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课中的体验教学运用

2022-09-14

一、新课程理念背景下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突出作用

(一) 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陶冶和人格培养

体验式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精心创设生动活泼和极富感染力的意境以及各种活动中, 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活动, 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感染和熏陶。学生通过活动参与, 在特定的情景中, 体验、探究、感悟、领悟真谛, 形成良好的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如游戏“抗洪抢险”, 学生在抢险过程中, 学习怎样团结协作、合理的安排, 救人救物重要性的选择等, 在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 教师通过学生的不同表现, 从中加以点拨引导, 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的品质、价值观念等都得到培养。

(二) 体验式体育教学发展目标的多元化

长期以来, 体育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主导性, 关注学生的动作记忆及其标准化再现,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围着教师转, 以教定学, 忽视学生的需求、情操的陶冶、能力的培养, 严重影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健康发展。体验式体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关注学生即时的感受和个体化的领悟,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体验、摸索, 从情感、态度、行为方式、学习方法等多方面施加影响, 即学习掌握知识技能, 又得到情操的陶冶, 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同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多维”目标的发展。

(三) 体验式体育教学是体育活动自身特点最契合的教学方式

体验式学习在教育发展史上很早就受到重视, 中国古代有“身体力行”的说法, 西方教育心理学者有“经验学习”的提法, 例如, 杜威提倡“生活及教育”、“在做中学”等理念, 这种“经验学习”也被称为体验式学习、行动性学习。个人的成长, 个人生活经验的积累至关重要, 经验需要必要的经历去体验。以实践为特征的体验式体育教学, 注重的是学生在教师精心组织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自我学习体验。而体育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活动与意志品质、自信心、合作意识、荣誉感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学生身体健康、个性发展、情感培养以及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养成都是一个有效途径。

二、发挥体验式体育教学作用的重要环节

(一) 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中心, 选择教学内容体育

教学中首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与需求, 兴趣与爱好, 选择娱乐性、创造性较强的项目, 做到教学内容多样, 体育项目丰富, 使学生有更大活动空间,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体现出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 这样就能够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 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利于体验式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 积极的情景创设、适合的学习目标设置, 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

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体验式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 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得到身体锻炼, 心理的体验, 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开展。把握准确适合的教学目标、生动有趣的情景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设置适合的学习目标, 给予学生创新动作方法、活动形式, 自我调适练习目标的空间, 让学生敢问、敢练, 快乐轻松的融入其中, 形成情感交融的愉悦学习氛围, 他们才会积极去体验, 主动地探求新知, 充满热情的喜爱体育。从而让学生在“乐一乐”、“试一试”的快乐体验中领悟到有体验学习就有成功。

(三) 巧用激励, 激活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没有受到激励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30%, 如果得到激励则能发挥出90%, 教学过程中, 应善于运用激励机制来提高课堂的效率, 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上, 对学生良好的表现应立即做出表现和鼓励, 例如, 掌声鼓励和语音鼓励等教师的期盼与支持, 都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和勇于进取的体育精神, 提高了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这样, 学生会感到自己在体育运动中的价值和成就感, 因而会更努力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抓住体验式体育教学的三个心理体现特征, 促进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一) 体育活动中学生体验的直接性

体育活动中, 学生能在不同的活动内容中直接得到不同的心里体验, 反映出不同的行为方式, 如在游戏比赛中, 胜负结果的产生, 会使学生直接体验到自信心、荣誉感, 当然, 失败也会带给学生自卑感、羞耻感等心理体验, 做出不尊重他人、违背体育道德、破坏比赛规则等不良的行为。这正是体育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规范学生行为的大好时机, 教师应抓住时机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教育, 从而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最直接、最真实的心理活动体现, 进行修正,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 体育活动中学生体验的即时性

体育活动中, 学生在活动内容中得到的心理体验, 会即刻引起学生真实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如在激烈、复杂的集体体育项目中, 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合作, 协调配合, 每一个体的共同努力去完成, 立即会引起学生意志力, 责任感和合作意识的体验, 体育教学中, 应针对学生不同时期出现的思想状况, 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生施加影响, 让学生即时、有效的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行为规范。

(三) 体育活动中学生体验的外显性

体育活动中, 学生以身体练习的方式参与活动, 也以肢体语言表达愤恨、悲喜情绪和道德情感体验, 它有利于教师直观了解学生的情绪, 而在一定体育活动过程中, 学生往往要根据一定的活动需要担任某种角色, 承担某种职责和义务, 这种道德情感体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肢体行为, 教师应抓住直观的学生行为表达形式, 针对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分析解决。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良好心理品质, 这种在体育活动中形成的规则的遵守、责任感的增强等, 会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使学生在今后的社会活动中, 能按照各种社会道德准则要求自己和调节自己的社会行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IFG者游离脂肪酸变化的特点及其与胰岛素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下一篇:燃气冷热电联产系统节能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