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先天性子宫畸形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2022-10-07

子宫畸形为妇产科常见病之一, 其类型多样, 发生率各方报道不一, 一般为1/500~1/1500[1], 易并发流产、早产、胎位异常、胎膜早破等并发症。由于缺乏一定症状, 许多病例是在妇科检查、辅助检查或手术中被发现证实的[2]。由于畸形子宫的宫腔形态、血供及宫颈功能与正常子宫有所差异, 子宫畸形合并妊娠可对母婴结局造成一定影响。为探讨子宫畸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4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 并以同期正常妊娠作为对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进入围生期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 (研究组) , 子宫畸形均经妊娠前妇科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B超、宫腔镜、腹腔镜或剖宫产手术证实。平均年龄28.6岁, 初产妇48例, 经产妇6例, 选择同期子宫正常妊娠者60例作为对照 (对照组) 。2组平均年龄、产次、辅助生育技术以及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病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孕次上, 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2.6±0.5vs1.6±0.9) 。

1.2 方法

所有畸形均根据美国生殖医学会的分类标准进行诊断, 其中纵隔子宫27例, 双子宫11例, 双角子宫7例, 单角 (含残角) 子宫9例。收集2组患者妊娠相关资料, 比较2组的母婴结局。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围生期结局的比较 (表1)

研究组胎位异常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剖宫产率、早产率及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平均孕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而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各类子宫畸形的妊娠结局 (表2)

纵隔子宫、双子宫、双角子宫及单角子宫在终止妊娠方式上存在差异, 剖宫产率在纵隔子宫最低, 而单角子宫剖宫产率则为100%。而各组之间在早产率、孕周、胎儿体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其他围生期结局方面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子宫畸形是生殖器官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临床意义亦比较大。除了阴道横隔等畸形会造成性生活困难而导致不孕外, 多数生殖道畸形对妊娠的影响更大程度在于妊娠的维持上[3]。由于子宫发育异常, 子宫肌发育不良, 血液供应不良, 宫腔容积小, 宫颈功能不全, 易发生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异常胎先露、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以及胎盘早剥和胎儿并发症[4,5]。同时由于畸形子宫的宫腔形态及轴向异常, 胎儿宫内活动受限, 容易导致臀位、横位等胎位异常, 使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增加。而由于胎位异常, 且不宜强行纠正, 分娩时易出现不协调子宫收缩和宫缩乏力, 提高剖宫产率[6]。本组资料显示:研究组胎位异常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剖宫产率、早产率及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平均孕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表明子宫畸形妊娠对母婴结局有较大的影响。

子宫畸形是女性生殖道畸形中最常见的, 但合并妊娠的发生率约为0.5%以下, 子宫畸形种类有鞍状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纵隔子宫、双子宫等, 其中, 据报道最常见的为纵隔子宫[7], 本研究搬到的纵隔子宫也居各类畸形类型的首位。畸形子宫妊娠后引起的各种异常情况, 往往决定于子宫畸形的种类和程度[8]。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子宫畸形在终止妊娠方式上存在差异, 剖宫产率在纵隔子宫最低, 而单角子宫剖宫产率则为100%, 可能与纵隔子宫患者在孕前多已有诊断, 而单角子宫诊断多在术中发现造成的偏倚有关[9]。而各组之间在早产率、孕周、胎儿体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其他围生期结局方面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

总之, 子宫畸形对于母婴结局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关键在于孕前及早孕期间明确诊断, 积极处理, 对已孕者应注意休息, 减少运动, 加强监护, 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宣传教育和指导, 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先天性子宫畸形妊娠对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进入围生期的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患者54例 (畸形组) 和同期正常子宫妊娠者60例 (对照组) 的临床资料, 比较2组的母婴结局。结果 畸形组胎位异常发生率 (46.3%) 、胎膜早破发生率 (27.8%) 、剖宫产率 (77.8%) 、早产率 (25.9%) 及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 (11.1%)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孕周 (37.1周) 、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 (2728g) 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1.1%vs 8.3%, 7.4%vs6.7%) 。结论 子宫畸形合并妊娠可对母婴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 加强育龄妇女孕前检查及孕期保健。

关键词:子宫畸形,妊娠,分娩结局

参考文献

[1] 张友伍.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妊娠并发症及结局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 21 (3) :330~331.

[2] Reichman DE, Laufer MR.Congenital uterine anomalies affectingreproduction[J].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10, 24:193~208.

[3] 牟田, 张晓红, 王山米.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母儿妊娠结局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 12 (3) :164~166.

[4] 陈沂, 陈仙黔.子宫发育异常妊娠结局94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10) :56~57.

[5] 刘云, 周梅.畸形子宫晚期妊娠结局6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0 (6) :34~36.

[6] Y Kadan, S Romano.Rudimentary horn pregnancy diagnosed byultrasound and treated by laparoscopy-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the literature[J].J Minim Invasive Gynecol, 2008, 15:527~530.

[7] 刘洪霞, 连方.子宫发育畸形的诊治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 :62~63.

[8] 方艳君.双宫腔子宫畸形早孕中止妊娠20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9, 16 (4) :302.

[9] 严艳琼, 黄启平.经阴道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应用[J].国际医药卫导, 2009, 15 (7) :52~5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微信平台在高校教学档案信息服务中的特征与模式分析下一篇:深度探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