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正能量

2023-02-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夙愿,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大势,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凝聚和引领中华民族迈向美好未来的思想旗帜。如何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思想工作为实现中国梦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奏响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最强音业已成为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责任与历史使命。

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宣传思想工作突破过去不可逾越的障碍;只有创新,才能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引领风气之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的作用。

一、思维观念创新是先导,拓宽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

当下国内外思想文化交融交锋频繁,人们思想互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新的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但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自觉保持思想敏锐性和开放度,勇于打破陈旧观念束缚和习惯思维定势,不断拓宽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

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的热情空前高涨,对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诉求更加强烈。因此,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宣传思想工作首先要坚持全党动手抓。各级党组织应该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各条战线各个部门要一起来做,自觉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再次,宣传思想部门要承担更加重大的责任。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管部门,宣传思想部门要在完成好宣传思想领域规定任务的同时,站在全局的高度,主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主动为各部门各方面的宣传工作提供服务和指导,动员最广泛的力量参与到宣传思想工作中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是必须围绕共同目标。习总书记指出,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也是当前宣传动员广大群众的最大公约数。因此,我们要围绕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树立最大公约数理念。要坚持不懈地宣传中国梦、科学准确地诠释中国梦、生动活泼地展示中国梦,把每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统一起来,从而凝聚共识、巩固共识、发展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就要系好连心结。宣传思想工作要做到群众心坎上,就必须坚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把解决实际困难和解开思想疙瘩结合起来,把政策暖人和教育服人结合起来,以心换心、凝聚人心;寻求最大公约数,就要找准共同点。共同点越多,公约数越大。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社会思想中哪些是可以“求同”的、哪些是可以“存异”的,找准交集,实现聚合;寻求最大公约数,就要团结大多数。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通过思想引领、舆论引导等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团结在党的周围。

三是必须树立时效理念。树立时、度、效理念就是把握住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规律,同时也是找到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把握时、度、效,就是要及时发声、据理发声和有效发声,强化时效意识、分寸意识和质量意识,抢占时机制高点、道义制高点、表达制高点。把握好时、度、效,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功,应当成为我们基本的素养和必备的能力。既要正面传播,又要鲜活生动;既要有话语的主动权,又要有话语的吸引力;既要把道理讲深讲透,又要让传播入脑入心。

二、传播手段创新是保证,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导权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变化,宣传思想工作的手段也与已往大不相同,只有充分了解受众,熟练掌握媒体新技术,不断创新传播手段,才能更好地运用现代传媒工具,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多渠道、多路径的互补效应,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赢得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导权。

一是在更新老手段上探索。我们党在长期的宣传思想工作中汇聚了许多优良传统,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好做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媒体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老办法遇到了新问题,老手段的瓶颈现象就凸显出来。其中,有些是形式老化,有些是思路老化,有些是表达老化,这就要求我们用新思路更新老办法,了解受众的客观实际需求,探索易于大众接受的、具象化的新途径。同时加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加强体验性,探索受众主体的广泛参与性。大庆炼化公司在企业内刊中增加“微话题”栏目,就是借鉴网络微博的模式,以降低媒体宣传的门坎来吸引基层员工的广泛参与,既增大了信息量,又真正让管理高层听到了来自基层一线的真实声音,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规划起到了校准与醒示的作用。该栏目一经出炉,赢得叫好声一片,效果得到了公认,这就是老手段在新形势下的创新。

二是在学习新手段上做功。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既为传播主流思想舆论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载体和平台,也使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当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力、社会影响力、舆论渗透力与日俱增。但是在运用上,我们还存在着本领缺乏、手段生疏、底气不足等问题。学会新手段,就是要把握新媒体的基本属性和发展规律,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要研究应对新媒体的办法措施,提升引导、服务和管理能力;要积极主动、灵活自如地用好新媒体,主动设置议题,多学习、多借鉴,做新媒体的行家里手。近些年来,大庆炼化公司在报纸、期刊优势互补的传统宣传模式下,加大网络宣传力度,不断更新网页、优化栏目、增加功能。与此同时,利用内部局域网建立宣传系统的“QQ群”,在第一时间内传播信息、发布消息、分享经验。该公司还利用目前呈迅猛发展态势的微信技术,搭建宣传系统的微信平台,编织媒体宣传人员网。这些新手段的运用,在搞好重大主题宣传、应对突发事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手段多样性上善用。宣传思想工作要占领主阵地、决胜主战场,必须强化全媒体理念,把一切具备传播功能和媒介属性的载体和平台都作为我们的传播渠道,纳入我们的管理体系。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策划人与执行者,在现代传播条件下,必须树立全媒体理念,要善打“组合拳”,做“多面手”,不仅要善于使用新闻报道、社论评论等传统媒体传播手段,而且要善于运用论坛贴吧、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不仅善于使用理论文章、报告宣讲、典型引路等正面教育手段,而且善于运用文学艺术、娱乐时尚、群众活动等潜移默化的教育手段。宣传思想部门还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杠杆”作用、行政手段的“红绿灯”作用、法律法规手段的“指挥棒”作用、技术手段的“助推器”作用,使有形的宣传与无形的统合交相辉映,营造出实效最大化的宣传体系与氛围。

三、基层需求创新是源泉,赢得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战场

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宣传思想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它的基础在基层。在信息多元化时代,人们每天都被各种信息所包围,基层群众的思想如果不用优秀的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去武装、去浸润,就会被其他的思想所占据。习总书记强调,“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这就是要求我们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把基层需求创新当作一项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好,努力达到宣传的大众化、时代化、本土化、通俗化,让群众看到决心,感受到真心,凝聚更多正能量。

一是加强基层宣传队伍建设。基层宣传队伍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基层落地的主力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首先要有一支熟悉基层、勤于奉献、敢于创新的骨干队伍。要切实解决目前宣传队伍的上强下弱、力量不均问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壮大充实基层报道力量,切实解决基层宣传队伍的编制、经费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为基层工作者创造条件,以便更好地做好宣传工作。要制定专门面对基层宣传思想干部的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业务交流,搭建相互学习和提高的平台,让基层宣传思想干部素质高起来。要加强交流,让宣传工作多渠道畅通,建立基层宣传人员和专职机构宣传人员的互动机制,有效推动新闻专业知识的分享,以促进基层宣传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优秀基层宣传思想干部到相关联的较大新闻媒体学习取经,甚至是兼职锻炼。

二是建好基层宣传基础阵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依托。因此,对于企事业单位,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基层文化设施投入机制,坚持建设、管理、运用并重,在确保基层宣传思想文化设施有效覆盖的基础上,加强科学管理,提升服务效能。要充分利用本单位的文化智力,建立宣传思想干部走基层的工作机制,服务群众,扶持基层骨干。要加大资源投入,积极推进惠民工程,让基层员工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盘活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各方力量为基层服务的长效机制,推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需求。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为立足点,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敏锐把握群众需求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科学把握需求与供给的对接,多搞雪中送炭;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要适应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载体,把行政主导与群众自发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与引领需求结合起来,让群众在广泛参与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茶园土壤酸化对铝形态变化的影响下一篇:“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