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新论文范文

2023-03-20

环境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深深地改变了整个世界,也改变了德育教育的方式。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有其特殊性和挑战性,德育工作者要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充分利用网络有利的一面,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同时学校在提高德育队伍水平,确保德育队伍的稳定等方面也要有所作为,各方面一起共同作用,搞好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网络环境;德育教育;方法

引言

当前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并对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德育工作者们应积极应对网络对德育教育的影响,尽量趋利避害,切实做好新时期的德育教育。

1.网络环境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1.1网络上信息量大,资源丰富

丰富的网络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也能拓展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上的很多信息良莠不齐,色情、暴力类的内容也不少,一些学生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和毒害,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塑造造成了不小的危害,也对德育教育的效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1.2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有利于师生的双向交流。

一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或者有顾虑,使得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或遇到困扰时不敢当面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和请教,而是积压在心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不小的危害。而网络环境下则省去了面对面交流对他们造成的尴尬和顾虑,能让他们相对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这一特点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思想道德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1.3网络的虚拟化影响青少年现实人际交往

网络大大拓展了学生们的社交圈,可以把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人纳入一个圈子里,而且人们可以以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网络的这种特点深受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学生们的欢迎。但是,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往往沉迷于其中,造成在现实环境下人际交往能力的弱化,人际关系也变得淡漠了。

2.当前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德育工作主体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现实中很多教育者往往年纪较大,对网络这些新事物接受有难度,也不熟悉,没法很好地利用网络来获取教育资源和利用网络作为教育手段。

其次,网络的开放性和相对平等性使得教育者要学会放下身段,和被教育者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沟通。而很多教育者心理上还不适应这一新的变化。

再者,目前人才流动性强,使得德育主体队伍变得不稳定,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由于各种原因脱离了德育岗位,造成了德育人才流失越来越严重。

2.2德育工作客体存在的问题

作为德育客体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

2.2.1主流意识模糊

由于在互联网各种文化和思潮,尤其是西方庸俗文化的渗透和侵蚀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淡化了我们主流文化中的价值观、国家观和民族观,使得学生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抵触心理,模糊了主流意识。

2.2.2道德理念弱化

现代社会随着传统道德的式微,以及通过互联网传播西方价值观的越演越烈,传统道德对人们行为和约束越来越弱,很多学生的道德水平越来越低,出现了越来越多挑战人们道德底线的行为。

2.2.3社会关系异化

现在网络上建立的虚拟人际关系已经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现实的社会关系。这一现象在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网络的开放性满足了很多学生渴望接触外部世界的愿望,同时也使得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封闭,人际交往能力大为下降。

2.3网络环境下德育内容空洞、方法单一

当前德育内容还是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之类的空洞说教,缺少特色,缺少情感,很难反映当前的社会现实,也得不到学生们的心理共鸣。另外在教育方法上普遍沿袭以往的灌输方法,方式单一,学生们往往难以听进去。

3.网络环境下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

3.1提高德育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德育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一支合格的德育队伍的实施,新形势下更需要一支战斗力强,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德育队伍。

3.1.1德育工作者要转变角色观念。德育工作者要从以往的灌输者的角色转变出来,成为一个引导者,在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的塑造中起到“导师”的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解决他们心理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2德育工作者要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现在由于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和问题,导致了学生普遍出现心理失调,有的甚至变成了心理问题。这时候需要德育工作者能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及时察觉学生们的心理波动,及早介入解决他们的困扰,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3.2加强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德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对德育队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当前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是非政治专业出身的,或者仍由其它科目的老师兼任,导致德育教育开展不力,效果不佳。为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保证德育队伍来源的专业化,同时要建立选拔德育人才时完整制度和保障机制。确保德育队伍的专业素质,同时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和工作热情。

3.3加强网络德育队伍的稳定性建设。德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很多时候要想取得效果离不开德育工作者的长期坚持,因此必须加强德育队伍的稳定性建设。可以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待遇水平,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让他们感受到德育工作不仅对学生重要,对他们而言也是值得付出的。

4.结语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要及时转变观念,了解社会发展的潮流,及时融入到网络德育教育的新阵地,推动德育工作的现代化,从而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蓓.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新思考[J].职业时空.2010.06:25

[2]王晋辉.关于高校德育建设的思考[J].德育.

-21

[3]齐英艳.高校德育的三维审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0.06:104-106

【作者简介】

乌兰,女,蒙古族,1980年生,硕士研究生,201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目前从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和青少年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环境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运用1997~2006年的省际创新产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R&D投入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对以专利为测度的创新产出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30个省(市)创新能力的显著差异,不仅是源于各地区R&D投入差异,而且创新环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进一步证实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最后,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改善区域创新环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R&D投入;专利;面板数据

一、引 言

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在生产要素成本日益高涨的中国,技术进步在宏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都有赖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我国各经济地带发生新的分化,出现一些新的快速发展的区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正逐步形成。然而,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一直以来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以2006年为例,专利授权总量最多的广东省达到43516项,占全国专利授权总量的21.07%,而青海省专利授权量却只有97项,前者大约是后者的四百倍。造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分布失衡的原因是什么,制约区域技术能力的发展的因素又是什么?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已逐步展开,并取得快

收稿日期:2008-09-02

基金项目:文章得到成果转化制度研究基金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 CSTC2008CE9001。

作者简介:岳鹄(1980-),女,湖南省邵阳市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创新,公司治理等;张宗益(1964-),贵州省松桃市人,重庆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兼),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理论、区域创新、不平等与增长。

速进展。在诸多文献中,针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已存在着共识:首先,创新能力在地理上并非平均分布,有些地区创新的表现特别突出,并且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可以带动该区域经济增长。其次,区域创新能力或创新产出效率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但R&D投入,而且来自区域内的无形因素如,文化风俗、地理、历史、教育和产业专有因素都会影响区域创新。但是,目前针对R&D投入以及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文献较少,并且大多研究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定性研究;少数进行实证研究,只是针对某一年度,用单个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有鉴于此,本文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使用更多年份(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综合的创新能力体系指标数据,基于区域层面的独特视角,重新审视区域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系统分析R&D投入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以期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提出研究问题;第二部分给出理论分析框架与实证研究回顾;第三部分对区域创新能力和它赖以产生的创新环境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实证结果分析;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及对策。

二、理论与实证研究回顾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创新能力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出现在中国,21世纪此项研究逐渐增多。学术界通常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制度组织网络。国内对区域创新概念界定的有柳卸林、胡志坚(2002),谢友才(2005), 莫晓(2005),周万生(2007),燕周立、吴玉鸣(2006),侯润秀、官建成(2006)等;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朱海就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网络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三部分组成,区域创新能力即网络的创新能力,最终作用于企业,创新环境是支撑条件[1]。根据已有研究,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科学技术产生的综合能力,主要由R&D经费投入决定,并由在区域创新环境中培育出的地区竞争力体现出来,并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区域创新环境是指能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一切支撑条件,包括硬环境(技术创新设施、设备以及资金等)和软环境(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制度等)。

国外关于区域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早。马歇尔(1983) 、Krugaman (1997)和波特(1998)的研究都认为区域创新与产业密集有密切关系,区域化有助于促进创新和知识的扩散。因此,区域创新研究被认为是行业集聚和无形因素的效应;并且,区域层面研究比国家层面、企业行业层面的研究有独特优势。Todtling 研究区域资源相同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发现区域资源相同的地区创新能力相差却很大,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仅由资源因素所决定,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行为主体能力、主体之间互动能力;不同产业创新能力可能不同,由于部门专业化、功能和组织特征,导致区域企业创新能力也会有差别[2]。Braczyk and Cooke etal(1998) 研究认为,区域创新能力差距与研究制度、教育制度和技术转移制度相关,在治理模型上依赖于区域决策能力、经费资源和政策导向。另外,区域创新活动具有系统的特点,创新能力不仅与创新主体(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直接创新活动有关,而且与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主体间的网络关系等因素相关[3]。Stern、Porter和Furman 利用17个OECD国家1973~1996年的统计数据,从基础设施的角度对一国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就有重要意义[4] 。

国内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如何评价区域创新能力以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例如:柳卸林和胡志坚,罗发友、刘友金、孙婷,官建成、刘顺忠,唐炎钊,这些既有的研究一般只对各地区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和评价,而对导致这些差别的原因并没有给予定量的解释或分析 [5,8]。由于采用过多的定性和主观评价指标,使得结果往往不具有可比性。朱海就指出构造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原则,并突出非R&D指标的重要性 [1]。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呈现差距日益加大的“马太效应”,林云、金祥荣又作了进进一步的阐述 [9]。在区域创新绩效方面,陈广汉、蓝宝江研究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对发明申请数都有正面影响,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的影响非常显著,从而为一些省份研发支出多而发明专利申请量较少提供一种解释 [10]

目前将R&D投入、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的研究文献较少,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古利平、张宗益等采用专利与R&D资源对中国创新的投入产出进行回归量化分析,但是只考虑了科研资源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比较片面[11] 。章立军利用2002~2003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创新环境中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市场需求、金融环境显著影响区域创新能力,但是样本跨度只有两年,并且未对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只限于简单的混合回归[12]。李平、崔喜君等对中国自主创新中研发资本投入产出绩效进行分析,但是主要侧重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研究,没有考虑创新环境对创新产出的影响 [13]。李习保采用SFA模型,实证检验创新环境因素对创新产出效率影响 [14]。郭国峰等运用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中部六省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但没有给出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的理论依据,也没有考虑制度和研发投入等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滞后影响 [15]。党文娟和张宗益采用负二项分布Negatitive-binomial方法分析区域环境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但仅针对2005年各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未考虑到各地区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和发展,从而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更客观和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衡量我国的创新活动[16]

由于我国不同省份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手段等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各个区域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巨大差异必然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以行政地域划分为基础分析我国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然而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国内外一些学者提出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方法,对创新能力与R&D投入及创新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但并不深入,本文基于目前研

究文献在指标选择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缺陷,将结合省区创新实践进行全面阐述。

三、 模型、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1.变量选取

(1)创新能力产出的变量选取

Acs et al认为专利授权用来衡量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片面性,但由于数据容易获取,且和创新关系密切,而且多年来专利标准客观、变化缓慢,所以专利仍是衡量创新活动的相对可靠的指标[17]。因此,以发明专利(INN)、实用新型专利(SYXX)、外观设计专利(WGSJ)以及三项专利之和(PAT)衡量地区创新能力。

(2)R&D投入变量的选取

R&D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用当年R&D费用(RDE)来衡量地区对物资资本投入的力度;用当年的研发人员的数量(RDP)衡量地区人力资本投入力度。

(3)创新环境变量的选取

劳动者素质、产业集群、地方财政对科技的支持,以及对外开放度等构成地区特有的创新氛围和环境,但由于对创新环境进行直接测度以及之间相互联系的指标难以获得,本文借鉴李习保的方法[14],运用间接指标和替代指标来表示与这些方面相关的重要经济产出,并采用郭国峰的方法[15],将本文的解释变量确定为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知识流动能力和制度方面的指标来反映创新系统的环境因素:

① 教育水平:采用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费用(EDUE)反映地方政府在财政资源配置中对科技重视程度,一般来说,当地教育水平越高,劳动者素质也越高。

② 经济发展水平:党文娟等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越能对技术创新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越能促进当地的创新能力 [16]。因此,本文沿用人均GDP(PGDP)衡量经济发展水平。

③知识流动能力:用地区技术市场的交易合同金额(TMA)衡量,考察当地创新参与者之间的技术交往关系,间接反映创新网络中各参与者之间交换和合作强度。

④制度变量:1978年以来,以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措施促使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由于不同地区的改革进程存在差异性 [18]。本文采用市场化指数(MAKD)来代表制度变迁,将制度因素引入知识生产函数。我们从中国经济转型的四个方面入手,即中国各省市的非国有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政府与市场关系和金融发展,以9个指标进行测度并以此作为衡量中国制度变迁过程的制度变量——市场化指数,其指标体系的构成、数据来源及相关计算过程详见《中国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汪锋,2007)一文 [18]。本文更新并补充计算了2006年市场化指数。由于市场化指数本身就是相对数指标,所以不再取对数。

2. 样本选取与数据描述

本文的样本区间为:1997~2006年,数据来源:1997~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的相关数据整理而得。在样本选取中,由于西藏数据缺乏,因此,本文考察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在内的其它30个省(市)。如上所述,文中涉及的指标为10个变量,这些变量的数字特征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专利授权数量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占绝大多数,而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比例较低;另外我国各省(市)无论是各种专利数量,还是R&D投入以及其它指标,都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标准差很大,另一方面,最大值往往是最大值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因此,可以发现由于R&D投入的不同,同时也因为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各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很不平衡,并且依据所得数据,尽管从1997年到2006年,我国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在不断的发展,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创新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但是创新产出较多的区域主要是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而创新产出较少的地区主要是:青海、宁夏、海南和贵州。

(二)理论框架与计量模型

大量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知识生产函数作为一个经验模型,为研究地方化知识流动的特性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提供有效的经验模型框架。一般认为,知识生产过程和实物产品生产过程在本质上是基本相同的投人产出过程,因此可以借助产品生产函数的形式来表述知识生产函数,本文把研发活动看作是一项知识的生产活动,借鉴Griliches(1979)的分析思路并利用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的Cobb-Douglas形式:

Yi=AKαiLβiξi

其中,Y表示研发活动产出,K和L分别代表研发活动的资金和人员投入,α、β分别为研发活动的资金和人员投入的弹性系数,ξ为随机误差项,为观测单元。考虑到专利申请和授权过程都需要时间,Furman设定专利授权滞后研发投入3年 [4]。而在中国专利申请获得批准的时间大概要1-3年,本文在分析过程中认为:专利总体授权数量和发明授权量较解释变量滞后2年[15],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滞后1年[16]。因此,本文的模型设定如下:

由于面板数据能够同时反映变量在截面和时间二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具有纯时间序列数据和纯截面数据所不可比拟的诸多优点,如可以扩大样本容量,能够控制个体的异质性,有效减少回归变量,增加自由度从而提高参数估计的有效性,故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技术进步、创新能力等经济问题的建模实践中。上述模型中,上标表示不同的地区,下标表示不同的时期,(t-1)表示滞后1年,(t-2)表示滞后2年;模型(1)-模型(4),i的取值范围是1-30,t的取值范围是1997-2006;本文采用Eviews5.1计量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估计结果

首先,对模型的设定进行检验,以得到有效的参数估计,主要检验模型参数在所有横截面样本点和时间上是否是相同的常数。接着,对面板数据方程类型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运用Hausman检验对固定效应或是随机效应模型的选取进行判定,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注:表中数字后的**号、*号分别表示通过了F统计量1%和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号表示通过了χ2统计量5%的显著性检验。

按照以上的模型假设,对4个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见表3。为避免横截面中的异方差可能给估计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固定效应模型,采用减少横截面异方差的GLS估计方法;对于随机效应模型,采用FGLS法进行估计。限于篇幅,表3中只列出各模型的主体估计结果。

注:括号外为回归系数,括号中的数值为标准差;*号、**和***号分别表示通过了10%、5%和1%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

从表3可知,模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拟合度90%以上),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但R&D投入和区域环境中其它各个要素对专利授权总量和三个专利授权数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对于模型1,R&D经费投入、人均GDP、技术市场成交金额、R&D人员投入和市场化指数对专利授权总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回归系数分别是:0.186、0.291、0.118、0.174和0.021;而教育费用支出虽然与专利授权总量有正向关系,但并不显著。在模型2中,R&D经费投入、教育费用的投入、人均GDP、R&D人员和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对发明的授权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回归系数分别是:0.147、0.104、0.253、0.445和0.147,其中当R&D经费投入每增加0.147%,将会使该地区的发明授权量上升1%。

为方便比较,进一步估计得模型3和模型4。模型3中R&D经费投入、教育费用支出、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市场化指数对实用新型授权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回归系数分别是:0.209、0.078、0.075、0.012;则人均GDP和R&D人员虽然与实用新型授权量有正相关,但是并不显著。模型4中人均GDP、研发人员数量、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和市场化指数对外观设计授权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回归系数分别是:0.645、0.253、0.126和0.043;而R&D经费投入与外观设计虽然有正向关系,但并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费用与外观设计授权量甚至有反向相关关系!

(二) 实证结果解释

1.R&D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

(1)实证结果表明,首先,研发费用的投入对专利总量、以及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和外观设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回归系数分别是0.186、0.147和0.209,对实用新型的有正向影响,但即使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也不显著。一般来说,R&D经费投入强度反映区域研究开发的规模以及区域技术创新的基础能力和潜在产出,一个地区R&D 经费投入越多,研究开发活动规模越大,研究开发成果数量越多。但是,外观设计技术含量不高,它只是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做出的富有美感的设计,所以R&D经费投入增加对外观设计专利的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R&D人员的投入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和专利授权总量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注意到R&D人员投入的增加对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有正向的影响,但是这种效果并不显著。这是因为,首先,R&D人员质量的提高,增加了科研人员技术生产效率;其次,R&D人员的专利倾向意识在不断提高。我国以前的R&D人员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且知识创新和价值创造脱节严重,故以前的科研成果一般仅作为学术成就发表,大多未申请专利。

2.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1)通过分析发现:教育费用支出仅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专利授权总量虽然有正的影响,但不显著;而对外观设计专利有抑制作用,结果与吴玉鸣研究一致[19]。原因主要是当前教育体制环境下,我国教育费用主要是针对各个学校投入,中小学的教育投入虽可提高劳动力素质,但不能形成创新力量,而大学由于扩招、合并和兴建大学城,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与此同时,目前高校科研人员注重理论研究,科技成果缺乏市场导向,表现为多数高校开展创新活动的产业化导向不强,科技活动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难以形成技术资源有效集成[20]。此研究结论表明技术创新特别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研发活动并非高校工作的着力点,社会赋予高校科研创新主体的角色缺位。

(2)人均GDP与专利授权总量、发明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之间的回归结果在统计上都有显著正向相关影响,其中人均GDP每增加1%,使得外观设计专利增加0.645%,而人均GDP对实用新型专利存在正相关,但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说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越发达,越有实力增加研发投入,同时也更能吸引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高,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经济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地区技术市场的交易合同金额对专利授权总量和三项专利有显著正向影响,地区技术市场的交易合同金额每增加1%,将会带动该地区的专利授权总量上升0.174%。地区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金额越大或技术市场交易越频繁,说明当地创新参与者之间的技术交往越顺畅,创新网络中各参与者之间交换和合作性越强,越可以提高当地的技术创新能力。

(4)市场化指数与专利授权总量、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对发明专利的正向影响不明显,说明提高各个区域的市场化程度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是因为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非国有经济发展越快、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同时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

金融发展越快,进行创新的融资渠道越多,往往使专利数量越多。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1997~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区域R&D投入、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关系;同时,中国30个省(市)的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不仅是因为区域R&D投入水平的差异,还因为各地区的创新环境及其他制约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人均GDP、技术市场交易额和市场化指数对专利有正向影响,但就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而言,是教育费用支出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1)抓好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强产学研合作,激发高科技人才创新和创业的积极性,推动全社会形成自主创新氛围。教育要转变办学观念,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2)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要积极引进外资,在利用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同时,加强自主研发。(3)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开展制度创新,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对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严格执行专利政策,打击侵权行为,以发挥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技术中介市场,引导创新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要素产出效率。(4)优化配置企业内部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增加科研经费投人加大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投入,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高度重视企业创新活动。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过程中,创新环境影响不容忽视,优化创新环境是提高创新活动质量的根本前提。深化改革,催化区域市场化环境,从而为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政府需要根据区域创新环境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海就.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4(3):30-35.

[2] Todtling F. Technological Change at the regional level[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92,24(11): 1565 -1584.

[3] Todtling F,Kaufmann A. Innovation systems in regions of europe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999(6).

[4] Stern Porter andFurmanMeasuring the‘Ideas’Production Function: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Patent Output [R]. NBER Working Paper,7891, 2000.

[5] 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科学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5):550-556.

[6] 罗发友,刘友金,孙婷.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2(2):22-23.

[7] 官建成,刘顺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科学学研究,2003 (4):210-214.

[8] 唐炎钊.区域创新机构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37-43.

[9] 林云,金祥荣.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马太效应”-基于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学家,2008(3):78-85.

[10] 陈广汉,蓝宝江.研发支出、竞争程度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基于1998—2004年国内专利申请数量与R&D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07(3):101-106.

[11] 古利平,张宗益,康继军.专利与R&D资源:中国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6(1):147-151.

[12] 章立军.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能力的系统性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6(5):1-9.

[13] 李平,崔喜君,刘建.中国自主创新中研发资本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兼论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2007(2):32-44.

[14] 李习保.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8):13-24.

[15] 郭国峰,温军伟,孙保营.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134-143.

[16] 党文娟,张宗益.区域环境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3):70 -75.

[17] Acs etal.,Anselin, Luc,Varga, Attila, Patent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 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J].Research Policy,2002,31:1069-1085.

[18] 汪锋.中国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不平衡:1978-2005[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9] 吴玉鸣.大学、企业研发与区域创新的空间统计与计量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3):318-324.

[20] 黎苑楚,徐东,彭德泳.依靠科学技术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9):32-35.

责任编辑、校对:李斌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环境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全球经济格局发生转变。传统经济逐渐向虚拟经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过渡,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命运。在动荡的经济环境中,企业为了生存,不断革新营销观念与策略,抓住知识营销、个性化营销、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的主旋律,使企业由单一营销向多元营销转变,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规律,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新经济时代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由于当时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GDP保持高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带来了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也使世界各国看到了新经济的巨大潜力,从而开启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的典型性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而这个重要进程加速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转型,也迫使企业越来越重视营销观念及策略的转变,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

一、新经济时代的特征

《2001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对“新经济”这个名词进行了定义:“新经济是专指商业实践、新兴技术,以及相应经济政策进行良性互动,以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具体的表征是指个体收入提高、市场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1]新经济时代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也为虚拟经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而这三者已构成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主体,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

除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三大特征外,新经济时代还具有很多鲜明的标志:首先,新经济时代到来的同时,世界也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经济的发展总是与科学技术进步密不可分,这一点可谓古今同理。在人们足不出户也能与世界连通的今天,经济发展也必须融入信息化沟通方式中,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伴随交通传输行业的变革。再次,环境保持与能源短缺矛盾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新经济时代更趋于一体化、标准化、多元化发展,导致企业在同一经济环境中要脱颖而出、要发展下去,就必须依赖市场营销,通过市场营销策略的不断变化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新经济时代催生市场营销的新变革

市场营销作为对经济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理论,其自身定义使其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与变革中。美国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从价值导向给予市场营销具体化的定义:“市场营销体现了个人或集体所创造产品的价值,且用于产品的自由交换和价值提升,并以此来创造顾客价值、巩固顾客关系。”[2]在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也在发生变革。由于供求双方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且买方在消费需求、认知能力、信息获取渠道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且卖方对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愈加强烈,这些因素加速了市场营销的变革,同时也强化了市场营销对新经济时代的适应能力。

首先,知识经济发展迫使市场营销进行创新型变革。知识经济是专指知识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3]。它将工业经济带入到知识与科学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推进企业不断变革、不断创新,以提升核心竞争力。而营销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核心要素,推进企业进行营销创新,可稳固企业对知识经济变革的抵御能力。

其次,新经济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而推进市场营销变革,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虚拟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消费者的个人认知。虚拟经济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的,包括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体育行业、收藏行业,以及博彩行业等[4]。这些行业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次,也丰富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使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更趋于理性化。这就使得市场营销必须向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模式转变,才能应对消费者理性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更好地帮助企业销售产品、推广项目,提升客户忠诚度。

再次,网络经济拓展了营销渠道,使供求关系发生转变。传统经济时代,供求关系表现为供不应求或供求平衡的状态;而新经济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和即时化,迫使营销策略更多地偏向分销、促销等方式转变。作为企业来讲,由于产品同质化和服务标准化,使得营销手段愈加透明,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迫使企业不得不降低营销成本,减少营销的中间环节,如仓储、运输等环节实行外包,以压缩支出成本,以加大广告投入和分销渠道的建设,使产品信息能够迅速传达给消费者。

另一方面,网络经济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随之应运而生的B2B(企业与企业)、B2C(企业与个人)、C2C(个人与个人)等营销模式,使企业与个体消费者建立了“一对一”的沟通模式,不仅有效缩减了营销的中间环节,还使产品信息即时、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将合适的誘因传递给合适的消费者,大大提高了营销成功率。这些营销模式也促进了供求关系的转变,企业不再盲目生产,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定量保质地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消费者需求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使得供求关系向“以求定供”“以销定产”等关系转变。

最后,新经济时代孵化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诉求。新经济时代由于虚拟经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方兴未艾,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经济学家吴晓波指出:“未来几年中国80%中小企业将倒闭。”[5]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竞争加剧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生存危机。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需求,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市场营销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不断吸引并补充到客户群体中,保持客户忠诚度及客户激活率,是当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关键性课题。

三、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探索

趋势一,营销模式必须突出知识性。传统营销观念往往将营销狭义地理解为分销、促销,甚至是推销,没有从营销的“产品交换”实质来认知营销及其策略,从而导致了营销观念的新旧排斥。但在新经济时代,先有产品再进行营销的观念已不再适应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变化,同时消费者文化素质的提升、认知能力也相应有所提高,传统的营销策略,如促销、分销、免费诱因等策略已很难调动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因此,先传播知识再销售产品的营销策略将成为未来营销模式的主流之一。在新经济时代,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更加强烈,而且知识传播有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一旦消费者学会与产品相关的知识,对于产品的购买欲望也会大大提升。从客户忠诚度来看,知识传播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寻找目标客户的过程,对于知识感兴趣的客户会显现出来,或帮助客户从学习知识的层面自我挖掘购买欲望,可以帮助企业积累潜在客户资源。

趋势二,个性化营销更能吸引消费者。新经济时代由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产品信息获取的渠道,同时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兴趣也发生了转变,由共性追求向个性追求转型。而新经济时代另一个显著的营销特征就是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也就是说,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成为主导市场发展的风向。于是,个性化营销将成为未来市场营销的主流模式。生产者必须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而共性特征较多的产品及营销模式,将无法再吸引消费者的兴趣,也无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个性化营销往往采取“一对一”的营销模式,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更加适宜的营销方案,有助于提高产品营销的精准性。从企业角度来看,个性化营销采取“以需定产”的方式,有助于企业的“零库存”管理,大大降低生产型企业的成本消耗,同时也为企业积累了更加精确、忠诚度更高的客户资源。

趋势三,网络营销优势更加明显。不可否认,自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已进入网络营销时代。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发展,加之微信、微博等移动客户端信息渠道的成熟,网络营销在潜移默化中已走进人们生活,并成为营销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也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下去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尤其对于生产企业而言,避开中间环节,与消费者建立“一对一”的沟通,直观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有助于生产型企业迅速修正产品问题。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网络营销进行的信息推广更符合当前消费者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渠道。用消费者最为喜欢的方式进行营销信息推广,才能更好地抓住消费者的兴趣。

趋势四,绿色营销将成为主流。新经济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能源紧缺、环境恶化。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对于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的需求量大幅下降,而向消费者提供科学含量高、无污染、节能型产品的绿色营销更易被消费者接受。绿色营销的范围较为宽泛,几乎涵盖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消费者日常衣食住行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新经济时代,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会运用绿色营销观念进行市场营销,从产品包装到营销战略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应以绿色营销战略为主导,以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优化消费者生存空间的出发点,才能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同时,绿色营销有助于企业树立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为企业增加社会效益。放眼全球经济环境,绿色营销已被各国消费者所接受,也成为企业迎合消费者需求、生存发展下去的必要武器。

在产品趋向同质化、服务趋向标准化的今天,市场营销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企业要切实推广产品、推进项目、提升品牌知名度,就必须迎合新经济时代的特征,抓住知识营销、个性化营销、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的主旋律,发挥市场营销的优势。未来市场营销将继续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网络营销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遵循新经济时代规律,运用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策略来武装自己,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陆伟.浅谈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员的学习问题[J].东方企业文化,2012,(14):70.

[2] [美]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M].郭国庆,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7.

[3] 刘瑞,韩学广.优化知识经济结构促进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J].前線,2015,(1):90-91.

[4] 刘一铭.经济虚拟化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J].经济,2016,(12):31.

[5] 吴晓波.未来几年中国80%中小企业将倒闭但赚钱依旧容易[EB/OL].工控网,2017-01-03.

[责任编辑 陈丽敏]

环境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卓越计划”的核心内涵之一。本科“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创新性知识的积累、创新性思维的养成、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性实践活动的锻炼。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尚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缺乏;二是大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创新动力及能力不足,并且水平参差不齐;三是创新环境有待完善。在“卓越计划”模式下,应该从三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构建卓越教师队伍;其次是打造卓越学生团队;最后是营造创新环境氛围。

关键词:卓越计划;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0年,为具体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在此之前,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卓越计划”的实施也是为贯彻落实这一系列战略部署在高等教育领域内采取的重大改革举措。“卓越计划”在实施层面有三个特点,其中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是其培养模式方面的特色,按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培养人才是其培养标准方面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其培养目标方面的特色。其中,创新能力培养在“卓越计划”实施中又特别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本科阶段,“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有其特定的内涵。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成为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历史任务的背景下,研究培养和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纵贯“卓越计划”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面的整体设计不难看出,本科阶段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有其特定的内涵。基于本科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基础性教育层次,本科“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创新性知识的积累、创新性思维的养成、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性实践活动的锻炼。

(一)创新知识的积累

创新知识没有明确的权威定义,也没有专门的概念解释,不妨将其理解为“为实现创新所必须储备的相关知识”。显然,创新知识与专业有关。“卓越计划”模式下的创新知识应该是实现工程设计、工程创意所必需的基础性知识。

大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包括很多类别的课程,作为一名大学生无疑要把这些课程都要学好。“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在原有培养目标基础上的提升,其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和按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培养人才都是为了服务于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核心。因此,“卓越计划”模式下的培养方案,无论是学校培养方案还是企业培养方案,都是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设计的,其主干课程和课程主要内容都是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来精心构建的。因此可以说,“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和每门课程里面的主要内容都是“卓越计划”范畴内的创新知识。作为“卓越计划”参与学生,既要在大学这座象牙塔内博览群书、提升思想,更要在专业领域内重点学好这些创新知识,为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思维的养成

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横向性、纵向性和系统性。思维的横向性即思维的广度,跟掌握知识的广度有关,塑造“通才”。思维的纵向性即思维的深度,跟掌握知识的精度有关,打造“专才”。现代社会行业分工很是清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入职门槛,有相关要求和标准,因此要求卓越工程师人才必须“既精又专”。思维的系统性即思维的网面化,将所有知识积累融会贯通,搭架子呈网状,随身携带。现实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学习的各种知识哪些最关键,哪些在这件事上最有用,需要排列组合出最佳方案。创新思维只不过在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创新的元素,关键在于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催化剂,是创新能力的激发点,真正好的教育不应该扼杀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马克斯韦尔·莫尔兹也说过:“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东西——创造性、想象力。”这两句话清楚地说明了知识、想象与创造的关系。

(三)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创新性学习能力是指为了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和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工程师以创新为目的,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批判性地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予以应用的能力。”[1]古语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此推之,大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恰如古语中的“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新知识也好,创新思维也罢,最终只有转换成创新能力才可以实现最终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而有了创新性学习能力,又会反过来促进创新知识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养成。

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远难于对其他学习能力,比如意志力、专注力等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专门的教学方法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即要结合实际工程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同时强化实践教学活动,特别是严格实施企业培养方案,从具体的工程实践锻炼中来提升创新性学习的能力。

(四)创新实践活动的锻炼

创新实践既是对创新知识及创新思维的检验,更是“卓越计划”模式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可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园实践主要指在校内进行的创新实践活动,包括课内的实践教学和课外的创新实践活动,比如参加全国、各省市以及学校自己的创新性活动竞赛等。校外实践主要指“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企业培养方案的落实,要在不低于一年的时间内,到企业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去顶岗实习。

需要说明的是,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只是地点、形式和内容侧重不同,在实践内容总体安排上要具有统一性。校内实践一般在实验室进行,因此具有实验的特点,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和模拟性;校外实践在企业进行,在企业的实际工程现场进行,从事的是企业真实的工程实践活动,因此具有绝对的真实性。校内实践由教师指导,理论的因素稍多;校外实践则由工程师指导,几乎完全是实际内容。从某种意义上看,校内实践是校外实践的前奏和演练,是为校外实践做准备,校外实践则是最终的目的。

在“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上述四个内涵中,创新性知识的积累是基础,创新性思维的养成是先导,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创新性实践活动的锻炼是途径。

二、“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与不足

(一)现状

在“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总体要求是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通过“3I”(Initiative,Industrial,Integrative)模式,即从知识、能力、品质三方面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其中第一“I”即Initiative指的是卓越工程师应有的人生态度、道德品质、职业操守等,是对大学生将来胜任工程师工作的品质要求;第二“I”即Industrial指的是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通识知识,是对大学生将来胜任工程师工作的知识要求;第三“I”即Integrative指卓越工程师具备的综合能力,如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是对大学生将来胜任工程师工作的能力要求。但在此基础上,“卓越计划”又着重强调要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作重中之重来培养。具体到操作层面,“卓越计划”要求参与高校要与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深度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在组织管理上,校企要联合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和具体管理部门,校企要签署合作协议并研究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要明确双方职责及协同工作联系机制。在具体业务上,校企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学校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和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建构,其中特别要强化实践性教学,除了在时间上要充分保障外,更要在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校内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方式的创新以及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创新等多方面进行着手。在教学方法上,要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式。

实践表明,在“卓越计划”实施一个周期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参与高校都按照教育部的具体要求,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效果。

(二)问题与不足

“卓越计划”实施一个周期以来,尽管各参与高校都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比较缺乏。由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原因,现在的高校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既在职前缺乏实际工作经历,又在职后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大部分工科教师缺乏基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他们也许可以进行论文写作,也许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但却缺乏实施“卓越计划”所要求的那种立足于工程实践基础之上的能够带领学生进行工程创新实践的精神和能力。而缺乏了这种能力和精神,便不足以在课堂上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不足以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带领学生进行创新设计与创新研究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校内创新实践活动有名无实,或者创新实践活动的水平难以提高;企业培养方案也因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缺乏工程实践基础上的有效沟通而无法达成共识,造成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一些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创新动力及能力不足,水平参差不齐。“卓越计划”参与学生由多种方式组成。有的高校是在高考招生时单列计划,有的高校是在入学后考试遴选,有的高校是结合两种形式组合而成。由于“卓越计划”是新生事物,很多学生和家长并不真正了解“卓越计划”的实质含义,只是凭着“卓越”二字便踊跃参加。因此,有的大学生自我创新意识并不强,对新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没有坚韧的意志力将思维的瓶颈进行突破,缺乏一种沉下去的劲头和精神。有的没有认清自己及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目标不清晰,积极主动性不足,总是被家长、老师及体制推着走,渐渐地成了“体制化的人”,缺少了自身的主体性、思考力及总结力,观察发现能力也渐渐被经常习惯性的漠视及无动于衷所取代,缺乏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有的同学则缺乏应有的创新潜质,因此,即便是同班同学,创新知识获取、创新思维养成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水平也常常出现较大的差异性。

三是创新环境还不够理想。尽管“创新”一词已是当前最热的词汇之一,整个社会都在提倡创新、践行创新,但与“卓越计划”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相对照,一些高校能够给学生提供的创新环境还是不够理想。首先,由于各种客观或主观原因,“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能够真正提供给学生的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和实习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有的企业实习环境不符合学生的期待,硬件设施不完善,人文环境不理想,学生自我成长难以如期实现。无形中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我创造意识淡薄。其次,学校校内的创新实践活动场所和活动条件往往很不足,要么场地不足,要么实验设备不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再次,就是学校在营造创新的校园氛围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激发。

三、“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针对上述“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与不足,“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应该从构建卓越教师队伍、打造卓越学生团队和营造创新环境氛围等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

(一)构建卓越教师队伍

在任何工作中,人的因素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卓越计划”实施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支适任的教师队伍,再好的计划也无法落到实处。为此,要使“卓越计划”得到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首先要构建一支卓越教师队伍。

1.全面提升现有教师各种素质。首先,要强化教师师德素质。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首要的责任是育人,而育人最首要的素质就是要师德高尚。“卓越计划”表面上是培养未来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对教师的师德似乎没有更高要求,但实际上则不然。其一,“卓越计划”需要教师有更高的职业责任感和更丰富、更全面的工程实践知识,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辛苦、更复杂的劳动,如果没有更高的师德,就难以达到这些要求。其二,现代工程教育更加重视工程师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怀,这是保证现代工程质量的前提。实施“卓越计划”的教师要把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怀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没有这样的师德素质,就谈不上去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其次,要强化教师创新素质。实施“卓越计划”的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照本宣科地教学。“卓越计划”要求任课教师一方面要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重建和课程内容重构,这需要创新;另一方面,要能够以工程实际为背景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这更需要创新。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创新素质,根本完不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再次,要强化教师教学素质和工程实践素质。很多工科教师学历很高,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教学素质却不高。由于没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没学过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在教学内容处理、课堂内容讲授、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等很多方面表现不尽人意。所以,各“卓越计划”参与高校要通过听课、专家指导、传帮带、进修等多种途径来强化教师的这些教学素质。另外,“卓越计划”要求教师要结合工程实践进行教学,而现有很多工程类教师自己从没有过工程实践经历。所以,必须强化教师的工程实践素质以适应“卓越计划”的实施要求,最好的做法是通过委派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轮岗的方式来进行。

2.积极引进优秀教师。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在努力提升现有教师各方面素质的同时,还要积极从企业引进既有较高学历又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这些工程师既有较深的理论知识,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了解企业工程发展实际情况,这对实施“卓越计划”非常有益。从企业引进高水平工程师可能面临经费、住房等相关问题,如果条件不足,可以引进企业工程师做兼职教师,这样做可以做到两全其美。

3.推进研讨式教学,建设创新型教风。教学方法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卓越计划”对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就是要围绕工程实际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卓越计划”参与教师除了提高自己的师德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之外,更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推进研讨式教学,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成“导演”、设计师、组织者、指导者和评判者,让学生去做“演员”,去当主角。在具体的课堂组织上,充分发挥多样性、灵活性特点,大力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逐步建设创新型教风。只有逐步形成创新型教风,才能逐步形成创新型学风,从而有效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打造卓越学生团队

按照“卓越计划”的实施部署,参与高校只有部分专业中的部分学生参与“卓越计划”的培养。为了培养这些学生的创新能力,固然培养方案的制定很重要、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很重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很重要,但这些都是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关键,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自己必须努力这个内因必不可少。所以,“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在努力构建一支卓越教师队伍的同时,一定还要同时打造一支卓越学生团队。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积累创新知识、锻炼创新思维、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积累创新知识、锻炼创新思维、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是本文归纳出来的“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内涵。要打造一支卓越的学生团队,最基本也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卓越计划”参与学生在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努力去积累创新知识,充分锻炼创新思维,有效地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创新知识首先包含在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在学生在企业、在实验室所从事的创新实践活动里,其次也包含在学生课余时间围绕专业所做的广泛涉猎里。积累创新知识的过程、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锻炼创新思维的过程。

2.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团队的特点在于彼此团结协作,共创“1+1>2”的效果。而彼此团结协作必须要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在打造卓越学生团队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

交流沟通能力有三种,第一种是日常生活的自然表达,大多是小范围小群体的熟人之间的沟通,基本上属于一对一的亲密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较小。第二种是一对多的交流,例如演讲就是一种最有力的沟通形式。要求表达者出口成章,不仅合乎日常交流的逻辑,而且将其话语录音整理即可成文。第三种是最高层次的交流形式,可以穿越时空,可以超越人与人之间的任何距离,此种交流模式可以名之为“一对所有”。

俗语说:“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思想不是平白无故会产生的,不仅需要足够的知识积累,而且需要与他人交流沟通。有人说:“文明只是一种副产品。”如此可以推出,“思想是知识基础上交流沟通合作的副产品。”通过交流和沟通,彼此进行启发和得到启发,创新的火花便可以从中点燃。所以,“卓越计划”参与专业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与平台,使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中积累创新知识、锻炼创新思维,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3.营造和谐师生关系。从师生关系来讲,教师和学生保持三种关系最为合适,教师担负起三种角色最为美好。第一种是严格意义上的师父,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思想影响学生,用人格魅力浸润学生,使得学生不仅在校期间可以收获满满的知识,而且走向社会之后依然会散发教师带给自己无形的改造力。第二种是家长的角色,在学生犯糊涂、不听话的时候给予督促和警醒、批评和指正,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如家人般的温暖、亲切与真诚。第三种是朋友的角色,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相识是缘分,相知是人为,加起来就是友谊。学生完全可以和教师成为朋友,平等地交流对话与沟通,谈天说地,畅所欲言,淋漓尽致,使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更加升华与深化,让师生之情更加浓厚、长远与稳固。

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想法。所以,“卓越计划”参与教师一定要在努力钻研教学业务的同时,注意与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将所有学生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用友谊将他们凝聚成一支卓越的学习团队。

(三)营造创新环境氛围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相应的创新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卓越计划”参与高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

1.营造创新的校园环境。创新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中,局限在专业内,局限在高校教师身上,创新的视角可以更广阔一些,可以在校园的方方面面处处彰显创新元素。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以新奇感,更可以给人以启迪和启示,使学生在创新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创新的校园环境,可以在校园里建筑物的设计上进行创新,可以在校园园艺景观的创意上进行创新,也可以在教室、实验室、走廊、食堂等的装潢布置上进行创新,更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专业的创新活动等组织上进行创新。总之,让校园内充满创新气息,以此感染和激励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2.营造创新的教学环境。教室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环境。如何让教室这个教学环境更加具有创新色彩,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从课桌的的摆放、讲台的高度、黑板的材质、粉笔的选择、灯具的选择、窗户的设置、墙壁的布置等角度着手。课桌的摆放是不是可以不规规矩矩、行列分明,是不是可以摆放成环型圈、一条龙、随意散点状等或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讲台可不可以不要太高,或者不设置讲台,让学生和教师从空间分布上更加融为一体。粉笔的选择除了亮白色,可不可以选择亮黑色或彩色,这样在恰当的时候会让学生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灯具的选择,除了满足普通的照明、防辐射、护眼等功能,可不可以从灯具的造型入手,尝试每盏灯各具特色。窗户的设置同样很关键,房间的窗户就好比人心灵的窗户,尤其当窗外的风景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时,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会更加活跃。墙壁的布置除了简单的名人名言及名人肖像摆放,可不可以更多考虑一些学生自己设计作品及制作的墙贴。总之,可以通过各个教室各个方面独具匠心的创新设计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辅助且十分有益的影响。

3.加强校际合作,共营创新氛围。不同的高校自然有不同的底蕴和不同的校园文化风格,在专业上也有不同的特色和长项,加强校际间的广泛交流,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见识、启发创新灵感,最终提升创新能力。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在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在内容上可以丰富多彩。既可以由校方组织一些专业方面的创新大赛、学术交流等业务活动,也可以由学生社团联合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方面的活动。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参与的高校越多,形式越多样,形成的创新氛围就越浓郁,对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和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就越明显。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卓越计划”最核心的培养目标之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需要“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与合作企业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进行落实,也需要参与高校从构建卓越教师队伍、打造卓越学生团队和营造创新环境氛围等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随着“卓越计划”的不断推进及相关措施的不断补充、完善,一大批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未来卓越工程师的后备人才一定会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

[2] 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3] 曾永卫,刘国荣.“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4] 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

[5] 汪弘.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高教论坛,2010,(1).

[6] 林崇德.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J].中国教育学,2010,(6).

[7] 王家,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8).

[8] 梁菊花.基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及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9] 许志山.第二课堂建设与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0] 潘建广,何慧星.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

[责任编辑 安世友]

环境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经过诸多专家学者对高职人才培养的研究,发现传统教育已经与当前教育教学形式格格不入,急需另辟蹊径。基于此背景,校企合作育人、就业、合作、办学的新型“四合”理念由此兴起,高校则积极地将自校改革与此理念融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融合过程中仍然摆脱不了枷锁的束缚,人才培养还是陷入了瓶颈。因此,以校企合作为研究背景,立足高职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对其展开探究。

[关    键   词]  校企结合;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人才培养

环境艺术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设立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环境艺术专业的目标是对生活环境进行美化。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地提高过程中,关注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大部分人关注的重点,所以,环境艺术专业也成为大学生挑选的热门之一。环境艺术专业课程内容相较于其他课程,包含的知识面较广,综合性强,涉及领域之多,让人瞠目结舌。如该专业主要包括建筑领域、园林设计、平面设计以及材料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也属于其构成内容之一。纵观高校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理论性方面过度重视未完全转变,缺乏与实践的结合。而企业聘用人员时,专业技能不但是基本的录用标准,同时还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实践经验进行考核。所以,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与校企合作结合起来,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能够相互渗透。新时期下,高职教育倡导“四合”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本文以此理念为指导,结合校企合作的时代背景,针对高职环境艺术专业应该如何最优化地培养专业人才进行了论述。

一、基于校企结合下的高职环境艺术人才培养问题

(一)校企结合下的艺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环境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在高职院校的不断完善中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培养方案、管理机制、校内外的实训方案以及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给该专业的教学进行了一定的约束。不过这些规章制度类似于中学时期的三好学生评选,创建的立足点更多是在学校的角度,规章制度中并没有将企业的元素融合进去,如企业文化建设、LOGO以及企业的行业形象,还有企业实施的“6S”制度等。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高校环艺专业的相关机制构建还是以校园为主,企业元素过少,导致该专业发展没有与校企融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校企结合下的艺术人才培养实践性较弱

根据笔者对本校与本地区其他高校的了解,很多高校环境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多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并没有落实与企业的合作实践教学,学生在企业能够得到磨炼的机会较少,校企文化的融合性不高,理實一体化贯彻不彻底,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建构与市场需求相悖。对上述提到的问题,需要教师能够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实现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理实一体化建设中,学校和教师没有与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脱离了实际,使校园环境成为一种生态园。人才培养优化应该加入企业的更多元素,让企业参与景观规划和公共空间设计。以此不但能够美化校园环境,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创建校企文化融合的崭新环境。

(三)校企结合下的校企良性互动相对较少

因为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对环境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需要学校能够提供环境艺术的场地。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着装有一定的要求,也会接触企业文化,不过其深度较浅,学生无法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涵义。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其对学生的培养更多也仅仅是流于口号,企业中深层次的含义与行为没有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导致高职环境艺术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沟通甚少,在缺乏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校企合作自然也就无法流畅地展开。

二、基于校企合作下的高职环境艺术人才培养建议

(一)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对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学生来说,想要凭借在校内所学的知识达到对该专业的更多了解,这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要在相关课时的基础之上适时地展开人才培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将知识培训与技能培训结合在一起。与当地的专家、学者进行密切联系,邀请他们可以到学校组织讲座,给学生进行实践讲解,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人才机制的健全,一定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环境艺术专业发展较好的企业学习,弥补校内学习的不足。另外,学校还应该从整齐性方面加快培养人才队伍,将自主培训和委托培训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学校也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采取委托办班的方式,针对科技干部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开展专题讲座,提升专业化水平。针对现阶段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的短缺,加快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创建一支熟知国内外发展现状、现代管理经验丰富且市场洞察力强的企业家队伍。培养人才的过程是缓慢的,高校也可以引进高技能的专业队伍,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让环境艺术专业能够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促使该学科的专业建设能够更加稳健。

(二)加强人才培养实践性

1.增加教学实践比重

实践教学比重的增加需要将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内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结合,对社会资源则应该做到科学利用,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方能让实践教学更加完善。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的途径分别为自选活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学生素质中文体活动的培养。该专业的教育实践可以让学生在毕业之后的考察与生活中丰富个人视野,让教学实践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由于环境艺术专业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活动无需在一学期内完成,而是可以根据学生每学期的学习内容定期开展实践活动,按照一定的课时安排,将其纳入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可以巩固学生环境艺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将理论知识延伸到课外,有效提升他们的专业应用能力,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2.创建专业实习基地

环境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给学生创建一定的基础条件是必备的。对此,笔者认为增强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性,有必要创建实训基地。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将校内教学与教师教学作为主体,显然这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因此,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的社会发展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教学实践的比重,让社会实践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且深化知识的一种途径。如上文所说,学校可以与当地的相关艺术机构、企业等构建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也可以聘请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从实践的各个环节中给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够明确社会的需求。

(三)增进校企间的良性互动

想要学生的实践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果,就需要学校与企业能够构建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西方校企合作成功的案例是国内高校学习的榜样。如美国、加拿大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时,会将岗位能力作为校企合作的核心,学生在学校与企业的时间几乎相同。德国采取的为双元制的教育体系,强调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根据这些学校的实际案例,可以发现这与政府的促进作用是分不开的。由此证明,校企合作还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支持,作为二者合作的媒介,构建全民职业教育体系,让企业更愿意加入职业教育的队伍中,这也是校企合作背景下专业性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所以,国内的政府部门也可以为学校和企业搭建桥梁,统筹经费和相关信息,安排学校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对接,商量下一步的合作事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规章制度还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将政府、學校、企业所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提升评价效果。创建校企合作的相关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让其参与进来。政府也可以启动相关的专项资金,力促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效果得以更好,让相关的政策能够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结语

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发展以及企业需求结合更加紧密,培养机制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育者能够用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化和改革。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是保证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加快人才培养的脚步,才能推动高校教学能够进一步发展。笔者基于校企合作的大背景,对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对其产生推动作用,以期能够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国家发展更加持久稳定。

参考文献:

[1]杜庆.交通类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特点与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5):81-83.

[2]王振丰.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为视角[J].学术论坛,2012(6):201-204.

[3]余俊,周云霞,王丹丹,等.高职高专农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J].剑南文学,2011(12):384-385.

[4]郝维钢.探索校企文化对接途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0):48-57.

编辑 冯永霞

上一篇:环保工程论文下一篇:环境美学论文