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哲学论文

2022-04-29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哲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林德宏领衔主编的《什么是哲学?》于2021年9月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哲学论文 篇1:

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之思考

摘 要:服务社会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之一,社会科学成果只有经过转化,才能体现其社会价值。现行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及科研管理体制等因素制约了研究成果的转化。当前,应通过制定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法、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完善成果评价机制等措施,进一步促进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

关键词: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评价机制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4.017

近年来,《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出台,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承担各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4万多项,出版著作约11万部,发表论文131万篇,提交各类咨政报告4.3万篇[1],这些成果展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的增强与研究水平的提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大多数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率低,社会科学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已影响其自身的繁荣发展。因此,加快社会科学成果的及时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类型

社会科学成果是指对社会科学领域某些未知的或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通常是一些较为笼统抽象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一般通过论文、著作、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译著、译文、工具书、学术普及读物、软件、教材、影像资料等形式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或社会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成果作为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精神产品,经过转化,对社会现实产生影响,以发挥其社会功能。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有以下几种类型:(1)以建议方案、决策参考和咨询服务等形式解决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问题,研究成果被直接应用和推广;(2)研究成果在整个科学体系内转化,如基础理论成果向应用研究转化等;(3)研究成果通过媒介向大众传播,提升国民社会科学素质及道德境界等;(4)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创新人才[2]。社会科学成果只有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其社会价值。

二、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现状

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表(人文、社科类)》(2009—2017年)数据显示,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中,人均研究与咨询报告的提交数和采纳数分别为2.43项/百人和 1.18项/百人[3],这表明高校社会科学成果虽然丰硕,但转化效率低下、转化成效不明显。以辽宁省为例,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大量的社会科学成果只是作为“论文成果”“著作成果”“鉴定成果”等被束之高阁[4],未体现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远未充分发挥。

(二)影响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

1. 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社会科学界五路大军——高校、社会科学院、党校(行政学院)、科研院所、党政研究机构,作为社会科学成果供给的主体,如何让研究成果进入政府部门的决策领域与实际领域,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作为社会科学成果的应用主体,如何获得真正需求的研究成果,他们之间缺乏沟通机制,这种社会科学成果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沟通渠道的缺失[5],阻礙了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

现阶段,对于大量优秀社会科学成果,缺乏一套搜集整理、研究处理、结果反馈的渠道和转化机制[6];而对于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实现其顺利转化,一般需要经过呈报、决策、形成政策、政策贯彻等多个环节[5]。调查CNKI“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数据显示,大连金普新区设施农业发展对策研究、甘井子区跨境电商营商环境评估研究、中山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等几十篇成果,是当前市委市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并结合实际调研而成,是关注大连经济、社会、文化与民生等方面的社会科学成果,由于现行转化机制不健全,其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远未发挥出来。

近年来刊发于内参的《关于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研究》《培育我市县域经济新动能的思路与对策》《创新发展是动能转换的基本路径》《加快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建议》《推进我市低收入乡村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以信息化推进我市乡村振兴的建议》等成果得到领导批示后转相关部门。但是,对于这些批示成果,相关工作部门是否认真讨论与落实,是否借鉴、采纳专家学者的意见,在政策制定后是否反馈有关部门等缺乏监督,可能会使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无法实现其社会价值。如果建议被采纳后反馈给专家学者,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积极的促进与推动应用研究的动力。

2. 现行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问题。全面、合理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办法,对于促进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是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者的统一,对于基础理论成果的评价,重点考核其学术价值,以学术上的创新性作为其评价的主要标准;应用性成果应以社会效益作为其评价的主要标准,即以对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的针对性、对策的可操作性及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等为指标[7]。

作为创造性的精神劳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后才会逐渐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要求,在评价社会科学成果时,坚持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协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衔接、当前评价和长远评价相补充[8]。而现行的以量化评价为主导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体现的是成果的时效性,这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律不相符合,其评价信度也就大打折扣,导致了大多数社会科学成果仅以期刊发表、职称评定、成果获奖、领导批示等形式体现。

目前,从总体上看,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评价办法严重滞后。我国高校人文学科学术评价制度普遍采用的是成果级别和成果数量的评价模式,这种科研量化指标体系不科学[9],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称评定方面,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没有纳入职称评审指标体系中,应用型研究成果在职称评定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科研考核主要以论文数量、刊物级别,著作数量、出版社级别,课题数量、课题级别等为评价指标[2],关注的是研究成果被转摘和引用的频度与获奖情况等;而成果的应用价值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所占权重不大,缺乏可操作性的质量指标以及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评价体系。二是在社会科学成果评奖方面, 评奖标准比较注重论文和著作,而应用研究成果所占比重少。

3.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自身问题。长期以来实行的科研管理与考核制度中,缺乏针对应用类社会科学成果的考核指标,导致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成果应用转化意识淡薄。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普遍存在重立项轻质量的现象,科研成果数量可观,但精品少、原创性成果少、值得推广转化的社会科学成果少[4]。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囿于专业角度和兴趣,更多地关注基础理论研究,对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关注度不够,其研究成果缺乏针对性与可行性,往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三、促进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建议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参与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大[10]。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运用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决策咨询、教育教学等方面转化,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当务之急。

(一)出台国家层面的保障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多项政策措施[11],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自然科学领域相比,社会科学领域应加紧立法步伐。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已明确强调,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立法工作。学者刘白驹在1989年第2期《当代法学》上发表了“社会科学立法问题初探”一文,呼吁制定“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法”和“社会科学奖励法”等。有学者建议,尽快制定“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5],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政府和社会各界在社会科学转化应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把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截至目前,尽管已有多个省份发布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如《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2019年)规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应当为公众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和服务,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12],但我国尚没有一部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等的法律规定。

(二)创新科研管理工作机制

哲学社会科学界要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智囊团”,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党委和政府要经常向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目前,地方社会科学院、各级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技厅(局)、科协、省(市)委政研室、统战部等每年定期发布课题,在这项工作中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选题立项指南上,课题发布单位要加强政策引导,重点扶持有利于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应用学科研究,把是否有利于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作为其核心要素;二是要实行政策倾斜,鼓勵科研人员积极争取横向课题和项目,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6],与地方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等加强联系,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社会科学成果的后续管理模式,尝试用市场化的手段[13],以促进研究成果运用于党和政府决策与经济社会发展中,扩大成果的社会效应。

(三)畅通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

1. 建立智库成果报告制度,拓宽成果应用转化渠道,提高转化效率[14]。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固定联系制度,建立、完善定期向领导和领导机关呈报成果制度[7],实行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等,拓宽政府与研究机构间的信息交流渠道。

2. 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一是建立健全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发布制度,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座谈会、论坛等,使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社会科学成果。二是加大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作用,推动优秀成果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实际,使研究成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大连日报》自2013年起开设了大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院)推荐栏目,定期发布大连市各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科学专家成果,这也是对公众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有益形式。

3. 加强社会科学成果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信息共享网络平台[2],开展应用性社会科学成果的信息统计,建立社会科学成果库,实现成果共享,为成果及时转化搭建网络平台。《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信息化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信息化平台[1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建立的“一网两平台”搭建了全国社会科学系统和广大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社会科学信息、展示科研成果的渠道[15]。

4. 鼓励和支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开展咨询活动,与党政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加强信息沟通,及时了解社会各阶层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需求和信息反馈。《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2014年)规定,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当结合学科优势,组织、指导、支持本机构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和研究成果应用,面向公众举办讲座、提供咨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的建设为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借鉴,建立健全社会科学成果走向市场的中介服务机制,发展信息咨询与中介服务机构[5],推进社会科学成果的有偿转让。

(四)完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

为推进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应健全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加快建立社会科学成果分类评价模式。“以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实际效果为衡量标准,完善以质量创新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办法,构建用户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和激励机制”[14]。对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国内多所高校已做了有益尝试,先后制定出台了决策咨询成果的评价办法。2014年中山大学制定了《中山大学关于加强决策研究的实施办法(试行)》,从制度上针对成果分类评价进行了探索,将决策研究成果纳入科研评价体系中,建立了与论文类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相对应的决策研究成果评价体系[16]。

有学者提出,以法规方式确立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应涵盖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包括战略研究)成果的评价和研究工作的评价[17]。一是要健全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建立开放的成果同行评议大数据平台和开展评价数据资源建设;二是大力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三是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介评价机构的资格认证和监督管理制度[18]。2017年,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先后发布规定,将师生在网络媒体中发表的优秀成果纳入学术成果考核体系之中[19],强调学术成果的社会评价,这是对推进研究成果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有益尝试。

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过程中,应以成果转化和应用后的效益水平、社会影响为标准,进一步强化与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工作的关联度,有学者提出学术评价和应用评价相结合、普通评价和特殊评价相结合的建议[9]。《江西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2017年)、《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2016年)、《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办法》(2011年)等都对有关部门、单位在组织社会科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定时,应当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成果作为综合评价与考核的依据之一作了规定。《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规定,对推动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产生重大作用或者取得显著社会效益的社会科学普及作品的主要作者,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推荐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此外,还要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应用对策研究成果被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采纳,并用于实践而产生积极效果,及时给予奖励。在社会科学成果评奖方面,对于这一类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应优先考虑,设立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奖”等。

(五)社会科学工作者抓准研究视角

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14]。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在研究中树立对策意识和问题意识,把理论研究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推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国际,应用研究要凸显自身价值和功能,把党和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相关部门进行配合,为党和政府出谋划策,服务地方,促进成果的转化应用。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立足现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六)提升全民社会科学素养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1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履行其所承担的强大的社会职能,更好地服务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全民社会科学意识的提高,需要党委政府、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其他部门工作者的相互配合、通力协作。社会科学普及是实现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转化的重要手段,社会科学普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校要走在前列——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解读《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7-06-22(01).

[2]郑文涛.关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对策的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2).

[3]徐巍.“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困境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天津科技,2019(6).

[4]刘春霞.当前辽宁省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

[5]郑文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

[6]朱妙宽,朱海平. 应该重视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和应用[J].东方论坛,2015(4).

[7]谢瑾岚.加快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4).

[8]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EB/OL].(2011-11-07)[2019-06-13].http://old.moe.gov.cn//puld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3-zcej/201111/xxgk_126301.html.

[9]解 雯.构建和完善以代表作为核心的人文学科学术评价体系[J].高教论坛,2015(5).

[10]刘云山在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会议上讲话. [EB/OL].(2006-04-24)[2019-06-13].http://www.gov.cn/jrzg/2006-04/24/content_263068.htm.

[11]汝绪伟,李海波,陈 娜.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

[12]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EB/OL].(2019-03-26)[2019-07-11].http://sx.people.com.cn/n2/2019/03/26/c189130-32775541.html.

[13]任宗哲,卜晓军.对地方高校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功能的思考[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6).

[14]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EB/OL].(2017-06-16)[2019-06-13].http:/www.gov.cn/xinwen/2017-05/16/content_5194467.htm.

[15]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挥社会科学联作用 促进成果转化[C]//全国社会科联工作会议主题发言文集,2010:158.

[16]姜帆,黄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思考及建议[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4).

[17]牟 岱.巩固繁荣成果重在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立法[J].党政干部学刊,2011(8).

[18]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评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 (2016-08-25)[2019-06-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1609/t20160920_281586.html.

[19]沈 丹,張福颖. 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社会评价——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与服务创新[J].中国编辑,2010(12).

责任编辑:刘   昂

作者:张斌

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哲学论文 篇2:

作为文化素养与专业知识的哲学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林德宏领衔主编的《什么是哲学?》于2021年9月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世界观的学问”“哲学的历史”“哲学的现状与未来”“学哲学、用哲学”为主题,讨论了何谓哲学,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辉煌及其当代发展、中国哲学的历史演进及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西方哲学中的重要哲学家与哲学思潮,结合哲学的“无用之用”与我国高等教育建制中的哲学专业、哲学学科介绍了学习哲学的方法。该书对广大中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哲学专业与哲学知识、对广大哲学爱好者与初学者进一步精准而规范地理解哲学,具有普及作用与启迪意义。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处处有哲学,“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 。如何以平实易懂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文本,简明扼要地回答什么是哲学,阐发哲学的基本原理、核心概念,是对编者自身教育方法论的考验。林德宏教授系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哲学本科毕业生,有着系统而全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育教学积累,长期从事哲学原理、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思想史教学与研究。早在1994年,南京大学为深化文科教学改革,将《哲学概论》设为在文科院系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林德宏教授作为该课程负责人,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方面花费大量心血,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哲学原理与哲学概论教育上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林德宏教授关注文理科学生的科学思想史教育,主张通过再现科学思想发展的历史阐发其内在理论结构,传授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离开教学科研一线后,林德宏教授仍笔耕不辍,撰写学术论文,思考儿童与青少年认知发生层面的哲学问题。《什么是哲学?》的部分编者,作为南京大学“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哲学通识教育教学团队”的骨干成员,一方面积极致力于哲学通识课程的教育教学,另一方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这些都为该书的编写与顺利出版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从日常生活出发展现哲学魅力

在回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具体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管理学)是什么时,可以使用各个学科自身的历史演进来完成自我界定,抑或通过明晰这些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来明确自身的问题阈与核心关涉。“小到物质的基本结构,大到浩瀚无边的宇宙,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与文化都在哲学的思索之中。”[2]前言 1从思想史看,这些学科都在人类文明的漫长发展中逐渐从哲学分化而来,以基本概念定义具体学科也会在方法层面牵涉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等理論问题。

换言之,要回答哲学是什么,首先需要脱离哲学理论的语境,才能激发读者对身边日常生活的思考,引导读者逐渐进入哲学的专业化语境。“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也许非常普通,但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就不难碰到哲学问题,发现其中的哲学道理。”[2] 2《什么是哲学?》开篇通过构建做梦、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预测天气、饥饿等常见的生活情景,带领读者思考意识、科学研究、经验归纳、心理生理作用等问题,在对具体情景的不断追问中,讨论哲学道理与哲学理论的差异,进而区分了“专家哲学”与“大众哲学”。前者是“哲学家的思想、理论,以哲学论著的形式走入学界,载入史册”;后者“存在于公众的心中,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世代相传”。[2] 7编者以存在于“大众哲学”中的哲学道理作为切入点,在提炼抽象中逐步明晰了“专家哲学”的概念化特征,“哲学使我们超越认识的局限性,哲学使我们的品性不断升华”[2] 45。

总体而言,《什么是哲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地位。当前,随着国家发展需要,“要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3],以激发广大青年学子对哲学的兴趣,进而吸引他们选择哲学专业、投身哲学研究为目的编写普及读物,必须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鼓励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与中西方哲学对话。

二是对文本建构中理论语境的恰当处理。通俗读物不是哲学教科书,脱离哲学理论的语境有助于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读者从“大众哲学”走向“专家哲学”。但哲学概念通常是多义的,不同哲学理论又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具体的文本语境。这就要求在讨论哲学的历史与现状时回到不同“专家哲学”的语境,并使读者在思考与行动中掌握学哲学、用哲学的方法论内涵。

三是通俗的语言风格。这一点与第二点相辅相成,除了通过生动的生活情景引导读者进入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该书在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部分时,也力求语句简短、贴近生活,在保证内容规范的基础上尽量不使用专门术语。“专家哲学”理论而系统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逻辑论证,这些概念、范畴与命题又在思想史谱系中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与现实外延。如果不对相关专业问题加以悬置,着重讨论专业哲学自身的知识论维度就掩盖了读物的通俗性。该书在介绍哲学专业基本知识的同时,也兼顾了对通俗内容的理论提升,如:编者区分了各种民间俗语与成语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明确它们蕴含着指认事实、批判纵欲主义、认识事物、生动表达辩证法的哲学智慧,展现了哲学智慧的形成未必需要经过哲学专业训练而又根植于大众的实践。

二、从文化素质到思维方法

近年来,我国公民受教育状况持续改善。据最新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口数翻了接近一倍。[4] 从开设哲学专业的高校占比、哲学专业在校生占比与具有哲学专业的高校数量看,哲学仍是规模较小的专业。高等教育建制中,以“双一流”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在培养哲学等基础学科人才方面具有主力军作用。在哲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供需结构中,高校应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既有知识结构增强有效供给,满足学生对哲学文化素质与专业知识的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阶段的哲学教育由思想政治课程承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中学哲学教育的核心内容。2011年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本科新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状况似乎并不容乐观”,尽管学生对修习哲学通识课程、提升哲学素养有积极的兴趣,但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突破中学阶段的哲学教学模式来满足学生需要,进而引导学生自觉而坚定地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同时期,有中学教师指出,我国中学哲学教育存在“对哲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哲学史教学基本留白”“哲学教育考察方式的标准化模式导致哲学教学方式的公式化”的困境。[6]教育部2013年起根据20世纪以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总结普高教育的成功经验,面对新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现实需要,编制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并于2020年对课程方案与部分课程标准作进一步修订。为避免教学停留于知识、加强学科知识与育人功能的有机联系,思想政治课程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观育人目标,具体凝练为内涵互融、逻辑互依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精神、公共参与4个学科核心素养。[7] 随着高中教育普及化水平不断提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哲学教育必须谋划大中学课程内容的有序衔接,引领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什么是哲学?》在编写中充分考虑了上述大中学哲学教育的现实状况。

第一,强调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科学精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制”“哲学与文化”四个必修模块。科目育人核心素养,在哲学层面主要体现为公民的科学精神培育,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8]。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要求我们用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真理,强调实践在认识、检验、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林德宏教授在哲学原理的大众化传播实践中,曾这样描述真理:

它就是它。没有包装,也无需打扮。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你可以认为它毫不起眼,你也可以认为它灿烂辉煌。

纯真是它的本性,朴素是它的模样。

你不认识它,它是如此;你同它亲近,它还是如此这般。

它是有限中的无限,暂时中的永恒,现象中的本质,主观中的客观。

它从不主动上门,全凭你去追求。你只能向它逼近,但不能完全把它占有。即使你牢牢地掌握了它,它仍然不是你的私人财产。

它不需要赞美,但需要真诚;它不需要吹捧,但需要宣传;它不需要迷信,但需要理想。[9]

《什么是哲学?》鼓励读者在认识事物本质时,关注真理的层次结构,通过不断思索实现由浅入深,“感性认识要全面,多观察,多接触,多体验,认识现象的多个方面,避免盲人摸象,以点代面”[2] 60。同时,面对人类知识体系的发展、学科分化的细致,编者鼓励读者培养跨学科思维、坚持方法论上的开放性。这些讨论既回答了何谓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又回答了如何践行科学精神,与当前所倡导的通过自我历练与自主思考感悟真理力量、投身社会发展相契合。

第二,积极回应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在理论语境与日常语用中,“科学”一词具有双重内涵,一是作为自然科学内容的科学,二是作为理性思维方法的科学。在当前的高中教育中,自然科学科目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理解哲学与科学的互动,蕴含着自然科学知识论基础的发生学表达。“科学思想是自然科学成果和哲学之间的联系纽带。”[10]《什么是哲学?》通过区分“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共同本质和共有的最一般发展规律”的元哲学与“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哲學”,结合中学自然科学教育中的思想史内涵,分析了哲学理论与科学理论间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并特别强调了“哲学与自然科学在人类知识系统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术业有专攻,地位无高下”[2] 24-29。加强哲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有助于中学生理解初高中自然科学科目教学内容间的关系,加强不同学段衔接。例如:高中化学通过化学反应中是否发生了化合价的变化来界定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化学中,氧化反应则由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来定义。很长一段时间内,氧气在放电环境下形成臭氧的反应被视为初中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可该反应并不适用于高中化学中的氧化反应范畴。与其说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有悖科学,不如将不同学段的自然科学教育视为科学思想史的内折。18世纪,随着氧气的发现逐渐形成了科学共同体所公认的氧化反应概念;19世纪化学领域化合价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使得氧化反应的定义也随之发生变迁。至于发现氧气的是拉瓦锡还是普利斯特里,则是学生所具备的科学史知识进一步丰富、思辨能力进一步提升后,才能回答的科学哲学经典问题。

第三,倡导在原著阅读中深化对哲学理论的理解。在高中教育中,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核心思想是思想政治课程选修模块“历史上的哲学家”的主要内容。这也导致许多以理科见长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学习相关内容,哲学的时代价值及其在社会历史演进中的作用恰恰彰显于哲学史,《什么是哲学?》为这类学生提供了课外补充。该书以先秦到汉代、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宋代到清代为主要时间段,提供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演进的主要脉络;从西方哲学史中选取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儿、休谟、康德等著名哲学家简介其思想,通过介绍分析哲学、欧陆哲学与实用主义三大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展现当前哲学研究中不同进路间对话、交流和融合的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近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是高等教育阶段哲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哲学专业的有限规模、不同高校间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参差差异,使得哲学普及读物有必要突出理论的继承性、民族性,引导读者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的关系。《什么是哲学?》编者长期秉持“只靠书本来认识知识,认识的只是书本”[11] 60的理念,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学习哲学专业课程的基础,只有通过学习哲学原著才能掌握哲学基本原理。当前,《共产党宣言》《实践论 矛盾论》《大众哲学》《论语译注》《老子今注今译》《科学革命的结构》等哲学经典著作已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列入《中小学阅读指导目录》。[12]《什么是哲学?》也为高中阶段的读者在课余生活中读好书、读经典,提供了必要的辅助。高等教育阶段的哲学学习者,只有较早地形成哲学问题意识、积累哲学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学制衔接,真正走近哲学、研究哲学。

三、物质精神二象限:走向创造与协调

林德宏教授基于人是物质与精神统一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物质精神二象性:“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人既创造主体,又是自己的创造物。人类的创造业绩来源于此,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矛盾也来源于此。善与恶都在这里找到各自的根源。”[13]就哲学理论而言,物质精神二象性是素朴的。对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关系问题的讨论,已在近几十年间发展出现象学、心灵哲学等不同进路的存在论、认识论讨论。但在哲学普及方面,这些理论因核心概念尚未进入日常语用、逻辑推论严密,未经长期思维训练的读者很难加以准确理解。《什么是哲学?》一书可谓“物质精神二象性”观点在哲学大众教育方面的实践。哲学是“学以成人”的学问,立足我们所处的时代,哲学研究者有必要在全球视野下阐明文化的共相,帮助公众理解哲学的非功利性功能,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理性的批判精神。这正是物质精神二象性视角下人类永恒而基本的任务,“在人们创造文明的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种种社会矛盾,这就需要不断的协调”[13]。哲学普及教育一方面需要在维系中学教科书中哲学基本问题的框架的同时强化大中学教育衔接,另一方面需要面向纷繁的哲学理论、面向科技迅猛发展与社会变革帮助读者提升思维素养、开阔理论视野、增强综合素质,物质精神二象性为当下哲学普及读物的文本构建提供了可行的理论进路。

“哲学是最一般的理,又是最深的情。”[11] 扉页林德宏教授在60多年哲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中,40余年高校哲学教育中,不断深化对哲学的认识、加深对所从事专业的情感,在坚定理想信念、潜心教书育人、传播优秀文化、积极奉献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示范作用,带领中青年骨干教师共同成长。作为一名教授、博导,他注重理性,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的学者;作为一名终身学习者,他仍保留着几分童心,对世界充满好奇,沉浸于常无答案的哲学思索。林德宏教授对信仰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对年轻人的关怀,使得集体编写的《什么是哲学?》一书,在展现哲学特殊魅力的同时,焕发出对读者的亲和力、对青年的感召力。“不管科学技术如何进步,不管人类未来走向何方,哲学是不会消亡的;但哲学同样需要与社会协同发展演进,只有如此,才会创造出更加有前景的未来。”[2] 140相信在该书的影响下,目标读者的哲学修养能得到较好提升,他们今后无论是否学习哲学专业、是否从事哲学研究,都能在工作、生活中以正确的哲学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投身社会发展,展现青年作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0.

[2] 林德宏,刘鹏. 什么是哲学?[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

[3] 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N]. 人民日报,2021-09-29(01).

[4] 宁吉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J]. 中国统计,2021(5):4-5.

[5] 张亮. 对大学生哲学素养的调查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2):174-178.

[6] 段伟. 中学哲学教育的困境[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8):10-11.

[7] 韩震.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  细化思想政治学科育人目标[J]. 基础教育参考,2018(3):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 2020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9] 林德宏. 哲学随笔·五彩树[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1.

[10] 林德宏. 我所理解的科学思想史[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3):74-80.

[11] 林德宏. 哲理小语·双叶草[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EB/OL]. (2020-04-22)[2021-10-1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4/t20200422_445605.html.

[13] 林德宏. 人:物质精神二象性[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9):4-7.

(责任编辑   朱   凱)

作者:刘兆晖

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哲学论文 篇3: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项目来源: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学生发展指导专业委员会

项目编号:XSFZZD2021229

立项时间:2021.01.05

结项时间:2021.12.15

成员单位关系:

林素华:浙江省衢州市巨化第一小学

项目负责人:林素华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简介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是由人生科学相关的科研院所、院校及致力于人生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工作者志愿组成,是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学术类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为教育部。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成立于1993年。首任会长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邢贲思先生。

人生科学是通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人生现象,揭示人生规律、探索人生理论、指导人生实践。通过人的心理、生理研究,帮助每个人正确认识和设计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效地创造和奉献人生,挖掘人生潜能、造就人生辉煌。

人生科学是融合古今中外优秀的伦理道德和哲学思想形成的人生理论和做人科学,是古今人们常做常新,与时俱进,永无终结的一门显学。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自成立以来,坚持致力于人生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工作,通过搭建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通过研究实践及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推动了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学生应知应会的人生科学知识研究与普及工作,推动了中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及职业素养的研究与普及工作,推动了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领域的廉洁人生、幸福人生为主线的宣传教育工作。

近年来,中国人生科学学会通过推动人生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工作,在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及人的心理、生理研究领域发现并邀请了一批专家和兼职研究队伍。并通过人生科学研究与实验基地(实验学校)共建等方式,邀请了一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及职业教育工作专家和实践工作者,形成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社团。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的职能是人生科学工作者,研究人生問题和做人理论,推广和普及科学人生和高尚做人知识,实现人生观念的现代化,人生方式的科学化,做人目标的高尚化。为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通过专兼职研究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及指导队伍建设,围绕自主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通过指导、培训等多种形式,推动会员单位开展与人生科学相关的科研工作。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成立二十多年来,发展成为会员覆盖面广、研究与实践能力强的学术类社会团体。本着“民主、创新、服务、高效”的理念,坚持服务于人生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工作。

摘自“中国人生科学学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资产评估与审计协作论文下一篇:高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