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2023-03-24

忙碌的时光虽然匆匆,但不虚度,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应当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详细记录自身的成长,可促使我们认真、全面的了解自身,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提升自我,在往后的工作之路上,不断成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县人口计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县人口计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文章标题:县人口计生局20xx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20xx年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上级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总体工作思路是“三三三一”,坚持三强化,既强化创新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忧患意识;达到三提高既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求真务实性,提高群众满意度;做到三完善既完善县、乡、村技术设施,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完善综合治理协调联动机制;实现一确保,既确保政策外生育零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

工作目标: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主线,狠抓工作求实、统计求实,力求挤干数字水分,摸清实际底数。在乡站村室建设、基层队伍建设、计生经费投入、便民维权、依法行政、宣传教育、性别比治理、技术服务、流动人口管理、利益导向机制设等重点工作上求得新突破。

20xx年度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21‰以下;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0以上;人口出生统计求实率达到95以上,符合政策生育统计求实率达到90以上;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满意率达到86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一、提高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按照省、市对乡(镇)村技术服务站(室)创标准的要求,根据我县实际,用两年的时间,分批次创优达标(码头、崔庙两个乡镇已达到优质型标准)。具体地说,20xx年度,古城、漫河、建桥、王集、蒋坊、霞口六个乡(镇)要成为第一批“优质服务型”乡镇;20xx年度,**镇、大白乡两个乡(镇)要成为第二批“优质服务型”乡镇。村室建设完成30的村。

二、强化落实节育措施,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

1、健全和完善已婚育龄妇女统计帐卡,本考核年度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采取局领导包片、股站长包乡、乡计生委包村的办法,逐村疏理,逐户登记,逐人填卡,确保已婚育龄妇女不漏登、不重登、不错登;

2、坚持好季服务、月访视制度。确定考核年度四个季度首月,即十月、一月、四月、七月为县、乡(镇)已婚育龄妇女集中普查月。乡(镇)直部门由乡(镇)计生委接管;

3、提高综合避孕率。①努力做好避孕药具的发放、管理和日常服务工作;②利用集中普查普治月,突出落实以长效为主的节育措施,实现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到95以上,当年生育子女的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95以上。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1、依法做好再生育审批及监督管理工作;

2、调整、加强、充实统计和信访工作,提高统计质量,加大政策外生育案件的查办力度。加大人口指标拉网调查力度,将调查情况书面报县委、县政府并县计生领导小组,列入县考核乡(镇)工作的依据;②积极开展便民维权活动,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自20xx年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不低于80,此外,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处理好来信来访,争取省、市级信访按时结案率100。

四、在抓好人口指标和工作指标落实的同时,重视后进村工作,对无班子村,虽有班子但明显软、散、懒导致计生工作“老大难”以及上访案件多的村,采取重点管理,实行领导包村责任制,下气力加快扭转后进局面,年底后进村转化率要达到90以上。

五、加强乡、村计生队伍建设。

1、各乡(镇)计生委要重视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出一支精干的队伍,对有位无为的要报请党委、政府予以调整;

2、在重视法规、统计、信访、财务等业务人员配备外,还要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定,选配或进修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

3、发挥村专干、小组长的作用,严格落实好小组长月报、月训、月发制度和工作日志制度。

六、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

1、抓好宣传教育,开展好“关爱女孩行动”;

2、查处“两非”,对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人工终止妊娠的案件予以严肃处理;

3、加强医疗卫生、计生技术、药品销售等服务机构的胎儿鉴定设备、技术和终止妊娠药品的监督管理,保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

七、深化计生利益导向机制。

1、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金落实率达到65以上;

2、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

3、制定城镇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办法,资金落实率达到100;

4、加强计划生育救助公益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保证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得到及时救助;

5、抓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工作,切实抓出成效。

八、报请县委、县政府争取计划生育事业费足额投入。按照省、市年度考核办法的要求,做到“六个到位”:即计生手术减免费及相关检查费落实到位;奖励扶助资金按规定比例落实到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资金落实到位;村级计生专干、小组长报酬落实到位;特困计划生育家庭救助公益金落实到位;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资金(独生子女父母奖金、退休时一次性奖励)落实到位。

九、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落实“一证管多证”制度,开展“双居工程”试点工作,把好流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关口,提高验证率。通过签定计划生育管理合同,加强和外出流动人

口流入地计生部门的交流协作,利用流动人口信息交流平台和各地进行信息交流等措施,提高流动婚育证明办证率,摸清流动人口底数,控制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问题。

工作措施

1、兜清底数,把好育龄妇女上站普查关。针对个别存在新婚漏报、已婚育龄妇女胎次不清、性别不准村的问题,20xx年底结合第四季度上站普查,搞一次大清理,采取局领导包片、股站长包乡(镇)、一般干部包村的办法,对全县已婚育龄妇女逐村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清理。通过排查清理,达到已婚龄妇女“二准一清”,即孩次准、性别准、总数清。

2、依法行政,加大处罚力度。上站普查是控制人口出生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杜绝政策外生育的有效措施。为提高各乡镇已婚育龄妇女上站率,确保上站率达到95以上,本年度对正常非上站人员予以处罚,县计生局执法大队将巡回乡镇,为体现和谐计生的人文环境,坚持做好“三个结合”:即上站普查与免费服务结合、上站进度与普查质量结合、上站与走村入户结合。

3、控制人口,加强节育措施的分类实施。对一孩、二孩育龄妇女要分别采用不同的节育办法,本年度定为“节育实施年”,将节育贯穿全年计生工作中。对二孩及以上的,一律采取长效节育措施。

《县人口计生局20xx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县人口计生局20xx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第二篇:“县人口计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计划”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2007年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上级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总体工作思路是“三三三一”,坚持三强化,既强化创新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忧患意识;达到三提高既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求真务实性,提高群众满意度;做到三完善既完善县、乡、村技术设施,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完善综合治理协调联动机制;实现一确保,既确保政策外生育零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

工作目标: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主线,狠抓工作求实、统计求实,力求挤干数字水分,摸清实际底数。在乡站村室建设、基层队伍建设、计生经费投入、便民维权、依法行政、宣传教育、性别比治理、技术服务、流动人口管理、利益导向机制设等重点工作上求得新突破。

一、提高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按照省、市对乡(镇)村技术服务站(室)创标准的要求,根据我县实际,用两年的时间,分批次创优达标(码头、崔庙两个乡镇已达到优质型标准)。具体地说,2007,古城、漫河、建桥、王集、蒋坊、霞口六个乡(镇)要成为第一批“优质服务型”乡镇;2008,**镇、大白乡两个乡(镇)要成为第二批“优质服务型”乡镇。村室建设完成30%的村。

二、强化落实节育措施,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

1、健全和完善已婚育龄妇女统计帐卡,本考核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采取局领导包片、股站长包乡、乡计生委包村的办法,逐村疏理,逐户登记,逐人填卡,确保已婚育龄妇女不漏登、不重登、不错登;

2、坚持好季服务、月访视制度。确定考核四个季度首月,即十月、一月、四月、七月为县、乡(镇)已婚育龄妇女集中普查月。乡(镇)直部门由乡(镇)计生委接管;

3、提高综合避孕率。①努力做好避孕药具的发放、管理和日常服务工作;②利用集中普查普治月,突出落实以长效为主的节育措施,实现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到95%以上,当年生育子女的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95%以上。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1、依法做好再生育审批及监督管理工作;

2、调整、加强、充实统计和信访工作,提高统计质量,加大政策外生育案件的查办力度。加大人口指标拉网调查力度,将调查情况书面报县委、县政府并县计生领导小组,列入县考核乡(镇)工作的依据;②积极开展便民维权活动,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自2007年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不低于80%,此外,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处理好来信来访,争取省、市级信访按时结案率100%。

四、在抓好人口指标和工作指标落实的同时,重视后进村工作,对无班子村,虽有班子但明显软、散、懒导致计生工作“老大难”以及上访案件多的村,采取重点管理,实行领导包村责任制,下气力加快扭转后进局面,年底后进村转化率要达到90%以上。

五、加强乡、村计生队伍建设。

1、各乡(镇)计生委要重视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出一支精干的队伍,对有位无为的要报请党委、政府予以调整;

2、在重视法规、统计、信访、财务等业务人员配备外,还要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定,选配或进修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

3、发挥村专干、小组长的作用,严格落实好小组长月报、月训、月发制度和工作日志制度。

六、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

1、抓好宣传教育,开展好“关爱女孩行动”;

2、查处“两非”,对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人工终止妊娠的案件予以严肃处理;

3、加强医疗卫生、计生技术、药品销售等服务机构的胎儿鉴定设备、技术和终止妊娠药品的监督管理,保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

七、深化计生利益导向机制。

1、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金落实率达到65%以上;

2、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

3、制定城镇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办法,资金落实率达到100%;

4、加强计划生育救助公益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保证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得到及时救助;

5、抓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工作,切实抓出成效。

八、报请县委、县政府争取计划生育事业费足额投入。按照省、市考核办法的要求,做到“六个到位”:即计生手术减免费及相关检查费落实到位;奖励扶助资金按规定比例落实到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资金落实到位;村级计生专干、小组长报酬落实到位;特困计划生育家庭救助公益金落实到位;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资金(独生子女父母奖金、退休时一次性奖励)落实到位。

九、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落实“一证管多证”制度,开展“双居工程”试点工作,把好流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关口,提高<<婚育证明>>验证率。通过签定计划生育管理合同,加强和外出流动人口流入地计生部门的交流协作,利用流动人口信息交流平台和各地进行信息交流等措施,提高流动婚育证明办证率,摸清流动人口底数,控制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问题。

工作措施

1、兜清底数,把好育龄妇女上站普查关。针对个别存在新婚漏报、已婚育龄妇女胎次不清、性别不准村的问题,2006年底结合第四季度上站普查,搞一次大清理,采取局领导包片、股站长包乡(镇)、一般干部包村的办法,对全县已婚育龄妇女逐村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清理。通过排查清理,达到已婚龄妇女“二准一清”,即孩次准、性别准、总数清。

2、依法行政,加大处罚力度。上站普查是控制人口出生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杜绝政策外生育的有效措施。为提高各乡镇已婚育龄妇女上站率,确保上站率达到95%以上,本对正常非上站人员予以处罚,县计生局执法大队将巡回乡镇,为体现和谐计生的人文环境,坚持做好“三个结合”:即上站普查与免费服务结合、上站进度与普查质量结合、上站与走村入户结合。

3、控制人口,加强节育措施的分类实施。对一孩、二孩育龄妇女要分别采用不同的节育办法,本定为“节育实施年”,将节育贯穿全年计生工作中。对二孩及以上的,一律采取长效节育措施。>>>>

范文网【】

第三篇:珙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2009年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工作总结

珙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文件

珙人口发„2009‟34号

珙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009年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县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工作,在县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市计生委政法科的指导下,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围绕我县2009年计划生育工作要点,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三规一条例”,使全县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工作更加规范扎实,为稳定全县低生育水平,进一步深化计生综合改革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一、加大宣传力度,全面贯彻“一法三规一条例”,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我县从抓宣传培训着手,全面提高计生干部的执法水平和群众对计生政策、法律、法规的知晓度。通过文化生育大

1 院、中心户、报刊、广播、电视、街头宣传、文艺演出和印发宣传资料进村入户等各种形式,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高潮,使计划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对乡镇计生办主任、业务人员、村(社区)计生专干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和考试,提高了全县人口计生系统领导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

二、加强执法检查,强化法制意识,严格依法行政 一是于今年6月中下旬,组织开展了一次对全县各乡镇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检查,通过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对社会抚养费的征、管、用,做到立案、调查、制作处理文书、送达、执行的执法程序合法。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及时清理、修改、废止了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各乡镇下达的处理决定书和出具的处理终结书一律报县局备案审查。进一步规范了再生育审批程序,做到申请对象婚育、户口、居住情况清、材料齐,审批准确,送达及时,方便群众。二是认真开展了辖区内告知对象妊娠期间权利、义务的行政告知工作,共发出《公民妊娠期间权利义务行政告知书》4986份,《公民不符合法定生育条件妊娠期间权利义务行政告知书》316 份,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妊娠对象告知面达99%,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妊娠对象达90%。三是制发了符合我县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珙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得到了上级的好评。《办法》详细梳理了行政执

2 法依据,明确了执法权限,规范了相关执法流程,制定了完善的保障制度(行政执法学习培训制度、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严肃了执法纪律,规范了执法程序,进一步明确了机关各股室的行政执法责任,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改善了执法环境。

三、认真落实计生奖励优惠政策,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一是建立独生子女奖励机制。县财政对全县农村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统筹统管,确保及时足额发放。2009年全额兑现农村及城镇无业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万余元。深入开展“少生快富工程”,全面落实独生子女升学加分、升入重点大学现金奖励等十四项奖励优惠制度。二是严格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申报、审核、审批程序,确保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对象及时获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我局认真安排布置,严格按照“宣传发动、个人申报、村级评议、三榜公示、两级审核、两级复查、逐级上报”的程序开展奖励扶助对象申报确认工作,重点把握好调查关、评议关、公示关、确保了奖扶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经过调查审核,2009年新增特别扶助对象25人,其中伤残家庭4人,死亡家庭21人;无往年退出特别扶助对象;全年应享受特别扶助对象93人。2009年确认新增奖扶对象126人,

3 其中国家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88人,58-59岁(省级)对象38人;对往年的1062个已享受奖扶对象进行年审,确认今年退出85人,其中直接申报退出省级奖励扶助进入国家级奖励扶26人,已享受奖励扶助对象,符合特别扶助条件的重新申报并按照特别扶助程序重新调查审批22人,死亡退出37人。全年应享受对象1103人,其中国家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1036人,

58、59周岁对象为67人。2009年预调查对象170人。三是全面落实珙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共兑现奖励扶助基金145800元。

四、加大了违法生育行为查处力度

一是认真开展了城镇违法生育专项治理活动。对乡镇直属单位干部、职工,各类企业业主、职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册(包括离退休、离岗)人员,下岗职工、无工作单位的城镇居民和长期居住城镇的外来人员违法生育进行了全面清理查处。对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主等违法生育的典型案件,通过县电视台、报纸进行了公开曝光揭露,公开处理结果,警示了违法生育人员,教育了广大群众。二是在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中,通过乡、村干部上门做思想工作,召开违法生育户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动员大会,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等方式,加大了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截止目前,已累计征

4 收社会抚养费550万余元。

五、推进“三种模式”,深化村民自治

根据计生村民自治工作的新要求,为彻底改变“纸上自治、墙上自治、两委自治”的形式,结合我县计划生育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了“公司加农户,企业带农户,产业惠农户”三种具有珙县特色的模式,全面推动全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发展,基本形成了“县指导、乡服务、村自治、组协助、户落实”的基层计生工作运行机制,群众的婚育观念有了明显转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良好工作局面开始形成

六、强化部门职责,狠抓流管工作

认真贯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紧紧围绕市计生委计划生育工作总体要求和部署,以规范化管理、优质服务为重点,以深化村民自治为着力点,以协调配合、多方共赢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进工作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积极探索人口管理新思路,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全面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开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格局,大大提高了流动人口的持证率、办证率、验证率、三查率、签约率及寄回孕检证明率,促进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健康发展。通过清理,通过清理,全县流出人口65285人,已录入微机65285人,其中已婚育

5 龄妇女7526人;流入人口3215人,其中已生育未绝育妇女828人,全部落实“三查”管理。

2009年我县在政法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部分乡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二是档案资料仍不够规范。三是部分乡镇有处罚不到位现象。四是工作发展不平衡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克服不足,发扬成绩,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计划生育方针政策,不断吸取先进县区经验,大胆探索在新形势下政法管理工作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自我加压,狠抓落实,努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开创我县政法管理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二00九年十一月五日

主题词:计划生育 政策法规 工作总结 抄送:市人口计生委、各乡镇计生办。

珙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 2009年11月5日印发

第四篇:人口与计划生育总结

2010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2010年,我院始终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有关政策,在区卫生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院内流动人口的管理,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做好育龄妇女生育后节育措施,确保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医院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到分管领导亲自抓,科室主任具体抓,上下配合,齐抓共管,确保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及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广泛开展宣传

医院针对妇女多这一特点,利用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充分认识人口与计划生育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全民计划生育意识,统一了职工思想,在职工及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学法执法、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健全制度,落实措施

医院历来重视计划生育工作,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工作议事日程,作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并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医院主要工作议事日程,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医院与院内各个科室签定了《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定期检查考核,年终评比总结。对来院流动人口进行登记。对院内育龄妇女进行造册登记,凡发现生育一胎后的妇女未取得生育二胎生育证又怀孕者,医院及时上报计划生育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医院妇产科对来院分娩的孕妇,首先检查

有无《生育证》,并作好登记,无《生育证》的及时地向计划生育部门予以报告,避免了无计划生育及超计划生育的发生。同时严格杜绝了计划生育假手术、假证明及胎儿性别鉴定等问题,计划生育率为100%。

2010年11月23日

第五篇:文章标题:县人口计生局2007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2007年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上级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总体工作思路是“三三三一”,坚持三强化,既强化创新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忧患意识;达到三提高既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求真务实性,提高群众满意度;做到三完善既完善

县、乡、村技术设施,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完善综合治理协调联动机制;实现一确保,既确保政策外生育零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

工作目标: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主线,狠抓工作求实、统计求实,力求挤干数字水分,摸清实际底数。在乡站村室建设、基层队伍建设、计生经费投入、便民维权、依法行政、宣传教育、性别比治理、技术服务、流动人口管理、利益导向机制设等重点工作上求得新突破。

2007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21‰以下;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0以上;人口出生统计求实率达到95以上,符合政策生育统计求实率达到90以上;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满意率达到86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一、提高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按照省、市对乡(镇)村技术服务站(室)创标准的要求,根据我县实际,用两年的时间,分批次创优达标(码头、崔庙两个乡镇已达到优质型标准)。具体地说,2007,古城、漫河、建桥、王集、蒋坊、霞口六个乡(镇)要成为第一批“优质服务型”乡镇;2008,**镇、大白乡两个乡(镇)要成为第二批“优质服务型”乡镇。村室建设完成30的村。

二、强化落实节育措施,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

1、健全和完善已婚育龄妇女统计帐卡,本考核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采取局领导包片、股站长包乡、乡计生委包村的办法,逐村疏理,逐户登记,逐人填卡,确保已婚育龄妇女不漏登、不重登、不错登;

2、坚持好季服务、月访视制度。确定考核四个季度首月,即十月、一月、四月、七月为县、乡(镇)已婚育龄妇女集中普查月。乡(镇)直部门由乡(镇)计生委接管;

3、提高综合避孕率。①努力做好避孕药具的发放、管理和日常服务工作;②利用集中普查普治月,突出落实以长效为主的节育措施,实现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到95以上,当年生育子女的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95以上。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1、依法做好再生育审批及监督管理工作;

2、调整、加强、充实统计和信访工作,提高统计质量,加大政策外生育案件的查办力度。加大人口指标拉网调查力度,将调查情况书面报县委、县政府并县计生领导小组,列入县考核乡(镇)工作的依据;②积极开展便民维权活动,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自2007年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不低于80,此外,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处理好来信来访,争取省、市级信访按时结案率100。

四、在抓好人口指标和工作指标落实的同时,重视后进村工作,对无班子村,虽有班子但明显软、散、懒导致计生工作“老大难”以及上访案件多的村,采取重点管理,实行领导包村责任制,下气力加快扭转后进局面,年底后进村转化率要达到90以上。

五、加强乡、村计生队伍建设。

1、各乡(镇)计生委要重视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出一支精干的队伍,对有位无为的要报请党委、政府予以调整;

2、在重视法规、统计、信访、财务等业务人员配备外,还要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定,选配或进修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

3、发挥村专干、小组长的作用,严格落实好小组长月报、月训、月发制度和工作日志制度。

六、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

1、抓好宣传教育,开展好“关爱女孩行动”;

2、查处“两非”,对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人工终止妊娠的案件予以严肃处理;

3、加强医疗卫生、计生技术、药品销售等服务机构的胎儿鉴定设备、技术和终止妊娠药品的监督管理,保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

七、深化计生利益导向机制。

1、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金落实率达到65以上;

2、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

3、制定城镇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办法,资金落实率达到100;

4、加强计划生育救助公益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保证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得到及时救助;

5、抓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工作,切实抓出成效。

八、报请县委、县政府争取计划生育事业费足额投入。按照省、市考核办法的要求,做到“六个到位”:即计生手术减免费及相关检查费落实到位;奖励扶助资金按规定比例落实到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资金落实到位;村级计生专干、小组长报酬落实到位;特困计划生育家庭救助公益金落实到位;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资金(独生子女父母奖金、退休时一次性奖励)落实到位。

九、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落实“一证管多证”制度,开展“双居工程”试点工作,把好流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关口,提高验证率。通过签定计划生育管理合同,加强和外出流动人

口流入地计生部门的交流协作,利用流动人口信息交流平台和各地进行信息交流等措施,提高流动婚育证明办证率,摸清流动人口底数,控制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问题。

工作措施

1、兜清底数,把好育龄妇女上站普查关。针对个别存在新婚漏报、已婚育龄妇女胎次不清、性别不准村的问题,2006年底结合第四季度上站普查,搞一次大清理,采取局领导包

片、股站长包乡(镇)、一般干部包村的办法,对全县已婚育龄妇女逐村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清理。通过排查清理,达到已婚龄妇女“二准一清”,即孩次准、性别准、总数清。

2、依法行政,加大处罚力度。上站普查是控制人口出生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杜绝政策外生育的有效措施。为提高各乡镇已婚育龄妇女上站率,确保上站率达到95以上,本对正常非上站人员予以处罚,县计生局执法大队将巡回乡镇,为体现和谐计生的人文环境,坚持做好“三个结合”:即上站普查与免费服务结合、上站进度与普查质量结合、上站与走村入户结合。

3、控制人口,加强节育措施的分类实施。对一孩、二孩育龄妇女要分别采用不同的节育办法,本定为“节育实施年”,将节育贯穿全年计生工作中。对二孩及以上的,一律采取长效节育措施。

《县人口计生局2007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来源于,欢迎阅读县人口计生局2007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教版政治知识点八上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