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小故事大道理

2023-03-20

第一篇:企业文化小故事大道理

企业管理的故事: 小故事大道理

----2011年8月7日公司主管以上管理人员培训大课博文分享(之一)

让一只手的乞丐搬砖(选用)

话说有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逛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到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者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些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的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

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要两只手才可以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终于他开始搬砖了。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粘在了一起,歪贴在额头上。妇人递过来一条白毛巾和,乞丐接了过来,很感激的说:谢谢您!妇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您的,这条毛巾给我作个纪念吧!说完他深深得鞠一躬就走了。过了很多天,来了一个乞丐,那妇人把乞丐领到砖前说:把砖搬到我指定的地点,我给你20元钱。这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却鄙夷的走开了,妇人的孩子不解的问母

1

亲:为什么叫他们把砖搬来搬去呢?母亲说:砖放在哪里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可就不一样了。此后还来过几个乞丐,那堆砖也就来回来去搬了几趟。

若干年后,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了这个庭院。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人只有一只手,后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来人俯下身拉住有些老态的女主人说:如果没有你,我还是一个乞丐,可是现在我是一个公司的董事长。独臂的董事长要把妇人连同她的家人迁到城里去住,过好日子。妇人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为什么?”“因为我们一家人各个都有两只手”。董事长伤心的坚持着:“夫人,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人,什么叫人格,那房子是你教育我应得的报酬。”妇人终于笑了:“那你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管理心得:

一般人见到乞丐都会把他撵走,但故事中的女主人富有“同理心”,也具有较高的“情绪控制力”,她通过“亲为”的行动教育乞丐,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做事”,如何做事,做什么事的道理。而这位昔年的乞丐利用这位女主人“传染”给自己的情绪通过“运用内在动力”进行自我激励,如今终于成功地当上了董事长。他要报答女主人,知道感恩报德,这说明他具有“因果思维”的情绪,他认为自己今天的成功是女主人当年

2

的教育之结果。女主人谢绝董事长的报答,这是一种“追求超我目标”的情商,她最后的建议,又体现出她丰富的“同理心”。女主人就像是企业的领导者,而乞丐就像是企业的一个团队,高情商的领导者必然会带出一支高情商的团队。同时故事还告诉我们的领导:“你怎样待员工,员工就怎样待你”,这是双赢的最好模式,而且员工可能会以双倍的忠诚去回报企业。这样的企业一定是会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 三只鸟的不同命运,你属于哪只鸟?(选用)

很久以前,曾经有三只小鸟,它们一起出生,一起长大,等到羽翼丰满的时候,一起寻找成家立业的地方。 它们飞过了很多高山、河流和丛林,飞到一座小山上。一只小鸟落到一棵树上说:“这里真好,真高。你们看,那成群的鸡鸭牛羊,甚至大名鼎鼎的千里马都在羡慕地向我仰望呢。能够生活在这里,我们应该满足了。”它决定在这里停留,不再往前飞了。

另外两只小鸟却失望地摇了摇头说:“你既然满足,就留在这里吧,我们还想到更高的地方去看看。”

这两只小鸟继续飞行,它们的翅膀变得更强壮了,终于飞到了五彩痖斓的云彩里。其中一只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起来,它沾沾自喜地说: “我不想再飞了,这辈子能飞上云端,便是最大的成就了,你不觉得已经十分了不起了吗?”另一只鸟很难过地说:“不,我坚信一定还有更高的境界。

3

遗憾的是,现在我只能独自去追求了。”

说完,它振翅翱翔,向着云霄,向着太阳,执著地飞去……最后,落在树上的小鸟成了麻雀,留在云端的成了大雁,飞向太阳的成了雄鹰。

麻雀、大雁和雄鹰,它们的命运为什么不同呢? 管理心得:

你是三种员工中的哪一种呢?一个很明确的答案就是:它们对自我的要求不同。麻雀满足于树梢,所以它的世界只有几丈之高;大雁满足于云层,所以它永远都飞不出层层云雾的缠绕;雄鹰则不懈追求,力求最高,所以它的世界阔及宇宙。三只小鸟不同的生命追求,恰与企业中的三种人状况相似。

盲人过桥:相信再看到(选用)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心得:

4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楚王断带:生活中需要宽容(选用)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妃子许姬和麦姬轮流给他的属下敬酒。

忽然一阵狂风乱来,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员乖机揩油亲泽,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并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

5

人乖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赶快叫人点起蜡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楚王听了,连忙命令手下先不要点燃蜡烛,却大声向各位臣子说:“我今天晚上,一定要与各位一醉方休,来,大家都把帽子脱了痛快饮一场。”

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将领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通郑国的首都,而此人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发誓毕生忠于楚王。 管理心得:

在企业管理中,属下犯错是难免的,就是最优秀的人才也会有犯错的时候,面对属下的错误,特别是优秀人才的错误,管理者应该善待。通用电器公司的总裁查理•里德在他的自传里说:“当人们犯错的时候,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惩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宽容,宽容不仅是给别人机会,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同样老板在面对下属的微小过失时,则应有所容忍和掩盖,这样做是为了保全他人的面子和企业的利益。 为人才买公司:企业是人才的竞争(选用)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一家大名鼎鼎的公司,该公司有个显著特点,就是非常器重人才。

一次,公司有一台马达坏了,公司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未

6

能修好,只好另请高明,这个人叫思坦因曼思,原是德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流落到美国后,一家小工厂的老板看重他的才能雇用了他。

福特公司把他请来,他在电机旁听了听,之后要了一架梯子,一会儿爬上去,一会儿爬下来,最后在马达的一个部位用粉笔划了一道线,写上几个字:“这儿的线圈多了16圈”。果然,把这16圈线圈一去掉,电机马上运转正常。

亨利-福特因此对这个人非常欣赏,一定要他到福特公司来。思坦因曼思却说:“我所在的公司对我很好,我不能见利忘义,跳槽到福特公司来。”

福特马上说:“我把你供职的公司买过来,你就可以来工作了。”

福特为了得到一个人才,竟不惜买下一个公司。 管理心得:

可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福特求才若渴的举动让人不难理解,因为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竞争,设备需要人才去操作,产品需要人才去开发,市场需要人才去开拓,人才意味着高效率、高效益,意味着企业的兴旺发达。没有人才即使硬件再好,设备再先进,企业仍然难以支撑长久。反观我们一些企业对待人才的态度则令人忧虑。这些企业往往只有在遇到很大困难,火烧眉毛时才会想到人才,平时则把人才晾到一边,该享受的待遇不能享受,使他们该得到的

7

利益不能得到。在工作上,也不积极创造条件,甚至故意刁难,使人才伤透了心,纷纷流走,留下来的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不仅仅是人才个人的悲哀,更是企业之不幸。

君患于军:领导的惑乱 《孙子兵法》曰: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今意是:国君危害军队的情况有下列三种: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前进却命令它前进,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后退却要使它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

不懂得军队的内部事务,而要干预军队的行政,那么官兵就会变得迷惑;不懂得军队作战的权宜机变,却要干预军队的指挥,那么军队就会产生怀疑。

将士既迷惑又怀疑,那么列国诸侯军队乘机进犯的灾难就来了。这就叫做搞乱军队,自取其亡。 管理心得:

在企业中企业领导人之乱也随处可见,危害严重。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縻军,企业领导者动不动就亲临一线,却因对企业运营不甚熟悉,使得企业运行混乱,造成公司重大损

8

失。惑军,企业领导人用人不当,派外行领导内行,使员工迷惑,无所适从。疑军,以不知权变、缺乏前瞻眼光的人为主管干部,员工不然因为疑惑而士气低落。因此,领导人对下面所做的决定,一定要是专业化,有前瞻性,有眼光等各方面能力。

上帝看得见:心诚则质好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公元前440年,古希腊雕刻家菲迪亚斯被委任雕刻一座雕像。今天,这座雕像仍然伫立在雅典的帕德嫩神殿屋顶上。但是当菲迪亚斯完成雕像,要求支薪时,雅典市的会计官却拒绝了。他说:“这座雕像伫立在殿堂屋顶,而殿堂又位于雅典最高的山坡上,你为什么把雕像的后面雕刻得和正面一样美丽?没人能看到雕像背面!”菲迪亚斯反驳说:“你错了!上帝会看见的。”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管理者,你为客户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如同菲迪亚斯的雕像一样,它背后所裸露的,无论是粗糙的岩石还是完美的线条都不会逃过上帝——客户的眼睛。这个故事,说明了品质的重要性。

在生产奔驰、宝马车的德国公司里,每一位员工都视品质为生命,对品质精益求精。面对奔驰、宝马车,你一定能感受到德国工业产品那种特殊的技术美感――从高贵的外观到性能良好的发动机,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其中深深地体现出德国人对完美产品的无限追求。德国产品因其高品质,

9

已成为“精良”的代名词。

日耳曼民族素以近乎呆板的严谨、认真闻名,对于德国的工业产品而言,正是日耳曼民族的严谨与认真造就了德国产品卓越的口碑。 管理心得:

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造就了德国人的严谨与认真。要是不知道这一点,我们就永远无法学到日耳曼人打造精良产品的诀窍。我们要说的是:心诚,产品就好。德国产品之所以精良,是因为德国人用宗教般的虔诚来看待自己的职业和生产的产品,而不完全是受金钱的刺激。德国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发源地,马丁路德给德国人带来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天职”。包含着宗教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务。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教徒来说,他做一份工作、生产一件产品,并不是为了工资、为了谋生而做,而是为了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务。可想而知,这与只是为了对得起所拿的那份工资相比,在工作态度的严谨与认真程度上会有多大的不同,制造出来的产品在品质上又会有多大的不同。 小猴种瓜:双赢的最大效益

小猴很爱吃瓜,看到小熊种的瓜又大又好,就跟小熊要了一些种子,准备自己种瓜。 小猴从小熊那里拿到瓜籽后,就在自家门前向阳的地方开垦了一块地,按照小熊告诉它的方法种了下去。 小猴每天精心照顾它的瓜田,每天要

10

为瓜田浇水、除草,虽然很累,但小猴觉得很有趣。 不久,在小猴的精心照顾下,瓜田里的瓜苗逐渐长大、开花了。 瓜苗上开出的花很多、很漂亮,小猴开心极了。 小猴瓜田里的花引来了许多蜜蜂,它们在瓜田里忙忙碌碌采集着香甜、可口的花蜜。 小猴看到蜜蜂在自己的瓜田里采蜜,非常生气。它想如果蜜蜂把花里的蜜都采走了,自己的瓜肯定不甜了。于是它不时地驱赶着来自己瓜田采蜜的蜜蜂们。 蜜蜂们看到小猴不愿意它们在自己的田里采蜜,就纷纷离开瓜田去其它地方寻找蜜源了。 到了瓜成熟、收获的季节了,小熊的瓜又获得了大丰收,而小猴的瓜田里却没有几个瓜。 我们都知道,蜜蜂在采蜜的同时也起着授粉的作用,它们在采走花蜜的时候,顺便完成了植物授粉的任务。可以这样说,蜜蜂在植物花朵上采蜜,对蜜蜂和植物来说是典型的“双赢”。小猴因害怕蜜蜂采走花蜜后自己的瓜不甜了,于是把采蜜的蜜蜂赶走了,致使自己的瓜苗授粉不好,从而影响了瓜田的收成。 管理心得:

“双赢”是我们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在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等等时候,“双赢”一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可“双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因为自私心理的作祟,使本应该顺利进行的合作破

11

产,“双赢”也便成了空谈,关系各方各自应得的利益也就成了泡影!从大局入手,以合作的眼光看待,双赢不是梦想。如何养好花:立足根本(选用)

家里曾经养过一盆银心吊兰,虽然,并不名贵,但却因为婆娑的枝条,狭长的叶子中银白色的线条,很是好看而得到全家人的珍爱。

去年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太忙没有空去照顾,所以,就交给家里不会养花的老伴去养了。无巧不成书,恰巧在这种时候,家里要清理抽油烟机,于是,抽油烟机下面收烟油的塑料碗中的油成了她打主意的对象了,她的逻辑是:油,是比较有营养的东西,人都需要,花施上一些总也是有利而无害的吧,况且,也听说过在乡下人们种西瓜用饼肥(一种压榨植物油而得到的残渣)可以增加西瓜的甜度也可以增加土地的肥效,所以,她就把油碗里的植物油浇在了银心吊兰的花盆里。原以为,这盆花很快会长出嫩油油的新苗和叶子来,却不想一段时间以后,银心吊兰的叶子和枝条都枯死了,这下可把她吓坏了,急忙打电话给我,搞的我气也不是笑也不是,要知道,植物和动物所需要的营养是不一样的,所以,没经过转化的油不但没能给它们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使本来良好的状况变得一团糟。 管理心得:

这就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类似的人和事件:比如一

12

些企业不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把其他经营状况良好,管理上了一定的水平,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方式不加任何转化的照搬照抄,结果,不仅没有实现企业管理的预期,而且,还让本来运营良好的企业变成了一团糟。而在企业的内部制定奖励和惩罚等绩效考核时,不做具体的调查和分析,在完全不能了解员工的价值观的情况下,只是想当然地把自己认为的利也看成员工的利;把自己认为的“害”也看成员工的“害”,结果推行以后不但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反而,搞得上上下下怨声载道。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了解企业自身的情况,或者员工的需求情况来制定企业的具体规章和建立企业的激励机制,切不可象上面养花的女人一样,办事情想当然,结果不但不能实现预期,反而,把局面弄得无法控制。还好把还活着的那些叶子上的油洗去,又重新换了土,浇上水,好好地伺候了一段时间后,才让它由重新焕发了青春。

第二篇:禅悟小故事大道理:小和尚哲理的故事

禅悟小故事大道理:小和尚哲理的故事

时间:2013-10-9 10:42:32

核心提示:一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禅师说:“你到后花园搬一块大石头,拿到菜市场上去卖,假如有人问价,你不要讲话,只伸出两个指头;假如他跟你还价,你不要卖,抱回来,师...

一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禅师说:“你到后花园搬一块大石头,拿到菜市场上去卖,假如有人问价,你不要讲话,只伸出两个指头;假如他跟你还价,你不要卖,抱回来,师父告诉你,你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小和尚抱块大石头,到菜市场上去卖。菜市场上人来人往,人们很好奇,一家庭主妇走了过来,问:“石头多少钱卖呀?”和尚伸出了两个指头,主妇说:“2元钱?”和尚摇摇头,家庭主妇说:“那么是20元?好吧,好吧!我刚好拿回去压酸菜。”小和尚听到:“我的妈呀,一文不值的石头居然有人出20元钱来买!我们山上有的是呢!”

于是,小和尚没有卖,乐呵呵地去见师父:“师父,今天有一个家庭主妇愿意出20元钱,买我的石头。师父,您现在可以告诉我,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了吗?”禅师说:“嗯,不急,你明天一早,再把这块石头拿到博物馆去,假如有人问价,你依然伸出两个指头;如果他还价,你不要卖,再抱回来,我们再谈。”

第二天早上,在博物馆里,一群好奇的人围观,窃窃私语:“一块普通的石头,有什么价值摆在博物馆里呢?”“既然这块石头摆在博物馆里,那一定有它的价值,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这时,有一个人从人群中窜出来,冲着小和尚大声说:“小和尚,你这块石头多少钱卖啊?”小和尚没出声,伸出两个指头,那个人说:“200元?”小和尚摇了摇头,那个人说:“2000元就2000元吧,刚好我要用它雕刻一尊神像。”小和尚听到这里,倒退了一步,非常惊讶!

他依然遵照师傅的嘱托,把这块石头抱回了山上,去见师傅:“师傅,今天有人要出2000元买我这块石头,这回您总要告诉我,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了吧?”禅师哈哈大笑说:“你明天再把这块石头拿到古董店去卖,照例有人还价,你就把它抱回来。这一次,师傅一定告诉你,你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第三天一早,小和尚又抱着那块大石头来到了古董店,依然有一些人围观,有一些人谈论:“这是什么石头啊?在哪儿出土的呢?是哪个朝代的呀?是做什么用的呢?”终于有一个人过来问价:“小和尚,你这块石头多少钱卖啊?”小和尚依然不声不语,伸出了两个指头。“20000元?”小和尚睁大眼睛,张大嘴巴,惊讶地大叫一声:“啊?!”那位客人以为自己出价太低,气坏了小和尚,立刻纠正说:“不!不!不!我说错了,我是要给你200000元!” “200000元!”小和尚听到这里,立刻抱起石头,飞奔回山上去见师父,气喘吁吁地说:“师父,师父,这下我们可发达了,今天的施主出价200000元买我们的石头!现在您总可以告诉我,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了吧?”

禅师摸摸小和尚的头,慈爱地说:“孩子啊,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就好像这块石头,如果你把自己摆在菜市场上,你就只值20元钱;如果你把自己摆在博物馆里,你就值2000元;如果你把自己摆在古董店里,你值200000元!平台不同,定位不同,人生的价值就会截然不同!”

这个故事是否启发了你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你将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呢?你准备把自己摆在怎样的人生拍卖场去拍卖呢?你要为自己寻找一个怎样的人生舞台呢?

不怕别人看不起你,就怕你自己看不起自己。谁说你没有价值?除非你把自己当作破石头放在烂泥中,没有人能够给你的人生下任何的定义。你选择怎样的道路,将决定你拥有怎样的人生。

为什么一个老板再难,也不会轻言放弃,而一个员工做得不顺就想逃走,为什么一对夫妻再吵再大矛盾,也不会轻易离婚,而一对情侣常为一些很小的事就分开了。说到底,你在一件事,一段关系上的投入多少,决定你能承受多大的压力,能取得多大的成功,能坚守多长时间。 冯仑说,伟大都是熬出来的。为什么用熬,因为普通人承受不了的委屈你得承受,普通人需要别人理解安慰鼓励,但你没有,普通人用对抗消极指责来发泄情绪,但你必须看到爱和光,在任何事情上学会转化消化,普通人需要一个肩膀在脆弱的时候靠一靠,而你就是别人依靠的肩膀。 孝庄对康熙说:孙儿,大清国最大的危机不是外面的千军万马,最大的危难,在你自己的内心。

弟子问: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时又对人又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师父说: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等人最多隐喻他,要讲分寸,他受不了打骂;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只配用世俗的礼节对他。

感悟:你受得了何种委屈,决定你能成为何种人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老换游泳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一个不会做事的人,老换工作是解决不了自己的能力的;

一个不懂经营爱情的人,老换男女朋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一个不懂经营家庭的人,怎么换爱人都解决不了问题;

一个不学习的老板,决对不会持续的成功;

一个不懂正确养生的人,药吃得再多,医院设备再好,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是一切的根源,要想改变一切,首先要改变自己! 学习是改变自己的根本

其实,你爱的是你自己;

你喜欢的亦是你自己。

你爱的、你恨的,都是你自己。

你变了,一切就都变了。

你的世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

你的一切都是你创造出来的。

你是阳光,你的世界充满阳光;

你是爱,你就生活在爱的氛围里;

你是快乐,你就是在笑声里

同样的,你每天抱怨、挑剔、指责、怨恨,你就生活在地狱里;

感悟:一念到天堂,一念下地狱。你心在哪,成就就在哪!

第三篇:小故事大道理

(1) 小故事大道理 故事一:谁是傻瓜?

「傻瓜缴学费学习,聪明人以傻瓜缴的学费学习」--巴西谚语

有一个楞头楞脑的流浪汉,常常在市场里走动,

许多人很喜欢开他的玩笑,并且用不同的方法捉弄他。

其中有一个大家最常用的方法。

就是在手掌上放一个五元和十元的硬币, 由他来挑选,而他每次都选择五元的硬币。

大家看他傻乎乎的,连五元和十元都分不清楚,都捧腹大笑。

每次看他经过,都一再的以这个手法来取笑他。

过了一段时间,一个有爱心的老妇人,就忍不住问他: 「你真的连五元和十元都分不出来吗?」

流浪汉露出狡黠的笑容说:

「如果我拿十元,他们下次就不会让我挑选了。」

※默想:

当人自以为聪明时,其实正显出愚昧和无知。

让我们多以柔和谦卑的态度与人相处,那才真正是智者的作为

(2) 小故事大道理 故事二:观察力

「多数人的失败不是因为他们的无能,而是他的心志不专一。」---吉鲁德

有一个外科医生告诉学生:

「当个外科医生,需要二项重要的能力:

第一丶不会反胃,第二丶观察力要强。」

接着,他伸出一只手指,

沾入一碟看来令人作呕的液体中,然後张口舔舔手指。

他要全班学生照着做,他们只好硬起头皮照做一遍。

医生颔首一笑说:

「各位,恭喜你们通过了第一关测验。

不幸的是,第二关你们都没通过,

因为你们没注意到我舔的手指头,不是我探入碟中的那根手指。」

※默想:

你有没有仔细而认真的观察,现在从事的工作是否有不佳之处?

及时调整,永远不晚。一个认真的人也必是一个智慧的人。

(3) 小故事大道理 故事三:两个家

「不要害怕你的生命会结束,而要害怕它从未开始。」---格雷斯.汉森

有一个人搭船到英国,途中遇到暴风,全船的人惊慌失措,

他看到一个老太太非常平静的在祷告,神情十分的安详。

等到风浪过去,全船脱离了险境,

这人很好奇的问这老太太,为什麽一点都不害怕。

老太太回答:

「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马大,已经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家,

二女儿叫马利亚住在英国。

刚才风浪大作时,我就向上帝祷告,如果接我回天家,我就去看大女儿,

如果留我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儿,

不管去那里我都一样,所以我怎麽会害怕呢?

※默想:

无论是甚麽样的遭遇任何事,总不致惧怕。

把命运交托上苍,充实而用心的过好每一天。

(4) 小故事大道理 故事四:小花的依靠

「没有乌云,没有暴风雨,便没有美丽的彩虹。」---芬生

有一朵看似弱不禁风的小花,生长在一棵高耸的大松树下。

小花非常庆幸有大松树成为她的保护,

为它挡风挡雨,每天可以高枕无忧。

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伐木工人,

两三下的功夫,就把大树整个锯了下来。

小花非常伤心,痛哭道:

「天啊!我所有的保护都失去了;

从此那些嚣张的狂风会把我吹倒,滂沱的大雨会把我打倒!」

远处的另一棵树安慰她说:

「不要这麽想,刚好相反,少了大树的阻挡,阳先会照耀妳丶甘霖会滋润妳;

妳弱小的身躯将长得更茁壮,妳盛开的花办将一一呈现在灿烂的日光下。

人们会看到妳,并且称赞妳说,这朵可爱的小花长得真美丽啊!」

※默想: 当失去了一些以为可以长久依靠的东西,

自然会有难过及割舍的痛苦,

但其中却隐藏着无限的祝福和机会。

日後回首时,你才惊讶自己成长的痕迹,

是那麽清晰明显,甚至是令人满心喜悦的。

(5) 小故事大道理 故事五: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当你的孩子正在学习走路时,你会给他几次机会?

你会在他跌倒十次之後,让他改坐轮椅吗?

还是只给他二十次学走的机会,若学不会走路就要他放弃?

或者当你身边有五十个人叫嚣着劝你放弃,你就决定让他坐轮椅呢?

我想你的答案是:不会。

的确,当我间每一位父母,会给你的孩子几次机会呢?

他们都说:我会给他无数次机会,直到他站起来,学会走路为止!

是的,一直坚持到底者,最终都会站起来。

为什麽许多父母只给孩子一次联考的机会?

为什麽常用失望的口气告诉孩子不适合某种行业,要求他转行呢?

而许多人竟也因为没有坚定的信念,一遇挫折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足,

因此放弃了他们的理想。

其实,凡事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6) 小故事大道理 故事六: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

有一个人,他在二十一岁时,做生意失败。

二十二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

二十四岁时,做生意再度失政。

二十六岁时,爱侣去世。

二十七岁时,一度精神崩溃。

三十四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三十六岁恃,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四十五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

四十七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

四十九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

五十二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这个人就是林肯,因为他坚信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

因此能屡仆屡起,最终成就不凡。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麽事,而是要做那些事来改善它。

佛家说逆境是「增上缘」,可遇而不可求。

遇到困难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麽事,

而是你即将用什麽态度来面对,

做什麽事来改善它。

(7)淡化痛苦

少妇多日茶饭不思,日渐消瘦。老中医为她把过脉,说:「你心中有太多的苦恼事,体有虚火,

并无大病。」少妇听了如释重负,便向老中医诉说心中的种种烦恼。老中医听罢问她:

「丈夫对你感情如何?」少妇脸上有了笑容,说:「很疼爱我。」老中医又问:「有孩子吗?」

少妇眼里有了光彩,说:「有一个女孩,很懂事······」老中医边问边写,

然后把写满字的两张纸放到少妇面前,一张写着她的苦恼事,一张写着她的快乐事。他对少妇说:

「这两张纸就是给你治病的药方,你把苦恼事记着了,忽视了身边的快乐。」说着,

老中医让徒弟取来一盆水和墨汁,把墨汁滴入水盆中,只见那淡绿色的墨汁在水中散开,

很快不见了踪影。老中医说:「墨汁入水,味则变淡。人生何不如此?」不是我们承受了太多痛苦,

而是我们不善於用快乐之水混淡苦味。其实,在我们叹息甚至流泪时,快乐就在身边朝我们微笑。

(8)认错未必就是输

曾听过一个故事:

山上有二间和尚庙,甲庙的和尚经常吵架,互相敌视,生活痛苦;

乙庙的和尚,却一团和气,个个笑容满面,生活快乐。

於是,甲庙的住持便好奇的前来请教乙庙的小和尚:『你们为什麽能让庙里永远保持愉快的气氛呢?』 小和尚回答:『因为我们经常做错事』。

甲庙住持正感疑惑时,忽见一名和尚匆匆由外归来,走进大厅时不慎滑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和尚立刻跑了过去,

扶起他说:『都是我的错,把地擦的太湿了!』

站在大门口的和尚,也跟着进来懊恼的说:『都是我的错,没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

被扶起的和尚则愧疚自责的说:『不!不!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

前来请教的甲庙住持看了这一幕,心领神会,他已经知道答案了。您知道了吗?

往往,我们为了保护自己而推卸责任或与人争吵,殊不知认错未必是输,

因为认错不但能表现出个人修养,反省自己激励向上,甚至可以化暴戾为祥和。

朋友间发生冲突,如有一方能先认错,战火必然马上平息一半。

人的一生,总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家庭中,当子女不肖时,我们应该检讨自己是否未尽教养之责;

公司里,当属下绩效不佳时,我们应该检讨自己在教导管理方法上,是否出了问题;

社会上,当大家责怪环境恶劣时,我们应该检讨自己是否就是那个破坏环境的人。

转换一下角色,今日的你或许是来日的我,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也反省自己,那麽,处理事情的模式将会是另外一番风貌。

渺小的你我或许并无能力为世局扭转乾坤,但若每个生命个体能培养勇於认错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态度,

相信那股内心的平安与喜乐,将会不断的扩散。

(9)给人一个台阶

一天闲逛商店,看见一位顾客来退西装。

售货员发现西装有洗过的痕迹,但她没有揭穿,而是给顾客寻求了一条免於难堪的退路。

她说:“可能您家人不小心搞错了,把这西装送去洗了。

我也有类似的情况,有一次,我外出时洗衣店的人来了,我丈夫稀里糊涂地把一大堆衣服让人抱走了。

和您一样,不是吗?您看,您的衣服上面有洗过的痕迹。”

顾客听了无话可说,大概心里倒有些感激这位售货员。

这位售货员的心是善良的,因为她懂得给人一个台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生活中,谁都可能有错误和失误,谁也有可能陷入尴尬的境地。

因而,给人一个台阶,是为人处世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过:“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

给人一个台阶,正是宽容的一种体现。

只有襟怀坦荡丶关心他人的人,才会时刻牢记给人一个台阶。

在受到伤害时,许多人都会与对方针锋相对地吵闹一番,结果使双方都十分难堪。

而美国总统林肯发火的时候,却尽情地写信发泄,等花了很多时间把信写好後,自然就心平气和了,就能理智地处理问题。

虽然宽容并不意味着一味忍让,但学会最大限度地宽容,就能避免许多尴尬。

给人一个台阶,往往会赢得友谊,得到信赖。

佛兰克林少年时十分狂傲,凡是与他意见不同的人,都要遭到他的侮辱。

後来,他及时改变了乖僻丶好辩的性格,不再给人难堪,而是坦然接受反驳他的所有正确言论。

在与人交谈时,他也和气了许多。

这种转变,使他结交了很多朋友,最终成为易於掌握公众言论的政治家。

的确,给人一个台阶,往往是拥有朋友的开始,也是自己成功的开始

(10) 波赫士谈死与生

哲人说,不思考过死亡的人不知如何生存。

他的意思也许是,只有思考过死亡的人,才能好好地生活。

要理解生活,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思考死亡,把死亡想得深刻的人,生活必定不会庸碌。

因此,遐迩闻名的诗人丶小说家波赫士有足够的资格去谈生去死。

死是什麽?波赫士引用圣保罗的话说:

「我天天死亡。」什麽意思呢?

他接下来慢慢解释道:

「每一次我们不能有所感受,不能有所发现,而只能机械地重复什麽的时候,就是死亡的时刻。」

人们苟苟营营地上班下班,日日跑进同一间餐厅吃同一种食饭,没有厌倦也没有满心喜悦;

上课下课,没有理想没有目的,在生活中没有精采的时刻,没有仔细留意身边的事物,

人的生命就成了过活,就成了虚废光阴。

波赫士一言惊醒梦中人,说,这就是死亡。

的确,这已经成为一具行尸走肉。

那麽生是什麽?谈了死,总要谈生吧?

「我不想做一具行尸走肉。我尽量保持对事物的兴趣,我始终在接受各种经验。」

学生们固然发觉到上课下课丶考试测试的千篇一律,又明白这些是无法逃离的,痛苦难安地问道生存的意义。

然而,他们除了怨天尤人之外,有否去留心身边的事物,有否去寻找经验呢?

我有些当义工的朋友,他们从不说人生没有意义。

在波赫士看来,人每天皆在死亡,人每天也在诞生──诞生就是对事物惊觉,对事物保持兴趣。

儿童最懂得这些,他们不需要别人教导,自然地对身边的任何事物感兴趣。

摸摸这个,尝尝那个,有时候还有发现一些有趣的地方。

人越长大,越是忘记那些纯真的好奇,越是习惯於日常生活,对身边任何事物抱有一种工具的态度, 把它们当作工具,而忘了去感悟它,了解它,欣赏它,赞美它。

在某种种度上说,懂得感谢神恩的基督徒,他们在生活总会仔细留意,为了发现神给赐予他们的点滴恩惠,

因此他们比常人活得快活──这是种自然流露的快活,而不是在Disco中刻意寻找的快感。

刘再复在《独语天涯》一书中,赞叹了童心之纯与美。

正是这种纯洁的好奇心丶美丽的天真,让波赫士感悟到人的生命,

写出了让人叹为观止的诗歌和迷宫般的小说。

第四篇:小故事大道理

论语全鉴

东离子

小故事大道理 论语别裁 南怀谨

苏菲的世界,纸牌的秘密,西方哲学史 罗素,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明朝那些事,隐蔽的秩序,万历十五年,经典常谈,经典躺着读,不必读书目,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父,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与鲁迅相遇,笑谈大先生。

第五篇:小故事大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与班级管理

作为班主任,免不了要给孩子们做思想工作,而如何和孩子们沟通交流并到达相应的效果,却是一门值得深思的学问。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们面对面开诚布公,而有时则需要心贴心委婉含蓄,讲故事则是委婉含蓄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我们用一两个小故事来讲道理,它一方面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在自我反思中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一方面可以让教育与被教育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生乐于接受,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果我们通过讲述生动感人、通俗易懂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表述一种观点,交流沟通也许就不那么生硬了。下面就略举几例: 【事例1】

2010年冬季校运会,孩子们比赛完“夹球跑”一回到教室就吵开了锅。原因是比赛以微弱之势获得第二名。于是有的同学埋怨多次掉气球的孩子跑得慢,跑得慢的孩子又怨其他同学说话太难听。一时教室里唇枪舌箭。见此情景,我先让学生安静,然后给他们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个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情景,他首先随一位先知来到了地狱。那里和人间没有区别,当时正赶上吃饭,奇怪的是人们手中的筷子竟有三尺长,大家抢到的菜送不到自己的嘴里,又不想给别人,所以就你争我打,互不相让,结果一个个都吃不到食物。于是,他们又来到天堂。同样是吃饭,同样是每个人三尺长的筷子,可这里是那样的祥和美好。原来人们你夹菜给他,他夹菜给我,大家配合得天衣无

缝。

故事讲完了,学生很安静地看着我,若有所思的样子。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说说他们的理解,并一起归纳总结出抱怨是和谐的天敌。

事例中,班级学生间的相互指责,虽然是学生强烈荣誉感的表现,可作为班主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为下一次争执埋下祸根。

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深入学生,做一个公正的裁判,可这样做注定会对一方不公,影响团结;还可以各打五十大板,指责学生不团结,而这样做又会使学生的荣誉感损失;甚至可以夸学生的荣誉感强,忽略他们的不足,这虽符合他们的心理,可又不能起到警示作用。所以,如果我们跳出是非之外,讲故事以迎合孩子心理,促其思考,调整以后的行为。在以后的日子里,班内指责的情形就会渐渐减少。 【事例2】

班级里有几个男孩子精力超旺,下课总是你追我赶、打打闹闹,看得我提心吊胆,总担心他们受伤。禁止他们玩这种危险游戏吧,他们又玩另一种。禁来禁去也不是办法,而我又不能时时刻刻看着他们。为了让他们减少玩游戏的几率,我打算用阅读滋养他们。如何带他们进入书香的殿堂?我打算用故事作引子。

一有机会,我就给他们讲各种故事。美国总统林肯,他小时候会看妈妈借来的书籍,看到三更半夜,是个典型的阅读狂。1861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整个美国被黑人问题所笼罩,当时林肯毫不犹豫地站在黑人的立场,并与南北战争中获得了胜利,留下辉煌的功绩。在胜利宴会上他说:“今天这份荣耀,并不属于我,是属于写《汤姆叔

叔的小屋》的斯托夫人的。我只不过是拜读了他的书,深受感动,从而做出了正确的行动而已。”

发明大王爱迪生小学才读了三个月,由于家里贫穷就退学了,于是当过小学教师的妈妈决定亲自教他学习。爱迪生从小就阅读了大量书籍,10岁的时候,就已经读过《罗马帝国兴亡史》、《大英历史》,以及沙士比亚和狄更斯的名著,是个名副其实的阅读王。

富兰克林阅读过的书籍多得数不清。有传闻说,当他看完一本书后就会把书卖掉,然后再用那笔钱去买另一本书来看。

在读书故事的熏陶下,这些调皮的孩子不知什么时候起安静不少,课间少了追赶打闹的影子,多了手捧课外书,埋头书海的样子。

【事例3】

有个同学聪明活泼,但很调皮,喜欢撩拨同学,甚至把女同学搞哭,常常有孩子跑来和我告状。对此,我利用读报课给同学们讲了一则小故事。

“不知谦恭和睦的人,不但会遭到物质上的损失,而且还将因此失去一切生活上的情趣。”这是莫泊桑说的,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镜子》的故事。一听到有故事听,孩子们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听起来。话说从前有一只流浪狗,它无意间闯进一间四壁都镶着玻璃镜的屋子。突然看到很多狗同时出现,它大吃一惊。这只狗便龇牙咧嘴,发出阵阵低沉的吼声。而镜子里所有的狗看来也都十分生气,每只狗的脸上也出现怒吼的面孔来。这只狗一看,吓坏了,不知所措,开始绕着屋子跑起来,一直跑到体力透支,倒地死亡为止。

讲完故事,我启发学生思考:要是这只狗肯试着对镜子摇几下尾巴,情形就会大大改观,你们猜会怎么着?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说,狗若笑一笑,,收获的也会是微笑,它也许不会被吓死了。有的说,小狗死于自己吓唬自己。正当孩子们议论纷纷时,我告诉孩子们,人和人相处也同样道理,你能主动向同学表达友善之心,同学们也会善待于你。孩子们若有所思。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讲故事确实能起到某些语言所无法起到的特殊作用。那么给学生讲什么故事,用什么方式讲,什么时候讲,才能恰当、妥贴而又有艺术性,使我们的学生愉快接受并自我教育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针对儿童的特点恰当地选择故事。要选择那些健康、有益,富有启迪性、激人上进,容易引起共鸣的故事,这样的故事除了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外,更能促使学生自省,自我教育;其次要考虑到故事能否引人入胜,激发起孩子的兴趣,有道是“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让学生“好之”、“乐之”,他们才能有高涨的参与热情,才能有强烈的自我教育的欲望;再次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要深浅适宜。

二是根据儿童对语言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适时地讲解启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讲故事也要善于设疑、巧妙设疑、灵活释疑,于无疑处布疑,以引起学生的内在强烈的需要和动机,撞出思维的火花。对于故事中表现的主题等要适当地予以提示,使孩子更好地理会老师讲故事的意图,并真正从中受到教益,完成思想上的交流与沟通。

讲述生动,措辞准确有力,并善于把握契机,运用恰当及时,对症下药,因人、因事而异。

三是老师自身不断学习,充实和完善自己。因为让故事说话,得胸中有故事,博览群书,然后随时摘取。而且,积累的故事多了,来一个故事新编,也未尝不可。

而孩子们通过“小故事”领悟“大道理”,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乐见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文化标语汇集大全下一篇:企业文化建设开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