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论文

2023-03-0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城镇化水平也快速上升。由此带来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诸多表现。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人地矛盾也日益凸显。我国耕地资源具有一多三少的特点, 即耕地面积总量大, 人均耕地占有量少、耕地后备资源少以及高质量耕地少。我国耕地的这一特点要求我国高度重视保护农田耕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 我国农田保护区研究现状

与国外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工作的起点相比,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显然较晚。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基本农田这一概念。根据学者王万茂的观点, 我国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线。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学者主要研究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的内涵, 并为其内涵扩充了许多内容。由于当时的国情要求优先发展重工业, 这也决定了当时基本农田保护的核心是为了做好工业发展的积累。改革开放后, 我国在基本农田保护方面的研究逐渐从理论转向了实践, 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划定与保护工作, 切实为我国实现基本农田保护提供法律基础。此外, GIS技术在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2.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划远不划近, 划劣不划优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划优不划劣、划近不划远以及划整不划零。然而这一指导思想在实际的划定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由于受到地方财政压力与经济收益的考虑, 部分地方政府并没有按照先优后一般的原则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划定。在此背景下, 部分靠近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良好以及村庄等周边地势较为良好的农田并没有被划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 而是被划为了建筑用地, 用以发展经济。对于耕地质量较低的农田应当采取退耕的措施。然而, 部分地方政府出于经济收益的考虑将其划为基本农田, 严重违背了有关的指导思想。

2.2 对质量保护重视度不够

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与保护工作, 我们不仅仅要看数量, 更要看质量。由于在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初始阶段, 国家并没有明确的质量要求, 导致了各地在不同程度上都忽视了对农田保护区质量保护的问题。当前我国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数量保护方面下足了功夫。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 基本农田一旦划定, 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得随意占用, 即使必须征用也需要实行“占一补一”的原则与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在数量上的动态平衡。然而我国在质量保护的执行上却没有明确相关的要求, 因此也无法为各地提供明确的标准。

2.3 划定技术没有及时更新

当今的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可谓是日新月异。而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的进程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快, 城市用地进一步扩大。这将会导致工作底图的变化也非常迅速。而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一个重要基础便是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工作底图, 在以往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的利用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定与保护。然而, 传统的划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与准确性, 使得新一轮的划定工作难度大大增加。此外, 部分地方政府在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时并没有进行实地调查, 这使得划定的数据缺乏时效性与准确性, 同样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3. 基于GIS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绘图技术分析

3.1 GIS技术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绘图的优点

GIS技术能够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GIS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 对资源环境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的分析测试, 便于制定决策、进行科学和政策的标准评价, 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多时期的资源环境状况及生产活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GIS技术还能够对城市郊区的耕地综合质量就进行排序与评价, 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选择与划定提供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撑。此外, GIS技术还能够从基本农田质量保护的角度出发, 建立数量-质量-布局三位一体的划定方法, 切实提高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质量。

3.2 利用GIS技术绘制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流程

在利用GIS技术进行绘图工作时, 有关人员应当首先明晰工作需求, 即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需求。由此, 工作人员可以确定绘图的主题, 并编写相应的技术方案以及进行GIS数据的筛选与分类。紧接着, 工作人员还要选取合适的地图投影, 并进行数据转换和符号化, 编辑相应的数据, 进行数字制版并印刷。

3.3 利用GIS技术绘制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关键技术要点

绘图工作人员应当根据绘图主题, 充分利用GIS技术软件中提供的SQL语句对数据进行筛选, 由此实现对实体注记的要求。在绘制基本农田保护区时, 工作人员要根据用地类型、地形地势、周围自然环境等各种数据进行筛选, 最终选取出最适合的数据类型进行绘图。

在进行数据转换工作时, 绘图人员也应当注意选取恰当的方式, 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与使用目的分别采取直接数据交换与访问中间数据等两种主要方式。直接数据交换能够满足用户对GIS数据的任意处理, 但是作业要求较高, 不适合推广;访问中间数据需要GIS数据平台的数据转换功能, 转换效果较为良好, 有推广的价值。

4. 结束语

改革开放自实行以来至今已有四十年之久。随着我国深入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推进, 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中我国的经济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城镇化水平也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人地矛盾也将会愈演愈烈。为此, 我国需要提高对农田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 坚持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坚定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在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工作时普遍存在划远不划近、忽视质量保护以及没有及时更新技术的问题等。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国需要紧密结合GIS技术与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 提高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的技术性。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城市用地大大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保护农业用地的问题。为了保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促进国家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我国从战略高度上做出了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决定。本文着重分析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及划定的基本技术。

关键词:GIS技术,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问题,划定技术

参考文献

[1] 黄丽霞.基于GIS的县域基本农田划定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 2013.

[2] 曹庆安.基于RS与GIS的安福县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10.

[3] 石英.基本农田划定自动化成图中图斑分割决策模型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陶瓷刀具的发展历程下一篇:P2P网贷平台违约风险管控研究——以广州礼德金融互联网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