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023-02-06

第一篇:河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探析

摘要: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问题。本文在分析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职能、产业结构、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究了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路径。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虽已初见成效,但同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一些发达省市相比,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产业的投入产出比上,都明显落后。在一些具体的指标,如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出口等方面,我们的发展水平也尚处于起步阶段,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虽然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省内GDP增速,但与周边的北京、天津、山东等省相比,大约低1至3.8个百分点,与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省份相比差距较大。

一、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河北省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依然没有从“大文化”的角度来进行梳理。文化产业的管理政出多门、职能重叠,这样的管理现状不利于在文化产业内部进行规划和资源的整合,束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另外,缺少完善的文化市场规范和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这对于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是不利的。文化产业相对比较发达的省市如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其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都十分健全。但是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体

制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加上文化发展观念转变的滞后,经营管理机制不够灵活,对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依然没能走出事业管理的模式,对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市场发展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给予文化产业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这些都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较弱,导致在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河北省却没能打造出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品牌与文化企业。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从区域来说,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呈区域相对集中状态。石家庄市在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中居第一位,占全省文化产业单位增加值的26.2,居第二位的是保定市,唐山市居第三位。这三个市的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我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将近一半。河北省的其他市与之相比则相差很远,尚未形成较明显的区域中心态势。总体发展格局是“一线”城市如石家庄、保定、唐山、廊坊、秦皇岛等发展迅速,“两厢”城市如邯郸、沧州、衡水以及张承地区等发展相对缓慢。从产业格局分布状况看,新兴文化产业开发不足,区域间产业发展不均衡,地区产业结构有趋同现象。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均衡,使得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不均衡,多元化开发不足,产业资源未得到合理配置,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文化产业的规模与结构问题。近年来,河北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但跟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其规模依然偏低。据河北省统计局数据,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6%,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而且在产业结构方面,河北

省的文化产业还集中在出版发行、文化演出、文化休闲娱乐,传统工艺美术与旅游资源开发等传统行业。在河北省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文化企业集团中,发展较好的新闻出版行业是河北省的文化支柱产业。动漫产业、网络文化传播、移动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比较薄弱,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结合度低,技术与创意水平扁平化,没能形成层次划分也没有达到业界的先进水平。动漫产业缺乏有影响力的动漫作品及其相关的衍生品,其经济效益在河北省的文化产业中所占比重极低。河北省产业结构存在着突出问题:传统产业比重过大,而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第

三、第四产业产值在河北省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增幅较快,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却仍然较低,文化创意产业总量规模偏小,整体实力较弱,创意产业基础薄弱,创意氛围及规模尚未形成,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四)发展观念与意识滞后。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意识的欠缺和管理体制的不灵活。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对如何依照市场规律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缺乏深入的研究,相当一部分文化产业经营者的市场意识淡薄。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构成来看,河北省的文化企业集团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大,品牌效应不明显。另一方面,河北省目前对自身的有特色的发展方向缺乏深入细致的探索,导致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单位与企业依然无法准确把握河北文化创意产业在河北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定位,对自身发展缺乏长远和整体的规划,缺乏对河北省优秀文化的深层次发掘,使我省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发展。从消费角度而言,消费者个人和单位对知

识产权保护的观念淡薄,对购买、使用侵权盗版制品的危害缺乏认识;从文化创意产品的产出部门而言,也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他们一方面侵害他人权利,另一方面忽视自我保护。在文化创意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专项负责知识产权保护的人员,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不强。例如在品牌建设方面,很多中小企业塑造品牌的意识匮乏,在防御性商标的注册方面做得不够,加之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面临诸多困境,以至于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滞后。

(五)专业人才短缺。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必须依靠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文化创意阶层的崛起。河北省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实践的严重脱节、人才结构的失衡,导致行业需求与人才储备之间存在较大缺口。人才培养体系相对滞后,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精通文化行业特性,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人才紧缺是影响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要素。目前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产业经营都缺少必要的现代管理营销理论,大部分还停留在一些实践中摸索总结的朴素管理办法上。河北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创意型开发人才深度挖掘开发和经营性人才的运营,特别是文化产业品牌的市场组织人才和新兴文化产业的人才等。从目前世界上成功的文化项目的经验来看,文化项目打造和市场经营紧密相连,无论是前期宣传还是后期的产业链开发,都需要有经验的专业文化经营人才的参与。人才缺乏和资金投人不足制约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高素质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不足与人才使用机制不完善

是河北省创意文化产业面临的严峻问题。河北文化产业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各行业的专业人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营销知识,制约了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

二、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规划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与作用,把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战略产业的高度,制定一个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合理调整产业的布局和结构。河北地处环渤海经济发展中心区域,承接京津文化辐射,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极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区域与资源优势。要理顺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体制,制定规划,明确思路,尽快成立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协调机构。根据国家制定颁布的有关政策,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会同发展与改革、人事、金融、文化、宣传、工商、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和协同联动,制定相关规划与政策,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宏观战略,平衡区域发展,突出品牌意识,使得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及管理体系得到完善与健全。要结合全省各区域实际情况,树立个性与品牌的创意发展理念,对河北省创意产业进行合理规划部署,制定出富有前瞻指导性、实际可操作性的创意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未来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与战略措施。建全机制体制,“做活”、“管好”文化创意产业做好文化创意产业,理顺文化管理体制。文化创意产业要按产业化组织方式运作和经营,这就要求政府从根本上转变管理职能,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

的根本转变。要把管理重心放在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给予政策指导,把握方向、原则,监管质量、效益,真正形成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

(二)调整文化创意产业结构,提升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含量,加速动漫与动漫衍生产品开发、网站设计、游戏软件开发、广告与会展设计等为主体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发挥河北省毗邻京津的地缘优势,建设北方的设计之都;大力发展影视拍摄基地及后期制作,结合河北省有特色的旅游文化,树立河北省影视、旅游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崭新形象;建设河北省具有燕赵特色的创意文化创意产业链,促进创意产业各门类之间优势互补,使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多角度、深层次、快速度的发展。在产业园区的建设上,要突出重点、找准定位,形成产业链条,建立持续、合理的产业结构。作为京津冀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的成员,河北省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京津及邻近地区的文化直动交流,创造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产业规模。在做大做强出版印刷、文化服务、休闲娱乐等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上,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数字传媒、动漫游戏、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调整现有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使其合理化、高级化。

(三)弘扬河北特色文化,打造具有燕赵特色的创意文化品牌。从全球范围看,迪斯尼、普拉达、范思哲、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贝塔斯曼等文化创意产业品牌都构成了巨大的无形资产。这些来自发达

国家的经验说明打造文化创意名牌产品是文化创意产业制胜的法宝。河北省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丰富而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和工艺把这种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的资本,使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得到开发和弘扬,从而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燕赵文化”创意品牌。这就需要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企业扩宽思路,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自身在国内外创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所应该占有的地位,树立燕赵创意文化品牌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知名创意文化品牌。同时,河北省各地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地缘特点,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创意文化品牌,并且利用创意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各门类之间优势互补,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河北省各个地方城市需要尽快为本地城市进行文化形象定位,以本地特色文化为中心,增强创新意识,立足燕赵文化特色,发掘有地方特色的创意题材样式,创新表现手法,打造具有燕赵特色、符合时代潮流、能为大众所接受的创意文化精品。以石家庄、唐山、保定等具有创意文化创意产业实力较强的城市作为先锋,推动河北省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融合,带动“两厢”城市共同发展。要通过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突出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地方特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整合。在此基础上树立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意识,大力培育高端文化创意产业,进而通过实际打造过程,形成品牌“优势”,并努力增强本地品牌的辐射能力和与外区域之间的联合发展能力,培育一批具有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及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并增强本地品牌辐射能力,提升区域文化竞争力,构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坚实平台,支持和鼓励文

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增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同时,深入挖掘河北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与红色文化资源,抓文化精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以品牌为中心发展长链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四) 构筑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高智力、高知识密集度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意人才的智力支持,要建立健全培养、选拔、考核、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批各门类拔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意识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目前急需的是实用型人才。该行业的管理人才既要熟知行业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不同领域的管理方式,如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演出,都有不同的管理规则,这种特殊性与复杂性在我们设置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时,应予以充分重视。进而在培养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设置、实习培训等方面都应向应用性倾斜。

2,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提升文化创意人才的整体素质。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应充分利用河北省较为丰富的高校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有原创意识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除正规的高等教育外,还应利用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人才资源,发挥其文化辐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专业培训与课程,不断提升在职文化创意人才的专业素养,使其更适应时代需求。实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训计划,还要充分考虑到各行业人才素质培养的差异,形成创新人才在

管理、实施、监管等各层次的合理分布,优化人才结构,提升文化创意人才的整体素质。此外,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市场、面向国际、面向未来。教育机构要理顺课程体系,培育师资力量,与文化企业深度合作,并把企业所需的技术与实际的工作过程与环境带到学校,让学生学会文化创意的知识、方法与技术,并能得到技巧的培养。不同层次的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环境与师资力量,与社会联合起来,建立合理的人才培训体系与模式,既培养文化创意复合型人才,又培养高端文化消费群体。

3,制定科学的人才政策,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是保证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在经营管理方面,高端管理人才不是短时间内能培养出来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引进优秀的人才,引进职业管理团队与先进的管理模式,发展文化经纪代理。同时,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在薪金待遇、户籍、住房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引进和留住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在人才建设上,政府要制定吸引人才和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创造适宜人才生存和发展的平台和宽松环境,要想办法吸引相关人才到位。再次,发挥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吸引海归和国内优秀创意人才,改变过去京津的虹吸作用所造成的人才外流状况。地缘优势加上优惠政策和良好的环境一定能对京津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和企业形成吸引力,加快与京津的产业合作与对接。坚持人才培育与引进并举,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转变观念,搞活机制。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与政府的参与程

度密切相关,政府的最大优势是位置高、视点高、可支配的资源丰富。在文化体制改革已完成的前提下,政府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改革过去对文化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模式,合理发挥政府职能,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合理配置现有文化资源;大力推进企业内部机制创新,真正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使企业不断激发活力,提高竞争力。同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与鼓励政策,明确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搞活生产经营管理机制,给予文化企业真正的自主发展空间,鼓励河北文化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开发,提高知名度与竞争力;此外还要“引进来”,依托京津的发展优势,引进资金、人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河北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文化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化。充分利用廊坊国际经贸洽谈会、石家庄国际动漫节以及北京文博会、深圳文博会等活动平台,充分展示河北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利资源,大力宣传河北省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环境,从而争取促成更多更好的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办好文化创意产业论坛,为政府、文化企业、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建立三方沟通的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正确对待文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改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局面,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更快更好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不仅可以搭台,还可以成为招商引资、打造城市名片的核心资源,可以唱主角、唱足经济大戏。人们通过市场满足文化需求,购买优秀文化产品的人越多,受教育的面就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广泛,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好的文

化产品不仅社会影响好,而且群众乐意消费,其经济效益也必然可观,从而真正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王晓云,李文玲,关于发展河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10):238,

[2]孙福良,张乃英,中国创意经济比较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8,12~13,

[3]林拓,世界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2):27~32,

[4]张明磊,詹旺,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5]刘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以杭州市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论文,2010,

[6]张淑莲,基于合作博弈的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7]韩国春,董惠芳,河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

[8]李海超,刘化飞,我国创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

第二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世界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在世界各先进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取得深入发展,并成为其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介绍英国、美国以及日本经济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1.1英国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纵观创意产业在英国的发展,直至1998年,创意产业的地位才开始上升并日益得到更多重视。根据英国文体部2004年8月发布的《创意产业经济估算统计公报》的估算,创意产业占2002年英国GVA的8%,超过金融业占英国GVA的5% ,创意产业对伦敦经济的重要程度已超过金融业,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据官方统计,过去十年,英国创意产业增长93%,而整体经济增长仅为70%。在这十年间,英国创意产业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超过英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3%的增长速度。

在就业方面,1997至2006十年间,英国创意产业就业人数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其中2005至2006年间则高达4%,。创意企业的数量从1997年的11万多增至2006年的12万多,2006年,英国创意产业就业人数高达200万人,成为全球创造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

1.2美国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1977至1997年20年间,美国核心版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6.3%,超过同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2.7%的增长率。核心版权占美国GDP的份额已经从1997年的5.65%,增长到2001年的5.89%和2002年的5.98%。2002年全部版权产业占到美国经济的12%,为12540亿美元,版权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呈继续增长的态势,其中2003年为23.28%,2005年为24%。

在就业方面,1997年美国核心版权就业人数为513万,至2001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增至582万,2002年,核心版权产业和全美就业人数均有所下降,其中核心版权产业就业人数降至548万,但1997至2001年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均超过美国就业总增长率,2003至2004年,核心版权就业人数仍呈下降趋势,2005年又有所回升。至今,核心版权一直保持着比整个美国经济较快的增长势头,对提高美国就业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3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根据日本数码内容协会《数码内容白皮书2004》的统计,以动漫产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日本文化创意产业,2004年的产值达到12.8万亿日元,约占日本本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2.5%,超过了日本农林水产品产值10万亿日元。另据韩国文化体育部数据显示,在世界动画片总计3000亿日元的版权交易中,日本动画片占65%,在欧洲,日本动画片的市场份额竟高达80%。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

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钢铁总收入的四倍。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005年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是极具意义的一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入了一个调整、完善、反思的阶段,改革经验向政策、法规转化,产业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更加规范有序的阶段。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明确提出“逐步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意群体创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培育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提供商”,“重点培育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支持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式,集聚各类文化创意人才”。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文化创意产业正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地争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出现了一大批诸如北京798艺术园区、杭州Loft49等知名的创意集聚地和一批如“蓝猫”等文化创意活动活动品牌。

纵观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文化创意实践更多的是以城市和地区为载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闹态势。总体而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北京、上海,二者利用全国领先的文化、经济优势,引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第二梯队为深圳、昆明、广州、长沙、杭州等省会级城市,它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民族、文化优势,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第三梯队其他城市,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本为将以北京为例,影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增加值603.5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8.76%,从业人员77.4万人,总资产达到4537亿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以逐年扩大之势增长,2006年实现增加值812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比重增至10.3%,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为89.5万人。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活跃、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

纵观世界各国争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可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是大势所趋,并大有可为。

第三篇:文化创意产业

4072班

3114144007 康文航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简析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将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而创意却正是中国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强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质量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创造性活力。通过研究创意产业园的的代表性模式,为中国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园设计作出指引

关键字: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园

模式

近代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总的来说处于迷茫期和引进期。鸦片战争之后,我国知识界就开始出现学习西方和尊崇西方文化的现象,甚至目前我国部分人还存在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这种对自身文化的信仰的缺失对一个国家而言是非常危险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急速发展,国力的逐步增强使得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输出离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因此为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并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我国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各学者们也开始学习西方经验,研究中国特色化的文化产业,力求使我国能尽快在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传统文化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概念,是区别于文化产业的新的产业形态,是对新业态的概括、总结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出现的前提是制造业的充分发展和服务业的不断壮大,是第

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打破

二、三产业的原有界限,开拓艺术型、精神型、知识型、心理型、休闲型、体验型、娱乐型的新的产业增长模式,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市场和新一代创意消费群体,以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将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而创意却正是中国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亟待加强,强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质量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创造性活力。本文力图通过研究创意产业园的的代表性模式,为中国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园设计作出指引。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创意经济研究权威约翰.霍金斯认为“创意”有四个标准来衡量一个创意,它必须是个人的、独创的、有意义和有用的。创意可以导致或增强一个有商业价值的商业产品产生,他把“创意产业”这个词限定在一个脑力工作占优势所产出的结果是知识产权的产业里。澳大利亚学者约翰.哈特利以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试图以新知识经济中的新媒体技术发展为背景描述创意艺术、个人才能和文化工业,大规模在概念和实践层面的融合供新近才实现互动的公民——消费者所用。大卫.赫斯蒙德夫指出,文化产业通常指的是与社会意义的生产最直接相关的机构,主要指营利性公司,但是也包括国家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中国学者厉无畏、王慧敏所著《创意产业新论》为“创意产业”下的定义更为简明扼要:创意产业是以人的创造性为核心增长要素的产业。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提出了一个十分明晰的定义,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2002 年,台湾地区经济建设委员会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挑战2008年重点发展计划”中的一项,并将其描述为 “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1]。

学界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莫衷一是,综合各家观点,我比较认同的观点如下: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且文化创意产业高知识性、高附加性、强融合性特征。主要包括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具体表现为广告、建筑、艺术设计、时装设计、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各个行业领域。

中国大陆文化创意产业格局

随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其总量规模稳步提升,而且行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以高科技企业为主的产业主体,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格局。2011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347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5%,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叶郎, 2012)。在各类新兴文化业态中,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网游和数字印刷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增长速度超过50%。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达到13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93%,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全年票房总额的53.61%;新闻出版产业全年总产出超过1.5万亿元,新建国家级新闻出版产业基地5个;互联网和移动网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国产网络游戏备案585款,同比增长超过200%。与此同时,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业态不断兴起,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以及与网络媒体相关的微电影、手机远线、云电视等新兴模式不断涌现,并正在发挥巨大的经济效应[2]。

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国家命名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达 350 个,产业总规模达 10750 亿元。目前在中国初步形成的六大创意产业集群中,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规模最大,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室内装饰、广告策划和动漫产业;其次是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广告、影视、会展、动漫、印刷等产业;以北京为中心的首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主要发展文艺演出、广播影视、会展、古玩交易等产业。其他3个产业集群规模相对较小,其中川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中心,重点发展网络软件、动漫游戏;中部产业集群以长沙、武汉为中心,重点发展影视、广播、动漫、设计等;以昆明为中心的滇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规模尚较小[2]。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不错成绩,但是总的来说,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经验不足和盲目跟风现象,东中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近年来各省市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到重要议程,各类产业园快速兴起,解决创意园与当地特色文化的契合性是政府制定发展决策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纵观我国产业园的发展模式,中国台湾的发展模式具有多方面借鉴意义,因此我将对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加以介绍。

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

台湾地区在2002年5月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三大范畴:(l)文化艺术核心产业;(2)应用艺术(在另外的文件中有时使用设计产业);(3)创意支援与周边创意产业";2003年3月,文建会经过内部讨论,发表初步规划的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分别为:视觉艺术、音乐及表演艺术、工艺、设计产业、出版、电视与广播、电影、广告、文化展演设施、休闲软件“;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第二次委员会议,列入文化创意产业推动范畴的主要类别为:视觉艺术、音乐及表演艺术、工艺、设计产业、出版、电视与广播、电影、广告、文化展演设施、数字休闲娱乐;第三次委员会议中,“经济部”又加上了设计品牌时尚产业、建筑设计产业、创意生活产业等。我国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类或者三类不同类别的混合

第一类:闲置空间的重新利用: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创意文化园区是新兴的空间课题, 它被赋予一个任务:希望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完善的空间规划和有效率的行政协助,将文化创意产业从培育、创意研发等做起,期望提升文化厂商的发展机会,推广文化产品、形成文化网络,从而强化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台湾地区期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未来成为:信息网络平台、创意交流的平台、国际交流的平台。台湾地区创意文化园区的四种形态:

1.创作型创意文化园区:以各种领域专业或者业余的创作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园区主要定位于自主性文艺群体与相关支持机构的培育基地、创意文化知识教育和学习场所等“

2.消费型创意园区:以文化消费者、到访观众为主要服务对象,不仅是创作者与消费者进行接触与交流的平台,也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消费者的接触点“

3.复合型创意文化园区是结合创作型园区与消费型园区两者的功能,兼具创作性与消费性,强调实验,培植和商业的综合发展,创意园区多属于此类型

4.产业发展专区:以某个特定的产业为依托,结合创作型与消费型园区的特性,同时兼具创作与文化消费空间,比如莺歌陶瓷、新竹玻璃等[3]

第二类: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经营:从传统艺术到文化创意产业

以传统的艺术门类表现新的内容,或者是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改造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成为传统文化产业创新经营的重要模式,“台湾地区的布袋戏”其创新的经营方式是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此类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其不断创新的经营模式密切相关"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表演形式创新:黄俊雄家族创造了金光布袋戏;(2)内容创新:霹雳布袋戏生旦净末丑等分类模糊了,剧情增添了趣味及悬疑等观赏性(3)现代营销手法的运用:设立电视台、创霹雳会月刊、印制偶像的户恤、月历、笔记本、马克杯等(4)挖掘文化内涵,反映社会现实。忠实的反映社会现状及社会心理“,摆脱传统“印象式”的表演手法[3]

第三类:没落夕阳产业的创意升级:传统产业的新内涵

没落夕阳产业的创意升级,一是利用没落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的文化创意事业;二是在传统产业中注入文化和创意的因素,增加其附加价值,实行品牌化经营。宜兰县的白米村木屐为主题的文化观光产业兼具创意升级的双重特征。如图所示:

作为日本传统意义上的木屐是典型的“没落产业”,通过创意增加木屐美感、转换木屐功能甚至跳脱木屐意象给予木屐新的“生命”,使“木屐文化”再生。因此可以说“没落产业”似乎并不一定是“死亡象征”,作为当地传统的特色文化依旧可以通过“创意”产生新的活力,其中关键在于我们仔细梳理当地文化特色,向其注入文化和创意的因素,增加其附加价值,实行品牌化经营[3]。

对我国其他地区文化创意园设计的指导意义

围绕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的集群化发展格局,有必要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已有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集聚区的资源,加快推进具有国际化程度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与示范区建设,健全创意产业链,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群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必须结合各地区自身特点建立与之相符合的创意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带动区域协同产业发展的目的。

大陆区域创意园模式可以参考台湾模式,对于闲置空间的重新利用,适用于大多数地区创意园发展,除了规划区域具有闲置空间外,创意园的定位要考察园区建设的基础性条件,园区定位决定创意园的性质是创作型创意文化园区或者消费型创意园区或者复合型创意文化园区,产业发展专区在大多数情况下需以某个特定的产业为依托,例如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西部影城原为银川市西北郊区荒野,有两座古代城堡遗址,利用原有古堡原型建立的影视城,保持了古堡原有的奇特、雄浑、苍凉、悲壮、残阳、衰败景象,突出了西北地区荒凉感、黄土味及原始化、民间化的审美内涵,让电影艺术家在这一片西部风光中尽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已经拍摄了多部获国际国内大奖的《牧马人》、《红高粱》、《大话西游》、《逆水寒》、《大敦煌》、《乔家大院》等数百部影视剧,西部影城保留和复制了在此处拍摄过的著名电影电视场景140多处,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展厅、个性化海报厅以及利用原场景、道具、服装为游客制作MTV、影视短片、模仿秀等,影视基地摆脱了单一的服务型定位,以电影拍摄产业为依托,借影视发展出旅游、餐饮、购物、陶艺、骑射及游客制作电影等多元化服务。

部分省市拥有特色传统文化,因此创意园建设可以围绕特有文化,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对于当地群众具有深刻影响力,比较容易得到大家认可,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具有区域特殊性、特定性,对于域外人具有吸引力、感染力,通过特色文化作为对外发展窗口能够更好拉动当地其他产业。当然,建立此种类型创意园首先需要对传统文化的文化影响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做深入研究,例如中国北方地区相声,中国的相声艺术源于华北地区,流行于京津冀地区,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而受到群众欢迎,二十世纪晚期,以侯宝林为首的一代相声大师的陨落。相声事业陷入低谷。2005年,凭借网络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的传播,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异军突起,使公众重新关注相声艺术,因此作为传统文化的相声在新的时代依旧存在吸引力和巨大影响,依托相声文化可以建立“相声文化创意园”,设立相声艺术中心、相声社、相声家人偶制作中心、相声演员服装造型设计中心等等。

当然,某些地区具有特色文化产业,但是在新的时代已经逐渐失去光泽而沦为夕阳产业,例如陕西可以基于皮影艺术发展创意园,传统意义上的皮影是一种表演道具,皮影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操纵皮影人物,一边用流行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现在的陕西已经开始探索通过艺术创新使皮影艺术以其他形式重新焕发活力,例如现在的皮影已经有相框制作形式、礼品盒形式了,皮影不在是简简单单的表演道具,它突破原有功能成为艺术欣赏品或者收藏品了,当然,在我看来,陕西皮影文化还有很多创新点可以挖掘,未来陕西建立文化创意园可以以此为基石,建立专门的皮影艺术馆、皮影雕刻中心、皮影表演指导培训中心、皮影戏电影等等。 综而言之,我国建立文化创意园有丰富的特色文化做支撑,但是文化创意园的设计建立必须因地制宜、因文化制宜,不能盲从。台湾地区在创意园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我国大陆地区可以向其学习,结合自身文化进行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当地发展的创意园区,从而拉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自强 张树武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及形态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2012年第1期:第117-119页

[2] 张蔷 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对策[J]. 地理科学进 展:2013年第8期:第1230-1231页

[3] 张旭 台湾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10月:第23-29页

第四篇:有关文化创意产业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至此,文化产业跃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各种服务功能、增加就业、建设两型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全球的文化创业产业规模正在快速增长,已成为发达国家引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鼓励和支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级政府也通过加强规划指导提供政策优惠、优化管理协调等手段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各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逐渐成为这些城市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各地加大扶持各类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发展和专门人才成长的工作力度,加快筹划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力争打造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由于各种原因,虽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加快起步,发展势头比较强劲,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如缺乏更加优惠及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一些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定位缺乏当地特色,一些企业发展战略和功能不够科学,行业内普遍缺乏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量文化创意都面临着融资困境和障碍等等。

第五篇:浅析发展丽江文化创意产业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已逐步发展为当今社会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何利用好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一举措,结合实际,推进丽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抓住机遇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丽江文化;民族文化

一、 文化创意的概念及发展趋势

(一)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对创意产业的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其产业范畴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

1 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行业。

创意产业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第二,文化创意产业活动被视为与象征意义的产生与沟通有关;第三,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大,影响的范围也愈来愈广。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目前,一些地方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显现集群效应,呈现出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

以场馆集合为特点的协同发展趋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以完整的产业链为依托。为此,一些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产业园区。企业不仅能享有基础设施、教育培训等外部服务,降低成本,而且能依托园区内上下游企业形成的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质和价值,还可利用集群内部的资源、品牌、设施、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进行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以个性化为核心的小规模市场趋势。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在本质上是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集合,因此更注重针对性、人性化的“定制”环节。

2 定制产品一般处于价值链的高端,难以通过规模化生产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使得小规模生产可以取得与大规模生产一样的低成本。众多的小规模市场汇聚起来,就成了可与规模市场相匹敌的强大力量。这同时也增强了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创新发展。

以创意集聚区为中心的结构融合趋势。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和渗透性,在纵向上能通过销售渠道延伸到目标客户,第一时间获取市场信息,在市场经营战略上进行快速响应;在横向上可延伸到产业集群内部的关联企业,构建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形成合力以抵御市场风险。还可与政府以及高校、研究机构、中介咨询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等进行合作。这种企业之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构建的产业网络和企业与政府、高校、研究机构或中介服务组织等所构建的社会网络,共同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中的创新网络。

二、 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性分析

“创意产业”特别强调开发人的创造力和技能潜能以创造财富的能力,它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方面的作用,可以从四个层面来讲。一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二是对其它产业的影响,即每投入一块钱在文化产业里,它可能在其它产业领域获得的收益;三是文化的投入 3 可以增进其它产业的竞争力;四是文化的投入可以改变人们生活的品质,改良文化形象。

三、丽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1. 知名度高、地理位置优越。

丽江的旅游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省委、省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立足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确立和实施旅游先导战略,逐步走上了一条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的路子。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丽江已成为在海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热区和令人向往的旅游地之一。

丽江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不仅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许多文化遗产。例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摩梭的摩梭文化等等。每年吸引着数十万计的游客来到丽江。此外,丽江也地处于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大香格里拉地区,是指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地区。具体包括:四川省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的40个县(区),云南省迪庆州、大理州、怒江州、丽江市的24个县(市、区),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的18个县。 9个地州市82个县。 2. 交通便利

云南已开通12个民用机场,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数量居全国第一,其中包括昆明、西双版纳和丽江3个口岸机场。开通国内国际航线 4 210多条,全省民航年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4位。2010年,丽江机场旅客吞吐量在全国175个机场中排名第41位。已开通中远程航线二十多条 .丽江机场于1995年6月建成通航,旅客吞吐量1.8万人次到2011年旅客吞吐量达218万人次。到2015年,争取开通35条以上国内航线和5条以上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达到40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7万吨,起降航班4.2万架次,形成旅游、商贸、加工、物流仓储、通道服务为一体的功能区;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5万吨,起降航班6.5万架次,建成滇川藏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国家一类航空口岸。 在国内 :以打造云南支线航空枢纽为目标,在巩固原有航线的基础上,重点巩固及争取开通丽江至西双版纳、普洱、德宏、腾冲、文山省内5个陆地口岸航线,实现航空口岸与陆地口岸联动开放;开通丽江至黄山、九寨沟、张家界、桂林、平遥国内5个世界遗产地航线,实现国内遗产地的联动开放。

对外:逐步开通丽江至香港、台湾、泰国、日本、韩国境外5个地区和国家航线,与境外主要客源地联动开放,积极构建大香格里拉文化旅游圈与泛亚地区交流的平台,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中国世界遗产旅游黄金线,架设中国面向西南的空中便捷通道,推动“国际航空港”建设,把丽江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

四、建立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运作模式。

5 1.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要以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支持,大力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保护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流舆论,不断提高对外宣传水平,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文化以旅游为载体,旅游又以文化为灵魂。两者紧密结合、互动发展,形成了形神兼备、互融共进、互利共赢的格局。丽江在推进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把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塑造了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摩梭风情等知名文化品牌,相继推出了《丽水金沙》、《印象 丽江》等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极大地丰富了丽江旅游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运作过程也具备明显的价值网络性。民族文化旅游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过程中,企业需把握旅游者的需求,立足民族文化创意开发各种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和通过各种手段吸引旅游者达到满足旅游者需求使其实现其价值,同时企业也可实现其价值;由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利益相关者也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旅游者价值实现 6 的同时,其价值也可实现;而旅游者、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实现又可促进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价值网络。

2. 立足民族文化创意挖掘商业模式价值源泉 商业模式的成功必须有赖以生存的价值源泉和基础,所以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必须要立足创新,挖掘民族文化的价值精髓,将民族文化创意融入旅游产品开发、活动策划和景点构建中,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要将民族文化创意融入旅游的每个环节中,在开发文化 旅游产品、建设景区景点、举办文化旅游活动中都要以民族文化旅游为核心大胆创新,树立民族文化旅游创意品牌形象。首先,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中要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形成独特风格,打造唯我独有,唯我是优的民俗文化产品;其次,要将民族文化创意与旅游景点构建结合起来,利用历史、传说等对 旅游景点进行包装,提升其文化底蕴;再次,要立足文化创意策划具有鲜明区域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提升活动的文 化内涵和参与性,树立民族文化创意品牌形象。 3. 不断创新产业价值实现模式商业模式的价值实现模式是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环节, 直接关系到产业的生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利用文化宣传创意打造文化旅游创意品牌,通过各种途径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品牌的构建造势。首先,可以利用民俗文化创意活动宣传民俗品牌形象,如通过文化创意举办民 7 间文化艺术节,系列地展示民间文化艺术风采; 通过文化创意组织开展民俗节庆活动,充分展示当地的民俗 风情;其次,利用民族文化创意表演扩大民族文化创意品牌的影响力,如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策划具有鲜明区域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表演;再次,借助各种传媒,如电视和网络等扩大民族文化创意品牌的影响范围。第二,要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灵活的管理体制是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崛起的重要条件,企业在经营上要打破互相封闭,互相压制的传统经营模式,要合理整合资源,形成客源共享,利益共享的良好局面;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重点放在为产业发展环境构建中,实现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的分离,产业的具体经营要交给市场和专业机构去 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放弃旅游产权,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经营的监督,避免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和对民族文化资源的破坏,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丽江市情》.李丽琳,李丽琳工作室

[2]《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吕学武,范周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8 [3]文化创意产业译丛-文化产业.大卫·赫斯蒙德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北京文化创意网.http://. [5] 冯学钢,于秋阳.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旅游学刊,2006. [6] 张向国,吴应良.移动商务价值网商业模式与运营机制 研究.软科学,2005. [7] 王志成,谢佩洪,陈继祥.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影响因 素分析及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红船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下一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章程

热门文章

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