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时代的营销

2024-05-12

视觉时代的营销(精选12篇)

视觉时代的营销 第1篇

一、“视觉营销”的概念和范畴

在现代的时尚营销领域中, 流行四大营销策略手段, 它们包括:PR和MEDIA (公关媒体) 策略, EVENTS (事件营销) 策略, CRM (顾客关系) 策略和VMD (视觉营销) 策略。其中的“视觉营销” (Visual Marketing) 是通过视觉刺激的方式, 达到销售目的一种营销方式。具体说来, 是将展示技术和视觉呈现技术与对商品营销的彻底认识相结合, 品牌 (或商家) 通过其标志、色彩、图片、广告、店堂、橱窗、陈列等等一系列的视觉展现, 向顾客传达产品信息、服务理念和品牌文化, 达到促进商品销售、树立品牌形象之目的[1]。

二、包装在视觉营销中的作用

包装在卖场不仅利用造型、色彩、材质、图案等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还起着激发消费兴趣, 传播其品牌文化的作用, 包装的在视觉营销中的主要作用有:

1、包装承载吸引顾客眼球的重要使命

包装在商品营销过程中承担着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功能。如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才是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商品的包装设计是消费者认知商品的第一关, 承载吸引顾客眼球的重要使命, 又是实现商品价值的重要手段。在商品极其丰富的今天, 消费者对每个产品的关注时间非常短暂, 必须抓住消费者的眼光从货架扫过的一瞬间, 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包装能够综合利用颜色、造型、材料等元素, 突出表现出产品、品牌等企业的内涵和信息, 对消费者形成较直观的视觉冲击。包装要起到促销的作用, 首先要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包装通常会运用新颖别致的造型, 奇特的图形、醒目的色彩, 精巧美观的图案, 特殊的肌理材质等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2、包装形象传播品牌文化

通过包装形象传播其品牌文化, 引导大众对品牌的理解, 是包装在视觉营销中最重要任务。包装的这种信息传播功能, 不仅能够使消费者识别商品, 而且还具有引导消费、促进商品销售的作用[2]。成功的包装设计能塑造出品牌形象, 以及传达企业独特的文化。在现代同质化严重的商品社会, 产品与产品之间的识别性越来越差, 变得越来越模糊, 塑造产品的品牌形象日趋重要。在品牌形象策略中, 一是强调品牌的商标或企业的标志为主体, 二是强调包装的系列化以突出其品牌化。许多外烟的包装都采用了以品牌的商标或企业的标准色彩为设计的主体。企业形象设计的导入, 把那些造型各异、用途不一又相互关联的产品用统一的形式、色彩、商标来规范, 形成系列化包装。系列包装不仅使企业的经营理念得到视觉延伸, 也使强化了商品信息的传播力。商品的包装代表者企业的形象, 是企业形象的物化、具体化、标示化, 是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的宣传载体。包装用企业的商标、色彩、图形等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企业品牌形象, 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品牌形象传递给公众, 使公众对企业产生良好评价和认同。包装是把艺术的灵感, 以创意的思维, 找出设计与市场结合中的最佳契合点, 实现企业与品牌文化的沉淀、提升、视觉化, 创造出一种更为杰出的品牌形象。因此, 包装是品牌宣传推广最直接、最有效, 也是最省钱的方法与途径。

3、包装用视觉语言的达到商品销售的目的

俗话讲:“广告吸引消费者, 终端包装打动消费者”, 包装在终端的作用主要通过色彩和造型等视觉语言来吸引顾客, 达到说服顾客购买的目的, 正如人们常说的一样“包装是沉默的商品推销员”。一个成功的商品包装不仅仅要设计美观, 更要让包装自己会说话, 把商品的功能、特点、文化内涵恰如其分地表示出来。包装与消费者的沟通力的大小, 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情况的好坏。在当代流行的以便利店、连锁超市和大卖场为形态的自选营销业态, 所有的商品按类型划分区域, 不同厂家, 类型相同的产品被集中展示在货架上。这时, 以往传统的“盯人式”的营销方式已经行不通了, 商品与商品的竞争体现在包装吸引力的比拼上, 这就最需要运用包装的视觉语言来吸引顾客眼球, 用直观的视觉语言打动顾客。对包装设计而言, 包装外形的视觉冲击力固然重要, 但视觉的亲和力和说服力也同样必不可少。商品包装要以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达到招徕顾客、取悦买者、说服顾客、扩大商品销售的目的。

4、包装激发消费兴趣

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主要是凭视觉获得的商品包装信息作出喜爱或厌恶的判断, 然后对自己包装喜爱的商品产生购买欲望, 最终形成实际的消费行为。对消费者来说, 商品包装的文、图、色、机理及造型都是一种“视觉元素”的刺激物, 而这些刺激物必须具备一定的新奇形象特征, 才能激发起消费者的兴趣。因此, 包装设计要奇特、醒目的效果, 使消费者看一眼就产生强烈的兴趣。一个出色的包装设计方案, 不仅能用新、奇、特吸引住顾客的注意力, 还能让顾客发现它的商品内涵, 品味它所包含的文化, 从而达到激发尝试、研究的兴趣。

5、包装是低成本的广告营销

商品包装设计是商品信息传达的媒介, 是商品最直接的广告。通过独特的造型、新型的材料与精美的印刷, 包装可以准确地传达商品的质感、形状、用途, 有效地渲染商品的特质和韵味。包装是塑造产品和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营销中最具经济效益的广告宣传载体与竞争工具。在现代市场营销中, 顾客一般都认为“好马配金鞍”, 好商品一定要有好包装, 消费者很容易将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包装、品牌相联系起来, 商品的包装自然便成为了产品的形象。另一方面, 产品质量的好坏, 包装是否精美, 也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生产技术、能力与水平。因此, 包装本身是一种广告, 包装这种销售能力, 节约了企业的广告成本。通过包装的策略性设计, 或变化包装在卖场终端的陈列和组合方式, 卖场中的商品包装陈列将更加科学, 包装的组合色彩更加突出。在不用许多成本的情况下就可以使销售情况发生变化, 和其他营销方式相比, 成本更加节约。

三、包装的视觉营销策略

既然包装在视觉营销中如此重要, 企业在产品包装的运用策略中, 就要注重如下几点:

1、注重包装与广告视觉、终端视觉的高度统一

包装是企业形象的组成部分, 产品包装、企业广告、卖场展示设计等的形象宣传一定要统一。麦当劳、肯德基就是这样, 从服务生的制服、店面装修一直到就餐桌椅, 它们和商品包装的颜色和风格都高度统一。商品的陈列是向消费者展示产品和品牌形象的途径, 因此, 随时要注意商品陈列是否有利于品牌形象的体现和提升。包装开发时应采用统一设计元素来设计系列产品的包装, 例如企业的标志、标准色、吉祥物等。用统一的视觉元素来规范包装, 这样才不会给人凌乱的感觉。这样做一方面能达到宣传企业品牌的作用, 另一方面, 在现代品牌消费时代, 顾客也认品牌购物, 对商品的销售也有促动。例如前面提到的宝洁飘柔系列产品, 尽管包装的色彩有蓝、绿、红、黑等七种颜色, 但包装图案和瓶形等设计元素是一致的。这使得飘柔产品形成了统一的企业形象。但有的企业在包装的造型、色彩、标贴等各方面都不一致, 在视觉上造成了混乱, 在卖场终端难以达到协调统一的视觉效果, 于是就难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更难以实现视觉营销。

2、重视卖场的组合和陈列方式

包装在卖场终端的陈列和组合方式会直接影响顾客的视觉效果。正因为如此, 卖场中的商品包装陈列要科学, 包装的组合色彩有序、突出。实际操作中可采用多种陈列组合方式, 如堆码、叠加、悬挂、倾斜、横卧等多种陈列方式, 藉以突出包装的展示效果。也可以运用单一产品大面积陈列、促销活动主题化陈列等方式引起消费者注意。例如一个单件产品的包装和几十个单件产品的包装相叠加, 其视觉效果就明显不同。展示在人们眼前的物体, 越大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另外, 还可以运用一些转台陈列产品, 因为动态的物体比静态的更引人注目[3]。在色彩上要尽量排列有序, 例如, 宝洁飘柔系列产品包装有七中颜色, 把这些色彩按照色相环的色彩, 或按由浅到深来排列, 就会更协调。在色彩上也可运用对比的手法, 把色彩对比强烈的包装陈列在一起, 便能更多地吸引关注。

3、合理利用陈列区域达到最大化销售

尽量利用包装设计为产品争取到更多的陈列空间。现在卖场的货架是寸土寸金, 在有限的货架陈列面积中争取更多的陈列空间, 就要在包装结构的设计上想办法。例如, 在包装结构设计上可考虑包装和包装之间可以链接, 使得包装象拼图一样的重复陈列, 这是因为较高的频率也能吸引注意力。或者用透明塑料塑封在纸板上, 这样只要有挂钩的地方就可以将这些产品挂起来, 达到扩大了陈列范围的目的。商品在这种较高的位置上重复排列的立体化陈列方式, 能达到更多地吸引顾客眼球的目的。产品与消费者接触的机会越多, 销售的机会就越大, 因为突出的位置, 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些措施, 不仅比普通的陈列方式拓展了许多陈列空间, 还更引人注意。

4、注重包装在终端的视觉艺术

包装设计要新颖、奇特。商品包装的文字、图案、色彩、造型及材质都是“视觉元素”, 对消费者来说, 奇特的物体特别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我们设计出来的含有“视觉元素”的刺激物, 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新、奇、特的形象特征。成功的包装设计, 内外造型不仅追求平衡、和谐、统一, 并且要设计新颖、醒目、终端显现率高、视觉冲击力强[4]。在“眼球经济”的时代, 独具个性化的奇特的产品包装, 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那些造型独特、印刷精美的包装, 往往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正因为如此, 包装的审美艺术价值越高, 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也越强。

另外, 在商品视觉营销中要特别注重包装的色彩。色彩是人体视觉诸元素中对视觉刺激最敏感、反应速度最快的视觉信息符号。日本科学家发现, 人对色彩的注意力占视觉的80%左右, 而对形状的注意力仅占20%左右。因此, 色彩对于包装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装是否具有吸引人的个性色彩决定了包装是否在竞争商品中有清楚的识别性。例如, 火红的可口可乐、深蓝的百事可乐等, 这些产品包装色彩独特, 勇于创新, 更容易在众多的产品中被消费者注意。

在包装设计中采用色彩逆向思维策略, 也具有新奇特的效果。色彩逆向思维策略克服了常规色彩逻辑思维刻板、单一、从众的局限性, 在常规中寻求特异, 从定势中寻觅突破, 具有明显的求异性特征。大胆应用前瞻性的色彩, 使其新奇而不怪异, 独特而不另类, 由此拓展包装的色彩空间, 充实包装的色彩内涵, 丰富包装的色彩语言, 促使商品在竞争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

上述从包装设计引发的对视觉营销策略的研究提醒我们, 现代商品花色品种日益增多, 同质化严重, 在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商品将令消费者目不暇接。除了商品的本身的质量和品牌, 最重要还有商品包装对消费者的视觉注意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如何让产品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唤醒他们的购买欲望, 将决定着企业营销终端的成败, 因此, 研究商品包装在视觉营销中的作用和营销策略, 将是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大获成功的新契机。

摘要:本文以包装在终端的视觉营销如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为启示, 分析了包装在视觉营销中的作用及包装的视觉营销策略。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让商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触动他们的购买欲望, 除了商品本身的质量, 还要依靠包装设计对消费者的视觉注意力。研究商品包装设计在视觉营销中的作用和营销策略, 将是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大获成功的新契机。

关键词:包装,视觉营销,注意力,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侯章良.视觉营销[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6.

[2]高欣等.包装设计对消费者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7, (3) :20-21.

[3]吴之洪等.注意力——经营原理与实务[M].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8.

视觉时代的营销 第2篇

[关键词]视觉传播;新媒体;创造性思维;知觉的尖锐化

引言

视觉传播竞争日趋激烈,以变革创新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已经成为当今视觉文化发展的一种普遍意识和时代潮流。从过去到现在,视觉在人类接受资讯及心智活动上的影响力,并没有因时代推移而有任何减弱的迹象。尤其从目前多元化传播手段不断涌现,色彩化、大量化、数字化印刷及数码图像处理技术不断发展的事实,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是更趋视觉符号化和更有赖于视觉沟通的世界。

视觉传播(Visual Communication),就是以视觉可以认知的表现形式传递信息的过程 [1]。不可否认,我们当今的时代已进入了一个视觉传播的时代: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传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 [2] 视觉传播是以人为起点,通过媒介把信息传达给人为终点的过程。视觉传播是运用视觉符号和符号系统来构成独特的视觉语言,用来传达有效的信息,其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可视性。人们通过视觉的认知,在瞬间便可对信息做出解析。同时,视觉传播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信息传递方法。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学会了用火、岩画、象形文字等可视方式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当今信息化日益发展的社会中,视觉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它以文字、色彩、形象、空间等作为视觉基础元素来进行表现,它力图将一切已经完成、存在的传统文化艺术的语言文字代码和印刷媒介重新熔炼整合,从而实现人类文化艺术全面视觉化的宏伟目标。视觉传播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本质就是通过各种媒介,将特定的视觉信息最准确地、最快捷地传递给大众。在现代社会,这种全新的视觉文化在各个领域发展并运用。

一、 新兴媒体造就视觉样式的丰富性

随着20世纪末期数字化媒体出现,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技术、数码艺术设计、数字电影电视、多媒体广告短片等新兴科技不断地挑战并充实着传统的视觉传播形式。与此同时,也使视觉传播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播。媒体语汇极大丰富。

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艺术与科学――国际数码艺术交流展暨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互动作品《吹皱一江春水》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互动情境:观众向输入设备吹气,悬挂在墙面上的一幅中国山水画中的水塘便会随气流的长短、强弱泛起阵阵涟漪,观众在与作品的互动中得到了巨大的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理解和创造的愉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展厅门口打了一口“井”,这口“井”把数码艺术展览现场和上海城隍庙连接起来,两边的观众可以通过这口“井”进行面对面的实时对话。 [3] 新兴媒体的应用不仅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觉感受,在视觉样式的扩展和应用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无止境的可能性,还导致了人们不同于以前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审美意识以及时空观念等。人们把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称为新媒体,而将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与传播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例如三维动态图像、多媒体、数字电影以及其他的视频领域所进行的创作。正如右图是数码艺术家法亚兹・雅弗瑞的一幅作品,他用平面和3D电脑软件为我们创作了一幅奇幻美妙的超现实主义情景。借助电脑强大的图像制作功能,熟练掌握其技术,创造出人类的一种新型的虚拟性的审美体验,带给人们不同以往的视觉感受。

动漫或走进视觉营销时代 第3篇

就中国目前快消品行业来看,大部分产品的外观、功能、包装甚至营销方式都很近似,于是导致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消费者很难在脑海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品牌印象。

具有文化特性的产品,已经在当前的市场逐渐呈现出越来越畅销的趋势。众多企业在寻求“差异化”的同时,将目光聚焦到了动漫领域。例如,可口可乐在推出“酷儿”系列饮料时,就同步推出了生动可爱的卡通形象。该饮品先是在日本上市,随即就成为日本最受欢迎果汁饮料之一,其卡通形象“QOO”也成为最受民众欢迎的卡通形象之一。类似借助动漫元素走红的经典案例,还有阿凡提演绎的草珊瑚含片、百威啤酒的蚂蚁系列广告等。这些产品在推广方式上或夸张或生动,趣味性十足,给消费者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目前以动漫手法对企业及产品进行二次文化打造的方式,已经在国内有所发展。譬如,华漫兄弟(天津)互动娱乐有限公司将这种服务形式定义为动漫视觉营销系统,将视觉营销与动漫进行紧密结合,为客户打造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已经先后服务了修正药业、大庆北岛、奥迪等国内知名企业,并取得了实质成果。

由此可见,动漫行业正凭借其特殊的文化特性和自身强大的融合性,朝着多元化的进程发展,而原有对行业的定义理解也会随之逐步改变。动漫行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依旧值得人们期待。

视觉盛宴之网店的视觉营销 第4篇

视觉营销是一种新的市场营销手段, 为达成营销的目标而存在的, 通过商品的陈列和形象化展示, 对顾客的视觉造成强劲攻势, 实现与顾客的沟通, 以此向顾客传达商品信息、服务理念和品牌文化, 达到促进商品销售、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1为了能吸引客户眼球, 促进销售, 网店的装修与商品陈列也开始关注视觉营销, 来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在网络环境下, 视觉营销定义为利用色彩、图像、文字等造成的视觉冲击力来吸引潜在顾客的关注, 最终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

1. 营销元素

作为网络中的虚拟店铺, 网店利用色彩, 文字, 图片等元素造成冲击力吸引潜在顾客的关注, 增加产品和店铺的吸引力。视觉营销的作用首先是提升网店的流量, 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从而使目标流量转变为有效流量。最终出彩的网店设计加以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 有效流量再次转变成了忠实流量。色彩在网店视觉形象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色彩是有语言的, 能唤起人类的心灵感知, 所以在确定网店主题色调时, 应该要与商品特性相符合, 或者与目标消费群体的特性相符合。如果网店主营女性时尚产品, 那么比较适合的主题色就应选偏粉色、红色的柔和浪漫色系。

2. 视觉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 视觉在人类所有感觉中占主导地位, 人类对外部信息的感受有83%通过视觉来传达, 视觉给人的知觉、注意与兴趣等心理现象提供了最广泛、最重要的素材。网店的视觉营销是网店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当前互联网中店铺林立, 产品丰富, 顾客选择余地大, 顾客的注意力往往分散, 不易集中。视觉营销旨在形成一个网店引力“磁场”, 延长消费者在店的停留时间, 促进交易达成, 并在客户心里树立起良好的店铺形象。网店不同于实体店铺, 消费者不能像在实体店一样与商品“亲密接触”只能通过网店塑造的商品形象来接收商品信息, 判断商品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

首先是视觉营销在店铺装饰中的应用, 色彩在这其中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色彩是有感情的, 能唤起消费者的心理共鸣,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奔放, 橙色代表甜美贴心, 绿色代表阳光清爽, 黑白代表个性高贵2。网店布局中往往会在最上方设置招牌横幅, 这是最抢眼的地方, 消费者一般都会首先注意到这里。如果招牌设置合理。既能“传情达意”, 又让消费者“赏心悦目”, 就会给消费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才有可能让消费者继续停留在网店里浏览、选择商品。反之, 可能会给消费者不专业的感觉, 从而会降低消费者对店铺和商品的信任度, 结果导致消费者不敢轻易下单。商品的陈列和分类也很重要, 产品主次要符合消费者的视觉流程。整体店铺产品摆设又要整齐而不失特色。通过规律性的陈列突出重点, 并且要分类明确, 如超市有食品区, 生活用品区一样。网店也有分类明确, 方便消费者查找到自己所需商品, 促成销售。根据买卖经验, 定时调换商品布局, 销售量最好的商品应该放在显眼的位置, 反之销售量不好的商品则退居其后。还有消费者喜欢促销和特价商品, 多数网店都会单独列出促销区或者特价区, 让消费者一眼就注意到, 并且点击查看。为了能让客户能即时了解到网店的促销活动, 我们可以运用强烈的对比色或突兀的字体在网店首页最引人注目的区域把客户利益“呐喊”出来。

然后就是视觉营销在商品描述中的表现, 完整的商品描述通常包括介绍商品的文字、商品图片、售后服务、交易条款、联系方式等内容。在这个虚拟的交易环境中, 消费者完全是靠商品描述来判断商品的质量等信息, 所以商品描述要做到详细而不繁琐。商品的展示图片尽可能的体现商品的细节, 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商品的描述与消费者形成的信任度紧密相关, 合适的语言图片会提升消费者下单的可能性。

3. 结语

总的来说, 视觉营销是一场无言的战斗, 用无声的语言来引导顾客。再者视觉营销是一种直观的美感, 在第一时间打动顾客。这场视觉盛宴基本直接决定了店铺的销量, 从注意到采取行动是一场网店与消费者的密切接触过程, 这个过程中网店是否能够有效的利用视觉营销来吸引消费者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在视觉逐渐成为主导的世界里, 在这个网店成为发展趋势的空间里, 视觉营销越来越发重要, 亮出店铺的招牌, 舒服协调的整体色调, 拍摄精美, 细致到位的商品照片, 贴心的售后服务, 显眼的特价区和促销区, 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 营造一个无比舒服的购物环境, 让消费者从此爱上网上购物, 信任网店, 视觉营销的四大要素, 目的性, 审美性, 统一性, 实用性, 视觉是手段, 营销才是目的, 未达到目的, 就要从手段做起。从摆出好照片, 贴心的写好购物指南做起, 然后完善细节, 在商品图片的适当位置加上店名水印, 时刻为网店做宣传。写明邮递方式, 让消费者充分地感受到店铺的贴心照顾。

商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 附加筹码变得格外重要, 店面视觉营销就是在拼附加筹码, 同样的商品, 消费者会怎样做出抉择, 打开一个店面的网页, 如果消费者感受到的是无限的购物欲望, 那网店也就成功了!视觉营销就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也许没有真实店面的立体感, 但却有每个店主优秀的设计思想融入其中。如今网店装修与实体店装修同样重要, 快节奏的生活之下, 网上购物变成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也渐渐变成了消费者的一种购物习惯。

摘要:视觉营销作为日益发展壮大的网店的重要营销手段, 不断推陈出新。在店铺装饰和商品描述中, 各个网店运用视觉营销为消费者营造一种“秀色可餐”的店面感觉。无声的语言来引导顾客, 吸引顾客, 激发购买行为, 终究养成消费者上网购物的习惯, 在设计与营销的完美交融中, 为消费者打造一场视觉盛宴!

关键词:视觉,营销,网络,流量,消费者,购物

参考文献

[1]、马大力著, 视觉营销[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132-143, 103-135

成人用品的视觉营销 第5篇

在互联网时代,不能引起共鸣与关注的产品,再好的品牌也只能是孤芳自赏,甚至胎死腹中。

情趣用品挑选,精准视觉营销第一步

当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很多企业在打造自身品牌时候就努力掌控视觉营销的维度,通过视觉最大传播面,最短传播距离,辐射最有效的传播范围。汇润云购在视觉营销上倾注了很多心血,刚刚过去不久的“天津成人用品展会”以及情趣用品的挑选,几百个成人类品牌甄选与品牌气韵风格相吻合的专属成人用品,为大众呈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通过琳琅满目的情趣用品的选择,为成人用品的进程添上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这场情趣用品的挑选仅仅是打造视觉营销的第一步!

强大科技体验店,唤醒消费者注意力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成熟化,平均每一个小时就有1000多个店铺在开业,如何在水漫金山的品牌中脱颖而出甚至鹤立鸡群,这是商家最关心的话题。首先,必须得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产品再新鲜也会过时,但视觉上的冲击力却能像芬芳的香水一般让人留恋并且记忆深刻,或者可以说是,要成功营销就要对消费者要使用视觉营销手段。

所谓“视觉营销”,“视”即理解成两个动作包含,即“注意”且“停驻”,成人用品的呈现方式,大部分是让客户直接买下就可以,但这样显然达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今成人用品琳琅满目,消费者早已处于审美麻木状态,所以要唤醒消费者注意力,达到“视”的效果。通过科技体验店的强大视觉震撼力吸引消费者:用户只要走进标准4S体验店里,最前沿的LED显示屏轮播本季主推成人类品牌、免费的WIFI冲浪一键浏览成人情趣用品上千个不同款式、价位、风格的单品,让你手中拿着ipad查阅时也能在脚下进行体验性试穿……当消费者潜意识里这样形容汇润云购:“就是有很大显示屏,可以体验,有成人用品显示在画面上的时候,汇润云购的传播就开始了,“视”即做到了“注意”且“停驻”,产生了生动的记忆画面,毕竟,要让一个用户记住,并且轮廓性地口述出这个品牌是不易的。

给予消费者“心理视觉营销”上的想象空间

单单从感官上来进行视觉营销还不够力度,更重要的是要让消费者从心理达到满格的“视觉冲击”,如何做到这点?就是要洞悉目标消费群体向往的生活指标,通过他们的所思所感,达到与他们心心相印的共鸣成果,在成人用品的特征上挖掘出更具吸引力的附属价值,在汇润云购,消费者在体验店体验后,可以直接下单购买,或者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在移动客户端的支付宝、财付通、微信、网上银行等便捷支付方式轻松完成购物。

韩国视觉营销的启示 第6篇

韩国零售百货业的发展源自欧洲发达国家的市场运作经验,视觉商品战略(VMD)系统在韩国早已形成完善而有效的管理运作体系。著名的韩国乐天连锁百货巨头乐天百货、三星集团的新世界连锁百货、现代集团的现代连锁百货店等,在弹丸之地的韩国同为行业竞争对手,却有着鲜明的经营定位和特色,尤其是各自不同的视觉商品战略,使其各自在零售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我国商业领域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外资商业企业纷纷登陆中国,并已完成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战略布局。以百盛购物中心、伊势丹、新光三越、莲卡佛等为代表的外企零售百货业的不断涌入,内资零售企业等正面临外资企业的严峻挑战,我们该如何发展自己的视觉商品陈列(VMD)系统呢?

VMD是什么

视觉商品陈列(VisuaI Merchand‘is‘lng&DispIay)含义是将商品的政策和战略变成视觉展现,韩国简称VMD。视觉陈列(Display)适用于零售业。优秀的商场陈列对销量的好坏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达到易懂、易看、易选且美观的陈列效果,要对消费者心理进行预期设计,构思消费者便利购物及合理入场等陈列操作的技能技巧。

Display也被理解为和VM是一样的意思。但是,Display是以美的观点出发,作为漂亮地展现商品的一种卖场必要的手段。VM是把企业所设想的形象具体化,以多样的营销活动和各种演示、展示为手段,把商品企划、进货、销售等所有业务整合起来运作的战略,而陈列则是执行战略的战术。

零售百货业为何要实行VMD?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不去商场也能很容易地购买到所需商品,网络购物、邮政购物、电视购物等使人们足不出户的购物生活多姿多彩,但为什么人们还要去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呢?

到百货公司或购物中心去的顾客心中都有一种期待,就是用眼睛能够看到满足自己所需所想的商品。通过橱窗、展台和商店内销售重点部分的演示、陈列展示季节流行商品、时装流行趋势、设计主题等,既使顾客的眼睛得到了愉快的享受,也刺激着消费的欲望。只是商品和服务的本身,别说吸引新的顾客,就连维持原来的顾客也很难。随着市场的细分,消费者的细分,在品牌忠诚度日趋下降的今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里,理解顾客的感性要求和热切希望,成为商业成功的核心要素。通过眼睛看得到的色彩、形态、材料,把眼睛看不到的感性或爱好形象化,通过这种刺激,引出消费者无意识的反应,再把它联系在提高销售额的策略上。

这也是经常提到的所谓“眼球经济”的来临。“眼球经济”也称作注意力经济,是指实现注意力这种有限的主观资源与信息这种相对无限的客观资源的最佳配置的过程。在当今消费时代,注意力已成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这就是注意力的商品化,从而引发的经济效益是具有倍增的乘数作用。

我国零售百货业的“视觉”现状

本土的零售百货业经营重心通常放在了硬件设施、人员管理、品牌引进的营销策略上,而忽略了整体视觉商品陈列这一重要的战略体系,仅仅靠店内各卖场品牌自身的商品陈列展示来增进零售百货业自身的形象魅力,是远远不够的。如同一个万花筒般支离破碎的视觉形象,消费者很难把商场定位和形象熟记于心。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百货业,商品的陈列设计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他们运用先进的视觉管理及陈列装饰技巧,结合色彩,心理,商品,灯光,商场规划等元素,将商品优势最大化地展示出来,以促进销售并带来品牌价值,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相当不足。

韩国百货业巨头来了

在著名的繁华商圈——北京王府井开业的乐天银泰百货,是由韩国乐天集团下属的乐天百货株式会社与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下属的浙江银泰百货集团双方合资并共同派驻精英团队,联合打造的世界顶级商业消费理念的高品质休闲购物空间。

韩国乐天百货被誉为韩国最优秀的零售企业,除乐天集团外,现代百货商店和新世界(shinsege)百货商店分别是韩国现代集团和三星集团旗下的聚集了海外、国内品牌的强势百货商店。作为同属零售百货业的这些百货商店,都是成功拥有着大型百货业的连锁集团运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觉营销战略和鲜明的经营服务理念。

韩国百货业视觉营销战略规划

韩国百货商场工作职能部门中,都有一个强大的企划团队存在,也称VMD部门。担任视觉营销推进的中枢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等工作,促进各相关联部门的业务连接。这个部门下属企划组、演示组和设计组。

企划组负责海外品牌分析,市场调查,资料分析,策划各季节主推的流行色彩,活动主题,进行全年VMD规划。同时还担负着VMD职员的培训教育和相关资料的开发。设计组负责每个季节的橱窗设计、店内、人体模型,小用具,道具等用品的开发及活动事件的各种设计。演示组负责商品演示与陈列,管理百货商店整体形象:调查销售信息和现场顾客反映进行陈列调整工作。

从百货商场外观看,橱窗是表现营销手段最直观的地方,除了每年的各大节日,一些精心策划的主题促销活动也能让消费者通过橱窗感受出来。和国内的运营机制不同的是,韩国百货商场的所有橱窗内的陈列均由VMD部门统一设计规划,无论是大型橱窗还是小型精品橱窗,都具有统一的表现主题、内容、统一的视觉风格。而国内的商场橱窗,大部分由品牌商家租用,陈列内容相关活动都是由承租的品牌进行。橱窗陈列道具等制作工艺良莠不齐,不能达到统一的视觉效果。

执行战略的战术部署

除了每年企划好节日促销主题外,还根据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要,组织各种各样的相关促销活动。以韩国乐天百货在2006年春的大型主题促销活动为例,不仅仅在橱窗进行精心的设计,在商场内的很多公共空间也都进行了全方位的主题陈列。

1商场外部主题性橱窗陈列设计

橱窗的设计上用春天花卉的主题,色彩设计以红色、绿色、金色等作为主题活动的主打色彩,陈列的商品也是以这些色彩为选择的。(见图1~图4)

2商场内部静态主题性陈列设计

除了橱窗的演示,在百货商场的内部空间里也专门设置了主题陈列展示的空间,如上下电梯的夹角地带、每层的步行长廊前,以静态展示独特魅力吸引着来往的顾客,使他们充分沉浸在主题所宣导的氛围中。(见图5~图7)

3商场内部局部空间的主题性陈列设计

除了商场外部橱窗和内部静态的精心演示陈列,在很多不同品类的卖场中也以点的形式出现主题性的局部陈列,比如一层卖场化装品的专柜的上方、空闲的空间中、各品类卖场的陈列装饰上都是以该主题进行陈列上的演示。在一些顾客休息区的空间内也将视觉主题贯穿。(见图8~图13)

4商场职员陈列培训——陈列口袋手册

在该百货公司内部,几乎每个职员(包括卖场售货员)都有一本能装在口袋里的小册子,尺寸设计比手掌要小得多。主要内容是陈列的基本要求和一些关于色彩、陈列实物方面的内容。有效的指导初级人员对视觉陈列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每周,商场陈列部门都要对所有品牌卖场的陈列进行调整和指导,并对职员举行考试和培训这样的工作。

5年度陈列主题规划表

全年要有大型橱窗店面陈列设计8次、主题促销活动的陈列设计12次。可见韩国百货业视觉终端的陈列工作是作为核心力的重要工作范畴。由企划组、演示组和设计组3个部门分担协作,共同完成。

视觉营销战略——百货业核心竞争力

纵观韩国的零售百货业,主题化、体验化、视觉效果的丰富化是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营销战略。百货业区别于其他业态就是“主题”的视觉表现,这是消费者需求的专业化和细分化的表现。要想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抢得先机,就要在终端店面的规划上有一定的表现力,在营销手段上独辟蹊径。通过商场定位及品牌的诠释,在打造现代化百货商场品牌的基础上,围绕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以节日主题大型陈列为载体,通过商场整体视觉氛围、刺激购买欲望的系列活动的引导,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远观·近赏——视觉时代的读图方式 第7篇

一、远观与近赏:视读并重的观看方式

远观、近赏作为审美动态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方面重图像整体的视觉性,另一方面重图像局部的可读性。在今日这个绘画展览评审活动频繁的时代中远观察“势”固然重要,但近赏味“质”也不容忽视,二者的结合在视觉文化时代中更凸显重要的当代意义。

“适我无非新”,艺术上的“光景常新”所营造出的视觉冲击力永远是吸引观赏者第一眼球的重要因素。远观作为审美活动的初始阶段,是对知觉完形的本能组织和对物体表象的大体扫描,对众多的美术作品进行图像之间的视觉性、创新性、个性等方面的综合比较,作出优劣的直观判断,继而,对作品进行近观的审视并提出其判断的理论依据。在此过程中,审美注意多关注于作品所呈现出的我“势”不同于他“势”的创新面貌。

近赏是审美活动的进一步持续。作为一种完整的审美经验,在对作品进行大体扫描之后还必须进一步对知觉完形作进一步的审视和欣赏,一旦细细审视的活动开始,审美活动便进入了特殊的审美认识阶段。在这个阶段,审美批评是通过描述、分析、特征识别和解释等方式去发现艺术品中值得欣赏、观照、思考和赞美的因素。此间流露出的从容不迫的心态,与中国传统的品评方法——读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另外,“赏”之有物也是品评活动得以持续和深化的关键,即个性之“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技术上“精”与形式语言的“美”的规律。精湛的技艺所带来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品位又增加了图像的可读性与品味性,赋予审美者一种远观、近赏、观了再赏的品评渴望以及随后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升华。

二、“品”及其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

面对视觉文化时代所提供的各类图像大餐,视觉的应接不暇和被迫观看使我们的审美心态逐渐变得浮躁,近观凝视式的传统品评审美方式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品评是中国美术批评的主要方法,注重批评主体的审美感受,强调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和实践性,在“品”的过程中观者获得高层次的审美愉悦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作品的批评。“品”的方式是二三知己聚在一起交流审美心得,是一项富有诗意的审美活动。在传统审美过程中,对品画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条件。所谓观画就是品画,宋刘道醇说:“且观画之法,先观其气象,后定其去就,次根其意,终求其理。此乃定画之钤键也。”这种观画方法是从气象、来龙去脉、意图到画理,层层深入,由表至里。

元人汤垕在《画鉴》中围绕着如何精鉴提出了诸多要求。他认为要作到精鉴就要“多阅传录,或自能画,或深画意,每得一图,终日宝玩,如对古人,虽生色之奉,不能奇也。”而后,他提出的具体观画之法是:“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传览,然后形似,此六法也。”

显而易见,这种流行于农耕时代重诗意的传统品评方式,需要无功利的审美心态、广博的知识经验、悠闲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准备。然而,在充满竞争的当代社会,人们大多忙于功利性活动,少有农耕时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难得有机会做一些陶冶情性的非功利审美活动。二三知己聚在一起谈艺术感受已经是一种难得的奢侈,何况传统品评方式需要那么多环境、心理和知识方面的准备。因而,品评作为传统审美的重要方式,在读图时代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三、读图:从审美到批评

读图是审美批评的一种基本技能,正确的读图有利于挖掘和把握作品中深远的意味。图像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发现、揭示在作品的纯形式、形象、母题和故事的表层意义下面潜藏着的更为本质的内容或意义,强调对图像进行理性分析。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是现代图像学的一个特征。现代图像学者经常把图像学与形式分析、社会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其他艺术史研究方法相结合,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考察。

对传世之作的品读是一个从整体气势到笔墨形式之质再到整体之气象的过程,即直觉把握画面整体气象,分析其构成形式,深入品味其意蕴,把握作者的意图,找出绘画的基本原理和艺术的规律。古典中国画批评活动是建立在“实践出真知”的知行合一的认知模式之上,批评家多“自能画”而后“深画意”,在批评活动进行之前或同时,都要“阅传录”,即阅读与艺术家有关的文本,真正将作品放置于历史和文化的语境中去研究,而后才进行读画。这种读图不能仅满足于弄懂艺术图像的自然意义,而要在发现和解释图像传统意义的基础上,理解作品更深层的内在意义。要把握图像的内在意义除了研究与艺术家有关的文本以外,还必须研究与图像直接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如社会学、宗教学、哲学和政治学等。也就是说,读图并不等同于生活中一般意义上的观看,而是对美术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并利用美术资源,把作品放在历史与文化的语境中去研究其内涵与意义。

对创新之作的品读离不开对作品本身的审美反省和深入分析。形式或观念上的创新往往是观者不熟悉的对象,最初的反应可能会是困惑与不适。在审美经验极少或为零、审美批评看似毫无必要时,对作品本身的审美反省和深入分析就彰显其重要性。这种反省和分析使人的知觉更为敏锐,使创新性思维积极主动参与此中,最终达到一种美的发现。这种读图大大提高了人对美的洞察力,审美经验也就随之提高。克拉克将读画的过程分为冲击、细审、回味、新生四个阶段似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这种对创新之作的具体审美批评方法,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观念的绘画时重组我们的概念框架,开拓我们的创新思维,学会欣赏和包容不同形态、不同文化的绘画。

“读图时代”视觉传播的利弊 第8篇

1 读图时代图像显著的作用和特点

直面“读图时代”,新闻传播在内容、形式、规模、效率方面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网络新闻传播中“读图”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图片传播具有信息接受的高效性,实验表明人对图形、符号的反应与记忆有着较大差异,其中对图像所传达的丰富信息接受得最为充分,并保持最长时间的记忆。图片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直接性,更便于理解,并且不受读者区域语言和民族语言以及大众文化水平高低的局限,是人类文化传播中都能读懂的一种共同语言。图片便于阅读,受众们对网页中图片的阅读速度要远远快于对文字的阅读。因此,我们应从更广和更深的层面探讨“读图时代”网络新闻传播中图片的运用,探讨读图时代的新闻发展应何去何从。

2 天气图的诞生

就说天气图,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诞生于1820年。但是天气预报业务更多时候是伴随着战争而发展的。

1854年11月,英法联合舰队在黑海上和俄军决战,可是出师未捷,英法联合舰队就遭到了一场强风暴的袭击,几乎全军覆没。事后,巴黎天文台台长勒弗里埃受命调查这次强风暴过程。他依次把同一时间的各地气象情况填写在一张图上,经分析发现此次风暴在经过欧洲,到达联军舰队所在地的前一两天,西班牙和法国西部已受其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当时注意到这一现象,这场灾难是可以避免的。1855年3月,勒弗里埃正式向法国科学院提出建议,由政府组织气象观测网,并将观测资料集中起来进行分析,绘制天气图。1856年,法国首先开始了天气预报的业务工作。此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陆续建立起了气象站网,开展天气预报工作。天气预报在1875年4月1日首次刊登在伦敦的《泰晤士报》上,这也是天气预报第一次刊登在主流报刊上。

普遍认为,现代天气预报开始于天气图的诞生,气象工作者依靠天气图根据经验和固有的理论基础对天气的发展变化过程加以分析和描述,从而对未来天气进行预报,虽然预报仍然与经验和个人的主观判断也是一种概率问题,但是基于天气图出发的分析手段使天气预报技巧大大提升。

随着天气预报的不断迅猛发展,气象观测站点数量更多,覆盖面更广。以中国为例,根据统计,全国气象观测站数量达到2423个。这样就会使绘制出的天气图更接近真实大气的运动;加之卫星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形成多套资料之间的对比分析,使得这种基于天气图的预报准确率显著提升。比如24小时降水量图,图中反应当前降水呈现什么规律和特点,哪些区域需要做好防洪预案;全国最低、最高气温图。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气温是大气的温度,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等于一天中最高气温减去一天中最低气温.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是划分气候类型的重要依据.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还有卫星云图的识读方法:根据颜色来判断天气情况1.白色代表云层,白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2.绿色代表陆地;3.蓝色代表海洋;4.黄色代表沙尘暴等等。天气图像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加上配乐,解说,理解的难度大大降低。“读图”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更多地将图像体验与精神感觉体验相交织,并将它渗透于生活的点滴之中。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为了能在第一时间以最直接的形式向受众传递信息,都大量地采用图片。而受众对于图像信息的依赖感与日俱增,这样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渐渐转变成了“读图”形式,读图时代的图像,降低了文化传播的门槛这是文字所无法比拟的。

3 对读图时代的冷思考

人们喜欢读图,因为图片更直观、更形象、更通俗也更明白,读起来省时、省力。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认为,一些成年人喜欢读图主要是因为现代生活过于紧张,人们没有耐心去处理高深的文字。有研究表明,人们读图和读书时大脑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不同,文字是高度凝练的,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处理过程中会调动更多的大脑潜能,而对图片处理只是简单的信息加工过程。[1]但事物总是具有一定的两面性,图象在给我们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弊端。

3.1 图片刺激感觉神经失去认知

从认知的角度讲,图像是直观的刺激,不需要认知和理解力的参与便可接受,这就意味着对认知能力的剥夺。我们每天都要从客观世界获得各种各样的刺激,这些刺激之所以会成为我们的经验,并积累成我们的智慧,是因为我们在受到这些刺激时,并不只是消极地产生反射,还要通过认知和理解来组织和把握这些刺激,使之整合成为有序的、有意义的经验,成为记忆和思维的材料。但图片使我们把感觉神经的刺激当作现成的、已经组织成整体的经验,从而使我们失去了认知、理解和整合对象的需要。[2]图象文明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非文字化“产生了物质社会特有的“图像文明”,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被最大程度地图像化。电影、电视自不必说了,连小说、评论亦加入了图像文明的行列,利用大量图片来吸引读者。即使是四大名著,也被不由分说地“漫画“了。现实世界的图像文明越是五彩缤纷,消费大众越是寄望于浅白易懂的文化工业产品中逃避现实,消磨掉的正是人类千万年来培养起来的承受挫折、砥砺斗志、完善人格的精神。

3.2 视觉的疲惫和负重带来的审美疲劳图像

图象,代表各种人为制造的形象。图像的泛滥意味着导致各种人为形象的蜂拥而至。从人趋近形象到形象逼近人,这个转变是由于大量的机械复制成为可能,由于我们越来越生存于一个人为的符号化的社会之中,形象对人的包围和追踪便是一个不可遏制的趋势和普通的日常生活景观。

种种视觉花样的轰炸,反倒使得人为的刻意的形象失去了震撼力和冲击力,在其视觉刺激无所不在的同时,在不断强化视觉刺激效果的同时,它也在钝化乃至麻痹了人们对种种新奇独特形象的视觉反应,使人们对它视而不见,甚至出现了冷淡、无动于衷的现象。

总而言之,读图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了极大的转变,图片符号和文字符号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符号都有其剩余和局限,只有充分衡量二者的利弊关系,将图片的直观效果和文字的意蕴相结合,才能实现图文并茂的共赢。

摘要:人们喜欢读图,因为图片与文字处理相比,更直观、更形象、更通俗也更明白,读起来省时、省力。但事物总是具有一定的两面性,图象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具有一定弊端。本文对读图时代视觉传播的利弊进行分析,以期使图像与文字相结合,更好地实现图文并茂。

关键词:读图时代,天气图,视觉疲惫,图片符号

参考文献

[1]龙迪勇.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故事画中的图像与文本[J].江西社会科学,2008(03).

视觉传播时代的新闻摄影语言探析 第9篇

当代文化中视觉文化变成重要组成部分, 视觉传播成了主流传播。摄影相比文字, 其有着更加直观的视觉效果, 并且跨越了语言的障碍成了无国界的传播平台。在时代赋予了新媒体话语权的背景下, 新闻摄影正在发生着变化, 其内容有了新的定义, 如何在深度报道时代, 运用新闻摄影语言。本文通过对新闻摄影语言的内涵与演变, 探究其注重形象价值、客观真实并有冲击力与情感表达三个方面的特性的概述, 对当下的摄影技术、传播媒介及视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进行讨论与研究。

二、新闻摄影语言内涵及演变过程

(一) 内涵

新闻摄影语言。是指通过影像传达新闻信息, 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摄影语言更容易让人们接受, 以其视觉上的直观体验使人们喜闻乐见, 新闻摄影语言是从视觉语言中分出来的特殊形式的语言, 视觉语言近几年被人们划定为形象思维用于艺术中, 它将所要传达的信息以视觉上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图像, 色彩的形式表达出来, 是一种回归原始的传递方式, 科学家指出, 人类大脑每天需要接受大量信息, 其中60%~80% 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接收到的, 这也说明接收新闻信息更需要文字和声音之外的形式才更符合人类的习惯, 新闻摄影语言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的特点。

(二) 演变过程

新闻摄影语言从出现到今为止已有近200年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更替, 其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 也有了多种内涵。最早, 新闻摄影只是简单的新闻图片的组合, 目的是记录日常。演变到今天, 新闻摄影已经不是纯粹的记录事实, 而是成了一门艺术, 丰富了摄影语言, 与美学联系到了一起, 共同组成现在的新闻摄影语言。历史上第一个新闻摄影语言出现在1842年的德国, 一场4天的火灾定格为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真实的场景重现引起了当时人们的广泛关注, 随后又有一些照片相继问世, 但其主要目的不是传播新闻, 而是纯粹记录生活。1853年英国“海德公园重建”的照片标志着新闻摄影的萌芽, 它是当时德拉莫特用火棉胶的底片进行拍摄的。之后新闻摄影语言又经历了纪实阶段、“堪的派”、纪实主义等阶段, 直到20世纪40年代, 电视的问世与科技的成熟, 纸质媒体逐渐没落, 兴起了新闻摄影。

三、当下新闻摄影语言的特性

(一) 注重形象价值

新闻摄影语言是传播信息的工具, 所以, 对于情景再现要特别反映出事件的氛围, 直观的表达事物的情感, 要注重塑造整体新闻摄影语言的形象。视觉形象作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 被用到新闻摄影时, 要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新闻要求传播真实、及时、可靠的信息, 区别于艺术摄影, 更加强调摄影中的瞬间, 抓拍是新闻摄影语言的特性, 同时也是记录事物的一种特殊方式。

(二) 客观真实并有冲击力

新闻摄影不同于一般摄影, 其主要原因是新闻摄影要具有真实性, 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瞬间形象的纪实满足人们的视觉欲望, 同时带有冲击力。视觉传播要处理好视觉冲击力与纪实性之间的关系, 新闻摄影的结果是呈现一张照片, 好的照片要触动人的内心, 不是流于表面, 要将情感通过照片传递出来, 不是图片外在冲击形式而是内在的冲击力。新闻摄影语言重点在于, 既不用夸张的镜头技巧, 但照片内在情感却能够征服人们, 给人以思考。新闻摄影的本质是内在的, 它洞察事物的本身, 并用镜头记录表达, 这就需要工作者有独到的见解及器材运用能力。

(三) 情感表达

新闻摄影语言的另一特性是通过图像传递情感, 通过情感的表达构成新闻的意义, 图像本身具有传递情感的能力。所以, 摄影变成一种传递的媒介, 新闻摄影可以通过瞬间形象的凝固体现出新闻的真实性, 同时真实的新闻也传递出真实的情感, 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传递的, 人们会被眼前的真实场景所感动, 接收图片传递出的思想与价值判断, 从而产生共鸣, 使图片相比于语言或文字的报道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这就是新闻摄影语言的情感表达方式。

四、视觉传播时代下新闻摄影语言的发展

(一) 新闻摄影语言的发展因素

1. 摄影技术。新闻摄影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摄影技术的支持, 如今的数字摄影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新闻摄影中, 数码暗房打破传统暗房的局限, 对照片的处理变得高端, 存储和传输上有了质的飞跃。影像的拍摄时间不断缩短, 传输速度因传递方式的改变变得方便又快捷, 甚至可以实现快速提供视觉信息, 拍摄与发布进入“神同步”阶段, 与新闻求真迅捷的特性十分吻合, 使摄影师工作变得更加方便。

2. 传播媒介的发展。古代的印刷改变并引领了信息的传播方式, 当今的电子传播媒介消除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电子媒介、数字媒介为新闻摄影语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新闻摄影应需要不断地完善, 在视觉传播中引领潮流。

(二) 创新

视觉传播时代早已影响了新闻摄影语言的创新发展, 对视觉冲击力的要求下, 创新在传播中变得尤为重要, 在形式上要不断创新。视觉传达对内容的表达越来越依附于抽象的形式, 不但丰富了视觉内涵, 同时增强了用视觉表达含义的能力。摄影要注重创新形象, 刻画形象时要在真实的基础上通过角度和距离等方式达到完美效果, 吸引受众的目光, 引发受众的联想, 调动其审美体验, 深化新闻主题。对光影的运用要适当地创新, 赋予照片灵魂。另外, 在创新的同时要提高摄影工作者和受众的视觉素养, 使其在情感上达成共识, 使其更加理解视觉信息。

五、结语

视觉传播时代, 新闻摄影语言仍在不断地探索。随着摄影技术、传播媒介及视觉文化的不断发展, 新闻摄影语言在创新中将不断引领视觉传播时代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要:视觉传播时代的到来在全球引发强烈关注, 成为组成当代文化的主导部分。当今的新闻摄影不仅注重传播新闻事实, 而更加注重传播效果, 不同的视觉传播手法会形成风格迥异的画面。如何使新闻摄影引人入胜, 成为视觉传播时代关注的焦点, 值得深思。本文对视觉传播时代的新闻摄影语言进行探究, 尤其是其内涵与发展历程的探索, 并结合当下新闻摄影语言的特性对视觉传播时代下新闻摄影语言发展中的特点与创新阐述笔者的观点。

读图时代的广告视觉表征初探 第10篇

关键词:读图时代,广告,表征

图像作为最有吸引力的信息语言,总是先于文字被人们注意和记忆,其直观展示性与动态表现性能投射出最准确的信息。图像中场景的氛围、色彩的表现、事物的造型等都对人们的心理、情绪和精神发挥着作用,使人在有意或无意中接受并被感染,转化为一种行为的驱动力量。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30年代著名的“世界图像时代”的表述中曾指出,世界将作为图像被把握和理解。(1)如今方兴未艾的电视、电影、广告、以及互联网等主流传播媒介,正在引导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图像正在不断地挤占、征服甚至取代文字,视觉文化或图像文化已逐渐成为现代文化的主导形态。在这个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较高的读图时代,色彩斑斓、铺天盖地的广告正在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内涵与形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读图时代:当代文化的转型

美国学者米歇尔认为,“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2)。在视觉文化的引导下,视觉传播日益成为人类传播中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它以浅显与通俗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在当下纷繁芜杂的社会景象中,从家庭装潢到服装设计,从手机游戏到网络游戏,从电视时装秀到街头流动的人群的穿着,举目四望,处处都是形象。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形象在不停地刺激着都市男女的眼球,给人以视觉冲击。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效率的提高又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使得生活匆匆的大众无暇进行精致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刍,都希望快速、浏览性地获取信息、感知世界,于是概念、理性退位,形象、感性登场,并最终演变为视觉文化成为当今审美文化的主流。(3)

图像作为最有吸引力的信息语言,总是先于文字被人们注意和记忆,其直观展示性与动态表现性能投射出最准确的信息。图像中场景的氛围、色彩的表现、事物的造型等都对人们的心理、情绪和精神发挥着作用,使人在有意或无意中接受并被感染,转化为一种行为的驱动力量,因此,图像语言以其自身的优势确立了它在大众传播中的独特地位,成为传播媒介中最具情绪感染力和精神渗透力的传播形式。这些优势使得读图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

视觉形象策动着一场文化巨变,引起了整个人类社会消费方式的全方位改变。作为站在时代风头浪尖上的典型文化现象的广告,自然无法摆脱当代审美文化整体走向的制约。(4)过去,广告传播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的,报纸上、广播里反反复复地播报一则广告,以此起到强化人们观念的作用。如今,在读图时代里,图像占据了主要地位,而且又以绝对的优势超越了文字,于是,广告开始以各种各样的图像传达意义,高雅的或庸俗的,生活的或艺术的,完整的或局部的,都在冲击着人们的心灵感受。徘徊在读图时代的现代人,越来越迷恋于“图像的转向”,或者说“视觉文化的转型”。于是,在充斥着视觉图像的今天,广告表征越来越走向以图像为主要通道的视觉表征,图像广告成为当今广告传播的主导形态。

二、表征:当代广告传播的灵魂

表征的概念源自于心理学,后经过各学者的发展,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定义。这里所谓的表征,实际上指的是读图时代下广告的研究方法和视觉表达方式。借用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尔特·霍尔对“表征”的表述,即它是人们赋予事物以意义的方法,也就人们了解人、事、物的世界的方法,以及个体能对他人表达有关那些事物的某个复杂思想,或通过别人能理解的语言传播有关它们的信息的方法。(5)因此,读图时代的广告表征就是诸种视觉形象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使我们既能指称真实存在的人、事、物的世界,又能想象虚构的人、事、物的世界。

广告是一门艺术,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就需要在它传递各种信息的同时,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好感。就一般消费者而言,人们很少有亲身使用那些商品的经验,他们对商品的理解大多是透过广告的内容来理解商品的性能。商品广告能巧妙地抓住人们的心理,通过一系列的肖像和符号表征,经常将人们梦寐以求而又不易得到的事物的所指迁移到各种商品之上,让商品拥有“成功、高雅、优质、快乐”等涵义。在读图时代,广告的视觉表征主要有名人代言、情感传递和性别修辞三种模式,这三种形式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以求达到最佳效果。(见图1)

(一)表征之一:广告的名人代言模式

由于名人广告说话声音大,因而名人广告总是广告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名人广告几乎已成为广告市场的主旋律,如张曼玉代言玉兰油护肤品、巩俐代言大洋摩托、费翔代言雅戈尔服饰、周杰伦代言美特斯邦威服饰等。其中玉兰油护肤品的广告很多,这其中有一则叫做《一场与四亿中国女人谈的恋爱篇》的广告,它动用了张曼玉、周迅、袁泉等影星,讲述了中国女性的开心、挫折、成长的故事。广告中,几位亮丽的女明星轮流上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美感冲击,最后配以“OLAY相信每一个女人都会更美丽,做更美丽的你是你的希望,也是我们的OLAY”解说词收尾,给人以深刻印象。

在这些护肤品广告中会反复表现那些漂亮的女明星涂抹爽肤水或润肤露来保养皮肤的视觉画面,给大众制造出皮肤需要护理保湿的想象。广告中的女主角如张曼玉、周迅、宋慧乔等都是漂亮、著名、受人崇拜的明星,尤其是广告片中的张曼玉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自信、高贵、优雅的气质更是众多已婚女性渴望拥有却正在丧失的特质。于是张曼玉这个视觉形象自然而然就成了自信、高贵、美丽的象征,她所使用的玉兰油护肤品成了增强自信与优雅的“秘密武器”。为了增加受众,扩大玉兰油护肤品的销售市场,广告商同时还选择了宋慧乔做另一代言人,宋慧乔是20多岁的青年女性所崇拜的偶像,画面中她的年轻、美丽、肌肤的光泽与细嫩(有时是化妆的效果)正是年轻一代女性所追求的,因此,宋慧乔所使用的玉兰油护肤品也顺利地成为青春、美丽、肌肤细腻的象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护肤商品的能指已深化为各种现代女性所追求的特质,大多女性都期望通过购买行为来获得在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这些特质。

(二)表征之二:广告的情感传递模式

情感表征是读图时代下广告传播的另一切入点,广告情感的影响力往往会大于广告商品自身的竞争力,如果受众认同了视觉广告作品中的情感倾诉和情感召唤,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那么该广告就获得了成功。在当今社会,人们日益渴望得到温暖和真诚,广告商正是基于对受众这种情感心里的把握,通过广告视觉画面的内容和形式来影响人的情感,实现其情感定位,以此在与受众的互动过程中取得主动权。

以情感为诉求点可以说是广告说服的杀手锏,广告中向来注重对情感的表征。(6)从亲情到爱情到友情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一般广告中情感表征采用的是图像表征和言语表征相结合,其最常见的主题是爱情和亲情。通过对爱情的表征指向于那些热恋之中的男男女女,曾为可口可乐和强生策划制作过广告的美国著名广告人乔治·迈克尔说:“广告词就是打动恋人的情书”,如娃哈哈纯净水的广告就是沿用歌手王力宏的一首歌《爱的就是你》,广告词为“爱的就是你,不用再怀疑”;优乐美奶茶的广告词是“喜欢你、优雅、快乐、又美丽,你就是我的优乐美!”如此动听的广告词,画面中漂亮的男女演员,再配上那温馨的恋爱场面,将图像表征、言语表征和符号表征完美结合,怎能不打动恋爱中的情侣呢?广告在传递亲情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现代消费社会中人们对于亲情的认识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亲情”,它已表征为广告画面中的各种现代商品,在读图时代有着新的内涵和意义。如旺仔牛奶广告,首先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幅活泼的小学校园场景,“三年级六班李子明同学,你妈妈给你送来了两瓶旺仔牛奶……”随着小学喇叭的大声播报,一个名叫李子明的男孩激动地奔跑,眼泪汪汪,扑到妈妈怀里,亲了一口牛奶罐子,说:“妈妈我爱你!”身后的小同学满眼羡慕地说:“哇,你的妈妈好爱你哦!”这则广告是在用母爱推销商品,画面中的亲情交流是通过牛奶实现的,牛奶是表征父母关爱孩子的产品。

广告作品中的情感表征和情感召唤契合了市场经济下人们的情感需求,通过利用图象的所有直观感性因素,不断地给人们提供情感的满足,使广告作品焕发出动人心魄的魅力。(7)广告所推荐的产品可视化为父母或恋人脸上的微笑,成为现实中渴求情感的人们表达情感的物质形式,人们受到刺激完成商品购买行为,构成了当今社会的产品交换、情感交流的风景。

(三)表征之三:性别修辞模式

性别修辞在电视广告中随处可见,不同的广告产品会采用不同性别的演员。比如一些护肤品、日用品的电视广告往往采用女性角色,或选用年轻、貌美、性感的女子来吸引同性的羡慕、招惹异性的凝视,如“LUX”香皂、飘柔洗发水、婷美内衣等电视广告;或选用朴实勤劳的女性展现妇女的价值意识,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最典型的有强生婴儿用品和雕牌洗衣粉广告,其中一则雕牌洗衣粉广告演绎了一段勤劳朴实的母女之间的故事,片中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普普通通的女性,从小到大,勤劳朴实的母亲一直在为女儿洗衣服,女儿因有了自己的孩子,才明白母亲默默付出的艰辛。广告片中没有大腕明星,只有一个白发苍苍仍在为儿女洗衣服的朴实的母亲,女儿回家看见洗衣服的母亲说:“妈妈,我来!”这时,广告的画外音切人正题——“你为妈妈洗过衣服吗?用雕牌洗衣粉为妈妈洗衣服!”。这则广告比原来那则男男女女在超市扑抢购雕牌洗衣粉的广告显然更富有人情味。朴实的母女勾勒出温馨恬静的视觉画面,配上扣人心弦的语言,让人不再挥动手中的摇控器,心随着情节的推进而久久难以平静。男性则或采用成功人士来表现自豪情感,如“摩托罗拉”手机、“杉杉”西服,瑞士手表等;或采用平民化的生活再现,勾起生活的回味,如“白沙”香烟等。

当前,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广告表征与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广告行业的表征逐渐形成了一种趋势,那就是追逐那些经过传媒“完美化”、“明星化”和“情感化”包装的商品形象,从而引起视觉文化的转向。大众很喜欢广告文化表征的完美化和情感化效果,相信名人所代言的商品的真实性,这种反应进一步鼓励广告商对广告的名人代言模式、情感表征模式及性别修辞模式的更高追求,而广告表征的这种更高追求最终又反作用于大众,使这些具有审美化品质的日常生活与商品自然化为大众的情感需求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基于视觉手段的各类广告文化,其表征的直观性和浅显性使得广告对大众的“征服”往往不从理性层面施加作用,而是直接针对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通过对人无意识的渗透、收买和征服,让人自觉不自觉地对它产生信赖和迷恋。(8)

在读图时代,广告表征的完美性、情感性及人文化关怀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却又使得受众的主体性和意识性遭受危机。这说明事物发展的复杂性与多元化,单一的价值判断已经显得有些匆忙和不沉着。(9)因此,笔者期望在利用各种视觉形象和表征理论促进广告表征的同时,也要通过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来提高受众的广告素养。

参考文献

①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第899页

②W·J·T·米歇尔著,范静晔译:《图像转向》,[M].《文化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③④蔡之国《: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广告传播》,[J].《求索》,2006(06):187~189

⑤斯图尔特·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16~17

⑥黄群、舒长江:《以“孝”为诉求点的广告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04):46~47

⑦邵文文:《当代广告的文化表征》,[J].《青年记者》,2004(08):71~72

⑧⑨李勇、李娇:《新媒介文化的表征悖论》,[J].《理论与创作》,2007(06):45~47

守护工业时代的视觉记忆 第11篇

以下是评论家、艺术家为梁宇新展作品所作评述文字的摘选。

陈向兵

实际上,铁轨、信号灯、俄式车站房等对于梁宇来说就是幼年时期天然的游乐场,信号灯、蒸汽火车头、废弃工地的配电盘,手动工具等,就是他的儿时玩具。正如意大利吉奥乔·阿甘本博士所指出的:玩具的根本特征——经过反思而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唯一特征——是非常独特的,只能从“很久以前”和“不再”的时间维度去理解玩具属于——曾经属于但现在不再属于——神圣的或实用经济的范畴。但如果是这样,玩具的本质是不寻常的历史遗物:的确,它是纯粹的历史。因为在玩具中,我们能捉到在其他任何场所都无法捕捉到的具有纯粹差异和属性价值的历史时间。如在梁宇的画中,看似有点荒凉的车站,依旧有火车呼啸而过时的轰鸣,从交通信号灯上,我们看出那里曾经宁和的过去单一而封闭。火车与小站的旧影之间,产生了一种距离感,形成了一种张力,使得记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优美的诞生。一切与历史相关的东西必然伴随着和某种时间的经验,因此,用空间中的物像来描绘时间,就是必要的选择了。而表现旧物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其时代性——能把相对古老的过去变成现在,成为可触摸之物,在消解过去的过程中又构成了现在。

董小明

他这一时期的油画创作,如“工地”系列、“家园”系列、“老屋”系列和“信号灯”系列,有了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新的语言,呈现了一种全新的面貌。绘画题材、内容的出新,要求画家探求表现形式和技巧的创新,也因此成就了画家艺术上的升华。我以为,这些作品正代表了梁宇油画创作的新水平,其个人风格特色已露端倪。尤其可贵的是,作品能以画家独到的眼光,捕捉到生活中独特的美,如以珍惜,孜孜以求,终将日臻完善而成精品。著名的“深圳速度”,对于身在其中的深圳人来说,几乎就是永不停止的紧张和压力,当然还有伴随其中的些许创造的欢乐和甘饴。

范迪安

从生活与学习的东北到工作与发展的深圳,梁宇的艺术视野不断开阔,在艺术的表达上也从原先以民俗风情为主的创作转向更有当代主题关怀的表现。他这些年抓住工业题材的历史性叙述,持续用系列的画面加以表现,反映出自己独立的思维和真实的情结。在他的笔下,信号灯、通往远方的铁路、作为工业时代象征的车辆等形象,带有历史时间的痕迹,他在对物象存在状态的关注中,融进了自己的切身感受,更融进了当代人精神的体验。那些工业的产品和历史的产物对于他来说,不仅是自然的实体,也是心境中的实体,因此,他能够站在对象的历史时间和心境的当下时间之中,持续地表达,在叙述中贯注定力,激发出形象的表情,营造出作品的意境。

正是因为梁宇能够不断地往自己的心灵世界深处走去,他所运用的语言也随性而发。在此前的“信号灯”系列中,他用写实的手法塑造了静谧的景象,画面中有一种洗练概括的空灵,近期的作品出现了画风的转变,加强了主观色彩,尤其以表现性的笔调和黑、白、灰的韵律构成迫近的主题形象,语言的力量感显得更加强烈。也可以说,他在主题的关注和语言的表现二者关系上找到了新的结合点,从而画得更加从容和富有兴味,画面的语言感也更加鲜明。

冀少峰

不难发现,在梁宇的视觉叙事中反复出现的信号灯、油罐车、火车头,锈迹斑斑的车皮及空旷的原野,散发出的是那种来自西部的野性与激情,而其营构出的那种冷漠的叙事情境,非现实的意念性表达及平面化的结构意趣,加上单纯的色调、强烈的色彩对比、别出心裁的布局与经营,不仅仅构成了梁宇视觉叙事的关键词,更是梁宇追寻一种差异化表达方式的独特视觉语符。在这一系列孤寂的叙事背后,实则传达出的则是梁宇的一种疏离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立场。而疏离无疑又是一种难得的生活之境和很难拥有的一种处世哲学。

孤零的房屋并没有人居住的气息,散发出的是空灵般的寂静,寂静的让人不寒而栗。信号灯似乎只是一个象征,不知信号灯在给谁发出信号,是过往的车辆、行人,还是繁忙的铁路运输,这一切似乎都已不可能,有的仅仅是一个信号灯的假象,但他仍然传达出了一种对未来的期许、憧憬与期盼。而钢缆、火车头、车皮、油罐、人物的不在场和有意识的缺席,再一次加深了这种空旷感和孤寂感,唯有远处发电厂的凉水塔冒出的白烟似乎还有一线生机,显然这已经是一个废弃的工业化园区,在这废弃的景象中无不又寄寓着往昔中国工业化的宏伟梦想。这既是对工业化背景的反思,又是对已逝的精神家园的守望。

贾方舟

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也许也会淡化。但梁宇不想画一幅褪了色的老照片,他要将他的生存记忆纯化、诗化、清晰化。所有琐碎之物一律删除,让空气净化到一尘不染,让天空和大地成为这些“工业时代的遗存”的展场。在这样宁静的画面上,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慨叹,一种淡淡的感伤渗透在诗性的怀旧之中。

思乡、怀旧是人类的通病。在社会飞速向前的今天,常常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告别,事物就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我们要再度造访那个消失的过去,便只有通过艺术。梁宇工作、生活在忙碌紧张的深圳,按说是没有时间怀旧的。但他一旦进入艺术的天地之中,他就难以摆脱怀旧情绪的困扰,他在近几年画的“工地”系列、“老屋”系列和“家园”系列,就都与这种情绪相关:或者面对废弃的老工地感叹;或者面对老屋、老墙怅然若失;或者面对故城的残垣断墙对已逝的古人凭吊。但这些近于抽象的作品还不是他最终要寻找的图式语言,到“信号灯”系列,可以说已经接近了他的艺术追求,他以极简的方式创造的图式,以及带有观念意味的主观化处理,都使他的作品跨进了当代的门槛。

鲁虹

作为一个铁路员工的子弟,梁宇从小就生活在齐齐哈尔的火车站附近,因此他耳闻目睹的全是与铁路有关的事物、道具,如信号灯、蒸汽火车头、守车、俄式站房等等。几十年来,无论他走到那里,童年的记忆总是萦绕在他有心头,令他流连忘返、挥之难去,以至成了一种他称之为的“火车情结”。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将它们搬上了自己创作的画面中——既包括油画,也包括版画。不过,他并不是如实地去描绘客观对象,而是通过适度变化的超现实场景来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具体地说,那以写实手法描绘的信号灯、蒸汽火车头、守车、俄式站房等等往往被安排在具有装饰性的色彩氛围中,且处在似与不似之间。我认为,正是借助这种陌生化的艺术间离性效果,梁宇才以追忆的方式让有着相关背景的人与过去的生活建立起了特定的联系。

视觉时代的营销 第12篇

为什么我们需要视觉素养?因为视觉素养是一种“有意味的看”的能力, 是一种体现主体性和自觉性的“视觉鉴赏与意义解读”的修养。优秀视觉文化的创造既取决于创作者的能力, 也取决于接收者的能力, 二者缺一不可。缺少前者, 意义的解读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少后者, 由于解读的失败造成意义的屏蔽, 再伟大的作品也只能“落寞花无主”。意义的构成同时就是理解主体的自我构成。作品意义所能够达到的高度其实也就是读者的思想高度的实现。

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视觉素养教育?因为视觉素养的培养需要教育的支持。美, 对于每个人的人生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我们需要美, 需要“从眼睛到心灵”地感知与体验美。虽然美是广泛存在着的, 然而,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敏锐地捕捉和充分地享受美, 那是因为“美”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形式之所以美, 必定存在着与此形式相关的内涵意义。“美”就是外显与内涵的内在有机统一的体现。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虽然人的“看”的生理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看懂”的能力却是随着生命成长和知识增长而逐步发展的。对“美”的“解蔽”, 不仅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 更需要一颗“敏感而智慧”的心灵。这就需要视觉素养的培养, 需要视觉素养教育的支持。

面临读图时代的挑战, 如何以教育工作者的敏锐目光, 从人的主体性出发, 将人的视觉素养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这是视觉素养教育研究的内在张力所在。

我们对视觉文化与视觉素养的研究正是从直觉和职业需要出发的。直觉上, 我们深深体会到:给人以崇高感和精神激励的视觉文化, 其外显与内涵的结合必然是合理的、高超的;反之, 外显与内涵的结合不合理、不高超的视觉文化只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噪音。职业上, 我们产生迫切的追求——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具备视觉文化素养, 以不辱“灵魂工程师”之使命?

上一篇:诊断抢救下一篇:负荷静态电压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