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机关内控机制建设

2023-04-07

第一篇:税务机关内控机制建设

税务机关推进内控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内控机制是一种制度范畴,通过建立一套科学、严密、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对权力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本文内部控制的一般原理入手,分析内部控制理论的内涵,阐述了内控机制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并结合税务机关特点和南京市地方税务局在内控机制建设中的实践,对税务机关的内控机制建设从基本定位、工作链条、保障措施提出基本构想。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监督机制 党风廉政

近年来,全国税务机关依据中纪委和各级纪委的有关规定,坚持把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放在突出位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一步落实,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两权”监督力度不断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党风廉政建设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税务机关党风廉政各项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各地通过认真分析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和任务,积极分析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两权”监督为基础,构建内控机制就是税务机关在这方面的一项有益探索。

一、内部控制的一般原理

(一)内控的概念

“内控”是“内部控制”的简称,内部控制一般理解为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这个概念已经从企业管理延伸到其他领域,从理论上讲,现在内控机制可以定义为实现组织目标,按照一定规则,对内部各类工作流程和事项进行全过程监控的一种管理机制。

(二)内控的起源和我国内控理论的发展

内部控制“源远流长”,但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体系化的内部控制才最终在管理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国际上比较有名的内控模式有英国的Cadbury、美国的COSO和加拿大的COCO。其中以美国的COSO模式最为成熟。COSO是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简称,专门致力于内部控制研究。1992年,COSO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性框架》,该框架发布后,得到各国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界、审计界的广泛认同,成为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基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在新旧体制的碰撞中,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常会冒出一些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在经济领域里,不规范的行为屡有发生。究其原因,最本质的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出了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深入触动微观机制的最本质问题,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鉴于此,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2 提出原则要求,财政部从2001年开始连续制定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后又在审计机关、商业银行等领域建立了内控管理规定,2006年11月,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个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这是我国在此领域的一项与国际接轨的重大改革,也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化工作跨入新的发展阶段。

税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执法部门,代表国家依法行使税法赋予的权力,在权力行使的同时,税收工作各岗位和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和执法风险,这些风险,仅靠教育、觉悟、自律约束是很难完全奏效的。因此,税务机关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严密、科学、有序、规范、可操作性强内部管理控制监督体系,让权力在有效的监督制约下运行,从源头上有效治理和预防腐败。基于此,税务机关从企业管理领域引入了“内部控制”这个概念,国家税务总局于09年3月在《总局机关反腐倡廉工作分解意见的通知》中正式提出加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意见,首次将内部控制的概念引入税务机关的内部管理。随后国家税务总局在江苏、宁夏等七个省市的国地税部门开展内控机制建设试点,内控机制建设开始在各地税务机关逐步推开。

(三)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根据COSO框架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内部控制应当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结合税务机 3 关实际,这些控制要素具有独特的内涵与外延。

1、内控环境。内部环境是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统称,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基础和有效实施的保障。包括单位的治理结构、单位的内部机构设臵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单位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单位文化。由于税务机关是一个政府职能部门,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等均有其制式的规定,因此,将内部控制引入税务机关,内部环境更多地表现为制度环境。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企业识别其所面临的风险,对风险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风险应对策略的过程。由于税务机关既存在税收执法权又有行政管理权,这两项权力的运行中同时存在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两类风险,因此,税务机关进行风险评估首先要对这两类风险进行全面识别。按内部控制的一般原理,风险评估中还应有选择风险应对策略的问题,即企业可以根据风险可能性和后果对风险采取规避、降低、分担、承受等不同应对策略的选择。但税务机关是一个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对行政相关树立公信力和权威性,无论是执法风险还是廉政风险都应当采取规避的策略,因此不存在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的过程。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针对特定风险制定和实施的相关制度和程序,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由于税务机关不存在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问题,因此,其控制活动应按照风险防范和规避的角度来设计。从内部控制的原理来看,控制活动应建立在单位已有各种制度框架4 下,即控制活动的设定应包含在已有制度体系之中,是对已有制度体系的一种整合和完善,这种理念同样适用于税务机关的控制活动的设计。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加工整理与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内部有关层级之间、各部门和岗位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由于企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经营风险,这些风险信息的时效性很强,因此各种信息渠道的畅通显得尤为重要,而税务机关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这些风险会在权力运行的一些阶段性节点上有所体现,这种风险的时效性不是很强,因此,信息与沟通并不是税务机关内控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5、监督。监督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并对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修正意见,以不断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监督是内部控制得到充分有效实施并不断完善的保障。税务机关的内部控制同样也存在监督,税务机关也需要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对内控机制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四)内控建设的关注点

1、内控建设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内控机制是依据风险点进行风险控制的一整套机制。要实现内部控制必须先行辨认和分析与组织目标实现有关的风险,风险管理提供了控制风险的基础,包括风险排查和风险分析,在风险管理中必须

5 判明各种风险,分析风险的类型和程度,才能实现对各类风险的有效控制。

2、内控建设以权力控制为落脚点。内部控制体系包罗万象,涉及到单位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而这些方面全都涉及到权力的行使。内控要有效运行,最终应体现在对权力控制上,即依托已有的风险排查结果,在各类制度和程序上设臵权力控制点。

3、内控建设应侧重机制的梳理、整合与优化。内部控制并不是完全独立于原有的管理体系,建设内控并不是“无中生有”地产生另外一套新东西。原有的各类政策和程序,是建立内控体系的基础。只不过需要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思路,对原有的制度与程序进行梳理、整合、修改、补充。

二、税务机关内控机制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有效防范税务机关风险的迫切需要

剖析最近几年税务系统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例,暴露出一些部门内部岗位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完备、工作规程不完善、分权制约不到位的问题。税收工作处在利益分配的最前沿,广大的税务干部队伍时刻面临着廉政风险和执法风险。因此,推进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对权力的制约、风险的控制,仅靠外部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体制机制上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有效预防风险。规范权力运行,开展内控机制建设,能将内部制约与外部监督有机统6 一起来,使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有效,监督更加有力,保证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二)提高税收工作质效的需要

建立税务系统内控机制,有助于整合完善税务机关现有制度规范,解决当前内部监督中存在的监督不及时、不全面和监控不力的问题。现行税务系统内部监督虽然大都已成体系,但往往未能对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实行实时监控,大多数问题是通过事后检查考核才发现。建立内控机制,就是将监督覆盖到税收执法、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通过建立内控机制,把权力运行的过程、工作执行的过程纳入监控范围,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发挥事中监督的保护效果,实现监督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日常化,推动税务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三)提升税务机关反腐倡廉工作能力的需要 由于税务工作专业性强、制度性较强,因而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规范性。在实践中,目前各地税务机关也都建立了相关制度规范,在“两权”监督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为内控机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展内控制建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内控机制建设的要求,巩固成果,深化内涵,提升层次,全面整合、修订、充实、完善各项制度,构建全面覆盖、关联制约、协调互动、科学管用的管理机制,实现税务机关各项制度的整合和完善,进一步提升制度防腐

7 水平。同时,内控机制建设,通过进行内部环境建设、开展风险评估、实施控制活动等措施,能够充分发挥各部门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各部门发现问题、自我纠正、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从根本上提升反腐倡廉的能力和水平。

三、税务机关内控机制建设的基本设想

税务机关内控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基于内控机制建设的有关原理,结合南京市地方税务局内控机制建设实际,笔者从内控机制的基本定位、工作链条、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内控机制建设作如下设想。

(一)确立内控机制建设的基本定位

1、内控机制的总体构架。由于内控建设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而税务机关又是一个专业的职能管理部门,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同时涉及到税收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两个体系,如何在内控机制的整体框架下对两个风险体系实现统一有效的管理,是税务机关在进行内控机制建设时面临的突出问题。所以税务系统在设计内部控制管理架构时应基于税收执法风险管理和廉政风险管理两个纬度来考虑。南京地税局在进行内控机制总体构架设计时将内部控制总体构架分为两个层级,在上一层,确立一个总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基本规范,明确内控机制的制度安排、控制活动和管理责任,形成对权力事项全程监控,内控工作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在下一层,强化部门控制管理,以对税收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的管理8 为基本内容,进一步细化内部控制的制度要求,从而形成一个内部控制管理基本规范为总纲,以执法风险管理和廉政风险管理为落脚点的“品”字型内控机制管理架构,实现对税务机关权力事项的全方位覆盖。

2、内控机制与现行制度关系。由于内控建设是侧重对原有机制的梳理、整合与优化。税务机关在内控机制建设时应把握内控与整个管理工作的融合,把内控理解为管理工作本身题中应有之意,主要依靠整合现有制度,落实责任来实现内控要求。在进行内控机制建设之前,税务机关一般都有自己的一整套内部管理的制度体系,如议事机制、决策机制、考核机制等。内控制度建设不应是在现有体系之外再建立一套制度体系,而是要将内控理念内嵌于现有制度体系中,依据税务机关现行制度框架,遵循内控管理规律,本着有计划、有重点的原则,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完整性。

3、内控机制的体系设计。税务机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和执法机关,在构建内控机制时,以权力控制为落脚点,整体设计内控制度安排。通过密切关注“两权”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有针对性地设计内控措施,对风险实施有效防控。在具体操作上,一般意义上的内部控制要素对税务机关的内控机制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更应依据税务部门特点对内部控制诸要素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正,使其更能贴合税务机关权力运行实际。从前面内部控制的原理分析可以

9 看出,税务机关内控机制至少应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识别、控制活动、监督四个要素。

4、内控机制建设基本原则。内控机制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总体来看,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从外部对其设计、主要内容等进行原则性规范。因此,必须首先要确立内控机制建设的原则。按照有关理论,内部控制应包含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等五项原则,由于税务机关与企业主体不同,关注的重点不是经济效益,因此,成本效益原则应排除在税务机关内控机制建设的基本原则之外。结合税务工作实际,剩余四项原则应做如下表述: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税收执法、行政管理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权力事项控制的全覆盖。内控机制设计时应有一个广阔的视野,既应考虑各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又应考虑各控制要素、控制过程之间的相互关联,使各业务循环或部门的子控制系统有机构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保证单位日常活动在预定的轨道上进行。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突出监督控制重点,将重要权力事项和高风险领域作为管理控制主要对象。在税务部门中,管理层应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建立系统、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量佳地分配控制资源,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保持单位健康持续发展。

10 (3)制衡性原则。内控机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臵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以权力制衡为基础,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通过规范权力运行过程,公开权力、流程、风险、责任和制度,形成环环相扣的工作链条,从而保证税务部门的各项权力运行的自我监督和制约。

(4)适应性原则。内控机制应紧密联系实际,注重监控与效率的统一,保持与履行职能和内部管理特点、规律的匹配,并实现持续改进。在进行内控机制设计时,对涉及的环境因素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只有控制过程、机制及氛围与所处环境相适应,才能实现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二)建立内控机制运行的完整工作链条

1、建立内部控制的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是税务机关内控机制建设环境要素的一个重要方面,税务机关内控机制建设得以正常推行,必须要有严格、切实可行的制度作保障。按前面的理解,内部控制理念应融于现行制度体系之中,现行的制度体系应是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按内控的要求进行整理、完善的结果。结合南京地税内控机制建设实践,从当前税务机关的权力运行和制度管理现状来看,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规范相应制度。

(1)构建制衡岗责体系。依据机构设臵、职能配臵要求,按照管理制衡原则,对部门及岗位职责做出科学界定,进一步形成各部门间,同一部门不同岗位间,以及税收执法、内部管理各环节间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的权

11 力配臵格局,对权力事项按工作流程做出权力制衡的操作安排,并将这一管理思想运用于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2)完善权力运行机制。着眼于各项权力事项运行的全过程,根据各部门行使的职权范围和运行各环节的主要职责,建立健全责任制度,以完善、优化制度安排为重点,按照堵漏、完善、闭合的要求,构建完善的权力运行流程、规范或规定,形成闭合的权力运行制度体系,扼制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使用的随意性,实现各类权力全程、全部依据规章办理的要求,使程序成为不正之风不可逾越的屏障。

(3)强化监督控制管理。以制度规定方式,明确对权力事项全程监控的原则、内容、形式和方法,完善监督制度,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全程监控,努力形成工作有程序,程序有控制,控制有标准的权力监控格局。

2、开展内部控制的风险识别

税务机关的风险识别,是对应法规、制度和廉政要求,对权力运行过程中潜在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对税务机关可能的法律责任和形象危害,进行寻查、比对和评估的工作过程。风险识别是内控机制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控制活动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从税务机关的权力运行环境来看,进行风险识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2 (1)法规符合性分析。依据法规、制度,对工作或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和隐患。

(2)问题因果性分析。针对工作薄弱点,对可能的危害进行判断分析。

(3)信息比对分析。根据案件调查、纳税评估、信访举报、巡视检查、外部监督等渠道发现问题或反馈信息,发现风险因素和苗头。

(4)规章适应性分析。通过对权力运行规章在环境、效果、对应度和闭合性方面的分析,发现可能的隐患和风险。

南京市地税局在内控机制建设中,依据上述方法,从部门职能入手,按照梳理权力事项、确定岗位权力点、对应权力隐患分析、风险情形描述、防控责任人等环节,经过排查,共发现执法风险点16个执法事项中的105个风险点,67个权力事项的99个廉政风险点,形成了风险点管理清册。

确立风险点后,每一个风险点的影响力如何,危害程度如何是需要我们首先进行判定的,这也是制定防控措施的依据。为此,需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序进行进一步描述、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重要性水平。南京地税局在内控机制建设过程中,依据工作重要性、行为危害程度、公众关注度、自由裁量空间、风险发生频率等五个维度对风险点进行评估,并以此划定若干风险等级,对风险点实行等级管理。

3、设置内部控制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主要是指对税务部门廉政风险点和执法风险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的一系列活动。从内部控制原理来看,它是风险识别的下一步环节,也是整个内控机制运行的核心环节。控制活动的设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活动寓于现有管理活动之中。按照内部控制原理,控制活动不应是在现有管理活动之外另外设计一套活动体系,而是在现有管理活动框架下,按内控的要求,以控制风险为目标,对现有管理活动的甄选和改良。

(2)控制活动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内控机制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应从分析权力运行风险入手,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中可能引发风险的各种信息进行识别,并根据不同风险度和风险成因,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实现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控制活动建设必须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立足于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抓住“权力制约”的切入点和关键处, 确立控制重点。

(3)多途径设臵控制活动。税务机关的廉政风险和执法风险涉及诸多权力事项,风险的表现形式和防控要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风险内容和等级设臵不同的控制活动。根据内部控制要求和税务机关特点,控制活动的实现可以有以下几类途径:一是教育引导。即依据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法规、党纪条规、预防职务犯罪和职业道德14 等教育。二是制度控制。对照风险事项和环节,排查监控盲点,细化监督制约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三是检查考评控制。科学设臵考核指标体系,对税务机关内部各责任部门和单位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对风险苗头实施定期检查。四是风险预警。在考评活动中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争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订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臵程序,保证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在南京地税系统的内控机制建设实践中,依据上述原则,设计了十项控制活动:内控理念培育、风险预警、审计监督、执法检查、行政监察、征管质量分析、畅通举报渠道、检查考评、电子监察、政务公开。依据这十种方法,市局对照风险管理清册,就每一个风险确立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并汇总编制《风险防范手册》,进一步扩大了内控机制宣传效应和可操作性。

4、实施内控机制的监督考核

内控机制建设的完善与否,各项内控措施是否得到有效贯彻,需要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对其进行判定。因此,税务机关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对内控机制监督检查进行规范,以保证内控机制体系安全、稳健、有效地运行。 15 对内控机制的监督考核依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对管理层和对实施层两个层级。

(1)对管理层的监督考核。一是考核单位或部门领导是否重视内控建设。包括单位和部门领导对内控建设的关注和要求,是否建立有利于控制风险架构等内容。二是考核单位是否制订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按内部控制制度规定完善业务操作规程和制度体系。

(2)对实施层的监督考核。一是考核各项业务是否严格按照业务操作规程办理,岗位责任制是否落实,是否存在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行为。二是考核相关责任部门和个人是否定期分析研究职责范围内的内控机制管理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南京地税局在内控建设实践中,明确将内控机制的有关考核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相结合,每年开展一次对对各单位、各部门内控机制的考核评价。依据考核评价结果,市局每年对内控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因内控机制建设不落实,防范工作不力而出现廉政问题或执法重大失误的,给予问责处理,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应直接和领导责任。

(三)完善内控机制建设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内控机制建设是一项涉及到税务机关各部门业务活16 动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各项具体工作需要统一筹划和协调开展。因此,内控机制要建设好,首先要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南京地税局在开展内控机制建设中,首先明确以市局党风廉政工作领导小组作为这项工作的领导组织。领导小组由市局党组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党组其他成员为副组长,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为进一步做好内控机制建设、运行的日常管理,该局还在党风廉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负责本次市局机关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等工作。

2、坚持齐抓共管

由于税务机关的内设多个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业务差异比较大,权力点及权力运行流程也多有不同,因此,税务机关在进行内控机制建设时应以部门为基本单位开展,通过明确各职能部门控制重点和流程,按照权力事项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归口管理。从具体操作来说,内控机制建设要进一步明确具体组织牵头部门和各相关业务部门的职责,对内控机制建设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做好部署和安排;在建设过程中要把内控机制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强化落实措施,使工作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南京市地税局在内控机制建设实践中,将内控建设的主体工作分为内控体系构建和部门控制管理两个部分。通过构建完整的内控体系,明确内控机制的制度安排、控制活动和

17 管理责任,形成对权力事项全程监控,内控工作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在部门控制管理方面,以各自职能为基础,通过明确控制重点和流程,分别履行内控管理相应的责任。为保证内控机制建设的人力安排,该局还规定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以根据需求设立专题项目组,由监察室人员和相关处室人员临时组成,负责内控机制建立过程中各专项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另外,该局还在各部门设立一名内控管理联络员,具体负责本部门内控机制推行过程中具体工作。

3、严格责任落实

加强税务机关内控机制建设必须把对内控机制的贯彻落实作为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程常抓不懈,要严格执行责任追究,确保内控机制落到实处。

(1)落实领导责任。建立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配合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纪检监察部门协调抓的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责任共担”的工作格局。

(2)落实部门责任。按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职能部门要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内控机制贯彻落实工作切实负起主管部门的责任,及时纠正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牵头部门,负有组织协调、责任追究和查处责任。机关各相关部门负有配合、支持责任。

(3)落实岗位责任。根据税务机关的岗责体系,按照“岗18 位设定、执法责任、考核评议、过错追究”的要求,规范税收执法各个环节的行为,要具体明确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人应作为、不应作为及作为不当的责任界定。

参考文献

【1】(美)Treadawy委员会制定,方红星主译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3】徐荣才、李三喜主编 内部控制规范化操作指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年10月第1版

【4】中华会计网校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 东方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1版

【5】虎跃峰 加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思考 宁夏党校学报 2009年9月第11卷第5期

【6】郭希夷 国有公司内控机制建设的探索 新会计 2009年第7期

第二篇:税务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经验材料

强化内控机制 筑牢“防险”大堤

―某局推进廉政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的主要做法

筑牢防险堤,换得水长清。今年以来,xxx局在省局和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部门内控机制建设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以廉政教育为先导、以风险排查为基础、以权力监督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考核问责为手段”的“六位一体”廉政风险内控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走出了一条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特色之路,提高了预防腐败工作水平,规范了权力的运行,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廉洁、高效,促进了国税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设廉政风险内控机制的动因和构想

一是外在的机遇。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机关带头完善内部监控制约制度,在内控机制建设上为全系统作出表率。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目前党风廉政建设基础上逐步形成“大内控”的工作格局,建设特色内控机制的总体部署。今年初,省局党组提出了“机制管人、信息管税、内控促廉”的工作要求。这为我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外在机遇。二是内在的动力。近年来,我局在构建惩防体系工作中,探索和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如何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实践中再创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促进税收业务工作的部门内控机制体系,为全省国税系统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发挥好“试验田”的作用。我局党组审时度势,研究决定及早开展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持续推进、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选取代表性比较强的xxxxxxx四个基层国税局开展试点。在试点期间,省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xxx先后两次到我局深入调研并现场指导工作,要求我局精心组织,大胆探索,加快推进,为全省推广做好准备。我们深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工作信心。

我局内控机制建设的总体规划是:本着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和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统筹推进工作。一是在实施步骤上分四步走。第一步:动员部署;第二步:组织实施;第三步:总结推广;第四步:建设体系。计划经过一至两年的努力,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岗位风险控制体系。二是工作方法上以点带面。先由四个县局分头试点突破,建设各具特色的“试验田”;试点探索成熟后,市局统一进行梳理整合推广,形成全市性、系统化、多层次的防范体系框架。

二、推行“六位一体”内控机制建设的工作实践

在试点中,各试点单位继承和总结了以往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内控促廉体系。

(一)以廉政教育为先导,提升内控预防工作认识

我局在廉政风险防范试点工作开始时,有一些同志不理解、不积极参与,认为搞廉政风险防范就是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甚至错误地认为廉政只是领导干部的事,离自己很远,不能重视和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和隐患,或参与意识不够、主动关注不多;有的认为自己手中就针尖大点权力,出不了多大的事,不愿将它公之于众,不愿暴露那些可以为自己带来方便的“潜规则”,不愿意触及到权力运行的核心环节。针对这些风险意识淡化的思想,我局抓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深入宣传发动,强化风险意识。市局主要领导亲自作动员讲话,各试点单位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大力宣传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熟悉内控、理解内控、掌握内控”为目标进行宣传动员,营造内控机制建设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以“我的风险点在哪里、我的风险点有哪些”为主题的专题讨论,结合近年来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深刻剖析根源,帮助大家认识到几乎所有违法违纪案件的根源都在于制度不严、内控不力,使干部职工清醒地意识到风险就在身边,防范风险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干部职工思想认识逐步趋于统一,参与内控机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二是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宣传教育。采取专题培训、重点辅导、交流研讨、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系统地学习总局、省局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加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通知》和冯慧敏组长撰写的《税务系统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研究》及新颁布的《廉政准则》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强化党性纪律观念和廉洁从政意识,努力提高抵制腐败、恪守职责的自觉性。同时,大力加强税收业务培训,按照人员的不同层次或工作需要,安排干部分期分批接受专业培训或知识更新教育,提高税务人员的执法水平,为干部应对和防范风险打好基础。今年来,全市国税系统先后在省、市培训中心举办了9期各类业务培训,培训245人次。

(二)以风险排查为基础,抓住廉政风险控制工作关键

排查廉政风险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控制廉政风险,使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真正成为干部职工保持清正廉洁的保护伞、远离腐化堕落的防火墙,免受不正之风侵蚀的高堤坝。找准、找细、找实风险点是建立整个内控机制的基础,也是决定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是否有成效的根本。一是抓住查找环节。为了准确排查出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各试点单位按照“人人都查找,人人受教育”的要求,坚持“三个不放过”。即“查不准不放过、查不全不放过、查不到位不放过”,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廉政风险排查方式方法。如xxx县国税局采取了“三步走”、“四查找”、“五对照”的方法开展工作。“三步走”即明确岗责体系、全员风险排查、集中风险评估;“四查找”即岗位自查、不同岗位互查、领导帮助查找和集体排查等方法;“五对照”即对照法律政策规定、岗位风险流程、常见问题、历史案件、信息系统数据,认真梳理权力运行中、业务流程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四个试点单位共汇总梳理出273个具体岗位、排查各类风险点1361,并从中评定出高风险点516 个、中风险点 474 个、低风险点381个。二是抓好评估环节。准确评估风险,既是对查找环节的把关,又是确定防范重点,分级、动态管理的依据。我们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自查的基础上,把查找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公示,让广大干部群众来评价风险找得准不准、实不实,让大家都能清楚识别和有效监督风险点。然后根据风险发生几率、危害程度、形成原因等因素确定风险等级。xxxx国税局为了准确评估风险,自主研发了“风险评估软件”,有效提高了风险评估精准度。三是突出工作流程梳理环节。将工作流程贯穿风险防范始终是我局内控机制建设的一个特色。无论是查找风险源,还是制定防范措施,都坚持以定岗定责为基础,围绕工作流程这条主线来进行。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将各项工作以流程图的形式描绘出来,认真仔细讨论工作流程的每一环节,找出流程中的权力点和漏洞。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强化流程控制,规范工作流程,做到环环相扣,互相制衡,让决策权力、执法权力和行政管理都处于缜密的内部制约与监控之下。四是把好审核环节。坚持全员动手与集体会审相结合。按照“每个干部职工自查→科室主管领导带领科室全体人员集中讨论→分管领导初审→内控预防领导小组定审”四个步骤,逐项排查,层层把关,确保质量。同时,各单位将全部风险点及其特征、成因、风险等级等汇编成了《岗位风险手 册》,为精确控制岗位风险明确了目标和重点。

(三)以权力监督为核心,突出廉政风险控制工作重点

一是加大政务公开,强化监督制约。在对权力风险点的清理、审核的基础上,我局着力推行阳光国税,在内部将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实行最大化公开;在外部进行管理公开、处罚公开,实行阳光定额、阳光退税、阳光监控、阳光稽查,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监督权渗透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在公开中有效防范权力滥用。二是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强化执法监督。抓住征收环节,严把申报关,将执法监督的关口前移;抓住管理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尤其是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专用发票增量增版、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管理、福利企业认定、纳税评估、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实行定额征收业户税额的核定、减免抵退税环节的管理,严格标准,严格程序,规范运作;抓住稽查环节,把好选案关、实施关、审理关,加大执行力度,确保执行到位;进一步加强执法检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地防控税收执法风险。三是创新监控方式,强化外部监控。实施“三双监控”。即:双向承诺,要求税收管理员在廉政勤政方面,既向单位承诺又向纳税人承诺;双向述廉,每个税收管理员在向本单位述勤述廉的同时,要向纳税人公开述勤述廉,认真听取业户代表的评价和意见;双向考评,税收管理员既接受单位考核又接受纳税人评判内外监督。同时,建立了纳税人投诉、处理及反馈机制,强化了对纳税服务投诉的督办,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今年8月,我局倡导成立了xxxx纳税人协会。全系统聘请了281名特邀监察员、143名内部兼职监察员、84名税收法制监督员和134名社会监督员,形成了专兼结合、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

(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搭建科技防腐工作平台

一是构建风险信息监控预警提醒和纠错机制。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网络,依托税收执法监察和执法考核信息系统,与我局自主研发的“限时办结监控查询系统”和“纳税服务导航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及时筛选错误执法信息并追踪到具体岗位和人员,加强权力运行风险的预警提醒和监控纠错,形成了执法有风险、风险有人控、人人受控的互动内控循环机制。二是工作事项模板化,强化权力制衡。我局研发了税收管理员信息平台,按照“一员式”管理理念设计,实施对纳税人的各种纳税行为进行分类管理,特别是对税收管理员工作行为进行了模板式规范,税收管理员通过接收工作指令和执行启动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事项的任务派单、工作过程监控、待办事项提示、数据自动生成、结果自动产生、实现计算机考核,实施了全市统一的执法文书模板和工作流,既堵绝了执法不规范带来的风险,又保护了干部。三是全面推行税收风险管理系统,有效降低执法风险。该系统运行以来,下发遵从风险核查任务73户,发现43户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少缴税款行为,查补税款229.6余万元。通过对疑点数据信息的监控,较好的发挥了加强税收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的综合效应。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廉政风险控制工作置于计算机网络资源之中,以无情的“电脑”来制约有情的“人脑”,为加强廉政风险控制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五)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廉政风险控制工作机制

坚持以制度为抓手,将风险防范措施寓于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之中,积极推进各项制度建设,实现用制度机制预防风险、减少风险。一是在税收管理方面,健全制度。我局对执法权力比较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环节、重点工作,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重大案件集体审理等制度,有效地分解权力,化解执法风险。并制定了《xxx国家税务局督察内审双向反馈工作制度》、《税务稽查 “一案双查”制度》、《税收执法责任制追究制度》、《个体工商户电子评税制度》等。二是在内部行政管理方面,形成体系。实行定期岗位轮换交流制度,让干部有活力,权力有防空。一般税源管理岗位的税收管理员每3年轮换一次,重点税源管理岗位每2年轮换一次;深入推行县际间一般干部交流工作,先后有18名干部在9个县区局之间进行了交流;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交流轮岗11名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借用观察、组织考察等方式从基层择优选择了10名干部充实机关力量,实现了人才资源的重新整合,激发了队伍活力。同时,制定和完善了《xxx国家税务局工作规则》、《政务公开制度》、《xxxx系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监督管理办法》、《xxxxx局依法行政考核评价办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制度,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三是在廉政风险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各具特色。xxx县国税局引入标准化管理方式,并与绩效管理考核相融合,探索建立了“基于风险防范的基层税务机关标准化管理”新模式;xxxx税局实施三色预警管理,构建了个人排查寻找、单位评估报告、预警中心警示预防、县局跟踪监控的“四位一体”的廉政预警防控格局。xxx国税局确立了“公开权力--风险排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重点防控—建章立制”的工作思路,构建了以重点岗位和关键事项风险防控为核心,“点、线、面”持续推进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新体系。xxxx国税局探索建立了“12645”全员廉政风险防范模式。未列入这次试点的xxx、xxxxx局主动跟进,强化程序防控理念,针对工作流程衔接不紧密、监管不到位等导致的风险,优化再造业务工作流程,注重权力运行监督制约, 使权力运行的每个节点既相互配套协调又相互监督制约。

(六)以考核问责为手段,强化内控预防工作保障

在对岗位风险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局重新修订和完善了系统和机关两个绩考核办法,将内控机制建设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设定考核标准,对各单位的风险排查评估情况、岗位风险梳理汇总情况、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情况、推行落实情况等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中。严格责任追究,我局年底还将内控机制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一同进行检查考核,对内控机制建设推进不力或不认真的县(区)局、科室,情节轻微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实施廉政风险内控带来的工作变化

一是完善机制,上下联动,内控促廉带来税收收入的“真金白银”。截止今年10月,我局累计组织税收收入 21.8亿元,增长7.9%,占年计划的93%;累计完成地方固定收入2.05亿元,占市政府下达计划的96 %。二是在廉政上实现了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随着我局系统廉政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的试点开展,促进了税收执法与廉政建设的有机结合。通过风险排查梳理出来的廉政风险让干部、职工对号入座,使大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潜在的廉政风险,广大国税干部能自觉把内控预防的要求与税收工作实际相结合,在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坚持规范、公平、公正、廉洁执法。三是在工作上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广大国税干部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行为更加规范,工作效能、服务效率显著提高,今年元至10月,我局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基本实现了零投诉,纳税人对国税机关的行政效能、行业作风反应普遍良好,纳税人满意度持续提高。今年7月份在全市纠风办开展的短信测评中社会各界对国税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5%。四是在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上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通过内控机制,可以实现对税收执法权、行政管理权的每一个事项的工作程序、业务流程、考核评价、监控制约环节的严格规范,促使干部职工自觉地按制度办事,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税收执法责任制得以全面落实,国税干部岗位执法自控能力明显提高,依法治税和依法行政能力大大提升,税源管理、纳税申报、税务稽查、税收征管等业务工作更趋规范。有效保障了全系统税收执法考核持续“零过错”。五是在监督方式上实现了由事后监督向超前预防转变。通过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监督资源,将纪检监察工作渗透到税务部门日常管理和税收工作全过程,真正落实“一岗两责”,较好解决了廉政建设与税收业务“两张皮”的问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近年来,我局坚持管理创新带动组织税收收入、优化纳税服务、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汉中国税事业发展,国税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xxx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基层11个县(区)局实现了“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满堂红;连续6年在全市执法部门和窗口单位“政风行风联评”中获得第一名;连续9年被xxx委、市政府评为先进系统。

四、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的设想

推行内控机制建设是对国税机关内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一次工作创新。尽管我们在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好的做法和经验,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一是总结经验,规范推广。我局将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完善模式的基础上,在全市国税系统全面实施。二是技术支撑,信息防控。在综合运用现有防控手段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科技防控深度和广度,实现由制度管人、管事向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管理的发展和延伸,提高廉政风险防范水平。三是常态防范,动态监控。结合国税工作职能转变和预防腐败工作的新要求,针对高风险事项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做到关口前移、强化预防,保持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对重大政策执行、重点工作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完善廉政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形成各部门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制度防控的内生机制,推进源头治腐工作向纵深发展。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廉政风险防范是一项前瞻性、探索性、长期性的工作,利在当前,功在长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扬起廉洁从税的风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大力探索,努力创新,奋力开拓,把我市国税收工作扎实推向前进,努力打造效能国税、法治国税、阳光国税、廉洁国税、服务型国税品牌。

第三篇:关于税务系统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调研报告

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就是通过深入分析查找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容易发生问题的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内部控制,在日常管理中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工作过错以及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这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和具体化。针对存在问题,加强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以统一思想认识为基础,以强化组织领导为关键,以落实工作制度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加强“两权”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对权力的制约贯穿于部门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扎实有效地推进内控机制建设,保证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

(一)统一思想认识,树立风险防范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让全系统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对防范风险、强化源头治理、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防风险、抓管理、促规范、上水平”的工作理念,强调认真履行职责,把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融入业务线条管理工作中,把监督贯穿于国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牢牢把握行政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这两个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重点开展工作,积极探索,构筑各种违法违纪“不能为”的堤防,努力形成大监督的管理格局。同时,创新内容,不断丰富预防教育的内涵,把法纪教育作为预防教育的基础内容,通过培训班、辅导报告会、编印《廉政手册》、组织廉政知识考试等方式,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风险意识、纪律观念和党员权利保障意识。各县区局和各基层分局要建立廉政文化活动室,把廉政文化素养教育作为预防教育的拓展内容,积极探索预防教育和廉政文化的联姻,重视发掘和弘扬优秀廉政文化,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人,用文化的力量培育人。

(二)强化组织领导,为内控机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要抓住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防范执法风险点的关键环节,在全局建立起“坚持党组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纪检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运行机制,把风险防范工作提上党组的重要议程。要明确具体组织牵头部门和各相关业务部门的职责,对内控机制建设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做好部署和安排;要落实岗位责任,确保该项工作有专人落实;要把好查找风险点和制订防范措施的审核关,保证风险点找得准,制订的措施能切实解决问题。基层要把内控机制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强化落实措施,使工作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规范权力运行,全面执行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制度 1.贯彻落实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好加强税收执法监督若干意见,继续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机构改革,对各部门的权力事项,特别是税收业务管理权,人、财、物管理权,税收执法权等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健全内控制度。着力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抓好各项工作制度的贯彻落实,优化权力运行机制,明确具体权力事项的业务操作程序,坚持制权与增效相结合,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建立起职权清楚、责任明确,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制衡机制。

2.科学实施风险管理。从分析权力运行风险入手,对税收管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可能引发风险的各种信息进行识别,并根据不同风险度和风险成因,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实现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

3.加强对权力运行的信息化监督管理。将权力行使过程变为信息处理过程,增强程序的严密性,弱化人为因素。依托ctais2.0征管信息系统,逐步将以审批事项为重点的各类权力运行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实时监督、控制和综合分析;进一步整合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系统,使各类信息互融互通,便于沟通和监控;进一步运用好现有的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切实掌握各类事项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信息,做到实时监控,全程制约。

4.不断深化政务公开。认真落实省局关于政务公开的部署和要求,严格执行公开办事制度,不断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建立健全网上政务公开平台,把部门权力事项的执行主体、执行依据、执行程序等内容向内部和社会公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严格监督检查,保证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各部门真抓实干,防止任务不落实、推诿塞责等现象发生。一是分解内控机制建设任务,确定每个项目的牵头负责人,明确要求和时限,实行目标管理;二是采取定期督查、综合考核、适时点评等办法,加大落实力度,切实提高内控机制的执行力、遵从度和落实度;三是对内控机制建设推进不力的部门,要严格问责,确保部门权力事项应控尽控,保证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五)加强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内部控制监管的效果 1.加强力量,成立基层税务分局纪检监察小组。加强税收执法监督、防范执法风险执行落实在基层,为此,要注重加强基层纪检监察队伍的建设,注重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风险防范作用,严格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分局纪检监察队伍管理的若干意见》,在各基层分局各配置一名专职纪检监察员和两名兼职纪检监察员组成纪检监察小组,明确各专兼职纪检监察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对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夯实基层税务分局党风廉政建设基础。

2.加强培训,提高专职纪检监察员综合素质。要定期开展纪检监察业务培训,并根据统一部署,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各基层分局专职纪检监察员交叉执法监察。落实定期汇报制度,县局纪检监察部门每季度要组织各基层分局专职纪检监察员召开1次工作例会,听取各基层分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从而拓宽视野、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3.加强考核,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要加强对基层分局专、兼职监察员工作的考核,对认真履行职责、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能履行职责、工作不力的及时提出批评或调整;对造成工作失误的要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第四篇:税务系统部门内控机制要义浅析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为实现自身目标,保证其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规范性,对内部业务流程进行全过程监控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程序和措施的过程(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部控制即是管理过程中的一种控制活动。将内部控制理论引入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形成具有耦合关系的权力运行内控机制,是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种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了加深大家对税务系统部门内控机制的认识,借鉴现代管理理论中的5W2H思维模式(2),结合广西国税系统内控机制建设的工作实践,试对税务系统部门内控机制要义作一简析。

一、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控制(why)

为什么要进行控制是我们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根据有关资料的阐述,将内部控制理论引入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载体。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将“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作为今后五年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税务部门借鉴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成果,建立和完善权力部门的内部控制机制是落实“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重要的抓手和载体。

——能有效解决廉政建设与税收业务“两张皮”的问题。通过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种监督资源,将纪检监察工作渗透到税务部门日常管理和税收工作全过程,真正落实“一岗两责”,较好地解决廉政建设与税收业务“两张皮”的问题。

——可以促进和谐税务建设。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核心要义是自我教育、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内控机制,可以增强税务干部的自我管理能力,化解税收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促进和谐税务建设。

二、控制的主体,即谁来控制(who) 明确控制的主体是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关键。所谓部门内控机制,顾名思义,控制的主体就是部门,通过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可以将以往单纯由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拓展延伸到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的主动防控,强化各部门自我教育、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功能。因此,税务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主体是各级税务机关的领导班子及其内设机构、直属机构和所属事业单位。内控机制的建设需要各级税务机关的领导班子、职能部门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其中领导班子负有内控机制建设的组织和统筹的责任,职能部门负有内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执行、遵从和落实的责任。

三、控制的客体,即控制什么(what)

控制的客体,就是要控制什么?税务机关是国家重要的执法机关,它担负着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等重要职责,从大的方面讲,税务机关的权力主要包括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两个方面。因此,税务系统部门内控机制控制的客体就是“两权”,即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

四、控制的切入点,即从哪里开始控制(where)

控制的切入点就是应该从哪里开始着手进行控制?机构改革后,税务机关的部门设置、岗责体系都已经相对规范,就各省、区和市、县国税机关而言,内部控制的切入点主要是排查和评估风险,只有找准风险点,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经过前期探索,为有效排查、评估风险,首先要确定风险级别评估的“六个维度”(3),即自由裁量度、透明度、可复核度、制约度、频度、危害度。自由裁量度是指某项权力中自由裁量幅度的大小,如果自由裁量的幅度很大,则风险就高,反之就低。透明度是指某项权力运行的过程和结果是否公开,以及公开的程度。如个体双定户的税款核定,自由裁量权很大,但其过程和结果都必须公开,因此其风险级别可以适当降低。可复核度是指某项权力的运行是否留下很多痕迹,即其运行过程被记录下来的详细程度。权力运行过程被记录得越详细,则其风险级别可适当降低,反之则越高。如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来完成某项权力,则其运行的详细过程都被记录在计算机上,则对其运行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就很容易发现,达到过程控制的目的,其可复核的程度就高,因此其风险级别就会适当降低。制约度是指某项权力在横向被不同岗位制约以及在纵向被上下环节之间的制约程度。如财务处的大额经费开支,由于目前大额经费开支必须通过局长办公会讨论才能最终决定,它受到这个环节的制约,其自由裁量权就受到了相应的制约,因此,其风险可以适当降低。频度是指某项权力运行的频率。如果某项权力运行的频率高,则其风险就会相应提高,反之就降低。危害度是指某项权力的行使对社会利益损害程度的大小。危害程度越大则风险越大,反之越小。通过六个维度的评估确定出

一、

二、三级风险点,再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防控,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五、控制的时段,即要对哪些时间段进行控制(when) 控制的时段就是要明确对权力运行的哪些时段进行控制。因为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都是一个连续运行的过程,每个环节都有风险,所以要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就必须对权力进行全过程控制。具体来说就是事前要进行预警控制,事中要进行过程控制,事后要进行评价和考核。

六、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即如何控制(how)

如何控制就是要明确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借鉴COSO(4)内部控制理论,结合国税工作实际,笔者认为部门内控机制的控制方法和手段主要有:

——目标控制。目标的设定是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COSO-ERM)(5)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对于行政机关来说主要是通过反腐败目标的设定、目标的考核、责任的追究,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履职意识,从宏观上控制廉政风险。如广西国税2007年以来,每年都将“确保干部队伍不出问题,违纪违法案件零发生”、“确保反腐败各项任务和专项任务全面完成”、“确保信访举报总量明显下降,初核率明显上升”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并针对目标制定严格的考核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收到了很好效果,达到了目标控制的目的。

——横向控制。是指在税务机关的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岗位之间横向上进行风险控制。根据风险的分布情况、权力相互制约的原理以及监督的薄弱环节,采取分权、限权、控权等方式,合理进行权责配置,形成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约束有力的内部岗责体系和部门制约机制,实现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

——纵向控制。是指在一个税务系统,按照管理的层级和权力运行的过程在纵向上进行风险控制。在层级控制上,按照税务系统机构的设置,形成总局、省、市、县税务机关四级权力监督控制体系。在权力的控制上,针对权力运行中最容易发生权钱交易的重点事项和重点环节进行控制。如广西国税已将税务稽查、一般纳税人认定、纳税评估、大宗物品采购等23个事项确定为重点风险事项,在此基础上,又查找出每个重点风险事项中的若干高风险节点,提出相应防控措施,并绘制了内控流程图,收到了初步的防控效果。

——程序控制。程序控制主要是针对行政管理权的控制,通过制定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事务处理程序,强化监督,严格追责。如大宗物品采购、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招录等工作都有严密的程序,并有相应的监督制约制度,确保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力。

——流程控制。流程控制主要是针对税收执法权的控制,依托现有的信息系统,通过流程再造,增加监控元素,对权力运行进行实时监控,达到“机器管权”的目的。如广西南宁市国税局通过开发内控软件,将信息来源充足、流程清晰、可控程度较高的风险事项纳入计算监控,提高了监控效果。

——预警控制。通过设置预警指标、畅通预警渠道,及时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进行提示预警,让风险在萌芽阶段被消除或降低。如广西桂林市国税局通过开发廉政风险防范内控预警软件,对税收执法风险进行事前预警控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得到国家预防腐败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七、控制的评价和考核,即控制的效果如何(How feel)

税务系统部门内控机制是一个闭合的系统,必须要有评价和考核环节。要将内控机制建设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内控机制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对敷衍塞责、不负责任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责任追究。同时要大胆实践,不断完善。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内控机制建设。

----------------------------- 注释:

(1)《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建设实践与调研》,冯惠敏,《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12月24日。

(2)5W2H思维模式是第二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它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 (3)维度(Dimension),是连接两个同种空间的通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教授认为:维度是指一种视角,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

(4) COSO是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 下设的专门致力于内部控制研究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是它的简称,它于1992年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

(5)2004年,COSO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ERM——整体框架”(COSO-ERM),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与风险管理相关的目标设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应对三大要素。

第五篇:袁驿税务所内控机制经验交流

一直以来,袁驿税务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以明确职责配置为基础,以权力运行为主线,以程序的关联制约为重点,以风险管理为抓手,以信息化运行为依托,以完善制度为保障,把对权力的制约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构建责任明晰、分权制衡、流程制约、风险管理、信息化运行的权力制约机制,在内控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确保了各工作岗位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现结合具体情况,将我所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的措施做以下简要介绍。

(一)全面梳理权力事项。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所岗位设置情况,对我所涉及的权力事项,特别是税收业务管理权,税收执法权等进行全面梳理,列出“权力清单”。按照分权制衡的要求,严格划分不同权力的使用范围,针对不同类别权力的特征和作用,建立职权清楚、责任明确,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制衡机制。编制“内部岗责手册”,使全体人员准确掌握内部机构设置、权力事项、岗位职责等情况。

(二)着力规范权力运行程序。针对各工作岗位的权力事项和用权方式,优化运行程序,建立内控措施,制定作业标准,实现权力运行的过程制约、程序控制。一是优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具体权力事项的业务操作程序,做到下一道程序对上一道程序进行控制,每道程序之间互相制衡。坚持制权与增效相结合,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二是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在优化流程的基础上,对权力

事项的运行程序、行使依据、承办岗位、职责要求、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内容,以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流程图将权力行使过程进行固化,使每项权力的行使过程都做到可视可控。

(三)科学实施风险管理。从分析权力运行风险入手,对税收管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可能引发风险的各种信息进行识别,并根据不同风险度和风险成因,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实现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查找应当按照“对照岗位职责-梳理岗位职权-找准权力风险-公示接受建议”的统一流程,由个人结合工作实际,主动查找,并将查找出来的结果集中公示。对查找出的风险,要按照权力运行频率高低、人为因素大小、自由裁量幅度、制度机制漏洞、危害损失程度等对风险点进行分级评估,明确各岗位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健全防控措施。要把风险排查、分析、应对等工作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和具体工作环节,使风险管理真正科学管用。

(四)大力推进权力网上运行。将权力行使过程变为信息处理过程,强化程序的严密性,弱化人为因素,遏制随意性,形成机器控权的制约机制。要依托“CTAIS2.0”征管信息系统,逐步将以审批事项为重点的各类权力运行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实时监督、控制和综合分析,做到全程留痕,可查可控。

(五)不断深化政务公开。认真落实总局关于政务公开的部署和要求,严格执行公开办事制度,不断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对各部门的权力进行汇总统计,审核认定、编制目录,明确公开的要求、时限、范围。要按照县局的统一部署,把部门权力事项的执行主体、执行依据、执行程序等内容向内部和社会公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六)切实落实责任制。一是明确领导责任。确定所长是内控机制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二是强化各岗位责任。督促各岗位把明确权责、规范流程、风险排查、完善制度等要求落实到位。各岗位在做好自身内控建设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业务条线内控机制建设的筹划和指导。三是落实岗位责任,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事项、工作规程、考核标准、过错责任等,把内控的要求和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和岗位。

袁驿税务所2012年3月22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浙教下一篇:食物中毒事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