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论文范文

2022-05-17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互联网时代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电商的崛起,使得传统零售业者无不经历着一场供应链和渠道价值重塑的洗礼。接入互联网,实现O2O融合,成为必由之路。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互联网+”提至国家战略高度,并寄语零售商要“把线上线下搞得红红火火”之后,零售企业更纷纷发力O2O。

第一篇:互联网时代论文范文

“互联网+”时代学术英语

摘 要:在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移动终端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将成为未来学习的新趋势。文章探讨了学术英语微课平台的设计原则、微课的资源开发和平台构建,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凸显现代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移动性、随时性等特点,为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外语教学模式提供支撑,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术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 微课 学术英语

一、引言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互联网+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经济模式,促使知识学习、获得、产生的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王守仁,2016:8)。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正逐步步入互联网+的时代,在此背景下,教学变革趋势明显,当代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指出:中国将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随后2016年2月2日,教育部印发了《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教技厅[2016]1号)提出指导高校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的实施方案。

与此同时,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要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各行各业对既精通专业业务又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刘彬、李广伟,2014:61)。即将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与时俱进,跟上新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知识和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融入并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元素。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趣味性强、应用面广”等特点(黄振宜,2015:125),为远程教育、在线教学、移动学习等提供了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更为学术英语教学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本文拟对学术英语微课平台设计与构建进行探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凸显现代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移动性、随时性等特点,为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支撑,满足他们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其学术英语应用能力。下文将对学术英语微课平台的设计原则、学术英语微课的资源开发及学术英语微课的平台构建进行阐释。

二、学术英语微课平台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上,学术英语微课将趣味性、知识性、学术性融为一体,开发学术英语系列微课,构建学术英语微课平台,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贾国栋,2016:13)。具体设计原则如下:

(一)学术性与趣味性相融合

学术英语(EAP)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重要分支,目的是为大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提供语言支撑(蔡基刚,2012:1),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王守仁等,2013:5)。因此,学术英语一方面要着重解决学生学习学科知识所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必然要求有一定的学术性;另一方面,鉴于学术英语本身艰涩难懂,在微课制作上必须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融为一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完整地呈现教学内容,以增加学术英语的趣味性。

(二)专题化与应用性相统一

学术英语微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其在“词汇、语法、听说、阅读、翻译及写作”等方面的学术英语应用能力,那么,作为教学资源,不能仅是上述某一个方面知识的呈现,而应以学术英语某个专题为主线,以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为切入点,开展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制作出若干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短小精悍(5-10分钟)、观看流畅、适合学生特点的专题化的学术英语系列微课。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形式尽可能多样化,以新颖多彩的技术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完美结合,突出微课的应用性,满足学习移动学习的要求。

(三)重点性与针对性相协调

学术英语凸显了英语的工具性特征,对既精通专业业务又有较强的外语能力人才的培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品牌、核特色、环保优势”是本校跻身优秀行列的“三驾马车”。我们针对学校特色学科及专业,重点开发体现学校特色的医学学术英语、核技术学术英语和环保学术英语系列微课,从整体上提升学术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

三、学术英语微课的资源开发

结合以上原则,我们针对学术英语课程特点,从学术英语词汇篇、学术英语句法篇、学术英语阅读篇、学术英语翻译篇、学术英语写作篇及学术英语听说篇等方面开发出专题化的“学术英语”系列微课资源,力求把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地结合,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应用能力及学术思维能力。基本构图如下:

按照以上六个专题,一方面,我们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在每个专题中按不同专业分别逐一进行微课资源开发,如医学学术英语词汇、核技术学术英语词汇、环保学术英语词汇、管理学术英语词汇等。在提供学术英语微视频的同时,配套提供教学辅助资源,包括学术英语微简介、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进阶练习等;另一方面,将先进的教学理论及多元的教学方法引入微课设计开发。例如,医学学术英语词汇微课以医学英语两栖词汇为切入点,将情景教学法与认知语言中隐喻、转喻两种认知机制有机融合,有效利用大脑信息存储、遗忘、唤醒与激活机理,建立现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寻找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相似性,探究普通英语词汇与医学英语词汇的共核部分,从而启发他们思考、推理和演绎,培养其学术思辨能力。

学术英语微课的资源开发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和学习材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个性化学习,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效果,满足学生多样化及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四、学术英语微课的平台构建

本微课以南华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在所开发微课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学术英语微课体系,满足线上线下教学的真正需要。南华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以泛在教学与混合式教学为核心思想,以海量资源为基础,以课程为中心,以学习空间为平台的数字学习服务系统。平台集备课、教学活动、资源管理、网络教育于一体,成功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教学,是一个先进的学习管理平台。

在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我们拟构建一个资源丰富、交互体验好的开放的学术英语微课平台,满足课堂教学的真正需要。学术英语微课将在该平台体现完整的教学体系,包含学术英语教学设计、网络课堂互动、学生练习及作业反馈和学习评价等环节。允许学生随时随地根据自己专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进行学习,并提供及时反馈信息。教师将“注水式”教学方式转变为“点火式”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策略指导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不断优化教学设计,逐步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而发挥平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系统性、交互性等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贾国栋,2016:13),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应用能力。

五、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将会越来越普及(卢海燕,2014:33)。我们将微课与学术英语学习相结合,设计开发专题化的学术英语系列微课资源,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学术英语微课教学平台,是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符合互联网+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特点,符合外语教学规律,符合大学生专业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需求,更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湖南省教改项目“信息化背景下地方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与实践”、2016年南华大学校级教改项目“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术英语微课平台构建与应用”、2014年湖南省教改项目“多媒体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和2016年南华大学船山学院重点项目“微课在独立学院学術英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蔡基刚.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9-14.

[2]贾国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的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J].外语界,2016,(3):11-18.

[3]刘彬,李广伟.基于语料库的ESP教学平台构建与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12):61-63.

[4]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4):33-36.

[5]黄振宜.微课的内涵及发展前景辨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0):124-127.

[6]王守仁.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语,2013,(5):4-10

[7]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10.

[8]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李广伟,李永芳,王文涛 湖南衡阳 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421001)

作者:李广伟 李永芳 文涛

第二篇:“互联网+”时代,苏宁直道飙车

电商的崛起,使得传统零售业者无不经历着一场供应链和渠道价值重塑的洗礼。接入互联网,实现O2O融合,成为必由之路。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互联网+”提至国家战略高度,并寄语零售商要“把线上线下搞得红红火火”之后,零售企业更纷纷发力O2O。而那些早已全面拥抱互联网的超前布局者,则开始收获成绩,并进一步升级服务,提升产业链价值,苏宁云商便是其中的代表。已经实现“弯道超车”、由综合连锁零售商转型互联网零售商的苏宁云商,如今更进入“直道加速”的第三次创业阶段。

传统零售商中,苏宁堪称“互联网+”最早的一批实践者。早在2009年,苏宁就开始着眼线上线下的互联互通,2010年苏宁易购正式上线,2012年又率先布局移动端。在苏宁内部,这被比作三次创业。在近6年的时间里,围绕“+渠道”、“+商品”、“+服务”展开转型的苏宁,如今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

在渠道层面,苏宁致力于使自己的渠道网络与所有的消费场景对接,苏宁云商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只要有消费需求,无论是主动的,还是潜在的,苏宁的平台就要尽一切可能铺设过去”。为此,苏宁不仅持续优化苏宁易购,还通过开发多种移动端应用、收购PPTV聚力等举措,使得线上线下渠道覆盖了门店、PC、移动和TV等终端。眼下,苏宁还正升级实体门店为云店,并提出用乔布斯做苹果、雷军做小米的精神做好云店。

线下的店面被看作苏宁O2O模式的核心,是其获取流量入口、提供用户体验的独特资源。在张近东看来,“真正的零售 O2O模式,线上线下任何一条腿都不能少,尤其是线下,不真正掌控优质门店的运营,任何方式都是投机取巧”。

不过,这些门店已不同于传统门店,而是全面互联网化升级的云店—融合了线上线下服务内容和购物体验的新型实体店。不仅门店的支付结算、仓储配送乃至客户服务等实现互联网化;用户可以在门店享受到与PC、手机一致的优惠和服务;苏宁的快递员也能够从距离消费者最近的门店进行配送。iPhone6发布当日,苏宁创下了最快不到半小时送达的记录。2015年4月末,上海浦东、南京山西路两家云店开业,成为苏宁互联网零售模式的新平台,今年苏宁将在全国开出50家云店。

云店之外,移动端被看作点亮苏宁O2O渠道的另一生力军。移动端的完善,让苏宁实现了与消费者的互动,方便用户数据挖掘和分析,还能召集线下活动。此外,其还对用户人群结构、消费轨迹、转化率、复购率等核心指标进行跟踪分析,实现经营门店数据化管理,进而对消费者实施个性化的精准营销,提升效率。

在商品层面,苏宁已在家电专业经营的基础上,向快速消费、内容消费全面扩容,以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最大化发挥平台的边际效益。其中,苏宁自营以超市、母婴为重点突破,需求井喷的海外购,更是其扩充商品品类的崭新利器。今年4月初苏宁的海外购试运营活动中,1.5万罐洋奶粉5分钟就被一抢而空。目前,苏宁正利用日本Laox、美国苏宁和香港苏宁,建立海外采购团队,大力开拓海外商品。

在服务层面,苏宁过去多年积累的、服务于自营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如今正被升级为物流云、金融云和数据云。其中,“物流云”项目12个自动化分拣中心、60个区域物流中心、300个城市分拨中心以及5000个社区配送站。苏宁所有的中心仓储、门店仓储和智能运输网络全部开放,以指导其更有效率的库存部署。基于“物流云”项目,商户们不仅可以共享苏宁的物流信息,还可以将不同渠道的商品在苏宁物流系统共享,从而借助苏宁的大数据挖掘进行预测生产和库存管理。

2015年伊始,苏宁宣布向平台商户和供应商分享这“三朵云”。“三朵云”的盛开,不仅使得苏宁自身的服务能力提升、成本下降;其对外开放,也使之从过去的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充实了苏宁的核心服务产品矩阵。

几乎与物流云建设同步,苏宁金融集团成立,旨在向消费者和商户提供端到端的金融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在面向消费者这端,除了提供还款、转账、基金、保险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之外,苏宁推出了生活支付、金融理财等产品,同时将通过大数据建立消费者信用模型。

6年转型实践,使得张近东对于苏宁探索的互联网零售道路更为坚定,“我们应该感谢互联网,正是借助互联网,苏宁打破了成长的天花板”,以更优的成本铺设一个全渠道的平台,快速实现全品类经营的理想,实现盈利模式的进化。眼下,从空调、家电、3C,到红孩子母婴、超市,又到百货、内容、文化等,苏宁已经形成了远超以往的全品类、全服务平台。其盈利不再只是赚取简单的商品差价,还包括易付宝、零钱宝所指向的互联网金融等B2C增值服务,以及“三朵云”所带来的B2B业务。

甚至,苏宁还在发力C2B业务。有了对上亿会员资料、访问轨迹和订单信息等数据的挖掘分析,苏宁能够实现精准需求预测和订单驱动,将用户需求信息反馈给供应商,指导供应商研发与生产,打通设计、制造、流通环节。张近东于2015年1月明确提出,要通过大数据挖掘,与供应商协同,为消费者提供极致单品。

苏宁推出的包销定制、预售团购等互联网营销手段,得到了来自三星、美的、联想、TCL等众多知名供应商的积极响应。苏宁、TCL合作的“么么哒手机”就是成功先例。2015年初,TCL、创维、康佳、夏普、先锋领导人接连造访南京,与张近东“密谈”变革。

据了解,基于大数据技术、全渠道平台,苏宁已经形成了覆盖整个商品生命周期的C2B整体解决方案,从项目启动阶段的众筹、新品上市阶段的预售、品牌提升阶段的闪拍、批量售卖阶段的大聚惠,再到尾货清仓阶段的特卖闪购。预计年内,该模式将覆盖手机、智能家居、穿戴设备、大家电等各个品类。

成功转型互联网零售的苏宁,也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苏宁云商2014年年报显示,全年总营收1089.25亿元,盈利8.67亿元。至 2014年12 月份移动端订单数量占线上整体比例提升至 32%,商品SKU接近800万。

“互联网+”,不只意味着传统行业触网,也意味着互联网企业的下沉。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认为,不同时代,零售业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但其核心本质不会发生改变,“那就是始终以更好的提升效率、更好的扩大规模、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来发展”。“零售商的职责天然就是要以更低的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有保障的商品和服务”,而苏宁的核心工作就是聚集平台、商品与服务,使成本、专业、保障这三个要素越来越好。

从传统零售触网到互联网零售,苏宁历时近6年,对互联网零售进行了大量超前探索。也因为此,苏宁被外界认为是一家“笨公司”。苏宁老实巴交地凭借一己之力将门店与物流网络向三四线、乡村市场下沉。张近东在2012年就提出,苏宁要打造“沃尔玛+亚马逊”的O2O模式,“沃尔玛太重,亚马逊太轻,我们就是要超越这种太重或太轻的模式”。

事实证明了他的前瞻,近年,随着互联网竞赛进入深水区,电商开始全面下沉,拥抱传统行业。2014年,网络零售虽然增速惊人,同比增长43.9%,但其总交易规模只有1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8.7%。这意味着,大部分传统零售企业仍未触网。“互联网越是深入,传统行业的根基越雄厚。”张近东说。而眼下,“重返实体店”的现象正在发生。埃森哲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未来计划更多通过实体店购物的消费者从一年前的18%攀升至26%。而无论相对于未触网的传统门店,还是轻资产的网商,苏宁云店所代表的互联网零售模式,无疑都极具优势。

今年25岁的苏宁,正进入第三次创业阶段。

4月21日,在苏宁云商南京总部举行的“2014年年度股东大会暨2015年投资者交流会”上,张近东明确表示,2015年要聚焦三大核心战场,围绕平台、商品和服务打好一系列的战役,包括在平台方面全面出击,充分发挥店面流量入口和低成本服务用户的优势,与移动端深度融合,深挖校园及四五级市场,激发全渠道有机组合的优势;商品全面扩容,2015年实现3万家平台商户入驻,SKU数突破1500万;服务方面,“三朵云”全面产品化,成为苏宁互联网零售的重要保障。

“零售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年初以来,张近东亲自带队在全国各大区挨个“跑马拉松”,向一线团队传递互联网零售的经营方式,推动一个触手可及的图景提早落地:2015年,在苏宁平台上将有超过2亿的用户,可以在全渠道随意切换享受服务的方式;将会有6万家以上的合作伙伴倾心经营1500万种以上的商品;将有大量基于物流、数据、金融的产品服务,为合作伙伴和消费者创造极致的体验。

事实上,不止张近东,苏宁全体系18万人都在这条道路上全力奔跑。能否真正实现直道飙车,2015年将成为苏宁关键的一年。

作者:万丽

第三篇:航运保险的互联网时代

随着“互联网+传统行业”的盛行,航运保险也踏上“互联网+”之路。但航运保险与互联网的联合具有局限性,互联网新型营销渠道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渠道。航运保险的市场潜力仍然需要营销人员线下挖掘。目前第三方平台成为“航运保险+互联网”的主战场,平台话语权较高。随着供需趋于平衡,供需双方信息对称,中介市场将失去原有的价值,互联网业务将还原直接业务本色。

是“保险+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保险”,目前已不是两大行业争论的概念。自2013年首张互联网保险公司牌照——众安保险落地之后,保险行业与互联网行业已互相融合、相辅相成。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航运保险也逐步进入互联网时代。

“航运保险+互联网”的现状

(一)市场认知的局限性

近十年,互联网保险从无到有,我们能看到互联网领域保费收入的高速增长,也能看到互联网保险主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头来。但在这个吃螃蟹的时代,各个互联网保险主体们尝试的也只是简单易懂,容易被大众认知的产品。尤其在中国,人们的投保意识不高,不会主动通过互联网去了解、选择保险产品。所以目前在线上销售的保险产品以定额保险为主。

航运保险主要包括货运保险、船舶保险,与人们常见的家财险、意外险等定额产品不一样,无法让投保人的保险需求格式化。航运保险的每个客户、每个客户的每张保单都存在着独有的个性。航运保险是否可以像其他定额保险一样获得较高的社会认知,还需要保险主体针对互联网保险市场做巧妙的产品设计。

(二)平台更有话语权

在这个渠道为王的时代,各类货运平台、保险销售平台等第三方平台成为互联网保险销售的主要业务渠道。这类第三方平台的场景,集合了具有互联网保险需求的潜在投保人,从而成为销售互联网保险产品的主力渠道。

例如:货运平台,集合了货主及物流运力,这类互联网用户也正是货运保险产品的需求者。如果在貨运平台上植入货运保险产品,受众更有针对性,签单率更高。在保险主体与平台的合作中,渠道为王,因此平台更有话语权。保险主体往往受制于平台的各项苛刻要求,在承保条件和中介费用等方面均突破常规线下业务,有些极端苛刻的业务甚至难保盈亏平衡。

(三)需求与供给不平衡

不是所有的险种都能很快适应互联网销售模式。个人客户与法人客户相比,个人客户更加容易进入互联网保险销售场景。适用于法人客户的保险产品相对比较专业,需要有营销人员线下解释承保责任范围等保险要素才能促成签单。而航运保险则以企业客户为主。

由于航运保险相对繁杂,保险公司现行的“航运保险+互联网”业务,只是简单的借互联网为新型的营销渠道,线上线下的产品并没有多大区别。航运保险产品不能做到简单易懂,就难以让客户在线上自主选择投保。线上的客户更加需要亲民、注重客户体验度的保险产品,航运保险线上产品需要针对互联网用户量身定制,这不是对现有产品的修订,而是在传统产品基础上的创新。

互联网平台只是为保险销售提供了一个新型业务渠道,而保险的整个服务链条,除了承保,还有理赔服务。理赔才是体现保险价值的最重要环节。如何将理赔全流程也真正转移到线上操作,实现线上查勘、定损、赔付,让投保人、被保险人在线上体验更加方便、快捷的航运保险理赔服务,将是航运保险互联网业务的新课题。

(四)市场潜力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物流业务在线上成交,更多的货主和物流运力在线上集结。这给“航运保险+互联网”业务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线上航运保险产品的完善、社会认知度的提高,线上采购航运保险产品的需求也将水涨船高, “航运保险+互联网”的市场潜力也将被充分的挖掘。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的衣、食、住、行,正孕育着“快速消费”市场。当人们远离了口口相传的推销、传统媒体的营销,互联网将是未来航运保险销售的主战场。

“航运保险+互联网”的趋势

(一)线上、线下航运保险市场并存

以货运险为主的“航运保险+互联网”市场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线上成交的均为小额货运保险业务,且标的以普货为主,特殊货物均需要特殊承保条件,不适于线上投保。

由于船舶保险条款的专业度较高,需要保险营销人员解释条款,特殊项目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设计附加条款和特别约定,所以船舶保险融入互联网销售场景的发展速度较慢。

航运保险市场需要市场潜力的挖掘者,保险营销人员、中介机构充分发挥了市场潜力挖掘者的作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线上营销渠道仍然不能替代线下营销,线上、线下航运保险市场将共存。

(二)信息对称、供需平衡的时代

当保险公司在积累互联网营销、承保、理赔、服务经验,真正运用好“大数据”和“互联网”,将更加了解客户需求。在线上航运保险市场蛋糕做大之后,线上用户有机会充分比价、积累线上投保经验,更加熟悉线上保险产品。

届时,线上航运保险市场供需趋于平衡,保险双方信息对称,中介市场将失去存在的价值。正如目前保险市场针对车险的“去中介化”一样,航运保险市场也将走上“去中介化”的道路。直接业务更有利于降低成本,还利于投保人,还原互联网线上销售的本色。

(三)互联网颠覆险企人力架构

与其他“互联网+”一样,保险行业进入互联网市场,也将颠覆企业人力架构。传统的承保、理赔岗位将降低人力需求,取而代之的是线上自动承保、自动理赔。

但也会因为互联网营销渠道的特殊性,新型的市场营销人员、产品开发人员也将会迎来新的人才储备需求。互联网市场需要一批能够分析、利用大数据的岗位,通过对客户行为的分析研究,设计符合特定互联网场景的保险产品。一个国内货运平台和一个进出口货运平台的保险产品需求一定存在区别。怎样针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客户需求,量身定制用户体验度高的投保界面、量身定制线上航运保险产品、量身定制线上理赔流程、量身定制线上客户服务通道,将是互联网航运保险市场新型人才的主要工作职能。

是“航运保险+互联网”还是“互联网+航运保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航运保险产品是不是真的符合互联网时代。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的航运市场正走上高速发展道路,航运保险市场也将步入高速发展通道。“互联网+”是新型营销渠道,也是航运保险市场的一个新课题。对这个新课题解读得越透的险企,越能获得“互联网”的助力,颠覆传统营销渠道。

作者:陆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油站卸油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生爱情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