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沟通行为影响

2024-05-11

网络沟通行为影响(精选7篇)

网络沟通行为影响 第1篇

沟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发生的信息的传递与反馈, 主要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四个层面。沟通行为是为了促使信息成功传递的活动, 沟通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活动, 是人类个体间传递信息。

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基本手段

沟通行为的目的是通过各种策略和手段增加交流的确定性, 内容和风格是沟通行为的两个必要条件, 内容是信息的内涵和来源, 而沟通风格会直接影响接收方的理解与效率, 这两者在沟通行为过程中会相互影响, 对沟通行为的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

人类最初的沟通行为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实现的, 其后经历了五次进化型演变。一次以语言的出现为标志, 减少了信息内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大幅提高了时间效率。第二次以文字的出现为标志, 为沟通参与者数量的增加、沟通内容的地域扩大提供了必要条件, 提高了沟通行为的准确性。第三次以印刷术的出现为标志, 大大拓展了交流受众的范围, 批量对沟通内容进行复制, 使得信息可以准确地规模化传播, 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条件。第四次以电报、电话等新沟通工具的出现为标志, 这是人类利用机电等新技术进行沟通行为的开始, 实现了同时间更大地理区域内的沟通行为, 第五次以互联网的出现为标志, 网络正改变着人类沟通行为甚至人类生存状态, 网络对人类的影响怎么说都不为过, 不仅实现了沟通主体间的多媒体互动, 也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二、网络对沟通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献

伴随网络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 许多学者提出了重要的学术观点。霍华德·莱因戈德是早期把网络作为沟通客体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他提出, 网络将改变人类的沟通习惯与方式, 对网络环境下人的个性和情感、人类的群体观念等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进而会影响人类的民主进程。莱因戈德的开创性研究极具启迪性, 他的著作大体上为后来的研究和争论设置了一个框架。其后的学者对网络之于沟通行为的影响大体分为乐观、批判、折中三种态度。

三、网络使用对沟通行为的影响

网络是新技术发展的成果, 是生产力推进社会进步的佐证, 网络对人类沟通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 通过数字化技术, 网络载体实现了图、文、声音、影像等多媒体联合互动, 其沟通内容的承载范围已基本全覆盖, 使得人类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种活动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同时, 通过网络, 人类沟通行为已经彻底打破了空间甚至时间的局限, 衍生出来的即时通讯工具、微博等使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 重大事件的发生几乎瞬间就可以传播到世界任何角落。人类沟通的成本更加低廉, 投入很少的硬件及相应服务费用后就可以获得几何倍数的沟通效益。由于网络技术的特点, 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产生了与传统沟通的巨大差异, 在使用电报, 电话等技术时, 同时参与者的数量越大, 数据承载量越大, 沟通效率和越低、成本越大, 而网络技术则可以使参与者数目增加的同时, 增大信息的传播速率与数据承载量, 从而大大降低了沟通行为的成本。网络沟通行为使得参与者的数目发生了巨大的增加, 电子邮件基本代替了传统信件, 远程网络视频会议逐步取代了长途出差会议, Q Q、M SN、微博等即时交流工具的出现使得空间上的地域阻隔不再是人类的交流障碍, 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快会改变对教育的传统认识, 如今, 哈佛、剑桥等世界名校的课堂视频资料在网络上很流行, 在家中就可以系统学习到世界名校名师传授的知识。网络打破了沟通的地域障碍, 使信息传播的时间大大缩短, 使沟通行为的内容更加丰富, 风格更加多样化, 大大降低了沟通行为的成本、提高了沟通的效率, 这些都是网络对人类沟通行为积极的影响。

但不可否认,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类也是把双刃剑, 人类在尽情享受互联网带来的高效和便捷的同时, 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大程度地更加依赖网络, 黑客对网络的攻击就使得个体沟通参与者、集体沟通参与者甚至国家的信息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 现代的网络战争可以在瞬间摧毁对方的网络指挥沟通系统, 甚至一些掌握较高网络技术的年轻人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能力便攻击国家、组织的网站, 使这些机构的网络功能瘫痪。网络的高速发展在时空上拓展了沟通参与者的范围, 但也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参与者的信任感, 网络的虚拟性是不争的事实, “你不知道网络的另一边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就是对网络虚拟性的生动写照。信任是人类沟通与交流的最基本条件, 随着对网络的高度依赖, 沟通行为参与者的信任与被信任感会逐步下降。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 很多国家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已经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网络游戏成瘾的根源就在于网络减少了沟通参与者之间传统的面对面环节, 使得游戏参与者只是游戏角色, 网络虚拟性使得违反道德底线的成本几乎为零, 没有了道德底线的制约, 在虚拟世界里的做法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在我国, 由于网络成瘾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不论对个体参与者还是集体参与者来讲都是不可取的, 没有家长会让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 逃课逃学去网吧, 没有一个企业会愿意让高层决策会议产生的重要决策瞬间通过网络被竞争对手窃取到。网络对沟通行为的负面影响涉及沟通的主体及客体, 从单个行为人到团体甚至国家, 对人类的基本意识形态, 价值观的改变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因此, 探究网络沟通对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 如何最大程度趋利避害, 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综合以上论述, 网络对沟通行为的影响是有深远变革性的, 其积极作用是明显的, 网络通过对沟通行为影响, 进一步影响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 其负面作用也是值得高度关注的。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沟通行为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笔者从沟通行为的界定、演变以及相关文献的回顾出发, 提出网络使用对沟通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技术,沟通行为,影响

参考文献

[1]鄢本凤.网络文化:和谐文化建设的契机与危机[J].理论视野, 2009, (02) .

[2]秦州.略论网络文化的价值取向[J].新闻界, 2006, (06) .

网络沟通行为影响 第2篇

People Communicate

网络对人们沟通产生的影响

Internet does exert such a profound effect on our life that it revolutionizes the way of people’s living and thinking.As is subtly revealed in the portrayal,there are two parents sitting in the front of computer,who are chatting with their child on the internet.What a meaningful picture!互联网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它变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如在描绘中所揭示的那样,在电脑前有2个父母坐在电脑前,他们在网上和孩子聊天。一幅有意义的画!

From my perspective, the electronic contact cannot replace 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 owing to the following factors.To begin with, over-reliance on electronic contact will damag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or the cold machine never replaces a warm-hearted greeting face to face.For example, the aged parents would like their only son who works far away home to come back home more often rather than to talk with him on the internet occasionally.What’s more, 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 is preferable because it is beneficial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for it attaches more importance on human affection and feelings instead of convenience and speed.从我的角度看,由于以下因素的影响,电子接触不能代替面对面的交流。首先,过度依赖于电子接触会损害人际关系,对于冷机器永远不会取代一个热情的问候面对面。例如,年迈的父母会喜欢他们的独生子离家出走,而不是经常在网上和他聊天。更重要的是,面对面交流是有好处的,因为它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为它更注重人的感情和感情,而不是方便和速度。

Henc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use Internet in a reasonable way.After all, Internet is invented to connect you and me, and to bring conveniences to our life rather than set a barrier to keep people beyond reach.If we want to keep ou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ore effectively, we should spend more time with them face to face in real life.Only in this way can we not only make full use of the communication tool on the net but also make our relationship tighter.因此,我们有必要以合理的方式使用互联网。毕竟,互联网是发明来连接你和我,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而不是设置一个障碍,让人们无法到达。如果我们想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有效,我们就应该在现实生活中花更多的时间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交流工具,使我们的关系更加紧密。

网络影响大学生学习行为之管窥 第3篇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学习

收稿日期:2009-12-17

作者简介:韩巍岩(1972-),女,辽宁灯塔人,沈阳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1991 年美国率先实现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以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技术的兴起,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 加速了社会信息化进程,进而掀起了全球信息化热潮,使整个人类都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惊喜和冲击。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个性与环境的函数,环境对人的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当代大学生伴随网络时代的环境成长,网络时代的环境深刻的影响着他们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学习行为,全面认识影响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有助于教育者尊重教育环境和教育规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一、网络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基本看法及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言行表现。学习态度的内容具体包括对学生上课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对学习纪律的态度、对考试的态度等。学习态度如何,对学习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以及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就曾肯定地指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习态度。”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态度。网络影响大学生学习态度的有利方面体现为:由于网络的信息量大、传播快的特点,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本专业和其他领域发展的前沿知识,看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投入精力到学习中,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网络影响大学生学习态度的不利方面体现为,在大学生中有沉迷于游戏而耽误学业;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为上网而有逃课经历;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机上网影响教师正常教学;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学生以虚拟的身份、不真实的语言在网络中游历,以真实反映在现实学习中则是大学生诚信的缺失,表现在对待考试的态度就是作弊。

二、网络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内容

不同时代的大学生的学习内容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烙印。随着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内容和传播方式等的各个方面,大学生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都离不开网络,学习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技术知识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在大学中学习计算机知识并考取相应的资格证已经成为文理工科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之一。网络影响大学生学习内容的有利方面体现为: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不仅可以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状况,通过网络补充课堂教学中的所学内容,而且可以跨专业学习,打破专业界限,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合理,知识内容更丰富,以应对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网络影响大学生学习内容的不利方面体现为:网络打破国界和文化界限,大学生在接受网络的各种信息时会深受其背后的文化影响,由于网络资源中英语资源就全球看,其占有量占近90%,为了想要更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也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资本主义的强势文化的侵蚀,难免使大学生思想深受影响,这不利于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

三、网络影响大学生的学习途径

随着网络的发展,通过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网络教学活动在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进行,即利用虚拟技术模拟出实际并不存在但又和现实相近的网上校园、网上教室、网上图书馆、网上阅览室、网上实验室、网上实习基地等虚拟现实社会环境。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机世界,它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如历其事的教学环境。

虚拟的环境不仅可以逼真、仿真,还可以超真,将一些现实中没有的或极难仿真的情景模拟再现。这个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的电子教科书、多媒体软件以及网上传输的影视节目、卫星节目和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又称虚拟学习社区),是网络教育平台与学习者及教师组成的人机系统。网络影响大学生学习途径的有利方面是:由于信息是联系主客体的唯一桥梁,它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网上信息环境只在入网计算机中存在,人们看到的建筑物、设备、设施等都只是一种影像,是虚拟现实。但它又是现实的,因为可以操作,在网上看到的接触到的都是现实的。学生可以借助三维动画等技术在虚拟世界中模拟完成在现实中难以操作或具有危险性的试验,一些抽象思维可以通过网络形象化。譬如,模拟解剖一只青蛙的教学可能比实际解剖更形象、更精确、更经济,而且还保护了生物。模拟核爆炸过程可以使科学家摆脱不可逆的真实过程。

网络影响大学生学习途径的不利方面是:虚拟环境具有的智能化、多媒体化、快捷化、超链化等特征,能使学习者感同身受客观真实世界无法观察的自然现象与事物变化过程。这是常规教育无法实现的,学生在学习中过度依赖外在的因素而忽视内容本身,这不利于为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基础理论教学,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

四、网络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上的自动倾向。网络因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而影响着其学习习惯。网络影响大学生学习习惯的有利方面体现为:由于网络具有交互性,大学生在网络中可以自由发表言论,这也影响了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习习惯。传统教学中的大学生“只听不说”的学习习惯已经被打破,学生渴望与教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课堂上“研究型教学”、“实践型教学”已经深入人心,与教师的课上交流与课下网络交流已经很普遍,这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另外也有利于“教”与“学”双方的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

网络影响大学生学习习惯的不利方面体现为:网络集权威、经验与思辨于一体,成为一艘“信息航母”,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网络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到需要的任何信息,“有问题找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成长中逐渐形成的学习习惯。当问及“有问题时会采取哪种方式去求教”的时候,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学生不同,当代大学生遇到问题不是去请教有学术权威性的教师,也不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98%以上的大学生首选上网查询、搜寻,这反映出大学生学习中对网络的依赖性。利用网络虽然有搜寻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但是网络资源内容的质量良莠不齐,大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分辨力整体水平不高,难免不辨真伪,影响科学的判断和分析。

总之,网络已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教育者要充分认识网络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从推进基于校园网的信息资源建设、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等方面入手,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完成大学阶段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何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红梅.信息时代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J]. 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7).

网络沟通行为影响 第4篇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语言行为,沟通障碍

重症监护病房 (ICU) 环境特殊, 病人具有危重的病情和不良的认知功能, 一些病人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现探讨护士语言行为对ICU沟通障碍病人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沟通障碍病人52例, 男21例, 女31例;年龄36岁~87岁, 平均60岁;沟通障碍的原因:气管插管36例, 气管切开5例, 语种不同6例, 受疾病影响及语音不清5例;文化程度:文盲10例, 小学4例, 中学23例, 大学15例;病人入院前均无智力障碍, 均意识清醒、听说读写正常, 发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护士在病人入院时应向病人简单介绍环境, 让其了解为了能够及时抢救病人, 医院在室内配备了各种抢救设备, 是一个相当安全的环境, 从而消除他们的紧张、焦虑心理, 让他们安心治病;向病人及其家属详细说明ICU探访制度, 将探访人来往于监护室的频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以对探病者将致病菌带入病室造成交叉感染的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 从而有效保护病人[1];采取各种措施减轻病人肉体上的痛苦, 长期补液、详细讲解保留各管道等的重要性给病人, 以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2 专业护理

病人出现沟通障碍较多是因为急救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咽喉部手术造成。护士应向病人讲解不能说话的原因, 如告诉病人这只是暂时的, 是治疗的需要, 将气管内的导管拔除后或病情好转后就可以正常说话。同时ICU是由专业护士护理的, 即使病人不能正常说话也不会有意外的情况发生, 让病人安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不能进行语言沟通的病人可应用特制的ICU病人常见问题专用小卡片、无障碍手写可擦板与病人进行沟通, 指导病人如何将自己想表达的意愿及时告知护士, 让护士能在最短时间内为病人解决问题。此外, 在对病人进行抢救或有病人死亡时应该用帘布遮挡, 尽可能地避免其他病人看到, 以将病人的恐惧心理减少到最低限度[2]。

2.3 心理护理

一般情况下, 由于ICU环境单调、病人家属不在身边, ICU病人多存在不良的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如果再加上沟通障碍, 其不良心理反应就会更加明显。病人在看到病室各种医疗抢救设备及听到各种仪器的报警声时通常会感到焦虑、恐惧。同时持续的静脉补液、各种管道的停留等都会使病人有严重的不适感, 甚至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让其切身感受到自己病情的严重[3]。ICU病房中还经常会出现对病人进行抢救及其他病人死亡的情形, 更加重了病人的沉重、绝望心理, 加上沟通障碍, 担心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得不到及时的救治等。为了有效消除这些心理压力, 护士应针对病人不良心理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4]。如帮助病人消除恐惧心理, 使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尽最大的努力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鼓励病人家属和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让病人觉得得到了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将一些已经治愈的病例展示给ICU病室的病人, 让其相信现代医学技术是十分先进的, 如果自己积极配合治疗, 会取得良好的治疗结果的。

3 结果

52例沟通障碍病人通过ICU护士有效的语言行为, 47例病人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院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3例发生ICU综合征, 经过护士的耐心细致开导, 加以适当的镇静剂后逐渐恢复正常, 2例病人死亡, 其中1例死于严重的低心排综合征, 1例为脑部并发症。

4 讨论

ICU病室环境特殊, 病人病情危重, 存在不良的认知功能, 一些病人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如果ICU护士不能和沟通障碍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则极易发生不良的人际冲突, 从而对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造成不良的影响[5]。为了实现有效的护患沟通, ICU护士应该积极加强医护间的合作, 在病人的治疗护理决策中积极参与, 同时对ICU环境中会对护患沟通造成影响的多种因素给予充分的认知, 合理采用语言沟通方式, 给予病人针对性的护理, 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6]。护士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各种适合ICU环境的护患及医护沟通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用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医院的护理实践, 以提升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病痛、提高ICU的整体效益。

总之, ICU护士语言行为对沟通障碍病人具有一定的影响, 良好的语言行为能够提升病人的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包彩玲, 李文贤, 王丽.ICU环境因素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对策[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8, 6 (5) :309-310.

[2]刘艺华, 欧燕华.浅析危重症的护理风险[J].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18) :2806-2807.

[3]侯丽, 王玲, 石明丽, 等.加强护患沟通优化医疗服务预防医疗纠纷[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1) :73-75.

[4]黄丽红.护士对护患沟通认知现状及实施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 2008, 22 (8A) :2087-2088.

[5]李付华.加强医护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J].中国实用精神疾病杂志, 2010, 13 (1) :81-83.

网络沟通行为影响 第5篇

【摘要】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给人类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就高校大学生而言,网络课程已经成为大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渠道,然而网络信息化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也衍生出了许多问题,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正视其中问题,及时加以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出有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才。本文将从网络信息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和网络信息化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网络信息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四个举措: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信息素养,以此克服网络异化,规范大学生思想行为。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 思想 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网络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便利,但也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很多弊端,要理性对待这一问题。

一、网络信息化时代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

大学期间的自我意识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大学生对自己价值的定位还不够准确,自我目标实现和现实生活常常发生着巨大的冲突。尤其是在当下网络信息化时代,海量化信息资料、模拟实战的游戏设置和各种各样生动的视频及网络虚拟空间容易使大学生沉迷其中,碎片化的信息分散了他们的时间与精力,使其难以抗拒一个又一个网络链接,不知不觉中就被网络中的信息牵着鼻子走,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失去对自我发展的准确认知,出现了很多“宅”的情况,长时间把自己紧闭在家中,精神一直在网络上游荡,被网络中某些猎奇、变态、虚拟的网站所控制,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下降,自我意识弱化、对生活的感受力淡化,严重损害了青年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

(二)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模糊化

网络信息化时代大量信息涌入,各种思想碰撞,沉浸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尤其是大学生这一群体更容易受到影响。大学期间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人生,形成对社会、人生的整体看法与规划,但网络又无孔不入地介入大学生的生活,网络上偏离主流价值观而获利的事件屡见不鲜,这就促使大学生对自己价值观如何定位发生了迷惑。同时一些影视剧中传播着“宁可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错误价值理念,导致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产生动摇,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理念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把任何事情都放在金钱的天平上去衡量,缺少了对人生更高价值的追求。

(三)大学生现实责任感淡化

网络虚拟的特性导致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言论具有很大的宽度,虽然近些年相关部门在逐渐加强对网络不法言论的控制与制裁,但是网络身份排查还是具有很大的困难,所以常常能在网络上看到偏激、不负责任的网络“喷子”完全不顾对方感受,胡言乱语地诋毁辱骂别人,其中原因不过是为了一时之快,却给对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大学生是网络群体的主力,沉浸其中不免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乏应有的尊重,对社会不愿承担应负的责任。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青年无担当对一个国家来说是灾难性的,所以在当下网络信息化时代,社会各界人士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积极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承担起中华复兴的重任。

二、网络信息化时代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一)大学生日益沉迷网络

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大学生数不胜数,有的学生甚至在网吧中通宵打游戏。网络成瘾导致学生精神萎靡、学业荒废,学生因长时间连续打游戏而猝死的事件屡见不鲜。长期沉迷网络游戏也会导致学生l生格发生畸变,越高级的游戏模拟现实的程度越高,不少网络游戏都是枪战游戏,这种简单粗暴的对抗性的游戏很容易使大学生对事物的态度发生扭曲,在现实生活中与人发生冲突第一想到的不是怎么解决而是去谩骂。

(二)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

中国有着令人骄傲的文化传统,然而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正在丢失传统礼仪文化,但在日本、韩国这些文化礼仪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究其原因,是快速发展的?济导致我们忽视了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中,人处在一个虚拟的空间,言论尺度进一步扩大,各种污言秽语在网络空间大肆蔓延。尤其是现在网红的出现,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出名往往发表一些有悖伦常道德的言论,而这些言论吸引了大量的吃瓜群众跟着起哄或者只是默默地做一个看客,这种现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影响,他们只看到网红大量的粉丝和毫不费力的赚钱方式,却没有看到他们为博取眼球而丧失应有的道德。目前开直播成为网红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这里并不是单纯地批评网红这一职业,而是要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去塑造一个具有正能量、高素质的网络信息传播者。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失调

大学生长期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中,他们交流常常是围绕游戏枪战展开,一言不合就开骂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社会的交往中缺乏应有的语言能力,伦理道德上的弱化使他们在与其他学生的交往中常常使用一些不恰当的言辞,导致了很多无谓的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应该理性对待网络中不必要的争执,采用文明礼貌用语,重视现实学习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他人相处,这对学生个人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三、规范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举措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

当下网络信息大量涌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了很多现实的问题。大学生识别各种信息能力有限,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引导,学校部门应该开设思想教育课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要规范大学生文明用语,树立人与人友好的关系,形成一套有效合理的网络道德体系。在网络传播中不断发扬正能量的网络用语习惯,这不仅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且与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思想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要突出人文精神,切实体会网络异化对大学生的重大影响,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一些宣传信息,主动补位主流价值观的塑造,形成一个既多元又有主导的舆论环境。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要突出主流价值,让学生在繁多的信息中优先选择主流媒体报道,同时要组织学生进行时政学习,比如学习党的“十九大”相关内容,要用正面的网络舆情来整合广大网民大学生的思想,削弱网络异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当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较枯燥,容易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厌烦心理,削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目前随着时代的变革,针对网络给学生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影响,高校应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仅仅要利用课堂理论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开设一些网站,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学生交流等,通过先进人物事迹为广大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身边的英雄,向身边的优秀人物学习,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同时学校还要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开展抵制网络暴力、抵制网络诱惑的相关活动,呼吁更多的学生们参与其中,主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学习中共创美好家园。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当下社会网络异化对学生的影响十分严重,所以在高校组织一支能力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至关重要。我们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养,以便应对纷繁复杂的网络问题。第一,教育者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自身信念,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精神,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生教育工作中去。第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专业素质。网络信息时代各种诈骗技术和不良信息传播速度飞快,所以教育者要充分掌握网络技术,以便在今后的课程中教育学生规避网络不良信息。第三、教育者要发挥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把自己的道德规范传递给学生,用个人的魅力感染学生。另外高校也应采取相关措施抵制网络诱惑,制定系统完备的教育方案、培训制度。同时也应该做好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让学生在校园中切实感受到一股正能量。

(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信息素养

网络问题的解决最关键的就是做好大学生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重视个人价值,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努力现个人的社会价值。现在大学常常会有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动,学生应该主动地参与进去,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为孤寡老人做一顿热饭、为他们打扫一下房间、陪他们聊聊日常生活、听他们讲述一下那个年代的故事,这都是提升自我价值的方式。又或者参与到植树、捐献书籍、支教的活动中去,这些社会性公益活动都是体现自我价值最好的方法。大学生应该主动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积极承担各种社会责任,抵制网络暴力,抵制网络中不友好的言论,用法律的手段维护个人权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网络沟通行为影响 第6篇

关键字:网络环境 消费者行为 影响因素

电子商务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购物方式和理念,它也改变了传统的商业竞争模式,出现了电子市场、网络购物以及商业互动模式等,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态度是其成功的关键,因此,了解网络消费的现状、消费主体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这一模式更好的发展

一、我国网络消费的现状

我国经济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对网络消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普及率的上升是网民数量增加的基础,网民数量的增加又为我国网络消费市场的扩大奠定了基础,物流系统、银行支付系统及信用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为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网民数量及手机网民数量都已经跃居世界首位,近几年CNNIC关于网民数量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在网络购物市场中,服装鞋童最受网民的欢迎,购买的网民数量比例高达70.1%,紧随其后的是电脑、数码产品、图书音像产品等,2013年,我国的网络购物用户数量继续增长,网络购物渗透率也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网络消费市场,尤其是网络购物消费市场将会形成一股巨大的消费力量。

二、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行为受到购买动机和外部营销手段及环境的影响,所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1.性别因素

男性网络消费者在购物时理性成分居多,在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购买决策,同时,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倾向于亲自去寻找关于商品价格、质量、性能等方面的信息,然后做出判断。女性网络消费者购物时的感性成分比较多,通常在浏览到自己喜欢的商品时会下意识地放入到购物车中,并且表现出依赖性较强的特点,她们在做出购物决策时往往会比较在意其他人的意见或评价。

2.年龄因素

年轻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强,但对潜在风险的感知能力却比较弱,因此他们更愿意尝试网络购物以获得中的乐趣。但由于受到收入和学历的影响,特别是大、中学生群体,其网络购物行为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中青年消费群体的购买力优势较为明显。

3.收入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越高,在购物过程中考虑的问题就相对越少,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选择网上购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4.学历因素

消费者受教育程度越高知识面越广,对商品信息、商家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的分析辨别能力就越强,因而有效降低了网络购物的风险,也就更容易接受网络购物这一交易形式。而文化程度较低的消费者,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往往会高估网上购物的风险,可能更倾向于传统的购物方式。

5.心理因素

网络消费者除了具有传统消费者的心理动机之外,还具有其他有网络技术应用而引发的心理动机。年轻人是网络购物的最主要的群体,是消费群体中频率最高的群体。该群体敢于尝试新事物,追求新奇的动机十分明显。在他们的推动下,网络上的产品更新换代快,品种层出不穷。同时又由于网络提供了充分的信息交流的机会,使这些网络消费者通过查询获得更多的产品信息,满足追求新奇的需求。经济发展的演进已从过去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走向现阶段的体验经济,其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在网上购物可以对更多不同种类、不同价格、不同款式及花色的产品进行选择,更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二)外在因素

1.产品因素

(1)价格因素。借助于互联网交易,不仅可以降低商家的采购成本,还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减少产品的库存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出,这些均会导致产品成本的下降,从而网上商品价格一般相对便宜,从而使得网上商品比传统购物商品有价格竞争优势。此外,网上购物的商品的价格是透明的,而且消费者可以非常方便地借助现有的网络工具查看同一种商品在所有网上商店的价格和相关信息,从而可以更好地方便消费者进行选择。

(2)特性因素。除了产品的价格因素,产品新颖、独特、时尚等特性,也是消费者参与网购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网店提供的商品多,选择面广,进货早,不受地域限制等内容也促使了消费者的网购行为。

2.非产品因素

(1)时空因素。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时间的机会成本将会越来越大,网络购物相对于传统购物的优势也就越来越明显。网络购物摒弃了传统购物过程中复杂的过程。不管何时何地,消费者只需要打开网页,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对店铺和商品进行搜索和查看,根据需求随时订货购买。

(2)安全因素。安全因素包括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和个人隐私的保护性两个方面。网络交易具有的虚拟性以及网络具有的普及性、匿名性及全球性特征,使消费者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交易风险。另一方面,网络传输的漏洞使得消费者的相关资料存在被不正当截取的可能性,从而危及到消费者的隐私安全。

(3)文化因素。互联网用户借助于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 逐渐地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网络文化, 比如网络礼节、对开放和自由的信仰以及对创新和独特的事物的偏好等等。在互联网中还存在着诸多的虚拟族群,比如那些出于共同的兴趣或爱好而形成的新闻组、虚拟社区、聊天室等, 这些族群中的成员往往具有相同的网络价值观并且遵循相同的网络行为准则,这些网络文化影响网络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行为。随着电子商务的纵深发展, 网络消费者的结构变得较为复杂,网络文化开始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特征, 消费行为也趋向于多样化,商品组合开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4)社会因素。从消费者行为分析角度, 研究社会群体对消费者的影响至关重要。网络消费者消费行为与他所处的社会阶层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且网络消费者购物时还受到周围相关群体的影响。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网络消费的健康发展,需要其多种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对网店商家而言,应该合理的价格基础上提供质量优良的产品,同时要采取正确的营销方式,使得消费者能够便携地获取产品信息。对消费者而言,一方面,应当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网络媒体的应用能力,不要让技术操作成为网络购物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消费者通过渠道了解网上购物的相关知识,提高网购信息辨别能力,降低网络购物风险,同时克服对虚拟购物环境的恐惧心理,最终从网络购物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政府而言,应该当采取措施保障网络购物的安全性,提高人们对网购的信任度,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网络购物,发展网络购物这一新兴产业,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

参考文献:

[1] 曹京京,顾聪妤.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经贸.2011.

[2] 孔伟成.网络营销[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郭赞伟.网络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

[4] 姜素芳.网络服装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09.

[5] 周茜.网络购物中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

[6] 王林生.我国网络消费影响因素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

网络沟通行为影响 第7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大学生思想行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13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5.91亿,其中大学生网民占了11.3%,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同时,从CNNIC 2012.12-2013.6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使用社交网站、微博和博客或个人空间的网民分别占网民总数的48.8%、56%、68%。从整个互联网发展的路径来看,我们正从门户时代,搜索时代,进入今天的第三时代——社交网络时代。

社交网络的出现、发展和普及,依赖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它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们的人际交往活动转移到了虚拟的时空中,使人际关系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由于大学生的交流范围比较广泛,且活动频繁,因此社交网络满足了大学生的交流需要,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平台。社交网络作为新的交流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出现与兴起、发展与流行不仅催化着大学生人际交往形式的转变,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心理、情感和行为方式,呈现出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育的诸多新问题。

一、 社交网络的特点

以建立和维系社会关系为目标的社交网络以其开放式的联络方式、低成本的交际费用、迅速的信息更新等优势成为大學生们维系社会实体关系、展现自我个性和表达利益诉求的首选方式。社交网络作为新型的交流工具,具有如下特点:①实名制注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用户来源的真实性,安全性,但也不能完全避免虚假信息的注册;②功能强大。社交网络综合了多种网络媒介的优势,具备聊天、视频、语音等多种功能;③人际交往广泛。人们能够和不同地区的人交往,而不用担心空间限制。此外,社交网络的搜索功能,可以让人们更加方便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比如大学生可以输入学校名称、入学年份等信息,系统对相关结果进行优先排列、排除,方便学生筛选信息。

二、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的影响

1、积极影响

首先,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交需求。由于校园环境的局限性,大学生要扩大自己的人际圈,认识更多的人,社交网络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让学生足不出户也可以和同伴进行交流,因此不仅满足了其情感交流的需求,也拓展了人际关系。社交网络的存在,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锻炼了其人际交往能力,利于大学生步入社会。

其次,有利于学生建立与自己兴趣相符的人际交往圈。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是寻找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交流群体,而社交网络中,大学生会因为交流内容不同而有不同的交际圈,同一交流圈的学生会获得强烈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因此社交网络利于学生寻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伙伴,获得友情,还可以在社交平台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最后,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社交网络上,大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主页,通过建立、更新自己主页的内容,如发表感言、上传图片、分享朋友的乐趣等,不仅利于朋友之间互相了解,而且还能够在关注朋友的同时,增加与朋友的感情。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丰富,社交网络为大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消极影响

首先,容易让大学生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目前,很多调查表明,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严重增加,比如现在的“手机控”,片刻不离手机,即使和朋友吃饭也都是关注手机内容,而忽略了与朋友交流的意义;很多人如果几天没有访问社交网络,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和空虚感,说明其对社交网络存在严重依赖心理。

其次,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大学生而言,其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而很多人过度关注社交网络,且自控能力较低,因此对其生活、学习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最后,不良信息容易影响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导向。大学生的思想、信念以及价

值取向的形成都还不够稳定、成熟,而社交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这些纷繁的信息会对于大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辨别能力差、自控能力差的大学生,社交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会扭曲其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三、 关于大学生合理运用社交网络的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社交网络的存在有利有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在社交网络盛行的情况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原有的工作理念,积极顺应网络技术的时代发展,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带来的问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大学生应正视社交网络的利弊

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正确认识社交网络的利弊。大学生要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合理使用社交网络,不发表不良信息,同时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约束自己,自觉抵制网络中的各种虚假、低俗、反动信息,提高自我修养;大学生要有正确的社交理念,不可过分依赖社交网络,而应该将其看做社交平台之一,充分利用其他方式开展社交活动,尤其是注重现实中的交际活动,网络社交毕竟是虚拟的,而现实中的社交才能更好地和他人进行交往,增进感情,更好地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扩展自己的交际圈;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交心态,在社交网络上开展多多种活动的同时,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开拓自己的见识,还能使人际交往方式多样化,同时社交网络也充斥着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要具备好的心态,不可将其最为发泄情绪的手段,而要寻找其他合理的情绪排解方式;网络存在较多的安全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交网络的主要使用对象,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nlc202309011113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引导学生

对于学校而言,要正确引领学生。学校要从思想上引领,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讲座、座谈会和专题学习会等形式加强思想教育;其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引领,比如团队活动,拓展训练、沙龙等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现实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逐渐弱化其对网络的依赖性;再次,要通过实践引领,让大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投身到实践锻炼上而不是虚拟的网络平台中。此外,学校可将思想教育和网络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要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学生的网上动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舆论引导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关乎学校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随着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的普及,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加入社交网络当中,及时了解发生在学生中的新鲜事情,并且掌握舆论的发展方向,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社交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十分广泛,且速度快,影响大,其形成的舆论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播出去,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因此舆论引导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考虑舆论引导工作的方式以及策略。可根据网络舆论环境,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一般特点,对其容易出现的情绪、观点以及行为等内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活动。①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保持信息通畅,通过学生干部群体、班主任、辅导员之间的联系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和行为变化,筛查和发现不好的舆论。②要有针对网络舆论的应对机制。建立网络舆论紧急处理预案,一旦爆发舆论事件,能够按照正确的处理办法来执行,以免造成不良结果。③在舆论引导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开放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学生,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以及約束,促使社交舆论朝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为社交网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社交网络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交际需求,但一些学生也逐渐沉迷于社交网络之中,忽略了现实交际的重要性。由于社交网络对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因此,高校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璇.当代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研究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D].北京化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1.

[2]夏梦甜,杨漫欣.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使用及其对社交能力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6).

[3]李林容. 社交网络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J].新闻界,2010(05).

上一篇:卫生间里的盛宴下一篇:检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