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淮北市采煤塌陷地综合管理

2022-09-11

1 问题的提出

淮北市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 自1958年建矿以来, 该市已生产原煤6×108t, 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 但同时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相关部门对采煤塌陷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塌陷区的恢复与治理方面有些成果, 但以往由于对矿业开发造成的地表土地资源破坏类型特征及利用方向没有全面的考虑, 往往不考虑地表破坏资源的特点而狭隘地理解土地复垦, 单一追求将地表破坏了的土地覆土以恢复其原貌和用途。如何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最大限度地重新开发利用塌陷地, 采用新技术管理使采煤塌陷地在生态修复以后产生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满足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目前淮北市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2]。

2 淮北市采煤塌陷地概况

淮北市是安徽省占有重要地位的资源型城市。截至2008年, 淮北市因采煤而造成的塌陷土地达16605.5hm2, 25万农民无地可种[2]。, 每年新增采煤塌陷地666.7hm2。截止2005年底, 淮北市因采煤塌陷先后搬迁村庄 (自然村) 250个, 涉及28个乡镇, 40余万人, 造成人均占有0.013hm2以下耕地的农民达22万人, 完全丧失耕地的农民达18万人[4]。预计到2018年, 全市采煤塌陷土地面积将达到20000hm2[3]。

目前淮北市主要的采煤区有宿州市境内的芦岭、朱仙庄、桃园、蕲南、蕲东、袁庄等矿, 濉溪县境内的百善、韩村、任圩子、孟庄、临焕等矿。

3 应用GIS技术对采煤塌陷区综合管理

3.1 GIS的主要功能

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 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 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 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 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 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GIS具有强大的三维分析和显示能力。它具有4项基本功能:输入功能;检索功能;分析功能;输出功能。

3.2 G I S技术对采煤塌陷区综合管理应用实例

应用GIS技术能有效地实现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操作、处理和管理, 实现输入、存储、管理和显示输出等方面的功能, 并能依据具体需求对相应的GIS软件作二次开发和功能扩充, 以至于更好地满足煤矿塌陷地管理的要求。

淮北市采煤塌陷区主要分为四个区进行管理: (1) 段园土地复垦区。该区基本属于已稳定的浅层塌陷区, 区内地表高低不平, 多为沼泽地。 (2) 市郊土地复垦区。包括朔里镇、石台镇、矿山集镇、高岳镇、任圩镇、烈山镇等, 待复垦土地总面积3556.57hm2。 (3) 濉溪县中北部土地复垦区。包括濉溪镇、刘桥镇、百善镇、古饶镇等, 待复垦土地总面积为1790.22hm2。 (4) 濉溪县南部土地复垦区。包括祁集镇、临涣镇、五沟镇和任集镇等, 待复垦土地总面积为1166.41hm2, 利用GIS技术进行塌陷地的综合管理利用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1) GIS技术能快速准确地完成大量的工作, 能在大范围的煤矿区开展塌陷区的管理和治理。利用GIS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数据查询、检索。对淮北市采煤地面塌陷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理、监测、预报。

(2) GIS具有很强的空间分析、评价功能, 能对淮北市采煤塌陷地进行分类分级, 在多种限制因子的参与下, 为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煤矿地面塌陷具有动态变化特征, 运用GIS技术, 在及时获取塌陷信息的同时, 可以有效地对各时期的塌陷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 研究其变化规律, 从而做出塌陷的预测和预报[5]。

4 结语

煤炭开发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但同时也造成了矿区土地塌陷, 进而束缚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GIS具有强大的三维分析和显示能力, 可以为采煤塌陷区提供一整套基于GIS逻辑原理的空间操作规范, 用来反映具有空间分布特性的采煤塌陷区研究对象的移动、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GIS的广泛应用, 对煤矿塌陷区管理和治理的水平将会大大提高。

摘要:淮北市煤炭开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也造成大面积的土地塌陷。传统的土地管理模式不能有效解决采煤塌陷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本文应用GIS技术平台中强大的输入输出功能、检索功能、分析功能等来实现对塌陷区土壤、塌陷区地质、塌陷区复垦等信息的分析和管理。

关键词:GIS技术,淮北市,采煤塌陷地

参考文献

[1] 刘志玲, 王占岐.淮北市采煤塌陷区的土地复垦[J].国土资源, 2004, 20 (3) :216~219.

[2] 张书华, 朱斌, 何宗军.土地的再生, http://huaibei.ah.gov.cn/gt/xinxihua-szh b.h t m.

[3] 周凤祥.两淮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整治[J].生态经济, 1995 (5) :28~31.

[4] 《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编委会.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51~5 5.

[5] 梁亚红, 王贵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煤矿塌陷区管理[J].河南地质, 1999, 17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歇后语误用及相关教学建议下一篇:浅谈大学校园中的公共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