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

2023-12-06

民族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具有内生互动性。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决定了少数民族非遗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非遗活态传承的文化特性又决定了文化产业是其保护的重要路径。手工技艺类非遗因其生产性保护的开展更容易市场化、产业化。但在实践中,“保护”与“开发”仍是个不易协调的难题。水族马尾绣工艺作为国家级非遗,马尾绣背扇、童帽、绣花鞋等的生产性保护折射了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产业进程,对其考察可窥探当前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矛盾与困惑,从中也可尝试探讨二者良性互动的可能。

关键词:民族文化产业;少数民族非遗;生产性保护;马尾绣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是近年来学界争议较多的研究课题。在实践中,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冲突仍难协调。非遗大多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少数民族非遗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具有深刻内涵和特定审美意义,对其保护和开发值得关注。作为后发展的特殊区域,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需求比发达地区更迫切;而包括少数民族非遗在内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又决定其文化产业的差异化路径。生产性保护使少数民族非遗进入市场,为其生存发展提供驱动力,也给其有效保护带来新的挑战,从中更可看出非遗产业化过程中的机遇和问题。本文以水族马尾绣工艺为例,窥探其在市场化、产业化实践中的困境,从而探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良性互动的可能。

一、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内生互动性

(一)少数民族非遗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差异化资源

目前,“文化产业以独特的生命形态和创造力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的文化面貌、生态结构和生存方式”。[1]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发展战略也将面临重大转型,文化发展目标因此将发生重大变化。民族文化将不仅是保护对象,也是重要的经济发展路径,成为带动全部经济活动的综合发展目标以及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要进入国际主流社会,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市场途径,这是一条被认可的途径,也是市场经济下最可行的途径。”[2]产业化既可以推动民族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也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整合和创新,更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不同。民族地区大多属于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但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发展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之路。“民族文化传统与文化遗产正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和产生在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活用成当地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方式,不仅重塑了当地文化,同时也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3]少数民族非遗的民族性、传承性和稀缺性决定其经济价值的增值性和其必然成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差异的重要领域。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符号成为文化产品符号价值生产的原材料,其生产性保护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文化产品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消费性,是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二)产业化是少数民族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非遗在形式、构成、内容等方面不断演化、变异和发展。形式上的复古不是保护的目标,保护的目的重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基本特性,也决定了我们今天的保护不应是静止的凝固的保护,而是为了发展的保护。没有保护,难以发展;而没有发展,保护也就失去了重要意义。”[4]少数民族非遗作为濒危文化,产业化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把非遗资源转化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竞争力,赋予它自我发展的能力,保护和发展才能形成源头活水的良性循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明确指出:非遗保护工作要体现“经济和文化发展互补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七条阐述道:“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在多元文化的今天,市场化已成为少数民族非遗较好的载体与传播空间,也是其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产业化发展的形式,可以保护民族文化差异性和文化形态所具有的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特质。发展的民族文化产业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非遗自身活力,推动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更好地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中,为其保护打好基础。

二、民族文化产业化进程中水族马尾绣工艺的困境

(一)传承主体断层现象严重

传承人是马尾绣保护的关键,能否吸引更多的传承人是衡量保护工作成效的首要标准。如今绣女们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已发生明显改变,其思想观念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极大冲击,对于传统的老样式、老技艺多有轻视而不愿坚守,动辄以创新和艺术为借口,大肆改造传统绣法。就马尾绣的发展历程而言,掌握马尾绣全面工艺、具有深厚功底的多是老艺人,且人数极少。故依靠口传亲授方式传承的技艺,随着一些老艺人的辞世导致有些绣法接近失传,马尾绣艺人出现断层现象。

(二)管理混乱,产业化水平低且规模小

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马尾绣经营者对自己的马尾绣产品分类管理不够,没有明确对产品做出分类,对马尾绣产品分类收购管理也不足。目前,马尾绣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以小企业为主。以三都县为例,主要是由两位省级马尾绣传承人韦桃花和宋水仙在政府的支持下,利用获奖奖金以及融资等渠道,开办马尾绣工艺品店以及由县政府主导开办的凤之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模式进行马尾绣的宣传、生产与销售。缺乏大企业的带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同时缺乏完整的营销渠道,市场占有率低。

(三)创新不足,传统与时尚没有实现有效整合

当前,旅游市场上的马尾绣商品以传统绣品为主,无论是从功能上,还是从款式和造型上都不能满足现代消费群体既追求时尚又寻求古朴自然的视觉与心理审美需求,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虽然当地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改善,如马尾绣片装裱画,现代服饰、女包等与传统马尾绣工艺结合,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马尾绣图案等,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三、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生产性保护的良性互动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生产性保护要协调进行,既要考虑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更要坚守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寻求保护与开发的合理度,争取良性互动,促进双赢。

(一)坚持积极保护与利用并重,实施分类保护和开发,打造少数民族非遗资源链

从产业开发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项目都能产业化。然而传统工艺类本身就具有生产性,对于这类非遗采取生产性保护方式是合理的。对于附加值高、已获大众消费认可、与市场经济属性结合度较高的非遗文化,可运用市场化策略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而一些不被现代大众消费认可的工艺,就不能单纯从文化产业层面运作,而应从文化事业或文化遗产的属性思考如何保护传承。要对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的类别特点及其生存状态进行研究,尽快制定出符合各自特点和实际的分类保护与开发的标准规范。另外,还要区分传承人所从事的非遗传承与开发商所从事的非遗产业化开发。前者是生产性保护,后者利用非遗文化元素进行产业开发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不宜用统一方式去评估。通过分类评估,对少数民族非遗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形成资源链,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坚持政府管理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构建少数民族非遗产业化支撑体系

文化产业本身具有社会效益的要求,而非遗相关的文化产业更为特殊,兼具的公益性更明显,政府的引导作用就很关键。政府要鼓励非遗市场化,以实现非遗现代转型。要制定少数民族非遗的分层保护开发管理政策,在文化分层保护的基础上实现非遗的良性开发。要对少数民族非遗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应扶持非遗类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优惠的财税和投融资政策,设立开发基金,激励非遗产业化发展。非遗生产企业要充分利用市场运作机制和产业运作力量,盘活和开发含金量高并可以经营的非遗资源。针对民族手工技艺生产的现状,按照现在企业制度建立一定规模的民族文化艺术企业集团,实现家庭作坊企业化、生产方式产业化并做大做强。引导文化企业对非遗的保护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寻求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途径和与商业良性互动的模式,以促进文化企业和民族文化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文化创新与传承,在保持原真的基础上创新,延长民族文化产业链

保持原真性是少数民族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关键。“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包括生产性方式和产业化方式,都必须以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而不仅是技术)和核心价值(原本的文化蕴涵)得到完整性的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牺牲其技艺的本真性、完整性和固有的文化蕴涵为代价。”[5]但坚持原真并不等于不能有创新。在充分尊重非遗项目的真实性,保护好本真形式和核心内涵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对项目进行再创作、展示以及产品开发。比如对于手工制作和机器生产的矛盾,一方面可以走纯手工的高端市场,不必担心没有市场,科技越发达,传统工艺越复兴;另一方面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在守住手工制作核心技艺的前提下,寻找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开发的良性互动,适当引入机械生产。尝试传统手工生产方式与现代机器工业生产方式相结合。要通过少数民族非遗项目不断发掘,以传统文化和技法为核心,进行深入性、延续性和创新性的开发,生产更多适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产品,开拓文化市场;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手艺相结合,提升附加值,延长民族文化产业链。

四、结语

当前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民族文化已经摆脱了传统依附性的地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继续上升,成为引领性、主导性、支配性的部分。《国家 “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 “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促进文化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重要的文化转型期,少数民族非遗必然会成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其产业化过程可视为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一个缩影。手工技艺类非遗在少数民族非遗产业进程中起着率先示范的作用。虽然目前少数民族非遗产业化进程曲折难以避免,但利弊得失都具有许多可借鉴的意义。笔者认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本身具有内生互动性,以少数民族非遗为代表的民族特色文化保护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不是能否开发、应不应该市场化产业化的问题,而是应面对现实,积极探讨其在用做资源开发、走产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如何不被非正常变迁、消解或消逝,以实现保持现有各民族特色文化多元共存的基础上,达到文化保护事业和文化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9,(2).

[2]柳斌杰.探索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J].大学出版,2003,(4).

[3]方孝莉.遗产:实践与经验[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4]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研究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06-12.

[5]刘锡诚.“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4).

民族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做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民族地区必须深入贯彻中央的战略部署,加快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下面,就以青海省为例,就民族地区文化体制改革谈几点认识。

一、民族地区及文化体制改革现状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山区和牧区,多居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辽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这里人烟稀疏、地理条件恶劣、经济落后、文化产业滞后。主要包括青海、新疆、内蒙、宁夏、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独特的地域特色、丰厚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禀赋,也是民族地区在全国文化产业版图中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基础。青海省发展文化产业正式起步于2003年,起步虽晚,但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花儿”演唱、藏戏、昆仑玉、热贡艺术、藏族织毯、民族服饰、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等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近十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发展青海民族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新方法、新模式,因地制宜,大胆实践,狠抓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文化旅游精品剧目的生产、农牧民文化技能技艺培训和文化“走出去”工程,初步形成了工艺美术、文化旅游重点推进,艺术品业、文艺演出、文化娱乐等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青海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8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4个、示范户9个,青海省三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4人,二级以上民间工艺师87人。2007年省政府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来,先后投入扶持资金近5000万元,对青海文化产业大厦改造、《秘境青海》、《雪白的鸽子》文化旅游剧目创作演出以及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等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重点扶持,对全省热贡艺术、堆绣、石雕、剪纸、石艺等示范性强、市场潜力大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项目给予资金扶持,从源头上有力地支持了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加快了该省文化产业多业态、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步伐。

二、民族地区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殊性

现阶段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体现了以下几个特殊性:一是文化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整体规模偏小,GDP贡献率整体偏低。青海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仅为1.1%。二是市场机制初步形成,但总体上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三是文化资源有所开发,但深度开发仍然不够,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多,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四是文化市场有所发展,但整体上仍然发育不足,表现在书报刊、电子音像、演出娱乐、在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方面,不仅规模小,而且比较分散。随着改革的推进和越来越多的文化市场主体的涌现,文化市场建设滞后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

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整体上处于起步、培育和探索的初级阶段。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从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正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才能科学把握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合理地找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路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做强做大,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三、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

民族地区相对滞后的文化体制改革越来越成为束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这已是显而易见的事实,特别是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很大的压抑,文化人才大量流失,文化原创能力降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受到削弱。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制约着文化发展的障碍随处可见。概括说来,制约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弊端和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缓慢 受经济总量偏小的影响,民族地区目前的人均收入刚超过1000美元,处于全国的中下等水平。广大的群众还未实现小康的生活水平,他们的收入主要用在了吃、穿、住等基本生活需要上,因此很少有钱来进行文化产品的消费。物质条件的落后决定了精神消费的水平,这是制约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和阻力。

(二)文化管理体制滞后 政府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实行国家统包统管为主的文化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抑制了文化事业单位和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致使文化事业发展缺乏活力。在管理上,政府没有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企业做区分,文化事业单位没有转为企业,而是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模式和机制办事,政企不分,缺乏效率,只讲投入,不讲效益,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政府对文化事业实行统包统筹,集政、事、企为一体,造成政事、政企不分、管办不分,使得一些文化主管部门成为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这些文化单位的领导者既是政府的公务员,享受公务员的待遇,又具有国有事业性质,享受着事业单位的各种优惠政策,同时还是企业的主管,享受着企业的工资、奖金、福利,这些既得利益使得他们缺乏改革的动力。

(三)文化市场发育滞后 在观念上,人们还没有把文化生产力看作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营性的文化产业认识模糊,特别是对文化市场存在顾虑。群众对盈利性的文化产品不愿去消费,造成文化市场不能充分发展。加上文化商品的内容老化,流通渠道不畅,限制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政府领导在机制上缺乏市场意识,没有建立起包括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方面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在实践中没有充分开发把经济效益当作文化产业的重要目标,结果造成了文化市场发育的不健全,文化产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四)缺乏完善的文化管理法规 目前我们还未从立法上落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造成文化管理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十分突出。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行政审批和行政命令的手段来管理文化工作,文化管理部门权力过度集中,缺乏法制意识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些重大的产业及活动可能因为领导一时的失误而造成重大的浪费和损失。政府换届或新的领导上来很可能会改变文化政策而影响了文化建设的连贯性。

(五)文化投入不足,文化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比较困难,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欠佳,加上政府缺乏前瞻性的文化体制改革,未形成健全的文化企业。加上投融资渠道单一,主要由政府投资,民间和社会资本被排斥在外,限制了文化企业的繁荣发展。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偏小,特别是对于社会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的财政支持不足,结果使得公益性的文化设施长年陈旧,在全省范围内缺少一些标志性和综合性的文化公共设施和娱乐场所。

(六)文化人才流失严重 民族地区过去在文化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得大奖,但有不少是聘用了省外的文艺人才和专家。由于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落后的影响,文化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偏低,加上整个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实行,文化事业单位的分配机制和用人机制不当,使一些优秀的文艺人才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他们也逐步被内陆、沿海先进省市所吸引和挖掘,结果造成了民族地区文艺人才不同程度的流失,给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循环性的困难。

四、进一步优化民族地区文化体制改革

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培育市场主体、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完善市场体系。

(一)在培育市场主体上求突破 培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城区,要积极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形成更多有活力、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成为推动各门类产业发展、活跃文化市场的生力军。同时要通过降低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鼓励社会资本以各种灵活的形式进入文化产业,形成各类文化企业多方投入、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在农村牧区,扶持和引导各民族的民间文化传人创立文化产业示范户,以他们独有的技艺绝活开发特色文化产品,成为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引导和支持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寨、乡镇作为各类文化产品生产的“专业村镇”走向市场,带动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

(二)在推进产业集聚上求突破 推进文化资源有效整合,使分散的资源集约化,是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整合文化资源,一是以资产或产权为纽带,打破条块分割、行政壁垒和行业垄断,运用市场机制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形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使之成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这几年,青海省积极整合文化资源,按照“一企一制、成熟一个、改制一个”的原则,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了公司制改造,着力在新闻出版、演艺等行业培育一批大型产业集团。青海省文化艺术服务公司改为公司制民营企业;青海工艺美术厂、青海人民剧院、青海省文化厅招待所改为国有控股、职工参股的有限公司;青海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省文物商店改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省杂技团合并,组建了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青海省京剧团、省话剧团、省平弦实验剧团合并,组建了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在调整布局结构的同时,不断完善演艺院团内部运行机制,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全员聘任制,拉开了分配档次,促进了艺术生产,增加了演出收入。与改革前相比,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演出收入增长了45%。随着改革的深入,还会继续进行资源整合,推动形成更多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大型或较大型文化企业,带动青海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根据区域文化资源的禀赋特点和产业链相关效应,以中心城市为重点,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形成集约化程度较高、产业链较长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三是着力打造混生性文化产业项目,尤其要把文化旅游与民族演艺结合起来,集合市场、资本、技术及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打造有市场前景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不断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三)在打造文化品牌上求突破 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文化品牌建设,是提升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首先要梳理本地文化资源,花大力气摸清文化家底,为打造文化产业项目和民族文化品牌创造条件。其次要加强对文化品牌的策划。要把目标瞄准市场,不断寻找资源与市场的“结合点”。三是加大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品牌建设的投入,重点扶持那些民族个性鲜明、地域特色突出、社会需求广阔、能形成较长产业链的文化品牌,使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青海依托高原文化资源,打造了环湖赛、河湟民俗文化节、黄河文化节、郁金香文化节、热贡文化和唐卡艺术节等一系列知名节庆品牌,建设了藏文化、黄河奇石、昆仑玉、排灯、皮影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推出了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京剧《天马歌》、藏戏《纳桑贡玛的悲歌》、民族歌舞《高天厚土》、秦腔《湟水情》及《六月六》《彩虹飞落的地方》《姜国王子》《青海·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等各类文艺佳作,扩大了青海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在培育文化市场上求突破 由于受人口居住分散、消费水平低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引导和培育文化市场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一是积极引导文化消费。深入研究本地区文化消费的特点,找出制约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通过多种方式拓展群众文化消费的途径,引导文化消费朝正确的轨道发展。二是积极打造文化市场平台,既要大力发展书报刊、音像制品、文艺演出、工艺产品、推动市场上规模上档次;又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文化要素市场,有效解决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三是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为文化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活跃文化市场。四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培育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文化投资者到民族地区创业。

(五)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求突破 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和保障机制。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社会管理转变,切实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切实把各项政策用好、用足、用活。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发展投入的同时,抓紧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多种形式,支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要加快文化产业投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组织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发布相关信息,为文化产业融资提供必要条件和优质服务。要加快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立与文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文化产业人才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

(作者单位:青海省文化馆)

民族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激发城市活力、增强城市魅力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带了历史机遇。重庆文化创意产业自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作为一种全新概念和产业形态被首次写入以后,有了相当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政府还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业产业发展的意见》但是也存在比重偏低,产业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空间布局不合理,融资困难等问题。发展重庆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对策为,打出巴渝品牌,实施创新驱动,培养创意人才,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西部经济区 对策研究

在市政府出台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业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我们看到,政府将研发设计创意、软件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时尚消费创意六大门类作为发展重点。并且也做了相应规划与设计,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有市场前景,关联程度高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集中区域和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本地支柱产业。西部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将为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带来重大机遇与挑战。

一、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地域优势明显。虽然重庆市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处于国内中下游水平,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但经过几年的探索,按照市场运作、突出亮点,在西部经济区的核心地位上,重庆市发挥出了先天优势,在西部地区取得了领先优势。2014年创意蓝皮书中明确指出,重庆市在‘最受关注文化城市榜’中位居第六,创艺产业驱动力指数在国内排名第八。2014年统计数据表明,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为189家,从业人员达到54039人,实现增加值3591187万元。(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

科技进步为创意设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催生重庆市文创产业发展提供有利土壤。当前,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鎮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产业结构升级为创意设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重庆市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催生了巨大的创意设计市场需求。业态模式创新为创意设计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依托“互联网+”,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众创空间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内容和形式革新。

产业园区较多,各具特色。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步形成依托城市、集聚发展的空间布局态势,截止到2014年底,重庆拥有文化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数量达142个,全国平均值为275个;文化艺术作品达36288件,全国平均值为29432件(数据来源《2015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

企业规模小,带动辐射效果不佳。重庆除了有重报集团、重庆期刊数字出版中心、西南大学出版基地等外,还有黄桷坪艺术园区、金佛山文化创意产业带。但这些企业规模和全国纵向比较普遍偏小,缺乏拥有行业带动效应和辐射的大企业集团,龙头骨干企业,重庆创意文化企业在发展上任重道远。

二、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发展重庆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对策为,打出巴渝品牌,实施创新驱动,培养创意人才,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

发扬巴渝品牌优势,发展定位文化+旅游模式。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文旅融合、拉动文旅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两个方面的作用,整合文化和旅游两大方面的资源,引导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文化创新、文创企业孵化、引导营销、达成消费等方面的充分融合。培育一批重点文旅主题企业,推出一批文旅创作、工艺品、目的地等知名品牌,形成业态丰富、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优良的文化+旅游复合行业。

如何强化文化+旅游两大行业的融合?首先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挖掘文化产品,促进地方特色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围绕重庆特有的陶瓷、夏布、工艺扇等地方优秀特色产品,鼓励特色文化元素、传统手工技艺与创意设计,积极引导企业和广大市民设计、制作、生产创意产品。借鉴杭州经验,以电子商务为契机,通过产业融合来提升文创产业的附加值。重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近百家博物馆、30多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个历史文化街区(数据来源:2017年智库丛书《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重点助推特色优秀产品进入旅游市场,提高综合效益。

巩固原有六大传统文创产业根基,做好产业转型的文化+制造产业融合角色转变。在传统的新闻出版业、影视动漫业、演艺娱乐业、工艺美术业、文博会展业、文化创业和设计服务业六大行业中,继续发挥文创优势,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拓展覆盖面,提升附加值。加强我市6+1建设步伐,目的是打造高级别的文化+制造融合行业,进一步提升实用性和审美性,将我市传统制造业的汽车、摩托车、轨道交通等工业设计孵化成在国内外具有领先优势的设计产业集群。

实施全产业链协同工程,利用老厂房、旧厂区打造创业设计产业园区,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人才、资金集群发展,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融合,从而引导消费升级。

三、未来的畅想

从重庆市文创产业的目前状况分析,着力壮大原有的新闻出版、影视动漫、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博会展等六大传统基础文创行业,是符合历史的逻辑的。我市从文化资产的总量、从业人员的数量上,都具有不少问题,而采取渐进式改革,也是我们必要的选择。所以,我们走文创融合之路,发展传统旅游和制造业,是未来我们文创产业发展方向的最优选择。

民族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被社会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学校占地面积3800余亩(约253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下设22个职能处室,3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2个教研部。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始设于1992年,是自治区内最早经上级批准设置的旅游高等教育单位。1993年正式招收旅游管理专业专科生,2000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同时培养成人本专科生、自考生以及校内旅游管理专业二学位学生。2002年挂牌成立了旅游学院,并于2006年正式独立设院。

学院现开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经营与管理、导游与旅行社经营管理三个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方向,此外还分别于2005年、2008年开始开设了旅游管理(HND项目)和音乐表演(空中乘务)两个本科专业。学院还开设了“民族地区旅游”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并且招收蒙古国留学生旅游管理专业班。目前,在校学生已经达到了1500余人。

近二十年来,旅游学院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了包括研究生、本科、专科、自考和成人以及在职人员在内的数千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目前,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内最知名的旅游高等教育单位之一。

办学思路、特色、宗旨、目标

学院本着“立足内蒙、服务全国、放眼世界”的办学思路,面向全国分别招收汉授、蒙授生源学生,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教育与研究,服务于社会。

民族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2、湘西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3、论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4、融合与创业:特色农业与区域旅游发展

5、民族村寨旅游环境困境及路径选择

6、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7、论中国民族体育旅游现状及发展前景

8、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9、甘肃省旅游发展动力研究报告

10、侗族传统纹饰及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1、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12、大理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策略

13、柳州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14、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15、少数民族妇女参与旅游扶贫问题与对策

16、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17、乌蒙山片区旅游发展及扶贫模式研究

18、国内外旅游发展现状对培养高职高专英语人才的影响

19、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扶贫的现实障碍与路径优化

20、泰国旅游产业发展启示

21、曲靖市民俗特色旅游发展优劣势探析

22、社区主导旅游:少数民族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23、民族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4、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扶贫研究分析

25、旅游人类学理论在中国旅游发展中的应用

26、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策略

27、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28、旅游产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与协调博弈研究

29、国家公园: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创新

30、云南原生态文化旅游模式转型探讨

31、中越·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案例考察研究

32、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财税支持与投资机制研究

33、国内外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进展及述评

34、全域旅游视角下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35、基于旅游凝视理论的民族地区景观叙事与民族文化保护研究

36、由汶川看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

37、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可行性与措施

38、日本旅游发展视域下贵州省“精准扶贫”旅游项目的开发对策研究

39、夏河县宗教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40、“微时代”民族地区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

41、贵州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新亮点

42、广西县域乡村旅游与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估

43、恩施州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研究

44、黔东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45、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初探

46、乡村振兴背景下羌族村寨体育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47、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资本要素分析

48、浅议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主导

49、绿色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初探

民族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文化产业概论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其中包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在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深入挖掘且科学有效地应用思政元素是其改革的关键与核心。文章根据文化产业概论这门课的课程特点,以本质论、发展论、经营管理论、对策论四个部分教学内容为载体,挖掘其四个模块内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把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有意识地且对症地融入到教学各环节中,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知识教育的有机链接。

关键词:文化产业概论;思政元素;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课程思政这一理念的提出,给各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产业概论这门课程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在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中承担着基础性、系统性的理论支撑作用。本研究以思政教育进课堂为目标,选取了课程内容中的四大模块十一个章节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确保学科知识教育的专业性,针对每一个模块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挖掘与运用,确保课程的育人性,将学科理论知识与思政教育元素联合,以实现当代大学课程教育的适用性。

一、本质论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运用

文化产业理论由本质论、发展论、经营管理论、对策论四个部分构成,其基本任务就是对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本质特点、发展规律和经营管理规律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普遍问题提供系统化科学解答。文化产业本质论这部分内容包含本质论属性、运行逻辑论和文化竞争论,旨在介绍认识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即介绍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运行逻辑论即介绍如何从文化产业到文化经济、文化竞争论介绍文化产业与国家“软实力”之间的关系;本质论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及融入见表1。

在本质论模块中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事业等核心概念,从而掌握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理解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和文化产业理论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特别是新出现的“文化经济”力量对人类经济文化政治格局的改变,从文化经济的角度来研究文化产业,更加深刻地揭示文化产业的本质和特征,深化文化产业理论。第三章则从国家“软实力”的角度展开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讨论,加深学生对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認同。

在授课过程中,第一章——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辩证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文化产业学科理论的学习意识,介绍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组织学生梳理国内外文化产业理论,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们热爱文化产业专业的情感。第二章——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章节中,通过文献梳理与话题讨论,培养学生学科视野的融合,了解学科价值的意义,通过梳理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符号,进一步让学生对学科怀有崇敬感与使命感。第三章——文化产业与国家“软实力”章节中,通过学生梳理各自心中各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来讨论什么是“符号的战争”以及如何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学生文化安全意识。通过讨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曾滞后的原因以及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意识。

二、发展论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挖掘与运用

文化产业发展论这部分内容包含有业态特征论、发展现状论、发展趋势论,主要介绍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类别、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发展论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及融入见表2。

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围绕文化产业,世界各强国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在发展论模块中,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衍生层的划分,重点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九大类别及其特征与发展现状,以方便学生对文化产业的本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所推行的举措,因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国际文化产业竞争中高瞻远瞩、把握全局意识,也有利于更深入地认识文化产业的内在规律。第六章则从高新技术的角度出发对数字技术及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新型文化产业形态的理解与认识。

在授课过程中,第四章——当代文化创意产业九大类别,通过对文化产业层次与九大类别的划分引导学生增强文化产业专业人的职业素养,讨论与描述文化产业九大类别特征、现状及重要程度,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人工作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第五章——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章节中,通过文献梳理与话题讨论,培养学生了解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强化认识文化产业内在运行规律,组织学生讨论与总结世界各国在文化产业领域中的各自优势与核心,深入解读各国推行文化产业相关举措,培养学生树立全局观、高瞻远瞩、把握全局意识。第六章——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章节中,通过对新媒体行业与游戏行业的热点事件分析讨论,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动漫或游戏公司,了解前沿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元化视角与辩证思维。

三、经营管理论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运用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论这部分内容包含有产业模式论、经营管理论、市场策略论和品牌战略论,主要论述文化产业的战略发展思想与经营管理模式,经营管理论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及融入见表3。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论这部分内容主要论述文化产业的战略发展思想和经营管理模式,因此,在经营管理模块中的第七章主要从生产模式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化产业的产业模式,从简单的文化产业模式到复杂的文化产业模式,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产业模式学习,进一步深入研究文化产业有别于其他产业的特征,从而掌握文化产业的特殊性。第八章主要介绍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特殊性,就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如投资的风险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产品的持久性盈利管理以及成本的控制与管理,通过文化产业产品的特殊性进而总结文化产业科学管理的必要性。第九章阐述的重点为文化内容产业的市场开发与输出,通过对文化产业集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问题进行讨论,展开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讨论,提倡文化创意,培育区域文化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第十章从品牌战略的角度出发,展开对文化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探讨,通过对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相关理论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文化品牌价值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在授课过程中,第七章——文化产业模式通过介绍简单的文化产业模式与复杂的文化产业模式,培养学生建立起文化产业人审美能力,理解文化产业生产模式的自有规律;通过对横店影视城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延伸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第八章——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在本章节中带领学生梳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基本问题,设置话题讨论与职业演练,虚拟作为文化产业经理人在经营管理中将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从而培养文化产业人经营管理能力。 通过探讨非盈利组织文化传承功能,强调学生们树立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性。第九章——文化内容产业与市场策略章节中,通过学习产业链理论与价值链理论,讨论“班加罗尔模式”对中国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启发与意义,强化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其创意性思维与总结问题的能力。第十章——文化产业品牌战略,从品牌战略角度出发,解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起为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做贡献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通过案例分析美国迪士尼品牌动画片的文化资源,探讨本国民族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四、对策论中思想政治元素的挖掘与运用

文化产业对策论这部分内容主要运用文化产业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性思考。对策论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及融入见表4。

在对策论模块中主要介绍了中国道路论,什么是中国特色文化产业以及如何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中国特色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它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各国文化精华和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寻找和建立中国自有的核心竞争优势,它是一个历史运动的、不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在本模块的教学中始终强调这一动态的过程,加强学生们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

在授课过程中第十一章——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通过带领学生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探讨如何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心中进一步坚定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职业使命感。

五、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项目,高校教育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是新时代的命题与建设方向。本文通过挖掘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四个模块十一章节中的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把课程思政理念有效地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每一个模块每一个专题中,通过教学方案的设计,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以新时期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多元化设计教学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对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2]王英龙,曹茂永.课程思政:我們这样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3]李芊,苑雪璐.基于文化自信的《文化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3):85-88.

[4]李军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与实践路径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1(2):81-83.

[5]王海威,王伯承.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32-34.

[6]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专业课为视角[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7]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8]许庆如.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探索,2015(11):101-103.

上一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力调度风险控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