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范文

2023-03-17

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能够确立并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于邓小平在实践方法论上的突破和创新。邓小平的实践方法论是全面的、系统的和科学的。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基础,运用了矛盾的分析方法,坚持独立自主和走群众路线得以形成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邓小平;科学发展思想;实践方法论

[作者简介]张小明,梧州学院社科部副教授;黄德健,梧州学院社科部讲师,广西梧州543002

[中国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邓小平一贯主张“照辩证法办事”,他的实践方法论充分表现在唯物辩证法上,他把这些方法论与新的历史时期的实践相结合,赋予其新的内容并获得新的发展和重大突破,形成了一系列的科学发展思想来指导实践,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科学发展思想的最根本的实践方法论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展了两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从而使他的科学发展思想与我国的客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1.在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面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邓小平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的科学精神,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率先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支持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在千头万绪中抓住决定性环节,从思想路线人手,进行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解放思想”,这是邓小平一个新的理论创造。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并且强调:“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只有坚持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能制定和贯彻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国情的正确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邓小平明确指出:“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见,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它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前提,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制定和贯彻执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所以,邓小平正是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实践方法论,使他奠定了科学发展的中心思想,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这就为我国制定了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为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特征,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特征,是划分姓“资”和姓“社”的根本标志。1992年,针对当时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思想不解放,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要害还是姓“资”姓“社”的问题。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他强调,我们绝不能搞教条主义,绝不能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他们去世百年之后产生的新问题,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实际有选择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虽然在论述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几乎找不到,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1年他从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上进一步说明市场经济的必要性,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正是由于邓小平这一思想大解放,使其作出了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决策,并提出了搞好市场经济的一系列原则,从而使我们对市场经济有了正确的认识。

二、矛盾分析方法是邓小平科学发展思想的实践方法论的灵魂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是邓小平实践方法论的灵魂。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邓小平科学发展思想正是在分析矛盾和处理矛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邓小平深入地分析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地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症结,提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客观实际,找到了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途径与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在于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以确定工作重点,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党的八大曾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并且指出: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这一思想没有得到正确贯彻,我党仍然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当作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由于主要矛盾抓错了,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也就错了,结果给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邓小平认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剥削阶级的存在已经失去了经济基础,作为整个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但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人口又众多,社会主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具体来说,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一切经济政策都必须考虑怎样为发展生产力创造有利条件。判断经济工作以及

其他改革工作的得失成败,归根到底也是首先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可见,邓小平抓住了主要矛盾,从而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就使得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邓小平运用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使其科学发展思想牢固地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上。

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而能够共居和互相转化,这也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但无论共居还是转化,矛盾的斗争始终存在着,这又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这个共性个性、绝对相对辩证结合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矛盾精髓问题的思想,是事物矛盾本身最深刻的抽象和升华,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有效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总结我国长期的历史经验,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运用这一原理来分析社会主义,提出了我们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对未来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也不能照抄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可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满着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辩证结合的思想。社会主义制度是共性、绝对性,中国特色则是个性、相对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社会主义制度同中国特色相联结,充分地体现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辩证结合。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要坚持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把这一根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相结合起来,提出了要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

3.邓小平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复杂矛盾,明确重点。

两点论要求在分析任何事物和任何矛盾的时候,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根本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既要在诸多矛盾关系的对立中把握它们的统一、渗透、转化,又要在复杂的矛盾群中把握它们的差异、排斥甚至对立,全面地研究矛盾的复杂关系。重点论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衡性并把它贯彻于矛盾的分析之中,对矛盾双方要区别主次、轻重,进行有重点的分析,并把它作为解决其他矛盾的根本点和出发点。

邓小平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他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深刻指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经济建设是中心,是主体;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前提;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动力和必要条件。它们共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如果只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甚至不抓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一手硬,一手软,这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也会被破坏,走弯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还确立了以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环节、关键环节的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必须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我们的农业、能源和交通,必须把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独立自主是邓小平科学发展思想的实践方法论的根本立足点

现代化是世界潮流。发展中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时,如何在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经验的同时,又不受其束缚和限制;在开放门户的同时,又能避免资本主义的全面渗透和冲击。邓小平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指明了在现代化进程中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争取外援关系的基本准则。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哪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内因和外因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外因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

建国以来,我国曾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我国过去闭关自守的教训,尖锐地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邓小平还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等文明成果,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财富,本身并不具有阶级性,它们“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根据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发展我国的经济。同时,我们又要实行对外开放。因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所以只有通过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才能促进我国生产力的更快发展。因此,我国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但是外因不管有多大的作用,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牢牢地建立在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的基础上,他指出:“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并强调外援的获取,不能“照抄照搬”或“全盘引进”,而是要通过自身肌体的消化、吸收,转化为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力量。所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关键是引进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使外援因素真正变成自身肌体的因素。唯有这样,才能在现代化的实践中把走自己的路与借鉴别国经验有机统一起来,把自主与外援有机统一起来。

四、群众路线是邓小平科学发展思想的

实践方法论的根本出发点

邓小平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根本观点,以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富裕作为行动的准则,保证了行动的方向性和规范性。邓小平与民同心,想人民之所想。

人民群众是价值享有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自始自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任何科学发展思想都无法体现“科学”二字,更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必须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地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去。他一再强调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他的科学发展思想确立的最大立足点就是始终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依据。最显著的是,他根据人民群众普遍而强烈希望改变实际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这就是说,要广泛而持久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必须给人民以实惠。他在同荷兰首相吕贝尔斯谈话时说:“事实证明,改革是正确的,很见效。如果外国朋友都能看出我们的变化,看出我们搞得不错,我们自己的人民还能看不见?人民有自己的亲身经历,眼睛是雪亮的。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现在不仅吃饱穿暖,而且有现代化生活用品,人民是高兴的。”所以,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始终贯彻着物质利益的原则,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为改革开放的出发点,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经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这是他确立“三步走”战略,即解决温饱、实现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充分体现。可见,邓小平正是坚持和丰富了群众路线这一实践方法论,使他的科学发展思想得民心、合民意,所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策略与人民群众实际利益高度一致。正是这种一致性,使人民群众充满信心,并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积极性投身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

总而言之,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在于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体系,反过来又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邓小平的实践方法论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解放思想、实是求是;矛盾分析方法;独立自主;群众路线,它们四位一体,互相贯通,紧密联系,缺一不可。解放思想、实是求是是这个完整的、科学的方法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整个体系的基石,并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其他三个部分则是解放思想、实是求是的展开、丰富和补充。这就是说,有了解放思想、实是求是,才能更好地利用矛盾分析法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地坚持独立自主,切切实实地走群众路线;反之,只有利用矛盾分析法具体分析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坚持独立自主,走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是求是。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把邓小平的这一实践方法论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它鲜活的力量,我们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之下,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等工作,成为当下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内容,而水资源作为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科学运用现代化污水处理技术与方法的方式,并提升管理工作质量,以正确的管控思路,来解决水污染的问题,进而达到有效解决水污染的目的,而这对于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环保工程;污水处理;现状;处理分析

引言

在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之下,虽然带动城市经济的进步,但同样也带来诸多问题,其中水污染是最为常见且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水污染的出现与产生,会造成一系类的社会问题,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虽然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也逐渐加强开展环保工作,但实际对水污染开展处理期间,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到污水处理效果,进而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与工作。因此,相关应加强对污水处理的研究,不断改善污水处理方式、方法,提高对水资源的管控该工作,以此达到有效地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增强污水处理效果,从根本上确保我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1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作不仅是当下诸多行业关注的重点,而且也是保障社会实现稳定发展,保证人们生活品质的关键。而污水处理同样也是环保工程中非常关键的工作内容之一,实际对污水处理期间,为保证处理效果,相关部门不仅需要深入研究污水处理方法,还应配置完善且优质的一体式污水处理体系,并做好消毒、过滤等工序,完善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以此达到有效改善污水的情况。实际开展污水处理过程中,员工可以采取格栅拦截的方式,以此截留污水中存在颗粒较大的物质,通过此工序之后的污水流入调节池都能当中,在此期间,员工需要检查流入调节池里的污水中,是否还残存过多杂质,或是大量沉淀物,如若使用搅拌的形式检测。另外,员工在根据污水特性,科学选择污水处理方式与技术,以此达到有效处理污水的目的,在此期间,员工可以采取多层处理方式,这类处理形式效果更为明显且优质,而且还能减轻系统负荷。与传统污水处理方式相比较,通过氧化、降解等方式处理污水更快捷的同时还能保证安全。

2环保工程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2.1污水处理技术落后

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而污水问题成为当下城市发展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如若污水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到城市发展,而且还可能会给城市造成二次污染。对此,相关部门应针对污水处理期间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是优化与改进,并做好水污染处理工作,以此达到改善城市环境,保证人们生活品质的作用。而且对污水处理期间,为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必须改建与完善相关设备,同时还需要诸多先进技术的支持。但部分地区的环保工程,所使用污水处理设备与技术过于陈旧,虽然有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但效果微乎其微,因对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工作人员,在相关工作经验较少,未曾进行过专业培训,这导致污水处理设备出现损坏,员工也很难做到有效将问题处理,而这无疑影响到污水处理效果与质量。

2.2处理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

由于部分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对于污水处理重视程度不足,未曾规范污水处理流程,以及具体污水处理相关标准等,而且相关部门对于污水处理管控工作不足,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一直无法达到优质,而员工实际开展污水处理期间,会出现诸多判断失误,进而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佳。也就是说,污水类型十分多样,要想保证污水处理效果,同样需要相关人士根据污水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污水处理方式。并且正式开展污水处理之前,设立明确的污水处理方案与目标,以此提升污水处理效率与质量。但实际上,部分地区未曾将其重视起来,不曾针对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目标需求,科学制定污水处理流程,选择适宜的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等,致使污水处理效果之一无法达到最佳。

2.3缺乏优质且完善的污水处理设备

在环保工程之中,污水处理是非常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是促进城市发展,保证人们生活品质的关键。实际对污水处理期间,优质且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是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对环境污染的情况发生等。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较快,工业所排放污水较多,而工业对于污水处理存在问题,相关设备过于落后,无法满足对工业污水有效处理的目的,而且这类设备在功能方面同样有所欠缺。设备落后的设备,是无法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甚至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造成这一因素,设备存在缺陷是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要素之一。

2.4污水处理结果不达标

由于我国土地辽阔,虽然我国经济大幅度增长,但并非所有地区经济都是十分良好,还是有很多地区经济跟不上,许多设备与技术都十分陈旧,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因这类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相关经济也有所前期,未曾得到当地政府支持,从而导致当地所使用设备中,很多设备都是存在老化、损坏严重等情况,更不用说污水处理设备。因当地对其重视程度不高,未曾不断对技术与设备进行优化,而从事污水处理的工作人员,所使用操作技术还是以传统形式为主,这类操作形式不仅操作繁杂,而且效果并不理想,员工对于先进技术了解知之甚少,专业技术也有所欠缺等。另外,因此类问题未曾得到有效解决,而且管道也经常因多种因素,被其他设备所占用,这也是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一直无法达到优质的关键。此外,城市污水处理效果一直无法达到标准,会给城市水资源造成一定影响,进而阻碍到城市的发展。一旦城市想要实行进一步发展,对污水开展治理工作,为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相关部门只能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污水处理方面,这对于城市发展,以及增强城市经济并未起到促进作用。

3环保工程中污水处理思路分析

3.1优化污水处理基础设备

实际开展污水处理工作期间,优质且完善设备是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对环保工程进行污水处理工作期间,同样也离不开优质污水处理设备的支持,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而且污水处理工作,并非只是将污水中的杂质、颗粒进行过滤,还需要针对污水实际情况,分析污水结构等,科学制定污水处理方案,同时借助现代化设备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以此达到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果的目的。而相关污水处理设备需要具备多项功能,其中包含消毒杀菌、净化等,以提升污水净化之后,能够再次利用,而非会影响到人们是正常生活,甚至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发生。所以对污水处理期间,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及污水处理需求,科学选择过滤设备等诸多现代化设备,在根据污水处理需求,科学规划污水设备摆放位置,并不断优化污水处理方案,以此达到有效处理污水的同时,满足我国对污水处理的各项要求。

3.2科学选择污水处理工艺

对环保工程污水处理期间,完善且优质的污水处理基础设备,以及优质污水处理工艺,这都是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为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需求,以及污水类型,科学选择污水处理技术与方案,以此达到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果。现下我国所使用污水处理方式当中,污水处理工作人员最常使用的污水处理方式,主要是以活性污泥技术为主,而该技术运用到污水处理工作当中,如若员工运用得当,能够保证污水处理之后,所产生的一些污泥,也能够进行二次利用。此外,生物膜处理技术同样也是现阶段污水处理方式之一, 其能够有效解决其他废水处理期间,所存在处理效果不彻底的情况。而且这项技术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见证。由于污水之中不仅含有各类颗粒状杂质,而且还残存其他物质与微生物,为更好提升污水处理效果,所以借助生物膜的方式,对污水开展处理工作,也就是说,污水通过生物膜期间,废水都会因接触到生物膜上的物质,其中所含有的杂质有效得到溶解,从而形成微生物细胞,以此达到有效处理污染物的目的。所以这类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工作当中,效果比较明显,而且灵活度较高,技术应用价值比较明显。

3.3灵活运用现代化技术

我国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尤其是对污水处理方面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为合理提升污水处理效果,相关部门应不断优化污水处理技术,并科学运用现代化废水回收利用技术,这是当前我国在废水处理方面的主要发展方向与目标。由于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严重,为保证污水处理效果优质,以及处理过后的污水能够进行二次利用,实现资源重复运用的目的,相关部门应针对当下发展需求,科学构建完善废水利用系统,并在构建相关废水利用系统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之后,以分析结果为基准,科学构建完善管控体系,以此达到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果的目的。然后,在正式开展污水处理工作之前,员工需要进行实地勘察,并进行相应检测与记录,以便更好选择优质废水处理技术,以此达到有效提升废水处理效果的目的,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逐渐涌现出诸多先进废水处理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将废水处理进行细致划分,而且每种废水处理技术都有其所独有的优点与缺点,相关工作人员科学运用各类污水处理技术,能够更好处理各类废水。

3.4改善环保工程管理形式

由于我国水资源短缺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部分地区,不仅资源匮乏,而且经济水平也相比于其他城市而言偏低。水资源作为当下最为重要且宝贵的资源之一,也是人们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没有水资源的支持,无疑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的同时,还会导致人们无法生存。因此,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环保工程的管控工作,尤其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科学引进先进管理技术,优化污水处理方法、技术等,以此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而人们实際对污水处理期间,不仅需要对以往技术与设备进行优化改革,还应重视管理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员工工作能力与专业素质,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之外,还需要对所有涉及到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的同时,及时更换先进处理设备,以此保证设备能够稳定运行的同时,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等,以此达到有效提升污水处理质量,促进人们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城市进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地形、地貌等各不相同,虽然当下我国科学技术、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同时也迎来了诸多问题,尤其是自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到人们生存与发展。这时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断优化与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完善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以此提升污水处理效果,增强水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资源进行全方位管控,并能准确根据污水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相应处理方法、设备、技术等,以此提升污水处理效果,以此为推动环保工程实现可持续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文冲,刘攀,钱赟峰. 探索环保工程的污水处理思路及方法[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1):107.

[2]张君玲. 环保工程的污水处理思路及方法解析[J]. 农家参谋,2020(12):249.

[3]李明熹. 环保工程的污水处理思路探析[J]. 绿色环保建材,2020(07):48-49.

[4]罗俊斌. 环保工程的污水处理思路及方法解析[J]. 化工管理,2020(23):46-47.

[5]李慧. 探索环保工程的污水处理思路及方法[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09):34-36.

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发轫期和个别大学的探索期,当前我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试验工作已进入深入发展和实践阶段。但总的来讲,大学还普遍存在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创新文化氛围淡薄等问题,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需要实施内部治理机制改革、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关键词:大学 拔尖创新人才 内部治理 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管理等各领域中的杰出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和紧缺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建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我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产生和发展的。从早期举办“少年班”,到个别研究型大学自发探索,再到现今国家出台政策、设立试点,引导和鼓励发展,大学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轫期。1978 年,为响应中央“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号召,中国科技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少年班[1],首开我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先河。1985年,原国家教委作出决定[2]: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13 所重点大学开办少年班。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少年班对唤醒整个社会的人才意识,为国家迅速培养一批基础科学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个别大学的探索期。在总结举办少年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很多知名大学开始尝试以新的方式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例如,1984年浙江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了以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改试点班—混合班[3];1986年南开大学探索高级数学人才培养的“数学试点班”[4];1989 年南京大学成立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 [5],在全国首创大理科、大文科人才培养模式;1998年清华大学开办了“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等。这一阶段的探索为我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政策引导期。进入21世纪,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我国政府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摆在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都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也多次强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开始加紧制定政策,鼓励、引导和规范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例如,2009年,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为大力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在学生遴选、教师配备、培养模式、营造氛围、制度创新、学生管理、国际合作等7个方面进行重点改革;2011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启动了“设立试点学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工作,深入推进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有深度、有力度的改革试点。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许多大学开始大胆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和试验,大学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入全面探索和实践时期。

我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总体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集中表现在:缺乏科学、合理、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制约了大学组织功能的最大发挥;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创新文化氛围缺乏等方面。

1.大学内部治理机制尚不完善

当前我国大学创新活力不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创新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内部权力的运行缺乏基本的程序和规则约束,更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并由此导致组织结构官僚化、权力配置行政化、专职监督软弱化、工会职能福利化、民主管理边缘化,学术权力得不到应有的尊重[6]等问题。例如,大学行政权力被滥用,行政权力不仅决定着高校日常非学术事务的走向,也通过资源分配、干部任命等方式操控着学术事务的走向;很多大学还未建立起以民主决策、有效监督为特征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很难支撑不断扩大的自主权的有效使用,教代会、校务委员会等形同虚设,学者及学术组织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途径和方式有限,制约了大学组织功能的最大发挥。作为国家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大学自身亟需建立起科学、合理、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全面提升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一是大学定位存在模糊化和趋同化现象。大学盲目追求高、大、全、“一流”,缺乏个性、千校一面,目标设计往往忽略其自身内在结构的完善。由此导致大学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类型、层次单一,规格雷同,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社会对多样化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二是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节。一方面,专业过多、过细、过窄,交叉、融合学科较少,课程设置死板,受限于教学大纲框定的内容,教学内容更新缓慢等。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迫使学生为毕业后的就业而比较功利地选修一些热门专业或实用性、工具性的课程,无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结构调整亟需大量高素质、高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三是教学方法落后。从大学内部教育教学看,只注重教学内容、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习方法、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探究,忽略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严重影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四是考评制度僵化。大学现有的师生考评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评价内容不科学、评价方式单一、僵化的问题。在学生考评方面,过于注重整齐划一,注重学习成绩,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教师考评方面,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等,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局面尚未形成,既不利于激发教师科研创新的激情,又阻碍了他们对教学的投入和热情。

3.缺乏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大学缺乏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的大学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无法学会独立思考;二是缺乏鼓励创新、求真务实和诚实守信的学术氛围,存在学术自由危机。一方面,近年来,受整个社会功利化、浮夸化倾向的影响,大学充斥着“快餐式文化”,极大压缩了创新文化培育空间。例如,科研管理往往只关注课题级别、数量和到位资金、学术文章等显性数据;教师为奖金、评职称等各种名利所束缚,导致大学科研工作浮皮潦草,科研成果缺乏创新、质量低下;学术造假破坏了大学育人和科学研究最需要的风清气正、求真崇实的文化环境;学术圈内部的“学霸”现象,与官僚政治结合在一起的审批学术、等级学术,以及与小团体或个人利益相连的学术腐败等,极大地危害了大学的学术自由。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自由权利还未得到充分的保障,还未形成学习自由的良好氛围。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生有学习的自由……如果要培养出科学人才和独立的人格,就要让青年人勇于冒险。”[7]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制度建设基本上奉行的是以管理者或教师为主导的制度建构模式,把学生限定在一定的秩序内学习和生活,学生基本没有自主发展和学习自由的权利,”[8]限制了学生自由个性的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的养成。

加强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大学义不容辞的使命,大学应勇担重任,积极探索,努力突破,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1.实施高校内部治理机制改革

一是建立以法律为依据、以学校法人化为标志的外在制度,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执行工作,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法人化改革的进程,合理配置和规范政府与大学的权利关系,促进大学的自主发展。明确政府在大学治理中的定位,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综合运用政策引导、经济调节、法律规范等手段加强对大学的宏观指导和有效调控,尊重办学自主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二是在高校内部建立保障学术权力的制度规范和运行机制,理顺高校内部的权力关系。加强大学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使大学学术权力的行使实现组织化和制度化,从根本上提升学术权力在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完善和创新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厘清、规范党委和校长的职责职权,做到权责边界分明,保证在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校长独立负责主持行政工作的作用。建立健全有效的校长权力制衡监督机制,明确党委及书记对校长权力的监督范围,充分重视和运用民主权力,完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的民主决策权。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党政协同保证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9]

2.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转变发展观念。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现实需要,在依法办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既体现中国特色又能够彰显学校特色的新的高等教育分层、分类体系。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大学特色化发展。二是转变教育观念。知识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在重视智力、知识、发散思维技能等认知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探索性、挑战性和意志力等创新人格品质。[10]三是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积极吸收人类社会科技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精心设计课程内容,选择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方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等,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四是建立以创新、质量、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新的大学师生考评制度。在学生考核方面,减少应试化、功利化等考核方式,弱化考试的评价功能,建立以素质和创新为导向的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使考试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的有效手段。在教师考核方面,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投入和效果在评价中的比重,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的情况纳入考评范围,建立以创新、质量和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

3.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一是尊重大学自身的发展逻辑和价值选择。大学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具有天然的创新特性,又具有与生俱来的保守性。大学要与社会即时的、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距离,要负载价值,守望社会精神文明,给人类以终极关怀。[11]要鼓励大学尊重和遵循科学及学术自身的规律,尊重学术自由,切实保障教师教学与研究的自由权,鼓励师生以科学的态度,为了追求真理而追求真理,激发他们创新的激情,这是创新最大的源动力。二是要改变大学“传统的、控制型的学习制度”,培育倡导独立、批判、质疑和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要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氛围。变革和创新蕴含着风险,敢于冒险,敢于面对错误,改正错误,才能走向成功。要营造鼓励标新立异,不以“成败论英雄”,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三是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社会价值导向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和动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育机构的精心培养和个人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全社会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全社会形成共识,通过社会、家庭、基础教育和大学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R].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

[2]超常教育30年:站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最前沿[DB/OL].

http://www.hlje.net/class_jyxw/view.cfm?acid= 23DD0DFB458B43D6927654191B2AFEB9&time = 20081230.

[3]邹晓东,李铭霞,陆国栋等.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4]张伟.华中科技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案例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07.

[5]南京大学本科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R].南京大学,2008.

[6] 谢涤宇.论公办高校内部治理缺陷及体制变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7] [德]雅斯贝尔斯.大学生的精神升华[A].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马廷奇,张应强.学习自由的实现及其制度建构[J].教育研究,2011,(8).

[9] 钟秉林,周海涛.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权力制衡机制探析—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管理比较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

[10] 林崇德.从创新拔尖人才的特征看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J].北京教育(德育),2011,(1).

[11] 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 责任编辑:于 洋]

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针对传统的讲授式宪法学教学方法存在的教学内容抽象、方式单一、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结合目前地方高校推进法律教学改革,提高法律教学质量,引入案例教学法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法律职业素养,提高实践能力等。

【关键词】宪法学教学;案例教学法;教学质量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最大的法律效力。宪法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人民的幸福和安宁、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时代。当前,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信仰法律,坚守法治,成为了我国公民政治生活中的新常态。宪法学作为法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宪法学的教学关系着如何在当代大学生心目中树立宪法的权威,做到自觉遵守宪法。传统的宪法学教学重理论,轻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个人能力培养,影响了宪法学的实际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宪法学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传统宪法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抽象

传统宪法教学方式由教师指定一本教材,并围绕指定教材编写讲义、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复杂多样,既有国家性质、政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与精神文明建设、公民的权利等重大理论问题,又有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繁琐的宪法规定,同时还包括了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很多制度问题,理论性强,内容繁多且很抽象。对于刚走进大学的新生来说,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大多数学生学习宪法就是死记硬背,感到枯燥乏味,找不到学习的兴趣,缺乏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对宪法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2.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宪法学教学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为演绎法,课程具体内容的讲解不是从宪法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而是以讲解法律概念为始点,然后系统地讲授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自上而下灌输的教学模式,多数情况下教师的授课只是从理论到理论,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既定宪法知识的地位,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首先,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内容抽象且容易脱离实际,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宪法的兴趣,只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而不能理解宪法学理论的真正内涵。其次,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占有主导地位,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理论授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没有树立起来,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压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从而影响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3.理论脱离实际

目前,宪法学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主要进行晦涩而复杂的宪法理论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宪法学学习缺乏积极性。现行宪法学教材,大多以宪法法典以及相关的宪法文件为依据进行内容的编排,使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教条式的讲解,而不重视对宪法案例或事例的介绍和探讨。对宪法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只掌握抽象的宪法理论,而不能分析和解决实际的宪法问题,最终会导致理论脱离实际,满足不了实践的需求。

二、案例教学方法在宪法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宪法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打破传统宪法学教学方法单纯理论说教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增强学生对宪法内容的理解程度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1.宪法案例选择

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宪法案例要选择国内外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案例。比如,通过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违宪审查的基本原理;选择“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来引发学生对法律平等保护的思考;结合德国宪政“西南重组案”让学生加深对各国国家结构形式的了解等。国内也有很多经典的宪法案例,比如,在社会各界引发激烈争论的齐玉苓案,通过该案可以让学生了解宪法适用及相关问题;通过引入云南“躲猫猫”事件,来讲解公民监督权的内涵及在实践中的运用问题;还可引入赵作海案、许霆案、孙志刚案、成都自焚抗拆事件、山西煤矿整合事件、上海“钓鱼执法”案件等在国内影响较大,全民关注度较高的案件来讲解相应的宪法理论,从而提高对相应宪法规范运用的认识。

2.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要在正确理解宪法案例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多的寻找与案例相关的法条或宪法性文件。其次,教师在上课前要针对选择的宪法案例设计问題,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相应问题的思考,给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更多的空间,也可避免因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不到位而导致讨论尴尬的现象发生。第三,教师应在每次上课前,将相关案例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熟知案例,事先查找、了解相关案例的具体情况,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有准备的讨论。

3.课堂讨论

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序的、有条理的按照一定的逻辑展开讨论。学生应积极地参与案例的讨论,对案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做出准确判断,并且能够提出相应的对策或找到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最后,教师要严格控制讨论的时间,尊重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且适时地给发言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把控讨论的节奏和焦点。

4.案例模拟

宪法案例模拟是宪法案例教学的最高层次。宪法案例模拟,是指以宪法案例为蓝本,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宪法事例发生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促使其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宪法案例模拟过程中,教师应掌控课堂气氛和模拟进度,记录学生模拟表演的闪光点及存在的问题,为点评做准备。通过对宪法事例的模拟,激活了宪法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协调能力。

5.案例总结

在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模拟结束后,教师要对模拟和讨论的重点、难点和如何将宪法理论知识运用到相应的宪法案例中等问题进行总结。总结时应当避免主观臆断,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不能简单用“对或错”来判断,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应给予积极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的参与以后的讨论。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虽然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宪法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应将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相结合,力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在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化时代,应当发挥现代各种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同多媒体、网络等多种资源进行整合,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1.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

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促使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能够完整地、全面的灌输宪法学理论知识,从而形成法律思维。两种教学方式各有优缺点,不能把任何一个的作用扩大化、绝对化,而应使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以满足法制建设新形势下对综合素质较高的法律人才的需求。

2.培养法律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地方高校推进法律教学改革,提高法律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法的法律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教学内容抽象、方式单一、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这将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以及法律综合素质的形成。而宪法案例教学法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宪法案例之中,亲身体会案情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和做出最终裁判的依据。这样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兴趣,提高法律推理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促进多元化信息技术与宪法案例教学的整合

当今社会信息多元化,采用信息技术对宪法案例教学法进行整合相当重要,将宪法案例通过计算机技术,应用图文、音画、视频等手段,进行形象化的展示,对于化解宪法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相当有效。宪法教学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平台,把平时难得见到的典型案例、背景资料、宪法文库等变成常用的学习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或通过电子邮箱联系方式,事先把相关的宪法案例或宪法视频的网络地址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事先预习或观看案例或视频。学生在课前观看或分析相关宪法案例或事例的基础上,课堂上直接就准备的观点或理论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此外,课余时间,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在网络论坛或QQ上互动交流,对案件进行探讨,学生可以通过发手机微信的方式向教师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这种多媒体网络带来的教学手段的丰富,延展了教学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

四、结语

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大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这是对我们宪法教育工作者的鞭策,也是对广大学生的期望。针对传统的讲授式宪法学教学方法存在的教学内容抽象、方式单一、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引入案例教学法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法律职业素养,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安华.高校宪法学研究性教学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211

[2]段菲菲.宪法案例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5(04):65-67

[3]陈庆.赵志梅.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3):63-64

[4]王艳梅.在法学教育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教学实践研究,2011(23):245

[5]王橄.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09):254

社会科学方法论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方面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因此煤矿采煤工艺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煤矿采煤的方法又相对落后,导致我国的煤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煤矿采煤工艺应开始实施相应的改革措施,加强工艺方面的水平,进而解决我国煤资源缺乏的现象。本文针对新形势下煤矿采煤工艺的选择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并详细阐述了如何提高采煤效率。

【关键词】煤矿采煤;工艺;选择

前言: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国新形势下煤矿采煤工艺的选择也应实现创新。应改变旧的采煤工艺,在保证采煤工艺开采质量的情况下,提高开采效率。同时应根据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采煤工艺,从而实现最佳的煤矿采煤工艺效果。在煤矿采煤工艺中,一定要选择合理的工艺手段,以便加强煤矿开采的产量。

一、新形势下煤矿采煤工艺

(一)综采工艺

综采工艺是新形势下煤矿采煤工艺的发展方向,因为此工艺法在保证采煤产量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煤矿开采的整个过程全部使用机械,避免了煤矿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还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使用,提高了开采的效率。

(二)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

利用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进行煤矿的开采,可以利用其落煤程序和装煤工序同时进行的优势,缩短了工作时间,并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的装煤效果与其它工艺法相比,效果要更好。因此在进行煤矿开采时,可以有效利用其特点,进行装煤,提高煤矿采煤工艺的产量[1]。

(三)炮采

利用炮采的方式,与其它采煤工艺相比其开采效率较慢。因为炮采选择的是通过爆破落煤,实现煤矿的开采,并通过人工进行装煤,容易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无法提高开采的效率。

(四)连采工艺

连采工艺与综采工艺一样,矿煤开采过程基本上都采用机械化运行,不同的之处在于其是通过连续采煤机来完成煤房的工作。进而对综采的工艺实施进一步的完善,加强采煤工艺,为煤矿采煤工艺提供有效的条件,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二、采煤工艺的选择

(一)选择原则

根据以上新形势下煤矿采煤工艺的方法,可得知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擇不同的煤矿开采工艺,但是在进行工艺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几点原则。第一,选择的煤矿开采工艺一定要符合煤矿的现实状况,进而再考虑工艺是否可提高煤矿开采产量,在安全性有保障的情况下,提升工作效率。第二,在新时期下,进行煤矿开采,应学会合理结合科学技术,创新开采方式,提高开采产量,提高工人的安全保障。第三,简化复杂的煤矿采煤过程,在保证采煤可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程序,加快开采的效率。第四,在煤矿开采工作中,要制定严格的开采制度,并要求员工要按照制度实施开采计划。并在采煤过程中,设置安全设施,加强安全防范,为工人树立安全意识,从而保证工人的安全,避免危害身心健康。第五,要合理利用新型技术手段,保证资源回收率[2]。

(二)工艺技术的选择

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综采放顶煤采工艺是煤矿采煤工艺中效果最佳的工艺技术,其优势表现为:第一,对于其它工艺无法快速适应煤层厚度的问题,其可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迅速融合煤矿工作,从而保证煤矿开采的产量。第二,由于综采放顶工艺技术可快速适应煤矿中,避免了设备需要经常维修的现象。第三,该采煤工艺技术,开采中基本上采用机械设备进行,避免了工人因体力不支而无法完成开采任务,从而加快了开采工作的进行,提高了开采效率。第四,经此开采技术开采过的巷道,不再需要实施大量回采,如此一来,减少了时间的占用,加快了开采进度。第五,由于其具有回采简单的优势,致使节约了能源资源,并遏制了漏风现象的发生。

为了提高开采产生,应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为适合的工艺技术,加快开采效率,避免人工资源浪费的现象。

三、新形势下的采煤技术

现代技术的不断创新,造就了新形势下的采煤技术也在不断加强。同时对原有的采煤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提高了采煤技术的安全性,并提高了采煤的效率。

(一)开发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提高采煤效率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煤资源缺乏,因此应开发新生产技术,提高采煤效率。而煤炭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恰好符合我国煤矿开采,在开采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新型开采技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可提高开采效率,解决我国煤资源匮乏的难题[3]。

(二)优化巷道布置,减少矸石排放的开采技术

煤矿开采的综合效益应是煤矿开采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在提高开采效率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经济效益,优化巷道布置,提高综合效益,便于煤矿开采新技术的发展。在煤矿开采中,确保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来选择不同的开采工艺,从而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并应注意巷道的优化,为开采技术的提高提供有利的条件。

结论

综上可知,在新形势下的煤矿采煤工艺更加注重安全保障,另外也开始加强与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在保证煤矿采煤产量的同时,可以加快采煤的效率。新形势下的采煤工艺,要求工艺的选择要根据煤矿的地质情况等进行合理的选择。采煤过程中,也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新形势下的采煤工艺,提高了我国煤矿的综合效益,解决了煤资源匮乏的难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凤武.新形势下煤矿采煤工艺的选择探讨[J].双鸭山北方升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11,35(12):225-227.

[2]张朝阳.新世纪煤矿采煤工艺的选择探讨[J].山西省晋煤集团凤凰山矿,2013,45(03):112-114.

[3]静玉涛.浅议对新世纪煤矿采煤工艺的选择[J].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0,25(02):123-125.

上一篇:风险管理与保险论文下一篇: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