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卫校学生范文

2024-05-10

中职卫校学生范文(精选12篇)

中职卫校学生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闽北卫生学校三年制护理、助产专业一年级各3个班共6个班341人,二年级各3个班共6个班330人,总共671人,全部为女性。见表1。

1.2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进行调研。利用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以班级为单位,教师先做统一的问卷解释和指导,再由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独立答卷,时间20min。发出问卷671份,收回有效问卷671份,有效回收率100%。

1.3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ell表格录入和处理。

2 结果

2.1 健康知识知晓率

见表2。

本次健康知识知晓率的调查问卷,共设计20个健康知识题目,一年级总知晓率为81.3%,二年级总知晓率为89.4%,经χ2检验,P<0.05,二年级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一年级,差别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这符合她们的学习规律。说明卫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能更好地理解健康的概念,并更好地掌握了基本的健康知识。

2.2 健康行为形成情况

2.2.1 早餐行为

见表3。

调查近一个月来学生吃早餐情况,每天都吃早餐的占10.6%,经常吃(每周5d以上)的占25.5%,偶尔吃(每周2~4d)的占47.4%,基本没有吃(每周2d以下)的占15.6%。调查中还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吃早餐比较简单、仓促,不够重视营养搭配,经常是在上课前或课间学校服务部买点干粮充饥,这对她们的躯体健康影响很大,且对于青少年学生,早餐还可以提高其学习注意力、解题的反应能力和短期记忆力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1]。所以早餐文化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2.2 经常吃的主食调查

见表4。

从表4中显示,只有32.9%的学生是以大米为主食,以面食为主食的占18.0%,很多学生是经常吃方便面,几乎一半(49.1%)学生饮食无规律,米饭、方便面、面包及其他干粮都有,甚至经常是饿了才找食物吃,没有定时定量,还有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吃零食,调查中发现有88.6%的同学有吃零食习惯。有不少学生反映,食堂的饭菜"太难吃",学校又实行封闭式管理,所以她们常在学校服务部"吃饭"。从学校服务部了解到,销量最大的也就是方便面、瓜子、各种饮料等为主的零食,饮食无规律已经成为威胁学生健康的一大问题。

2.2.3 运动情况

见表5。

经常运动对健康长寿有积极作用[2],在学生的运动情况调查中发现,普遍缺乏锻炼。除学校规定的早操,和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之外,每天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只占10.7%,经常参加(每周4d、0.5h/d以上)运动的占19.4%,偶尔参加(每周2~3d、0.5h/d以上)占40.8%,基本没有(每周少于1d)运动的占29.1%。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远不及推荐标准(16~l8周岁,每周3~4次,2h/次[3])。对学生调查访谈中发现,学生早上出操几乎都是去"点名"的,很少真正达到锻炼的目的,傍晚放学后大多数同学都是稍微收拾下就去吃晚饭了,吃完后就是玩、等着上晚自习了,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为数甚少。缺少运动是行为方式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是1/4的慢性病者死亡的主要原因[4]。经常参加运动的往往是体育运动的爱好者,而其他学生除了体育课外几乎没有参加体育运动。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2.2.4 睡眠情况

见表6。

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睡眠研究组织联合发布的《睡眠与健康》报告认为:"睡眠和空气、食物、水一样,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必需品。"调查显示,有10.6%的学生一天睡眠时间在10h以上,15.6%的学生少于6h。睡眠少的主要是晚上迟睡觉,现在这些学生中,大部分都有手机,且都能上网,所以上网聊天、玩游戏等比较常见,这些学生上课打瞌睡是最突出问题。中医养生名著之一《养生三要》里说:"安寝乃人生最乐。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睡足而起,神清气爽,"可见,睡眠对于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调查中也发现不少同学睡眠时间太长,中国睡眠协会的专家指出,睡眠时间过长与睡眠不足一样,都可导致神疲、体倦、代谢率降低。因为睡眠时间过长后,人的心脏的跳动便会减慢,新陈代谢率也同样会降得很低,而肌肉组织也会松弛下来。这样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起来,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关注卫校学生的健康状况,研究其健康最大的影响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意义重大。表2显示,学生健康知识总知晓率达85.3%,说明学生对健康内涵的了解及基本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比较高的。但从表3~表6显示,在行为与生活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却相当严重,很多学生都存在比较突出的危害健康行为,47.4%的学生偶尔吃早餐,15.6%基本没吃早餐;18.0%的学生常以面食为主食,49.1%饮食无规律;40.8%的学生知识偶尔参加体育锻炼,29.1%的学生基本没有运动;10.6%的学生一天睡眠时间在10h以上,15.6%少于6h。相当多的学生不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生活和运动无规律,说明卫校学生的健康意识还有待加强,不良健康行为急需纠正。医学中职生虽有较高的健康知识水平,但还没有建立牢固的信念,尚未能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医学中职生知、信、行方面的不统一,在走上医务岗位后,将会给病患、群众带来不良的示范影响[5]。

3.2 建议

正确的健康意识和行为生活方式是现代医学生的必备素质,现代医学生不但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掌握各种医学专业知识、良好的基础素质和应急能力,自身的身心素质也是必备条件之一。对个体和群体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实施干预与矫正,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6]。针对卫校学生存在的诸多不良健康行为,学校在正常的专业知识教育之余,必须要主动去探索适合中职卫校学生的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同时也要唤醒各级领导的重视,注意营造支持性环境,如严格执行学校作息制度,保证按时休息、准时起床;严格食堂和服务部的管理,提高饭菜质量和合理营养搭配,统一开饭时间;针对不同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学生,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运动计划,完善各种运动设施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树军.儿童少年的饮食卫生[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8,25(5):280.

[2]刘纪清,李国兰.实用运动处方[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0~25.

[3]祝业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肺机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8,14(3):183.

[4]Diarme Ha1eS,著.孙云霞,译.现代健康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44~148.

[5]陈泽华,钟海波.汕头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部分危害健康行为描述性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8,14(5):26~27.

浅谈中职卫校学生执业能力的培养 第2篇

浅谈中职卫校学生执业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丽萍

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12期

摘 要:本文从分析执业能力的内涵入手,探讨了医护人员执业能力要求的新变化,提出了中职卫校培养学生执业能力的三条途径。

关键词:中职 护理专业 执业能力 培养

一、执业能力的内涵和分类

执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如一名护士只掌握打针输液的技术也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医护协作能力、判断分析问题和决策能力等。执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可分为一般执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一般执业能力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等。另外,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执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如在求职过程中,招聘方最看重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如应聘护理岗位,用人单位更看重应聘者是否具备最基本的护理技能等。目前,国际上盛行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跨职业的专业能力,如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二是方法能力,是指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制定工作计划以及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三是社会能力,是指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四是个人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诚信越来越受到重视,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工作负责、注重细节的职业人格备受推崇。

二、医护人员执业能力要求的新变化

医学教育对受教育者执业能力的培养有更高的要求。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的《爱丁堡宣言》明确指出:“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01—2015)》指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由此可见,执业能力培养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新的医学模式下对医护人员素质的更高要求,是构建和谐医患、护患关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更好地服务病人的需要。因此,我们应不断完善人文医学课程的设置,充分发挥专业教学的作用,营造良好的人文医学教育氛围。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医疗技术服务外,还要提供精神、文化、情感方面的服务,从而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医护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掌握语言艺术,充分理解患者的感受,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向患者解释检查和治疗可能会带来的后果,以获得患者的理解、信任与配合。

有人认为:“现代医学人才应具有医学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既要求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必须具有诚信的道德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适宜的人格魅力、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与病人、家属和同事交际、沟通、协调的能力。”如医护人员要具有医患沟通能力,就需要掌握语言沟通技巧,即使用得体的称呼语,正确利用幽默语言,多用称赞性语言,语言表达要简洁明确,讲究提问的技巧,医疗活动中要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避免伤害性语言等;亦需要掌握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即重视第一印象,举止要端庄,目光接触要恰当,面部表情要自然,身体姿势、手势要合适等;尤其是在与特殊疾病患者,如癌症、性病、病危、临终患者沟通时,对医护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中职卫校学生执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可见执业能力的培养成为21世纪高中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1.融入人文医学教育

医学理论知识的获得和医学临床技能的提高需要现代医学教育和继续教育,同样人文医学知识的获得、执业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医学教育。这就需要在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相关的人文医学课程,从而使学生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充分认识医学与社会的关系,培养道德情感和规范道德行为,发展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其协作精神和管理能力等。

关于人文医学课程的设置,杜先智等人认为:一是基础理论的学习阶段,二是在临床实习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能力。其中医患关系、医患沟通的教育从医学教育的早期就应开始,直至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贯穿始终。而由于医学生课时负担较重,增加课时有些困难,所以需要教学主管人员转变观念,重视人文医学课程的安排,同时也可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的形式,实现对医学生人文执业能力的培养。另外,还可以在专业基础教学和临床教育中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执业能力,这样学习过程就成为了完善学生文学、哲学、法学、伦理学知识结构的过程。

在临床教育阶段,由于工作繁忙,开设系统的医学人文课程较难,所以临床专业课教师需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将人文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育和临床日常工作中,在实践中引领学生。另外,还要发挥专业教学以及临床带教教师在执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对专业教师开展人文医学知识方面的培训,增强他们开展人文医学教育的意识、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励他们进行教学研究,挖掘人文教育资源。

2.在临床实习中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

临床实习是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学习临床知识、专业技术的极好机会,学生在完成医学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后,到临床实习医院进行诊疗和护理的基本操作,接近临床医护人员,真正参与临床实践,综合运用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应用能力。实习阶段要求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和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努力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锻炼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与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中职教育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标。

整个实习过程具有岗位性、独立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对学生执业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医学实习生在病房跟班实习时,即使不能动手操作,也要时刻观察带教老师的操作过程,学习他们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以及娴熟规范的操作技能。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们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协作能力与团队精神。

3.通过环境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

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诸如绿化和规划校园、制定校训与行为规范、设立人文景点、布置教室和实验室等,要充分体现人文思想,用良好的人文氛围感染和熏陶学生。临床实习医院和病房布置要人性化,富有人情味,创设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氛围。医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人文医学教育,从而培养执业能力。

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教育平台相对比较单纯,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开展医学生执业能力教育,培养其执业能力,除了需要利用上述平台外,还需要创新创建其他平台和有关载体,例如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课外活动、模拟医疗纠纷法庭等,或者结合学校、医院具体情况树立学习的典型和榜样,开展生命展览、树立誓言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中职卫校学生 第3篇

【关键词】中职卫校 综合素质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039-02

中职卫校立足于医药卫生行业,以培养具有较好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为目标,这要求其必须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摆在重要位置上。综合素质是指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在体育、文艺、美术、音乐、舞蹈、语言等方面的特长。本文以北海市卫生学校为例,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技能比赛、文体活动等方面探讨中职卫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扩展知识促发展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阵地。有些中职卫校存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学时过多、人文课程和素质教育类课程设置偏少的现象,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偏窄,个性化的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宽泛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多中职卫校开设了素质类教育课程,同时也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课程涉及理、工、艺术、人文、体育等学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这种选修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求知欲望的满足提供了巨大的知识空间,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充分地扩展,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合素质还包括各种能力方面的综合素养,能力素质中主要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创设情境开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如笔者在讲授语文课《我的母亲》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母亲,把各种母亲的形象进行讨论对比,总结出母亲的共性,体会母爱之情。在讲授《致橡树》一课时,采用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去探讨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专业”时,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让学生在医院中了解专业,热爱专业,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护理礼仪课程的“护士言谈礼仪”实践课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护士和病人),训练规范的言谈礼仪,进一步提高学生护患沟通的能力,为以后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学习才艺提素质

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依托学生社团组织,进一步拓展学生文化素质。社团是在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的许可下,由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社团负责人自愿承担社团的发起和组建工作,其成员在相互认识的基础上自愿参加社团活动。社团建立的目标一致,活动内容多样化。学生社团一般包括各种类型,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所以说,社团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教学计划中的某些不足,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在体育、文艺、美术、音乐、舞蹈、语言等方面的特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北海市卫生学校拥有心理协会、新芽文学社、英语协会、武术协会、篮球协会、健美操协会、跆拳道协会、吉他协会、街舞协会、礼仪队等10个社团组织,社团设有具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学校学生科和团委的管理下保持正常运转。目前,学生社团在学校校园文化活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如其积极参与各种晚会、比赛、公益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员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

三、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革,锻炼能力强技能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赛事活动,它让职业院校学生有机会向社会展示自己的职业技能,展示中职教育的成果。同时,也让学生在技能比赛中体会到成就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和层次。学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革,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了个人综合素质。

北海市卫生学校在2012年有3名学生获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护理技能比赛一等奖并代表广西参加全国护理技能比赛,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其中第一名获得者就是一个励志成才的典型案例,她在学校技能比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技能比赛冠军,被三甲医院成功录用,成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正是技能比赛这个平台,让她这颗金子被发掘成才。

武有技能大赛,文有文明风采,这些活动极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各类活动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2005~2013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获组织奖6次,全国一等奖7个,国家二等奖21个,三等奖56个。学校以“文明风采”竞赛结合德育实践活动,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征文比赛、摄影比赛、演讲比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个人才艺展示,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

四、开展校园品牌文化活动,改善结构实现价值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品牌文化活动,将有利于全面提高中职卫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北海市卫生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团结意识和成才意识,帮助学生获得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并在未来岗位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2013年学校开展大型校园文化活动20多项。部分学校校园品牌活动可参见表1。

表1 学校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举例

总之,提高中职卫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中职卫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课题。中职卫校要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与时俱进,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实行课堂和课外相结合,运用社团和各种活动载体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增强学生适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锻炼他们克服困难与迎接挑战的坚强意志。这样,中职卫校的学生在走出校门时,才会充满信心,充满潜力,充满希望,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师德为首 育人为本[J].人民教育,2006 (20)

[2]郭建福.在中职学校实施成功教育的几点思考[J]..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3]刘春生,马振华. 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J].教育研究,2006 (5)

[4]陶爱祥.课堂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 [J]. 当代经济,2009 (8)

【基金项目】 2011年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011C131)

【作者简介】邱春妮 (1981- ),女,广西北海人,北海市卫生学校教学党支部书记,讲师;陈碧瑕 (1962- ),女,广西桂平人,北海市卫生学校教学副校长,高级讲师。

中职卫校学生 第4篇

中职卫校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且英语底子薄,厌学情绪重。为了改善中职英语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在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分析中职卫校学生英语差异的成因,力争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中职卫校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中职卫校学生的英语素养。

一、学生英语学习出现较大差异的成因

1、各校扩招产生的生源差异。

全国性的高中与大学的大力扩招下,中职学校的生源总体水平明显下降,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低下,加之中专学校的入学门槛低,部分因为特殊原因没有修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也允许入学,所以良莠不齐的现象每校每班都存在。

2、基础水平差异带来的学习能力差异。

就入学时候的英语成绩而言,大部分的卫校学生是处在了及格的水平上。学生能够阅读一些简单性的英语文本,可是英语语法知识且不扎实且书面表达能力相对较差。

3、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差异。

卫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接受能力主要是受到家庭、社会以及早期学校教育所影响,因学生所处环境以及受到的早期教育存在差异,所以知识和经验积累上也有着较明显的区别,如此便导致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接受方式以及兴趣特长上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二、应对策略

1、创设合作探究学习平台

1)合作探究学习很好的满足了英语课堂中动态原则的多边互促,把全体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通常情况下每组为4-6人,且组内学生英语素养层次各异,从而满足合作探究学习的最终目的。借助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增强卫校学生的接受、感知与推测水平,推动学生齐发展,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2)组际之间的探讨与沟通是小组写作探究学习的拓展与延伸,小组合作学习所构建出的活泼、有趣及和谐的课堂气氛,挖掘了卫校学生对英语课程学习的热情,英语老师可以在这一前提下深化组际合作交流,促使为卫校学生是信息共享、协作探讨提供出更加宽广的维度。其中组际探讨沟通具体方式如下:

组际研讨:由英语老师选择讨论相对较为成熟的两个小组进行发言,且对本组尚未处理的问题进行提出,别的小组加以补充与点评,给出处理办法,最后由老师进行小结。

组际互查:各个小组间相互检测对方的研讨状况,还可以相互检测对教材的理解深度,相互批注习题等。

组际竞赛:英语老师给出疑难问题,让各个小组进行抢答或者是按照次序一一作答,在某个组内成员作答不正确或者是不全面的时候,组内的其他同学可以给予纠正和补充。英语老师结合各个小组回答问题的速度及质量进行评分,同时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

在组际探讨沟通的时候,英语老师应该对组际探讨方式等进行明确的规划与安排,有目的的发问,让小组全面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讲评。在组际探讨完之后,英语老师要根据相关的评价标准对组与组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和准确的点评。

3)合作探究学习给卫校学生提供了英语学习的机会,不难发现,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发言与展示自我的机会。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卫校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动力,并且有效削弱了卫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2、创新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

以往传统意义的评价方式主要倾向于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却忽略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如此就不免让学习者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学习结果上,以至于老师也丧失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了解学生以及了解教学状况的机会。还有很多学生由于自己英语成绩的“羞于见人”,导致自信心的缺乏,不能正确的对待英语课程的学习,失去了进一步提升的机会。鉴于此,卫校英语老师可借助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第一,合作的态度。组内成员是不是愿意投入到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来,主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第二,组内分工。组内成员分工是不是合理,组内成员可不可以结合自身的特质承接不同的任务且出色地完成。第三,组内协作。组内成员可不可以促进本组的其他同学有效的完成任务,凸显协作精神。第四,小组交流。组内或者是组际之间可不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不是能够通过共同探讨获得新的方法与启示。第五,合作学习效果。各个小组有没有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过程性评价重点在于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的全过程来,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学生的提升和转变,立足于学生是不是能够主动投入到英语学习过程中来,是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小组写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互帮互助,一同进步。这一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推动自身进一步发展。

3、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内容、声音和图像为一体,让英语课程教学不再仅仅依附于文字及简单的图案来完成。其打破英语语言知识“时”“空”的界限,能够模拟各种语言情景,让原本乏味的英语文字形象化和具体化,同时也很好的实现了“雅俗共赏”的目的,淡化学生的差异性。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在很多的程度上丰富了课文内容,挖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卫校学生之间的差异。

三、结语

中职卫校学生 第5篇

浅谈如何激发中职卫校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作者:汪淑晶 于生金 刘帅 张嘉宁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2期

摘 要:生物化学是医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必修课,其内容涉及到生命活动的所有环节。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复杂、知识要点繁多等特点,是常令学生生畏的一门抽象和难学的课程。本文讨论如何针对中职卫校学生的特点,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轻松学好生物化学,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词:生物化学 中职卫校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4(c)-0167-01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因为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已渗透到医药卫生的各个领域,所以医学专业相关的学生都应该掌握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然而,生物化学学科内容自身的特点影响了学生对这门学科学习的兴趣,例如基本概念多、大分子结构复杂、理论深奥、代谢复杂、内容比较抽象,以致学生难以直接感知,使许多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如何针对中职卫校医学生的特点采取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生物化学的学习效率,笔者在中职卫校生物化学课堂中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了解卫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和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都选择上了普通高中,而选择卫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没考上高中或者家中是医学世家而受家长之命被迫来的学生,他们的内心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自卑感和压抑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自主性,首先需要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对于中职卫校医学生,他们仅在初中学过一点无机化学基础,而生物化学这门课程,许多内容是与医学知识相联系的,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质疑、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逐渐建立学好生物化学知识的信心。此外,教师应站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面对回答错误、回答不上来甚至站起来一言不发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多方面引导,千万不可斥责挖苦。要从学生们的回答中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闪光点,肯定他、鼓励他。2 注重生物化学知识内容与生活常识相联系,增加教学内容的普及性及趣味性

生物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生活中的很多例子都和生物化学有关,充分利用这些例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益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1]。例如:

在讲到蛋白质互补作用时,若按教材直接讲述,内容空洞乏味,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此时可联系学生平时生活实际,教师引导提问“小的时候我们有的同学偏食,为什么家长就会告诉我们,不能偏食,要食物多样化,要荤素搭配?”学生回答“要营养均衡”,接着老师再问“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什么?”,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思考问题。然后老师进行提示“同学们,回顾一下以前学习的内容,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同学回答:“氨基酸”老师再问“营养必须氨基酸有多少种?”,同学进行回答,然后老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解“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相互比例”,最后给同学们举个汉堡和豆浆搭配食用的例子,说明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原理。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与所学生物化学知识相结合,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在复习了以前学过知识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今,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是一种普遍的教学手段。然而,在中职卫校生物化学授课中,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否则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传统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可以让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述、讨论法、活动法等等。因此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应取长补短、完美结合[2]。首先,在形式上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在内容上适当运用传统教学手段,这样避免了形式上的完美掩盖了内容的贫乏。例如:在讲解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时,需要老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知识内容讲解清楚,然后配合多媒体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其次,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及学生实际来决定使用何种教学手段。笔者认为,对于一些需要用感官去认识的教材内容,最好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在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这一部分,过程非常复杂,参与反应的生物因子也比较多,学生如果单凭自身想像来理解问题,会非常困难。而用FLASH动画来反映整个过程,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感马上就会大大增加,就给学生以直观的生动的印象,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课堂穿插讨论,答辩及演讲,注重课堂效果,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气氛实质上就是课堂上师生群体的心理气氛,是洋溢于课堂这个特定环境中的情调和氛围,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包括心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例如,可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一些讨论的问题,每次提前确定3~5个主讲人,对教材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在教师的引导、启示下,先让学生自己积极地进行思考,做出答案,而后引导全体学生对所做答案进行讨论、研究,然后教师给予补充、矫正、强化与完善,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氛围[3]。这样不但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可以让同学在课前准备一些材料,以演讲的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其他同学,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根据中职卫校医学生的特点,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合理的授课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学习的兴趣,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中职卫校学生 第6篇

关键词:中职卫校;生物化学;厌学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职卫校教学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生物化学学科教学较为明显。但教学研究中发现,当前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致不高、课堂教学方法传统陈旧、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学生理解难度大等多种问题,学生对该学科产生了强烈的厌学心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针对目前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现状,本文总结以往优秀的教学经验与相关文献资料,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均融合了多媒体技术,生物化学学科教学也可借鉴此种教学模式。生物化学学科内容抽象,如蛋白质生成及其结构、DNA结构与复制等,且均为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对于这种抽象概念,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充分借助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化、生动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解“蛋白质结构”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三维显示技术将蛋白质的2级、3级、4级结构的形成过程及层次关系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在观看教学课件的同时,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立体空间概念。通过多媒体展示,还可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环境,增强教学内容的真实感、表现力以及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摆脱对该学科的厌学感。

二、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活,丰富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若该学科中各项指标协调平衡,则表明机体健康;若生化反应与生物分子等出现异常,则表明疾病发生,且任何疾病均存在各自的生化基础。教师在讲解该学科教材内容时,需积极结合实际情况,尽量选用与学生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材料作为教学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的课堂教学中,若教师一味按照教材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则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教学效果不理想。此时,教师可充分结合现实生活对学生提问:“刚吃过早餐,现在同学们体内血糖水平是高还是低?”待其回答“血糖水平高”之后,再问:“中午放学时,同学们都会感到非常饥饿,此时大家体内血糖水平是怎么样的,肝脏在干什么?”当学生回答“血糖水平低,肝脏分解肝糖原”后,继续提问:“若有同学未吃午餐,耗尽肝糖原,那么肝脏在干什么?”学生回答“糖异生”。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是通过糖原的合成、分解与异生等过程,维持人体体内血糖浓度的平衡。通过上述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讲解,营造轻松、良好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采用游戏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气氛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突出学生课堂主体性的重要标志。现阶段,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游戏法来活跃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放松。教师可将教材内容与课堂游戏充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快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蛋白质结构”理论时,可在班级内选取部分学生,让他们扮演不同的氨基酸,并于其胸前的挂牌上标明氨基酸的名称与结构式,将羧基、氨基设计为活动装置,在游戏中能够随时取下或装上,并使用松紧带分别将写有-COOH、-NH2的标牌套在学生左手和右手上,由教师指导第一个与第二个学生扮演氨基酸的学生表演肽键的形成(第一个取下-OH,第二个取下H,生成H2O分子),并鼓励其他同学参与到多肽链形成的表演过程中,将枯燥的教学内容趣味化,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总之,目前我国中职卫校生物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降低教学质量。本文建议学校与任课教师从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更新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摆脱对生物化学学科的厌学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乔梅.如何消除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的“恐学、厌学”心理[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3,(05):104-105.

对中职卫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第7篇

1 深刻理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

1.1 加强卫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是提升医院道德水平的关键点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认知、情感、意志、信念的支配下, 所采取的自觉活动。医院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与人的生命相联系, 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危险。加强医院医德医风教育,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改善服务态度, 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更有赖于医学院校对在校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加强护生职业道德建设是提升医院道德水平的关键点。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确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守法纪, 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 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 具有社会责任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职业道德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提高社会道德风尚的关键一环。如果中职卫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将来我国的医疗行业的社会道德水平将有一个大的提高,

1.2 职业道德建设是完成岗位任务的前提

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 才能有高质量的服务。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 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努力工作、吃苦耐劳、团队精神、社会责任等职业道德的养成, 能促使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中同样重要。只有高质量的技术, 没有高质量的服务就好象机器人工作一样, 就达不到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的服务要求, 也就不能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服务”, 不能完成医务工作者的岗位任务。这些问题给中职卫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中职卫校在新形势下, 要从学生长远的发展出发, 切实抓好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 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基础。

1.3 职业道德养成, 是抵制不正之风的有力保证

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人才是最关键的。人才的概念首先就涵盖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 就会使学生对“救死扶伤”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职业道德养成的根本目的在于形成高尚的职业品质, 而只有高尚品质的医学生才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才会自觉抵制行业的不正之风。

1.4 职业道德养成, 能体现更好的“慎独”精神, 能增强自我监督意识

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一种能力和品德, 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1]。“慎独”品质对医学执行人的意义更为重要。在新时期, “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更需要医务人员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 即使没有人监督, 也能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遵守道德准则, 体现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

2 思考中职卫校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地位

2.1 必须认识中职卫校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职业人员从业必须按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办事。医学生将来的工作场所是医院, 服务时应为患者的利益着想。在职业道德教育中, 对学生全面实施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四育人”管理, 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养成。

2.2 必须认识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责任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职业道德养成具有重大的责任性。职业道德教育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心态上的不平衡。首先要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其次, 结合实际, 对学生进行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坚持思想、观念引路, 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职业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 引导学生倡导“为人民服务, 对社会负责”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把必须把自身溶进集体, 投进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中去。所以, 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责任性。

3 分析中职生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为的现状

3.1 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的社会因素

多元化的社会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化——非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使学生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独生子女现象——学生有“家里就我一个宝贝, 不干也有饭吃”的观念。由于对职业角色需求不迫切, 更没有为事业献身的奉献精神, “无所谓”的观念在学生中很普遍存在。“道德值多少钱?”“有个好爸爸就好过一切”等等的话语时常在校园中听到。很多因素都影响着学生对职业道德观念的淡化。

3.2 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的学生自身原因[2]

由于学生缺乏热爱、缺乏兴趣, 对工作需求不激烈, 引发对学习不感兴趣, 对职业道德观念也淡薄。部分学生从小养成不良习惯, 学习基础差, 学习兴趣缺乏, 不求上进, 自然就无所谓了。

3.3 意志品质薄弱, 自我控制力差

有些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不够, 自我约束不够, 不想做操、不想上课, 好象学习是家人逼着不是自己自愿, 所以就不努力学习, 考试成绩就不好, 就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 导致产生自卑的心理。自尊心缺失, 自卑心理严重。

3.4 智能潜质不良, 悟性不高, 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

有的学生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表现为“我做得太好会被别人取笑、别人见我做了他们不做就会不和我玩。”等, 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是社会责任。

4 对中职卫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施思考[3]

4.1 培养学生遵循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遵循职业道德、职业基本规范和本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与要求, 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道德教育为主线, 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2 要培养学生识大局、有整体的高尚观念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是:爱岗敬业、救死扶伤;文明礼貌、廉洁行医;团结协作、保守医密;严谨求实、奋发进取。学生一旦能从大局出发, 从集体的利益出发、从国家的利益出发, 那才是真正能体现职业道德的优秀品质。

4.3 从大目标着眼, 从小目标着手

营造一个学生实践职业道德的真善美的校园环境。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 以职业道德为中心的政治思想教育, 积极推行养成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的综合素质。

5 对中职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要求

5.1 中职学校要突出“职”字

中职学校要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和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想。提倡“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起来, 互相配合, 互为补充, 形成职业道德教育的良性循环。把德育课和其他课联系起来, 把班主任、学生干部、普通同学联系起来, 成为职业道德教育链, 加强学习和交流, “互学、互促、互免、互进”, 树立“学生为本, 育人为先”的思想, 帮助学生设计好职业生涯规划, 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自我实现做好德育准备。

5.2 中职生职业道德养成中的行动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学生, 使学生按职业道德、职业基本规范和本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与要求来学会自我养成。教师要以身作则, 对教育事业充满爱, 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 让学生在道德的教育环境中潜移默化, 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4]。在学习中不断地自我检查、自我发现、自我纠正, 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改变压制式、限制式教育, 充分利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技术深入研究教学, 使教学方式更贴近学生。

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对岗位的热爱, 把职业道德知识和规范转化为个人的要求、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 使学生从根本上觉悟职业道德是跟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的, 从而自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培养学生把握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启迪学生认识自我, 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对照自己, 改正不良习惯。如, 有的学生工作不主动、不积极, 把患者当成机器来护理, 没有按“生理—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去关爱患者;有的学生工作不主动、怕脏、怕累, 缺乏爱心、没有职业道德或不敬业甚至厌业。只有重视中职学生的敬业养成,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学生只有通过从自己做起, 从小事做起, 不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 最后才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并能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

中职卫校的学生毕业后势必成为医疗卫生工作者, 教师在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上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和服务意识, 从学生的一言一行培养做起, 坚持弘扬良好的医德医风。重视中职卫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使中职学生医德规范[5], 提高医疗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努力。人民群众“健康所系、生命所托”, 医疗卫生行业关系着国计民生, 关系着千家万户, 关系着百姓的生命的健康。中职卫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促使医疗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詹万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主出版社, 2005.

[3]杨金土.溪流声声:杨金土职业技术教育短文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4]Reardon.Lenz.Sampson.Peterson (美) ,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中职卫校学生 第8篇

1 中职卫校学生违纪现象的现况分析

在中职学生中, 大部分学生遵纪守法、学习主动积极、团结友爱、讲文明有礼貌,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存在违纪现象。笔者对本校近3年学生的违纪情况进行了统计, 具体见表1。

1.1 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差

我校部分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淡薄, 旷课、逃学、早恋、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乱扔垃圾、破坏公物、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时常发生。表1显示, 这部分因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差而违纪的学生占违纪学生总数的41.02%。少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 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缺乏责任感,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自控能力较差, 时常有违纪行为, 且屡教不改。

1.2 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

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好的学习基础,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中职阶段后, 数学、化学和英语等基础课程普遍较差, 学生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 容易出现厌学心理, 表现为考试不及格或在考试过程中作弊。表1显示, 这部分因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而违纪的学生占违纪学生总数的20.37%。

1.3 有网瘾或上网动机不纯

学生上网人数较多, 上网的动机以个人爱好为主, 主要是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 有的学生更是从学校爬围栏外出, 通宵达旦地上网玩游戏, 白天上课就在教室睡觉, 心思都不在学习上。表1显示, 因上网问题而违纪的学生占违纪学生总数的10.26%。

1.4 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差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男女学生好奇心较强, 早恋现象较严重, 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较弱, 处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方法简单。同学之间经常因小事而吵闹, 甚至大打出手。表1显示, 因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差而违纪的学生占违纪学生总数的9.45%。

1.5 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差

有些学生总认为自己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前途渺茫, 因此自暴自弃, 遇到挫折不懂如何处理, 容易造成心理困扰, 纪律散漫, 出现旷课、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表1显示, 因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差而违纪的学生占违纪学生总数的8.41%。

1.6 意志力差

许多学生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无原则的溺爱, 加上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遇到困难只是退缩或逃避。表1显示, 因意志力差而违纪的学生占违纪学生总数的6.26%。

1.7 其他

其他违纪行为主要是由于学生纪律观念差, 有事不请假或事后不补假。表1显示, 这部分学生占违纪学生总数的4.23%。

2 成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2.1.1 不良风气的影响

作为中职卫校学生, 他们思想活跃, 容易接受新事物, 喜欢赶潮流, 但是分辨能力不强, 对新事物就会模仿甚至全盘吸收。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江湖义气”等各种消极腐败的现象, 影响着中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他们拉帮结派, 相互攀比, 意气用事, 做事情不考虑后果。

2.1.2 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

网络是个聚宝盆, 也是个大染缸, 各种色情、暴力、反动信息充斥其中, 因此, 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力。调查显示, 有96.7%的在校学生拥有手机, 87.4%的学生的手机有上网功能, 很多学生在休息时间沉迷于玩游戏, 或因为小矛盾在网上相互辱骂, 最后导致动手打架, 或是无意中接触到黄色、暴力、反动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将误导中职学生的行为。

2.2 家庭因素

2.2.1 家庭不完整

在一些表面玩世不恭的违纪学生背后, 蕴藏着他们不轻易启齿的事实———生活在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中或者是留守儿童。他们要么缺少家庭温暖, 要么放任自由, 缺少家庭教育和有效约束, 导致他们我行我素、玩世不恭。

2.2.2 父母教育方法不正确

本校86.0%的学生来自农村, 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知识水平较低, 有些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 孩子一旦犯错, 便是“严刑酷罚”。随着农村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 一些农村父母出现过分溺爱子女的现象, 以母亲居多。在处理违纪学生时, 经常遇见一些母亲袒护自己的孩子, 指责学校的管理存在问题, 不愿正视自己孩子的问题。另外, 一些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将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看, 爷爷奶奶大多溺爱孩子, 缺少严格的家庭管教和细心的思想引导。

2.2.3 父母不良习性的影响

孩子模仿能力很强, 家长的言行举止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精神生活仍较落后, 有些学生家长只顾赌博或拼命赚钱, 根本无暇教育子女, 导致孩子缺少监管。

2.3 学校因素

由于本校班级人数多, 上课时学生受到教师关注的机会少, 师生情感互动的机会少, 加上学生基础薄弱,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是家长要求学医的, 对医学类专业知识不感兴趣。教师对学习差或犯过错误的学生不愿进行教育引导,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 方法简单, 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 反而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

2.4 学生个人因素

我校学生年龄主要分布在15~18岁, 正处于青春期, 女生占在校生人数的91.2%, 由于初中阶段学习基础差, 纪律要求不严格, 使其对校纪校规模糊不清, 认识不明, 往往是大错不犯, 小错不断;在情感方面,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易激动、易冲动, 好感情用事。部分学生到校的目的不明确, 自私、懒散、不思进取、相互攀比现象比较严重。

3 对策分析

3.1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学校成立学生基础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任组长, 校级副职领导任副组长, 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为常务副组长, 成员由所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总结、研究、部署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3.2 建立健全工作责任机制

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学生中开展检查活动。主要工作包括:深入班级检查学生的纪律情况;深入学生宿舍检查宿舍卫生、纪律和学生夜不归宿的情况, 督促学生按时休息, 并做好相关情况登记等。由学生科对违纪学生进行处理, 及时联系家长协助教育, 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3.3 建立校团委协助学生管理工作制度

鼓励和要求团委和学生会全体学生干部参与学生基础教育管理工作, 并对其分配一定的工作任务, 让其协助学校做好有关的学生管理工作, 形成“学生副校长—学生科—班主任—学生”;“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教师—学生”;“党委书记—团委—团支部—学生”三线四级的德育管理网络机制, 进行分线管理, 分级落实, 齐抓共管, 做到分工不分家, 既团结协作, 又能独立地开展工作。

3.4 加强班主任培训, 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力军,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关键。学校出台《班主任聘任工作办法》, 规定班主任的聘任条件、聘任工作程序、工作职责和在岗人员聘任班主任要求;通过外出培训、请教上门和校内交流等途径, 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学习培训, 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学校注意做好对班主任的帮助、扶持和指导工作, 实行班主任“以老带新”制度, 新的大学毕业生与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对接, 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指导, 跟班学习, 不断充实壮大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按照学校下发的《班主任工作手册》开展各项工作, 学生科细化班主任考核指标, 每月公示考核结果。深入开展“中层干部下班级”活动, 让中层干部与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 及时解决班级的突出问题。

4 管理效果

通过全校师生同抓共管, 采取各种形式的教育手段, 加强对违纪学生的教育引导, 使学生纪律散漫的现象得到了根本遏制, 违纪学生比例逐年下降, 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班风, 见表2。

中职卫校学生 第9篇

1 调查情况及原因分析

2010年护理专业毕业学生调查问卷统计见表1。

1.1 就业期望

求职心理在学生择业求职过程中起到一个导向作用,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竞争,对就业成功与否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对就业胸有成竹的占12.8%,通过努力可以就业的占54.2%,就业无望的占33%。

前面已经提到,中职护生生源质量偏低,基础差异很大。护理专业学生多数为女生,知识面窄,学生信心不足,不能深入分析解决问题,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并且很多用人单位强调要男生,导致了33%的学生感到就业无望;而12.8%的学生对就业胸有成竹是因为在校期间就拿到了护士执业资格证,提前对自己的未来设计了轨道。

1.2 就业打算

毕业后升专的占5.7%,而打算自主创业的仅占1.8%,其余都是打算就业的学生,占92.5%。选择升专的学生,其目的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出路,也有一部分人是由于当前就业难,工作不理想而继续上学。所以92.5%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就业,其中,打算考公务员的占3.3%,去医院(包括社区医院)就业的占37.6%,虽然医院很缺护理专业人才,但由于单位的编制问题,所以59.1%的多数学生选择去私人诊所打工。

1.3 求职途径

通过对学校学生的求职调查发现,通过网络求职的占到12.2%;通过老师推荐和同学介绍,占到40.3%,通过实习单位转正就业占到47.5%。从本次就业途径发现,学校应加大就业力度,开辟就业市场,要号召学校全员参与巩固实习基地,以实习带就业,扩大就业范围。

2 对策建议

2.1 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将其纳入专业课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选修课,尽量让中职卫校课程与高职高专接轨,让学生有足够的课程可选,为学生毕业继续深造奠定基础;同时,聘请专家学者举办人文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氛围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就业的竞争力[2]。

2.2 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

从调查结果来看,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学生仍热衷于医院等行政事业单位,面对这一趋势,学校应给予就业指导及宣传,号召大家多到社区、基层就业。同时,因为不少学生选择去私人诊所打工,所以要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随着新的医疗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保护自己就医权力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护患纠纷也较前有所增加[3],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做到未雨绸缪。

2.2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目前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原来的文凭决定论过渡为能力决定论,内在的主观潜能决定今后的职业前途,辅导员老师应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形势,及时调整就业过程中的不良心态,尽早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

2.4 教学要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及时调整现行教学大纲,使其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应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知识要点为基础修订教学大纲,并以此制订教学计划[4]。同时,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鼓励学生考取国家计算机应用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等,并参加各种技能训练,按国家有关规定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5],使学生成为掌握多项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在毕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以2010年护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情况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中职卫校护生就业现状及原因,了解学生就业趋向及存在问题,以期给学生就业提供借鉴和帮助,促进就业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卫校,护理,就业

参考文献

[1]孔亚玲.中等职校护理专业学生化学学习现状及对策.西北职教,2010,11:41.

[2]周金莉,万艳平.中等护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86—87.

[3]邱红.护理带教中强化护生法律意识方法浅析.医学导刊,2007, 10:52—54.

[4]王勇.中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大纲改革探讨.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41—142.

中职卫校学生 第10篇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 是沟通世界人民、建立起友谊的桥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英语显得越来越重要。英语作为中职卫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然而当前中职卫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英语教材难度系数偏高、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落后、教师授课技能不高, 导致学生对英语课提不起兴趣爱好, 因此, 加强中职卫校的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显得尤为重要[3]。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激发中职卫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具体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转变教学观念,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地位的转变, 注重培养中职卫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中职卫校英语教学课程的吸引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三是学生从自身出发, 应该培养积极主动进行自主探究式的英语学习。

二、转变教学观念,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地位的转变, 注重培养中职卫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以往的教学主要方式普遍都是以教师的全堂讲解为主, 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 而非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教师的讲解中的机会少之又少, 学生难以发表自己的理解与不同看法。想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爱好, 一方面要根据中职卫校的具体特点, 转变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地位的转变。比如,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备课, 然后让他们上台讲课, 鼓励他们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 着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创造的能力;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 鼓励和引导他们善于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尊重他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和意见。另一方面, 英语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授课技能和素质, 博览群书, 形成自身具有特色的授课方法, 不断实现自我的超越。

三、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内容, 提高中职卫校英语教学课程的吸引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中职卫校英语的教学中, 学生多数是处于被动的状态, 他们往往认为英语课比较枯燥乏味而又没意思, 上课容易开小差、走神。因此, 教师应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内容, 提高中职卫校英语教学课程的吸引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根据学生英语的不同程度分层次加以辅导, 结合中职卫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难易程度合适的教材, 改进和优化英语教学方案, 善于提出问题, 做好交流互动工作, 调动学生对英语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正确学习英语的方法。比如, 英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授记忆英语单词的简便方法, 也可以请英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与班上其他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2]。

2. 英语教师应该实现英语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采用不

同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 可以通过开展英语口语朗诵比赛或英语歌曲比赛、英语口语交流活动或者英语角、英语园地、英语情景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选出前三名, 并赠与他们小小的奖励。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 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同学,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与成绩, 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用激励性的语言不断鼓励他们,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1]。

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达, 多媒体渐渐在课堂中投入使用。

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充分借助多媒体, 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关的英语资料, 将课堂内容以声音、图片、视频三者结合的有效方式, 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同学们,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活跃课堂气氛, 深深吸引住同学们的注意力, 通过新颖、趣味的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学生不至于产生单调枯燥乏味之感。比如, 在用英语介绍电视剧作品《秘密花园》时, 可以搜集图片制作正传》, 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情节,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兴趣[3]。

四、学生从自身出发, 应该培养自身积极主动进行自主探究式的英语学习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单纯地依靠教师、学校等外在因素来激发中职卫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依靠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勤思考、勤动手、勤学习、勤总结,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活跃地配合参与到课堂中,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才能真正地激发中职卫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结语

总而言之, 要激发中职卫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地位的转变, 注重培养中职卫校教师英语教学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内容, 提高中职卫校英语教学课程的吸引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还应从自身出发, 培养自身积极主动进行自主探究式的英语学习, 才能真正地激发中职卫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彭彤.试论激发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J].职业教育, 2013, (3) :79.

[2]柯应建.浅谈激发职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 (3) :114-115.

中职卫校英语教学方法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卫校 英语 教学方法 分析

一、当前中职卫校英语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不能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由于中职卫校的学生生源较广泛,学生所处层次的辐射面较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涯中养成的学习习惯、已有的学习基础、练就的学习思维定势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再加上这些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尤其是在英语学习上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还明显不足。这就对教师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要求,但是从当前对中职卫校学生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来看,教师并不能很好的秉承着以教学方法的理念,一刀切式的传统英语教学方法,不能以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作为开展教学的依据,不能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将对英语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2.不能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虽然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英语教学已经开始从多个角度开展创新型教学,也逐渐摸索出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教学方法并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这话主要是由于教师不能清醒的认识教材内容,不能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融会贯通,最重要的是不能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诸如,在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时,教师没能认识到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不能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依托,从而导致自主学习目标设置偏高,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遭遇重重阻碍,这不仅不能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打消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因此,加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把握和应用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二、改进中职卫校英语教学方法的策略

1.开展英语活动教学。当前中职卫校的英语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实用性、应用性人才培养为英语教学的着力点,因而与此相对应的英语教学方法也应该加强对实践性活动的设计,使学生以更多的机会感受英语运用,使学生在说英语、听英语的过程中获得英语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利于改变学生对以往英语学习枯燥、乏味的印象。诸如,在“shopping”这一单元的英语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具体的英语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分小组的角色实践,把全体学生划分为售货员小组、顾客小组、收银小组,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购物英语常用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践训练,这不仅能使学生准确了解在不同场合对不同英语用语的选择,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开展英语讨论教学。以往的英语教学一般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方法,长时间处于被动模式下的学生很容易失去耐性,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讨论式的英语教学方法是指使学生开展自主的教育交流和沟通,这种互动式的讨论既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也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可以相互发问和交流。诸如,在“everyday life”的英语学习中,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或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结组,引导学生以该话题为线索开展小组交流与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维持好小组讨论的秩序,并以此确保小组讨论的实效性。

3.开展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中职卫校开展英语教学除了要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发挥英语为专业学习服务的作用,因而中职卫校的英语教学应该与专业紧密结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英语与专业知识的联系,以此提升中职卫校英语教学的有用性。诸如,在学习“what do you do”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体现护士职业特征的图片,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对“nurse、hospital、inject、medical、day shift、patient”等专业词汇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加强了英语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也可以使学生在专业背景下加强度英语应用范围的认识。

中职卫校英语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上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还应该从改善英语教学方法上入手,中职卫校的英语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变化的、复杂的工程,虽然其当前的教学方法创新的开展还不能尽如人意,但相信通过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中职英语教学终会取得长足的进展,以期通过上述对当前中职卫校英语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应对策略的提出,能切实为中职卫校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用的线索。

参考文献:

[1]岳森.浅谈中职卫校英语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2,03:29-30.

[2]苏淑兰.中职卫校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J].卫生职业教育, 2012,13:68-69.

[3]蒋敏良,蔡翠芳,谢雄英.论中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3:119+135.

中职卫校学生 第12篇

关键词:卫校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性研究

心理健康, 一般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 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 并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1]。20世纪中后期, 欧美国家的院校纷纷建立起心理健康干预机制, 而我国大中专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从“德育”中剥离出来。本世纪以来, 包含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内的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在国内一些大学里开始设立。而对于保障人民医疗卫生和健康安全的医学类、卫生类院校, 其对于在校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形势”对于加强中职卫校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提出新要求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 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 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新医改”方案出台。方案强调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要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总目标, 争取到2020年,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在这种新形势下, 以培养基层卫生医疗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各类中职卫校就有了现实的目标和指导方法。新方案对中职卫校在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医改方案“第四条”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医疗卫生机构及机关、学校、社区等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因此, 未来一段时间, 中职卫校除了为社会培养大量医疗卫生专业人才, 尤其是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之外, 新医改方案还为其提出了新、更高的要求。就是要求中职卫校必须加强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教育, 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学习与传播。只有自己身心健康, 才能更好地诊治病人、服务社会。因此, 加强对于卫生职业类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也就势在必行。

二、大中专院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机制的普遍性、紧迫性

来自我市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的资料表明, 近三年来前往心理健康门诊咨询与治疗的病人有上万人次, 而其中青少年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由于青少年心理不成熟, 容易出现心理发展、人际交往、早恋、网瘾、代际冲突、青春期问题, 以及抑郁、焦急、神经衰弱、多动症、注意力障碍等诸多心理问题。所以, 青少年特别是在校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障碍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随着普通高校大中专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极易受到消极影响。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其中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 而近几年还有上升的趋势[2]。可见, 心理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大中专在校生学习和生活的严重问题, 如不能及时预防和解决, 势必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障碍。有资料显示心理障碍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休学、退学的首位原因[3]。因此, 适时建立心理问题干预机制是我国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紧迫问题。

三、中职卫校的特殊性要求其培养的人才必须心理健康

卫生类职业院校在我国的大中专职业院校中, 因其从属于医疗卫生行业的职业特点和学生群体的性别比例差异的特点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结合我校心理学工作者辅导过的学生情况与相关资料的初步分析可知:中职卫校学生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心理问题, 突出表现在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关系心理、自我认识心理、性心理、情绪情感心理及择业心理等方面。众所周知, 卫生职业学校这个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性别上女生居多, 年龄上处于“消极反抗期”, 文化基础偏差, 许多学生因在选择专业时是受制于家长的被动选择所产生的逆反情绪等等, 诸如此类问题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的状况呈复杂化的趋势。这些问题的存在, 将阻碍医疗卫生行业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影响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制约和谐校园建设。因此, 当前必须加强对中职卫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 只有拥有健康和谐的心灵, 才能建设“和谐校园”。

四、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机制的科学性、专业性可以为中职卫校提供技术支持

心理干预 (Intervention) 指心理健康工作者为避免受辅导者不适应的行为继续恶化, 采取某种方法予以矫正和治疗[4]。而心理问题干预, 是在更广泛的层面上, 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和途径的通称。近年来, 国内许多大学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测查, 发现该量表所测量的10项因子中, 除躯体化一项外, 其他各项因子都显著高于国内成年人的常模。这些测查结果都表明, 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5]。其实, 心理健康干预中用到的测量方法和手段并不止于症状自评SCL-90量表, 还有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SPSS计量软件包等工具。但是, 所有的测量方法与工具都有其特定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比如自评量表中就含有90个项目并以精神病症状学的内容为基础, 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来预设量变, 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而心理问题干预的实证研究, 还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如自然观察、问卷调查、心理辅导、实验跟踪、归纳、分析等等。总之, 现代诸多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普及与应用为中职卫校采取心理问题干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卫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要求, 还是国家对大中专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普遍性、紧迫性, 都要求当前必须加强对于中职卫校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研究, 只有以专业的、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为手段, 以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去落实, 才能为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创造良好的软化环境, 才能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概念辨析[J].课程·教材·教法, 2001, (6) .

[2]刘丽美, 张莲英, 张国宏.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 (2) :72-74.

[3]李晶, 李波, 周存良, 等.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1, 24 (4) :32-33.

[4]肖旻婵.美国心理健康干预模式[J].教育科学, 2005, (2) :60-61.

上一篇:农田工程下一篇:职业院校德育管理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