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冠心病可控的易患因素的相关分析

2023-03-0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诊断冠心病且行冠脉造影的280例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212例, 女性68例, 年龄32~81岁;≥70岁的88例, <70岁的192例;吸烟110例, 不吸烟者170例;高血压者152例, 非高血压者128例;血脂异常者136例, 血脂无异常者144例;糖尿病90例, 无糖尿病190例。

1.2 研究方法

对入选的280例病人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吸烟、血压、血糖、血脂等分组。 (1) 实验室检查:空腹测血脂、血糖。 (2)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定方法:根据Proudilit评估方法分为6级, 1级:正常, 无冠状动脉狭窄。2级:轻度, 狭窄<30%。3级:中度, 狭窄在30%~50%之间。4级:重度, 狭窄在50%~90%之间。5级:次全梗阻, 狭窄>90%。6级:血管腔完全闭塞, 无血流通过[1]。采用Gensini积分原则对冠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 1级为1分, 2级为2分, 3级为4分, 4级为8分, 5级为16分, 6级为32分。每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总积分为各分支积分之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积分之和在4以下者为不发病者, ≥4分为患病者。

1.3 统计方法

将所有入选患者按冠脉积分分成4组, ≤4分为1组, 5~20分为2组。21~32分为3组, >32分为4组。统计每一组单一危险因素因素所占的百分比, 用卡方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 (3个或3个以上危险因素同时存在) 分析用Logistic回归法 (前进法) 。

2 结果

2.1 结果

冠脉造影情况:280例冠脉造影中, 总积分≤4分者为70例, 占25%, >4分者210例, 占75%。冠脉积分分组如上。其中第1组70例第2组72例, 第3组68例, 第4组70例。每组中易患因素所占的百分比结果, 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快速增加。生活中年龄、性别、吸烟、血压、血糖、血脂均是冠心病发病的易患因素中[2], 这些危险因素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从而引发炎症, 炎症又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 炎症驱动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3]。本研究证实: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均为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子, 具有统计学意义, 多危险因素同时存在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比例关系, 且统计学都有意义。血脂异常致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最大[4], 已经证实血液中的脂质成分是冠心病最强烈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之一[5]。大量基础研究结果发现, 血脂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6]。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四千多种化学物质, 其中有致心血管作用的主要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 可诱发心肌缺氧、冠状动脉痉挛, 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进程。高血压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 引起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在血管壁的潴留, 使自由基增加和炎症加剧。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倍, 这与血糖代谢紊乱引起体内组织细胞结构和脂质代谢障碍有关, 高血糖可抑制内皮细胞DNA的合成, 使作为保护屏障的血管内皮受损, 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易患因素在个体的聚集不是偶然的巧合, 而是因为易患因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这些危险因素相互促进, 形成恶性循环, 明显放大了危险因素的治病作用, 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同时出现在同一人身上, 其致病作用互相协同, 互为因果, 可大大加速冠心病的进程。年龄、性别是2个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但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控制, 对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能起到积极作用。

摘要:目的 观察冠心病的可控易患因素吸烟、血压、血糖、血脂等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期间就诊的280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对冠心病可控易患因素进行干预的意义。结果 冠心病危险因素共存越多, 冠脉血管的发病率及病变程度越高。结论 对可控的易患因素进行干预, 对降低冠心病发病率能起到积极肯定作用。

关键词:冠心病,可控,易患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占全.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M].北京: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86.

[2] 高润霖, 胡大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心血管病学[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8:1.

[3] 胡大一, 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6.

[4] 姚晶, 吴永健.从预防心血管事件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0, 4 (12) :211.

[5] 陈灏珠.BRAUNWALD心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949.

[6] 覃学美, 覃自强, 曹保卫.血脂水平、高敏CRP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 2009, 38 (7) :92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广东省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实例论文下一篇:企业IT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方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