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上历史教材分析

2022-12-18

第一篇:部编七上历史教材分析

2017年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8月14日至15日,我有幸参加了由甘肃省教育厅历史教研室举办的2017年新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活动,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但是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感觉收获颇丰,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的讲话视频,朱之文副部长提出了对于历史教学的一些要求。在视频中,朱之文副部长提出历史教学涉及面广、意义重大。老师在保证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需要重点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此次培训也要从政治方向、价值导向、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培训,充分认识到“三科”教材的重大意义,是落实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义务教育、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工作部署。新时期的我们也应适应新时期、新要求,立德树人,把好意识形态关,为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奠定基础,从基层做起,扎实走好每一步。在教学中,既强调历史学科体系,保证教学的质量,又注重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及时反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同时深化呈现方式的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设备逐渐健全,老师教育的观念也应随之提升,加强设立材料阅读,相关史实,知识拓展等环节的教育,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特长,去进一步探索浩瀚神秘的历史长河。在课堂上,要强调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关于法治教育。要扎实抓好三科统编教材的使用,高度重视,加强教研,争取达到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首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培训团专家、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教材研究中心主任、特级教师刘新宇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她说:“教材与学术著作有何不同?是每一位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接着,她对这一问题做了剖析:学术专著是指作者根据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成果撰写成的理论著作,该著作应对学科的发展或建设有重大贡献和推动作用,并得到国内外公认。而教材是对国内外已有的科学成就和资料进行汇总整理编排而成的系统化教学资料。在历史学科教学当中,教材编排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因此它更是重中之重。在历史学科中,学术专著主要是根据考古发现以及史实记载进行分析整理出自己的思想,更多的是作者本身对于历史的思考,尽管历史讲求客观性,但有很多的史实资料都多少带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而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民族文化、核心态度价值观在教材中有突出的表现;国家声音通过教材、课堂传递到学生,它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在教材的使用中,要让学生了解到客观的历史,有着正确的史实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做到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之后,她再次强调各位教师要明确认识到新编教材推广使用的重要性。她说:由于教材的属性原因,需要在教材的设臵上考虑课时、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的方式等问题,教材是系统的,它更倾向于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到真实的历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通过刘新宇老师的探究活动,参训者能够有很多收获。在教育学生中,要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历史的概况,鼓励学生学思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史实观,弘扬爱国思想;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近代的没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树立自身的信心,为将来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老师只有正确了解教材的意识形态特征,才能在未来的教学中正确的传授知识,而这一点,对于历史老师更是尤为重要。新编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因此,教材工作事关重要,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对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教材,涉及民族问题的教材,要不断强化统筹管理。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要高度关注部编教材的意识形态特征,深入学习,高度重视教材研究。

培训第二时段,新编历史教材编者来自乌鲁木齐市第三中学的霍俊峰老师对新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做了深刻、详实的介绍,并提出了新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通过霍老师对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进一步细致的介绍,在了解历史教材改革的大方向下,我们对于历史教材改革的细节有了更细致的了解。首先,历史教材的基本架构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点”指重要的历史史实,“线”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要注重以“线”穿“点”,以“点”连“线”。在叙述清楚历史脉络的情况下,让学生着重了解到那些重要的历史史实,同时让学生在认识理解那些重要史实的情况下,能够建立一条清晰的逻辑线,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事件的发展,事件发生后又有了怎样的影响和意义,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以辩证的思想去看待历史,有正确的史实观。因为在此次结构中“点”增加的少,删减的多,所以留下的重要历史史实更是需要了解的重点,要在教学上进一步深化,让学生了解的更透彻。而重要知识“点”都是根据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条“线”来安排的,因此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知识网络,从每单元到每节课,再到每个子目,将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完整的呈现给学生。同时运用好课文辅助部分,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提供材料,让学生能够不断巩固提高。例如在课文前设——导演中设臵情境与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丰富的思维网络;在课文旁设——相关史事、人物扫描、材料研读、问题思考中,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史事,作为知识的补充,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最后在课文后设——课后活动、知识拓展中留给学生课下的作业,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要注意新的提法,纠正一些字眼上的差错,力求清晰准确;注意一些史事的表述强调了核心内容,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深化理解。关于教材的一些重要问题,要考虑到政治思想导向的问题;要对学生有正面的教育意义;要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既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也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教师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完成好任务,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期望,培养出更多国家的建设人才。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发展看历史的进步,形成文化自信,要注意中华文化的本土性、多样性、吸纳性、凝聚性、连续性。谨慎处理一些历史上的问题,要注意从历史的角度讲解这些,既要看到这些事件的意义,也要分析事件的缺陷,在日后加以摒弃。尤其宗教上的问题更是要从历史的角度来概述,要将其讲解透彻,同时注意不能随意阐发引起歧义。其次,在使用部编教材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在使用教材时,要把握好三个原则:1.在课标指导下认真钻研教科书:历史教师要用好教课书,必须在钻研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材的体例、结构、脉络和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有清晰的知识脉络,并且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将自己的知识网络阐述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并且进一步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2.理清逻辑,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这个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的发展,瞻前顾后,融会贯通,让学生能够体会历史发展的必要性,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上认识每个时期的发展,有整体系统的思想,形成整体性、全局性的历史认识。3.用教材教历史,发展核心素养。这个原则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出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将成为学生毕生受益的品质与能力。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正文与辅助系统的关系。2.文字与图片的关系。3.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设计中不断分析、设计、评价。在处理好三个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反馈,使教学不断优质化、进步化、标准化。制定教学目标,建构流程,分析评价总结反馈,贯彻好部编教材使用的理念。同时,要注意部编教材教学内容的调整,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在教学设计时注重运用史料,各环节衔接紧凑,过渡自然。确定好教学任务,做好准备,展示教学过程的逻辑,从而达成历史教学的目的,达到历史教学改革的目标。

这次兰州之行,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学习课例设计者认真钻研,精心备课的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认真阅读笔记,加强消化理解,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第二篇:部编人教版七上教材分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教材编写组

一、教材编写依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 ◎初中学生生活的逻辑 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 青少年生命成长阶段的任务 教育的引领和指导

我是一个生命,我在进行一场生命的旅行。中学生活会有怎样的风景?

我是一个生命,我的成长需要见证与陪伴。友谊真能地久天长吗?我 能和老师、父母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我是一个生命,我喜欢探索。我的生命从哪来,到哪去?生命可以永恒吗?生命的意义在哪 生命不停地追问,我在不断的成长

一直以来怀抱的理想,就是以教材带动该课程的理念和方式的变革,并以课程的专业性进一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改善

--------朱小蔓

二、教材编写理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如在“少年有梦”体现了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感受生命的意义”从敬业的角度体现了在平凡中闪耀的伟大;“网上交友新时空”则隐含着诚信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同伴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我和其它生命之间,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落实友善这一价值观教育„„教材的每个学习主题背后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首先,教材语言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如在谈到少年要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联壁》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接着正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仅要立志,更要勤奋,不断付出努力。

其次、在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也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

再次,在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上,教材不仅仅是引经据典,而且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方式,力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活动,让学生感受身上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

3、准确把握学科特点。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如在“家的意味”中,从“家规”、“家训”以及家庭文化中的“孝”等方面,特别探讨了“中国人的‘家’”,体味中华文化深厚的意味和丰富的内涵,同时又渗透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律有机融合。同时,教材注重过程和实践,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通过实践整合态度情感、能力和知识。

4、科学遵循育人规律。

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并喜爱的活动,不断深入,在讨论与分享中达成共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学生主要面对的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与同伴、老师、家人的交往,核心词是成长。教材以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有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话题。从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设计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对于刚刚告别小学生活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一个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成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目录图片)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6年2月,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

本单元从交友方面使学生体会相互依存的生命关系:一方面在交友中体验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从而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另一方面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认可、关心和支持,从而体悟到人人需要接纳、支持和帮助,这有助于初中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录图片)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承接上一单元中学会和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和延伸。 师长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和师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他们要求摆脱依赖、走向自立的愿望和行动增强,有时会和师长产生冲突。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长可能带来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在尊重学生的独立愿望、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师长,看冲突背后“爱”的流动,通过主动对话和交流达成相互理解。 (目录图片)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

生命,是一个温暖的词。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世纪初以来,指向自然生命为基础的讨论生死现象,普及生命知识,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安全与健康,求问生命意义与人生幸福等等,含有明确的生命元素的生命教育开始兴起并渐成潮流。它体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尊重人、关怀人的意识不断觉醒,是社会进步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生命本身是多侧度的,每个侧度都有存在的价值,都需要关怀与开启。

1、自然生命

人首先是一个生物体的存在,肉身生命是人存在的基本依托和载体,遗传因素赋予了人天生的生命特征,面且遗传的未确定性和后天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也让人的自然生命充满了无限可能。在自然躯体层面,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失而不得,当然无比珍贵。在此基础止上,教材帮助学生学习自救自护,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不仅如此,承认每个个体由于遗传而与生俱来的生命独特性、个体差异性和性别差异性。重视个体生命在后天发展中的学习潜能,包括在智力性向和情感反应特征方面的潜能,在教育活动中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命特征和优势出发,发挥自己的生命潜能,做更好的自己。

2、社会生命

作为社会成员,每一个个体都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一定的角色,拥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生命的社会意义不仅在于每个生命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有自觉意识和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而且懂得他人的社会角色承担及其实现与自己的关联所在。教材中,要求学生懂得“生命相互依存”,使学生明确:生命的关怀圈在扩展;生命的依存关系,关怀关系需要每个个体主动建构。将社会生活中的关怀、合作、责任等伦理道德范畴纳入到生命教育中来,使其与公民教育、价值观教育在思想和操作层面上得以相通。

3、精神生命

生命需要阳光、雨露和其它养份得以滋长;人具有情绪和高级情感表征自己的精神性生命。一方面是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人们的幸福感、意义感并没有随之增加,人的感情文明遭遇许多新的问题,折射出人对精神生命的诉求。教材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需求,增强其对生命的感受力,让生命得以滋养。

本单元内容在七上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书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虽然课程设置上只是作为一个单元内容来呈现,但对生命成长的关切贯穿整套教材始终。 (目录图片)

四、教材编写特点

1、注重导言的引领作用。

单元导语、课导语的设计有思想性,既能贴近学生、引发兴趣和渴望,又简洁明确,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冲击,引发学生对熟悉现象或问题的反思。文字有总括性、提纲挈领、要言不烦。 (引言导言图片)

2、重视教材的思想性,避免表面化。

教材在不同的主题上都力争有所突破,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有思维张力,避免低幼化。

3、精心设计问题,增强思辨性。

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应当是面对真实生活的对话、感悟、体验的关系。教材用学生的视角思考和表达,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对话,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情感。

4、贴近生活,而又引领生活。

生活是具体的,也是复杂的。教材以学生具体而复杂的生活为起点,将各个资源的内容、活动设计、组织编排等的目标聚焦于道德价值观的探讨,引导师生一同发掘、体现并实践正面价值观。采取以价值观为中心的视角去组织和分析材料,在活动后用正文进行引导。 在学生活动体验基础上,概括正文进行引导,语言准确、言简意赅,平和但有力量,体现讨论与对话的姿态,有开放性和思维张力,有价值方向而不失公允。

五、教材使用建议

教材对教师专业化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内容上,教材中的一些主题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如生命教育、自我探索等。从教学的要求上,教材的编写力图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教材设计的内容与问题中产生一定的体验共鸣和思想冲突,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内在体验、感受进行对话,而不仅仅是浮于表面形式。这样的对话无疑会增加课堂的开放性,对课堂生成性部分的承接、整合、转化,是对教师的挑战。

第三篇: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姓名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历史上开始设“丞相”与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分别是(

) A.秦始皇、明太祖

B.汉武帝、明成祖 C.秦始皇、雍正帝

D.汉武帝、乾隆帝

2.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1 300多年,考核的科目和内容几经变革。考试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始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3.毛佩琦在《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之朱棣》引起了观众对朱棣的关注。下列与朱棣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设东厂

B.废丞相设三司

C.建立锦衣卫

D.设六部

4.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5.连环画伴随着很多人的童年,是人们了解历史,汲取文化的重要途径。与右图连环画封面人物有关的事迹是(

) A.反击匈奴

B.大败金军 C.荡平倭寇

D.收复台湾

6.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所作的“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7.清朝的时候,有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但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这位使节“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此处“伟大的建筑”应指(

) A.紫禁城

B.圆明园

C.颐和园

D.天安门

8.宋朝时期,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明朝时期,从外国引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这些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9.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10.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这个王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女真族建立的

B.前身是阿骨打建立的金 C.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D.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11.某同学在做历史课堂笔记时,整理出下边的大事年表。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应是清朝(

) 1653年顺治册封“**喇嘛” 1690年康熙亲征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年雍正设立驻藏大臣 1762年乾隆设立伊犁将军

1792年乾隆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君主专制强化

B.边疆地区巩固

C.抗击外来侵略

D.盛世帝国危机

12.有“红毛城”之称的赤崁楼是我国台湾省高雄市最著名的古迹之一,右图为赤崁楼一侧表现郑成功当年接受荷兰人投降的雕塑。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

A.1624年

B.1660年 C.1662年

D.1684年

13.清朝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形容的是当时思想界的沉闷气氛。回顾历史,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D.“闭关锁国”政策

14.戏曲艺术发展到明清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昆曲的出现。昆曲在明朝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尚任

B.马致远

C.洪昇

D.汤显祖

15.“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衰败历程来揭示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

) A.《窦娥冤》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16.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17.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有关中国的论述:“中国式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变得更加凶暴。”这种凶暴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 A.东厂的设置

B.丞相的废除

C.文字狱兴起

D.军机处的设置

18.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 A.“重农主义”政策

B.汉化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19.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武汉

20.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词组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你认为哪一项概括的最准确(

)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2分,共50分) 21.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有什么壮举?该壮举始于哪年?(3分)

(2)图一人物的壮举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3)图

二、图三中的人物分别是谁?(2分)

(4)图

二、图三中的人物在反侵略方面有什么重大贡献?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两个人物?(5分)

22.清朝前期,国力比较强盛,清朝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材料二: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叛军“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木手刃之不能止也”。

材料三:五世**朝见顺治帝(右图)

(1)材料一中“康熙二十二年”是哪年?“讨平之”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2)材料二讲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2分)

(3)材料三中,顺治帝赐予五世**什么封号?后来,清朝哪位皇帝册封五世**?封号是什么?(3分)

(4)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台独”势力有所抬头。面对分裂祖国的行径,你最想说什么?(3分)

2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灿烂辉煌。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14分)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①这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使四川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②这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③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筑的万里长城。

(1)栏目一的三段材料分别是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三项建筑?(3分)

【栏目二】辉煌的文学艺术 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过程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 (2)“它”指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部小说,作者是谁?你对“它”作何评价?(4分)

【栏目三】光辉的科技巨著

(3)分别写出栏目三三幅图片中人物的代表性著作。(3分)

(4)综合上述三个栏目的内容及相关问题,你有何认识?(4分)

24.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强化。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明朝、清朝的建立者分别是谁?(2分)

(2)为进一步强化皇权,明朝废除哪个中央官职?清朝在中央增设什么机构?始于哪位皇帝?(3分)

(3)为加强思想控制,明朝、清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共同危害?(4分)

(4)明清时期,我国历史发展显著的社会特征是什么?(3分)

第四篇:部编教材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简案

复习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作家作品及代表作。

2、讲读课重点词句及问题探究。

3、品味的语句精妙,体会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复习方法:合作探究法 复习课时:1课时 复习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导语: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下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燃起了人们爱美心灵的火炬,吸引了人们寻觅美、赞赏美的双眸,故而众多的文人骚客巨笔挥毫,引吭高歌、留下了数不清的千古绝唱。今天就让我们再来重温第一单元四时美景!下面让我们齐读第一单元的内容提要了解一下这一单元有哪些内容?

2、课文一览:出示课件2《春》(朱自清)《济南的冬天》(老舍)《雨的四季》(刘湛秋)《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

3、本单元三篇现代散文、四首古诗:出示课件3《春》以生动形象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一个特定的时令景象。《济南的冬天》描写和赞美了一个地方在一个季节里多姿多彩的雨的形象。《雨的四季》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描写了大自然四季里多姿多彩的雨的形象。四首古代诗歌,或观沧海,或泛江河,或别友人,或诉秋思。

4、复习目标:出示课件4

1、积累字词、了解作家作品及代表作。

2、讲读课重点词句及问题探究。

3、品味的语句精妙,体会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授新过程:

(一)字词积累:出示课件5

1、课下注释生字、生词强调的要记牢

2、同桌利用辅导时间提问背诵

3、生字、生词在背书组长处默写

(二)讲读课探究:

《春》

一、文学常识:出示课件6:《春》的作者是

朱自清 ,字 佩弦 ,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二、文章主旨:出示课件7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描绘出了一幅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作者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表现了春天自然万物勃发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问题探究:出示课件8

1.第一段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反复、拟人,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来临的急切喜悦之情。)

2.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统领全文)

3、品析:“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睡醒”、“张开了眼”是拟人。本句十分形象地描绘了万物经过漫长严冬后,蒙受春的温暖、滋润得以复苏的情景。) 出示课件9

4、第三自然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偷偷地”与“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赋予小草以人的动作和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生机勃勃和小草不经意间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和春天的喜爱之情。) 出示课件10

5、第三段为什么要写人的活动?这与中心内容有关系么?为什么? (揭示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有,这是对春草的侧面描写,用来衬托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表现春草的可爱。) 出示课件11

6、作者在描绘春花时,还写了蜜蜂、蝴蝶,其作用是什么? (运用衬托的手法,化静为动,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响和大小蝴蝶的飞舞衬托春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突出了百花争春的气氛,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有波澜有起伏。 )

7、文中“闹”字换成“叫”字可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闹”赋予花人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写出了声音,而且写出一派喧嚣沸腾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叫”只写声音。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

出示课件12

8、文章结尾连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春天,它们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个比喻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降临,新的开始,给人以希望,体现了春天“新”的特点。 “春天像小姑娘”春天装扮大自然,美化人间,突出春的“美”的特点。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象征春的强壮的生命力,青春活力,体现了春的“强”的特点。 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在春天里奋发向上、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出示课件13

9、三个比喻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照喻体的成长顺序排列的,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最后一个比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

《济南的冬天》

一、文学常识: 出示课件14

《济南的冬天》作者(

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著名现代作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出示课件15

二、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 温晴 的特点来写。文章第1自然段先用 对比 的写法,从自己的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图景:一是济南的山景,分别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突出其 暖和安适 的特点; 薄雪覆盖下 的山,突出其

秀美;;城外远山,突出其 淡雅;二是济南冬天的水,着眼于表现其 暖、清、绿、亮 的特点。

三、课文处处流露着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热爱。现在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用心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出示课件16

1、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本句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的手法先出感人的脉脉情感。何况山们还“低声地”说着,再现了这个“理想的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 出示课件17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有什么表达效果?(“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出示课件18

4、品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的表达效果。(作者把夕阳下粉色的薄雪比作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修容与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表达出作者对济南雪后山景的喜爱之情。)

5、品析“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的表达效果。(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水的赞美之情。) 出示课件19

6、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其含义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的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出示课件20

7、对比阅读:对比《春》第四段和《济南的冬天》第四段()

1、写景顺序——都是按照

空间顺序 进行描写(1)《春》的选段从树上再写到花下最后写到草丛里,(2)《济南的冬天》选段中从山尖→山坡→山腰;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四、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出示课件21

1、“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葡萄蔓被风吹得凌乱不堪的情形) 出示课件22

2、“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运用“跑、撑、撞、滑、跌倒”一连串动词,准确地表现了羊受到惊吓,在风雨中惊慌失措的样子。) 出示课件23

3、“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柳比作乱麻;运用一系列动词,从外形描写垂柳在风雨中摇摆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风雨的猛烈。)

《古代诗歌四首》出示课件24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闻王昌龄工迁龙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

一、文学常识填空:出示课件25(1)《观沧海》作者 曹操

,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诗歌 《龟虽寿》

、《蒿里行》

等。与

曹丕

、 曹植

并称“三曹”。

(2)《次北固山下》作者为 唐 代诗人 王湾

。次,是

停留 的意思。(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 《李白集校注》 作者是 唐

代大诗人

李白 字 太白 , 号

青莲居士

。(4)《天净沙

秋思》作者是 马致远

,号 东篱,是 元

代著名 戏曲 作家、 散曲 家。

他与

白朴

关汉卿

郑光祖

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天净沙是 曲牌名

二、读《观沧海》中,回答问题。出示课件26 (1)曹操的《观沧海》中,交代观沧海的地点的一句诗是

东临碣石

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水何澹澹、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 树木丛生 、

百草丰茂

”写的是静景。

三、诗句填空:出示课件27

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以观沧海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5、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出 示课件28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颈联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最能突出地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示课件29

4、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描写江上景色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7、运用设问的名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五、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下面问题

出示课件30

1、这首诗中点明事情发生的时令的诗句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2、借月亮抒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友人的关怀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也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六、《天净沙·秋思》出示课件31

1、《天净沙 秋思》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用景物表现游子孤独凄凉的句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出示课件32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11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施图,即:枯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第五篇:历史2016部编版七上第十七课教案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的建立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正确认识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史实的能力;通过识读历史图片,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同时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重点: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难点:西晋社会状况之下隐藏的统治危机;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时代大背景。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从东汉末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最后我们分析了三国鼎立的形势并得出结论,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西晋。)对,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但西晋的统治很短暂,这又是为什么呢?魏晋时期,除汉族外,还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从何而来?又做了什么?学了本课内容你们就知道了。

【内容探究】

一、西晋的建立

1.教师课件展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并请一位同学讲述这个故事。

[学生回答]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长久,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扑火,都劝他暂时忍耐。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2.教师引导: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8页第

一、二段的内容,并问:那么,三国鼎立的最后结局如何?(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3.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三国建立:魏、蜀、吴→三国灭亡:蜀、魏、吴→西晋统一全国。时间:220—280年。) 4.教师引导:西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西晋的统治却很短暂,西晋的统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只要研究一下西晋的社会风气,就能大概的了解到西晋的统治了。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第78页“相关史事”中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

5.教师讲解:西晋初年,国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长期分裂动荡后重归统一。根据天下分久必合的传

统理念,这次的统一和安定应该是长期的。因此晋国上自皇帝宰相,下至平民平姓,都天真地认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已经到来,谁都相信明天会更好,谁也不去为未来担心。因为没有忧患意识,臣民对国家、民族和家庭的责任感日益淡漠,社会享乐主义滋长,朝野上下物欲横流,每个人都在花样翻新地找刺激寻开心。“石王斗富”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西晋的统治阶级追求享乐,糜烂腐化。

6.展示教材第79页的“材料研读”,提出问题: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唯钱是图”,统治阶层昏庸腐朽。) [教师过渡] 西晋初期的这种社会现状为“八王之乱”的发生和西晋的短命而亡做了铺垫。

二、八王之乱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79页“八王之乱”的相关内容,问:西晋初年,晋武帝怎样管理地方?(大封同姓诸侯王,后来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的制度?(西周。) 2.教师讲解:除了西周,在西汉初年,也分封过同姓诸侯王,最后是导致了“七国之乱”,所以才有后来的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以西周和西汉为鉴,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会导致诸侯势力壮大,最终王室衰微。) 3.教师引导:西周、汉初都实行分封诸王,一旦诸王势力强大,就会威胁中央的统治。同样,西晋初年分封诸侯,诸侯王既手握兵权,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导致“八王之乱”,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简述“八王之乱”?

教师找一个同学讲述“八王之乱”: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4.教师讲解:“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为什么西晋的统治如此短暂?

教师待学生小组讨论后,找几个小组的代表回答,最后由教师引导得出答案: (1)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晋惠帝)昏庸无能。

(2)统治集团发生内乱:“八王之乱”使西晋走向衰落。

(3)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欺压,乘机起兵反晋,西晋灭亡。

[教师过渡] “八王之乱”后,中原大乱,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教师课件展示草原图片,并引导学生看教材第80页的《敕勒川狩猎图》和《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以及第80页第一段文字,问:同学们知道北方游牧民族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2.教师讲解: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的战乱之下,少数民族内迁形成高潮。那么,在这一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在教材80页上的《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上标出内迁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3.教师讲解: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4.教师课件展示《十六国示意图》。问: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状况在什么时候结束?是谁结束了这种状况?(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采取哪些措施维护统治?(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课堂小结】

西晋短暂的统一,固然是多种矛盾冲突的结果,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原因。历史警示我们,应居安思危,吸取历史教训。西晋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一、西晋的建立 1.西晋的建立 2.西晋的统治

二、八王之乱

1.原因 2.概况 3.影响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游牧民族的内迁 2.十六国政权 3.苻坚统一北方

教学至此,请使用学案同步训练部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把班级管理权交给学生下一篇:部编版语文八下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