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会议系统范文

2024-05-05

网络会议系统范文(精选12篇)

网络会议系统 第1篇

系统的设计方案满足以下要求:1) 遵循实用、可靠、先进、经济, 以及灵活、开放和可扩充的原则;2) 支持在专网或互连网络环境下实现优质连续的视频图像与语音传输功能;3) 支持多种会议模式, 支持多级会议、多种设备接入;4) 支持多方协同工作、具有丰富的数据功能;5) 严格和灵活方便性同时兼备的管理控制策略;6) 确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系统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1 具体的功能及性能方面特点

1.1 系统分布式结构

系统具备分布式架构能力和模块化的功能结构, 以满足现在和将来的应用及部署需求, 因此系统部署为分布式、模块化的整体架构和部署特点。

1.2 系统的友好性和易用性

系统具备友好易用的应用操作界面、便捷的功能操作方法, 从而为该系统在诸多下属单位中的推广和应用做好基础。友好性和易用性能够减少将来的使用及培训成本, 有利于系统的普及应用, 因此非常重要。

1.3 优秀的音视频功能和效果

系统采用业界领先的H.264/mpeg4/gips音视频技术, 并能够提供丰富的音视频功能和良好的应用效果, 在网内提供流畅、高质量的音视频应用感受。系统支持多路音频和视频和相应的管理控制策略, 以方便多方会议、培训时的应用。

1.4 丰富的数据协作功能

系统应提供丰富的数据协作功能以方便在工作协同、文件传达、远程培训和教育等需求中的应用。这些功能应包括但不限于文档共享、媒体文件共享、应用程序共享、电子白板、电子投票、电子举手、网页协同浏览等。

1.5 严格安全管理机制和加密措施

系统提供严格的会议权限管理策略, 以保证会议的安全进行和各种权限的管理、控制和下发。同时, 在网络传输过程中, 系统提供了相应的加密措施, 以保障重要会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将视频会议服务器部署在省中心网络中心机房, 设置专网固定IP地址, 所有分支机构全部通过该IP地址访问视频会议服务器, 参加会议。在省中心内建立中心会议室, 其他各市级分支机构建立单独分会场, 参加由省中心召开的网络会议或网络远程培训会议。

2 系统应用部署

2.1 基本系统环境要求

系统基本要求:

1) 视频会议服务器一台, 处理所有音视频图像和数据信息;2) 视频会议服务器系统软件一套, 实现会议信息的管理;3) 具有稳定的网络出口带宽, 并匹配固定的静态IP网络地址;

各会议终端基本要求:1) 需要视频会议终端电脑主机一台, 配有以太网卡、声卡、显卡;2) 音视频采集与输出设备;3) 提供标准IP信息节点1~2个, 保证稳定的线路带宽;4) 信息点附近配有标准220V/50HZ的交流电源 (若干) ;

2.2 省中心会议室应用部署

会议室的布局:会议室周围颜色一般忌用“白色”、“黑色”之类的色调, 这两种颜色对人物摄像将产生“反光”及“夺光”的不良效应。所以无论墙壁四周、桌椅均采用浅色色调较适宜, 北方宜用暖色, 使所提供的视频电平近似0.35V。摄像背景 (被摄人物背后的墙) 不适挂有山水等景物, 否则将增加摄像对象的信息量, 不利于图像质量的提高。

从观看效果来看, 监视器的布局常放置在相对于与会者中心的位置, 距地高度大约一米左右, 人与监视器的距离大约为4-6倍屏幕高度。各与会者到监视器的水平视角应不大于60度。会议室应以投影仪为主, 采用背投式最佳, 可在酌情考虑背头电视机作为辅助监视器。摄像机放置的最佳位置应与监视器的位置基本相同, 扬声器的位置可放置在会议室的四角, 离墙壁至少1米。

会议室照度:灯光照度是会议室的基本必要条件。摄像机均有自动彩色均衡电路, 能够提供真正自然的色彩, 从窗户射入的光 (色温约5800K) 比日光灯 (3500K) 或三基色灯 (3200K) 偏高, 如室内有这两种光源 (自然及人工光源) , 就会产生有蓝色投射和红色阴影区域的视频图像;另一方面是召开会议的时间是随机的, 上午、下午的自然光源照度与色温均不一样。因此会议室应避免采用自然光源, 而采用人工光源, 所有窗户都应用深色窗帘遮挡。在使用人工光源时, 应选择冷光源, 诸如“三基色灯” (R、G、B) 效果最佳。避免使用热光源, 如高照度的碘钨灯等。会议室的照度, 对于摄像区, 诸如人的脸部应为500LUX, 为防止脸部光线不均匀 (眼部鼻子和全面下阴影) 三基色灯应旋转适当的位置, 这在会议电视安装时调试确定。对于监视器及投影电视机, 它们周围的照度不能高于80LUX, 在50~80LUX之间, 否则将影响观看效果。为了确保文件、图表的字迹清晰, 对文件图表区域的照度应不大于700LUX。主会场设置大屏幕平板电视, 供所有参会人员和主席人员观看, 分别配置远景摄像机和前景摄像机, 对会场参会席、主席进行实况拍摄。整个会场音响、视频系统都由控制室平台进行整体控制。控制室配置视频会议系统终端电脑、音响系统、电源及视频切换系统。负责对整体视频会议系统的控制。

摘要:视频会议——有时也叫“视频会议系统”英文为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 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 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相传送, 达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 以完成会议目的之系统设备。该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图像通信。在通信的发送端, 将图像和声音信号变成数字化信号, 在接收端再把它重现为视觉、听觉可获取的信息, 与电话会议相比, 具有直观性强, 信息量大等特点。会议电视系统不仅可以听到声音, 还可以看到会议参加者, 共同面对商讨问题, 研究图纸、实物, 与真实的会议无异, 使每一个与会者确有身临其境之感。

关键词:网络,视频,共享,服务

参考文献

[1]胡甜.基于IP网络集中式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6.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管理标准 第2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沈阳苏家屯金山热电有限公司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沈阳苏家屯金山热电有限公司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

2职责

2.1职权

2.1.1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管理是沈阳苏家屯金山热电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负责企业

与上级集团公司的重要会议和多媒体远程教学的正常运行。

2.2责任

2.2.1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该系统的硬件设备安装、维护、使用。

2.2.2信息管理部门负责提供畅通的网络运行环境。保证企业本端的运行条件

2.2.3总经理工作部负责视频会议系统的日常维护及使用管理工作。

3管理内容与方法

3.1管理目标

3.1.1保证网络视频系统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3.2管理要求

3.2.1信息管理部门负责每月检查一次网络视频系统的设备状况,测试网络通讯线路。

3.2.2信息管理部门在接到召开视频会议通知后,应在会议召开之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系统调试,并将

调试结果通知使用单位。

3.2.3总经理工作部负责会议召开前及结束后将电视、视频会议设备的开、停工作。并负责会议结束后

遥控器、麦克等视频会议设备的保管工作。

3.2.4所有网络视频系统的设备未经主管领导准许,任何人不准随意挪用。

3.2.5非工作人员不准随意动用视频柜内设备。

3.2.6非工作人员不准随意拔插网线。

3.2.7非工作人员不准移动摄象机镜头的角度。

3.3管理条件

3.3.1沈阳苏家屯金山热电有限公司通过2M广域网将3楼会议室内音、视频信号传递给华电集团及区域

公司中心会场。

3.4管理方法

3.4.1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视频系统设备及厂内通讯线路的维护、管理工作。

3.4.2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视频会议系统的调试工作。

3.4.4会议召开方式及会场布置由使用单位负责。

网络虚拟会议 第3篇

这是一个减少投入成本、打破地域隔阂、提高覆盖面积,并实现多功能展示的会议新模式,而更为珍贵的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特性以及其广阔的开放平台,这种虚拟会议,将因其极高的互动性与新鲜感,将你所要展现的产品功能、现场氛围;所要传达的会议内容,有效的传播给更广泛的参会者。最为朴实的是,它抛开了任何发生在讲台上的危言耸听,选择了触手可及的屏幕,拉近了你们彼此之间的距离。这种技术正在被中国的企业市场所接受,尤其是那些IT领域颇有建树的企业,他们根据自身所处领域对虚拟会议的深刻理解,正在为即将来临的企业市场,尝试一条崭新的互联网营销之路。

危机过后的新亮点

谁能想到在最糟的时刻,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会议方式才被那些财大气粗的海外企业重拾起来。面对2008年年底金融危机为他们带来的资金大面积削减、成本的控制、市场经费紧缩等一系列麻烦时,网络会议再一次被提上日程,并让他们感觉如获珍宝。在此后这一会议平台的发展大有势如破竹之势,于是没过多久,相比那些干巴巴的网络视频连线功能,一些企业更是利用互联网虚拟技术,为人们打造出这样一个身临其境的会议现场——网络虚拟会议平台,随即一些海外虚拟会议平台也找到了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一片天地。

而国内虚拟会议这一领域看似波澜未起,事实上却早已得到了诸多企业的足够关注,作为国内第一家开放式虚拟会议平台(i-events虚拟活动平台)的总经理孟艳冬表示,2009年底一些海外大厂商(例如微软等)将其在国外的这种模式般到中国来,便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在投入研发这一技术之后,便创下了每年200场会议的理想成绩,并预计在今后有成倍的发展。

面对此前网络视频会议所提供的,视频连线、文件文档的共享、在线问答等功能,虚拟会议平台更实现了在线招聘、异地培训,产品展示等在线的模拟功能,而“虚拟”二字,在商业应用方面的发展中,则远远不止如此,他将涉及更为广泛的区域,并在这些领域中更好的发挥互联网所特有的互动性。

引领互动营销新趋势

千万不要认为,这样的网络虚拟会议仅仅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沟通。因为企业总可以找出更为节省时间和经费的方法,就像网络视频会议或者电话会议那样。但目前大多数企业在举办对外会议的过程中,其目的则是更有效的开发和跟踪潜在客户。对于企业来讲这样的终极目的使一场会议变得更为充实和可观,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他们势必要扩大会议覆盖面积以网罗更多的受众,然后通过数据的统计与跟踪,筛选出他们那些忠实的拥护者。

因此就会议的覆盖层面,孟艳冬表示,无论哪个行业他们都需要花上大量经费才能支持会议覆盖全国,可即便是花上足够的资金,仍旧会有很多中小城市是覆盖不到的,而网络虚拟会议这种无区域限制的特性,则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受众,因为这些受众只要对企业的会议感兴趣,他们便可以在会议期间的任何时候,通过互联网轻松地参加会议。于是,在解决了潜在客户的来源以后,网络虚拟会议中一些看似不起眼儿的小功能,例如在线调查、互动讨论、用户回馈等,便开始展现出其中蕴藏着的巨大商业价值。

孟艳冬表示,例如一场IT行业产品对外的发布会,通过虚拟会议进来参加会议的受众,大多数应该是对此类产品感兴趣的人,而在线对这些受众人群进行调查,则更能贴近于他们的真实感受,并且获取他们真实的数据。这是一个数据采集的过程,而这种实效性极高的在线调查,则能让企业获得潜在客户的第一手资料,以此免除了他们因为过期数据失真带来的烦恼。而与客户的在线互动讨论亦能为企业重新选择自己的宣传角度,并利用自身潜在受众群体的收入、学历、年龄等各个层面的准确数据,重新定位自己的品牌形象,通过后期的用户跟踪,为他们定制精准的广告内容,在促进现实销售的同时,培养新的消费者,提高其品牌的影响力。

这样的互动营销正在目前很多领域中成为现实,例如教育领域里的一场大型的培训,房地产商的一场楼盘展示,金融证券领域中的一场推介会,医疗领域中的一次专家会议等等。从商业的角度讲,无论虚拟会议在浅层次上为企业节省的时间和经费,还是在更深的层面为客户带来的崭新营销模式,它都将互联网所侧重的互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在互动营销领域的发展前景尤为可观。

搭乘尖端技术的快车

虚拟会议平台所采用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从应用上看是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及仿真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综合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而3G时代的到来和云计算技术的普遍应用,无疑将这种技术推向了另一个高端。

3G技术将互联网的应用转移到了移动终端,让虚拟会议更加方便使用,云技术则把数据和应用放在远程服务端,客户使用的设备可能是PC台式机、Notepad笔记本、Table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甚至是NetTV网络电视——只要设备可以连接互联网就可以进行任何操作。除此之外,正如互联网技术,从web1.0的文字网页形式,到web2.0文字图片形式,发展到今天采用flash技术的富媒体应用,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3D技术会逐渐介入到互联网中来,这也使虚拟会议平台的现场感与互动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即便科技的发展使虚拟会议平台所能实现的功能更加完善,他们目前想将虚拟会议这条产业链做大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孟艳冬表示,对于企业及用户来讲,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传输技术,整体策划以及后期服务等,都需要配备一系列的专业团队,这个行业面临着专业化的问题。同样,对于受众来讲,则是有一个接受程度的问题,面对海外处于这一领域的企业在2008年前艰难的开疆扩土,中国实际上也在面临着这种教育市场的状况。然而从技术角度来讲,网络技术传输带宽等等,都是这个行业所需要面临的一个挑战。

探究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规划 第4篇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发展, 需要建设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本研究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基本指导, 为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步入有序、集约、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提供一套有关信息化网络建设的基本建议和规划。

1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规划目标

信息化网络是支撑所有信息化应用系统以及各专业网管的平台, 信息化网络的远景目标是建立轨道交通内部IT网络组成的独立统一的网络平台, 承载所有应用系统和各专业网管系统, 按需实现应用平台所涵盖的各应用系统之间的可控互联。

为了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共享、控制和节减建设投资、提高信息自动化处理水平、建设统一标准和接口, 并为系统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提出基本设计指导思想, 信息化网络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围绕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和信息资源规划中关于信息的利用、数据计算、存储和分布、服务提供等要求, 提出信息网络的主干网、子网、IDC、各主要汇聚点的规划, 以满足信息系统建设、实施、运维, 服务、信息资源集聚与共享应用拓展、IDC基础建设等方面对信息网络设施的需求。

2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规划原则

本规划用于指导信息化网络新建工程设计, 以及现有网络改扩建设计。信息化网络应按照应用、数据集中的原则和安全保障的原则进行规划, 同时必须满足高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前瞻性。

3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规划内容

本规划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轨道交通业务需求分析; 二是信息化网络的逻辑设计。主要工作可分为四个部分:用户业务需求分析;逻辑网络拓扑设计;网络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网络基本设备选型等其他工作。

4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规划需求分析

为了实现该网络化运营系统, 其中的基础网络平台的建设是关键之一, 尤其是密切相关的信息化网络的设计和建设, 将直接影响网络化运营系统的性能和效能。因此在信息化网络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透彻地调研和分析业务需求就显得格外重要。分析研究轨道交通各生产系统及应用系统, 通过各主要单位现有网络应用系统和相关网络硬件设备的调研, 目前在信息化网络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建成统一的OA办公平台和其它一些重要应用平台, 导致在信息数据共享方面方面和有效利用方面存在不足。为了克服这个问题, 有必要在轨道交通范围内建设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和用于保存和共享数据的数据中心。

5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规划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系统, 应该建立一个连接全市各站点的大型的城域网, 从物理基础上确保各支撑平台及应用系统的运行, 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架构体系,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为各种应用提供良好的网络转发基础。网络系统建设要点如下。

5.1 有线业务网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主要业务的承载网络, 必须能够提供高可靠、高安全的网络基础平台, 为各种应用提供有效的网络支持, 并保证各种设备的兼容性, 提高网络的健壮性支撑投资比例, 降低总体CTO。有线业务网主要由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数据中心设备、网管系统, 以及出口路由设备等共同组成。

5.2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保证网络高可靠运行的基础, 除了采用安全设备进行安全加固之外, 还需要网络设备提供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出口设备上融合防火墙、IPS插卡及ACG插卡, 实现内部网络和互联网L2-L7的安全防护, 并对用户的应用行为进行实时检查。在核心交换机中部署防火墙插件, 利用虚拟防火墙技术保证内网网络各汇聚交换机之间的安全隔离, 将内部威胁减小到最小。在终端PC上部署终端准入系统, 进行认证接入、安全审计、动态授权等安全检查和权限控制, 防止“病从口入”。

5.3 无线网络

作为对有线网络的补充, 无线网络因其便利和快捷得到广泛应用。无线网络设计采用Fit组网模式, 以无线控制器作为整个无线网络的管理核心, 采用基于802. 11n传输协议且支持MIMO技术的AP作为无线接入点, 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 也使传输速率得到极大提升。在无线安全方面, 可以结合802.1X与终端准入系统, 控制合法人员的接入。

5.4 网络可靠性

可靠性包括网络节点和网络链路二方面。采用双链路冗余方式互联, 同时使用端口聚合技术, 不仅形成流量负载分担, 而且实现了链路冗余。2台核心设备使用无源背板, 且配冗余引擎、冗余电源, 并且采用虚拟化技术保证切换时间为毫秒级, 将多台设备简化为一台设备进行管理。简化了网络的复杂度, 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5.5 网络部署

主要包括:IP地址规划、Mpls、VPN设计、VLAN设计和QoS部署。IP地址的规划既要考虑当前现状, 又要考虑日后扩展。大型局域网组建中, VLAN技术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 科学的VLAN设计可以为局域网络带来一系列的优点。QoS部署则是通过QoS技术保证网络中的关键业务优先处理, 避免被非关键业务挤占。

5.6 网络管理

支持基于Web的远程访问和日志的智能归并, 并提供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 包括:拓扑管理、性能管理、告警管理、网元管理、安全管理、配置管理等。

6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规划安全设计原则

6.1 性价比平衡原则

任何网络的安全都是以投资为代价, 网络安全级别的提升往往伴随投资的增加。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安全设计必须考虑性价比, 要对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面临的威胁及可能承担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确定相应的安全策略、保护方式及保护代价, 做到性价比平衡。

6.2 整体规划, 分步实施的原则

根据建设经验来看, 各线工程的信息网络的设计范围基本为本线, 没有进行线网信息网络的整体规划, 尤其是新建轨道交通的城市, 没有建设经验, 更没有线网统一规划, 资源共享的意识, 往往出现某工程建设的信息网络、设置的应用系统等单独考虑自己线路的网络结构、冗余配置、安全工具、安全措施等, 缺乏站在线网的高度通盘考虑, 造成资源浪费、安全效果不佳等。因此, 建议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安全设计整体规划, 分步实施, 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 结合线网各线路的建设时序进行线网安全布局, 安全配置, 确保安全资源共享的实施, 降低建设投资、减少运营成本、指导后续线路信息网络安全建设。

6.3 安全措施及手段应尽量简单、灵活

当前, 信息网络的安全威胁有来自内部的, 也有来自外部的, 且在不停的演变, 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各种安全威胁, 运维工程师会根据网络安全设施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及手段, 如果措施及手段过于复杂, 对运维工程师的要求过高, 其本身就降低了信息网络的安全性, 因此应简单, 灵活、容易操作。

6.4 多种安全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性, 降低信息网络所面临的安全风险, 单一的安全技术是不够的, 因为任何安全保护措施都不是绝对安全的, 都可能被攻破。因此, 根据信息系统面临的不同安全威胁以及不同的防护重点和出发点采用多种安全技术相结合的保护系统, 各种技术保护相互补充, 当一种技术保护被攻破时, 其他保护技术仍可保护信息的安全。

7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部门应该结合城市布局整体规划、轨道系统与建设规划、城市轨道公安辖控规划, 优化各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设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各线路建设阶段尽早考虑以后的扩容改造容量, 给系统硬件配置、软件设置、线缆预埋留有一定的裕量, 对各信息网、重要通信传输网制定统一的规划和协议, 以保证后续线路与现有轨道交通信息网的无碍互通。

参考文献

[1]青岚昊.RPR技术及其在城市轨道交通传送网应用[J].通信与信息技术, 2009 (2) :79-81.

[2]何宁, 李彬.城市快速轨道的网络分析和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 1997;109:59~63.

[3]王忠强, 高世廉, 降金琦.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999;34 (3) :369~373.

[4]王忠强, 高世廉.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形态分析方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999;5:33~36.

网络购物系统论文 第5篇

关键词:网络购物 商务系统 网站

一、引言

“需求决定市场”,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法则。当下网络发展迅猛,人们对网络的任度和依赖度均有很大的提高,这一现象被有商业头脑的人发现,从而开发出网上购物这种新型购物方式,极大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同传统的购物方式相比,网上购物有很多的优点:

方便、节约时间、随意性等优点足以使网络购物系统大红大紫,因此商家开发一个网上购物超市系统是很必要的。

二、购物广场商务系统分析

1、网络购物广场商务系统分析

开发项目需要考虑两个最重要的要求,一是客户需求,二是系统性能。因此在开发之前需要进行系统分析。本系统主要是提供购物的用户使用,同时后台也必须有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具体功能如下:

(1)客户端

* 购物车功能:对顾客要购买的商品进行管理。

* 我的订单功能,包括对用户的订单进行管理。

* 用户注册功能,主要让初次登录的用户进行注册。

* 用户登录功能,已注册的用户进行身份确认。

* 密码重置功能,已注册的用户对自己的密码进行修改。

* 注销功能,已登录的用户在离开本购物超市时进行注销。

(2)服务器端

* 管理员管理功能,操作者包括超级管理员和普通管理员,超级管理员可对任意管理员的信息进行管理,而普通管理员只有部分权限

* 商品管理,对商品进行增、删、改、查。

* 订单管理,对客户的订单进行管理。

* 注销。让离开后台管理系统的管理员进行注销。

该系统采用JSP+Servlet+JavaBean+Tomcat+MySQL完成。开发本系统前,公司与网络运营商进行了多次商量,客户提出了详细和具体的需求,公司对这些需求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系统要实现的要求如图所示:

商务系统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有购物车、我的订单、用户注册、密码注册、注销6个功能模块;服务器端包括管理员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购物车4个功能模块。

2、客户端

一起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顾客进入本网的网上购物超市,首先看到网上超市的主页,用户进入本网上的超市;如果想购买商品并提交订单,必须要登录才能进行;如果用户离开本网上超市,为了保证自己的私人信息的搭配保护,需要注销。

(1)客户登录功能开发

主页页面有一个“用户登录”超链接,主要实现单击这个超链接进入“用户登录”页面的功能。其开发需要进行多项工作,下面分几步骤进行:首先开发Servlet,实现用户的登录。请将Servlet编译后的class文件放在本应用的WEB-INF/classes目录下,在Servlet中解决中文乱码问题,得到JSP端的Session对象,得到该对象后,就可以对其中存放的对象进行操作。给出了从表中查询相关用户信息的SQL语句,根据SQL语句可以调用selectMeg方法进行查询,如果验证结果为true,将进行页面跳转。开发完Sevlet后,需要对其进行配置才能使用,要在本应用的WEB-INF目录下的web.xml中的“”

标记前添加配置,其次开发getMessage()方法,该方法主要是进行查询信息所用,只要给该方法传一个SQL语句参数,即可根据SQL所要求的查询出相应的结果。

(2)客户注册功能开发

要进入客户端系统,必须一定首先要注册,才能进入客户端系统。输入密码时,也要校对密码,密码一定要相同,这主要是JavaScript的引用,用其进行本地验证,从而可以减少Servlet的工作量,降低负载。搭建用户注册的Form表单,还能在按钮的不同状态进行图片变换,这样能够使用户在点击时感受到本网上超市的人性化。本模块主要实现了新用户的注册功能开发:首先在界面的文本框中输入信息,如果输入的信息能够通过本地验证,将进行服务器验证;如果数据表中已经存在与用户名文本框中输入的用户名相同的用户,将提示重名,否则就会执行注册用户信息的插入。

(3)购买商品功能开发

本系统中,购物车的模型是通过Hash Map来实现的。主要实现将商品信息添加进购物车的功能:用户不是第一次购买商品,就将购物车中的商品的数量自加,若是第一次购买某商品,则将其数量为1。通过getCartContent方法,实现获得购物车中的商品信息的功能:从Map中依照其key值依次得到对应的值,并将放进String数值数量中;getAccount方法获得所有商品的总价格的功能;removeItem方法,实现购物车中商品删除信息。

结帐按钮功能:就是对单击“结帐”按钮将购买商品详细信息添加进数据库的功能进行开发。这个功能设置了标志位,如果用户为登录,则跳转到用户登录页面,从中得到购物车Map,就可以得到购物车的key值。得到购物车的商品数量并与库存量进行比较,如果小于库存量,就进行信息提示,最后就是完成页面跳转的功能,如果订单提交成功,就跳转到收货单页面,否则跳回购物车页面。

3、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功能的开发,具体包括功能主要是管理员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注销。页面左下部是树形结构,这样设计给人的感觉是很清晰了,可操作性大大增加。当单击树状结构中某一节点时,该节点的具体功能页面将显示在主显示区中。

(1)服务器端具体功能开发

管理员添加功能开发:这一功能只有超级管理员可以实现,而普通管理员只有修改自己密码、对管理商品及订单进行管理的权限。超级管理员进行管理员添加功能。

管理员登录模块功能开发:管理员如果想进入本系统的后台服务器端页面进行相应后台管理,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即需要通过登录界面登录才能进入。本功能模块需要验证正在登录的人是否为本网上超市的管理员。如果是,则把其名及权限放进session并跳转到后台管理页面;如果不是,则实现管理员身份验证失败后提示登录失败并跳转回登录页面的功能。

修改密码功能开发:网上超市后台管理员管理功能中的管理员密码修改功能,也就是实现了管理员登录系统所用密码修改功能。修改密码功能包括:密码重置、管理员信管理员删除、注销等功能,这些功能与客户端的一些功能类型。

(2)商品管理功能开发

商品管理主要包括商品添加及商品信息的修改删除密码,这是服务器端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功能,包括了商品添加和商品修改删除等功能。

三、结束语

随着Internet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发建造自己的商务购物网站。基于Internet的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很多企业都已不满足建立一个简单的仅仅能够发布信息的静态网站。现代企业需要的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能提供完善的电子商务服务的动态商务网站。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JSP技术在网络编程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所以采用了JSP作为开发工具,构建了一个能实现简单的电子商务的小型动态商务网站,该系统应该具备一个网上商品销售的功能,目前的大型的商务网站也就是我们这个小型的商务网站内容上的扩充和重复。

参考文献:

[1].吴亚峰等.30天学通Java Web项目案例开发[M].电子工业出版社..7.1

[2].王国辉等. Java Web开发实践宝典[J].清华大学出版社..4:34-35

构建视频会议系统技术之IP网络 第6篇

摘要:根据IP网络的主要特点,重点从网络带宽、压缩技术、多播技术、传输协议、QoS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多媒体通信;IP;视频会议

1前言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它是多媒体、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相互渗透和发展的产物,兼收了计算机的交互性、多媒体的复合性、通信的分布性以及电视的真实性等特点,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如何在IP网绍中更好、更快地实现视频、音频的传送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

2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要求

随着IP网络的速率越来越高,从窄带走向宽带,承载业务从非实时走向实时,IP技术已成为实现视频、音频、数据等综合业务的最佳选择。在IP网络上建立视频会议系统需要多种技术支持,是比较复杂、完整的多媒体应用系统。

2.1要有足够高的带宽

要传送视频,必须要有足够的网络带宽,就像大车要有足够宽的马路才能通行一样,否则,视频数据无法通过网络。以一帧1024x768像素的图像为例,如果用12bit表示每个像素,则共需要9 4Mb,如果按照25帧/秒的传输速率,则1秒内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就是235Mb。在现有的网络条件下,传输这么大的数据是无法接受的。

2.2要有好的压缩技术

只有采用高压缩比的压缩算法,有效地降低数据量,才能使视频、音频数据在IP网上传输成为可能。例如:在H 323会议系统中,图像编码主要采用H 261和H 263标准,支持cIF、QCIF的分辨率,而正在完善之中的H 264是比H 263和MPEG-Iv压缩比更高的标准,节约了50%的编码率,而且对网络传输具有更好的支持,可获得HDTV、DVD的图像质量。

2.3要有基于IP网络的多播技术

多播是一种多地址广播,发送与接收是一对多的关系。在传输过程中,发送端只需发送一次数据包,位于多播组内的各个用户就可以共享这一数据包。在视频会议系统应用中,将一个节点信号传送到各个节点时,无论是重复采用点对点通信,还是采用广播的方式,都会严重浪费网络带宽,而多播技术将数据传送分布到网络节点中减少了网络中的数据总量。

2.4要有相适应的传输协议

TCP、UDP协议均不能很好地支持视频会议系统,这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协议,如RTP、RTCP、RSVP等。RTP运行在UDP之上,音频、视频等数据被封装在RTP数据包中,每个RTP数据包被封装在UDP包中,然后再封装到JP包中进行传输。在底层网络支持多播的情况下。RTP还可以使用多播向多个目的端点发送数据。RTCP是RTP的控制协议,负责反馈控制、检测QoS和传递相关信息,对RTP的数据收发做相应调整,使之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

2,5要提供服务质量保证

网络服务质量是网络与用户之间,以及网络上互相通信的用户之间关于信息传输与共享的质量约定。第一,在任何网络中,时延总是存在的。视频会议系统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为了获得各会场的真实的现场感,音频、视频的时延都要小于0.25s,最大时延抖动应小于10ms。其次,在视频会议系统中,还要求唇音同步,只有达到时间上的同步,才能自然有效地表达关于会场的完整信息。第三,允许一定的丢包率。因为人的感知能力有限,在一个视频会议系统中,个别分组丢失,人眼是感觉不到的,因此可以允许一定的传输误码,丢包率应控制在人能接受的范围内。

3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的协议

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的标准主要有:H.323和SIP。

H.323沿用了传统的电话信令模式,比较成熟,已经出现了很多产品,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应用体系和市场体系。SIP协议将音、视频传输作为Intemet上的一个应用,增加了信令和QoS要求,借鉴了其它In-temet标准和协议的设计思想,遵循简练、开放、兼容和可扩展等原则,比较简单,但其推出时间不长,协议并不是很成熟,应用也不是很多。

4结束语

网络会议系统 第7篇

近年来,网络控制系统(NCS)已成为控制理论界和工业应用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1]。一些国际知名期刊相继出版了很多关于NCS的专刊[2,3,4,5,6],NCS也一直是控制、计算、通信、网络等诸多领域内许多国际会议的征文主题之一。针对网络控制系统的综述见文献[7,8,9,10,11]。然而,针对工业过程控制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特殊的网络控制系统,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NCCS)[12,13]的分析和综合还有待系统深入的研究。

在网络控制系统和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中,采用网络来传输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可大大减少系统布线,降低系统成本,便于系统维护,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然而,在网络控制系统和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回路中插入网络,也给它们的分析和综合带来了新的挑战,使得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变得异常复杂。文献[14]将NCS中的网络诱导时延分别建模为常数时延、独立分布的时延和 Markov链,并研究了相应的控制器设计问题。文献[15]只考虑了有数据包丢失的NCS,建立了系统的模型并分析了其稳定性。文献[12]仅针对有时延的NCCS建立了系统的闭环模型,没有考虑数据包丢失。

本文提出了广义对象和广义控制器的概念,同时考虑了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采用增广状态向量法在离散时间域分别建立了网络控制系统和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统一的闭环模型。

2 广义对象和广义控制器

随着仪器仪表的发展,智能化现场设备如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一般都具有通信能力。在网络控制系统和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中,传感器和控制器都具有通信能力。以下分别定义了广义对象和广义控制器。为便于分析,作如下假定:①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均是时钟驱动的;②网络诱导时延是采样周期的整数倍,随机且有界的;③网络发生丢包的概率是固定的,且最大连续丢包数是1。

2.1 广义对象

广义对象包括被控对象P、传感器S以及发送传感信息的网络N,如图1所示。

考虑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对象P,其状态空间方程为:

undefined

采样周期为h,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对其离散化得其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方程为:

undefined

式中:Φ=eAh;Γ=∫undefinedeAsdsB。

假定网络诱导时延为ph,p=0,1,…,P,数据包在网络上的成功传输率为α,即当数据包成功传输时,α=1;当数据包丢失时,α=0。因此,网络模型可表示为:

w(k)=αy(k-p)+(1-α)y(k-p-1) (3)

联立式(2)和式(3),得到广义对象undefined如下:

undefined

式中:增广状态向量undefined;

讨论:p=0时,如果α=1,则有w(k)=y(k),即广义传感器中无网络,传感器将周期性地采集传感信息直接发送到控制器;如果α=0,则有w(k)=y(k-1),即广义传感器中的网络仅有丢包而无时延。p=1时,如果α=1,则有w(k)=y(k-p),即广义传感器中的网络仅有时延而无丢包;如果α=0,则有w(k)=y(k-p-1),即广义传感器中的网络同时存在时延和丢包。

2.2 广义控制器

在网络控制系统和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中,控制器一般都是由计算机在离散时间域实现的。广义控制器包括控制器C和发送控制信息的网络N,如图2所示。

考虑离散时间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C,其状态空间方程为:

假定网络诱导时延为qh,q=0,1,…,Q,数据包在网络上的成功传输率为β,即当数据包成功传输时,β=1;当数据包丢失时,β=0。因此,此时网络模型可表示为:

v(k)=βu(k-q)+(1-β)y(k-q-1) (6)

联立式(5)和式(6),得到广义控制器undefined如下:

式中:增广状态向量undefined;

讨论:q=0时,如果β=1,则有v(k)=u(k),即广义控制器中无网络,控制器周期性地将计算出来的控制指令直接发送到执行器;如果β=0,则有v(k)=u(k-1),即广义控制器中的网络仅考虑了丢包。q=1时,如果β=1,则有v(k)=u(k-p),即广义控制器中的网络仅考虑了时延;如果β=0,则有v(k)=u(k-p-1),即广义控制器中的网络同时考虑了时延和丢包。

3 网络控制系统的统一建模

在一个典型的单回路控制系统中,有三个现场设备: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传感器安装在现场,和被控对象直接连接,执行器接收控制器的控制指令驱动执行机构改变被控对象的状态。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中,传感器和执行器具备计算和通信能力,控制器可内置于传感器中,也可内置于执行器中,此时网络的位置存在于控制器和执行器之间,或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而在分散控制系统(DCS)中,控制器一般置于网络上其它的独立节点中,此时网络同时位于控制器和执行器之间,以及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一般的网络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

基于第2部分定义的广义对象和广义控制器,联立式(4)和式(7),得到网络控制系统统一的闭环系统模型为:

所建立的闭环系统模型表明,系统矩阵Ω与采样周期h有关,并取决于p,q,α,β的取值,同时存在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是离散时间线性切换系统。

4 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的统一建模

在一个典型的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中,有三个现场设备:主变送器、副变送器和执行器。主变送器和主对象直接连接;副变送器和副对象直接连接;执行器接收控制器的控制指令驱动执行机构改变副对象的状态进而改变主对象的状态。由于现场设备都是智能的,具有存储计算功能,可将主控制器和副控制器任意置于这三个现场设备中,因此网络可能存在的位置有:主变送器S1和主控制器C1之间、主控制器C1和副控制器C2之间、副变送器S2和副控制器C2之间、副控制器C2和执行器A之间。一般的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4所示[16]。

以下针对图4所示的典型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建模。基于第2部分提出的广义对象和广义控制器,图4可转化为图5所示的方框图,包括广义主控制器undefined、广义副控制器undefined、广义副对象undefined和广义主对象undefined。

图5中,广义主控制器undefined如图6所示。

考虑主控制器C1是离散时间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其状态空间方程为:

假定网络诱导时延为p1h,p1=0,1,…,P1,数据包在网络上的成功传输率为α1,即,当数据包成功传输时,α1=1;当数据包丢失时,α1=0。此时网络模型可表示为:

联立式(9)和式(10),得到广义主控制器:

undefined

广义副控制器undefined如图7所示。

考虑主控制器C2是离散时间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其状态空间方程为:

其输入为:

e2(k)=v1(k)-w2(k) (13)

假定网络诱导时延为p2h,p2=0,1,…,P2,数据包在网络上的成功传输率为α2,即当数据包成功传输时,α2=1;当数据包丢失时,α2=0。此时,网络模型可表示为:

v2(k)=α2u2(k-p2)+(1-α2)u2(k-p2-1) (14)

联立式(12)~式(14),得到广义副控制器:

广义副对象undefined如图8所示,副对象P2是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的,其状态空间方程为:

在一个采样周期h内对式(16)离散化得其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方程为:

式中:

假定网络诱导时延为q2h,q2=0,1,…,Q2,数据包在网络上的成功传输率为β2,即当数据包成功传输时,β2=1;当数据包丢失时,β2=0。因此,网络模型可表示为:

w2(k)=β2y2(k-q2)+(1-β2)y2(k-q2-1) (18)

联立式(17)和式(18),得广义副对象:

广义主对象undefined如图9所示,考虑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主对象P1,其状态空间方程为:

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对其离散化得其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方程为:

式中:。

假定网络诱导时延为q1h,q1=0,1,…,Q1,数据包在网络上的成功传输率为β1,即当数据包成功传输时,β1=1;当数据包丢失时,β1=0。因此,网络模型可表示为:

w1(k)=β1y1(k-q1)+(1-β1)y1(k-q1-1) (22)

联立式(21)和式(22),得广义副对象:

联立式(11)、式(15)、式(19)和式(23),得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统一的闭环系统模型为:

ξTk+1=Ω ξTk (24)

式中:ξTk=undefined;

所建立的闭环系统模型表明,系统矩阵Ω不仅与采样周期h有关,还取决于p1,p2,q1,q2,α1,α2,β1,β2的取值。有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是离散时间线性切换系统。

5 结束语

网络教学系统网络安全的研究 第8篇

1 网络安全的新高要求

伴随网络的普及, 安全日益成为影响网络效能的重要问题, 而Internet所具有的开放性、国际性和自由性在增加应用自由度的同时, 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安全要素

安全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以及可审性五个基本要素。

3 安全威胁

一般认为, 目前网络存在的威胁主要有:非授权访问;信息泄漏或丢失;破坏数据完整性;拒绝服务攻击。

4 网络安全措施

4.1 内外网隔离及访问控制系统

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 设置防火墙 (包括分组过滤与应用代理) 实现内外网的隔离与访问控制是保护内部网安全的最主要、同时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防火墙技术可根据防范的方式和侧重点的不同而分为很多种类型, 但总体来讲有两大类较为常用:分组过滤、应用代理。分组过滤 (Packet filtering) :作用在网络层和传输层, 它根据分组包头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端口号、协议类型等标志确定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只有满足过滤逻辑的数据包才被转发到目的地出口端, 其余数据包则被从数据流中丢弃。应用代册 (application proxy) :也叫应用网官 (application gateway) , 它作用在应用层, 其特点是完全“阻隔”了网络通信流, 通过对每种应用服务编制专门的代理程序, 实现监视和控制应用层通信流的作用。实际中的应用网关通常由专用工作站实现。

4.2 内部网不同网络安全域的隔离及访问控制

在这里, 防火墙被用来隔离内部网络的一个网段与另一个网段。这样, 就能防止影响一个网段的问题穿过整个网络传播。针对某些网络, 在某些情况下, 它的一些局域网的某个网段比另一个网段更受信任, 或者某个网段比另一个更敏感。而在它们之间设置防火墙就可以限制局部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

4.3 网络安全检测

网络安全性分析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网络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 及时发现并修正存在的弱点和漏洞。网络安全检测工具通常是一个网络安全性评估分析软件, 其功能是用实践性的方法扫描分析网络系统, 检查报告系统存在的弱点和漏洞。建议补求措施和安全策略, 达到增强网络安全性的目的。

4.4 审计与监控

审计是记录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所有活动的过程, 它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工具。它个仅能够以别谁访问了系统, 还能指出系统正被怎样地使用。对于确定是否有网络攻击的情况, 审计信息对于确定问题和攻击源很重要。同时, 系统事件的记录能够更迅速和系统地识别问题, 并且它是后面阶段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另外, 通过对安全事件的不断收集与积累并且加以分析, 有选择性地对其中的某些站点或用户进行审计跟踪, 以便对发现或可能产生的破坏性行为提供有力的证据。

因此, 除使用一般的网管软件和系统监控管理系统外, 还应使用目前以较为成熟的网络监控设备或实时入侵检测设备, 以便对进出各级局域网的常见操作进行其时检查、监控、报警和阻断, 从而防止针对网络的攻击与犯罪行为。

4.5 网络反病毒

由于在网络环境下, 计算机病毒有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 一次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是网络安全性建设中重要的一环。网络反病毒技术包括预防病毒、检测病毒和消毒技术: (1) 预防病毒技术:它通过自身常驻系统内存, 优先获得系统的控制权, 监视和判断系统中是否有病毒存在, 进而阻止计算机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和对系统进行破坏。这类技术有:加密可执行程序、引导区保护、系统监控与读写控制 (如防病毒卡等) 。 (2) 检测病毒技术:它是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来进行判断的技术, 如自身校验、关键字、文件长度的变化等。 (3) 消毒技术:它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分析, 开发出具有删除病毒程序并恢复原文件的软件。

4.6 网络备份系统

备份系统为一个目的而存在:尽可能快地全盘恢复运行计算机系统所需的数据和系统信息。根据系统安全需求可选择的备份机制有:场地内高速度、人容量自动的数据存储、备份与恢复;场地外的数据存储、备份与恢复;对系统设备的备份。备份不仅在网络系统硬件故障或人为失误时起到保护作用, 也在入侵者非授权访问或对网络攻击及破坏数据完整性时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亦是系统灾难恢复的前提之一。

参考文献

[1]周学广, 等.信息安全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3.

[2] (美) Mandy Andress, 著.杨涛, 等, 译.计算机安全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1.

网络会议系统 第9篇

OpenMeetings基于LGPL协议, 是一款开源网络视频会议及协作系统。系统用户可以免费获取程序源代码, 并可实行系统应用、源代码的自行修改等。在该系统中, 不需要额外的MCU, 只是“PC+摄像头+麦克风”等硬件组合形式。由会议发起人负责各个与会终端的管理工作, 在各终端之间实时发送。OpenMeetings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由软件构成, 其主要功能与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可实现远程功能, 支持实时视频会议的召开及P网组播; (2) 提供“电子白板”功能, 支持各类办公文档、图片等格式转换; (3) 所有与会者通过终端获得对方桌面, 并任意执行文件传递与涂鸦, 支持会议讨论; (4) 可进行单点登录 (SSO) 以及远程SOAP网关; (5) 与办公自动化、LDAP服务器等会议管理功能相结合, 加强对与会人员的安全管理; (6) 利用c/s结构, 具备较好的扩展性与兼容性, 且具备QoS良性保障; (7) 客户端主要以Flash形式呈现, 与会人员一浏览网页形式自动加载, 无需下载、安装等繁琐步骤; (8) 外部插件丰富, 可扩展为会议邀请、内容备份、考核系统等更多功能。

2 OpenMeetings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2.1 Red5流媒体服务器

Red5主要功能是以Flash流媒体服务为基础, 利用Java开源流媒体服务器, 可用于开发Web音频应用程序, 如视频会议系统、视频聊天室、音视频留言功能等。通过Java语言程序编写, 以RTMP为主要传输协议, 同时与FMS兼容。OpenMeetings的所有内容处理均在Red5服务器中完成, 且支持将音频和视频转换为播放流, 可录制客户端的放流内容, 实现共享对象的视频播放、Remoting远程调用等功能。

2.2 OpenLaszlo服务器

OpenLaszlo是一种主流开源RIA构建平台, 以Macromedia Flash作为其重要载体, 通过JavaScript实现逻辑表达, 并提供传统Flash开发方式无法表达的优点, 如高级UI约束、Web服务的远程调用等。OpenLaszlo的应用程序开发主要基于XML的LZX语言, 可编译、转换为SWF、DHMTL等多种格式。在OpenLaszlo中, 所有的前台操作都可以通过它转换为flash形式, 再将经过客户端操作产生的事件输送到后台服务端, 完成整个处理过程。因此, 在我们常使用的浏览网页过程中, 这种形式也是以flash模式展现。

2.3 ImageMagick图像处理

ImageMagick图形处理, 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 稳定且免费的开发包与工具集, 可以实现超过90种以上基本格式图片文件的读、写与处理功能, 如当前较为流行的JPEG、PDF、GIF、TIFF、Photo CD、PNG等格式。通过ImageMagick, 可以结合Web应用程序的不同需要而动态生成图片, 也可对某个或某组图片进行大小调整、锐化、增色、宣传或者特效等操作处理, 最终将操作结果以相同格式或者另存格式予以保存。对图片的各种调整与操作, 既可以利用命令行完成, 也可以通过各种程序, 如Perl、PHP、Java、Ruby、C/C++或Python等编程完成。另外, 通过ImageMagick还可提供一个高质量的“2D工具包”, 部分功能可支持SVG。当前, ImageMagick的发展, 主要集中于性能的提高、减少Bug、提供稳定的ABI和API等。在OpenMeetings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中, 通过它可以完成白板图像的涂鸦操作。

2.4 办公软件Open Offi ce

OpenOffice.org是一套开源的跨平台的办公室软件套件, 目前可在Windows、Solaris、MACOSX、Linux等操作系统中完成。在OpenMeetings的网络视频会议中, 可以完成各种演示文档需要的工作格式, 可将如Excel、文本文件txt、Ms Word、MS Office2007以及Power Point等各种格式, 转换或导出为PDF格式文件。

2.5 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基于Java编程, 实行整个会议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包括对与会人员的不同角色管理等。通过口组播技术, 也就是动态形成各视频传送站点, 每个站点都可任意以动态形式加入或退出, 只需在网络主干一次性传输数据即可, 极大节约服务器的带宽资源。

用户利用PC端发起会议, 服务器则可通过数据库查询其是否属于合法用户, 然后再通过组播口地址发起会议, 同时指定端口可实现其他用户的连接申请;当发起端已经与用户端建立了一个TCP连接之后, 那么该连接就可以实现会议系统中的管理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传播。客户端即可以接收会议中的各种文本信息或音视频信息。当申请到发言令牌后, 就可以向其他客户端传输信息, 通过Red5将视频信息组播到其他与会人员系统中, 同时Web服务器获得信息发送的通知, 更新会议状态, 并通过OpenMeetings在各个客户终端界面反映。在整个运行过程中, 充分应用Red5的编解码功能, 节省MCU, 便于实现系统运行。

3 OpenMeetings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3.1 在线视频会议

举办各校内的分馆会议, 或者远距离校际间的会议、研讨会等, 通过在线视频方式, 极大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减少馆员出差的次数,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开源免费的OpenMeetings, 可节约一定的会议开支, 减去繁琐的会场安排、会场布置等步骤。

3.2 电子教学和讲座

通过OpenMeetings的网络视频会议, 可以在空间限制的情况下, 实行远程教学, 方便邀请外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报告、科普知识讲座或者时事讲座等, 可为学生或者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3.3 虚拟咨询与参考

通过开展虚拟咨询与参考服务, 可有效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与服务效率。由于OpenMeetings的系统源代码具有开放性、可定制等特点, 因此可以通过源代码的修改或者操作设置, 实现虚拟咨询与参考系统的构建, 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面对面服务。

参考文献

[1]周熙.网络视频会议的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 2010

[2]吴宏星.试论视频会议系统的配置及管理[J].宁德师专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 第10篇

关键词:多媒体通信,IP网络,视频会议

1 前言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一种新的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 它是多媒体、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相互渗透和发展的产物, 兼收了计算机的交互性、多媒体的复合性、通信的分布性以及电视的真实性等特点, 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2 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要求

随着IP网络的速率越来越高, 从窄带走向宽带, 承载业务从非实时走向实时, IP技术已成为实现视频、音频、数据等综合业务的最佳选择。在IP网络上建立视频会议系统需要多种技术支持, 是比较复杂、完整的多媒体应用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所采用的是挪威腾博 (TANDBERG) 系列产品, 该系列产品充分利用IP网络技术, 为各个会议节点提供高清晰的视频和高质量音频等综合业务。

2.1 光传输网络为视频会议系统提供足够高的带宽

要传送视频, 必须要有足够的网络带宽, 就像大车要有足够宽的马路才能通行一样, 否则, 视频数据无法通过网络。干线的光传输采用的是华为Optix 10G光传输设备。Optix 10G是提供STM-64光同步传输能力的高速、大容量SDH传输设备。为每个视频会议节点提供2M的专线带宽。

2.2 的视频会议系统采用较高的压缩技术

只有采用高压缩比的压缩算法, 有效地降低数据量, 才能使视频、音频数据在IP网上传输成为可能。视频会议系统支持H.320、H.323协议标准, 图像编码主要采用H.261, H.263, H.263+, H.263++ (自然视频) 、H.264标准, 支持CIF、QCIF的分辨率, H.264是比H.263和MPEG-IV压缩比更高的标准, 节约了50%的编码率, 而且对网络传输具有更好的支持, 可获得HDTV、DVD的图像质量。

2.3 视频会议系统采用基于IP网络的多播技术

多播是一种多地址广播, 发送与接收是一对多的关系。在传输过程中, 发送端只需发送一次数据包, 位于多播组内的各个用户就可以共享这一数据包。在视频会议系统应用中, 将一个节点信号传送到各个节点时, 无论是重复采用点对点通信, 还是采用广播的方式, 都会严重浪费网络带宽, 而多播技术将数据传送分布到网络节点中, 减少了网络中的数据总量。

2.4 视频会议系统传输协议

目前TCP、UDP协议均不能很好地支持视频会议系统, 这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协议, 视频会议系统所采用RTP、RTCP、RSVP传输协议。RTP运行在UDP之上, 音频、视频等数据被封装在RTP数据包中, 每个RTP数据包被封装在UDP包中, 然后再封装到IP包中进行传输。在底层网络支持多播的情况下, RTP还可以使用多播向多个目的端点发送数据。RTCP是RTP的控制协议, 负责反馈控制、检测QoS和传递相关信息, 对RTP的数据收发做相应调整, 使之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

2.5 视频会议系统提供较高的服务质量保证

网络服务质量是网络与用户之间以及网络上互相通信的用户之间关于信息传输与共享的质量约定。第一, 在任何网络中, 时延总是存在的。视频会议系统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为了获得各会场的真实的现场感, 音频、视频的时延都要小于0.25s, 最大时延抖动应小于10ms。其次, 在视频会议系统中, 还要求唇音同步, 只有达到时间上的同步, 才能自然有效地表达关于会场的完整信息。第三, 允许一定的丢包率。因为人的感知能力有限, 在一个视频会议系统中, 个别分组丢失, 人眼是感觉不到的, 因此可以允许一定的传输误码, 丢包率应控制在人能接受的范围内。

3 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的协议

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的标准主要有:H.320、H.323和SIP

H.320标准是关于在速率从56Kbps到2Mbps的ISDN和交换的56Kbps电路上进行电视会议的标准, H.320成为广泛接受的关于ISDN会议电视的标准。

H.323制定了无QoS (服务质量) 保证的分组网络PBN (packet Based Networks) 上的多媒体通信系统标准, H.323标准为LAN、WAN、Internet、因特网上的多媒体通信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保障。H.323为现有的分组网络PBN (如IP网络) 提供多媒体通信标准。它与IP技术相结合, 就可以实现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

SIP协议将音、视频传输作为Internet上的一个应用, 增加了信令和QoS要求, 借鉴了其它Internet标准和协议的设计思想, 遵循简练、开放、兼容和可扩展等原则, 比较简单, 但其推出时间不长, 协议并不是很成熟, 应用也不是很多。

4 结束语

随着网络、多媒体、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性能的提升, 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技术会不断被发展和完善, 必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到Internet、Extranet、Intranet上。视频会议系系统为其各单位之间的异地交流提供方便条件, 成为管道中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

参考文献

[1]张智江, 张云勇, 刘韵洁.SIP协议及其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高校网络党校系统构建研究 第11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教育模式的快速普及,建立网上党校成为党员教育的新趋势、新方法。高校党员平均学历较高,是党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够较快接受先进教育手段的群体。本文针对高校网络党校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设计与构思,对高校网络党校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校网络党校;系统构建;党校培训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7-0081-03

一、现状

1.高校网络党校建设现状

高校党员平均学历较高,是党员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人数众多,党校培训工作普遍存在人手紧张、资源紧缺的状况;党员规模逐年扩大,组织部倍感压力,传统的手工管理和简单的计算机辅助办公已经无法满足党校工作管理的需求,切实提高党务工作效率和党建宣传实效迫在眉睫,党校培训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目前,全国高校各级党校网站或系统已有三千余个,大部分是无交互的展示网站,其中只有二成具有比较完备的教学资源,普遍存在功能较单一、学习培训资源较少、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仅部分网校分担了线下党员教育的功能。可以预见在党员人数不断增长、学习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高校,建立网络党校是必然的趋势。

2.高校网络党校特点

(1)受众结构复杂。网络党校的受众包括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与预备党员以及党务工作者等群体。由于每位党员的发展经历、党龄、工作内容都不同,人员信息来自不同的数据库,网络党校需要针对人员差异进行个体化教学,实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2)培训内容形式多样。丰富的课程资源是网络党校的必要支撑,既包括党史、党的理论、党务知识等党的理论政策知识,也要包括能力素质培养课程,还应涵盖心理健康、实践锻炼等内容。课程通过文档、PPT、视频、音频、图片等灵活多样的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来,吸引广大师生坚持学习。

(3)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党校既是在线学习培训的平台,也是资源集中整合的平台。党员培训所需的课程资源、学习资源,都整合在同一个数据库中,供所有党员师生查阅学习。

3.高校网络党校存在的问题

(1)学习资源缺乏系统性。首先,大部分网络党校中,学习及培训资源是零散的,缺乏计划性与系统性,学习资源的整体规划与分类整理都不是很清晰,其内容只是覆盖了党校教育中的部分主题。其次,绝大部分的网络党校都缺乏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学员很难在网络上进行系统、独立的学习。

(2)选课灵活性差,缺乏个性化。由于高校党员的工作职务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对党务知识的了解各有侧重,学习与思考的切入点各有不同,但现有的网络党校系统基本都采取统一的课程模式,所有党员学习同样的内容,难以满足党员的个性化需求。

(3)缺乏交流。学员进行线下的学习培训时,师生之间、学员之间可以很好地进行面对面交流,可以答疑解惑、讨论问题,但是进行网络学习时,人机交互的模式远远无法满足党员学习的交流需求,很多疑问、感想无法及时沟通,从而造成交互方面的缺憾。

(4)效果难以评价考核。网络党校大多采用自主学习的模式,学员登录后学习相应课程,在线下培训党员时,可通过提交学习体会、思想汇报等方式来考察学习效果,但网络党校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估,也是网络党校建设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系统构建

为了构建一个结构科学、符合用户需求的党校系统,我们首先对学习文献和现实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网络党校的现实建设与研究情况。而后,通过对校内党员、基层党组织、党委组织部等人员机构的调研,了解师生们的学习需求,进而构建起适合本校党员培训的基本体系框架。最后通过技术开发与内容填充,逐渐将网络党校平台搭建起来,其框架如图1所示。

1.系统功能

(1)身份信息管理。网络党校的用户有很多种类,如授课教师、培训学员和党组织机构等。培训学员又有不同的对象,包括:中层干部、基层党务工作者、申请入党人员、正式党员等。为了能够更及时准确地更新学员身份信息,需与学校公共数据平台进行对接,实现身份信息及时准确地更新。

(2)分级授权制度。网络党校系统采用分级授权制度,将系统操作的最高权限,即超级管理员集中在校党委组织部,而后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网络党校的部分系统操作功能分配给各基层党组织,设置普通管理员,各基层党组织的党员信息及学习情况由普通管理员负责,汇总到超级管理员处,便于组织部掌握全校的党员学习情况。

(3)课程管理。针对不同的受众,课程也应当划分类别与层次。除了所有党员都必须了解的公共课程之外,还应根据党员的不同职务性质、不同专业背景,设置个性化的、可选择的课程内容。同时,分类清晰的索引系统、可保存进度的学习功能、可考勤次数与时长的管理系统都是课程管理系统中所必需的。

网络党校的课程与资源内容,必须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电子文档、课件、音频、视频、媒体链接等格式发布,各位师生也可以在“我的课堂”里发布与分享学习内容。课程资源的不断更新,对数据空间的要求较高,稳定的、大容量的存储条件,是课程管理的硬件基础。同时,需有专人审核网络学习资源,确保课程内容符合党员培养的要求。

(4)在线互动。线上学习无法像线下学习一样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但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疑问与感想,也会有沟通交流的需求。因而,网络党校的在线互动功能不可或缺。在互动版块,可以设置留言板、博客等不同类型的交流载体,并保存所有互动记录,让所有参与学习的人员,都能参与到在线互动当中去,同时也能个性化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互动环节需要身份验证以及对发表内容的考核。

(5)考核评价。随着线上学习在党员培训中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参与线上学习的成果也应纳入到对党员学习效果的考核之中。可以通过签到功能、共享功能、在线答题、成绩公开等方式,督促党员主动学习、认真学习,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按要求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并通过课后测试的学员,可以获得系统颁发的结业证书。

(6)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网络学习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功能。党员可通过统计分析功能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与成绩排名,管理员可以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学习人数、院系分布、考试通过率等,充分了解网络党校的学习进展,并可通过各种图表进行展示,与线下党员培训工作衔接。

现实应用时,师生党员可以使用学号(工号)登录网络党校,进入“我的课堂”后,看到自己所属的党员群体及应学课程,除了必学课程之外,还可以看到根据不同专业及职务划分的个性化学习内容,党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进度,并将考察作业完成后提交,在一定时间内,党校教师会在后台查收学员们提交的作业并批改打分。

2.技术实现

网上党校系统在管理党员信息的基础上,提供视频、音频和文字各类教学材料,并通过BBS等社交工具实现在线互动,具有用户多、登录频繁、数据传输量大等特点。由此可见,网络党校系统需要支持高并发,实现高性能、高可靠,并且系统能提供易于部署和良好的客户端支持等功能。基于以上要求,系统采用了B/S架构,采用负载均衡的硬件方案并配合调优,使用了J2EE技术框架、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以及动态网页生成技术。

(1)系统数据设计

网络党校系统作为高校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需融入全校的数字校园体系中。可与学校的统一数据中心对接,获取党员与党组织机构信息;也可通过电子身份统一认证,与校内其他应用系统无缝衔接,更加便利师生党员的学习。

同时,系统也可提供单独的信息管理功能、数据导入导出功能以及身份认证功能,在没有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认证中心的情况下正常运行。

(2)系统开发采用的技术

1)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组件化设计,并基于跨平台成熟技术(包括Java、XML等),以及独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集成了多种对象系统,为不同机器上异构分布的应用提供了互操作的可能;同时,组件的可重用性和可插拔性,加快了软件开发速度,降低了软件开发和再开发的成本,为系统提供了可伸缩性,使系统能够便捷地组合、拆分系统功能模块。

2)动态网页生成技术。网页生成采用XMLC模板技术,用户界面的排版和显示部分由预先制作的模板承担,并支持标准化的HTML语言,模板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提取其权限范围内的内容和数据,配合模板合成个性化网页。

3)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运行结构。系统开发及运行结采用三层架构,即Web层、应用层和数据库服务层。Web层负责对应用的展示,应用层封装业务逻辑,数据库服务层提供联机事务处理。在三层架构基础上,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及服务容器的体系架构,支持各层之间的松耦合,从而做到服务到业务流程可配置和可重构。

为保证系统在生产期间能够无中断地运行,向师生提供不间断的服务和互动,系统采用负载均衡方案。本系统包含1台负载均衡交换机、3台应用服务器、2台数据库服务器以及1台高性能存储。所有服务器均安装64位Linux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采用Tomcat中间件并进行优化,数据库服务器采用OraclelOg,并实现RAC。

3.保障机制

(1)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党员发展。

建立网络党校,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趋势,是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客观要求,应站在讲政治、讲纪律、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网络党校的重大意义,将网络党校的建设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好。

(2)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整体考虑课程的准备、实施、评价工作。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与网站架构,不仅可以提高师生党员的学习效率,也能极大提高组织部与技术人员的管理成效。因而在网络党校建设前期,务必认真进行文献梳理与需求调研,集思广益、多方求证,安排好人员分工,确保网络党校的结构合理、功能科学。

(3)做好技术保障工作,包括使用培训、内容审核、系统运维、信息安全等相关工作。

向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让用户在使用系统时快速上手。在确保信息公开和言论自由的情况下,网络党校的建设必须严抓管理,制定严格的纪律条例,严肃对待发表虚假信息、散布谣言、发布不良言论的学员。信息平台上,党校教职工要自觉遵守纪律、自我约束、加强自身素质,保证网络党校信息的安全文明。

三、结束语

建立高校网络党校,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推动党员培养教育的需要,也是践行我党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校党员培养的必要手段和必然趋势。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使得高校学习、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传统的党员培养方式势必做出转变。如何既能提高党员培养的效率,又保持党员培养的质量,是建设网络党校时应当始终思考的问题。

网络会议系统 第12篇

1 网络视频会议概述

网络视频会议为在2个以上的会议所之间, 以网络为媒介将各个会场的语音、视频图像及数据等传输到各个会议场所中, 从而实现各个会议室人员面对面进行交流与沟通。

1.1 网络视频会议召开的类型

现阶段网络视频会议召开的具体类型主要有两种, 分别为点对点会议类型和多点的会议类型。

第一为点对点会议, 该种类型也是最为常见的网络视频会议形式, 在使用该种类型的网络视频会议时, 需要用遥控器实现对对方的网络视频会议IP地址的链接, 链接成功后, 两个会场则开始进行视频会议。

第二为多点会议类型, 该种会议类型主要有3种类型。其一为会议的发起方通过现代化视频终端的方式将需要参加会议的通过电话本的方式连接, 对方确认之后则开始进行会议, 这种类型的网络视频会议, 一般由发起人独立控制各种会议的功能。其二为在网络视频会议开始之前, 由系统的管理人员对网络视频的召开会议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设置, 而会议举办者则需自己进行主持会议的申请。其三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管理人员直接将网络视频会议启动, 当会议开始之后, 会议的召集人申请主席权限进行网络视频会议的主持。

1.2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常用功能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包含的功能较多, 这也是现阶段其得到较为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现将其主要功能分述如下。

1)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实现多画面会议, 也就是在一个显示器上能够同时实现两个以上会场画面的显示。

2) 双流显示, 能够将会议讲演人的讲演稿与图像通过远程的LED显示器与投影设备显示出来。

3) 双视传送, 能够实现不增加网络宽带的情况下, 通过两路摄像机进行拍摄的方式, 实现实时画面的同时传播, 从而更好的增强会议的临场性。

4) 字幕功能, 在各个分会场中能够将各种文字信息显示出来, 例如重要的会议通知、欢迎词及重要提示等相关的内容。

2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主要技术要求

2.1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图像质量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需支持720P活动图像格式, 图像的分辨率应控制在1280*800像素, 并保证在1.5Mbit/s的网络下, 仍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图像效果。

2.2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稳定性

为更好的保证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采用了自动升速/降速技术, 如果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运行故障, 则自动的降低系统运行的速率, 并不会使整个会议中断, 同时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采用了MCU嵌入技术, 保证了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降低了病毒与黑客的侵扰。

2.3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可靠性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应达到或者超过电信可靠性标准, 支持24*7小时的不断简短运行,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所用设备的MTBF数值应在一万小时以上。

2.4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设计时采用了H.235数据加密技术, 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数据加密、身份认证, 通过数据加密与身份认证, 更好的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传输。

2.5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兼容性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设计时应留有一定的兼容系数, 从而更好的保证系统与其他地域或者其他单位的网络视频会议的有效连接, 因此设置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通信标准为SIP与ITU-TH.233等相关的协议标准, 也就是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应兼容主流的视频通信标准。

3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

3.1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总体构架

本次所设计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包含有8个小型的会议室与4个大型的会议室。同时与先前的系统采用了互通互联的方式, 从而形成了全院覆盖的网络视频会议体系。整个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将软终端、辅流、录播系统、电话会议接入及视频会议功能等全面的嵌入到其中, 功能更加的齐全。

3.2 网络视频会议管控系统

1)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会议控制系统。这里所设置的会议控制系统为原有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没有会议控制的补充, 通过将会议控制加入其中, 更好的实现对全网中所含资源的调配, 并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全网视频会议中各个节点的有效控制。

2)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中控系统。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中控系统设计时, 采用了华为公司生产的8750型MUC互联设备, 从而实现了与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互联互通, 同时这两个系统互为备份, 进一步增加了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运行的可靠性。

3.3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会议室系统

在每个会议室中配备视讯终端为构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基础。本次设计时选用了华为公司生产的VP8030超高清视讯终端, 其支持720P活动图像, 同时也支持双向的声道语言,

并针对性的提供了多种接入的方式, 网速能够达到5Mbit/s, 线路的整体适应性较强, 并能够根据媒体流进行针对性的加密, 整个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能够提供出完整的多屏传输的方式。

1) 4个大会议室具体配置参数。4个大会议实的具体配置如下。 (1) 在每个大会议室中配备有一台超高清的视讯终端, 该视讯终端的接入能力在3Mbit/s以上, 能够较好的支持720P的视频编码格式, 并能够实现对双流音频数据的动态性接受。 (2) 在这四个大型的网络视频会议室中配备了每室两个的高清晰摄像头, 其与高清晰的视讯终端配合使用, 配置的两个高清晰摄像头的分辨率为1080p。 (3) 四个大会议室内配置有阵列式的麦克风, 其与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音像联动功能, 其总体拾音的直径能够达到六米以上, 并能够输出较高质量的音频信号。 (4) 在四个大会议室内配置有视频显示设备, 同时也配置有用于主席台观看所需的反显设备。

2) 8个小会议室的配置。在进行8个小会议的设备配置时, 选用了够用就好、数量一致的原则, 采用移动式便携配置方式, 从而更好的方便各个会议室之间的来回调用。8个小会议室的具体配置如下。 (1) 在各个小会议室内均配置有一台高清的视讯终端, 其网络接入能在在2Mbit/s, 也支持720P编码格式, 对双流音视频数据能够动态的收发。 (2) 在各个小会议室内均配置有一支高清晰的摄像头, 其与视讯终端配合使用, 视频的分辨率在900P。 (3) 各个小会议室内统一的进行视频显示设备的安装。

3.4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软终端

为更好的满足在外出差人员听收会议的需求, 设置了若干个软终端, 其可以通过IP网络的方式经过软终端进入到视频会议中。

3.5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语音网关

通过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中设置语音网关, 可以将视频会议与电话会议进行有效的互通。

4 结论

本次设计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投入使用之后, 召开了多次的多点会议及点对点会议, 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显示的视频图像整体较为清晰, 音频也较为流畅, 卡顿现象几乎没有, 辅流的显示也较为清晰。

参考文献

[1]樊军, 曾培峰, 唐莉萍.基于XMPP和Red5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1 (10) :227-230.

[2]秦军, 张浩.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 2012 (07) :52-56.

上一篇:教师对待学生下一篇:储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