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2023-05-20

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1、由蓝色的地球背景、红色的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英文缩写以及黑色的公司中文缩写三部分组成。

2、蓝色的经纬线交织成的地球背景,表明了总公司的战略定位为全球知名企业,总公司的目标市场是全球市场。其含义也有总公司立足国内,不断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致力于把总公司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工程承包商。

3、标志的视觉中心是红色的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英文缩写。这里将“CRCC”艺术设计为一列高速列车形状,其含义一是体现了总公司的主营业务领域和主要的市场焦点是铁路建设市场;二是体现总公司不断开拓、锐意进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企业精神;三是体现了总公司紧跟世界潮流,在把总公司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承包商的道路上孜孜追求、勤奋探索、不断前进的形象;四是高昂的车头寓意着总公司光明的发展前景,给人一种分发向上、勇于登攀、争取成为业界火车头的形象,充分展现了中国铁建人意气风发、志存高远的精神风貌。

4、标志主色调为由蓝、红、黑三色。

蓝色,为国际流行色,开阔、深邃、理智、包容,象征着企业经营领域和发展空间的远大,以及中国铁建人的博大胸怀;红色,热烈辉煌、激情奔放,象征着总公司兵改工前走过的辉煌历程,也寓指中国铁建人必将满怀激情奔向新的征程,再创辉煌。同时,也象征着企业的发展势头红红火火,蓬勃向上;黑色,厚重、坚定,喻指公司后激勃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蓝色和红色的组合,对比强烈,色彩跳跃,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易于识别和记忆。

紧紧抓住我国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抢抓机遇

保增长,调整优化上水平,加强管理降风险,深化改革转机制,把中国铁建建设成

为产业多元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科学化,资金雄厚、人才荟萃、设备精良、技术

先进、效益最佳的“中国建筑业领军者,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型建设集团”。

中国建筑业的领军者,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型建设集团

释义:中国铁建的目标是建成产业运作与资本运营一体化,施工与勘察设计服务一体化,

国内与国际经营一体化,多种业务板块有机结合,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中国建

筑业领军者和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型建设集团...项目文化 企业价值观

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

释义:中国铁建的核心价值理念是诚信和创新,以诚信为

根本动力推进企业发展,以创新为最大智慧赢得天下用

户;中国铁建的最高价值取向是造就对人类和自然充满关

怀的建筑艺术品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精品人品二位一

体,缺一不可,使建筑产品人格化。

企业精神

不畏艰险 勇攀高峰领先行业 创誉中外

释义:中国铁建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曾经创

造了名垂史册的辉煌业绩,形成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

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

的铁道兵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这支队伍发扬铁道兵特

别能战斗的精神,与时俱进,勇攀高峰,再创新业,努力

做大做强企业,拓展两个市场,实现领先行业,世界一流,

在国际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

企业管理方针

以人为本、诚信守法、和谐自然、建造精品

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在“十一五”时期,2009年,杭州服务行业增加值的第三产业占比,前3位是:金融业(20.65%)、批发和零售(17.63%)、房地产(15.27%),最后3位是: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3.23%)、居民服务与其他服务业(1.96%)、文化体育娱乐(1.45%)。传统型生产性服务业占比41.8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9.02%),消费性服务业占比41.67%。在长三角区域,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占比59.18%,其中,新兴生产性服务业18.01%,主体承载国际服务业转移。和上海不同,杭州特点有二:1.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优势明显,具备次区域辐射影响力,与南京相当。宁波、苏州的服务业为本地制造业服务。2.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需要指出的是,休闲经济不仅涉及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消费性服务产业,还涉及休闲房地产、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产业,特别是休闲网游、在线旅游预订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以完整的休闲经济视野,“世遗西湖”具有较强的服务业发展效益,特别是能够提升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市场效益、创新能力、集聚环境。首先,“世遗西湖”能够促进杭州以入境游为主体的度假经济,提高休闲产业规模竞争力,特别是休闲度假地产、会展、工业旅游等生产性服务业效益,从而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其次,能够全面聚集市场竞争能力、新业态、新产品、高水平人力资本,另外,进一步刺激了西湖周边传统生产服务业集聚环境。比如,西湖目前周边的主题度假酒店、休闲咖啡馆、书吧、主题餐馆

等,今后,产品品质的压力不断增大,市场竞争不断剧烈,集聚化、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但是,我们不能把世界遗产狭隘地单一理解为“世遗经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非唯一的目标,所谓“城市升级”归根到底是要提升民生水平,发展的归宿是民生。东京市千代田区“城市基本规划(2010—2015年)”中,为自身区域发展树立了9个重点目标,分别是:1.满足老人、残疾人生活需求的居住条件;2.地区、家庭、学校充分协作,共同为儿童、成人提供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3.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比如严格遏制二氧化碳排放。4.为居民和旅游者提供安全、安心的治安环境;5.满足国际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满足国际多样化的生活需求;6.重视居民社区建设;7宜学,宜乐;8.鼓励和提倡居民积极健身;9.营造人性化社会,以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为核心。

西湖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致,是我国乃至世界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典范。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它的列入填补了世界遗产中以突出‘文化名湖’为主要价值特征的湖泊遗产空白。当地政府出于对西湖的保护,在长期的申遗工作中,特别重视西湖的保护管理和重点整治。2008年起,杭州市又对西湖十景、西湖文化遗存、西湖周边环境等三个层面的文化遗产及其环境景观进行了重点整治,使西湖文化景观各组成要素的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此外,为推动西湖保护走上法治化轨道,杭州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西湖的全面保护确立了法律保障。“还湖于民”的理念,让城市与景观零距离,突出了西湖的独有魅力。自2002年开始,杭州实行“西湖免费开放”,许下了一个“还湖于民”的诺言。数据显示,迄今已免费开放的公园景点共130余处。申遗成功之后杭州政府提出“六个不”:“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占用。如此承诺与保证,让西湖更加亲近城市,亲近民众,真正实现了城市与西湖的合二为一,深化了西湖的综合保护,提升了西湖景观的独特价值。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西湖申遗成功既是荣誉又是责任,申遗之后的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慎重研究加以解决。例如如何建立健全西湖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西湖的公共资源,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如何加强游客管理、开展景观要素监测、保护山际轮廓线、科学控制相关发展项目;如何解决西湖的管理资金的到位与票价不涨之间的冲突等等都需要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妥善加以解决和完善。让美丽的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谈谈金华待开发的旅游项目:

金华市区及其郊野,历来名人辈出,特别是近、现代的邵飘萍、黄宾虹、施光南、艾青等文化名人,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以他们为主题做一些文章,相信对金华及其郊野旅游的发展会有不小的作用。如施光南故居、艾青故居、施光南音乐广场、艾青文化公园等,已经成为金华市民的主要休憩场所或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等。

金华的郊野,散落着许多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很有地方特色,是很好的旅游资源,有待开发、保护、挖掘和拯救。如“金华斗牛”,始于三国时期,曾与金华火腿齐名,至今已有两千年历史,清末明初尤其盛行,号称“金华一绝”、“江南奇观”,称得上是我国地方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特有的民俗礼仪和民间风情,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

金华斗牛是牛与牛斗,不同于西班亚的人与牛斗,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它同时需要有9对精壮的公牛现场角斗,其角斗之惊险,形式之有趣,令观众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大过猎奇之瘾,让人无不感叹“金华真牛”。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金华斗牛习俗一直被废止。1992年,金华开始重建斗牛场,恢复斗牛节,欲使这一古老民间艺术重振声威。可好景不长,金华斗牛刚刚重新有了起色,斗牛户却因斗牛表演少,(饲)养牛费用高,不堪重负而纷纷宰牛卖牛。仅2005年,据不完全统计,金华斗牛的发源地婺城区,就已经宰杀斗牛10余头,当地斗牛存栏数不足如头,而一次正式表演就至少需要32头斗牛。

同时,懂得优选、饲养、培育、培训斗牛的艺人因年岁已高,人数越来越少,而年轻人因“斗牛”不赚钱而纷纷退避三舍。金华斗牛正濒临绝迹,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措施,保护这一有着金华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瑰宝。

另外,金华孝顺的迎花灯、上叶村的赛龙舟、中柔村的迎花烛等均颇具地方特色,均是值得开发的民间文化艺术,均可增加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一、我校学生英语水平现状及翻译教学难点

1. 学生英语翻译能力低下

英语学习分为听、说、读、写、译五个部分, 翻译部分对学生而言是最难掌握的。学生翻译的水平由其掌握的词汇量、语法基础、翻译技巧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决定。翻译对我校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难且无趣的。我校学生没有专门的翻译课程, 因此没有系统的学过翻译技巧及相应的翻译理论。在作翻译练习时, 往往按照原文的词序与结构, 把单词一个个填上去, 结果译出来的完全是中国式的英语。这是由于学生缺乏英汉语言对比——从词汇到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 在翻译时不知道如何进行英汉语句子结构转化;或是在理解原文的意思后, 不知道如何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 只能小心翼翼地按照原文的结构一成不变地进行翻译;再就是平时学习缺乏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视, 不能够深入的学习西方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导致翻译时谬误百出。可见, 学生翻译能力的实际水平确实让人担忧。

2. 教师教学中难以实现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综合英语教学, 教师由于课时紧任务重, 又有四级考试通过率的压力, 几乎所有的“综合英语”任课教师都很少让学生做翻译方面的系统练习, 翻译能力以及相关文化知识的培养常常缺乏。课后的翻译习题, 只是针对课文中词汇及短语的用法或是重点句子的强化练习, 无法做到系统、全面地进行翻译实训。而英语基础教学中, 培养学生翻译能力却是非常必要的。

另一方面,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材体系对培养学生翻译能力部分的设计还是极为欠缺的。尽管许多出版社已按教育部提出的新时期大学英语教改要求, 相继推出了以交际教学法为主的教法体系的新型教材, 及期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但这些教材主要体现在听、说、写的能力培养方面, 几乎没有重视翻译能力训练的, 课本中少量的翻译练习仅是针对课文所学字词或语法结构的造句式训练, 从数量到质量都是不够的, 是无法为语言应用服务的。对于建筑方面的文本翻译研究, 更是几乎空白。

英语水平的提高, 对于听、说、读、写、译五个基本技能以及相关西方文化背景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语言修养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目前我校学生翻译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来看, 在大一英语课基础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是非常必要的。

二、如何实现强化学生以建筑为特色的翻译能力的培养

1. 给学生增开建筑文化通识翻译课程

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翻译能力实际困难较大。课堂上, 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 针对课后练习, 为学生讲解翻译技巧, 而翻译理论、翻译标准等翻译知识只能一带而过, 甚至根本不提。因此, 学生难以实现全面、系统、按部就班、层层深入的对翻译理论及实践的学习。由于时间限制, “大学英语”课上, 学生也无法进行充分的实践练习。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接触过翻译理论和技巧, 翻译实践也极为有限, 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和指导去有侧重的学习翻译理论与技巧。翻译教学应该重视翻译理论的研究与传授,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翻译理论, 学生在进行翻译实践时, 才会有据可依、目的明确, 方法灵活, 才会避免胡译和死译。因而, 教师自身要强化理论意识, 引导学生领悟并掌握这些基本理论, 从而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翻译练习。作为建筑大学的学生应该了解一些建筑文化方面的通识知识, 尤其是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特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 蕴含文化内涵或中国独有的建筑名称、术语的翻译策略问题应该在专门的翻译课堂中进行深入探讨。

2. 运用对比翻译法的教学方法, 强化学生英汉双语语言及文化通识知识

对比翻译法是翻译教学中很重要的方法。应用对比方法和差异教学, 可增强学生对两种语言的感性认识, 从比较中找差异, 从差异中悟出翻译的道理。翻译教学属于分析性教学活动, 应该建立在英汉对比研究的语言学基础上, 要使学生熟知两种语言在语义层面、语法层面、修辞层面及语篇结构等诸多体系上的异同。不仅要掌握其转换规律, 对源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信息能透彻的理解, 也要能用目的语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此种理解, 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内容和形式。这就要求英语教学中, 教师重视翻译技能训练环节, 并强化语言基础知识及中西文化对比, 在讲授语言代码转换的知识, 包括对不同语言间文化差异和文化沟通的认识的同时, 尤其可以对比中外建筑风格及文化, 讲授翻译的口、笔译的各种翻译技巧, 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 强化文化背景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不具体显现在考试之中, 常常被老师和学生忽视。但语言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学语言而不学文化不同是徒劳的也是行不通的。翻译是跨语言文化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不同的国家、种族拥有不同的文化, 对一个民族不言而喻、自然而然的文化常识, 对其他民族而言, 可能闻所未闻、匪夷所思。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对世界文化传播、科技发展、经贸活动、全球一体化都至关重要。大学基础英语对翻译教学的一般要求是翻译译文基本准确, 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即可, 但要做到正确理解必须要对源语言文化有一定的理解。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一般情况下源语言文本是为熟悉源语言文化的读者而写的, 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 应加强向学生讲授一些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有意识地强化学生进行两种文化的对比分析, 这对于翻译水平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

4.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对于我校学生, 绝大多数人认为做翻译练习就是记下老师给的答案, 很少有学生思考翻译出不同的答案或探究不同翻译答案的优劣。课堂上主要是老师在讲, 学生在记。学生觉得做翻译题很难且乏味, 教学效果很差。而翻译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者,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因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要鼓励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攫取最新、及它们最感兴趣的材料, 分组讨论翻译, 先由学生评析译文优劣, 老师再做进一步的讲评。做到老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翻译教学活动。如此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 促进思维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

5. 加强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机会

要加强学生的英语的实用性就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 即提供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鉴于目前学校很难实际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现状,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实践课——模拟情景教学来补足。即组织学生模拟各种真实情景, 让学生动起来, 进入角色, 产生切身的体验。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通过模拟情景教学让学生真正地把英语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工具来运用。除此之外, 作为辅助手段还可以补充组织一些英语活动, 如广受大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英文演讲、英文戏剧小品、英文电影对白、英文猜字游戏等。这些活动都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真正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学英语不仅仅是背单词、背语法、做题这样枯燥的学习活动, 而是应该是丰富多彩, 和生活息息相关, 可以学以致用的学科。

结语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 翻译是语言转化的纽带。随着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往必将全面深化。随着“一带一路”国家策略的发展, 新形势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急需大批翻译人才。因此仅依靠少外语数院校毕业的专业翻译人才, 显然无法满足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翻译课不再是专业外语的专利 (蔡基刚, 2003) 。因此, 以建筑为特色的英汉互译翻译教学, 有助于我校彰显建筑特色, 培养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人才。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中国建筑文化国际输出意识, 符合我校成为“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果我们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我校建筑特色相结合, 就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如果我们强化他们传播、发扬中国建筑文化的意识, 他们就能更多、更广地对外介绍中国建筑文化。这样我校才会无愧于新时代国家赋予的使命, 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应当承担这一重任, 加强翻译教学, 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校学生翻译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并针对问题探讨了一些改进翻译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以期彰显我校建筑大学特色, 提高学生建筑文化方面的翻译水平。

关键词:翻译,教学,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 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 2002, (4) :22-24.

[2] 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3] 文军.翻译课程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4] 冷余生.高等教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

[5]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6]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7] 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 2003, (1) :15-18.

[8] 刘宗和.论翻译教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建筑业;能源消耗;生命周期;钢结构建筑;材料准备阶段

DOI:10.12062/cpre.2019112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筑业已经成为国家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行业。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国民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建筑部门能源消耗占全球总能耗的39%[1]。中国建筑能耗总量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4%[2-3]。因此,控制建筑业能源消耗、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气候差异较大,致使不同省份建筑业发展和结构存在不同,进而建筑能耗特征存在差异,一刀切的能源政策是否能够做到有效控制全国所有地区的能源消费?另外,自2011年以来我国大幅提高钢结构建筑的应用比例,钢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采光较好,可以节约能源,但是从全生命周期看,其是否真的节能?因此,为了系统分析建筑业能源消耗及特征,促进实现中国建筑业能源消耗全过程控制,本文对中国建筑业能源消耗进行全生命周期核算,解析建筑材料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拆除阶段能源消耗特征,探究不同阶段能耗控制手段与方法,提出建筑业能源消耗全过程控制对策建议,为中国实施差异化政策、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提供有益借鉴。

1 文献综述

建筑能耗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内容、方法以及观点各有不同,主要集中在建筑节能、建筑能耗特征及能耗控制对策等方面的研究。

首先,建筑节能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节能政策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如Frank[4]预测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瑞士各种建筑的能耗变化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指出可以通过提高建筑的热围护性能和加强夜间低温情况的通风来降低建筑能耗。Feist等[5]介绍了德国基于CEPHEUS标准的被动式住宅节能设计的节能效果,可以实现减少50%以上的能源消耗。Wang 等[6]利用重庆市1 128户家庭的数据,对建筑能效标准(BEES)在中国的实际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水平建筑能效标准的建筑能够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其次,研究建筑类型的能源消耗,为建筑业规划布局提供依据。如Yang等[7]的研究表明只有当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占建筑总面积的50%以上时,建筑能耗才会开始下降。综上,上述研究将建筑能耗看作一个整体,分析通过政策、技术标准、布局和类型变化来达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研究结果为建筑能耗控制决策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二,建筑能耗特征研究方面,包括建筑能耗的全过程与分阶段研究。①建筑能耗的全过程分析研究中,已有研究主要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将建筑能耗分为不同的阶段,解析不同阶段的建筑能耗占比和贡献度。如Huo等[8]将中国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建材生产、施工、运营、拆除、回收五个阶段,研究五个阶段的能源消耗,结果表明住宅建筑运营能耗占城市电网总体的70%,而建材生产阶段能耗强度最高,大于60 kg ce/m2。李兆坚等[9]指出建筑运行能耗、建材能耗与间接能耗分别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0%、15%和10.5%,减少建筑运行能耗是建筑节能的关键。侯利恩[10]和张燕[11]将中国建筑生命周期能耗分为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建筑运营和废弃物回收四个阶段,对2001—2013年建筑能源消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材料准备阶段能耗迅速提升,运营阶段仍旧在建筑总能耗中处于主导地位。②建筑分阶段能耗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建造和运营两个阶段。如林立身等[12]指出2012年建造能耗占中国能耗总量的26%;秦贝贝[13]建立了中国运营阶段能耗计算模型并对2010年全国各省市建筑能耗情况进行核算,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属气候区对建筑能耗比重有着重要的影响。综上,对建筑能耗的全过程分析和分阶段分析结论基本一致,认为建筑运营阶段的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较大,但是也有学者注意到了中国建筑材料准备阶段能耗问题,指出中国建筑材料准备阶段能耗不断上升,减少建筑材料能耗成为必要。③还有学者以单体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建筑能耗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价,如Patricia等人[14]對巴西的四种不同类型的住宅建筑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发现建材中混凝土、钢材的环境影响最大,各阶段中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最大。

上述文献表明,大多数学者认为建筑运营过程的影响最大,这导致现有的针对区域建筑业能耗控制对策多集中于运营阶段。从全球来看,标准化数据库的建立[15]、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16]、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的开发[17]等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建造阶段和施工阶段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不论是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18]还是施工方式的进步[19],对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中国,2011年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要大幅提高钢结构建筑的应用比例。届时,建筑业全生命周期能耗特征是否会发生改变,钢结构建筑是否更节能?尚需要进一步探讨。另外,也有学者(如秦贝贝[13])指出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属气候区对建筑能耗有较大影响,我国各地区建筑业能耗是否存在较大的差異?这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将建筑能耗分为建筑材料准备、施工、运营、拆除四个阶段,核算建筑业能耗,分析钢制结构建筑大力推行后建筑能耗的变化;并以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下简称“省市”)为研究对象,解析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气候区等条件下地区建筑能耗的差异,以期为全国及各地区建筑能耗控制决策提供借鉴,为实施有中国特色的差异化建筑节能政策提供依据。

2 模型方法与数据来源

生命周期评价法从产品(建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出发对建筑各个生命周期阶段产生的能耗进行分析,从而更加准确地寻找出建筑能耗变化的真正原因。将生命周期评价法应用于区域建筑能耗的研究时,首先要考虑区域中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也是区域建筑生命周期研究与单体建筑生命周期研究中最大的区别。区域中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拥有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的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

2.1 模型方法

2.1.1 生命周期基准流程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建筑生命周期基准流程,考虑了区域建筑生命周期所涉及的全部环节,包含了建筑业的七个主要过程[20-23]:建材生产、建材运输、建造施工、维护施工、改建施工、建筑运营、建筑拆除,参照Huo等[8]、侯利恩[10]和张燕[11]等学者对建筑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本文将建筑业生命周期能耗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材料准备阶段,包含建材生产(旧建材再生产和新建材生产)和建材运输(新建材、废建材、旧建材运输);第二阶段为施工阶段,包含建造施工、维护施工与改建施工;第三阶段为运营阶段,包含公共建筑(不含供暖)、住宅建筑(不含供暖)和供暖;第四阶段为拆除阶段,如图1所示。

2.1.2 系统边界

本文重点研究区域建筑业(非单体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的特征与影响因素,主要通过建筑全生命周期流程中各过程能源的消耗来核算对应阶段的能耗总量,然后结合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气候等自然现状进行能耗分析与评价。因此,本文的系统边界如图1所示,其中材料准备阶段能耗包括不同建材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能耗与新建材、废建材和旧建材运输过程产生的能耗;施工阶段能耗包括施工期间各类施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电力、汽油、柴油等能源消耗;运营阶段能耗主要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相关研究显示,在中国北方寒冷地区,冬季采暖期长,采暖是建筑运营阶段的主要能耗来源[24]。因此,本文将采暖单独作为一部分,把建筑运营阶段能耗分为采暖能耗、公共建筑能耗(采暖除外)、住宅建筑能耗(采暖除外)。

2.1.3 建筑业能耗全生命周期核算模型

(1)材料准备阶段。材料准备阶段能耗主要包括建材生产和建材运输两个过程的能耗。其中建材生产能耗由不同建材用量以及对应的可比能耗的乘积表示;运输能耗由汽油和柴油的用量表示。具体核算公式如下:

其中,Ep表示材料准备阶段能耗;Qi表示第i种建材的用量;αi表示第i种建材的可比能耗;eg和ed分别表示运输过程的汽油和柴油能耗。

考虑到《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仅提供历年水泥、钢材、铝材、平板玻璃、木材五类建材的用量,这五类建材的生产能耗总量占中国建材生产能耗总量的90%以上[25]。因此,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借鉴郭徽[25]的研究结论,本文用五类建材生产能耗推算建材生产总能耗,折算比例为95%。

(2)施工阶段。建筑施工阶段包括建造、维护、改建三个过程,由于施工机械对电力、汽油、柴油等不同能源的使用而产生一定的能耗,因此核算公式如下:

其中,Ec表示施工阶段能耗;Ceij表示第i种施工过程中第j种能源消耗量。

(3)运营阶段。运营阶段能耗可以分为三部分:供暖能耗、公共建筑能耗(不含供暖)、住宅建筑能耗(不含供暖),其中对于供暖能耗,参照《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的供暖数据,可以分为城市、县城、建制镇、乡村、乡镇特殊区域5个部分进行计算。运营阶段能耗的核算公式如下:

其中,Eo表示运营阶段总能耗;Er、Epu、Eh为分别表示住宅建筑运营过程能耗、公共建筑运营过程能耗和采暖过程能耗;Er1、Er2分别表示城市住宅建筑能耗和农村住宅建筑能耗;Epui表示第i个行业建筑运营过程能耗;hj表示第j个部分的供暖能耗。

(4)拆除阶段。拆除过程中使用不同拆除机械而产生一定的电力、汽油、柴油等能源消耗,核算公式如下:

其中,Ed表示拆除阶段能耗;Deij表示拆除过程中第i种能源消耗。

2.2 数据来源及计算说明

本文核算过程所用的全国及各省市建材用量数据来源于2008—2017年《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不同材料的可比能耗数据来源于2008—2017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现有研究[25];施工阶段数据、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能耗数据、社会经济指标等数据来源于2008—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供暖数据来源于2007—2016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汽油和柴油扣除比例来源于《中国建筑能耗统计报告(2016)》[26]。

考虑到自2006年起,《中国统计年鉴》中建筑方面部分统计数据口径的变化,以及现有各类统计年鉴与各省市统计年鉴公布的最新数据情况不一,本文最终选取25个数据较为完备的省市进行研究,时间范围为2007—2016年。

3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建筑业能耗特征分析

3.1 中国建筑业能耗特征分析

建筑业全生命周期核算结果显示,2016年全国建筑业能耗为21.61×108 tce,其中材料准备阶段能耗占比为51.41%,施工阶段能耗占比为3.70%,运营阶段能耗占比为44.89%。即,现阶段我国建筑材料准备阶段的能源消耗最大。分阶段来看,自2011年开始,中国建筑材料准备阶段能耗明显高于运营阶段能耗,如图2所示,這与2011年中国提高钢结构建筑比例相关;再看中国建筑业能源强度的变化曲线,可以发现,自2013年开始其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能源效率不断提高,钢结构建筑较为节能。综上,自2011年我国大幅提高钢结构建筑比例以来,虽然因钢材的可比能耗较高导致材料准备阶段能耗明显增加,但是从全生命周期来看,钢结构建筑比例的增加明显降低了建筑业单位面积能耗。

3.1.1 建筑材料准备阶段能耗特征分析

材料准备阶段能耗包括建材生产能耗和材料运输能耗两个方面。核算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建材准备阶段能耗为11.11×108 tce,其中建材生产能耗为10.95×108tce,占比98.54%。自2007年以来,建材生产能耗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如图3所示,而建材运输能耗并未随建材用量增加出现大幅度的上升,这与近年来运输技术与设备的升级紧密相关。

建材生产阶段能耗主要有钢材、木材、水泥、平板玻璃和铝材五类建材生产带来的能耗,数据核算结果显示,2016年钢材能耗最大,为5.42×108 tce,占比52.06%;其次为水泥,能耗为2.87×108 tce,占比27.62%。2007年至今,钢材能耗始终高于水泥、木材等其他建材能耗,尤其是在2011年之后,钢材的能耗明显高于其他建材能耗,伴

随着铝材和平板玻璃能耗不断增高,占比不断增加,如图3所示,这与同时期国家推行钢结构建筑使建筑建材结构发生改变紧密相关。

3.1.2 建筑施工阶段能耗特征分析

建筑施工能耗包括建造施工、维护施工、改建施工和拆除施工四个方面的能耗。2016年施工阶段能耗为0.80×108 tce,占建筑业能耗的3.70%。分析显示,施工阶段能耗受建筑施工面积影响较大,随着施工面积的不断增加,施工能耗不断增高。总体来说施工阶段能耗在区域建筑能耗中的比例远低于另外两个阶段,影响较小。

3.1.3  建筑运营阶段能耗特征分析

2016年采暖能耗、公共建筑能耗(采暖除外)、住宅建筑能耗(采暖除外)分别为1.55×108 tce、3.27×108 tce和4.88×108 tce,其中住宅建筑能耗(采暖除外)最高。从趋势来看,采暖能耗并未随着建筑面积的增加而出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而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能耗量(采暖除外)增加趋势明显;从能源消耗占比来看,公共建筑能耗(采暖除外)占比不断增加,采暖能耗占比不断减少,住宅建筑能耗(采暖除外)占比变化幅度不大,如图4所示。这说明,国家相关采暖政策实施和技术进步有效控制了采暖能耗的增加,单位面积采暖能耗呈明显下降趋势;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公共建筑面积不断增加。作为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办公、商业、医院等)的公共建筑,普遍存在使用率高、运营时间长等特点,致使公共建筑能耗不断增加[27]。因此,需要国家加大节能建筑改造力度,增加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比例。

3.2 区域建筑业能耗特征分析

从全国来看,自2011年国家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以来,建筑材料使用结构的变化使材料准备阶段能耗明显高于运行阶段能耗。从各省区建筑业能耗核算数据来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所属气候区的差异,不同地区两阶段能耗存在差别,如图5所

示。按照材料准备阶段能耗、建筑运营阶段的能耗情况,可将所研究的25个省市分为两类:I类区-运营阶段能耗高于材料准备阶段能耗区域、II类区-材料准备阶段能耗高于运营阶段能耗区域。

3.2.1 I类区建筑业运营阶段能耗特征与原因分析

I类区建筑业能源消耗特征与先期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建筑运营阶段能耗高于材料准备阶段能耗和施工阶段能耗,这类区域有黑龙江、辽宁、吉林、北京、天津、上海、山东、贵州、广东、海南、新疆、甘肃、青海和内蒙古14个省(市、区),从省市的地理位置来看,有处于东北严寒地带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处于南部炎热地带的贵州、广东和海南,处于华北、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北京、天津、上海、山东,还有处于西北高海拔地带的新疆、甘肃、内蒙古和青海,区域特征明显,因此,I类区根据区位气候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又可以分为三大特征区域:

第一类特征地区:东北严寒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西北严寒地区的新疆、甘肃、内蒙古和青海,这类地区建筑运营阶段能耗高的主要原因:①气候因素,东北三省地处中国东北严寒地区,冬季采暖期较长,且主要以煤炭为主,导致建筑运营阶段能耗较高。②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因素,近年来,这类省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镇化发展缓慢(如图6)。因此,建筑施工面积增长缓慢,导致材料准备阶段能耗低于运营阶段能耗。全生命周期来看,东北三省中运营阶段能耗占比黑龙江最高、辽宁省最低,材料准备阶段能耗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这与各省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黑龙江省在最北面,冬季气温更低,采暖时间更长,因此相对而言,其运营阶段能耗占比较高。

第二类特征地区:南部夏热冬暖地区的广东、海南及温和地区的贵州,这类地区建筑运营阶段能耗高的主要原因:①气候因素,该类区域地处中国南部炎热地带,夏季炎热,制冷时间长、强度大,致使建筑运营阶段能耗高。②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因素,广东省的深圳、广州等城市人口集约化程度高,公共建筑使用强度大,公共建筑运营能耗高;另外,2007—2016年广东省城镇化增长率仅为6.06%,远低于经济水平相当的江苏省(14.52%),建筑施工面积增长缓慢,进而使材料准备阶段能耗较低。全生命周期来看,施工阶段海南省和广东省能耗占比差别不大,而海南省运营阶段能耗占比高于广东省能耗占比,材料准备阶段广东省能耗占比高于海南省,这与两省的气候相关,海南省更加炎热,运营阶段制冷能耗更高。

第三类特征地区:华北华东经济发达地区的北京、天津、上海、山东,这类区域气候特征不显著,经济社会发展因素显著。①该类地区属于我国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高,2016年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城镇化率分别为86.50%、82.93%、88.70%、59.02%,城市的扩张受限,建筑施工面积增长缓慢,材料准备阶段能耗不高;②该类地区人口集约化程度高,办公、商场等公共建筑使用率高、强度大,建筑运营阶段能耗高。因此,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高、人口集约化程度高的地区建筑运营阶段能耗较高。全生命周期来看,施工阶段能耗占比,上海和天津高于北京和山东;运营阶段能耗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分析显示,与其城镇化水平紧密相关,北京和上海的城镇化率明显高于天津和山东;同时,北京与上海相比冬季采暖能耗要明显高一些,因此整体来看,北京的运营能耗占比相对较高。

综上,I类区中北方严寒地区、西北严寒地区、南部夏热冬暖地区省市区位气候特征显著,供暖、制冷等服务使其建筑运营阶段能耗高;而部分中部省区,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人口集约化程度高的地区,因城市扩张受限、公共建筑运营强度大等原因而使建筑运营阶段能耗高。

3.2.2 II类区建筑业材料准备阶段能耗与原因特征分析

II类区域的材料准备阶段能耗高于建筑运营阶段能耗,主要省份有江苏、福建、湖北、安徽、四川、江西、山西、云南、河南、陕西、湖南11个省市,如图5所示,此类区域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中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所属气候区为寒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根据11个省的GDP、人口、二产占比、城市化率的相关数据,该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明显,从各地区经济发展来看,该类地区除云南和山西以外,GDP普遍在18 000亿元以上,属于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人口基本都在3 500万人以上;该类地区二产占比增长率较高,经济发展速度快,需要大量的厂房建设;从城镇化发展速度看,该类地区近十年城镇扩张速度快,基本都在11%以上,如图6所示,建筑施工面积增加较多。另外,该类地区处于我国的中部和东南沿海一带,四季分明,对墙体厚薄要求不高,钢结构建筑能够很好地满足该类地区对建筑性能的需求,该类地区经济发达可以支撑造

价相对较高的建筑,因此在这种政策扶持下、区域本身经济发展的需求下,钢结构建筑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材料准备阶段能耗较高。从全生命周期来看,施工阶段能耗占比相差不大,其他阶段能耗差异明显,尤其是江苏、福建等,材料准备阶段能耗占比明显高于运营阶段能耗占比,这与这些省份城市化发展进程紧密相关,如图6(d)所示。因此,与运营阶段的能耗相比,该类地区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扩张等需求,施工面积不断增加,同时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钢结构建筑比例较大,材料准备阶段能耗较高。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核算建筑材料准备、施工、运营、拆除四个阶段的建筑能耗,分析钢制结构建筑大力推行后建筑能耗的变化特征;并以25个省市为研究对象,探析建筑业能耗特征差异,揭示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气候差异条件下各地区能源消耗的生命周期特征。研究表明:

(1)中国建筑业能耗主要产生于建筑材料准备阶段和建筑运营阶段,2016年两者总占比为93.30%。自2011年中国出台增加钢结构建筑比例的相关政策以来,材料准备阶段能耗迅速增加并超过运营阶段。这说明在现阶段,实现中国建筑业节能,应重点关注材料准备阶段的节能。而这其中,如何使钢材可比能耗降低到国际先进水平进而降低材料准备阶段能耗是未来的一个重点方向。

(2)从各省区建筑业能耗核算数据来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所属气候区的差异,建筑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能耗与全国的能耗特征并不一致,可将中国的25个省市分为两类:I类区-运营阶段能耗高于材料准备阶段能耗区域、II类区-材料准备阶段能耗高于运营阶段能耗区域,I类区的东北严寒地区、西北严寒地区、南部夏热冬暖地区,其因供暖或制冷时间长、强度大而使建筑运营阶段能耗较高,而中部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人口集约化程度高的地区,因城市扩张受限、公共建筑运营强度大等原因而使建筑运营阶段能耗高;II类区经济相对發达、城镇化进程较快等使建筑施工面积不断增加,同时受国家

相关政策的影响,钢结构建筑比例较大,材料准备阶段能耗较高。

综上,国家钢结构建筑的相关政策有效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建筑节能,但是相关政策环境与社会经济因素的改变也使得建筑业各阶段能耗特征发生相应的变化。尽管国际上普遍认为运营阶段是当前建筑节能的工作重点,但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国尤其是中国中部地区发展迅速的省市,建筑需求不断上升,材料准备阶段已经成为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所应关注的主要阶段。因此,应从生命周期视角对建筑业能源消耗进行控制,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之路。

(编辑:于 杰)

参考文献

[1]ZHONG H, WANG J, JIA H, et al. Vector field-base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for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prediction[J]. Applied energy, 2019, 242:403-414.

[2]刘凯, 吴怡, 陶雅萌, 等.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7): 50-56.

[3]欧维新, 张振, 陶宇. 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与PM2.5浓度的多尺度关联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7): 11-18.

[4] FRANK T.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building heating and cooling energy demand in Switzerland[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05, 37(11): 1175-1185.

[5] FEIST W, SCHNIEDERS J, DORER V, et al. Re-inventing air heating: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within the frame of the passive house concept[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05, 37(11): 1186-1203.

[6]WANG X, FENG W, CAI W, et al. Do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a data-driven method to validate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J]. Energy policy, 2019, 131: 2-98.

[7]YANG X, ZHANG S, XU W. Impact of zero energy buildings on medium-to-long term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J]. Energy policy, 2019,129: 574-586.

[8]HUO T, REN H, CAI W. Estimating urban residential building-relate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intensity in China based on improved building stock turnover model[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 650: 427-437.

[9]李兆坚, 江亿. 我国广义建筑能耗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 建筑学报, 2006(7): 30-33.

[10]侯利恩. 中国建筑能源消费情况研究[J]. 华中建筑, 2015, 33(12): 94-100.

[11]张燕. 中国建筑节能潛力及政策体系研究[D].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 2015: 91-93.

[12]林立身, 江亿, 燕达, 等. 我国建筑业广义建造能耗及CO2排放分析[J]. 中国能源, 2015, 37(3): 5-10.

[13]秦贝贝. 中国建筑能耗计算方法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 2014: 42-52.

[14]PATRICIA P A, ASHER K, EDNILDOA T, et a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Brazil using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8, 169: 748-761.

[15]SCHLEGI F, GANTENER J, TRAUNSPURGER R, et al. LCA of buildings in Germany: proposal for a future benchmark based on existing databases[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9, 194: 342-350.

[16]CHARLERS A, MARFF W, OUELLET-PLAMONDONC M. Case study of the upgrade of an existing office building for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carbon emissions[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9, 183: 151-160.

[17]SARDOUEINSAB Z, YIN P, O’NEAL D. Energy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variable airflow parallel fan-powered terminal units usin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MS) in Energy Plus[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8, 176:109-119.

[18]LAGOU A, KYLILI A, ADAUSKIEN J,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 optimal melting properties and position in building elements under diverse condition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9,225: 452-464.

[19]KAMALI M, HEWAGE K, SADIA R. Conventional versus modular construction methods: a comparative cradle-to-gate LCA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9, 204: 109479.

[20]王憲恩 ,栾天阳, 陈英姿,等. 基于LCA的废旧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效果评估模式与方法研究——以吉林省某钢铁企业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10): 69-77.

[21]YUNG P, LAM K C, YU C. An audit of life cycle energy analyses of buildings[J]. Habitat international,2013, 39: 43-54.

[22]VERBEECK G, HENS H. Life cycle inventory of buildings: a calculation method[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0,45(4): 1037-1041.

[23]宋阳, 刘浩, 赵奕. 民用建筑生命周期固体废弃物排放的资源环境压力[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4): 40-45.

[24]LI D, CUI P, LU Y.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ed estimator of life-cycle carbon emissions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a case study in Nanjing, China[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6, 57:154-163.

[25]郭徽. 我国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费分析与预测[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7: 11,15,56-57.

[26]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R]. 2016: 17-20.

[27]胡颖, 诸大建. 中国建筑业CO2排放与产值、能耗的脱钩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8): 50-57.

Characteristics of regin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cycle

DUAN Hai-yan CHEN Si-yan LIU Yuan-yuan ZHANG Shi-pei

WANG Xian-en WANG Shuo SONG Jun-nian

(College of New Energy and Environment,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China)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 energy consumption; life cycle; ste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material preparation stage

收稿日期:2019-08-07 修回日期:2020-03-19

作者簡介:段海燕,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管理与环境经济、环境法等。E-mail: duanhy1980@jlu.edu.cn。

通信作者:宋俊年,博士,副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利用系统构建与模拟、能源-环境-经济政策模拟与评价。E-mail: songjunnian@jlu.edu.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污染排放-环境质量’同步耦合情景下行业企业初始排污权差异化配置模式与优化算法研究”(批准号:71773034)。

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现代建筑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这与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非常相似的。贝聿铭是作为当代建筑师中的佼佼者, 其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贝聿铭善于利用光线来营造丰富的空间效果, 在光影布局方面, 能够配合景观做出出人意料的效果。在中国, 贝聿铭老先生也有自己的思考。

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图1) 于2006年10月建成。苏州是一个非常有自己特点的城市, 因此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 院落成为了设计的主要元素, 博物馆与其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博物馆的主庭院延续了拙政园的风格特点, 是一个非常有古意的现代庭院, 既有现代美感, 又有古典神韵。

1. 不一味追求所谓的中西结合——新馆中的景与借景延伸至光影效果的运用

延续了园林中“借景”这一设计手法, 新馆的每一门洞以及窗户开启的地方都会设计景观。这种技巧, 在贝聿铭晚期的作品中出现非常频繁。在“虎丘宝藏”展厅的落地橱窗往外看, 可以看到一幅竹枝摇曳的画面, 竹林有依稀可辨的分界线, 为的是使竹子显得疏密有致, 这显然也蕴含了中国书画中笔架结构疏密相间的道理。园林建筑布局不像宫殿、寺庙和一般住房那样要求严格的中轴对称以及等级秩序, 更多的是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环境。建筑位置设置的关键在于要取最好的视线和观景点, 以得体为原则。

“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借用光学的造景与管内木纹的金属百叶窗隔栅营造了柔和的室内光线, 大面积玻璃天棚与黑石屋顶。相互映衬以现代开放式钢结构取代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 而传统的木作构架。

2. 建筑的大门

中国传统园林讲究利用庭院空间形成室内外景色相互融合, 以入口大门为例, 苏州博物馆的大门如同画框一般, 将园内景色所勾勒。大门两侧是黑色花岗石材镶嵌的墙体上部是钢架两坡玻璃屋顶形成了一个优美的景框, 与小河、码头、船影一起构成了这个小广场丰富的景观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门面不算突出, 入馆前有一庭院, 宛约而舒朗, 正如园林设计总欲言又止。

3. 粉墙黛瓦

粉墙瓦黛的建筑特色, 是苏州的灵魂。苏州博物馆极力做到和附近的传统建筑进行和谐统一以及呼应。由于中国的民居体量多为较小, "不高、不大, 不突出”是贝聿铭在确定苏州不无关总体规划时提出来的大体方向。这样的策略使新馆从色彩、高度, 体量及风格上都能和谐地融入到保存完好的传统风貌中。粉墙瓦黛的建筑符号, 跟中国传统思想息息相关道家思想:道家主张“知其白, 守其黑”, 在色彩观上喜好黑白等平淡素净之色。儒家思想把正色和间色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 建筑色彩不可越级, 更不可颠倒。古代用色是有等级约束的。建筑用色一般是黄红青黑白, “黄色”自古就为帝王垄断, 而红色是显贵的标志, 平民只能使用一些比较简单的颜色, 以示尊卑。粉墙黛瓦的建筑格局便是其中的一个例证。

贝聿铭在对苏州博物馆的的设计中用白墙灰瓦降低传统白墙黑瓦的对比度。而灰色由黑白两色调和而成, 意为中庸, 新馆的这种色彩搭配, 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内涵。粉墙黛瓦的建筑风格不仅仅是中国江南水乡的文化传承, 更表现出了一种极具特色的中国水墨画式的简约美。

4. 庭院空间

空间是建筑的灵魂, 也是建筑艺术区别其它艺术门类的根本。在入口大门将入口空间划分为内外两部分, 外部空间则由大门、新建的仿古商业街、南边的小河及对岸民居围合出门前广场, 适宜的尺度, 富有苏州水城传统的空间格局, 玲珑剔透中彰显着不俗的大气。小小的入口庭院与入口大门围成的内部空间尺度宜人, 传统而现代。

苏州博物馆新馆设有较多的大小不同的院落空间,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 主庭院位于中央大厅北部, 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曲直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 所有这些均系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它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 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它既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又极富创新思想, 是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现代诠释。

5. 几何形体的运用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几何建筑形体与日本美秀博物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苏州博物馆在整体布局上采用的是传统的院落空间式, 但是其通过院落空间营造出的宁静、亲切、朴实、华丽的几何建筑空间, 不论从整体构思、结构形式还是材料选用上都或多或少地能看到日本美秀博物馆的影子, 中日双方的东方风格在这里很好地相互融合。而苏州博物馆大量采用的几何形体在塑造了丰富的室内空间, 在几何形态的尺度上与江南传统民居非常统一。

对几何空间的巧妙运用, 成就了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先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博物馆的功能作用, 对其几何空间的大胆设计跳出了普通建筑的窠臼, 很好地满足了博物馆的功能需求, 在建筑形态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这些几何空间的运用提现了贝聿铭先生的深厚功力。

结语

“希望从中国古代山水书画中寻找园林设计的灵感”, 这是贝聿铭先生对苏州博物馆的评价。在现代建筑中, 应该像贝聿铭先生学习, 在适应现代潮流的基础下, 对中国传统的建筑模式进一步考察、深究, 并应用在现代建筑中, 将二者合二为一, 扬长避短, 不一味追求风格上的完全统一, 而是紧跟时代的潮流, 运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将中国独有的建筑风格传承并发扬。

摘要:本文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 简析建筑风格, 并从建筑语言角度分析了传统文化不仅是简单的形式仿效而是对文化底蕴的延续。并对贝聿铭大师的设计思想进行解读, 分析现代建筑大师通过现代建筑对于传统文化的再创造。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张欣;陆雪梅;谢晓婷, 传承创新融合——谈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与陈列设计[J]特别策划:博物馆展陈设计, 2009

[2] 徐强;张飞雁:解读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空间艺术, [J]作家, 2014

[3] 韩晓娇.贝聿铭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 2012.

[4] 刘珊.贝聿铭设计的艺术博物馆建筑空间结构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1, 32 (05) :54-58+145.

[5] 李宁.解析贝聿铭作品中的中国元素[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0, (05) :27-29.

[6] 黄健敏.回响与重现——体验贝聿铭暨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J].时代建筑, 2007, (03) :64-75.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论文英文下一篇:中美饮食文化差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