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发展前景解析

2023-01-19

第一篇:服装设计发展前景解析

美国服装设计解析与申请规划

【文章来源:中智大地留学美国部】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以时尚之都纽约为核心,美国在很多文化领域都引导着全球潮流,而服装设计这样的时尚最主要定义的产业,在美国有天然的教学优势。

服装设计直接对应的项目叫做Fashion Design,但还有一些学校以不同的专业名称强调其不同的方向,如Fabric Styling, Textile/Surface Design, Apparel Design, 甚至有Menswear这样以缝纫和裁剪为核心、强调其设计的成品应考虑市场应用的可行性和成本的专业,此外还有围绕服装设计行业的如Fashion Merchandising等行业经营、管理相关的专业。

文章来源:中智大地留学美国部资深专家梁老师

服装设计专业通常由(而且往往是独立的)艺术或设计学院提供,部分学校有硕士课程,提供面向设计和面向研究的不同方向的MFA学位项目。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服装设计在每个学校都会有自己非常突出的特色和教学方式,通常会聘以经验丰富的设计者、业内大师进行授课,同时强调和业内的良好联系、有利的工作室环境和丰富的实习机会。

服装设计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设计(含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程)、缝纫和裁剪技术、材质和款式(Styling)设计和研究、以及时尚文化和历史研究、行业经营等。

顶级的学校有Fashion Institute of Design(FIT), Parsons,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RISD)等,其中前两所都在纽约。申请这一专业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都是最重视作品集的,对语言的要求通常是托福80即可,少数学校甚至可以考虑如果作品集足够优秀,允许降低对本科申请者的语言要求。这里作品集的范围可以很广,申请本科的话学生的任何艺术创作可以整理成作品集,因为美国大学本科并不在学业一开始分专业,所以招生时对希望学习各专业的学生是均衡挑选的。

文章来源:中智大地留学美国部文章作者:梁老师

第二篇:玩具行业发展趋势解析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条件的提高,玩具消费也越来越高。玩具不再是仅仅作为人们童稚时期相伴的阶段性产品,而是以其独特的方式与人们的一生相联系。玩具的功能也已从单纯的育儿工具,转向人们寻求健康、时尚、智力开发等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人们更把它当作装饰、教育、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和礼品,使生活增添更多的情趣。

儿童是玩具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目前,全国大城市的儿童零用钱平均每月为176元,对于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的年轻夫妇,还是很乐意花钱在他们身上的。我国16岁以下少年儿童达3.8亿,其中独生子女占总数的34%,达1.29亿。儿童玩具消费量逐年增长。2010全球玩具行业销售833亿美元,同比增长4.7%。亚洲玩具市场增长强劲,平均增长9.2%,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玩具市场。2010年我国玩具行业出口额达100.8亿美元,同比增长29.4%。 与此同时,在玩具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内地玩具市场功能单

一、造型刻板、无差异、无个性的低端经营状态显露无疑,传统玩具越来越不能满足孩子和家长的消费需求,而欧美市场中儿童玩具的教育性和智能化趋势发展迅猛,玩具智能化成为玩具行业新潮流。将开发儿童潜能、启迪儿童智力、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因此玩、教融为一体的潜能开发玩具一枝独秀,深受众多家长和儿童的青睐。欢乐魔方儿童潜能开发不仅设计新颖、品类丰富,还根据著名心理学教授哈佛大学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从科学的高度去找出孩子在语言、数字逻辑、音乐、空间、运动、自我认知、人际关系、自然观察等八大智能方面的长短和个性差异,并定位不同孩子在各个智能方面的不同特点,从而为孩子的智力开发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的开发方案,帮助家长在孩子的早期潜能开发方面准确定位、因材施教,从而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3-4岁幼儿空间智能发展

3岁儿童空间智能比以前又有明显发展。在形状知觉发展方面,3岁儿童能正确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但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认上有程度上的差异,有实验表明,3岁儿童完成用圆形的任务100%通过,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菱形通过率在90%-96%之间,而等边三角形仅达76%-80%,而且形状知觉和图形辨别,逐渐与掌握图形的名称相结合。3-4岁孩子往往用一些形象的词来称几何图形,如把圆称为皮球,把正方形叫作手绢等。

3岁后,儿童的空间智能有明显发展,视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由于3岁孩子在左右方位知觉的水平提高,因此家长可用E字表测查孩子的视力,但测查前还要通过训练。3岁以后,儿童用眼看近距离和细小客体(如电视、绘画等)的机会越来越多,持续用眼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细心的家长要作好近视眼的预防工作。

3岁儿童能够辨别左右方位,给他一张地图能够找出居住的城市,能够找出家庭的位置,能够拼上切开的4-8块拼图,能切分圆形为1/2或1/4,还会分清身体左右不同的部位,细心的家长应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孩子这几方面的能力。

从引导与培养方面,家长可让孩子在磁形玩具板或大人画好的大圆脸轮廓的适当部位摆放五官,让孩子一边摆一边说出器官的名称。使孩子学会确定器官的名称和位置。这样使孩子在浓厚的兴趣中锻炼了空间能力。绘画也是培养孩子视觉空间智能的有效方法。也许您在日常

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孩子拿着纸和笔在乱涂乱画,3岁宝宝学画经过两个阶段:无意阶段和有意阶段,涂鸦是无意的乱画,是宝宝学习掌握纸与笔的关系,大人可诱导使无意渐渐成为有意,如孩子画一个圈,如果是圆的,大人替它安一柄告诉他是苹果,孩子会很高兴,不停地让大人说像什么。慢慢地孩子会有意一点自己想的事物,使画画成为有意义、有目的的事。

第三篇: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解析

“法学怎么了?”这或许是当下所有关心法学的人最想问的问题。怎么就从红极一时的“专业龙”变成了“专业虫”?怎么就从耀眼的“就业精英”变成了垫底的“就业劳工”?怎么就业已冷到哈气成冰,每年却仍有那么多考生报考得热火朝天?法学“病”了吗?该如何“诊治”?法学的出路在哪里?谁才适合读法学?今日升堂,我们一起“提审”这个曾让那么多人痴迷,又让那么多人叹息,并正被更多人追觅的法学专业!

“案由陈述”:一位“法学遗民”的2009

对于济南某高校法学专业学生贺红来说,09年是极为忙碌和纠结的一年。“过完年回到学校就开始忙着准备公务员和选调生考试,没有通过‘一面’。后来又准备学校组织的‘三支一扶’考试,还是没过。”说起09年几次重要的考试,贺红表现得很平静:“这些考试本来就是撞大运,得之是幸,失之也不痛!”

但是,在跑了几次招聘会后,贺红无法平静了。“从5月下旬起,我和同学就开始跑各种招聘会,但每次转下来,都很受伤,因为招聘会现场根本就看不到招法学学生的单位。”后来无奈之下,贺红改变了原来只找专业对口工作的想法,把就业目光拓宽到了相关文职工作。但是,应聘别的工作,面试官又嫌她的法学专业不对口,再加上是应届毕业生,所以并不顺利。“直到参加了7家公司的面试后,我才终于在济南一家商场找到了一份当营业员的工作,月薪1200元,仅够花销。”说完这些,贺红的情绪明显低落。“我不明白,我怎么突然就成了‘法学遗民’了,法学不是个非常抢手的专业吗?!”面对贺红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只得对她的QQ签名“希望乱七八糟的2009年快些过去”回复:“2009的冬天来了,2010的春天还会远吗?!”

“一审就业”:谁动了法学的工作奶酪

事实上,像贺红这样“被法学遗民”的人并不在少数。2009年10月27日,由就业专业调查公司麦可思编著的《2009年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报告》对外公布,北京地区法学专业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81%,低于平均就业率7个百分点,失业率高居榜首。这并不是北京特有的情况。早2009年6月份,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内首个全国大学生就业年度报告——《就业蓝皮书: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明确指出,2008届法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79%,在11个专业大类中排名倒数第二。这一统计也意味着,在2009年,至少有1.8万的应届法学毕业生和贺红一样,“被法学遗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麦可思随后又推出了“专业红黄绿榜”,法学被明确列为“红牌专业”,即“连续两年位于全国应届毕业生失业率前10名或失业量前10名的专业”。事实上,法学专业已是连续三年就业率排名倒数三位:除了2009年的倒数第二,还有2007年的倒数第三和2008年的倒数第一。

是谁动了法学的就业奶酪?长期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曹义孙直言,“太多院校跟风设置法学专业,致法学专业太多太滥”,才最终导致法学这块“优质蛋糕”变了味。事实也确实如此。据了解,目前我国并未对高校设置法学院系设定统一标准。设置法学专业的门槛过低甚至没有门槛,也使得我国高校出现许多“法学专业目睹之怪现状”,如一些理工院校为升综合大学而设法学;一些专科院校为提升品牌而设法学;一些院校虽设有法学,却没有专职教授,甚至没有科班出身的法学老师等。

我国高校法学专业畸形的膨胀轨迹也对此观点进行了佐证。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我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292所;2005年约为560所,4年所增数量几乎与过去20多年积累的数量持平;截至2008年底,该数值更是达到了634所,法学一跃成为了目前我国开设数量最多的三大专业之一。至此,我国高校的“法学大跃进运动”也成功完成了三级跳。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30万左右的法学本科在校生和22万左右的法律专科在校生,比30年前增长了200多倍。一方面高校对法学专业的招生量在“大步向前”,另一方面,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量却是“步履蹒跚”,这就把大量“法学遗民”堵在了就业的高速路上。

山东今海瑞律师事务所赵正东律师则是从教学内容上对“法学就业蛋糕变质”进行了分析,“如今本科的法学教育属于通识教育,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等14门核心课程成是法学专业学生大学4年的主要‘干粮’,每种干粮都吃一口,却没有吃透任何一种。当别人问起味道时,就只能说大概感觉了。”赵正东律师用了一个“浅尝干粮”的例子对法学专业的“万金油”尴尬进行了比喻。“另外,我国属于大陆法系,教学注重对法学理论的研究,但是,法律工作却尤为注重经验的积累。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到企业干法务,还是到律所当律师,再或者到法院、检察院工作都需要大量实践经验,这也是现行法学教育和法学就业脱节的地方。”事实上,对于法学教育和社会需求不符的问题,法学界早有微词。曾先后担任中国两大知名高校——中国政法大学和山东大学校长的徐显明教授就一直主张,“应将目前的‘学术型法学教育’转变为‘职业型法学教育’”,即在法学的本科教育中,增加更多的实践内容。

究竟是谁动了法学的就业奶酪?答案还在不断添加中,但可以确定的是,法学的就业奶酪确是已被人动了,而且面目全非。

“二审报考”:谁才是真正的法学Mr. Right

在奥地利著名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小说《法律门前》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乡下人请求见法,法的守门人告诉他不能进。乡下人不甘心,他倾其所有,希望能够买通守门人。守门人心安理得接受了所有的东西,却从不肯放行,每次收礼时他都说:“我收下这个只是为了不让你觉得有什么事情该做而没做。”

事实上,发生在“法律门前”乡下人和守门人之间“进和拒”的故事,也正在许多高三生的身上上演着。这其实又是一个法学版的围城故事,城内城外两个季节截然不同。城内,法学的“就业之冬”让所有人不寒而栗;城外,却是一番报考“热火朝天”的景象。“新浪高考”和搜学网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在各省录取分数最高的30个专业中,北京大学的法学专业出人意料折了北京文科专业录取分数的桂冠。

“当时确实没有其他特别适合的文科专业,而且我不信我就是失业的20%。另外,学法学一旦做出头,前途肯定比其他专业要好。”贺红在解释当初为何明知法学就业率垫底却仍选择法学时如是说。其实,如贺红这样“不服软”且痴迷于法学“精英外表”的同学还有很多。在采访的过程中,我总能听到同学们类似的心声:“就业率不是还有80%的嘛,我肯定能在100个人里排到前80!”“学法学以后可以当法官、检察官,还能做律师赚大钱,所以我要报法学!”

然而,济南大学法学院的张闻老师却告诫说,“报考法学决不能只靠一时兴起和只看到法学光鲜的一面”,因为报考前的热情并不足以为之后4年持续加温。法学仍属相对枯燥的专业,虽然人们认为的“学法学只要记性好,会背书就行”的观点是片面的,但,面对诸多需要掌握的法理、法学概念、法律条文以及司法解释等内容,该专业学生除了需要有较强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还需要对法学有较大的耐心和持续热情。此外,法学毕竟是一个社会学科,需要与社会进行大量沟通。赵正东律师还建议:“选择法学的同学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最好还是强一些,从我带过的法学学生来看,性格相对外向、行事果断、有辩才的同学更容易在这个行业有所作为。”

谁才能成为法学真正的Mr. Right(对的人)?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但是,在选定法学作为自己的“青春舞伴”之前,先问一问自己是否真的已准备好成为法学的Mr. Right,那么,这首由你和法学共同谱就的“与法共舞”舞曲才会更加绵长。

“三审大学”:谁来做主我们的法学

与“法学遗民”贺红的遭遇不同,同班同学王海的2009年则并无太多波舛。5月份正式与济南舜泰律师事务所签订任职协议,9月份参加被诸多考生称作“魔鬼考”的司法资格考试,并以高出资格线32分的成绩顺利过关,再经一年的律师实习后,他即将正式成为该所第36位执业律师。

对于同学们冠以的“法学顺民”称呼,王海并不认同,他觉得自己的法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我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寻找各种与法学有关的实践机会”,但是,作为一个大二法学在校生,这样的机会并不好找。“去律师所,别人觉得我们道行太浅;去大企业,没有空职;去小公司,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岗位,并且老板还害怕我们把他们的员工教成‘刁民’了!”说起当初找实习单位时的辛苦,王海至今心有不平。不过,靠着这种韧劲,在大三下学期,王海最终还是打动了现在所任职律师事务所的主任,成为所里一位“打杂的”。虽然是个“打杂的”,但王海还是兴奋不已,“接触了案子,才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法律人了,每天一睁眼脑中想的全是案情,想的全是如何找案子的突破口。”实践的兴奋同时也催促着王海理论的进步,“因为要‘办案’,所以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必须去学,我是老师心中的‘问题学生’(总是要问很多问题),是图书馆阿姨眼中的‘拖拉学生’(总是走得最晚),还是同学们口中的‘疯’一样的学生。”最终,王海成功了。

对于王海的成功,北洋律师事务所的廉卫涛律师认为非常值得肯定,“其实,王海的学习模式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教学方式非常类似,也就是在案例中贯通理论知识。一件案子的成功处理,几乎会串联起大部分大学所学知识,从写诉状开始,到证据的收集,再到辩词的梳理等,这一系列活动就像是‘知识大汇演’,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不过,廉卫涛律师也指出,王海的成功并不能简单复制,“并不是所有法学专业的同学都可以模仿王海,而且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实习单位。同学们最好还是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奋斗方向,比如,性格适合从政的同学,就可以在平时多关注时政,多练笔,为公务员考试打好基础。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走适合自己的路,才能把未来握在自己手中。”

谁来做主我们的法学?王海用行动给出了一个嘹亮的答案,自己。而之所以选用王海这样一个暖意融融的例子结束此次对法学的“提审”,也是想告诉大家,虽然“法学之冬”足够严酷,但只要能够找准适合自己的路,坚定走下去,我们的法学就仍由我们自己做主。毕竟,一个大国的民主法制梦想,正等待一代又一代的“我们”去追逐,去实现。

问计“旁听席”: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法学

对法学的“提审”虽已结束,但法学的明天仍将继续。拿什么“拯救”我们的法学?学习法学需要注意什么?怎样学才更利于发展?现在,我们就来问计“旁听席”,请一直默默关注和关心法学发展的“庭审旁听者”献计、支招。

虽然现在法学正处于“就业冬天”,但是,如果同学们能在报考时选择一所适合自己发展的院校,那就像是给自己加了件御寒的冬装。说起我国的法学院校,自然就不能不提在法学江湖中,地位尊崇的“五院”和“四系”。“五院”分别是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不过“五院”现已全部更换名号,分别是:

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四系”则是:北大、人大、武大和吉大的法律系。据悉,“五院四系”的法学毕业生目前仍是就业市场的“宠儿”。

当然,除了“五院四系”,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法学院校。比如对外经贸大学的培养标准就是“三精通”法学人才,即精通外语、精通国际经贸业务、精通法律专业知识,因此,英语底子较好并希望在国家经济法方面有所作为的同学不妨一;。南方医科大学利用自身医科院校的优势,将医学和法学相结合,医、法交融,所培养的学生既懂医又懂法,在处理医疗纠纷方面优势显著;南京师范大学则推出了“法学-外语2+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入校后,先进行2年不同语种的学习,2年后再进入法学专业学习,毕业时颁发法学学士毕业证和法学专业毕业证。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济南大学就业辅导教师钟诚

法学专业的同学,在大学期间就需要注意把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要成为学校的“法学活跃分子”,无论是学校组织的辩论会、模拟法庭,还是假期的社会调查、法律咨询服务等活动都应积极参与。大

三、大四的学生可以公民代理的身份为那些没有钱请律师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做一名社会法律工作者。学以致用,既能增强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法学知识。岂不是一举多得!选择了法学专业,就是要比别人多付出汗水和心血!——北洋律师事务所律师廉卫涛

企业所需要的法学人才,一方面是要实践能力强,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能够掌握多一点其他领域的知识。比如我们公司是做计算机软件的,如果前来应聘的学生谁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比较精通,当然,这个知识不是指聊QQ、上开心网,那么他被录用的机会就比较大。现在是个交叉融合的社会,法学人才也需要能够掌握多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跟上时代。——杭州天宏达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常惠

对有志于从事法律工作的同学来说,司法考试是一道入行的“门牌”,没有这张“门牌”,就难以跨进法律这个门。这其实也是70%的法学专业同学必须转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2008年开始,国家规定法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可以报考司法考试,这无疑是一个绝好的消息。根据统计,司法考试一般要保证600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如果同学们能充分利用假期和相对宽松的课余时间进行系统复习,至少在时间上就比在职人员占据了明显优势。如果真的能在毕业之前拿到“司考证”,那么,毕业后就不是你找工作,而是工作来找你了。——郑州万山学校校长罗天青

第四篇:农学类专业就业前景解析

农学就业由“冷”变“热”

“农业院校喊渴,农业院校纷纷改名弃‘农’„„三四年前,在相当多的地方,这样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城里孩子自然压根儿不曾动过报农学的念头,就连农村考生,也畏“农”如虎。可如今,当年不少并不情愿走进“农”门的大学生毕业了,他们的就业状况之充分,颇出乎我们意料,久居“冷宫”的农学真的开始“吃香”了!

一、疑问:农学就业真的“吃香”吗?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加速建设,使得农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逐步增大,近年来弄学专业就业比较平稳,而且在整体就业压力比较大的背景下,稳中有升。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除动物医学、园林专业就业形式较好以外,毕业后真正从事农学工作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因此还不能说“个个吃香”。

除了具体专业就业的差别外,农学毕业生就业与学校的地域性关系也很大,比如像北京、上海等地区农业研发企业少,用人单位需求相对持平。据调查显示,上海交大2006届、2007届农学专业毕业生到农林牧渔业就业人数所占比例仅为10.17%和12.78%。

据调查显示,目前学农学的仍以农村孩子居多,他们的就业渴望远比城里孩子要强烈得多,他们不能容忍自己一毕业就失业。求职门坎较低,恐怕也是农学毕业生就业较为充分的重要原因。

解答一:农学就业率高源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一直备受重视。如今,耕地在减少,人口在增加,如何进一步

发展农业,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为此,农业科学家们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的新思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1世纪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不是几十万,而是成百万。所需人才的专业门类,不仅包括传统的农、林、畜、牧专业,而且还需大量的生物工程、海洋养殖耕作等现代化的新型专业。

近两年来,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在迅速增强,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果树、种子、蔬菜、昆虫学、农学等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人们对“绿色环境”的要求提高了,从家庭绿色点缀到社会环境绿化,这都带动了社会对风景园林、观赏园艺、花卉等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

解答二:农学就业率高源于政策经济的调整近年来,国家不断进行宏观政策调整,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解决的力度,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使得农村求贤若渴,让农学专业学生大有用武之地;其次全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城市就业难度增加,也使得一些学生选择面向更广阔的农村就业;而且多

年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社会舆论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此外,一些涉农岗位求职门槛相对较低,也促成一些就业愿望迫切的农学专业农村生源积极就业。

二、“村官”成为农学的新就业趋势

近年来,高校就业的指导和社会舆论的努力,使大学生“村官”等就业专项成为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增长点。

据北京某高校就业中心负责人介绍,参加大学生“村官”计划面试时有个明显的感受,虽然“村官计划”等就业专项面向所有专业学生,但农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优势比较明显。区县到学校招人时特别关注毕业生懂不懂畜牧、懂不懂种植,因为农村基层工作毕竟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的结合体,在这方面,农学专业毕业生更有用武之地。近年来,随着毕业生就业观念的逐渐转变,也有更多农学专业毕业生愿意选择基层就业。

第五篇:党员发展工作程序解析

研究生党员发展基本程序

一、发展前的培养程序

1、自愿提出入党申请

要求入党的研究生必须自愿向党支部提交书面申请书,申请书主要写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以及个人在政治、思想和工作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党支部收到申请书后,应及时与申请人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指出其努力方向,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2、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申请人经党小组(共青团组织推荐、支委会(支部大会审查同意后,便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积极分子一经确定,党支部应做好如下四项工作: (1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2向支部全体党员公布入党积极分子名单; (3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收存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材料; (4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3、培养、教育和考察

从支部将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起培养考察一年以上。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主要方法是: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分配给他们一定的社会工作,并要求他们定期汇报思想和学习情况; 党支部对他们的表现情况要定期进行考察,培养联系人定期和不定期地与他们谈话,肯定成绩,指出缺点,鼓励进步。

4、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

入党积极分子中对党认识明确,要求迫切,表现突出,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可以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支部对其作重点的培养。

二、接收新党员程序

1、确定发展对象

重点培养对象经一年的培养后可确定为发展对象,确定为发展对象要做如下工作: (1重点培养对象按“推优”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推优”; (2参加党校培训; (3撰写 4篇以上质量较高的思想汇报; (4召开支部大会确定能否列为发展对象。会上由培养联系人向党支部汇报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的情况,支部书记通报“推优”情况,然后由全体党员进行讨论和表决,半数以上正式党员通过的就可列入发展对象。

2、政治审查。

审查发展对象本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政治历史和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要特别审查他们对“法轮功”反动邪教组织的认识和态度。

审查发展对象直系亲属和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对上述审查内容要形成综合性的政审材料和结论意见。

3、确定入党介绍人

入党介绍人由两名正式党员担任(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入党介绍人的主要任务是:

(1向被介绍人解释党的纲领、章程,阐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认真了解被介绍人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本人经历等情况,如实向党组织汇报; (2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并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填写入党介绍人意见时 ,不要简单地以“提希望”的形式代替写缺点,而应实事求是地对被介绍人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和其它方面的情况作出全面评价,并表明自己对其能否入党的态度和向支部大会负责地介绍被介绍人的情况; (3被介绍人批准为预备党员以后,还须对其进行教育,使其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4、填写《入党志愿书》

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要实事求是,不得有任何隐瞒,并且须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对《入党志愿书》上有的栏目没有内容可填的,应注明“无”;在“对党还有哪些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栏,主要填写需要向党组织说明而其他栏目中不能填写的问题,或对某些栏目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

5、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

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后,应及时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支部大会的程序是: (1申请人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的履历和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 (2入党介绍人介绍整个培养过程和申请入党人的的主要优缺点和对其入党的意见; (3到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对申请人的优点和工作成绩予以鼓励,对其缺点和不足予以指出,并帮助其提高思想认识; (4正式党员以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表决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超过支部有表决权的党员总数的半数以上通过决议;

(5申请入党人对支部大会讨论的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 (6支部书记作会议总结,并对申请人提出要求和希望。

(7填写支部大会决议。支部大会表决通过后,支部应在《入党志愿书》上填写支部大会决议。最后将志愿书和其他材料上报总支审批。

6、入党前谈话

在审批接收新党员前,学院党总支派人同申请人谈话作进一步的了解,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

7、党委审批

三、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

预备期为一年,从支部大会通过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对预备党员地教育和考察工作主要由党支部负责,入党介绍人协助,主要措施是: (1给预备党员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 (2预备党员要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经常向党组织和介绍人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每季度要撰写一篇以上思想汇报。

(3每半年讨论预备党员的情况一次,并与其谈话一次,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4支部负责填写《预备党员考察表》。

四、预备党员转正程序

1、预备党员提出转正申请

预备期满,预备党员应主动向党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转正申请书的内容包括:

(1批准为预备党员的时间,至今是否预备期满;(2预备期内本人在思想、工作和学习的情况及优缺点;(3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及对能否转正的态度。

2、党支部审查

培养联系人在预备党员提出转正的基础上向党支部提出能否转正的意见。党支部按照党员的标准全面衡量,符合党员标准的要及时召开支部大会讨论。讨论的程序为: (1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汇报自己在预备期内的主要表现; (2培养联系人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的教育和考察情况,提出能否转正的意见; (3到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 (4正式党员对能否按期转正进行表决; (5将支部大会的意见填入《入党志愿书》,报请党总支审批。

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可延长一次预备期(不少于半年,不能超过一年以便进一步教育和考察;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应取消党员资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副主任科员竞聘演讲稿下一篇:服装销售下降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