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概念范文

2023-09-19

社会调查概念范文第1篇

1. 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

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 方法论: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3. 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4. 研究方式主要有: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实地研究 文献研究。

第二章

1.理论:通常指的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

2.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3.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的概念。

4.自变量:我们把那种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叫做自变量。

5.因变量: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6:中介变量;是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变量。

7.命题:我们指的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8.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9.经验概括:指的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者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

第三章

1.研究问题: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2.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

3.问题的重要性: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4.问题的创造性:指的是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5.问题的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6.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与明确的陈述,已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7.文献回顾: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询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

第四章

1.研究设计:是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2.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3.描述性研究:所关注的焦点通常不在于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分布,而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

4.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

5.;理论性研究: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研究研究。

6.应用性研究:指的是那些侧重于现实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

7.分析单位:分析单位就是研究中将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

8.区群谬误:他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

9:简化论:他指的是研究者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

10.横向研究:他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11.纵向研究:指的是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12:趋势研究:指的是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13.同期群研究:指的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14.同组研究:指的是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第五章

1.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想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2.定类测量:它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

3.定序测量:定序测量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4.定居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5.定比测量:定比测量除了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之外,还具有一个绝对的零点。

6.操作化;就是要把我们无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前者。

7.指数:就是由多个不同的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的分数。

8.量表:是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是按一定的结构顺序来安排的,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

9.李克特量表:

10.信度:即可靠性,他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11.再测信度:对同一群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测量两次,根据两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再测信度。

12.复本信度:如果一套测量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复本,则可以根据同一群研究对象同时接受这两个复本测量所得的分数来计算其相关系数。

13.折半信度:即将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中所得的结果,按测量项目的单双号分为两组,计算这两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折半信度。

14.效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15.表面效度:他指的是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

16.准则效度:他指的是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用新的方式或指标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原有准则的测量结果作比较,看二者的相关程度,并用这种特定的相关系数来反映了测量工具或手段的效度;如果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与原有的作为准则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那么,其效度系数就高,我们就说这种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准则效度。

17.构造效度:他通过利用现有的理论或命题来考察当前测量工具或手段的效度。

第六章

1.总体:总体是构成它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2.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3.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出一部分元素的过程。

4.抽样框;他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5.抽样单位:就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

6.参数值:它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7.统计值:它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8.置信度:

9:置信水平:

10.简单随机抽样:是概率抽样的最基本形式。它是按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随机抽取n各元素组成样本(N〉n)。

11.系统抽样:它是把总体的单位进行编号排序后,在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个体的号码来组成样本的方法。

12分层抽样:他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13.整群抽样:它的抽样单位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成群的个体。

14多段抽样;它是按抽样元素的隶属关系或层次关系,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

15.PPS抽样;在社会研究中,有一种常用的不等概率抽样方法,叫做“概率与元素的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

16.户内抽样:从速哦抽中的每户家庭中抽取一个成年人,已构成访谈对象的样本。

17.偶遇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对象,或者仅仅选择那些离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对象。

18判断抽样;它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

19.定额抽样;它是一种比偶遇抽样复杂一些、也进步一些的非概率抽样方法。

20雪球抽样:是一种极特殊的抽样方法。

21样本规模:又成为样本容量,他指的是样本中所含个案的多少。

22.抽样误差:就是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间存在的偏差。

第七章

1.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2.市场调查:即为拓展商品的销路,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和利润服务,而围绕某类产品或某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顾客的购买情况、商标的宣传效果等等所进行的调查。

3.民意调查:即对社会中民众的意见、态度、意识等主观意向进行的调查。

4.自填问卷法:指的是调查者将调查问卷发送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己阅读和填答,然后再由调查者收回的方法。

5.结构访问法:则是指调查者依据结构式的调查问卷,向被调查者逐一地提出问题,并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在问卷上选择合适的答案的方法。

6.个别发送发:个别发送法是自填问卷法这一大类中最常用的一种。它的具体做法是:研究者将问卷印制好以后,派调查员依据所抽取的样本,将问卷逐个发送到被调查者手中,同时讲明调查的意义和要求,请他们合作填答,并约定收取时间、地点和方式。

7.集中填答法;先通过某种形式将被调查者集中起来,每人发一份问卷;接着由研究者统一讲解调查的主要目的、要求、问卷的填答方法等事项;然后请被调查者当场填答问卷;填答完毕再统一将问卷收回。

8.邮寄填答法:研究者把印制好的问卷装入信封,通过邮局寄给被调查者,待被调查者填答后再将问卷寄回调查机构或调查者。

9.当面访问法;研究者先选择和培训一组访问员,由这组访问员携带调查问卷分赴各个调查地点,按照调查方案和调查计划的要求,对所选择的被调查者进行访谈,并按照问卷的格式和要求来记录被调查者的各种回答。

10.电话访问法:是指调查员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与被调查者联系,并在电话中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访问的方法。

11网络调查法;新的收集资料的方式,基于互联网的调查,或者在线调查,即指的是研究者利用互联网向特定对象发送调查问卷,同时也通过互联网将被调查者填答好的问卷收回的调查方法。

12.问卷:是调查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它在形式上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卷表格,其用途则是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

13.开放式问题:就是那种只提出问题,但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由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填答的问题。

14.封闭式问题:则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若干个答案,要求回答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八章

1.实验;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实验组:是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刺激的哪一组对象。

3.控制组:它是各方面与实验组相同,但在实验过程中并不给予其实验刺激的一组对象。

4.前侧:在一项实验中,通常需要对因变量进行前后两次相同的测量。第一次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前,称为前测。

5.后侧:第二次则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后,成为后测。

6.实验刺激:

7.匹配:指的是依据各种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并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个对象分到控制组的方法。

8.随机指派:的方法是研究者用来解决试验中两组对象相同性问题的另一种办法。

9.双盲实验:指的是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观察人员来说都是未知的。

10.实验室实验:严格的实验研究通常在实验室内进行。

11.实地实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进行。

12.准实验设计:各种缺乏实验设计中一个或多个“条件”或“部分’的实验。

13.经典实验设计;是最基本同时也是最为标准的实验设计。

14交互作用效应;二者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另一种外加的影响。

第九章

1.文献:其原义主要只包含各种信息的书面材料或文字材料。

2.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3.内容分析:无疑指的是这样一种研究技术,它对各种信息传播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与分析。

4.二次分析:指的是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

5.现存统计资料分析:这种现存的统计资料,既可以为研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又可以成为研究本身的数据和资料的一种来源。后一种情况下,研究就被称作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第十章

1.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2.个案研究: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

3.观察:指的是带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了解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现象。

4.参与观察:就是研究者深入到多研究对象地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5.局外观察:即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尽可能地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

6.实验室观察:就是在备有各种观察设施的实验室内,对研究对象进行的观察。

7.实地观察:即是指在现实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

8.结构观察:指的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确的观察提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现象进行的观察。

9.无结构观察:指的是没有任何统一的、固定不变的观察内容和观察表格,完全依据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所进行的自然观察。

10.无结构访谈:又称作深度访谈或者自由访谈,它与结构式访谈相反,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

11.正式访谈:指的是研究者事先有计划、又准备、有安排、有预约的访谈。

12.非正式访谈;日常生活地点与偶然碰上的当地人所进行的交谈,就属于之中非正式访谈。

13.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这一角色与完全参与者一样,但社会背景中的人们知道研究者作为研究者的身份。

社会调查概念范文第2篇

希望是积极心理学领域公认的24种人格优势力量之一。研究证明希望对个体身心健康及发展有着重要影响。Snyder提出希望理论 (Hope Theory) , 认为希望是“一种基于内在的成功感的积极的动机状态” (1994) 。综合以往研究观点, 本研究认为希望品质是情绪与认知的结合体, 是个体运用合理的途径, 信念来实现目标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目前, 希望理论在国外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 企业组织, 医疗机构, 家庭, 心理咨询等各领域。而国内对希望理论的应用范围还比较狭窄, 主要集中在医院护理和临床的心理治疗上。近来研究者们发现, 希望理论的应用前景还十分广阔, 很多研究者尝试着将希望理论和学校的心理辅导相结合, 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中学生的年龄大致分布在12一18岁, 正值青春期, 生理, 心理都迅速地发展。研究中学生希望品质现状及影响中学生希望特质的因素, 并找到培养中学生希望特质的方案尤为重要。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 包括父母, 亲戚, 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及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而希望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指标, 也与社会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Herth在临床研究中得出, 社会支持是影响患者希望的一个主要因素。何露、朱翠英 (2012) 提出:大学生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并且社会支持对希望水平有显著的回归效应。钟建涛 (2012) 探讨了高中生希望品质, 社会支持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希望水平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各方面知觉的总和, 本质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 (汤爱萍, 2005) 。这种认识过程是个体在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的研究, 主要基于两方面, (1) 总体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2) 自我概念因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当前已有的研究表明了社会支持与希望品质的关系, 也有关于自尊与希望品质关系的研究, 自信与希望品质的关系研究 (索雪原, 2010) 。但没有发现自我概念与希望品质关系的文献, 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有关, 而希望品质是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 因此本研究假设自我概念与希望品质之间存在相关并尝试探讨自我概念在社会支持对希望品质作用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以期引起人们对积极心理的关注和体验, 为希望特质理论的本身发展做出贡献, 并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工具

1.社会支持量表:肖水源翻译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PSSS) , 采用七级评分标准, 量表的信度为0.906, 达到了量表信度要求。2.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中文版, 包括15个双极形容词, 采用7点量表形式, 数字表示相像程度, 越靠近哪一边就越像哪一边显示的形容词。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3.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采用田莉娟 (2007) 修订的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由12个项目组成, 其中4个项目 (l, 4, 6, 8) 测量途径思维, 4个项目 (2, 9, 10, 12) 测量动力思维, 另外4个项目 (3, 5, 7, 11) 用来转移被试的注意, 得分不记入总分。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0.74一0.88之间, 并具有良好的效度。

(二) 被试的选择

采取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初一到高三共5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回收有效问卷518份。

(三)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 希望品质与社会支持, 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假设自我概念在社会支持对希望品质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 对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是三者需要相关显著, 因此, 本研究先对三个变量进行积差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社会支持, 自我概念, 希望品质三者之间相关显著。

注:**p<0.01, *P<0.05

(二) 自我概念在社会支持对希望品质作用过程中的中介效应

上述相关分析表明, 希望品质与社会支持、自我概念两两相关, 且达到了显著水平 (在0.01水平上) 。可以对自我概念在社会支持和希望品质总分之间的中介效应做进一步的检验。将自我概念命名为M (中介变量) 、社会支持命名为X (自变量) 、希望品质命名为Y (因变量) 。依次检验步骤为:首先, 求中介变量在自变量上的回归;然后, 求因变量在自变量上的回归;最后, 求因变量在中介变量上的回归 (含自变量) 。结果显示自我概念在社会支持与希望品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373*0.489/0.341*100%为53%。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 中学生希望特质及路径思维, 动力思维两维度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中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希望水平越高, 这个结果与郑雯 (2009) , 钟建涛 (2012) 的研究结果一致。Herth和Roborts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的结果也证实了社会支持越高, 希望水平越高的观点, 说明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希望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学生仍处于成长转换期, 心理依赖性依然较强, 来自父母, 朋友, 老师和重要他人的支持, 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更积极的健康心理, 有助于更高希望水平的建立。同时, 社会支持水平对希望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 这也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所以父母, 老师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 进而提升希望品质。

本研究得出, 自我概念与希望总分, 途径思维和动力思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 自我概念得分越高, 希望总分, 途径思维和动力思维的分数就越高。前人的研究中, 有对自尊与希望品质的关系进行分析的, 也有对自信与希望品质的关系进行探讨的, 研究结果显示自尊和自信与希望品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合本研究的结果, 说明自我感觉越好的个体, 希望品质越高。同时从回归分析中得出了自我概念水平能显著预测希望水平的结论。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 应注重引导其树立正确积极的自我概念, 这样有利于提升希望品质, 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表明自我概念部分地中介了社会支持对希望品质的影响, 以往研究中, 对希望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较少, 倾向于希望品质的相关研究, 以及希望品质对抑郁, 焦虑、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 主观幸福感等因素的预测。因此, 希望品质的产生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探讨了社会支持影响希望品质的具体机制, 发现自我概念在社会支持对希望品质作用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即社会支持既直接影响着希望品质, 又通过自我概念这一中介变量对希望感进行间接地影响。

摘要: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及《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 探讨社会支持、自我概念与希望品质的关系;以期为希望品质研究提供实证支持。结论如下:中学生社会支持与希望品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并且社会支持水平能显著预测希望品质;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希望品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自我概念水平能显著预测希望品质;自我概念在社会支持对希望品质作用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

关键词:学生,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希望品质

参考文献

[1] Snyder, C R. The psychology of hope:You can get there from here. New York:Free Press.1994.

[2] 何露.大学生希望水平、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 2012 (06) :29-36.

[3] 钟剑涛.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希望特质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 (9) , 16-19.

[4] 张青方.大学生希望特质的评定与干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2002.

[5] 田莉娟.中学生希望特质的评定和干预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07.

[6] 索雪原.初中生希望与自信关系的初步研究[D].北碚:西南大学.2010.

[7] 郑雯.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希望的关系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S4) :83-90.

社会调查概念范文第3篇

1、客观真实性。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的客观反映,客观、真实是信息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信息生命所在。

2、传递性。传递是信息的基本要素和明显特征。信息只有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媒介),经过传递才能为人们所感知和接受。没有传递就没有信息,更谈不上信息的效用。

3、时效性。信息的最大特点是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千变万化、稍纵即逝。信息的功能、作用、效益都是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改变的,这种性能即信息的时效性。时效性是时间与效能的统一性,它既表明信息的时间价值,也表明信息的经济价值。一个信息如果超过了其价值的实用期就会贬值,甚至毫无用处。

4、有用性(或称目的性)。信息是为人类服务的,它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人类利用它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5、可处理性。这一特征包括多方面内容,如信息的可拓展、可引伸、可浓缩等。这一特征使信息得以增值或便于

传递、利用。

社会调查概念范文第4篇

1.通过具体操作,认识几分之一。例如“分数”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整体“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把“1”平均分成分母份,表示这样的分子份。所以分数可以表述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相当于1除以2。其中,1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2 分母相于除数,而0.5分数值相当于商。分数还可以表述为一个比,例如;二分之一相当于1比2,其中1分子相当于前项,“——”分数线相当于比号,2分母相当于后项,而0.5分数值相当于比值。

2、出现几分之几,巩固几分之一。如:出现方图格,表示出十分之五,用笔来划一划,得出5个十分之一就是十分之五

社会调查概念范文第5篇

1 中学生物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特征

1.1 中学生物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学习掌握好生物学概念是中学生物教学的关键。中学生物, 理论繁多, 如果不形象地、生动地将这些理论知识教授, 而只是强加地让学生注意背定义、做习题、抄笔记, 而忽视学生对于生物概念的理解, 往往就会令学生产生厌烦, 其结果必然是让学生失去对该门学科的兴趣。不仅不能让学生活学活用、灵活理解, 反而会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排斥感, 厌烦感。因此, 通俗易懂地让学生自发地, 出自内心的了解和学习, 继而灵活运用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1.2 中学生物概念教学特征

生物学概念教学, 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应对考试, 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 开发学生智力。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一个概念, 即是认知的过程。学生要通过实验获得感性知识, 在教师的提示下通过思考, 把新事物与自己知识结构已有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学习生物概念, 将理论联系实际, 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如通过从认真观察, 到运用理论知识解释所见到的现象的过程。概念的学习方法亦可融会贯通地运用与其他学科的学习, 对于不同学科的不同概念可以比较、分析, 还可从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中, 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

2 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

生物概念教学如此重要, 但概念大都抽象难懂, 记忆又难, 而且描述性的文字令学生望而生畏。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么样教授这些晦涩难懂的概念, 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呢?

2.1 采用归纳法明确概念

归纳是生物学最基本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的现象这种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通过对感性材料的特征和规律综合归纳, 从抽象的、定性的材料,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是学生自己顺理成章地归纳、推理出生物概念。例如在学习“糖”这个概念时,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安排, 举例葡萄糖、果糖和核糖的分子式。让学生探讨这些糖分子式的共同特点,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让学生自己不断补充、完善, 最后教师归纳出“糖”的概念糖类物质是多羟基 (2个或以上) 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通过这样的教学, 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不仅让学生打破了新概念的陌生感, 而且让学生积极灵活的掌握了看起来枯燥无味的概念。在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升交际能力。这种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具体到抽象,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能够使学生逐步学会归纳知识的方法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2.2 用分析的方法把握概念

分析即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加以考察。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概念纷繁复杂, 一个知识点往往包含很多部分。只通过归纳而不进行分析, 得到的概念就会统一化, 将束缚学生的想象力, 不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把概念分为多个要点, 各个突破, 可以事半功倍。

2.3 深入概念, 加深学生的理解

概念的教授应该伴随着学生自身的理解。除了用语言文字把它反应的本质表达, 还要定量分析, 上升到理性认识。对概念深入浅出的剖析, 可以将学生的模糊认识澄清。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讲述概念的相关背景知识。例如在讲青霉素时, 可以讲述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从而提出弗莱明虽然是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发现了青霉素, 但没有有准备的头脑和细心观察的习惯, 就不会有如此伟大成果出现。青霉素救活了很多生命, 弗莱明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这样, 把青霉素这个枯燥的概念变成一个小故事加深了学生对这个枯燥概念的理解。而且, 在弗莱明这个实例中, 告诉学生应该留心周围的现象, 多思考、多动手,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变成理论知识, 再将这种理论知识转化到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 而且教会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积极思考, 融会贯通的学习理念。

2.4 注重概念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关系

生物概念不是孤立的, 而是互相联系的。横向的联系存在于生物教科书的各个章节。例如糖类, 脂类, 蛋白质和核酸是组成生物体的四种大分子。把这四个概念同时提到组成成分的高度, 在学习的时候让学生从结构和功能上相互比较, 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使学生充分明确概念的实质。

纵向的联系指的是有包含关系的概念, 如生物类群,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这三个概念, 初学者很难一次性同时接受而又不产生混淆。其实只要用一条竖线列出其从属关系, 就能够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掌握。相对于一个个灌输型的教学, 结合多媒体等新兴教学手段, 就能够很容易的让学生掌握。

这种对比也可以运用于生物概念和其他学科的概念。生物、物理和化学是自然科学的统一, 在高考中也得以体现, 交叉学科的题目也层出不穷。运用不同学科间概念的对比可以培养学生以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应对交叉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2.5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生物学的概念众多, 仅在课堂中的教授很难达到让学生融会贯通的程度, 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力和自学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从兴趣开始。生物本身就是一门和实际结合很紧密、生动灵活的学科, 用启发式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课后可以布置一些阅读作业, 或者让布置讨论作业一起集体完成。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的学习习惯。生物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十分复杂。如果不及时复习总结, 即使上课和作业得到重视, 往往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 中学生物概念教学有一定难度, 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趣味性。纷繁复杂的生物学概念, 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授方法。如果能做到灵活的课堂教授与学生主动的自学, 就可以使生物学课程事半功倍。

摘要:中学生物教学课程中包含着大量的生物学术语, 而基础课程的课时又十分有限。本文针对这种矛盾, 从中学生物概念教学的特征和重要性出发, 阐明了生物概念教学的具体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物,概念教学,生物概念

参考文献

[1] 黄灿.高等代数概念教学[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 , 2001 (6) :94~95.

[2] 时述军.浅谈高中生物概念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 2006 (5) :133~134.

社会调查概念范文第6篇

摘要:在分析、梳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基础上,指出了加强术语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加强术语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农业发展模式,术语,标准化

收稿日期:2013-01-06

作者简介:李军(1968—),男,上海奉贤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管理。通信方式:lijun3521@aliyun.com。

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状况来看,与不同阶段农业发展模式相关的术语概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农业知识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术语的丰富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概念应用的混乱失序。而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整理、分析此类术语,对于提升农业科学的认识水平和应用程度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正因为如此,随着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深化,规范其术语表达,实现术语的规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业发展模式及其相关术语

农业发展模式是指农业发展的基本类型及其实现方式。从农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农业发展模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刀耕火种”为基础的原始农业阶段;依靠畜力铁器的传统农业阶段;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农业阶段[1]。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当代中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模式的嬗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新概念、新术语,为农业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表达方式。如何准确、清晰地把握农业发展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如何认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概念体系变得愈发丰富和复杂,如何规范科学术语因而也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如“石油农业”“精细农业”“有机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质量农业”“都市农业”“设施农业”“立体农业”等诸多农业发展模式新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组织探讨可持续农业等发展模式时,又先后提出了“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绿色农业与绿色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低碳农业与循环农业”等多种农业发展模式[2]。

正是由于农业科学范畴内的农业发展模式新概念、新名称大量涌现,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新术语,所以研究者有必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定义、指称这些新的概念,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既可以反映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和治学态度,同时又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促进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和科学意义。

二术语规范化的必要性

术语规范化不仅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专业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和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果术语不统一、不规范,就会影响各种信息的记录、交流和传播,从而也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业标准化是指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成熟的农业经验转化为普遍的农业生产、经营标准,提升现代农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以取得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3],进一步凸显了农业标准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实现农业标准化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农业科技术语的规范化,尤其是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术语体系的规范化是关系到现代农业能否真正实现标准化的重大问题。

1农业信息的标准化是农业标准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信息标准化必然需要首先实现术语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

具体而言,在描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为农业科技术语做出最基础、最通用、最有规律的规范定义与内涵阐释,不仅有助于相关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共享和开发利用,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农业科技信息的模糊化或重复利用,在农业生产、经营上提高决策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例如,在“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概念的使用上,由于此类术语在概念内涵方面具有相当程度的交叉性,因而在术语的应用上常常造成语义混淆、概念外延不清晰的缺失。然而,由于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差异,将其混为一谈必然会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影响决策行为的准确性。因此,提升农业科技术语的规范化水平,是农业信息交换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信息标准化的必然步骤。

2农业术语的标准化对于现代农业理论的建构和更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国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农业理论及其指导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内在动力,也是农业标准化的实现途径之一。纵观中国农业的历史与现状,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传统农业典籍起,农业理论不仅起到了概括、总结农业实践的作用,而且是传播和延续农业知识的基础性因素。因此,农业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单位就是农业科技术语。换句话说,完善、成熟的术语体系是现代农业理论得以建构的充要条件。对这些术语进行规范化的界定,实质上是对相关理论概念的梳理、辨析,增强了现代农业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减少因概念不统一而造成的诸多障碍。

三术语使用的现实问题

术语规范化的工作不仅与农业标准化的实践密切相关,也与术语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正是由于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出现了混用、错用相关术语、概念的现象,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中的相关术语建立统一标准才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需环节。

农业科技术语是农业学科语言基本的和不可缺少的核心单位,是涉及“三农”问题信息沟通所必需的媒介,所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在农业科学领域内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问题在于:一方面,在特定的知识领域中,概念是用定义进行描述的,与之相关的术语被赋予约定的指称,因而农业发展模式的相关术语必然要具有单一化、专业化、系统化与准确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各种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概念、原则、特征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差异,这就导致与其相关的术语概念存在着口语化、含糊化、内涵不确定等诸多缺陷,也使这些术语在概念、内涵、层次关系、基本特征等方面出现了认识不到位、界定不清楚、重复使用等现象,从而造成术语的实际运用与概念内涵不相匹配。

1术语用词的不规范

在术语的使用上,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术语用词的不规范。按照术语规范化的基本原则,术语应当反映所指示概念的特征,词语本身能够确切地表达其意义[4]。然而,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中,部分术语的内涵与名称不能完全对应,从而造成语义的混淆和概念的不明确。例如,“绿色农业”的概念就存在着指向不清的问题。从词形来看,“绿色”是对这种农业发展模式的限定,突出其注重环境保护、自然无公害的特点。在实际使用中,“绿色农业”往往是指广义上的“大农业”,即包括“白色农业”“蓝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概念在内。诚然,“绿色农业”指称的是该模式的绿色性,即农业生产过程及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其命名的内在理路。然而,“绿色”一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误导了人们对于这一概念的接受和解读,使人们将“绿色农业”和“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等概念作为同一层级的术语加以认识,随之造成了该术语内涵的狭窄化和片面化。

2术语概念的一义多词

在术语的使用上,另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是术语概念的一义多词。从术语规范化的角度来看,科学、标准的术语应当具有单义性的特点,即一个术语仅指称一个概念,而一个概念也同样仅用一个术语来表达,实现术语和概念内涵的一一对应。然而,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中,一义多词的现象比较普遍,如“质量农业”又被称为“精致农业”,“白色农业”又被称为“微生物农业”,“设施农业”又被称为“环境控制农业”或“工厂化农业”,“观光农业”则常被“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概念替代。由此造成的问题在于,一个概念以不止一个术语加以表达,从而产生同义词,极易引起使用上的误解和混乱,对于农业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农业科学的传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3术语表达缺乏准确性

在术语的使用上,我们还应当注意到,一部分术语是对外来术语单词的直译,而在直译的过程中其名称过于宽泛,使术语表达缺乏准确性。

例如,“精细农业”的概念就比较容易引起误解。“精细农业”主要是指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精细化。然而,“精细”一词并未突出这个概念的基本前提,即现代化信息高新技术、作物栽培管理辅助决策支持技术、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等现代化高新科技。不仅如此,“精细农业”这一术语指代比较模糊,未能凸显出这一农业发展模式的现代性。换言之,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从词义上看也可以被称作“精细农业”。因此,“精细农业”这一术语存在着概念含糊、不准确的缺失,混淆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差异性。与之相类似,“质量农业”的术语概念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尽管这个术语指的是一种质量优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但“质量”一词不仅仅适用于“现代农业”,而且同样也适用于“传统农业”对农业生产以及农副产品质量的关注和重视。所以,这个术语也未能明确概念内涵的阶段性,造成了意义指向的不明确。

总之,从农业实践的角度来看,术语的不规范必然导致农业发展模式间选择的不确定性、随意性,使之缺乏因地制宜的针对性,导致农业发展模式实际运用的多变性、反复性,使之缺乏科学规划的长效性,使人们过度地追求农业发展模式的时尚性和概念的炒作性,致使其脱离实际,带来了发展的被动性。

四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规范化的方法

《GB/T 16—1997 术语规范编写规定》明确指出:“制定术语规范的目的之一就是协调概念、概念体系和不同语种中的术语”,术语规范化工作“应为每个标准建立相应的概念体系”,“概念的定义应能在某种语境中替代该概念对应的术语”,“概念的定义应以汉语或国家规定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表达”,“不同语种所表述的定义应在内容上等同,并尽可能使用类似结构”,“应指出国际标准的概念体系与国家标准的概念体系以及不同民族语言的概念体系之间的差异。如果一个标准对于某个语种有所限制或规定,应指出这样的限定”。以此作为术语规范化工作的准则,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建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术语进行规范化。

1充分利用与术语规范有关的各类原始资料,对术语的概念内涵形成清晰、全面的认识

这也就是说,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其相关术语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尽可能全面地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原始资料中梳理某一种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以及术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切实理解和把握这一术语提出的历史语境及其概念内涵的变化与特点。尤其是对于术语规范化的工作而言,相对应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发达国家在定义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方面的先进经验,都值得我们充分地借鉴,而与之有关的各类出版物如专业词典、叙词表等工具书也对于术语规范化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在讨论“可持续农业”的概念时,首先要对与这个名词有关的资料进行梳理,即Agriculture Sustainability in Changing World Order一书提出“农业可持续性”的思想,《丹波宣言》重申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此后“可持续农业”的观念与实践不断得到完善,并最终形成了当前我们所认识的“可持续农业”概念。从这种方法出发,我们能够动态地、历史地发掘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具体内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业科技术语的精确性。

2运用语言学知识对术语的概念定义、内涵与外延进行语法分析,规范术语用词,统一术语界定

语言学知识是术语规范化的重要支撑,术语的命名和释义必然要在词汇、语法、语义等相关知识结构中完成。因此,以语言学知识为基础对术语的概念定义、内涵及外延做出分析,是实现术语规范化的必要步骤,而规范化的术语也必然要遵循汉语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规范。当前,科技术语的使用不可避免存在着盲目借鉴西方术语的缺失,不少名词来自外来词的音译,术语用词、词语搭配和概念表述都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通用性原则,从而造成语言的陌生化,为术语应用增添了阻碍。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相关术语应当按照汉语语法或国家规定的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来加以规范,如“精细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等从外来词中转译而来的名词都要坚持“约定俗成”的准则,将precision agriculture、efficient ecoagriculture等词译为符合汉语规范、且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精细”“高效生态”等。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词语构造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内部结构形式来看,是合成词中常见的偏正式。如“石油农业”“精细农业”“有机农业”“白色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等术语,前一词素显然与后一词素“农业”属于同一义类。因此,这种构词法也就成为规范术语命名的一个重要前提。不仅如此,术语的概念内涵同样要根据语言学知识加以界定。例如,“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等概念都应放在语境论的前提下加以探讨,强调这些术语的语义离不开具体的语境,使其虽然在术语用词上与传统农业有所关联,但在概念内涵上又与后者形成了较大的差异,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术语概念的准确性和单义性。正因为这样,语言学对于术语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系统必然要以语言学方法为抓手建构起来。

3对术语进行分类研究和比较研究,编纂术语手册,构建概念体系

在实现术语规范化的过程中,不同术语在词形、词义等方面的交叉、含混无疑为标准化工作制造了相当程度的障碍。正因为这样,对术语进行分类研究和比较研究才显得尤为重要。科技术语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由此导致的是不同术语的概念内涵往往相互联系,而新的术语又源源不断地出现。在这样的情形下,术语规范化工作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术语进行分类,按照术语的概念内涵及其主要特征来加以区分,从而形成相应的术语类型集合。因此,术语规范化的工作必然需要对术语作出比较研究,从内涵、外延等不同方面加以辨析。在此基础上,术语规范化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编纂术语手册,按照术语的类型特点罗列其定义、概念内涵、基本特征等内容,从而构建起关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概念体系,清晰明确地呈现出相关术语和整个术语系统。

综上所述,对中国现有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规范化是一个影响农业活动的关键问题,对其进行规范是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化、标准化程度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术语学科学发展和术语规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术语规范化问题实质上是探讨和梳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完善术语的使用和农业知识体系的实践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与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靳明绿色农业产业成长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40

[2]李军论中国当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研究之背景、意义与原则[J]上海农业学报,2011(3):51-54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M]人民出版社,2004:4

[4]叶柏林,陈志田标准化[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14

上一篇:结婚电子邀请函范文下一篇: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