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历史论文范文

2023-03-24

民族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时代在发展,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幼儿教育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有所提高,然而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不明显,甚至被忽略,教育内容更多的是利用国外的教育原理和教育内容。这都不利于我国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幼儿教育;幼儿园;民族文化教育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国际,面向现代化。幼儿教育的水平在突飞猛进。但是,幼儿教育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逐渐被国外文化所渗透,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根基文化”。我国本民族的一些传统的文化教育观念和方法逐渐被现代的国外的教育内容、原理、方法所代替。许多孩子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不甚了解,对于道德礼仪也是了解不多。忽视传统文化不利于我国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浅析了幼儿园中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教育现状、内容,并且提出一些完善方法。幼儿教育必须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将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教育应该渗透在幼儿教育的日常点滴里。

一、目前幼儿园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的现状

(一)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主要在特定时间以纪念和庆祝方式进行科普

我们目前大部分的幼儿教育围绕五大领域展开,有语言、艺术、社会、健康等方面。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所有的活动和游戏都紧密围绕着五大领域展开并延伸。但是在日常教育和园内生活中,真正与中国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有关的教育很少。大多数是到了传统节日时如春节、端午、中秋等等,才会对幼儿进行传统教育,帮助他们浮光掠影的了解下。日常的游戏、活动、节目表演中涉及到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内容也非常有限,幼儿生活在一个鲜少有传统礼仪教育、传统道德观念教育的大环境中,很难对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产生感情,或者产生民族自豪感的意识。

(二)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被单独列为一项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目前多数幼儿园将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被单独列为一项课程内容,独立于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没有真正把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被渗透到幼儿每天的園内生活和游戏学习中。传统教育也缺少系统性和目标性,三分钟热度,想一出是一出。比如某段时间开展传统工艺的艺术教育,如中国结,就不管孩子的操作能力如何,疯狂开展编中国结的活动,但等到热度一过,就不了了之,幼儿们也再也接触不到这些艺术作品了。

(三)重传承,少创新

教师在开展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过程中,首先自己对于这些内容就不是很熟悉,或者一知半解,照本宣科,没有深入了解和研究,无法进行去糟粕,留精华,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时代特征加以变通。过渡依赖于外力,缺乏生命力和魅力。幼儿被动学习比较多,没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调动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重传承,少创新使得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非常枯草无味,甚至会引起幼儿的反感。

二、渗透幼儿园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一)教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渗透在游戏和活动中

我们在小时候的游戏非常有民族特点,比如皮影戏、手影游戏、翻花绳、橡皮筋等,至今都回味无穷。这些游戏简单易学也有民族特点,同时便于幼儿互相交流沟通,是群体活动。幼儿在玩中发现进行探索、获取传统的知识、技能,养成道德礼仪的品质。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是通过各种玩教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元宵节所用的花灯(兔子灯、莲花灯等),春节所用的烟花炮竹;中秋节所食用的月饼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等;清明时节所用的登高望远活动等。通过这些传统的用品和玩具,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一些节日的风俗、意义,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发展了能力。还有像七巧板、魔方、九连环等等拼搭玩具,可以帮助幼儿开动脑筋,开发思维。

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可以有意识地把民间游戏渗透在幼儿的活动中,如语言游戏;可以经常和幼儿玩童谣诵读、绕口令、问答游戏、猜谜语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二)重视道德规范和礼仪教育

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讲究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团结友爱。现在很多幼儿还是独生子女,比较任性或者自私,被家人宠爱,所以更应该重视道德规范和礼仪教育。可以在阅读欣赏中,引入符合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的古诗和训诫内容。如《孟子》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里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崇尚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末清初的朱柏庐在其家教名篇《朱子家训》中也曾要求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幼儿园中要着重培养幼儿的简朴生活习惯,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能够不骄不躁,不追求享乐的生活。

(三)尊重幼儿的接受能力,在生活中渗透传统经典

幼儿毕竟在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上还是有限的,不能太过追求完美,或者以成人标准要求幼儿。可以选择一些不是特别复杂的有韵律性的传统经典诵读内容,帮助幼儿有所了解,培养他们的兴趣。如《三字经》《弟子规》。这些经典的诵读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包含了民族性的伦理道德的一些民间传说,天文地理的科学常识也孕育其中。可以说是一本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古老的的百科全书,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常年累月的沉淀所积累的经验,内容言简意赅,句子短小,句与句之间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充满韵律。在休息等待或者散步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幼儿们讲解《三字经》中“孟母三迁”“孟母断机”“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小故事,通过故事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懂得了很多道理,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在接触《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时,为了避免枯燥无趣,可以配上合适的旋律轻快的背景音乐,这样可以使幼儿情绪放松,提高幼儿的朗读兴趣,营造出书香氛围,帮助幼儿能潜心诵读自愿学习。

(四)尊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在探究体验中学习民间工艺

幼儿生性活泼,更加喜欢动手操作者的活动,要遵循幼儿的成长阶段性特点,选择符合幼儿学习过程,受幼儿喜欢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的内容。如在平常的泥工活动中,可以模拟幼儿们是一家人共同度过中秋节,赏月。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特点,回忆月饼的味道,有哪些口味的月饼。然后引导幼儿利用粘土或者橡皮泥,以“家庭”为单位,共同分工制作属于每个家庭的月饼。然后集中展示,讨论还能做出哪些更好看的更好吃的月饼。可以播放与中秋节有关的音乐,布置活动室,让幼儿们有中秋节的氛围,一边“赏月”一边吃自己制作的“月饼”。春天的时候,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风筝,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准备材料,引导幼儿制作风筝,或者和家长合作,引导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知道了平衡的概念,也体验了放风筝的乐趣。

(五)无论何种教育内容,家园共育都是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

家长是幼儿第一个老师,对于幼儿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与幼儿园教育配合,能起到幼儿园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得到保证,从而增强效果。因此,幼儿园关于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应积极主动向家长普及,得到家长的配合和参与。通过日志空间,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高家长对于我国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的关注和认识,使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

【参考文献】

[1] 邱学青. 学前幼儿游戏[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方明编. 家园合作 提高幼儿素质[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3] 张芳. 在幼儿园中大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 上海托幼,2008(11).

[4] 唐淑,钟昭华. 中国学前教育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民族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试图从回族家谱具体内容来探讨南方回族在历史上对民族文化认同的重构。指出南方回族谱牒是特定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克服认同危机而所作的积极应对的手段,是回族社会内部进行自觉文化认同重构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南方回族在宗教认同淡化前提下文化认同重构的一种转换和替代。这种历史实践隐含着南方回族发展的一个历史特点。即家族意识的构建和延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南方回族的民族认同。

关键词:民族认同;南方回族;谱牒;认同危机;重构

引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大人物事迹的文本,是中国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之一。回族在族源上虽然是外来的,但是由于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在语言、文化上和汉族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回族的家谱可以说就是回汉文化历时性互动的结果。可惜的是,在中国,官方史书和方志对于各地回族的记载,往往不是因偏见导致了文化误读,就是语焉不详。

20世纪50年代,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就曾收集了一些回族家谱。80年代以来,随着回族研究的发展,回族历史资料的整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回族谱牒资料搜集、整理和出版,为回族研究不断补充了丰富史料。先后出版的有《泉州回族谱牒资料选编》《辽宁回族家谱选编》《南海甘蕉蒲氏家谱》《中国南方回族谱牒选编》《陈埭丁氏族谱》《济南回族家谱选辑》等等。

整体上看,现已收集的回族谱牒资料在地理范围上,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即多数谱牒资料主要出自于华南、华中、西南、东南、华北、东北等地区,西北除了《广河马氏家谱》外,几乎好像是没有修订家谱的传统,虽然《中国回族大词典》中收录了《马哲利家族族谱》,说是西北马家军阀的谱系,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这个所谓的“族谱”并非是西北五马家族自己主动修立的,而是1964年8月由临夏社教工作团编写的。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一本严格的、或者说真正的家谱。虽然东北和华北也有回族谱牒,但是,仅就出版的材料来说,多数是体例简单,只有世系表,内容极为简约。远远逊于南方回族谱牒的体例完善,就内容的丰富来看就更不说了。这种地域性的差异是一个令人回味的现象,即南方回族不仅有修立族谱的传统,而且十分重视家谱修撰的连续性。这正是本文力图阐释的核心问题。

本文拟遵循阐释性研究的策略,发掘潜藏在谱牒资料中回族主体性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构建。我们认为,开掘出这种历史意识,就可展现回族民众的心史。了解了这种历史意识,或许我们可以做到白寿彝先生所说的就认识了回族人的“心”。在这一尝试中,我们也不回避将南方回族谱牒资料修撰的历史,放在更为宏大中国历史和回族历史背景中,具体探究南方回族族谱编纂中主体性认同的构建,以及该类历史实践在整个回族历史发展中的文化意蕴及其历史地位。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两种不同的策略:实证性和阐释性研究

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回族的谱牒资料在研究中就已经得到重视。金吉堂先生曾在谈“如何搜集史料”问题时,提及注意族谱资料的工作。在50年代,白寿彝和马寿千先生指出:“家谱是社会史料的一部分。通过各种家谱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史上家族制度的形态、性质,及其在社会史上的作用。”“具体到回族人的各家家谱,因为回族史的资料缺乏,可以作较多的利用,有时可以提供某些重要历史问题的线索。”可见,要使回族研究向逐步深入细致处发展,谱牒资料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既往的研究中,白寿彝、马寿千、罗香林、马昌忠、翁乾麟、马文清等先生先后在利用谱牒资料上,曾经为我们的研究作出了积极的尝试。他们的研究主要涉及从谱牒资料中来探讨回汉民族关系、伊斯兰和儒学的关系、回族的族源问题、回族的语言问题、回族的早期历史问题、回族庭规诫训的现代价值,以及进一步结合地方回族史研究角度来强调回族谱牒资料的重要性等。这些研究显然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这些研究多是实证性的。这类研究中,族谱往往只是作为印证官方正史资料可靠性的佐证,且其背后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家谱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是远离客观历史事实的,所以,在研究中,一般不能依靠家谱来考察历史上的客观事实。然而,这在方法论上必然会忽视家谱修立者的主观性和主体性的历史意识,使谱牒资料沦为可信或不可信、可用或可不用的地位,从而也就很难深入开掘谱牒撰写本身与历史主体本身深层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也许,这正好给今天的研究留下一个深入研究的契机。德国著名宗教社会学家卢克曼认为,人的这种创造和利用解释建构的活动就是一个创造“意义”的活动。“人类个体所拥有的仅仅是其自身当下的直接经验,而为了在各种可能性之间作出选择,为了能计划未来的行动,他必须能对这些经验加以‘解释’。而解释则是指人能利用某些抽象的概念范畴或范式把经验加以分类整理,并借助这些范畴来理解不同种类的经验之间的关系。”据此,回族谱牒资料可以被视为是历史主体(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回回)对于自己家族历史和社会关系的经验和解释。所以,如果能这么去研究它,那么很显然就会对家谱资料有一个焕然一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文本研究中,我们可能会逐渐发掘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回族人对时代性、地区性社会文化特点的认知和感受,这样就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贴近我们的研究对象。

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曾说:“社会,如同生活,包含了其自身的解释。一个人只能是学习如何得以接近它们。”当领会这种研究策略,反思既往研究的最大遗憾,即忽视了历史上回族主体性的构建和解释,也忽视了这种构建对历史主体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要对这些问题作出较为接近历史主体和事实的解释的话,解释性的研究则是应当考虑的一种策略。

在这个意义上,家谱显现的价值不是一堆死的资料,而是发生在不同地区回族民间社会的一系列文化行为和集体活动。因为从家谱修立过程来看,没有一个家谱是由个人单独封闭在阁楼的独自发明,它需要家族内长辈的集体协商和支持,需要走访远走他乡的家门子弟。在这种层面上,家谱历来就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一个家族的集体行为。这种在回族社会中具有广泛性的集体行为,说明民族文化自我认同的建构在回族社会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实践。

二、两种现实感:血缘和文化认同的危机

首先,令我们兴趣颇浓的是,在历史上或者今天,部分地区的回族人出于什么原因去修立家谱呢?这种谱牒资料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凸现出来,似乎意味在某些时期、某个地点的回族社会正在经历着一种特殊的历史经验。这种历史经验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促使人们呼唤血缘认同呢?

从修立时间看,南方回族谱牒主要是明清以来修立的,下延到民国年间。新中国成立后曾遭到破坏,拨乱反正后,有家族也在有意识地重新修订。很清楚,修立族谱俨然是东部和南方回族民间的一个传统,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历史偶然。不过,不能忽视的是,姜永兴指出,可能由于来源的多元性、宗教信仰的虔诚性以及历史上社会变迁导致了海南三亚的回族对于谱牒文化的淡漠。

要揭示修立的原因,我们不能回避南方回族的来源问题,从目前回族史的研究看,南方回族一部分可能是唐宋时期来华贸易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后裔,比如南海甘蕉的蒲氏家族;一部分是蒙元时期从中亚签发而来的各种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人,如赛典赤家族;他们在有元一代已经有“皆以中原为家”的意识了。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明清以来逐渐从北方和江南因行商和仕宦等原因逐渐南迁的。这种说法主要记录在谱牒资料中。

在中国历史上,由元入明,回族的先民经历了一系列巨大的社会文化变迁,带有汉族本位精神的政治设置,使回回人在中国政治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加之明王朝一再对非汉族的其他民族推行一种强制性的同化政策。回族先民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姓氏的汉化和定型,原有语言的衰微丧失和汉语言使用普及状况。另外,在宗教发展上,由于明代以来的海禁政策,割断了回族与境外伊斯兰教的联系,这些地区伊斯兰教的发展陷于孤立之中。结果我们看到,东部和南方回族人历来有学习汉文化的传统,以便通过参与汉文化本位精神的政治选举制下的科举考试。这种情形应当在有明一代是最为明显的。再者,还由于战争的结束和整个国家经济的恢复发展,南方回族人口也在不断地增加。可见,在历史发展中,回族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社会变迁。

在这种社会变迁的趋势下,定居南方的回族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文化和血缘断裂的危机。这在谱牒资料中显示为两种紧迫的现实感。以下结合回族谱牒资料将不同地区回族在不同时期的现实感列举如下:

1、血缘认同的危机。鉴于南方回族先祖多是因为军事征伐、仕宦、经商、避难等原因移居南方各省的,比较集中的时段是元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社会动荡带来的不断迁徙,首先对血缘认同的延续产生了威胁。

在广东,有失宗遗族之患:“族中苗裔,生齿日繁,吾侪非聚族而居,或有迁徙他方,或散居远境者,虑其疏间日久,竟至竹林伯仲之间睹面不识,派系茫茫,至有失宗遗族之患。”

在广西,有相亲如途人之叹:“窃吾始祖自洪武年间来粤,历二百余年,传十数世,向有家谱流传,至今又历有百余载,生齿愈繁,居庐星散,会族之典允已未闻,尊卑之分,几无从办。……迄今又复数十年矣。族中字派失传,后辈生人任意舛安,将来无可考察,势不至为涂(途)人不止,何以谓之清本源明世系焉。”

更有甚者,还有积不相能的情形。“世尝有族属之中因睚眦之衅积不相能,而其怨毒遂不可解,甚至妄兴词讼、饮刃腹中,酿成无穷之祸。嗟乎,何其天性至于是之忍哉,盖由一人之身,分而为兄弟,又分而为兄弟之子,又递而衍为莫可纪极之支属。服属繁,则势日离,情日疏,又播迁散处,茫然不知其世次,常不得绸缪相渥洽,因而相亲如途人,故忍而至于斯极也”。

在湖南,有失落族谱之忧:“到明清交际之时,在处兵燹,失落族谱,前人班次几乎紊乱。幸有耆老传述,未至坠地,信者录之。”

与湖南回族相同的是,湖北回族也很担心族谱失传:“余等伯叔兄弟少长咸集间,深惧其世远年湮,久而失传,南北殊壤,不相亲睦,前后支派互相紊乱,甚至贤愚异品集丰寡恩之家,视同宗有若路人,噫,谱之系于家族也,重大如此,其可不急修哉?”

在四川,有同姓分为回汉二族之象:“至今丁口骏发,甲第蝉连,人户不下千余家,数代以来,东迁西移,不惟汉宗之字派不同,即回宗之字派各异,不知回汉虽殊,祖宗则一。”

在云南,有姓异宗同而全族不知的情况。“论世之谱牒,则姓同而宗异,惟咸阳王之后裔,则姓异而宗同。……凡属子孙,总为一谱,使全族共知共见。以名为姓之裔者,若纳若哈,若定若沙,若忽若马,若郑若米,若苏若撒,若闪若赛,自此生齿日繁,为世界上第一望族也”。

血缘认同危机就是数典忘祖,同姓同宗虽有共同的祖先,但在社会变迁和习俗变异的前提下,理想中固有的家族意识逐渐淡化,以至于同姓同门视为路人。

2、文化认同的危机。在经受血缘认同延续困境的同时,社会伦理和价值取向上则出现了文化认同的危机。

这首先表现为对行辈意识的淡化和紊乱的担忧。在广西,“余等虑及将来子孙日后愈蕃,居庐星散,而时殊世异,族中字号失传,至后裔虽有志纂修谱帙,而支派无从查考,后辈生人任意乖安,将长幼而不分,尊卑莫辨,势必至为途人不耻,又何以识木本水源之意耶”。

在湖北,甚至出现了混淆家门的情形。“迨三世祖俊公,自明宣德间袭调楚省,遂居江夏焉。厥后,子支蕃衍,星散传至后世。或本系同宗,因派乱而视以为非我族类;或本属疏房,因派同而妄以为嫡堂。”

其次,文化认同的危机表现为宗教信仰取向上的不稳定。在福建和四川则有由汉人回、由回入汉的反复。先看福建的郭氏,“迨元之时,于回免其差扰,泉之回尤盛,世人因多从回,或好两国之教。或托足以避乱,故先人之适回,大抵有取矣。传至八世、九世乃出教,谅在明万历年间。传至第十世宏隆公……念先人昔从清真教,遂搬入通淮街礼拜寺住居。时在康熙年间,适逢陈都督讳有功仕于泉,重兴教门。自宏隆公入教至今,凡五世矣”。

再看四川西昌的马氏,“马应权祖至建昌西乡三十里,此地有言,辅、鳌祖误听妇言,变成汉教,各房亦有从之者,此我族回汉之所由分也”。

以上两种表现带来了社会伦理上的颠覆,以至于出现行辈紊乱和世风浇薄之形。“字派各异,紊乱无章,遂至宗令不讲,族法不明。贤者睦族,固不必言。愚者分房划界,往往卑凌尊,少凌长,强欺弱,众欺寡,骨肉相残,种种不法,层见叠出。族等目疾心伤,久欲团族,事难倡首。”

第三个表现是对清末民初废弃宗法的恐惧。《广州徐氏族谱》:“况近更有仇孝灭姓之邪说,摇惑人心。智识浅陋者,每视族人如陌路。予目睹世风日下,族情日疏,戚然殷忧。……而今而后,庶几吾族之世系,可以因而昭明,团体因而固结也。尤所期望者,真主之默助。”

对此,湖南马氏名贤马邻翼提出尖锐批判,并呼吁道:“窃愿吾马氏子孙永保先圣先贤榘镬之所遗,坚持罔替,勿淆惑于异说,勿误坠于歧途,兢兢焉,咸置身于光明正大之涂(途)……彼挟一孔以概全面,据一时以武断万世者,辄谓吾国礼教不合人类进化阶层,将为西方文化所倾掊,此幼稚狂妄之言,讵足当明眼人之一哂耶。”

诸如此类的表述均表明家族内部已经出现血缘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危机。从时间上来看,这种危机一直普遍存在。最早是出现在明末清初时期,其后一直延续。在此情形下,“齿渐蕃,习渐易,舍是弗

图,后将难继矣”就成为了南方回族修立家谱的共识。从而也促使修立家谱成为南方回族社会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事实”。

三、认同的重构与表达:文化的采借与整合

虽然家谱多是由血缘关系作为主要的叙述模式的,但是在谱序、家规、家训中,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南方回族积极构建的认同远远超越于血缘界限,从而多处保留着民族宗教和伦理价值的认同。

1、民族与宗教认同。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回族社会中存在族教不分的倾向,谱牒资料一般很少提及民族身份的认同,对于自身差异性的表述一般表现为宗教认同。

有的家谱记载了家族历史捐资兴教的事迹,例如广州傅氏;有的家谱直接强调了本家族是回教世家,并在族谱中表述出自己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如广州陈氏、广西傅氏、福建丁氏、南海甘蕉蒲氏。有的家谱中间或出现“蒙真主福佑”、“荷真主之洪慈”、“真主之默助”等字句。

在家规中将拜主列为条目之一的唯有广西傅氏宗谱,该谱第八条名为拜主。“崇祀造化天地万物人神本乎主,念、礼、斋、课、朝,乃主命也,当遵守之,不可忽也。人本乎祖,祖宗者,子孙所当尊敬而崇祀之,不可懈也。语云,祭宜诚,以时思之。又日,祭如在。此皆古人追远抱本之诚,载在经典,世人多有不灿邙崇祀典礼,漠然不知。不知父之父,母之母,上而至于祖先,生则为人,死则为鬼,若不拜主,不思祭主,非人类也。吾愿同宗子孙每逢斋拜祭祀之期,均宜沐浴斋戒,会集礼堂,齐至墓前,焚香诵经祈祷,远以追水源木本之义,近以报属毛离裹之恩也。”这不仅阐述了拜主和敬祖的关系,也将拜主和敬祖观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了。

2、伦理和价值认同。当然,家谱主要的作用是列支派,序昭穆,分尊卑,辨亲疏,而其最主要目的是敬宗收族,敦睦族谊。在叙写家族来源和支系的同时,订立庭规诫训,规范族人的行为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谱牒资料中往往会再现大量的伦理和价值取向的理想型。关于此,回族的谱牒也不例外。就部分南方回族谱牒看,其伦理规范也不外乎以这种形式展现出来。

仅以湖南马氏族谱之彬公庭训来看,其中有“孝亲篇”“德行篇”“齐家篇”“勤俭篇”“兄弟篇”“子女篇~家族篇”“乡党篇”“言行篇”“婚丧篇”“读书篇”“耕田篇”“改过篇”“忍耐篇”“无讼篇”等。其中多数内容在表述中多依托征引儒家学理来论说,这显然是价值取向上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和继承。

至于具体的价值取向,我们选取两个例子来谈。首先,对读书和念经的态度。云南昭通下坝马氏族规要求:“念经耕读,或习更重,不可惯习不重。”广西傅氏族谱则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虽科第难期,读书愿以明理,念经以明宗教。吾教当行可正之事,载在经典,关系匪轻,不可丝毫违犯。故纲常名教、礼义廉耻,非读书念经则不明也。”这里读书和念经的并重,显然和西北回族读经的传统存在着差异。

其次,对国家认同态度。中华民国建立后,南方回族在续修家谱时,偶或将中国文化传统延续、社会伦常的规范以及民族国家的振兴等时代的主题,纳入到敬宗收族的家族凝聚的行动中。香港刘氏族谱载:“窃念我邦,以礼立国,为民族化治之本,于以范围人心,养成纯俗,所系至重,民法所资,尤在于是。必当保持吾国固有之文化,而后民族精神有所附丽。”广州马氏族谱(正谊堂)中说“盖民国告成,合族父老昆季,分散中外各省者不少,展谱系而生敦睦之心,于合群保种均有裨益也”。桂林马氏族谱云:“中国数千年来皆用家族主义之教化,诚以百善皆原(源)于孝,移孝可以作忠,万仕皆始于家,齐家乃能治国,固夫积个人而成家,积同祖而成族,积家族而成国,国为多数家之代表,族即多数同祖之代表也。”可见,清末民初的修谱牒不仅仅为本民族血缘和文化的认同,也是在致力于保持我国固有的文化传统,振兴民族精神。

从南方回族谱牒中文化认同构建来看,多数谱牒并非主要依赖于对宗教认同的强调,其普遍特点是多方面采用中国本土文化的资源来构建家族的历史和社会伦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对于儒家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历代王朝和中华民国政治正统性的认同。这反映了南方回族对中华本土文化的理性开放,以及在政治上将中国视为本土的意识。理性开放的意识保证了在延续民族宗教认同时,也对儒家文化采取了“拿来主义”的采借行为,并能将两者有机地整合在自己的家谱中。

四、续论:建构家族意识拯救民族认同

首先,家谱作为南方回族文化的形式,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东部地区回族文化的形式,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似乎都与回族传统的伊斯兰教信仰牵涉较少。相反,更多的形式和内容多来自对儒家文化的采借和整合。仅就内容看,只有几份谱牒涉及伊斯兰教。有的是在叙述家族历史来源时提及的,有的是庭规家训中提及的,更多内容是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这里姑且可以将宗教认同的淡化视为历史上南方回族认同的特征之一。

有必要指出的是,宗教认同的淡化并不影响南方回族对于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和肯定。相反,这些家谱中的历史记忆反倒成为南方回族获得民族身份认同的依据。这反映了南方回族认同的历史特点。

其次,南方回族谱牒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家族意识的强化,主要表现为在敬祖意识、行辈意识和家族边界的标定上。

从家谱修立自身来看,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自己家族历史的追寻来确立当下家族内在的自我认同。“夫不忘本则重亲,重亲则相睦,相睦则咸知分似途人,究本一人而已。”“谨(谱)之义意所以列支派,序昭穆,分尊卑,辨亲疏,其关系于族人亦大矣。窃自东西洋新理学大发明,而家族伦理遂与社会伦理相为表里。吾之对于吾家而有当尽之责,务此家族之伦理者也;吾之对于吾族而亦有当尽之责,务此家族而兼社会之伦理者也。夫以家族而推之社会,以社会而推之国家,以国家而谱及万类,皆恃此伦理为之范围。”

如果南方回族中只有一份、两份家谱的话,我们或许简单的将其定性为民族同化的产物。事实上,在历史和现实中,整个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内,回族谱牒资料的出现都是一个在地域范围上具有广泛性的客观事实。与其说大家都在共同从事一种家族历史记载,不如说大家都在从事一种致力家族认同建构的历史实践。

这种变迁显然与明末清初回族社会文化的变迁相关。这一变迁由宗教衰微引发了极为深刻的文化认同危机,也激发了回族社会内部自觉的文化认同重构的运动。在西北地区,以经堂教育的兴起与苏非派传人和发展为特点;在东南地区,以汉译经典运动、撰著回族民间文学文本和修立家谱为主。路径虽异,殊途同归。可见,修立家谱其实只是重构文化认同的一种形式。

再次,为了应对宗教衰微引发的血缘认同和文化认同危机,对于在汉文化水平比较好的南方回族来说,除开汉译经典运动、撰著回族民间文学文本外,修立族谱当是重构认同的一个比较便利的手段。家族认同重构也是南方回族在宗教认同淡化前提下的一种转换和替代。

早在元代,回族和其他民族的边界主要是表现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上以及宗教上,元朝的覆灭使这种边界被取消,且南方回族主要是和汉族杂居相处,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容易区别开来。但是通过家谱的修立,以及家谱中对祖先历史的追溯,每个家族都可以通过对祖先的历史记忆发掘,将本族和汉族区别开来,从而也给回族内部的认同提供了依据。也就是说,当政治、经济和宗教身份,甚至血缘身份面临危机和困境之时,家族意识的构建和延续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南方回族的民族认同。

至此,我们不仅探知了南方回族的历史心性,而且大致可以正确把握族谱修撰在整个回族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

责任编辑:王伏平

民族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当前,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我国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与世界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转型中的各种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道德主体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某些高中生出现道德失范、文明失落的倾向。我们从中看到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正遭遇“遗忘危机”,如见利忘义、损人利已、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个人利益第一等等。这些思想在青少年中也有所反映,如不关心国家大事、学习缺乏正确动力、以我为中心、崇洋媚外、缺乏团结的意识、自私自利、弄虚作假、纪律涣散、好逸恶劳、追求享受、追求“名牌”用品等等。

面对以上情况,国家教育部门也专门出台了中学教育的《德育大纲》,规定在中学阶段进行智力开发的同时,有计划、有规律的开展德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中蕴含的宝贵道德、精神内容。尤其是新课改这几年来明显发现在新高考中道德、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及考察明显增多。作为一名中学历史学科的科任教师从新高考的现实及现当代教育的目的出发都深感身上承载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适时加强中学生道德、精神教育的义务。

在这几年的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渐渐的发觉历史教材中,尤其是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苦难的中国人民为摆脱国家的困境、改变贫苦落后的状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民族精神,而这些宝贵的民族精神对于纠正中学生道德精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精神修养有极大的帮助。现将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及做法整理如下:

(一)、近现代中国历史中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具体包含:

(1)、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刻苦耐劳的精神;进取创新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团结互助与和舟共济。

(2)、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3)、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续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4)、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的本质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6)、“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7)、女排精神:团结拼搏、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8)、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勇于胜利。

(9)、抗击非典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舟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10)、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不畏难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奉献、敢于胜利。

(11)、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二)、充分发挥作为历史教师和班主任老师的角色利用民族精神进行学生德育精神教育的积极尝试

1、及时有效的利用好历史课堂。及时的利用好历史课堂上进行民族精神渗透的最直接的方法,在学习到具体的民族精神内涵时适时的让学生们对照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予以及时的反省和总结,本人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予以尝试和积极的实践。比如在学习到“五四运动”这一节时,本人先通过课件的形式简要阐述“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运动的爆发、提出的口号、运动的进程、运动的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历史地位,其次请学生根据教材例举能表现广大爱国学生和无产阶级爱国精神的事件,再次通过运动的了解和事例的列举概括“五四运动”中所呈现的民族精神,最后找两个在学业和生活上表现的较好及较差的学生就“五四运动”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如何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及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对待当今的学习生活。

2、积极利用班会课的课堂进行专门的主题班会活动。班会课是进行德育教育极佳平台,也是升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借助每周班会课进行专门的主题班会讨论课有利于系统进行民族精神与学生德育的融合。

3、加强作为历史老师及班主任老师的民族精神素养。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判断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但是受他们身边的老师的影响仍然是很大的。就民族精神的发扬上历史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人身影响显得更加明显。因此作为近代民族精神内涵的阐述者的历史老师和德育工作主要教育者班主任老师在加强民族精神素养方面体现的更为重要。这样才能更好给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树立良好的榜样。

4、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创办系列的民族精神板报。就一个班级而言黑板报是一块重要思想宣扬阵地,因此在发扬近代民族精神、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努力上就得好好的利用这样一个舆论平台。具体工作上可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就近代民族精神中的诸多具体精神做系统的阐述和宣扬,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更深刻的体会、内化,同时也可以在班级造就良好精神氛围。

当然方式是多样的,上面这几种也只是本人在这几年的工作学习中的一点心得总结,也算是一点自我的思考,出于自身的责任及对现代中学生在精神道德上存在的问题的关注。从尝试实践的结果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还是存在许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的思考和总结。

不容质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尤其是近现代历史中呈现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形成的民族意志和民族传统,对中学生的道德精神教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作为德育工作责任者的广大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传统,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精神道德素养,不断探索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新途径。积极地做学生道德完善的促进者、精神的鼓励者、引导者,让民族精神得到真正的弘扬。中学生是和谐社会的未来建设者,他们的精神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继承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人格,弘扬传统美德,为祖国的未来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民族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一系列技术和思想制度等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传播和继承。目前,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的主要成果包括整理推广,发掘了一大批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并且通过宣传教育竞赛等多种现代化模式让民族传统体育焕发了新的色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动作的改变和戏剧的改良也扩大了民族传统体育公众之间的传播范围和影响,但是目前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还存在着一些如传统土壤受到侵蚀、传承受到限制、模式创新度不足等问题。因此,本篇文章将运用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的方法以及传承路径进行研究,以期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有新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现代化传承  路径研究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历经五千年的文化沉淀形成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代表着我国民族的体格精神、生命理念、价值标准和情感方式,也是一张张独特的名片,展示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敬,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应当受到重视,并且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种类较多,且受缺乏一定的认定标准、官方宣传力度不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面临着很多困境,因此我们要为民族传统体育寻求新时代的发展道路。

一、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内涵

近年来,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了一定的成果。著名体育家白晋湘提出:“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现代体育的冲击,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新一轮的整合创新——实现现代化转型,提升成新时代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

张选惠则提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指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也是把我国的传统体育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一个过程,也是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们的民族名片发扬出去,体现我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重要机会”。学者马增强等人则将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理解成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指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也是一种现代化体育的生存和存在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提出通过比赛、项目技术升级、场地共建等多种方式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比较强调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需要结合当代的科学技术,而在国家现代化进程当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创新也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不过,目前对具体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定义。

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传承模式受到挑战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的文化色彩,其起源于古老的生产劳动实践、宗教祭祀等活动。但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我国传统的体育模式受到了巨大挑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西方的商品及其文化让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西方文化通过图书电影和其他途径进入人们的生活,影响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慢慢的,我们的新一代开始热衷过西方节日,崇尚西方文化,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则被忽视,节日习俗更是愈发弱化。随着科学教育的普及,中国民众的宗教意识日益淡化,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许多民族传统体育则起源于古老的祭祀或者鬼神图腾,在科学化的现代浪潮下遭受了巨大的冲击。除此之外,师生平等、男女平等的新的社会人际规则也淘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传男不传女的观点,而过去繁琐的拜师仪式,男尊女卑的传承陋习也与现代社会习俗格格不入,所以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模式受到了挑战。

(二)传承土壤受到侵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国内的人口流动也在日益变化,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十分剧烈。我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和相关报道显示,我国的流动人口从2020年的1.2亿已经增长到了2021年2.2亿,增加了超过80%。而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和传承,主要是以农村的民众为基础,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和传统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以后,农村居民来到城市生活在城市打工,他们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家族,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一般依靠一定的组织和宗族,乡村能人异士的进城发展,宗族的逐渐瓦解和权威人物去世,也使得那些能夠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逐渐减少。

当前,我国基层党政组织聚焦于农村的脱贫和经济建设,从客观上也使民族传统体育缺乏必要的传承力量。除此之外,工业化的发展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城市务工,接受更多的现代文化熏陶,造成文化传承的断裂,并且这种文化传承的断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延长还在不断扩大,长此以往更难使年轻人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认同感。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现如今很多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与农业、牧业等生产方式密不可分,如赛马、珍珠球等。在现代化进程当中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现代化生产当中,放弃了原有生产劳动形式,这从侧面也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土壤受到侵蚀。

(三)传承广泛性受到限制

现代体育另一个特点就是规模化和标准化。西方体育是一种标准化、规模化的形式,而就拿民族传统体育的器材的标准化来说,其多使用传统的材料进行制作,制作过程比较费时费力,且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如唐宋的石锁,多采用人工打磨而成,较为笨重,价格昂贵,而材料和工艺的限制也不利于石锁运动的推广;传统的弓箭选用特定的竹子和木材制作,不易大量生产,难以满足普及化的需求。除此之外,场地也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传承,不同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带有明显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人们对不属于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不够了解,认可度也不高。因此,很多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只能在特定的民族地区进行,甚至只能在乡村进行传承。

三、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方法

(一)坚持文化自信

谭华教授提出,民族体育现代化进程当中的第一阶段特征是与世界体系的冲突,第二阶段的特征是共存,那么互补就成为今后民族体育和世界体育发展的显著特征。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是根植于不同土壤当中的,民族体育所蕴含的价值与中国儒家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观念相关,具有一定的娱乐性、非竞技性和养生性,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坚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对于今后我们抵制商业化趋势以及消费主义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具有养生和保健的功能,与现代体育相比,其活动量较小,非常适合在中老年人当中开展,是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我们应该看到它的优点,坚持文化自信,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传承和发展。

(二)辩证看待现代化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族人民千百年来记载的文化精华。“传统”一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态都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当然也有着自己的改变。因此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当中,采取现代化的思维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看待传承,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但有的学者也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用西方的科学思维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传承会对其传统性造成一定的损伤,但如果不对民族长期进行现代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将会面临着消失的风险,因此我们对民族传统取得新的传承,辩证地看待,不是要将其完全融入现代化体育科学当中,而是要对民族传统体育信息进行肯定,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借助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最有效地传承与创新。

(三)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

加强民族文学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要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历史发展、文化蕴含进行深入了解,探究其价值所在,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造和传承,同时要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入研究,帮助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掌握文化的话语权。虽然在现代化进程当中,国家和高校对运动场区进行了整理,但是我们的话语权还是远远不够的,龙舟被韩国申遗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而随着国内学术研究的进步,综合性学术研究效果的增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也就不能仅限于体育学,还要用历史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进行研究,深度挖掘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四)通过体育旅游业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

近年来由于体育与旅游逐渐融合,产生了一种特色的体育旅游业。各族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当中也创造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展示了民族的特征和地域特征。设计恰当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重要的体育旅游资源,使其成为人们健身休闲,释放压力的手段。同时,这也是将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出去的良好媒介。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极强的民族性,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宝藏,也是我们国家宣传中国人民体质品格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建设与发扬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为此,只有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新型体育项目开发和有效鼓励性保护,才能让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庆军,方晓红.跨文化对话:中国传统体育国际化的障碍与超越[J].体育科学,2010,30(06):14-19+37.

[2]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04(01):65-67.

[3]張选惠,刘涛,郭英芝.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维度的重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2):11-13+36.

[4]马增强,谭华.追问体育元典——兼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J].体育学刊,2005(04):8-10.

[5]尹继林,李乃琼.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困境与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01):88-93.

[6]朱家新.科学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J].体育学刊,2007(05):73-77.

[7]张怀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创新传承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02):153-156.

[8]方涛,罗平汉“现代化”历史演进、概念体系与语义用法——以党的文献为中心的文本分析[J].党的文献,2016(01):88-92.

[9]莫衡,等.当代汉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10]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南京师范大学

民族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学科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是中国最早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下,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秉承优良的学术传统,依托地缘优势,在专业定位、制度构建、平台搭建、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持续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我们需要不断自我优化,直面错综复杂的局面,构建新时代的民族学专业体系。

关键词: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建设;一流本科

在全国都在大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浪潮中,尽管不同的学科面临的使命与挑战有别,但是一流学科作为一流大学的核心支撑是一个基本共识。而如何在科學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做到平衡发展,共同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走向更高的水平,是当下中国大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共同问题。其中,本科教育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石,与大学的持续性发展之间有密切联系。在国家提倡“以本为本”的战略背景下,民族学本科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积累了相应的办学经验,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甚少对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进行整体性的介绍与反思。为更好实现专业发展,推动民族学专业建设的相互促进,本文拟以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发展历程与近年来开展的专业建设为中心,向同行介绍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将民族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期形成一定的讨论,共同推动中国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发展。

一、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的专业定位与特色优势

民族学这一学科门类与相应的学科理论知识传入中国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则要到民国时期才开始。在这一学科发展历程中,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在国内属于较早的一批高校推进民族学教学与研究的学府。云南大学的民族学专业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是中国最早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吴文藻、费孝通、许烺光、陶云逵、张之毅、李有义、胡庆钧、田汝康等多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著名学者都曾在燕京大学-云南大学社会调查工作站工作。这一时期,上述各位学者在抗战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怀着一颗学术救国之心,冒着生命危险在云南各地开展田野调查工作,产出了《乡土中国》《云南三村》《祖荫下》《芒市边民的摆》等多部优秀作品,既彰显了学者的家国情怀,又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开创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历史上著名的“魁阁时代”。

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魁阁时代的学者已经分散到不同的研究机构,但是其留下的学术遗产与学科精神,得到了后人的传承。20世纪50年代,云南大学的优秀民族学者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民族识别与民族社会调查工作中,为国家开展相应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复兴与学科建设新浪潮的到来,云南大学的民族学科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1987年,云南大学成为国内较早恢复人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2017年,云南大学民族学入选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

云南大学民族学本科专业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其发展历程亦充满了坎坷。由于多方面原因,云南大学人类学本科专业曾经于2006年停招3年。至2009年,在民族研究院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大学恢复了民族学本科专业的招生,迄今已有10年。近10年来,为了推进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笔者以民族研究院院长身份带领学院骨干教师,在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田野调查实习基地的建设、影视人类学实验室的建设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逐渐推动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走上正轨。

近年来,为了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响应教育部“以本为本”的战略部署,深刻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我们在原有专业建设基础上,逐渐调整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我们认为,民族学本科专业建设必须提升专业建设的思想高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民族学本科专业为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和“四个回归”,培养具有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民族观,适应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需要的一流人才。

以此专业定位为指导,在尊重全国高校教育改革浪潮大势的同时,亦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特色。一是高度契合国家战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要求,重视将民族学的学科使命与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促进民族学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二是坚持“立德树人”,高度重视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以本为本”,关键要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以学生为教学实践的中心,实现教学相长。三是依托我院建于少数民族农村的14个田野调查基地、影像人类学实验室、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的民族学数据库及人类学博物馆,强化田野调查实习、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及文化创意实践。在此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的精准化、差异化培养,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专长,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田野调查、民族志电影创作、文创产品开发等领域。四是基于综合大学办民族学的优势,生源地域分布广泛、民族结构合理,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五是以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的学科为支撑,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

应该说,上述的学科定位既是对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人才培养层面的一个基本原则与核心办学方向。5个不同层面的学科建设定位,构成具体人才培养的基本取向,确保民族学人才培养不走急功近利的道路,更不重蹈一些办学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

二、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

在明确的办学思路与专业定位基础上,我们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力图将上述的思路纳入培养方案与具体教学科研实践的内容中,强调专业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并围绕以下3个方面展开教学理念与专业定位的落地。

(一)坚持立德树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专业思政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务之一。中国语境下的高等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习得相应的专业知识,更要在思想品德与为人处世上达到新的高度,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一代青年人。顺应这一基本办学思路,云南大学从事民族学教学科研的同事,历来都注重将专业建设纳入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建设的整体性工作中,在推进专业素养习得的同时,亦强调人才培养中的专业思政。其中,最具成效的一个方面,是争取国家资源,建立起了课程思政的全国性平台。2018年,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了首批國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民族教育教材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系全国唯一一个民族教育教材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教材基地”),亦为全国十一个教材基地之一。以此教材基地的建设为抓手,民族学专业进一步加快推进了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和教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规律,准确把握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形成民族学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与此同时,将在未来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以此基地为平台,建立起适合于不同民族地区的双语教材,既要体现国家在民族教育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又要尊重教育的基本原理,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适合学生思维养成与专业素养培训的教材,积极发挥教材基地的思想指引作用与教学资源聚合作用。

(二)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激发,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

如前所述,课程专业思政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素养,而相应的教学改革举措则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面确保学生的潜能获得激发,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内化为核心知识竞争力。故此,自2009年恢复本科招生以来,一直在原有办学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民族学本科教学的新模式,力图从四个方面持续推进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首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导入教学方式,推进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建设,建成教育部首批在线精品开放课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学十二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等一批慕课,建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一课累积选课人数已经突破60 000人,服务了包括云南大学在内的全国300余所高校,在实现了民族学学科知识的跨专业传播、增进了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这一专业知识领域的认知的同时,也推动从事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学技能、教学理念上的提升,为更好的提升本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动力。

其次,不断开设内容丰富的课程菜单,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一方面,扩大学生课外学习的选择面,增加新的核心技能课程。近年来,我们通过开设小班制少数民族语言和东南亚小语种选修课,提供学生学习非母语的少数民族语言和东南亚语言机会,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一带一路”倡议培养人才。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主题沙龙、读书会、主题调研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施展自身的知识才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及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夯实理论基础提供核心路径。

再次,通过开设面向学生的学习工作坊,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每学期面向学生开设由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讲的5个左右不同主题或领域的工作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近年来,通过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合作举办“医学人文工作坊”“人类学理论前沿工作坊”“情感人类学工作坊”“西南边疆影像工作坊”等多个主题工作坊,让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能够通过有效参与工作坊而扩大学习视野,为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新的基础。

最后,还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抓手,落实学习过程管理和管理育人。自2009年施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赋予导师全程指导思想品德、学习规划、文献阅读、调查研究、论文写作、升学或就业等职责,切实落实学习过程管理和管理服务育人。在“导思想”“导学习”“导生活”的影响下,本科导师透过具体的学习指导与学业引导,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扩大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核心能力。

(三)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按照“新文科”范式建设民族学专业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下,一直紧跟时代潮流,力图通过多种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建设一种具有“新文科”范式的新民族学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将现代影像技术引进专业教学。以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为依托,开设与实作相结合的《基础影像技术》《影视人类学》等多门课程及专题工作坊,通过手把手教学,教会学生进行基于深入田野调查的影像拍摄、影片剪辑与后期制作,并通过举办“影像人类学沙龙”,为学生展映优秀的民族志影像作品,提升学生对民族志电影的认知,促使影像技术成为部分学生升学求职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等国外优秀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国际影像工作坊和国际影视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促使对本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将所学知识与国际同行交流分享,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其二,将空间信息技术引入专业教学。通过建立民族学与社会学信息化实验室,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GIS)为基础,组织学生参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基础数据,并把有关少数民族/族群的统计数据、定量调查数据和质性研究信息进行整合,组织学生学习与操作,从而运用“民族地理信息系统”等大型数据库,开展相应的研究探索。此外,目前民族学信息数据库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已经初步开展了调查信息数据的导入与研究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具有高度叠合能力的数据获取平台,为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教学与研究工具。

其三,推进“互联网+民族文化”教学。通过购置3D扫描、无人机等设备,依托人类学博物馆,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开展实地调查,扫描世界遗产地及其他文化遗产之实物,在相关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后期制作,一方面为构建全景式的数字博物馆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提升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参与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经由以上3方面的综合推进,部分学生已经借助学院搭建的专业学习平台,掌握了影像技术、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田野调查方法、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地图绘制与统计分析方法等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族学专业学生技术应用方面的短板。这既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开辟出了新的可行路径。

三、以教学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的职业素养高低是决定专业教育成败的关键。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注重民族学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培养,并通过制度建设与平台搭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背景多样、综合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

第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在人才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于教师行为准则与师德师风建设的方针政策。依托云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我们逐渐建立起由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等多维度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采取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切实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第二,坚持多措并举,全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一方面,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建立核心课程课程组。每门核心课程都建立起由3名左右教师组成的课程组,集体备课,开展教研。通过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的组合,实现教学实践上的传帮带。另一方面,也注重与国内外同行开展深度交流,通过举办教学工作坊等教学研讨形式,提升本专业教师的核心业务能力。依托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平台优势,我们按课程内容分期分批举办不同主题的教学工作坊和青年人类学论坛、青年人类学沙龙,邀请国内外该领域的专家和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坊主讲教师,讲解与示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思路、内容和方法,以此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精进与具体教学技能的提升。

第三,大力推行人才走出去战略,鼓励担任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访学。近几年,学院共派出10名以上的专任教师到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杜克大学、鲁汶大学、清迈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访问交流,并鼓励支持部分在职老师攻读博士学位,提升核心业务能力。

此外,近年来还持续推进教学比赛,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教学比赛,提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核心技能,在课堂设计、课堂呈现与课后巩固等各个环节进行良性竞争,并通过物质与精神奖励并举的方式,提高教师参与教学比赛的积极性。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相互促进,民族学本科专业教师在职业素养、核心业务能力和教学经验积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专业任课教师之间逐渐形成了较好的良性互动,逐渐打造了一支专业背景多样的年轻师资队伍。

四、加强平台与制度建设,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根據新时代高等教育办学的基本规律,高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不仅需要有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优质的师资力量,还需要拥有优质的教学实践平台,并通过科学严格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各项专业制度的具体落实和完善。

首先,注重发挥国家教材建设研究基地的作用,全面深入推动教材育人。近年来,民族学本科教学的骨干教师通过加入由王文光和何明分别担任首席专家的《中国民族史》和《人类学概论》两门国家马工程教材建设团队,持续提升了教材编撰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知识体系建设的需要,陆续组织开展民族学系列教材建设。以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专任教师为核心团队的多个教材编写组正在集中精力撰写《民族学概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等专业核心教材,并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

其次,强化教师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和育人能力评估的引导与约束作用。通过修订教师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方案,不断增大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和育人能力评估所占权重,将教学业绩考核放在教师业务能力考核的核心位置。凡教育教学年度考核不达标者,职称晋升一票否决,年度绩效考核为不合格,津贴分配扣减50%以上。该方案有效引导教师把时间和精力从主要投入于科研上转向科研与教学兼顾,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本科教育教学及其质量提升上。

再次,实施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管理。一是课前准备。每门课程开课前一学期,开课教师向学院提交经过课程组讨论通过和系主任审核的教学方案,向院教学委员会“说课”;通过后,主讲教师提交教学大纲和讲义,并向院教学委员会“试讲”;试讲通过后纳入开课计划。二是过程督导。院教学督导团对专业课随堂检查,督导结果反馈给系主任和课程组。三是课后评价。课程结束后,组织各门课程总结和质量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分别给予奖励、整改、暂停等处理。

此外,我们相应的教学科研团队,努力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力图重新反思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认识论、方法论取向,重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理论知识体系。通过以高质量研究引领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方式,不断加强业务能力支持平台建设,围绕高品质教材建设,在推动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同时,也通过前述几种举措与监督机制并行,确保民族学专业教师业务能力持续精进。

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不仅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还要不断在教学团队建设当中侧重“以研促教”的具体落实,促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将新的知识创造纳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五、民族学本科专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举措

近10年来,我国逐渐走向改革深水区,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社会分层日趋明显以及社会价值理念的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需要直面新常态下复杂而急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复合型人才[1]。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基础学科,民族学本科专业在就业路径、社会认知度和学科认可度等方面依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作为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我们在学生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内容实施等涉及人才培养的核心性环节方面必须首先考虑民族学基本理论及人格素养的培养。在学分制的制度框架下,这势必会大大降低应用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在当下的社会分工体系中,与民族学相对应的行业尚未形成,导致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生涯与职业规划产生极大困惑,无法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习得适应于现代社会分工体系的基本工作技能,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举步维艰。此外,由于民族学是一个体量甚小的学科,绝大多数的劳动力需求单位对民族学专业几乎一无所知,很难对民族学专业人才有较好认可。

除了就业等方面带来的严峻挑战外,面对快速多变的现代社会,民族学的理论教学、研究实践与话语建构必须能适用于解释民族问题的诸多面向,方能赋予专业教学更多自信。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形成基本的学科理念,习得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推进教学实践的持续深化。因此,基于民族学面临的诸多严峻挑战,我们希望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加强本科人才培养的力度,并力图从以下4个方面推进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全面升级。

其一,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与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社会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培养方案。2014年以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内容,增删一些课程和教学环节。大幅增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机制理论和经验案例,利用本校民族学牵头与西藏、新疆、内蒙古、吉林、广西等边疆民族地区7所高校建立的“中国边疆民族调查研究联盟”,组织学生共同到不同省区调查,以增进学生对多民族国家国情更完整的认识,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其二,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与加强实践教学。在原有教学实践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深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学与社会学信息化实验室、民族影像库的基础平台作用,并有意识的通过应用人类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等多门本硕连接课程,促进理论教学向实践的转化,鼓励学生依托学科资源,开展民族文化产业、文创产品等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拓宽民族学理论的实际应用空间。与此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农村的田野调查基地之实践功能,精心组织实践教学,并通过编写出版《田野调查手册》等教材,进一步规范田野调查与提高实训效果。

其三,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云南大学地处西南边疆地区,有自身的区位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我们尽量做到扬长补短,在优化自身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一方面不断加强校际合作育人,通过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的深度合作,共同举办工作坊,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升学路径;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建立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等类型企业的合作育人平台,培养学生的应用型知识和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其四,深化国际合作育人。国际化是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依托大量优质的合作基础,我们将持续推进与泰国清迈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教学合作,通過合作举办主题鲜明的夏令营、暑期学校和写作工作坊,切实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区域性多语言能力,为学生更好走向国际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通过与泰国清迈大学合作,以中泰文明互鉴为主题,举办了首届“中泰民族学田野调查暑期学校”。通过带领本科生前往泰国清迈进行理论学习与田野调查,并在专业英文学术写作指导团队的指导下开展调查报告的撰写,既提升了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了国际人类学者的田野调查工作方法及英文田野调查的写作规范,并最终在泰国集结出版学生调查报告集Sino  -  Thai Explorations:Chinese Student Perspectives on Mobility Transformation in Northern Thailand[2],这是国际合作育人成效的核心体现。

最后,我们还进一步完善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以学院主要领导牵头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团队定期议事,不断识别、反思、完善培养质量的改进机制,重要问题提交学院学术委员会或教师大会讨论,从而形成有效的反思性创新机制,保障培养质量的持续完善与改进。

六、结语

从民族学本科专业办学的经验看,我们虽走过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学科建设与历史学、哲学等人文基础学科及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本科人才培养相比,民族学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规范、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科核心竞争力、学科专业知识应用与专业自信力培养等方面仍需要不断优化。同时,我们与国内顶尖民族院校民族学培养在理论前沿培养与理论素养训练等方面亦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当然,我们也一样坚信,在全球化日益深入、互联网技术急速变革的今天,随着不同人类学文明类型的交往日益频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将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旋律。民族学专业将积极拥抱世界发展潮流,不断从科研实践与教学传承中,传递“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文化互鉴理念,进一步夯实民族学作为基础理论学科的地位,主动引领推进学科知识体系与理论方法的重构,重建民族学的学科、专业自信。

最后,纵观国内外发展趋势,民族学专业既肩负着为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民族问题解决、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诸多方面输送专门人才的重任,同时亦逐渐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重要战略方针制定的思想来源之一。民族学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但同时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强调从社会文化整体视角看待国家、民族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学科理念,是我们坚守学科本位的根本动力来源。但与此同时,这也势必要求我们在民族学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更好地参与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人类文明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浪潮中。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愿同国内兄弟院校同仁一道,共同推进民族学专业建设向前发展。

參考文献:

[1]  辛涛,黄宁.高校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框架与特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6).

[2]  Chayan Vaddhanaphuri,He Ming eds.Sino  -  Thai Explorations:Chinese Student Perspectives on Mobility Transformation in Northern Thailand[C].Chiang Mai:Regional Center for Social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CSD),2019.

[责任编辑:刘兴禄]

Establishing the Morality of Maintaining National Unity and Building Talents of Promoting National Unity: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Ethnology in Yunnan University in the New Era

HE Ming, Qin Yan?jia

(Center for Minorities Studies in Southwest Border Region,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1, China)

Key words: Yunnan University; Ethnolog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first class undergraduate

上一篇:历史人物论文下一篇:中学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