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gmat阅读笔记

2023-06-18

第一篇:如何做gmat阅读笔记

GMAT加油站--如何给出现的生词做笔记

http://bailiedu.com

GMAT加油站--如何给出现的生词做笔记

在正式阅读前,首先要分清策略,精读就是做笔记,经常复习,泛读。所以做笔记一定要编号,每天固定收录多少个用法,并且画复习表格,按时复习。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看看如何给生词做笔记,希望对大家备考GMAT考试有帮助。

网路上有很多记笔记的办法和学英文的办法,我看过不少也用了不少,但是很多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好用,要么太繁琐,要么太零碎,要么太简洁,我自己吸收,简化,运用,摸索,推广后,从一个天赋一般的普通人(非学霸非学渣)角度出发,我觉得在具体的学习方向和重点,以及细节操作方面,还是能够有效的让普通人迅速上手并长期坚持下去的,这也是我一贯以来的特点(当然针对那些擅长用想象力对我提出批评或攻击的人,我还是只好无可奉告)

在正式阅读前,首先要分清策略,这个我觉得比笔记本身还重要。

首先阅读必须分精读和泛读,时间规划怎么安排?可以每天半小时精读一小时泛读,或者一周分七天,工作日五天每天精读,周六日泛读,大量阅读书本,或者做个一年规划,前半年精读,后半年泛读,然后再来个三个月精读,都可以。

精读就是做笔记,经常复习,泛读。

材料选择:精读材料最好选择深度的报刊和新闻评论,一定要短小精悍,而且没必要一定得一次性把正本杂志从头到尾读完,每天读几篇喜欢的即可。题主选择的ECO是极好的,我更推荐ECO的中国版块和纽约客的中国来信,用词准确精到,很有嚼头,而且学到的东西都很实用,方便我们以后更精确的表达描述中国,评价中国热点,哪怕以后翻墙去FB YT跟老外对喷也更擅长一点

另外还有自己喜欢的电视电影节目的脚本,演讲稿等材料也适合用来精读。泛读最好选择自己爱看的小说或者大长篇读物。

http://bailiedu.com

做笔记的策略:

1,精读最重要的不是阅读精读,成就感不是我读了多少文章,而是我吸收到了多少东西,做了多少笔记,进行了多少复习,把精力和成就感放在这方面,泛读则要注重自己读了多少页,这个一定要注意,哪怕你一个月只精读了10篇文章,但吸收了1000个用法,这就是绝对的成就感

所以做笔记一定要编号,每天固定收录多少个用法,并且画复习表格,按时复习

2,什么样的人适合精读?任何人都可以,但是自己要统筹和练习听说的时间分配。还必须选对材料,上面列出了难易两个程度的材料了,一开始可以从教材开始阅读,但是不要以为读教材就可以搞定问题了——你需要精读很多材料才可以

3,工具:本子,普通圆珠笔,高亮彩笔(粗粗的一道可以用来高亮词组的),手机词典(一定要装英英词典的词库),阅读材料(最好打印,kindle或者笔记本阅读也可以)

4,记什么?

记单词和中文意思是最低效最得不偿失的选择,你的关注点是搭配和句式,句式比较难,一开始可以不观察,但是一定要留意搭配,尤其是动词搭配和介词搭配,据我所知这是中国人最困难的,什么词用at什么词用in,完全没有章法,瞎用一气。举个例子,research这个词人人认识,简单的很,怎么用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如果要用这个词,可能写出make a research这类搭配,当然严格来说不算错,但是奇怪的很,为什么不用carry out a research,这个就跟国人恶劣的学习习惯有关——只注重记单词,不注重记搭配。

只查影响阅读实意的单词!

只查影响阅读实意的单词!

http://bailiedu.com

只查影响阅读实意的单词!

重要事情说三遍。

当你在看学术性文章时,毫无疑问会出现很多生词,如果一个个查过去,不说浪费时间,对于文章连贯性的理解会非常差。以前我这样做的时候,只能第一遍查单词,第二遍才能串起来读。

如果你是在做research,就不可能完成任务。

阅读的目的,不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我年轻一点的时候,对自己记忆力很有自信,想着看完一篇文章查完所有的生词,这样相当于我一篇文章能背50个啦。实际上,你看着满满的单词注解和音标,根本不愿意再看第二遍。所以你要最大限度的保持页面的整洁。

不广泛性地查单词,保证了阅读的简,然后你要做到精。

5,画复习表格,在笔记本右上记录日期页码,保持按时复习。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给生词做笔记的介绍,对于参加GMAT考试的考生来说,这是对于以后成为MBA管理者的最佳经验,更多关于GMAT考试时间的介绍,小编会为大家不断呈现,希望考生安心备考,争取早日梦圆名校。

第二篇: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

by黄宗智

1、阅读方法

首先要养成连接概念与经验的阅读习惯。读书必定要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当然有许多没有形成中心概念的著作,甚或主要是经验信息堆积类的著作,有的价值不大,但有的是十分珍贵的参考书。我这里关心的不是参考书的编撰,而是学术专著的写作),而为了精确地掌握一本书,也是为了锻炼自己概括能力与养成连接经验与概念的思维习惯,我特别强调读书笔记要总结作者对自己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并同时照顾到中心论点次一级的阐发性概念及其经验根据。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更有进者,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这样的读书习惯也是为自己做学术研究,写学术专著的一种锻炼。能够清楚掌握好的专著的设计和结构,才有可能自己撰写优秀的学术著作。

这样的读书习惯另外有一个很实用的考虑,就是为了积累自己将来研究和教学的可用材料。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们看书之后,在个把星期到几个月之中,对一本书的记忆是比较清晰完整的,之后便逐渐模糊,几年之后便几乎不可能在脑袋里作详细的找回检索。因此,我们要在记忆清晰的时候,精确地总结这本书以备将来之用。而这样的总结,不是被动的摘抄,而是积极的消化,迫使自己在记忆最完整的时候,按照上述的方法精确地掌握这本书并对之进行系统思考。那样,将来可以随时找回检索使用。我自己要到30岁之后才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记忆(或仅仅把书排列在书架上)的不可依靠,开始积累笔记。有不少在研究院时候读过的书,后来都得回去重看。

2、理论学习

前人有众多的理论著作,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资源。我自己提倡的途径是要掌握主要不同流派的理论,作为入门途径。阅读时要求与之对话,而不是简单的死学。而对话、决定取舍的最好方法,乃是看它对组织、解释自己掌握的经验材料有用没用。

学习理论的目的不是寻求或掌握全能性的真理,而是提出问题,较高的一个境界是在理论和实际脱节点上,或不同流派理论的交锋点上,提出问题,试图超越现存视野。另一用途是通过与现存理论的对话来澄清、推进自己的分析概念。这样,理论更多的是工具或对手,而不是答案。

另一个有用办法是:区别经典理论与庸俗理论;前者较少,后者俯拾皆是。前者一般视野比较宽阔,提出的概念更清晰并强有力,后者则比较模糊繁杂,除非和自己的研究课题有直接联系,一般用途不大。这种庸俗模式的大量存在本身便是西方形式主义倾向的一个例证:今日美国一般的社会学、政治学系,对学生们要求的是首先建立所谓“理论”或模式,然后才做经验研究,这种认识方法的结果之一是模式堆积如山,绝大多数十分庸俗。而与这样的模式“对话”,虽然可能会起点公关作用,但对推进和提高自己的分析概念不会有太大帮助。

最后一种可行的理论学习方法是:先在某一种流派之中,深入浸淫一段时间,作为入门方法,锻炼自己概

括和连接概念的能力,然后进而学习其他流派。国内许多年长一点的学生,已经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可惜的是其教学方法,大多是当教条死背,而不是活学活用地用来提出问题。但也有少数的学生,还是能够从其中得到概括能力的锻炼,这是宝贵的资源,可以当作学习其他流派理论的基本功。

3、写读书报告

学术著作都应带有一个中心论点,而阅读那样的著作,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

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总结的时候,关键在于不要摘抄,要用自己的话,因为那样才会消化,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一个可行的阅读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其中心论点之后才逐章阅读,每章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甚或更进一步: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至于比较纯理论性的著作,我们要问:它对了解中国的实际或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这样的看书写笔记方法乃是一种思维上的锻炼,也是养成自己的思考、写作习惯的办法。关键在养成看后就写系统笔记的习惯,不可依赖自己的记忆,因为几个月(最多一两年)之后肯定会变得模糊不清。笔记最好既不要太简短也不要太详细,应在

一、两千字的范围之内。这样长年积累,随时可供将来的研究和教学之用。

4、研究写作

我这里要强调的是,设计论文首先应要求自己能在经验层面作出前人所未做的贡献,因为作为一个青年学者,思想上多未完全成熟,若能老老实实做经验研究,最起码可以在那个层面上做出新的贡献。但这不是说要只作经验信息的简单堆积,因为那样无从区别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优秀的学术贡献需要带有明确的问题,经验证据的目的是用来解决重要的问题,而问题的建立要靠经验与理论的连同使用,不可只靠单一方面。最理想的状况是通过新鲜的经验证据来提炼新鲜的概念,用以解决重要的理论问题。而所谓理论问题,上面已经提到,既可以是不同流派理论的交锋点,也可以是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点。另外,最好是自己特别关心的问题,因为那样才会有驱动力,使自己作出长时期的持续投入。

这里应该说明,寻找自己最想做而又是最能做的题目常常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我当年便因导师的影响而选择了思想史的题目,并试图为导师而挑战当时占美国首席位置的Joseph R. Levenson。后来才发现,自己无论在感情上还是能力上,都更倾向于关注普通人民,而又比较喜欢解答有关人们实际生活的问题,更合适做经济史、社会史和法律史。但清楚认识这一点的时候已经近乎不惑之年了。基于以上的经验,我自己一贯避免指定学生做某个题目,因为我认为这几乎等于是在替他们找对象。做学问是个长时期的磨练,十分必要找到自己真正愿意一生与之作伴的主题,但国内由导师包办的做法仍然比较普遍,亟需改革。

最后,怎样在经验证据上提炼新鲜概念。上面已经提到,一个好的方法是从经验证据与现存理论的脱节点出发,与现存理论,尤其是经典性的著作,对话来澄清、推进自己的概念。最好是跨越不同流派的理论,因为同一流派中的论证,多只关乎次级问题,而不同流派的交锋点,常常是最为基本和关键的问题。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掌握单一流派的理论已经不容易,要求同时与不同流派对话,可能是过分苛求。但实际上,只掌握单一流派,常常会陷于不自觉地完全接受其预设前提,久而久之,甚至会以为是天经地义,无可置疑的“真理”,因此陷入由意识形态主宰的研究。而且,通过不同流派之间的争议,可以更清晰深入地同时掌握不同概念,并把自己的认识和问题提高到最基本的层面上。这方面中国的研究生其实具有比美国学生优越的条件。作为处于两种文化冲击下的知识分子,中国的研究生更能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以及不同

理论之间的交锋。今天中国的研究生,几乎不可避免地都是“双重文化人”(见黄宗智《近现代中国和中国研究中的文化双重性》),和美国一般研究生很不一样。若能既不迷信普世理论,又不迷信自己的感性认识,这本身就是一个可资学术使用的重要资源。最后是通过严谨的经验研究与高层次的理论问题意识的探讨,来回反复连接,由此才可能建立既是中国的也是现代性的学术,并为全人类建立一个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传统的学术传统。

第三篇:提高GMAT阅读技巧的介绍

GMAT阅读技巧的掌握对于很多参加GMAT考试的同学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往往技巧的掌握能够对提高自己的阅读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GMAT阅读技巧通常有些什么呢,下面小编就GMAT阅读技巧为各位同学们详解。

GMAT阅读技巧记住,这是在考英语,不是在考数理化,这是语言,不是单纯的一种考试。所以你的单词,你阅读的习惯,你被国内中学英语迫害的残根余孽,甚至你的听力,你的口语将是你GMAT的外围语言因素,这些是可以回归到GMAT考试中的,所以,你自己衡量在这些方面的适当的投入。所以,我不再游离在侥幸和自信之间,不会再为一个模考的分想来想去,开始从英语本身上下工夫,阅读、速度和用英语思维。

GMAT阅读技巧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看到网上有说幸运过关的,就以为自己也是,其实,这至少非大概率事件,于自己,不一定就发生。不要盲目乐观,以为自己的GMAT阅读英语水平还不错,其实平时就用得少,况且这是在对付一个强度很高的考试,GMAT考试入门没有正确地看待自己。不要重形式,超过了内容本身。以为SC OG看了4遍就可以搞定SC,以为RC做过2遍GRE就可以,以为做过LSAT,CR就通吃,以为看过了三个月的JJ,MATHS就51。其实遍数不是根本,不是根本,根本在于阅读速度、准确率之间、紧张系数之间的比率关系。

GMAT阅读技巧单一的方法肯定不够,但是考生自身努力占多数的。要避免GMAT阅读错很多,考生首先必须打牢GMAT考试阅读词汇,坚实的词汇基础,是提高GMAT考试阅读准确性的根本;其次,就是考生对GMAT阅读技巧的掌握以及对GMAT阅读时间的准确把握。GMAT阅读准确度是语文部分的核心能力,对语法和逻辑甚至数学都有巨大的影响,怎么强调提高GMAT阅读技巧也不过分。要加强GMAT阅读技巧,需要基本的词汇量,GMAT阅读技巧的掌握四六级词汇是最基本的,托福词汇很重要GRE词汇基本不必要(当然背过更好啦,我只背过一半,而且忘的差不多了)。我的词汇量不亚于考过GRE的人(当然别跟他们那些古怪的词,那我可不行),基础就是四六级词汇加上杂七杂八背过的什么新概念 3-4册、4000、10000、20000词汇,其实后来发现跟托福、gre词汇有不少重叠的地方。

GMAT阅读技巧同学们如果能够很好的掌握方法那么就能够很快的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相信大家通过本文对于GMAT阅读技巧能够有所了解了吧,最后小编祝愿各位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第四篇:GMAT短阅读3大解题技巧实例讲解

如果要考生选择GMAT语文部分中相对来说最容易的题型,相信不少考生都会选择短阅读。的确,短阅读文章短题目少,做题效率哪怕比起不少语法题也算是比较高的。但如果就因此把短阅读当成送分的题目不重视解题技巧,也难保不会阴沟里翻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值得考生注意的GMAT短阅读解题技巧。

GMAT短阅读3大解题技巧

首先小编要为大家介绍GMAT短篇阅读的三个重要解题技巧: 1. 一段式文章句首重点

一般来说,GMAT短阅读文章的呈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一段式的文章,另一种则分成两段。对于一段式的文章来说,想要快速读完全文找到重点,考生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段首部分。这是因为整篇文章的核心基本都会出现在文章前三句里。而短篇文章中不少题目为主旨题,只要考生能够找到中心句,那么即使不读完全文也能迅速解题。 2. 二段式文章看结构

比起一段式文章,短阅读的两段式文章需要关注的就不只是句首部分了。考生需要额外注意两个段落之间的衔接部分,各种承接上下关系的连接词和句子结构都有可能成为解题的关键。这是因为两段式文章段落间一般都会存在逻辑关系,题目出题也大多围绕这个考点进行,因此搞清楚段落结构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 注意细节做笔记

虽然短阅读文章看似很容易看完,内容也不太多,但考生并不能就因此忽视做笔记的工作。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短篇文章也是如此。某些短阅读里提到的各类细节有时候甚至可能比长阅读还要多,因此,勤记笔记才能保证考生更好地定位细节,应对各类关于细节考点的问题。 GMAT短阅读真题实例讲解

下面小编就结合1篇最新的GMAT短阅读真题来为大家做讲解分析。

Eco efficiency (measures to minimize environmental impact through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waste from production processes) has become a goal for companies worldwide, with many realizing significant cost savings from such innovations. Peter Senge and Goran Carstedt see this development as laudable but suggest that simply adopting eco efficiency innovations could actually worsen environmental stresses in the future. Such innovations reduce production waste but do not alter the number of products manufactured nor the waste generated from their use and discard; indeed, most companies invest in eco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in order to increase profits and growth. Moreover,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increased economic growth from eco efficiency will come in similarly eco efficient ways, since in today’s global markets, greater profits may be turned into investment capital that could easily be reinvested in old-style eco-inefficient industries. Even a vastly more eco efficient industrial system could, were it to grow much larger, generate more total waste and destroy more habitat and species than would a smaller, less eco efficient economy. Senge and Carstedt argue that to preserve the glob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 economic growth, businesses must develop a new systemic approach that reduces total material use and total accumulated waste. Focusing exclusively on eco efficiency, which offers a compelling business case according to established thinking, may distract companies from pursuing radically different products and business model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

A explain why a particular business strategy has been less successful than was once anticipated B propose an alternative to a particular business strategy that has inadvertently caused ecological damage C present a concern about the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pursuing a particular business strategy D make a case for applying a particular business strategy on a larger scale than is currently practiced E suggest several possible outcomes of companies’ failure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impact of a particular business strategy 正确答案 C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最基础的短阅读,文章为一段式,题目也只有一道,根据选项分析可以看出:

A 文章从没说这个经济策略是否会成功,也没预测过。 B 但是没有这样一个方法实际上被提出。

C line5-7和最后一句话 ,提出建议只是在关心的基础之上,总体还是讲对这个特殊的经济策略的关心。因此选C D 文章指出了这个策略的缺陷,并没有支持这种策略的扩张。 E 文章关心的是环境的影响,并不关心经济的影响。 综上所述,GMAT短阅读虽然看似简单,考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就能做完,但想要顺利解题同样也需要掌握各类技巧,希望上文提到的这些解题技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GMAT短阅读,提升大家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第五篇: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1.阅读感悟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此说来,整个大学生涯中所上的第一堂课,所读的第一本书也显得很重要。《如何阅读一本书》便成了我在大学认真读完的第一本书,一本让我觉得我开始懂得如何去读透一本书,弥补我以往阅读之欠缺,开辟我未来阅读之蹊径的书。如作者所言,一方面因此刻终于与它相遇而欣喜;另一方面却也遗憾未能早早遇见它。

2.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本书以“如何阅读一本书”为名,主要讲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重点。作者细讲了如何做好后两种阅读,给后两种阅读“制定”了许多详细而实用的“规则”。

3.这本书写的有道理吗? 没错,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难得且写的颇有见地的书。正如老师课上所言,每个人的手边都应该有这样的一本书。它指引我们与书本交流,与作者对话,主动思考,自我发现。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书也有些许不足。此书所讲大都针对欧洲文学,未涉及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所谈范围不免窄了许多。 4阅读收获(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可以先讲一讲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的问题。首先,我觉得自己一直以来读书都读得过浅,似乎只是为了获得资讯,而没有真正地与作者“对话”,我读完一本书好像只知道它大概写了什么;其次,我以前觉得书都是一样的,杂志,报纸,小说,历史书等等都是书,我用几乎一样的方法来读它们,却未考虑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再者,我很少深沉而严谨地思考一本书为什么这么写,我在自我思考,自我理解,自我想象方面有所欠缺。最后一点,我不是一个非常主动的,自我要求高的读者,我以前只去读我读得懂的书,而且读得太杂,读书面太窄,这样读书我不会有太多收获。

有问题才有进步,将这本书放在大学第一本书的位置,作为新的阅读之旅的开端,再恰当不过。现在我想讲的是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也就是我从本书所获得的启发与收获。第一点,读一本书不仅要知道它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分析阅读中的“规则”教会我很多,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要抓住文章的关键字词,要知道作者的重要主旨,要去发现作者的过人之处和不足。我们要从内容上结构上全方位多角度与作者进行对话。第二点,如何阅读一本书?这里的书有很多种,实用型的书,想象文学,历史书,哲学书,科学书和诗集散文等等,阅读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目的因而需要不同的阅读速度与阅读技巧。正如弗兰西斯·培根所言:“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我们应学会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与复杂程度选择不同的阅读速度;根据读物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阅读技巧。像泰戈尔《园丁集》一类的作品就值得再三玩味,花时间想象,体会甚至融入其中。而阅读类似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类的哲学书,则要厘清你的思绪,重点关注作则如何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第三,孔子曾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前读《百年孤独》,读后觉得受到很大震撼却难以言表。便立刻去百度一番,看了许多解读,自认为自己收获颇多然而至始至终我并未自己做深入思考。本书告诉我,不要成为书本的奴隶,我们不仅要自己思考弄懂作者透过文字所要传达的东西,更要在全面了解书本的情况下敢于质疑作者。第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书籍本就无穷无尽,我们不能一味追求读书多,而应该追求的是读得精。当然,选对了值得读的书,还要知道,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才能增长你的心智,增加你的阅读技巧。我高中的时候读但丁的《神曲》,觉得它艰涩难懂便将其放在一边再没拿起。现在明白,自己是个太浅薄的读者。我们也要注意接触各种各样的书,很多哲学书科学书值得我们花力气细细研读一番。

5.精华摘要 ·分析阅读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诊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诊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主题阅读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 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 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 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 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 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 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triz创新理论与方法下一篇:全科医生面试题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