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认同”的概念探讨“民族认同”的内涵

2023-02-24

民族认同理论是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研究较为活跃的话题, 在多元化社会和民族问题日趋复杂的今天, 其研究不仅具有重要学术探讨价值, 而且具有重大政治现实意义。尤其在多民族组成国家的中国, 目前存在“台独”、“藏独”、“疆独”等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统一的行为, 民族认同理论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关于民族认同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被广大研究者普遍接受的界定, 但我们可以从“民族”、“认同”两个组成概念来着手探讨“民族认同”的内涵。

1 关于“民族”的概念

民族概念是民族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 “民族” (Nation) 的定义众多,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过界定, 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 当属1913年斯大林于《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为民族所下的定义。这是第一次为民族所界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定义, 阐明了民族应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认为民族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被奉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概念的经典定义, 在我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在我国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学者和理论界从多学科角度对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总结和反思创新,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理论的新发展。如金炳镐将民族作为实体进行了综合性研究, 认为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三维基本属性、四个基本特征、六个基本结构和八个基本素质的客观实体, 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和规律;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繁衍现象, 它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人种属性等多维属性;它是与这些属性相对应的民族自然体、社会体、人种体的统一体”[1]。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审议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中发 (2005) 10号) 中将民族概念界定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 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些概念都是在借鉴中外民族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理论的重要贡献。

2 关于“认同”的概念

“认同” (Identity) 一词概念争议也较多, 作为心理学术语, 它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于1921年在《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一书中专门有一章论述认同的作用, 他认为“认同是精神分析已知的与另一人情感联系的最早表现形式, 它在俄底浦斯情结的早期史上起一定的作用。”他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2]。根据弗洛伊德的界定, 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将认同解释为“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指的是主体同化、吸收其他人或事, 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程”。后来新弗洛伊德学派代表人物艾里克森将认同发展为自我同一性理论, 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 “有时指一个人对个体身份的自觉意识, 有时则指对某个群体的理想和特征的内心趋同”[3], 并将其应用在青少年同一性危机的研究中, 产生广泛影响。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 认同理论被西方学者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社会学、文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等诸多领域。

我国学者对“认同”的概念也进行过深入探讨。《辞海》对认同概念的界定为“认同, 一译‘认定’, 在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感情的一致性, 认为经过认同, 形成人的自我概念。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 在人们交往活动过程中, 为他人的感情和经验所同化, 或者自己的感情和经验足以同化他人, 彼此产生内心的默契”。[4]朱智贤认为认同是“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对他人的整个人格发生全面性、持久性的模仿学习”, 是“一种防御性机制, 指由于某种动机而有选择地模仿别人某些特质的行为”。[5]顾明远认为认同即“自居作用, 是把自己亲近的人或尊重的人作为行为榜样进行模仿或内投自身的过程”。[6]中国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认为认同是“一种社会学习的历程, 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从社会认同转变为自我统合”。[7]可见, 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结合机制的重要概念, 是人们对自我角色以及与他人、社会关系等社会角色的定位, 是一个动态和与社会互动的过程。

3“民族认同”概念探讨

我们可以从以上“民族”、“认同”两个概念的内涵管窥“民族认同”的概念界定, 但“民族认同” (National identity) 的概念, 非由“民族”、“认同”两概念简单组合而来, 但与两者在内涵、外延及特征上有着密切关联, 国内外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多角度探讨。吉恩·菲尼 (Jean Phinney) 在艾里克森 (Erikson) 认同发展理论概念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民族认同发展模型, 他认为民族认同是一个动态的、多维的、涉及人的自我概念的复杂结构, 包括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积极评价以及个体对群体的文化感兴趣和实际行为卷入参与情况等[8]。卡拉 (Carla J) 等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 而且这种群体水平上的认同一般有四个基本要素, 即群体认识、群体态度、群体行为和群体归属感[9]。迈尔威利·斯图沃德 (Melville Y.Stewart) 认为民族认同是指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将自己和他人认同为同一民族, 并对这一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持接近态度[10]。可见国外学者对民族认同的研究大多是狭义的民族认同, 即族群认同, 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的少数民族的认同。

国内对民族认同的研究最早应起于费孝通先生, 他把民族认同的发生看作是一种“人己之别”形成的过程, 并将斯大林经典民族定义四要素中的“共同心理素质”解释为“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 而“所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就是民族认同意识”, [11]在此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王建民先生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一个民族的成员相互之间包含着情感和态度的一种特殊认知, 是将他人和自我认知为同一民族的成员的认识”[12]。王希恩教授指出“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13]。庄锡昌先生则明确指出了民族认同有广义和狭义两重含义, “广义的民族认同是指对某一主权民族国家的认同, 即国家认同;狭义的民族认同是指一国内的各个民族对各自民族文化的认同, 即族群认同”[14]。由此可知, 国内学者已经认识到了民族认同的双重属性及其重要作用。

因此, 从以上的研究中, 我们发现民族认同具有如下共同涵义:民族认同是是个体对自身所属民族认知、感情和行为依附, 具有对本民族的归属感, 在此基础上区别我族与他族, 是同他民族交往过程中对内的异中求同、对外的同中求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金炳镐, 栾爱峰, 李泰周.新中国60年民族概念理论的发展——新中国60年民族理论发展系列论文之二[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0, (2) :4.

[2]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375.

[3] [美]简·卢文格著, 李维译.自我的发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360.

[4] 夏征农主编.辞海 (缩印本) [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433.

[5]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990, 535.

[6]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390.

[7] 张春兴.青年的认同与过失[M].台北:台湾东华书局、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3, 26~29,

[8] Jean Phinney.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Review of Research[J].Psychology Bulletin, 1990, 108 (3) :499-514.

[9] Carla J, Reginald J.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J].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8, 26 (1) :28-36.

[10] [美]迈尔威利·斯图沃德 (Melville Y.Stewart) 编, 周伟驰、胡自信、吴增定译.当代西方宗教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86-93.

[11] 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8.173

[12] 王建民.民族认同浅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2) .

[13]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 1995, (6) :17.

[14] 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45-4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强化实验原理提高生化实验教学效果下一篇:提高小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