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护理范文

2023-09-17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中, 男160例, 女80例, 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57.8岁。随机分为2组, 一组给予一般护理, 一组给予护理干预。2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 。高血压病诊断按照1 9 9 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 (WHO-ISH) 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诊断标准, 冠心病诊断按照1979年WHO建议的诊断标准[2]。

1.2 效果评价

血压控制目标: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1.3 护理方法

一般护理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护理干预组除了给予一般的护理措施外, 给予护理干预治疗, 具体措施如下。

1.3.1 入院后的宣教

向患者详细讲解有关高血压病、冠心病的知识。嘱咐患者合理安排生活, 注意劳逸结合;要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如紧张、劳累, 情绪激动、便秘、饮食过饱、感染等;向患者或家属说明高血压需要坚持终生规范治疗和保健护理的重要性。

1.3.2 心理护理

一般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多数为老年人, 心理较脆弱, 情绪易波动, 做好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护士应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病因、病情、治疗用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家庭经济条件等。向患者反复详细讲解高血压病的诱因、症状、治疗服药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等知识, 指导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

1.3.3 病情观察

(1) 遵医嘱予以治疗的同时, 要在固定条件下测血压。测量前患者要静坐或静卧30min, 并且进行心电图、呼吸的监测。 (2) 当收缩压高于26KPa (195mmHg) , 应及时与医师联系, 并给予必要的处理。 (3) 如发现患者血压急剧增高, 同时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时, 应考虑发生高血压危象的可能。立即通知医生并让患者卧床、吸氧, 同时准备快速降药物, 脱水剂等。

1.3.4 饮食护理

合理调整饮食, 应当控制进食量, 指导患者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限制动物脂肪及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等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 避免过饱, 少吃零食等。禁忌刺激性食物及吸烟、饮酒, 咖啡和浓茶等。

1.3.5 运动护理

指导病人活动时注意“三个半分钟”即起床时清醒静卧半分钟, 床上静坐半分钟, 床旁静站半分钟后方可活动, 有效地预防猝倒。选择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等活动, 寒冷的冬天不宜清晨运动, 宜在暖和的午后进行活动。

2 结果

2 组患者的在住院2周后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 见表1。

本组资料显示通过饮食、运动、自我心理调节、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高血压预防知识教育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 高血压的控制率较一般护理组有明显提高, 统计学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 。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取代传染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而高血压是心脏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具有高发病率、低控制率的特点。规范的治疗是目前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主要手段[3],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规律,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勿用力排便。鼓励患者适当锻炼, 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结合, 保证充足的睡眠。限制食盐摄入, 避免刺激性食物, 控制体重;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 缓慢降压, 并根据血压变化调整用药[4,5]。对于出院患者, 指导患者家庭成员学会测量血压, 并加以记录, 以便能及时、准确地了解血压变化, 并注意定期到医院复查, 根据血压变化调整用药剂量等护理干预措施在控制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4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 一组给予一般护理, 一组给予护理干预, 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的区别。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的血压控制率 (80%vs50%) ,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水平。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刘芝平.高血压病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理研究, 2009 (21) .

[2]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1, 9 (1) :75~76.

[3] 赵彦正.高血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6) .

[4] 丁建青.冠心病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3) .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7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并冠心病的诊断标准,观察组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46.4± 5.8) 岁 , 平均体重为 (61.2 ±3.1)kg, 平均病程 (8.3 ±4.3) 年 ;对照组39例 ,其中男22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 (44.7±6.3)岁,平均体重为(62.1±2.9)kg,平均病程(7.9± 5.2)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以及病程等基础信息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1妊娠及哺乳期患者;2精神病患者,或者有肝肾功能等重要脏器损伤者。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基础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同时从心理干预、认知干预、生活习惯干预至饮食卫生干预等,予以全面的多样化综合护理。 对两组患者追踪治疗3个月后随访,随访时间半年,并观察患者变化。

1.3观察指标

以血脂、血糖为观察指标,从而来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具体疗效判定:1显效: 血糖、血脂指标均达到了可控范围,完全稳定;2有效:血糖及血脂指标几乎可以达到控制标准,但存在少许不稳定情况;3无效:血糖及血脂指标未恢复至标准情况,或者出现增高。

1.3统计方法

统计学相关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予以运算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予以率表示,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疗效比较

通过多样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4%),(58.97%),总有效率以显效+有效计。 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上具有病程长、反复性、病情较顽固的特点,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并发症较多,患者自身的痛苦及困扰较大, 同时也给家属带来了十分大的心理压力[3]。 主要的发病机制及病因为机体胰岛素分泌障碍所造成的高血糖,若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并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并发冠心病。 这也将大大提高了糖尿病的致死率。 有关调查已经证实[4,5],在当前糖尿病并冠心病的发生率正呈现出上升的明显趋势, 这与患者的生活习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同时在某种程度上, 研究者发现该病也会令患者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因此在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上,予以多样化的护理干预就成为了重要的干预措施, 基础治疗加针对性的多样化护理结合, 才能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并冠心病,具体包括:1认知干预,要耐心与患者沟通,关心起日常情况,开展糖尿病有关的宣教活动, 向患者说明或者全面讲解糖尿病有关治疗方案及知识。 2心理干预,建议家属多与患者沟通,指导劝慰患者消除恐惧与抑郁情绪,密切观察患者内心的波动,多给予鼓励并保持积极的心态, 从而能够积极地接受治疗;3生活干预,向患者讲解饮食的重要,规律的生活习惯对改善病情有重要意义, 调整饮食, 做到营养搭配,调整生物钟,禁烟酒,减少高脂食物,多用高纤维、 低蛋白饮食,劳逸结合,不熬夜,不贪睡,多晒太阳,提升自信。

在该组中, 多样化护理的观察组, 总有效率高达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 ,由此表明多样化护理能够提高疗效,应用效果好。

综上所述,多样化护理较常规护理更为有效,可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认识疾病,增加信心,有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多样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8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予以多样化护理;对照组39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后血脂、血糖指标情况,以此为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58.9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多样化护理模式,疗效要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同时提高了生存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30例) , 治疗组男性17例, 女性13例, 年龄在55~76岁之间, 平均 (63.8±5.5) 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侧冠状动脉狭窄>70%18例, 右侧冠状动脉8例, 双侧冠状动脉吓着>70%4例;对照组男性18例, 女性12例, 年龄在57~74岁之间, 平均 (64.3±6.2) 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侧冠状动脉狭窄>70%17例, 右侧冠状动脉7例, 双侧冠状动脉吓着>70%6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 行桡动脉或股动脉入路, 术后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治疗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术后护理, 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迷走神经反射、出血、尿潴留的发生率。护理措施如下。

1.2.1 病情观察

患者进入病房后平卧位, 穿刺肢体予以制动, 在床边行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啊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等症状, 嘱患者多饮水, 以利于造影剂的排泄, 患者出现胸闷、胸痛、血压下降等症状时要立即告知一声, 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持续泵入, 记录胸痛、胸闷有无改善[2]。

1.2.2 伤口护理

患者进入病房后制动, 在一般情况下, 桡动脉穿刺制动6~8h, 压迫器止血,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等, 观察末端皮肤温度, 有无感觉障碍及血液循环情况, 观察血管走形方向有无包块出现, 对于发生血肿进行记录, 观察血肿是否扩散, 可局部应用33%硫酸镁湿敷或者马铃薯切面后覆盖消肿。

1.2.3拔管护理

患者在经过介入治疗后, 全身足量肝素化不宜立即拔管, 一般是在手术结束后4~6h, 在拔管之前应给患者做好思想工作, 说明拔管的方法, 在拔管时保留好静脉通路, 根据患者的情况准别好各类抢救药品以及除颤仪, 必要时可以应用局部麻醉, 分阶段减压并压迫止血, 按压伤口的力度以能摸到动脉波动为宜[3], 在拔管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变化, 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立即注射急救药物, 在拔管之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注意监测血压及心律, 出现血压变化, 可立即静脉推注阿托品或者升压药物。

1.2.4 生活护理

每天按时开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每天给患者拍背, 进行有效咳痰, 必要时可以给患者雾化吸入, 指导患者腹部按摩, 同时注意患者出现压疮。由于股动脉穿刺患者不能下床, 不适应床上小便易引起尿潴留, 患者应该在手术后6h内排尿一次, 护士在巡视时要注意观察患者首次排尿时间, 应督促诱导患者排尿[4], 必要时给予导尿。

1.2.5 出院指导

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酒, 控制体重, 按照医嘱应哟过抗凝剂, 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表示,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组内和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冠心病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疾病, 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最大优点是不需要开胸和全麻, 利用介入设备进行一系列的微创治疗, 操作简单, 快速有效, 损伤小, 合并症少, 术后恢复快, 能迅速达到血管重建的目的。对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应该采取积极措施, 给患者以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 对冠心病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 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值得在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30例) ,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治疗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术后护理, 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迷走神经反射、出血、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冠心病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 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手术,并发症,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卢瑞华, 牟小军.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 2009, 16 (10) :13~14.

[2] 同莲, 蔡晓莲.心血管介八术后急性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1 (3) :57.

[3] 栗超, 栗岩.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18) :64~65.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卫生院2010 年以来治疗的110 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冠心病和WHO糖尿病 (1999 年) 的诊断标准。 患者中, 男性64 例, 女性46例;年龄38~80 岁, 平均 (中位) 年龄54.5 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8 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46 例, 心肌梗死9例, 心律失常17 例。

1.2 治疗方法

按照患者病情等实际情况, 给予常规抗冠心病和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控制血糖在适宜范围, 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结束后, 按照以下标准判定疗效:1显效: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了完全的缓解, 心电图完全显示恢复正常;2好转:冠心病患者心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 心电图基本显示恢复正常;3无效: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变甚或恶化, 心电图无变化。

1.4 统计方法

统计各种疗效类型的例数, 并计算构成比和总有效率。 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好转例数) /观察总例数×100%。

2 护理措施

在进行糖尿病护理的基础上, 进行积极的冠心病护理。

2.1 疼痛的护理管理

立即让心绞痛发作患者停止活动, 卧床休息。 告知患者家属如何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揭开衣领, 遵医嘱正确服用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 观察用药效果。吸氧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与护理的基本措施之一, 对减轻胸痛, 焦虑, 恐惧等有积极作用, 必要时立即吸氧, 这种措施兼有治疗和心理护理的双重作用。 心绞痛时按照2~4 L/min的流量为患者吸氧, 急性心肌梗死以中等流量持续给氧[1]。

对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进行护理评估。 对急性心肌梗死者, 最好使其入院治疗, 并立即描记心电图。 迅速为患者连接好心电监护仪, 24 h内每小时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压1 次, 连续监护72 h, 3 d后酌情减少监测次数, 必要时随时记录。

2.2 心理护理管理

护士态度应热情和蔼, 主动迎接患者。 耐心细致向患者介绍病房的环境、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 住院的注意事项及治疗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使患者消除陌生感、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积极配合治疗, 尽快控制病情, 缓解症状, 使之尽早康复。

对再次复发住院, 药物疗效可能相对较差, 患者可能失去治愈的信心, 容易产生消极、抑郁、悲观的心理;除进行药物和专业护理外, 医务人员还应采取开导、鼓励、安慰等方法, 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加强预防, 延缓疾病进展。 对年轻的仍然工作的患者, 需告知其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 不要错过最佳治疗巩固时期, 以免留下隐患。

2.3 用药护理管理

入院后, 应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保证输液通畅, 嘱咐患者遵医嘱按时服用抗冠心病药物, 告诉患者服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以免引起患者惊慌, 并定时做好记录, 注意观察药物疗效[2]。

要避光保存配制好的硝酸甘油。 用避光纸罩住瓶体, 在避光纸的外面贴一条胶布, 上面写上姓名、床号、药名、剂量和滴速等基本信息, 以便各班护士查对。 为确保疗效, 药瓶严防阳光照射。

对于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或心绞痛发作频繁者, 遵医嘱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时, 要严格控制滴速在15~20滴/min左右, 及时检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由于患者本身的体质和药理的特性, 有些患者会立即出现面潮红、头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大汗等反应, 此时应立即减慢滴速, 告诉患者不要随意改动护士调好的滴速。 首次用药时, 为防止突然站立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患者最好平卧5 min, 输完液后应平躺休息10~30 min。

低血压、青光眼时忌用。 患者正输硝酸甘油时, 不要由平躺突然变换为坐位或直立, 变换体位时动作应轻柔。 因为该药有较强的扩张心脑肾等主要脏器血管功能, 以防发生意外情况。 心肌梗死不足6 h者, 可遵照医嘱溶栓治疗。

心肌梗死患者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护理。 低分子肝素具有快速和持续抗血栓形成作用, 并能改变血流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高, 半衰期明显延长而出血的危险性较低, 而被临床上广泛应用。

2.4 生活护理管理

良好的环境增进患者的食欲, 还能使患者精神愉快, 促进患者恢复, 所以应当注意患者的生活环境。 室内要空气清新, 室内清洁, 具有适宜的微小气候。 冠心病多于夜间发作, 所以要重视夜间护理。 应加强夜间巡视,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口唇、面色等变化。 如果发现异常, 应立即报告一声, 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中老年患者容易发生便秘, 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便秘发生率高。 这与患者的生理、卧位、用药、心理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患者长期卧床不运动, 进食少, 消化功能减弱, 很容易引起便秘。 有的患者不习惯使用便器, 大便用力时可诱发心律失常, 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用力可促使心脏破裂。 因此, 重视患者的便秘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2.5 饮食和运动护理管理

护士可通过与患者沟通或者健康教育来提高患者对饮食习惯的重视程度, 从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不同提供不同的饮食方法, 使之形成预期的饮食方法。 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低胆固醇、低盐、低脂饮食, 限制辛辣、甜的食物的摄入, 禁烟禁酒, 避免暴饮暴食, 少食多餐不宜过饱过饥, 减轻心脏的负担。 合理并适度的运动可以降低血压, 预防肥胖, 增强体质。 运动要循序渐进, 时间从短到长, 强度从轻到重, 切忌不可剧烈过量的运动, 以免过度疲劳[3]。

2.6 健康教育管理

护士应叮嘱患者科学生活, 适当放松, 情绪不宜太激动, 保持良好情绪。 注意多运动, 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实践, 禁烟禁酒。 患者还要了解冠心病药物如何运用, 按时服用规定的药物, 不可自行停止或者增减药物的剂量。 要使患者了解硝酸甘油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性, 随身携带硝酸甘油, 一定要放于自己可以随时拿到的地方。 患者还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检测脉搏、心律, 自身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异常状况[4,5]。

2.7 康复训练管理

冠心病患者应该多下床进行适当运动, 制定有效的康复训练计划, 长时间卧床容易产生倦怠、 消极情绪, 因而参与运动训练能调解心情, 增加体能。 一般康复训练适宜在下午进行, 冬季过于寒冷、夏季过于炎热不适宜训练, 运动后避免饮用浓度高的咖啡、茶水, 忌暴饮暴食。

3 结果

该组研究对象中, 显效89 例, 占80.91%;好转17例, 占15.45%;无效4 例, 占百分率3.64%, 总有效率为96.36%。

4 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当精神压力过大或情绪激动时, 交感神经兴奋, 心率会加快, 心肌耗氧增加, 血压上升, 会加重冠心病心绞痛[6]。 患者在患病后常常表现出焦虑, 愤怒, 惊恐, 抑郁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又会是冠心病心绞痛病情发作和加重, 严重者可能会猝死或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本身病情比较不稳定, 心绞痛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影响了患者的生活, 而且导致患者本身的冠心病恶化, 加大了患者的病痛。 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多, 临床上多用药物联合护理治疗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 其中临床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 对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其内容包括标准化糖尿病护理、心理护理、生理护理、舒适护理等。 护理人员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护理患者, 使患者在心理上树立信心, 在生理上减轻痛苦。

医务人员应该遵循“以人为本,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掌握患者疼痛部位的原因和时间, 能够有的放矢的采取针对性治疗。 护理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开展护理活动, 实行无菌操作, 护理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护理中动作轻柔而准确。 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出现的异常变化, 采用心电图、吸氧等监护措施, 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7]。 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 避免漏服、 过量等现象出现, 发生不良反应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以便进行相应救治。 饮食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 选择颜色鲜艳、新鲜的食物, 均衡营养搭配, 补充所需营养, 清淡为主, 多食瓜果蔬菜, 多喝水, 提升自身免疫力。

可见,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与冠心病和糖尿病治疗成败密切相关。 通过系统全面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 使患者适宜运动、合理膳食、合理用药, 保持心情愉悦舒畅, 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护理过程中, 要规范护理程序步骤, 科学地做好每一个细节, 满足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恢复身体的需要, 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减轻患者的痛苦, 使之尽早恢复健康。

摘要: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管理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11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控制血糖在适宜范围, 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管理措施, 按照规定的标准判定疗效。结果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和护理管理, 110例患者中, 显效89例, 占80.91%;好转17例, 占15.45%;无效4例, 占百分率3.64%, 总有效率为96.36%。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管理措施, 可以提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临床护理,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 胡玉华.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2) :174.

[2] 梁燕芬.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4) :171.

[3] 苏威.浅析冠心病人的综合护理[J].医学信息, 2010, 23 (10) :231.

[4] 陆莹莹, 楼巧女, 范意.两种健康教育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0 (16) :2546-2548.

[2] 白艳萍, 李冬梅, 田彦梅.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相关因素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 2015, 44 (11) :1326-1327.

[6] 邓新梅.5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36) :90-91.

冠心病的护理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91例均为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 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病例中男63例, 女28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5岁。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1) 对焦虑的心理护理。因为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 顾虑重重, 心神不定, 焦虑不安, 导致原有病情加重。所以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 讲述有关本病的知识, 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 稳定其情绪, 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 (2) 对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因此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 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 用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 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 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消除紧张心理因素,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对症护理

(1) 患者心绞痛发作时, 立即让其停止活动, 卧床休息, 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或亚硝酸异戊酯舌下含服; (2) 对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应立即吸氧, 可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若无并发症可吸3~5d, 吸氧流量为2~5L/min, 病情稳定后可改间断吸氧; (3) 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剧烈者, 可遵医嘱给予盐酸吗啡、杜冷丁等药物, 通过中枢镇痛药的镇痛来缓解胸疼症状。

1.2.3 病情观察护理

(1)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要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疼痛性质、持续的时间以及药物疗效等, 如果疼痛发生变化、心绞痛发作频繁、加剧、持续时间较久、硝酸甘油疗效差, 诱发因素不明显等是心肌梗死的先兆, 应警惕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要及时通知医生; (2)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 入院后立即描记心电图。迅速为病人连接好心电监护仪的各个环节, 连续监护72h, 必要时随时记录; (3) 若伴有脑血管病偏瘫、失语的病人, 应加强病房巡视, 注意观察意识、瞳孔、皮肤等情况, 防止发生褥疮; (4) 对于急性期心肌梗死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注意观察有无下肢肿胀等静脉血栓的表现。因此, 要使病人被动或主动活动下肢, 以促进血液循环。

1.2.4 用药护理

(1) 冠心病患者入院后应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必要时建立双管道, 以保证输液通畅,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时, 医护人员要向病人讲解硝酸甘油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配制好的硝酸甘油要做避光措施, 药瓶严防阳光照射, 确保疗效。严密掌握患者血压的变化。若病人血压持续下降, 且头痛恶心等自觉症状时, 应减慢滴速或暂停使用。并通知医生调整用药。 (2)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时要严密观察。虽然低分子肝素具有快速和持续抗血栓形成作用, 并能改变血流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高, 半衰期明显延长而出血的危险性较低, 而被临床上广泛应用[2]。但临床严密观察还是十分必要的。 (3) 使用β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时, 应密切注意观察脉搏, 发现心动过缓, 应及时通知医生。 (4)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h内, 溶栓治疗常用的药物是尿激酶、链激酶等。应用此类药物时应定期测凝血酶原时间[3], 同时观察皮肤粘膜、牙龈、四肢皮下出血点及头痛、视物模糊等, 如出血倾向明显, 应通知医生, 立即停用。

1.2.5 出院指导

(1) 饮食指导:向患者介绍科学的饮食方法。做到低胆固醇、低盐低脂, 少吃甜食、鱼子、蛋黄等食品。 (2) 生活指导;病人应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冬季室外活动最好不在清晨。注意生活规律, 控制情绪, 放松精神, 愉快生活;劝阻病人戒烟, 不饮浓茶、咖啡。 (3) 用药指导。向病人讲解药物服用知识, 指导患者遵医嘱不可随意停用或增减, 在用药过程中, 学会自我监测。指导病人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 居家时硝酸甘油放在易取之处, 脉搏<60次/min, 应该暂停服药, 并随时就诊。

2 结果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 本组91例患者, 显效53例, 有效29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90.11%。

3 小结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加强对冠心病人的身心护理, 不仅可左右治疗方药和治疗措施的效果, 而且对病人的机体康复和预后都有重大影响[4]。只有通过加强对冠心病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和健康指导, 才能消除病人入院时的恐惧、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 情绪稳定, 疼痛发作频率减少, 自觉症状减轻, 加上药物的治疗使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 从而降低了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同时使患者对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和发作时的应对措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提高了病人自身健康维护能力, 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采取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病情观察护理、用药护理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 本组91例患者, 显效53例, 有效29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90.11%。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 明显改善躯体症状, 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有效地降低了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 卢玉兰.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24) :21.

[2] 胡玉华.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2) :63.

[3] 梁燕芬.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4) :171.

上一篇:新生儿脐部护理下一篇:消化道出血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