我丈夫的心痛如刀割。歌队长:可是你会变成一个最苦的女人啊!美狄亚:没关系;你现在这些阻拦的话全是多余。”[1](P158)无论是忍受复仇女神的报复、杀害孩子的悔恨还是忍受丈夫的抛弃,对美狄亚来说,无论怎样选择,她后半生的痛苦都将难以消除。她代替了宙斯行使权利,杀子惩罚伊阿宋的背信弃义,同样,也使她失去了母性,陷入双重痛苦。

美狄亚处处显示出对男权的不满,却被西方人比喻为恶毒、妖魔的化身。美狄亚为了自己的欲望可以剥夺他人的生命,甚至一度颠覆了母性。但是美狄亚的愤怒归根到底还是由伊阿宋为代表的男性群体的压迫所激发,发怒之后的美狄亚失去了人性,为了心中的爱,她跳进了一个没有出路的陷阱。一再的反抗并没有使她得到解脱,相反,造下孽就要自食恶果。

(二)以牺牲自我服务他人

窦娥是一位中国古代典型的家庭妇女,她命运多舛,从小历尽苦难,两年的幸福生活随着丈夫的离世而不复存在。窦娥从小跟着父亲学习,谨遵封建文化的教诲,所以自处束缚之中而不觉察,她逆来顺受,将自己的想法藏于心底,服从父亲和婆婆的安排,不违背他人意志。窦天章将她留在婆婆身边,她听从父愿;婆婆将她嫁给自己的儿子,她听从长辈;跟着婆婆操持家务,任劳任怨。

窦娥从小没有了母亲,懂事善良。“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得吞声忍气空嗟怨。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2](P96)自七岁和父亲分离,窦娥再也没有见过父亲,心中的眷恋和思念只能化为泪水,一个人默默承受。“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2](P79)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管制和要求,使得窦娥没有寻找父亲的方法和途径,女性如果迈出了规矩的格子,那么她势必要遭受整个社会的唾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便是对女性压迫的最真实写照。

被婆婆收养之后,谨遵婆婆教导,不忤逆不乖张,性格温顺。“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需应口。”[2](P80)婆婆是一位狭隘的封建百姓,虽然窦娥对她没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却非常孝顺。贪官使用打婆婆逼供的奸计,窦娥体恤婆婆年迈,禁受不住官府的棍棒拷打,才忍受冤屈承认这强加之罪,窦娥用命换婆婆的生。在父亲窦天章为自己平反,了却了心愿之后,窦娥请求父亲照顾年迈的婆婆,始终不忘尽到儿女的孝道,这是何等的为他人着想。

丈夫死后,谨遵妇德,坚持一女不嫁二夫,为丈夫守寡,清贫乐道。在张驴儿一再的逼迫之下,窦娥坚决不从,使得张驴儿想到药死婆婆的计谋。但是事情突然发生转变,误打误撞药死了张驴儿的父亲,这张驴儿撕破嘴脸,窦娥倘若不跟从他,就要见官。这时窦娥依然坚决不从,“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叫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2](P87)窦娥不仅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妇道,还要求她的婆婆遵守妇女道德。“想当初你夫主遗留,替你图谋,置下田畴,早晚羹粥,寒暑衣裘。满望你鳏寡孤独,无挨无靠,母子们到白头。公公也,则落得干生受。”[2](P81)

冲突和矛盾让人物迸发出从未有过的潜能,窦娥的三桩誓愿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潜藏在人物心底的真实自我的表露。窦娥因为跟着父亲读过书,所以她能知道东海孝妇的故事,也是因为读过书,所以她知道怎样做一个符合封建观念的女子,也坚持认为这是一个正义的社会。女性自身没有发言权,她从来没有发出过自己的声音。她想念自己的父亲,却只能一个人默默流泪,无人哭诉;她不愿嫁给张驴儿,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了反抗正义的泯灭,她用三桩誓愿表达自己的不满,证明自己的清白。窦娥代表女性群体发出了自我的声音,却只能选择死亡来面对自己无法对抗的力量。这不仅是女性的悲哀,更是当时社会小人物的悲哀。这是个体的悲剧,同时也是时代的悲剧。

二、《美狄亚》与《窦娥冤》的悲剧模式差异

“不同于西方喜一悲一大悲的结构:西方写悲剧,由喜(幸福)到悲(苦难)的变迁,一般是大起大落,突变性的,讲究情感形式的阶段性,层次的分明性,前后对比的强烈性。我国悲剧,写由喜到悲的变迁,一般是渐变性的,波澜曲折的,在折与折之间苦乐相错,交替推移,结局往往是大悲之后,还有一点安慰性的小喜。”[3](P108)两部作品都是讲女性悲剧,悲的根源都是男权至上,但是二者在悲剧模式上却差别巨大。

(一)复仇式

“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1](P136)在伊阿宋背叛美狄亚之后,美狄亚喊出了所有女性的心声。女性相对男性是感性的,是哈姆雷特口中的“女人啊,你天生的名字是弱者!”。但是美狄亚在被唯一一个可以依靠的人抛弃后,没有选择99%的女性会选择的忍受抑或默不做声,她不堪忍受不合理的一切,勇敢地选择了以行动对抗男权,对抗社会,走上了一条反叛之路,拿起手中的武器开始了复仇之路,“美狄亚的复仇是血淋淋的、惨烈的”[4](P62)。伊阿宋的背叛遭到了批判和惩罚,同样,美狄亚也为自己的报复行为付出了代价。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同时也是一出女性的悲剧。

在古代,农业革命的到来,使得男性天生的优势具有了发挥之处,他们强劲的力量是女性无法匹敌的。女性的命运依附在男性身上,她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出门劳动的机会,权利和欲望埋藏在地表之下几千年无法实现。男权社会下,女性是他们的保姆、奴隶、所属物、占有品,一个没有自我的他者,时刻受男权的压迫。“如今那神圣的河水向上逆流,一切秩序和宇宙都颠倒了:男子汉的心多么奸诈,那当着天发出的盟誓也靠不住了!”[1](P143)

伊阿宋的自私自利和不知恩图报,以自我为中心充分暴露了女性在当时社会的地位低下。“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家庭制度被巩固了下来,婚姻逐渐固定为一夫一妻制。但一夫一妻制只是对妇女而言,男子则仍可以纵欲贪欢,胡作非为,妇女地位降落到几乎与奴隶差不多。”[1](P121)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让作者已经产生了民主、男女平等、消除奴隶制度的思想,而这种理想的实现却耗费了人类几千年的时间。“是社会的罪恶酿成了美狄亚的悲剧命运,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迫使她反击报复,向这吃人的社会提出控诉和挑战。”[1](P121)但美狄亚的遭遇不是个体的,“是当时妇女的共同遭遇,因此,这出戏的悲剧冲突就超出了流血悲剧的狭隘范畴,而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1](P120)美狄亚的复仇不仅具有个体被弃的报复意义,更因为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而具有了更为深广的代表女性甚至奴隶的群体意义。这个占有古希腊大多数的人口,只能遵守少数男人的命令。这些男人可以为所欲为,而被占有的奴隶和女性无法反抗,仇恨的种子逐渐萌芽,在美狄亚的身上爆发了出来,所以她的复仇是那么大胆,狂热,甚至疯魔。

(二)善恶报应式

“元杂剧因主要系建立于善与恶的冲突上,是故必要合于因果报律;即最后必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严格地符合‘诗之正义之原则。”[5](P36)中国的悲剧总是要加上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其实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戏剧的喜正反映了现实的悲。把生活中常见的悲剧搬到戏剧舞台上,不仅不能吸引观众,同时更压抑了人性,但是由悲转喜的剧作让人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为贪官污吏被正法而拍手称赞,让大众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窦娥在悲叹自己生活的愁苦之时,也曾认为“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啵生招祸尤?劝今人早将来世修。”[2](P80)其实,前世今生的佛家观念只是麻醉百姓的精神鸦片,透过窦娥的悲剧,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官场之黑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窦娥在进官府之前,以为父母官是“明如镜,清似水”[2](P88),饱读诗书的正义人士,却没想到所谓的官不过是草菅人命的贪财之人。窦娥的悲剧不是个体的悲剧,也不只是女性的悲剧,在她的身上体现出小人物的悲剧。无钱收买官员的人不论是否有罪,只要摊上官司,肯定锒铛入狱,这在关汉卿的戏剧中屡屡上演。窦娥的誓愿其实是背负着所有这些含冤入狱之人对“无心正法”的官员的控诉,对社会黑暗的诅咒。

赛卢医欲杀害婆婆遭遇张驴儿父子而慌忙逃跑是戏剧的开端;张驴儿欲毒害婆婆逼窦娥就范,反而药死了父亲是发展;窦娥含冤赴刑场而发三桩誓愿是高潮;窦天章为民做主,替女儿平反是结局。整个戏剧一环扣一环,紧凑有序,展现了一幅封建社会官场黑暗、人民生活困苦、封建礼法谨严的画面,而结局给人一个“惊喜”,是希望也是民族心理需要。“由此一来,对几乎任何一种民俗事象或民间思想观念的探究,都能触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儒、道、佛,又由于它们浑然一体,和谐流动,更使我们易于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或特质。”[6](P2)善恶报应心理是普通百姓寻求心理平衡的替代品,是恶势力无法遭到正法的无奈选择;同时也是封建思想和统治阶级给人民的麻醉剂。“它竟是一个几乎包含着封建时代所有道德规范的万花筒,是一座神奇伟大的社会道德法庭!”[6](P3)

三、《美狄亚》与《窦娥冤》的审美观念差异

不同的模式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同时也反映出民族不同的审美观念。美狄亚和窦娥都是烈至极致的女性,都是古代社会中反抗不公平的豪杰,美狄亚为了心中的爱情抛弃了一切,窦娥为了维护封建礼法、正法黑暗的官僚而以死明志。

(一)爱情剧

“她躺在地下,不进饮食,全身都浸在悲哀里,自从她知道了她丈夫委屈了她,她便一直在流泪,憔悴下来,她的眼睛不肯向上望,她的脸也不肯离开地面。她就像石头或海浪一样,不肯听朋友的劝慰。”[1](P129)美狄亚在知道了伊阿宋要迎娶公主,背叛自己之后,伤心欲绝,痛苦万分,任何人劝说都是无效。因为爱情,美狄亚背叛祖国,甚至杀害了自己的亲哥哥。可是好日子并不如美狄亚预想得如意,惟一可以依靠的男人背叛了自己,最终造成美狄亚发狂甚至做出杀死孩子的疯魔行为。美狄亚的一生就是为爱的一生,也正是深沉而热烈的爱情将她一步步推向绝望的边缘。

美狄亚对孩子的爱不是出于母性之爱,而是出于对伊阿宋的爱情才爱孩子。“你们两个该死的东西,一个怀恨的母亲生出来的,快和你们的父亲一同死掉,一家人死得干干净净!”[1](P132)爱情在美狄亚眼里是至高无上的,孩子在美狄亚眼里是爱情的附属品,是伊阿宋这个男性和丈夫带给她的,如果没有了“源头”,那么溪流是干涸的。

“我的痛苦已经制伏了我;我现在才觉得我要作的是一件多么可怕的罪行,我的忿怒已经战胜了我的理智。”[1](P169)在那个时代为爱情而活的女人注定是悲惨的,以伊阿宋为代表的男性,他们朝三暮四、贪图名利,妄图占有这世界的一切。美狄亚为了伊阿宋背叛祖国,利用巫术为伊阿宋报仇,遭到了世界的遗弃,但伊阿宋的男性霸权主义思想认为美狄亚为他所有的付出都是他应该得到的,他们占有女性的一切却不知感恩,享受着以牺牲女性为基础的快乐,深深地践踏了女性的尊严和自我。

女性为爱的疯狂并没有震慑住男性的朝三暮四,女性挣扎了几千年才从男性的铁蹄之下解脱出来。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通过恐惧和怜悯之情的激发达到一种情感的净化。作者欧里庇得斯生活的年代正是道德沦丧、矛盾激化、社会混乱的时期,作者试图用悲剧震慑人性,改变世风,推行自己的民主思想。“盟誓的美德已经消失,全希腊再不见信义的踪迹,她已经飞回天上去了。”[1](P144)这是歌队喊出的一句话,更贴合作者对当时社会的评判。

(二)伦理剧

窦娥是“伦理乃是人们对于人生最高价值的判断,以及基于这种判断而产生的思想和行为准则。”[7](P181)中国是一个讲究伦理的国家,所以人际关系就像水的漩涡,一圈挨着一圈,而最后陌生的两个人也是有关系的,所以中国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8](P25)

窦娥一生的关系网都非常简单,家庭是她活动的场地,家人是她幸福的来源,同时也构成了束缚窦娥的牢笼。古代女性没有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没有独立生活的条件,只能依附男性生存,她们一生所负载的使命是传宗接代和相夫教子。对于窦娥,没有丈夫的掌控,没有子嗣的劳累,还有一个婆婆,这一个家人使得窦娥没有挣脱束缚自己的网,也没有反抗封建伦理道德,她谨遵时代的法则,却没有活出自我。

窦娥是古代妇女的德行典范,这部剧教化了百姓尤其妇女,“喜乐倾向的娱乐功能和教化功能所要求的团圆结构。”[9](P36)这种结构符合中国的审美,顺应了百姓的心理诉求,同时也反映出元代官场的黑暗。窦娥是孝女、烈女的典范,有这样一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始终孝顺婆婆的女儿是家庭的福分,可善良在封建社会无法立身,窦娥最终还是含冤而死。死后的窦娥摆脱了封建伦礼法则的限制,最终走上向吃人的社会反抗的道路,只是封建迷信下虚拟的“生”是生者的自慰,“窦娥”般的死依然继续发生。窦娥用死捍卫了封建思想的三纲五常,捍卫了封建伦理教化,捍卫了封建礼法,却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没有突破时代牢笼,也没有跳出一支属于女性自我的舞蹈,时刻属于他人的注视之下,女性自我的欲望没有得到舒张,依然淹没在地表之下。

“然而,女性的失败,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问题,还有经济以及自身人格发育水平问题。”[10](P38)作为女性,美狄亚的暴虐性格,窦娥的一忍再忍也是她们最终走向悲剧的重要原因。美狄亚的悲剧不在复仇本身,而在复仇之后的漫长的痛苦岁月;窦娥的悲剧是被冤枉而推上断头台,却以被平反而昭雪,最终告诉世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悲而升华,进而上升为崇高,这种人格魅力时时使人敬仰。“其悲而壮的审美品格使《窦娥冤》区别于其他以悲凄为主色调的悲剧作品,也使这部悲剧作品得以立于世界大悲剧之林。”[11](P73)

在后来创作的文学作品中,美狄亚的形象逐渐发生改变,这种变化是跟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有关,在美狄亚身上我们看到无法抑制的女性的张扬,在窦娥身上,善恶报应式以及伦理教化的中国文化元素表露明显,二者虽然在悲剧的模式以及所体现的文化意义有差异,但是都深刻地反映了女性的时代悲剧。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理工学院校级基金“从《窦娥冤》和《美狄亚》比较中西悲剧模式及民族文化心理”,项目编号:[SLGYCX1606]。)

注释:

[1]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编选:《外国剧作选(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2]关汉卿:《窦娥冤》,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版。

[3]苏国荣:《戏曲美学论文集·中国古典悲剧的民族特征》,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4]杨晓莲,罗均丽:《美狄亚与窦氏——中西文学中复仇女性形象比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60-65页。

[5]熊元义,余三定:《论中国悲剧的基本类型》,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6]刘道超:《中国善恶报应习俗》(第2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魏光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8]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9]李葛送:《从国民性看中西悲剧意识》,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0]张文木:《美狄亚与窦娥在天国的对话——东西方妇女解放比较》,中国国情国力,1994年,第6期。

[11]崔彩红:《元杂剧悲剧新探》,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第7篇

一、注重教与学的关系,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与能力

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应打破灌输式教学模式,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探究与自学的空间与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侧重对学生学习加以组织、指导与引导,让学生把握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学既包括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质疑与探究、学会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创造与生活。在学法指导中,引导学生用好知识本、随笔本与杂记本三个本子。其中,知识本主要是记录文学与语言方面的基本知识,可用于课堂笔记与个人整理; 杂记本摘抄佳句妙辞、优美篇章、民间俚语、历史故事、文学流泒等; 随笔本则是有感而发、触景生情。通过不断积累,积极思考,勤于动笔,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观念,有效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与自学机会,使其独立思考,全面发展,进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注重说写与阅读的关系,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读写能力是学生所必备的。这主要包括读与写两个方面。其中,读就是阅读,其能力要求是学会理解语言文字; 而写就是说写,其能力要求是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想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教师则需注重说写与阅读的关系。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使其学会阅读,学会抓住文章的写作方式,把握文章的表现手法,善于提炼文本思想情感。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语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为说写提供语言素材,学会准确表达。另外,强化说写训练,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说写能力。如看图作文、话题作文、课堂辩论、讨论等。这样,通过不断训练,最终实现“以读促说,以说带写”的教学目标,促进阅读、说写能力全面发展。

三、注重课堂与课外的关系,提高学生实践与探究能力

课堂时间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若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正确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语文能力,单凭有限的课堂时间是难以完全实现上述目标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适当拓展,强化课外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与课外的关系。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教材,让学生透彻理解课本知识,吸收教材内容,促进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则需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丰富知识积累,提高文学素养。可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进行实践调查,自主探究,以增强学生实践体验,感受生活与自然之美,受到意志与情操锤炼,使其学会关注生活,善于积累生活素材,提高实践能力,并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同时,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注重思维训练和人格培养的关系,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语文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见识、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能力。教师如只给学生传授死的知识,要他们死记硬背,面对变幻莫测的题山题海,只能束手无策,望卷兴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注重学生人格培养。一方面,教师要以反复的阅读、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直观唤起学生的表象和想象; 要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拟定明确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训练思维,不要代他们思考,要善于集中群体智慧,让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综合性学习。他们若以自已的思维解读了文本中的问题,就会去掉思维的惰性,使脑瓜变得灵光起来,就会因成功的乐趣,激发更大的创造潜能。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其创新人格。尤其在小学阶段,培养创新人格比训练创造技能更为重要。培养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品格。一句话,即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博大的人文精神。小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日后发挥创新能力、实现人生价值,打下深厚的人格底蕴。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激发上入手,注重教与学、说写与阅读、课堂与课外、思维训练与人格培养四个关系,让学生个性在多彩的语文课上轻舞飞扬,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观念与模式 第8篇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只有转变观念, 才能与时俱进, 提高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我区高中英语教师课改后的做法, 谈一谈我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变化, 以及英语课改带给我们教师的思考。

一、加强学习,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作为承担改革中坚力量的英语教师, 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习新课程理论, 更新教学观念, 迎接新课改的挑战。课改以前我们区有些英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手段掌握欠缺, 因循守旧, 抱残守缺, 满足于现状, 把学生禁锢于他们设计的框框中, 授课往往流于从语言到语言, 乏味单调, 使学生处于一种“学外语就是读、记、背”的状态, 跟不上教学要求, 妨碍了教学顺利进行, 付出了超常的精力, 但收效不佳。课改之前, 教师们有的是带着几分无所谓的态度去参加市级培训的。高一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刚刚教完高三, 所以他们有高三教师固有的自信, 有对以往历次培训针对性不强的习惯性偏见, 因此对这次培训本没有抱太高的期望, 认为它和以往的培训一样, 走必要的过场而已。

可是, 培训的效果出人意料, 用老师们的话来说, 他们是以“越来越明显的兴致和激动”去听完培训的。通过聆听专家从宏观到微观对英语教学的分析, 他们逐渐找到了以往教学事倍功半的“瓶颈性”原因, 发现了作为一线英语教师长期所形成的教学思想的一些不科学性, 第一次让我们对自己以往的教学经历和经验有了理性的梳理, 在“我行”中发现了“我的问题”。其次, 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高中英语教学的本质属性以及教学流程的规律和特点。最终的结果是, 知道了如何备好课, 如何导好学, 如何准确完成教学目标的设定、实施和达成。不但学会了上课, 还学会了怎么样去评课。

我区的教师们是心存感谢地离开培训教室的。它更新了我们的教学理念, 拓宽了我们的专业视野, 传授给我们课堂教学多样化的方法手段, 让我们的教书生涯有了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全区教师产生了一种要大胆尝试新课标理念, 探索更有效的英语教学新路子的精神和勇气。大家决心努力工作, 创新教学, 为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作出切实贡献。

在指导教改的课堂实践中, 我们制定出以下措施:1.老师备课是备流程, 要做到每个教学环节衔接自然。一节课思路要简洁, 目标要明确, 内容要实现多层次、多角度和多环节复现。绝不能设计得很繁琐。2.充分利用好学案的程序引导和及时反馈的作用。坚持能让学生做的事就一定让学生去做。学生每节课的成果展出, 必须用到这节课所学到的新内容 (新语法和新词汇) 。每天黑板上要留出来自学生的好词和好句子。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记笔记, 鼓励学生向同学学习。

二、以人为本,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 也要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面对每一个学生, 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态度的变化, 采取不同的措施。

自2007年9月1日课改实施以来, 通过调研, 我们注意到:就整体而言, 与我区以往高一新生相比, 这届高一学生的英语知识 (语音、语法、和词汇) 基础明显牢固, 语言技能 (听说读写) 相对娴熟, 情感态度较积极, 表现出了一定的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

通过对高一新生英语入学以来英语学习情况的调研, 我们认为:我区在新课标启动下的三年初中教改是成功的。这增强了我们对实施高中新课改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敬佩过去几年初中老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的勤劳与智慧。同时,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未来三年拿出高中新课改的成果来, 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提供高质量的高中英语学习者。

在享受初中教改成功的成果———高质量生源带来的好处的同时, 我们也倍感压力和挑战。学生在英语知识、英语技能和学习动机上的高起点, 使他们对高中英语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更高的学习目标, 产生了更强烈的学习需求。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强人生阶段的高中生们来说, 对不断变幻和信息爆炸式的英语世界的适应能力, 远比我们这些老师要强得多。

例如, 开学以来, 部分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的词汇量, 就已远超出正常高一学生的水平, 甚至达到高三水平;部分学生书面表达流畅性和复杂性, 也远非往届高一学生所比。

因此, 无论是作为教研员还是新高一教师, 故步自封、抱残守缺是绝对不行的。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和教学相长的理念, 我们要求教师在专业技能和课堂组织调控能力上要自觉学习提高, 正视压力, 迎接挑战, 以满足各种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我们注意让学生养成高中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学科意识, 逐渐具备自主学习的充分条件。开学第一个月, 我们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够根据音标读单词, 进而在认知单词的过程中掌握字音和字形之间的规律, 克服记单词的主要障碍。我们逐渐培养了学生查辞典英文释义的习惯, 几乎每节课都有查辞典的环节, 培养学生学科自主学习意识的基础。我们注重平时词汇学习策略的教学, 也加大了课下词汇检查的力度, 达到引导和督促并举, 使学生尽快跟上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节奏。

三、合理增减,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在不少教师观念中, 认为教材、计划、大纲就是课程, 是既定的和封闭的。其实不然, 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 而且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 恰如《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言, 教师对教材要进行适当的有科学性的补充和删减, 或者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或是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正如新教材的编者龚亚夫先生所说:“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部教, 教的并不要求全教会, 会的并不要求全部考。”

教师们在这一核心理念的引领下, 逐渐地并实验对比地进行了教材教学内容的删减整合工作, 使之更适合我们的学生。对写作内容进行了改变和扩展。学生整体掌握到位的语言项目 (如基础语法项目) , 其基础性练习进行了删减。一些学生没有体验或感觉的话题表达, 我们进行了调整。

充分发挥各校备课组的协作优势。我区各校备课组致力于团结协作, 大家备课真正做到了集思广益, 资源共享, 敢于彼此辩驳否定, 达到优化教学方案的目的。我区充分利用市区教研活动和其他新课标研讨活动的机会, 扩大教学资源的获取范围, 提高了按新课标授课的能力和意识, 相应地降低备课强度, 提高了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语文教学观念与模式 第9篇

《工程CAD制图》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工程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软件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路桥、水利、机械等领域, 主要用来绘制工程图纸, 是工程技术人员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为学生将来从事施工、设计等工作打下必需的基础, 并能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拓展专业领域提供一定的支持。根据工程行业各岗位对技术人员能力的要求中都包含对CAD运用能力的要求, 对于岗位人员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 《工程CAD制图》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引起了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的广泛重视,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推动下, 笔者通过分析研究《工程CAD制图》教学现状, 谈谈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一些看法。

2 教与学现状分析

2.1 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够重视

有些学生从一入学就道听途说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为施工员、监理员、资料员等, 错误的认为只要学会专业核心课就可以胜任这些岗位。不像本科生那样, 毕业后可能会从事工程设计工作。从而导致对《工程CAD制图》不够重视。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工程CAD制图》课程主要讲授的是CAD软件的使用, 只要会操作软件就学好了该课程, 岂不知软件再熟练, 没有过硬的专业制图技巧, 也不会快速地绘制出工程图, 这样的想法也会导致学生对《工程CAD制图》不够重视。

2.2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简单化

近年来, 在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教学理念上引起了大的改进, 但是并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以“工学结合”的特点。从而导致在《工程CAD制图》课程教学中, 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只是在时空上有所分开, 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偏重于软件使用部分的讲解, 而对软件中各个命令在绘制工程图时的具体运用涉及不多,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到乏味, 大大地削减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再者, 现在《工程CAD制图》的讲授大多只强调基础软件的学习, 缺乏对专业软件的讲授, 导致达不到工学结合的目的。Auto CAD软件属于绘图基础软件, 适应的行业、专业比较多, 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但是这些软件在绘制工程图的效率上不能满足需要, 不能适应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需要。专业设计软件如天正建筑软件、天正给排水软件、南方CASS软件等, 在这方面弥补了Auto CAD软件的不足,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并未增加对这一类专业软件的讲授, 不能很好地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

2.3 教学手段单一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对于《工程CAD制图》课程教学, 大多数教师对于理论教学都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 对于实践性教学在机房里面进行, 给学生布置完实践练习任务项目后, 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有以下缺点:理论教学过程中以老师为中心, 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授课过程中学生在2个小时内连续听课, 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容易遗忘, 同时也造成学生疲劳;对于新讲授的知识点学生不能得到立即实践操作的机会, 使学习效率明显降低, 造成理论讲授和上机操作间隔时间较长, 等到上机实践时课堂讲授的知识点已经大部分遗忘, 对知识点的掌握是不利的。

3 对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

3.1 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目标

(1) 教学应当注重结合工作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建筑类专业在讲授该课程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使用一整套典型建筑施工图。例如在讲授建筑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楼梯间详图等专业图纸绘制这部分内容时, 应当结合具体的案例教学, 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任务中加强对专业图纸绘制的操作能力。

(2) 适当增加专业软件的应用。同样以建筑类专业为例, 在讲授建筑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楼梯间详图等专业图纸绘制这部分内容时, 学生使用Auto CAD绘制这部分图纸时会感觉到费时费力, 而且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引出天正公司设计开发的建筑软件 (TArch) 。因为, 天正建筑软件目前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使用功能强大, 便于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这些软件的使用, 可以更好地达到“工学结合”的目标, 同时对于学生来说, 就业之后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对提升职业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3.2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工程CAD制图》教学依然没有摆脱旧教学理念的束缚, 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下降。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 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和安排展开学习, 显然这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是不适用于当今的高职教育, 教师应当更大程度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对传统的“任务驱动法”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 形成了适用于《工程CAD制图》的“实践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方法。课堂上不再以老师枯燥的讲授为主而是根据CAD教学进展, 让学生在任务中既能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同时让学生自主发现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 从而提炼出新的知识点。

例如在讲授Auto CAD中“阵列”按钮的使用时, 给学生布置的学习情境为绘制学生宿舍楼正立面图中的窗。在对这一任务进行简单介绍之后, 就让学生分组讨论、实践操作。大多数的同学都会首先想到, 从已学知识内容中寻求解决方案。比如绘制出一个窗, 其余窗使用“复制”按钮进行多次复制, 然后就开始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 第一可以对已学知识点———“复制”按钮的使用进行练习复习;第二学生会发现复制过来的窗定位比较费时费力。这样一部分同学就会想到能否有更好地解决办法, 这样就会从软件上寻找有没有解决这样问题的按钮, 当找见“阵列”按钮时, 就会尝试“阵列”按钮的使用,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在整个环节上的表现进行点评, 同时和学生一起凝练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阵列”按钮的使用。“实践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复习和预习具体知识内容, 能够更加自觉的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和主动意识。这种状态下学习到的知识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3.3 完善教学设施、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设施的完善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工程CAD制图》中已经广泛应用, 虽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及操作演示给学生, 直观性比较强, 但是该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也有很大的缺陷。由于《工程CAD制图》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 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得不到练习实践的机会, 等到实践课上在上机练习, 会导致知识点遗忘的情况发生, 教学效率不高。

鉴于这样的情况, 可以将上课地点搬在机房, 在讲授理论知识时, 通过教学软件将学生机控制, 在学生机上显示老师操作过程, 老师演示完成后, 解除学生机的控制, 让每位学生都得到自己动手练习的机会。这样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目标。因此完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突破口。

4 结语

通过对《工程CAD制图》课程在教与学过程中暴漏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改变措施,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教学改革并不能日行千里, 使教学效果得到全面地改善, 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同时也需要在教育一线工作的老师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 [z].北京:教育部, 2006.

[2]胡腾, 李增名.精通AutoCAD2008中文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5.

[3]何培英, 樊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Auto CAD课程的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设备, 2010, 17 (105) :53-54.

[4]陈淑芬, 谭凤训, 武道吉.给排水CAD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研究, 2007, Vol.16 (2) :127-130.

语文教学观念与模式 第10篇

一、改变教学观念,形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1.教师观

首先,教师要由昔日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农村学生不及城市学生个性觉悟高,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带来学生个性的觉醒,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现代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让他们学会商讨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平等的参与者。新课程提倡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观,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最后,要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和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自己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

(二)教材观

新课程启动的同时,英语又换了教材,新教材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法出新,因此,教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不再做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其作革新性和批判性的重新整合,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或是在师生互动中)走向教材”。

(三)学生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要建立更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赞赏每一个学生抓住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诚挚的鼓励能使他们得到自尊的首肯和努力奋发的学习动力。更重要的是应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收到学生积极成长、教学效率极大提高的效果。

二、提高专业素质,适应课程改革的能力要求

新英语教材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词汇量增加了很多,整个课文的选择都彻底地更换了。选取的课文更具有时代性,涉及一些全新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再度地充电,原来老教材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一些社会文化背景必须得自己查阅书籍或上网查阅才能有更好的了解。英语教师要博闻强识,不仅懂英语专业方面的知识,还得有很广的知识面,懂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必须是一个全才。教材再一个大的变化就是改变了原先注重的知识点和语法结构模式,而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听、说、读、写的训练十分充分,尤其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展说的能力,以及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新教材的这一变化,英语教师应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能熟练操作现代多媒体设备,积极参加新课改培训,顺利实现角色的转换。

三、激活英语课堂,主导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课堂是教学的关键环节,而农村地区中学传统的英语课堂,大都是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学生边听课边做笔记,英语课堂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的实质应当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努力营造和谐宽松、振奋活跃的课堂氛围,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针对新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有效教学:

(一)步步启发,因势利导,形成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有效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是目前构成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性格爱好、身心发展规律等,巧设悬念,诘问激疑,切中要害,激发学生的解疑兴趣;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通过已掌握的内容,实现知识的再现和迁移;循循善诱,调动学生思维,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这样,课堂氛围趋于活跃宽松,热烈而不失严谨有序。

(二)激发潜能,注重实践,提高学生领会理解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而英语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着重语言的交际运用。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先进,编写体系科学,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着眼于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教师对课文内容的解析也应侧重于学生对文章本身的理解和领悟,注重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以及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利用学生好动、好玩、好奇的特性,教师可根据所教内容,适当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乐中受益。在动手动脑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探究活动的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从而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设置情境,感知演示,刺激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凡是要去了解的事物,通过事物本身进行教学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当新鲜有趣的内容栩栩如生的形象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演示手段呈现时,在为学生设置身临其境的感观效果的同时,学生更容易以一种好奇而轻松的心态融入课堂教学。学生会以一种开心愉悦、毫无学习负担和压力的心态去接受所学的内容,潜移默化中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思维的激情。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可以适当选择与课本、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电教手段,将书本知识进行真实直观的再现。幻灯片、录像带、电视电影片段剪辑、磁带等辅助教学手段的直观演示形象生动,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能起到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空间观念与阅读教学 第11篇

一.从方位等关系开始阅读训练

从一年级小学生学习语文开始, 就渗透了不少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这些内容大都有的是从大小、长短、高低的关系方面安排的, 如《骆驼和羊》;有的是从方向位置上安排的, 如《三味书屋》等;还有的是从事物间的各部分关系安排的。例如《冀中的地道战》中的:“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 有的住人, 有的拴牲口, 有的搁东西, 有的做厕所。”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有针对性的运用图片感知和操作实践直观活动, 启发引导学生从阅读分析理解语言文字本身的意义开始, 进而研究分析语言叙述的方位顺序及其他相互关系, 促使学生从语言的阅读理解过程中形成与语言描绘的内容相一致的空间知觉意识,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之目的。在阅读学习《祖国多么广大》时, 我先让学生对照中国地图和三幅插图感知理解“鲜花盛开”、“柳树发芽”、“雪花飘舞”的含义, 再从季节的不同特点上思考这三个词语的内在联系, 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季节里出现的三种景象上, 了解和赞美自己祖国是多么广大, 然后诱导学生进行幅员辽阔、海阔天空的联想。从“鲜花盛开”想到海南岛, 从“柳树发芽”想到长江两岸, 从“雪花飘舞”想到大兴安岭, 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较好的培养。

二.从事物间的联系开始阅读训练

从此物联系到彼物, 从而引发出事与事、物与物的相互联系, 这类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里相当普遍。不少从仿生学的方面编排的, 如“大象卷起一根木材, 起重机可以吊起一堆钢材”;通过青娃的眼睛特点制成“电子娃眼”等。一要教师注意引导小学生认真阅读感知和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中各事物之间的联系, 努力使他们从中感受到空间想像的启迪, 例如在阅读学习《称象》时, 通过阅读感知课文, 学生就会把石头、水、船、象四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抽象分析弄清楚关系, 诱导学生从多种事物的相互联系中通过探索研究, 可以寻找相关联的事物来。二要教师从教学实际内容介绍的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为切入点, 诱导启发学生一定要联系实际生活, 从各种互不相关的事物中探求出能够联系在一起的事实, 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

三.从观察图画阅开始阅读训练

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提高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画面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精心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认读插图画面, 一方面要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是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是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 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还要教会学生会用表示方位关系的词语表示自己的感知和理解。例如在课文《虹》的插图中, 既要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 还要引导学生能说出:天上有一条彩虹, 远处有宏伟的大山, 地上近处有茂密的花草树木。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受到了表达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也同时渗透了空间观念的培养。同时, 既要重视正面观察, 也要注意到侧面观察;既要让学生抬头向上观察, 也要让学生低头向下观察;既要让学生坐着观察, 也要让学生站着观察;这样不同形式和方位的观察, 更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空间观念能力。

四.从课文的空白处开始阅读训练

教材课文都是以简洁精辟的形式反映作者所认识的生活实际, 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物, 在认真阅读的同时去审视和思考, 这是作者认识的广泛事物中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 努力寻求作者留下的空白处, 并能通过自己的想像和思维去填补和充实。例如五年级《丰碑》, 课文是这样结尾的: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还会属于谁呢?阅读中抓住这句话诱导启发学生从各方面进行想像思维和联想, 用以训练其空间想像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内容的空白处激发诱导学生的想像和思考, 充分使学生已有的表象,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想像, 在空白处进行合情合理的填补和充实, 用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上一篇: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下一篇:勘察设计质量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