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23-03-06

第一篇: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济南大学教案-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本课内容:实验十四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与性质 授课对象:化学、材化等专业本科生 实验时间:6课时

一、教学目的 本实验教学的目的:

1.掌握合成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增强对Fe(III)和Fe(II)配合物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3.练习溶解、沉淀、过滤、蒸发、浓缩等操作。

4.了解简单盐与配合物的区别,能通过实验区分配合物的内外界。

二、教学意义

本实验基本操作较多,实验内容涉及较多的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包含沉淀溶解、配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草酸电离诸平衡。是对学生进行无机化学理论和实验的综合训练,可以培养他们观察、分析、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Fe(II)的氧化及注意事项,包括反应温度控制、滴加速度等因素; 2.Fe(III)草酸配合物的合成,包括草酸与草酸钾的比例,沉淀的形成等; 3.配合物组成的定性鉴别方法;

四、教学难点

Fe(II)的氧化与Fe(III)配合物的形成。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以多媒体课件结合现场操作演示为主;学生实验,教师现场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六、讲授内容

(一)回顾与检查

① 总结上次实验的不足之处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② 通过提问,检查实验预习效果;

(二) 合成方法介绍

① 氧化—沉淀—配位法;

② 沉淀—氧化—配位法;

(三)配合物的性质与组成 ① 光敏性; ② 内外界鉴定;

七、讲授方法

(一)实验十

五、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与性质

一、实验预习检验

通过预习思考题的提问,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

二、实验方法介绍

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操作演示介绍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不同制备方法,比较其优缺点。

讲解实验操作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将理论课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验操作的指导过程中。

三、实验指导

要求学生严格按实验内容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各项实验操作,并随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实验进行完毕后,要求大家将实验记录本交教师审阅,实验记录经教师签字认可后再整理清洗好自己所用的实验仪器。使之保持使用前的状态,并将自己的实验桌面清扫干净,然后离开实验室。

实验结束后按要求学生按合成实验格式完成实验报告,并完成教师布置的思考题写完实验报告后由课代表集中交实验指导老师。

四、本实验的具体内容

(一)氧化—沉淀—配位法合成三草酸合铁(III)酸钾操作要点

① 硫酸亚铁铵的氧化要完全,反应温度应控制在40度左右,既能保证氧化速度,又可防止过氧化氢的过度分解。(复习固体物的溶解与加热操作)

② 氢氧化铁的沉淀要完全,加热煮沸的目的在于使胶体状沉淀转化为易于过滤、洗涤的沉淀。(复习沉淀的洗涤与过滤操作)

③ 加草酸与氢氧化钾混合物溶解氢氧化铁时,应以饱和草酸和氢氧化钾为宜,且反应加热温度应控制在75-80度。(复习溶液的浓缩与结晶操作,抽滤操作)

④ 配合物的光敏试验(复习溶液的配制操作)

⑤ 配合物内外界的确定;

(二)沉淀—氧化—配位法合成三草酸合铁(III)酸钾操作要点

① 草酸亚铁沉淀制备操作,溶解硫酸亚铁铵时,应先加少量硫酸,防止其水解。(复习沉淀的生成、洗涤与过滤操作)

② 草酸亚铁的氧化,也应控制在40度左右。加入的草酸钾也应为饱和溶液。 ③ 配合物的合成,升温至75度左右,补加草酸溶解形成的氢氧化铁沉淀,控制终点pH为3-3.5左右,过滤、冷却,加入无水乙醇结晶。(复习过滤操作)

④ 光敏试验与内外界确定

八、时间分配

本次课程讲解过程用时 50 分钟,分配如下:

① 实验要求20 分钟。 ② 基本操作演示30分钟。

第二篇: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咨询电话:0371-67756715,67756718)

一、学院简介

1、教研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下设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化学系、应用化学系、环境工程系、化学实验中心、环境与化工实验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党政办公室、团总支、学生工作办公室和教学办公室。学院拥有河南省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然药物化学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生物质资源化工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食品乳化剂河南省工程中心、绿色化学郑州市重点实验室、磷脂研究所、农药残留分析研究所、环保技术研究所、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和药物研究所。

学院实验室展示

2、师资队伍 化学化工学院现有教师9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5人、副教授39人、高级工程师2人。教师中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人,河南省创新人才基金获得者3人,河南省高校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12人,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

3、专业与学科

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和化学四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102人;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工业催化、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环境工程等11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化学工程与制药工程两个专业硕士点,其中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和环境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在校硕士研究生102人。

二、招生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理工 四年制本科)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具有本专业所需的科学研究、工艺及设备设计和计算、工程制图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能在化工、医药、粮油食品、轻工、环保、能源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部门和化工企业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及生产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色盲色弱者限报)

开设的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化工设备及机械设计、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工业催化、生物化学、仪器分析、计算机技术等。

应用化学专业(理工 四年制本科)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扎实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具备一定的化学工艺基础、化工设计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与化学化工有关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轻工、化工等领域特别是精细化工及食品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与生产部门从事科技创新、产品研制及应用、生产技术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色盲色弱者限报)

主要开设的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高等有机化学、天然产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配位化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工制图、波谱解析、仪器分析和化工原理等。

环境工程专业(理工 四年制本科)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工业及城市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环境监测、水资源保护和环境规划与评价等方面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规划、经济、管理、环保、科研、高等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和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科研等工作,并可在工作中获得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环评师及注册给排水工程师,提升自己的价值。(色盲色弱者限报)

开设的主要课程: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力学、水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制图、给排水管道工程、给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

化学专业(理工 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备扎实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与化学有关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化学专业学生理论扎实,毕业后以读硕士研究生为主,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色盲色弱者限报) 开设的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高等有机、有机合成、波谱解析、生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配位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催化原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化学、药物化学等。

三、学生培养与就业

学院秉承“围绕中心,抓住主线,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的学生工作理念,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中心,抓住提升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这条主线,夯实“队伍建设、党团建设、素质拓展、学风建设、服务保障、毕业就业”等六项基础工程建设,突出练素质、强专业、重创新、长才干等重点,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成才,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一、深化队伍建设工程,落实全员育人。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学工办、团委等人员组成的专职学生工作队伍,围绕中心,统揽全局,组织协调,推动工作;全体教师参与的本科生导师队伍,发挥老师的“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作用,做到了学生工作近距离、面对面、全方位、看得见;学生干部队伍,通过精选、严管、优培等途径,塑造了品正、学优、守纪、奉献的良好形象,发挥其骨干带动和榜样示范作用。此三支队伍有机结合,通力合作,实现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基础。

二、深化党团建设工程,突出精神育人。 党团基层组织设置合理,全面覆盖,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 “讲”、“传”、“唱”有效载体:“讲”,通过党校、团校的理论课堂,宣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传”,通过“化学化工学院手机党报”适时传递党的知识、时事政策和民族文化,通过学院网站,定期宣传“党员风采”先进事迹;“唱”,广泛开展“唱校歌·铭校训·爱工大”活动,使广大同学会唱校歌、理解校训、传承大学精神,激发爱国、爱校、爱集体的深厚情感。以此提高思想素质,提升精神境界。

三、深化学风建设工程,突出学业育人。采取“凭教风带动学风”、“以制度促进学风”、“用氛围培育学风”、“树榜样引领学风”、“抓重点拉动学风”、“让家长关注学风”等措施,培育博学、求是、勤奋、诚信的学风,通过一论、两进、三报:即“求是论坛”开展教授、博士、学生等不同层面的学术活动,让学生接受学者的智慧、感受同学的风采;开展家长寄语进宿舍、教师寄语进宿舍活动,使学生身居宿舍就能够聆听家长的声音、感受老师的教诲,发挥“小宿舍

大课堂”作用;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学习经验报告、课堂纪律通报等,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以无声的批评鞭策。形成了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良好氛围。近三年来,学院连续荣获校十佳优良学风班、校十佳学习标兵、校十佳自强标兵等荣誉称号。

四、深化素质拓展工程,利用过程育人。

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凝练形成了“融”、“谈”、“竞”、“践”、“陶”、“评”等一系列有效载体:“融”,即融入,发挥艺术团、书画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绿色化工协会等学生社团作用,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让

学生融入其中,培养兴趣,强化优势,提升素质。“谈”,即谈心,通过学生干部座谈会、特困生座谈会、问题生个别谈话、宿舍走访等,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以倾听、沟通、交流、启发、诱导等有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缓解压力,增强信心,振奋精神。“竞”,即竞争、竞赛,通过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竞争择优评定,学生干部公开竞争择优任用,职业生涯规划、科技创新作品、科技创新创意等大赛,女生才艺大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培育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践”,即实践,主要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寒假社会实践、创业实践、勤工助学、公益劳动、校内课余兼职等环节,锻炼能力,提高素质。“陶”,即陶冶,主要通过运动会、毕业晚会、迎新晚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大型集会,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陶冶情操,强化集体荣誉感和纪律性,培育团队合作精神。“评”,就是评先进,树典型,通过先进班集体评选、阳光宿舍评选、化工之星评选、党员风采评选、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优秀党团员评选、三好学生评选等,发挥“树旗一面,带动一片”的作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教育、练素质、长才干。

五、深化服务保障工程,做到管理育人。以健全的学生身心健康调理、安全教育、突发事件和违规违纪处理工作机制,确保学生学习生活健康、有序、安全;以完善的“奖、助、贷、补、减、免”、扶困济难、付息还贷等工作机制,对特困生、遭灾生、家庭变故生、遭受不测生等给予及时救助。近三年来,对急性肾衰竭患者刘香会同学给予40000万余元的医疗费捐助和两个学年的学费减免;对刘山岭等20余位同学垫付学费、医药费和付息还贷。让困难学生充分享受党的惠民政策,感受到师生亲情和集体生活的温馨,从而振作精神,完成学业。

六、毕业就业工程,让学生学有所用。完善党委全面协调、团委学工办具体落实、专业教师广泛参与就业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入学教育,强化学生的“专业--作业--学业--毕业--就业--创业—事业”意识,增强成长成才的自觉性;按照“理论加实践,四年不断线”的模式,深入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有效指导大学生学好专业、完成学业、圆满毕业、合理择业,顺利实现考研、就业和创业;充分挖掘学院的行业资源、教师资源和校友资源,有效开拓和巩固就业市场,拥有河南煤化集团、金山化工集团等一批稳定的用人单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不断提高。

四、办学特色

化学化工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质量工程建设”为重点,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仅仅结合学院各专业特点,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定位。

学院类型:教学型。

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专业规模稳妥适度发展,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逐步提高。

学科发展:围绕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生物质资源与利用、催化科学与技术、绿色精细化工、新型功能材料、复杂体系的分离与分析、化工分离过程和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研究方向,形成由教授牵头的研究小组,集中力量开展科学研究。现有省级重点学科、科研创新团队、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整体水平达到省内同类学科中居先进水平,个别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方面做出实绩。

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稳妥适度地发展本科教育规模,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专业结构,积极推动学科之间的相互依托、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和集成,打造特色专业,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提升科研平台层次,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主要成效

(一)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学生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55%,最终英语四级通过率80%;

30%的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其中36%的学生进入中科院、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985院校攻读硕士学位;

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每年均有2~3篇被评为河南省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

学院07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张倩、07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孙静和09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唐耀存分别被评为2009、2010和2011河南工业大学十大人物;

化学工程与工艺0701班、化学0802班和环境工程0901班分别被评为2009、2010和2011河南工业大学十佳优良学风班;

07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孙静、08级化学专业学生李飞和化学工程与09即工艺专业学生唐耀存分别被评为2009、2010和2011河南工业大学自强标兵;

07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王慧、09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刘文楚分别被评为2009和2010河南工业大学十佳优良学风标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刘磊磊等的参赛项目获第四届“三井化学杯”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冯海燕等的参赛项目获全国总决赛优秀作品奖,贾献桥等的参赛项目获第五届“三井化学杯”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陈方方、李瑞歌、李鼎等本科生分别在《粮油加工》、《辽宁化工》、《化工新型材料》等国家中文核心期刊、CN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

(二)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谷克仁教授主持完成的“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近三年,学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9项,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高校青年创新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5项;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课程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

全院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国际检索机构收录的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

第三篇:化学化工学院“大学生涯论坛”活动策划书

2010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632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巨大。为了帮助在校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准确定位、合理规划职业发展目标与求职行动,应心理健康和生涯发展教育中心“大学生涯论坛”系列活动的要求,化学化工学院特举办此次活动,以在全校范围营造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意识和就业观念,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与核心就业竞争力,为成功求职就业和未来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活动主题

大学生生涯困惑与人生目标探索

二、参与对象

辅导员 校友 职场人士 在校学生

三、活动时间

待定

四、活动内容

前期准备:

1、宣传:(1)在海报栏张贴海报

(2)在论坛上发布活动策划

2邀请部分心理老师及辅导员职场人士

3提前到达活动现场,进行场地布置

4心理剧的编写及表演(VI)

活动流程

1、主持人正式开场。

2、表演关于大学生生涯困惑与人生目标探索的校园心理剧。

(校园心理剧剧情素材也全部取自于大学校园,演出的作品重点聚焦在校大学生的生涯规划领域,将当代大学生的大学生涯的所感所思所困等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展现出来,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学生通过观看表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从而体验心理的微妙变化,达到宣泄、释压并从中得到心灵的涤荡、成长的快乐。)

3针对校园心理剧的突出问题,心理老师对其作出科学性的建议和评价。

4同学们向老师、 辅导员、校友自由发问,自由讨论探讨。 5主持人发言总结本次活动,宣布活动结束。

活动后期宣传

1、发布新闻稿

2、制作电子杂志

第四篇:2013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考研复习手册

一、 考研基础信息

专业及代码:70300化学

研究方向:

A组:01无机化学02分析化学03有机化学04物理化学

B组: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初试科目:

A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34有机化学或666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52大学化学或853仪器分析

B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70高分子化学④852大学化学或853仪器分析 初试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复试科目:

1、综合化学

2、化学实验技术操作

必备参考资料:

《2013南京大学仪器分析考研复习精编》

《2013南京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精编》

《2013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复习精编》

二、 学院介绍、各专业简介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化学院系之一,始建于1920年,后经中央大学化学系和金陵大学化学系合并而成,1993年成立化学化工学院。学院下设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和化工系;现有教职工23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6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名,博士生导师63名、教授67名。在籍本科生900多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00多人。学院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和极其丰富的专业图书资料,学院图书馆藏书量15余万册,在全国化学类图书馆中名列前茅;总面积2.8万平方米的化学楼和实验楼为教学科研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分析化学

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建立于1952年,该学科在老一辈科学家高鸿院士和前任教研室主任陈洪渊院士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努力在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81年首批建立博士点,1987年首批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再次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设有本科教育、硕士点、博士点 和 博士后流动站。在该学科的基础上,分别于1998和2005年成立了“分析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两个研究型基地。学科现有人员1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名、新世纪人才1名。教授11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实验人员2人,形成了方向集中明确、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近十多年来,学科根据生命科学研究的需要,及时调整布局,将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临床医学交叉结合,开展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分析化学测试领域的研究工作,逐步形成了以下几个研究方向:纳米生物电分析化学、生物分析化学、生命与功能材料的表界面分析、分离与分子识别、环境和能源分析化学。

从2001至今,该学科队伍在陈洪渊院士的带领下,共承担了973子项目、86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重大、重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和跨世纪人材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SCI论文47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的论文100余篇。获得中国高校自然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项。“研究型仪器分析”课程获2005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仪器分析》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仪器分析》系列教材获2005年江苏省优秀教材。同时,还出版了多部有影响的教材和专著。

有机化学

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设立于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是化学系中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有机化学学科在国内一直是颇有影响的学科,培养了十多位院士校友及一批活跃在国际及国内前沿研究领域的青年有机化学家。该学科于1982年成为我国首批建立的博士点,现设有本科教育、硕士点、博士点 和 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还设有“国家863高新技术新材料MO源研究开发中心”和“南京大学药物化学研究所”两个正式的研究型基地。有机教研室现有人员3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12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1人,讲师2人,实验人员6人,形成了方向集中明确、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该学科科研设备齐全,拥有300M核磁共振仪、液相-质谱联用仪、气相-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等有机化学研究所用的仪器。

从2001.1至今,该学科队伍在胡宏纹院士的带领下,共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料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跨世纪人材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8项;目前在研项目44项。在此期间,发表SCI论文213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2.0的论文65篇,影响因子大于3.0的论文23篇。获得教育部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同时,还出版了多部有影响的教材和专著,其中胡宏纹院士编著的《有机化学》教材曾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该学科是培养造就高质量有机化学人才的摇篮。

物理化学

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设立于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是化学系中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倪则埙教授任第一届教研室主任。当时的主要科研方向为胶体化学和电化热力学,分别由倪则埙和李方训教授担任学术带头人。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究催化化学,在北京大学、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处培训青年教师。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分子筛的研究。由丁莹如、陈懿、须沁华、秦关林教授当时负责的“穆斯堡尔谱”、“分子筛”两项科研成果被誉为六十年代南京大学科研史上的“五朵金花”之列。七十年代本专业的主要科研方向是多相催化,分为氧化物和分子筛催化两大方向。曾在国内首先合成 A,X,Y型号沸石并协助组织有关工业化投产,为我国的沸石催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做出重要贡献。1981年设立硕士点,是全国首批设立的单位之一。1984年设立博士点。1988年成为全国重点学科。1991年之后在江元生院士领导下建立了理论化学和结构化学研究方向,2001年成立了南京大学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2003年成立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整齐,作风严谨,学术思想活跃。以中科院院士江元生教授、陈懿教授为核心的本博士点,拥有院士2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名、新世纪人才3名。本学科现有14名博士生导师,16名教授,7名副教授,2名讲师。他们分别在理论化学、催化化学、介观材料化学、自组装分子膜化学、应

用沸石化学等重要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本博士点还拥有一批近年来脱颍而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每个科研领域中除了德高望重的博士生导师以外都配有年富力强的副手,他们是学术思想极为活跃的年青教授或副教授,其中大部分去过美国,日本, 加拿大,德国进修或深造过,组成一支承上启下的精干梯队。

本学科承担着国家973项目、科委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重点及面上,博士点基金,以及江苏省科学基金和应用基础等重要科研项目,近五年来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2项。多项科研项目先后通过省部级鉴定。

本专业拥有FTRaman,多功能吸附仪GC/MSD,FTIR,UV-VIS,TG-DTA,微小吸附量热计,电子微量Cahn自动天平,各类激光器和计算机,从真空至高压的各种类型催化评价反应装置以及各种合成催化剂的先进设备。

本专业还为南京大学七个院系开设“物理化学”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实验。为化学化工学院的本科生开设四门专业课程,为研究生开设八门专业课程。编著的有关教材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四项奖励。“化学原理”课程获得2006年国家精品课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于196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首任教研室主任为朱永教授,1984年成为我国首批建立的博士点,教研室主任为程镕时教授,1993年经国家批准成立了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为薛奇教授,现任系主任为蒋锡群教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长期以来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并行发展,于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在96-98年的省重点学科建设评估中,从全省85个理、工科重点学科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2000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现有研究人员27人,教授7人,博导7人,副教授14人,另有实验技术人员6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B类1人)、新世纪人才2名。学科已形成由院士、中青年博士生导师、青年教授、副教授组成的老、中、青三代结合的学科队伍,成为基础研究、国防重大课题、应用技术中心的学术带头人。

针对高分子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本系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并行建设,在南京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江苏省表界面工程中心、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及国家水煤浆活性剂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表界面化学和生物大分子及医用材料。

本学科主持承担了国家“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研究项目、国防项目、省部级及企业项目多项。近五年发表文章三百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1项;2篇博士论文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称号;由本学科教师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全国“挑战杯”金奖。

应用化学

● 发展历程

南京大学应用化学专业隶属于化学化工学院。1984年为加强应用研究,成立南京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是应用化学专业的前身。1986年又增设了应用化学专业,1993年首次招生,2001年成立南京大学分离工程研究中心。现任专业主任为张志炳教授,副主任吴有庭教授。

二十年来,专业在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成为拥有一个工程研究中心,多个应用化学研究方向的南京大学80年代以来新兴的特色专业之一。

● 风采综述

专业非常重视科研方向的选择和人才队伍建设。专业立足于应用研究,选择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前沿课题,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有特色的研究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选留或招聘了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级研究人才,使得专业具有一支年轻、短小精悍开拓型的科研梯队。

塔器分离技术研究是专业近年来取得突出成果的课题之一。张志炳教授领导开展的塔器分离领域,首先在国际上提出了规整填料塔的壁流概念,同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方面的详细研究。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填料塔内液体线分布和面分布的概念。先后发明了“无壁流规整填料”、“液体线分布器”、“液体面分布器”、“大通量95型塔板”、“混合箱塔板”和“流线菱形浮阀塔板”等十多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传质传热元件。在环境领域,开发了“城市空气大规模处理装置”和“有限空间空气高效净化器”等专利技术。在精细分离方面,研制成功了“复合精细精馏”的计算理论、设计方法和成套装备,并已大规模用于石化原料和产品的分离、化工废料的回收、香料和医药化学品的精细分离,及复杂天然物质的分离过程等。已为相关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十多亿元,使南京大学分离工程中心成为国际国内科研和企业界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所之一。

此外,同时在新型能源化学、生物制品和药物加工、绿色化工过程技术与过程强化、新型化工分离技术、精细化学品研究和开发、催化过程和催化材料等方面开展专业的研究工作。 ● 发展目标

研究化学化工中的工程技术基础和应用开发,拓宽研究领域和发展交叉学科,重点发展塔器分离技术、新型能源化学、生物制品和药物加工、分子计算和化工过程模拟、新型化工分离技术、精细化学品研究和开发、催化过程和催化材料等研究领域,使得应用化学专业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个子学科和应用研究领域的特色专业,为将来发展成为重点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社会实践报告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暑假

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在新疆天业集团实践学习 姓名:彭开垦学号:2 0 1 0 5 0 7 3 0 9所在支部:2 01 0化 工 4 支 部 时间:2011年8月 19 日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社会实践报告

——在天业集团的实践学习

摘要

大学是一个教育自我、培养自我、磨练自我的圣地,而社会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的知识联系于其中。社会实践使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服务社会。亲身实践,使我们提升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暑期培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正文

一、 实践地点

新疆石河子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 实践时间:

7月18日----8月18日

三、 实践目的

1、 我是屯垦戍边班的学生,有着特殊的身份,毕业走出校门注定是要在这边疆工作的,而这次实践,重在培养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意识。

2、 培养我们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增加一些社会经验和技能。

3、 通过培训实践,来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四、 实践内容

1、 培训学习

7月18日-7月22日:军事训练

7月23日-7月25日:屯垦戍边和兵团精神、企业发展与文化 7月26日-7月29日:企业规章制度

7月30日-8月03日:员工职业生涯、员工素质与养成

8月04日:安全教育

2、 实践学习

8月05日-8月18日:公司各大产业的生产工艺的了解及车间生产实地学习

这个暑期,一放假,我们石河子大学屯垦戍边班就来到天业集团进行实践学习。新疆天业集团是新疆兵团农八师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所属产业涉及塑料制品、节水器材、化工、电石、食品、热电、矿业、建材、对外贸易、建筑与房地产等多个领域。新疆天业集团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煤电一体化产业,使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新疆天业发扬“团结、奉献、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通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年产12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100万吨离子膜烧碱、200万吨电石、400万吨新型干法电石渣制水泥生产能力和140万千瓦发电能力。因此对这次实践,我们满怀期待。

进入公司的前期,公司为我们安排了长期的培训学习,详细给我们介绍了有关企业的知识。五天的军训旨在要求我们进入企业后要像军人一样严格要求自己,不能随心所欲,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有序

运行;兵团精神文化和企业文化,让我们认识到先辈们创业的艰辛,同样,我们也要秉承这种精神;企业规章制度,包括纪律、合同、薪酬、福利、激励的学习,是我知道了企业离不开每个员工,员工也离不开企业,企业里有比学校更激烈的竞争,但是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通过这些培训学习是我们对这个企业由陌生到了解再到熟悉,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实践学习中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指明了方向。安全教育,我认识到不管做什么,都要以安全为重,以人为本。

培训结束后,再接下来的半个多月里,就要进入工厂里亲身实践学习了,在天业的热点、化工、电石、水泥、塑料等各大产业里,我学习到了各种生产工艺。高度自动化的计算机集中控制室,各种大型反应设备的运行,在化工厂里,有吸纳全市污水的处理厂,废渣废液都被吃干榨尽,基本没有污染排放,在这里我也了解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实践学习中,接触了不少不同岗位的员工,从他们那里,不仅了解到了机器操作原理和机巧,而且通过交流,学到了许多社会上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各个工厂里,严格把手的大门,偌大的仓库,大规模的反应设备,自动化生产系统······让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实际生产与简单实验的区别。这次实践活动,确实受益匪浅。

五、实践总结

短短一个月的学习实践,让我开阔了眼界,了解了社会,也深知自己能力的肤浅。社会实践,能正确引导我们去深入社会,发现自身不足,然后去为自己创造条件。

对于这次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1、 要善于学习,在工作中不断丰富知识,加强自身学习能力,要

在学校努力学到更多专业上的知识,并且在实践中去应用和深化。

2、 要善于沟通,如何与别人沟通好,是一门学问,在实践中,我

发现自己与他人对话时不能灵活应变,这是一大缺点,而以后的工作中,要与更多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加上与周围同事的沟通,因此要多丰富自己的生活。

3、 要有自信,实践中,好多人遇到一点小困难,不敢做;该说话

时不敢说,明显地没有自信,而在工作中,要推销自我,要让别人发现自己的亮点,所以要有自信。

4、 要有良好的心态,在实践中,有同学时常抱怨食堂饭菜,工作

条件,以及谈论某个人等等,如果一个人热爱工作,他一定不会在乎这些芝麻小事。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把工作做好。而良好的心态,才能做出效率来。

六、结束语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到社会的多方面,不再以单纯的想法去理解和认识社会,而是要深入思考,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服务!

感谢天业集团为我们提供这个平台让我们能够有机会去实践体验!

彭开垦

2011年08月19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兰州大学收费管理办法下一篇:廉政文化建设课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